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健康教育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健康教育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健康教育制度

第1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儿童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儿童血脑屏障功能发育不成熟,铅可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对铅的毒性特别敏感,极易受到铅毒性的损害。同时,儿童手-口动作较多的生理发育特点,使儿童易将铅摄入体内;儿童消化道、呼吸道吸收率比成人高5~10倍而肾脏排泄铅的能力显著低于成人。因此,儿童是铅毒性的高危人群,特别是0~6岁儿童。

铅的污染源

工业环境铅污染 主要来自工业污染和含铅汽油及室内含铅油漆。目前,世界上铅的最主要用途是制造蓄电池,占全世界总消耗量的40%。此外,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印刷、造船、电缆制造、不规范的蓄电池和电子垃圾回收等工业都是引起环境铅污染的重要行业。我国铅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染,包括铅的开采、冶炼、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所造成的环境铅污染。

据报道,全世界70%的电子垃圾运往发展中国家成为新的铅污染源。如我国汕头市某地区因不规范的电子废物回收拆解导致污染区儿童的平均血铅水平达153 μg/L,81.8%的儿童血铅水平>100 μg/L。

生活习俗 在我国沿海一些地区,传统的锡箔制造业仍然是当地儿童铅中毒的一个主要原因。浙江等地用锡壶作为调料容器盛放烧酒、醋、饮料等导致全家铅中毒的现象十分常见。江西、福建、浙江、湖北和江苏等地用红丹粉(四氧化三铅)为原料制作婴幼儿皮肤护理用品,或与市售爽身粉混合使用导致婴幼儿严重铅中毒。

铅的危害

铅在人体内无任何生理功能。急性高水平铅暴露可导致中毒性脑病,出现头痛、惊厥、呕吐,甚至死亡;高水平铅对人体的多脏器功能损害,包括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肾脏、肝脏等。低水平铅暴露主要损害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包括影响儿童的认知和行为发育。铅对儿童的危害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与暴露时间有关(表1)。

铅是具有较强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对发育中儿童神经系统的影响是低水平铅暴露危害儿童健康的最主要方面。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环境铅污染越严重,儿童智力低下的发病率越高;儿童的血铅水平每上升100 μg/L,其智商(IQ)要下降6~8分。研究还发现,儿童过高的血铅水平与儿童多动行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攻击以及成年后的犯罪行为密切相关。

国内外的研究报道,过量的铅影响儿童的体格生长,如高血铅儿童的身材往往低于正常的儿童。铅中毒儿童可出现贫血、便秘、腹痛等症状。

铅的代谢

母亲的高血铅可经血液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环境铅可从消化道、呼吸道进入儿童体内。儿童体内的铅80%~85%从消化道摄入,15%从呼吸道吸入。一般铅很少从皮肤吸收。

铅在肠道吸收率受食物的影响,空腹或食物脂肪可促进铅的吸收,钙、铁、锌等元素可抑制铅的吸收。消化道的铅从小肠吸收入血后99%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再随血液进入脂肪、肌肉、脑、内脏等软组织,最后长期蓄积在骨骼和牙齿,仅极少部分铅从大便、小便排出。血液中铅的半衰期为25~35天,骨骼中铅的半衰期长达10~20年。因此,测定血液铅可知近期铅暴露情况,骨骼中的铅水平则反映长期铅暴露状况。

儿童铅中毒的诊断

儿童铅中毒可伴有某些非特异的临床症状,如腹隐痛、便秘、贫血、多动、易冲动等。血铅≥700 μg/L时可伴有昏迷、惊厥等铅中毒脑病表现。目前认为,儿童血铅水平

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 儿童铅中毒要依据儿童静脉血铅水平进行诊断。

铅中毒 连续2次静脉血铅水平≥200 μg/L,并依据血铅水平分为轻、中、重度铅中毒。

轻度铅中毒 血铅水平为200~249 μg/L。

中度铅中毒 血铅水平为250~449 μg/L。

重度铅中毒 血铅水平≥450 μg/L。

儿童铅中毒治疗

治疗原则 脱离铅污染源;卫生指导,纠正不良手-口习惯;营养干预;进行驱铅治疗。

驱铅治疗 驱铅治疗是通过驱铅药物与体内铅结合并排泄,以达到阻止铅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驱铅治疗只用于血铅水平在中度及以上的铅中毒。驱铅治疗时应注意:①使用口服驱铅药物前应确保脱离污染源,否则会导致消化道内铅的吸收增加。②缺铁患儿应先补充铁剂后再行驱铅治疗,因缺铁会影响驱铅治疗的效果。

