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必修政治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题都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命题紧扣《考试说明》,考查教材的主干知识 “小高考”也是高考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命题也是很严谨的,一般都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3个必修模块的主干知识。试卷整体结构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难易题目要有一定的比例,材料题的几个问题都有梯度,所选材料都是通俗易懂,而且基本与社会热点信息连在一起,这样会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到很自然。
用鲜活的材料来创设情境,关注社会 历史试题的客观题,现在流行的一种方式就是采用材料情境设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主观题设问,一般也是让学生依据材料归纳答案。这样,就加强了学生对史料有效信息的分析和提炼能力的培养。此外,试卷关注社会,如在2014年试题中,主观题第37题第3问“英国伦敦为什么是雾都”、第4问“英国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启示”,直接联系了现实中的雾霾、环保等话题,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能力要求明确,区分度加强 还是从2014年试题来看,试卷对考生能力要求的立意非常明确。试题时间跨度大,从古至今。例如,36题从古代的秦朝一直考到近代的中华民国。同时,试题跳出专题的限制,并跨越中外。此外,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科技的创新等特别能区分学生理解能力的主题,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因此,做到这样的试卷,很多同学都认为试卷很有分量。
关注时事政治,体现时代性 从2014年试题来看,笔者发现,考试内容紧扣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突出身边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关注现实生活,从而体现出历史为现实做参考和借鉴的功能、历史为现实服务的作用。
复习策略
针对历史小高考的特点,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复习策略呢?根据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历史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宏观把握,抓住主干 在复习前,教师和学生都要仔细研读《考试说明》和学业水平测试试卷,然后讨论复习内容,制定复习方案。按照《考试说明》考察内容比例,历史必修(1)约占40%,必修(2)约占35%,必修(3)约占25%,这就要求学生复习时有所侧重,尽量把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分析。
细化知识、分点掌握 在掌握了主干知识后,还要根据《考试说明》细化每一个知识点。在试卷测试能力要求中对知识有“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的四个层次的要求。因此,复习要能以这个标准认真落实细化每一个考点,并落实到学生的学案中去。“了解”是带有识记性的;“理解”要注意知识点的因果关系,分析其成因,总结其作用;“认识”往往是带有阶段性、专题性的;“探讨”带有明显的开放性,实际上体现的是新课程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价值追求。
重组知识,形成体系 在考试中,试卷越来越注意知识的归纳整合。这就要求按政治、经济、文化史的专题内容认真复习,理解记忆,了解每个专题的知识结构,对每一专题的测试要求和知识点都能了然于胸;同时,还要对考点进行梳理,把历史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对政治、经济、文化三本书的内容要结合理解。这样,就可以按时间线索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进行整合,有效地弄清一些历史现象本身的来龙去脉,建立与其他历史事件之间的有机联系,使掌握的知识点更加有血有肉。
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设计历史情境,目前也成为一个很流行的教学方法。学业水平测试非常重视历史情境的设计,因为创设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复习的知识点设计历史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设计历史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引用一些原始材料,也可以是通过描述性的语言,再则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图表、数据。通过设计这些情境,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切合现实,关注热点 在复习时,教师不仅要渗透每一个知识点,还要时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热点信息。2015年社会热点有很多,如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亚太经合组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加强思想文化道德的建设等。此外,学生应适当关注地方史,这在学业水平试卷中也有涉及。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论据充分”“精确概括”等答题要素。
关键词:文明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 整合
一、高中历史课程与文明史观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教材内容的变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课标为依据,采用课标“模块?专题”式的历史课程结构,古今中外贯通地编排。这种变化拓展了历史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传统的通史体例,人为地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散在不同的模块里,结果导致学生学习后感觉知识很散乱,时空观不强。另外,由于知识编排跳跃性大,造成学生知识连贯性差。[1]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自学、多视角分析问题、中外对比等能力,这要在其初中历史学习后具备了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考察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等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展开。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古代朝代顺序了解不清、部分重大历史人物张冠李戴等等,严重缺失上述的学习能力。[2]
因此,基于新课标的要求以及教材存在的种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材观以及处理教材的能力,思考怎样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进行取舍增减,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真正落实新课改。
