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岳阳楼记翻译范文

岳阳楼记翻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岳阳楼记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岳阳楼记翻译

第1篇:岳阳楼记翻译范文

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陈涉世家》)

吾欲之南海,则何如(《为学》)

(二)作代词,相当于“他(她、它)”“这”。

“之”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它大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后面,形成动宾(动+之)或介宾(介+之)的格式,但具体指代的内容,略有不同。

如: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公与之乘(《曹刿论战》)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另一种大体相当于“这件事”。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或“你”。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三)作助词,具体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1.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如: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览物之情(《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2.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翻译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四)作句末语气词,凑足或调整音节,无实在意义,可不译。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之”还有两种特殊的用法,一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

第2篇:岳阳楼记翻译范文

【关键词】初中;新课标;语文;文言文;翻译

依据初级中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在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增加了文言文课文的数量。而阅读理解文言文,对初中学生来说,又是最感头痛的一件事。因为文言文中的字面意思难于理解,如这个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学生就很难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更谈不上判别其优劣而有所学习借鉴了。怎样来阅读理解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我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文言文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成现代汉语这又是大多数初中学生感到伤脑筋的事。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只会一味的去查找工具书,没有很好的理解,再次碰到还是不会。的确,由于古今汉语在词语意义、语法结构上的许多差异,表义习惯的不同,一个生活在现代汉语语言环境中的中学生,在翻译文言文中是难免要有许多困难的。

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在翻译文言文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和现代汉语中的字面形式相同,意义却不同的词难于区别;二是有些句子语序颠倒不容易把意思表达的通顺合理;三是有些句子省略成分较多,不容易把意思表达完整。针对上述困难,我总结出相应的三种方法,供学生参考。

一是要辨析:

就是将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遇到的那些和现代汉语词汇似乎相同,但又不同的字词,要认真地比较、分析,找出字词所表达的几个含义,分别放到句中分析是否通顺,符合句意,把握它在本文中的正确含义;然后从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意义。不要把它们当作现代汉语来理解。例如: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卑鄙:身份低微

2、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制:规模

3、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稍稍:渐渐

4、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尝:曾经

5、或王命急宣――《三峡》 或:有时

如果我们不加辨析,草率地将上面五个加点的词当成现在汉语来理解。 “卑鄙”译作“行为不道德”;“制”译作“制度”;“稍稍”译作“稍微”;“尝”译作“品尝”;“或” 译作“或者”,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文言文中这五个词应翻译为“卑鄙:身份低微”、“制:规模”、“稍稍:渐渐”、“尝:曾经”、“或:有时”。在进行辨析时还要特别注意文言文中和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相似的由两个单音节词构成的词语现象。例如: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 交通:交错相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如果把“交通”、“妻子”、“绝境”当作现代汉语中的字面形式相同的双音节词来解释,那就错之千里了。

二是要调整:

就是将文言文中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顺序的词序进行整理,使之通顺。在文言文中一般作补语的“于”字结构,翻译时都要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还有一些特殊句式翻译时要作更大的调整。例如: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译为“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例1中“甚矣,汝之不惠”是倒装句,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例2中“吾谁与归?”是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即“吾与谁归”。这样一调整,学生在翻译时就容易多了。

三是要补充:

这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古代文言文文辞简略,翻译时要进行适当地补充;二是古人写文章,常常省略许多句子成份,翻译时则要把这些省略的成份补充出来。例如: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译为: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2、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

译为:不单是(抓住了)有利时机,而且也是(由于)人的谋略(高明)。

3、然则北通巫峡,南极萧湘。――《岳阳楼记》

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洞庭湖)往北可以通到巫峡,向南可以通到萧水和湘水。

例句翻译中加括号的字都是增加的,在翻译时,如果不作较多的补充,意思就表达不完整不明确。

学生在翻译文言文过程中要灵活地运用上面谈到的三种方法,切不可死搬硬套。

另外,在翻译时,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适当辅以“意译”。所谓“直译”,就是把原文逐字逐句的对译过来;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句或原文的大意进行翻译。

第3篇:岳阳楼记翻译范文

我们在一种格调高昂的状态里向文本深处漫溯,那些迁客骚人啊,在个人的恩怨进退中悲悲喜喜,患得患失,他们心中想的,念的,牵的,挂的,只有个人荣辱啊!这样的得失观,悲喜观,看上去精于算计,实质上是缺少大智慧的表现,内心不笃定,意志不坚定,这样的人又怎能不为自己所推崇的价值观而累?

