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材招商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根据《关于报送月度工作总结与计划的通知》(XX政办秘〔2017〕X号)要求,现将市经信局2020年9月份工作总结及10月份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9月份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月份,全市964户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占全省比重7.0%,总量居全省第6位;同比增长2.1%,较1-2月提高24.6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11位,较1-2月前移5个位次。
2.新增规上企业数:1-8月,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4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9户,其中,2019年底小升规40户,2020年项目入规39户、为去年全年项目入规数2.4倍,居全省第3位。
3.规模以下工业:1-8月,全市182户规下样本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91亿元,同比增长31.0%;规上小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39.8亿元,同比下降4.5%。
4.工业及技改投资:1-8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9%,高于全省平均13.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技术改造投资同比下降4.6%,高于全省平均5.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7位。
5.工业税收。1-8月,全市入库工业税收85.0亿元、全省第5,同比增长4.1%、全省第2。“十强三十佳”工业企业入库税收75.7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十强企业入库税收72.3亿元,同比增长6.8%(烟厂入库税收66.8亿元、增长10.9%。
6.工业电量和工业用天然气。1-8月,全市工业电量3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居全省第9位;其中8月份完成工业用电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1%,居全省第7位。全市工业用天然气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3%。
(二)其他开展重点工作
1.项目调度。坚持重点工业项目调度机制,实行“周分析调度、月督查推进”,向省经信厅报送2020年省亿元以上技改项目调度表。印发《XX市2020年1-8月份工业投资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通报》,向各县区通报全市工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2.退市进园。赴淮上区开展退市进园项目现场调度,并印发督办函,督促相关部门和县区加快解决企业反映问题。印发《关于落实国家重点工业行业综合检查第五督查组关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要求的通知》,将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反馈至相关部门、县区和企业,并提出工作要求。
3.资金兑现。牵头做好2020年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项目申报工作。完成市、县两级项目审核管理账号授权工作。督促各县区指导企业根据细则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及时上传报审,全市共有210个项目开展网上申报。联合市财政局召开项目会审会,确定我市推荐项目,并行文上报。召开制造强市政策修订布置会,启动制造强市等政策修订工作。
4.项目监管。推进审计整改工作。按照市审计局对于2019年制造强市等政策的审计意见,配合市财政局对2019年部分项目进行复核,联合市财政局形成审计整改报告报市审计局。
5.重点提案办理。参加市委书记领衔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并根据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提案的答复材料,起草市委书记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专题协商会上的发言材料(背景提纲材料)和局领导《关于市委书记领衔的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6.推进碘缺乏病及水源性高碘危害防治工作。9月2日-4日,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市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配合,在我市高碘地区开展专项督查工作,抽查三县一区8个水源性高碘村(居)未加碘食盐供应、食用率及坚持食用未加碘食盐宣传情况,9月17日,召开全市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工作,对各县区碘缺乏病及水源性高碘危害防治工作,进行现场审核;9月21-22日,参加全省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终期评估资料复评会,我市推进碘缺乏病及水源性高碘危害防治工作顺利通过终期评估。
7.组织参加全市2020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推行文明节约用餐良好风尚,9月23日起,开展为期一周的食品安全宣传。我局积极开展相关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展示、发放宣传单册、组织企业参加诚信体系建设培训等,重点宣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XX省食品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推广公筷公勺和分餐制、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提振消费信心,共享美好生活。
8.5G发展。1、持续跟踪推进5G基站建设相关问题处理工作,通报全市5G基站建设情况;2、持续推进5G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已提请自然资源规划局规委会审议,持续跟踪5G生态产业园规划建设进度。
9.规上工业运行监测。高度关注发展不平衡县区运行情况,督促增加值增速波动较大的县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扭转不利局面,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企稳回升。1-8月份全市有7个县区增加值增速较1-7月份明显加快。
10.关注企业运行。组织全市456户2019年产值亿元以上重点工业企业报送月度产品产销存、经济效益指标,及时掌握相关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遴选10户重点规模效益大、带动作用强重点龙头企业,作为全国重点监测调度工业企业,纳入工信部运行监测系统调进行动态监测,强化沟通协调,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面临问题。
11.“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做好市“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有关工作,会同赛迪智库,起草制定了XX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调研方案,办理XX市“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政府采购项目资金支出。
12.工业设计大赛筹备。对接省经信厅,做好XX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准备工作,完成XX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预算等编制及向政府汇报稿起草工作,并专题向郑市长、吴市长汇报。与XX经济报社专题面商确定合作事项内容及费用事宜。提请市政府召开XX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筹备事宜专题会。启动XX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展览展示、颁奖仪式及大赛服务承办技术服务项目招标,组织企业参评中国工业设计奖。
13.争创玻璃新材料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接XX玻璃设计院推进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创建,赴省经信厅、工信部就创建方案进行专题汇报,企业法人参股单位扩大至11家,企业参股方案已获中建材集团同意,目前正在落实企业注册相关工作。
