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下室空间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code for design of civil air defence basement that points to pay attention to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air raid basement, carries on the exampl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common problems in design.
Keywords: air defense base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防空地下室作为人防工事的一种,包括外墙、缓冲墙、防爆门、封闭墙、防护隔墙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人民防空临时掩体、战时防空指挥中心、通讯中心、隐蔽所等;部分永备防御工事还具有三防功能。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人民防空地下室的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保护地面生态环境,缓解城市地表压力,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防空地下室工程建设已成为土木工程行业的大势所趋。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空地下室主要为民用建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防空地下室部分到战时有新的功能要求,防空地下室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的平时使用,根据各地所处战略位置以及侧重的程度的不同,新的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颁布,跟防空地下室的设计提供给了理论实践依据。
1、防空地下室的组成
1.1主体:防空地下室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及其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主体除主要功能房间(如人员掩蔽所的人员掩蔽空间)外,还包括必要的辅助房间;
1.2口部:防空地下室的主体与地表面,或与其它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口部主要指战时出入口、战时通风口等。对于有人员停留的防空地下室,其口部不仅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以外的通道、竖井;而且还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与密闭门之间的房间、通道等。
对于有人员停留的防空地下室,其口部不仅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以外的通道、竖井;而且还包括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与密闭门之间的房间、通道等。
2、防空地下室设计的原则
2.1 防空地下室设计原则应是平时满足日常功能( 停车库) 的需要, 战时保障留城人员的生命安全。
2.2 防空地下室设计应始终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同时还应该符合国家、行
业和地方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具体工程的战时功能的完整性。
2.3 防空地下室设计应避开埋设管线及地下构筑物较多的地区。非人防工程本身所需的一切管道,不允许穿越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特殊情况需穿过其顶板时,允许公称直径不大于150mm ,并采取防护密闭措施。
2.4 防空地下室的面积应与地面建筑的底层面积相同。防空地下室的内外墙、柱等承重结构,应尽量与地面建筑物的承重结构相互对应。
2.5防空地下室设计要兼顾战时防护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和平时使用功能要求。
除此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还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安装的需求。
3、防空地下室设计的基本规定与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3.1 地下防空室通风结构设计
3.1.1排风口作为战时的主要出入口, 一般设在设在汽车坡道底部终端处。平时作为汽车通行口的坡道底部在战时要封堵, 封堵后应不影响人防门的正常使用及战时人员通行。排风口防护密闭门外通道内以及防毒通道应设计洗消污水集水坑。战时干厕应靠近排风口设计,防毒通道宜设置在排风口附近,并应设有通风换气设施;而且应满足滤毒通风条件下换气次数要求。
3.1.2进风口多结合上部建筑通往地下室的楼梯设计,特别应注意进风通道畅通,应设置通风竖井, 保障战时人员进风通道的安全。如果没有设竖井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战时通风, 楼梯间宜在地上二层以下作防倒塌设计, 设置钢筋混凝土墙体, 平时消防疏散用防火门战时应拆除, 以免风道被堵。
3.2 地下防空室内外高差以及台阶连接设计
地下防空室工程做为公共工程。进出口内外有高差时需设台阶连接, 应注意按平时公共工程做法设一定宽度的缓冲平台,以免战时大量人员疏散时发生意外。防空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 其中至少有一个室外出入口。战时使用的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室外出入口出地面段设计应采取防雨、防地表水措施, 宜布置在地面建筑物倒塌范围之外, 并采用单层轻型结构建筑。如受条件限制, 其主要出入口通道出地面段设置在地面建筑物倒塌范围之内时, 其通道出地面段上方应设防倒塌棚架。
3.3 防空地下室防水、防潮设计
防空地下室的防水防潮性能直接影响了其功能得使用。防潮防水作为建筑设计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地下建筑尤为明显重要。防水防潮设计应该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综合治理。
3.3.1 地下室防水、防潮材料的选择
选材上应该使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UEA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材料。
3.3.2 地下室防水、防潮施工措施
防空地下室防水防潮在施工上采用冷贴法,热熔法和混凝土掺加防水剂等工艺,以提高地下室防水防潮质量,减少渗漏问题。
3.3.3 地下室防水、防潮应当考虑地质地貌影响
根据场地地形、地质、地貌及水文条件等因素。防空地下室的设计最高水位, 除考虑常年静止水位、最高水位、最低地下水位外, 还应对地表水渗透、管道破坏和其他各种渗漏水的因素加以考虑。对于重要工程且地下水位较高时, 除必要的防水措施外, 还应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3.4 防空地下室的内部装修问题
《规范》规定:“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应抹灰。”顶板不应抹灰出发点是考虑在冲击波作用下会引起防空地下室顶板的强烈振动,为了避免因振动使抹灰层脱落而砸伤室内人员而作的规定;同时规范规定尚有防空地下室的装修设计应根据战时及平时的功能需要,并按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确定。在灯光、色彩、饰面材料的处理上应有利于改善地下空间的环境条件要求。对此,可在人防顶板下薄刮一层白水泥腻子,再喷涂白色涂料以提高室内亮度,改善地下空间的环境条件。防空地下室的室内装修, 应做到构造简单、坚固、便于检修。在灯光、色彩、饰面材料等处理上为改善地下室空间环境条件发挥作用。室内装修宜采用耐久、轻质材料, 并能满足防潮、防腐、防火,抗震等要求。室内的顶板不应抹灰。平时使用而设置的吊顶, 应便于战时拆除。地下室各房间墙面、地面、均应平整光洁,易于清洗。
3.5 配套设施的设计:防爆波电缆井的设置
人防工程设计时应考虑战时电源引入问题, 对于单个超过5000㎡的人防工程, 战时电源可由配套设计的柴油电站引入;对于单个小于5000㎡的人防工程, 战时电源需考虑由周边人防区域电站引入。由室外地下进、出人防工程的强电或弱电线路, 应分别设置强电或弱电防爆波电缆井。防爆波电缆井宜紧靠外墙设置, 宜布置在战时电源的引入方向。
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空袭, 有效在掩蔽人员和物资, 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 而人防工程设计又是实现这些预期战时功能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设计时, 在保障战时功能实现的前提下, 结合平时使用功能, 进行深入细致设计, 实现/平时、战时双效益。
防空地下室设计与普通地下室设计的异同