看看我们的范仲淹是怎样的一个仁人志士吧!学生们把目光集中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他们用心倾情地诵读着。“这一段哪个字出现的最多?”他们读完后,我抛出一问。学生们想了想,竟然不约而同地说:“是‘忧’字,‘忧’出现的最多。”“除去‘忧’字,还有一些语气词,它们在传递怎样的情绪?”我继续问。“‘嗟夫’、‘噫’这两个语气词,翻译过来是‘唉’,也是在传递着一种忧的情怀。”

“哦,原来范仲淹最后一段着力陈述的,是他的忧伤啊!你们认为这样的忧伤是缘于他自己吗?”“不是,他进忧的百姓,退忧的是国君,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忧的是天下,心中没有自己。”“这样的忧哪里是忧伤,这样的忧分明是大写的忧啊,这样的忧书写着大写的人,大写的人践行着大写的忧。孩子们,范仲淹的忧乃是大忧,是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大忧啊!这样的大忧来自什么?”我又将一问抛给学生们。

“这样的大忧来源于他对百姓,对国家的爱。”童儿们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赞赏着,“范仲淹的大忧来自于大爱,正是因为有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深深的爱,他才会如此担忧着他的国君,他的百姓。他一生宦海沉浮,但不管是进还是退,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的人生信仰,政治理想。修身、治国、平天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百姓,为国家谋利益,谋发展。”学生们静静地听着,屏气凝神地望着我,读岳阳楼,读范仲淹,竟然让他们读出了久违的庄严,久违的神圣。

第4篇:岳阳楼记翻译范文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它的内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读通、读懂,正确理解文言句子的结构关系和含义;二是将文言文句子翻译成合乎规范的现代汉语。理解是正确翻译的前提。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有三项:

1.“信”。指译文准确无误,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意思翻译出来。

2.“达”。指译文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文通句顺,没有语病。

3.“雅”。指译文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现原文的写作风格。

对于中学生而言,关键是要做到“信”和“达”。

中考翻译文言文还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字字落实,准确翻译,恰当转换古今句式,巧妙处理古代修辞,译出原文的语气和风格特点。

备考策略

1.通读六本教材

文言文的学习必须“以教材为本”,舍弃教材单纯训练是舍本逐末的做法。考生通读教材,要达到三个标准:一是正确朗读,二是正确理解句意,三是会解释重点词语。对初中1册到6册文言文课文的学习,都达到了这个目标,就能为“理解并翻译文言文”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掌握六种方法

①抄录法。文言文中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以照原文抄录。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画线部分的“滕子京”(人名)“巴陵郡”(地名),翻译时都应该照抄。

译文:滕子京被降职远调到巴陵郡(做太守)。

②添加法。文言文中的省略部分,翻译时要添加,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画线部分承前省略了主语“草木”,也省略了介词宾语“之”。

画线部分译为:碰到草木,(草木)都(被毒)枯死,(如果)拿(它的毒牙)咬了人,没有(能够)抵挡它的。

③调整法。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词语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在翻译时要调整译文的语序。

例: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该将“地”调整到“有余”之前,将“民”调整到“不足”之前。

译为: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而在人数方面还不够多。

④删除法。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无实际意义,或者同义结构中词义完全相同的词语中的一个可以删除不译。

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画线部分的“之”是个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可不译。

译为:停止耕作,到田埂上去(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好一会儿,说:“如果(将来我)富贵了,不会忘记你的。”

⑤替换法。就是将文言词语替换成现代词语,这是翻译的关键,因为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都要替换成现代的双音节词。替换时要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例: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画线部分必须替换的文言词语有三个:“每”—常常,“时”—当时,“许”—同意。