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历史新课标、新教材吸收了许多新的学术成果和史学观念,文明史观是其中的一种。文明史观由来已久,以文明视角来透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共同推动人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文明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因而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它为诠释历史提供了一种视角和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用文明史的范式解读新课程体系,适应近年高考命题用文明史观阐释人类历史的命题机制,对高中历史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3]
二、以人民版必修(I)、(II)、(III)为例的探讨
(一)教材的整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I)、(II)、(III),我们大多将其理解为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文化史,多按其顺序来教授,但是这样会割裂历史的完整性。如讲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必然要讲到新兴地主阶级、私田的出现、土地政策以及法家的思想等等,但这一主题的内容在必修一,而有关经济、思想方面的内容却在必修二和必修三,这样不便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因此,根据文明史观的内涵,笔者认为对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可借用数学中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纵坐标就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而横坐标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同时可掺入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对比讲解,这样既有利于具有时序特点的通史体系又没有打破现行的专题史教学。
总之,对于教材的整合,可以以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为主线,并说明这一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融入一定的现代化史观),再串之以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可掺入中西方文明的比较,突出文明的交往、融合与多元性(融入一定的全球史观)。在整合的过程中可以从历史时期、地区等不同的角度入手,多层次的整合教材、方便教学。
(二)教学的整合
教学整合,即把一些零散的历史事实、结论通过某种方式而彼此衔接,通过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1.以加强时序联系为目的的整合
时空观是历史学习的要素,但是在教材编写中,为了适应专题的分类,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往往被切割开来重新编排。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清历史事件的先后关系,须按时间顺序加以重排。这种整合一般针对具有因果关系的内容进行,如此整合,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其内在因果联系。[4]
2.以说明高中知识点为目的的整合
高中历史学习专题是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现行的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更注重结论性阐述,史实部分有所削弱,在教学中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知识基础,对部分内容要加以强调,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种整合一般针对历史背景知识在课本上没有适度展开的教学内容进行,某些条件下,这样的整合因为偏重叙事讲述,也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5]
3.以对比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整合办法,一般采用列表比较。其好处在于可以把纷繁的头绪化为对比性强的条目,知识点的有序可以加深对所讲授知识的理解。这种整合一般针对若干有可比较性、并可加以深入分析对比的知识点进行。
4.以突出核心问题为目的的知识点整合
现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仍在为高考服务,听从高考的指挥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常规考试中不常出现的知识点加以处理,目的既是为了缩短学时、突出主干,也是将相对更重要的知识点进一步厘清与突出。一般来说,常常把某些教材内容处理为另一部分教材内容的背景材料,或让学生自主归纳。这种整合一般针对在考试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在教材编写中又占较大篇幅的内容进行。一般来说表现为提炼历史背景,但也可表现为总结历史结论。[6]
综上所述,由于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近年高考命题机制中文明史观的引入,以及课改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用文明史的范式来整合教材、教学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汉国,马世力等.历史?必修一、二、三[M].北京:人民出版社
[3] 易克萨维耶.罗日叶著.整合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范晓云.中学历史课程的整合教学[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5]王立.试析文明史观与高中历史教学[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1,(7).
[6]王光宇.基于文明史观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D] .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1
关键词 基础知识 解题思维能力 积极主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High Score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Political Subjective Questions
TU Biyu[1][2], ZHANG Shengkuan[3]
([1]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2]Chizhou No.3 Middle School, Chizhou, Anhui 247000;
[3]Xinghuachun Middle School, Chizhou, Anhui 247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how to increase points on subjective questions and it interprets this view from teacher and student. Finally, it confirms that student should digest external knowledge and change it into self internal ability. It regards that increasing points on subjective questions should focus on more practices, good knowledge base and management of skills.
