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主义本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关键词:人本主义德育 高校 核心价值观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25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德育学说。它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其心理学的研究中结合道德教育实践阐发的一系列教育见解。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重视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的心理学研究,代表人物有卡尔・罗杰斯,戈登・奥尔波特,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德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很有启迪意义。
1 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与健康人格的价值追求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注重人的内在价值,主张人性向善,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性潜能的发掘。“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最核心概念。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原为哲学和伦理学中的概念。在哲学上主要指实现人自己的本质;在伦理学上则主要指人的德行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以达到“内在的我”与外在事物的完美统一。最早自我实现概念是由德国医生哥尔德斯坦在他的《机体论》中提出的。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各自都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自我实现心理学是由人性观(性善论)、价值观(潜能论)和动力观(动机论)三大理论支柱。性善论说明人性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乐观的;潜能论说明人的价值是内在的、固有的、有倾向的;动机论则说明人的活动是有追求的、有动因的并有内驱力的。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直接基础是他的动机理论。他把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指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一类是成长需要,指由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他认为如果人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更高一级需要将会起主导作用,作为主要动机支配人的行为。马斯洛为了揭示这种自我实现的机制,把人的需要自下而上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增加了认知和审美两种需要,将这两种需要安插在尊重需要之后,自我实现需要之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许多情况下不仅某些需要的先后顺序会出现逆转,几种需要会同时起作用。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看来就是完满人性的充分实现。罗杰斯提出了人类有机体最基本的动机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观点。他认为自我实现倾向不仅是人类所具有的本性,在更具普遍性的意义上,是一切生物都具备的基本倾向,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生物特性,人的各种不同需要的满足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部分满足。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知觉世界,自我概念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直接的机体经验,另一方面取决于别人的评价,所以说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直觉、态度等实际上是一个人自己的集体经验和别人对他的行为评价相结合的产物。自我概念直接影响个人对世界和自己行为的认知。一个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越接近,他就越感到幸福与满足,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罗杰斯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这种“完整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价值”,它是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及其变化与主体需要相一致、相适应的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主体在不同的阶段和状态下也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价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客体固有的属性对价值起着客观的决定作用之外,主体的需要往往影响其对客体价值的判断。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态度和观点,它支配和影响着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多完善,如果把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价值影响的过程,所灌输的价值内容和方法缺失人性的本质内涵,把价值观教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忽视了德育“它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才得以凝聚形成个体的德性”,那么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流于形式。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既不能把它单纯地看做外在的施加影响的过程,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仅仅是内在的需求而引发的动机而致,应该把它放在人性的维度或者说人的发展角度去理解。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启示我们,重视个人的需求、满足合理的需求、引导高级的需求是价值观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方法。“高层次需要是教育对象在社会实践、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中形成的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需要系统,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不变性,不断地向上向前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们在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有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纵向有机整体,也需要从横向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的高级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把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要把个人的需要和利益融入到社会要求和利益中,在满足社会要求的过程中满足个人需要,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 主张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外在的价值观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再由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转化为个体外在的行为,然后再作用于社会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在价值观的内化形成过程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主体的认知因素,二是主体的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强调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接受能力,而情绪因素则是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直接关系到主体对价值观接受的意愿程度及行为取向,因此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有效的关键和难点。