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创作范文

建筑创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创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创作

第1篇:建筑创作范文

关键词:建筑创作 结构形态

中图分类号:Tu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2)07-0028-06

Abstract: The aesthetics of a building is its rational expression. Creating the real internal space and outer form with rational structure, which is our holy duty to the architectural cre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hav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became two different subjects. Up to now, the real perfect building should have realized concord and unification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n history and nowadays is briefly analyzed, the essenti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structural morphological design method are emphasized, and the living direction of architectural creation is illustrated.

Keywords: architectural creation, structural morphology

前言

建筑与结构本来是一体的,不分彼此。从以巢穴为居的原始祖先,到构筑屋宇的古代先人,都没有那种专司建筑的形式或功能,而把实现它的技术思考留给他人去做的职业。古罗马的维特鲁威也好,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也好,他们都是集艺术家与工匠、建筑师与工程师于一身的全才。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从功能、形式、环境到服务对象等各方面都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综合性大为增强。同时,结构的服务对象更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建筑,专业分工成为客观的需要,而近代工业革命则是导致建筑与结构明确分工的直接原因。

自从百余年前建筑与结构两大专业分工开始,二者在各自领域内都产生了极大的飞跃,从理论到实践,都充分说明了这一分工的优越性。不过,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举目四望,有那么多的建筑,外在形式与其结构实质相去甚远,建筑师与结构工程师在合作中的不协调时有发生。与之对比的是,也有一些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令人瞩目。因此,我们希望有更多表里如一、真实合理的建筑出现,这就是本文的写作初衷。

传统的回顾

传统建筑以土木砖石为基本材料,其中石材又以坚硬、耐久和易于获取而广为使用,加之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自近代以来逐渐占据了世界建筑的主导地位,石材建筑自然地被看作了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则成为东亚地区传统建筑的代表。

在传统大跨建筑中,拱的形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拱结构的内力分布状态以压力为主,恰好能够充分发挥砖石砌体只能受压而不能受拉的材料性能,而且可以实现很大跨度。古罗马建筑技术的最大成就,就是发展和完善了拱的结构体系。随着古罗马建筑成为古典建筑的典范,拱也自然成为古典建筑的代表形式。由此发展而成的相关结构形式更多,如尖拱、帆拱、洋葱顶等。

历史的发展

19世纪英国园艺师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伦敦水晶宫和法国工程师埃菲尔(G.Eiffel)设计的巴黎世博会铁塔开辟了近现代建筑的先河。这些作品中,少了些传统建筑中常见的柱式和线脚,多了些建筑功能与结构要求的一致性,在形态比例上又不失传统建筑的美感。它的产生,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赖于当时成熟的铸铁工艺。随后,钢铁工业的繁荣和波特兰水泥的发明为建筑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出现,是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飞跃。它把抗拉与抗压两种材料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而且经济、耐久、易于施工,以此确立了它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20世纪后,结构对建筑发展的促进更是有目共睹。钢结构使摩天大楼成为现实,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一度成为大跨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奈尔维(P.L.Nervi)在推进建筑的艺术与技术和谐统一方面所做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他熟练运用可塑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把力与美有机地统一在了建筑实体中,创造了近乎完美的建筑形象。如迦蒂羊毛厂厂房和罗马小体育宫,其内部混凝土网格既是结构的必然,又给建筑带来了美的表现。与他同一时代的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在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创造建筑美方面都同样值得称道。北欧建筑师阿尔托(Alvar Aalto)设计的芬兰工业大学阶梯讲演厅,对钢筋混凝土框架做了大幅度的形态变化,以适应内部空间的使用要求。采光天窗配以反射曲面,在突出结构形态表现的同时,也不忘建筑细部的处理。在阿尔托的作品中,处处能感受到对人的关怀。他在建筑形式上的上佳表现并未削弱他对结构形态的正确理解,他不愧为一位技术全面的建筑大师。美国建筑师小沙里宁(Eero Saarinen)在建筑表现与结构形态的结合方面堪称典范。他设计的位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的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内外形态的有机变化,赋予了建筑以强烈的雕塑感。同时,其结构空间关系清楚,细部表达准确,不失合理性。在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航站楼的设计中,他以两侧向外倾斜的混凝土柱支撑单曲悬索屋面。外伸的柱子与内收的悬索在承力趋势上达到了平衡,形态符合人的心理感受,具有美观舒展的视觉效果。该建筑在细部处理方面同样别具匠心。

不过,混凝土毕竟较为厚重,加之制模工艺复杂,从20世纪后期开始,在大跨建筑中更多的是被钢网架、悬索等结构形式所取代。

美国工程师富勒(B.Fuller)在前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球形网壳的形态构成,并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在大跨建筑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德国建筑师奥托(Frei Otto)曾致力于悬挂结构的研究,他在对双曲面张拉索网的形态和受力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多个张拉索结构建筑,最著名的是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西德馆和1972年的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现实的选择

高技术是现代建筑创作手法中极具生命力的表现手段。透过建筑形式的表象,我们能够看出,其本质特征仍在于以结构形态构筑建筑的美。从近几十年的建筑实践来看,许多知名的国际建筑大师,即使其创作观念和设计风格有诸多差异,都无不把结构技术的表现作为创作手段的首选。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为建筑师的表现拓展了前所未有的展示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首先,建筑形态的创作注重结构形态的合理性。大到建筑体系的构成,小到构件和节点的处理,都考虑到结构受力的需要。如伦敦滑铁卢火车站是由一系列平面三铰拱结构经纵向联系而成的。由于设计者有意打破了对称形式,使得两跨跨度相差悬殊,从而导致了长跨以受弯为主,短跨则以压弯为主。结构采用索桁架形式,对于长跨,将索布置于屋架下弦;对于短跨,则将索布置在受拉的外侧,与内力分布形态完全一致。各榀结构的跨度和走向随路轨的交叉和蜿蜒而逐渐变化,部分屋面覆以玻璃。由于从整体结构到细部构造都做了细致的考虑,结构形象简洁明快,使整个建筑极富表现力。又如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建筑设计:Renzo Piano),除了整体造型的独特之外,结构构件和节点的设计也十分讲究。大厅内的支撑斜杆制成梭形,既有利于压杆稳定,又体现了单向受力形态。梭形支撑斜杆的端部表面做出几个凹陷,形态上刻意强调了截面的减小,铰支座的表达也准确无误。

其次,索、膜等柔性抗拉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减轻了结构自重,增加了建筑跨度,也使得建筑显得更加轻盈。索桁架是以索来代替桁架的受拉杆件。如法国查尔斯・戴高乐机场扩建工程鲁瓦西二号航空港(建筑设计:Paul Andreu),候机厅屋面结构采用的是平面索桁架体系,纵向中轴线布置倒三角形截面桁架构成纵向联系。张拉索的运用,一改常见的桁架、网架下弦杆件所带来的粗重感。更为巧妙的是屋面与两端支撑结构的一体化设计,并且完全采用了索――拱机制,将放射状索的径向张力转化为环向的支撑压力,以视觉上的悬念感,突出了建筑中的技术成就表现。膜结构的使用也是渐趋广泛,独特的材质极具视觉吸引力。不论是大型公共建筑,还是街头建筑小品,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张拉索与膜组成的索膜体系使得建筑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跨度。位于伦敦格林尼治半岛的千年穹顶(建筑设计:Richard Rogers)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空间结构。该穹顶直径达320m,周长超过1km。12根格构式梭形钢桅杆高达100m,通过斜拉索与辐向、环向索组成稳定的张拉球形结构,上覆双层膜,以利隔音、隔热。净跨度最大的建筑当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佐治亚体育馆,跨度达到了空前的235m×186m。