Key wordsbasic knowledge; problem solving and thinking ability; active and initiative
历年来高考政治主观题都具有信息容量大、能力层次多、综合要求高、选拔功能强等特点,在考查学生基础的同时,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①高考政治主观题在高考试卷当中所占的分值较大,要想高考考得好,主观题上得多拿分。但政治主观题一直是政治得高分的“软肋”,学生的失分基本都在主观题上,怎么样才能答好主观题,取得高分,一直是我们老师和学生十分关心的。
1 学生解答政治主观题失分的主要表现
(1)审题不清,导致知识点定位不准确,答非所问。例如题目要求用党的有关知识,学生却答成政府的有关知识;题目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学生却答成唯物论或辩证法的知识。(2)答题不够规范,导致文字表述缺乏条理性、准确性、完整性。即使知识点定位准确,但答案要点没有使用规范性的政治学术语,使得文字表述缺乏准确性;答案没有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使得文字表述缺乏条理性;答案没有将知识要点与材料进行结合,使得文字表述缺乏完整性。
2 学生解答政治主观题失分的主要原因
2.1 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学生对于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重要观点、基本方法等)的掌握存在识记不全面、不准确,理解缺乏层次性、系统性等问题。基础知识的欠缺使学生在解题时很难进行准确的知识定位, 往往无所适从,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作答,结果只能是答非所问,离题万里;即使知识定位准确,但由于对基础知识识记的不清,在解题分析时很难使用政治学专业术语,答案表述必然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解题思维能力比较弱和解题技巧欠缺
很多学生害怕做主观题,不愿思考,平时做政治试题,只是把客观题做一下,主观题直接抄答案或者根本不做,由于缺乏必要的习题训练,解题思维能力自然比较弱,更谈不上有什么解题技巧。在考试中就会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审题不清造成答非所问,答案组织不规范,知识点的简单堆砌忽略与材料的有机结合,卷面不工整等等,从而导致政治主观题失分现象严重。
3 政治主观性试题如何得高分
3.1 教师要“引导好”
3.1.1 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是答好主观题的前提条件。首先,使学生从微观上必须熟记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易混淆的知识作比较,通过反复强调帮助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区别,如经济生活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政治生活中的政府的知识和党的知识,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和文化对人的影响,生活与哲学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次,使学生从宏观上构建知识体系,注意知识的相通之处,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解题的过程中尽量做到答案的完整性。
3.1.2 注重学生解题思维能力和技巧的培养
解题思维能力和技巧的提高绝非一日之功,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习题训练中要注重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和技巧。巧妙运用好教材中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如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消费结构处有一幅反映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走势的示意图,课堂上我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怎么样去读懂图示(读标题、年代、数据),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最后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得出示意图所反映的内容。这一过程不仅教了学生解图表类型主观题的方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2)筛选出典型试题分析讲解,通过练习考试强化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及解题技巧。教师通过大量做题从题海中筛选出典型试题,最好是近几年全国和各地市高考试题,选题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审题(分范围、定理论、看指向),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探究材料的主旨和出题者的意图),从材料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抓住关键词句并锁定答题原理),规范组织答案(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答案要点化、序号化、规范化);要求学生要做到规范答题:①规范地使用政治学科术语,避免口语化。②规范答题逻辑:要防止答题组织混乱,条理不清,答不到要点,甚至出现前后互相矛盾的现象。③规范答题格式,分要点书写。④规范答题区域,书写清楚、工整,避免错别字。
试题分析评讲的过程中,首先,明确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复分析理解,并且将答案落实到教材对应的章节;其次,要尽可能地将主观题的题型做个归类,并将各类设问的基本要求与答题思路进行总结,让学生有章可寻;最后,要指出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不规范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同时对学生的答题亮点和每一次取得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增强他们做主观题的自信心。③
3.2 学生要“做得好”
3.2.1 多记多练,夯实知识基础
如何将老师构建的知识网络体系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库”,能够随时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还在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识记理解,多练习运用,以练促记,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养成自主复习的好习惯。首先,对照《考试大纲》和每年的《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按照考查的要求都找出来,区别对待,逐个消化。明确哪些知识点需要识记,哪些知识点需要理解运用,根据考试的考查知识点的不同要求选取相关习题,通过习题强化对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理解,特别是对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一定要弄懂弄透,不能留下任何知识死角(需要注意分清哪些知识点在主观题中经常考到,将识记和理解的重点放在上面)。其次,考生在明确各考点的基础上,把每一课的基本知识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按顺序、结构进行整理,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如《经济生活》以“消费、生产、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模块构建基本框架;《文化生活》以“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模块构建知识体系;《生活与哲学》就以“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为知识框架;《政治生活》就以“公民的基本知识,政府的基本知识,党的基本知识,民族的基本知识,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组成知识架构。同时对每一模块里面知识点的构架也要十分清楚,如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包括矛盾的含义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最后,学生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将每一单元和每一课知识框架结构列出来,从整体上比较清晰的把握主干知识,并标出重点、难点和理解的误区,选取典型主观试题,将参考答案和教材中的知识点作对照,从而明确牢固识记的重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复习,将内涵丰富的知识浓缩为知识点并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真正能达到调遣知识运用自如的境界。
要做好高中政治的主观题,学生平时要在注重把握教材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对一年来的国内外主要时政热点要有所了解,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3.2.2 练多思,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和技巧
首先,学生应克服思维的惰性,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习题。在老师教授的解题方法的指导下,充分调动思维,主动积极思考,多做多练,自觉养成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和技巧。
其次,学生应注重总结反思。这一环节是提高解题思维能力的关键,所以学生要主动积极参与,反思错题和答案,明确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造成失误的根源,以促进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误能力的提高。
(1)反思参考答案,学习其答题思路和答题规范化的模式,明确把握教材中应准确无误识记的要点。同时要将参考答案与自己做的答案作比较,找出自己的优点如答题模式规范等,要继续发扬 ,并增强做好主观题的信心;对于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应在思考中加以改进, 争取在下次练习中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④
(2)反思错题,包括以下内容:错误的原因分析(试题解读有误、获取材料信息有误、知识点遗忘或遗漏等原因)、所考查知识点或知识框架、解题的一般规律总结。学生通过对错题的整理和分析,检视自己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思维方法上的偏差、知识上的漏洞、解题规范上的疏忽等,对于错误的集中之处,应有目的地精选一些练习,进行矫正性的重点训练,从而提升解题能力,取得高分。
总之,政治主观题要取得高分,教师既要“引导好”,学生更要“做的好”,学生要主动去反思与领悟,将这些外在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获得高分。
注释
①安徽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合肥:黄山书社,2011.2.
