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教学总结范文

网络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教学总结

第1篇:网络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网络教学 英语听说能力 学习情况总结

自从2005年10月份,沈阳化工大学外语系争取到了教育部的项目,我们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测试。现将这几年的具体情况以如下几大部分进行总结:

1.实验前的学生背景;

2.实验的理论根据;

3.实验的开始情况和具体实施办法;

4.实验中学生的反映和教师调控;

5.实验效果和实验结论。

在这些描述过程中,我们会加入自己的一些浅见,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具体实际和自身的理解,进行剖析和详述。

一、初期状况――实验前的学生背景

在实验的初期,即2005年9月份,我们主要对沈阳化工大学的六个校级优创班级进行试验,并挑选出相对应的三个对比试验班。这些班级的入学成绩较高,成绩如下表:

这些学生的成绩相比较都较为突出,所以在最开始选择班级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这些较为适合听说能力训练,并于我们的自主学习水平相吻合的班级。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这些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大学英语教学新大纲

在过去的教学中,基本上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也就是做题量的多少,和做题的正确率,往往是语法、词汇或阅读题等来证明他们的能力。但随着新的教学大纲的颁布,我们发现,对学生能力的证明应该并不仅仅是要求他们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和他们的表达作品“作文或对话”。而这种强调“作文或对话”的要求,不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虽然教师确实希望如此。因为沈阳化工大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限制了我们的选择,所以针对部分中等和中等以上学生而言的写作和对话能力,我们只能缩小范围。

2.教学法中的认知论和听说法

从教学中我们感受到,听也能吸收语言营养。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人分为三类: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其中视觉型的人占绝大多数。在这种理论中,虽然听远不如阅读那么有效,因为可靠的视觉材料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事物,尤其是抽象的逻辑性事物。但是,听力在学习英语中的作用还是较大的,尤其在语音语调和快速地了解外国文化方面收效巨大。听力促使语言知识生成和提高,而且为学生的口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对语言学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主要我们采用了交际法进行考核。学生们的对话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而且一切活动围绕实际交际活动,不设高标准,有部分的词汇和词组要求,对主要内容或方向进行限制,但对具体实施或采用的形式不作任何限制。因为自主学习的首要原则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组织、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为实际交际目的服务。学生在表达自己意愿的过程中会犯错误,但是教师没有立即纠正,尤其对语法错误,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培养学生建立起交际的自信心。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的测试不能称其为测试,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给他们的学习模式提出指导意见,最终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而非成绩测试,在监控过程中,我们严格把握住这一原则:以考查、发展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传统的评价大多是采用总结性评价,即以学期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这样只能考查一些记忆、理解性的知识;学生为了考试,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上,评价也起不到发展学生实际能力的作用。而且我们利用网络,通过非实时的交流观察学生表现:例如电子邮件、留言板等了解学生的状况。在面授时通过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态度。

三、实验的开始情况和具体实施办法

1.配套设施

建立了只对这六个实验班开放的计算机实验室,配备了38台计算机和一台程式机,保证了每人一机。并且,与计算机系联系,为学生加派了教师进行管理(由于没有校内局域网,所以只能在专用机房上机)。

2.时间设置

保证每班每周有11小时的上机时间,周六日均可。具体时间安排见“上机时间表”。

3.课后监控

教师经常性地对学生上机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掌握,根据网络图表显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热情,随时把握学生不足和疑难点。

4.过程监控

每隔两周,教师组织学生答疑,具体表现形式为:就两周的上机内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根据学生的对新单词、词组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熟练程度,和学生的语音语调给予记分,此记分计入平时成绩中。

四、实验中学生的反映和教师调控

进行了一年的自主学习实验,反映出来的成绩和问题都很突出,现先将问题分列如下。

1.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始时是高涨的,因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新鲜感,这种感觉持续了半个学期,在下半个学期感觉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稍微减退,此时更多地可以加入教师的人为力量。

2.实验班中,进行自主学习的班级听力和口语能力有大幅度上升,但阅读能力表现不明显。自主学习班因为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所以在词汇量这些需要花课外时间去背的项目上与非自主学习班相比,略有不足,但此处目前尚无充分数据。

与不足相比,成绩是突出的,学生的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听力和口语能力大幅度上升,下表为学生的听力变化表。

在作对比试验期间,有的班级的学生因成绩问题而降级,但是为了保证对比数据的完整,并没有对班级人数进行调整。口语方面,最大的收获是学生能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能力和胆识均已具备。平时常见的表达错误通过教师课后的提示和纠正,不断改进。例如:在口语测试初期,常出现的错误有口误,形近音不近的词在表达中被说出,本来应该是“Next semester I will go to Beijing.”表达为“Next system I will go to Beijing.”或“devise”说成“decide”;“snack bar”说成“snake bar”;“deal”说成“dit”;“fridge”说成“bridge”。除了口误,在自主学习的早期误用单词或词组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错误省略,时态不分,被动用成主动随处可闻,例如:“I am a home teacher.”“Where I lost it?”“It’s not matter.”“Where do you do yesterday?”“I really likes it.”“Summer holiday is wonderful.”“more and more better”“Let me sure you.”

通过听近似的地道美国的表达和教师的提示和纠正,在自主学习进行了半年多的时候,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有了十足的进步,此时的错误主要集中在词性不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使用不当方面,时态错误几乎消失。例如:“He is 1.2 meters height.”,“Beijing has many historic things.”和“He is responsible for our safe.”。所以,进行自主学习后,我们感觉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变化巨大。

2.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网络教学给予了他们一个新的视角。在通过我们的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新的资讯、新的教学方式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他们所接受的信息量是以前传统教学的十几倍。

五、实验效果和实验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空间的多层次、多元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重要性会更加凸现出来,在交际过程中,听力和口语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的网络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只是对大学英语改革的一种尝试,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尝到了改革的甜头。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我们开放性思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学生预留了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空间。殊途同归,希望我们这次尝试能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一种可能,并为实现英语教学的变革提供部分依据。

参考文献:

[1]Alexander,P.A.,Schallert,D.L.& Hare,ing to terms:How researchers in learning and literacy talk about knowledge.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1.

