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巨人的花园课件范文

巨人的花园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巨人的花园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巨人的花园课件

第1篇:巨人的花园课件范文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恰当运用多媒体,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力求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音响,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意犹存的意境。

例如,在教《巨人花园》一课时,笔者先用课件播放一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画面让学生欣赏,体会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千秋,学生看完后一致认为春天的景色是最美丽的。再次回放课件,画面停留在春天的景物上,让学生仔细领会鸟语花香、百花争艳、草长莺飞的春天是多么容易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很多人都想让明媚的春光永留人间,此时笔者趁机引入新课,“我们这一课的主人公――巨人,也想把春天留在他的花园里,可是结果却事与愿违,愿意去看看这是为什么吗?”用兴趣导入,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欣赏课文朗读配音的同时,多媒体课件根据课文的内容不时变换花园里春天与冬天景物的更迭,学生的思维很快被调动起来,他们不由得a生这样的疑问:“巨人的花园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神奇的变化呢?”而这一问题恰恰是贯穿整个教学始终的中心问题,学生学会质疑也是学会学习的关键,笔者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不仅解决了心中的疑虑,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了“快乐只有与人分享,春天才会永驻心中”这一中心思想。这节课通过运用丰富多彩的画面、声情并茂的配音、形象逼真的配乐,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享受到一次盛宴,同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文章中心的体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活,求知欲也自然而然地转向知识与目标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语文课文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积累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寻求重难点的突破,可是有些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潜伏在课文中一些浅显的语句之中,这就要求学生只有认真领会、细心揣摩才能领会其丰富的内蕴。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也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熟练驾驭课堂的基本功,而且还要能用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来达到这一最终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田忌赛马》一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多媒体课件中那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吸引住了,像看动画片似的津津有味,而对课文的重难点,比赛的过程、比赛的结果很少有人去关注,对两次比赛结果产生的原因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田忌第1次比赛失败的原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句话学生容易理解,而对于第2次比赛转败为胜的原因,学生在抓关键语句时不够准确,课文中真正体现这个结果的两个语句是:“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这两句话笔者让学生抓住“快不了多少”和“调换”两个词句去反复体会,再用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快不了多少”是什么意思,田忌是如何调换顺序的。这两句话表面上是写田忌转败为胜的直接原因,文章的重点就是要通过这两句话来表现孙膑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敢于打破常规,调整思路,扬长避短,才想到调整3个等级的马的出场顺序,用输一场赢两场的巧妙办法取胜这一中心观点。笔者再一次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比较这两句话的内涵,深刻领会人物的精神品质。课文到此结束了吗?不,还有另外几场比赛还没有进行呢!“孙膑是一下子就想出这个出场顺序的吗?还有别的出场顺序吗?结果都如何?”学生即将熄

灭的思维火焰被再次燃起,他们有的动笔在纸上排兵布阵,有的动手用课前准备的剪纸进行现场演示,结果又想出了4种不同的出场顺序,笔者又利用课件对这4种顺序一一进行演示,结果一目了然,最终让学生明白只有孙膑采用的这种方法可以取胜。

3巧用多媒体,拓展知识面

提高教学效果,适当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学习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学会生活。”语言文字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的积累,而知识的积累又离不开大量的信息资源。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沟通,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面精彩世界的窗,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第2篇:巨人的花园课件范文

日前,孙双金老师关于“执教者哪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哪里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哪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哪里提升了学生的语感?”之问,强烈拨动了笔者的思维之弦。笔者以为,当下的语文课应该立即跳出内容分析理解的老路,转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上来。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解密阅读文本语言形式,找准文本涵咏的着力点的角度,谈谈如何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漏”字诀

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看似无关紧要的很小的细节之处,却往往蕴涵了“巨大”的语言秘密。而这个秘密,如果由老师告诉学生的话,就会变成“语言”知识的出售,没有学生自己的“偷尝”那么意味绵长。此时教师不妨使出“漏”字诀,把秘密悄悄地“漏”给学生。