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高中政治 多媒体 突破重难点 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学存在内容抽象,知识点繁多的现象,如果仍按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政治的魅力,也无法让政治学科发挥其实用性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高中政治教学应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让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方式是较为单一的,多数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而学生则以被动接受为主,即“灌输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的一种现象是老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学生在课桌前奋笔疾书,表面看上去好像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老师所讲的内容,而实际上学生在课后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背诵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而且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课堂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走神,有时就算老师费尽口舌,有些同学还是会对教师所讲内容感到厌倦,甚至趴在课桌上睡得香甜,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没有活力。这样被动的教学方式,也许可以将一部分学生培养成应试教育下的做题小能手,而我们学习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应付考试,而是要将学来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解决生活难题。显而易见,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帮助我们充分发挥政治学习的实用性。
二、高中政治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1.多媒体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生而言,这是一个叛逆心理爆发的时期,他们可能只接受或者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高中政治学,相对于高中生而言,还欠缺很多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一点便是如何将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师开启新的一个章节的学习之前,可以制作一个小视频、精美的Flash 动画片段或者剪辑相关的电影片段,将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简单介绍这一章节的主题和同学们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让学生觉得学习的政治概念或知识是有实用性的。
2.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点,尤其是比较抽象、复杂的重难点时,学生难免会觉得空洞乏味,无法理解和掌握,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图像、声音、与文字相结合的特质,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枯燥的文字生动有趣起来,则可以轻松地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高。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的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中“价值与价格”时,学生可能很难理解价格和价值到底是什么概念,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或者联系,而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准备一个Flas,加以可爱有趣的配音,为同学们呈现价值与价格的关系,比如价格会在价值上下波动的图像,让同学们充分理解价值与价格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3.情景重现或情境带入,开发政治学习体验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之一便是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生动形象地将基础知识产生的时代背景重现在学生面前,或者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切身体会政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概念的讲解不再那么空洞。比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时,教师可以重现旧时代人们是如何进行商品交换的,进而阐述货币的演化和种类,还可以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情境,深入理解货币的产生和作用,开放学生学习政治的体验。
4.有效地进行总结,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高中政治每一章节的学习,教师要做到的不是单个知识点的教授,而是对整个章节的有效整合和前后知识点的衔接;而针对高中的政治学习而言,政治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杂,教师更要注重对整体概念的全盘把握,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在高中生需要学习多门学科、压力繁重的情况下,有效地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归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借用PPT清晰地将各个章节,相似的知识点之间建立知识网络,使高中政治的所有知识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有极大益处的。
结语
高中政治学习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规避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冲击,轻松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氛围更加活泼,同时养成学生对所学内容积极进行总结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高中政治学的学习更具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胡细姣.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2.33(03):68-69.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模式;实施
探索漫画辅助教学的操作模式,是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政治漫画辅助教学的实践研究”(批准号:XHZ125―098)的一项研究内容。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对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课堂教学新模式,即漫画导学教学模式。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把漫画作为主要教学素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漫画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漫画主导教学的深入展开,结合漫画提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与对话,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
一、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提出
(一)成功实施课程改革,其基础在于改变教育理念及其影响下的教学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促使我们每一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思想出发,重新审视、定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摒弃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漫画教学为思想政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按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设置了大量的漫画情境,仅《经济生活》一册中就有20多幅,这些漫画集启发性、趣味性、警示性、知识性于一体,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漫画的设置为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搭起了一座桥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应充分运用这种形式,有意识、有计划地精心设计漫画教学的方案和步骤,通过漫画这一知识载体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此背景下,实施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将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
