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示范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工作重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管理服务入手,打造全民健康管理的服务品牌,以项目运作为牵引,以健康惠民内容为支撑,以健康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充分发挥现代医学与信息化结合的示范效果,全面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分步骤实现覆盖全区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面向政府、医疗机构、居民等各种用户群,提供居民健康检测、动态建档、健康促进与干预、健康教育以及基层医生慢病管理新模式等惠民惠医服务,建立完善的服务于民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更好的为居民健康提供科学、便捷、有效的服务。构建以健康小屋为载体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平台,发挥健康巡诊包作用,引导居民健康自我管理,提高基层医疗信息化水平,同时,也为“健康”整体健康城市计划提供示范作用。
三、工程内容
1、建设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成包含健康管理平台框架及中间应用系统、健康门户网站、智能健康服务系统、基层业务辅助系统等内容的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健康测量设备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使健康测量产生的数据直接与后台的信息服务系统自动对接,方便操作、服务和业务管理;利用健康服务系统,及时对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提升健康理念。
2、发挥健康小屋功能作用。在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健康小屋,配置血压、血糖、心电、健康指导机等设备并投入使用。广泛组织辖区居民体检,特别是65岁以上老人体检,发挥健康小屋信息载体作用,为居民提供健康检测、动态建档、健康促进与干预、健康教育以及基层医生慢病管理等惠民便医服务。
3、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为全科服务团队配备健康随诊包,发挥具有数据接口的血压仪、血糖仪、血氧仪、心电仪等设备的作用,方便服务居民,丰富服务内容,实现信息共享。
四、实施步骤
1、工程建设阶段(2013年5月-11月)召开项目启动会议,按照工程建设方案,有序推进健康管理系统建设。建成14家健康小屋,下发随诊包。
2、试运行阶段(2013年12月)完成相关人员培训任务,对整体工程进行全面测试,健康管理系统试运行。
3、巩固完善运行阶段(2014年-2015年)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系统应用考核等长效运营机制,确保健康示范工程及健康促进服务取得预期的效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分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有关单位要从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高度,认真做好健康示范工程建设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思路和目标,细化任务,创新举措,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关键词:配电网;研究;工程;示范
作者简介:吕鑫(1982-),男,河北廊坊人,廊坊供电公司,工程师。(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7-0192-01
一、示范区概况
廊坊供电公司城市配电网示范区东起银河路,北至北凤道,西至西昌路,西南以京沪高铁为界,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供电类型属于B类供电区域。包括廊坊市委市政府、妇幼医院、中医医院等多家重点单位,是廊坊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商业、交通较为集中的地方。该区域内城市建设相对成熟,负荷发展趋于稳定,适宜开展示范区建设。
二、目前示范区存在的问题
目前示范区存在配网结构薄弱、线路拉手比例小、转代能力差、设备装备水平低、配电网自动化及通信覆盖率低等问题,亟需改造更换。
(1)10千伏架空线路绝缘化率不高,仅为69.8%,存在线路供电半径较大、线路健康水平差、电能质量差等问题。部分线路线径偏小,供电能力不足,严重制约负荷增长。
(2)配电网自动化的覆盖率不高,距离智能化配电网建设所需的全景配网实时运行信息存在一定的差距;配电通讯网带宽需求不确定,制约了智能配电网的健康发展。
(3)部分10千伏线路负荷较重,转带能力不足。部分设备运行年限较长,开关陈旧老化,容易出现分合不到位的现象。
(4)示范区内部分环网柜老旧严重,未安装DTU,未敷设光缆,非电动操作机构,影响配电自动化的实现和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5)部分双放射线路建立了联络,但是线路通道属于同一通道,存在同时停电的风险。
(6)示范区内开闭站布点不足,如银河路沿线重负荷区域缺少开闭站的支撑,降低了变电站间的负荷转供能力。
三、配电网示范工程实施的工作思路
本着把握现状、明确目标、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超前防范、科学管理、标准引领、技术支撑的基本原则,从优化城市配电网网架结构、推进配电网生产标准化管理、提升配电网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配电网状态管理、推进配电网带电作业和标准化抢修、做好配电自动化建设与实用化应用工作等方面的工作入手。借鉴先进经验,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投入,深化配网状态管理,优化横向业务协同机制,构建完备的城市配网抢修体系,建设结构完善、技术领先、高效互动、灵活可靠的现代配电网。
四、配电网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构建最优的目标网架结构。在确立双射、双环、双接入的配电网络结构、三分段三联络架空线路结构和单环网为主电缆网结构的目标网架基础上,开展配电网规划研究,依据城市配电网现状分析和负荷预测,结合实际确立技术原则,完成配电网示范工程网架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示范工程建设。
第二,加大配电设备改造力度。对环网柜和开闭站设备运行状况较差的进行整体更换;对开闭站未形成“手拉手”、不满足“N-1”和不满足转带负荷的主干线路进行改造,架空裸导全部更换为绝缘导线;对运行状况良好的环网柜进行改造,加装PT、CT、电动操作机构,使其具备自动化功能;对现有的柱上开关进行改造,并新增部分开关,实现本地自动隔离故障等自动化功能;城区内新建和改造的10kV配电一次设备均按配电自动化要求实现三遥功能选型,具备自动化接口;设备选型充分考虑配电网规模扩展的需要,具有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
第三,建立配电网抢修指挥平台。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统筹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DAS)、调度自动化系统(EMS)、地理信息系统(GIS)、生产管理系统(PMS)、营销管理系统(CIS)、95598客户服务系统等数据,实现计划停电分析、实时停电研判、抢修指挥、抢修资源管理、故障预案管理、保电管理、生产信息态势图、关键指标展现、分析统计与查询、配电网运行风险预警分析、设备在线监测和预警、抢修资源调配优化辅助决策、视频监视等功能,可以有效提升配电网客户服务质量,提升配网运营管理水平,真正实现配电网生产抢修指挥由“被动式”工作向“主动式”工作转变。
