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总结范文

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总结

第1篇: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总结范文

关键词: 导学案;编写策略;自主学习

前言

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国家多次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导学案就是随着改革应运而生的产物。由于“导学案”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考虑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全过程的发展和联系,由教师编写设计学习指导方案。因此,导学案编写是导学案教学模式有效性实施的关键。本文坚持把新课程改革理念作为研究的宏观导向,重点探讨高中地理导学案编写策略,以促进导学案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导学案的编写策略

“导学案”就是将教学内容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对学生实施科学有效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教学方案。“导学案”既是一种教学方案,也是一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案[1]。因此导学案编写的好坏决定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导学案”教学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课前预习导学案―课堂学习研讨案―课后拓展延伸案。所以本人根据自己的实际导学案教学经验从以三部分对导学案编写的策略加以分析整理,仅供参考借鉴研究之用。

(一)导学案编写前的准备策略

1. 吃透教材、解析课标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中心,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教材内容的设置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思路。而高中地理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即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相对完整,每一章节、课时甚至各地理教材之间都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只有教师对教材内容充分把握分析、吃透教材,才能在课标的引导下明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掌握重难点内容和一般内容的关系,才能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方法,才能编写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导学案,才能发挥教材在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方面的教育功能[2]。所以无论您是有着非常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上岗的新教师,都要对照课标将教材的内容熟悉三遍,切记经验化、自我化。

2. 题海捞珍、准备素材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把时间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并努力简化学生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3],所以在编写导学案之前,教师应该将与本部分内容相关的题目找出来,做一遍或是大致浏览一下,找出易考点和重难点,分析题型和变题,并搜索其他科目中或是社会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或视频、动画,为导学案的编写准备素材。

3. 掌握学情、理清思路

在编写导学案之前,教师务必要对学生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包括各分数段学生比例、学生学习兴趣情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思维状况、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对教师及学科的态度、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分配等问题。这都为导学案的编写扫清障碍,在教师对教材和学生充分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从学生自主学习角度构思导学案编写的思路,及预设和可能生成的问题的准备。

(二)课前预习导学案的编写策略

1. 注重基础

课前预习导学案的目的是让学生课前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将所要学习的内容中简单、基础的部分自我消化,并能从自己的脑海中提取出已学的和本部分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所以课前预习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切记难、怪题目的出现,以免打消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在课前预习导学案中也可以预留1――2个思考题,引发学生对本部分内容进一步深入的思考。

2. 建构体系

地理问题大多是关联性的分散知识点,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这有助于学生记忆和轻松的掌握地理知识,对于知识的建构,教师可以以框架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填空,这样学生可以充分阅读书本,并理清知识的前因后果,而不是盲目的记忆结论[4]。

(三)课堂学习研讨案的编写策略

1. 回归生活、情感教育

地理知识庞杂,涉及到政治、军事、文化、天文、历史、生态、环境、工业、农业、商业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是最接近生活的一门学科,因此地理导学案的编写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实际中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而发挥人的潜力的后天教育环境,与其说是物质,不如说是情感,所以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也要将情感教育贯穿其内,以此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5]。

2. 问题导学、分清层次

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句话我想也同样适用于理性思维较强的地理学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地理问题设计,可以引发学生质疑、思考,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因此导学案在编写时,尽量将重难点知识剖析使之问题化。而问题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层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同时,实现导学,这也是“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地理基本理念所要求的[6]。

3. 知形转换,提高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的核心,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掌握、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从图形中提取、总结相关信息的能力,还要学会将知识点转化成图形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编写导学案时,要注重知识和图形之间的转换,这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7]。

4. 训练巩固、当堂检测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告诉我们,要想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必须大力缩小最近发展区。因此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已经达到的知识水平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当堂训练,即每个知识点后都应配备相应的题目,在加强学生记忆力的同时,增加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获得前进的动力,这样学生才能逐步达到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四) 课后拓展延伸案的编写策略

课后拓展延伸案,即课后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有针对的进行题目筛选、编写的。其目的是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研讨的结果进行反馈检测和提高训练,因此题目的选择要全而精,这时“题海捞珍”的编写前的准备工作就能帮助你快速的锁定所需的题目,分层训练、步步提高。

二、结语

导学案的编写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使用导学案的目的,因此在新课改的基础上,本文汲取了众多一线教师和众多学者的经验总结,对导学案的编写策略进行阐述,虽然导学案的编写从某种程度上会增加教师的备课量,但却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桥梁,因此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使用导学案教学,相信我们的学生会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辉.“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科学论坛,2010,10.

[2] 莲子.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意义和原则[J].云南教育,1999,14.

[3] 郑凤英.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J].新课程(中学版),2009,05.

[4] 张弦.高中地理教材知识体系的构建[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1.

[5] 顾琦.地理教学与情感教育[J].地理教学,2010,20.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