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端午节的由来简短范文

端午节的由来简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端午节的由来简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端午节的由来简短

第1篇:端午节的由来简短范文

学情分析,拟定目标

班内共有9名学生,由学生发展水平测定和学习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三组(以下学生均为化名)。A组学生是章颖、何俊、季尚。他们都有较好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但因其舌部发育问题,导致其说话时气息较短、口齿不清,影响其语言表达。B组学生是万婷、李浩、杨曦、顾翔,他们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字、词和句的认读,能够理解常用的名词和动词及简单句,有表达的意愿,也能够当时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但在呼吸、构音和口腔运动上都需要训练,只能够理解简单的句子。C组付枚能够按照老师的指令完成,但是语言表达仅限在两个字内的短语上,不能清晰地进行语言表达。高盛,认知能力好,语言表达清楚,但是不能够按照指令或有秩序地从事课堂活动。

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拟定如下教学目标:A组能够准确认识关于端午节的物品等,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同时注意着重培养其掌握“因为……所以……”句式的用法;B组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准确认识关于端午节的物品等,积极参与课堂比赛环节,并进行句子的练习等;C组能够参与课堂,在老师的帮助下准确认识关于端午节的物品名称。

激励比赛,提升效果

竞?式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课型选择不同的竞赛教学方式。下面是笔者在本节课上采取的教学方式。

一是答题竞赛。许多智障学生都比较喜欢公开的竞赛展示活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意识明显提高。例如:在教学活动一开始,笔者就将学生分为了两组。笔者说: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端午节日知多少”知识竞赛,首先介绍本次比赛的比赛规则(游戏规则讲解:每答对一题给一分,表现优秀给一分。最后获胜的队伍老师有一份惊喜送给他们!)而后,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你能介绍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吗?”“你知道端午节我们要吃什么东西吗?”“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层层递进,请两组充分发言,获胜的一方获得勋章奖励。

二是讲课竞赛。新课程理念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贯彻这一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中,笔者采取了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角色的办法。主要体现在:一是待课文完全出示后,请A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领读课文。学生要领读课文,他势必要提前将课文内容温习,解决生字词问题,这样才能顺利的进行。二是请A组学生讲解课文大意,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和习俗等。如此一来,学生们为了达到较好的解释效果,势必要之前查阅相关材料,并记录说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学本领和探究意识。

三是诵读竞赛。许多智障学生存在语言或言语障碍,多种形式的朗读(诵读)方式,对于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和言语问题改进有较好的实践效果。而且,培智学校语文教材的文章大部分都比较简短、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抢分的积极性比较高。在本节课中,笔者通过勋章奖励的形式,对于学生进行了诵读课文的比赛设计。这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也使得培智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效显著。

小结反思,思考升华

其一,教师课前的准备程度深刻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展,课前要充分熟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实际,备到学生心里。要设计好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保障教学结构严谨完善,过程流畅而有序。

第2篇:端午节的由来简短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程;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169-01

在新课程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特别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如果我们抽出一点精力,换一个角度,从西方文化入手,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真正魅力所在。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会使大多数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加之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打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下几点是我对英语与传统文化的一丝见解,供大家参考:

一、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节日慢慢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而与中国传动节日相比,在英语方面有和联系与不同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有的节日,随着文化的融合,中国节日特别是传统节日倍受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霄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同样,学习英语了解西方的文化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开展“中西节日大PK”Festivals exchange专栏,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收集关于西方节日的相关信息资料,图片、音乐、或影片,可用所学的power point 做成展示课件,向“中国人”简介西方节日的相关习俗知识;另一组收集中国的节日,同样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其由来,习俗等等。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众多的西方节日的知识。例如圣诞节(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等。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兴趣,也扩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

二、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课堂中,开展 谚语专栏,学生分组做竞猜,通过多媒体课件每显示一个英语谚语,各组内每个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前提是用汉语的谚语的翻译。

三、告别中国式英语,创立情境,学习真正的美式英语

众所周知,Language is from communication , is in communication and for communication 语言来自交流,融于交流之中,最终是为了交流。而英语中最常用的日常用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涉及的不多,因此课堂中开展“快人快语”quick-speaking 活动。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对话,其中使用美国人口中的常用句子。例如:A: I happened to know a secret.(我碰巧得知了一个秘密) B. What is it ? (什么秘密?)A. Between us,(你知,我知) I will tell you.(我就告诉你)B: Sure thin! (当然)A: Helen has affair with Sarah’s husband.(H与S的老公私通)。学生通过这个很简短的对话,却学到了很多在生活中很实用的句子。

