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在全科医学实习范文

在全科医学实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在全科医学实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全科医学实习

第1篇:在全科医学实习范文

    2.教学内容、实验内容等与岗位要求有部分差距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目前高校全科医学生的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我院的全科医学教育也是采用四年在校理论学习,最后一年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在校学习期间,主要为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关实验也多是为了验证理论知识。而对于社区工作所需要的相关实验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较少,学生在校学习四年后,实际操作技能普遍较差,很多全科医学学生,在实习阶段一边重新学习实践基础知识,一边进行临床实习和操作,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缓慢,实践学习效果较差。并且许多学生感觉全科医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太多,临床中容易忘记。医院实习的科室均为专科为主,没有全科医生的角色体验。

    3.实践教学师资以医院的临床教师为主,缺乏专业的全科医学教师,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参差不齐我院的全科医学生实践教学的师资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本院相关科室的临床医生,二是全科社区基地的教师。相比较而言,本院的临床带教教师的学历以及水平较高,在理论和科研等方面占有优势,但是他们大都是传统的临床专业,多数人对全科医学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用全科医学的思维指导学生,因而不利于全科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全科社区基地的带教教师虽然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但是普遍存在着学历较低,对全科医学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和学习,同时也缺乏相关带教经验。

    4.社区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完善,临床实习面临的问题多

    (1)社区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学生多数时间仍然在综合性医院进行实习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过程,而对于全科医学生来说,到社区实践基地去实习也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过程,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全科医学生在最后一年实习期间,大多数时间和其他临床医学生一样在综合性医院进行科室轮转,而只是有少数时间是到社区进行实践,这就使很多全科医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与工作需要不相符。

    (2)学生本身观念未转变,也影响了临床实习阶段的实践技能训练效果调查中我们还注意到,很多全科医学生当初报告本专业的时候,是看到国家对于全科医生的相关政策优越,但是经过学习,在最后一年面临工作选择时,却发现与理想有一定差距,很多全科医学生仍然希望到大城市、大医院去工作,其中很多人为了换专业选择考研;也有学生到处找关系希望到综合性医院的专科工作;甚至部分学生放弃医学,选择报考公务员或到药企工作,等等,这些都必然影响到全科医学生的实习效果,不利于实践技能的掌握。

    二、提升全科医学生实践教学效果的策略

    1.加大前期思想教育,提高全科医学生思想认识全科医学的发展是我国目前医疗模式的改革的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全科医学人才也成为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目前,很多经过多年5年培养的全科医学生最后却转专业甚至转行业,真正成为全科医生的人却非常少。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以及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并且让其看到本专业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良好发展就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使学生了解甚至接触国外先进的全科医学教育理念以及工作模式,使学生从思想上转变认识也是早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2.根据学科特点,调整和改进全科医学生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学生在校期间应开设相关的实验课程,将现有的反复验证性实验内容调整为与全科医学工作性质相关的实验课程,并改进相关的教学方法,如采用情景模式教学法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其次,要将社区实践内容贯穿学生学习始终,从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到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各级各类社区实践中心融合到学生在校的全部时间中来,使学生能对未来的工作模式有一个全面了解,构建全科服务理念;同时也能使学生在不断的社区实践中,逐步掌握全科医生需要的各项基本实践技能。最后,在学生最后一年的实习中,除了前期在综合性医院进行科室轮转之外,在后4~8周的时间,让学生回到社区实践基地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以一名全科医生的标准单独进行工作,从而检验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这几周的时间,学校也可以用来作为最终的考核,考核该生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第2篇:在全科医学实习范文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感悟

  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全科医生的理论培训班的学习,本人对全科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悉知全科医学的含义,将原有的各科相关知识有机的融合。

  做为全科医生将在全科医疗中充当重要角色,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的管理的医生。

  在这一个月的学习时间里,老师给我们传授了全科医学基础、社区保健与康复、人际沟通学、医学心理学、社区预防医学五门课程,使我从中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熟悉了全科医学的特点和全科医学基本知识理论。虽然课程多、时间紧,与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研讨的机会也不多,但是通过这有限时间的学习与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学习,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充分显示出全科医疗在现今社会中社区居民的需求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更进一步认识到做全科医生,社区医生在社区职责的重要性。

  总之,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深刻的体会到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全科医生肩负着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社区广大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我在今后学习和工作和工作中端正态度,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从而全面提高自己在新的全科医师岗位上的工作能力。

  由于从事社区卫生医疗工作时间不长,工作还不深入,对全科医学和社区医学认识还不够全面,很多理念还停留在专科医疗的模式之中,在应对患者的过程中还存留着以医疗为主、以疾病为中心、以医生为中心的就诊模式,对社区常见的健康问题、康复医学、中医药照顾等全科医学知识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在今后的实践学习中要充分利用现阶段的有利条件更新观念,继续学习,为今后的全科医疗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争取圆满、合格的完成此次转岗培训。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感悟

  一转眼,一个月的呼吸内科实习生涯已告一段落,带教老师们和导师对我很好,她们的鼓励和耐心的教受让我树立了信心。在这里也学习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很多专科知识都是在其他科学不到的,所以很感谢这段时间以来各位老师的教学和照顾,衷心的说一声谢谢你们,可爱的天使们!