画线部分译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但是)当时的人不赞成这种比法。

⑥对译法。就是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翻译。这是落实“直译为主”要求的基本手段。

例: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侯可传》)

句中的“可”“晨”“驰”“发”“椟”“出”“券”“归”“主”须替换成现代词语,然后按照语序对译成现代语句。

译为:侯可早晨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给它的主人。

以上这些方法,在翻译文言句子时,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翻译文言句子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这些方法。

例题透视

例: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006年河南省实验区中考卷)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试题材料出自教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解题时先要弄懂文句的大意,明白其结构上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然后用“直译”的方式来翻译,要特别注意:“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受苦”;“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受劳累”。

答案: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责任交给这个人,(就)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经受苦恼,使他的筋骨受劳累。

例: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语句。(2006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卷)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试题材料出自教材《岳阳楼记》,考查点涉及到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句子的语气等。解题时要在弄懂大意的基础上,突破考查点:“北”,方位名词作状语,译为“往北”;“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译为“往南”;“多会于此”,状语后置句,译为“多在这里聚会”;“得无……乎?”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句式。

答案:虽然如此,那么(这儿)往北可通巫峡,往南可到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官员和诗人,大都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景物的心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失分会诊

从平时的训练和中招阅卷的情况来看,翻译文言文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译文言实词。

例: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画线部分误译为:这确实是处在危急和决定国家存亡的秋天啊!

“秋”的意思是“时刻”,这里译为“秋天”是错误的。

应译为:这确实是处在危急和决定国家存亡的时刻啊!

第5篇:岳阳楼记翻译范文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三、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四、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五、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六、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第6篇:岳阳楼记翻译范文

综观文言虚词的考查形式,预测2014年仍以选择题为主,常见的问法有:选出下列句中加点文言虚词解释有误(或正确)的一项;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或不相同)的一项;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此外,还有一些题目要求直接解释词义。

【重点虚词】

一、之

1.作代词。

可以代某人、代某事、代某物。可译为“他(她)、他(她)们”“它(它们)”。如:具答之。(《桃花源记》)

2.作助词。

①作结构助词,译为“的”。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需要翻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作音节助词,不需要翻译。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作宾语提前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⑤作结构助词,充当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二、而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如: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却”。如: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4.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三、以

1.作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把”“拿”“用”等。如:屠惧,投以骨。(《狼》)

2.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3.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四、于

1.表示时间、地点,可译为:“从”“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表示时间、地点,可译为:“到”。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表示对象,可译为:“对”“向”。如: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4.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真题解析】

1.(2013浙江丽水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不敢出一言以复(来) 遗以食物(把)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 就学于南都书舍(在)

C.俟其欣悦(他,指老师) 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 辍耕之垄上(去)

【解析】这是辨别虚词解释正误的选择题,分别考查到“以”“于”“其”“之”等虚词。C项中的“其喜洋洋者矣”的“其”是远指,相当于“那”。答案为C。

2.(2013浙江温州卷)下列句中“之”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A.乃记之而去 B.辍耕之垄上

C.子墨子九距之 D. 公输盘之攻械尽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之”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用法。例句中的“之”作结构助词“的”。A句中的“之”作代词,指《小石潭记》;B句中的“之”作动词,解释为“往,去”;C句中的“之”作代词;D句中的“之”作结构助词,与例句中的“之”意思相同。答案为D。

3.(2013四川宜宾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辍耕之垄上 舜发于畎亩之中

B. 佣者笑而应曰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 为天下唱 行拂乱其所为

D. 百姓多闻其贤 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A组中的“之”分别作动词(去,到)和助词(的),B组中的“而”分别表示修饰(地)和转折(但是),C组中的“为”分别作介词(向)和动词(行为),D组中的“其”都作代词,指代人。答案为D。

4.(2013四川成都卷)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则玉城雪岭迹天而来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 以此夸能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解析】A组第一个“而”表示修饰;第二个“而”,表示转折,解释为“但是,却”。B组第一个“之”作结构助词,解释为“的”;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组第一个“为”解释为“被”;第二个“为”作介词,解释为“替,给”。D组中的两个“以”都是凭借的意思。答案为D。

