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生的纱线范文

人生的纱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生的纱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人生的纱线范文

1987年9月,李嘉禄赴英国里兹大学纺织工业系作访问学者。在这个英国最大,设备最完善、拥有世界上先进的纺织设备和工艺的大学里,主攻纺织工艺研究和过程监控研究的李嘉禄在学校的一年期间,不断的开阔眼界汲取新知识。而在1988年初里兹大学的~间实验室引起了李嘉禄特别的注意。这间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实验室门口挂着的一个牌子上面简单的写着“碳纤维实验室”,想一探究竟的他却发现这间实验室竟然是不允许任何外国人进入的。从此,这个神秘的实验室一直牵动着他的好奇心,到底里面在做些什么研究7后来,通过向系里老师的多方打探,他才知道这里是研制用于复合材料上的高性能纤维,并且知道了在美国正进行着的一项先进复合材料计划CAT计划,有关这个神秘实验室里若隐若现的谜底并没有满足李嘉禄的好奇心,他不断地从互联网和专业杂志上寻找相关的详尽资料,但能够得到的却是少之又少。

1988年底学成回国的李嘉禄拜访了曾在美国研究三维编织技术的导师,没有想到正是这次见面,让他和三维编织技术彻底结下不解之缘。导师向他介绍了国际上三维编织技术的应用和重要地位,高性能复合材料在国内外都被列为影响国防和国计民生的关键技术之一,关系到国家战略防御系统的部署,其关键设备和技术为发达国家所严密控制,许多国家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研究和开发。他们一致认为这种高性能、轻型化的复合材料是一门非常有潜力的研究学科,同时也是航空航天领域急需的应用技术。

于是,他参加了导师的研究小组,开始了三维编织技术的研究,实现复合材料整体网状结构,利用三维编织技术制成复杂形状,也就是异型制件,力求材料具有力学性能好,耐冲击的特点。

摆棋盘、手工编

1989年这个项目开始运作,而他们能够找到的相关资料却非常少,没有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的知识,也找不到现成的技术和设备。“因为工艺资料和设备的匮乏,可以遵循和借鉴的经验很少,这意味着我们要打破封锁,自己发展,只有自主创新,去研究工艺、去研制设备,这也成为我们当时的主要任务。”李嘉禄说道。这一项目最终在1993年正式立项。

三维编织的编法和传统针织、机织完全不一样的,它是把所有的纱线都挂在机器底盘上的挂纱器上,依靠机器的运动,带动每根纱线运动,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理论上说,任何一根纱线的运动都是随机的,如何让他们有规律的运动成为李嘉禄最先着手研究的问题。只有找出规律,才能编织出异型预制件才能实现编织机的计算机控制。为了搞清楚纱线运动的规律和形成的结构,李嘉禄只有用手一点点去编。这就像在整个棋盘上摆满了子儿,而我们要让这些子儿通过不同的运动来织出所要的形状。那段时间回到家后我的时间就用在摆棋盘上,不断地走动每一个棋子去寻找纱线的运动,孩子他妈还纳闷,怎么一天到晚自己跟自己下棋,其实我是要找出编织工艺的规律,看能够织出什么样的形状。那个时候研究所的条件很艰苦,只有七八个人和几间小平房,但在李嘉禄的回忆中却充满了挑战和乐趣,至今他的家里还摆放着一个大大的棋盘。

一头编一头拆

在研究初期,李嘉禄将重点放在编织工艺上和计算机控制的大型三维编织机的研制上,历时三年,遭遇过多次试验失败,整个项目曾一度陷入绝境,但最后还是获得了成功。

李教授还记得当年研究锥形体编织工艺时,让他们煞费苦心。锥形体的编织如果要从大头开始挂纱,就要解决锥体从大到小纱线越来越少的问题。开始我们用集中剪纱的办法,却发现编完后织物上就会出现一个洞,这对耐烧蚀的材料来说,是致命伤。后来改为分段平移纱,逐步错开剪纱,保持运动一致,克服了这个难关。这种编织工艺,一旦出错,就好像一头在编,而另头在拆,容不得半点差错。 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谈到对李教授印象最深的就是。科研中遇到再大的失败,他从不发火,也不沮丧,而是仔细琢磨,重新再来。1998年,他们最终研制出了可以挂编织纱2万根、轴纱2万根的国内最大的、由计算机控制的三维整体编织机,并于2001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三维异型整体编织工艺的研究和三维编织机设备及织物的研制”项目 200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们研究的“变截面三维多向编织技术”项目,2003年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先进防热材料用变截面三维多向编织材料的研制”和“大型构件机器缝合复合材料的研制”项目于2004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对于困难,李嘉禄总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态度,对我们来讲,困难是正常的,没有困难倒奇怪了。有困难要藐视,要不断摸索,从小处拿出实在的解决方法。

满足客户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他们逐步掌握了三维织物的设计、织造技术并完成了三维编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但他们当时编出的制件实际上还是一个软的织物,是个半成品。为了使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得到迅速应用,他们又及时研究出三维纺织复合材料的复合固化工艺研制出复合固化用的设备,实现了三维纺织复合材料从设计、织造到复合固化,制成制件的全过程,实现了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制件的生产直接去开发所需要的产品。

为了达到更好的应用目的,他们又系统研究了纱线结构和材料性能的关系,研究了满足性能要求的三维纺织复合材料构件的设计。同时又深入研究了在复合固化过程中树脂在三维织物中的渗透机理,并开发出一套模拟系统,保证了在注树脂过程中不同形状制件能充满树脂,达到一次注树脂成功,这套模拟系统获得了2006年的桑麻科技奖的一等奖。

我就是一般人

第2篇:人生的纱线范文

许瑞勤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敢想敢说敢为,行动始终走在思想的前头的人。

作为超恒(香港)有限公司和雄展针织服装厂的总¾理――许瑞勤先生在服饰界从业数十年,对服装、对¾营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心得。

对事业:稳稳打步步为营

许瑞勤先生,出生於广东汕头市濠江区澳头乡,哥哥姐姐同父母亲一起居住在香港,应当时家乡风俗习惯的约束,祖母坚决要求家里要留下一个男孩,於是许瑞勤先生便留在了家乡,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直到1962年,许瑞勤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母把他接到香港,开始了他新的人生路。

刚来香港,第一个要学习的科目就是英语,而对於一个刚从内地过来的小孩来说,无疑,最难学习掌握的也是英语。发音不、交流困难等等难题像一个又一个的绊脚石,阻碍着他成长的脚步。有时候,人的意志就像弹簧,你越是压迫,它会弹得越高。棘手的难题激发出许瑞勤的斗志,也挖掘出其无限的潜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於,在无数个秉烛夜读、刻苦钻研潜心学习的日子後,许瑞勤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发展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良好的英语基础也为他後来的事业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5年,许瑞勤先生毕业後就投身社会,参加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当时香港最大的毛衣厂做跟单员。从学校到社会,从熟悉的课本理论到未知的社会实践,无论是环境、氛围、身份都发生了很大的转换与跳跃,特别是对毛衣品这个新领域的专业解,更是相当匮乏,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瑞勤先生都做得很不顺手,更谈不上工作业绩了。

“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也要做到!”带着这股冲劲与劲,许瑞勤先生一头扎进针织毛衣领域里,学习产品作、精通销售流程、熟悉运作模式、洞察市场商机,短短几年,就从一个低层的跟单业务员步步高升为公司的技术骨菁英。这些成绩没有让许瑞勤先生感到满足、自豪,相反,站到一个高层的空间上,更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贫瘠。就如同站在山顶,没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更有“高处不胜寒”的冷静,在广阔的天地宇宙间,自己是多麽的渺小,唯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停地学习,才能不至於落伍,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特别是在服装业。