第四,大力推进状态检修和配电网带电作业。通过红外成像、开关柜局放测试、超声波故障测试等多种带电检测及配网自动化等在线监测技术手段,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开发应用电缆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及电缆隧道在线监测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并消除故障隐患,提高运行可靠性。统筹公司人力、技术、装备资源,大力推进配网不停电作业。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加大作业工器具配备、拓展创新作业项目、完善相关标准制度,全面开展第一、二类带电作业项目,试点开展第三、四类带电作业项目和电缆不停电作业项目,全面提升配网带电作业水平和带电抢修、消缺能力,提高配网示范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和经济效益。
第五,制订合理的制度标准。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和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配电网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要求,组织编制廊坊供电公司配电网建设、验收、运行三大标准体系,结合廊坊配电网实际开展配电自动化、状态检修、配网生产抢修指挥平台、标准化抢修、不停电作业等方面制度标准编制工作。
第六,做好人员后勤保障工作。廊坊供电公司将把配电网示范工程建设作为2014年公司重点工程,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和单位全力支持;配电网示范工程工作小组下设网架建设、标准化抢修、状态检修、配电自动化、不停电作业等多个专业组,组长由相关单位领导或运检部专工担任,成员由相关专业领域管理、技术骨干组成,全权负责该专业领域工作;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公开招标,施工中实施全程监督,解决现场人员保障问题。
五、建设预期成果
通过配电示范区的建设,可在保障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供配电能力,充分利用一次设备资源,放开示范区内地区负荷,满足经济和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改善一次设备的整体运行环境,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实施配电自动化、带电作业、状态检修等一年增售电量带来的经济效益初步估算为53万元。在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定位,减少运维人员查找故障的时间和工作,年均节省费用约19万元。
至2014年底,示范区内的综合电压合格率将从目前的99.71%提升至99.95%,供电可靠性从99.962%提升至99.965%,户均平均故障停电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示范区状态检修覆盖率为100%,节能型配变(S9及以上)比例为100%,开关无油化率为100%,10千伏电缆环网率不低于90%,架空线路绝缘化率达到100%,满足“N-1”要求的线路比例不低于80%,届时各项指标将均能达到验收细则的要求。
六、小结
廊坊配电网示范工程建成后,示范区配电网将更加坚强、智能,相关业务协同机制将更加完善,城市配网抢修体系运转更加高效,停电时间进一步缩短,故障范围进一步减小,故障恢复时间进一步加快,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供电服务进一步提升,客户认可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相当明显。
参考文献:
[1]叶世勋,刘煌辉.配电自动化规划要先行[J].电网技术,2000,
(4):19-22.
[2]毛传洲,周英树.城市配电系统自动化的规划[J].电网技术,
2001,(7):72-76.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5.035
遵照卫生部统一安排,医院在全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医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动员教育,增强优质护理服务意识
1.1强化人员教育教育广大护理人员充分认清在医院开展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从而统一思想,积极参与,协同配合,全院联动,要求要认识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医院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的具体举措,是医院护理工作发展的技术支撑,也是医院医疗质量建设再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
1.2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全院护士长、护理骨干和全院护士分层次对“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学习,邀请专家就《服务品牌的打造与探索》、《实施分层级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转变观念,规范执业行为》等内容的专题讲座,同时派出护理骨干到外院参观学习,使广大护理人员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什么是优质护理服务[1]。
1.3开展优质讨论组织全院护士紧紧围绕活动具体内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的责任是什么,我需要做什么,我应该怎样做”等内容为主题的大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让广大护理人员真正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变患者要我服务为我要为患者服务,只有把“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满意为标准”[2]的护理宗旨及人文关爱融入到对各民族患者的服务之中,才能得到每位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2规范标准,完善优质护理服务流程
患者能否康复、满意,护理工作责任重大。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是否满意,护理工作是否促进患者康复才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根本落脚点,也才是检验护理工作是否优质的标准。
2.1完善护理制度为确保“优质护理服务”每项技术操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护理部及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强的《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项目流程及评分标准》、《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项目流程及评分标准》,按照《专科疾病护理常规》规定,指导、规范、简化各临床科室相关护理文书,倡导推行表格式记录,制订完善了《优质护理服务项目登记表》、各项操作《评估单》、《危重病人护理计划单》《特别护理记录单》等表格,从而使护士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对患者的直接服务。
