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卫生查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天的会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会议,_天前,《_报》在头版有一条消息,说___市在迎接一场特殊的考试,而今天就是一个考分揭晓的会议。刚才当_厅长念到通过这次检查,___市基本达到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建议省爱卫会上报省政府授予___市省级卫生城市称号的时候,全场都报之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这个掌声确实表达了大家一种兴奋的心情,一种收获的喜悦,同时也是对省委、省政府对___市创卫工作高度重视,给予支持的感谢;也是对潘省长对___市创卫工作的直接关心、指导,对专家组不辞辛劳,严格公正检查、指导的感谢。我自己感到,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几多辛勤,几多汗水,几多收获,证明___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决策是正确的,也证明___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尤其是区县、街办领导班子是有战斗力的,是能打硬仗的,也证明我们从事创卫工作的这些同志是能够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的,是敢干事和能干成事的。当看到清云同志从潘省长手里面接过这个验收鉴定书时,我从内心来讲,要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和市民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_同志对下一步工作进行的表态讲话讲得很完整,尤其是刚才_省长的讲话对___市在创卫工作中做出的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特别是对___创卫工作的初步经验做出总结,是非常切合实际的。对下一步创卫工作提出的要求很全面,很有针对性、指导性。在这里,我重点讲几点意见:
一、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清目前创卫的形势。在这里我讲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初步的,第二句话是我们目前创卫取得的成果是阶段性的。从初步性来讲,通报稿中有一句话很关键,陕西省卫生城市检查团认为:___市已基本达到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大家要听清楚,是基本达标而不是完全达标。我们可以看到,通报情况的九个部分中每个部分都有若干条建议,所以我说是初步的。说阶段性是指我们更高的目标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前只是通过了省级卫生城市的基本标准。我想对下一步工作我们大家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就是任务更艰巨、标准更严格、要求更高,大家一定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目前我们创卫的形势。刚才潘省长和清云同志都强调了我们不能松劲,要再鼓干劲。
二、对当前来讲,我们要特别强调___市的创卫工作在思想上切不可松懈,在工作上切不可松劲。两个都是不能松,我想应该这样分析,一个是从现状来讲,目前的创卫工作,从我们的领导层到各个区县、街办,到每一个创卫工作者,再到每一位老百姓,还都处于一个压力和强力的态势之下,远远没有进入自觉状态,我们每季度都有检查,排在后面的奖金就没有了,连续三次名列后进就要免职,这就是一种压力,创卫工作还缺乏严格的机制保障;第二是从整体上讲,___市的创卫工作还处于一种相持阶段,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比如说占道经营,你今天不管了,明天就又出来了,乱搭乱建和“六小”,稍不小心就要出漏子,稍一松懈就有可能反弹;第三是指我们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要求的设施标准差距很大,比如说厕所、垃圾桶、垃圾处理、绿化、人均绿化面积,这些差距都很大,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第四,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实现城市远景建设三步曲,要创建国家卫生城、环保模范城和山水园林城,现在第一步才走到中间,远没走完,所以我们切不可松劲,这不是咬牙说的,是必须办到的,当前的成果仅是初步的、阶段性的。
关键词:药品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
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检验人员,由先前的单一药品检验改为食品、药品全部检验。只有发现并掌握二者检验的异同,才能更好的开展检验工作。本文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异同,作如下概述。
1.检验标准
1.1药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二部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1.2食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1.3比较 药品标准近些年来五年更新一个版本,为能及时反映当前科学发展水平,通常在新版药典出版之后,下一版药典出版之前出版增补本。食品标准无固定更新周期。
2.实验室环境
2.1药品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验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1]微生物限度检查应有单独的洁净实验室,每个洁净实验室应有独立的净化空气系统。涉及实验室监控菌株的分离鉴定、样品阳性菌株的分离分析、方法验证中的阳性菌操作等实验活动,应在专门的阳性菌实验室进行。阳性菌操作不得在供试品检验用洁净实验室内进行。[2]
2.2食品 实验室环境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布局应采用单方向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污染。实验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照度、噪声和洁净度等应符合工作要求。一般样品检验应在洁净区域进行,洁净区域应有明显的标示。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应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3]
2.3比较 二者对阳性菌和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环境都有严格的限制。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对环境洁净度、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有明确的要求,而食品没有要求。
3.培养基
3.1药品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用的培养基应进行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计数测定用培养基进行促生长能力的检查,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进行促生长能力、抑制能力及指示能力的检查。
3.2食品 培养基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按照GB/T 4789.28的规定执行。
3.3比较 培养基质量是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重要环节,药品对培养基有适用性检查,食品对培养基有质量控制。二者计数所用的培养基也有区别,应当引起注意,如药品细菌计数一般用营养琼脂培养基,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用平板计数培养基;药品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玫瑰红钠培养基,食品霉菌和酵母计数用孟加拉红培养基。
4.抽(采)样
4.1药品 一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其抽样量应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5倍。抽样时,凡发现有异常或可疑的样品,应选取有疑问的样品,机械损伤、明显破裂的包装不得作为样品。凡能从药品、瓶口(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长螨、发霉、虫蛀及变质的药品,可直接判为不合格品,无需再抽样检验。
4.2食品 食品的采样应根据检验目的、食品特点、批量、检验方法、微生物的危害程度等确定采样方案。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采样方案。应采用随机原则进行采样,确保所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4.3比较 食品与药品对抽(采)样都有明确的要求。食品的采样更加复杂和严格。不同类型的食品的有不同的采样方案,采样过程遵循无菌操作程序,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样品在保存和运输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样品中原有微生物的数量变化,保持样品的原有状态。
