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集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集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集中教育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集中教育心得体会

第1篇:集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4月1日至4月3日,参加了部机关组织的以“弘扬组工文化 践行群众路线 提升服务水平”为主题的中心组(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通过边学边看边思,使我对普通党员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新认识。结合自身实际,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体会:

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支撑我们前进的基石,是我们遇到困境和挫折时的指明灯,是我们奋斗的源泉,是我们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在生活工作中就有可能畏手畏脚、做事“三分钟热度”、做人“悲天伶人”,就会得“软骨病”,就会没方向、没目标、没定力。《焦裕禄》这部电影我是第一次认认真真的看,其中有好几个场景我的眼眶都积满了泪水,当时我一直再想是什么支撑着“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是什么让他为了“大家”舍弃了“小家”?是什么让他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着、去奉献着、去爱戴着?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他把人民当作比自己亲人还亲的亲人,他把自己当成了人民的儿子,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在工作中,让我感慨最深的是有次我们一个星期连续开三场大型的会议,当时材料还不能到外面复印店印,几个人要完成材料撰写、印制、资料装袋、会议指南、会务等工作,其间忙得连饭都忘记吃、觉也睡得特别少,当时一个劲的就想帮这几个会议搞完就可以休息了,精力感觉还是挺充沛的。但是,会议一结束,全身都瘫软了,什么事情也不想做,连动都不想动,后来我自己总结了一下,当时能挺下去,还真是信念到支撑着。

二、要有良好的心态

马斯洛曾说过:“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由此可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管是对于工作还是生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我也一直坚信,衡量自己过得幸不幸福、快不快乐关键在于你所取决的参照物;如果你所选择的参照物过高,那么你永远达不到你所想要的期盼值;如果你的参照物过低,那么你就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甚至自负的心理;因此就需要我们选好切合自身实际的参照物,开心也是一天、悲伤也是一天,何不每天都保持微笑、微笑、再微笑,让自己每天都充满着快乐。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在参加工作之初难免有抱怨、有委屈、有不甘、有茫然等等,有时候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是错,致使一度有点一蹶不振的感觉,后来在领导同事的帮助下,在看了《细节做事 宽心做人》后,感觉突然之间豁然开朗了,对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公能把它当成是人生的一种历练,渐渐的能用好心态面对困难和逆境,事后回头看看,其实当初那些事还真不叫事儿。《焦裕禄》电影中有这么一个场景,当兰考百姓辛辛苦苦种的小麦被洪水给淹没的时候,焦裕禄同志冒着大雨赶往灾难最严重的地方,看到一大帮老百姓坐到房间里面灰心丧气的,他立即鼓励带动大家“与天搏”,挖沟渠、抢麦苗,与天打起了一场攻坚战。

三、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开”。这句话一直是我喜欢的,直至目前我也一直这样做着,希望以后我也能一如既往的坚持。听了全国优秀组工干部涂红刚同志先进事迹,让我深刻的理解到作为组工干部的不易,当好一名好组工更是不易。每天天还未亮都得上班,中午只能到办公室趴下,晚上当别人到逛街散步陪家人时,我们还得到办公室加班,有时候过得连周几都忘记了,完全没有了周末的意识。但就是这样一个部门,全国有千千万万的组工干部到为之奋斗着,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他们用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了组工干部甘为奋斗的形象,他们用拼搏、用智慧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独特个体,他们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铸就了一代又一代组工魂。很庆幸,一参加工作就加入了组工干部这个队伍,在这里让我学习了太多太多的知识,以前很习惯于“将就”、“差不多”、“随便”等字眼,而如今慢慢的学会了坚持精致、确保细致、追求极致的“三致”精神,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出错,但和以往相比成效明显,慢慢的也树立了一种能叫出来的苦那就不叫苦的意识。

第2篇:集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一、培养兴趣,吃透基本概念

有人说“兴趣是智慧的源泉”,我觉得很有道理。在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要学好一门学科,兴趣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一点不可否认。当然学好基本概念相当于打好基础,有了好的基础才会更加牢固。基本概念是学科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学好信息技术学科的关键,概念不理解就不能深入学习内容,有些甚至会影响相关内容的学习。如文件名的概念,并不是简单的名称,要注意它还有扩展名,有了扩展名就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查阅。还有不同的扩展名有不同的功能、用途,通过扩展名可以知道该文件应由什么软件打开。并且在进行查找、复制、移动、删除等文件操作时就不会把文件混淆。有些学生现在还不明白什么是文件,看成堆的文件就头痛,原因就是因为对文件概念不熟悉,不了解不同扩展名的作用。所以对基本概念先要吃透,这样才可以做下一步的工作。