14.落实、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支持政策。“首版次”:我市2户企业的2款软件获得省首版次软件认定,做好制造强省政策中首版次软件涉及两项奖补政策的申报及审核推荐工作。“首台套”:已落实省首台套16台。“首批次”:我市中建材XX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玻璃熔窑用红外高辐射节能涂料等4户企业的4款新材料获省首批次新材料认定,积极指导企业做好制造强省政策申报工作。
15.加快禹会、龙子湖、XX山等工业集聚区建设。按照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0年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皖经信财务函〔2020〕611号)要求,印发《关于组织做好2020年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过召开政策宣讲会、入企走访宣传等方式,提高集聚区企业政策知晓度,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政策支持。
16.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摸排农村光纤接入情况,梳理原因,对账销号,确保完成光纤到户国家标准,保障农村地区网络正常稳定使用。
17.民营企业家培训。组织我市50余名优秀企业家学员赴深圳参加《员工价值管理——如何激发内在驱动力和活力》的课程学习;参访华大基因和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起草2020年XX市优秀企业家培训工作方案。
18.提高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率。1.组织我市龙子湖区森林一生、中创电子、祥源科技、碳化新材料、大汉机器人、高美福电子等6个项目参加2020年“创客中国”XX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均获得奖项,创历年最好成绩;2.积极筹备,并于9月21日召开市委书记领衔督办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办理协商会。
19.城区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赴龙子湖区、淮上区调研企业退市进园工作,强化项目调度,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推进富博化工与雪郎生物合作等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项目建设。指导退市进园企业做好政策申报工作。
20.招商引资。牵头做好局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工作。做好合肥泰禾光电公司、XX公司来XX考察接待工作。完成8月份招商工作总结及报送。赴南京、合肥等地考察招商。
二、2020年10月份工作计划
(一)主要指标安排
预计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全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7.5%。
(二)其他开展重点工作
1.强调度、稳增长。紧盯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工业投资增长12%、技改投资增长10%等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抓紧补缺补差。进一步加强精准调度,督促各县区咬紧年度目标,坚持逐月攻坚,加快缩小与全省差距,力争实现进位。积极会同市统计局,加强监测分析和业务指导,强化向上衔接汇报,积极争取省统计局更多理解和认可。
2.抓项目、增动能。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会同县区服务企业签约落地。坚持高频高效调度,对在建工业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开工建设中粮生化燃料乙醇及热电厂二期项目,推进八一化工新厂区、凯盛新型显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丰原福泰来聚乳酸、XX众新科技、宝莱德智能科技等重点项目尽快达产入规。
3.优服务、促升级。充分发挥市降低企业成本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加快推动各类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积极会同各部门、各县区密切监测重点企业,主动靠前服务,高效利用四送一服、产业联盟等平台,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和困难。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制造强省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支持我市企业争取更多政策资金,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深入开展产业联盟系列活动,依托我市聚乳酸新材料产业联盟,谋划成立淮河生态经济带聚乳酸新材料产业联盟,加快推动我市聚乳酸产业发展壮大。
4.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协调。各县区做好1-9月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上报工作,印发工业投资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通报。
5.退市进园。开展重点生物化工企业退市进园项目现场调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
6.优秀企业家培训。启动2020年度全市优秀企业家培训工作,制定培训工作方案。
7.做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XX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培育工作。
8.持续跟踪有关县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管道费用问题限期解决,对接住建局协调推进将弱电改造费用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预算。
9.5G发展。做好省支持5G政策项目申报准备工作,谋划出台市级5G政策的实施细则;3、跟踪做好《XX市5G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上规委会审议有关工作;4、持续推动全市5G基站建设情况通报有关问题的协调解决;
10.申报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持续推动申报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做好合同签订等后续工作,及时通过省厅上报我市方案。做好省、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有关工作,积极对接赛迪智库,做好规划调研、座谈等资料梳理,形成“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初步编制思路。
11.招商引资。做好局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工作,牵头做好军民融合产业招商工作。
一、认真总结工作,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深化规划编制审查,着力推进区域科学发展。坚持把推进“十一五”规划的配套完善,作为统领发展的龙头工作来抓。在去年成立市规划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规划咨询委员会专家库,完善重大规划编制计划,加强重大规划调研编制,规范重大规划前置性审查,制定规划工作考核办法,着力推动规划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年初,通过征集梳理,市政府把73个重大规划列入今年重点编制和前置性审查计划,分解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职责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着重对全市工业平台布局及产业发展布局、城乡一体化、文化融合发展“一规两案”、南部生态经济区、黄衢南高速互通口经济区、教育和卫生布局等重大规划,进行了认真调研和编制。完成并印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审查了与之相配套的一批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初步形成了以“十一五”规划纲要为龙头、各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发展规划体系,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打下了框架性基础。