【备考策略】

一、根据句中位置推断

有些文言虚词,它的意思、用法常常与其在句子中的位置有关,处于句首、句中、句末时,其意思、用法就有不同。如“乎”用在句尾时常常作语气词,或表疑问语气,或表反问语气,或表揣度、商量语气,或表感叹语气等。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乎”用在句中时,相当“于”,可译为“在”“对”。例:“吾尝疑乎是。”又如虚词“夫”“盖”用于句首表示发语词。例:“夫战,勇气也。”

二、根据固定词语推断

还有一些虚词常与别的虚词或词语相配合,形成固定的用法,也具有固定的意思,我们可以借此来推断该虚词的用法。如“其”与语气词“何”或“乎”连用,表反问语气。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何”连用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么”。“……者……也”连用,表判断语气,解释为“……是……人”。“为……所”连用,表被动,可译为“被”。

三、根据前后词性推断

有一些虚词,我们可以根据它前后词语的词性,去推断这个虚词的用法。如“而”作连词表并列关系时,它们前后词语的词性、结构都一样,前后词语可以对调位置,意思不改变。

例:“黑质而白章。”由“而”连接的前后两个词语都是名词,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句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如当“之”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面,则作衬音助词,无实义,可不译。例:“怅恨久之。”当“之”用在表示地方名词之前,一般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去”等。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当“之”用在动词之后,一般作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等。例:“择善而从之。”

【牛刀小试】

1.(2013山东临沂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2013福建泉州卷)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忽啼求之 何陋之有

B. 稍稍宾客其父 窥镜,谓其妻曰

C. 蒙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辞色

D. 结友而别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2013广东湛江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 ①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②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C. 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②徒以有先生也

D. ①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②聂政之刺韩傀也

4.(2013湖北荆门卷)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且焉置土石

B.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②芳草鲜美

C.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水落而石出者

5.(2013湖北黄冈卷)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之为相国

B.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终于邦域之内

C. 悉以咨之 徒以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6.(2013浙江杭州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B. 因请寓宿,手抄归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第7篇:岳阳楼记翻译范文

关键词:文言语法;归类复习;必要性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段古汉语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虽然不要求初中学生对古汉语语法知识有系统的掌握,也不作为语法概念纳入中考范围,但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古汉语语法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中考复习阶段,教师对分散在整个初中阶段六册语文课本里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加以归类,初步给学生比较完整的古汉语语法知识体系,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古汉语,鉴赏古汉语,提高古汉语素养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古汉语语法知识的归类教学,进入高中、大学学习的学生反馈的信息都是比较积极的。

初中语文古汉语语法知识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种类型:实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文言句式等。本文对文言句式归类复习例举。

初中阶段学习的文言句式常见的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几种。组织学生复习时,可以按照上述四种句式逐一归类复习。

一、判断句

文言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通常情况下不使用判断词“是”。基本形式有:“……者,……也”,“……,……也”,“……者,……”,“……,……者”等。例如:“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句中“……者矣”和“……者……也”都是表示判断的,相反“是”字作为代词使用并不表示判断。有时用“则”“乃”“为”“非”等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句中“则”表示判断。“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孟子二章》)这是一组双重否定的判断句,加上排比修辞的运用,使语气更强。学生全面地了解了判断句的格式,在阅读文言判断句时就能够较准确地把握判断句语气和语义了。

二、省略句

文言文中省略句也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有承前省略,承后省略和对话省略(语境省略)等。省略句顾名思义就是省略了某个词或某一成分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时要联系前后句,否则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省略句通常有:(1)省略主语。如:停数日,(渔人)辞去。(《桃花源记》)(2)省略谓语。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省略宾语。如: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4)省略句子。如:“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省略的“之”字代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全句。(《曹刿论战》)(5)省略介词:如: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6)省略量词,古汉语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座)山。(《桃花源记》)再如:一(只)狼得骨止,一(只)狼仍从。(《狼》)了解了省略句的特点,学生在翻译时就必须把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否则句意就不准确,句子也就不顺畅了。