防空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提供人员、车辆、物资等掩蔽的主要场所,在平时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也是作为防灾、减灾指挥所及避难所。人防地下室和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多相同点。
4.1 相同点:人防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最主要相同点就是它们都是埋在地下的工程,在平时使用功能上都可以用做商场、停车场、医院、娱乐场所甚至是生产车间,它们都有相应的通风、照明、消防、给排水设施,因此从一个工程的外表和用途上是很难区分该地下工程是否是人防地下室。
4.2 不同点:人防地下室由于在战时具有防备空袭和核武器、生化武器袭击的作用,因此在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设备设施上与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多的区别:
首先在工程的设计中普通地下室只需要按照该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和荷载进行设计就可以了,它可以全埋或半埋于地下。而防空地下室除了考虑平时使用外,还必须按照战时标准进行设计,因此在人防地下室只能是全部埋于地下的,由于战时工程所承受的荷载较大,人防地下室的顶板、外墙、底板、柱子和梁都要比普通地下室的尺寸大。有时为了满足平时的使用功能需要,还需要进行临战前转换设计,例如战时封堵墙、洞口、临战加柱等。另外对重要的人防工程,还必须在顶板上设置水平遮弹层用来抵挡导弹、炸弹的袭击。
5、结束语
防空地下室是人民的生命线工程。各级人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人防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和审查人员以及人防工程设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设计院技术负责人与施工图审查人员在审查时应将建筑与结构、通风、给排水、电气等各专业图纸相对照,避免设计通病产生,不断提高设计与审查水平,确保人防工程建设质量。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空袭, 有效在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 而人防工程设计又是实现这些预期战时功能的重要环节。因而在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设计时, 在保障战时功能实现的前提下, 结合平时使用功能, 进行深入细致设计, 实现平时、战时双效益。人民防空地下室工程是战时防备敌人空袭,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工程保障,普通地下室不能取代人防工程作为战时防空袭的掩蔽场所。
参考文献:
[1] 《浅议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周成才(福建省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 350003)
[2] 《浅谈附建式防空地下室的建筑设计》张 侗( 1963- )
关键字:地下空间;抗浮设计 ;水浮力 ;抗浮锚杆;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下沉式广场、地下商业街、地下车库、地下管廊等地下建(构)筑物不断出现,建筑结构的抗浮问题日益突出。但对抗浮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现行规范没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出现因人理解不一的现象。对抗浮设计水位的确定,水浮力及抗浮力的计算,以及地下工程整体抗浮与局部抗浮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供设计人员参考。本文讨论了水浮力以及工程抗浮力的计算问题,阐述分析了地下空间的抗浮设计要点。
1.存在的问题
地下建筑的层数一般不高,但是建筑面积非常大,导致地下室处在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下,不能用自身重量来平衡这种浮力,导致地下建筑的顶板受到巨大力的作用,对于层数在3层以下或底板埋深>7m的地下室来说,永久抗浮安全度往往不够,导致地下室整体或局部上浮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随着地下空间的逐步利用,人们总结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
(1)没有考虑到地下水浮力的作用或没有对水浮力作用机理有足够的认识,导致在建设地下工程时没有做抗浮验算;
(2)没有做好施工现场的地下水勘察工作,导致抗浮设计中地下水水位的取值不当,没有考虑到极端天气下出现的最高水位;
(3)设计人员忽视了抗浮计算中的一些因素,导致抗浮措施不当;
(4)施工单位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抗浮措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地下工程抗浮措施的选择
下水浮力的作用机理,可以采取配重法来平衡水浮力,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主要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重量来抵御水的浮力;工程上也采用设置抗浮桩的方法解决抗浮问题,其原理和配重法一样,只不过设置抗浮桩是利用桩侧面和土体的阻力来平衡浮力的。
对于配重法,适用范围广,可以将增加的重量设置在底板上,通过抗浮计算得到需要配置的重量,然后再底板上设置回填层,用土、砂、石等密度大的材料进行回填,利用回填物的重量来增加地下工程的总体重量,达到抗浮的目的。有时可以利用底板外挑部分回填一部分配重,达到增加自身重量的目的;对于底板为板柱或梁板结构,可以利用底板柱帽或梁至地坪之间的空间设置回填土,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地下工程抗浮问题,还可以作为底板的防水处理。综上,配重法作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不受地理条件、施工环境的影响,不但可以降低造价,还可以解决抗浮问题,常常作为基本方法予以采用。
采用抗浮桩进行抗浮设计,主要是利用抗浮桩侧面与土体的摩擦来抵消地下水浮力的,抗浮桩的效果与桩长、桩径、桩型以及周围的地质条件都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制造抗浮桩的造价高,所以一般使用在柱、墙下等抗浮面积较大、受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影响大的地方。
3.地下工程的抗浮设计
3.1设计流程
对于地下工程抗浮设计总原则,应该满足下式要求:
(1)
式中:W――地下建筑自重及其上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总和;
F――地下水浮力。
当地下建筑自重及地面上作用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总和不满足(1)式要求时,应进行地下建筑抗浮设计。
在具体设计时当建筑物的地面上结构外边线与地下建筑外边线基本重叠时,地下建筑的抗浮设计按以下原则进行:
(1)当结构重量大于地下水的浮力且满足(1)式时,不必考虑地下水对地下建筑整体浮力作用,但应在设计中提出施工中必须采取隔水或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2)当结构重量小于地下水浮力时,地下建筑肯定要设置永久性抗浮构件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以平衡地下水对整体结构的浮力。
3.2水浮力计算
一般情况下,水浮力可以由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根据阿基米德定律依照公式:
(2)
其中,为水浮力;为地下建筑重力;为覆土重力;为承重地下水浮力作用的竖向受力单元的地下室柱网面积;为桩柱重力;为承台重力;为±0.000以上主体垂直荷载。
若计算结果v>0,则应采取抗浮措施。在浮力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当地下建筑面积与上部主体结构面积相同时,可简单比较地下建筑水浮力与建筑总荷载的关系,来判断是否可能发生上浮;当地下建筑面积大于上不主体建筑±0.000层面积时,或按裙房楼层比较浮力与建筑总荷载,浮力大于建筑总荷载时,应以竖向受力构件为单元分析浮力的平衡状态。
3.3抗浮设计
当计算所得的浮力时,应采取抗浮措施,在选择抗浮措施时,要做到经济合理,首先要分析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分别区别施工阶段和竣工后使用阶段的不同情况。
(1)施工阶段的抗浮措施。地下建筑物若处于透水系数比较大的粉质粘土、粉土、砂土中,由于正值施工期间,地下建筑的顶板和覆土尚未完成,此时底板和外墙已施工完成。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形成了水浮力,当浮力不大时,可以利用排水明沟、集水井进行排水,以减少水浮力;当土质的渗透系数大,应在地下建筑底板中设置后浇带,利用板下的垫石作为倒滤层,排除水后,直到地下建筑底板的水排干净后,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