中度铅中毒 用于驱铅试验阳性者。

驱铅试验 试验前嘱患儿排空膀胱,按500~700 mg/m2体表面积的剂量肌内注射依地酸钙钠,加2%利多卡因2 ml以减少肌内注射时的疼痛。用经无铅处理的器皿连续收集8小时尿液,测定8小时尿量(L)和尿铅浓度(μg/L),以下列公式计算出每毫克依地酸钙钠的排铅量比值I,I=尿量(L)×尿铅浓度(μg/L)/依地酸钙钠(mg)。I≥0.6驱铅试验为阳性,I<0.6驱铅试验为阴性。

进行该项试验时应注意两个问题,集尿器皿应事先进行无铅处理,以确保尿铅测定结果准确;8小时中应尽可能多饮水,以保证有足够的尿量,并收集8小时内的所有尿液。

治疗 首选二巯丁二酸。用法:剂量为每次350 mg/m2体表面积,3次/日口服,连续5天,继而改为2次/日给药,每次药量不变,连续14天。每个疗程共计19天。对无法完全脱离铅污染环境的儿童则应采用依地酸钙钠进行治疗,用量为1 000 mg/m2体表面积,静脉或肌内注射,5天为1个疗程。

停药4~6周复查血铅,如≥250 μg/L,可在1个月内重复上述治疗;如<250 μg/L,则按高铅血症或轻度铅中毒处理。

重度铅中毒 选择二巯丁二酸治疗,方法同前。依地酸钙钠用量为1 000~1 500 mg/m2体表面积,静脉或肌内注射,5天为1疗程。

疗程结束后每2~4周复查1次血铅,如≥450 μg/L,可重复上述治疗方案;如连续2次复查血铅<450 μg/L,≥250 μg/L,按中度铅中毒处理。

血铅水平≥700 μg/L,应即复查静脉血铅,确认后立即在有能力治疗的医院住院治疗。根据患儿病史,经口摄入的要排除消化道内大量铅污染物残留,必要时给予灌肠、洗胃等办法。采用二巯丁二酸和依地酸钙钠联合治疗。联合治疗应先用二巯丁二酸治疗4小时,当患儿出现排尿后,方可使用依地酸钙钠,否则易导致脑细胞内铅含量过高,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治疗期间应检测肝肾功能、水电解质等指标。

联合治疗结束后复查血铅,≥700 μg/L,可立即重复联合治疗方案;如果≥450 μg/L,按重度铅中毒治疗。连续驱铅治疗3个疗程后,应检测血中铁、锌、钙等微量元素水平,及时予以补充。并严密观察治疗效果。

儿童铅中毒的健康教育

儿童铅中毒预防 儿童的不良卫生习惯和不当行为可使铅进入体内。通过对家长和儿童的指导,切断铅自环境进入儿童体内的通道。

洗手 儿童“手-口”动作多是儿童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正常行为之一。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饭前洗手十分重要。环境中的铅尘可在儿童玩耍时沾污双手,很容易随进食或通过习惯性的手-口动作进入体内,长久如此会造成铅负荷的增高。勤洗手,特别进食前洗手,以及儿童勤剪指甲,均可简单、有效预防铅摄入。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所以应特别控制。

清洁儿童玩具 儿童的玩具或物品可能黏附铅尘,经常清洗,减少铅尘误入儿童体内。木质玩具表面的油漆层可含有铅,不宜选用作为年幼儿童的玩具。选购儿童餐具应避免彩色图案和伪劣产品。

减少铅暴露 儿童不宜被带到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玩耍。生活于工业区附近的家庭应尽可能经常地用湿揩布抹去儿童能触及部位的灰尘。食品和儿童食具不宜直接暴露于空气,应加罩或置于食品柜。从事铅作业劳动的工人在下班前应洗澡、更衣,工作服和家人、儿童的衣物分开洗涤。母亲为婴儿哺乳前须洗手、更衣。燃煤家庭应将厨房和儿童卧室及儿童玩耍的活动场所分开。

避免食用含铅较高的食物 不宜食用清晨第1~3分钟的自来水,因有可能被水管的铅污染。应避免儿童食用皮蛋和老式爆米花机所爆食品等含铅较高的食品。儿童膳食中应含有足够量的钙、铁和锌,减少铅的吸收。