2.2培训护理技能精湛的护理技能和扎实的专科护理知识是开展优质服务的前提,医院不断引导护理人员积极探索提高护理能力的途经,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帮助护士成长。建立多层次、全学科临床护士培训制度,把护士临床培训与护理继续教育相结合,把立足岗位练兵与护理工作需求相结合,加大对全体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建立了严格、公平、公正、合理、科学的考评体系,本着“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同工同酬”的工效原则,激发护理人员工作潜能,科研能力明显增强,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改革护理模式将传统护理分工方式改变为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行“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保证每位患者有自己的责任护士,每位护士有自己分管的患者。护士长根据护士的能力、患者的病情及护理技术难易程度等不同情况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灵活调配,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促使护士能够主动、全面、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及检查等,切实将基础护理做实、做细、做好,提高了护理质量。
2.4创新护理排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护士的意愿和护理能力,对护理排班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3]。依据护理工作量多少、护理难易程度,适当增加高峰工作段及晚夜班护士人力,在早晚班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优护班,提高各班次人数和技术力量均衡性,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扎实、到位。重点是加强对中午、夜间等重点时段的管理,尽量减少护士交接的频次,增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提升护理工作效率,确保患者整体护理落到实处,从而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无间隙的优质护理服务,
2.5改善护理环境在护理部的统一指导下,医院在病房统一配置了爱心盒(指甲剪、梳子、针、线、老花镜),同时增设了“基础护理柜”(理发箱、洗头盆、电吹风)为患者提供增值服务。患者床头悬挂护理重点标识牌(防跌倒、防坠床、注意皮肤、药物过敏等)进行温馨提示。科室设立意见箱集思广益,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按照护理部统一制订的《住院患者专科健康教育服务指南》进行健康教育[4],并免费发放给每位入院患者,提升了护士的健康宣教能力,加强了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护患关系进一步融洽,对患者的观察更加细致全面,充分调动患者参与疾病治疗的积极性,对疾病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2.6深化护理内涵在全院开展患者入院有迎声、治疗护理有请声、巡视病房有问声、患者合作有谢声、工作不周有谦声、患者出院有送声等“六声”服务举措;患者入院有详细的入院介绍(病区环境、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友等)。每天保证床单的整洁,每周三为患者洗头、剪发、剃胡须,每周二、四下午剪指甲;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水杯或水壶没有水时,主动为患者倒水或打水;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护士协助洗漱打好水,挤好牙膏;主动为输液患者打饭、热饭,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患者入厕,防止跌到。特别是针对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的特点,专门为每个科室配备一至二名民族护士,每日教学一句话,以便更好与民族患者交流,了解需求,提供优质服务[5]。
3成效明显,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
自在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医院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转变护理工作模式,深入扎实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护士的职业价值感明显增强,护患关系更加和谐。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转变了护理服务理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惠及各族患者[6]。护理人员通过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患者在我心中,我在患者身旁》演讲比赛,每位护理人员都能从换位思考的角度体会患者的需求,主动走进病房到病床前同患者聊一聊,致以亲人般的关心和问候,及时发现患者生活或护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帮患者所需,解患者所急;发口服药、输液时,护士会详细的介绍每一粒药和每一瓶液体的名称、功效及注意事项,消除了患者心中的疑虑;各项检查前,护士会把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等一一告诉患者,患者内心的恐惧感消失了;当患者病情好转或康复出院时,责任护士又会来到患者床边,详细介绍办理出院手续、复印病历等的具体事宜,感动了患者,得到认可,树立了医院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广泛赞誉和充分肯定,医院被评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先进单位,2人被为“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示范活动是医院护理工作改革的需要,是部队医院顺应时展的需要,也是医院更好地为部队官兵和各族群众提供最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途经。此项活动的开展,规范了护士行为,提高了护士的自律性和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提升了护士对专业的认识,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7]。同时加强了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密切了护患关系,切实解决了患者和家属的后顾之忧[8-9]。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需要广大护士齐心协力,深入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充实、扩展护理服务内涵,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肖书萍,李小芳.优质护理服务中基础护理落实的难点及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9):7.
[2] 蒲雪林.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31(7):98.
[3] 陈凌,叶红.实施“护士岗位责任制”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9):679.
[4] 王晶锋,任艳宏,党海丰.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09,29(6):122.
[5] 张晓萍,卢根娣,周燕燕.军队医院护士分层管理办法初探[J].护理杂志,2011,28(10):61.
[6] 郭燕红.转变护理模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1-4.
[7] 丰荣,马玉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革护理管理理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89-90.