(二)加强特色产业培育,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来抓,全面落实工业、农业、服务业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科技25条”、推进工业平台建设等政策意见,并率先在衢州市出台实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16条意见,促进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6”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4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六大特色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3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9%。园区基地新开发土地948亩,新落户企业51家,完成工业产值35.2亿元。绿色特色农业稳步提升。粮食生产保持平稳,凤林下坂片被列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展示片。省级万亩生态高山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市级千亩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启动建设,我市被列为省有机产品生态试点县。*白菇被评定为“*十大名菇”,恒亮公司有机蜂产品被列为国家产业化经营项目,市绿业公司被认定为第四批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林产品推介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特色服务业健康发展。抓住重点环节,积极促进旅游休闲、商贸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亿元,同比增长13.9%。全市接待游客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20万平方米,交易额5亿元,城区二手房交易额近1亿元。外贸出口2500万美元,同比增长38%。
(三)狠抓项目和招商工作,着力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把加大投入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来抓。半年来,我们致力于调动全市上下积极性。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外联业绩等考核办法,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积极营造抓项目抓招商的浓厚氛围。致力于提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项目审议、项目推进等机制作用,建立项目前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发展规划研究室、工业项目促进中心,全面加强项目谋划,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和建设。深入开展企业招商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同乡联谊会作用,创新“山海协作”模式,探索与宁波鄞州区、杭州下城区和江干区等地建立资源换项目机制。认真对接省委省政府22号文件,积极抓好项目包装争取支持。致力于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成立造田造地公司,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建设用地复垦等工作,半年累计争取到各类用地指标3100多亩。组建市金融服务中心,做大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推行企业联保、农户联保,建立重点工业企业财政短期转贷制度,举办了重点项目融资推介会,现场签约41个项目,协议信贷金额达26.27亿元。项目和招商工作较快推进。征集到项目建议373个,列为省重点预安排项目有2个;132个重点项目开建率80%,完成投资13.9亿元,其中“310工程”完成投资4.7亿元;11项为民办实事工程有8项开建。*电力调度大楼、地税征管大楼、人才劳动力市场等公建项目正在筹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段于5月25日在全省率先开通,新火车站同步启用,老铁路资产接管工作已启动,并已明确了责任部门和职责;黄衢南高速公路*段在衢州市率先实现了无障碍施工,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招商引资共引进市外项目254个,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和10%。新批外资项目6个,实际利用外资313万美元。,我市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成效明显,其中市财政和有关部门共同争取省财政补助资金9700万元。
(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着力夯实区域发展基础。坚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扎实推进城乡建设工作。城市方面,各方合力推动“四城联创”顺利开展。城北新区建设加快推进。西环线基本建成,迎宾大桥、须江公园亮化及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实施,城北大型超市、广电中心动工建设,双塔主题公园、精品景观带完成规划设计,已投入项目建设资金8000万元。完善城市绿化养护管理办法,新增城市绿地10万平方米。实行城市道路等级清扫保洁管理,大力清除“废旧灯箱”、“城市牛皮癣”,积极治理城市环境卫生和交通秩序,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结合方面,46省道江贺段畅通工程全速推进,48省道改造基本完工。碗窑水库引水工程建成供水,城区至上余、*、碗窑农民饮用水工程启动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基本完成,新开通公交线路10条。45个市级机关部门、80家规模企业与4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结对帮扶,到位帮扶资金170万元。新农村建设方面,40个重点村建设扎实推进。“治污沃土•建设新农村”工程全面启动,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商品有机肥推广和农村污水、垃圾集中处理、“赤膊墙”整治等工作顺利开展,列入省“811工程”的32处大型养殖场沼气池建设项目8处建成。“康庄工程”建成通村公路236公里,硬化路面138公里。*水香畈、碗窑凤凰山新列入市级下山脱贫小区,有168户高深山区农民下山建房。农民素质培训、农民信箱应用成效良好。
(五)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推进区域文明进步。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机制办法,努力加快科教文卫体、人口资源环境等各项社会事业进步。召开科技创新工作大会,全面部署了“十一五”科技创新工作,启动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市专项行动计划,今年我市申报的187项科技计划项目有25项已立项,其中列入国家级2项、省级19项。高度重视专利维权,妥善处理三友电子公司专利技术泄密事件。我市被命名为“省教育强市”,全市教育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四项工程”扎实开展,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大型元宵灯展成功举办,文保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三卿口制瓷作坊被列为国保单位,*镇古街区、石门镇清漾村历史文化遗迹被列为省保单位,*镇被列为省民间艺术之乡。积极构建公共卫生框架,合作医疗实施顺利,启动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扎实做好以传染病、流行病等为重点的疾病防控工作,加快推进民营医院发展,第四专科医院顺利建设,我市被评为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市。积极筹备市十三届运动会。进一步深化生态市建设,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整治三年行动,初步完成江化公司绿化隔离带规划,建成环城生态景观林8000亩,全面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加强了土地、矿产、水资源等开发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有序推进。制定出台了*市地名规划和地名管理办法,新设立周家青社区。此外,审计、统计、气象、档案、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继续得到加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