此外,传统材料的运用也有新的特色。混凝土、砖、石和木材的表现力有时是其他材料无法取代的。如德国的维特拉工厂消防站(建筑设计:Z.Hadid),其入口雨棚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支撑于一组钢管之上。独特的形态特征与材料的质感使人过目不忘。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建筑设计:Calatrava)的候车大厅与月台分别采用了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型的新颖别致、材料的组合对比,以及构件截面的合理变化都为建筑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最后,新型结构的不断涌现赋予了建筑新的内涵。最显著的要数开闭结构,它使得建筑的屋面可以根据天气变化和人们的需要而开启和闭合,非常适合体育、休闲建筑。从改善建筑的内部环境和更加亲近自然来讲,它无疑体现了人们对建筑的更高要求。日本对开闭结构格外热衷,开发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屋面,主要用于风雨操场和室内游泳场。规模较大的如宫崎海洋世界。

未来的挑战

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建筑师看好中国的发展。他们有着崭新的观念、成熟的技术、良好的机制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讲,除了对自己的历史、地域和文化比较了解之外,我们所具有的优势并不多。用何种手段来发挥和展示我们的优势,使我们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建筑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面对国外新颖的结构、精美的技术、独特的造型,我们国内有些人也想拿来一试。一时间,在各种设计竞赛和方案投标中,都充斥着技术表现的内容,在校学生同样趋之若鹜,纷纷效仿。这中间,大多是把结构当成一种装饰语言来使用,忽视甚至根本不了解结构的工作机理,时常弄得张冠李戴,贻笑大方。这种“符号化”的创作方法贻害无穷。此外,抄袭之风日盛,有的甚至渗透到了重要的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建筑形象似曾相识,结构选型全盘照搬,看了令人痛心。

我认为,我们应该回归问题的本质,踏踏实实地把建筑与技术结合起来,特别是把建筑与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地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以此来创造新形象。结构形态的创新是实现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的关键所在,而结构形态的创新需要有一定的探索、研究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也需要我们在建筑创作的实践中进行不懈地追求。对于运用结构形态设计方法进行建筑创作,笔者近年来结合教学和工程实际,也做了一些尝试。

结构形态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实现建筑形态与结构形态的和谐一致。在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跳水馆的方案设计中(建筑设计:魏敦山,姚亚雄,徐璐),我们把三个馆组合为一个既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综合体。从建筑造型来看,一个完整而又富于变化的屋面是设计的关键。这里,屋面的高低起伏与三馆内部空间的需要完全吻合,平面的裁切更符合功能分布的要求与总体环境的意向。在结构形态方面,将平面的张弦梁交叉组合为全新的空间结构体系,既实现了内部空间的简洁,又真实地表达了外部形象,从而达到了建筑与结构和谐统一目的。尽管该方案最终未能被采纳,但通过我们的亲身体验,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对我们今后的创作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旧建筑的改造技术在发达国家已十分成熟,许多老建筑通过应用新的结构技术,既维持了原有的风貌,又在新旧对比中达到焕然一新的效果。上海宝钢医院的改扩建项目(建筑设计:魏敦山,姚亚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将原有建筑围合的内院改建为有顶的中庭。为了不给原有建筑增加荷载,我们设计了新型的树状结构作为中庭的结构主体。德国著名建筑师奥托曾对树状结构研究多年,目前,国外已有多项大型公共建筑运用了这一结构形式,非常成功。我们借鉴了国外经验,并根据我国现有的技术条件,对树状结构进行了简化和再创作。淡绿色的结构与通透的玻璃屋顶相结合,在多变的天光的映衬下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生命之树”的立意与新颖别致的结构形态融为一体,既实现了设计初衷,也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肯定。

建筑之美贵在真实。以真实的结构塑造真实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这是我们建筑创作的神圣职责。当我们把历史、文化、环境、功能、技术等等诸多因素融入建筑创作的时候,我们也应果断地摒弃那些虚假的、不合理的、甚至是错误的东西,使我们的作品和我们的设计思想真正达到完美的境界。

最后,非常感谢北京工业大学的张毅刚教授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李金芳高工。他们的热情支持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参考文献:

[1]P.L.奈尔维著,黄运升译,周卜颐校,建筑的艺术与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北京

[2]罗小未,蔡婉英,外国建筑史图说(古代-十八世纪),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年,上海

光Ⅳ型电子出版系统 Fisher, Landmarks, TWA Terminal,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P95~109, 1992(5)

[4]Passenger Terminal, Stuttgart Airport, Architectural Design, p64~67, 1993(7~8)

[5]Gare TGV de Lyon-Satolas, Techniques & Architecture(419), p66~70, 1995(5)

[6]姚亚雄,建筑创作与结构形态,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12月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收稿日期:2002年5月

古罗马万神庙

杜勒斯国际机场航站楼

大阪关西国际机场航站楼桁架及支撑

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

富勒和他的球形网壳

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

德国维特拉工厂消防站

宫崎海洋世界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南京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游泳馆方案建筑造型与结构形态

上海宝钢医院树状支撑详图

典型哥特教堂

罗马小体育宫内部

芬兰工业大学阶梯讲演厅

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伦敦滑铁卢火车站

3.伊斯兰拱券

4.巴黎埃菲尔铁塔

5.迦蒂羊毛厂厂房内部

戴高乐机场二号航空港候机厅内部

戴高乐机场二号航空港屋面结构支撑

伦敦千年穹顶

佐治亚穹顶

第2篇:建筑创作范文

医院建筑创作思维是指贯穿于建筑师建筑创作全过程的一种大脑活动,也可以说是设计中的思考。医院建筑创作就是把设计者头脑中存在的大量资料和信息,通过思维活动来完成,有时是随机的,有时是缓慢的,有时是跳跃的,有时是突发的。建筑师是把自己的思维具体化,通过某种草图和模型,凝聚了对时空的巧妙构想,反映出其哲学思想和对建筑有关问题的正确分析。创作之前,建筑师往往要把客观条件加以罗列、分类,观察其对创作的制约关系,通过艰苦的思维活动。提出优秀的方案。因此设计作品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设计思维的深入程度决定的。

医院建筑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另一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思维方式的根本点是形象化的思想和分析,设计者把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延伸到外部来,通过图形使之外向化、具体化,在思维过程中需要脑一眼一手一图形四位一体。著名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中阐述道:“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艺术乃是一种视觉形式,而视觉形式又是创造思维的主要媒介”。视觉的思维帮助我们通过图示进行思维、进行创造。医院建筑设计中方案的雏形、比较、选择是通过医院建筑建筑设计师不断的创造性思维而逐渐发展、完善和最后形成的。医院建筑建筑模型是建筑设计的三维空间的艺术再现,它直观地反应出建筑物和周围地形的联系,建筑物全方位、多角度的形体特点和视觉效果,这是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这对于设计方案的产生、选择、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你切实感到物质世界通过心的感应和手的操作可以表达得如此丰富,如此触动心灵。

因此,加强医院建筑历史理论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学会如何思考。一旦设计时,平时的关注在大脑里早已进行了分解、整合、重组,成为了一种潜意识,就会源源不断地被激发出来,厚积薄发,成为了属于设计师自己的宝贵财富。

第3篇:建筑创作范文

关键词:自然形态;螺旋基因;博物馆

Abstract:Thistextinquiriedintohowtoacquiretheinspirationoftheartisticfromthenature.Exploredtheidealpaththatabuildingandnaturalorganismjointogether.Putforwardthestrategyofthebuilding.Finally,taketheprojectdesignofthemunicipalnaturemuseumasanexample.

