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学教育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已形成了由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博士教育组成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1]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图书馆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参考咨询服务等工作已成为基层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由于条件的限制,基层图书馆对图书馆学硕士、博士毕业生是可望不可即的,但是他们对于图书馆学本科毕业生还是寄予了厚望。他们理想中的本科毕业生是能很快适应图书馆工作,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给图书馆工作带来技术上、理论上的指导,并且具有一定的图书馆管理知识的人才。然而,事实上基层图书馆盼来的相当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却并不能给图书馆工作带来预期的变化,于是他们便对图书馆学本科教育提出了质疑。
1图书馆学部分本科毕业生的工作表现
1.1不愿从事流通、阅览服务第一线的工作
图书馆行业没有准入制,基层图书馆员文化、业务素质都偏低,图书馆学本科生有一种优越感。其实流通阅览工作是熟悉馆藏和干好采访、编目、参考咨询工作的基础,但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又由于缺乏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他们轻视流通、阅览工作,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些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大多不愿从事第一线服务工作。
1.2不能很好地胜任专业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
据统计,图书馆学本科毕业生在基层图书馆发挥作用最好的岗位是分类、编目,其次是文献采访。由于没有较为系统的其他专业学科知识背景,计算机知识仅停留在操作层面,所以对于参考咨询、管理系统和网络的维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软件的开发等工作难以很快胜任。[2]
1.3图书馆管理知识贫乏,团队精神与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基层图书馆的图书馆学本科生经过几年的锻炼,业务能力强的一般都能提拔成各部门的业务骨干,甚至业务馆长。但在提拔后发现他们的管理能力、协调组织能力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很好地发挥。
1.4专业思想不稳定
对基层图书馆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希望留住那些能为图书馆事业兢兢业业的馆员,一个馆员无论他多优秀,如果不安心图书馆工作,那也是白搭。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本科毕业生不安心图书馆工作,希望得到更优厚的报酬、更轻松的工作、更高的社会地位,工作不到几年考研、考公务员、跳槽、下海的较多,导致图书馆专业人才流失,图书馆技术性工作缺乏稳定性。
2对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反思
2.1人才培养目标尺度把握不好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图书馆学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文献信息,能在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图书馆学高级专门人才”。从近几年图书馆学本科生就业走势看,还是以图书馆职业为主。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图书馆、中小型图书馆、基层图书馆急需本科人才,这里还有很大的就业市场,其实图书馆本科毕业生要在基层图书馆找一份工作并不难,关键是他们眼光太高,没有把基层图书馆放在眼里,拼命想往大城市的大图书馆钻。图书馆专业教育具有层次性,本科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图书馆及相关部门具体工作培养操作型人才,而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培养专家型人才应该是硕士、博士教育阶段的首要任务。[3]所以,办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首先应该解决的是为谁培养什么层次的人的问题,教学单位必须把握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这是办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基础。
2.2课程设置欠合理
大多数学校考虑到招生和就业问题,盲目开设许多以信息、计算机、管理学命名的时髦课程,而把图书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压缩到最低限度,导致图书馆学科核心课程的地位受到冲击。[4]由于图书学专业教师大多对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等学科知识了解不深,所授课程泛泛而谈,导致学生对这些知识也是一知半解,结果图书馆本科教育想为社会培养万金油人才的想法没有实现,更糟糕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连图书馆工作都干不好。图书馆本科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才,那种课程设置盲目求全,妄想图书学本科教育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人才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2.3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图书馆学教育面临社会全球化、网络化、知识化的挑战,然而课程的讲授仍然是传统图书馆学的内容,没有在数字、网络环境下拓展和延伸。如在信息组织课程中,讲授的仍是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而对网络资源的有效组织的问题很少涉及。信息资源建设课程重点还停留在文献采访内容上,而对如何建立虚拟馆藏,如何搜集评估专业数据库、知识博客、新闻网站等网络资源等问题缺少必要的探讨,元数据介绍、电子资源编目等教学内容也没有涉及。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出现严重滞后于图书馆工作发展需要的现象,导致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这些工作。
2.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学方法单一
中国图书馆学会2007年年会上,肖希明教授在《中国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职业需求的调查报告》中,调查了38个学校的专业教师情况,调查结果为:教师年龄35岁以下的只占16%,表明教师队伍有待年轻化;教师职称结构呈倒金字塔形,35岁以下教授只有1人,表明后备力量不足;博士学历的占29%、硕士学历的占41%、本科学历的占29%;教师学科背景为图书馆学一级学科的比例较大,近亲繁殖现象比较严重。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了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来源大多是高校图书馆学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太多的图书馆工作实践,所授专业课就变成纯理论上的说教,教学与实践脱节,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图书馆本科教育的建议