(六)认真履行政府职能,着力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坚持把提升政府执行力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是依法规范政府行为,着力提高行政效能。编制实施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办理人民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421件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基本完成。全面开展“项目服务月”活动,及时解决了一批企业发展和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行政服务中心推行星级服务制度,受理事项办结率99.4%,群众满意率达到99.5%。5个山区乡试行乡账市制度。深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大力倡导艰苦创业、节俭办事、集约发展导向,廉政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二是高度关心群众生活,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指导,多种形式举行劳务交流会,新增就业岗位1973个。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完善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开展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工作,组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免费体检,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累计为5287户9191名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274万元,发放困难群体救济款、灾害救助金、慈善救助金348.5万元。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急救援物资能源库启动建设,安全生产专家库初步建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商业贿赂专项治理、禁毒等工作扎实开展;深入推进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农村食品安全“三网”逐步健全,百村连锁放心店建设较快推进。认真受理调处人民来信来访,1-6月共受理调处1487件(人)次,落实“三级终结”制度,依法查处违规违法上访。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主要是:
一是工业平台熟地供给明显不足。这是当前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从园区基地情况来看,目前仅有*经济开发区65亩可直供熟地,待7月份省批后才可增800多亩工业用地,其它园区基地尽管今年新开发了近1000亩土地,但都是零星用地,大部分还是没有经过平整的“毛地”,不论是用地时间上还是用地成本上,对好的项目都缺乏吸引力。与衢州市本级、龙游等地相比,我市工业熟地储备尤显不足。从引资项目洽谈情况看,今年以来,有几十批客商因我市缺少熟地,只好放弃来江投资。从项目落地情况看,列入今年计划的50个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目前还有8个项目土地没有落实。从用地指标使用情况看,今年我市已争取到各类用地指标3100亩,但实际仅使用500多亩指标,主要原因还是缺少符合项目要求的熟地。与此同时,资金的制约也还未得到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比较突出。
二是项目工作推进不平衡。重大项目谋划、重大项目前期、重大工程建设等几个方面都有一定的不平衡性。重大项目提出方面,今年重大项目提出情况总体较好,提出项目的单位和项目数量比去年大幅度增加,但在107个考核单位中,仍有近一半单位没有报送成果。重大项目前期方面,列入今年我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32个项目,有12个项目进展相对较快,有的已进入土地征迁阶段,但其余20个项目均受到市场、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制约,其中4个项目今年没有任何进展。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各类项目的投资进度总体偏低,列入计划的省、衢州市和我市的七类重点建设项目,只有列入我市“重大新开”和衢州市“六大百亿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超过50%,全部重点建设项目总进度只有35.3%,特别是“310”工程只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29.6%。
三是招商引资面临更大挑战。当前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的突出压力。首先是区域竞争加剧。发达地区以其区位、产业配套、经济基础等优势,在大项目、高新项目引进上赢得了优先;同时,我市周边的一些欠发达地区招商力度不断加强,不论在政策上、供地上,都有大军压境之势。因此,不论是在大项目、高新项目还是一般项目的引进上,我们都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今年我市引进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在6个县(市、区)中列第5位,还没有引进一个5000万元以上的市外工业项目。其次是各单位招商不平衡。尽管招商完成情况总体良好,但全市纳入考核的99个乡镇、部门、单位,目前完成任务的只有6个,完成一半以上的只有23个,尚没有实绩的有32个。第三是招商工作存在虚浮化倾向。总的来看,我市大部分单位的招商工作比较务实,但个别单位的少数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无所谓思想、虚浮作风,突出表现为不主动出击“守株待兔”等项目、挖空心思“坐享其成”分项目、利用职权“窝里抢食”争项目,既损害了政府形象,也破坏了投资环境,更与*人“诚信、务实、硬扎”的品性不相称。
四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继续加大。一方面,财政增收难度加大。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原材料、能源等生产性要素价格上涨,我市一些企业销售、利润直线下降,直接影响生产领域税收上缴。同时消费领域、投资领域财政增收的空间也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财政支出有增无减。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社会稳定、公共设施、机构运行经费等支出逐年增加。,促发展、保稳定、保吃饭支出仍然较大,特别是工业平台建设投入、公务员增资、低保和优抚提标等支出项目增多。
五是行政效能还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为:集中精力抓发展的意识还不强。少数干部工作不专注不持久,即使对市委市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也不能集中精力,力度不足,办事拖拉,速度不快。专业化操作促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少数干部在项目招商、文化融合、资源整合、市场化运作、土地征迁等工作上,缺乏解决矛盾问题的办法。优化服务助发展的作风还不实。少数干部把职责当权力,把服务当恩赐,面对服务主体,还抱着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维护稳定保发展的责任心还不强。对一些苗头性问题不够重视,小事扩大后又把矛盾上交,没有尽到保一方平安的为政之责。廉洁干事谋发展的自律意识还不够。办事不节俭,干事就想拿奖金,特别是有极少数干部甚至,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办。
对上述问题,市政府已经给予高度重视,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深化特色举措,扎实推进全年重点工作的落实
市委十一届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特色推进”战略,既是立足*实际的创新之举,也是对区域发展战略的丰富提升,形成的“兴工强市、借力发展、特色推进”三大战略,构成了完善的区域发展战略体系。特色推进战略实质是发挥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实现错位发展,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深入实施。作为政府抓落实的层面,既要坚持在战略上对接,更要在行动上加快落实,特别是要在发展举措上力求特色,培育丰富特色载体,深化创新特色举措,提升发展的特色竞争力。具体而言:就是抓手要更新,在抓产业、城市、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等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有更新的举措,力争发展抢先一招;方法要更专,在抓规划、抓项目、抓招商等重点工作上有更专业化的水平,推进工作超前一步;措施要更实,在抓难点问题协调、解决上有更实的举措,落实办法胜人一筹。,全市上下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既要统筹全局,抓好各项工作的推进,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更要突出重点,细化目标,创新举措,抓好关键性、紧迫性环节的落实,重点要抓好十项工作。
(一)加快拓展块状经济平台。产业发展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市委提出做大产业块状经济的决策部署,既是“特色推进”战略的深化,也是“六六”产业工程的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是特色块状经济做大做强的三个重要环节。,要坚定不移的强化块状经济产业、龙头、平台、科技、外力、环境六大支撑体系建设,特别是针对当前工业平台熟地供应不足的突出问题,全力拓展块状经济平台。