二、任务驱动,强化基本操作

“任务驱动”最近比较时尚,从实践中看也是一种比较好、比较有效果的教学方法。在上课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分析每节课的主要任务,怎样来执行任务,这就需要设计“任务”,将一个个的目标设计成一个个比较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来实现总体的教学目标。对“任务”的设计可以采用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强化基本操作,从简到繁循序渐进。考试内容无非就这些操作,针对考试多设置相应的操作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摸索技巧,最后能达到操作自如。

三、协作学习,开展自我评价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教学中做到每一个学生面面俱到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充分发掘个别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来当老师,让学生来教学生,彼此间开展自我评价、自我欣赏。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以外可以将学生的好作品,在网上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发他们的潜意识。如果学生在潜意识里有了目标,就相当于有了动力,就不怕学不会、学不好。

四、资源共享,实现自我学习

第3篇:集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一、用爱温暖学生

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是无私的。作为教师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热爱学生。工作三十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把当天患病学生的药放在我桌上,提醒他们按时服药,作为一名班主任,大到观察学生有无病痛,照顾学生冷暖、安全;小到为学生缝钮扣系鞋带,都得想到做到。平易如友,关爱如亲,充满爱的种子还要撒向特殊家庭的孩子。我班的王刘鑫同学父母离异,且父亲在外地打工,跟随七十多岁的奶奶和爷爷一起生活,奶奶又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家庭妇女,孩子与她感情不合,不能很好地沟通,再加上入学以来学习成绩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受到同学的歧视。我知道她是个留守学生,经过多次与她交谈后我发现在她的心里,是十分渴望妈妈的关心的,于是我千方百计的找到了她的母亲,说明了情况,她的母亲被我感动了,同意经常给她打电话。天冷的时候我提醒她多穿衣服。有时她奶奶没给够钱让她吃饭,我就拿钱让她去多买一些吃的。到了夏天,由于没人管,大热的天孩子的头发长了也没有剪短,我就把她叫到我面前,给她扎了两个小辫子,看起来既精神又凉快,并且告诉她以后我就是她的亲人,有难处的时候就来找我,虽然孩子没说什么,但是眼里泛出的点点泪花足以说明她已经被我打动了,爱是需要耐心,一切的付出都会得到结果的,有的时候就在于我们坚持的那一小步,也正是那一小步,我赢得了孩子的信任,更赢得了奶奶和她妈妈的信任,在我的鼓励之下,她慢慢改掉了不完成作业的坏毛病,同时对于她奶奶,她也懂得了孝心。

二、用情感染学生

教师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的情感会给人带来神奇的力量。我班有一个女孩叫朱玉珊,升入一年级后,5以内口算测试竟然0分,生字照着抄都不能写下来,我了解到她的母亲是智力障碍症患者,其母语言表达不清楚,智商和孩子差不多。当时我想,任其发展,这个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怎么办?这个家庭怎么办?于是我每天下午放学后,给她辅导,联系生活实际,从一些简单的知识讲起,由于我的关爱和不懈的努力,在一年级期末考试时,语文62分,数学60分,虽说成绩是班上最后一名,但对她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为此我为她在班级中设立了“特别鼓励奖”。不但学习上帮助她,在生活上我也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她剪指甲,为她买学习用品。在我的关怀下她进步很快,读书写字都有很大进步。教育,要面对千面学生,不变的是老师的爱,老师的情,在老师的情感的感染下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三、用心与学生、家长沟通