[2]Nelson,T.O.& Narens,L.Why Investigate Metacognition?J.A.Metcalfe & A.P.Shimamura.Metacognition:Knowing about Knowing.Cambridge,MA:MIT Press,1994.

[3]兰昌勤,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2004,(4).

[4]文秋芳.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的学习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第2篇:网络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综合布线,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Practice of Network Cabling

ZHONG Da-fu

(Computer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51909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urse of network cabling systems, proposing a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Finally, the teaching of teaching reforms to produce results.

Key words: cabling;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to do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通信、计算机网络、控制和图形显示技术的相互融合和发展,建筑与建筑群服务功能的增加和通信要求的提高,使得建筑物的信息传输系统愈来愈庞大,的布线系统如电话、计算机网络和楼宇自控等各自独立互不兼容,已经无法满足建筑物通信的需要,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率先推出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80年代后期综合布线系统逐步被引入我国。

综合布线技术在90年代初期开始作为一章的内容引入到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局域网构建与管理》、《网络工程》等课程中。随着综合布线技术在我国楼宇建筑和网络工程中的迅猛发展,综合布线技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综合布线技术逐步作为一门课程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工程和智能楼宇建筑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根据对 IT 产业及应用市场的广泛调研,为满足珠三角地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适应 IT 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与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的发展态势,计算机学院已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一个重点专业来建设,目前网络技术专业也是学校的一个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确立了从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运行和网络应用三个层面为地方信息化建设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设计原则,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形成了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网络管理与维护和网站建设与管理三项专业核心能力,满足学生在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站建设三大类职业岗位群的就业需要。

《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就是培养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课。

1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定位

根据对 IT 产业及应用市场的广泛调研,为满足珠三角地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适应 IT 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与技术更新越来越快的发展态势,计算机学院已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一个重点专业来建设,目前网络技术专业也是学校的一个重点建设专业。

《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后续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路由交换技术》等。本课程针对网络综合布线职业岗位能力要求,重点教授学生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工程测试、工程验收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通过课堂实训、现场工程实训、项目工程实习三个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素养。

2 工学结合的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的授课模式,形成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网络综合布线与测试》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技能课,是一门理论与操作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是综合布线系统知识。

它涵盖了综合布线系统结构、标准、产品选型、方案设计、安装施工技术、测试验收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多项相关知识,这主要通过 40 学时的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完成。教学内容首先分知识模块教学,最后将各知识内容通过大楼综合布线工程案例、小区综合布线工程案例和家居综合布线工程案例进行综合,以便学生融会贯通。

第二是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技术实践。

这部分主要对学生进行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包括布线材料认识,布线图绘制, RJ-45头的制作,信息模块端接,配线架端接,管、槽、机柜安装,常用布线工具的使用,光纤熔接,测试工具使用,网络资料检索。

第三是工程项目实践教学。

通过对实际建筑物(大楼或小区)布线工程项目教学,完成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训练,工程项目完全按网络工程公司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运作,各班成立材料组、监理组和多个项目经理部,经理、工地主任、安全员等职位在学生中竟聘产生,在工程中实现项目管理、材料管理和监理等管理方法,学生从设计、施工、管理、测试和验收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各环节得到了真刀真枪的锻炼。在实训过程中学到了实际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加深理解、验证、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每一位同学在工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了学习热情,达到掌握小型布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教学要求,实现了 课堂教学与职场岗位间的“短距离对接”。

3 面向岗位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从岗位能力要求出发,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目标,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过程性考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1 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将光纤熔接、布线链路测试等施工技术制作成教学录相在课堂进行教学并放在校园网上给学生自主学习。开通教学网站,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网上教学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学生能以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学习。根据课程操作性强和工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示范教学和实物教学模式,在讲授综合布线系统结构时带学生到校园网的现场进行教学,在讲授布线产品时采用实物教学,在讲授 RJ-45 连接头等安装技术时,采用示范教学。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式等形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标准与灵活的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经常选择一些成功与失败的工程案例让学生参与分析,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还采用师兄师姐传帮带的方式,带学生到上一届毕业生工作的单位现场,请毕业生现场讲解,请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师兄师姐的成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

3.2 辨论式教学

综合布线是一门引入我国只有 10 多年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在技术选型和产品选型等方面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需要根据用户需求、用户投资、技术指标等诸多条件进行选择,授课教师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在教学中选择综合布线领域的几个热门技术话题,如“选择超 5 类还是 6 类布线系统”、“采用光纤还是双绞线”、“是否要设计使用屏蔽双绞线还是非屏蔽双绞线”,将学生分为正反方进行辨论,使学生在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增强对技术的运用能力。

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安排较浅显的专题交给学生讨论。可先安排学生以小组方式自学,然后由组长在课堂上向同学讲述,大家再一起讨论、分析和评价,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课堂气氛活跃。