  刚到科里时候很无措、很陌生,后来在老师的带领下渐渐的熟悉了这个环境熟悉了工作流程,就开始仔细观看老师的操作,在王老师带领下我学会了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试、抽取动脉血气等操作,还学会了使用输液泵、微泵、心电图机等仪器,这些让我受益匪浅,真正把书本的知识应用于临床,还掌握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开始实习的第一个星期,遇见一个褥疮组织坏死期的患者,坏死面积非常大而且很深,深达骨面,每天王老师带着我一起去换药,看着王老师认真仔细的将坏死组织清除消毒上药,看着患者的伤口一天天长好,那时候真的能到护理工作的重要,面对患者家属的感激,一股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俗谚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对今后从事护理这一行业的信心更加坚定!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做到像王老师那样无私,真正站到病人的角度为他们考虑,为他们减轻病痛,给他们送去一个微笑,一片温暖!也只有你真心为患者,患者才会给你一颗真心,护患关系才会更融洽!将护理服务作为一个理念进行到底是我对自己最高的要求,更是今后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在呼吸内科的这一个月不是科里最忙的时候,所以老师有机会耐心的传授她们的经验给我,手把手的教我,这是很重要的。在这里特别感谢王玲老师和汪蒙老师,手把手的教作要点并说出我的不足之处,给我改正的机会。有一次给病人肌肉注射胃复安,自己的手法错的很厉害给病人增加了疼痛,王老师十分生气,回来时狠狠的批评了我,让我回去好好练一练。这样的操作上的不足还有很多,今后会努力改正,提高操作水平,这是做好一个护士最基本的功课。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向王老师那样对什么样的血管都可以打上,而且一针见血不增加病人第二针的痛苦。真的好崇拜王老师啊!

  在呼吸科也是第一次见过病人过世的科室,实习第三周时候我们的一个病人去世了,是个晚期肺癌广泛转移患者,我刚休假完上班时看见空空的30床,心情很莫名的低落。第四周周一的下班时候,31床突然心衰过世了,我和老师一起为他临终后的护理,为他穿上寿衣,送他最后一程。我还是感觉很难过,下班前还去看了他一眼,没多久人就没了,毕竟是自己刚刚接触的病人真有点难受。同时感觉对患者的一种怜悯,他们是最脆弱的,在生命左后的时段,真的需要温暖,家人的,医生的,护士的,一个问候,微笑,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以给她们安慰。更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凋逝如此迅速,不敢浪费时间,更督促我们好好规划,好好学习工作,好好生活!

  在呼吸科感受最深的感受是老师们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团结精神,老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科室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和谐,氛围也很好,为我们实习生考虑了很多,谢谢护士长、朱慧老师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提供的机会,所有的一切都是十分感谢!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感悟

  医学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是一门不确定的学科,是一切皆有可能的艺术。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责任心。一年的实习时间在病房的进出之间即将结束。今年的感觉是;苦黄在身,甘草在心。一年实习是从医学生到医生最重要的过渡。

  实习生的工作是开一张粘性的检验单,写一份病历,检查病房。内容看似简单,但过程繁琐冗长。当你忙完这一切,一天就结束了。时间稀缺,只有晚上的时间是自己的。面对一天的工作,总结很重要。你的脑子里显示的是你管理的床位的大致情况,相关的检查,下一步的治疗,以及今天查房时主任考虑的问题。第一个病人来的时候,我去收集病史,收集病史

  既是一份技术,也是一份艺术,当一个急性腹痛的患者在你的脑海中应该有这些印象:急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死、胃肠穿孔、胆道病变,急性阑尾炎、宫外孕、肠梗阻。

第3篇:在全科医学实习范文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1

  本人通过10个月的护理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各项管理制度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努力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思想认识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别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科室实习中,我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的提问,规范熟悉进行各项专科操作及基础操作,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在抢救工作中一丝不勾,有条不紊,得到老师的认可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同时本人还参加了医疗机构的下乡体检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实习本人理论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在这里我忠心的感谢每位老师对我的支持,使我圆满地完成我的实习计划。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2

  经过一年时间的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班的学习,本人对全科医学知识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悉知全科医学的含义:是一个面向社会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学术专科。将各科相关知识机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从而服务于社区和家庭维护与促进健康的需要。同时熟悉和了解了全科医疗是一个对个人和家庭提供持续性与综合性保健的医学专业,又整合了生物医学、临床医学于行为医学的宽广专业。

  做为全科医生将在全科医疗中充当重要角色,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的管理的医生。

  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老师给我们传授了社区医学、全科医学、社区预防与保健、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康复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常见病症的中医药照顾、急症与急救、物理性诊断、心理障碍与精神卫生等学科,从中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为了实施六位一体化服务体系的所需要掌握的广泛的全科医疗知识,尤其是突出社区卫生医疗健康、疾病、保健等特点的医学知识理论受益匪浅。

  在皋兰县医院10个月临床技能实践期间,我对内科、急诊科、外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方法、转诊指征及预防有了一定的掌握,认真完成了临床培训要求。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各临床科室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出对广大居民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方便、快捷、周到、便宜、知情。接受到全方位的服务。县医院基本设施齐全,药品丰富便宜、化验室(常规化验、生化化验基本满足常见病的需要)、B超、心电图等。还开展了针灸、按摩、拔罐、封闭等多样化的服务,对诸多疾病后遗症,慢性病的康复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黑石乡卫生院1个月的基层实践培训期间,我能够独立处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结合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掌握的全科医疗服务技能,社区慢病管理,重点人群保健。

  通过实践更进一步认识到做全科医生,卫生院医生在乡卫生院职责的重要性。卫生院医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门诊、家庭访视、健康档案等)了解全乡居民的健康状况,经常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达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的。通过实践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和联系,充分显示出全科医疗在现今社会中社区居民的需求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由于从事乡镇卫生医疗工作时间不长,工作还不深入,对全科医学和社区医学认识还不够全面,很多理念还停留在专科医疗的模式之中,在应对患者的过程中还存留着以医疗为主、以疾病为中心、以医生为中心的就诊模式,对社区常见的健康问题、康复医学、中医药照顾等全科医学知识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所以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更新观念,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更好的为社区广大居民的健康服务。