3.1确保图书馆学专业特色,树立图书馆学科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
应把传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信息技术应用作为核心课程开设。传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课程:图书馆学基础、文献分类法与主题法、文献编目、社科文献检索、科技文献检索、咨询与决策、文献计量学、文献学概论、目录学概论等是图书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明显的标志。[5]同时,图书馆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所以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数据库建设与管理、图书馆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制作、信息组织与检索等课程也是图书馆学科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始终要围绕其首先为图书馆培养操作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正确处理好学科核心课程、通识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不能舍本逐末。那种盲目开设大量其他专业课程,过分加大其他专业课程比例而压缩图书馆学专业课程的做法,将会使图书馆学本科教育迷失方向。
3.2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
隐性课程亦称为潜在课程、潜课程、内隐课程或非正式课程等。[6]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教育文化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学术的与非学术的教育经验。多年来困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图书馆留不住优秀人才。基层图书馆本身条件不如大型图书馆,他们对专业思想的要求比大图书馆更高。事实上,职业思想的稳固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靠单纯的说教,效果并不明显,而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往往比正规课程更有力,这一点恰恰被大多数教学单位忽略了,所以不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是不明智的。可以聘请资深的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又有渊博的学科知识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担任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教师的娓娓道来、游刃有余的教学活动中感觉到图书馆职业的魅力。实际上基层图书馆是非常重视人才的,他们对好不容易盼到的人才很注重培养,在深造、继续教育、考察学习、晋职晋级、提拔等各方面都优先考虑,而且这些人才有更多机会熟悉图书馆各个环节的工作,这是大图书馆无法顾及的。事实上,不少基层图书馆造就了不少工作出色的图书馆学本科生。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请这些学长回校做讲座的方式来激发在校学生对图书馆职业的认同感。
3.3适应图书馆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图书馆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图书馆的学科内容本身也在与技术、社会发生联系与变化,所以教学内容要不断变化。[7]据2002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教研室的教育部“文科应用学科图书馆学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报告调查显示: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在图书馆中应用比较广泛。基层图书馆有一批工作在流通、阅览服务第一线的优秀馆员,缺少的是能胜任网络安全维护、图书馆管理系统维护、网站设计、程序开发、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参考咨询等技术性工作的人才,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应根据这些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很快适应图书馆工作需要。
3.4建立一支既有图书馆工作经验又有深厚理论基础的专业师资队伍,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
学校可以通过提高学历水平,改善知识结构的办法优化现有师资队伍,还可以聘请图书馆资深馆员、其他院系教师为兼职教师来增强师资队伍,改善办学条件。图书馆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比较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靠单纯的讲授法是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时要注意灵活使用启发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社会实践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8]一般而言,开设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学校,学校图书馆都建设得很好,图书馆各项工作都很出色,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学单位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课程实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可以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去参加勤工俭学,让他们熟悉图书馆各环节工作,提高对图书馆工作的感性认识,把所学理论知识与图书馆工作实践很快结合起来,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辛苗.中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危机[J].图书与情报,2003(6).
[2]肖希明.图书馆学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体制的改革[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1).
[3]李贺,李松玲.基于人才需求的“1+2”模块式专业课程设置——现阶段我国图书馆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之我见[J].图书馆建设,2006(3).
[4]吴钢等.图书馆学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不应动摇——关于图书馆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的讨论[J].图书馆学研究,2006(4).
[5]吴慰慈.中国图书馆学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6).