3.3 实施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在专门的综合布线实训室教学,教学效果优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做”同时进行,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脱节的问题,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3.4 实施项目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学校近几年来一直在完善教学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宿舍楼等的建筑设施,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充分利用了学校自身的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和参与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如2008年上半年学校图书馆的综合布线工程,安排2006级的学生参与了整个施工过程。本课程以该实际工程为蓝本,组织并安排课程教学,一改过去的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实行工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由模拟环境向真实环境,从独立分项的技术实践向综合性的工程实践跃进,在教学中突出体现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工程项目实训教学除了对学生进行了专业技能训练外,还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了解认识了工程过程及管理运行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综合素质,从而深化了教学的综合效应,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与未来工作岗位间的“短距离对接”。

3.5 顶岗实习

与广州金税、广州维康等行业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合作。如开办“金税”班,为广州金税订单式培养人才;每年安排部分学生前往广州维康公司顶岗实习。结合珠三角地区的优势,与珠海、中山等电信部门以及一些的公司合作,每个学期派遣部分学生参加综合布线顶岗实习。此外,学校内部建筑的网络综合布线,全部工程均安排学生参与实际施工建设,顶岗实习。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技能应用的能力,使他们可以直接面对实际的挑战。

4 结束语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首先,学生的兴趣发生了根本改变。学生对本门课程不再像前几年那样,认为没有什么学习意义,兴趣不大。现在则成了比较受欢迎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不再是一个简单地知识灌输的过程,学生经常咨询什么时候可以组织去现场参加实际工程;其次,学生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学生当初几乎是认为学习本课程没有前途,但是,当组织学生学习参观行业企业、组织学生参加实际的项目工程和组织学生参加学长的课程座谈会后,学生发现,本课程在网络专业体系里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最后,学生对于任何网络综合布线相关的活动均很踊跃参加,比如校内外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学生积极参加,而且工作认真吃苦耐劳,服从指挥,干劲很大;2009年上半年,广东省教育厅联合几个行业企业组织的“综合布线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100多学生报名参赛,经过几轮激烈的选拔赛,选出两支队伍共6名学生参赛,最后在省大赛上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

参考文献:

第3篇:网络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网络课程 教学模型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通过提供经典案例,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分析并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近年来,案例教学已广泛运用于教学和各类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案例教学一般在课堂教学环境当中进行,而在网络环境下如何组织好案例教学,实现案例的在线学习,还有待探索和实践。本文试图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研究的意义入手,分析有关在线案例学习的网络课程网站,归纳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形式,从而构建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型,最后实现案例教学平台的设计。

一、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研究的意义

课堂面授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难以保证其高效实施,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课堂案例教学一般采用学生自行准备、小组讨论准备、小组集中讨论、全班讨论,老师总结阶段和课后反思的基本模式,但授课班级的人数、教学时间、师生交流的时间长短等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学习者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共享的网络资源,实时的在线交互,使得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环境下的案例学习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有以下优势。

(一)在线案例学习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学习灵活性强。

课堂环境的案例教学,由于受课时和教室空间的限制,学生很难同时进入讨论状态,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全面和细致的分析。而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可以冲破时空的束缚,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并能实时记录讨论的全过程,供学习者共享。

(二)学习资源丰富,利用率高度,且具有增殖性。

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知识重组的功能,可以整合各类型的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大大扩大了参与讨论的学生的规模,课堂面授的案例教学学生数量控制在三十至四十之间最佳,人数超过四十,教学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但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可突破时空的限制,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流和协作,学生的规模数量可扩大至约一百人,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学习资源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学资源得到不断增殖。

(三)学习交互性强,学生参与度高。

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案例教学,可以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给予学习者实时的帮助,并能对讨论结果及时反馈,不断引导讨论的方向,使学习得以继续进行,学生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

二、案例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分析

通过对有关在线案例学习的研究,案例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可归纳为以下六种。

(一)案例引入。

在正式学习内容之前,引入一个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案例创设情境,通过案例与主题内容的迁移类比,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常采用的方法有:案例可以是历史事件、生活当中常见的故事、经典实验或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等。

(二)课中引例。

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对于重难点内容,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理解。常采用的方法有:①举例说明,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加深对主题观点的理解。②引用例子说明重点问题。③用举例的方法对知识点加以说明,给学习者提供实践方法。

(三)案例观摩。

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观摩案例,然后让学习者对案例进行讨论思考,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详细的解读,对讨论和思考的结果进行点评。特点:在观摩并点评案例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发现问题。案例观摩的过程:案例呈现、教师解读、专家解读、反思与启示。

(四)案例讨论。

给予一个案例,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引起思考,学员可以运用课程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常采用的方法:①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实时讨论或面对面交流。②给出一个案例供学习者讨论思考,并对案例中涉及的讨论要点给予提示。

(五)课例评析。

课例是对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与描述。课例评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教案设计、讲课思路、说课等环节的分析,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课堂改进。课例评析一般包含教案阅读、课堂实录、教学说明和课例点评等环节。

(六)案例研习。

教学内容融合于综合案例中,学习者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和实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深层理解。所以“案例研习”可以看做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广义上既包括活动类型,又包括“案例研习”的课程类型。常采有的方法:①通过介绍成功案例,指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②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介绍。③课堂实录案例学习。

三、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型

通过上面对现有典型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应用分析,其网络课程只能称得上是课堂教学中的案例、课例素材而已,大多数是案例的电子化,其网络优势发挥不明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该内容旨在构建一种以网络为依托,虚拟现实的在线案例学习的模式。