与学生朝夕相处中,我利用课间和学生一起游戏、谈笑;和学生一起沟通思想、了解情况;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学生谈心、交流,使他们懂得友谊的珍贵……作为教师,嗓子哑了,有人悄悄为你放一盒含片;天气凉了,有人偷偷为你铺上一个椅垫;衣服落上粉笔灰了,有人帮你轻轻拂去。三十几年来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同感受:感受学习的过程,感受同学的情谊,感受生活的美好;共同分享:分享学习的快乐,分享友情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成长: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观念,和时代同步,和学生共同成长。我班里有个男孩叫胡洋。父亲去世,和母亲一起生活,他学习很好,可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只要站起来就紧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同学们都替他着急。他也成了我班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他练习胆量。我经常课上提问他,都是些很容易的问题,怕他遇到难题紧张就更不敢说话了。并且私下经常找他谈心病并鼓励他要有自信心,勇于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我发现他的字写得很好认得很多。就经常鼓励他,让他到前面领读词语,他胆子渐渐地变大了,现在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不仅在学习上帮助他,生活中也尽可能地给予他帮助,常常嘘寒问暖。看着他的进步成长,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与学生的沟通值得珍视,与家长的沟通更不容忽视。每个学期我都会通过打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班里的刘雨佳是个聪明的小女孩,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写家庭作业。针对此事我对她进行了耐心地教育,而她总是虚心接受后坚决不改。为此,我与她的母亲取得了联系,我们决定共同督促她。从此,刘雨佳比别人多了一本“留言本”,那里记录着我每天给她布置的家庭作业,如:“今天回家预习16课,课文读熟……”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改变了她不做家庭作业的坏习惯。看到她这令人惊喜的变化,她母亲又高兴又感激。

第4篇:集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秋风飒飒,在这金秋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健康教育培训学习, 让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培训过 程中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 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 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 并且通过理论学习让我们意识到心理 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 作,了解自我, 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 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善于选择自己 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 全发展的目标 , 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 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 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次培训让 我获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的最大幸福就在于培养能超过自己的 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本体性知识,也就是所学学科的知 识,还要掌握条件性知识。

教师被公认为幸福的职业,劳动条件优越,桃李满天下,收获真挚的感情, 而在这个美丽而神圣的光环背后也承受着太大的压力。 我 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首先, 我们要树立职业幸福感。 而这个标准是你是否感到幸福快 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 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 是圣者——不会犯错; 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 教 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 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 影响。我们天天面对着朝气蓬勃的孩子,通过每天的言传身教,潜移 默化的启发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孟子云“得天下英才而教 育之” ,这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幸福自在,全 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

第5篇:集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一、可异中求新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可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如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和想法。教学《曹冲称象》一文,可让学生说说是否还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办法。教学《捞铁牛》一课时,说说有没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等等。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注意求异后的求同,让学生说说这么多方法中,结合课文中的实际情况,哪一种最好及原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写人所未写,敢说人所未说,力求选材与众不同,构思标新立异等。

二、可想中求新

“想”即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都是十分有益的。

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故事加以扩充。如《记金华双龙洞》一文在描写“双龙”后,作者写道:“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物名目有四十多。”教师可利用这一概述句,让学生进行扩想,写出一种石钟乳和石笋的奇异样子。

续想:有的课文结尾言犹未尽,十分含蓄,可让学生写续想象作文。如教学《粜米》、《凡卡》等文后,以《粜米之后》、《凡卡寄信之后》为题说话、写作。

联想:联想是由此物想到某一点相关的彼物的心理过程,它把分散的彼此不联贯的思想片断联接在一个思维链条上。联想往往是创造发明的开端。为此,我一是利用教材学联想。如在教学《落花生》一文中要求学生深入挖掘,大胆联想,结合现实,开展评说。然后,要求学生写“读《落花生》所想到的”,要求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举一个实例来说明什么样的人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二是指导学生打比方。打比方需要联想,比喻新奇巧妙需要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三是开放课堂搞创新。结合一年一度的科技月活动,要学生结合现实事,寻找联想物,动手搞创新,学写小设想等。

改想:利用有的课文的特殊性,在不变原意的前提下,变换课文的叙述方法。如把《渡船》的第四自然段的陈述句改成围绕中心能表达人物身份以及神态动作的对话形式;把常识性课文《太阳》,改成童话式的《太阳和地球的对话》等。

假想:对未曾经历也无体验的事,凭借想象来假设情况。如学了《海底世界》《富饶的西沙群岛》之后,联系课外阅读、影视,让学生写《海底世界漫游记》、《海底探宝》等假想作文。教师要抓住课文及课外能触发学生展开假想的诱导物,步步引发,务使“假”得有理,“想”得有据。⑥反想:有的课文,教师可让学生“反其道而行之”,让学生思维来一个急转变,从而以反衬正。如学了《舍身炸暗堡》后,教师可提问:如果不舍身没有把暗堡炸掉,那又会怎么样呢?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没炸掉的后果:成百的战士倒下牺牲;隆化的敌人还将耀武扬威;人民还要受苦受难……