(2)永久性抗浮措施。在上面提到利用配重法、抗浮桩法、抗浮锚杆等来平衡地下水浮力,工程中常用的永久性抗浮措施:抗浮锚杆,由于粘质粉土、硬塑状粘土或风化基岩适宜钻孔注浆,若地下建筑底板下是这些土层,可以利用注浆锚杆法。抗浮锚杆具有良好的底层适应性,易于施工,锚杆布置非常灵活,锚固效率高。由于其单向受力特点,抗拔力及预应力易于控制,有利于建筑构件的应力与变形协调,降低结构造价,在许多条件下,优于配重法和抗浮桩法。
4.地下建筑上浮后处理措施
当发生地下建筑上浮后,应尽快采取措施增加配重和降低地下水水位,以减小水浮力,再检查地下建筑上浮是否造成建筑结构的破坏,破坏过程是否可以修复。常用的几种地下建筑上浮处理方法:(1)加载。设法迅速增加地下建筑的重量,以克服水浮力及地下建筑侧墙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卡在土层中的地下建筑沉回原位;(2)抽水。可以在现场重新启动原有的抽水井或另行打设抽水井以降低水压。
5.结束语
地下室的抗浮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人员应根据地下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正确计算水浮力与抗浮力,处理好工程整体抗浮与局部抗浮的关系,选择合理的抗浮措施,既保证地下工程的安全,又节省投资。
参考文献
[1]傅承诚,吴炳. 地下空间抗浮设计[J]. 科技传播,2011,06:149-150.
[2]王浩. 地下室结构的抗浮设计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3.
地下空间商业空间空间开发空间利用
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
我国可供有效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总量非常大,地下空间在扩大人类生活空间容量上能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空间是城市的战略性空间资源,是新型国土资源。
我国地下空间开发早期以人防工程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起一些城市建设了大型的平战结合工程,如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街等。90年代,地铁成为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
二、西安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
1、城市地下空间可利用资源
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主城区延续了唐长安城棋盘式格局,受古城建筑布局,特别是明城墙的限制,不能修建快速路及高架路,地面道路资源十分紧张,道路供需矛盾尖锐。无论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解决城市道路资源供需矛盾,还都迫切需要通过建设轨道交通等一大批城市重大项目,支持和保证西安快速和健康发展。
2、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
西安市地下空间开发早期以缓解交通为主,目前西安市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形态主要有以下几类:交通运输方面:如城市地铁路网、地下人行街、地下停车场、城市公路隧道等;商业娱乐方面:如地下商业城、地下休闲娱乐场所、会议中心、体育等公共设施;基础生活方面:如给水、排水、煤气等各种管道系统,供电、供热、通讯等专用电缆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共用地沟等;防灾系统:包括人防工程、防震、报警等各种设施;其它设施:如地下工厂、地下实验室、地下住宅等。
三、以西安市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为例
1、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功能布局分析
07年夏季,骡马市正式被改建开放为西安地区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地下空间为商品市场,成为西安地区重要的商业购物中心之一。骡马市地下商场功能布局分析:北区为大空间百货商场,中区为演艺中心、民俗商铺和写真区,南区为小空间商业精品屋以及配套休闲娱乐项目,百货商场地下为精品服装及大型超市,餐饮,地下二层为地下商业街和停车场。
地下商场交通流线分析:地下商业空间主要是由中央大街把整个商场分为两部分,其中有三条主要道路:中央大街、时尚北街、时尚南街。但是在时尚街区的道路由商铺街道分成两部分,很容易使人们把宽大的街道分为两部分,各个不同功能分区之间通过走廊连接在一起。
地下商场景观绿化分析:整个地下商场除了在主入口处有室内盆栽以外就没有更多的绿化,但是在室内设计中,设计师通过绿色装饰缓解地下商场的气氛。
2、地下商业空间的上、下部空间的协调分析
城市的上、下部空间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不可能分割和独立地进行发展,地下空间作为城市上部空间的补充和延续,是上部空间的发展与建设的基础。
骡马市下、上部空间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在一起:
(1)出入口设计的连接:出入口设计具有可识别性,在北面中心区通过中庭与兴正元商场联系一起;在商场的主入口有通过自然景观与地下步行街联系,南面通过地面商场与沃尔玛超市入口的自动扶梯相连接。
(2)内部环境设计:在地下商业空间的主入口通过植物景观、灯光效果和室内音乐吸引着人群,创造氛围。
(3)与地面商业中心相联:骡马市地上商业中心对人们的吸引力很大,为了避免地上商业中心与地下商业的脱离,在商业空间通过各种标识引导人们了解地下商场。
(4)结合地铁交通发展:钟楼附近的地铁开通,但是商业中心的发展与大量的人流相结合,适当的可以扩大地下商业空间的规模和活动种类。
3、地下商业空间的空间安全性分析
由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可逆转性,地下项目的建设应在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与地上空间的开发相结合,保证功能与空间的连续性、已建设施的安全性以及新旧设施的兼容性。
骡马市地下商场主要人群为年轻人,尤其是节假日休息,人流很多并且很拥挤。这个时候的安全是相当重要,尤其是突发性事件,要使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寻找出路,在各个处入路口有消防指引图,商场里面还有各种消防栓和手报警,可以帮助人们面对消防灾难。
4、保持规划总体布局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发展弹性
任何城市规划都应是动态的,在规划工作中对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分析预测不可能都是百分之百充足而精确的,在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规划中,应尽量考虑一些不可知的因素,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成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动态规划。随着地铁的发展,在骡马市地下商城可以建立与地铁、车库相连接的通道,方便人们的上下班或着购物,缓解地上交通压力。地下城市的建立必须要考虑到消防、地下空气质量等问题;同时在西安市人口密集的地区人防工程的考虑是必要。
四、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存在的问题
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处于地下,呈封闭状态,人们长时间极易产生恐惧,不适等心理反应;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消耗的能源较大,如通风、照明等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交通流线不够顺畅,在疯狂区和风尚区之间的连线不容易让人们找到之间的道路;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休息设施不完善,在地下商业空间的人很多,但是休闲座椅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五、总结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兴建起地下商业街、地下购物广场、地下文体空间等等,而地下公共空间作为特定的人工环境,与地面建筑相比,在具有一定优势的同时,在地下空间环境的创造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使用者容易产生许多消极的心理反应,无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骡马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是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能源与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解决各种城市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对于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陈志龙,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