图 1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传统课堂面授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共享、交互性强、突破时空的限制和学习灵活性等优点,以案例讨论为核心,利用网络监控机制,老师对学习者提供实时的引导和困难的帮助,使讨论得以继续进行,朝有益于解决问题的有利方面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协作共事的能力。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习案例和相关资料,根据学生注册的班级对学生过行分组;各成员阅读、分析和思考案例,形成小组案例分析列表。案例分析列表在小组讨论区再进行广泛、细致深入的讨论,形成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各小组的分析报告组成案例分析报告列表,然后全部各小组对报告列表进行讨论,得出关于该案例学习的案例分析报告。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利用网络监控机制,对讨论进行引导,并提供实时的帮助,解决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不断树立学习信心,把持讨论的方向,保证讨论得以继续进行。最后,老师对整个案例学习的各个阶段、讨论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整个在线案例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在线案例学习模型,如图1所示。

(一)教学案例及相关学习资料。

老师除了要呈现蕴涵知识点的案例外,还需提供事先设计好的案例分析题,有利于学习者的思维的导航;相关学习资料可以是学习材料、背景资料、类似的案例、友情链接、案例的增殖资源、相关的文章及多媒体资料等。

(二)案例分析列表。

学习者阅读案例及相关资料,自主探究,根据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完成案例分析题。小组各成员可对个人分析题作业互相评议、补充、修改、反思,促进对案例的进一步理解,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三)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是学习者通过诠释案例的各要素,将案例中的表象与知识点相联系,实现的意义建构。

(四)总结与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整个在线案例教学活进行总结和对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议。

(五)监控机制。

监控机制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认识帮助工具和协作工具,如,QQ、微博、博客、电子学档、检索器、电子邮件、站内邮箱、案例报告生成器、留言板、论坛及通信电话等。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型的网络课程设计

在了解了网络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分析了现有典型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形式之后,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在线案例教学模型。为了使网络课程实现该模型,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可以从下方面考虑。

(一)系统设计的流程。

网络课程系统采用B/S结构架构,在功能上,要实现角色权限的设定、案例的和阅读、案例分析列表、讨论交流、分析报告的生成、教学笔记等功能。在线案例教学的过程包括:案例的、教学准备、教学进行和总结与反思四个阶段。案例的阶段,教师除了利用网络课程提供的案例编辑器编写案例或直接导入外,还要提供分析案例分析有关的相关资料,便于创设学习情境,并提出案例分析题;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对案例进行管理、建立班级和对注册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进行阶段,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在小组在各自的讨论区进行自主、协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本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提交至本班的案例分析报告模块,各小组成员可对分析报告,再进行评议、修改、反思,最终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教学进行的全过程,教师可以查看案例学习的全部信息和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并可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总结评价和反思阶段,教师对案例学习的全过程、案例分析报告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记录在线案例教学时的思考。

(二)角色权限的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流程,网络课程内容的浏览包括四种角色的权限,即: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访学者。

系统管理:具有管理网络课程的最高权限,涵盖了其他角色的全部功能,具有角色定义、查看登日志、管理用户、管理案例、管理素材、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权限。

教师:和管理案例及相关资源、可以进入班级和各小组空间、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查找用户等权限。

学生:进入案例空间、进入班级空间、进入小组空间、查找用户、上传文件等权限。

访学者:指没有注册的用户。其权限为浏览案例、检索资源等。

(三)监控机制的设计。

监控机制是在线案例教学得以胜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监控设计上,应做到制度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三个方面。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在设计上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如,对参与讨论、发帖的数量,是否按时完成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系统对学生成绩分数作相应的加分扣分或是零分处理;网络课程除了讨论区、留言板、邮箱等常见监控功能外,还应在教学进行阶段整合实时监控工具,如,在线QQ、博案、微博等。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摸索阶段,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支撑平台设计及影响教学效果因素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本文在分析现有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在线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网络课程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国民,张剑平,邱红霞.基于教学交互视角的网络课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7).

[2]白杨.网络环境下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案例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刘名卓.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应用[R].华东师范大学,2010.

第4篇:网络教学总结范文

1“网络课程”概念界定

“网络课程”不是一个学术名词,没有严格的概念,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做了不同定义与描述。2000年,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对网络课程给出如下描述:“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这样,网络课程就可以简单描述为“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教学活动”。本文所探讨的“网络课程”也不例外,但这里仅指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高职网络课程,即网络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目前主要教学形式(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通过这一方式辅助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2高职网络课程“有效教学”内涵研究

“网络课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②从网络课程的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三分屏课程、Flash课程、网页型课程等。从网络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上,可分为围绕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和围绕学习活动进行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两种。围绕学习资源组织学习活动的网络课程强调以教学资源的建设为中心,认为学习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围绕学习活动进行学习资源优化整合的网络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优化配置,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协作。

2.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高职网络课程”必要性

“跨界”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③所谓“跨界”即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意味着职业教育不能只遵从教育规律、认知规律,还要遵循职业发展、职业成长的规律,因此,职业教育在办学上要做到:第一,校企合作办学。即职业教育首先要关注市场、企业、行业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第二,工学结合办学。即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要将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具有职业岗位的能力,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第三,关注职业及职业成长规律与教育认知规律的融合。这三点是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途径。在微观层面上看,任何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核心则是课程。利用网络课程跨时空的优势,具有跨界特征的高职教育开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网络课程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与企业交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并借助网络课程将资源提供给学生,引导其学习使用,使学生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工作环境等,不断缩小毕业生与工作岗位需求的差距。第二,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网络课程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不断培养其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第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网络课程学习,即经过课前预习、课堂练习与实验、实训的提交或内容总结、课后总结等学习模块,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链条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第四,通过小组学习与互动、学习论坛等方式,增进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学习兴趣。

2.2“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高职网络课程”有效教学的含义

国内学者将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归纳,笔者总结了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有代表性的解释: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目前,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主要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并且主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这些在文献1中有详细的描述。本文所讨论的“有效教学”特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而实施的网络课程的有效性,即网络课程作为课堂辅助工具如何发挥其最大作用以提高教学质量。