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漏”字诀用得十分精彩。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薛老师为学生进行了范读。刚读完,就有一个学生怯生生地说:“老师,是‘小燕子’而不是‘燕子’”。薛老师先表扬了孩子听得仔细,紧接着追问:“漏了个‘小’字要紧吗?”在讨论之后,很多学生发现,这个“小”字是绝对“漏”不得的,因为它写出了“燕子”的可爱。接着,师生又一起品味了“家伙与小家伙”、“鬼与小鬼”、“宝贝与小宝贝”的语言情感,从而深深领悟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还有一位教师在导入《要下雨了》一课时,先板书课题:要下雨了。有学生马上指出,“老师,您忘写了一个‘要’字。”“噢,是的。那你们说说‘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意思一样吗?”“‘下雨了’是说雨已经下来了,而‘要下雨了’指雨还没有下。”“要下雨了,是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是下雨之前。”“要下雨了,是鸟儿回巢,小虫子低飞”……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噢,我明白了。课文是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情景?”“下雨前的情景!”学生齐答道。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调控者,教师不经意间的“漏洞”,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激起了学生深入探究语言秘密的欲望,为学生撑起了一片“学”的天空。

二、“补”字诀

在阅读教学的经典之处,引导学生用灵动的想象来“填补”一些“空白”,不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语言,而且能在吸收与运用之间搭起一座衔接的桥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在《巨人的花园》一课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巨人的傲慢与无礼”,我先出示句子: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的!都滚出去!”接着引导学生聚焦“很生气”三个字,请他们说一说,此时此刻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孩子说:“我仿佛看到了巨人瞪着灯笼般的大眼睛,眼里射出了闪电”。有的孩子说:“巨人额头上迸出了一条条水管粗的青经,头发根根直竖”。有的孩子说:“巨人把身边的树枝都折断了,小鸟都吓跑了”。“讲得真不错。同学们,你们从神态、动作等多个角度,对课文进行了很好的补充。我们就是要这样用心地去读书!请大家一边想象刚才看到的画面,一边有感情地读读巨人的话。”学生个个神情投入。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山阴道”这个词语是重点更是难点,教学中学生的感悟大多停留在“山间小路”、“绿树成荫的小道”上。此时,我灵机一动,问学生在这“山阴道”上可能有些什么呢?课堂一下子就热闹了,“小鸟在歌唱”、“小松鼠在嬉戏”、“小桥流水,还有小鱼”、“野花迎风摇摆”……我接着问,行走在这样的山阴道上,感觉如何?“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就像生活在大森林里,真让人心旷神怡!”

在文本的“不起眼”之处,教师恰当地运用“补”字诀,会使言语的亮点在学生的精彩“补白”下熠熠生辉!

三、“换”字诀

从意到言,从言到意,语言文字的运用发生在“转换”上。把握转换的时机,寻求转换的适合方式,展开转换的过程,这是语文教学的秘密。在细读文本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标点很“异常”,感觉应该用我们想像中的标点,文本里却用了另一个标点。此时不妨“换一换”,往往能体会到特殊用法的背后,传达出的作者、言者的特殊心情。

《乡下人家》中有这样一小段话,其中含有很多异常的标点符号: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我问学生:“这段文字的标点用得很奇怪,你们发现了吗?”“作者在几种花之间用了逗号,平时我们都是用顿号的。”我又对学生说:“你们发现作者要用逗号的奥秘了吗?不着急,重大发现是需要时间的。请大家把它们都换成顿号,再对比着读读,读着读着,秘密说不定就被你发现了。”读着读着,有的学生发现:“逗号的停顿时间要长一点,表示一种花开一段时间,再开另外的花”。我有的学生发现:“逗号停的时间长,表示作者是在欣赏每一种花,从而突出他对这些‘朴素中带着华丽’的鲜花的喜爱之情”。通过“换一换”,学生才发现三个逗号,如同一条条活泼的小鱼,在文本的碧水池中游曳,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难点词句,又让他们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情感,这群“异常”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在此发挥到了极致。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引导学生品读“……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学生大多只能读出战象生活的自由自在,于是,我使出了“换”字诀。课件出示句子:到村民家中要香蕉吃、要泉水喝。学生马上反映,“这样改感觉大象比较累,生活得不悠闲”。“这样改就感受不到村民们对战象的欢迎与疼爱!”“换一换”,出示句子的变式,亮出了语言的形式,通过学生的反复揣摩体会,“语言的节奏”、“人们疼爱战象的情感”,都不再是秘密,成了学生最真实的语言感悟!