Keywords:natureappearance;spiralgene;museum

建筑师们一直都在探询一种方法:如果说自然界是一个既有逻辑性又有天然性的有机整体,每个局部都能为整体服务,那么通过效法自然也一定能帮助我们找到建筑与自然有机结合的理想途径,这也就是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根源。然而面对极为复杂和无穷多样的自然形态时,如何与建筑结合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为例,对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进行了初探。

1理论探讨——基于自然形态创作的设计策略

自然存储了物质构成的规律和生物进化的法则,是功能与形式高度的统一,是材料与结构的和谐,是形态对物理法则的描述。因此深入到具体的设计策略时,我们能够通过从对具体形态的模仿到对要素的抽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

1.1对自然形态的直接模仿

外部环境是建筑存在的背景,一开始就决定了建筑的一部分天然属性,而自然形态建筑最有益的一面就是将环境的因素考虑到设计中。(图1)

1.1.1从地形构思

自然形态建筑创作强调了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让建筑顺应地形。它包括基地的原始地貌,周边的自然景观,以及气候条件和城市文脉等等,这些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于建筑,对建筑产生综合的影响,同时,建筑也是对环境缺憾的一次补偿。例如,如果开始是晴天到场地勘查,那么也应该在雨天去看看,确认场地的排水和环境变化,还应留意场地周边有什么样的鲜花盛开以及树木生长,这些都可以为方案提供构思的起点。

1.1.2从物体的形态构思

自古以来,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将熟知的物体形态运用于建筑当中,变为令人愉悦的装饰或是构件。古希腊柱式中的草叶装饰柱头,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兽头排水口等也都是典型的例子。建筑对物体形态的模仿可以带来最直观的语意,不需要额外的说明便能一目了然地领会建筑师的用意。

1.1.3用自然空间构思

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天然的空间形式,它们有着强烈的不规则的、含混的、有机体形态的特征,如海绵的内部、人体的血管、动物的腔室等等,我们可以从这些天然的空间中得到启发,把它们应用到建筑的设计中,想象一下将人们放到了现实生活中无法感知的,然而又是与我们如此接近的空间里,又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1.1.4用天然材料构思

充分表现材料的内在特性和外部形态也是自然形态建筑创作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生材料来源于自然,它包括竹、木等常用的建筑材料,由于原生材料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需要我们对材料更为深入地认识,并在创作中加以表现。如竹材体形细长,自重较轻,富有弹性,利于做成网状或曲面的有机形态。

1.2对自然形态的抽象与隐喻

从抽象的思维构思,仍然来源于对自然的再认识。抽象是经过思维提炼、组合,并将“印象”转化为“语言”,抽象的过程包括了两部分,一是提炼出自然形态最重要的特征作为表现的依据;二是找到某范围内自然形态的一般特征,并以建筑的方式再现。抽象并不强调建筑形体与模仿对象的形似,甚至根本没有固定的模仿对象,形体只是多种自然形态体验的综合,因此要求设计者既要对自然形态有深入地了解,又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让思维不再受惯性的束缚,自由地组合脑中的形体。(图2)

1.2.1从自然循环构思

建筑以日照、通风、采光、土和植物等能量循环作为构思起点。例如:雨水落在建筑物的绿化屋顶上后,通过雨水收集,储存起来,再用于花园内植物的浇灌,让雨水取得了循环;又如,从表面上看,城市形态似乎杂乱无序,如果反过来想,这不就是“使用舒适”优先产生出来的景观吗。看起来不规则的形态,却“有山有谷”,满足日照和通风,而接近于自然,因此“从自然循环构思”不是从视觉上“整理”自然,而是以更深层次的方式去适应自然的光、温度、湿度等等,塑造新景观。

1.2.2用生命的形态构思

起伏的波纹、大地的褶皱、常年被风雨侵蚀的岩石、螺旋的藤蔓……,经过时间和岁月的洗礼,呈现出“生命”的痕迹。生命形态虽然有着无穷多样的表现形式,但形式的构成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基本规律的引导下,通过变异可以衍生出更加丰富并且符合建造技术的建筑形体,就可以不局限于对具体形态的模仿。例如:高迪的建筑中,从屋顶到楼板,从立柱到墙体,从门窗到扶手,都栩栩如生地表现着生命的形态。

1.2.3用仿生结构构思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天然的优美结构形式,它们几乎代表了最佳的受力模式和最为节约的材料投入,这些为我们的设计构思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可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形式。这是对框架、剪力墙、桁架等常规结构的变异或是组合上的创新,并不改变结构的受力原理,从而获得新的建筑形式或是空间效果。

2实践探索——重庆市自然博物馆设计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选址于北碚新城,北倚缙云山,南临缙云大道,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对场地分析之后,我们确立了对自然博物馆规划设计的目标:寻求人工与自然,文化与技术,现实与发展和谐并存,既充满诗意又充分考虑实用性。

2.1模仿地层的大地景观

景观主体是由三个连续模仿“地层”的大地景观组成,它们如同起伏的“波”,映衬到远方的山脉之中,让人分不清是此山还是彼山……。同时,“地层”起伏的幅度逐渐减小,渐渐地隐没在地平线上,就好像一串渐远的音符,寄托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好奇。(图3)

每个地层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大地景观:入口广场中五种不同颜色、形态活泼的草坡,暗示宇宙形成之初由五种主要的元素构成;入口广场北侧的下沉鹅卵石铺地象征地球初期没有生命的海洋沉积;紧接其后,“地层”逐步抬高,暗示大陆隆起,山脉形成,河流奔腾,最终,视线落在水边巨大的螺旋形DNA形体上,暗示着生命的诞生,一切在此嘎然而止。(图4)

同时,不同时期的地层展示有代表性的生物化石,从三叶虫到恐龙,从苔藓到乔木,物种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暗示了地球与生命一同进化的历程。这些景观被置于城市肌理中,与周边的环境发生关系,因此它不只停留在对原有城市环境的附和,而是积极地探索新的可能,试图将活力引入所在的地区。

2.2螺旋体·源于生命形态的抽象与隐喻

建筑形态的构思来源于“DNA”和“水”的抽象,两者代表了生命的核心和生命的载体,是对自然的重新认识与组合,是对自然的理解与尊重。

2.2.1螺旋形DNA隐喻生命起源

我们知道生命是自然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生命的形态和演变又与基因密不可分,设计受到了“基因”(DNA)的启发,将两组对称的螺旋形基因组合,并截取出其中的一个片断,构成了设计的原型——双螺旋形体。同时将螺旋形屋顶的直径分别设计为80m、60m、45m,使屋顶边缘形成变化的柔和曲线,应和着周围起伏波动的自然景观。(图5)