三、可疑中求新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通过自己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要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后的质疑,课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疑,从而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创新素质。

四、可破中求新

即突破定势,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如教学《小猴子下山》时,在批评小猴子做事不专一、三心二意的同时,可让学生说说小猴子如果最后捉到小白免,它是否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从而另辟蹊径,使老课生“新意”,让学生认识到小猴子的永不满足、积极进取是可取的。又如:寓言《买椟还珠》的寓意是:看待一件事物不能只看外表,而应抓实质,要防止受蒙骗。无疑,这时正确的,已形成定势。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定势,产生新的认识,可进一步启发学生:假如你是一位商品生产者,你很想使自己的产品畅销,你会从这则寓言中得到什么启发?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除了要质量好外,还必须要包装好,才能更多地吸引顾客。”等等。

五、可作中求新

“作”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和升华,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作”字上下功夫,设计那些既能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包含创新成分的作业题,可使学生一举两得。如在教学《青蛙的眼睛》一文后,教师设计了如下三题:

(1)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了启示,发明了(),用它()。

(2)人们还从()得到启示,发明了(),用它()。

第6篇:集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1.体育活动能促进大脑健康发展,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活动是人脑的主要功能。心理要健康发展,身体必须正常发展,尤其是健康发展神经系统和大脑等物质基础。体育运动能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1.1体育活动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

1.2适当运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体内内啡呔的释放。这种内啡呔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和舒适、欢快的情绪感觉。

1.3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正常的智力。

2.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2.1体育活动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和工作,还会对人的身心产生许多不良影响。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的生理性或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体验,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这种体验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和学习,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来讲,情绪、情感的调控尤其重要。

体育运动可调节情绪。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情绪的影响。伯格(Berger.1993)研究认为,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5%)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30分钟,有利于情绪的改善。有些研究人员发现,用力运动可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

现在的学生多受家庭溺爱,任性、自我控制力差,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参赛失利或遇到种种不顺心之事时,情绪很容易进行发生波动,甚至会引起过激行为。教师发现学生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时,可引导学生参加慢跑、游泳等缓慢持久的项目;对容易紧张、失常的学生,可引导他们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竞赛活动,如篮球或竞技性强的游戏。

2.2体育活动对学生认知心理的影响。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中学生,其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因此,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获氧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

据一些研究表明,部分学生学习吃力、成绩落后,甚至留级,其根本原因在于神经系统功能差,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由此影响思维的正常进行。有些学生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想法。恰恰相反,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使大脑消除残存的睡眠抑制,为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准备;体育课、课外锻炼和课间操可以使因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解除抑制,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3体育活动有利于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交往的次数较多,相互之间容易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而且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

有的学生不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教师应引导他们参加一些集体项目,这会帮助学生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有的学生胆子小,做事容易脸红、难为情,教师应引导他们多参加单杠、越障等项目。这些运动要求人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疼等各种胆怯心理情况,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有的学生好强、自负,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活动,像长跑、技巧性较强等体育项目,不断地提醒他们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同时,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快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让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一组的学生为了在集体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使情感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4体育锻炼对学生意志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仅靠智力还不行,仅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困难。意志是心理过程,但它可以通过意志行动表现出来。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学生的意志品质一般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独立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坚毅性等。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要不断克服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学生越能克服客观方面的困难,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2.5体育活动能提高学生反应速度和直觉判断能力。

体育运动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运动或高速运动中要求运动者既能对外界物体(如球、器械等)作出迅速准确的感知与判断,又能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长期的运动能促进人感觉、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直觉判断能力,使人变得敏锐、灵活。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

3.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教材内容具有活动性、刺激性、变化性、竞争性和技巧性特点,这是激发学生积极的运动的动力,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承认学生发展中存在着差异,不追求达到统一标准,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好地发展,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因此,教师要通过广泛细致的心理调查,参照学生生理健康的实际,在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教学训练中有效地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了目标,就能制定具体的教学训练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性地加以落实。

3.2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这是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