意识到这一点,在取得阶段性的成绩後,许瑞勤先生加快了自己学习汲取营养的步伐,没有丝毫的怠慢与放,没有半点的浮躁与骄傲,他开始全力向针织毛衣领域进军。数年後,许瑞勤先生正式掀开了开创个人事业的新篇章,先後创立了超恒(香港)有限公司和雄展针织服装厂,从事针织业,专门做国际知名品牌服装,其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法国及澳洲等世界各国,其中不乏国际时装SHOW上的获奖作品、众多国际明星的代言品牌以及款式新颖独特的限量版时装。

在谈到针织时装的作过程与质量把关方面,他说:“针织服装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好质量关,这也是我们能源源不断地得到海外订单与客户信任的最大筹码,我们的产品生产数量不是最多的,但产品质量上,一定是要求精益求精,绝对做到令客户满意的程度。在作方面,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针织生产分纬编和经编两大类。在纬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以後便可把筒子纱直接上机生产。每根纱线沿纬向顺序地垫放在纬编针织机的各织针上,以形成纬编织物。在¾编生产中原料经过络纱、整经,纱线平行排列’匀瞥删轴,然後上机生产。因而针织产品的钩针绣花工艺要求非常高,有些客人在参加时装博览会的时候,看到喜欢的流行款式就会拍照把照片拿过来,要是他们给出的图纸、资料,我们都会按照设计要求、融入现代流行元素、按质按量地完成。也许这是别的厂家不愿做的,也许花的时间比作别的产品要长、成本也较高,但要客户需要,我们都会去做,力做到最好。”

熟练的英语水平为许瑞勤先生打开国际市场、加强与海外各国企业的合作赢得了更多的机会;打工时期所积累的丰富的行业¾验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他开创自己的事业奠定了实的基础。许瑞勤先生就是这样,无论什麽事情,要认了,就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稳稳打地去做,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对客户:心存感激 以诚相待

人常说:客户是上帝;许瑞勤先生说:客户更应该是朋友。

许瑞勤先生对客户有师长般的尊敬和朋友般的真诚。在工作方面,许瑞勤先生始终坚持做别人做不到的,做到令客户满意。要做到客户满意这是很多公司的¾营理念,但要如何做到别人所做不到的呢?许瑞勤先生坦言:“做别人做不到的,就是要求自己去亲力亲为、用心去做。也许有些服装公司的CEO更趋向於管理、引导下属去做,但是我更喜欢自己去动手,去经历过程,从客户图纸的分析、材料的要求、作工艺的监督到售後服务,我都会一一参与,亲力亲为,或许过程复杂令人劳累,但有这样,你才能更贴近市场,才能更有效地发挥企业的战斗力,才能以真诚、专业打动客户,从而为赢得下一次合作的机会增加筹码。

许瑞勤先生对客户的解不仅体现在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他也非常细入微地关心客户,比如哪个客户的爱好是什麽,最喜欢什麽等等,他都略知一二。每逢在外地出差或旅观光时,若是看见了客户喜欢的东西他定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然後抽空带上客户喜爱的礼物前往海外赠送给客户。有一次去½西景德镇旅时,看到了一个非常精美的孔雀陶瓷工艺品,而这款工艺品正是某个美国客户所喜爱的,许瑞勤先生便毫不犹豫地高价买下那款陶瓷工艺品,後来,专程前往美国拜访那位客户时,便带上了那件礼物,客户见到自己心仪已久的那件孔雀陶瓷工艺品就摆在眼前,欣喜不已,捧在手心爱不释手,然後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办公桌前。他说非常喜欢这件礼物,要一看到它,就会很自然地想起许瑞勤先生,被许瑞勤先生为人的真诚与细所深深感动折服,这是他的心声,也是许瑞勤先生的众多客户的心声。

要是客户要求的、喜欢的,许瑞勤先生都会竭尽全力地去做到令客户满意为止。在许瑞勤先生的办公室里,珍藏着厚厚一沓客户寄来的感谢函件,那是他为客户作出令其满意的产品後,客户从心里由衷的感谢,便寄来感谢函。许瑞勤先生总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自己,真诚地对待客户。所以他赢来得不仅仅是纷至沓来的订单,还有浓浓的信任与感激。

对家庭:精心培育子女成材

单是事业成功的人不能称之为成功,因为这不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完美的人生要有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

许瑞勤先生有一个贤惠又支持他的妻子,二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谈到家庭,许瑞勤先生满脸的欣慰与骄傲,他说妻子非常贤惠、通达,不仅在家里操持家务,养育子女,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事业上,也给了他莫大的支持与鼓励。目前,大女儿在公司Ð助打理业务。儿子和小女儿在美国读书。其中儿子就读於美国军校,现已毕业,正在美攻读服装设计专业。许先生对子女的教育以鼓励为主,希望他们要认真学习,养成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与超越别人挑战自我的进取心。许瑞勤先生坦言自己从事服装业将近四十年,他希望能将自己的所学、所知传授给孩子,希望能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提供帮助,使他们少走弯路,早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与理想。

在洋溢着浓浓亲情的全家福照片里,从每张充满希望、寄、朝气、阳光的脸庞上,看到的不仅是欢快、温馨的»面,还有相互扶持、依靠的款款深情。这真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幸福、和谐之家!

对社会:热心社团关心慈善

当问及许瑞勤先生的业爱好时,他笑称:“我没有什麽业爱好啦,不过就是喜欢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关心慈善事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而已。”许瑞勤先生的浓浓爱心与深深爱乡之情,虽然以简简单单的“不过¡¡而已”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但他的低调与坦率正是其人格魅力的升华。

从中国人民汕头市濠江区委员会委员、旅港澳头同乡会有限公司副会长、潮侨塑胶厂商会副会长、香港汕头商会常务会董、香港潮属会团总会会董、香港纺织商会有限公司会董、汕头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汕头市濠½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名誉会长、汕头市慈爱善社福利会名誉会长等诸多头衔中不难看出,许瑞勤先生对社团、慈善事业的热心程度。在连续四年担任汕头市濠江区政协委员时,许瑞勤先生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提案,为推动家乡的¾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但是,他说这一切都是受到堂兄许瑞良先生的影响。

现已接近六十岁的许瑞勤先生,仍然奔波在香港、内地以及世界各国,为针织技术的提炼,为个人事业的发展,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为受热心资助困群体,不遗力,全心全意地服务着。不论是随团考察、节日庆典、同乡会、或是慈善捐助,他从不曾落下,忙碌奔波的身影随处可见。

从许瑞勤先生身上,你能感受到的永远是振奋,进取,希望!