还可以采取教师给出一些句子The line is engaged.(占线) Let’s bag it .(先把它搁一边) How big of you .(你真棒)A thousand times no!(绝对办不到)It’s up to you .(由你决定) Big mouth(多嘴驴)Get down to business(言归正传)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 I’ll kick you ass(我要炒你的鱿鱼) I am all ears (我洗耳恭听)You piss me off. 你气死我了。Take a hike! 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You’re a jerk! 你是个废物/混球!Are you insane/crazy/out of your mind? 你疯了吗?Knock it off. 少来这一套。 You stupid jerk! 你这蠢猪!.I’m fed up. 我厌倦了等,由学生创设语境,迅速说出来。此方法简单易行,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快人快语”的活动中来。

四、巧用animial却别中西方文化

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动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如:汉语说壮如牛,英语却说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汉语说亡羊补牢,英语说cock the stabl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 “亡马补牢”;从以上的关于动物的习语中可能联想到在语言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是以游牧为主的,所以西的马在他们的生活中格外重要,故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样西方对狗是情有独衷的,所以英语中有大量的关于狗的习语,如lucky dog幸运的人,top dog优胜者,under dog 失败者,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Barking dogs seldom bite.会叫的狗不好人,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按功行赏等。在教学中渗透有关此类的文化知识,并鼓励学生收集相关动物的习语,开展“动物晚会”Animals’ Party的活动。

总之,对与英语的学习,我们不能一味的去死记硬背,英语是门语言,我们应该多去寻找方法,使得英语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初中英语和中国文化间的关系,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下基础。

第3篇:端午节的由来简短范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规定: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既然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的一种生命体验活动,一次心灵的对话,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去触动学生的“情弦”,让他们才思泉涌,付诸笔端,让短暂的智慧火花闪烁成永恒的美丽。那么,我们如何去触动学生的那根“情弦”,去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情点”呢?

一、步入书山,让中外优秀典籍触动学生的“情弦”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书籍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认真读书,与书为友,可以使孩子更具体地了解生活。为了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可以通过阅读蕴含着“真善美和假恶丑”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人生故事中体验色彩绚丽的生活、在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感悟丰富的情感,从中汲取营养,找到写作的灵感。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书籍中汲取精华,这样既能丰厚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写作时能得心应手。读书就像是蜜蜂采蜜,只有博采众花,才能酿出更甜的蜜。我经常在教学中让学生去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让他们去查找学习中需要拓展的知识。这样就能够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其知识面,不断提高其认识水平。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触动“情弦”,在不知不觉中寻觅到了写作的“动情点”。

二、走出课堂,让美好大自然触动学生“情弦”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就现在中学生而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远远满足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不可能激起写作的兴趣,更别说会有感情的涟漪。所以应该走出“两点一线”的学习模式,走进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大自然有着绮丽的风光、神奇的故事。当学生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时候,他们会留意到春天的第一抹新绿,夏季中娇嫩的荷花,秋天里火红的枫叶,严冬时临寒傲立的梅花。学生看到了这些,心中自然就有了生活的积累,就会在作文时触发他们写作的“动情点”,才能从中发现思想的闪光点,并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也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关注生活,让风俗民情、民间文化触动学生“情弦”

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活的热点。让学生真实的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日记和作文的形式反映出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触动学生的“情弦”,激起学生作文的兴趣点和“动情点”。教师对作文的兴趣是孩子们写作文的好榜样,在一节课上我随意地向学生讲起了我的一道拿手菜――油淋茄子,步骤讲的清晰,内容叙述得津津有味。这些菜都是简单易学的,学生一听就会,所以学生已是忘记了我在上课,都好似听起故事一般。有的还跃跃欲试想讲一讲自己的拿手菜。这样一来,就把作文和生活紧紧结合在了一起,学生以“记录生活”的形式进行习作训练,我倡导生活中发生了什么就记录下什么。要求学生的习作记录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