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经济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课程论文 劳动经济学 教学改革 运用
课程论文是指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在任课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采用规范的科学研究方式,选择课程及其所属学科领域所涉及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实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运用课程理论所撰写的综述论文或创新性论文。课程论文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将成为未来高校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方向和趋势。
一、课程论文的教学理论依据
课程论文以结构主义为依据,是结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结构主义由瑞士著名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认为智慧无非是对环境的适应,而且智慧适应是一种能动适应,外部的环境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主体才能作出反应和适应。就功能而言,智慧实际上是一种高级的能动适应结构,它本质上就是一系列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构造。认知结构的功能(适应环境的功能)不变性和结构可变性是结构主义的两个立论基础。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丰富、提高和发展。因此,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即知识不是单纯地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学习资料和社会实践,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此可见,结构主义强调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由于学习活动以学习者为中心,因而能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鼓励批判性思维。尽管其中的一些观点受到诸多的程度不等的批判,但就其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而言,结构主义无疑具有合理性,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和创新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劳动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的必要性
(一)促进和深化劳动经济学的理解
劳动经济学主要以劳动力市场及其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须了解相关的劳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外,还应当结合实际特别是我国的实际来理解学科知识,同时尽可能地利用知识来解释和解决现实中的劳动经济问题。这在客观上要求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状况,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推动和深化理论教学。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
以小组方式进行科学研究,小组成员实现彼此分工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在课题选择过程中,广泛阅读,能增强其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搜集信息、资料利用过程中,能提高其掌握研究方法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解释资料中能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在集体撰写论文和论文交流过程中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三)完善对学生的科学考核与评价
通过采取课程论文方式,可淡化考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将考试与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发挥考试的诊断、反馈、发展功能,使学生顺利学习,并有效克服学生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等诸多弊端。因而,课程论文是对考核与评价体系的重要补充与完善。
(四)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是“教师、学生双主体性”在教学中的体现,是对“教师单主体论”、“学生单主体论”传统教育理念反思的结果。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其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尊重、信任和鼓励,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尊重教师,将遇到的问题随时与教师沟通,以求获得启发,使得教师具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信任感。
三、课程论文教学的基本程序
首先,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给出若干题目方向。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题目,也可以组成小组,并且小组成员不宜过多,一般一个小组5人左右。为保证学生搭配恰当,在组合过程中,教师可建议并协助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尽可能做到成绩好差搭配,不同性格、性别搭配。学生也可以根据课堂学习,自己拟定题目,并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确定题目。教师还可以只确定一个题目,以深化学生对同一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明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理解视角。
其次,学生将小组名单反馈给教师,科研小组参考教师给定的选题范围,决定每组的题目,并将题目反馈给教师。以个人为单位的研究,每个学生必须把个人的题目反馈给教师。学生小组进行分工,查找资料,教师在文献查找方式和方法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撰写论文大纲,并将大纲交教师审定;教师将修改后的大纲返回给学生小组或个人。这个过程往往要反复多次。
最后,学生分工合作,形成论文,教师对论文提出意见并建议学生多次修改。论文定稿后,要求学生作集体制作答辩大纲,并挑选一名同学做发言人,在论文答辩课上对论主要阐述并回答教师和其他小组的提问。以个人为单位的研究,则主要由教师来对其论文作考核和评价。
四、课程论文教学的注意事项及对策建议
在课程论文的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课程论文的特点以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例如学生选题过大、资料不易收集,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或应付了事,等等。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一)必须“全程跟踪、全面控制、全体评价”
“全程跟踪”是指教师要自始至终积极跟踪,进行指导、协助,同时考察每个学生的情况或每个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避免出现有些学生“搭便车”的现象。“全面控制”是指对论文的选题、大纲,以及内容进行质量控制,防止敷衍了事,从网上下载或抄袭他人的论文。“全体评价”是指进行评价时,不评价个人成绩,而是评价小组整体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的全体评价是指不仅对每个同学分别做评价,而且对全班做整体评价。
(二)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规范
课程论文的撰写,要求大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此外,学生还必须对科研规范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熟悉、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的简单步骤和基本程序,能够有效选择和采取适当的研究方法,并能够较好地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并兼顾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中的格式要求和其他规范。
(三)任课老师要有相当的素质、能力和责任心
教师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才可能很好地对学生的选题和研究进行指导。此外,教师还应当具备相应的能力,如与沟通能力、洞察能力等。除了素质和能力外,教师的责任心也非常重要。教师必须对学生,以及课程论文的实际运用负责,以确保课程论文教学的顺利实施。
(四)课程论文教学尽可能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课程论文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推广,没有被正式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客观上要求学校,以及相应的教学单位对课程论文教学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并对其加强管理,把它作为一种普通的教学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龙钢华.课程论文训练对高校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时代教育,2011,(01).
论文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一、引 言
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焦点,成为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诸多矛盾的集中体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为2.57:1,1983年一度缩小到1.7:1,而后的十几年间,城乡收入差距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扩大。2000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2.8∶1经济学论文,2007年则达到3.33∶1。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仅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也使城市和农村形成强烈反差,构成了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的潜在因素,最终会阻碍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因此,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中,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诠释,但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一是资源性原因(吴敬琏、温铁军、李朝林等),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源于农民增收困难,而制约农民增收的根本矛盾是人地关系矛盾,即大量的农民劳动力与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二是制度性原因(陈锡文、易秋霖、吴光炳、李伯霞等),认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偏向的政策造成的,他们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村财政和税收制度分析了制度的不合理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三是市场性原因(于凤芹、彭腾等),认为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业信息渠道不通畅、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以及农业投资过少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四是观念性原因(吴碧君、于凤芹等),认为整体上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低,直接影响了科学种田经济学论文,也不利于寻找其他就业机会,导致农民整体收入增加困难,因而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这些结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甚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现象,但是,城乡收入分配研究无论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上,还是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描述和预测缺乏系统、科学的指标体系;没有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和过程有充分地理解;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传导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等。本文利用1980~2007年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作实证分析。
二、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分析
(一)测度指标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但可以大致归纳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发展类因素;二是二元化类因素。发展类因素主要包括物价水平、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经济实力、投资发展水平、外贸依存度和外商投资情况等方面的指标。二元化类因素则主要包括城镇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财政支出结构、城乡投资对比、农业贸易条件以及惠农政策等方面的指标。经过比较、甄选,结合指标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原则,最终选取15个统计指标作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体系(表1)。
表1 城乡收入差距测度指标体系
影响因素
主要指标及代表符号
主要指标解释
发展因素
CPI
反映物价水平
人均GDP
反映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一产占GDP比重
二产占GFP比重
三产占GDP比重
财政总收入
反映经济实力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反映投资发展水平
进出口占GDP比重
反映外贸依存度
实际使用外资额
反映外商投资情况
二元化影响因素
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反映城镇化水平
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占农村人口比重
反映农村工业化水平
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
反映财政支出结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城乡比
反映城乡投资