做好平台空间规划。在整合“园区+基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明确全市工业平台重点开发区块、支持开发区块、允许开发区块三个等级。市级工业基地包括“二区四基地”,即*经济开发区和*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两个省级开发区,加上淤头、新塘边消防器材、四都机电、双塔纺织服装、*竹加工四基地。“二区四基地”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平台。另外,综合考虑区位、交通、资源、环境、土地等多方因素,规划若干乡镇工业功能区,作为我市今后工业发展的战略性规划预留工业用地。工业平台之外区域,除重点骨干企业以及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允许发展工业外,原则上不准布点新的工业项目。调整扩容后,我市将形成园区、基地、功能区三级工业平台体系。
促进产业向平台集聚。坚持特色兴园,集聚发展。要以规划引导产业集聚,一个基地(片区)确定一至二个主导产业,产业布局最多不超过三个。要以政策促进产业集聚,对工业基地内符合产业布局规划、达到投资强度、在限定期限内开工建设和投产的给予政策扶持;要按照“分散招商、统一落户”的原则,引导招商引资项目、新办工业项目及市域内分散布点企业向工业平台集聚,对引进项目乡镇和基地所在乡镇实行税收分成。要以优质服务加快产业集聚,各工业基地要建立专职土地征收服务组、项目服务组和招商组,为落户项目提供全程服务,加快项目落地,促进产业资源共享、各展所长、集聚发展。
加快平台熟地开发。按照满足今明两年工业用地需求,加快*经济开发区跨江区、贺村竹木工业专业区*片、虎山片和贺村片、双塔纺织服装基地等重点启动点建设。要创新平台开发模式,坚持多级办园,多元投入,鼓励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行政村和市外经济主体等通过灵活形式,参与工业基地开发,在基地内建标准厂房;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根据基地规划面积、开发规模、供地需求、开发进度、招商实效等,对重点启动点给予启动周转金支持。要突出重点开发环节,要重点抓好“一桥一路”(市区*路延伸至跨江区的道路和连接江东区、城北区的大桥)的各项前期工作,确保明年年初前早动工建设;加大重点启动点基本农田调整力度,推进启动点“三通一平”步伐,力争工业基地年内推出熟地3000亩以上。
(二)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工作。,项目建设要突出项目服务、项目储备、要素保障等重点环节。要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年初确定的132项市级以上重点项目、“310工程”、50项重大工业技改项目的落地、建设、投产,进一步深化“项目服务月”活动。对在建项目,要促其加快进度,尽快投产;对遇到困难和问题的项目,要早协调早解决,有困难抓紧上报市政府协调解决,促其早日开工,顺利建设;对因各种原因确实无法实施的项目,要尽快调整。要在项目前期上下功夫。各级各部门要以提高专业化为重点,合力推进重大项目的谋划和提出,市发展规划研究室、工业项目促进中心既要抓好全市性重大带动性项目的直接谋划,还要加强全市面上包括中小企业项目前期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市重点办要进一步充实梳理重大项目储备库,确保在10月底前提出明年重点项目初步安排。要提早做好明年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衔接,力争前期项目尽快转为建设项目。要在要素保障上下功夫。对因土地问题不能落地的项目,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尽快选址、加快报批、加速征迁,促进项目早落地;对因资金问题推进难的项目,要发挥金融服务中心、中小企业担保中心作用,通过采取财政资金短期转贷、企业联户担保等措施,解决项目融资问题;针对政府性投资项目,要超前抓好主体、资金、土地“三落实”,特别要强化资金平衡测算,有条件的项目先上。同时,还要加强环境容量、电力配备等关键环节的预考察。要在督查考核上下功夫。要强化重点项目考核,加强督查通报,要对项目的进度进行通报,要对部门服务进行通报,要结合进度和服务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三)扩大专业化招商实效。力求要在三个方面实现突破:要力求“山海协作”新突破。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抓手,抓住发达地区制造型产业急需“腾笼换鸟”,产业溢出的大好机遇,敢于变通,探索以资源换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积极向上争取折抵指标换项目的政策倾斜。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与发达地区“异地建园、合力招商”的合作方式。要在保持土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低丘缓坡为主的耕地后备资源优势构建工业平台,实施土地资源招商、平台招商。特别要加强与发达地区企业、项目直接对接,务实推进,力争与宁波鄞州区、杭州江干区、下城区等地的“山海协作”取得实效。要力求专业化招商新突破。深入实施产业招商,强化与工业平台招商、企业主体招商结合,重点要抓好机电等产业的专题招商活动;要大力实施中介招商,从与外地政府对接招商向产业行业协会、商会对接招商转变,借各地行业协会、商会之力加大中介招商力度,提高招商实效;要继续通过联谊会开展老乡招商活动,更深入地抓好企业和*籍在外人士等市场主体招商。要力求招商机制新突破。大力推行部门乡镇联动招商机制,组成招商组实施联动招商;要深化招商项目全程服务制,为引进项目的开工和投产提供优质的后续服务;要规范招商引资引荐认定制度,着力克服招项目变挂项目等不良倾向,原则上每个项目只计一个引进单位,到位资金最多只能由两个单位分享,各职能单位不得以为项目提供服务为由争挂项目。
(四)着力打造城市主题形象。城市规划建设要切实增强精品意识、主题意识、融合意识,按照做精、做特、做美的要求,确立城市规划建设“造盆景”的重要理念,整合资源,挖掘城市主题形象,强化山水生态和历史文化的融合,着力建设一个生态文化和谐、主题形象鲜明的“盆景城市”。要突出重点高起点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和“一规两案”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文化与城市融合发展理念,对直接关系城市主题形象和城市景观的项目在开发建设之前要抓紧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形成从城市最宏观的战略性目标到最具体的、可直接操作内容的规划体系。重点要做好“一线多点”山水文化融合景观规划导则,尤其是入城口—双塔公园—一江两带—须江公园—虎山公园精品景观线和西山健身公园、新火车站、新江中、步行商业街等景观点的规划设计。每个节点、每个小品都要按照自然融合、和谐共生的理念进一步融入生态、文化元素,体现“千年古道•锦绣*”的主题。要强化文化融合高标准建设。要以项目来推动融合发展,在城市建设中切实做到文化融合有动作、有体现、有成果。,重点要推进西山健身公园、须江公园扩建、*文化广场、“一江两带”等关键节点的融入设计建设,规建、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必须协同配合,发挥优势,合力推动项目建设。要以“四城联创”为抓手高水平管理。树立“四城联创”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整合资源,积极推行条块结合、相互监督、相互协作的联动管理模式,加强部门协作互动。要对照创建“四城联创”各项标准和要求,查找薄弱环节,强化弱项攻坚,力争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验收和省级卫生城市的复查验收。
(五)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特色休闲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是调整优化我市经济结构,发挥地方特色竞争优势的关键抓手。要以独特的山水生态、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打造三省边界旅游休闲集散中心为目标,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提升休闲旅游产业的水平和档次。要抓好旅游精品景点建设。围绕“一轴(仙霞古道)、两核(*、*)”,突出“*—*—*”与“*—*”等精品旅游景观线建设,包装推出*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和睦彩陶、*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建设项目。围绕主题,精心规划设计包装好*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加大定点招商力度,提高项目招商吸引力,加快推进项目启动建设。要丰富休闲旅游内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丰富提升城市主题公园、特色餐饮、特色街区、特色休闲场所等休闲旅游设施,着力提高接待能力和水平。在双塔、碗窑等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包装、招商、建设体现*特色文化与生态主题、具有区域发展重要带动作用的休闲旅游度假功能的项目。同时,积极发展风格独特的农家乐、采摘游、乡村游,提高休闲旅游的趣味性,丰富休闲旅游内容。要加强旅游品牌营销。围绕*文化和旅游主题,规范统一旅游CIS形象标识,全面打响*旅游主题品牌。要加强与浙闽赣皖、长三角城市间的旅游交流与合作,融入旅游经济圈,提高我市休闲旅游景区的知名度。要继续策划举办旅游文化节及旅交会等节会活动,以节会集聚人气、商气。,要举办*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暨国家AAAA级旅游区揭牌仪式。