[8] 张琳琪,王晓军,杨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儿童专科医院的实施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3):4070-407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作物小麦为重点,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推广模式、服务机制为突破口,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关键,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素质。
二、目标任务
1、在巩固2005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成果的基础上,20*年全县选择14个示范乡镇,102个示范村,培育1040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800户农户。
2、通过培训,示范推广4个小麦主导品种和6项小麦生产主推技术。
3、使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星%以上,示范户小麦产量、收入比上年提高10%以上。
4、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进一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农民发展新型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探索新形势、新阶段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途径和模式,为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提供经验。
三、推广内容
以优质小麦生产为重点,兼顾粮油及其它经济作物。
1、小麦主导品种:以优质小麦生产为目的,筛选推广小偃22、陕253、陕麦150、郑麦9023等一批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
2、小麦主推技术:①以节本增效的小麦平衡施肥技术为重点,推广小麦配方掺混肥。以县农扶中心配肥站“雍城牌”BB肥为载体,使农业科技示范户小麦田统一使用配方BB肥。②冬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③推广小麦生产防灾减灾技术,即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④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即地膜覆盖、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小麦旱作农业耕作技术。⑤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⑥推广“一喷三防”小麦防病虫增粒增产技术。并根据部、省首席专家、专家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分阶段有计划地制定实施技术内容。
四、组织实施
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科技入户工程按项目管理,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县农业行政部门、试点乡镇人民政府、项目实施单位按照项目总体要求,通过政府推动,部门组织,专家负责,技术指导员包户的形式,组织实施全县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1、组建专家组,实行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责任制
科技入户工程技术指导工作由专家组负责。专家组由县农业局根据需要聘请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中、高级技术职称专家及行管人员组成,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成员包括小麦栽培方面的作栽、土肥、植保、农机,并涉及园艺、蔬菜、畜牧、兽医等专业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县首席专家由县农业科技联席会议和县农业局联合组织,共同招聘确定;专家组成员由县农业局和首席专家在全县公开征选,实行合同聘任管理。按照项目实施需要,专家组下设技术指导组、信息综合组和农资服务组。技术指导组负责技术指导方案的制订,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筛选、示范与推广,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帮助、指导、检查和督促指导员开展科技培训和技术入户指导。信息综合组负责农业科技入户信息采集、情况编报、资料汇总、档案整理和项目总结等。农资服务组负责利用科技入户平台,进行技术物化补贴、技物配套和后勤保障的综合服务。每个专家原则上还要负责2个示范村、4个示范户的入户技术指导工作。
2、确定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
按照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面向社会开放、择优竞聘的原则,依据农业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技术指导单位条件,确定县农扶中心为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单位在农业局监督和专家组的指导下,负责制定技术指导工作具体方案,组织技术指导员入户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招聘、管理和培训技术指导员等。
技术指导员由县农业局组织技术指导单位、专家组依据有关标准,在全县范围内打破行业、区域和身份界限,公开招聘55名。具体采用个人报名申请、单位推荐和测评考核的方式,择优聘任录用。对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熟悉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参聘人员优先聘用;对农民技术员、优秀科技示范户和农村中具有相应专业技能,热爱农技推广事业,有突出表现的农村科技带头人可优先吸收聘用。聘用的技术指导员要颁发聘书,签订技术指导合同,建立个人工作档案,年终根据绩效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技术指导员在技术指导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的指导下,负责开展入户指导工作,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20个示范户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3、遴选调整科技示范户
进选示范户是做好科技入户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在2005午试点的基础上,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按照农户自愿申请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农户有偿服务入网,即示范户每月交纳3元服务费,全年合计36元。示范户选择条件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家庭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有较高的科学种田技能,生产规模较大,乐于奉献;在当地有较高的威信和示范带动作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农民技术员、各类科技户、种植大户、农民培训证书获得者为科技示范户。示范户由县乡项目领导小组、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单位协商公示后择优确定。
示范户享受科技入户工程项目补贴;优先获得新信息、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优先接受科技培训、技术指导和服务;并对技术指导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示范户要积极参加科技培训,配合指导员做好技术推广和示范工作,热情帮助周边农户,积极传授科技致富经验,提高依靠科技发展生产的能力,按要求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落实生产技术措施,及时提供生产和技术指导等服务信息,义务为指导员和专家组收集提供本户应用新技术和生产经营资料。
4、技术指导员与示范户的对接
技术指导员经专家组聘用后,与各示范乡镇直接对接,采用自愿协商、双向选择的办法,由示范乡镇按照本乡镇示范村、示范户所需指导员人数,进行技术指导员的再聘用,经报请县专家组同意后,由聘用的指导员确定所包抓的示范村和遴选示范户。技术指导员与专家组、示范乡镇、示范户层层签订入户指导服务合同,明确相互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5、开展技术培训与入户指导服务
技术指导员在小麦生产关键环节(备播、播种、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后期管理)到每个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每人累计到户时间应达到100天左右。与示范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使示范户科技意识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技术培训结合生产季节和示范户的要求,组织技术指导员对示范户进行集中和分散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速成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技术指导方案和主要实施技术要点为主,包括小麦整个生育期综合栽培技术措施。通过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内容,技术资料印发到户,报刊、广播、电视定期播放等形式,提高技术入户率;开通0917——7282085、7282257两部科技入户服务热线,使示范户和技术人员保持经常性沟通互动;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集团公司联合组建《*农业科技入户电子农务网》,搭建科技入户信息平台;专家组和技术指导单位对招聘的技术指导员进行统一培训和管理。
五、工作步骤
20*年*县小麦科技入户工作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筹备动员。确定首席专家,组建小麦科技入户专家组;制订20*年科技入户实施方案;由技术指导单位和专家组公开招聘确定技术指导员,公开进选调整示范户。