工农商品综合比价指数
反映农业贸易条件
大一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微观经济学
摘要
本文写了大学生兼职的时薪,以及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面临的失业与最低工资的联系,并且运用微观经济学的供求知识对最低工资进行了简要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最低工资的利与弊。
关键词
兼职 机会成本 最低工资 价格原理 供应 需求
正文 步入大学生活以来,一直想找兼职,想为自己赚一点零用钱。加了各种兼职群每天更新着各种兼职信息。每天都在搜罗着适合自己的兼职,同时还要考虑付出是否和收入成正比。
当然,既然选择想要去做兼职,我就要考虑自己所要放弃的。去做兼职,自己相对而言就少了休息与学习的时间。我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为别人服务。也许我可以在此期间,读书,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所以,我选择去兼职时的机会成本就是在此期间的学习。考虑了很多,最后还是决定有机会去兼职一定要去。
终于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经过班导的介绍,有幸可以和同学在双十一期间,去太平鸟参加实习,做客服。当时根据日程安排,由于双十一期间,客流量大。第一天,我们从下午2点,工作到凌晨2点。第二天,从下午2点,工作到了午夜12点。22小时的工作时间,每个小时支付了我们8元钱。现在仔细想想,感觉公司违背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的最低工资的消息。
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从2011年4月1日起,将我省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1310元、1160元、1060元、950元四档,最高档增长幅度达到19.1%。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调整为10.7元、9.5元、8.6元、7.7元四档。宁波作为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市区的最低工资归为第一档。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标准,我们应该有10.7元每小时的薪资。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消息,人社部今日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共有25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20.2 %。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市的15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北京市的14元。虽然达不到北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发现,现在在大学生兼职市场上,能达到本市的最低工资的标准,也是不多的。本学期,参加了一次开啤酒的兼职活动,按事先讲好的工资是每小时10元钱。也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
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最低工资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一般由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制定。最低工资可以用月薪制定,也可以用每小时的时薪制定。
根据微观经济学所学的知识,利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理论中的供求关系,分析由最低工资引起的劳动力过剩情况。
对于,我这两次参加的兼职,所给的工资并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标准,但是,我还是去参加了。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兼职,还是迫切渴望的。而且,目前兼职的薪资已达到了市场的均衡工资,市场的劳动量与薪资达到均衡。劳动者愿意接受这个价格,市场也愿意提供这个价格。一旦,市场被强迫要求达到最低工资,那么公司就会减少对劳动者的需求,同时,会挑选竞争力更强的劳动者。大学生,没有过多的工作经历,也没有过硬的技术,所以,淘汰的更多的是大学生。
最低工资的制定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同时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而强制规定用人单位必需支付给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报酬。但是,由大学生的兼职,所产生的推想可以看出,最低工资并没有保护一些弱势的劳动者的利益。反而将这些劳动者挤出了劳动的市场,变得更加的弱势。大学生作为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劳动者,就将在最低工资的打压下,产生失业的现象。今年,毕业季又到了,有一大批大学生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现状。
所以,对于兼职,薪资没有达到最低工资的水平,还是有很多的大学生争抢着工作。因为我们缺乏经验,我们不介意用底薪水来换取社会经验,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但是,等到三年后的我们,毕业了,面临的也不仅仅是现在兼职这么好的场面。要和很多人竟争岗位,必须要比别人有突出的才能。目前的我们还是要好好的增强自己的竟争力,只有强大了自己,才会不被最低工资打压。
参考文献
[1]邵金菊,孙家良。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大一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已经彻底被经济所挟持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与经济打交道,比如说,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作所为,基本上都与经济活动有关。不得不承认,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之前,我对现实中的一些涉及经济现象的问题不甚了解。但是在学了一个学期的微观经济学之后,我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至少不会感觉那么莫名奇妙了,对一些现象可以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进行解释了。
下面我就对我身边经常遇到的一些现象,用微观经济学的原理来简单的谈谈我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一、大学食堂里的经济现象
1、吃饭问题
每个人只要活着,都要面对这个问题吃饭问题。这不仅是在大学食堂里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我们大家都要面临的共同问题。
案例:某一大一新生第一天来到学校食堂,对学校食堂的饭菜不熟悉,不知道自己要吃多少就可以,所以第一次来食堂吃饭的时候该同学买了4个馒头,吃完第一个馒头时感觉很满足,吃下第二个时也感觉不错,但是吃下第三个就感觉饱了,看着剩下的馒头该同学秉着不浪费的心态继续吃,吃完后感觉特别撑。经过教训,该同学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
通过微观经济学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微观经济学里讲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商品和服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消费中得到的总效应增加,但是增加的效用是不断减小的。该同学在吃完第三个馒头的时候正好吃饱,满足值也就是效益值为10。下面对满足值进行细致化的描述,吃第一个馒头时满足值为5,吃第二个和第三个时分别为3和2。在这里,每一个馒头的成本没变,获得的总效益是不断增加的,但是获得的边际效益是不断减小的,而该同学在满足值最大时继续吃下一个馒头,使得自己处于过饱状态,造成身体上的不舒服,这就使得
满足值减小,也就是从吃馒头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小。该同学是个理智的消费者,在第二天只买了3个馒头,这样就达到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效益的目的。作为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效用。
下面我就用图像来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
首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设商品X的效用函数为:
TUU(X)
则边际效用为:
MUdU(X) d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达为:
dU(X)MUdX 2dMUdU(X)0dX2dX
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结果,所以,经济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也有亲身经历,每当打完篮球回到宿舍,感觉口很渴,喝第一杯水,感觉太爽了,太满足了;然后继续喝第二杯水,感觉还可以;到喝第三杯水的时候,感觉已经不渴了,此时已经达到效用最大化了,如果再继续喝第四杯水,就会感觉不舒服了,这是总效用就开始减小了,这就是一种很简单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造成的现象。
2、食堂占座问题(从资源稀缺性和供给需求理论分析)
我相信很多同学(包括我)曾经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好不容易结束了一上午的课后,想到吃饭的时间到了,然后高高兴兴的去食堂就餐,然而食堂里早已人满为患,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位,于是就用自己随手携带的课本或书包占座,然后再慢慢的去打饭,回来之后,到处找自己的位置,本以为是记错了,可是找遍了整个食堂都没有,于是不仅失去了座位,还丢了课本。这些同学丢了课本显示出学生们的道德问题,但这归根结底要说到学校食堂的座位太少,使得同学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种现象每次新生入学进行军训的那几天最严重。我就有亲身经历:大一入学的时候,开学前几天要进行新生军训,好不容易结束了一早上的军训,又累又
饿,赶紧跑到食堂吃饭,结果发现食堂全是穿着军训训练服的大一小新生,然后突然想到赶紧先占个座再去打饭,不然,等一下没座位了,结果看到的是一大片已经用军训帽子占好了座位,好不容易用帽子占到一个座位,饭打回来,却找不到自己的帽子在哪了,因为一眼扫过去,都是帽子,都不知道哪一顶是自己的了,这是一件很悲催的事。到大二开学的时候,又轮到下一届大一小新生军训了,早上或者下午上完课奔赴食堂,结果也不大理想,食堂坐满了人,找不到一个空座位,因为军训的大一新生差不多都是一个点下课的,这个时候,食堂正处于就餐高峰期。所以说,吃个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现代大学占座已司空见惯,食堂占座、图书馆占座、自习室占座、上课教室占座等等。但是食堂占座不像自习室占座那样,用笔写上一个大大的占字就行,所谓食堂占座就是用自己随身携带的书包或者书籍宣布对该座位的主权,在大学,占座已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占座文化。
要分析这一现象,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问题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所谓资源的稀缺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欲望总是无限的,这就造成了资源是稀缺的,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实际的生产能力。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人流高峰期,座位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占座行为是对这种稀缺性资源的恶性竞争,食堂的座位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够的,供不应求,座位这种稀缺性资源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同学们要为座位的使用权而竞争,先到先得,一旦被别人占了自己就只能站着,不能被同时占用。而在先占座和先买饭问题上,理性经济人的做法是先占座,这样就造成了座位的更加紧缺。
我觉得学校可以实施的的解决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座位数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其次还可以对学校食堂进行扩建,但是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这都需要从学校的经济实力进行考虑。最经济的方法是调整就餐时间,可以分时段进行就餐。
面对先占座还是先买饭的问题,理性的人会选择先占座后买饭。假設先买饭后占座,那么在买饭的时间里有限的座位资源被后来的人占有,在买饭回来时再四处寻找座位,不仅要花更多的时间还要面对端着食物的不方便与尴尬。如果先占座后买饭,会节省很多时间,时间成本较前一种情况小得多,同时不用面对端着饭找座位的尴尬。
3、食堂排队问题(供给需求理论)
现象阐述:
在知味堂吃饭,总会有这样的打饭现象,我们发现只有在凉菜间和打白米饭处会排队,其他菜品地方都很少出现排队。针对以上现象,我将用经济学原理做一个简要分析。
为了便于下面阐述的方便,我们假设
其他打菜处为A窗口
凉菜间为B窗口
打米饭处为C窗口
A总特点:需求量大,不稳定,窗口多,打菜的劳动力多
B总特点:需求量不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C总特点:需求量大,较稳定,窗口少,打菜劳动力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到了饭点的时候,大家都蜂拥而上,特别是周一到周五,早上或下午下课的时候,大家都是一个点下课,每个餐厅窗口前面都是长长的队伍,这是学生素质高的大学,而在某些大学,餐厅窗口前更像是菜市场,打饭师傅的叫卖声、学生的嬉闹声,乱作一团。
其实,排队从某种角度看,是资源配置供需不平衡的结果。而要满足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需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配套跟进,但这种投入这种跟进,有一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这将需要很大一笔资金。
而在一时尚无法解决供需矛盾的情况下,排队却是解决供求矛盾的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式,因为它遵循了先来后到的时间优先原则,给排队的人一个预期:只要按照顺序排着,总能轮到自己。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很多不排队、乱插队的现象?经济学里有一个囚徒困境理论,说的是两个囚犯一起做坏事,被警察抓了起来,分别关押在两个牢房里审讯。在这种情形下,囚犯有两个选择:一是背叛同伙,与警察合作;二是保持沉默。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们都选择沉默拒不承认,那么警方将无法定罪。警方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宣布如果愿意供出同伙者可无罪释放,并得到重奖;另一方将被严厉惩罚。因为双方都不能确信对方是否会背叛自己,为了保全自身,最后都会选择背叛。结果反而使双方都无法保全,全部坐牢。这个理论映射了部分不排队者的心理,就是不相信他人会排队,生怕自己老老实实排队吃了亏。于是,只要有一个人乱插队,就会引起整个队伍秩序的混乱,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而插队者自身利益最终也可能受到损害。
可见,在资源配置不足的情况下,排队可最大限度节约时间成本,使资源得到相对优化配置;不排队,必然会导致整体效率的降低。
学校食堂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打饭难问题,学校食堂增加窗口以及打饭菜人员。可能由于食堂提供的服务不足,供求不平衡,学生就餐耗费的时间过长,这种情况下,道德成本自然也随之增高了,插队、欺骗乃至暴力等都有可能成为一种自然选择。其次学校可以增加食堂的数量,这样不仅解决了打饭难的问题,更防止了垄断,而垄断会导致腐败化和官僚化,从而提高了学校食堂的经营质量。