在此,建筑已经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屋顶沿地势向水平和垂直方向展开,在高大树林的影映下,时隐时现,为原生态的景色更增添了几分浪漫的美感。由基因抽象出来的建筑形体表达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奥秘探索的勇敢之心,将建筑体量整体抬升置于岩石基座上,以现代的手法演绎传统光与影的变化,实现人与建筑的对话。(图6)

2.2.2“流动”的表皮

液体的形状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可以将液体的性质应用在建筑上。博物馆的表皮,通过真实或者视觉上水的特色,使表皮如同流动的水面,并与博物馆周围的水融为一体(图7)。同时,“流动”的表皮包裹着“螺旋形的基因”,暗示着生命的诞生和演变离不开“水”,这种流动的感觉通过坡道贯穿于各展馆中,使建筑最终成为环境的延伸。(图8)

2.2.3“可呼吸的屋顶”

重庆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如何使建筑适应当地的气候成为本项目所要面对的又一难题,方案通过交叉的板形成“可呼吸的屋顶”,当百叶展开时,屋顶便充满了无数的空隙,多余的热量通过空隙排出,同时充足的阳光节约了电能;当调节百叶闭合角度时,便使得室内光线适合展示的需要,同时也利于保温。(图9)

设计中建筑材料的考虑上优先选择了当地的石材与木材,在降低造价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本土文化的内涵。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遮阳、雨水回用等技术,既表现了重庆的地域文化特征,又使其融于动态的和谐中,降低了维护和日常营运费用。

3结语

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设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并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回归,将先进的发展理念与自然结合在一起,营造出生态和谐、功能舒适、绿色技术的自然形态建筑。基于自然形态的建筑创作是人们对自然、城市、建筑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回归于对自然的尊重和敬仰,是对人类技术与艺术的不断反思与创造。

参考文献:

[1]【英】达西·汤普森著.袁丽琴译.生长和形态.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英】JoMo安德森著.环境生态学——生物圈生态系统和人.辽宁大学出版.

[3]【西】夏威尔·古埃尔著.曹新然译.安东尼·高迪.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日】宫宇地一彦著.马俊里妍译.建筑设计的构思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

第4篇:建筑创作范文

关键字:建筑哲学结构主义 建筑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以语言学的原则作为一种模式,试图去发现存在于现实中的规律系统。由于它对结构的观点颇具启发性,因而成为一种现代科学分析的重要方法。20世纪7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受到结构主义哲学与方法的影响,而这些受影响的建筑师当中就包括阿尔多.罗西。

结构组成

结构主义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认为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重于结构内的独立成分。也就是说,格式塔虽然说是由各要素或成分组成,但它绝不等于各成分的简单相加。一个格式塔不仅仅是各成分或要素的简单相加,它已经超越并完全独立于这些成分而成为一个全新的整体。就好比一座哥特式教堂给人们的印象不仅仅是尖塔、飞扶壁、玫瑰窗等要素的简单相加,它应该是人们把对这教堂的各种知觉上的感受一次新的积极组建的结果。因此罗西认为后现代用古典符号拼贴出来的作品是一种全新的格式塔,传统在其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延续。

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

结构主义认为深层结构要比表层结构更具深刻的意义。人们对一幢具有历史意味的建筑的完整印象不仅仅是古典柱头、山花(这些都实表层结构)等片段的简单相加,还包括人们与建筑有关的生活方式的积淀、心理经验(深层结构)的重合等。表层结构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变化的,深层结构是稳定的,但它往往不能直接被感知的,需要借助演绎推理而获得。但依照一定的规律,深层结构总是呈现一定的表层结构。

建筑深层结构最终要付诸物质来实现,表现为表层结构(具体建筑形态)。我们通常将形态的物质外壳(具体建筑形态)划分为形体和空间两个要素——意义和意象的载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独立,构成建筑形体的现实存在。这正是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论的中心。建筑类型是从历史典型的建筑形式中抽取出来的某种简化、还原的产物(深层结构),是建筑物各部分内在的构成法则,并因此生成新的具体建筑形态(表层结构)。

结构主义的历史观

结构主义对历史观有独到的看法。1959年荷兰建筑师、理论家冯艾克在Otterlo国际会议上提出了结构主义历史观。他强调说:“现代建筑师不停地说我们的时代是如何的不同,以至于忘记了本质永远相同的东西。人的本质是永远相同的,不论在何时何地。人的心智匹配也是相同的,虽然有不同的使用方式,那就是依照他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依照他所遭遇的而又成为其中一分子的特别生活模式。”1967年他又在《Form》一书中写下了极精彩的一段话“对我来说,过去、现在和将来必须在心底当做一个连续体来运动,若非如此,而代之以人工制造方式,必然是被打断而无法透视……今天的建筑师是病态地习惯于改变,认为改变是一种追求,不停地追求,我想这就是大家为何要切断‘过去’的道理,结果总是觉得难以达到而失去其短暂的重要性。我不喜欢一味的追求仿古也不喜欢像技术主义那样热切于将来,二者都是建立在受传统约束和钟表机器的观念上。所以让我们为过去而变。

可见结构主义强调共时性的研究重于历史性,它以结构的封闭性和稳定性为重点,认为事物的变化仅是外部现象的变化,而事物内在的结构是稳定的。 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研究不需要简单的从事物“历时”的外部变化入手,而是静态地,横向地考察事物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把握稳定不变的因素。罗西的“类似性城市”观点正是基于结构主义的历史观,把城市看做一个历史性与共时汇的产物来加以阐述的。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结构主义不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哲学体系。因为它至今仍没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如世界本源、认识论等)的肯定回答,但在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的启示下,可使人文科学结合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建立一种结构分析的方法。如果说结构主义在方法论上给罗西以启示,那么现象学则从本体论的角度给罗西以支持。

(2)建筑现象学

在西方哲学思想体系中现象学是一支重要的流派。较早现象学是针对人文地理与环境和人地关系的研究,后来逐渐扩展到人文环境领域和城市规划、景观,乃至建筑领域。建筑现象学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思想,如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另一种是采用梅罗.庞第的知觉现象学思想,即建筑和空间知觉,如凯文.林奇、斯蒂文.霍尔(Steuen Holl)。

场所的意义

舒尔茨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他把海德格尔的“空间是从地点,而不是从虚无获得其存在的”这个观念扩充为“存在空间——建筑空间——场所”的存在论空间观念,认为建筑的讨论要回到“场所”并在“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最为根本的经验。场所结构并非固定、永恒的,但并不意味着场所精神也跟着变化或失去。场所的固定性和连续性是人类生活(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舒尔茨认为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经验告诉人们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以利用该活动在其中发生,从而住宅和城镇是由多种特殊的场所构成的。