二、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基本流程
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一般为:以画入境以画设疑以画说理以理释画。
(二)操作程序和要求
1.课前准备阶段
漫画导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还要研究漫画。
步骤1:教师搜集、选择好漫画,认真查阅与漫画有关的资料,了解漫画的背景和特点,对漫画进行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深刻领会漫画的寓意,找准教学思路,提前进入课堂教学情境。
要求: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漫画的认知水平的差异,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选择那些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联、贴近生活、新颖、典型,既蕴含知识又富有德育功能的漫画。
步骤2:教师设计好有层次、有价值、能引发议论的问题。在以学案为载体实施漫画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可将考点或者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漫画思考题,作为预习或复习的切入点,来体现高考的考核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求:预设的问题宜小不宜大。问题一定要来源于漫画,又与书中的原理紧密相联。
2.课堂导学阶段
创设漫画情境是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启动教学活动必需的前提环节。
步骤3:教师选择适当的切入漫画情境的时机,既可以在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时切入,也可以在整个章节学习完,总结复习时
切入。
步骤4:教师借助直观教具或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习设置到漫画情境中,运用漫画所提供的感性材料,形成情理美交融的形象意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步骤5:教师引导学生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漫画,主要看漫画的标题、主体(即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构成的画面整体和画注(对漫画情景的提示和注解)。
要求:教师要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指导学生正确地观察、分析漫画所反映的现实问题。
3.课堂讨论交流阶段
步骤6: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如,“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漫画反映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围绕漫画和问题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尝试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小品展示以及情景模拟融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漫画的认识和了解,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步骤7: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肯定和表扬其合理之处,对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不正确的言论给予及时的纠正,真正体现思想政治的育人功能。
要求:在讨论交流中,教师不宜轻易表态,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自由释放。当出现离题或失控现象时,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调控能力,以保证讨论的针
对性。
步骤8:教师对漫画进行必要的讲解,引导学生脱离漫画具体内容的限制,从对社会生活的深层思考中认识漫画的寓意或普遍意义,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得出理性的结论。学生认真思考、归纳概括出融入漫画中的理论观点。
要求:漫画不可完全由教师讲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从漫画中归纳出论点和原理。
步骤9: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评述漫画,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在总结分析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答疑性辅导、提高性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构建起知识的网络。
4.课堂总结提升阶段
步骤10: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明确结论,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提高。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运用理论观点分析、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
能力。
三、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频率安排要合适
为了充分了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漫画的倾向性,课题组对
“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可用漫画进行辅助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中分别有31.7%、23.5%、33.3%、40.3%的知识点适宜采用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漫画教学的频率,每学期使用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时间占到总学时的近三分之一即可。
(二)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时间把握要得当
作为新的教学模式,漫画导学教学模式还处于尝试阶段,运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需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对漫画的使用与安排,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合理分配展示时间,过长和过短都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切莫不分主次,顾此失彼,学生只乐不学,课后在知识上没有一点收获,只是沉浸在漫画的表面含义以及漫画所带来的单纯的趣味,那就失去了漫画辅助教学的意义。
(三)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要科学严谨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可以让教学模式牵着自己的鼻子走,不可以生搬硬套每一个环节。要灵活运用该教学模式,面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注意因材施教和教学的实效性。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教学模式已基本构建成型,该模式在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效已初步显现。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漫画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使其不断成熟,不断完善,相信该模式必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王复生,傅石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6(13):55-57.
[2]陈爱金.新课程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24(08):33-35.
[3]任其宏.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模式[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9(11):19-20.
[4]隋桂荣.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2012(01):77-78.