5.方法验证
5.1药品 当建立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时,应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和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产品的检查。若产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技术方法应重新验证。
5.2食品 食品标准中没有方法学验证实验的规定。
5.2比较 微生物检验结果易受实验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样品中含有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组分时,影响尤为突出。进行微生物检验时,应保证在检验条件下的样品浓度不足以抑制污染微生物的生长,确保检验结果的有效和准确。食品微生物检验由于没有引入方法学验证,若加工过程中添加防腐剂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添加剂,可能会影响食品本身所含微生物的检出,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6.动物实验
6.1药品 控制菌检查标准中无做动物实验的规定。
6.2食品 某些致病菌的检验需要做动物实验,如: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肉毒梭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6.3比较 动物实验对检验者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动物实验的开展对评估致病菌对人体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7.仪器设备
7.1药品 标准中规定生化实验用传统方法。
7.2食品 标准中规定生化实验可用传统方法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7.3比较 微生物检验中的生化实验对检验者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提高了鉴定水平,提升了检验效率和质量。
8.总结
通过对比食品和药品微生物检验各方面,可以发现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各自的特点。如药品的方法验证和标准按时更新是食品所没有的,食品的全自动微生物生化检定系统和动物实验是药品所没有的。如果二者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二者的检验能更上一个新台阶。作为食品药品检验人员,要掌握二者的异同,以便更好的开展检验工作,保障人民的食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附录Ⅷ C 79-88.
美术创作中色彩的微差,表现为色彩之间微小的变化,使色彩具有了非凡的魔力;建筑设计中的微差,表现为凭借相邻要素相互之间的连续性以求得和谐;教育行为中的微差,来自对教育中诸多实际问题看似细微、实则关键的差别的关注,来自将教育中的诸多实际问题拆解成简单易懂的“微型思考”进行设计构想。
众所周知,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特征和基本精神,是彰显一种人本化、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与行为,一种基于每个学生特点与差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主体性、为了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然而,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小班课堂特色表现在哪里?小班化教育优势如何凸显?如何真正落实“幸福每一个”的人本化教育理念?
小班课堂,如果仅仅是为了增加师生交流频率而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则远远不能诠释小班化教育的精髓。教育思想、行动中的微差,让我们逐渐明晰并接近理想的教育境界――不仅追求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更关注小班化的教学实质;不仅诠释小班之“形”,更挖掘小班之“神”;不要小班额的大班化教育,要的是小班额的小班化教育。
微差是一种思想,体现了对小班教学品质的认识。教学理论之前加了“小班”一词,意味着“小班教学”相较于“教学”而言,有其不同的本质属性和丰富内涵。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培训和实践,小班教师对小班教学倡导的诸多理念已不陌生。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还不能自觉地用教学行为来落实这些理念。小班教学理念的真正落实,必然需要小班教师长期积累经验与认识,并以具体的、细致的教学行为、教学经验和研究数据来解释、发展小班教学理论。微差,给予我们对小班教学本质属性认识的方向和对小班教学理论建构的基础,找到小班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细微的差别,并且将小班教学的宏观理念与小班教师的微观感受联系起来,构建属于小班自己的理念大厦。微差,引导我们聚焦于具体教学行为的改变,引导我们对小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做细致的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能充分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这些引导我们在完善小班教学策略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反思。
进行微差教研的目标,一是寻求教研主题的草根化和系列化。教研主题聚焦于实践中的真问题、小问题的研究。为了鼓励和吸引教师更深入地参与到研究实践中来,教研主题定位于一线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按照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二是追求教研内容的真实性和生成性。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非常关注教学常态下发生、发现的真实性、关键性的教学问题。处于周而复始、机械重复教学工作中的一线教师,往往会忽视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性问题。然而,这些核心性问题恰恰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开启教师实践智慧的关键因素。关注教学中的基本问题,触及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聚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量。三是谋求教研形式的务实性和创新性。有效的教研首先要摒弃以往那种“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的单向培训形式,让教师在自主建构中化“听”为“说”,通过真实问题、真诚互动、多轮反思和成果分享,让教师切实感受到学科教研和互助研讨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我们提出“问题聚焦―拆解分析―行动研究―形成共识”的微差教研范式。“问题聚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教师需求,二是自上而下的区域教学发展需求。了解教师需求,既可以通过学期初的调查问卷,也可以通过个别教师的访谈了解。“拆解分析”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听课访谈等方式了解问题现状,初步分析产生根源因素,寻求教育理念支持。“行动研究”主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课例研讨,采用“头脑风暴”关注教学细节,探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形成共识”主要通过区域教研展示、学科经验介绍推广研究经验,完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康腹止泻片;微生物限度检查;培养基稀释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microbial limit test of Kangfuzhixie pills.Methods Culture medium diluted method was used. Results Culture medium diluted method can eliminate the pills′ inhibiting effect on bacteria,fungi,yeast and examine designated microbial species.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simple,accurate,feasible and suitable for microbial limit test and quality control of Kangfuzhixie pills.