(六)提高边界商贸物流辐射带动力。我市是三省交界的“边城”,商贸文化历史悠久,商贸物流基础扎实,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辐射扩散能力。要进一步发挥边界优势,突出重点领域,发展特色商贸物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快商贸物流基地规划。把发展商贸物流业与特色产业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辐射南北的商贸物流网络。在城区人流集聚地段合理布局大型超市、精品商厦、特色街区等商业网点;在城区南北两极布局都市配送型物流、产业基地型物流;在江贺经济走廊沿线布局与特色产业配套的大型物流仓储基地。要强化商贸大项目带动。,要重点推进城北大型超市、建材装饰市场、精品商厦、上铺化工物流基地、虎山现代物流基地、左邻右舍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同时,要顺应产业、企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向,积极培育辐射力较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利用现有商业土地、设施等资源,引进一批外地商贸物流企业,推动我市商贸物流水平的整体提升。要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网络、人才队伍、行业协会等的建设,促进商贸物流业快速发展。
(七)促进建筑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建筑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既关系发展又涉及民生,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十分重要。要认真落实房地产业发展16条意见,积极推动建筑房地产业朝着更理性、更稳健的方向发展,促进建筑房地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要加强土地调控。实行土地经营管理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制度,制定合理的年度投放计划,控制新增商住建设用地总量。运用土地出让价格和规划建设标准杠杆,引导开发精品样板楼盘,建设精品建筑、节能建筑。要加强政策扶持。通过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时限和额度,降低商品住宅按揭贷款首付比例、提高高层或小高层住宅维修专项资金收缴额度等措施激活房地产交易市场。适时举办房产交易会。要加强行业引导。建立房地产、建筑行业诚信评价体系,开展“年度最佳楼盘”、“年度房地产明星企业”、“优秀物业管理小区”等评选活动,鼓励建筑企业争创“钱江杯”、“衢江杯”优质工程。要加强服务跟进。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业的宣传力度,新闻媒体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递准确的市场信息。
(八)整合提升教育卫生资源质量。社会事业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政府将致力于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当前,特别是教育、卫生方面还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需要在发展的投入、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加大统筹工作力度。要加快推进布局调整。抓好全市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实施,启动周家青小学和*外国语学校建设,完成溪东小学和双塔初中的征地工作,完成*、坛石两个学区的布局调整;要在保障人民群众医疗水平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卫生布局调整规划,鼓励卫生资源向中心集镇和市区集聚,今年重点要加快推进第四专科医院、公共卫生中心等设施建设,启动1-2家医疗单位改革。要大力引入市场化运作。进一步降低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公开招标、租赁、收购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医疗机构和非义务教育。在内部管理上,要总结一批市场化运作好的思路和做法,及时在面上推广,重点是学校后勤保障、校企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市场化运作。要扩大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利用好三省边界的区位优势和教育、卫生现有的品牌优势,吸引周边人群来我市就学就医。要继续做大做强职业教育,特别要培育*职教集团和职教中心品牌。要研究出台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思路,促进贝林、桃源骨伤、大唐蛇伤、康复医院等民营医疗机构做精做特,提高我市教育、卫生资源的辐射带动能力。
(九)务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点多面广,要按照“规划先行、产业为重,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元投入、改革配套”的原则,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重点工程。要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重点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继续抓好千红、荣盛、绿康、松兴等公司的“310”技改项目。要培育一批营销组织,积极组建白菇等农产品贩销联合体,年内争取有2-3个列入省级专业合作组织。要打响一批农业品牌,建立品牌共享机制,加强展销宣传,加强市场开拓,重点要组织好中国(*)木业科技洽谈会。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抓好白菇、蜂、生猪、种鹅等一批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建设花园岗市级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要深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把城乡应历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青年、失地农民等作为素质培训的重点,确保务实完成全年培训任务。要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抓好创业型培训和素质提高培训。要健全供求交流平台,加强就业市场信息服务,畅通供求信息渠道,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深入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加快百村硬化、洁化、美化、文体化“四百工程”实施进度,重点抓好20个重点村内主干道的硬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垃圾集中处理,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要加快推进上余、碗窑、*农民饮用水工程实施进度,力争元旦前基本完工、春节前供水;要加强项目整合对接,将村庄整治与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河道清淤、道路建设、绿化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包装项目向上争取建设资金。要深入实施下山脱贫工程。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行政村、中心村村庄布局规划,按照轻重缓急,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全年完成2800人的下山脱贫目标,以实施双溪口、塘源口、张村、保安等山区乡自然村居住点的整村搬迁为重点,着力加快*清泉、上余洞塘山、*水香畈、碗窑凤凰山4个市级下山脱贫小区和7个乡镇脱贫点建设。要根据特困户搬迁难的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在安置地建设“下山移民公寓”和“民工公寓”。