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3.3教学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核心。在良好的人际关系背景下,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的情感,合作支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将促进教学效果。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活动要远远多于其它课堂教学,这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体育教学以班集体形式进行,教学内容多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完成,人际交往较多。这种多向的人际交往与互动,能够满往与归属的心理需要,对学生情感的陶治、人格的塑造、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4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开展室内体育教学尽管有一定的困难,但它与室外体育教学相比,也有许多有利条件。比如在教室内上体育课,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受外界的干扰较小,有利于体育技术知识的讲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像、动画景象、声音来影响学生的听觉、视角,诱发学生去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用直观逼真方式反映各项技术动作的动态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动作概念的理解,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一节篮球教学课,改变教师先讲解示范,再组织学生练习的老方法,在课堂上,先讲述NBA比赛的精彩片断,引导学生以这些精彩动作为榜样,努力学好本课篮球技术,学生的求知欲望将大大增强。在跆拳道项目的柔韧性如“纵叉”和“横叉”教学中,有些男生柔韧性差,叉不下去,教师可针对他们意志力强、速度快的优点,强调柔韧性与跆拳道技术动作幅度、动作美观、动作水平等的关系,指出柔韧性好了,动作幅度会更大,动作技术更标准,将大大提高打击速度高度和打击范围,引导其不懈练习,并鼓励他们细微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邱远.试论学校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J].体育科研,2001,(2).

[2]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任未多.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学,1997,(3).

第7篇:集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和体会:

一、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多赞扬鼓励学生,达到培养学生自信心理的目的。青少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的成长阶段,维护自尊是他们强烈的心理需求。尊重他,就等于送给了他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他能自尊、自信、自强,以良好的心态面对人生。而经常及时地表扬一个人,不但使他感受到了你对他的肯定,而且使他对未来更有信心,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心理动力。在教学新课时我经常用鼓动性、激励性、挑战性的语言,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探索,并设置各种奖励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这样也促进了师生双边和谐的活动。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进步花”、“勤学花”、“聪明花”等几个奖项,让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多引导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胆怯是一种常见的性格障碍,是有其致“病”原因的。小学尤其是高年级的女生,由于胆怯,常使他们缺乏正常人应有的胆量与追求。表现在数学课堂上,如被提问或板演就十分恐慌,明明是可以答得很好的问题,却答得不理想,或前言不搭后语,难免引起同学发笑;表现在课堂做练习时,遮遮掩掩,生怕露馅;表现在数学考试时,全身肌肉紧张、思维混乱,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正确引导,便恶性循环丑态百出。对这类学生,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成功心理的激励,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创设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多锻炼,寻求机会给予表扬。

如,在五年级数学“简便运算”练习的课堂上,由于我在旁边暗示指导,一胆怯的女生李某,在座位上很快就解答完一道较难的简便运算。这时,很多学生因此题不得其解而茫然失措,我刹有介事地请她上台演板。由于她胸有成竹,顺利完成之后,要着得意的神情回到了座位,在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中,她脸上充满了感激与自信。课后经调查,李某胆怯的心理主要是由家长的要求过严和同学的耻笑造成的。于是通过做班级同学与家长的工作,逐渐发现该生数学思维较清晰并不迟钝,同样富有热情大方的品质。我赠送给她的“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你跪着,不信你站起来试试,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矮一截”这一格言,使她更快地克服了胆怯的心理障碍,学习劲头足了,数学成绩也进步显著。

三、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积极情绪是学生树立自信心并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是学生自信心理体验也是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能对他们的学习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主动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

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学习兴趣,这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力手段之一。如教学“圆的初步认识”时,我出示“三角形的车轮”、“正方形的车轮”和“圆形的车轮”,然后问学生:“车轮为什么是圆的?”从而引发了学生对学习圆的特征的兴趣。这样,新的学习任务在学生怀着好奇心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被他们所接受了。

另外,在教学中还要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培养学生自信以调动他们的成就动机,并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如教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时,我让学生在下题中填上适当的名称:小明身高130( )。根据学生填的三种情况,分别用电脑演示,以学校的教学楼为参照物,进行比较。当演示130米时,教室里立刻哄堂大笑,这样,学生在笑声中区别了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

第8篇:集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众所周知,教育系统教导孩子基本的阅读、写作、算术与科学的技能,然而,生活中所需的知识远远超出学校的基本科目,以下的技能孩子在迈入成年之前都应该掌握它。

阅读

当然,学校教育孩子如何进行阅读,但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让人厌倦阅读。聪明的家长应该带着孩子游览书中那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可指导他们通过互联网找到相应的信息,以及如何评价阅读材料的可信度、逻辑性和真实性。