[6]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人文素质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从事科学文化事业的社会实体。是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基地。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总则第二条再次规定了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任务:“高等学校图书馆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明确了高校图书馆要对大学生进行品质塑造和扩大知识面的教育。可见,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教学和科研的服务基地,更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它对大学生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人文素质指的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态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形素质的基础,包括文、史、哲、艺术、科学技术史、伦理史等;二是对人类、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三是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是人的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_2J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2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分析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2.1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分析
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高等教育存在着趋向于实用技术教育。“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培养”,导致了我国大学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严重不协调的弊端,使之呈现出“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局面。商业主义对大学的入侵,大学的扩张,学生人数的剧增以及社会商业文化的泛滥使大学失去了象牙塔的氛围。许多大学的教育仅是为了把学生塑造成满足社会利益的有用工具,专门化、专业化、职业化已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主流,其结果造成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
2.2 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当前大学教育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也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需要。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科学研究、人文探索能力的高级人才,不仅是自然人、经济人,更是文化人,他们理应热情地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命运。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时,不仅仅要引导他们认真学习,还须教育他们注重自己知识的合理结构,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爱因斯坦曾经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的人,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现代教育呼唤一种能提高人的素质、陶冶人文精神的人文教育来与科学教育相互补充,我们必须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来缓解科技发展对人性造成的缺憾。
3 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与作用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重要信息源的发掘者、传递者、支撑力量和载体,可以说,它既是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又是文化创新的策源地。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高校图书馆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发掘图书馆文化景观,发挥其在人文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3.1 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优势
3.1.1 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馆藏资源。“一个历史意识、人文意识觉醒较早的民族必定也是图书馆意识觉醒较早的民族,这种图书馆意识不仅应当是一切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人的事业,也应当是每个有文化教养的人必不可少的文化意识。书籍的可贵在于书籍中所载的人的心灵探索、创构或升华的可贵,这一点是所谓图书馆意识或图书馆精神的意义所在。”高校图书馆凝聚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精灵之气,这座人文宝库中记载了人类悠久的历史,荟萃了中华民族古老而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保存着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源,这些古籍善本图书、名人字画及社会各界名人捐赠的资料等,具有较高的人文内涵和艺术欣赏价值的特藏珍品所独具的人文魅力,往往会给大学生以内在的鼓舞和启迪,对他们身心有意无意间产生深远的影响。
3.1.2 具有“绿色”的人文环境。高校图书馆有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和文明氛围,它反映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反映着校园文化品位和校园的人文景观,体现着学校浓郁的书香特色。高雅、宁静、舒畅的阅读环境,能使学生自觉地受到教育。优化的人文环境,如馆内条理清晰的规章制度,有序的借阅秩序等,对大学生形成一种约束力。馆内名人格言与字画点缀,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再辅以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能使学生建立起自觉学习的意识,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绿色”的人文环境促使学生思考和感悟,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从而提高精神品位,升华精神境界。
3.2 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3.2.1 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善于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至关重要。如高校图书馆中优美的文学作品能引导读者走入诗情画意般的境界,并逐步领悟其作品所蕴涵的情感艺术。阅读人物传记类作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主人翁优良品质所感染,会在思想领域里与主人翁达成共鸣。为此,高校图书馆应密切关注大学生读书倾向并及时加以引导。如我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在阅读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给予直接指导和帮助:首先在文献采集上调整购书比例,由原来医学专业书籍占60%、人文社科类占40%的比例结构,调整为专业图书占40%、人文社科类占60%;其次,选购中外历史名著和现代名著、艺术鉴赏、名家书画作品和有关励志、礼仪、人际交往、人格教育、心理健康等类型书籍供大学生阅读,并编写“新书目”“推荐书目”“导读专栏”等,通过校园网及板报专栏推荐给大学生。让大学生通过阅读吸收书中精华,使他们能够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3.2.2 熏陶作用。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继承前人文化遗产,丰富完善自身精神文化修养乃至创造精神文化新成果的集聚场所,它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这种特有的文化功能,使图书馆成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场所。环境的熏陶是无言的教育,潜在的影响,大学生身处图书馆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气息的熏陶,并可通过艺术作品给大学生以力量和启迪,如我校将图书馆与艺术馆融合在一起,使图书馆既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文献资源,又具有观赏性很强的立体艺术作品。现有的466件艺术藏品,为我校大学生提供了人文精神食粮。艺术馆为大学生提供直接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使大学生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
以下提供一些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希望对各位有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如何判断一个刊物为是否是正规刊物?