Key words:Kangfuzhixie pills; microbial limit test; culture medium diluted method
康腹止泻片是由木馏油、老鹳草粉、黄柏干浸膏等药材经加工而成的中成药片剂。本品味特异,具有化滞止泻功效。用于饮食不节或水土不服导致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处方中的老鹳草、黄柏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1,2],若用常规法对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将不能真实反映样品的污染情况[3]。为此,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有关规定[4],对康腹止泻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验证,以确定其是否适用于本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从而准确有效地检出样品中污染的微生物[5]。验证表明,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对本品进行检查,可使污染的微生物能被顺利检出,常规法则可用于控制菌的检查。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行,能有效控制康腹止泻片的质量,并可为同类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F)10123],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黑曲霉(ATCC16404)购自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1.2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
1.3 供试品
康腹止泻片(批号41EA1),大幸药品株式会社。
2 方法与结果
2.1 菌液的制备[4]
2.1.1 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
取新鲜培养物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24 h;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 mL含菌数为50~100 cfu的菌悬液。用于控制菌验证时制成每1 mL含菌数为
2.1.2 白色念珠菌 取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培养基中,培养24~48 h;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 mL含菌数为50~l00 cfu的菌悬液。
2.1.3 黑曲霉 取新鲜培养物接种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培养5~7 d,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3~5 mL,将孢子洗脱。然后,用适宜的方法吸出胞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0.05%(体积分数)聚山梨醇的0.9%(体积分数)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l mL含孢子数50~100 cfu的孢子悬液。
2.2 供试液的制备
取样品10 g,加入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 mL,用匀浆仪打碎,摇匀,制成1∶10的供试液。
2.3 验证试验
验证实验所用培养基均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要求,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且均符合规定。
2.3.1 细菌、真菌及酵母菌计数(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 在确定适合的检查方法后,验证试验至少应进行3次独立的平行试验,并分别计算各试验菌每次试验的回收率。
试验组:各取1∶10供试液1、0.5、0.2 mL和试验菌液1 mL,分别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相应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
菌液组:取试验菌液1 mL注入平皿中,立即倾注相应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2个平皿,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
供试品对照组:各取1∶10供试液1、0.5、0.2 mL,按试验组操作,不加菌液,测定样品本底菌。
计算各试验菌株的回收率,结果见表1。表1 计数验证菌各菌株回收率结果
由表1可见:黑曲霉的回收试验,当供试液为1 mL·皿-1时,3次试验的回收率均即可达到70%以上;白色念珠菌当稀释至0.5 mL·皿-1时,3次试验的回收率达到70%以上;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3个菌株的回收率试验,要稀释至0.2 mL·皿-1,3次验证的回收率才能均达到70%以上。因此本品的细菌计数、真菌及酵母菌计数均可用培养基稀释法检查:细菌计数用0.2 mL·皿-1,真菌及酵母菌计数用0.5 mL·皿-1。
2.3.2 控制菌检查法的验证 本品为含有药材粉末投料的口服制剂,控制菌应检查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验证大肠菌群检查法时,采用大肠埃希菌作为试验菌。
2.3.2.1 大肠埃希菌检查法的验证 取1∶10供试液10 mL及大肠埃希菌菌液1 mL加入100、200 mL的BL增菌培养基中,按大肠埃希菌的检查法进行检验。
2.3.2.2 大肠菌群检查法的验证 取1∶10供试液1 mL及大肠埃希菌菌液1 mL加入不少于15、30 mL的胆盐乳糖发酵培养基中,按大肠菌群的检查法进行检验。
由表2可知,试验组均检出大肠埃希菌,因此本制剂的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均可用常规法检查。
4 讨论
本品含有木馏油、阿仙粉、黄柏粉等成分,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验证试验结果证明,本品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药典收载的除去供试品抑菌作用的方法有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离心沉淀法等,或几法联用。由于本品是中成药,推断其抑菌作用不会太强,因此尝试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通过扩大培养基的使用量,使供试品在培养基中稀释,结果各规定菌株的回收率均达到药典要求;控制菌则用常规法即能顺利检出试验菌。培养基稀释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只需增加培养基量,即可很好地消除本制剂在试验条件下的抑菌作用问题,因此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有效,能很好地控制康腹止泻片的质量。表2 控制菌验证结果
参考文献
[1] 金晴昊,崔京浩,郭健鹏.老鹳草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840-841.
[2] 金建玲,栾永娜,华国强.含小檗碱中药的抑菌活性与小檗碱含量的关系[J].中医药学报,2005,33(5):19-21.