第3篇:人生的纱线范文

此时海南省五指山上方的天空已经夕阳西下,白天被烈日炙烤的土地泛出一股亲切朴实的泥土芬芳,西边彩云追日似乎也急于早早回家,又到了一天中倦鸟归林的时刻。

但是,在五指山市番茅村黎锦技艺传习所里,一群黎族织女仍围坐一团,唧唧复唧唧,操弄绑在身上的织机。她们衣着简朴、言语轻快、有说有笑,她们依山傍水而居,她们不仅是五指山下的黎族土著,她们还是国家级黎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她们手中织造的是黎族人心中的五彩祥云,也是世界纺织品中的绚丽瑰宝――黎锦。

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黎锦,是黎族人的民间纯手工织锦,也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黎族是我国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150余万人遍布岛内。黎族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登陆海南岛,是海南岛最早的开拓者。在开疆拓土的漫长岁月里,黎族人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热带海岛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黎锦无疑为最耀眼的文化明珠。

古书记载:“岛夷卉服,劂篚织贝。”其中的“岛夷”指的就是海南岛黎族先民,“贝”在黎语中意为“棉花”。三国时期由万震所著《南州异物志》曰:“五色班布”指的就是黎族棉纺织布。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黎族妇女就可以利用木棉织出较为精美的棉布了。秦代以前是黎锦发展的成形时期,进入汉代,黎族开始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黎族的棉纺织技术得到相应发展,纺织品达到相当的水平,被选为汉代贡品,深受朝廷喜爱,甚至一度成为苛捐杂税的砝码。到了宋元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此时的黎族织锦制作精良、色彩鲜明、形式多样,大多作为贡品为宋元统治者所青睐,已有“东粤棉布之最精美者”之美誉。黎锦技艺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展现出其华美高雅的崭新格调,通过黎族织女的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黎锦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样、色彩越来越鲜活、纹样图案越来越新奇美观。可以说这个时期是黎族纺织品发展的高峰阶段,所谓“机杼精工,百卉千华”便是古人对它的由衷称赞。

一条精美的黎族织锦往往要在织女手中历经数月才能完成。其中织造过程包括纺、染、织、绣四大工艺,它们相辅相成,代表了黎锦工艺的最高水平。

纺纱是黎族妇女把棉花脱籽、抽纱,再把纱绕成线锭的过程。纱线的主要原材料取自海岛棉,这是海南岛独特的热带锦葵科野生植物,生命力顽强,纤维质地柔软,为黎族人所钟爱。纺纱时,织女一手持海岛棉,不断地轻扯成松松的棉线,另一手接过蓬松的棉线反复搓转,同时放开纺坠让它像陀螺那样旋转,利用纺轮本身的重量连续自转,进而把松松的棉线拽紧成纱线,一圈圈绕在线筒上形成线锭可供织绣。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黎人发明了脱籽棉车、手摇式脚踏纺车、绕线架等较创新改良纺织工具,纺线效率提高,很快在各村寨流行开来。

黎族先民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偶然间发现周围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可以提取各种染色原料,对纺线进行染色。他们一般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茎、皮、叶、花、果实等的汁液作染料,用捣烂的植物色素用作染色剂,如用假蓝靛的茎、叶制作蓝色染料,黄姜的根作黄色染料,苏木的树心作红色染料,子藤的茎和牛锥木的树皮作褐色染料,切碎的乌墨木树皮、树根熬煮作黑色染料。

通常这些染色方法都要经过少则几次,多则几十次的反复浸泡、晾干、揉搓、摔打甚至埋在特殊的泥土中才能达到预期的颜色,所以这个繁琐的染色过程一般要持续十几天甚至1个月。令人称奇的不仅是黎族妇女知道什么植物染什么颜色,还会熟练地利用染媒扩大染色的品种,提高色彩的明亮度,加强颜色的牢固度。比如用乌墨染黑时加入芒果核,能使黑色更加鲜亮不易退色。由于浸染工序的次数差异,产生颜色的深浅变化各有不同,加上制作人的爱好和家族习惯的传承,导致黎锦的染色工艺带有浓重的偶然性和个人、家庭特色,可谓是私人定制,单件孤品。

织布是四大传统工艺中最重要的手工环节,技术性很强。织女们需依靠一些工具作辅助才能完成这道工序。黎族常见织机有水平织机和踞腰织机。此外,织女们还在黎锦上运用钉珠绣、连物绣的手法嵌缀金丝银箔、云母片、羽毛、贝壳、穿珠、铜钱等加以装饰,令黎锦显得五光十色、华丽雅致、美不胜收。

伴随黎族人一生的灵魂守护者

黎锦作为黎族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陪伴在黎族人的身边。在外人眼中,这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但在黎族人心中,它们是生命的守护神,是魂归故里的引路人。

新生儿的降临使整个村寨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幼小的孩子寸步不离母亲周围,当母亲劳作时,黎锦则成为包裹孩子的背孩带。闲暇时,母亲会把织锦挂在两棵树之间作为摇篮,成为孩子游戏玩耍的场所。

孩子慢慢长大,母亲逐渐衰老,成年的女儿终要远嫁。婚礼当日,母亲取出制作数年的婚服,它较一般织锦更为华美、细腻,工艺更为复杂,装饰图案也更加丰富,因为它倾注了母亲对女儿的不舍与牵挂。

在乐东黎族自治县地区,女子出嫁筒裙织锦上最为常见“婚礼图”。这是一组人物场景图案,该图案完整地再现了当地新郎迎娶新娘的热闹场景,描述了黎族人在举行婚礼时的活动和仪式。图案内容包括了“迎娶”、“送娘”、“送礼”等婚礼故事情节,暗地红线,给人无比生动的既视感。

时光飞逝,昔日出嫁的女子已为人母。她也如自己母亲当年一样,送走了自己的女儿,又迎来了家庭新成员。慢慢地,她感到时间像手中的沙土一样握不住,于是她开始为自己准备后事衣裳,几乎每一个黎族人都有单独的一套服饰,为自己送行。这并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她们在织锦上绣上人形纹,期盼自己流浪的灵魂回到祖先发迹的地方,永远守在家族人的身旁。透过窄窄的一幅织锦,我们感受到黎族人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与对来生的热切期盼。

向你讲述千年黎族人的喜怒哀乐

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千万年积累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只能通过歌舞、戏剧、口头文学和图志的形式作为传承的载体。这种特殊的文化属性使黎族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都具有原始淳朴的文化特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黎锦传统纺织技艺,毕竟在原始的文化传承形制中只有图案记录是有形的、物化的。勤劳聪慧的黎族妇女便把日常的生产生活、宗教习俗、所见所感沉淀后转化为抽象的图形、符号,并通过织锦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说,欣赏黎族传统织锦就如同翻开一本独特的黎族史书。

一般来说,黎锦图案可分为抽象图案和具象图案。抽象图案是黎族人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制作的图案,具象图案涉及动物、人物、场景等内容。常见具象图案动物类包含牛纹、蛙纹和龟纹。牛作为原始农耕文化的强力代表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黎族人的极度重视,所以牛形象在织锦中强烈突出了锋利的双角和强有力的四肢。蛙被黎人看做是季节与水旱的先知,原始农耕时代人们认为蛙是雨水的招致者,因而人们对蛙产生崇拜。此外,蛙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他们将蛙奉为氏族图腾,所以黎锦着重表现了蛙硕大的肚子,祈求部落人丁兴旺。龟因其长寿故为织锦纹样的常见题材,体现黎人对家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织女们以正俯视的方式来表现乌龟的形体,以菱形作为龟身的基本形状,龟纹两侧有四足,有的还以蛙蹼的形式表现龟的脚掌。其主要特点是突出龟的菱形化身体,其他身体部位简化。

除动物纹以外,人物、场景等劳动、社会行为也被记录在黎锦中。在黎族人眼中,或许这些图案早就已经脱离了基本装饰作用,它像电影一样,为后世子孙原版再现先人生活的点滴往事;它又像文字一样,通过母亲向孩子们讲述祖先是如何与大自然抗衡,是一部黎族人披荆斩棘,改造自然的史诗巨著。