价值观教育要促使个体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不仅要重视其理性层面的提高,更应加强其情感层面的认同,唤起其情感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倡导的正是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发展出人本主义的课程,主张开设“并行课程”,包括:一是学术性课程,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知识的课程。二是情感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人的非认知能力的课程。三是体验课程,是指通过人事与情感的统一旨在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以实现整体人格发展的课程。主张认知学习必须与情意、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态度、品德、价值观念等。同时在教育中建立一种接受气氛,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中表达自我情感,教育者接受并理解各种情感。然后,组织受教育者鉴别和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实践中实现情感参与和渗透。最后,受教育者主动探索自己所爱的事物,并做出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把握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对于割裂或忽视某一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把握大学生的情感的特点与表现,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愉快、信任、感激、热情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将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融入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中,意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行事,能为自己成长成才起到指引和推动作用时,大学生才会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并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因此,我们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才可能启动其情感,才可能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使自身政治认知和道德认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升华为相应的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同时外化为政治行动和道德行为,避免出现因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出现认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情绪抵制的现象。
3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促进作用
人本主义德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者的促进作用。罗杰斯认为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动力,教育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压抑,就好比给予求知的种子以自由舒展的土壤、阳光和空气,一旦条件具备,就会自主地发芽生长,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营造这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教师不是专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不取决于教师“教”的水平,也不取决于教学的客观条件,而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态度特征,其中最核心的几条态度就是真诚、关注和同理心。真诚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间的以诚相待,对方都应将其真实的思想、情感坦率地显露出来,促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即对他人的理解)。关注意味着教师必须对学生有根本的信任和认可,教师对“作为具有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的学生的完整性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同理心意味着教师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性作判断,不对学生作定性评价,而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在创造这种新型的气氛和人际关系中,还要有一套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是:第一,主动倾听。对学生表达思想或情感作出积极的反馈,使学生觉得教师正在倾听、关心、理解着他的感受。第二,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教师必须设法保持教育过程的自然性,从而使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为仿佛是碰巧发生的事,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作出过分的指导和过分地作出概括、总结和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有着丰富内容的价值体系,如果直接照搬这种“非指导性”的教育主张,缺失了价值内容,必将会陷入道德相对主义。那么这种模式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何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更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关于人的行为、教育目的、学习过程、师生作用、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新观念中。罗杰斯曾指出,“非指导性”教育“不是一种方法或教学技巧”,它代表的是一些普遍原则,是“一些并不那么容易获得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个人尊严、个人选择以及责任的意义和创造的乐趣。它是建立在民主和个人权力基础上的哲学”。因此,人本主义德育对于我们的启示在于要积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知识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主体性在日益增强,教育者的权威感正在日益受到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该与这种民主平等的时代特征要求相呼应,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需要教育者成为“促进者”而不是“道德执法官”,建立一种真诚、关注、理解的人际关系。罗杰斯认为,在教育中坚持这样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但教师如果坚持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襟怀坦白,真诚相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珍贵难忘的心灵交融。教师借情感的基础,以完整的人格、整体的精神,参与到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之中。这样,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地作用到学生精神的整体发展上,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发挥,有助于完整的人的培养。
4 结束语
当然,对于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并不是主张对其理论的回归和追随,而是在可操作的范围内,汲取营养以发展当下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对人本主义德育的借鉴中也要认清它理论流派的不足之处,如它以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作为理论依据,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过分强调个体,难免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自由化的教育,忽视计划性和领导性,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等。因此,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借鉴西方教育模式应该要有选择性。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论评[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3.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24.