第二阶段:入户指导。进村入户,向科技示范户开展整体培训,推荐主导品种,推广主推技术,兑现“物化技术”"补贴,进行项目跟踪服务。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进行秋田作物技术指导服务;小麦科技入户项目总结,接受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县上成立以副县长宁新远同志为组长,农业局、财政局负责同志和各示范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的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并建立农业科技入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组织,强化协调,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2、广泛宣传动员,提高参与意识。采取行政组织推动,召开联席会议、专家研讨会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等形式,加大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科技工作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工程;优化
前言
随着光伏电池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本的持续降低,以及国内新的“金太阳”、“金屋顶”目录的出炉和一系列光伏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相关意见和规定的通知》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系统典型设计的通知》两项文件的,从更高程度上加深了全社会对光伏发电产业的认知度、认同感,使个人从事光伏发电成为可能。这无疑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甚至有人提出“光伏行业的全面繁荣还靠分布式发电”的说法。
1、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概况
项目建设于北戴河地区,使用275Wp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1号楼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180块,2号楼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108块,3号楼配置太阳能电池组件90块,装机容量共计104kWp,配置20kW光伏并网逆变器2台,30kW逆变器2台,每栋建筑物楼顶配置1台配电箱,通过电缆将电能送至厂区800kVA变压器380V母排下口。
本文将以此工程为背景,提出优化建议。
2、系统优化
2.1景观效果优化
布置于楼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采用了最常见的电池阵列布置方式——将电池阵列掩藏在女儿墙中。此布置方式虽然维持了建筑物的协调性,但景观展示效果不明显,无法达到宣传展示的效果,因此应突出宣传展示效果,加强示范定位。
本地区建筑多在屋顶后期建设红色尖屋顶,以适应防水的需求。结合屋顶防水要求,可以考虑多尖顶或者弧形屋顶设计方案,甚至一些造型奇特的景观设计。
光伏电池的布置也可不局限于屋顶,在建筑屋顶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建筑的迎光面,设立玻璃幕墙,或设立透光的薄膜电池窗户、遮雨挡等设施。以上设计方案中,可通过相关设计将接线盒、旁路二极管、连接线等隐藏在幕墙结构中。这样既可防阳光直射和雨水侵蚀,又不会影响屋内采光,同时太阳能电池也不会破坏建筑美学,破坏建筑物和环境的整体协调性,达到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
考虑到建筑物本体的局限性,可充分利用场地内的其他区域来设置太阳能电池阵列来增加装机容量,例如走廊、停车棚、路灯,甚至封闭两楼之间的空地。由于彩色太阳能电池的存在,也可以通过巧妙的思维组出漂亮的图案,例如组成企业logo造型等创意画设计,建设于企业门前、绿化带、广场等位置来增加景观效果,同时应将汇流箱等设备与景观结合设置在隐蔽处,以维护景观协调性。
2.2系统智能化、监控及人机接口显示部分优化
2.2.1存在的主要问题
系统具备发电量、环境气象参数、功率输出、统计报表等显示功能以及设备状态获取、模式转换、防孤岛等监测、监控功能。根据采集的数据量来看,系统实现的功能还可以适当的丰富。可优化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七个方面:
1)人机界面及展示功能较简单。2)系统运行调度控制功能较少。3)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较少4)数据没有充分应用。5)系统缺乏智能功能。6)缺少联网功能。7)系统管理软件的能量管理思想不强
2.2.2优化方案
针对以上发现的系统问题,优化方案如下:
1)丰富人机界面,增加系统运行调度控制功能。
2)增强系统监控,实现监控功能的统一和加强。
3)加强系统与各个设备以及各设备之间的联系。
4)加强对数据的挖掘,提高系统控制的智能性。
2.2.3人机界面设想
利用软件平台进行管理,避免人工管理的失误和延迟性,从而实现高效率的管理,分为四部分:展示管理;运行环境条件管理;系统运维及调度控制管理;数据采集分析管理。
人机交互界面可满足下列要求(不局限于此):
1)仿照电气一次系统图的控制系统人机控制界面,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系统控制界面。
2)对外实现系统运行状态、设备运行状态、组件发电状态、系统潮流走向、环境情况,实时发电量,总的发电量等展示,使不了解光伏发电的人员对分布式发电的系统运行方式产生直观认识,一目了然。
3)实现系统运维人员在展示图基础上的运维控制功能,例如,关闭某个阵列的光伏组件,相应的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设备状态数据实时的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图中设备图形的形式和颜色发生变化。相应的告警、操作提示以及五防功能也可一并实现。
4)采用3D立体平台,向参观者直观的、立体的、多方位的、全面展示光伏发电系统。此展示平台的展示内容应包括电池板分布情况,电缆走向,逆变器和汇流柜的布置情况,系统运行情况,设备运行状态,光照角度、光照强度、风速、气温等运行环境条件,还应展示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实时输出功率,总的运行功率,运行的天数,失压的天数及其原因,节能减排数据等情况,这些数据可通过曲线图等方式进行展示。
5)展示系统本体情况,包括展示光伏板污损情况、衰减情况,逆变器转化率,系统内部损失等情况,应具备运行维护的智能提示情况,例如巡视周期提示,巡视项目提醒等内容。
6)展示光伏系统谐波电压与电流,电压异常时的响应特性,频率异常时的响应特性等数据,并能采用曲线图等方式进行显示,可进行后台分析。
7)增加展板、视频介绍以及触碰屏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通过这些窗口,不仅可以介绍此示范工程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还可以介绍工程建设、并网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供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者借鉴。
3、适应配电网智能化发展
配电智能化有助于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系统运行效率以及终端电能质量;有助于实现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网的并网与协调优化运行,实现高效互动的需求侧管理;有助于结合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构建集成与优化的配电资产运维与管理系统。
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应抓住配电网智能化建设和光伏发电技术日新月异的重要机遇,结合自身各方面条件,分析各个不同区域分布式电源/储能及微网发展的典型模式,完善自身,突出示范工程定位,形成有关标准。
掌握分布式发电/储能和微网系统的接入与协调控制技术,在提高电网可靠性和提升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方面取得较大的综合效益;通过研究和推广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微网的接入与协调控制技术,深入分析对电网负荷特性以及生产运行带来的影响,正确引导,逐步扩大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网的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规模,逐步提高协调控制能力,充分发挥新型分布式发电/储能与微网技术能源利用效率高、节能减排效益明显、电热冷三联产综合效益好的优点,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改善系统的峰谷特性,使其成为未来大型电网的有力补充和有效支撑。
【关键词】 优质护理 示范工程 体会
中国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号: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57-01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及时召开护理人员动员大会,并首先在新生儿疗区、产科疗区率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点病房,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然后在全院各护理单元中全面开展此项活动,现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在原有规章制度基础上,制定出各科室内部各岗位护理人员(如夜班、正常班、协作班等)的职责,做到人人有责,人尽其责。重新修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如:皮肤压疮上报制度、护理差错上报制度、患者坠床、跌倒上报制度等。
2规范护理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2.1利用“5.12护士节”对全院护士进行护士礼仪培训,并进行护士礼仪展示,要求护理人员“展护士风采、行规范服务”, 将护士礼仪贯穿于护理工作过程中。
2.2在全院范围内创新开展“五个一温馨服务”活动,即:一份温馨大礼包、一张爱心提示卡、一套舒适的床单元、一张护患联络卡和一本健康教育手册。
2.3各科室不断推出新的护理服务项目,如产科为正常产后的产妇递上一杯红糖水,免费为新生儿拍照,为满足出院新生儿游泳的需要,科室决定每天下午对泳吧实行对外开放,这样既方便了患者,又便于住院新生儿游泳的管理,深受广大家属的赞誉。儿科病房为患儿免费提供动画图册,是患儿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输液。