专家提示

儿童高铅血症的营养干预

儿童患营养不良,特别是体内缺乏钙、铁、锌等元素,可使铅的吸收率提高和易感性增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确保儿童膳食平衡及各种营养素的供给,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2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可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注射青霉素G是各期梅毒的首选治疗方案.治疗室是该病患者门诊诊疗的终点站,在此通过对梅毒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该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从正面去调整患者的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1. 临床资料 本组75例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接受治疗的梅毒患者。其中男30例,女45例;一期梅毒17例,二期梅毒22例,隐性梅毒36例;年龄16~65岁;已婚54例,未婚21例。

2. 健康教育

2.1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梅毒患者多数缺乏对疾病的基本认识,当患者被确诊梅毒时,情绪变得压抑或躁动不安,感情会变得更加脆弱。所以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灵沟通的前提,让患者能充分信赖医护人员,能主动吐露心中的担忧痛苦和不适,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以及忧虑和担心的问题,而实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及时有效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选择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现实的困境。通过护士感情投入和语言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心理护理:患者知道自己患有性病,有羞耻,不光彩,或低人一等想法。同时有恐惧、内疚感。他们希望医护人员不要歧视并给予保密,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治疗护士应给予解释,劝慰,在执行治疗过程中主动与病人交谈,说明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性病能够治疗也完全能够治愈,关键是不能再与这类人密切接触,同时坚持正规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结婚生育等。另外在取得病人同意后,尽量告知其配偶,以取得家属的支持,夫妇同治,才能彻底治愈。

2.3 做好有效防护及隔离措施: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少数通过接吻、哺乳唾液间接及污染的衣裤、被褥传染,教育病人在此期间,不同,少接吻,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对有症状的梅毒及TPHA阳性病人,需作诊断性检查治疗,常用药物多为长效青毒素,每周1次,左右臀部各注射120万单位,1月为一疗程,连续半年。有的病人注射3~4月症状缓解后,不愿坚持注射,此时要劝慰病人,用足够剂量,正规疗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4 消毒隔离指导:一旦确诊是梅毒,有条件的病人尽量准备单间,无条件者可使用一次性坐便器套子,病人的衣裤,被服应专用,换下后应先消毒后洗涤,房间用消毒液熏蒸,用消毒液擦拭家具及病人接触的水龙头,门把手等,床垫、棉被和枕芯用日光暴晒处理。特别是有小孩的家庭,一定要把病人和小孩分开,因为小孩的抵抗力弱,容易感染疾病。

2.5 治疗后观察:梅毒病人经足量规则治疗后,指导定期体检及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以了解是否治愈或复发,早期梅毒治愈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复查1次,连续2~3年。如血清反应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提高4倍,属血清复发或有症状复发,均应加倍量复治,每周两次注射长效青霉素。超过2年血清不转阴属血清固定,如无临床症状复发,是否再治疗,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无论再治疗与否均应做神经系统检查,以便发现早期无症状的梅毒。

第3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中职学生是中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部分,与普通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他们既有普通中学生所具有的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特点,又受到就业、人际关系等社会生活压力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成为当前中职院校相关教学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力度,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 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虽然目前很多中职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大部分都将其作为一门选修课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对待,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材缺乏实用性,过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因此,中职院校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建设。首先,要高度统一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地位,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活动。其次,积极组织教师对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材,提高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二 建设一支综合能力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队伍

教学队伍建设是加大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力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工作,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会组织和开展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且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咨询能力,并掌握基础的心理治疗技术。因此,中职院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完善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及时更新教师的心理知识储备,更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其次,要积极组织教师与心理学专家、心理咨询师等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座谈、交流,鼓励教师开展相关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 健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预防体系

心理健康预防体系建设能有效地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加大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力度提供良好的支持。首先,要健全中职院校心理健康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调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成立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专业心理辅导教师构成的指导中心,负责心理健康预防工作的具体落实。其次,要在学校的各个院系设置心理辅导站,指导中心的教师定期到每个院系为学生进行心理指导。最后,通过学生会成立心理健康协会,在每个班级中设置一个心理委员,学校要对这些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相关成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成为学校与学生之间良性沟通的桥梁。总之,形成班级、院系、学校从下至上的心理健康预防体系,将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全部纳入到心理健康预防体系中。