[3]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
[5]许平.当代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
[6]何齐宗.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流派述评[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59-64.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 轴心
作为自上而下的深层次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才能使人民群众乐于接受,并转化成人民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行为,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什么是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呢,以人文本就是这一“桥梁”。也就是说,执政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以人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其中,把人的利益和追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满足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使人最终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1]P660。
一、坚持指导思想,实现人的终极发展目标
包含了丰富的人学思想,构成的三个重要内容,均揭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哲学通过提供给人改造世界包括改造自己的方法、武器,最终使人得以解放,使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自在存在”走向“自为存在”。政治经济学通过揭示资产阶级“培养”自己的掘墓人,使自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在人民群众的反压迫、反剥削的坚决斗争下,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被社会主义社会所替代,人民群众获得了自由宽松的发展环境,成为了自己和国家的主人。科学社会主义揭示只有在经济上实行公有制、政治上实行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P56人民性的高贵品质就是的根本,把人的利益和追求放在第一位,自然说服了群众,掌握了群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任。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指导思想的灵魂地位,要求我们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与人的内在需求相契合的,是符合人内在需求的核心机制体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坚持以为指导思想,就能提供给人正确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方法,使人获得改造世界、改造自身,促进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武器。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满足人的物质利益的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人具有工具性和目的性的双重属性。所谓工具性是指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人是依靠力量,“人民群众……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共同理想的实现,必须诉诸于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创造性实践,必须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3]。只有人民群众广泛、积极参与,贡献力量和才智,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所谓目的性是指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人是服务的对象,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赋予人双重属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情怀和走群众路线的必由之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然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追求就是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正是把“民富”放在第一位。辩证地处理好国强民富的关系,避免国强民贫或民富国弱不合理现象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道路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区分新旧中国和区分中国与当今一些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就是要把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主要的议题,把民生问题摆在最突出、最重要的位置,把它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对待。具体说来,就是要合理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人的精神斗志
能否实现且以什么样的速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决于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和风貌。没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积极向上、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精神斗志,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将仅仅是一句口号。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着深刻、惨痛的历史教训。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当时国人的素质和精神面貌有着巨大关联。“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4]P5这是鲁迅先生对当时国民精神面貌的形象描述。国人“麻木的神情”促使了他对人生重新做出了选择,“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4]P5。正是在鲁迅等人的呐喊声中,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意识到奋起的必要,他们重新燃起了斗志,奔赴战场,坚守岗位,前赴后继,开拓进取,最终建立了崭新的中国。
如今,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已今非昔比。但是,由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它会遇到来自国内、国际多方面的压力,甚至挑衅。为此,人民群众必须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乘风破浪的勇气,才能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就需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强化人的精神世界的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是要解决凝聚力和向心力问题,这就是所说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持,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5]P246―247。而对于个人而言,直接提供给人战胜困难的智慧、决心和态度,即通过充实人的精神世界,强化人的思想武器,充实人的斗志,从而有力地指导人的社会实践,实现人生目标和价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既要实现国家层面的目的,又要实现个人层面的追求,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但国家层面目的的实现有赖于个人层面追求的满足,只有夯实了个人层面的追求,国家层面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并具有持久的动力。
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实现人的现实价值
人的价值包含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人的价值表现在人的现实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贡献与索取是评价人的价值最基本、最普遍的尺度或标准。当人的社会价值大于自我价值时,意味着这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大于自己向社会和他人的索取,这样的人就会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敬,其现实价值就体现为正值。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主要体现的是对人精神贡献的要求。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讲,其对他人和社会的物质贡献可能非常有限,但精神贡献应该是无限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社会道德生活领域出现了新旧交织,传统与现代混杂局面;旧的封建道德并没有随封建社会的消失而消失,甚至还在不同程度不同人群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形态尚未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实道德生活的混乱,甚至滑坡。”[3]这段话深刻表明,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开展的今天,有些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道德品质不断淡化,贡献意识不强,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了乐此不疲的第一要务,甚至于不惜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利益。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原因在于有些人不理解人的价值的真正含义,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只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表达,这一片面的价值观就像一只跛脚的“丑小鸭”,难以经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洗礼,最终得不到人们的尊重而被社会淘汰。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就是要向人们展示什么是荣,什么是耻,怎么做是荣,怎么做是耻,通过提供明确的价值判断,重构人的价值观。也就是说,荣辱观告诉人们,人的行为可以归为两大范畴,即“荣”的范畴和“耻”的范畴。当人的行为属于“荣”的范畴时,他的行为就有价值。相反,当人的行为属于“耻”的范畴时,他的行为不但没有价值,而且会产生负价值。个体的存在实际上是一个价值体的存在,有价值的个体存在才是有意义的。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生存发展的积极意义越大,个体的现实价值才会越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以人文本”的思想,解读、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紧紧抓住这一主线和轴心,让人民群众真正领会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仅是执政党为了统治的需要,其实更多的是从人民群众的需求来考虑的,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和完善。人民群众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目的,才能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自上而下的社会意识一旦获得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就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郑明珍.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Z].2008.