第4篇:人生的纱线范文

当人们走进世博园,作为主办国的国家馆,最让人震撼的无疑是放大了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此图展现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繁华,而最为奇特的是,画中人物居然全部“活”了起来,充满创意的现代动漫手法让《清明上河图》中的城乡、街市、水道等景致活生生展现在人们眼前,白天和黑夜的变化,更让这幅生动记录中国12世纪城市民俗生活的名画平添了很多人情味。

当然,巨型画卷是带不走的,不过不用遗憾,江苏苏豪国际集团作为2010上海世博特许生产商和零售商,开发了限量版世博特许产品――真丝织锦画《清明上河图》。该画是用世界首创发明专利“高密度全显像仿真彩色丝织技术”,突破了传统织锦工艺局限,运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电子提花设备,并配以100%的优质天然桑蚕丝精织而成,从原料选用、工艺设计、织纹制作等经过数十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真丝织锦画《清明上河图》契合了世博中国馆的展馆主题,也成了商务部作为国礼送国外嘉宾的珍品。

真丝织锦画只是中国精湛纺织工艺的一个缩影,贵州馆的一组“苗绣”群像,运用了双针锁绣、辫绣、破纱绣、丝絮贴绣、锡绣等独特的刺绣工艺,苗绣服饰一直被誉为苗族的“无字史书”。 江苏馆展出的“乱针双层绣”《春之拙政园》是由江苏工艺大师专门为世博会制作的“苏绣”精品。“绒绣”是上海特有的艺术形式,与“京绣”、“苏绣”、“湘绣”、“蜀绣”等并驾齐驱,是艺术领域中的一枝奇葩。此次上海馆展出的奥巴马、梅兰芳和迈克尔・杰克逊三人的绒绣像均来自上海高桥绒绣博物馆。

为各国元首夫人定制的旗袍

本届世博会,主办方为各国元首夫人定制的60件旗袍全部由我国著名服装设计师设计,60件旗袍颜色、款式各不相同,在面料制作上也各有特色。这些旗袍均由苏州西部民间缂丝织绣厂用缂丝面料做成。缂丝上有彩色水墨画图案,其中的深浅过渡要用缂丝来表现。缂丝技术极为复杂,因此千年以来都无法实现机器缂丝,缂丝是我国传统欣赏装饰性纺织品,被称为“织中之圣”,制造工艺也极为精细。远古时代,一件缂丝龙袍需要花费织匠十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在宋元时期就被定为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因织造过程极为精细、复杂,即使是最熟练的织匠,每天最多也只能织一寸二分。织完一件皇帝的缂丝衮服,大约需要10多年时间。因此,缂丝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

根据主办方要求,这60套面料必须款款不同,并且要有水墨画的那种效果。为达到宋朝缂丝鼎盛时的制作水平,织布人员全过程采用宋朝织法。有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等工序,多达16道。该工艺制作出来的面料,反复水洗多次都不会褪色,也不会起皱。每台缂丝机前都挂满了上百个穿着各色丝线的梭子,缂织时,织布人员先在机上安装好丝线,下衬图纸,然后透过丝线,根据图纸一段一段开始缂丝。所用原料是经120℃高温处理过的上等白蚕丝,这些白蚕丝六根拧成一根,既可以让缂丝变得更加坚固,也让织出来的面料更加柔软舒适。据说,一件旗袍除设计费、材料费外,再算上收藏价值,价格接近10万元。

各国馆员制服中的设计奇思

芬兰是世界上人均森林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因此芬兰馆的制服与树有关。这套制服的上衣为一件棉麻质地的宽松白色衬衣,外面是一件印着不规则黑白色条纹的坎肩,腰上系着一条黑色腰带。这套衣服模拟的是冬天桦树外皮颜色。桦树是芬兰分布最广的树种,而当地漫长的冬天经常下雪,当桦树被雪覆盖时,其外表就呈现出像坎肩上一样黑白相间的图案。,芬兰人的很多生活片断都与树有关,因此这件制服最能代表这个国家了。

意大利馆员工身穿Prada特别设计的制服迎接各国宾客,全套制服由绫子和弹力绸制成。男引导员是玫红色休闲西装,下身是金属色的格子图案紧身裤;女装是玫红色的上衣和金属色的格子裙。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每天在场馆内大量走动,特别配置了尼龙和牛皮质地的运动鞋。为了增添时尚色彩,制服还统一配有银色斜挎单肩包,款式为Prada的经典降落伞布帆布系列。

H&M品牌也为世博瑞典馆工作人员贡献了制服,春季浪漫的花园系列让参观者有种别样心情。可贵的是面料是有机棉、有机亚麻和可回收聚酯材料,非常环保。

波兰馆工作人员制服由波兰民间传统服装改制而成,以红、白双色为主,既象征着波兰国旗的颜色又与“中国红”相结合。

丹麦馆工作人员制服更独具特色,红色的裙摆如小美人鱼漂亮的尾鳍,自行车车轮图案成为衣服的装饰。

南非馆的工作人员身穿南非国家足球队队服,让人联想着正在举行的世界杯。

德国馆男女馆员的制服都是橘红色的夹克衫和裤子,腰间系一条可挂水壶的腰带。这套制服的面料采用了可回收的特种涤纶纤维,在世博会结束后可以埋入地下分解用作肥料,就连染料和纽扣也不会在降解过程中产生污染。也可以循环回收,重新作为纺织原料来使用,而不像其他纤维,废弃后只能充当廉价的填充物。

在日本产业馆,服务人员所穿的和服均采用可回收的新型面料,这种面料由耐热生物塑料纤维和京都传统真丝织物“丹后绉绸”交织而成。世博会结束后,这些制服都将随日本产业馆其他设施一起被运回日本,经循环回收再利用系统进行加工再生产。

英国馆内工作人员的制服由英国著名品牌玛莎全力打造。玛莎百货是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这套制服男女上衣都是T恤衫,胸前印有“种子圣殿”标志,下身为裤装和裙装。为了与透明带灰色的英国馆相呼应,制服的主色调为黑、白和灰,再配以英国米字旗图案的头巾,休闲中显示浓浓的英伦风情。

韩国馆的整套衣服以白色和韩国传统色彩――天蓝色为主色调,因为天蓝色能体现优雅之美,并给人一种干练的感觉。制服选用了方便洗涤和处理的面料。整个设计中,着重突出的是制服上刺绣的古代韩文。这些文字现代韩国人已经不使用了,但却反映了韩国的民族文化。

挪威馆的制服灵感来源于挪威传统的高山皮风衣,因此男女上装相对宽松,考虑到展览会期间正值夏季,因此长袖上设计了一个扣,可以挽成短袖。这套制服颜色最为抢眼,上衣选用非常亮丽的“中国红”。设计师说,因为挪威人非常喜欢冬季运动,而红色是滑雪服的主要颜色,同时红色是中国的象征,它代表幸福,让工作人员穿上“中国红”的制服也体现出挪威与中国对话的渴望。

来自中国制服的科技力量

本届世博会志愿者身穿的绿色或蓝色服装,可不是简简单单的普通服装,它人性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园区志愿者服装以绿色为基调,服务站点志愿者服装则以蓝色为基调。志愿者夏季T恤选用的是具有环保快干、吸湿排汗、挺括抗皱、抗紫外线功能的功能性面料;有一些夏季制服具有防蚊功能,奥秘在于其纤维中加入了特殊的微胶囊,可以不断发散,达到驱蚊效果。马夹采用多功能的多立体袋设计,方便志愿者放置物品,马夹上的拉链均采用反光材质,以保障夜间志愿者的安全,马夹的内层为网眼材质,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志愿者的夹克和裤子采用的均为可脱卸式的设计,可加长可变短,折叠起来可装入巴掌大小的袋子里。