[3] 许华玉,杜鹃,汤杨.药品中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验证的必要性[J].中国药品标准,2005,6(4):262,46-47.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手卫生; 对策研究
Status Survey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Hand Hygiene of Medical Staff/YANG Guo-sheng,DONG Ming-yu,LIN Fang-fa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20):136-138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hand hygiene status of medical staff,so as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Method:Medical staff were adopted the hand hygiene train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3,and hand hygiene inspection data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ere collected at the same tim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tegrated data,hand hygiene compliance of medical staffs in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Result:The hand hygiene status and ATP detection of medical staff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after training were significant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aining(P
【Key words】 Medical staff; Hand hygiene;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First-author’s address: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Fuwai Hospital,Beijing 100037,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20.046
医务人员的手污染是造成患者交叉感染的重要原因,做好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和途径[1-2]。手卫生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减少耐药菌传播的主要措施,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手卫生效果。如果医务人员不注意手部卫生,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甚至可能造成医院感染的暴发。据报道,通过手传播造成的医院感染占所有原因感染的30%[3]。为深入了解本院医务人员整体手卫生现状,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本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手卫生培训与考核,旨在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护意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2年9月-2013年12月由医务处、感染控制处组成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对全院临床医师、护士、技师进行手卫生调查、培训和考核。参加调查的医务人员情况具体如下:内科233名,外科245名,医技科室75名,共计553名。
1.2 方法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正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的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手卫生的执行情况。每位医务人员参与调查后统一进行培训,培训之后再接受手卫生知识考核,须完成试题笔答、操作考核及效果检测三个步骤。
1.2.1 笔试及操作考核 重点考查医务人员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掌握程度,对洗手指征的掌握,对手卫生操作要点的掌握。考核期间,通过询问医务人员,了解手卫生现状及影响手卫生效果的原因。
1.2.2 效果检测 采用ATP快速检测、传统微生物培养检测两种方法。通过采集医护人员手掌部位的皮肤样本,分析检测数据,进行手卫生效果评价。检测时间:(1)培训前;(2)培训并按照规范流程洗手后。ATP检测是一种快速检查手部清洁程度的方法。工作原理是依据所有生物体中均有ATP存在,通过检测ATP间接地证明生物体的存在;检测值
为提高手卫生考核参与率,工作人员将高级职称人员安排在工作地点进行现场考核,住院医师安排在指定场所集中考核,以最大限度地方便临床医务人员参加考核,提高参与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影响手卫生的因素分析 从试题笔答结果看,笔试合格率为100%。其中影响手卫生的因素具体如下:仍有少数人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护理同种患者不会导致交叉感染、没有必要洗手、接触同一患者不需要洗手等。与此同时,在手卫生考核间歇针对本院手卫生相关问题询问临床医护人员,也了解到由于目前医务人员工作量大、医院配备的洗手池数量有限等原因也会直接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2.2 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检测效果比较 ATP快速检测的数据经配对t检验分析显示: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培训前后的ATP检测值均显著下降(P
图1。培训前,ATP检测平均检测值(63.8±5.4),并有13名检测不达标,达标率为97.6%;培训后,ATP检测平均检测值(8.3±1.5),达标率为100%。结果显示,培训前后的ATP检测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检测结果看,医技科室因平日接触仪器等原因,手部卫生状况稍差。总体来看医务人员手部清洁度较好,检测值均能达标,培训后均维持在检测值达标线以下,且较培训前明显改善。
传统微生物培养检测结果分析发现:培训前经细菌分离培养仅5名检测结果为阳性,有表面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胶黏罗斯菌等菌落,其他人员检测结果均阴性;培训后检测结果所有人均为阴性。
3 对策
3.1 加强手卫生的培训及管理 宣教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基础和前提[4],尤其是培训手卫生管理的必要性、医务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洗手指征、洗手及消毒的方法步骤最为重要,因此本院将手卫生工作纳入“三基考核”之中。结合目前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为增强医务人员预防院内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现定期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培训、检查与考核;并逐步完善医院的手卫生管理措施,有步骤地组织全院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手卫生宣教,提高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对手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笔者还制作院内手卫生宣传手册并发至病房、手术室、门诊等各科室,通过医院内部网络将宣教材料发至各科室学习。同时,将手卫生工作纳入医务人员考核内容,对新上岗的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2 制定切实可行的手卫生管理制度 依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使手卫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3 加强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环节[5]。行为教育干预和有效的手卫生监测能更好地促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使手卫生依从性能持久,减低医院感染[6]。一方面,通过检查洗手液、手消毒剂消耗情况,观察、统计分析洗手率,督导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另一方面,采用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方式对手术室、供应室、重症病房等重点科室、重点岗位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检查,随机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ATP快速检测,确保检测指标在合格范围内;并按规定每月采样做细菌培养,将监测结果上报感控处,并反馈至被查科室,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必要时给予处罚,对改进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落实,做到持续改进。感染管理人员定时不定期地进行洗手考核,对手卫生结果进行抽样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必要时通过医院信息简报进行公示。
3.4 改进手卫生设施 基础设施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必备条件。通过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发现:导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包括工作忙、工作量大,个人对洗手没有足够的重视,洗手池数量偏少,没有针对洗手的奖惩,水龙头开关不方便等。根据考核中了解到的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原因,医院在必要场所增加洗手池,有效减少医务人员洗手往返时间;并在所有水池旁配备洗手液、擦手纸巾并在对应墙上张贴六步洗手法示意图,增加洗手设施的可及性、方便性、实用性;同时,在各病区走廊配备快速手消毒液,方便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以及接触患者环境、物品后进行快速手消毒。只有基础设施完善,才能为预防医院感染打好坚实基础。此外,还应加强对保洁的监督,督促保洁人员及时刷洗洗手池。通过采用以上措施,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4 讨论