[5]邓丕来.漫画艺术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为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状,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素质教育,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四步教学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步教学法”是通过“制定目标―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巩固”这一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习目标以具体形式传递给学生,并组织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落实学习目标,然后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师生合作探究来学习有关内容,最后组织学生总结、实践等巩固所学知识。
1 制定目标
教育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指标。目标的制定,是学生思想政治学习活动中具有目的性、方向性、主动性和计划性的一次切实可行的措施,关系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1.1 明确目标。为了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运用恰当的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三个方面: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四步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学习社会科学知识,自觉进行思想教育,自学能力技巧),每节课的具体的学习目标。
1.2 制定目标。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将教学目标以题目的形式呈现出来,题目范围包括阅读提要、知识重点、思想觉悟、能力技巧等,题目的类型包括填空、选择、阐述、实践等类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给学生一个更加宽松的学习氛围,最后一个题目一般是:请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思考题,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在学习普遍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学习目标:
1.2.1 编写阅读提要
1.2.2 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
1.2.3 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最大特点和本质
1.2.4 人民民主的职能和时代内容
1.2.5 坚持人民民主的必要性
2 学生自主学习
有了学习目标,学生就会产生明确的学习动机。为了让学生全面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分三个阶段、六个方法:阅读、思考,阅、笔记,归纳、提高。
2.1 阅读、思考。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思考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只有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自主学习才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阅读应分层次:泛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精读重点部分,理解疑难问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阅读有关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2.2 查阅、笔记。查询有关辅导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理顺教材线索,落实知识点。养成作笔记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以便于以后的复习。笔记的形式有文字批注、问题思考、心得体会等。
2.3 归纳、提问。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归纳知识要点,总结学习方法,思考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和思想觉悟。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请教同学,相互探讨,也可以请教教师。同时学生可以针对教材,结合实际提出新的学习目标。
3 相互交流,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是教师教育和学习学习相结合的关键环节,是教师进行知识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习的方法进行点拨,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准备地掌握知识,才能深刻具体地受到教育,使思想政治教学真正做到知识、能力、觉悟、行为达到统一。
3.1 内容检查、方法点拨。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学习方法点拨。对学生存在的不恰当的自学方法,要加以纠正,从而使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
3.2 综合评价。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评价,发现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取得的进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的学习效果。
4 巩固
巩固,是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反复的有效的强化,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4.1 加强概括。只有通过浓缩、提炼,才能达到高度概括和升华,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记忆和掌握。首先,是内容概括,教师或学生通过复述,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全面回顾。其次是重点概括,通过“提问―陈述―板书”,将知识条理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再次,是主题概括,落实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将知识和觉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行动的动力。
4.2 注重理解识记。对重要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要指导学生朗读记忆,根据教学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堂作业。作业要求字迹端正、内容正确。并让学生明确,作业是形式,掌握知识才是目的。因此,要求学生做到一边做作业一边理解记忆。
4.3 强调应用。应用就是将所学的知识指导实际,并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应用,使知识上升为能力,并形成觉悟,从而转化为行为,让知识、能力、觉悟、行为得到和谐的统一。如在教学普遍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中的《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这一内容时,提到中学生正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可以安排这样的一组问题:
4.3.1 你是如何看待政治生活的?
4.3.2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4.3.3 你还能提出哪些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
关键词: 术科生 政治复习 导学案 优化设计
高考复习导学案将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材、教学设计等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三高考政治复习备课中,设计制作导学案是必不可少的。
在每年高考大军中有一类特殊群体,即术科生,他们既要参加省的专业联考、高校单独组织的专业考试,又要参加普通文化高考。在目前的高考体制下,术科生在高三阶段往往先全力冲刺专业考试,然后全力冲刺文化课考试。术科生的备考策略使文化科高考复习备考仅三个月左右。给术科生制定独特的高效复习导学案优化设计,提高复习效率,对提高政治成绩至关重要。结合近几年的从教经验,我谈谈术科生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导学案优化设计。