[3]段进.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4]王宝勇.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完善城市的各种服务功能,可以发挥其综合效益,如建设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商业街等可以创造一个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现代化中心城市;而通过建设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人防工程建设等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以更好的增强城市的总体的防灾减灾能力,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拓展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形态
(1)地下交通方面: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城市交通的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修建轻轨交通、城市快速路、地下停车场、地下人行街等。从外国一些大中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开发利用都是与城市地下交通一起发展的,世界上第一个地下空间是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地下街),再到地下城(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系统),地下建筑在旧城的改造再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下空间的城市功能最突出的表现是城市轨道交通及由此产生的安全防护功能,这是地面功能所不及的,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功能上以地下交通为主流。
(2)娱乐商业方面:结合交通建设修建集商业、娱乐、地铁换乘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体,与地面广场、汽车站、过街地道等有机结合,形成多功能、综合性的换乘枢纽。如地下商业城、地下游泳池、地下休闲娱乐场所、地下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1930年,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通道两侧开设商业柜台形成了“地下街之端”。至今,地下街已从单纯的商业性质演变为包括多种城市功能的、有交通、商业及其它设施共同组成的相互依存的地下综合体。
(3)基础设施方面:如给水、排水、煤气等各种管道系统,供电、供热、通讯等专用电缆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地下项目主体依然是人防工程。
(4)防灾系统:包括人防工程、防震、报警等各种设施。
(5)其他设施:如地下工厂、地下实验室、地下住宅等。
二、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
2.1 规划原则
(1)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贯彻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规划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相结合,使地下空间成为城市的景观,打造生态文明的现代城市。
(2)要以地下交通为依托,着眼当前,考虑长远。城市交通便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纵观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较快的城市,几乎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交通优势。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也是同理,首先要选择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的区域作重点开发。因此,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第一要点是决策城市地下动态交通建设的可行性和在可行的前提下的各类设施选线、选择站点等工作。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要不失时机地结合地铁站建设,开发其周边的地下空间,形成地下空间开发的各类中心。
在考虑近期地下工程规划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放眼于城市的发展需要,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地下快速路等远距离地下快速交通,排水管道等预留出建设空间,避免由于任意占用而造成的地下空间的发展受阻。
(3)地上地下,统一规划。地下空间的规划必须统筹地上和地下空间的规划,实行纵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水平方向相关的空间互相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必须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可以将地面规划看作地下规划的基础,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与地上资源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制定规划应综合考虑同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多种功能,做到开挖空间与现有空间有机整合,在充分体现土地价值的同时,保障城市空间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且要做到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去弊存利,需要建设在地下的就规划建在地下,适宜在地上建设的就规划在地上。
(4)系统综合,相互制约。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大部分是按专业分别进行规划,如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给排水、电力电讯、人防、地下交通等,缺乏综合相互制约,由于设计规划脱节,使之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即使是同一路段的规划也难以一次完成实施。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在满足各专业规划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修建共同使用的综合管道廊沟--“共同沟”,修建共同沟不仅可与人防疏散干道、地下交通或是地铁相结合,而且使各种管网设在其中,既能节省投资,又便于检修各类管道,使其在坚固的外壳保护下,提高防灾、防空能力。
2.2 规划设计内容
(1)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规划阶段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是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部署,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规划内容包括:通过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掌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情况和发展条件,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可开发性和适建性评价,从而在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阶段重点解决: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地下空间的功能与规模;地下空间的形态布局;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安排等问题。地下空间规划应基于对地
下空间现状的研究以及对城市一定期限内地下空间发展的预测,提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发战略,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规模与形态作出科学的规划,同时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施步骤,以使与城市保持系统协同发展。
(2)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规划阶段
①根据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系统的总体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关系等,包括地下交通设施系统、地下公共空间设施系统、地下市政设施系统、地下防灾系统、地下仓储与物流系统等。