三、倒装句

句子成分中某个成分没有出现在他固有的位置,出于表达的需要,被提前或移后了,这样的句子就叫倒装句。倒装句常见的有:谓语前置(主谓倒装)、宾语前置、修饰语后置(分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等。(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为了突出谓语,将谓语置于主语前,以增强表达效果。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将谓语“甚矣”前置,就起到了强调谓语的作用。(2)宾语前置:①代词宾语前置。如:“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介词宾语前置。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③依靠“之”字前置,在这里“之”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3)修饰语后置有两种情况:①定语后置。在文言文中,为了突出表达效果,有时将修饰语置于中心词之后。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是做中心词“马”的定语,后置在“马”的后面,突出了日行千里的本领。②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状语都是放置在中心词前面的,如果放在中心词后面,就叫做补语。古汉语中,处在中心词后面的补语必须要按照状语加以理解,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状语后置。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于长勺”是做“战”的状语,按现代汉语语法要求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应是“于长勺战”,但是,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强调修饰语,可以将状语放置在中心词的后面,这就有了“战于长勺”。了解了文言文这种独特的语法现象,在理解、翻译句子意思时,就要按照状语来理解、翻译,绝不可以按照现代汉语把它理解成补语。(4)被动句。主语是接受谓语动作行为的,即主语是受事者。例如:小树被风吹倒了。“风”是施动者,主语“小树”是受动者。古汉语中的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①语义上的被动句,就是不使用被动词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中的动词本身带有被动意味,理解时需联系上下文,翻译时需加上“被”字。如: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帝感其诚”中主语“帝”不是施动者而是受动者,因此应翻译为:天帝被他的诚意(挖山不止的精神)所感动。②有标志词语的被动句,初中阶段常见的有:①用“于”字表被动的,如:“百里奚举于市。”(《孟子二章》)“举于”即“在……被举荐”。②用“为”“为……所……”表示被动。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为”即“为……所用”,其作用是引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这样的复习使学生对古汉语被动句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必将对学生准确地理解、翻译文言被动句有很大帮助。

第8篇:岳阳楼记翻译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旅游资料翻译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08-02

1.引言

旅游资料的翻译是一种实用性跨文化翻译。考虑到旅游资料语篇的跨文化和以海外游客为接受对象的特点,对它的翻译必然涉及改写策略。译者应以介绍中国文化、吸引国际游客为原则。本文将结合翻译改写理论,分析旅游资料翻译的改写因素。

2.跨文化翻译

中文旅游宣传资料承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何将这些文化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文化背景迥异的国外读者,是旅游资料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何自然认为,"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金惠康教授在其专著《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中指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表现为完全重叠、部分重叠、不同、类似、相同、文化空缺或互相矛盾。"对于文化缺省和互相矛盾的文化特征,要求译者尽最大努力去弥补和调整文化空缺,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深层次障碍,最终达到两种文化互相有无、互相融合的目的。换言之,译者需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需求与认知能力,需要在这一个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任务重点是传递出准确地原文蕴含的文化信息,根据译者自己对译文读者的认知特征做出综合估量,然后用适合的表达方式帮助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的对等,实现最成功的的交际。

翻译的本质表明:由于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信息预设量不尽相同,因此在解读文本时,译者视域和作者视域不可能完全重合。基于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认知环境与文化习俗不尽一致,原文与译文受各自不同的交际环境影响,为实现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就必须做出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适当调整。旅游资料的翻译不应该仅仅是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解构,译者应考虑其对旅游宣传文本的可接受性,成功实现跨文化翻译中的文化信息交流。旅游文化信息的传递必须是译者一种自觉的言语行为,而绝非简单的找出词典上的对应词,却将文化信息弃之荒野。