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中职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体现。轻松、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展现自己、张扬个性、释放压力,实现自我精神需求的满足。另外,学校还应当积极地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清现实、磨炼意志,正确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应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五 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班主任是中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同时班主任也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主要力量。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高低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首先,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间,学会与学生沟通、做朋友,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对待,与学生一起分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与学生一起克服问题。其次,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艺术正确地引导学生、影响学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第4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执行表;应用;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87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95-02随着健康观念,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及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日趋显现它的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水平和医治效果.目前,患者满意度作为医院,甚至卫生系统评价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而患者满意度提高的过程实则是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过程。在我科由于颅脑疾病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工作量大护士每天完成大量的临床护理操作,很少有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一直以来存在患者服务满意度偏低的状况。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必须经历的过程,我科制定了健康教育执行表。因此,本文就健康教育改进进行一个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月—5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两个病区300例住院患者为对象。选择:脑膜瘤、鞍区肿瘤、听神经瘤、胶质瘤、脑血管病变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病例。排除精神障碍者、小儿患者、不能配合患者及拒绝参与者。两组资料上在年龄、性别、教育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实验组操作过程:

1.2.1.1入院介绍及安全教育:对新入院的病人由护理主管热情接待,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查房制度、作息陪伴制度等。带领病人参观病房环境、医疗设施如: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病床。同时进行安全教育如:消防安全、床栏的正确使用防坠床、呼唤器的使用等。同时由护士和患者一同在健康教育执行表上签字。

1.2.1.2辅助检查教育:由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在患者化验或物理检查前一天适时向患者讲解检查项目有关的目的、注意事项,并发放对应的检查项目宣教单以供家属传阅、加深记忆、确保检查及时进行。同时由护士和患者一同在健康教育执行表上签字。

1.2.1.3用药及疾病知识教育:由责任护士在执行用药医嘱过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及所用药物知识。包括:药物的使用目的、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使用的方法、使用时间、以及特殊药物的针对性教育如:硝普钠、多巴胺。同时由护士和患者一同在健康教育执行表上签字。

1.2.1.4相关手术知识:由责任护士在术前一天进行手术前准备:剃头,配血、药敏试验、禁食时间及其必要性的健康教育。术后进行饮食,,功能锻炼,伤口拆线时间、洗头时间,方法等健康教育。并发放术前指导宣教单及术后饮食过渡宣教单,以供家属学习、执行。同时由护士和患者一同在健康教育执行表上签字。

1.2.1.5出院指导: 患者手术治愈后,身体特别是神经功能的恢复仍需较长时间。做好出院指导也是患者所期盼的,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2天或当天进行指导工作。[1]包括:康复锻炼:手术后神经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用药知识指导:按时按量服药特别是抗癫痫药和激素类药绝对不可随意停药减量加量、合理膳食、详细介绍复查的重要性及时间和方法,若出现不适及时就诊及电话联系方式。同时发放不同病种的出院指导宣教单。同时由护士和患者一同在健康教育执行表上签字。

1.2.2对照组:按神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1.3满意度评价: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日发放由本医院护理部统一制定并使用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自己或在家属帮助下填写,由本人或经过本人培训合格的助手,调查表填完当场收回。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百分率方法进行两组比较。

2结果

结果显示通过使用健康教育执行表后,除护士给予协助外,住院患者满意率实验组较对照组都有所提高。尤其是检查前后用药指导,有需要时及时找到护士,护士主动征求您的合理意见,对护理工作的总体评价,手术前后指导方面,住院患者满意率提高显著。住院患者满意率提高,说明该健康教育执行表可行。具体结果见表1。表1两组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满意率

3讨论

3.1护士主动性增加,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1)护士主动学习意识提高,提倡首问负责。当患者或家属咨询问题专业内容时,护士不懂的多会向高年资的护士请教或向医生请教后再答复患者或家属。(2)科室的业务学习增强,全面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每周一次安排查房,每二周进行一次业务讲座,每月一次全院性业务学习。定时的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如:自考,远程教育等。护士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满足患者需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2注重信息反馈,实现有效沟通[2]: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必要的治疗护理工作外。必须加强护患沟通。良好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及桥梁。要求护士以患者当做朋友,多替患者考虑,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改变以往护士生硬态度,以自我为中心地使用命令式或刺激性的语言[3]。提倡为每位患者多讲一分钟,多一份关心,多一点微笑。让每位患者都能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体贴。