以下是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
《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中国教育(高教版)》
《中国新教育》 《亚洲教育》
《当代教育科研》
《教育新发展》 《当代教师》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中国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教育新导向》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当代素质教育》
《教育管理与科研》
《教学理论与方法》
《中华素质教育杂志》
《中华创新教育》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中国教育研究》
《当代南方教育论坛》
《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中国现代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中国教育纵横杂志》
《中国创新教育》
《当代教育》 《教育纵横》
《中国教育家杂志》
《中华百年教育》《今日教育》
《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中国教学纵横杂志》
《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
《中华现代全科》
《中国人文科学研究》
《中国研究生杂志》
关键词:组织内容; 内容安全; 风险识别方法; Web挖掘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021-02
互联网上的文本内容中,一部分信息和内容对组织以及个人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另一部分则会造成消极的影响。例如,某人通过淘宝网购买了一件商品,但是他认为该商品质量存在问题,于是他在商品的评价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当认同此评价的个体越来越多的时候,该评价就演变成了热门评价,既而可能会引发个体对该商品的嘲讽、谩骂,最终对商品的销售产生无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如何去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如何去评价风险发生之后造成的影响?又如何去降低对资产所造成的损失?
“内容安全”是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内容安全是指由信息内容所引发的信息安全事件以及由此所造成的损失。能够引发内容安全事件的风险即是信息内容风险。因为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等相关概念不适用于社会组织,现对相关概念进行扩充,具体如下:“组织内容”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中与组织相关的内容,以及个人或其他组织针对这些信息所持有的态度。“组织内容风险”是指与组织相关的内容可以为个人或者其他组织所利用,在利用过程中对组织的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1
本文主要研究组织内容风险的识别方法。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描述了国内外有关信息内容安全的发展现状,第三部分介绍了组织内容风险识别方法体系,第四部分主要讨论了内容分析法,第五部分详细说明了网络计量法,第六部分对本文介绍的识别方法进行了问题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方向,第七部分运用分析工具对广西师范学院的官方网站进行了外链分析,第八部分比较了不同类型组织的风险差异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作了总结。
1组织内容风险识别常用分析方法体系
上文中提到,内容安全是由信息内容所引发的信息安全事件,那么对信息内容的分析可以参考情报分析的理念和方法,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从而形成一套组织内容风险识别分析方法体系,如下图1所示:
1.1链接分析法
链接分析法是根据网站与网站之间的相关性来进行操作的,无论何种网站都是由许许多多的网页组成,而这些网页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这种相关性是指:1)内容相关性。网络信息从某个方面来讲是聚合的;2)结构相关性。网页与网页之间以某种结构相互关联;3)功能相关性。站点可以通过它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4)附属相关性。网站的主体是内容、结构和功能,而相对于这些主体部分,网站上的广告、网站上的友情链接以及初次之外的其他链接等都暂且归为附属相关性。
网页中存在着大量动态的超链接,它是网页的重要元素,几乎所有的网页都是利用超链接来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超链接一方面便于引导用户浏览网页;另一方面,网页链接的创建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既超链接时常会指向它们认为想要网站访问者看到的网页,因此这些超链接隐含了大量人为设定的目的信息。所以,对互联网的链接结构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将对改善Web信息检索准确度、Web隐式社区的发现等方面产生极为重要的意义。
1.2文本挖掘法
文本挖掘主要由以下步骤构成:
(1)文本预处理:将文本对象转换成文本挖掘工具能够识别的格式。一般包括两个主要步骤,既特征抽取和特征选择。
(2)文本挖掘:是指采用数据挖掘以及模式识别等方法获取面向特定应用目标的知识和模式。
(3)模式评估和表示:利用已确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
1.3主题聚类法