二、从机会成本角度浅谈生活中的小事
关于毕业之后是读研究生还是找工作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很多大学生都在纠结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这个问题就要考虑到微观经济学的机会成本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种资源往往有很多种用途,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这就意味着他同时放去了这种资源的其他用途,而其他用途所产生的价值就构成了使用这一资源的成本,经济学上称之为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指的是某种资源用于次佳用途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所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中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机会成本有如下的一个计算公式:
机会成本总和=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因此,在考虑此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到机会成本,所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想考研,觉得现在的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压力太大了,学历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了,想通过读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和知识,为以后的生活奠定一天更好的路;然而,有些人却不想考研,想毕业之后就赶紧找工作,因为依目前的形式看,找工作的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竞争也越来越大,谁知道三年之后会发生什么?竞争会变得有多大?研究生又有多少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毕竟三年也不是个短时间,所以有些人选择不考研,毕业后就找工作。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政治经济学从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司法;公司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法律保障。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起源和涵义。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16年芝加哥大学的克拉克(J.Maurice Clark)在《政治经济学论文" target="_blank">经济学刊》上发表的《改变中的经济责任的基础》一文中写到“:迄今为止,大家并没有认识到社会责任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可查实的、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文献。然而,克拉克虽然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但是他并没有给出公司社会责任相应的概念或定义。直至近四十年后,鲍恩(Howard R.Bowen)才首次明确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鲍恩1953年的划时代著作《商人的社会责任》被公认为标志着现代公司社会责任概念构建的开始,其将“商人的社会责任”定义为“商人具有按照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去确定政策、作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义务。”
公司的营利性和公司的社会责任并非是绝对对立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若只强调公司的营利性,则会导致公司为了营利而不择手段,尔虞我诈,不惜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这将导致整体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和不安,最终也不利于公司的良性发展;若只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则会令公司背上严重的负担,挫伤公司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最终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不前,同时也损害了职工、消费者等与公司相关的主体的利益。因此,应当用公司“利润最优化”取代“利润最大化”,即公司在为股东追求利润的同时,适当地兼顾公共利益,在满足股东对利润的需求时,又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达到公司的营利性和公司的社会责任两者之间的良性相互作用。
在我国,公司的社会责任通常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些社会利益包括债权人利益、雇员(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中小竞争者、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等内容。
二、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的现状。
我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一次以法条的形式规定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公司法》采取了“应为”
模式的法律规范,强调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这显然与授权性、鼓励性法律规范迥然不同。从约束规范上看,既有法律,又有道德;从约束主体上看,既有政府,又有社会公众;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内容来看,这显然应当理解为公司的一项硬任务、一项严格法律意义上的义务。《公司法》的新规定,说明公司已经逐步成为市场中最重要的主体和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公司的一举一动,将影响众多与公司利益相关的社会利益。因此《公司法》对公司的社会责任加以规定,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和世界潮流的。然而,或由于立法水平的限制,或出于对减轻公司负担、促进公司发展的考虑,《公司法》中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和漏洞。
首先,《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过于狭窄,不够全面。《公司法》及一些相关法规对公司职工的利益保护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然而它对于公司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消费者、当地居民等,公司应当如何尽社会责任以及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限度却没有作出相关的规定。以当地居民为例,公司对其所在地居民的责任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但是在当前的公司法中对这方面的规定却是空白的。而在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中,也仅仅是对公司的排污标准和处罚标准作了相关的规定。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在发生了重大污染事件,致使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后相关部门才对肇事公司进行查处整顿。
因此如何在事前对公司进行法律规制,防患于未然,这就显得极为重要。
其次,《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公司社会责任的性质,即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究竟是基于法律义务的要求还是道德义务的要求。我国《公司法》强调公司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却没有说明义务的内容,这又给人产生一种公司的社会责任仅仅是一种道德责任的感觉。这样的一种模糊性的规定客观上带来了实施的不便,因此有必要分清公司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其应尽的道德义务的关系。因此,明确公司的社会责任的性质,有利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落实,杜绝公司以道德责任无强制执行力为由而逃避社会责任。
再次,《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社会责任可诉性不明确。
《公司法》尽管规定了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却没有对公司如果不承担社会责任时应承担何种后果、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能否以及如何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以保护自己的利益等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如果不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可诉性问题作出规定的话,公司的社会责任制度将仅仅成为一种摆设,而无法落实到社会经济生活中。
三、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与完善。
1.完善与公司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司法的力度。
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性质,应当在公司法中作出明确的说明,并且明确例举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劳动法》、《消费者效益保护法》、《产品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形成有关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劳动者和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弱者地位决定了要切实保护劳动者权利和消费者权益就必须辅之以行政行为,加强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行政管理和监督。因此在执法和司法上,应当加大监管力度,防止公司滥用经济力量,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同时,加大对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处罚力度,将成为维持和贯彻公司社会责任的最后一道屏障和最有效的防线。
2.改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劳动者、消费者与其他非股东利益代表在公司机构中的参与制度。 转贴于
我国2002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一次以专章的形式规定了利益相关者,并明确提出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关注所在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然而,仔细研读后却不难发现,该项规定仅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公司却并无真正的约束。其原因在于在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公司中的权力机构———股东会,决策机构———董事会往往都由股东或者代表股东利益的人组成,因此在公司的运作和决策中,都是以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和出发点的。促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应当从公司的内部着手,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使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来,使公司的经营真正能够体现社会整体的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3.建立披露信息机制和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
在我国当前的信息披露机制下,公司信息披露的范围仅限于公司的财务和业务等信息。但是,随着公司的壮大和发展,公司的一举一动已经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有必要扩大公司信息披露的范围,如公司的债务情况、企业内员工权益的保护状况、商品质量及消费者投诉状况、环境污染状况、社区关系状况等也应当纳入公司信息披露的范围。企业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行动纲领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激励因素,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因此,加强公司利益与公司社会责任的一致性,是促使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途径和方向。建立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能够使公司的社会责任与营利性目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4.借鉴国际经验,引导公司参与社会责任标准认证。
公司社会责任的推展离不开相关社会责任标准的认证活动。一般而言,这类认证是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由非政府组织出面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认证和审核机构,从社会、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给予客地的评估和审核,并定期公布评估结果,使之成为权威的参考依据。社会责任标准认证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约束机制,可以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因此政府应当引导企业参与社会责任标准的认证。以SA8000为例,SA8000是1997年8月由美国非政府组织———社会责任国际(SAI)制定的社会责任标准,是全球第一个针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认定标准,其宗旨是规范企业道德行为。它把企业的非经营性、非技术性要求如人本管理、商业道德和精神文明等指标化,使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保护人有了可衡量的具体量化标准。
5.加强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诉权保护机制。
目前我国新《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尚属于一种倡导性的规范,缺乏诉权的保护。例如《公司法》第五条规定了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那么如果公司不履行社会责任,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法官该如何作出判决,这些都存在一些法律适用的难题。因此,在以后《公司法》的司法解释及其他配套法律法规中,应该完善有关公司违反社会责任时应承担何种法律后果的规定,赋予利益受损的利益相关者以诉权,保证他们的权益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济,这在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公司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 999.