3高职网络课程“有效教学”途径研究

从网络课程类型的选择视角去看,本文认为第二种分类方式(即按照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的分类方式)下的围绕学习活动进行学习资源的优化整合的网络课程是本文讨论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网络课程”教学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关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始终要与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作为教学目标。近年来,在我国高职院校大力实施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师徒制”等多种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得到了检验,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同时,在教育部倡导和支持下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更使得高职教育的实施更顺利、高职教育的质量更上一层楼。然而,笔者多年高职教育及网络课程建设及应用的实践经验表明,以堆砌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对课堂教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与之不同,以课程教学组织为主线而精心设计、开发、整合的教学资源,通过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笔者认为网络课程建设资源应该丰富,而不是堆砌。课程资源应用应该好用能用,而不是华而不实。

3.1精心做好课程设计是前提

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课程设计以企业项目为载体,以软件开发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能力为依据,以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为培养核心,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为指导与企业深度合作开设课程。课程建立了资源系统、完整、优质的立体化自主学习平台,通过共享系统向师生、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即以“校企合作,项目支撑,立体资源,学做合一,提升能力”为理念设计课程。

3.2重点做好课程建设是基础

(1)建设资源丰富、系统、结构清晰的网络课程资源。课程基本资源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支撑性网络资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资源保障,能与实际教学条件相结合支撑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该课程开发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立体化呈现,使用。教学资源系统、完整,包括基本资源及拓展资源。基本资源:开发的教学指导类资源为教学团队教师实施标准化授课提供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指南、重点难点指导、跟踪案例集、实训项目集、PPT课件、学习考核评价标准等。学生使用资源包括:“学生学习指南”,“项目任务单”,“任务引导单”(内含评价表)、作业、项目考核记录表、Java编程常见问题及解答、软件编程规范(Java版);Java常见异常、软件开发操作视频资源库、专家讲堂、习题库、在线测试等。拓展资源:开发的拓展学习资源包括案例库、考证及竞赛辅导、考证及竞赛辅导、专家讲堂、学习网站链接等。拓展资源的应用大大支持了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2)自主学习资源特色突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中做,做中学”、课后通过平台方式交流、沟通、总结提高的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这些通过“学生使用说明”、“学习日历表”、“课前预习”、“课堂练习与总结”、“BBS”、“小组交流与协作”,“课后作业及反馈”等平台模块等来完成。

3.3以学习模式改变引领资源建设、使用是关键

在开展以网络平台为辅的教学方式的情况下,首先,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观点和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仍然以课堂facetoface的学习模式为主,但要从主要接受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自主学习为主,从以课堂听课为主的学习活动转变为网上预习、网上复习、网上交作业、课后答疑、讨论、在线测验练习、在线考试、浏览相关课外资源、笔记记录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课程目标: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形成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互相牵引的互动、系统的学习模式。

4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高职网络课程有效教学模式

第5篇:网络教学总结范文

一、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高学生预习效率,为教学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预习可以为小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为小学生搭建提高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也是生动活泼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前奏,是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

在网络学习平台上,针对学生预习设置有预习指导相关模块。学生在此模块中要填写相关调查问卷内容,对在预习中存在的疑惑可以进行交流讨论。针对学生完成预习指导模块设置了相关的统计分析模块,教师依据统计分析模块统计数据,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掌握学生对学习内容存在疑惑的集中点。

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学生上网查阅有关的资料。同时,要求学生把预习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惑等在交流平台上。充分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同时根据预习情况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为教学活动做好相关预设。

二、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非常可行的。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使组织课件更加方便。网络学习平台针对每节课的学习内容提供相关的参考课件、相关的知识点小视频、知识内容的拓展模块。教师可以高效利用这些内容准备课堂教学内容,并在课堂中高效利用。教师可以把自己的各类课堂准备内容随时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在课堂教学时随时调用相关内容。这样会更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节省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挥主动性,同时也传输了新的教育观。网络学习平台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中心实现对不同媒体的信息存贮、传递加工、变换和检索,改变了传统教育对文字和印刷技术的过度依赖,多通道、全方位、整体化地呈现教学信息。而且,同一教学内容还用多种信息形式表现,这有利于克服书本文字单一和难以协同表现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也促进了个性化教学。

实践证明网络学习平台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老师教得省力。如果教学内容无需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就能解决得很好,就没有必要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于网络学习平台。只要我们努力探求,不断完善,不时总结,网络学习平台一定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三、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提高练习密度,充分发挥分层练习的针对性

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可以添加练习密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同时能够在课堂上更多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种形式的变式练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另外,在作业与试卷评析方面运用网络学习平台,比起传统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传统的方法是:师生用言语或板书交流信息。这种方式不但信息交流量少,而且学生印象不深。运用网络学习平台可以把作业或练习中具有代表性的题型或错误类型直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展示出来,同时还有相关的分析。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相关分析、比较,对重、难点还可以重复再现,将反映好的解题思路的计算进程展示出来,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生动、具体分析的功能,既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利用网络学习平台适时解决复习难题,保证学生复习效率

学生及时进行复习是巩固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但在复习时,因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或者因上课没有听清楚导致复习不能顺利完成。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为了保证学生顺利进行相关内容的复习,在网络学习平台地设置了知识总结、知识点微视频、复习检测模块。如果学生对学习知识无法形成相关的系统认识,可以借助知识总结、知识串连,形成相关的知识系统。如果对某个知识点掌握不太好,可以借助知识点微视频进行回顾学习。同时通过检测模块了解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因这些内容是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反复进行相关学习,从而解决课堂的时效性问题,更方便。