更值得一提的是具有瞬间冰凉感的面料。这种面料接触皮肤后可以产生降低温度1~2℃的瞬间冰凉感,在长时间的日光照射下,产生的凉感温差可达3~5℃。这种名为Flycool凉爽面料的是旭荣集团提供的,它同时具有吸湿排汗、抗紫外线的效果。这种凉爽纤维的回潮率和纤维热扩散速率均好于普通纤维,并且有多种复合天然矿物、玉石等导入,穿着这种面料的服装,可以将空调调高1℃,据统计,可节省5%~6%的电费,约减少0.62kg排碳量。旭荣的另一款Sorona环保面料。此面料纱线中含有37%的天然材质,原材料来自玉米,可完全自然降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且染色温度更低,更节约能源。

泉州海天轻纺有限公司、盖奇(中国)织染服饰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杜邦公司联手为上海世博会提供“安保T恤”、“帽子”等配套服装,引进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节能减排环保新工艺,以液氨丝光工艺取代原来的酸碱丝光工艺,其指标更高、手感更好、亲肤性更好、抗皱性更强,大大提高了穿着舒适度。 盖奇T恤的冷转移环保印花解决了传统印花工艺耗能、耗水、耗时、成本高、花样图案粗糙等问题。与传统印花工艺相比,冷转移环保印花可节能、节水、节时、逼真效果如同高清晰度照片。

智能化的消防服

一套具备GPS定位、生命体征检测等功能的智能消防服成为了世博安全的好帮手。这套智能消防服除具有防火、隔热、耐高温功能外,又增添了很多智能设计。例如,在智能衣上装上传感器,通过监测人体心律、血压、体温等各种生命特征参数,能实现人体生理信号的实时监测,为消防员提供紧急救助等服务。此外,智能防护服还具备GPS定位功能,通过信号跟踪,监控指挥中心就可以迅速、准确地确定消防员的实时位置,然后做出有效的指挥判断,指引消防员沿准确的路线前进。新型消防服在保证了消防人员人生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消防人员的工作效率。

并非幻境的数字试衣系统

旧衣服得到如此环保低碳的“归宿”,新衣服也有自己的高科技体验。在上汽-通用企业馆一个对未来生活衣食住行畅想的短片中,购物者在数字试衣系统前摁下按钮,就能知道不同款式、不同颜色的衣服按自己体型试穿后的效果。这种数字试衣系统已有不少企业开始试用,这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每个爱美女性可以借助这个“魔镜”完成试衣。更为有趣的是,我们还可以在汽车行驶中,用手机发出指令定制满意的服装,或者在模拟衣橱里挑选出席晚宴时穿的礼服,在太空家园馆里,只要在模拟服装上输入脸型,我们就可以穿上太空服遨游宇宙……一切都好像是科幻小说,但又离我们并不遥远。

展品与特选商品的新颖之处

“永通印花”产品展馆为水门2号楼,是特色综合场馆,共有三层,有300多平方米的展示场地,并与欧洲八国联合馆相通。”永通印花”以其数码印花产品赢得了上海世博会“入场券”。 “永通印花”在世博会上展示了《富春山居图》、《唐太宗》、《再现兰亭》等凝聚中华名家书法艺术及数码印花作品技术的艺术产品,这些精品图案丝绸轴画,其色彩和笔触非常逼真。此外,“永通印花”的真丝服装面料、文化礼品、丝巾装饰品等三大系列共百余种数码印花精品也可在世博礼品中寻到踪迹。

石油馆里陈列的我国自主研制的舱内航天服,其气密层用涂有丁基或氯丁橡胶的锦纶织物制成,头盔由聚碳酸酯制成,具有隔音、隔热、防碰撞、减震好、重量轻等特点。

印尼馆用很大空间介绍了本国的蜡染布,根据印尼传统,纺织和蜡染工作都由女人完成,一块蜡染布最终完成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2009年,印尼蜡染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杰作。

捷克馆中展出的一款纳米纤维纺织设备。正如二万五千年前捷克原始的织布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一样,上世纪捷克发明的喷射织机也飞速传遍了世界。而今天捷克的专利“纳米蜘蛛”技术再次走向世界,人眼看不到的纳米纤维给工业、医疗以及其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世博轴是由69块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装成的世界规模最大的连续张拉索膜结构,材料选用了一种名为PTFE(聚四氟乙烯)的涂层玻璃纤维,不仅具有不易燃、防紫外线、抗风化等特点,还具有自洁性和高反射性。

“飞天”舱外手套由中国航天中心研制,能保证航天员的手在正负110度的高低温交变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操作灵巧性和舒适感。

第5篇:人生的纱线范文

她要做中国“蜂王”

27岁,2006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先在非洲从事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运作,2008年在云南创立香格里拉农场,生产纯天然的蜂蜜。香格里拉农场帮助农民安装蜂箱以及包装、销售蜂蜜,她坚信“商业是处理贫困问题的强大武器”。

创业秘笈:蜂蜜。

她喜欢蜂蜜,或者泡蜂蜜茶,或者把蜂蜜涂在面包上,有时候,她甚至直接用勺子舀着吃。这些蜂蜜要么来于自己的香格里拉农场,要么来自新西兰、伊朗等地。

“每天,我都要喝竞争对手出产的蜂蜜。”艾莉娅(Alia Malik)笑着说。她穿一身蓝色的连衣短裙,干净利落,虽然有长长的卷发,但仍然给人清凉的感觉。“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我都感兴趣。蜂蜜不仅健康,而且美味。”

希望帮助女性致富

香格里拉农场,是艾莉娅在中国的一个项目,从去年开始,她开始跟当地的农民合作养蜂。春暖花开的时候,她就会去香格里拉和附近的地方转转,一年要去3到5次,每次呆一个月。

父亲是巴基斯坦人,母亲是美国人,在云南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2006年,艾莉娅从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先是到了非洲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项目,在跟随母亲去过一次云南后,她喜欢上了那里。

“那是个天然的地方,有山,有水,有花。”艾莉娅觉得,如果在那里生产蜂蜜,品牌就比较容易推广。而在这之前,当地也有人在低海拔的地方养蜂,但并不广泛。

“他们眼神里有怀疑,也很兴奋。因为可以赚钱。”刚开始向农民们介绍养蜂项目的时候,这里的山民有些犹疑,但不像她之前想象中的那样闭塞。“他们看电视,也知道山外很多人在赚钱。他们也渴望赚钱。”

随后,她的计划得到了回应,政府机构、养蜂专家跟她一起联合,为当地山民介绍养蜂的知识。“我自己对技术的东西不了解,我跟当地大学有了合作,解决技术问题。”而她担当的角色,就是把众多的资源汇集到一起。

非洲的工作经历,让她更有务实的计划。2008年,她在一个村庄中设立了20个蜂箱。收获季节,看到农民们用自己提供的材料生产出蜂蜜,她异常兴奋。“之前很多中间商,到山村收购东西都压低价格,我希望给农民很好的价钱,公平交易。”