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7],而手卫生又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最简单却最未能有效的环节。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医生和护士是具体的操作执行者,与患者接触较为频繁,如果医护人员在各种操作前后不重视洗手,手上残留细菌随之带到医疗器械或其他患者身上,可能会形成接触-污染-携带-传播的过程,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加强手的清洁与消毒,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众多研究表明,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发生,医务人员常需频繁接触不同患者,手便成为散播微生物的重要传播媒介。因此,保持手卫生成为预防医院感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提高医务人员洗手效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非常差。医院感染与医护人员手卫生是密切相关的[8]。手在临床工作中的带菌状况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报道[9-11]。普通肥皂、洗手液洗手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尽管卫生部对洗手指征有明确规定,医院感染管理处也反复强调洗手的重要性,临床医生护士对洗手要求也有明确的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执行不到位。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医生在查房、换药过程中从检查开始,到最后结束,自始至终不曾洗手;门诊医生也经常仅仅在接诊最后一个患者后才洗手;护士在静脉点滴、肌内注射等操作过程中,也往往忽略了两例患者之间需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这一环节,经常是完成整个病区护理操作后才洗手,而且洗手也很难按六步洗手法进行规范洗手。在调查中笔者还注意到医护人员在去卫生间前、喝水用餐前、下班前都能做到认真洗手,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却忽略洗手,表明医护人员对洗手的认识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缺乏对患者的保护认识,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缺乏,在实际工作中也有人采用戴手套取代洗手。
医院院内感染多为接触性传染,主要是通过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以及患者或医务人员的手使细菌移位而导致感染[12-14]。调查显示:由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0%[15]。采用肥皂加流动水洗手,可使手上的细菌数量减少60%~90%,基本达到清除细菌的要求。同时,由于洗手简单、方便、经济、有效,因而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对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当前,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医疗护理的质量。因此,医院管理者应不断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和减少感染事件的发生,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护理的质量,有效保障医疗安全。笔者认为应重点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健全医院感染预防管理制度、加强感控的专业知识培训,并进行严格的无菌消毒,以减少医院院内感染,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重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16]。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仅要加强本院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更应注重对实习生、进修生、工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持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要寻求更多的途径、采取全方位的措施,并通过加强手卫生管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许秀香.基层卫生院医院感染面临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108-109.
[2]熊涓,张梅芳.浅谈医院感染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21-122.
[3]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0-142.
[4]叶剑,章雪影,钟玉居,等.教育干预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5):107-109,112.
[5]邢丽华.手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12,20(9):1099.
[6]兰祥玉,王卫红.连续行为干预对医护人员良好手卫生习惯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50-51.
[7]陈洪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8):159-160.
[8]丁璞.规范护理行为控制可控的医院感染[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74-75.
[9]杨晓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47-1848.
[10]尚少梅,王宜芝,郑修霞,等.促进护理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07-510.
[11]董明驹,史莉,杨富强,等.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管理与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3):508-509.
[12]明淑兰,廖常菊,邹雪梅,等.综合医院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0):150-151.
[13]吕亚Z.医院感染管理的关键环节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22(6):102-103.
[14]张俊芝.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与预防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70-71.
[15]牛秀成,张素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
关键词:空气微生物;监测;评价;调查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1-0013-01
前言
城市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于大气环境中,是城市大气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生存环境的不同而各异,环境空气中的微生物随处扩散,其污染影响着生物体的健康,尤其是人类的健康[1-2]。目前有不少研究对空气微生物污染进行了调查与评价,主要涉及大中型城市,如上海,兰州等[3-4];对小型城市地区的微生物污染调查鲜有报道。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盐城地区化工园区的崛起,该地区大气微生物污染现状如何?是否威胁这当地人类健康?相关的研究甚少有报道。本研究对该地区4个采样点进行了环境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并采样《大气微生物污染级别划分标准》对其结果进行评价。本调查将为合理开发资源,有效控制大气污染提供基础信息。
1 研究区域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中部,江苏省中部,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市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4921平方公里。盐城地处北纬32°34′~34°28′,东经119°27′~120°54′之间。江苏省盐城市环境空气4个采样点进行空气中细菌和霉菌状况调查。
2 研究方法
2.1 样品采集
2016年5月和7月分别对盐城市4个采样点进行环境空气细菌和霉菌状况调查。
2.2 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方法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撞击法》GB/T 18204.3-2013,利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JWL-6型)采集各采样点环境空气中细菌和霉菌样品[5],并利用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指定的《大气微生物污染级别划分标准》进行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表1)。
2.3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盐城市环境空气4个采样点监测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中,指示植物叶片含硫量均值介于1038~3448 mg/kg;根据叶片含氟量均值评价,含氟量介于131~575 mg/kg(表2)。细菌监测结果显示75.0%的测点污染评价级别为较清洁,25.0%的测点污染评价级别为轻微污染;霉菌监测结果显示75.0%的测点污染评价级别为清洁,25.0%的测点污染评价级别为较清洁。盐城市环境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整体较好,尚未出现污染级及医生的状态。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大气污染,PM2.5污染不断加。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PM2.5具有吸附微生物的功能,从而导致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浓度不断增加[6],细菌和霉菌是环境空气中最为常用的微生物指标,空气中细菌和霉菌浓度越高说明空气微生物污染越严重,需要环保部门加强监测与管理力度。建议盐城市政府进一步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布局,盐城市环境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盐城地区的环境空气污染治理和监测,进而减少微生物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威胁。
参考文献
[1]孟紫强,胡敏,郭新彪,等.沙尘暴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 471-472.