四、“仿”字诀

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在某个语境下,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怎样表达得更好,这种选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培养学生语言趋优的意识,在精妙的语言范本处,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去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的练习。

在课文《桂花雨》中,有一句母亲的感慨:“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读句子,学生知道母亲是思念家乡了。但思乡的情感却很难体会。于是我进行了追问:“母亲想起了家乡的什么呢?”“想起了桂花糕”“想到了摇花乐”“想到了一家人,坐在桂花树下休息”……“除了桂花之外,母亲还会思念什么呢?”(仿写:外地的 再 ,还是比不上 。因为母亲想到了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思念家乡的山,思念家乡的水,思念的风土人情,真切地让人感受到,这份情他们懂了。

本校一位教师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在引导学生朗读与理解课文二、三、四、五小节后,出示有关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想想从图片中听到什么声音,然后仿照课文的样式写一写。一个学生写道:听听,秋的声音,青蛙抓紧挖洞,“呱呱”,是和小溪告别的歌韵。另一学生写道:“听听,秋的声音,黄澄澄的柿子你挤我碰,“嘭嘭”,是迎接秋天的歌曲。”学生写得兴趣盎然。此时,教师请学生四人合作,一首首蕴涵秋的韵味和风情的小诗应运而生。

第3篇:巨人的花园课件范文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通常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多半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过程。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是积极主动还是被动接受?是参与的真正主体还是“观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都会受到心理状态的影响,若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打折扣,更谈不上高效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想要构建全面高效的语文课堂,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会运用心理效应,提高课堂实效。

一、运用“共生效应”,营造主动学习氛围

在植物界中,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被称为共生效应。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生机盎然。在英国有一所举世闻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短短的80年中先后产生了25位诺贝尔获得者,是因为这里的科学家们倡导并养成了密切合作的氛围,打破了“同行相轻”的怪圈,“共生效应”在其中起着积极作用。“共生效应”启示我们:引导学生在“共生”中学习,在学习中“共生”,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潜能开发的心理环境和精神氛围。

心理学家约翰逊认为:“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不仅仅是指教师的熏陶感染,学生间的互相感染、互相学习也是主动学习氛围形成的决定因素。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首先在班级形成“共生圈”,即学习小组,按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编排。在“共生圈”的合作互动中,完成相关任务,让优秀生充分发挥帮带作用,大家在每个汇报展示环节都能学到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营造一种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的蜂蜜。同时,又使学困生燃起学习欲望,克服畏难心理、除去羞涩感,彼此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从而促使学生群体在“共生圈”内得到共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开发,学生群体得以整体优化,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二、运用“暗示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所谓暗示,是指人通过生命、行为、智慧的代码――言语、体态、手势语、情境等含蓄的、间接的方式,来释放主体能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将暗示效应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无疑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是指教师通过语言给学生暗示。教师语调的轻重缓急、节奏快慢往往蕴藏有丰富的潜台词,传递给学生某种附加的信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和鼓励,只有当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准确把握、合理评价每位学生、形成适度的高期望,才可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对于班级里的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可以经常对他们说:“老师不计较你们过去的成绩,现在你们就是一张白纸,是在上面涂鸦,还是留下最美的画面,老师相信你们会有最好的选择。重新振作起来,你们一样可以赢得掌声。”

上课一开始,我们可以说:“好的开始就会有好的结果,今天这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相信结尾也一定很精彩。”再如:“你已经快接近正确答案了,相信自己,一定行!”“哎呀,比昨天棒多了,重来一遍一定会更好!”富有人性化的鼓励暗示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体会到进步的喜悦。

当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时,教师应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理解少批评,才能发挥良好的语言暗示作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良性

循环。

(二)行为暗示

教师的行为暗示包括教师的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在课堂上,教师的任意一个眼神或动作都有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非常微妙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态暗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上课时,当有学生走神时,可以用眼睛盯着他看一会;或者突然中断讲课,停顿一小会;或者讲一些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题外话;或是轻轻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脑袋,或指指他的课本,学生一般都能回过神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体态暗示鼓励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时,做一个请的手势;当他回答对问题的时候,以赞赏的微笑和眼神对其进行鼓励。当他没有回答对的时候,同样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让他不会因此而失去信心。当学生成功的时候,与他来一个击掌,或给他一个拥抱,课堂会因此变得和谐,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这种行为暗示在课堂语言交际中具有特殊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能起到感染、传递、调控、激励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情境暗示

学生许多学习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他对来自环境的各种情况作出的反应。教师创设特有的教学外部环境,可使学生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