3.跨文化视域中的旅游资料翻译简析

作为一种对外宣传资料,旅游资料语篇有两大功能:一是传递信息,二是诱导行动。翻译的目的在于吸引广大海外游客,激发游览兴趣,并增强对异国文化信息的了解。这类文本的核心是目标语读者。在实际旅游生活中,外国旅游读者可能会因文化差异对富含文化背景的译文往往会有理解上的困难,故译者应该调整文化信息,增加相应的文化背景解释或注释。考虑到目的语读者更有效地接收信息,译者有时应添加新信息来加强传播效果。作为目的语读者的英文读者因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倘若直译,势必影响到信息的有效接受。旅游资料翻译的目的就是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来吸引外国游客参观。只有准确诠释文化语境,译语才能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恰当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及信息,如,河南南阳著名景点"内乡县衙"被译为"Yamen in Neixiang County"。对于汉语读者来说,"衙门"极具传统的国文化特色。然而对于不太了解中国封建文化的海外游客来说,"Yamen"是为何概念呢。这里倘使一味坚持音译,很难取得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但是如果译为"China's first feudal County Office - Neixiang County Office",其包含的文化信息内容一目了然,很好地激起游客的参观兴趣,加深对中国古代郡县政府制度的认识。

中国拥有丰富悠久的人文景观,其蕴含的文化信息渊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华夏文化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历史社会活动、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也赋予了人文景观深刻的文化内涵。古文诗词在旅游资料中频频出现,引经据典,涵义深刻。译者应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对翻译中涉及到的文化信息能够准确适当地传达给目的语游客。下面是岳阳楼景点的《岳阳楼记》中最后一段的英译:

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Ah! I have tried to study ancient statesmen's minds, which might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 above-mentioned people in that they were unaffected by the state of landscape or vicissitude of life. When serving in court they worry about the people; when among the common people they worry about the monarch…

原文中的"仁人","居庙堂","处江湖"可以说是汉语独有的文化负载词。此类词汇在文化旅游资料中比比皆是,文化底蕴丰富,最能体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信息。"仁人"译为"statesmen",是考虑到作者范仲淹的官员身份,英文意义接近"政客、公务员",基本上达到了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目的;"庙堂"原意寺庙之意,比较接近"temple",但是译者从语篇原义出发,推论出"政府、附院"之意,译作"serving in court ",比较贴近原文意图,降低了游客的阅读难度,非常有助于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

4.结语

中文旅游资料的翻译是一种重要的中外文化交流方式。文章认为旅游资料翻译欲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译者必须采取灵活翻译策略,从跨文化的视角来破译源语非语言符号即文化信息内涵,努力将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准确地传递给海外游客,以促进我国涉外旅游行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欧阳莉.岳阳楼英语导游与中西文化理解的差异[J].云梦学刊,2011(2).

[3]潘卫民.景点英译的格式塔诠释[J].中国科技翻译,2006(04).

第9篇:岳阳楼记翻译范文

一、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恐惧感

要想让初中学生学好古诗文,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原则、高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更要具备高尚的文言修养、文言品行。课堂上教师要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相当精熟,基本能背诵课文,对古诗文中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良好的展现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好古诗文的好处,顿生仰慕之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信心,鼓舞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如教学《三峡》一文时,我用地理知识中的长江三峡知识设计导入新课《三峡》。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用风景名胜中的“四大名楼”自然导入《岳阳楼记》。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用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是谁“病人膏育”?为什么“讳疾忌医”?又怎样“防微杜渐”?整堂课学生探索意识浓厚,积极发言、争相回答,把课堂交给学生,不但教学效果优秀,还温故知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三、引用故事情境,感染学生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爱听故事,愿意置身故事情境想问题。教师进行教学时,针对教学内容,选择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又能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如教师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可先回想、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遭遇,让学生在特定的故事情境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从而生发学生的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

四、改变教学手段,吟咏玩味古诗文

死记硬背不但不能让学生受到古诗文文化熏陶,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情绪,事与愿违,泯灭学生的灵性、兴趣;而吟咏玩味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愉悦的情趣,可以促使学生自己获取新知。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以致于学生游戏起来而不知。可见,吟咏玩味是区别于为背古诗文而读的赏读,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古人云,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因此,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课文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蕴涵的精神魅力,让人物形象驻入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人格。

五、实现多样化、巧妙化的教学手段,创造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