实践证明,网络学习平台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老师教得省力。相信通过我们努力探求,不断完善,不时总结,网络学习平台一定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第6篇:网络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模式 网络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如何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本人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环境要有机结合

它是传统教学方式在网络教学中的新发展。它利用网络作为教师和学生的联系纽带进行以授课为主的教学过程的模式。我校的课程实践是以基于网络环境的讲授式为主的模式进行教学的。我们是利用网络多媒体电子教室的视频和音频广播、电子举手等功能实现的一种非常规讲授式的教学形式。利用网络的优势,教师可以很轻松地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加大了网络在教学中的比例,使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紧密结合,除了进行教学活动以外,用网络还能完成作业的批改,模拟练习,小组讨论,合作解答问题等任务。该种教学模式充分使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环境有机结合。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或简单交流工具。基于网络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中网络成为教师和学生传递信息和交流的媒介,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网络是他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来说,网络是他们接受教学内容的工具,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信息,教学信息的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设计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二)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学加辅导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利用教师或其他机构提供的相关资料,学生用一段时间收集资料、分析与总结,得出一定结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归纳、总结与概括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与探索能力,符合新课标的思想。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在此教学模式中,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防止学生产生过强的挫折感,教师要建立比较敏感的反馈系统,以便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的角色主要是组织、指导和评价,根据反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设计好反馈系统,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这是该种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只是一种思想,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一套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网络成为学生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大量网络信息,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提供了一个学生发展的环境。

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如下:

1、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课程要求适度扩展周边内容制作出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的电子网络教材并上传到学校主页或论坛,学生在网络教室输入网络地址即可浏览网页。教学分两节课完成,第一节课教师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教材和网络,学生完全不受教师的控制自由的学习。自由的交流,讨论,并可在学校论坛中发表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感想。

在第二节课上,教师首先提出一些能突出本节内容的很有启发性、综合性、探索性的问题,学生通过浏览和查找网页页面有目的地解决教师布置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口头交流,距离远的同学之间可以借助于网络进行交流。

2、解决问题

在这一阶段,教师借助于多媒体控制系统实现师生、生生等多元交流去解决问题、统一认识,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课前设计的问题,另外,教师也可以从聊天室中挖掘一些学生提出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和同学进行交流。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加深了解,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概括能力尽可能的得到发挥。

3、总结提高阶段

通过近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本部分内容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可能不够系统,还没有形成有效地便于记忆的知识网络,因此教师有必要和同学一起对内容进行归纳,这一任务可以让学生来完成,教师补充,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及锻炼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互教互学的合作教育模式

互教互学模式是在前两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研究能力和合作品质有重要的价值。在互教互学方式下,学生可以与一起学习的同学进行交流问题,共同探讨问题,彼此之间互教互学。

在互教互学方式下,教师需要有意识安排适当的机会和条件,使得学生之间进行互教互学,在大多数学生有问题的情况下要及时帮助解决问题,使得这种方式得以正确进行,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互教互学模式中起的作用主要是组织、指导和评价的作用。从学习任务的选择和确立,各小组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评价到互教互学的实施都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同时教师指导和帮助各小组活动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网络教学具无可替代的优势,它是适应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表现在:

1、充分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大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

2、加大了学习者交流的空间,在网络课上,改变了以往以师生交流为主的课堂模式,口头交流与网上交流相结合,实现了多元交流,开创了生机、生生、师生交流的新局面。

第7篇:网络教学总结范文

为了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水平,培养“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学校安排专业教师暑期到企业实践活动。我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师,有幸参加了上海中软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系统架构师岗位的企业实践工作。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提高动手能力,为专业建设与中职培养目标做好市场调研。转眼间,两个月的企业实践已经结束,现将企业实践所见、所闻、所得总结如下:

一、实践时间:2019年7月1日—2019年8月30日

二、实践基地简介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和上海中软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共建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六年成功组织实施了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活动。六年中上海中软实践基地共接待了来自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市工程技术管理学校、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云南楚雄技师学院等20所院校,共计38名学员教师参与了企业实践活动。

上海中软基地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教师提供互联网应用设计师、系统集成架构师等企业实践岗位,旨在满足教师的企业实践需求,使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原厂商技术知识培训、优秀项目的实地观摩学习、先进设备的参观、实体项目的参与和顶岗实践、学习成果的交流、总结与评审等实践内容,缩短教师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距离,提升教学内涵。

参培教师通过了解企业工作规范,将相关理念融入到学生培养过程中;了解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教学知识的更新;及时掌握本专业、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及实际应用情况,努力提升教师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感受企业文化,了解职业素养,让教师贴近职场,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实践的成果转化到课堂教学中去,有效改进教学内容及方法,促进专业教学改革及专业人才培养。

三、实践岗位

系统集成架构师,岗位实践具体内容:

1)参与项目方案的设计或者实施,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在系统集成架构设计和部署中体现的,了解理论知识是如何实现项目需求功能;

2)与企业实训集成团队共同探讨,结合最新网络技术、虚拟化技术、软件技术和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形成更适合院校的专业发展的成果;

3)参加公司、厂商、合作培训机构举行的技术交流会和产品展示活动,了解新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实践目的和内容

1、实践目的

目的主要是进行现场观摩、上岗操作,熟悉相关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切实感受日常教学活动和企业对职工专业素质要求之间的差距,为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教学能动性、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为计算机专业下一步的专业课程教学做准备。