知觉的建筑与生活经验

如果说意义空间以“场所”为基础来领悟建筑空间,那么知觉空间则主要以人(生物)的环境行为作为出发点,来探讨建筑空间的生成。 法国哲学家梅罗.庞第认为知觉是构成知识的最基本层次,因为现象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具体实在地观察和描述世界是如何将自己展现在知觉面前的。这样梅氏的知觉现象学实际上是被感知的世界现象学而非主动的感知现象学。凯文.林奇发展了梅氏理论,提出了“认知图式”。在其《城市意象》一书中,他以市民的“可意象性”为前提探讨了城市空间的构成,他说:“每一个地方不但要延续过去,也应展望、连接未来。每个场所都持续的发展,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就一起出现和发展,两者的形成方式和特性在许多方面都极类似,不论个人的看法如何差异,空间和时间是我们安排经验的大构架,我们生活在时间场所中。”经验和现象在某种意义上讲就结合了概念和感觉的材料,从而主观和客观就结合在一起了。通过将建筑锚固在场所中,理智的外在感知和感觉的内在知觉被结合进对空间、光线和材料赋予秩序的活动中。

现象学抓住空间与人这一不可分割的关系,强调场所在设计中决定作用。建筑被束缚在特定的情景中,它与音乐、绘画、雕刻、电影和文学不同,建筑是与它所存在的特定场所中经验交织在一起的,通过某种渠道、某种联系、某种动机和主题,建筑可以变成场所中某种具有深刻意义的景象,而不仅仅是某场所的一种时尚的符号。通过与场所的融合、通过汇集该特定情景的各种意义,建筑就得超越物质和功能的需要而存在。场所的启发性并不是简单地去响应场所的所谓“文脉”,建筑与场所应该有一种经验的联系、一种形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联系。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构筑有一个场所,当这个构筑与这个场所相互依赖不可分离时,建筑材真正形成了。

罗西的建筑理论哲学是与结构主义和建筑现象学有着很大的相同的部分。他将纯粹的理论,不加实践地过滤、转变成真实的建筑实体,这使他的建筑作品多多少少显得有点冷漠和难以理解,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空虚的圣洁”和“自身之论述”。但不管怎么说,他的建筑理论以及他的建筑哲学对其的建筑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乃至对后人建筑创作理论也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汪丽君 舒平.类型学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

第5篇:建筑创作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地域建筑的冲击,通过探索地域建筑的创作因素,结合时展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地域建筑。

建筑,是一棵树,它们植根于这片土地,从这片土地上吸取养分,如果它与这片土地割裂开的话,实际上它的生命力也就跟着消失了。世界上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一棵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年年更替新的枝叶,年年记载着历史的变迁。这就是我对地域建筑的理解,她就是一棵有生命力的树。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地的人们前所未有的被拉近,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对地域文化的冲击,城市的市中心已经开始出现趋同化现象。旅行在城市建筑中的人们开始疑惑,我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一个城市都应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质,每个城市都应给人不同的感受,一片街区、一栋建筑、或厚重、或秀美、或人文、或休闲。大量的老建筑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没有归属感的全球化的现代建筑,城市失去记忆,就像失去记忆的人一样苍白和迷茫。如同一棵大树被无情的砍伐,然后随意的嫁接新的枝条。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设计出真正意义上有生命的地域建筑。

充分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建筑创作

特定自然环境是地域建筑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自然环境包括了气象气候、水源水流、地形地貌和物种资源等等, 在建筑中可表现为采光、通风、形体空间等。巧妙地结合自然环境, 才能创造出具有宜人空间和强烈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

回到建筑最初的功能,她是作为人类抵挡风雨的遮蔽物出现的,在物质生活比较贫乏的时期,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巢居或者穴居,都是有同类性质的建筑形式。后来由于自然气候、物质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习俗,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方物质条件,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发展之路。比如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山区产生了底层架空的干阑式建筑;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我们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生长这旺盛的树木,他们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举一个尊重当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例子,马来西亚建筑师在创作中注意结合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创造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特别是杨经文成功地运用生物气候学进行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注重采用自然通风、屋顶遮阳格片、外墙绿化系统等防晒、隔热、通风等措施,节约能源,并保持了地区特色

又如汶川水磨新城的规划,以教育、人居、旅游为主,发展成为现代服务型城镇。依河发展的水磨新城,由于地形条件的制约,规划区一山临水,呈现出山水城市形态。

合理依据当地资源进行建筑创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我们还应认识现阶段国情,即我们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我们应根据特定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来选择适宜的建筑创作方式。

地域建筑创作最适宜的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设计方法,二是既注重地方性,又适当引入适宜技术,三是利用最新理论和最近科技来设计。我们应在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技术来创造经济节能的建筑,并非一定要通过高成本,高技术来刻意追求绿色建筑的标准。

例如,一次在媒体上看到了报道胶东半岛的海草房,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

又例如简单、适用、有效、经济的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生态设计。该建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座地上5层、地下1层的现代化校园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通过包括遮阳、自然采光、中庭和边庭自然通风、围护结构高性能保温、水池替代冷却塔、地道风等各种节能技术的运用,在设计中采用普通建筑材料,普通适宜技术,降低材料与技术成本。

以人为本,关注时展进行建筑创作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如果建筑无法围绕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将停滞不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而建筑的空间与形式,是人们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直接物质与精神。

以人为本,就是设计者将自身融入到使用者的世界中,细心发掘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心里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如今设计者经常缺乏的是对生活的体验,对当地生活的深入了解,对老百姓的追求的是什么,喜闻乐见的是什么,以及气候因素等等方面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实际上就很难创作出真正具有地方文脉、地域特点的建筑。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

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有人提出想要体会古代的唐诗宋词的韵味,就要用陕西话去读,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建筑创作中没有与当地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合的话,在建筑创作中可能会忽略很多建筑中最本质的问题。

建筑属性就具有地域性,就是依托地域文化诞生的,建筑脱离不了文化属性。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虽然气候、环境、民族各有不同,建筑都包含有当地地域特征和文化的背景,由于不同民族在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 心理结构、伦理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其各方面都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对地方建筑形式提取与变形, 传承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文化。比如美国SOM 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通过对中国古代密檐式塔形象的成功抽象, 将高耸的体量分成几段来处理。每段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缩减, 形成了密檐式古塔的意象, 在表达中国建筑的地域特征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综上四点,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我们应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地域建筑创作,辩证的分析当地经济技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变化的差异,由宏观到细节,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特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相对独特的地域文化。我们在设计创作时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尊重生活,强调品质,创造出既符合现代人们需要,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

参考文献

[1] 王振复.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第6篇:建筑创作范文

关键词:建筑创作传统文化本质创新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architecture field subject to external shocks trend, the western form has become inevitable construction creation absolute mainstream. Aiming at the nativ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chitecture creation essence is ignored appear even serious lack of present situation,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thinking to call for the return of the architectural culture and representation, and expect to become the architect of the creation thinking.