  医生个人培训学习心得3

  经过一周的岗前培训,我对医院有了全面的认识。医院的各部门的老师分别从医院发展史、现状;医院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医疗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和医德医风等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培训。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加入到彰武县人民医院这个大家庭中,同时也体会到责任重大,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有良好的品德,严格遵守“九不准”要求,必须懂法和守法。懂法守法不但能保护病人的权利,而且也是维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必要条件。当前,面对医患关系紧张的状况,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全面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为准绳,才能更好地做好临床工作。有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

  作为一名有医生,必须培养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准确安全,同时在确定诊断时尽可能考虑全面,避免漏诊、误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临床经验,平时要多积累。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时刻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工作认真负责,不存侥幸的心理,不可疏忽大意,因为疏忽大意会造成患者心灵和躯体的伤害,惨痛的教训会让我们一生都铭记。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谨慎做事。

  爱心是医疗工作者必有的特质。仁心仁术,医院是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的部门,我们要发扬大爱无疆、心系患者的精神。与患者有良好的沟通,让患者理解我们,耐心解释,一个友善的动作,一句温心的话语都能让患者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关爱,医患关系更和谐,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4篇:在全科医学实习范文

关键词: 农村 定向 培养模式 评价

一、国外农村医学生培养现状

农村基层缺少卫生人才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1],都存在类似的问题。世界各国探索和实施了多种干预措施,为农村地区培养、吸收和保留卫生人才。如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台美国乡村医学教育计划,主要包括医师短缺地区计划、乡村医师协助计划和乡村医学教育计划,一项调查研究显示,通过这些乡村医学教育计划,在乡村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稳定率为80%左右,它们是美国乡村医师培养的成功模式。英国积极实施农村全科医生激励计划,保障全科医生在服务量不足的情况下获得最低薪水,解决了留住农村小型社区医生的难题。印度政府也出台了乡村医生培养政策,即印度政府将5.5年制医学本科课程缩减为3.5年。印度将兴建15个培养乡村医生的医学院,以改善农村严重缺少医生的现状。于未来几年内兴建60所全新高等医学学府和250所护理院校,以此培养更多医学人才。1995年泰国公共卫生部实施了农村医生扩增计划,按照“农村招生,社区培训,家乡安置”的原则,每年专门为农村地区培养300名医生,使农村医生的比例从1994年的23%增长到2001年的31.5%。这些干预措施在不同环境下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二、国内农村医学生培养现状

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学人才是中国新医改的关键内容之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四部门于2010年颁布了《关于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医学院招收农村生源,学生入学前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签订协议,在医学院接受5年的免费医学教育后,履行合同回当地乡镇卫生院服务6年[2]。这一政策若顺利实施,则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地区缺少合格医生的问题,2010年第一批入学的订单定向培养的医学生已于2015年7月毕业。这项政策的实施情况如何?与普通的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相比,订单定向培养的医学生在培养模式、就业意向等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在中国社会变革和医改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医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如何设计?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为中国农村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三、农村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评价

1.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206人中,男性105人(50.97%),女性101人(49.03%);1-15岁主要生活地在农村152人(占73.79%),非农村54人(占26.21%);家庭年收入3.12万元,每年需支付学杂费及生活费平均为0.84万元,有107人(51.94%)表示学杂费和生活费有很大的经济压力。

2.招录情况

34.46%的医学生表示他们选择农村订单定向的主要原因是毕业后有工作,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原因分别是高考分数限制52人(25.24%)和免学费44人(21.36%)。

3.培养情况

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方面,学校通过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疗人员岗位能力要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和赣南地区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期为培养“学得实、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全科型临床医学人才积累基础资料[3]。在融合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基础上,将全科医学、公共卫生服务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增加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课程模块,重视人文课程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基层医疗临床基本技能与诊疗技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方法的培养,以期整体优化课程体系。同时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实习安排上增加基层实习环节,实习时间比普通五年制临床医学生长一些。普通五年制临床医学通常临床实习一年,一般都在三甲医院,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除了在三级医院实习外,还会在县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实习4个月左右。

在所调查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对课程设置、临床实习安排、整体质量三个方面的满意度都集中在满意和一般两个选项,选择满意和一般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临床实习安排和整体质量三方面分别占了186人(90.29%)、162人(78.64%)和182(88.35%),说明大多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是对其所接受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教育不满意的。另外,对临床实习安排不满意的学生名校多于课程设置和整体质量两个方面,说明有一定的学生认为临床实习的安排还需进一步完善。

4.就业意向

调查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大部分把县级及以上医院作为毕业后最希望的工作,其中,选择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89人(占43.20%),选择县级医院的93人(占45.15%)。只有极少数2人(占0.97%)愿意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

四、结语

在人才培养的背景需求方面,农村医生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通过农村订单定向培养的模式,能解决农村医学人才需求量大与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率低的矛盾,是缓解目前农村医学人才供应紧张的有效途径[4]。

当前,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中,对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质量系统评价的研究不多,尤其针对农村订单定向和普通五年制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评价的比较研究几乎没有。本研究为一项跨学科的探索性研究,将教育学、评价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管理流行病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相结合,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教育评价方法,借鉴流行病学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对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和普通五年制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特别是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别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和政府部门提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的策略和建议,最终从数量和质量上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叶平,杨波,王魁英,等.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全科医生的培养和使用概况[J].西南军医,2007,9(2):112-113.

[2]张海英,韦波,赵永祥,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8):1-2.