富山环境整治株式会社(TKS)是一家位于日本本州岛的废弃物处理公司。目前,该公司正将一项21世纪的新技术应用于番茄、草莓及花卉的生产,并由此获得收益。TKS创立于1973年,每年可从位于日本海沿岸的富山市其周边地区收取30万t的废弃物,并将其划分为3类:可循环废弃物、可燃烧和不可燃烧废弃物。目前,仅金属和塑料废弃物可以循环使用,可燃烧垃圾则通过焚烧处理,不可燃烧废弃物则被运送到附近的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上述用于园艺生产的温室即建立在填埋场之上。
可燃烧垃圾的焚烧过程是在回转炉中完成。回转炉像一个长的管状衣服烘干机。垃圾在回转炉中1000℃的环境下焚烧90 min,然后通过一个二级焚烧炉来去除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f英和氮氧化物等有毒物质。焚烧之后剩余的残渣则运至填埋场处理。
焚烧产生的热可通过汽轮机生产电力。一般情况下,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电力与600~700户家庭的年使用电量相当。但是TKS并没有将这些电力并入当地电网,而是用于现场设备。之后,TKS决定将发电产生的废热用于温室生产,从而开始了一项新的业务。该业务属于日本政府一项旨在利用先进技术将日本变为设施园艺国际领跑者的计划。
TKS的废热利用方法是利用装满油料的大型集装箱来储存发电后蒸汽内剩余的热量。集装箱内装有一个填充有储热物质的封闭相变加热系统。当储热物质被加热的时候,其形态可转变为液体状态。
当集装箱完成热量存储之后,就会被运往一个温室,并与热交换器相连接。通过提取相变加热系统内液体的循环,集装箱内存储的热量,可将冷水加热到55℃。这些热水即可作为热源加热温室内的空气,使室内气温保持在合理水平。
一、学价值观,领会深度内涵
党的十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概括为“三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和谐、文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建小康、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光荣使命,必须认真学习深刻I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和深刻内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一个国有股份制煤炭企业,如何在多元思想的社会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首先,要从理论上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通过理论学习、载体宣传等各种方式,让广大职工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其次,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广大职工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定得带头践行,把这项任务摆上重要位置,以核心价值观规范和要求自己,带好头、领好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影响更多的职工群众,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榜样。再其次,加快对核心价值观的制度化和日常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到日常工作的各项制度中,转化到职工的日常行为准则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职工随时随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全体干部职工的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责任更是义务。国有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三个倡导”,对于实现管理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学习,人人践行,让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二、弘扬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导向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缤纷繁杂的宏观大势,公司在积淀和传承优秀文化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企业性质决定了公司除了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之外,还肩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者的重任;二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公司寄希望于通过优秀文化及企业精神的代代传承,长远保持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三是长期以来,作为国有企业在党建方面的优势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能和有利条件。面对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如何让员工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在提高认识、工作结合、抓出特色、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1.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要充分认识到核心价值观是企业软实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发挥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是软实力的灵魂,也是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支撑人才因素的动力源泉。公司要充分利用内部宣传载体,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推进对劳模、先进个人等各类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加强示范引领,营造学习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尊重先进的浓厚氛围,深入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理念。
2.在搞好结合上下功夫。要与精神文明建设、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基础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推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企业、进机关、进区队、进班组,持续开展“岗位学雷锋,(下转第42页)(上接第39页)争做好员工”等主题活动,以道德讲堂、志愿者服务、学雷锋活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等为抓手,通过干部职工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促进公司广大员工价值观水平的提高。
3.在抓出特色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公司企业文化的熏陶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抓好煤炭企业的文化建设,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着力打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
4.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上下功夫。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党员干部要带头加强道德修养,以实际行动,推动公司形成领导示范、上行下效的局面。同时,逐步探索制定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对违反核心价值观等不文明行为做出相应的惩罚制度,努力形成文明风尚、人人向往,失德言行、及时责罚的良好氛围。
三、践行核心价值观,促进知行合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需要扎扎实实从企业实际出发,从员工身边入手,抓好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使核心价值观成为企业和员工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1.融入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个基础的坚强保障。我们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离不开职工的价值取向,只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整个企业的普遍价值准则,成为企业职工的价值实践,才能达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具体工作中,要围绕核心价值观把安全作为组织发力点,广泛开展“反三违、查隐患、促整改”、“青年安全监督岗”“安全质量标准化”等活动;鼓励员工将金点子、好建议和遇到的难题转化为科技成果,鼓励“小发明、小改革、小创造”,引导技术攻关、爱岗敬业常态化,让职工从身边工作中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2.融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宣传公司各个时期的工作主}、目标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发展,激发斗志。同时把面临的外部严峻形势向广大职工讲清楚、内部问题讲明白,对标先进企业,找出差距,动员职工与企业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要积极宣传先进典型。采取全方位宣传广大职工投入降本增效、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工作的积极性和做法,鼓励职工勤于思考、乐于“小改小革”,勤练技能,以过硬的技术生产过硬的产品、控制较低的成本。充分发挥好先进典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努力在公司内部形成爱岗敬业、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