如教学四年级语文《巨人的花园》一课时,教师利用了课件音像效果进行情境的设置:巨人有一座美丽的花园,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孩子们在这里愉快地玩耍,花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仿佛你也进入了巨人的花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于是,学生进入了课文情境:我仿佛看到了春天花园里的百花盛开,蜜蜂蝴蝶在翩翩起舞,听到了鸟儿们的歌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又似乎闻到了花香……

这样的情境设置,使学生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潜能得到激发,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朗读是富有情感的,这就是环境暗示所发挥的强大功能。

(四)自我暗示

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暗示学生,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要坚持正面引导和鼓劲为主,经常让学生夸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来,把掌声送给自己!”“为自己加油!”让学生鼓掌、竖大拇指夸夸同学。课堂的气氛会因为互相夸奖而变得活跃,学生会变得愉悦而自信。

三、运用“门坎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做过一次压力屈从实验:先向一组实验的对象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过一段时间再提一个大的要求。向第二组实验对象则直接提出大的要求。结果第一组对象接受那个大要求的人占53%, 而第二组实验对象接受相同要求的人只有22%。这就是“门坎效应”这一心理学概念的来源。

受“门坎效应”的启发,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制订目标要合理,起点要低,然后逐步提高,即迈过了第一道“门坎”后,再向第二道“门坎”进军。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培养探究能力。

(一)挖掘促进学生潜能释放的“增长点”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运用“登门槛效应”,使用目标分解法,运用循序渐进原则,会更奏效。教师应悉心研究教材,把握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切入口,从中发现有价值、有特色的目标,也就是挖掘促进学生学习潜能释放的“增

长点”。

1.难点要进行分步理解

例如,执教《鸟的天堂》一课,教学难点在于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以自己的独特语言表达个人的阅读感受。难点可以进行如下分解:(1)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2)速读课文。(3)找出文中表达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课件展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4)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这样的赞叹?

设计了几个学生能做到的、喜欢的活动后,也就对难点进行了分解,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潜能释放的“增长点”,让学生感受到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种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疑点要引导探究

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前,先解读文本。送别诗的共同特点就在一个“送”字上,因为同是送别,心情自然有相似之处。但是又由于送别的背景不一样,心情又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这两首古诗教学的难点。以此为切入点,将两首送别诗进行整合教学,在对比中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读古诗,解题眼。题中都有一个什么字眼?谁送谁?在哪送?这些地方现在指哪里?(2)了解古诗背景,两首诗的共同点是什么?题中的“之”与“使”区别在哪?(3)两首诗分别写了哪些景?想像画面,从写景中如何抒发感情?(4)两首诗描写的景致有何不同,两位诗人的心情有何不同?(5)为两位诗人设计送别友人的祝福语。(6)拓展:搜集有关送别的诗句。这样基于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探究疑点,包括对文章背景、重点词句进行质疑问难、总结概括、延伸拓展等,设置问题遵循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正是“门槛效应”的综合应用过程。

3.亮点要挖掘拓展

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文,玩味“随遇而安”一词就是课堂中的一个亮点。先提出简单问题:谁能说说“随遇而安”这个词语的意思?别的昆虫怎样随遇而安?再让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指定朗读:“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而后请学生思考:这临时的隐蔽所可能是一些什么样的地方?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想象出:剥落的树枝、枯死的树叶、一块石头、一撮草,也有可能是其他昆虫丢弃的巢穴。总之是――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这些昆虫只要有一个洞,能隐蔽藏身就感到满足了,不管这个洞穴好还是不好,这就是“随遇而安”的意思了。学生从实际例子中理解文章意思,并了解了其他昆虫是如何“随遇而安”的。下一步,就是让学生把蟋蟀同其他昆虫进行对比:我们从哪里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呢?(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从前后对比中,我们懂得了,别的昆虫是随遇而安,而蟋蟀是不肯随遇而安的。当别的昆虫四处流浪的时候,我们的蟋蟀却安然地待在自己舒适的家里。学生从文中去寻找答案:“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蟋蟀为什么不肯随遇而安呢?最后小结:小小的蟋蟀永不满足眼前的环境,它要努力去改变、去完善,它要做到最好!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信息量丰富的词语“随遇而安”,挖掘文本亮点,精心品味,以此作为学生读书感悟的“酵母”,再联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融情想象,全身心沉浸于生动鲜活的言语中,避免了词语教学的蜻蜓点水。