[2]刘连熠。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的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桑慧彬。公司社会责任探析[J].管理观察,2009,(9)。
[5]史际春,肖竹,冯辉。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道德责任及其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关键词] 人口流动模型 农村剩余劳动力 预期收入
一、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本内容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达罗(M・P・Todaro)在对发展中国家的考察研究中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农村流入城市的人口数量和城市失业率是同步增长的,于是他从这一矛盾现象出发创立了自己的人口流动模型,他认为,城市中失业率的存在的事实,使得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决定因素是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以及迁移者对迁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其迁移的动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城乡实际的收入水平的差异,另一个是城市的就业概率,且后一个因素起着关键作用。他把农业人口迁入城市获得就业的可能性与城乡动态供需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人口流动模型。他的人口流动模型分为两部分,一是总量人口流动模型,一是个人迁移的决策模型。
1.总量的人口流动模型
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就是: ,
,,
式中 代表第期农业劳动力流动的规模,表示城乡预期的收入差, 表示劳动力迁移规模是预期收入差的增函数, 为城市中获得工作的概率,是城市工资的实际水平。 是农业部门的实际收入,表示现代部门总就业人数, 表示现代部门在某一时期创造工作的机会,表示城市地区总劳动力规模,表示城市失业人数。这就是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总量人口流动模型。
2.个人迁移的决策模型
对于农村人口中个人做出迁移决策的情况,托达罗认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迁移的决策取决于由未来某期前就业概率的累加值决定的净收入贴现值 , 即,
。表示贴现率,表示现代部门的实际收入, 表示迁移成本, 是期前迁移者找到工作的累加概率,它与不同,指的是某一时期迁移者被雇用的概率,他们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四个式子来表示:①,即一个迁移者第一个时期获得工作的概率等于这个时期被现代部门选用的概率。
② ,这表示第二个时期获得工作的概率等于第一个时期被现代部门雇用的概率加上第二个时期被雇用的概率与第一个时期未被选雇的概率的乘积。③,依此类推可以得出第四个式子即 时期与的关系。④。 从以上就业概率公式可以看出,假设实际收入 与 不变,那么一个迁移者在城里待的时间越长,他获得工作的概率就越大,从而它的预期收入就越高。这就说明一个事实:农村一些青少年虽然知道进城后不会很快在现代部门找到工作,但也愿意流入城市甘当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因为他们预计在城里待长一点时间会找到工作的,因此从长期来看,城市预期收入还是比农村预期收入要高的。
根据托达罗的观点,城乡人口流动规模是城乡收入贴现值的函数,即:, ,若 ,迁移者愿意流入城市,城市净流入人口就增加;若 ,迁移者不愿意流入城市甚至从城市倒流到乡村,于是城市净流入人口就不会增加,甚至减少。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托达罗认为,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移民人数猛增,原因主要在于城乡收入差异扩大。
托达罗还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和机制进行了分析,最终综合得出结论,他指出"或许这种模式体现出来的最重要的政策含义是,如果不全力以赴为改善乡村生活做出努力,而想大大缩小城乡传统部门的规模,都是十分困难的。""只要城乡实际收入的差距继续增大的速度足以抵消职位创造率的持续增长,那么,即使成功的寻求现代部门职位的较低概率能够具有长期稳定作用,而较高的持久收入的引诱,也会继续吸引乡村移民长期进入日益拥挤的城市贫民窟。对于这种潜在的不断增长的城市失业大军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后果是不应等闲视之的。" [1]
二、刘易斯的人口流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工业部门流动的两部门人口流动模型。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极低的非资本主义部门,以农业部门或农村部门为代表;另一个是以现代方法进行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资本主义部门,以工业部门和城市部门为代表。刘易斯认为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而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又需要农业部门提供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由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是建立在不可再生的土地的基础上的,农业的生产技术简单,发展缓慢,且农业人口持续增长,导致劳动力严重过剩,长期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这样一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而现代的工业部门,生产的基础是再生性的生产资料,不断的资本投入和科技发展,使工业部门的生产力发展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劳动力就业的边际生产率是可以不断提高的,人们的收入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因此不同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引致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从农村农业部门流入城市工业部门,而城市工业部门从高劳动生产率和流入劳动力的低工资支付中获得巨额的超额利润,不断扩大工业部门生产规模以吸引农业部门的富余劳动力,直到吸收完毕,两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相等。这时,工业部门要想雇用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与农业竞争,农业部门就会向工业部门一样逐渐实现了现代化,二元经济也就变成了一元经济。
刘易斯模型的前提是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劳动力转移过程也即是工业部门的不断扩张过程,他强调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结构差异,把经济增长过程与工业化过程以及人口流动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分析,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为发展经济学家研究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即结构主义思路。另外他把工业化和城市化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把工业化、资本积累与人口流动有机相结合,典型地反映了第一个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特点。但它也有自身的缺陷:①它暗含假定,现代工业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是始终不变的。②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存在无限的劳动供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③该模型只强调以工业部门的扩张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而忽视了靠农业自身发展来吸纳剩余劳动力。④假定农村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城市中不存在失业也是不现实的。⑤该模型把城市工业部门的不变工资作为分析基础也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1.失业人员增加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失业率居高不下。目前金融风暴使得中国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可能达到1.134亿的失业人口,据此数据可以计算真实的失业率是14.2%。从官方统计的数字来说,2008年以来中国南方已经有67万家工厂倒闭,因此提前返乡的农民工有670万。这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无疑是一个大的阻力。
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军数量庞大。中国2008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是560万,约7成400万成了"待就业者"。2009年的毕业生630万,二者相加在一起1030万人。同时还有直接从中学校园走入就业市场的青年们,新军数量之大不容小视。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有1.7亿之多,而且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会有所增加,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形势严峻。
2.剩余劳动力本身的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转移就业的可能性
衡量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的指标主要有文盲率、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所占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等。从总体上看,2004年我国人口文盲率高达6.72%,远高于发达国家2%的水平,人均受教育水平仅有8年,而世界平均水平则是11年,美国13.4年,英国14年,法国13年,说明我国离人口资源强国的距离还相当大。
抽样调查显示,2001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6%,比上年上升4.7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62.9%,下降2.2个百分点;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0.2%,下降1.1个百分点;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下降12.4个百分点。如此文化程度与水平,要在日益科技化、机械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城市谋取一个职位,势必会遇到困难。虽然目前劳动力整体水平在提高,但还未赶上城市工业科技化进程所需要的劳动力素质水平。
3.乡镇企业近来发展速度减缓,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就业人员平均每年增加552万人。"七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596万人;"八五"时期,平均每年增加688万人;而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乡镇企业受到剧烈冲击,发展速度趋于平缓,吸纳劳动力能力在下降,1990~1998年乡镇企业年均吸纳就业仅409万人,1996年到1998年全国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分别为1.3508亿、1.305亿和1.283亿,连续三年下降。其中全国集体企业1998年共安置就业职工2.4829亿,比上年减少498万,同比下降9.35个百分点。
4.靠城镇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任重而道远
截止2008年末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5.7%,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发达国家75%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现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因此,现实已经表明靠城市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存在广大的空间。但是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诸多的因素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比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同时,影响了城市化的进程。