Keywords: architecture crea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c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并带来视觉新鲜感的同时,似乎正在变成衡量一切文化的尺度和标准,建筑领域也不能幸免。建筑艺术变化纷呈,折射出西方的价值观与审美取向。但必须得承认,本土传统的研究和探索被束之高阁,自然容易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传统特色正在渐趋失落,并留下一系列无法弥补的遗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理应静一静,多思考,回归建筑创作的本源。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国家不断扩大开放,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加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建筑事业欣欣向荣,成就令世人瞩目。在史无前例的大建设中,尽管成效很大,但在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等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方面遇到一个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全世界不少建筑师也把注意力转移到中国这片广阔的市场来。另一方面,面对巨大的建设浪潮和国际上多元缤纷的各种建筑思潮的冲击,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心理上都准备不足,常常跟着市场导向走,而一些决定方案取舍的领导或业主盲目追求大气魄、高标准、新奇特,使得一些设计忽视甚至牺牲功能去追求所谓标新立异的形式,一些建筑不顾国情、不谈经济,超标准建设。在这种市场的导向下,使一些建筑创作逐渐脱离建筑本体,背离建筑的基本原理而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于是一些不合国情、违背建筑目的性的畸形建筑逐渐多起来了。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优越创作环境,我们应该好好总结和反思,使我们的建筑创作有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

二.建筑的目的性

近年来,无论建筑界或社会上对目前建筑设计中的一些倾向和设计思想的混乱颇有微词,一些大城市的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议论,建筑的目的性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从本义来讲,时下一些建筑设计脱离建筑的本质,忽视建筑的具体功能和使用要求,不结合地形地貌和环境条件,不考虑与传统地域文化的沟通,片面追求所谓“造型”,这是对建筑本质的一种误解。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建筑师深思,建筑设计如果脱离建筑本体,建筑创作就会走到斜路上去。

三.创新并非标奇

建筑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所创新,有个性,有特色。建筑创新首先体现在设计理念和理论上,建筑创新还体现在影响设计的各个因素上。例如总体布局如何与城市和环境的协调融合,在功能上如何以人为本满足使用的要求,在文化上如何承前启后表达建筑的内涵和文化品味,以及材料、结构、技术的创新。它涉及到环境、功能、文化、技术、经济的各个方面,常常是诸因素的综合,并在某一环节形成突出的创新点。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错误的导向,片面理解创新的含义,认为建筑创新就是建筑形式的标新,而只要形式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建筑。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建筑追求新、奇、特,建筑造型与功能脱节,标志建筑成了标新立异的代名词。这种思想导致不少设计人员从形式出发,而形式又只看立面透视图,一些方案评选,只要透视图画得好,与众不同就行了。有的领导或业主向设计人员提出“你先给我画几张透视图,选中后再委托具体设计”,而设计人员为了获得设计任务,就常在国外的建筑杂志中找与众不同的立面,或凭空构想别出心裁的建筑造型,待甲方选定透视方案后再去拼凑功能和平面,至于是否与周围环境协调,是否适用经济合理,就不去顾及了。这是典型的形式决定内容,立面决定一切的思想。有了这种设计思想,很难出创造性的设计,这也反映了当前设计领域某些作品追求形式、华而不实、缺乏内涵、精品不多的现状。

四.坚持开放学习先进反对崇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门打开,引入国外各种先进的规划和设计理念,这对提高我国建筑设计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在国外,不少优秀的城市和建筑规划设计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欧洲许多城市都强调在保持城市整体肌理和空间形态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建设,建筑强调实用并与环境融合,这种教训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建设中是很深刻的。一些国际著名建筑专业设计公司在建筑环境、空间、城市设计理念、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应用和设计思维方法上都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关键我们要学他们不断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形式和符号,同时我们应结合国情,独立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近几十年来,国外出现各种各样的理论、流派、主义,他们不同的出发点,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但其中不少设计不合国情,造价过高,缺少中国文化特色,质量平平。有的认为花这么多钱搞国际招标就是要选一个外国的方案,其实这几年我们国内建筑师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国际招标中中国建筑师中标的也不少,有些领域国内比国外的水平高,但一些重大的标志性工程目前还是外国建筑师占上风。中国建筑师熟识环境,了解国情,但整体素质和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一段距离。

五.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当前建筑的现状令人担忧,形成这种局面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共同的努力来解决,而不仅仅是建筑师的责任。从建筑师的角度由此引发的建筑创作思想的讨论是一件好事。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坚持开放,不固步自封,学习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管理,使我们的设计队伍,特别是年轻一代迅速成长,与国际接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外国文化和技术的引入,也应结合国情冷静思考,要有鉴别真伪的能力。

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要掌握辨证的创作思维方法,建筑的基本原理是共通的,在错综复杂的诸多因素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方案比较,综合思维,整合优选。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应坚持建筑的目的性,以人为本,视全社会为最大业主,让建筑回归到整个社会的需要。

小结:

中国建筑要走向世界,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要立足本土,结合国情,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在建筑创作中要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努力创作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让中国建筑师的成就和思想立于世界建筑之林,中国建筑要走向世界,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建筑师神圣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国博物馆建筑与文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武议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戴秋,刘春茂. 重拾传统 应对当下――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建筑创作思考 《四川建筑》 2011

第7篇:建筑创作范文

前几年,建筑刊物上经常出现“建筑在十字路口”的说法,使人有一种危机感。现在这种说法少了,也许人们的信心增强了,这应当是个好现象。

其实,建筑创作就像曼哈顿的大街,一路上一个个红绿灯,也就是一个个十字路口,人们没走几步,就要停下来选择继续前进的方向。这是自然现象,不是什么危机。

据我看,我们现在又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用媒体使用的术语,就是如何面临“后奥运”时期。打个比喻,现在的形势有点像一位美食家,在尝遍各招“鲜”后,思考下一餐吃什么。

就建筑而言,我们已经有了各种“复古主义”,也有了各种“欧陆风格”,现代的、后现代的、理性的、非理性的……有洋大师原汁原味的世界级作品,也有我们自己的创作。如果说外国人能设计出“琴球――弗雷德建筑”,我们的建筑师也能设计出“梦露式”的。至于迪拜的那些蛇形的、麻花形的高楼,只要有钱,也能搞得出来。于是人们要问Quo Vadis?(你往何处去?)

我觉得,与其指定一个笼统的方向,不如探讨多种实在的问题,对每种问题寻求最佳或甚佳的答案。例如,我能想到的问题有“宜居”城市的问题究竟怎样算“宜居”,是有争论的。去年,有过一家国内刊物向我征稿,我欣然应命,介绍了我在美国逗留过的一个小城市――马里兰州的哥伦比亚。在我心目中,它最接近于“宜居”城市的标准。这是一个由私人房地产商在1960年代开始用十几年时间综合开发的。其目的是想建造一座既有较高就业机会、又有优雅生活条件,有各种收入阶层、各种肤色人种、各种的人们混合、和睦共居的城市。他组织了三个规划小组――社会(他亲自主持)、实体与财务――来进行综合规划。他的理想并没有完全实现(极富的不愿来,极贫的来不了),但是仍然得到部分实现使他本人得到美国总统的特别奖。但是我的文章并不被编辑认同和采纳,这也不奇怪。

我在一些中国媒体上看到一种言论,认为房地产商只是给富人盖房子的,穷人的房子应当由政府负责。现在国务院提出要由政府解决低收入户的住房问题,这当然好。但也有人指出,低收入户只占人口的20%,还有相当一些中等收入的家庭买不起房子。如果两头都不顾,又何来“宜居”?