[3]黄林邦.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4]孙莉.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2(10):794-797.

第5篇:在全科医学实习范文

【关键词】医疗联合体;学科联合;服务能力;实习带教

平水镇卫生院坐落于柯桥区的南部山区,在当地有良好的知名度,其医疗服务范围可辐射周边三镇,服务总人口约6万人。通过分析医疗联合体建立前三年(2011-2013年)平水医院的业务数据,发现3个明显的问题,具体如下:1.总门诊人次逐年下降,2.手术人次及手术种类明显萎缩,部分以往开展的手术项目被取消,3.患者就医的满意度有一定的下降。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群众的就医渠道多样化后,部分患者被分流到综合性医院,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已明显滞后于患者的需求。

医疗联合体的概念:简称医联体,考虑地域、经济、资源互补等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以三级医院为核心,联合区级医院、乡镇医疗机构等医疗单位组建成责任与利益共享的联合体。2013年9月,在政策引导、经费保障、地域就近原则等条件下,柯桥区组件了2个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其中,我院与绍兴第二医院组建了紧密型的医疗联合体。近3年,通过在医疗联合体内,开展人才双向流动、学科联合建设、优势资源共享、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我院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均取得了明显提高,具体如下:

1.人才双向流动:总院每周下派专家团队,团队由18名资深的主任医师

组建,涉及科室:心血管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小儿科等科室,能基本符合社区患者就诊需求,每日安排专家3-5人来分院坐诊,同时专家团队还负责教学查房、疑难病人会诊等工作。总院与分院实现青年骨干人才的柔性流动,总院下派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生来分院进行技术指导、病房查房等工作,分院安排医生赴总院进修学习。

2.学科联合建设:

2.1学科联合的构建:总院与分院联合申报了区-镇共建学科1项,即全科医学科,学科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文件(柯卫发〔2014〕104号)的建设标准予以创建,目前已设立了规范的全科门诊与全科病房。全科门诊:由副高及以上医师坐诊,同时组建区域性全科团队,由其担任执行团队长,下设健康宣教、戒烟门诊、心理咨询等二级门诊,服务内容涵盖: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健康咨询、慢性疾病管理、药物指导、心理卫生指导等;全科病房:目前已设置2个病区的全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70张,常见病、慢性病基本能在分院解决。

2.2学科联合的成效:近2年,分院共举办7期市级继续教育班,与绍兴二院联合申报科研计划项目1项,自主申报并立项课题5项,已完成3项,院内申报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2项。对近2年的业务报表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学科创建第1年与第2年的全科门诊人次分别是22.5万、27.6万人次,较建立初期分别增长13.07%、38.69%,最近1年的全科病房收住患者1805人次,较创建初期增长79.78%,较前1年增长21.14%。患者的满意度与认可度有显著提升,最近一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15年12月份),其调查数据较建立初期的2013年有3-4百分点提升。

3. 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我院目前是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护理学院的社区实习基地,总院在社区教学师资培养、教学理念的灌输及实习生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目前分院已建立了健全的教学师资队伍,制定了教学方案与教学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进行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如:社区PBL案例的教学、实习生模拟全科诊室演示、模拟急诊案例角色参与等方式。近2年完成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实习生带教27人次,见习生带教160余人次,实习生总体满意度在87.41%,好于预期,且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带教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与实习同学的肯定,同时,通过带教,也极大地提高了分院带教师资的业务能力。

4. 个人的思考:

4.1人才建设方面:总院下派管理人员常驻医院,同时每天下派资深专家和业务骨干来分院开展专科坐诊、业务查房、手术和案例教学等多项工作,分院上派青年骨干医师到总院进修、深造。通过人才双向柔性流动,可有效提升分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医务人员诊疗水平,希望在后续的成效评价与政策、经费等支撑力度方面不断持续改进与提升。

4.2服务创新方面:应继续扩大优质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总结前期优质护理单元创建的经验与不足,将优质服务理念扩展到全科门诊、公共卫生、行政后勤等部门;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一站式服务窗口的服务能力,及时解决就医患者的各类咨询与投诉,提升居民的就医满意度。

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与运行的经验证明:它的运行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可使群众就医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这些都契合了新医改的初衷,值得推广与学习。

【参考文献】

第6篇:在全科医学实习范文

农村卫生人力建设与发展一直以来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当前医改之际“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仍作为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如何培养、吸引、稳定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促进农村卫生人力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本文对澳大利亚解决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的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从中吸取对我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发展可资借鉴的经验。

1澳大利亚农村卫生人力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约769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人口2000万左右,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国家。大约2/3的人口分布在沿海各大城市,1/3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包括大片内陆沙漠地区[1]。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卫生资源相对缺乏,这与我国情况相似[2]。在卫生人力资源方面,澳大利亚农村地区也面临卫生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由于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在职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较少,收入普遍偏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家庭成员的发展均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提供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方面,面临着招募新成员难和稳定现有卫生专业人员难的问题,尤其是在边远地区。根据澳大利亚卫生及老龄部统计,工作在边远地区的医生数仅占全国医生的1.6%左右。这已成为澳大利亚卫生人力发展所面临的直接挑战[3]。

2澳大利亚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做法与经验

面对上述农村卫生人力短缺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和促进边远及农村地区卫生队伍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2.1澳大利亚农村卫生人力发展策略与项目

为了改变农村及边远地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供给难以满足需要的困境,2009年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澳大利亚农村卫生人力发展策略”[4-5],采取:(1)增加投入,在原有预算的基础上增加1.34亿澳元,通过经济和非经济手段为农村医生提供支持;(2)在增加投入的基础上,设立和开展一系列边远地区卫生人力建设的项目;(3)改进澳大利亚边远地区地理划分标准,以此作为农村卫生人力项目支持的依据。具体内容和项目包括:

2.1.1“澳大利亚边远地区地理划分标准”。新的“澳大利亚边远地区地理划分标准”(australianstandardgeographi-calclassification–remotenessareas)由澳大利亚统计局在2006年普查的基础上制定。该标准根据各地区人口、卫生、教育等各类资源的分布情况将澳大利亚划分为5类地区:大城市(majorcities)、中心地区(innerregion)、地区(outerregion)、边远地区(remoteregion)、非常边远地区(veryremoteregion)。该划分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政府针对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从2010年7月1日开始,澳大利亚卫生与老龄部的很多卫生项目都将以此为基础,“保证到越边远地区工作的卫生人员,可以得到更多的报酬与补助”。

2.1.2招聘海外医生及医学毕业生到边远地区工作。1997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启动了“招聘海外医生及医学毕业生到澳大利亚农村及边远地区工作项目”(overseastraineddoctorsandforeigngraduatesofanaccreditedmedicalschool)。该项目面向全球招收医生,具体工作由澳洲7个洲的农村卫生人力组织负责,招收的主要条件包括:(1)通过澳大利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2)具有4—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3)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招聘的海外医生必须首先到边远或农村地区服务5—10年(非常边远地区5年,边远地区6年,地区7年,中心地区9年,大城市10年),才可以获得澳大利亚的永久居住权。同时,为了让这些海外医生能够稳定在农村工作,澳洲农村卫生人力组织帮助招聘医生解决其家庭后顾之忧,如配偶的就业,孩子的就学等。目前,招聘的海外医生及医学毕业生已成为澳大利亚农村及边远地区医疗服务的主力军,据统计,有40%的边远地区及农村全科医生来自海外。

2.1.3农村全科医生激励计划。在2009—2010的联邦预算中,对吸引全科医生到边远及农村地区工作特别出台了“农村全科医生激励计划”(generalpracticeruralincentivesprogram,GPRIP),从2010年1月开始实施,主要激励措施包括:(1)农村安置补助:根据“边远地区地理划分标准”,从城市转移到边远及农村地区工作的全科医生,可以获得15000澳元-120000澳元不等的一次性安置费用。(2)稳定的工作津贴:相比较于原来的补助额度,根据服务年限和“边远地区地理划分标准”,每年可以获得2500澳元至47000澳元不等的稳定工作津贴。

2.1.4农村地区医生临时代班计划。由于农村及边远地区医生数量紧缺,导致医生工作量大,而没有时间进行休假和进修学习。因此,澳洲政府启动了“农村地区医生临时代班计划”(NationalRuralLocumsProgram),通过短期雇佣其他地区的医生,使在农村及边远地区工作的医生获得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能力提高。该计划由3个子项目构成:①农村地区全科医生临时代班计划,项目对象为农村地区全科医生;②产科医生临时代班计划,项目对象为产科医生;③全科麻醉师临时代班计划,项目对象为全科麻醉师。

2.1.5医学生到农村工作奖学金项目。为鼓励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边远地区工作,澳大利亚政府设立了“医学生到农村工作奖学金项目”(medicalruralbondedscholarships),每年为在校医学生提供100个名额。参与该项目的医学生,每年将获得23686澳元的奖学金,但毕业之后必须到农村或边远地区连续工作6年。为进一步鼓励学生到更加边远的地区工作,根据“澳大利亚边远地区地理划分标准”,会对其工作的期限进行相应的缩减,其中去非常边远地区的,工作时限可缩减50%,边远地区的可缩减40%,地区的可缩减30%,中心地区缩减10%,大城市则不允许缩减。

2.1.6护士招聘项目。由于澳大利亚的全科医师属于私人执业,护士的招聘由全科医师自主决定。为鼓励边远及农村地区的全科医师积极聘用护士为其诊所工作,澳大利亚联邦政府2009—2010度预算中提出,在澳大利亚工作的全科医师,每年可以得到2.5万澳元用于招聘私人诊所的护士。这项措施将为加强农村地区护理队伍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2澳大利亚农村卫生人力的教育培训#p#分页标题#e#

澳大利亚把为在农村地区工作的卫生人员提供满意的培训、教育和支持,作为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主要措施包括:

2.2.1扩大医学生招生数量。通过增加卫生人力提供的数量来减少分布的不均衡。从2000年到2009年,澳大利亚的医学生招收数量增加了1倍多,达到近3500人。预计到2014年,医学毕业生的数量还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77%。

2.2.2教育经费奖励措施。据澳大利亚农村大学生筹划指导委员会(RuralUndergraduateSteeringCommittee)报告,国家已把医学院是否实施面向农村的课程同教育经费分配联系起来,并且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为农村全科医师奖励计划提供资助,以便开发医学院一级的农村医学课程[6]。

2.2.3农村医学本科生奖学金项目。由于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和农村地区学生能考上医学生的人数很少[7]。澳大利亚专门设有农村医学本科生奖学金,每年为550名来自农村并经济困难的医学生提供每年1万澳元的奖学金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虽然不明确要求这些接受奖学金的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到农村或边远地区服务,但要求他们必须要加入一个农村卫生俱乐部并有1名在农村执业的医生作为他们的导师。2010年有684名医学生申请该奖学金。

2.2.4医学生到农村医疗机构实习。为医学生提供2-4周农村医疗机构实习机会,并通过多种方法为这些实习生提供正面积极的实习体验,从而影响他们对未来职业地点的选择。为农村的医学带教人员提供支持,建立农村卫生培训基地和学术机构的联系;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教育。澳大利亚政府近年来通过增加投入,改善可提供教育培训的农村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并建立更多的农村卫生培训基地和更新教学设施,以接纳更多的医学实习生到农村实习。