5.入世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格局将造成较大冲击
加入WTO,按照WTO的协议,农产品进口关税削减,这必将导致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将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强大冲击,面对这一形势,农业必将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且降低成本,以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这可能导致一部分只从事种植业的农民收入下降,因而更加剧了其向往城市向城市流动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加入WTO后城市产业面临的冲击,将偏向吸纳技术人员,这对于技术层次较低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将造成威胁。
四、人口流动模型的启示
刘易斯人口流动理论强调靠工业扩张来吸纳剩余劳动力,忽视了通过农业本身的发展来吸纳劳动力这一方面。与刘易斯的人口流动模型相比,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更接近我国现实,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仅靠工业扩张是不可能完全解决其剩余劳动力问题的,且指出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入城镇的动力主要是城乡预期收入差异。据有关部门统计,2004年我国农民工年均收入8000元左右,而城镇工人年均收入15000元左右。针对我国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时现存约1.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城乡收入的极大差异导致劳动力由农村流入城市是不可避免的,计划经济、户籍制度的结果--城乡分割使得农村人口膨胀过速、劳动力绝对剩余、资源相对减少,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限制。根据我国的实践经验,应灵活掌握托达罗模型的政策含义,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靠发展农村经济就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相结合的途径应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最佳途径。
托达罗主张强调靠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这只是针对刘易斯的只强调扩张工业部门规模来吸纳剩余劳动力来说的,并不是说只能靠发展农业与农村这一条路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针对不同的现实、不同的国情,要具体灵活地运用理论模型,不能一味遵从理论,要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才是上策。针对我国目前情况,要取消硬性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代之以合理的疏导、管理;要加大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使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进城",提高农民收入。
五、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以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向外流动为向导,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与促进劳动力向城镇合理有序地流动相结合,促进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1.抓住农业结构调整机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加入WTO国内农产品市场面临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的冲击,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这次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拓宽农业生产新领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向其深度和广度进军。目前中低产农田占现有耕地的2/3,综合开发潜力非常大,应借助农业税费改革带来的农民积极性提高的契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2.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
第三产业包括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具有高劳动密集度、劳动力和资本进入相对容易等特点。众多的行业能容纳大量的劳动力,是劳动力的"蓄水池"。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达85万个。依靠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的通用选择。目前在我国农村,除了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信业以及金融保险业发展相对较高以外,其他如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行业较低,而计算机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咨询业、信息业、旅游业等在农村几乎是空白,第三产业在农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当前应大力发展适应农村市场需求的第三产业的相关行业,扩大就业空间,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繁荣农村经济。
3.推进农村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进程
所谓农村工业有一个说法就是:在农村范围内的工业就叫着农村工业,虽然这个说法有点牵强,但笔者个人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村工业的区域特点,这样它也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方便:能够就近选择。从形式主体上来说,农村工业主要指的就是乡镇企业。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是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疲软,吸纳劳动力能力也在下降,因此应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对其资金上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从政策上给予其发展的空间,资金上给予其融资的方便,进一步加快其发展速度,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4.努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普遍素质偏低,不论是就地转移就业还是进城谋职都会影响其就业的可能性。目前,城市中失业人员大量存在,与城市中的大量失业人员相比,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存在优势。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也在提高,相应地就要求农业劳动力的知识水平、整体素质都要提高。因此,国家应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顺利转移。
5.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形成于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它将全国人口分为农业与非农业人口两大类,对农业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及户口迁移作了严格的限制,以后又形成了诸多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从历史发展来看,它曾一度使老实纯朴的农民无私奉献,为国家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上升都使农村劳动力剩余。此时,户籍制度不仅限制城乡之间、城市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而且更限制约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限制了资源的有效配置,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当前应放开户籍制度的硬性约束,代之以合理的管理与疏导,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有序地、有目的地进行转移。
参考文献:
[1]托达罗(Micheal P・Todaro).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迁移模式和城市失业问题[M]//现代外国经济学论文选(第8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韩令国.再驳房价上涨谣言 [EB/OL] ..
[3]梁沂滨.中国:迎接第13亿个婴儿的到来[N].经济日报,2005-1-5(13).
关键词:经济人;合理内核;借鉴
Abstract:Thoughtheassumptionofeconomicmancriticizedbydifferentschools,it’sbasiccoreisstillreasonable.Ifwecanovercometheassumption’ssomelimitationsandmakeitperfect,itwillbeusedforreferenceforChineseeconomics.
Keywords:Economicman;thereasonedcore;useforreference
“经济人”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尽管这一概念自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种种批评,但其基本内核仍然是合理的,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经济人”假设的演变和发展
“经济人”概念并不是近代才提出来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一些思想家就明确指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孔子指出,人具有追求富贵、逃避贫贱的心理倾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1荀况对人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了有关人性的一些基本命题:(1)人性是先天生就的:“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2)人性是人所共有的:“凡人之性者,尧、舜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3)人的本性是恶的:“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2墨子、商鞅、韩非也认为,追求名利、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管子》对“经济人”的论述更为全面:人的本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继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3可见,《管子》已把追求经济利益视为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对人性的论述,是“经济人”概念的雏形。但奴隶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社会中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是简单明了的,没有产生经济学的社会基础。因此,这种“经济人”概念不可能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
孟德维尔是近代较早提出“经济人”概念的作家。他在《蜜蜂寓言,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每个人自由地进行利己的活动,会自然而然地促进全社会的繁荣,而且其效果要比以非利己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大得多。他指出:在蜜蜂的社会里,如果(被认为的)劣行和奢侈风行,那么这个社会就繁荣昌盛;如果代之以(被认为的)道德和简朴,那么这个社会就冷落衰退。他还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社会动物,不是友情,不是善性,不是恻隐之心,不是装模作样的殷情厚意,而是他那最卑鄙和最可恶的本性,这本性是使他能够适合于这个最大的、世俗地说也就是最幸福和最繁荣的社会的最必要的条件。