来到云南,她称自己的创业是“天时地利人和”。当地政府鼓励发展经济,同时不破坏环境,“很需要我们这样的公司,来促成与当地农民的合作”。

她特别希望能帮助当地的女性。在她过去之前,当地的女人会采蘑菇卖钱,现在做蜂蜜,不仅不用离开家,还可以很快换得现金。她没想过,女人创业难度是大了还是小了。“我觉得,女人更容易获得信任,因为做企业不是那么为了钱。”

“有盈利吗?”记者问。“呵呵,现在还没有。”目前看来最好的结果是,2010年能把投资的钱收回,2011年开始赚钱。她没有透露自己到底投入了多少钱。她只希望自己在金钱和时间上的付出能跟收入持平。“当然,我知道这是个过程。”

不会放弃创业

在一个陌生的国家,跟最底层的农民打交道,做的却是全世界的生意。她知道,有些困难她想不到,也把握不了。

比如蜂蜜的世界价格如果降低了,自己的价格必然要降低。再比如环保问题,西方曾经就出现蜂群因农药而逃散事件。还有风险问题。“我们可以发展很多的农民养蜂,他们也很努力地在做,有主人公的意识。但出现问题,谁来为他们承担风险?这都是难题。”艾莉娅说。

她的农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她希望自己的步子迈得稳健一些。今年,她在两个村庄做蜂蜜试点,每个村庄有100个蜂箱。但当地部门希望,几年内能在100个村庄做蜂蜜。“太激进的计划不是很好的。”艾莉娅摇头说。

甚至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蜂蜜用玻璃包装还是塑料包装?前一种环保,但易碎,后一种简便,但不够环保。“哪一种更好。我也没有定论。”

“如果坚持不下去,会不会放弃?”记者问。

“如果这些事情都发生,那就太悲惨了。但我不会放弃创业这条路。”

她的步骤是,目前最紧要的要管理好提供蜂蜜的人,要保证自然的、纯粹的蜂蜜。然后,她需要完善分销渠道。“刚开始的时候,先卖给外国人,香格里拉蜂蜜的价格比国内稍高,但比国际价格低,还是有竞争力的。之后再卖给国内的有机食品店。”

艾莉娅的目标是,2010到2011年,以向中国城市的中产阶级人群销售自己的产品。她还有个大大的梦想,想来自己都觉得很“狂妄”――希望在中国盛产蜂蜜的地区,每户人家都有她的10个蜂箱,向她的农场提供蜂蜜。

她周围的朋友评价她:有创造力,有社会责任感,有决心。记者笑着说,有这么多优点的人,“之后必成大器。”

粗通中文的她听后,头往后一仰,哈哈大笑。

乔琬珊

哈佛女孩的牦牛帝国

27岁,毕业于哈佛大学。2006年创办Shokay公司,专门利用牦牛纤维生产家用服饰、儿童服装等。她的公司从偏远地区牧民手中直接收购牦牛纤维,并雇佣农村的女编织工。她希望Shokay能引领“既具有异域风情又具有社会责任的奢侈风尚”。

创业秘笈:牦牛。

乔琬珊让阳光媒体集团主席杨澜感到惊异:你其实已经很成功了,还来参加创业比赛?

乔琬珊折叠式的名片上写着:Shokay,世界上第一家牦牛生活创意店。在美国出生,7岁回到中国台湾,然后又去美国念书,到中国大陆创业,现任Shokay公司的CEO。这是乔琬珊目前的人生足迹。

她现在最苦恼的是,一种没被世界认知的东西,如何被别人认同?很多时候,她耐心地将“牦牛绒”的来历介绍给客户。但对方听完之后,摸着手中温滑的衣服,惊奇地问:这个是从羊身上剪下来的吗?

虽然牦牛被说成“一身都是宝”,但很少有人认识到牦牛绒的价值,手感粗糙、颜色单一,这是一些人对牦牛绒衣装的印象。在国外,人们对牦牛绒几乎一无所知。

“80%的牦牛绒出产在中国,带动这个行业的也必须是中国。”乔琬珊说。这句话的另一句潜台词是,在中国领先这个行业的,正是28岁的乔琬珊。

“要做MADE IN CHINA的东西”

2006年,正在哈佛大学念公共管理与国际发展专业的乔琬珊,用了六周的时间,和同学到云南做考察。在那里,她第一次看到了牦牛。“世界上有1.4亿头牦牛,大部分在中国。”随后,她看到了联合国出版的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牦牛身上的毛很软,可以与羊毛媲美。”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市场上看不到?调查中,她发现,国内纺织厂家,并不善于产品的拓展,基本是国外市场需要什么,厂家就做什么。“但国外的设计师,不知道中国有牦牛绒这种材料,当然也不会有订单。”

乔琬珊决定试一试。

从小她就喜欢尝试。比如到餐厅点东西,很多人都爱固定点一种。但她每次都点不一样的食品,她想要尝遍各种口味。“我是双子星座,喜欢尝试。”

那次考察结束后,她逐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用牦牛绒做衣服、做饰品,创建自己的品牌。“除了理念和品牌,我一无所有。如果卖原料,我们没有优势,我们不是贩卖者。我们也没有自己的工厂,必须跟加工厂合作。”

牦牛的英文是Yak,在英文中,这个单词还有“饶舌,废话”的意思。显然,这个单词做品牌不合适。于是,就有了Shokay。

有朋友向她建议,既然你要做奢侈品牌,那就要把最后一个制造步骤放在意大利,这样,就可以打上MADE IN ITALY的标志。“但我们就是要做MADE IN CHINA的东西。我们不会违背自己的理想。”

“牵着牦牛走出哈佛”

现在Shokay的品牌LOGO就是一头牦牛的剪影,牛背上有传统的中国结图案。

乔琬珊的尝试让朋友和父母感到担心。她的同学毕业后大部分去了银行等领域。“我父母送我去哈佛读书的时候,没想到女儿是牵着一头牦牛走出哈佛大门的。”说起这,她忍不住大笑。

本科时候,她学的是金融管理专业,到了哈佛大学后方向是国际发展,这是个跟扶贫有关的专业。“我接触了社会契约的概念,但在中国没有看到这样的商业MODEL。那我们撇开理论,试试看,能否成功?”

在藏民中间,她会被感动。“即使他们一无所有,他们也要热情地给客人倒酥油茶。”当然,怀疑也是有的。第一次收购牦牛绒的经历,就类似商鞅变法的“南门立柱”。

面对几个号称收购牦牛绒的陌生年轻人,当地藏民不知道他们的居心。第一天,没有人出售,第二天,依然没有。几天后,才有一个人试探性地拿了一袋子牛绒过来。看过后,她说:你这些毛太粗糙了,请分梳好了再拿回来。之后,这位藏民又拿着分梳好了的细牛绒过来,双方成交。

在收购的第一袋牛绒上,乔琬珊郑重写上了“Shokay”这个词。

这个过程中,很多藏民始终在看着,然后,收购的生意慢慢做起来了。信任,也一点点在累积。

那一次,乔琬珊一共收购了1吨多的牛绒。乔琬珊和伙伴们从哈佛拿到的1.5万美元的奖学金,大部分都花在这上面。当把一袋袋的牛绒扔上卡车的时候,乔琬珊心里不断地翻腾:全部家当都在这里了,我们到底能做成什么?