②针对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系统对规划范围内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要求,提出城市公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规模、布局等详细控制指标;对开发地块地下空间的控制,以指导性为主,仅对开发地块地下空间与公共地下空间之间的联系进行详细控制。
③结合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系统开发建设的特点,对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出让、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建设模式、运营管理等提出建议。
(3)城市地下空间修建性规划阶段
①根据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所在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确定规划区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功能定位、开发规模以及地下空间各层的平面和竖向布局。
②结合地区公共活动特点,合理组织规划区的公共性活动空间,明确地下空间体系中的公共活动系统。
③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功能特征,进行地下空间的形态设计,优化地下空间的景观环境品质,提高地下空间的安全防灾性能。
④根据地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公共性地下空间的各层功能、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周边地块的连通方式;明确地下各项设施的设置位置和出入交通组织;明确开发地块内必须开放或鼓励开放的公共性地下空间范围、功能和连通方式等控制要求。
关键词:开放性;公园绿地;边缘空间;设计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当中,公园绿地原本具有的围墙逐渐消失,变成了开放式的边缘空间,这种变化不但使城市的发展更为优秀,而且也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走人公园的要求,也因为此种变化使得边缘空间的设计更为受到人们的重视。
1.城市开放性公园绿地边缘空间设计原则
1.1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原则是在进行边缘空间设计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要对使用者进行充分地了解,进而为使用者设计出舒适、休息的交流空间。
1.2整体性原则
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被规划为不同的区域空间,这些区域空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就需要边缘空间来进行协调解决,因此,公园绿地与其它城市用地之间就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公园绿地自身的统一。边缘空间归属于公园绿地,因而在设计时要在设计思路、风格等方面与公园绿地相统一。第二,与城市外部环境统一。公园绿地属于城市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因而在设计时要保持整体性,整体性的实现就要依靠边缘空间来协调,保证空间过渡的自然性。
1.3生态性原则
对于公园绿地及城市环境来说,边缘空间起着保护其生态系统的作用,而且公园绿地所具有的生态功能也需通过边缘空间传递出来,因此,在进行边缘空间设计时,一定要坚持生态性原则,充分利用边缘空间周围的自然环境,降低对原始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另外需要使用材料时,要选择环保型材料或者可再生型材料。
1.4文化性原则
每个城市都有着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公园绿地属于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时也要充分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部分。边缘空间起着连接城市与公园绿地的作用,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并通过恰当的方式将文化表现出来,让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体会文化。
1.5层次性原则
公园绿地在空间结构上应该具有层次性,体现在纵向及横向2个方面,纵向的层次性是指边缘空间内部层次的变化,而横向的层次性是指边缘空间中各个小的空间部分层次性。除了空间结构上具有层次性外,景观也要具有层次性,景观植物的高低错落等就属于景观层次性的一种,因而在进行边缘空间设计时要注意景观设计的层次性。
2.不同类型开放性公园绿地边缘空间的设计方法
2.1与居住用地相邻的边缘空间设计方法
在设计这个类型的边缘空间时,要充分考虑居民区内的私密性要求,以免居民的生活受到打扰。一般来说,与居民区相邻的公园绿地使用者大多数是居民,因而设计时除了要满足人们的私密性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便捷性与安全性要求。具体设计时,要进行必要的空间划分,以便将交通人群与休闲活动人群区分开来,可采取的形式为水体、植物绿化等。
2.2与商业用地相邻的边缘空间设计方法
一般来说,城市居民及商业人群都会集中于商业用地范围内,因此在设计边缘空间时,要设置出入口、休闲娱乐区、外部通行区等。这个类型边缘空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人们提供休息的场所,因而在边界形式上要采取绿化、辅装变化等形式。另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驾车到达商业用地,因此边缘空间中还要具备足够的停车空间。
2.3与城市道路相邻的边缘空间设计方法
当公园绿地建设在城市道路边缘时,很容易受道路的影响,进行边缘空间设计时,要利用边缘空间形成隔离区,将噪音、污染等要素隔离在公园绿地之外,使公园绿地内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隔离区的设置以植物或者地形的营造为主。
2.4与城市文物古迹相邻的边缘空间设计方法
在一个城市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中蕴含着优秀的城市历史文化,因此,在进行边缘空间设计时,要对文物古迹进行保护,并通过恰的方法将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表现出来。文物古迹自身具有比较厚重的历史感,因而在设计边缘空间时要轻松、自然,使文物古迹的厚重感能够得到缓解,增强人们对文物古迹观赏的兴趣。
关键词:人民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重要性、口部设计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意识到人防工程的重要性,人民防空地下室既可用于平时所需又可应对战时防袭击,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又由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用地随之紧张,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鼓励新建建筑修建人民防空地下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人民防空地下室的作用与重要性
顾名思义人民防空地下室(以下简称人防地下室),在战争年代是用于防备敌人空袭,有效地掩蔽人员、武器、物资军饷等,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场所,是坚持城镇战斗,长期支持反侵略战争直至胜利的重要工程保障体系,而在和平时期因其自身特殊性,在发生火灾等紧急事故时,可当做人们防灾、减灾的指挥所和避难所。由此可知人民防空地下室的主要作用就是保障人民防空的指挥、通信、掩蔽等工作所需,同时具有预定防护功能的地下室,在紧急时刻还具有储存粮食的作用。
二、 人民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的异同点
由于人防地下室自身所具特点的重要性,许多人以为人防地下室只能用于战时的防空袭、掩蔽、储存等,在平时是无法使用的。其实这些是错误的,一般普通的地下室不能取代人防工程作为战时防空袭的掩蔽场所。
两者有共同点:它们都是埋在地下的建筑工程,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当做大商场、停车场、娱乐场所、生产车间等,它们在建筑结构设计上都设有相应的通风、照明、消防、给排水设施,但从某个建筑工程的外表和用途上看去是非常难分辨该工程是人防地下室还是普通地下室。