动力

要知道达到目标的关键不是纪律,而是动力。如何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励自己,并体验完成任务的喜悦心情。一开始,先设定一些较小的容易达到的目标,从而逐渐锻炼这种技巧。

效率

这是成年人的常见毛病(甚至小孩也如此)。我同意在某些时候,人们应当悠游度日,享受慵懒的时光。但是,当我们必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怎么保证我们能够按时完成呢?教导孩子要吸取拖拉的教训,找出他们拖拉的习惯,并且研究如何克服。

激情

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找到使你激情洋溢的事物,并全情投入。你的孩子还无法在年幼时找到这个答案,但是你应该指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激情所在并且对其不懈追求,让他们了解这样做的重要性。

合作

从小,我们就被灌输竞争主义,这也是成人世界的写照。结果呢,互相拆台、愤恨抱怨充满了我们的生活。相反,请教导你的孩子,人们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帮助他人成功,将使你自己更加成功。告诉孩子结交朋友胜于制造敌人,在竞争之前先学会团队合作。

同情

这是也许会被学校忽略的主题。我们往往重视孩子的智力、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灵培养,应该教导孩子设身处地地了解别人,并去帮助别人摆脱痛楚。

爱心

爱心和同情是双胞胎,同情着重于减轻别人的痛楚,而爱心则是希望他人幸福。这两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倾听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到如何倾听了么?或者如何与人交谈么?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成年人都不具备倾听这个重要能力的原因。要孩子学会如何真正地倾听他人,从而能够理解和感觉他人。

第9篇:集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结合本人二十年来数学教学中的实际感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供同仁们参考。

一、热情对待学生

快乐的心情,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有“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改变对学生的态度,特别是增加对学困生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和爱心;使学困生由厌学转化为爱学、乐学,从而改变数学课堂的沉闷气氛。

国内外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目的、学习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力等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和事业的成败。

在数学教学中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轻松地学习数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变教学方式

新课标要求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这样可以不断地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先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去预习,尝试做例题和简单的练习,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知识点后,教师再实施教学。“先学后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可以有的放矢,重点讲解学生不会的,这样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许多同学的课后作业互相抄袭,以应付检查,课后作业不能真正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在,我改变了以前的题海战术,根据学生成绩的不同,把所教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做不同的作业,精选习题,做到当堂训练,当堂检测,充分发挥练习的效益。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可以使学生学习非常轻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要重视。

1、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本功,根据心理规律,中学生已经具备阅读能力,所以从初一开始就让学生树立数学课本同样需要阅读的观点,并且教会他们阅读方法,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并及时检查验收预习情况,防止学生阅读不认真、走过场的现象发生。

2、笔记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初中生必须重视培养做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的习惯,把课本中最精华部分和听课中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动,随意性强,做笔记可使学生约束精力分散,教师还可以通过检查笔记,促进学生对笔记的重视和质量保证,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好数学笔记。

3、语言习惯

数学语言是描述数学现象和过程的专用词语,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在讲课时努力做到数学语言的规范和标准 ,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要反复比较、强调,通过提问、学生讲解等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习惯。

4、合作交流习惯

合作交流,就是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往往能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从而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观察、猜想、讨论、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讨论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每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每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每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然后通过教师的适时点拨,让学生自己理清思路,再用规范严密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四、注重数学教学联系实际

新课标上说:“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作为数学教师,应善于从生活周围捕捉数学知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学习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应用,学生才能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讲解了利用垂径定理找圆心后,我引导学生完成了这样的问题“已知残缺花园的一部分,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怎样修复花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决心。

又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作了这样的处理:从确定教室里面学生座位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出有序数对,进而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对坐标系的研究,认识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和建立坐标系的方法,然后再利用坐标系解决生活中确定地理位置的问题,比如确定学校图书馆和学校操场的位置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身边,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数学,更要教会学生“会学”数学,这样才能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我们山区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怎样预习的方法。

第一要给学生指明预习任务。

第二,给学生布置适量的预习作业。

第三,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检查验收学生的预习成果。

2、教会学生听课。

第一,要求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

第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做笔记。

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

第四,积极主动回答老师上课的提问。

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把所学知识争取当堂巩固,当堂掌握。

3、教会学生提问。

发现问题后,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时,应当虚心向别人请教,要求学生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

4、教会学生复习归纳的方法。

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问,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把数学知识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5、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包括认真审题、认真思考、规范书写、检验、回顾与总结等良好习惯。

6、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