建筑形式问题

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有人问我对北京“四大怪”的看法,我说“它意味着建筑形式的彻底解放”。我对建筑理论的学习起步很晚,现在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1950年代对“复古主义,形式主义”以及后来对“片面追求形式”的批判始终使我不安。我觉得我们对“形式”这个概念的认识有点低俗化。事实上,在希腊哲学中,“形式”是很高贵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就有不同的形式观,对今天世界建筑创作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我肯定沙利文的“形式追随功能”的观点,但是认为应当区别对待。例如,对于一些功能性强的建筑,形式与功能应当是平起平坐的位置。我这一看法,肯定有人反对,但是我总觉得中国建筑界不摆脱对“形式”的歧视,中国就很难有出色的建筑创作,只能继续让洋大师来搞“试验田”。

老龄化问题

据媒体报道,中国,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将很快进入老龄化社会。事实上,在公共汽车上,我往往发现年轻人给老人让座有让不过来的现象。但是在规划设计中,在社会研究中,对这个问题似乎研究较少。我看到张元端先生曾主张在新区规划设计中,应当规定有老年公寓等设施。我也曾给有关领导上书,建议在“旧城改造”(实际上是“旧城拆迁”)中,应当给一些困难的老年人安排回迁的住所,大约也被认为是奇谈怪论而不予受理。

第8篇:建筑创作范文

【关键词】建筑创作 ;设计;误区;属性

引言

进入2l世纪,特别是建筑业发展到现在,建筑设计创作理念的最终目的和手段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者说是重心的偏移。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建筑设计的目的和手段都较为单一,满足使用功能似乎是唯一的目的。“在实用的基础上,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美观”是建筑师对“实用、经济、美观”这一设计原则的统一理解,坐北朝南、通风采光良好、方正规矩、横平竖直等是那个时期绝大多数建筑师设计的“方法论”。

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和思维方式的陈旧决定了建筑设计的单一。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腾飞和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打破千城一面”、“凸现城市个性,避免似曾相识”、“二十年不落后的标志性建筑”等成为新的追求,在满足了社会最基本的功能需求之后,现在已到了关注和解决城市形象和特色的时候,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同样也肩负着繁荣建筑创作的重任。

一、影响建筑设计创作方向的几个因素

对建筑设计创作方向有影响的因素不少,但细细想来,在当前主要表现在建筑师、市场需求、现代高科技和与之相适应的材料以及城市决策者、项目业主等方面,下面作者也主要就其中的前三个因素作详细介绍。

1.1 建筑师

建筑理论的研究、发展和创新,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是在城市建设大潮中冲浪的广大建筑师们。他们必须纵观全球,学习世界各国一切先进的研究成果,拿来为我所用,紧跟时代步伐,创作代表中国文化的建筑,创作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合乎生态理念的、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的新建筑。建筑师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让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在一个个“凝固的音乐”中闪光。建筑师除了要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外,还要学会和城市决策者、项目业主或开发商、消费者打交道,了解社会和市场需求,这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建筑设计是技术服务性行业,建筑师一个好的创意能否实现,还必须得到社会、市场的认可才行,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说建筑设计是艺术,那么更大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将合理的创意和创造性的构思顺利地应用到建筑的实践之中。

华人国际级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是中国建筑师引以自豪的挂帅人物,美国《纽约时报》认为“香山饭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座望眼欲穿的有文化价值的建筑”;采用苏州园林风格设计香山饭店的贝聿铭则被喻为“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化的指路人”。法国卢浮宫的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的方案设计,都出自他之手。

1.2 市场消费需求

建筑归根到底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这种需求又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是个性张扬、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随着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不断提升,不满足于既有现状的人们对建筑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出流行、现代而又具有强烈个性的建筑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为此,建筑师必须深入市场调查,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如自从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政策以来,高层住宅的兴起,为城市平添了新的景观;“欧陆式”风格、港味十足的“花园”、“别墅”逐渐取代了老式的“小区”、“新村”。这些高层住宅和“花园”、“别墅”的出现,满足了一些以汽车洋房来显示其地位和身份的富裕阶层人们的需求,成为房地产业一种流行时尚。

1.3 现代高科技和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材料

现代高科技和与之相适应的建筑材料对建筑设计创作方向的影响,从奥运国家主体育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鸟巢”方案中,已体现得淋漓尽致。“鸟巢”方案是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的“鸟巢”。毫无疑问,它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设计之一,也是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现代化体育场。又如广州标志性建筑――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在长130m、宽90m、高23m的二层展厅内居然没有一根柱子,展厅屋顶由6个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钢管绗架支撑着,每个长达126.6m,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横梁架。

二、当前建筑设计创作中的误区

当前建筑设计创作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

2.1 抄袭和模仿之风,导致许多建筑千孔一面

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远程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国外新的创作理念和方法在全球的同时传播已成现实。在国内自身创作理论匮乏的情况下,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一些心态浮躁的建筑师在对新的理论和方法,未全面吸收的情况下,而该理论的存在前提和运用范围盲目,又想当然的在设计创作中抄袭或模仿其样式、部件,最终导致对外来理论片面的理解和运用,这是造成抄袭和模仿之风的主要原因。

2.2 盲目片面地追求标新立异

设计创作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标新立异,一味求怪求奇,却不能满足使用或是其他方面的要求,或是毫无道理地不考虑技术保障的设计。特别是当前的一些小项同,此类项同投资不大而业主要求又很高,这就需要建筑师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一味求新求怪只会适得其反,难以博得业主的青睐。一切创造性的发挥必须是以对相关问题要求等各种关系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才能做出令人满意和难忘的设计作品。

2.3 盲目追求时尚

不少建筑师把建筑作品当成了个人的实验品,当成个人谋取名利的工具,认为建筑创新就是建筑形式的创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建筑追求新、奇、特,建筑造型与功能脱节。另外,盲目追求西方的建筑表现手法,而忽视了本国的国情与特点。这样,是很难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作品的。

三、杰出的建筑创作要把握好三大属性

一个建筑要满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不是很难,但要把一个建筑作为一个精品来创作是不容易的,建筑创作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要着重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设计与创作之所以会出现以上的一些误区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这三大要素。

3.1 把握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地区的建筑, 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受具体的地形、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影响。建筑的地域特征是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

从广义上讲,建筑首先受地理、气候、区域的影响。例如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同的,建筑处理根据地域自然条件不同,通风、遮阳、隔热防潮等的处理都不同,至使建筑形式也不一样。

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建筑环境,这些影响和制约着建筑空间和平面、剖面设计,乃至影响建筑的形式。设计人员应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要求,与地段环境, 融为一体;建筑师应以区域的观点看待建筑,尊重地段区域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着重表现在建筑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材料、色彩等方面。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去设计创作建筑。

3.2 把握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需要,也需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等等。不仅如此,建筑还表现人自身,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以其形象反过来表述着人和社会,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述着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一切,这正是建筑的文化性。

在信息化的社会,人的牛活方式、史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并非各行各素、无章可循。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环境,表达建筑性质和文化的特征。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先应该表达这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涌。每一大类型的建筑, 都固有着一种文化内涵。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非常完美的将现代建筑和中国文化相互融合,表达中国历史化的精神与气质。

3.3 把握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现代建筑创作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特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能创新并向前发展。

四、繁荣我国现代建筑创作的几点设想

4.1 提高建筑创作在塑造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建筑设计产品是经久耐用的产品,艺术因素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建筑师的创作作品是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设计创作的这一实质性特点,应该获得全社会的认同与反响。从很大程度上,设计师设计创作的动力激情来自于广大公众对建筑艺术活动的一种积极认可,在我国应当引进和有效组织各类建筑文化交流活动,如设计竞赛,国际间设计作品交流展示会,建筑创作理应得到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的重视程度。