一、术科生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导学案优化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1.基础性原则。高考政治的复习中仍然要注重基础知识,不能好高骛远,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提高综合能力。术科生因专业学习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平时学习过程中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术科生复习导学案的设计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巩固,掌握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我在术科班导学案的设计中以知识点为单位,要求进行基础知识的填写。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回归、落实课本,巩固基础,另一方面,填写完成后,也是术科生记忆的依据,一举两得,留下空白区域,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2.核心性原则。目前全国高考考查范围涉及四个必修模块共计260多个知识点。根据历年的高考真题,分析、梳理出常考点、必考点,以这些知识点的复习为核心和重点,不必面面俱到,要敢于大胆取舍。因此,高效复习导学案的设计要坚持核心性原则。重点复习高考中的常考点、必考点。如政治生活中公民、政府、党、国际社会是常考的,把相关知识脉络给学生梳理清楚。同时,结合时政热点,大胆猜测,有所侧重。
3.精简性原则。术科生复习备考时间虽短,但高考录取分数较低,一般只要达到同批次的录取分数线的70%~80%即可,不必如普通文科生那样每一个知识都深入细致、面面俱到。习题要坚持精简性原则,做到少而精。在复习导学案习题编制中,一个专题,选择题精选、编创20道左右,材料题2道约4小问,要求他们限时完成,提高答题速度和能力,以免高考时出现因做不完题而无谓的失分。
4.综合性原则。新高考模式下的文科综合政治高考试题,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重思维,重迁移,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由于术科生不可能进行一轮、二轮复习,在术科生导学案设计中,在全面准确把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打破课本知识框架,对课本前后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例,不仅要全面复习本单元基础知识我国国体、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的政治参与内容及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要求,而且要引导学生拓展归纳公民与政府、人大、人大代表、党之间的关系,形成对公民知识的立体认识,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知识迁移能力。
5.方法化原则。高考政治试题设题巧妙灵活,综合能力强,但都有一定的套路和技巧。在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迅速提高术科生的高考成绩,让术科生掌握一些审题、解题、答题技巧和方法。因此,术科生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方法性指导,做到事半功倍。
首先是审题技巧。审题的方法一般为先审设问的指向与要求,然后带着问题审材料提供的信息。审题要全面,不能断章取义;要准确,不能似是而非;要到位,不能浅尝辄止。
其次是解题技巧和方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设问从逻辑角度看,分椤笆鞘裁础薄“为什么”和“怎么做”三大类。在实际考试中表现为(漫画、图表)体现、说明类、认识评价类、原因意义类、措施启示类等。这些题型都有常规的解题套路和技巧,将这些常规的解题套路和技巧全面整理出来,让学生掌握和运用,对短期提高政治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是答题的技巧和方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有些问题答案知识要点基本是固定的,要根据设问材料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对此类问题要在术科生学案的知识复习中进行归纳总结,让术科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套路,从而可以得到一定的分数。如经济生活如何提高消费水平(刺激消费)、企业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政治生活中公民、政府、人大、人大代表、党、政协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等等,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对基础薄弱、能力整体差的术科生来说,这是提高政治成绩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术科生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导学案优化设计的主要构成内容
根据上述原则,术科生高考政治复习导学案精心设计以下七个环节:
1.考纲要求。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都会编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思想政治),明确规定了考核目标和考试范围,考试大纲成为高考备考的重要依据。导学案的考纲要求环节列举出本专题中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让学生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
2.常考点、必考点。根据近五年的考试真题,归纳总结出哪些知识点是高考中经常考的,哪些知识点是每年基本上都考,哪些知识点是偶尔考到的。通过分类列举,让学生对常考、必考的知识点重点掌握,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
3.基础知识梳理。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结合常考点、必考点,理出本专题的知识点,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课本完成基础知识梳理,既让他们熟悉了课本,又归纳、整理了基本知识点。这些基本知识填写完成后,成为学生必背的基本知识点。这样,既回归了课本,又完成了基础知识的整理、记忆,做到了一举多得,从而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4.易混易错对比。术科生一般基础薄弱,平时学习时偏重于专业的学习,文化课学习时间相对减少,对知识的理解不是很全面与到位,很容易与相近、相关知识点混淆。因此,把易混易错知识点列举出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对知识的运用更有效果,特别是对选择题的解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5.答题模板和基本套路。新高考模式下的文科综合政治试题,综合能力强,设题巧妙灵活,但都有一定的套路和技巧。因此,在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术科生的高考成绩,让术科生掌握一些的审题、解题、答题技巧和方法。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列举出本专题中常用答题模板和基本套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6.知识网络构建。这是一片留白区域。让学生在学习完一个专题知识后,自主构建知识的思维导图,从而加强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理解运用和知识迁移。
7.限时训练。适当的训练题,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又能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训练规范学生答题,训练学生规范化答题,在作答、卷面、布局、层次术语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细节性的规定,并注重检查落实,引导学生向规范要分数。训练题型以高考题型为准,题量适当,精选、精编。选择题20题左右,材料题4小问题左右,难易度适中,并要学生限时完成,避免高考时因答题速度慢做不完题而失分。选题范围依据近几年高考真题和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并结合年度内的时政热点,精心编创新题,直击高考核心,提高复习针对性和复习效率。
面对术科生这类特殊群体,编制独特的高效复习导学案,提高高考复习效率和高考成绩,为实现他们的艺术梦想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中心组织.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李云飞,陆静.浅谈如何提高艺术生高考政治复习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09,36(12):22.
[3]戴虎.实施导学案引领打造高效课堂[J].教育革新,2014(02):28.