(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促进和谐发展为目标,全力营造更优的区域发展环境,不断增强地方软实力。要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促进城乡居民就业;不断完善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农村五大社会保障制度,做好社会救助、优抚和残疾人工作;要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积极开展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认真办好市十三届运动会。要营造平安的社会环境。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有效遏制违法犯罪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营造安定、有序、法治的社会环境。加大消防安全设施投放,着力提高农村消防安全预防和救援能力,扎实推进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推行和实施事项终结制度,继续开展工作“基层基础建设年”和依法、依法处访的“双向规范年”活动。要维护稳定的市场环境。深入开展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完善食品与药品安全监管“三网”建设,组织开展好食品生产加工、建筑工程及建筑材料、消防产品等专项执法检查。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认真做好有关专利纠纷调处,积极协助企业制定、完善专利、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巩固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推进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重点抓好机立窑、石灰窑、砖瓦窑“三窑”整治,完成空气质量自动站建设,加大锅炉烟尘和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力度。此外,当前还要高度重视抓好的抗旱工作,保证生活用水和抗旱用水,确保用水安全。
三、强化高效落实,着力营造加快发展的特色环境
当前,各地发展硬环境基本趋同,竞争优势更多的体现在软环境上。政府的工作效率决定一个地方对人才、资本的凝聚力和发展的竞争力。近年来,我市发展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各级各部门效能意识不断增强,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但是,面对更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压力,我们要克服“服务就是政策优惠,就是单纯解决水、电、路等硬要素”的观念,确立政府重在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的理念,加强软要素建设,以更为争先的意识、开放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作风和规范的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执行力,着力营造加快发展的特色环境。
(一)以强烈的争先意识抓执行。要强化目标意识。工作要有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我市提出了“跻身全国两百强、打造实力*”的目标,各级各部门就要围绕目标抓好工作的细化落实,层层落实到人,做到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肩上有责任。要强化忧患意识。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必须看到,我们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效率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着差距,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破解难题的水平不高、化解矛盾的办法不多。我们切不能满足于过保险日子,甘当平庸之辈,要有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奋勇争先。要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事要有激情和奉献精神。现在有的部门检查多、培训多、考核多、收费多,主动下基层服务少、指导少、沟通少、解难少,工作飘浮、应付了事。干工作既是岗位责任的要求,更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要立足岗位多干一些事,少讲一些困难,少争一些利。
(二)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抓执行。要增强包容性。克服“企业怕竞争、部门怕失利、领导怕风险、群众怕吃亏”的不良心态,以更宽阔的视野,进一步激发市内外经济主体和广大群众的内在活力,集聚各方面力量,合力发展*。要放眼周边,跳出*谋发展,善于向兄弟县市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努力营造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者创业,补我所短。要增强全局性。我们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处理好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做到局部服从全局。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以全局的角度谋发展,包括谋划项目、配置资源、提出政策。要增强协作性。协作的实质是以“和”为基础,以和共事,以和谋事,以和成事;协作的要求是要有团队精神,克服部门利益至上的错误思想,提高整体效能,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以大胆创新的思路抓执行。要勇于探索。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的转轨期和社会的转型期,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很多工作需要去探索、去尝试。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给我机遇,就能把事干成;给我有限资源,就能把事干好。探索就是要善于结合,在“上情”与“下情”的融合上做好文章,针对自身工作实际,创出独特的办法和对策。要甘做“另类”。所谓“另类”,就是敢于打破常规,用超常规的理念去更新思路,用超常规的方法做工作,对不合时宜的制度和规则,该废止的废止,该调整的调整,该优化的优化。所谓“另类”,就是要大胆做事,不怕“犯错”,敢于面对矛盾,敢于承担责任,只要是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干事业,就要大胆干。要力破潜规。善于个性化思考,勇于创造性工作。要坚持少说多做,先干再说,只干不说。凡是外地的成功经验,都可以学习借鉴;凡是政策法规上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大胆探索实践;凡是上级政策规定有弹性的,都要积极争取、灵活运用。
(四)以务实高效的作风抓执行。要突出重点。有的同志抓工作面面俱到,抓不住工作重点,虽然也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但工作却难以上水平、见成效。要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关键环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发展有目标,工作有方向。要更加专业。要精通业务,掌握过硬的本领,做到更内行,努力成为行家里手,这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掌握一些市场化运作、项目包装招商等方面的操作方法和能力。近几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实践使一批经济型、开拓型干部显露出来,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同、得到提拔重用。要一抓到底。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在目标任务下达以后,落实了没有,无人过问,结果好坏,没有回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之所以推不进,一些政策之所以落实不了,多半原因是遇难而退、拖拉推诿。在这里,我再着重强调,要关注细节,注重结果。对布置的工作、政府出台的政策、协调的事,必须立说立行,一抓到底。,要着力解决一批“批了不办、说了不算”的部门“中梗阻”问题,树一批服务型、实干型、操作型的工作典型。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商务局的关心指导下。商务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着力构建大开放、大市场、大流通的商务发展新格局为目标,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实现了商务事业的新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3亿元,同比增长16.6%;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241万美元,完成外派劳务人员592人。
(一)商贸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1、编制了《湘江新区商业网点规划》。该规划根据县委、县政府“建设省会新城区”的发展定位和“湘江新区”的战略决策,以打造“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商业网络为目标,对特色商业街、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业中心、餐饮店、大中型零售商店、物流体系(基地)等进行了布局。
2、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积极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京阳物流第一阶段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和立东升高星物流园项目已纳入长沙市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并将高星物流园项目中的金属材料、建筑材料、工业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和冷藏食品、水果蔬菜食品等生活消费品市场统一纳入修编后的《长沙市商业网点规划》。随着这些园区的建设,将有力促进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引导各大超市、专业市场和万村千乡加盟店等推广普及POS机等业务,支持鼓励商家发展电子商务。