两者的不同点:由于人防地下室在战争时作为防袭击掩蔽场所,故其应具有防备空袭和核武器、生化武器袭击的作用,因此在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设备设施上与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处于和平时期,战争比较少只需应对紧急疏散需要,故为了满足平时的使用功能,人防地下室还需要进行平战结合和临战前转换设计,例如战时封堵出入口、洞口等,对重要的人防工程,还必须在顶板上设置水平遮弹层以抵挡导弹、炸弹的袭击。其次在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载荷设计上,普通地下室只需要按照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和荷载进行设计就好,可以全埋或半埋于地下;而防空地下室除了要考虑平时使用外,还必须按照战时防袭击该承受的载荷和预应力进行设计,由于战时建筑所要承受的载荷较大,且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因此人防地下室一般都是全部埋于地下的工程。此外从经济性上来说,设计人防地下室时所用的顶板、外墙、底板、柱子和梁柱都要比普通地下室的尺寸大,自身所承载的载荷比普通地下室大许多,故所需的成本也就会相应提高。
三、 人防地下室建筑口部设计要点
由以上人防地下室和普通地下室重要不同可知:在设计人防地下室时要首先考虑好平时和战时的平战转换设计,这就决定了人防地下室的口部具有双重性,其口部设计是否合理,将会影响其功能是否正常发挥。
1.设计口部的位置、大小与形状
①人防地下室口部由出入口和防护设施组成。出入口是人员和设备、物资的进出通道,通常在主体的两侧,一般都安装有防护密闭门。同为确保出入方便和战时的可靠性,除防护单元的连通口外至少应设有两个以上出入口,而且战时使用的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出入口,至少有一个是阶梯式或坡道式。此外为避免战时同时炸毁出入口,故应设在不同方位而且尽可能的加大彼此之间的距离。
②口部位置的设置要考虑平时和战时双用,当做为平时的商业用途,如商场或娱乐场所时,要将口部设在主要街道和花园小区处,方便人们购物出行。当平时用作车库时,宜沿建筑物的山墙布置口部,这样有利于地面建筑物出口使用方便受到的干扰少。当用作战时使用时,在不影响平时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单独设置战时口部,这样可以更合理的布置战时口部,避免受到干扰。
③口部的大小应根据平时和战时的功能而定,人防地下室的出入口部宽度不应小于楼梯踏步的有效宽度,在平时使用要求口部宽度较宽,设计时考虑到经济性,多采用一梯二用,平战分流法,即在同一梯间、通道内大门做平时用,临战时封堵,设小门转为战时使用。
④人防地下室的口部的形状一般多设计成阶梯式和坡道式,在平时用作车库时一般多设计为坡道式,方便汽车出入,同时也提高了地下室的利用率,使用性能也方便可行。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经济的形式就是将其设计成垂直出入口,这样的便利性是即可做平时垂直出入口升降货物又可作战争时得安全出入口,而且占地面积也少,一举两得,一石二鸟,经济又实用。
⑤此外出入口楼梯设计要按防倒塌设计,设计要从地下一层直至地面一层标高处,这样可以满足战时需求保证出入口的可靠性。地面建筑为砖混结构时,防空地下室的室外出入口的出地面段应设置在防倒塌范围之外。
2.平战结合临战封堵设计要点
结合自身的一些工程实践,笔者认为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应立足于战争时的战备效益和平常时的便利使用效益,怎样做到平时和战时的快速安稳转换是关键。首先为了不给战时安装设备造成不能安装或安装十分困难,在施工时应准确无误的预留洞口和预埋必要的预留件,做到未雨绸缪综合审视,避免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造成被动无助。其次对于临战封堵是有限制要求的,例如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其临战时采用的封堵措施,应满足战时的抗力、密闭等防护要求(甲类防空地下室还需满足防早期核辐射要求),并应在3天转换时限内完成。对临战时采用预制构件封堵的平时出入口,其洞口净宽不宜大于七米,净高不宜大于3米;且在一个防护单元中不宜超过两个。
3.口部的滤毒洗消、消波设施设计要点
①在人防地下室消波系统设计中,对于胶管活门来说,它的的消波率要求较高只需在其后设计个钢制扩散箱即可,但在现行设计中已较少采用;对于悬摆式活门来说,它的消波率较低,根据余压要求一般其后必须设有扩散室。根据要求对于那些要求防护等级较高的工程,还应提前设计活门、活门室和扩散室。
②防空地下室要设置防毒通道和密闭通道,临战前防毒通道和密闭通道内的墙面要做洗消冲洗,估通道内要设有集水坑或地漏,保证防毒通道和密闭通道附近的积水及时便利排出。。
③洗消间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简单的洗消间一般需要单独设在防毒通道的一侧,面积不宜过大,有些人防地下室的防毒通道和简易洗消间面积设计过大,尤其大过标准规定的几倍时,往往达不到超压换气的要气。此外,防毒通道有时也可适当的加宽与洗消间合并起来设置。
综上可知,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实地情况,综合考虑平战结合的实用性、安全性、位置合理性、设计的可行性和整体实施费用等,还要考虑是否与周边的建筑相协调,是否与城市的景观有影响。这就需要平时多结合工程实例多实践多总结,以便有效地修建好人防地下室,形成整体的人防体系,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全做后备。
参考文献:
[1]邱巍;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建筑设计管理;2009年07期
[2]徐宁;人民防空地下室电气设计标准化浅谈[J];科技风;2009年11期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下管线;系统建设
引言
近年来,随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深入,地理信息对城市发展基础性的作用日益突出,基础地理信息为各行业提供的数据支撑已从地表向地下及地上下三维一体化方向发展,尤其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地下空间资源的有限性日益被城市管理者高度重视和认同,埋设于城市地表以下的各类管线敷设情况已是既定事实,它作为城市既有资源同时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也起到严格的制约作用。因此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础上的地下管网GIS系统是目前我国每个城市必须面对的课题。城市地下管线系统的基础地形数据要通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平台服务实现,地下管线系统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示范项目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各权属单位及政府部门数据共享要通过管线系统自有平台来实现。
1、系统建设内容
系统建设内容按照通用的GIS标准及相关规范,考虑到管线系统的特殊性可分为1)系统建设及维护法律法规;2)系统建设及数据交换标准规范;3)数据整合与处理;4)管线数据的更新机制;5)管线系统的基础支撑6)管线数据共享服务; 7)数据审批及管控一体化平台; 8)管线三维系统;9)系统运行的运维机制。篇幅关系这里不展开论述。
2、系统建设方案
2.1系统组成
根据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信息系统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基于SOA规范系统目标组成如下图2-1所示。
(1)管线数据采集与更新系统
系统是一套适用于管线作业和管理的、涉及前期生产、后期检查、入库和空间表现等方面的软件。文件中记载了管线的空间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同时通过元数据记录的方式保存管线生产的一些重要信息,便于管线的维护和管理。软件可以对管线的探测和普查提供一整套的作业指导,对管线的数据质量进行监控。系统采用移动GIS实现了地下管线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工作人员在手持GPS设备上准确记录野外采集到的属性和坐标等相关信息,并实时绘制出管线图,可通过数据传输线或在线方式直接上传到GIS中心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为地下管线的普查、更新及补测提供了一条简单准确高效的途径。
(2)地下管线数据管理系统
地下管线数据管理系统是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和管理数字管网平台中管线以及基础地形数据资源的工具,实现基本的数据查询、统计,对空间资源入库、导出、更新和管理,以及行业应用中的辅助决策分析。具体包括工程管理、数据查询、数据输出与、数据统计、数据更新入库管理、辅助决策分析、元数据管理和历史数据管理等功能。
(3)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根据管线数据标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需求,以及数据保密等要求,为各类型用户群体提供地下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其他等地下管线数据的目录服务、数据服务和应用服务,实现管线数据的共建共享。
(4)内网门户
内网门户地下管线共享的信息、政策法规等,将系统建设的成果以服务目录和图片的方式直观的展现给管线管理单位、权属单位和其他政府部门,用户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数据服务,并提出使用申请。
(5)管控一体化平台