3.3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由于神经外科病人病情重,病人及家属知识信息的来源和理解能力有限。陪护者自形成轮班照护,护士对其健康教育时只是其中某一位,因此造成患者的护理、宣教的缺失。通过执行表让其家属有个书面的认识和学习,另外采取发放各种宣教单,反复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面对面讲解患者关心的专科知识。提高患者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效果。因而患者心理由消极向积极方向转变,为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护士依据病人不同阶段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分阶段在病人需求最迫切的时候以不同的侧重点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不提供患者真正需要以外的信息,以免加重患者的负担[4]。这样病人才更容易接受掌握。也能够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通过健康教育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水平。提高了服务满意度。通过该健康教育执行表分阶段、分点逐项进行健康教育更规范。

参考文献

[1]段敏.健康教育在妇产科为手术期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1,9(10):511

[2]张育,杨莘.患者满意度调查在提升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6,6(4):22~23

第5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84-02

实际中很多糖尿病患者未有效掌握糖尿病知识,还没有形成对糖尿病的全面认识,所以在治疗过程中难以提供有效配合,进而对疾病治疗效果产生影响[1]。所以,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提升患者糖尿病知识认识水平,对于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选择我院收治18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在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180例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包括42例女、48例男;年龄范围26~72岁,平均年龄为(43.5±6.2)岁;患者病程为3~16年,平均病程为(4.2±1.1)年。对照组包括40例女、50例男;年龄范围27~72岁,平均年龄为(43.9±6.7)岁;患者病程为3~16年,平均病程为(4.5±1.1)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用药方法、用药重要性、用药注意事项的宣教,观察组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内容包括:①将糖尿病相关基础知识介绍给患者,具体内容有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症状、发病机制、治疗方式、饮食结构、预后等,进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提供有效配合。②介绍药物治疗知识,对胰岛素正确使用方法、作用、使用时间、分类等进行重点讲解[3]。告知患者应当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胰岛素注射,并医嘱服用口服类降糖药物,同时使患者了解应当在低于20摄氏度环境下存放胰岛素。③指导患者建立健康饮食习惯,应当坚持少食多餐原则,同时应避免含糖量高、高胆固醇、油腻食物的摄入,并改变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④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体质、年龄,并建议患者进行低、中强度运动,同时要避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应当在半个小时左右,运动应当坚持适度、适量原则。⑤教会患者每天自我检测血糖,检测通常在饭后2小时或清晨空腹进行,对每次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同时依据血糖变化情况对检测次数进行调整。⑥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所以患者经常存在焦虑、易怒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强化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并对其存在的不良情绪和心理进行疏导,使其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1.3观察指标 干预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进行评价。糖尿病认识情况评价采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血糖升降危害、自我检测血糖方法、发病原因、疾病基本概念等。满分为100分,得分大于等于90分者为优;得分在80~89分之间为良;得分在60~79分之间为及格;得分小于60分者为差。优良率等于优秀率和良好率之和。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用药依从性,存在两条及以上为依从性好,包括:每日准时用药;每次按量用药;每日用药次数正确;确诊疾病后未中断用药。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进行整合处理,采用(±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运用χ2检验,运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具有91.1%糖尿病知识认识优良率,对照组具有51.1%糖尿病知识认识优良率,观察组患者认知优良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糖尿病为代谢性综合征,其主要控制疾病手段就是服用降糖药物[4]。当前我国很多糖尿病患者还没有形成对该疾病的全面认识,进而使得患者用药依从率相对较低,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病情的有效控制[5]。相关调查发现应当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对糖尿病知识应有的了解,所以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还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认知优良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参考文献:

[1]徐艳芳,张卫仙.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认知程度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4,17(3):458-460.

[2]高岩,薛M石.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用指导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23):37-38.

[3]黄孝积,张晓涛,黄波轮等.对518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其对该病认知程度的调查[J].当代医药论丛,2015,(18):273-274.

[4]叶凤基,杨丽萍,李维嘉等.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认知程度及用药 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7):3-5.

[5]莫鹏,马媛.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2):570-570.