3、突出项目的支撑效应,切实抓好商务招商工作。坚持市场、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结合我县自身优势和各乡镇的区域特色,大力实施商贸流通类项目的发展和引进。一年来,步步高购物中心项目已经启动;全友家私已正式营业。积极扶持专业市场发展,加强工作指导、政策宣传和提供优质服务。指导红旺大市场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广源家居建材市场即将开业;废旧物资交易大市场业务发展迅速。
(二)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
1、继续做好农贸市场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农贸市场建设提质工程既是为民办实事之一,也是市对县绩效考核内容。*,我县新建了高塘岭镇莲湖农贸市场和星城镇星月小区农贸市场,均顺利通过了市领导小组的验收并投入使用。
2、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度我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方便广大群众,提升了覆盖率,基本消灭空白村,加大了新建农家店力度,全年共新建农家店135家。目前农家店已覆盖我县所有乡镇和138个行政村,其中生活店村覆盖率为88%。去年7月中下旬,我局组织力量,对全县所有农家店进行了一次中期评估,对承办企业和农家店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11月4日,我们聘请了市场营销方面的专家对所有农家店店主进行了业务培训,提高了店主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农家店的建设,改善了农村购物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消费品质量;同时,也壮大了承办企业实力。
3、切实做好“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我县家电下乡于*1月正式启动,目前已拥有销售网点91家,遍布全县所有乡镇。自此项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加大监管措施,加强对销售网点销售信息登记审核工作的监督,杜绝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督促生产和销售企业严格履行承诺,确保下乡产品不脱销、不断档,切实为农民搞好服务。茶亭镇阳光摩电器行、桥驿镇万信家电商店、靖港镇万宝家电超市、高塘岭镇正大家电经营部、星城镇通城电器销售部等家电下乡销售点,加强自身建设,积极组织货源,服务热情周到,及时录入销售产品信息,既保持了喜人的销售业绩,也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截止目前,全县各销售网点共销售产品26071台(部),销售额为5188.3万元,发放补贴资金677.4万元。我县金山电器有限公司已确定为家电以旧换新试点销售企业,春节期间共销售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22台(部),从此,我县广大消费者可以充分享受家电以旧换新这项惠民政策带来的实惠。
(三)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
1、不断提高市场运行监测水平。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市场调控力度,维护县内产业安全。*进一步加大了市场运行监测范围,增加了样本企业,对18个市场运行监测点,严格要求,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及数据报送工作。红旺大市场有限公司、长沙望联商贸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有限公司、波特利超市广场店、望城县新世界家具广场等监测点全年报送率、及时率、准确率都达到100%。每逢节假日,黄金周期间都加强了对重点行业、重点商品的市场监控工作。启动了日报制度,并将市场总体运行情况、特点、销售热点、库存、价格和客流情况等,进行了全面对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为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商务部门起到了参谋作用,同时对引导全县居民正常消费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还积极组织商品流通,确保了全年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市场供应。
2、扎实开展商务执法工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大了商务执法工作力度,制定工作计划,按要求、分阶段开展工作,实现了商务执法工作的常态化、正规化。会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开展执法检查,确保生猪定点屠宰率、市场肉品合格率均符合要求;对私屠滥宰、病害猪肉品上市交易等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在甲流防控期间,及时召开屠宰场(点)高危从业人员会议,做好预防,落实人员,全天候轮流值班,发现苗头及时上报。去年共收缴白板肉2031.1公斤,捣毁私屠滥宰窝点4家,并对违法违规经营户给予了处罚。进一步加强酒类流通执法工作,做好酒类流通备案登记,严格落实酒类产品随附单制度,全年共查处涉嫌违规酒类经营单位64家,没收假冒侵权酒品321瓶,罚没金额32500元,全年共办理酒类批发许可证26本,零售备案登记证1256本。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成品油市场、等行业和直销、特许经营等的监管。多次联合工商、安监、公安、发改、消防等相关部门,开展了清理整顿成品油市场的专项行动,打击不法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了我县成品油经营秩序。
(四)外经外贸工作进一步推进
1、对外贸易方面:一是扩大我县外贸主体、积极协助企业办理自营进出口权备案登记。*,恒悦照明器材有限公司、兴业餐具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完成了自营进出口权登记备案,协助办理海关、外汇、国税、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相关审批手续,做到了及时办理;二是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组织企业申报“中小开”等专项资金,组织湖南泰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国际性展会和国际市场考察,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深入外贸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的经营进出口状况、政策需求以及需要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宣传各项外贸出口及加工贸易鼓励政策,指导企业尽快走出生产销售困境,为外贸出口发展创造宽松通畅的贸易环境。
2、外经方面:一是以创建外派劳务基地县为抓手,拓宽外派劳务渠道。为进一步拓展系统的劳务培训和输出渠道,更好地推动我县外派劳务事业,从08年开始,我们积极做好外派劳务工作,专门成立外派劳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外派劳务工作制度,并精心准备申报材料积极上报上级商务部门,我县于去年8月获得了湖南省商务厅和财政厅的正式批准,成为了全省18家外派劳务基地县之一;二是组织企业参加培训,鼓励支持企业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去年上半年组织我县30余家进出口企业代表参加了电子商务巡回培训会,下半年组织县辖内有实绩的外贸企业进行外贸业务、反倾销、反补贴、国家对中小型企业的优惠政策和税务知识学习,并编印了外经外贸政策资料汇编。
(五)两中心三公司发展势头进一步增强
1、确保了内部稳定。商务系统改制等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今年以来县商业管理中心、县物资管理中心强化责任,关心改制和下岗职工生产生活,积极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稳中求进。
2、加强了指导。搞好县民爆器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选举工作,于9月17日产生了新一届公司领导班子,接着对公司内部制度进行了全面清理整顿,进一步整章建制,加强管理。
3、提升了效益。县对外经济贸易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税均创历史最高;长沙双鹤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也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较好回报。
(六)机关建设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