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特点、亮点、焦点、也就是找准促进学生学习潜能释放的“增长点”,才能引导学生摆脱权威束缚,引导学生乐于有创意地阅读,有创意地表达,勤于拓展延伸。

(二)制定渐进的能力发展目标

目标不能超越学生的发展水平,应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并对确定的目标进行逐层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有继续发展的需要,各个阶段目标要相互链接、递进。

1.入境入情,自由想象

在一年级教学《五月的雨滴》这首儿童诗时,不让学生通览全诗,而是读一句,再引导学生想象下一句,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入情境,产生美丽的遐想。如第一句出示:“五月的雨滴,像熟透的葡萄,一颗一颗……”到此戛然而止,请学生们想象:一颗一颗,落下来的是什么?学生们认为,可能是雨滴,可能是葡萄,可能是像雨滴一样的葡萄。而后更精彩的片断出现:落在哪呢?学生想象:(1)落进我的嘴巴里。(2)落进池塘里。(3)落进干旱的土地里。(4)落进园子里。(5)落进院子里。最后有一个精彩的总结:落进大自然的怀抱里。教师适时亮出诗句:落进大地的怀里。孩子们欢呼起来,原来,他们也有诗人的水平了。最后,让学生填空:到处是( )的气息,到处是( )的气息。孩子们有写“香喷喷的、喜悦的、丰收的、甜甜的”,而且,居然有和原文一样的词语:到处是蜜的气息。在这样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学生不受限制,相互促进,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进一步迸发,他们不仅会读诗,会品味诗,还会创作诗。

2.品词想象,体验角色

如品读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一课的第六自然段,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边读边找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边读边想,勾画出自己认为最能体现鹅“高傲”的地方,对比“堂倌、老爷”的异同来体会鹅的高傲。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入情入境:想象自己就是丰子恺老先生,“站着侍候”时,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想象并用语言表达:(1)脸上会是笑嘻嘻的表情。(2)你吃饭可真是有意思!你不知道狗在旁边窥伺吗?(3)就喜欢你这“坚持原则”的样子,你好好吃吧,我可爱的鹅老爷!而后创造情境理解 “窥伺”有哪些具体表现?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体验一下“窥伺”的感觉,并把体会到的感觉带入朗读中表现出来。接着以老爷的身份想象一下鹅看到饭被偷吃,甚至吃光,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出些什么话来?学生表达:(1)该死的狗,谁让你偷吃我的饭?(2)讨厌的狗,偷吃人家东西,算什么英雄!(3)气死我了!竟然把我的饭全都偷吃光了,再让我捉到,看我不收拾你!(4)还有你们这些人,怎么伺候我鹅老爷吃饭的?连饭也看不住,真是的,添饭呐!快呀!最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语句,读出鹅和狗的对比语气。在这样的品词想象、体验角色中,了解白鹅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同时,感悟并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第4篇:巨人的花园课件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32-02

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由2001年秋季学期使用新教材开始,语文课堂教学就出现了变化。我们大胆地进行改革,不断地探索、总结,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思路。然而,时间也在考验着我们每一个教师,10多年来,有多少教师是真正地在坚持走课改之路,有多少教师仍然以为使用新教材就是进行课改,又有多少教师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进行了课改,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作为一名长期在农村初中任教的语文老师,笔者根据本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现象,就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单一,如只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把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设计成为相对独立的三个教学目标。殊不知,由设计单一的教学目标到设计多元的教学目标是课程改革的重大改变。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结果,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学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去考虑。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还要注重体现隐性学习目标的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去探索和实践而生成的学习目标,这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

例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2.反复朗读,借助工具书积累文言词句。3.深入理解,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后获得感悟和启迪。这3个教学目标看似简单,却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而学生在积极思考、认真讨论采用何种方法找到石兽这个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这正是我们需要体现的课堂教学的隐性目标。

二、创设切合实际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教师缺乏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的意识,有的教师是不会或不擅于创设教学情境,有的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例如,在一次研究课上,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课文《》时是这样导入教学的:1.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南京的昨天、今天。2.同学们,电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整个教学导入环节,基本上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没有参与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导入显然是无效的。