2.2.5全科医师培训项目。为改变各大学全科医学系规模小、培训基地少、培训时间短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近年来设立了全科医师培训项目,到2014年将达到每年培训1200名全科医师,其中50%的人将安排到农村地区接受培训,以加强毕业后全科医师培训。必修内容包括医疗服务需求领域、土著人健康课程、急救技能(包含幼儿急救)等。项目优点包括:一是培训更贴近于当地需求;二是到农村接受培训的医学生有更多的练手机会,会接触到更多的疾病种类;三是增加了医学培训机构的数量,扩大了培训能力;四是提高了农村培训基地的服务水平;五是可改进学校教学内容,能更加符合不同地区和行医环境的需要[8]。

2.2.6农村医生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对农村医生来说,继续医学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澳大利亚设有向农村医生提供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向农村的全科医师提科学、麻醉学和其他领域强化训练。

2.2.7农村医学教育卫星网。该网络的培训内容由全科医师来设计,并为全科医师所利用。培训项目常常由国际上著名的演讲者主讲,农村全科医师以小组形式集中到当地的农村医院听讲,如有问题,还可通过电话或电传同网络中心联系。由网络提供的项目,诸如骨折的早期处理和心脏生命支持课程等,对农村全科医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9]。

2.2.8农村医学生网络。农村医学生网络(nationalruralhealthstudents’network,NRHSN)由澳大利亚政府资助、澳大利亚农村卫生人力组织支持。目前,该网络分布于澳洲29所大学,拥有9000余名会员。通过该网络,所有会员可以共享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同时,学生网络通过组织澳大利亚农村地区参观、澳大利亚农村医疗机构实习、举办研讨会和提供奖学金等活动,促使更多的学生毕业以后可以到农村地区工作[10]。

3收获与启示

3.1制定农村卫生人力建设总体策略“澳大利亚农村卫生人力发展策略”是澳大利亚卫生与老龄部提出的国家农村队伍建设与发展整体战略规划,在对澳大利亚农村卫生人力科学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包括各类项目、配套经费、边远地区地理划分标准3方面核心内容。同时,从卫生人员的招聘、吸引、教育和管理等各个环节设计农村卫生人力建设项目。我国可以借鉴,加强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发展的规划,通过规划指导并加大国家在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方面的长期投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设计一系列加强农村卫生人力建设的项目和措施。

3.2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吸引医学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地区工作近年来,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系列措施和项目,加强对农村地区卫生人力的支援。如“三支一扶项目”、“万名医师支援农村项目”、“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项目”等,新一轮医改文件中提出“为同意毕业后到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工作3年的医学生提供奖学金及助学贷款”等措施。在如何鼓励、吸引医学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地区工作方面,澳大利亚政府的做法是可以借鉴的。例如定向培养医学生到边远及农村地区工作,为其提供奖学金;改善基层和农村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和农村卫生人员的工作环境;全科医生到农村工作给予安家费、提供工作津贴,帮助家属解决就业及上学问题等。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保证到越边远地区工作的卫生人员,可以得到更多的报酬与补助”,通过经济手段,使工作在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医务工作者获得比城市同水平医务工作者更高的福利与待遇。

第7篇:在全科医学实习范文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高职医学教育特点和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在2000年就开始探索、改革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制定培养承担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社区医学专业人才的教学计划。

研究内容:严格选择覆盖面较广,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社区医学教学实训基地,使之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社区实训的场所;多途径培养能承担社区医学实训的带教教师队伍;制定相关的教学实训计划和方案,以及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其能保证社区实训顺利进行;建立社区医学教学评价体系并对教学实训基地进行今面评估,为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反馈信息。

项目准备:①调研:选择条件较好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建立合作关系,并加挂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社区实训基地牌子。②培训教师:包括本院教师和社区实训基地的医务人员,初步确定带教的教师并制定了师资培养计划。③根据项目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通过查询文献和专家讨论,制定社区医学实训计划和实施方案,两个教学实训基地根据各自的特点也制定了相应的社区医学学生实训计划安排。④制定社区实训、实习管理制度。

项目实施:①师资培训:组织讲座、学习班,学习有关社区医学及教育学知识和技能;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秀医疗骨干作为基地兼职教师进行重点培养;由学院派教授专家到社区讲学。②学生实训、实习:分批派遣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到社区实训(临床教学过程中,参与社区社会调查和见习)、实习(毕业实习),参加社区卫生服务。我们在1.5年内分别安排两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到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习和实习,见习期为0.5个月,实习期为2个月。③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评价:以座谈会、问卷调查、检查教学情况等形式初步评价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基础建设情况,并且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

研究成果

社区医学教学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我们通过选派教师骨干(副教授以上职称)和项目管理人员到内地学习听课10人次;邀请知名医学院校从事全科医学教学的专家来校讲学、办学习班,参加人员达100余人次:聘请我校从事全科医学教学的专家多次到两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讲学,培训内容涉及全科医学的各个方面。选拔了一批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并有两年以上社区工作经验的骨干医师15人,作为带教的教师并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并以在职培训为主。经过2年的培训和实习带教,他们现已基本胜任实习带教工作,通过两届实习学生对带教教师的评议和同行评议,结果显示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与带教前相比有很大提高,综合评分为优良者10人(67%),合格者5人(33%),实习学生对社区基地教学满意度达95%以上。以上结果说明社区医学教学基地的师资队伍现已能够承担起社区医学实习带教任务,其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学生的肯定。