第6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知识;态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mong nursing undergraduates. Methods Seventy-five stu-dents were recruited based on cluster sampling for this study. Health education on AIDS for two months was offered. A questionnaire on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 was used for the study. Results The total scores of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mong the respondents after health education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12.3,8.7;P

[KEY WORDS]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Attitude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是一种既无有效疫苗预防,又无特效药物治疗的疾病[1]。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护理本科生(简称护生)在护理行业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会成为护理行业的中坚力量,成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生力军,因此迫切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健康教育机会。为了了解护生对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等的现状,探讨适合护理本科生的健康教育模式,我们对青岛市某高校护生进行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教育前后AIDS知识、态度进行了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按整群抽样法从青岛市某高校抽取护生75名,男3名,女72名,年龄为21~24岁;平均(22.06±0.63)岁。26名护生曾经接受过有关HIV/AIDS的专业培训,49名护生从未接受过相关培训。以往获得有关HIV/AIDS知识的途径依次为学校、报纸和电视。

1.2 健康教育方法

75名护生接受2个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每周1个单元2个学时,一般安排在周末晚上。教育方法包括知识讲座,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观看录像,游戏等。教育内容除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外还包括艾滋病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艾滋病病人的护理及职业防护,与艾滋病相关的机会性感染,对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社会支持,与艾滋病相关的咨询技巧等。教育内容突出对艾滋病病人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同情的主题,充分激发护生对艾滋病病人的同情心理,减少和消除护生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教育前后调查护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1.3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参照WHO目前最常用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表,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并请教美国和中国的护理专家及艾滋病专家修订制成中国护士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表。本量表由72个条目组成,分为艾滋病知识方面的问题(由18个条目组成,包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安全行为,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及临床症状4个方面的问题)及艾滋病态度方面的问题(由54个条目组成,包括艾滋病病人的权利、隐私权以及对艾滋病病人歧视等方面的问题)。艾滋病知识方面的问题评分采用3级评分法,每个条目的回答按“是”、“不知道”、“否”分别赋值,正性条目的赋值为“2、1、0”,负性条目反向赋值。总分0~36分,分数越高,说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12分表明对艾滋病的掌握程度处于低水平,>24分为高水平,12~24分为中等水平。艾滋病态度方面的问题评分采用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的回答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分别赋值,正性条目的赋值为“5、4、3、2、1”,负性条目反向赋值。总分54~27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生对艾滋病及病人的态度越趋向于正向,<135分表明护生对艾滋病及病人持负性态度,>190分为正性态度, 135~190分表明态度不明确。对于每一子条目,平均分<2.5分表明护生态度为负性,>3.5分为正性,2.5~3.5分表明态度不明确。

正式测试前选择了25名研究对象进行了信度测试,其信度系数(Cronbach’s α系数)为:总调查表0.80,艾滋病知识调查表0.70,艾滋病态度调查表0.85。

分别在培训前及培训后采用匿名的形式让研究对象单独完成问卷。培训前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回收有效率93%;培训后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回收有效率96%。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采用x±s表达,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与健康教育前比较,护生健康教育后知识总分、态度总分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t=8.7、12.3,P

3 讨

艾滋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的公共健康问题。护生作为未来护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接触HIV/AIDS病人的机会越来越多。护理HIV/AIDS病人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大挑战。而且护士还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把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传授给病人及一般人群。因此,对护生进行有关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以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既能为艾滋病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而且还能有效地进行自我防护。

本研究显示,学校是护生获得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这表明学校在对人群,尤其是对护生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国内对一般人群的调查结果显示,获得艾滋病知识的前3位途径依次为电视、报纸和广播[2]。显然,电视和报纸这类大众媒体不论在哪类人群中都是主要的宣传艾滋病的途径。然而,在对具体人群进行宣传教育的时候,还需考虑这种途径的有效性,对学生而言,学校的宣传教育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而对于贫困地区的人来说,广播、墙报也是有效的宣传手段[3]。因此,提醒我们在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时要应用多种方式,充分考虑人群获得途径的有效性,人群的接受程度,人群的喜爱方式,经济状况等等。