不可否认,虽然这位老师创设了教学情境,但是在教学导入环节为什么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呢?原因在于,这位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创设教学情境。在乡镇学校,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看过电影《》,以学生的经验积累来看,也不知道南京的“今天”,更别说南京的“昨天”了,结果教学导入环节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有创设教学情境的意识,还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而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将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效的。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文《地毯下的尘土》时是这样创设情境的: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选取的图片是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的插图,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说说图片的出处。2.举例说明图片中的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当学生看到熟悉的图片时,都抢着回答,整个教室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教师也很轻松地切入了教学主题。可见,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能够较快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进入教学。

三、进行扎实有效的基础知识训练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把生字新词一次性地全部板书出来(或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然后让学生认读,或当堂听写,这个教学环节往往在教学导入之后或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进行。要求学生会读会写生字新词固然重要,但这样的机械记忆却无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的教师喜欢把认读生字新词这个教学环节单独拿出来,完成教学任务后便匆匆收工,有的教师则是省略了这个教学环节,以为实施新课改就不需要讲解生字新词了。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职能决定了我们学习语言文字的目的是要学会运用。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呢?笔者认为,生字新词的学习应采用随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接触语言材料和语文实践中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

例如,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文《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教师在讲解词语“蛰伏”时可以提问学生:“针鼹还有那些生活习性?”当学生回答针鼹在冬天蛰伏时,教师可以趁机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这个词语,同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蛰伏”一词的含义。又如,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苏州园林》一课,要求学生掌握“标本”一词,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最后提问学生:“文中的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能够依据前面学习的苏州园林的知识来理解“标本”的含义,并学会运用。可见,采用随文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

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群体无意识问题多的现象,如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设计不够合理,缺乏层次,没有突出重点。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下册《为人民服务》一课时,一共提出了9个问题,并且常常是两三个问题一起抛出,学生显得手忙脚乱。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一课时,提出的群体无意识问题更多。

我们在课堂上为什么要提那么多的问题呢?这些提问都是有效的吗?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看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技能。教师在教学中不是不能提问题,而是要控制问题的数量。试想一下,教师如果在1分钟里提出2个问题,学生还有思考和自学的时间吗?笔者认为,教师要学会控制问题的数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围绕课文重点多提一些非确定性答案的问题,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

例如,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课文《巨人和孩子》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变化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巨人的变化起关键作用的是孩子们的童真与爱。为什么孩子能给花园带来春天?3.这篇童话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学生围绕这3个问题学习课文,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的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引导。显然,这组问题不多,但富有层次,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给学生留出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这样的问题设计才是有效的。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适度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管有没有必要,都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众多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教师只是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点缀,学生交流探讨的时间得不到保障,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教师的指导调控不到位,无法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教学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有度。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学相长,只有科学合理的利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做法是: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要注意整体性、综合性,要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和思考价值。其次,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减少学生的依赖性和盲从性。最后,让每一个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就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操作来看,可以参照这样的流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活动―成果展示―评价激励。

第5篇:巨人的花园课件范文

一、以境动情

小学生总是以天真无邪的眼光去审视世界,用真实的情感去对待周围的人和物。逼真的教学情境容易将小学生带入文本描述的世界,使他们在纯真的情感共鸣和情境撼动中,心灵受到极大的启发。

如:《七律・》创境片断:

师:大渡桥横铁索寒,你是如何理解“寒”字?

生: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有13根铁链,让人看上去就心惊胆寒。

师:是啊,大渡河上有一座泸定桥,桥长103米,桥高30多米。103米有多长?课前老师测量了一下,向门口看,比多媒体教室还要长几十米。30多米有多高?抬头看,比咱这多媒体教室还要高好几倍。(出示大渡桥照片)看,不用说爬过去,如果你站在上面,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生1:心惊胆寒。生2:不寒而栗。生3:毛骨悚然。生4:心惊肉跳……

师:一个“寒”字,让我们感受到这泸定桥的确是难以逾越的天险。(语言创境)如此天险,桥头派重兵把守,后方的几十万追兵也即将赶到。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22位勇士挺身而出,他们冒着枪林弹雨,爬上了铁索,10米,20米,30米,有的战士中弹了。

生1:(情境想象)可他们没有退缩,仍然顽强地向敌人爬去。生2:可他们忍住疼痛,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拿下泸定桥……