3.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内容丰富、组织健全,是不可多得的融入途径之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先从在职工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实践上要求,从职业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家庭等日常细节行为的养成抓起,引导职工知荣辱、讲文明,守礼仪、做表率,倡导百善孝为先、诚信为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要开展“学雷锋常态化”和各类先进选树活动。通过举办职工道德讲坛和宣传“中国好人、身边好人”事迹等工作,提高职工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质量和水平。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上下形成热爱学习、积极上进、岗位建功、奉献社会的风气。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以重要节庆日为重点组织摄影书画比赛、演讲比赛、才艺表演、大众体育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使广大员工在参与中满足精神文化需求,陶冶道德情操,使文明创建成为培育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方式。
最近,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就是要有效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确保社会的稳定团结;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说到底,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行社会主义民主。因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民主社会。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还要求实行法治。和谐社会要求社会依照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行,反对社会的无序化与无序状态。法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法治社会中最重要的规则是法律规则。法律是所有社会规范中最具有明确性、确定性和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依照法律规则来治理社会,人们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社会就有了和谐的基础。因此,也可以说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是民主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只有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和最终利益的社会,才具有最深刻的群众基础。只有在人民支持和参与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民主是和谐社会得以长期维持与维护的根本保证,是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与理想目标。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得以建立的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是社会矛盾能够获得及时解决的社会。在法治社会,法律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则。严格地遵守法制,社会矛盾和冲突就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或者减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减少矛盾,而且还在于可以有效地解决矛盾,使已经产生的纷争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不和谐的状态归于和谐。从减少矛盾和解决矛盾这个意义上讲,法治就是达成和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与路径。
同志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就是要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民主法治是目标与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需要民主法治的支持,需要以民主法治为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关 键 词:文化;司法行政文化;作用;建设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对于促进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无论哪一个社会组织和群体,都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并以其作为引领自己存在和发展的灵魂。
我国司法行政事业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淀正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行政文化体系,并随着司法行政事业的发展而不断繁荣。本文以司法行政文化的内涵及发展为切入点,对其作用及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对司法行政文化的发展有所裨益。
司法行政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文化产生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基础之上,为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服务,是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司法行政工作实践中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司法行政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的总和,其核心是司法行政精神文化。
司法行政文化内涵所蕴含的基本要素表明,司法行政文化的根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文化,司法行政文化产生的政治社会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司法行政文化的作用是为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服务,司法行政文化的主体是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行政文化的创造途径是司法行政实践,司法行政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司法行政系统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司法行政文化的内容体系是司法行政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司法行政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司法行政精神文化。
本质属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司法行政文化的本质属性是由司法行政制度所决定的、反映司法行政文化政治性质的根本属性。
司法行政文化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下产生的,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工作的本质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司法行政文化体现了司法行政工作所具有的社会主义政法工作的基本属性,体现了司法行政事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需求,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系统文化。由司法行政文化的本质属性和作用所决定,司法行政文化必然是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司法行政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之中,与其它相关的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社会文化体系。司法行政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司法行政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