[2]阚海东,宋伟民,蒋蓉芳,等.大气微生物污染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影响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 1999, 15(9):817-818.
[3]宋凌浩,宋伟民,施玮,等.上海市大气微生物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0,17(3):135-138.
[4]张丽华.兰州地区气挟微生物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6,31(3):236-238.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加丰富,急性胃炎的发病率也在升高,同时出现年轻化趋势。了解、预防、治疗急性胃炎同等重要。急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导致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临床常分为单纯性、糜烂性、腐蚀性和化脓性,其中单纯性最为常见。致病因素很多,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精神神经因素、外源性刺激等引起。引起发病的因素很复杂,化学或物理的刺激,细菌、病毒及毒素均可引起。化学刺激主要来自烈酒、浓茶、咖啡、香料及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急性腐蚀性胃炎可由误服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剂导致。物理刺激如过热、过冷、粗糙的食物,均会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性改变。进食有害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本文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平顶山市地区2011年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患急性胃炎小学生的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生活习惯是本地区小学生急性胃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2月收治急性胃炎患者358例,男191例,女167例,年龄7~12岁,平均9岁。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或不适。恶心与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舒服,严重患儿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脱水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失水过多引起,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呕血与便血,少数患者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大便发黑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无发热、咳嗽等其它伴随症状。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5,P>0.05)。
方法:查阅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对患者一般资料、患病经过、诊断进行分析,尤其是患儿发病前的各种诱因。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化学因素:误服有毒物质如农药、高锰酸钾26例,口服退热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2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
物理因素:生活习惯不规律如不吃早餐、喜欢喝冷饮吃冰淇淋、喜欢吃麻辣串、喜欢吃零食、饭后剧烈运动、熬夜等168例。其中男88例,女80例。
生物因素:误服污染细菌或毒素的食物如进食前不洗手、校园周边的不洁小吃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
精神神经因素:精神、神经功能失调如期末考试前精神紧张、与同学关系紧张2例。其中男0例,女2例。
外源性刺激:腹部外伤如同学嬉戏时误伤、误服异物2例。其中男2例,女0例。
应激状态:重症患儿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出血1例。其中男0例,女1例。
本次研究与急性胃炎有联系的6个因素经t检验、X2检验,其中生活习惯X2M~H=3.86~6.23,P
讨论
急性胃炎是生活中常见病,病变为弥漫性或胃窦部黏膜的炎症。黏膜充血水肿,胃黏膜表面有渗出物及黏液,部分可见点状出血或不同程度的糜烂。严重者黏膜下层水肿、充血。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压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钝痛,伴腹部饱胀或不适。少数患儿出现剧痛。恶心与呕吐,呕吐物为未消化的食物,吐后不适感减轻,严重患儿直至呕吐出黄色胆汁或胃酸。脱水由于反复呕吐和腹泻,失水过多引起,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状,严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发凉发麻。呕血与便血,少数患者呕吐物中带血丝或呈咖啡色,大便发黑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说明胃黏膜有出血情况。患儿急性胃炎发病后,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学习成绩,祛除致病因素后常可以自愈,故预防急性胃炎显得更为重要。本研究分析了平顶山市地区2011年小学生患者的致病因素,结果显示,生活习惯是本地区急性胃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①饮食调节:进食前要洗手,提高早餐质量,拒绝生冷食物,不可暴饮暴食。学校周边的小吃零食要注意饮食卫生。剧烈劳动、运动后不要马上进食,应先休息一会儿。进餐前不要大量喝水或饮料。家长和老师要加强教育宣传。家长可根据患儿不同体质进行食疗如桂花心粥、鲜藕粥、桔子蜂蜜饮、枸杞藕粉汤、桔皮粥等。②劳逸结合、调养精神:适当运动可增强体质如散步、游泳、爬山等。家长不要给孩子安排太多课外学习。有熬夜习惯的孩子,家长要督促按时睡眠。③中医调理:食滞胃脘型,可饭后口服山楂丸,疗效显著;暑湿犯胃型,可口服藿香正气软胶囊,易于服用,效果好;寒邪犯胃型,可口服香砂养胃丸;胃热炽盛型,可口服黄连素片,效果明显;肝郁气滞型,可口服逍遥丸。
[关键词]丹参溢心胶囊;抑菌作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中图分类号]112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09-0041-02