转贴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对护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有明显的效果,知识总分教育后较教育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与国内外的报道相一致[4]。但仍有部分护生对有关安全套知识的具体细节存在误解。例如,天然皮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效果优于橡胶质地的安全套、安全套上使用剂可降低HIV感染机会两题得分较低,分别为1.29±0.71和1.43±0.87。同时,与感染HIV的配偶深接吻,或将舌头放入对方口中时会感染HIV一题教育后得分有所提高,但仍然较低。其余问题得分均在1.75分以上。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护生对艾滋病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3大途径有较好的认识,但她们对咳嗽、打喷嚏,与艾滋病病人同饮一杯水、同用一个浴盆、共用游泳池等安全行为认识不清,得分较低,这不利于艾滋病的防治,同时也影响他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容易对艾滋病产生恐惧感,必然影响对艾滋病病人的护理。经过健康教育后护生对这些安全行为有了正确认识,得分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健康教育后护生关于艾滋病的态度总分较教育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54个子条目中有15个子条目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同时还有3个子条目的得分教育后比教育前有所降低。而UWAKWE[5]的研究表明,艾滋病培训能够显著改变护生对艾滋病的态度,并能提高护生的护理意愿。本文结果与其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本次教育时间较短有关,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可能无法改变护生的某些看法。因为态度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艾滋病的态度更多的是倾向于情感方面。知识是改变护生对艾滋病态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还有很多其他因素能影响态度的改变。同时,由于教育时间较短,护生的知识还不够全面深入,这更加促使了护生对艾滋病态度的不稳定性。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护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护生对艾滋病的态度。但是由于本次健康教育时间较短,护生对某些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掌握还不够准确深入,态度也不够明确。这都有可能影响护生以后在护理工作中对艾滋病病人的护理。因此,对护生开展有关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应该长期持续地进行,使护生对艾滋病有明确的认识,能够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为艾滋病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参考文献】

[1]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00. [2]段建华,姜文洁,惠立升,等. 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与态度调查[J]. 齐鲁医学杂志, 2006,21(3):235.

第7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摘要】目的 探讨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程度的影响。方法 针对在过去二年来在我社区医院新就诊的高血压病患者,经登记建档后,社区护士对其进行服药后随访护理,忽略性别、年龄因素,重点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其疾病的影响,随机将17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护理中加入心身干预护理,对照组未予心身干预。分别在一年后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血压平稳率92%(P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一种现代流行病,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有关部门获悉,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专家介绍,患了高血压如果不治疗,平均13.9年后,就会引发中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终生治疗。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但常因药物的副作用及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对高血压的有效治疗。因此,为了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程度的影响,选择 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且建立慢病档案的高血压病人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新近就诊且建立慢病档案的高血压患者176例,所有的高血压患者均由上级医疗机构三级甲等医院确诊治疗一段时间后转入我社区门诊继续维持治疗,诊断标准和分级标准符合《2007年高血压诊治指南》,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8.27±12.26)岁,平均病程(3.20±1.71)年;对照组88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60.11±11.45)岁,平均病程(2.72±2.11)年。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血压病人血压的高低及家庭情况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1)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而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在护理活动中可通过个别咨询、健康教育处方、团体授课,也可采取走廊张贴科普宣传画、出黑板报等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形式,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规律服药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以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2)生活方式的指导,合理膳食限制食盐摄入,一般成人摄入盐5g/d~6g/d。此外,过多摄入脂肪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的病人,要严格控制饮食,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豆制品、瘦肉、鸡肉、兔肉、海蜇和鱼类,尤其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以减少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限制食用动物脂肪、蛋类、内脏等。要合理膳食,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限制体重除了宣教肥胖的危害外,还应指导病人如何防胖减重,适度增加有氧活动量,超重者要逐步减轻体重,但不宜过快,病人在减轻体重时应保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若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可引起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3)适度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从事一些户外活动,并持之以恒。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均有好处。运动能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尤其是脑力劳动者每天早晚可以跑步或散步,逐步地增加运动量。(4)避免过度紧张,生活要有规律,以保持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过度兴奋、过度紧张、情绪波动都不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⑤限制饮酒,提倡戒烟:长期饮酒者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易引起高脂血症,应戒酒、戒烟。告诉病人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毒害作用,对已吸烟者劝其戒烟。

3. 结果

在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实测心率、血压记录值、病情稳定率、服药依从性综合分析结果如下:经过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血压平稳保持在140/90mmHg以下者占84.68%(P

4. 讨论

随着生活高危因素的重视,高血压患者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其疾病复发率明显降低,说明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干预护理成果显著。此外还发现不同的护理方法呈现出不同的结果,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加入身心护理方案后可极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这是此次护理干预结果的重要收获,健康教育处方虽然简单易行,但绝大部分患者重视程度不够,互动性不足,针对性不强,最后流于形式。目前国内一些心身疾病专家认为情绪紧张、焦虑会导致患者血压不稳定,当这些患者的情绪障碍消失后,血压会渐渐平稳。因此消除患者的情绪障碍往往是护理的关键。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活动,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此次护理干预还发现,护理效果良好的患者之间的交流鼓励也是一种心理支持、心理治疗,更有利于克服高血压患者对长期慢性病服药的恐惧心理,转变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

[2] 王云开,王梦洪,郑泽琪,等.科素压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对照研究.高血压杂志,1996,7(4):293-295.