师:40米,50米,60米,有的战士,身负重伤掉进了湍急的河流。

生1:可他的战友没有被吓倒,又冒着枪林弹雨,爬了过去。生2:可他的战友含着泪水,爬得更快了,他要为自己的兄弟报仇。

师:80米,90米,近了,近了,可敌人也更加疯狂,在桥头甚至燃起了熊熊烈火。

生1:可他们毫不畏惧,一个个奋然冲过了铁索桥。生2:可他们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勇敢地夺下了泸定桥。

师:看,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来了。(播放视频)

师:同学们,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

生1:激烈的战斗。生2:残酷的战斗。生:惨酷的战斗……

师:这就是“寒”,就是这22位勇士,仅用两个小时就夺下了泸定桥!再一次粉碎了想一举歼灭的美梦!

我通过画面创境、语言创境、音像创境,将所彰显的乐观豪迈、英勇无畏的气度演绎出来。教学中,好的情境创设,时而如小提琴,时而如高亢的管弦乐;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如万丈深瀑。学生如临其境,自然会趋之如骛。

二、以读悟情

语文阅读不是科学研究,它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审美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语言美,形象鲜活,情感丰富,常常包蕴着动人心魄的艺术美。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赏读,有重点、有层次、有个性地读,并随时注重方法的引导。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

《多彩的夏天》一课中有这么一句话:“夏天是炎热的。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把热尽情地洒向大地。”特级教师杨屹老师在教学中,层层递进式共设计了四遍读书活动:第一遍读:结合骄阳似火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夏天热的感受,有的说热得满头大汗,热得都躲在空调底下,小狗热得直吐舌头,知了不住地叫着,借助感受读句子。第二遍读:将课件出示句子中的“火辣辣”一词变为两根辣椒的图像,强化超辣的感觉,随即借助文字的变化体会读。第三遍读:先启发学生想象这时候的人们会在哪里?随着学生的叙述,课件中太阳射出的火红光芒越来越强烈,最终火红的颜色充斥真整个画面,这遍读是借助画面体会热无处不在品味读。第四遍读:让学生聚焦“炎热”一词,说说“炎”字的记法。即一把火是不够的,上面一把火,下面再来一把火,确实是够热的了,最后借助字理强化读。四遍读抓住关键词句,层层深入、逐步推进,读出自我体验与文中韵味。

三、以演促情

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词语的含义,这比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

b、p、d、q几个声母的区别是一个难点,学生容易混淆,教学时,我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拿出手来描空,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举起左手,右手叉腰,b b b;举起右手,左手叉腰d d d;左手放下,右手摸头p p p;右手放下,左手摸头q q q。这样反复表演,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解决了这一难点。

特级教师孙建锋老师在执教《巨人的花园》时,引导学生理解“逃窜”一词的含义,他并没有理论化的口头说教,也没有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寻找抽象化理论的阐述,而是以表演作为教学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获得亲身体验,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提炼,从而让学生对“逃窜”一词有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

四、以画引趣

“画”的含义,有画面,绘画之意,包括静态画面、动态画面和想象的画面。静态的画以惟妙惟肖的形状和鲜明逼真的色彩从感官上引导学生的注意,动态的画面的三维效果正符合小学生喜动、好奇的心理。这些具有审美特征的教学信息很容易到达人的大脑的高级加工区,使大脑对其进行深度加工,此时有选择地加工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点。用画面呈现教学内容使本来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颇具艺术特色,这样更易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激发其智力潜能,使学生渐入美妙的知、情、意的情趣天地。

如《林海》一文,写大兴安岭的是那么“温柔”。“温柔”一词,多用来形容女性温和柔顺,而这里岭“温柔” 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于是我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认真读读有关描写岭的句子,画一张大兴安岭示意图。不少学生无从下手,我又引导他们体会“不像秦岭那样孤峰突起”一句,通过查字典先了解“孤峰突起”之意,再画出秦岭。因为“孤峰突起”好理解,同学们很快就画好了,并且边画边说知道怎么画大兴安岭了,后来他们画出一幅大兴安岭示意图:山岭连绵不断、山峰柔缓起伏,山色柔嫩细腻,就像一位温柔娴静的母亲。“温柔” 的内涵,作者的情感都融进了这幅画。就这样,绘画使词语“立”了起来,“立”起来的词又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读懂了课文,绘画品词既锻炼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五、以评激趣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正是对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投入地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和激励是学生成功的最直接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