2.4制定出科室护理服务宗旨,如:“我用心、您放心”、“用我们问精湛的技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等等,使护理服务有目标,工作有方向,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护理服务。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
3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保障基础护理落实到位
3.1逐步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数量,我院先后聘任37名护士,其中有27名充实到临床一线,使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床护比不低于1:0.4。在患者高峰期,实行弹性排班,保证值班人员数量,从而保证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3.2结合医院实际,实行小组式护理,护理人员按层级管理,设立护理小组长,小组长由高年资护士担任,指导和监督本组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做到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3.3实行表格式护理记录
护理部根据各科室疾病的特点,制定出表格式护理记录单,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真正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3.4成立后勤保障支持系统。
为了给病人提供便捷、健康、省时、温馨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地缩短病人就医时间,我院于今年3月成立了护理服务中心成立护理服务中心,帮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陪同检查如心电图、胸片、B超、各种化验,接送手术患者等工作,运行近半年来,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供应室对无菌物品采取下收下送,制剂室亲自下送蒸馏水到科室,药剂科、采购办、总务科对临床科室需要的物品全部实行下送等等,以减少护士的非护理工作,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
4 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为了真正把基础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我院各临床科室公示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这样既便于病人及家属的监督,又约束了护士的行为。病房护士工作期间均在病房,严格按照护理级别的要求及时主动巡视病房,做好相关基础护理工作。危重病人由专人护理,细心观察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发现问题通知医生,及时做出处理,确保病人安全。
5 提高护士待遇,实行同工同酬
为了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在“5.12护士节”来临之际,医院为护士购买了护士鞋及精美礼品,福利待遇远远高于往年标准。实行聘用护士与在编护士同工同酬,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均与在编护士享有同等待遇,从而调动聘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6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6.1制做健康教育手册,
为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知情需求,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各科室制定出具有本专科特点的护理健康教育手册,手册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包括医院简介、科室简介、入院须知、医保患者须知、及各科临床常见病的相关知识等,让病人了解护士、了解科室、了解医院,更好的配合医疗护理工作,健康手册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既方便护士对病人的宣教,病人及家属又易于接受。
6.2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
在病房走廊及室内墙壁上设置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版面图文并茂的宣教图板,上面都是一些居家护理常识及各种温馨提示,目的是为了填补健康教育手册的空白。
6.3率先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路径
关键词:单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
为贯彻“中央一号”和科技部“全国县(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我县从2004年10月开始实施了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目的是解决我县农村科技服务中存在的“线断、网破、人散”问题,给广大科技人员与农民群众之间搭建平台,互惠互利,建立利益共同体,使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农民群众有技术依托。近日我们对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总体情况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科技体制改革,盘活科技人才资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单县农业发展现状
我县是农业大县,但农业基础脆弱,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并没有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是县委、县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念引导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单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作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程,实施了五个年头,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单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的现状及经济效益
几年来,在全县22个乡镇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并在单县国秀农业综合服务示范园、单县农业经济作物站、单县华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建立了14个专业工作站,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56人次,分别驻村、企业,在种植、养殖、加工业等不同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技术协作。总体来看,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满足了农民的技术需求,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构建了新的科技服务网络,具有较强的活力,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单县绿野植物油有限公司是我县的招商引资项目,其主导产业是月苋草油系列产品开发。月苋草是东北地区的野生植物,产量低而不稳。引入我县后,由于纬度差异很大,出现了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产量很低,甚至绝产。为此,单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办公室决定在单县农业经济作物站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农艺师周亭英、贺昌国等协助其发展,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他们到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业大学等进行了春化处理实验,短日照处理实验,又进行了播期调整、化控技术等一系列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县发展的月苋草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在2006年8月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会。他们一致认为该成果在月苋草品种改良、适宜范围、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国内领先水平。我县月苋草栽培面积也由2005年的100亩发展到2006年的1000亩,亩产由原来的100公斤左右提高到241.5公斤,亩收入1630元;年产值163万元。。郭村镇是农业大镇,但由于技术人员不足,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均不稳定。2004年郭村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建立。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根据镇农业生产实际,选派了果树管理、芦笋栽培、食用菌栽培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作科技特派员,分别进行技术协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镇栽培芦笋10000亩,亩产值6000元,个别地块高达12000元,仅芦笋一项,就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全镇栽培葡萄、杏、桃等果树面积6000亩,亩产值5000元,实现年产值300万元。在水产养殖方面,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在浮岗水库建立了单县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工作站,选派我县水产专家——研究员段培旭、高级工程师李顺进入工作站,在浮岗水库建立了三个示范区:水库“网中网”养殖示范区,围网养殖示范区,坑塘养殖示范区。在他们的积极带动和指导下,浮岗水库得到全面开发,开发利用面积达1万亩,“网中网”养殖亩产达4万公斤,围网养殖亩产达400公斤,坑塘养殖亩产达200公斤,年创渔业总产值1亿元,加上水库旅游业收入,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