到底什么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界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人希望最好中央给个统一的说法,以免争论不休,误导社会。笔者以为这些争论问题其实完全从价值观的不同层次上加以归纳,理出一个头绪,对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价值观的层次性
任何研究对象都具有不同层次的特点,价值观也不例外。笔者以为可以从一般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两个层次研究社会主义价值观。因为,既然提核心价值观,就意味着有非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就可以从一般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两个层次加以研究。从实际研究情况来看,既然人们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如此之多,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核心价值观,很显然不可能都是核心价值观,然而,其中必有若干观点是核心价值观。
2在一般价值观基础上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面我们就从推理角度分析一下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以为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定是在诸多价值观中处于最本质的位置上,其余的价值观都由它决定,都是对它的反映,而且这个东西是最能够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是其它社会所没有的或其他社会根本做不到的。其它社会有的价值观,不管这种价值观在这一社会是否真正存在,或表现是否彻底,但至少得到反映,有所体现就应该说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比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都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来的价值观,虽然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真正做到这些价值观,但我们不应该否定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同时,作为真正能够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主义,这些价值观理所应当成为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就在于这些东西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我不赞同以为“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是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来的,这些东西就不应该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逻辑推理。但我认为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只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毕竟这些东西还不能够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区别开来。
笔者以为,集体主义和共同富裕和这两点最能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应该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什么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都实现集体主义和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或必然结果,都是这些核心价值观在各个方面的表现与反映。大家知道,集体主义相对于个人主义,共同富裕相对于两极分化,是最能够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目标追求,最能够把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揭示出来的本质性的东西。公有制必然追求集体主义,私有制必然个人主义至上;公有制保证实现共同富裕,私有制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两者泾渭分明,两个社会的本质属性彰显无疑。由公有制决定的集体主义才能够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私有制本身就导致了不平等社会关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全面的彻底的自由、民主、博爱。
之所以说集体主义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还在于它符合价值观本身所要反映的是人们对待利益态度的规定性。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这些总评价和总看法,归根结底,反映了人们对待利益的态度。而在众多利益关系中,最基本的利益关系就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不同的利益关系的看法就形成了基本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必然追求的目标是共同富裕,个人主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所以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相关连的必然是共同富裕和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必然就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3揭示集体主义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从现实情况来看,揭示集体主义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注意到谈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不是很多,谈论最多的是民主、公平等,这表明人们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或许就是过去假大空的集体主义影响了人们对集体主义的正面认识。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极端个人主义膨胀的背景下,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都是人本管理,强调民主、平等,特别是对人权的尊重。而两者的工作对象基本相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企业文化作为两种科学、都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都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把培养人的集体意识,规范人的行为准则,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与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保证忠诚度实际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内容具有一致性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来看,是在金融企业中建设职业文明,增强员工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创造一流工作业绩,提高企业整体执行力和竞争力为宗旨,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形象。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决定了它的管理形式不是外力强制性和制度约束性的,而只能是完全出自员工内心、自觉自愿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文明范畴,通过具有精神统摄力的价值纲和管理理念来实施管理,是一种内化式的管理,从这一点意义上,企业文化建设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有内容上的一致性。
(三)目标具有一致性
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之一。就是效益功能,建设企业文化、倡导企业精神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管理,增:请记住我站域名强企业活力,激发人的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通过对人民的指导理论的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全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