为探讨丹参溢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我们对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了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及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
1、试验材料
1.1试药与培养基
营养肉汤、营养琼脂、玫瑰红钠、改良马丁培养基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氯化钠分析(汕头市西陇化工有限公司)。
1.2样品
丹参溢心胶囊,批号为2010021,20100418,20100719由云南文山特安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编号为1,2,3。
1.3仪器
电热鼓风干燥箱(型号:DG101-1A,北京市永光医疗仪器厂);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型号:PYX-34×40,上海市跃进医疗器械七厂);电子恒温水浴锅(DZ-KW-4,上海科析试验仪器厂);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型号:YXQ1280,上海医疗用核子仪器厂);电子恒温水浴锅(DZKW-4,上海科析试验仪器厂)。
1.4阳性对照菌
枯草芽胞杆菌[CMCC(B)63501],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黑曲霉[CMCC(F)980003]。均由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提供。
2、实验方法与结果
2.1供试液的制备
分别取供试品10g,加入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45℃水浴15分钟混匀,制成1:10的供试液,取2ml加入8mlPH7.0氯化钠一蛋白胨缓冲液混匀,制成1:50的供试液,取1ml加入9ml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混匀,制成1:100的供试液,备用。
2.2菌液的制备
①取经36±1℃培养24h的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肉汤培养物1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0-5-10-7。②取经26±1℃培养18-24h的白色念珠菌的改良马丁液体培养物1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0-6。③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加人3ml0.9%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吸出1ml,用0.9%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到10-51ml。以上三种使成每1ml含50-100cfu,经活菌计数备用。
2.3回收率测定
2.3.1
直接接种法每组平行试验2份①试验组取供试液1ml,加入各菌液1ml,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②菌液组取上述菌液1ml注入平皿后,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③供试品对照组取供试品1ml,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④取稀释液1ml注入平皿,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作阴性对照。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皿注入营养琼脂培养基,37℃培养48h,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平皿注入玫瑰红钠培养基,置25-27℃培养72h。结果见表1。
2.3.2培养基稀释法平行试验2份。①试验组取1:10,1:50、1:100供试液1ml,分别注入5个平皿中,每皿0.2ml,加入枯草芽胞杆菌菌液1ml,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②菌液组取菌液枯草芽胞杆菌1ml注入平皿后,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③供试品对照组取供试品1ml,分别注入5个平皿中,每皿0.2ml,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培养。结果见表2。
2.4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试验组回收率=(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100%
2.5控制菌检查法验证
本品为口服制剂,按2005年药典标准检查控制菌是大肠埃希菌,平行试验2份。①供试液对照组:取1:10供试液10ml接种于100ml的胆盐乳糖增菌液;②试验组:按方法①再加入1ml相应的阳性对照菌,混匀;③阴性对照组:按①取样后,胆盐乳糖增菌液中加1ml金黄色葡萄球菌;④阳性对照组:取1ml大肠埃希菌加入100ml胆盐乳糖增菌液中。于36±1℃培养24h。取上述培养物0.2ml,加入含5ml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用MUG培养基作对照,分别于5h和24h在360nm紫外线下观察。沿管辟加入靛基质试液数滴,观察。试验结果:供试品对照组未检出大肠埃希菌,阳性对照组检出相应的阳性菌。阴性对照组未检出大肠埃希菌,结果表明可用常规法进行检查。
3、讨论
丹参溢心胶囊是由三七、紫丹参、灯盏细辛等组成,主要用于活血化瘀,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从表1、2可见,样品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回收率大于70%。证明其对上述4种菌无抑菌作用。枯草芽胞杆菌有抑菌作用,在1:10稀释级回收率均不过20%,1:50、1:100稀释级回收率均大于70%,故1:10稀释级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在1:50、1:100稀释级可用常规方法测定。
根据上述结果,丹参溢心胶囊在生产工艺,组成成份及原检验条件不变时,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测定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数测定用直接法,控制菌用常规法测定。
参考文献:
[1]中国药典[s],一部,2005:附录71-74
[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操作规范[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335-341