结果显示,所有参加社区实习的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工作任务、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医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提高。此外,在社区实习的实习学生在预防保健的知识和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亦有了明显提高,不但与自身实习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而且与同级未参加社区实习的学生比较也有明显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建立社区教学基地,进行社区实习,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及实际工作能力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由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的模式具有优势互补、花费少、见效快、共同发展的特点,为今后经济发不发达地区的高职医学院校建立社区教学实习基地探索了一条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第8篇:在全科医学实习范文

关键词:乡镇全科医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325-01

乡镇全科医学在当今社区卫生服务中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模式,我们应该对这种模式进行深入的探析和思考,以便使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为社区进行卫生服务,这种模式有利有弊,我们应该扬长补短,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优势为社区卫生更好地去服务。这个概念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传入我国,这种医学在世界医疗事业当中都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全科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扬长补短。

1全科医学的定义和目的

1.1全科医学的定义。对于全科医学的定义,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者和专家拥有不同的解释,众多的学者专家到现在也没有达成共识。但不论哪种学说都多少受点儿西方全科医学定义的影响。这种医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学科,它涵盖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和人文学科的众多知识。这种医学不分年龄和性别,不分疾病种类和器官系统,它以人和家庭为中心,促使个人和家庭健康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这种医学模式周期长、负责面广。

1.2全科医学的目的。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全科医学并非是全能医学,并非这种医学模式能够包治所有的疾病。这种医学对医生的要求相对较高,他要求乡镇医生不但要懂内科、外科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对医药和药理知识有充足的了解。要求全科医生能够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治疗,同时在不能满足患者要求的情况下要进行及时的应急处理,为社区居民进行服务。这种服务是全面的、连续的、全程的和人文的,这样就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了基础。

2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

2.1转行为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部分地区的乡镇全科医学的卫生院开始向社区卫生服务进行转型,一些地方开始对村级卫生室进行撤并,然后合并后的卫生室变成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些服务站直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同时在个别乡村还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所,这些服务所负责乡镇地区群众的疾病预防工作,同时还负责乡镇群众的基本医疗工作,这种转型加强了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水平,为我国农村地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骨干。

2.2保持原有模式不变。有的全科医学想要进行改制,可是由于政府职能不到位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好多乡镇的医生不想进行转型,好多乡镇的村卫生室仍然保持过去个体诊所的模式没有进行改变。有的诊所是夫妻共同经营,有的是个人经营,这些个体诊所和乡镇卫生院基本上不存在什么管理与被管理的从属关系,关系相当松散。有的乡镇的卫生院转变成为了医院,但经营和管理模式和以前的体制差不多,科室虽然有些标牌差别,但是医生各个几乎仍然是原来的全科。

2.3对原有模式进行改制。有的全科医学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制,可是这些改制并没有朝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展,相反由于个别地方乡镇政府没有给予地方卫生院以正确的定位,政府把职能进行了扭曲转变,一些领导把主导职能没履行好,让部分乡镇公共卫生院转变成了一些企业性质的单位,有的改制后变成股份制的医院,有的变成私营的医院,这样就削弱了医院进行公共卫生服务的性质,变成了纯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机构,影响了乡镇医院为群众服务的功能。

3我国全科医学存在的问题

3.1全科医生人才不足资源匮乏。就目前来说乡镇全科医生大都存在素质不高的现象,这些人员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绝大多数都是毕业于过去的县级卫生学校,整体学历水平不高,本科毕业医生的毕业生少之又少。这些医生在理念上、服务态度上、综合素质上都有待进一步改善,同时乡镇医院工作人员年龄出现一些老化现象,后备军严重不足,缺少必要的候补资源,同时医院的各种资源不足,缺乏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艰苦,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3.2全科医生水平有限培训不足。在所有的全科医生中,好多都是毕业于过去的卫校或者一些专科学生,有的全科医生是由过去业务水平较差的医生转变而来,多以他们没有对全科医生形成一个必要的理念,不知道全科医生的真正含义,误认为全科医生就是什么病都看的医生,其实不然,这里的全科指的是能够预防、诊疗、全程和人文的基础医疗服务。同时这些人员的培训也比较落后,毕竟我国的大学还没有设立全科医学专业,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改善。

3.3政府投资力度不够,大众认识存在偏差。在对乡镇全科医学和卫生服务系统投入的过程中,政府的投资力度不大,使得这些医院和在转型过程中出现急促现象,有的地方政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中央政府的方针政策执行或理解不到位,这就导致地方政府对提高全科医疗服务水平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上组织力度不够。同时人民群众也对社区医院认识存在偏差,绝大多数人都人为这些医生只能开些药方,治疗一些小病,对与全科医生他们采取不信任的态度,这和政府宣传力度较小也有关系。

4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建议

4.1立足现实引进人才。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生存状况绝大部分依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状况,因此我们要想尽办法建立机制和体系为乡镇卫生事业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同时要提高现有人员的全科水平,对新引进的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全科医学在职培训或岗前培训。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立足现实解决培养周期长和当前急需人员之间的矛盾,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全科医生,对全科医生采取新的激励政策和激励方式。

4.2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能力。乡镇医院应该建立全科医生培训方案,努力促使这些方案朝着科学化和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为扭转乡镇全科医生素质和水平做出相应的努力。同时对全科医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在医保体系方面也可以参考西方国家先进模式进行改革。对一些村、乡镇的卫生院服务人员进行有组织的全科岗位培训,培训结束后可以采取方法,让这些受培训人员前去利用学习过的知识去大医院进行实习,尽可能增加全科医生实习的项目和实习的内容。