4.2 引进和创造

建筑艺术是社会的艺术,其艺术特点、风格及式样的变化均代表着对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相应的历史继承。这也就是说,设计艺术是历史的范畴,它的本质在于不断的创造和革新。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博览古今,汲取古今中外积累的建筑创作经验与科技成就,从把建筑作为艺术的高度出产具备新品质、反映新观念的设计创作,繁荣新时期设计艺术创作。

4.3 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思想的有机结合

建筑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而且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是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表现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体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4.4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结合

民族审美情趣是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的心理映射,是现代建筑创作应极力给予探索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内容。在与文化相结合方面,国际主义建筑艺术从中介的立场上,艺术的造型形式语汇更多地是来自技术领域。建筑作为一种艺术,通过审美的机制来达成一种艺术的本质特征,深层次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文化机制表现与映射,在这一点上,建筑艺术对使用者的关怀和启迪以及对于民族艺术的发展与贡献,才会是真实和有效的。现代建筑的技术特质决定了采用全盘模仿传统建筑的风格式样难以奏效,技术的限制因素使建筑作品的文化提升应该符合现代建筑概念所规定了的创造的前题,即在现代建筑艺术特点与范畴之内,来提示和反映出民族的传统艺术精华。建筑创作反映民族性和文化性,体现传统艺术的审美艺术表现境界,以及试图在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之间寻找结合点,是现代建筑创作应持久不竭的进行探索和创造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地域性建筑》.王育林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l1月出版.

第9篇:建筑创作范文

【摘要】本文基于建筑创作、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认为:建筑创作的根本目标和本质特征与城市设计有着同样的核心价值评判――建筑职能空间标志性的构筑与城镇特色形象的建构,特别是建筑职能的标志性和独具文化、艺术、个性化空间的生成与城市设计文化、艺术、审美的特质性存在着内在的空间契合;表现在:建筑创作命题、文化意象生成与物质形态空间构筑的城市设计基本命题与区位空间特质性的一脉相承。

【关键词】建筑创作;城市设计;城镇特色形象的建构

引言

目前,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关系是学界广泛探讨的问题,其中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相关性的探讨,主要从学科的对象、范围、操作程序、工作手段等方面展开讨论,主要的讨论与经典的理解都局限于尺度、规模、过程等,笔者试图从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根本目标与本质特征探讨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1 关于城市设计的基本认识

城市设计作为人类基本的生存实践活动古已有之,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理论探讨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城市设计的认识,不同国家及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价值信仰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他们个人的城市设计观,导致了对城市设计存在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就目前而言,在学术界要形成一个能够被广泛认同与普遍接受的城市设计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国已经有学者对中西方众多学者的城市设计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1.西方学者关于城市设计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1] “景观―视觉”、“认知―意象”、“环境―行为”、社会、功能、程序―过程、类型―形态七个领域。2.我国学者已开展的理论探讨主要有:[2]形体环境论、建筑论、规划论、政策论、全过程论、区位论六个领域。从以上中西方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在城市设计概念、目标等认知层面与实际操作层面取得巨大的成果,但在社会生活、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层面未得到应有关注,或者说同西方学者的研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其理论研究的广泛性,从注重功能形式,到视觉感知,再到当代引入人的行为活动、社会学、类型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公众与个人的关系,强调公共生活空间环境的塑造。本文认为城市设计的是以城镇外部环境的物质形态空间为主要对象,其本质目标与整体特征是致力于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城镇历史、艺术、文化、审美的区位空间审视下的时空表达与城镇特质空间与城镇特色形象品质空间的生成与发展。

2 关于建筑创作的基本认识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坚固、实用、美观”三项基本原则,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阿尔伯蒂也在其著作《建筑论》中论述“实用、坚固、美观”三项基本原则及评价标准,并强调通过基础科学(数学与几何)知识表达对美的理解;而我国伟大的道家哲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了关于建筑的认识――“器”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就非常丰富而多元化了,大家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广泛讨论。如,有从强调功能角度提出“形式追随功能”(沙利文),有的从侧重与环境的结合,提出“有机建筑论”(赖特),还有的主张把精神和愿望适宜的融入建筑空间的特性中,还有的从公共的角度,提出“市民建筑”的概念等等,其实关于建筑的认识与实践无论怎么变,始终没有离开“坚固、实用、美观”这个“器”的本体论,无论从什么角度的探讨与实践,只是这个本体的一个变异或引申而已。换句话说,建筑创作一直没有离开建筑的物质空间形态,及其所蕴含和承载的各种形式的精神文化。

就建筑创作的概念而言,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看似人们个个能“耳熟能详”,但学术界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标准而统一的定义。基于以上相关论述,笔者认为建筑创作是以建筑职能空间标志性的构筑和城镇特色形象建构为目标,主要侧重于建筑物质形态空间所具有的文化、艺术、审美与时代品质形象的创作,在理性思维、原创和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建筑空间标志性的构筑和独具文化、艺术的个性化品质空间生成。

建筑的坚固、实用更多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理需求,寻求对身体的各种庇护;然而对当代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其物质空间所具有的精神与文化形象上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区位空间特质性的精神与特色形象上,并以此指导生成独具特质性的个性化品质空间;而特质性恰恰又是当下我们在建筑创作实践活动中最缺乏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这方面的追求上有所收获,只要我们的心中抱有希望并且知道我们能做多少就可以了。

3 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的内在关联性

基于上文关于建筑创作、城市设计的论述与研究,笔者认为建筑创作的核心价值在于建筑职能空间的标志性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色的建构。应从区位主体(建筑)所在城镇及城镇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时代品质发展的区位空间特质性战略命题审视开始,其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应都是致力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质与空间标志性的建构,与城市设计有着同样的核心价值评判;特别是建筑创作的标志性和独具文化、艺术、个性化空间品质的生成与城市设计文化、艺术、审美的特质性存在着内在的空间契合,表现在:建筑创作命题、文化意象生成与物质形态空间构筑的城市设计基本命题与区位空间特质性的一脉相承。具体而言:

3.1 建筑创作命题的确立,在现状与区位空间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区位主体与区位空间关系的特质性进行城市设计战略命题的审视与把握,将建筑创作的命题与建筑职能空间的标志性、城镇形象特色建构相融一脉。

3.2 建筑创作的文化意象的生成是基于城市设计命题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在强调文脉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文脉传承与发展的时空性,因为文化的本质与主流是发展,今天的创造即是明天的历史。

3.3 建筑物质形态空间的构筑,应突出建筑、环境、景观的文化、艺术、审美品质及其物质形态空间命题与空间形式的整合性。

4 结语

基于相关的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相关研究对于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内在关联性的探讨,缺乏较为详尽的描述,仍是一个亟待探讨、完善与丰富的新领域,还需要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鉴于笔者相关的建筑、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不足,本文的观点必然存在失之偏颇的地方,敬祈引起更多的学者对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内在关联性的关注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吴 强.试论区位空间选择下的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5(4):61-64.

[2][美]埃德蒙・N・培根著.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建国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