总之,单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成效是显著的,在振兴单县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领导重视不够。各乡镇、各级领导虽然都认识到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但仍有部分乡镇科技意识不强,对靠科技兴农,对以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做抓手来实现科技兴农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科技投入不足。我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范围广,建设项目多,参与人员多,建设工程资金需求量大,但我县基础薄弱,自筹资金能力差,虽然省市县各级都给予了资金支持,但仍感捉襟见肘。特别是对龙头项目支持力度不够,资金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科技含量不高。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中实施的技术协作多数属一般的种、养、加工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不能真正发挥高科技示范作用。
4、运行机制不健全。有些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室建设和人员不到位,对《科技进步法》和我县科技特派员工程建设的有关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
针对我县农业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完善政策。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要真正认识到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在农村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要真正认识到“示范工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尤其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国际贸易壁垒层出不穷,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绿色化程度,在国际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因此全县人民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建立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把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2、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工作要经常化、制度化。可成立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专家顾问团。一是组织我县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和农村科技带头人为顾问团成员,根据示范工程需要,可随时派往农业生产第一线;二是可聘请山农大、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不定期进行技术指导,解决生产中我们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三是要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考核优秀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要进行表彰和奖励,不合格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或解除其职务。
3、提高“示范工程”的科技含量。针对我县“示范工程”项目科技含量较低的现状,可有针对性组织各乡镇、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考察学习,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并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引进新技术、新成果,从而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
4、加大科技投入。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资金需求量较大,因此各级政府应在土地使用、资金帮助、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在示范工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特派员给予资助外,并在晋级、职称评定、专利申请、成果鉴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资金方面:一方面申请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支持,一方面要按《科技进步法》的要求,足额拨付科技三项经费,保证示范工程中科技攻关项目的实施。
5、积极推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中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使我县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我县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建设有较成功的典型。单县农业经济作物工作站进行的月苋草品种改良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郭村镇特派员工作站的芦笋、林果开发,单县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工作站的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单县华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香芋栽培及产业化开发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应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作法和成功经验,扩大他们的影响,做到以点带面、进而辐射全县,让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这一富民工程在我县农村根深、叶茂、开花、结果,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服务于农户、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把广大农民引导向依靠科技致富的道路上。
【关键词】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管理
2010年初,卫生部在全国医疗卫生行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护理优质服务,增进医患和谐[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护士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有效途径。我科从2012年启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我科设小儿内科、新生儿科两个病区,两个病区实际开放床位45张,均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其中护理人员24人,护士长2人,护士22人;工作年限1-24年,年龄19-44岁,平均(25±2)岁;本科学历2人,大专10人,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分别为2人、2人、20人。
2方法
2.1制订优质护理服务计划针对患儿年龄小,不会表达、病情复杂变化快、家长心情焦虑、期望值高的特点,对于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不配合,小儿内科和新生儿科病区护士长分别制订了符合本科室特点的工作计划。
2.2深化优质服务理念,端正职业角色,转变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护理工作是集知识、才能、爱心、责任、礼仪于一体的技术职业[2],全新的服务理念能引导护理人员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促进服务行为的完善创新,主要步骤为:①统一认识,消除优质护理工程仅仅是做生活护理的错误认识,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我院护理部的活动实施方案及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文件。②护士热情、积极的态度及人文关怀是对病人最好的情感支持,在当今医疗质量强调最终业绩数据的模式下,护理服务更强调病人的真实感受[3]。③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的服务职能,端正职业角色,成为示范病房后,我科护士主动热情为患儿及家属提供优质、人性化、全面的人性化服务,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意识、技能和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④重视日常工作中患儿及家属的各种诉求,积极协助家属解决注重与医生的沟通,家属有需求要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及解释,对于家属提出的相关治疗,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反馈给医生。
2.3加强护理培训,规范护理行为护理工作环节多、交接多、技术性强、操作多、时间连续性强、服务要求细[4],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过硬的操作技能。针对本科各级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需要大量优秀护理人员,我科坚持业务学习及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由病区带教老师及护士长负责实施、考核,培训内容有具体计划、进度有总体安排并注重强化落实。①培训内容:主要有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输液反应的急救、高热惊厥的处理、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吸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肺炎患儿的护理、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喘憋患儿的处理、吸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小儿心肺复苏术及各项操作技能示范等;②培训方法:主要是授课及临操作演示,安排护师及护士长每周1次授课及临床操作示教,每1个月考试1次。