这是一种冒险。直到现在,冒险也一直存在,比如与纺织厂家合作。“到纺织厂订货时,如果做出来的效果不够好,跟设想的不一样,那我们就得自己把产品消化掉。”她曾经有数次失败,将牛绒跟丝、羊毛跟混纺,结果都不理想。

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她终于跟当地农民打成一片。去年,跟她合作的农民有3000多户,今年,规模计划扩大到1万多户。当地农民不仅为她们提供牛绒,还手工为她们编制饰品。目前,她已经有了100多家门店,产品出口10多个国家,出产纱线、家居、成人饰品、小孩玩具等产品。

乔琬珊的目标是,今年收购10吨牦牛绒。10吨,看起来不是很多,但一头牦牛每年仅能提供100克牛绒,10吨就需要从10万头牦牛身上采集。

这也决定了Shokay只能走奢侈品的路线。在她随身带的几件饰品中,一头小牛饰品市场价为220元,而一条围巾市场价为770元。“其实,这个价格也不是极奢侈。”她说。

第6篇:人生的纱线范文

我的人生哲学:以心换心,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我的现状:爱家爱生活,期待新成员的降临。

文字整理:半织意

嫁到别墅里的女人

2008年元月1日,良辰吉日,我和相恋一年的男友许灿辉领了结婚证。

我抑制不住喜悦,给女友们群发短信:JMS,以后的聚会将定点在我家别墅。

她们都在电话里集体晕倒,纷纷提出要提前参观。我只得打电话给灿辉,撒娇地问,咱家在龙景花园几号?

他说,什么龙景花园啊?

就你一直说的别墅啊,本市的别墅区不就在龙景花园吗?

他大笑,你还别说,咱们家那可是真别墅,依山傍水,不过不在龙景。

他说完了我立刻叫他“许大骗”。恋爱时说起房子的事,他一直保持神秘,说反正到了那天你就安心地做别墅女主人吧。现在才知道,原来他说的别墅建在城郊,一共四层,每层面积一百五十平米,已快装修好,他父母、我们以及他的弟弟妹妹将各居一层。

住到郊外,想想就害怕,一来上班变得老远,二来四小家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那还不尽是事啊。

和女友们诉苦,她们听完都装好人,说顾俐,那样也蛮好的,关起门,你们是甜蜜小两口,打开门呢,你只要处好与公婆、小叔子弟妹、小姑子姑爷间的关系就OK了。

这话光听听就头疼,我只有叹气,谁让我爱时只关风月不理烟火,证领了才知从此要念这样一本经。

从此你是老大

2008年3月8号那天,我跟着灿辉一家总共10人浩浩荡荡地搬进别墅去了。

灿辉是事业型男人,我们认识时他就30岁了,他的弟妹早都结婚有小孩了。不知是顾及我们是新婚,还是灿辉特地争取的,顶层有小露台的四楼归我们住。

郊外的环境真不错,交通也方便,虽说离公司远,但刚好有一路公交车的起点就在附近,上车有座位,可以放心地坐着睡个回笼觉,这种生活倒也比在市区多一些情调。

可哪里想到,第二天一清早,我的房门就被拍得山响,两个小侄子够不着门铃,用脚边踹门边叫:“新娘子不能睡懒觉。”

我跳起来抓起同事送的一对米奇,开门一人一个,他俩接过后,张嘴就来:“谢谢大妈!谢谢大舅妈!”

听得我后背直冒汗,身后的灿辉也笑弯了腰,说,你比他们爸妈都小,但跟着我,这不就大了吗?

两个小家伙蹦跳着走了。我刚抱住灿辉滚回床想再睡会儿,门又被踹响,两小孩并声叫,奶奶通知开家庭会议。

婆婆讲话一套是一套,说年轻时为工作,只得将灿辉他们都托给老人。现在老了,便只想跟孩子们在一块儿,所以倾其所有置了这处房产,房子虽是一层一户的套房结构,但在她和公公离世前,我们经济独立,但家不独立。

两小时后会议结束,我打着呵欠准备上楼。婆婆却叫住了我,说要单独找我这个新人谈话。

我以为又会说上两个小时,没想这次她简明扼要地说,就两点:第一,别看我跟你爸都是见过世面的,但我们都很传统;第二,小俐你人小辈分不小,灿辉是男人,得以事业为主,这家里除了我跟你爸,都得听你的,但是你也得像个大的样子。

我诺诺受命,心底却有些发愁:初为人妇就得应付七大姑姨――这老大可不是好当的啊!

做饭要多一天

我这个晚辈老大一开始就当得不痛快。刚刚休完两周婚假,别墅里的女人们就发难于我了。先是婆婆放话,说每周的晚饭,弟妹、小姑子各负责两天,剩下的三天归我。

我小声嘀咕,为什么我就得三天?弟妹和小姑子异口同声地说,大嫂,我们都是有过四五年家庭生活的,在厨房里操持起来轻而易举,倒是你得多练习。

本还想辩几句,说我公司的事多,但看看全家十口人的眼神如此殷切,仿佛此重担非我莫属,我只得咬咬牙说好。

不过做了几周晚餐下来,我发现我的厨艺还真有长进,我做的每道菜都可以接住一筐子的赞美。那天我还在女友们面前显摆,说我决定弄个饮食博客,把我每次做的佳肴都拍下来让你们流口水。

她们却不屑,你忘了吗?能者多劳要体现在劳有所报的基础上才有意义,不然就是吃亏还道谢的笨瓜。我一愣,仔细一想还真是,我是被他们几句夸奖给糊弄了。

和灿辉发牢骚,他却说,是你真做得好。我白了他一眼,就是因为他是老大我才非得这样,我才不稀罕这名不副实的“老大”呢!随后一周,我借口加班,然后溜回我妈家吃了晚饭再回来。

态度要端正

5月1日那天,我想着今年没有长假,我更得抓紧时间好好补觉。可是早上9点,婆婆把我喊到她房里谈话,她坐在床上,示意我坐在床边的一个小软凳上,那阵势,婆婆就像电影里旧时世家中飞扬跋扈的老夫人,我是小媳妇。

婆婆原来是干部,所以开口就讲政治,她竟然说我不回家吃晚饭是思想态度不端正,然后上纲上线说了一句:“谁先带头耍小聪明,谁就是想破坏安定团结。”

最可气的是,当她正说到气愤时,弟妹给她端来一碗银耳羹,妈长妈短地叫着,于是,婆婆对我说,你看你弟妹就不错,对了,你要跟她学学怎么煲汤。”

弟妹走后,小姑子又进来了,问她妈毛衣的领口怎么收。原来她们轮流进来瞧老太婆怎么批评我,我心里那个气啊!

小姑子出去后,婆婆的最后意见出来了,她说她不会偏袒任何一个孩子,接着又说我这些天偷的懒她都记着,得补回来。

随后几天,我天天给他们切啊炒啊煲的,直至我一进厨房,一闻到那些个菜味儿,就倒胃口,但他们却在大桌子上吃得有说有笑的。

我开始觉得,住在这个大房子里,一点意思都没有。从此,我一做完饭,就上楼洗澡睡觉,灿辉上来叫我时,我不是说我要减肥晚餐只吃水果,就说我做饭时忍不住早偷吃饱了。

小姑怪我不热心

没想到就连我的沉默和安静也不对,7月中旬的一天,或许是天天忙着做饭,我老觉得困,那天正好是周末,我做完午饭就上楼睡了,不知道公公婆婆去市里参加老年大学的同学聚会了。

接到姑爷沈兵打给我电话,迷糊中我接听了,他生气地问我,他早上开会时给我发短信让我去托儿所帮他接下孩子,我怎么没去接。

我听得一头雾水,手机上哪有这条短信,要不肯定会去接,然后急着说,我现在去接他的儿子。

他却不依不饶说了我一大通,又说幸好孩子机灵知道自己原来住哪,让阿姨给送到旧邻居家了。

我本来就身体不舒服,便说既然孩子没事,你挑起来说什么意思?他沉着脸说,提个醒儿,删短信事小,存心让孩子丢了事可大了。

我哪里肯受这冤枉气,大声说你家孩子没人接丢了,关我何事?