但《蜜蜂寓言》毕竟不是一本严格的经济学著作。最初把“经济人”假设引入经济学,并使之成为经济学的出发点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中,明确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他指出:“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需要同胞的协助,想要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如果他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多了。不论是谁,如果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要这样提议。请给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得到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4但是,按自利原则行事,并不能保证人们不去做有悖于常理的事情。为了使经济学有别于精神分析学或精神病理学,还必须假定“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理。在斯密的时代,理性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假定隐含在所有经济行为的描述中。“经济人”的每一种行动,不是出于任意的想象或盲目的冲动,而是以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的,或者说,是可以从利害得失的比较中推导出来的行动。在斯密那里,理性表现为对得失和盈亏的正确计算。5在斯密看来,自利原则不仅是个人经济行为的原始动因,而且是促进整个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人们在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时,会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增进全社会的利益。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每个人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是,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他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自然会或不如说必然会引导他将资源运用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因此,埃奇沃思把人的行为受自身利益的驱使称为“经济学的第一原理”。
西尼尔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区分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经济学的基础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一般的理论前提,这些理论前提是公认的公理,用不着加以证明。从这些前提可以推演出各种经济学理论。他把这些理论前提归纳为四个:(1)每个人都企图用尽可能少的牺牲求取最大限度的财富。(2)人口的增长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趋势。(3)劳动者借助于机器进行劳动,能够生产出剩余的纯产品。(4)农业受报酬递减规律的限制。6其中的第一个前提,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经济人”概念。
约翰•穆勒发挥了西尼尔第一个理论前提所包含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经济人”的术语,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一概念的合理性和内涵做了详细的论述。他于1944年出版了《经济学上若干未解决的问题》的经济学论文集。在该书中,他把“经济人”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联系起来。他指出,政治经济学并不是论述社会中人类的一切行为,它所关注的人仅仅是作为一个人,他占有财富的愿望,而且他赋有达到这种目的的能力,它将其他每一种人类或动机完全抽象掉。政治经济学认为,人类把全部精力都用于取得和消耗财富,这并不是说人类生活真正是这样组成的,而是因为这是科学要前进而必须采取的方式。政治经济学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其他欲望的阻碍,这种欲望所产生的行为是什么。因此,穆勒“经济人”概念的内涵,是从人类行为的各种动机中抽象出来的经济动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财富最大化的动机,这种动机要受有限的收入和对闲暇的喜爱的制约。穆勒所说的“经济人”,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的人。
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使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经济人”概念也朝着精细化方向发展。边际学派把注意力从对经济世界的一般描述转向市场本身更复杂的模型。它强调个人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希望与欲望的满足。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对效用的计算支配着个人的理性选择,并引起价格调整过程。这个调整过程是走向均衡的理想条件。在均衡状态下,所有资源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以便更好满足需求。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对此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他从家户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出发,得出家户对各种产品的需求函数和对各种要素的供给函数,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出发,得出厂商对各种产品的供给函数和对各种要素的需求函数,并把各种商品(产品和要素)的供给和需求都看作所有商品价格的函数。以此为基础,瓦尔拉斯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和效率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至此,“经济人”的概念始终与经济行为的动机联系在一起。
20世纪30年代,逻辑实证主义进入经济学。这种实证主义认为,无需关心“经济人”的心理假定是否正确,只要他的行为与预测的结果相一致就可以了。受这种哲学观的影响,“经济人”的概念日益具有行为主义的色彩,并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偏好的可传递性公理。其含义是:如果你认为A优于B,B优于C,那么你一定认为A优于C。可传递性公理使经济学家可以使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和分析个人行为。20世纪50年代,“经济人”理由莫里斯•阿莱斯提出了更明确的定义,并为西方经济学家所普遍接受。他指出,按照科学的逻辑,如果一个人被看成理性的,那么:(1)他追求的目标是相互一致的;(3)他使用的手段与他追求的目标相适应。所谓目标的相互一致,其含义和偏好的可传递性相同,即一个人不能认为A优于B,B优于C,而又认为C优于A。手段与目标相一致是指,手段正好是达到目标所必要的条件,即不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当个人行为出现上述两种不一致时,这种行为就视为非理性的。但主流经济学假定,在市场上活动的各交易当事人,其行为都符合理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阿罗和德布鲁运用数学上的不动点定理,对一般均衡的存在性问题进行了严格的论证。之后,一般均衡理论获得了许多发展,但这种发展大多是枝节性的。
二、“经济人”假设招致的批评
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就有人对“经济人”概念提出过零星的批评,约翰•穆勒则从方法论的角度论证了这一概念的正当性。美国经济学家凯里直接对穆勒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指责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提供给我们考虑的是一种纯粹的野兽,这种“政治—经济人”亵渎了大写的“人”。他们的理论只讨论人的最低本能,而把人的最高尚利益看作是纯粹干扰其理论体系的东西。
德国历史学派对“经济人”概念的批评同样是强烈的。克尼斯认为,“经济人”观念实际上是说人总是受纯粹自私动机的驱使,这就是否认有任何良好动机的存在,就等于把人看作具有许多在作用上互不相关的心理活动中心的生物。希尔德布兰德则指出,以孤立的个人经济动机作为分析的基础,就是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了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抽象的“经济人”并没有反映人的全貌。实际上,“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是文明的婴儿和历史的产物。人的需要、人的人生观、人和物质对象的关系以及他和他人的关系,都不会相同的。地理影响着他们,历史改变着他们,而教育的进步可能完全改造他们。”7布伦坦诺也批评说,斯密的“经济人”是经济的利己主义者,是惟利是图的“抽象的人”。
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制度学派对“经济人”概念也持批评态度。凡勃伦认为,新古典主义的完全竞争体系,连同其洁白无暇的“经济人”,当然是科学想象的功绩,但不是对事实的有力表现。它是科学推理的一种权宜之计,而且只能用到一些抽象原理和基本的科学法则上,而这些原理和法则仅存在于抽象领域内。可是,一旦这样做了,这些原本不是实际上的东西却被理解为真实的而被接受,成为研究思想习惯的一种有效成份,形成关于事实的知识。新古典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解释现代社会,反而有害于人们对社会真象的探讨。新古典经济学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那种非历史的、简化的“经济人”人性观。这种“经济人”以享乐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把人视为“纯粹的一束欲望”,是完全错误的。他不同意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总是很小心地使每一美元花费带来的效用相等的观点,认为从“生活进程”的角度看,新古典经济学原理对决定福利水平并没有真正的作用。因为消费者对商品的当前享受,更多地取决于其他人的消费方式、习惯、炫耀的需要和明显消费,而不是取决于理性计算。他还提出“社会人”的概念,以取代新古典主义的“经济人”。8
西蒙对“经济人”假设的批评,主要针对其完全信息和完全理性。他认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的不完全性,以及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价值考虑统一到单一的综合性效用函数当中。了解所有备选方案及其实施后果实际上是办不到的。所以,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所寻求的并非最优解,而是满意解。西蒙特别强调人自身理性能力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个人无法准确无误地接受、储存、检索、传递和处理信息。因此,他提出了“有限理性”的概念:“我们可以把那类考虑到活动者信息处理能力限度的理论称为有限理性论。”9在他看来,“有限理性”比“完全理性”更接近于现实。
X效率学派不同意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具有完全理性的观点。莱宾斯坦指出,个人具有两种不同的人格倾向。一方面,个人希望像他们所应该的那样行动,即坚持标准,使用“严格的”决策程序,进行精确的计算,努力追求最大化。这种人格倾向称为“超我功能”。另一方面,个人又希望像他们所喜欢的那样行动,即本能地不受约束,使用“松散的”决策程序,不注意细节,不用心追求最大化。这种人格倾向称为“本我功能”。由“超我功能”决定的受约束和由“本我功能”决定的不受约束,是个人人格特征的两个“极端点”,这两个极端点之间存在一系列中间状态。新古典理论那种完全关心约束的“理性经济人”,只是一个极端的特例,是某些人在某些时候可能采取的特殊决策程序。一般人通常采取的决策方式则介于两个极端点之间,这种人被称为“有选择理性的人”。因此,“完全理性的决策是一种特例,通常,决策只是有选择的理性。”10
新制度经济学也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批评。威廉姆森接受了西蒙的“有限理性”说,认为“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常常会导致机会主义,即经济中的人不但自利,而且为了利己不惜去损人。他会借助于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利益,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目的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扭曲,并违背对未来的承诺。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一些人可能利用信息优势向对方说谎和欺骗,或利用某些有利的谈判地位背信弃义,要挟对方,以谋取私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间都会按机会主义方式行事,但总有一些人在有的时候会采取这种行为方式。问题在于,人们事先很难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按什么方式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在交易双方以前没有交往或交往很少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诺斯则强调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意识形态是决定个人观念转化为行为的道德和伦理的信仰体系,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加经济,能对人的行为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作用。他承认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假设,但认为特定的意识形态对“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具有“淡化”作用。人类的利他行为和克服了“搭便车”动机的大集团行动,就源于意识形态的作用。