在地下管线共享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落实对各类管线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建立全面管理、流程控制、上下联通、实时监控的管控一体化平台。同时可接入重点监管设备实时监控数据,可为应急预案编制、预警分析、应急指挥等功能提供数据支撑。
(6)地下管线三维管理系统
地下管线三维管理系统基于网络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集成海量三维模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全面展现城市建筑、桥梁路面与地下管网管线的立体关系,支持全视角的地上、地下及地面透明式的管线浏览,提供管线爆管、连通检测、剖面分析等专业功能。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数据库是整个数据流转的关键,该数据库有几个来源:报建规划数据、竣工验收数据、管线普查数据、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服务接入。
管线普查单位通过管线数据采集与更新系统,对采集的管线数据进行数据检查、生产达到入库标准。满足入库要求的管线数据,通过地下管线数据管理系统入库到沈阳市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库。
管线权属单位提交报建计划数据至管控一体化平台,规划与国土资源局通过平台对规划数据进行审批,并对竣工成果进行验收。管线规划数据和竣工数据通过地下管线数据管理系统入库到沈阳市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库。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系统中的地形数据、影像数据及部分地面三维场景通过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服务平台接入。
2.3系统部署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信息系统部署(以沈阳市地下管线普查信息系统为例)如图2-4所示。
系统部署分为三个层次,最左边是数据库、空间数据引擎和ArcGIS Server服务器,部署Oracle RAC实现高可用性数据库系统;空间数据库引擎采用ArcGIS Basic Server,提供对空间数据的读取、写入和空间分析功能;ArcGIS Server为实现SOA的基础平台。中间为开发集成框架,开发集成框架提供对服务的整合,类似企业服务总线,将系统的服务进行整合和统一对外提供。最右边是表现层,包括Web表现和桌面应用两部分,直接进入终端,终端设备包括平板电脑、桌面电脑、移动电脑和手持终端,Web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置于防火墙的DMZ区,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2.4 结束语
通过对地下管网GIS设计,在搭建了系统架构基础上进行管网数据库设计、应用共享服务平台设计、管控一体化平台设计等可以实现地下管网数据的有效管理与跨部门应用,为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利用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CJJ/T8―2011城市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勘测院,上海市发展信息研究所,等.CJJ100―2004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测研究设计院,等.GB/T 201740―2008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关键词:城市住宅;住宅建筑建筑设计;公共空间
住宅的质量与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住宅建筑尤其是其公共场所的设计,应确保个性化和专业化,充分反映住宅建筑的现代特性;应以客户需求为指导,加强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住宅建筑生态化发展。
1公共空间的使用价值
公共空间是住宅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保障居民和谐共处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居民通常会选择舒适感更高的房屋。公共空间是居民的重要活动场所,对居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设计师在住宅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居民的建议,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并以舒适度为标准进行个性化公共空间设计。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用地面积减少,实现建设成本和舒适性的平衡已成为设计师的一大难题。
2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2.1标准层设计
住宅建筑中,楼梯和走廊等是居民通行的必要公共空间,也是居民使用频率最高的建筑空间,故须重点关注此类公共空间的设计。标准层设计应注重增强公共空间对居民共存的辅助作用。考虑居民不同的共存要求,重点关注导视系统、材料、照明效果等方面。
2.2楼梯厅设计
楼梯间和电梯间的改进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在每栋住宅建筑中设计单独的套内空间,并将其与室外楼梯相连,以实现邻居之间的互动并确保各自的隐私。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3股人流时应于两侧设扶手,达4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室外楼梯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300mm高梁可做到3600mm宽的开间;350mm高梁可做到4200mm宽的开间;400mm高梁可做到4800mm宽的开间。100mm厚板可实现2500mm净跨(踏步数10以下);150mm厚板可实现3750mm净跨(踏步数15以下);190mm厚板可实现4750mm净跨(踏步数18以下)。
2.3大厅走廊设计
随着住房形制的发展,走廊式住房在住宅建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走廊广泛应用于公寓楼,具有极好的使用价值。如今,土地资源稀缺,商业用地严重不足,如果居民总量太大,则公共空间不足。将首层住宅改成大堂的方式常会导致净高不足,应注意首层层高、梁的位置、管线走向。合理的走廊设计可以提高走廊的利用率(见图1),或将楼梯间扩建为住宅大堂(见图2)。地上楼梯间不通向地下室,空间一般还是比较宽裕的,但对于需要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首层通道及下地下室梯段均缺少对面层厚度的预留。
2.4屋顶设计
顶层是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宅公共空间设计中,应注意顶层设计,提高屋顶空间利用率。1)考虑屋顶交通问题,满足屋顶运输的基本要求在屋顶交通设计中,应确保每个建筑物的垂直交通管理系统都能使屋顶平整,还可以通过设计螺旋走廊来处理路径问题,提高屋顶的光滑度,实现屋顶套内空间的高效利用。2)为确保屋顶的可达性,应考虑屋顶的应用功能不能简单地设计屋顶花园,而是要丰富屋顶的使用功能,激发居民的爱好和主动性,可设计屋顶健身运动区:①设置健身运动区,配置健身器材,满足居民的健身运动需求;②设置儿童游乐区,还可以在儿童游乐区旁设置亲子游乐区,为居民的亲子游戏和娱乐提供场所;③创建绿化屋顶,屋顶种植绿色植物,改善住宅建筑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可见的风景,屋顶绿化还具有隔热和净化空气的作用,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④创建屋顶休息区,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场所,屋顶具有自然环境优势,例如视线极佳、阳光充足,可配置椅子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温暖的户外休闲娱乐场所(见图3)。
3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品质。在合理运用空间的基础上,加强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营造宜人、舒适的公共空间,可促进住宅建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姿彤.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设计,2019,32(4):96-97.
[2]周沁.基于人本主义思考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转型[J].城市住宅,2021,28(3):154-155.
[3]刘佳林.浅析住宅小区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现代园艺,2018(21):161,199.
[4]杨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9):101-102.