2.4以病人为中心,深化人性化管理①改变病区就医环境,让患儿有家的感觉[5],在病房走廊中张贴带有卡通的图案,病区采用暖色调,营造出一个安静、整洁、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②小儿内科提出多巡视、多讲解、多鼓励”的工作理念,增设人性化设施及物品,在病区外的走廊上增设了长椅供患儿和家长休息,增设了图书角及玩具,对患儿及家长实施详细的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在每位住院患儿出院前ld发放出院宣教单。③建立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采用封闭式管理,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周二、周五下午3-4时为探视时间,缓解了家长思念之情。
3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调查统计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从92.6%提高到98.3%。
4小结
优质护理服务是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人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达到各方面满意,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贴近患儿,创建和谐护患关系,为患儿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对在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护理人员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人性化的服务行为是衡量护理工作好坏的首要标准,是一项要求具有很强专业素养的技术工作,因此,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第二,人性化、科学性的管理是保证优质护理行为不走样,措施得以自觉落实的关键;因此要进一步更新管理模式;第三,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护理团队是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人力资源保证,在平时的工作中药加强培训,规范行为。
总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须全面推广,多措并举,真抓实干,不断推进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公众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晓秋.试点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63-164.
[2]蒋纯.温馨护理微笑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心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7(4):232.
[3]罗玉红,刘沛珍,柯志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体会[J].护理学报,2010,17(12B):26-27.
关键词:海岛;地下水;监测
一、引言
①、目前平潭岛地下水开采现状:
根据平潭岛区域水文地质现状调查最新成果,平潭岛现有陆域总面积为371.9km2,地下水天然资源5718.16万m3/a,开采资源为4435.43万m3/a,储存资源有19235.56万m3。
据统计,现有井灌工程(机井、大井)1200个,开发利用地下水灌溉耕地2742公顷。据水政部门统计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备水源井估计有300—400口。有70%的乡村居民以一户井或多户一井的分散开采方式取用地下水。
根据平潭岛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平潭岛各部门用水总量为4389.13万m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为2428.20万m3,占各部门用水总量的55.32%。其中农业用水总量2968.45万m3,地下水供水量1565万m3,约占农业用水总量的52.72%;工业及公共设施用水总量314.25万m3,地下水供水量251.4万m3,约占工业及公共设施用水总量的80%,城乡生活用水总量1106.43万m3,地下水供水量611.8万m3,约占生活用水总量的55.29%。
②、未来平潭岛地下水需求状况: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平潭岛未来将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海岛旅游城市,形成台湾高端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建成海峡西岸新兴海洋产业开发基地,其人口将从现在的30余万增至100余万,经济总量将是现在十倍以上,对地下水开发需求也出现急剧增加。
③、地下水监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初步把平潭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划分为五个区,分别是可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调减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及尚难规划利用区。而岛上仅布置少数几个观测井,主要用于监测海水入侵,采用人工观测,其地下水的监测几乎是空白,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主要原因:
1、地下水监测体系不健全
2、缺乏整体规划,监测的覆盖面不足,针对性不强。
3、经费欠缺,没有专门的预算资金投入。
综上所述:随着平潭岛建立海峡两岸合作试验区进一步开展,需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通过系统监测获得全面、准确的地下水信息,为更加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地下水打下基础,最终达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的要求。
二、地下水监测程序
在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水文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执行《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及现行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确定地下水监测程序为:
三、开展地下水监测必要性及主要工作内容
由于在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存在无规则和无节制地开采等行为,带来诸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存在水质恶化加剧和浅层地下水的污染范围及海水入侵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问题不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主动地掌握地下水动态信息,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并将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减少至可控范围内。
目前在平潭岛建立海峡两岸合作试验区,将成为沿海地区岛屿开发利用的典范。随着进一步开发,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的通讯网络和设施,形成一个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岛地下水动态的有效控制,以及对超采区、工业与人口密集区、重要水源地地下水动态的区域性监控和地下水监测点的实时监控;为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地下水动态信息,为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服务,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开展的工作内容如下:1、水文地质调查;2、水文地质钻探;3、水样采集及测试;4、地下水监测站建设,完成地下水监测站布置方案;5、自动监测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6、数据收集及处理、综合分析。
四、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获得全面、准确的地下水信息,更加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地下水。因此建设地下水监测示范工程,推广地下水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过开展地下水监测,可查明监测区内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各含水层(组)的富水程度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运动规律。
2、可实时监测地下水水量、水温、水质及水位变化情况。
3、可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污染现状,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和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
4、可建立预警模型;提供信息服务;开展地下水监测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地下水专题研究,建立示范性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然后在其他监测区推广。
参考文献:
[1]1995年,1:5万平潭县幅地质填图。完成单位:福建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2]1999-2000年,福建省平潭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完成单位:福建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