第8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改善门诊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掌握度与行为依从性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8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门诊健康教育,并对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依从性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干预后该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干预前(P

[关键词] 健康教育;糖尿病;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9(b)-0146-02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特别是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加之受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1-2]。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行为习惯,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则是防控糖尿病的关键。该研究为了解健康教育在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对89例门诊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就诊的8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排除有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的患者,排除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其中男58例,女31例,患者年龄39~78岁,平均(52.5±4.3)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6.5±1.0)年。

1.2 方法

患者就诊时均采用该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依从性调查;并给予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糖尿病知识宣教。护理人员应组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常见症状、并发症等;同时护理人员可向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小手册,以供患者翻阅;另外,还可组织患者参加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等,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②饮食、运动干预。护理人员应让患者明白合理饮食及合理运动对病情的影响,告知患者合理控制饮食是控制血糖水平的关键,嘱咐患者日常饮食应做到定时定量,且应严格控制摄入总热量,并且需禁止食用甜食,并且要做到戒烟戒酒,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另外,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适当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糖水平,增加患者自主运动意识,积极主动的进行合理运动。此外,应嘱咐患者运动应以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为主,且应合理安排运动时间,通常应在餐后60~90 min进行运动,避免因运动过量而引发不适感或低血糖。③用药、足部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且应告知患者私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可能会引发的不良后果。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做好足部护理,嘱咐患者每天用温水泡脚,确保足部清洁;另外,日常应选择柔软舒适的鞋子,每天坚持足部情况等,预防糖尿病足发生。④血糖监测及胰岛素使用方法干预。护理人员应耐心的指导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方法,并且应告知患者血糖仪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嘱咐患者定时进行血糖监测。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胰岛素的正确用法、更换方式等,并可进行现场示范,以便患者直观的了解;另外,应嘱咐患者胰岛素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此外,还应嘱咐患者定时进行复诊,以及时了解病情。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行为依从性改善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比

干预后该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干预前(P

2.2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行为依从性比较

干预后患者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控制体重、规范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及按时复诊等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干预前(P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的一种,其发病率较高,并逐渐呈上升趋势,已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3]。该病病程较长,患者需长期服药,加之部分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故而,极易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且治疗依从性低[4]。而这些不良心理及行为习惯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血糖控制情况。因此,为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必须要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视[5]。

该研究中对选取的89例门诊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护士讲解、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小册子等方式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可帮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危害,对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有重要帮助。另外,该研究中还给予针对性的饮食及运动干预,通过系统的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认识到合理饮食及运动的重要性,对提高患者运动、饮食等行为依从性重要帮助。该研究患者干预前合理饮食及合理运动的行为依从性分别为16.9%、19.1%,干预后分别为86.5%、88.8%,干预后显著优于干预前(P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行为依从性均明显改善(P

[参考文献]

[1] 孙秋英,宋开兰,金小龙.门诊糖尿病患者牙周病认知、口腔保健行为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1):1616-1618.

[2] 邹兰芳.某院2013年门诊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分析[J].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76-77.

[3] 高雅辉,刘海燕.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7):145-146.

[4] 程婵婵,孟朝琳,吴小彬.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初次使用胰岛素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6):42-45.

第9篇:健康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13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不断提高。为了使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开展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已被证实为药物治疗以外的一项重要的糖尿病防治干预措施。怎样使健康教育得到最佳效果,以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1]。2010年3月~2011年4月笔者对我科住院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收集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的诊断标准,除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外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男64例,女52例,年龄55~72岁,入院前均未系统的接受健康教育。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实验组按照设定好的护理临床路径,从患者入院一直到出院后,进行有计划、有规律、有次序的健康教育,同时也对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指导[2]。见表1。

评价标准:健康知识达标率:患者住院期间,我们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价,了解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出院前对每位患者进行书面回答,掌握知识达≥85分为健康教育达标。满意度调查:对每位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90分为满意。

结 果

实验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P<0.01)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其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健康教育临床路径使护理人员依据路径图对病人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一种制订好的计划,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和个体差异随时修改,提供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而一般的健康教育只停留在泛泛的一些知识传授,无系统地应用教育理论,教育内容不深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临床路径的实施,使健康教育制度化、具体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护理质量,有利于健康教育的贯彻实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 湛芦,熊丽君,李凯,等.糖尿病专病康复的组织与管理.医院管理,2008,1:37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