主题发现也叫主题抽取或者主题识别,其作用是处理和分析大规模信息同时使用户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理解信息内容,探究信息中的主题。当前对于主题发现并没有一个明确定义,只是将从复杂大规模信息源中获取主题并进行表现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统称为主题发现。通过精读一系列相关项目和论文,笔者认为,主题发现可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主题发现方式较为灵活,只要是可以发现代表性信息的方法都可以归纳为广义的主题发现。比如,针对文本的主题发现有:从高频被引论文中提取高频词来代表主题领域、基于语义局部性思想来判定主题领域等多种方式。
狭义的主题发现是指从文本中提取关键文字信息,将主题聚焦在某几个词上的方法。此种方法需要发现文档中的关键问题,聚焦关键词并选取适当方式呈现,其也是目前主流的主题发现方法研究模式。本文的主题聚类法主要基于此种定义。
主题发现的目标在于运用一系列语义理解方式,从文本中自动提取关键词或术语,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聚类,从而发现主题,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该方法的关键作用在于利用语料自身的组织和结构来发现语义信息。聚类方法还有另一优势,传统方式是利用基于词的匹配来发现语料中的信息,其没有考虑到语料自身的结构在理解语料时会发挥的作用。所以,更准确地说,主题发现并不是某一项特定的技术,而是很多方面技术的综合运用。
2 链接挖掘工具应用及分析实例
目前,国内外有为数众多的免费链接分析工具。本文选取国内一款名为“站长工具”的外链查询工具进行实例分析。该软件是一款Web页面工具,其界面如下图所示:
该工具有三个文本框,第一个填写分析的域名对象,然后点击右侧“查询”按钮即可得出所需结果;后两个为附加项,可在查询的同时输入需要的外链文本或过滤不需要的域名,亦可对文本进行模糊匹配查询。
现使用该工具对广西师范学院官网进行链接分析,复制广西师范学院官网域名,粘贴到“请输入查询的域名”后面的对话框中,得到分析结果如下:
由图中可以看出,本域名有反链数74个,子域名数3个;点击“子域名”右侧展开按钮,可查看结果中的3个子域名,如下图:
每个子域名后面中括号内的数字显示了其反链数。该工具的排序方式有权重、PR、反链数三种;“只显示nofollow”为附加条件,可选择查看是否带nofollow的域名。网页主体内容显示了本域名所有的反链;每条反链下方的信息从左到右分别表示:该反链的域名、本域名在该反链中的权重、该反链的反链数、链接名称、是否带nofollow。
通过本工具,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如下:
a.本域名有74个反链,3个子域名及其完整域名。
b.所有反链的域名、反链自身的反链数以及该反链是否带nofollow。
c.本域名在各个反链页面中的链接名称。
d.在本域名的所有反链中,网页“广西师范学院_广西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专业介绍,图片_新浪院校库_新浪教育”中所占的百度权重最高,下表为百度权重各指数域名数量:
e.在本域名的所有反链中,网页“广西师范学院_广西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专业介绍,图片_新浪院校库_新浪教育”的PR(PageRank)值最高,PR值越高说明该网页在google搜索中越重要,下表为PR值各指数域名数量:
f.在本域名的所有反链中,网页“123网址之家-教育大学 教育网_中国教育网_教育部_教育论文_远程教育_成人教育_教案_教育培训”所拥有的反链数最多,约为1682个,下表为各反链数区间的域名数量:
[反链数区间\&2000~1501\&1500~1001\&1000~501\&500~1\&0\&域名数量\&2\&0\&1\&41\&29\&]
链接分析是组织内容风险识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分析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分析其链接类型和链接动机,以便为组织内容风险识别提供基础。
3 结论
本文就组织内容安全风险识别对已有方法进行研究综述,列举了两种常用的方法和三种基于Web挖掘的法,并对列举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分析了各风险识别方法的不足,并给出各个方法的可能改进方向以及新的研究方向,为组织内容风险识别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组织内容风险模型[C].2013.
[2] 扬益凡,朱明等.基于链接相似度Web挖掘算法的研究与改进[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
[3] 扬中华,汪勇.程序员技能需求: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分析[J].现代情报,2007.
[4] 王知津,闫永君.网络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
[5] 沙新光.基于主题的聚类检索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6] 丁宝琼.网络文本信息采集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信息工程大学,2009.
[7]Edna Reid,Marc Sageman.The Dark Web Portal Project: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Presence of Terrorist Groups on the Web: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Informatics[M].Springer,Berlin,2005.
[8]Deerweter S,Dunmaisst,Fumasgw.Indexing by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0(6):39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