4.3政府职能转变全民参与。政府应该树立自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责任,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具体情况,为其发展制定长远的规划和定位,同时要确保这些机构的公益性质和服务性质,同时要在政策上确保这些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全程医疗服务的过程上来。同时要尽可能实现从卫生部门到全体部门共同参与的模式,毕竟这种类型的机构是为绝大多数民众进行服务的公益性质的机构,居民也应该想尽办法为本社区的卫生服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对全科医生和乡村诊所或医院进行改革和改进的过程中,要采取一些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一些措施,一方面我们要能够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另一方面对已经进入岗位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还要想尽多种方法建立完善的机制把一些优秀的人员能够留下来。政府也应该转变职能,加大对乡镇医院的投资力度,这样才能够让全科医学更加健康地发展起来,才能够让全科医学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推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凤英.乡镇卫生院实施全科医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2,7:27-28

[2]谭文学.对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的探析与思考[J].中外医疗.2011,3:318

[3]杨秉辉.医学中心与全科医学[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9,9:47-48

第9篇:在全科医学实习范文

【关键词】高校;全科医学;医学教育;师资队伍

全科医学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至今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正在逐步完善。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作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医学生早期的全科医学教育,其教育目的是使医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对常见健康问题和疾病的防治能力,达到全科医生岗位基本要求[1-2]。为了解我国高校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教育部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首都医科大学于2015年5月对我国不同地区60所招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60所招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不包括独立学院和中医药学院,愿意参与本调查,能主动完成调查内容。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邮寄、电子邮件等形式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院校的基本信息、全科医学教学机构设置情况、开设全科医学课程的情况、全科医学研究生学位点的设置情况以及对全科医学教育的建议等。1.3统计学方法对问卷中的封闭式问题采用EXCEL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60所学校中13所为教育部所属高校,47所为地方院校。有13所为985院校;18所为211院校(13所同时是985院校);有7所院校开展八年制教育,9所院校开展7年制教育。

2.2全科医学教学机构设置情况

在被调查的60所院校中,有41所院校建立了全科医学教学机构,占比68.3%。最早成立全科医学教学机构的是首都医科大学,于1994年在预防医学系下成立了全科医学教研室。目前有4家院校成立了独立的全科医学学院,其余为学系或教研室。详见表1。

2.3开设全科医学课程情况

在60所院校中有58(96.7%)所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其中有16所学校为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52所学校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29所学校为免费订单定向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30所院校所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祝墡珠教授主编的《全科医学概论》。开设课程情况及课程性质详见表2、表3。

2.4开设全科医学相关课程情况

被调查的60所院校共为学生开设29门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开设同类课程排在前五位的见表4。

2.5开展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情况

调查显示60所院校中有31所院校建立了全科医学研究生学位点,其中6所具有博士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资格,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7人。最早开始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学校是:复旦大学于2004年开始招收全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首都医科大学2006年开始招收全科医学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2012—2015年各高校共招收全科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412人。在31所院校中有24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硕士学位实现了接轨。

2.6全科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60所院校指出了全科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多认为目前社区带教师资的临床水平和教学水平对于满足全科学社区实践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社区教学基地的水平直接影响教育培训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学生全科医学专业观念的建立和树立专业信心;全科医师社会认识度较低,收入较低,普遍不愿从事全科医师工作;全科师资岗位和工作在三甲综合医院中吸引力不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课程安排学期在临床课程之前,不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缺少社区见习、实习;体制、机制未理顺,相关院系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等。而在发展建议,教务处负责人多希望学院或学校领导及时把握国家医改的方向,重视全科医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重视师资队伍培养,包括社区优秀师资的培养和三甲医院全科医学师资培养;加强全科医学实践教学,各个培训基地的医院必须成立全科医学科和教研室;必须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等。

3讨论

全科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经历了起步和发展阶段,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指导意见》出台加快了全科医学的发展。

3.1全科医学教育体系逐步建立

高校承担着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在校教育、毕业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此次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60所院校中已经有41所(63.8%)建立的独立的全科医学教学机构,有的为学校的二级学院,有的为学院下设的学系或教研室,这些教学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在校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有31所院校建立了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点,不仅招收了全科医学学术、专业型研究生,还与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为基层培养合格的、高水平的全科医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当前的教育还是以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为主。为此需要注重全科医学对教育体系带来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形式的变革,从根本上认识课程教学和医学实践早结合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全科医学重责任、重医德修养、重动、重知识能力的要求[3]。

3.2在校生全科医学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近97%的被调查院校为在校医学生开设了全科医学课程,使医学生在校期间对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和全科医疗有所了解,为他们在毕业后教育阶段参加全科住院医培训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也为其选择全科医生作为终身执业奠定了基础。各校还开设了不同内容的全科医学相关课程,主要集中在医患沟通、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社区预防保健等方面,这些课程可以使医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熟悉基层卫生服务的功能,对于培养医学生在社区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帮助。但调查显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校仍把全科医学概论作为选修课程,这样只有部分在校医学生接受全科医学教育,并不能使所有医学生在校期间均接受全科医学教育;有的学校只开设理论课,没有社区实践教学环节,不利于学生直观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并且社区教学基地大多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作为教学基地的中心发展也不平衡,而目前社区带教师资的临床水平和教学水平对于满足全科学社区实习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社区教学基地的水平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学员全科医学专业观念的建立和树立专业信心[4-5];全科医学相关课程不统一,课程名称不规范、有的针对性不强等。在全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博士学位授权点少,即使有博士点的院校也未能每年招生,导致博士招生数有限。一些院校尚将住院医师规范培训与学位接轨,这些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3建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