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人”理性同样持批评态度。它要求“经济人”理性和“非经济人”理性两分经济学的天下。“经济人”理性的要求效用最大化,行为经济学也讲功利最大化,但这个功利最大化是指快乐最大化。行为经济学成为正统新古典经济学的叛逆者,不在于它属于心理学阵营,而在于它不承认“经济人”理性。首先,它不承认“经济人”这个前提,认为人的本性中有利他的一面,可以从利他中直接得到快乐,不承认利他是从利己中派生的。其次,它不承认“理性”作为绝对前提,不管是完全理性,还是有限理性,都不是无条件承认。它认为,人可以依据非理性直接行事,而按理性行事反而可能是派生的。此外,非理性是指“非经济人理性”,而不是否定理性。
如果说,上述批评都只是针对“经济人”假设的某个方面展开的,那么Tormer对“经济人”的批评则是全方位的,批评的依据是生命周期说和需求层次说。根据Wilber的生命周期说,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1)潜意识或前个人阶段,(2)自我意识或个人阶段,(3)超意识或超个人阶段。人在刚出生时,无论对于内部与外部,主体与客体,身体与环境,都是没有分离的。在潜意识的发展阶段,小孩开始认识到外部世界和自己的不同,并开始以本能的、冲动的、本我的方式与外部世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逐渐产生一种与外部世界不同的自我意识。在发展阶段过程中,个人开始从潜意识状态中觉醒,并逐渐获得语言能力,开始使用符号和概念,学习承担各种角色、遵守规则,发展出理性理解、内省思考、演绎推理和社会可接受的行为能力。最终,个人发展出整合思考、把观念与观念、事实与事实、心灵与肉体联系起来的能力。在超个人阶段,个人可获得比日常的、外部导向的经验更敏锐的意识过程,获得一种更高的精神意识,从而超越自我,经历极乐,与神性相通,甚至与神性合二为一,最终达到非二元体的、无主客体之分的状态。
这些阶段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部分:外部弧和内部弧。外部弧是从潜意识到自我意识的运动,其特点是自我维护,个体化,征服外部世界。内部弧是从自我意识到超我意识的运动,其特点是自我实现,向内发展,超越自我,实现物我一体。
根据Maslow的需求层次说,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分为六个不同的层次。它们是:(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或爱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超然存在的需要。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而辅助条件存在时,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出现并居于优势地位。每一个层次向下一个层次的发展,都涉及到一种转化,在这种转化中,较低层次的元素包含并整合在较高的层次之中,较高层次的元素与较低层次的元素没有分别,但与更高层次的元素有分别。Tormer认为,Maslow的需求层次说和Wilber的生命周期说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Tormer认为,从人性的观来看,“经济人”假设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经济人”只关注自我是有缺陷的。尽管人类追逐自我利益是正确的,但重要的是他们在什么程度上主要关注自我利益。对于那些已经达到外部弧的终点的任一阶段的个人来说,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是对于那些在内部弧上达到更高阶段的人来说,其正确性就非常有限。第二,“经济人”关于个人与物质的人类世界相分离的观点是有缺陷的。对于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个人来说,他还没有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分离,而对于处于向超我阶段发展的个人来说,他已经程度不同地和外部世界融为一体了。第三,“经济人”机械般的理性是有缺陷的。在前个人阶段,年轻人还没有获得理性所需要的想象、概念和计算能力。而在超自我阶段,个人的确已经具有理性经济行为所需要的心理能力,但他们又不会以这种方式行事,因为他们的行为更具有整合性。只有那些处于个人阶段的人,才会大致按理性“经济人”的方式行事。第四,“经济人”的非反思方面是有缺陷的。对那些处于个人阶段的较高层次和超个人阶段的个人来说,这一点尤为正确。由于教化和社会化的作用,他们已经内化了道德的、伦理的、宗教的及其他方面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会促使他们对选择的正确与错误进行反思。第五,“经济人”的不改变的方面也是有缺陷的。从Wilber的生命周期说可以看出,随着人的潜力的发展,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性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11
三、“经济人”假设的合理内核
如上所述,“经济人”概念在西方学术界招致了许多的批评。这些批评虽然未必全部正确,但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经济人”概念是历史的,还是非历史的?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范畴是经济关系的理论表现。在原始社会,人们利用公有的生产资料共同劳动,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平均分配。个人尚未脱离氏族或公社的脐带,还意识不到个体的存在,因而没有个人利益的观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和交换关系出现,原始社会解体,公有制被私有制所取代。人们开始意识到个体的存在,并开始追求个人利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奴隶社会的一些思想家提出了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这种利己主义人性观是“经济人”概念的雏形。但“经济人”概念取得比较成熟的形式,并成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则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以后才开始的。因此,“经济人”是个历史的范畴,超历史的人性和“经济人”概念是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学派对“经济人”的超历史性的批评确有其正确的一面。
第二,人性是利己,利他,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在商品经济社会,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分别归不同的个人所有。为了生产商品,商品生产者必须以某种方式向他人购买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向消费者销售自己生产的商品。而要做到这一点,他就必须以其销售收入来弥补生产成本——购买生产要素的支出。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生产者仅仅为了生存,也必须在购买生产要素和销售产品时,斤斤计较于自己的经济利益。“人们所扮演的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人们是作为这种关系的承担者而彼此对立着。”12而“经济人”概念不过是商品经济社会商品生产者之间商品交换关系的人格化。否认商品经济社会人的利己性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当然,即使在商品经济社会,个人也可能有利他的动机,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利他动机还可能表现得十分强烈。一些人为了慈善的目的,可以向素不相识的人捐献大量的钱物,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病人,可以捐献自己的器官。但这种行为显然属于道德领域的范畴,不应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经济领域,这种利他动机不可能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以人的利他动机和利他行为否来定“经济人”假设是不恰当的。
第三,“经济人”是仅仅关注物质利益,还是同时关注非物质利益?Wilber的生命周期说和Maslow的需求层次说,从心理学的角度正确揭示了人的发展阶段和需求层次。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有必要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但经济学研究的个人行为,不是一般的个人行为,而是正常人的经济行为。因此,生命周期说对个人发展阶段的划分,需求层次说对个人需求层次的划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到经济学之中。就生命周期说而言,处于前意识和超意识阶段的个人行为,都不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需求层次说而言,除基本的生理需要外,其他层次的需要,都与人们的经济行为无关或关系不大,同样不适合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因此,尽管人们关注非物质利益,但这种对非物质利益的关注不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经济人”理性是完全的,还是不完全的?如前所述,有限理性和选择理性假设都认为“经济人”理性是不完全的。但这两种假设和完全理性假设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认为不同个人的理性程度是相同的。如果说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具有理性是正确的话,那么同样正确的是,不同个人的理性程度是有差别的。完全理性的和完全无理性的个人都只是少数,大多数人的理性介于两个极端之间。或者说,人类理性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服从正态分布。这也解释了,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成功和破产倒闭的生产者都只是少数,而大多数生产者处于可以维持的状态。
第五,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否必然导致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社会,人都具有利己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根本动力。但不同个人利己的程度显然是有差别的。如前所述,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机会主义行为是存在的,个人可能利用各种便利条件损人利己。意识形态对个人行为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而意识形态又是有区别的。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对个人行为有不同的作用。有的有助于遏制机会主义,有的反而会助长机会主义。因此,意识形态对个人行为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在法制健全、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社会,机会主义只能是少数人的行为。所以,总的来看,“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是能够促进全社会的利益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最好注脚。
综上所述,尽管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假设存在某些缺陷,但其基本内核是合理的。只要克服这个概念的某些缺陷,并对其做出必要的补充,就可供中国经济学借鉴。
参考文献:
1《孔子家语》卷一。
2严清华:《中国经济管理思想概要》,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40~41页。
3《管子•禁藏》。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出版,第13~14页。
5朱绍文、俞品根主编:《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分析》,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24页。
6杨德明:《等待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8~39页。
7杨春学:《“经济人”的三次大争论及其反思》,《经济学动态》,1997年第5期。
8威廉•布雷特、罗杰•L•兰塞姆:《经济学家的学术思想》(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41页。
9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46页。