[4]陈长满.浅谈高三艺术生政治课复习[J].考试周刊,2015(68):112.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策略 实践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122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是指以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个性的发展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初中政治以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任务,旨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有正确的情感态度,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遵守社会规则,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弘扬民族精神,热爱祖国。初中政治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在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人文素养,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遵法守法观念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教育的要求更高,以往的初中政治教学方法已然不再适合当前的政治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为培养更高水平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从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创建初中政治教育教学新模式。
一、紧抓课程改革重点,熟悉教材,明确考点,高效授课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事业也一样,要将知识高效的传授给学生,必先从自身做起。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模仿性,愿意按照老师划定的模式进行学习,具有局限性。初中政治在考试上仍采用半开半闭的方式,这就要求学生对于闭卷的知识点要熟记在心,开卷方面要理解各知识点,融会贯通,明确答题思路,这就对老师的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备课阶段,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到合适重点案例,画出重难点,找到现实生活中与知识点相关的例子新闻图片等,多方面多角度分析知识点,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做到真正的高效。课堂上,注意一言一行,初中政治作为人文学科,重点在学生思想道德培养,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从深处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生活中紧抓时政热点,对生活中的现象问题有一定的敏感度,给学生也要养成关心社会问}的好习惯。目前考试仍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总结答题思路和套路,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利用题目掌握知识、巩固知识。老师也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将课堂的主体变为学生,老师起到引导督促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内在潜能和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积极性,才能做到真正的高效,教学质量自然提高。
二、从学生自身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学习能力,但由于年龄偏小,心理上仍然不成熟,在学习上缺少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习惯逃避,特别对于政治这种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容易使其感到枯燥乏味,死记硬背效果自然不佳。作为初中政治教师,一方面要从学生自身心理特点出发,重视概念的理解记忆,多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政治的乐趣,在理解道理的前提下,对书本知识进行背诵掌握。初中政治知识点较多较杂,记忆起来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政治来源于生活,书本上的很多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都有具体事例,在课堂上,多用例子引入知识点,可以在几分钟内吸引学生,同时使学生有思考问题的过程,更有利于知识点的背诵和记忆,锻炼思维逻辑。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教学手段,不局限于传统教学方法。很多老师一味追求分数,教学中比较急躁,追求教学进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传授方法。多媒体目前每个课堂都会有,就要利用好,课堂上播放与知识点有关的视频新闻图片等,再让学生思考其中包含的知识点,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也可以让某几位同学在课堂上表演一个情景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快乐地学习了知识,效果事半功倍。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要素,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是教学方法改进的关键。
三、书本知识与社会学习相结合,注重课外实践,开展互学习
初中政治若只通过书本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态度,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听老师高谈阔论,难免会感到乏味,被动地接受知识,是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就要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在课程进行的同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正确三观的形成,以及人生态度的培养。
例如开展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的道德践行活动,有利于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也能培养对父母的孝顺之情,这是做人之本。开展到烈士墓园扫墓的活动,给学生讲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培养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感受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优秀品质。开展问卷调查活动,能够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能力,明确调查问卷的一般步骤,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初步认识和了解社会生活,提高辨别是非和道德判断的能力。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设生活式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想政治课程是与人类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课程,一旦思想政治教材脱离了生活,思想政治课堂势必会陷入空谈。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对思想政治学科感兴趣,在正式学习时,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提高运用思想政治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必修一中《影响价格的因素》这节内容时,我并没有一上来就给学生讲解本节内容的思想政治概念和知识要点,而是对学生说:“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你们肯定遇见过这种情况,下雨时,露天菜市场的蔬菜价格常常会低价出售;苹果遭遇冰雹减产后,价格是去年的好几倍;禽流感期间,鸡肉的价格是一跌再跌;同一种类水果,刚上市时会是几元钱一斤,大量上市后,会变为几毛钱一斤…….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数不胜数,那么,你们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市场上东西的价格一变再变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这个问题的答案。”这样,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马上激起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学生也会在可感知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课堂教学效果势必会达到理想状态,这就为实现高中思想政治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具有大量枯燥、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如果我们只是利用传统教学工具粉笔、黑板和口头语言进行讲述,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现如今,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走进广大教师的视野,并得到广泛应用――即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集声音、视频、图象、文本、动画等于一身,可以将思想政治教材中枯燥、抽象的知识点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自然也比传统说教式好得多。
如,教学必修三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节内容时,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了世界不同国家中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传统节日、语言文字等的图片和录像资料,看完资料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不同文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样,我们通过为学生创设直观式情境,使学生理解和欣赏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体会到了文化多样性的独特魅力,有助于学生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并深刻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这句话。
三、利用课外实践活动,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师一贯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场所也仅仅局限于室内,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做题,而且,通过口授形式传达到学生脑子中的知识,学生不会储存和记忆太久,只有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等。因此,我们可根据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适当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和资料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思想政治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