小姑子一听,哭喊起来了,说原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要收东西走人。

女儿再大,只要一哭,妈就心疼。婆婆向我喝道,顾俐,你上楼去,怎么没个做大的样子。

我委屈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把眼神投向弟妹,希望她帮我说句话,明摆着,我怎么可能是存心?可弟妹却只顾扶着婆婆回房说我,大嫂,你看把妈气的。

我狠狠地扫了他们一眼,回房打电话给灿辉说,我要分家。

奇怪的电话

灿辉自然是往好里劝,我本来也想算了的。但沈兵两口子却明显气盛了,我一说话他俩就抬杠,还故意和弟妹打得更热乎,都不理我,整个就把我一人孤立了。

8月8日那天,全家人去广场上看奥运会开幕式,我在睡,他们就没叫我。我知道有些话根本就别指望灿辉能提出来,所以第二天在饭桌上,我心平气和地对公公婆婆说,爸妈,我们打算搬出去住。

桌上沉默了。

害怕我爸妈担心,我没回家,租了个小房子,灿辉跟来了,但第二天就去天津出差了。我呆在又小又旧的房子里,很孤单,但是没办法。灿辉要去半个月,带的是另一只手机,他常用的那个没带。

8月15日那天晚上,在他手机上我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是公公以前的下属打来找灿辉的,我告诉他灿辉在外地的号码。但不到五分钟,他又打来,说电话打不通,这事耽误不得。

原来是有关那幢别墅的地皮的事。城郊那一带的空地,正常购买价是12万,灿辉的父亲私下找他想办法只花了2万元,但最近这事有人举报了,他能力范围内挡不开,但弥补的几个关节他打点好了,要尽快去城建局把余款补齐,建房许可证就可以拿回来了。

我赶紧给灿辉打电话,这事除了他,家里谁都不知道。

电话打不通,我只觉得屋里炎热憋闷手心发汗,来到阳台从这头走到那头,脑子里啥主意都没有。

半夜十二点,依然联系不到灿辉。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这事关系到廉洁一世的公公的名誉,一旦上面下来查,真不知道公公婆婆会怎样?

我突然觉得即使联系了灿辉,先不说他在外地能不能有办法,他就是回来了,也只是着急啊,修建别墅已经花光他这些年的积蓄。这样想着,我把自己婚前的私房存折找了出来,捏在手心。这里有我自己攒的,也有爸妈给我出嫁用的,总共9万,要是都拿出来,不仅心疼,而且一点退路都没有了。再说,想起别墅里发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想起刁钻的小姑和狡猾的弟媳妇,我就满肚子不服气,凭什么我要出钱买房子给他们住?

迷迷瞪瞪想到天亮,耳边忽然想起一个清晰的声音:你是灿辉的老婆啊!睁开眼,身边什么人都没有,难道是从我心底发生的声音?是啊,灿辉不在家,我就是当家的老大,家里有难,我不出头谁出头?

那一刻,我再也无法静下来了,一骨碌爬起来,赶紧梳洗出门,去银行取钱。

婆婆的温暖

8月16日,我向单位请了两天病假,揣着9万块钱,去城建局路过我哥那里时,顺便找他借了1万,凑足了10万。

当我在黄昏时分揣着建房许可证疲倦不堪地回到我租住的小屋时,没想到会看到婆婆。

她抱着保温桶坐在楼梯口,见我回来,眼睛里先是闪过疼爱,后来又虎着脸责怪,怎么生病也不回家?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别墅的事平息了,但这两天里,我只能一个人着急、紧张还有奔波,真的让我很累,同时也有点小女人的委屈。

婆婆连忙取下我肩上的包,牵着我的手说,孩子,别哭,快进屋歇着。

婆婆边给我盛了她带来的土鸡汤边说,这是你表舅从乡下带过来的,我心想啊,家里的孩子都吃得上,就你吃不着,那不行,得先给你盛了来,原本是想送到你公司的,打电话过去才知道你病了,小俐你傻啊,哪有生病的孩子不在妈身边的?不在妈身边,委屈了往哪里靠啊?

婆婆的话让我又哭了,她赶紧捏着纸巾递过来说,是我不好,我不说了,瞧我,有些天没见着你,把话儿都赶一堆儿里说了。

我第一次感觉婆婆不再像个无情的老干部,她的每一句话都让我感觉到母亲的关爱。

这时,灿辉打来电话说,他昨晚被朋友邀去北京看奥运会了,但不知什么时候把手机给弄丢了。

见他兴奋的样子,我笑了,没说我昨晚一直在找他。但是挂断电话后,我还是有些落寞。

没想到,婆婆都看在眼里,她又给我盛好一碗汤,看着我喝完后,笑眯眯地说,小俐啊,我今天就不走了啊。

原来,灿辉的朋友因为联系不上灿辉,就把地皮的事跟他的妹妹讲了,于是,他们一家人都知道了我拿私房钱补办建房许可证的事。

老大的荣光

第二天下班后,婆婆叫姑爷开着车来把我接回家。

小姑已做好晚饭,我吃完要洗碗,婆婆拦着我说,小俐不舒服就上楼躺会儿,待会儿你弟妹打好豆浆给你送来。

我看了会儿书,想要自己下楼拿豆浆时,在二楼听见婆婆在跟弟妹和小姑子开会。婆婆说,最近你们大嫂瘦得厉害,脾气怪,还贪睡,我跟你们说,你们都是过来人,这是怀上了的气象。从今往后,我们都得让着她,这家里她现在最大,咱们一大家人可都是住着她的房子。谁要是再像以前,动不动就由着性子扯,我和爸爸可不饶你们。

我回到房里,一会儿婆婆来敲门。她把豆浆递给我,笑眯眯地像个孩子,凑在我耳边问了一句话。

见我红着脸点头了,她竟然乐得不知将手放在哪里好,最后她老干部风格又来了,问我要了灿辉的电话,教训他要当爸了还往外跑。

灿辉回来后,见面就把我抱起来连转几圈,我大声说我晕。他吓住了,赶紧把我抱到床上放好。

我笑着摸着他的脸说,是因为做了真正的老大才晕的呢!他抓紧我的手,眼里闪有泪花。

我说的是真心话,婆婆和我同睡一床的那晚,我们聊了许多,婆婆告诉我,每个女人走进婚姻面对家庭时,在心理和习惯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难题,但万事和为贵。婆婆和公公之所以要大家都住到一起,就是想让孩子们在大家庭里和睦相处。而想要拥有和谐,就不要计较,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嘛。

也许是婆婆在背后做了思想工作的缘故,这次回家,小姑和弟媳的态度都发生了改变,说话的口气都温和了好多。

2009年春暖花开时,我已是十足的老大样儿了――因为营养好,我体重竟然达到75公斤。我那又松又软的毛衫,是小姑子织的;外面的格子连身孕妇裙,是婆婆买了布料,请人剪裁好了让弟妹手工缝的;姑爷早托人从棉织公司弄来几大卷又白又柔的纯棉纱线,让小姑子织了好几套小衣小裤。每当我下楼时,两小侄子总会来扶我,还会说,咱家的大熊猫,装着咱家的牛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