2、实践内容

本次企业实践我申报的是系统集成架构师项目,项目包含三个阶段,分别是网络工程、虚拟化建设、网络安全。

首先是第一阶段的学习,带教师傅周寅生针对系统架构中最基础的网络工程,给我做了培训。我所实践的工作地点是上海市税务局临江计算机机房,首先周老师带我熟悉了网络架构。

培训内容切合主题,周老师作为企业工程师,对网络工程有很深入的见解。上图中VRRP协议在政府机关的应用是我双项目的学习目标,这个内容是我的学习重点。配合生动幽默的讲解,让我很快的进入状态,结合自己的所学将其应用到网络工程中去。培训中我们学习了网络工程的特点是明确设计目标、详细设计方案、根据权威的设计依据、完备技术文档、完善实施机构。了解网络工程各个层次的专业定位,以及网络工程师需要具备的组织和实施工程的能力,与不同用户进行沟通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最后总结了网络系统的集成步骤分别是规划、设计、实施、验收。通过这几次培训,我掌握了网络项目实施中的各个元素,了解了各个知识点如何对应企业当中的岗位,从中总结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网络工程中运维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良好的运维才会产生良好的用户体验,下面我着重对运维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对实践岗位运维工作的学习,我发现网络运维更适合我们职校学生去胜任,它要求有较高的动手能力,这点恰恰符合我们中职学生的特点。日常运维工作主要包括终端部分和网络部分,终端部分包括客户端电脑的硬件排障,系统及应用软件层面的维护,客户端外设打印机等设备的安装,互联,运维,协助排除税务专网终端电脑系统及生产环境下使用故障,抽查并更新各单位终端资产统计,信息及安全统计,制定终端应用故障Q&A等。网络部分包括接入层,汇聚层网络交换设备,物理链路层信息点维护,内外网用户接入问题,协助服务器维护,核心网络设备维护,网络设备巡检工作。日常运维工作琐碎复杂,如何进行工作绩效,运维工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就尤为重要了。

通过对工作内容的量化数据分析,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工作状态,对今后的工作安排可以合理的安排人力配置,此部分内容需要中职生格外重视,光是有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工作方法与技巧。

接下来,在经历两周第一阶段网络课程的实践学习后,我们进入第二阶段虚拟化的课程学习。整个学习过程贴近实际,带教师傅周老师从虚拟化的基础架构介绍到虚拟化的实施过程,并为我们展示了服务器虚拟化的架构界面以及虚拟化在实际当中的应用。由于参加学习的各位老师,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虚拟化。学习过程中,老师们踊跃提问,积极讨论。针对实际需要,向企业专家咨询。通过这一过程,真正的将理论转换为实际。培训完成后,企业专家还热心的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虚拟化方面的资料,让我们能更深入的学习。我通过这次培训,大概的了解了虚拟化的配置过程,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准备自己动手创建虚拟服务器,将所学转化为成果。

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师傅给我们部署了一个网络实践的虚拟环境,并提供了多种类的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案,让我们进行了网络配置的实践。演示过程,我们结合行政管理学校虚拟化环境的搭建与维护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效果明显。此外,大家对师傅部署的这样一个实践环境,非常感兴趣,希望将这样一个环境作为虚拟实训环境应用到教学中去。这个虚拟实践平台eve-ng,部署在liunx环境底下,其中的实训设备主要是CISCO及华为。所有的网络设备都是使用真实的设备系统运行的,效果更接近于真实环境。师傅给我们提供了大部分的网络设备系统,便于我们实现虚拟网络部署,检验我们的网络实施方案是否可行。通过实训,我们即学到了网络部署方案的撰写及实施,又认识并学习了一个网络实训平台,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

最后,就是第三阶段的网络安全的学习,企业师傅带我熟悉了企业中日常防护网络攻击的方法,如:arp病毒查找攻击源主机的方法,稽查一局网络事件应急预案V1.1等。

不可否认,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现今社会,网络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各类网络犯罪日益增多。网络安全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从事信息化管理的人来说,更是工作重点。近期国家安全部提出的等级保护制度,就是网络信息安全的一种监管措施。

本次实践活动,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深入企业,了解安全防护的各项知识。分别从系统安全及网络安全对我们进行了培训。在系统安全方面,企业专家整体描述了安全防护的必要性及安全防护的种类。最后,在两类常用于服务器部署的系统中,演示了安全加固的一些实践操作内容。非常实用,很有针对性,整个过程涉及到攻与防。从演示中,我们学到了服务器安全加固的必要性及操作方法,收获很大。

在网络安全方面企业专家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常用的几类安全设备进行了分类讨论。总结出不同设备在安全防护中的作用,以及部署的必要性。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各类项目建设中,安全将成为我们首要考虑的因素。

总结这段时间的实践学习,感触最深的就是,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规范的管理理念。一个好的企业,要能成功,一定要有规范的流程,成熟的项目实施经验,完善的管理,合作无间的团队。而我作为计算机教师,同时兼任信息中心的工作,在今后的项目实施中,可以借鉴企业学习到的经验,更好的、规范的管理项目实施。此外,围绕本次实践活动的成果目标,我将总结学习到的知识,跟随项目工程师,将虚拟化的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尽一份力,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尽一份力。

五、实践体会

本次实践项目目前都已经圆满结束,整个过程虽然有点苦,有点累,但收获良多,通过这次培训,我开阔了眼界;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启发;业务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有几点体会如下:

1、企业文化应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职业学校的校园里也需要这种精神氛围,应该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员工工作纪律性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作风,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今后在企业的立足和发展奠定基础。

2、学生的技能应与企业要求对接,通过这次企业实践,使我了解到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所掌握的知识与企业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计算机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手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备和相关技能要赶上时展的需求,课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行业、企业发展的要求,更多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学会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

第8篇:网络教学总结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持续更新,不断变化。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许多新问题、新要求。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式教学,因此高职院校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依托各种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