10张维:《经济哲学:经济理念与市场智慧》,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57页。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特点
在探讨人力资本对就业的影响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特点。关于人力资本的概念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大部分学者都接受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定义,即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一方面人力资本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所有权,它天然归属个人。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一个拥有知识、能力和健康的人对他自己的人力资本具有唯一垄断者,只要他主观上愿意运用它,并且如果条件具备,它的潜能就能发挥出来。如果他不愿意工作,则这种资本只是潜在的,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本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它是内化于一个人的,它随着一个人的转移而转移,不需要支付任何额外运费,比物质资本配置起来更灵活,这样一来,就大大的方便了人力资本的转移。
二、个人就业的三种途径
纵观整个社会,现在从事着各种不同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岗位来源不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一)受雇于人。物质资本是稀缺的,总是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大部分人为了生存,去寻找工作,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就业渠道。比如,进入政府部门、企业等,因为这些部门拥有创造工作岗位的条件,即物质资本。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税收获得收入,为不同岗位上的人们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拥有了这些条件之后,就会每年从社会中招录一批符合条件的人担任公务员。对于企业来说,资本家拥有资本就可以购得土地、原材料等,但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源泉,所以还必须购买劳动力,这也为成千上万的人们创造了就业岗位。这种受雇于人的工作的特点是:(1)想在这些岗位上工作是有条件的,包括学历、年龄、技术等。但主要是以学历和技术为主要条件,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些要求会日益突现出来。(2)这种岗位往往有限,一般情况下总是供不应求。因为政府一方面要维持一定的效率,不可能太臃肿;企业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获胜,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维持并试图提高效率。(3)在就业岗位不足的情况下,人力资本层次高的人对人力资本层次低的人存在替代效应。由于在一般人看来,人力资本层次高的人比人力资本层次低的人更能胜任工作,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限的就业岗位会被人力资本层次较高的人所占有。
(二)自己创业。人具有能动性,可以自己创业。有些人创业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赚钱,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前一种创业方式包括想在现有的就业岗位上就业而没有合适的,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凭借一技之长进行创业。而后一种并非生活所迫,而是为了物质或精神上富有而进行的。两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如果创业成功,这些人并不会导致失业人员的增加,而会引起失业人员的减少。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创业在不雇佣任何人的情况下,他们自己使自己得到了就业,他们不会再去找工作或成为失业人员。如果他们雇佣了工人,他们就为别人就业创造了就业岗位。但必须指出的是,自己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技术、土地、厂房及创业精神等,也正是这些条件使得并非人人都能够创业。创业人员往往具有的特点是:(1)具备较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对某行业较为熟悉,从而形成对自己所创的事业准确判断,降低失败的风险。(2)具有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由于创业后需要与不同的业务对象打交道,同时也要科学的管理公司的人、财、物,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知识。(3)有一定的资金。无论是法律的规定,还是现实的需要,要开一个公司,没有必要的资金是不行的。一般表现为个人积累资金创办企业,企业积累资金壮大企业,从而不断的发展。(4)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因为创业是要承受一定的风险的,没有开拓精神的人属于是风险规避型的人,比较保守,一般不轻易创业。这四点非常重要。
(三)合伙创业。实际上就是与别人合作,共同创业。这种形式的创业特点是:(1)比较灵活,大大的促进了创业的发展。如果只是靠自己单独创业,原始资本的积累需要一个过程,比较缓慢。(2)风险较大。由于它的合伙人是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所以重要的是合作问题。这就要求合伙人不仅要有共同的想法和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特别是法律知识,这样才能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企业运转的规范性,从而提高合伙创业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工作岗位来源于三种途径。第一种是主要途径,主要特点是资本为别人所控制,与之对应的是就业者处于受约束的被动地位。第二种最具有主动性,但其成就的条件要严格一些。第三种既有一定的灵活性,也要受一定的限制。
三、人力资本对就业的影响
根据人力资本的定义,知识和能力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而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通过教育,这就不可避免的把教育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正像舒尔茨指出的:“因为教育是人力资本中最大而且最容易理解的组成部分,所以教育是向人投资的合适代表”。正是基于此,把教育当作人力资本的代表来分析对就业是合理的。
(一)教育对就业人员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1、教育对供给弹性的影响。1954年阿瑟・刘易斯发表了著名的经济学论文《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指出,传统部门的劳动力边际生产力为零或者为很小,而且这部分人口数量特别大。如果我们关注现代部门,就会发现:在现代部门中,学历越高,其供给弹性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图中说明,图中横坐标为劳动力的供给量,纵坐标为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图中的直线代表劳动力供给的弹性由大变小的过程中的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二元结构”模型所说的传统部门,以初中以下为例,用(图1)来说明,因为传统部门中的劳动力绝大多数部门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其供给弹性曲线是一条水平线。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说明了这一点;第二种是随着学历的升高供给弹性变小,以大学为例,用(图2)来说明。供给弹性的变化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大学教育本身是分专业的,从而使不同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减少,不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因此不会出现无限弹性。二是因为被划分为不同的行业,行业之间的壁垒促使替代效应减弱,从而使供给曲线趋向弹性减小;第三种是具有很高知识水平的人的供给曲线,几乎是没有弹性的。如(图3)举的院士的例子,因为从全国来讲,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比较少,所以他们的供给量几乎是不变的,供给曲线变的完全无弹性。
2、教育对供给的影响。教育会引起供给曲线的左移,即供给量的减小。其原因在于某些学历高的人本身可能在学习中掌握了技术或开发了新的产品,就可以进行独自创业或与别人合伙创业。由于自己创业,这些人自然就会减少总体的就业量。再加上学历高的人收入较高,所以原始的积累也较快,从而加速了创业队伍的发展。这会引起就业人员的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3、教育对需求的影响。对需求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即需求量会增大。由于创业人员的增加,使得新的行业不断的出现,从而使人们的就业岗位增多,这种增多,并非是无条件的,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人才能够从事有关行业。如搞信息技术的人必须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际上,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看,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到今天,创新是发展的源泉。创新行业就是创造就业岗位。
(二)教育对三种就业途径的影响
1、教育本身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和对就业压力的缓解。由于在校学习是教育的主要方式,且学校具有人口聚集效应,因此有助于形成一定的市场。同时,学生也有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必然会形成一定的购买力,在客观上有助于一部分人就业。在读学生的就业时间向后推移,因此可以暂时缓解就业压力。
2、教育对受雇于人者找到工作概率的影响。在著名的托达罗模型中,提出劳动力转移与其预期收益有关,而预期收益又与未来的就业概率有关。此模型的分析对象是劳动力转移,但若稍加推广就会发现,就业概率对每个人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受教育的水平是影响这个概率的重要因素。原因是,一个人的就业空间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大。所谓就业空间,就是指一个人可以选择就业的职业范围。如下图:
图中纵横坐标轴均表示受教育程度,扇形面积AOA表示学历低的就业者的职业选择范围(就业空间)要小一些。扇形面积BOB表示学历水平上一个档次的就业空间要大一个档次,依次类推。同时,可以看到扇形面积BOB是包含扇形面积AOA的,这说明学历高的就业空间包含学历低者的就业空间。即有能力从事BOB扇面内工作的人一定有能力从事AOA扇面内所表示的工作,但对于从事扇面AOA工作的人一定没有能力从事AABB所围成的扇环内的工作。这与现在就业的学历刚性要求是相符合的。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学历高的人对学历低的人的替代效应。而学历低的人却不可能替代学历高的人。
3、教育对创业(包括合伙创业)的影响。如前所述,已经对就业的形式进行了分析。这里主要从教育水平对生产起重要影响的几个要素,即资本、管理、技术、创业精神等着手进行分析。但对土地和劳动不进行分析,其原因在于土地的自然属性在现代部门中与人的因素关系并不密切,另外作为生产性劳动与创业者本身关系不大,所以可以不加以分析。
(1)对资本的影响。进行创业,资本是不可少的。一个人资本的来源有三种途径:一是从长辈那里继承取得,二是从自己的收入中积累起来的。三是从金融市场或他人那里借到的。对于一个人来说租借资本也是有条件的,只有拥有相数量的自有资产,才能作为抵押借到资本。有的人继承了大量财产,当然可以作为创业的资本,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往往要靠自己的积累或者是继承一点自己再积累一点。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一个人的收入往往与学历和能力正相关。也就是讲,学历越高,积累资金越容易,从而也就越容易促成创业的资本条件。
(2)对管理的影响。随着生产的发展,管理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企业只有比较高效的劳动才能创造出较多的利润。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有进行科学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科学工程,其中交汇了多种知识。有一些人,上学的时候就是学的管理专业,经过工作一段时间,自己有积累了部分资金、经验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即便是对于一些没有学过管理的人,如果他的受教育水平较高,那么重新学习起来也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