[3]杜鹃,范兵三,高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研究[J],中国药事,2006,20(3):156-158
[4]陆蓓,凌明,栓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J],中国药事,2006,20(3):167-168
[5]孙玲兰,双黄连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J],中国药师,2008,11(1):102-103
[6]吴潇,乌洛托品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J],中国药师,2007,10(12):1261-1262
[7]张雪原,林晓辉,三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J],中国药师,2008,11(8):1004-1006
[关键词] 基层卫生院;检验误差;分析与控制
检验结果在临床诊断、治疗、观察病情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检验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相对于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基层卫生院临床检验是薄弱环节。目前,实验室诊断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极为重要的部分,越来越多的疾病依赖于精确的检验结果才得以做出正确诊断及治疗评价。各级医院都越来越重视检验工作的质量。笔者从事多年基层卫生院检验工作,对检验过程中易发生的检验误差管理有较深的体会,现将基层卫生院常见的仪器设备硬件、管理及操作程序、人员素质方面易导致的检验误差及其控制方法,总结报道如下:
1.仪器、设备、试剂致检验误差及控制方法
由于对仪器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原理及显示信号的含义不是十分了解,而且在同一实验项目更换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试剂时,没有依照试剂说明书上的要求改变不同的参数,致使实验结果出现系统性的误差。加上仪器保养不善及仪器内部一些零部件老化,损耗,没有及时发现而引起的实验结果差错。或所用试剂与仪器设备的要求不符,有时会对仪器造成一定的损害。为避免以上出现的差错,对于高档仪器,应规定专门的负责人,相对固定操作人员。每个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测定方式和方法,各种信号显示的含义,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建立操作卡片,从仪器的开机至关机(包括暂停)的全过程,每一步骤均应按照操作卡上的指导进行。并对设备进行正确认识,建议在常规工作中使用的仪器日间不必关掉电源,每日10h左右的工作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仪器应有日常使用记录、质控记录和质控图、故障及排除记录和维修记录。定期对各种仪器做日常维护,并严格按照各种仪器的维修要求去做[1]。
2.检验标本采样与处理易导致误差及控制方法
在血液标本的送检中,有的血液标本没有按实验室的要求加入特别规定的抗凝剂。如:测定血液黏稠度要用肝素抗凝。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应加3.18%枸橼酸钠抗凝,在血液标本中有的抗凝剂比例不恰当,如血沉血标本,有时没有按抗凝剂:血液应该是l:4的比例操作。或者有使抗凝剂量少而血液量加大的情况,就会引起血液凝固或实验结果偏低的现象。或抗凝剂用量多而血液用量少使血液稀释引起实验所得结果偏高。血标本被稀释或溶血在病人正在进行输液的同一侧胳膊上采静脉血就会造成血标本被稀释,一旦采完静脉血后没有将注射针的针头拔下就直接将血注入试管中,且速度过快,将会由于压力大将血中红细胞破坏因而引起血标本溶血。在尿液标本的送检过程中对于一些需要特殊检验的尿液标本因与一般体检一样送去了随机尿样,至使漏检率大幅度升高。比如:对于有病理性蛋白尿及糖尿病的患者送样,就应留取餐后2h尿更有利于病理性蛋白尿及糖尿病的检出;对于有的需检查尿胆原的患者,就应留取下午尿标本更会有利于尿胆原的检出。需要做尿液分析的尿标本如果不新鲜或是误用加了防腐剂的标本来做尿液分析,就会导致结果出现不应有的异常情况。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应向患者询问是否当前服用了大量维生素C等药品,这是因为大量服用维生素C就会使葡萄糖,亚硝酸盐,胆红素及潜血呈现不应有的阴性结果。因为碱性尿会造成蛋白试纸的假阳性,在进行蛋白质试验时要注意pH。高比重尿液可能会降低潜血反应的敏感性,次氯酸盐及尿道中微生物过氧化物酶可能将会引起假阳性的结果。在大便标本的送检过程中标本量太少或因特殊原因未采到有病变的标本,而是不小心取了正常部分的标本来送检,结果将会使本应异常的报告反而按正常结果出具报告。血液细菌培养标本的送检过程中,在抗菌治疗后和发冷发热后采集了血液细菌来培养标本。而正确的采血时机应当在患者发热期间越早越好,或最好在抗菌治疗前,当然以正在发冷发热前0.5h.为宜。当在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时,没有注意时间限制而随意留取标本。正确的标本采取应是患者自然咳痰:需要患者清晨留取,留取标本前要用清水漱口3次,然后再用力咳出。如果咳痰较困难的可用雾化蒸气吸入的办法以利痰液咳出。不应在用抗生素时间不长之后留取尿样标本。正确的标本收集应该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或停用抗生素5d之后留取尿液标本;尿液在膀胱内应停留6h以上,使细菌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繁殖[2]。
3.检验人员责任心与心理因素易导致检验误差及控制方法
由于对已稀释标本的最后结果没有乘以稀释的倍数,或将病人姓名张冠李戴,或者拿错病人的标本;误将―份病人标本当做了两份病人标本来加样;有时也会将同―病人标本拿来重复加样,填写检验报告时不小心将结果写错;或没有仔细核对检验报告与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否相符;有时没有将漏检的或漏填写好的报告查对出来。这些由于检验人员疏敷而出现的差错,科室领导应对其批评教育,并指出应改进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由于心理因素造成差错的部分检验人员,要仔细分析失误原因,是否有心理负担,其中生理疲劳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因为情绪的好坏,及对工作是否有兴趣,都会使检验人员生理产生疲劳[3]。其中消极情绪是心理疲劳产生的重要因素。生活上的失落感、工作中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或事业上的挫折感、对简单工作的单调感及长期从事一定工作有了厌烦感,这些都容易导致检验人员在工作中产生心理疲劳,这类检验人员遇事易烦躁,因而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
参考文献:
[1]刘兴中.乡镇卫生院临床检验中常见的差错及控制方法[J].中外医疗,2008,27(2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