>> 珠江三角洲的空间协调问题研究 基于城市流视角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空间联系分析 泛珠江三角洲与东盟的经济合作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体空间形态历史变迁及其动因 珠江三角洲会展企业空间格局变动 珠江三角洲网河区航道整治关键技术研究 珠江三角洲软土特征分析及地基处理方法 珠江三角洲地区祠堂建筑审美属性分析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 珠江三角洲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 珠江三角洲与加拿大经贸合作研究 珠江三角洲“技工荒”问题与对策研究 珠江三角洲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珠江三角洲地质学研究进展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珠江三角洲环境会计的实施探讨 论珠江三角洲五大机场的定位 清代珠江三角洲农业商品化的反思 珠江三角洲会展业的地理内涵 珠江三角洲地区软土流变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经济法律 > 珠江三角洲居住区地下空间分析和改进的研究 珠江三角洲居住区地下空间分析和改进的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通过深入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现状,并根据影响住宅设计的地域因素,我们可以把珠三角地区住宅区地下空间的利用的成功经验具体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对地方气候的回应、对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创造。 Abstract: Through in-depth study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of residential area of Pearl River Delta area, and according to the impact of residential design regional factors, we can put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residential district underground space us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the creation of the local climate and the response of the human spirit, regression. 前言
由于珠江三角洲城市人口的惊人扩张、空间的严重短缺、暴涨的城市地价以及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等诸多原因,近年来,人们对于地下建筑的兴趣不断增长。地下空间的诸多优势条件导致人们去积极探索 各种利用形式,以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也从过去以利用高层建筑物地下室为主,朝着更加主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以建设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城市 居住区 地下空间
中图分类号:P4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对地方气候的回应 (1) 防湿(雨水、潮)
珠江三角洲居住区地下空间很多采用了半地下掩土建筑绿化的形式,这种半地下掩土的地下空间就是对珠江三角洲湿热天气很好的呼应。
半地下室地下埋深较小,室内地面标高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上,所以仅做防潮处理即可,可以节省造价。再者,珠三角地区由于经常受到台风和暴雨的影响,所以对屋顶的防水、排水功能要求很高。因此,在地下室的顶板一般多采用找坡的形式,可以加快水的流速,减少积水。 (2) 隔热与遮阳
珠三角地区气候的特点是热。因此地下空间的顶板广泛采用覆土和种植绿化的形式,可以防止顶板产生表面裂缝,同时覆土起了很好的保温隔热功能。
另外,环境绿化是经济隔热遮阳的手段。即利用植被以及水体等软质地面或可渗透性铺地的设置,如蓄水屋面、各层平台和植被、墙面垂直绿化等,可以达到降低环境温度、净化空气、调节湿度、消减噪音等目的。且高大乔木所产生的阴影区可以减低辐射强度,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 (3) 通风
地下空间容易积聚污染的空气,且难以自排。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湿度大,且夜晚温度下降速度慢,因此尽量采用以自然通风的散热方式。几种较为成熟的做法有:
⑴总体环境布局应以组织好自然通风为关键,以保证自然风的流动。地下空间的主要出入口布置宜迎向当地夏季主导风向。
⑵在考虑自然通风时应注意对绿化的利用。大面积绿化与建筑形成不同“软” “硬”面,两者间的温差平衡过程,容易产生气流,增强通风效果。
⑶开设高侧窗,再在北面设置下沉的小院落,(图2)。 ⑷天井在无风或风压甚小的情况下,室内及室外环境的热压差,使天井中的冷空气向室内流动,利于改善地下空间室内的小气候(图3)。 2. 对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创造
珠江三角洲地区隶属于岭南文化圈,我们不仅在地下空间的功能上实现其价值,而且从规划、建筑到园林景观设计都体现岭南地区的人文精神,将岭南文化的特质铭刻在建筑与环境中,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塑造独特的建筑风格,与本土建筑文脉合一。 3.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通过对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一些居住区地下空间的新式住宅区地下空间的实地考察,看到很多优秀的项目在探索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与突破。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个别楼盘只是对地下空间的形式盲目地追捧,缺乏理性的分析,没有从经济实用性上用长远的眼光来正确衡量设计的好坏,以下是我们今后在地下空间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政策方面的问题
目前,国内管理机构条块分割,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地上地下空间统一利用的发展战略和全面规划;两者的统一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它们的协调,各个分系统之间的配合,又要研究资源调查和需求预测,还要考虑财力物力等问题。当前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全面的规划。 (2)设计方面可以改善的问题 ①总体布局结合与地下空间设计
住宅小区地下空间的布局受地面以上住宅楼的影响较大。较密的柱网常常把停车库分隔成零散的片区,使停车效益大大降低。因此,在设计构思初期就应该把地上住宅楼的总体布局与地下车库的设置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具体方法有:
一是可以把上部住宅尽可能沿周边布置,在中央形成一大片空地,下部作停车空间,地面则规划成小区中央花园;
二是适当地把住宅楼多栋组合,提高小区空地的完整性。从而有利地下停车库空间的完整性。但同时要考虑各片区之间的连接通畅,不应产生瓶颈现象。 ②地下空间设计要充分考虑使用和管理方便
(1)楼梯间的设置
不少设计师单纯从满足消防规范要求,将住宅的楼梯与地下室的疏散楼梯相结合使用,而且将两个出口都安排在同一个大堂出口,在梯间、大堂门都设置了门卡。如此设计对于外访者,没有磁卡难以进入楼梯间,既不便于使用,也满足不了消防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尽量将地下与地面两个出口分开设置,例如地面建筑的楼梯从住户大堂出来,而地下室的楼梯则在架空层出来。
(2)汽车车库位置
要满足停车的需要,就必须使车库距各住户的服务半径适当。有一项对深圳市居民的300份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人不愿意到与住宅水平距离超过100m处的停车场(库)停车。按照就近停车、就近取车的原则划分停车区域,布局车库位置,确定车库规模。 ③须加强安全防灾方面的措施
由于地下工程的封闭特性,其抗御外部灾害的能力是优良的,但对于内部灾害,往往易造成重大事故。而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中,防雨,防洪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应特别注意: 地下空间在选址时,应尽量避开容易出现洪水泛滥或暴雨积水的区域。 地下空间的人员出入口、进排风口等,都应设置在地势较高的位置。 出入口的标高宜高于室外地坪,且在出入口与室外地坪相接处宜设截洪沟。在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上空设置具有一定高度的雨蓬。 ④加强方位感
对于有多个出入口的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人很容易会迷失方向。因此有以下的改进设想:
①指示牌应保持连续性。有的地下车库采用单行车道,如果没有一个不间断的指引体系,行人很容易在其中感到迷茫,不知该往何处走。
②指示牌应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可视性。现有的地下指示牌使用灯箱形式的比较多,灯箱指示牌应配有应急电源,在断电时能继续使用;刷漆类的指示牌,应使用反光漆和荧光漆;出入口踏步立面也应涂荧光线条。
③较大的地下室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各区域。 ⑤出入口位置欠缺处理
地下室出入口是地下与地上空间的交界处,通常入口处的“地下感”最为鲜明。因此,要合理设计这个交界空间,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提供参考:
①人口处降低地面,布置成低位庭园或下沉广场,从侧面进入地下,给入口的侧窗引进一定的日照;
②扩大入口处空间,采用天窗引进外部环境,使地下空间成为地面空间的延续,如卢孚宫扩建入口处,就利用大型的玻璃金字塔把室外的蓝天白云映入室内,结合楼梯,形成一个引人入胜的地下共享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