2《单片机应用技术》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单片机应用技术》是高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特点是实用性和实践性强,需要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重复。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如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到相关任务中进行讲解,通过实际项目的完成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是学生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例如: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缺乏与老师及时沟通、不能按时完成项目或者项目完成情况不好等问题。师生互动、过程管理、资源服务等因素制约着项目完成的质量,最终导致一些学生实践能力并没有提高,甚至失去了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缺少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自主性缺失,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因此通过搭建网络化、个性化、自主式的《单片机应用技术》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同时通过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也可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借助网络课程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促进教师个性化的发展。

3泛雅网络课程平台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购买了超新泛雅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是一个集教学互动、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展示、教学管理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网络教学平台。教师通过该平台能够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借助平台提供全面的网络教学功能完成作业、测验、通知、答疑、讨论、资料、评价等互动教学活动,统计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以帮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评估。

4《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整体设计

4.1建设目标

针对《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与要求,依托超新泛雅网络学习平台的优势,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高职教学模式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构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在线学习平台。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让学生离开课堂也能学习,从而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借助网络学习平台能及时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网络课程开发,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为基于网络教学环境的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4.2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结合专业所培养的岗位对本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通过网络课程建设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相对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又有若干个工作任务,将知识点和技能点分散到工作任务中去学习和掌握。

以数字电压表的设计制作工作任务为例,其对应的本课程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如下:

工作任务:数字电压表的设计制作

相关知识点:A/D转换的基本知识;A/D转换芯片ADC0832的功能及应用。

相关技能点:能设计单片机与A/D转换器的接口电路;会编写A/D转换控制程序;会用KEil软件对源程序进行编译调试及与Proteus软件联调,实现电路仿真。

预期效果:完成数字电压表的设计、制作、调试,实现功能。

4.3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4.3.1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课程资源建设

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在超新泛雅网络学习平台上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建设和展示:任务要求、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总结与拓展,并按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呈现,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任务要求是本工作任务的目标要求,后续各部分都是围绕任务的实现而展开的,主要建设的资源有任务书、学生工作页。

相关知识是完成本任务前或完成本任务后所需要的掌握的基本知识,主要建设的资源有相关知识点的微课视频、PPT教学课件、Flash课件等。在微课中设计思考环节和知识点的相关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任务实施包括单片机系统的硬件电路的搭建和软件程序的编写,在任务实施过程需要穿插介绍相关技能和技巧。主要建设的资源有实训虚拟仿真、部分实训操作视频、相关技能微视频等。

任务总结与拓展主要是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对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梳理与总结,并适当进行拓展。主要建设的资源有任务过程评价表、本工作任务所涉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测验、拓展任务要求及演示视频。

4.3.2以教师为主的课程资源建设

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其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需对原有的教案(教学设计)进行改造,甚至颠覆传统教案,从学生学习的视角,从用户使用的视角展开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将多年的课程教学中积累的大量不同形式的学习素材进行整理与完善,主要建设的课程资源有:课程标准、教案、学生作品库等,编写与网络课程相符的校本教材。由于单片机技术发展较快,教师应积极开发新的工作任务、更新教学内容,增加新资料比如一些工程案例库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满足企业对单片机人才的要求。

4.4评价方式的设计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以能力考核为出发点,理实结合、注重过程、覆盖全面,按教学过程及任务要求制定细化指标并覆盖全部知识点。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课程具有开放、共享、实时等特点,通过平台的数据统计学生对每个任务要求及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及学习参与度,为实施过程性考核提供了技术保障。

5结论

第9篇:网络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322.8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101-01

目前在Intem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把在教育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化学科学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三者融合起来,建构一种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学模式,是新世纪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一、化学网络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景一提出课题一自主探索一网上协作一课题小结一网上测试一课题延伸”7个环节。从学生和教师各自作用的角度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1)有利于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吸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在教学活动进程中,通过实验研究,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而进行的“人一机”交互或“人一人”交互,让学生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不同程度地“创造”出知识和能力,使教学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有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2)有利于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网络协作过程中,在交流与反馈栏目里学生对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或“创造”的知识进行讨论。这样,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和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3)有利于学生总结、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课题小结中,不再是传统的老师单一的总结,而是学生总结,老师适当补充,再与网络小结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通过此环节,学生的总结能力、表达能力无疑会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2、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与交流,包括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学习效果的检测等:在教学中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探索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通过在讨论式学习中信息,在程序式和发现式学习中引导讨论的中心,协助学生发现“新想法”,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及时的评价,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协助个别学生进行具体学习。教师是整个群体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协作者。“以学生为中心的化学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它能突破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使学习信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这使得过去呆板和僵化的教材表现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善,教材表现力将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为有效。整个网络模式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网络教学模式中的问题和思考

1、教师教育观念的开放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化学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同时教师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也必须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这对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开放的教育观念”,否则无法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2、教学时间的开放性。

网上提供的资源异常丰富,学生容易忽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使网络课堂教学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现行课堂教学只有45min,虽然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有一定的预见性,但是由于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有不确定性因素,要使学生在一堂课内完成整个模式流程,是非常紧迫的,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和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必然产生了矛盾。

3、网络资源库的建设。

现行网络教学,就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网络资源库,即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校园网上的网络资源库,资源库内有:虚拟实验室、背景资源库、网络课件库、习题试题库、拓展库等,为了使内容更为丰富,更与时俱进,库中资源必需要不断补充、更新。从当前的软件市场上看,专门适用于课堂教学的现成网络软件很少,而且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因而需要在一线课堂教学的化学教师参与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但这些工作对教学一线教师来说,不论在时间或技术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4、虚拟实验室弱化了部分实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