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必修一方程式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微课程;制作;氧化还原反应;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2-0152-04
高中化学素有“理科中的文科”之称,形象生动地阐明高中化学知识的零碎和逻辑性,它并不是简单地依靠记忆或者理解就能掌握的,只有理解没有必要的记忆是不行的,死记硬背更是死路一条。因此,它成为了困扰莘莘学子的一门困难学科。这个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广为人知的网络课程、PPT教学、课后答疑似乎都不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到底有何行之有效的对策?微课程作为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新兴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人们的学习与生活。
一、微课程
1.什么是微课程?在现行的“微课程”这一词汇出现之前,学校教育中已经出现一些与微课程相关的名词,诸如微视频、微学习、微型课程等。这些概念和微课程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防止这些微概念之间的混淆,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梳理。首先是“微学习”,即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概念以及过程,适用于开展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及短期学习活动。其核心理念是:不受时空限制地学习世间万物。其次是“微视频”,其时长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是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它既可以用于正式学习,也可以用于非正式学习。再次是“微型课程”,微型课程一般是一系列半独立性的专题或单元,持续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1~2个学时,教学的组织规模也比较小。微型课程是完整的教学活动,适用于正式学习。微课程最早是由美国的戴维・彭罗斯提出。我国最早提出该概念的是广东省的胡铁生。他指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程是一种学习资源。人们关于微课程的概念至今未形成统一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微课程和其他微概念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已逐渐融为一体。若微课程用于解释某一具体知识点,则是以微学习的形式呈现;若用于阐释某专题或单元中多方面知识,则表现形式为微型课程。微课程能够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灵活自如地更换呈现方式。由此可见,微课程是在教学中,以解释一个具体知识点为目标的一种聚焦化的视频教学模式,通常视频时间为3~5min,最长不超过10min。
2.微课程发展现状。国外十分重视微课程的研究,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有的是教案式、视频式,课程结构较松散,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应用领域有待扩充,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尤其在深圳、佛山、天津、上海等地对微课程的研究处于前列。广东省于2010年建成“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在认真分析教师、学生的使用需求、现实可行性以及应用模式后,确定“名师网络课堂”建设框架为:以重难点、特色理念的微型课为主(15分钟以内),完整课例为辅;以精品专题为主要呈现方式,推出“信息化教学”、“精彩导入”、“合作学习”、“情境探究教学”等专题,突出资源的针对性,辅以学科系列化的资源呈现,增强资源的应用效益和辐射效应。如今,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学习资源、教学工具,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因此,微课程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开发和应用。
3.微课程的应用前景。依据微课程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和学校教育的整合,总结归纳微课程在以下三方面的应用前景:首先,微课程是现今学生课外学习的新手段。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学生才最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哪些知识是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是一知半解的。他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方便地选择微课程来加强自己的薄弱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只有课后答疑,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此,微课程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新方法,必将发挥巨大的功效。其次,微课程是现今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师必然要进行深入地了解、学习和研究,以便开发和制作与本学科相关的微课程,不仅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崭新途径。再者,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一名教师对问题的见解与思考存在局限性,这时就需要集合不同教师的教育智慧,形成教育合力。微课程能够便捷地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微课程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确实给教师、教育研究者带来了很多灵感与思考,他们也在各个方面对微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然而,目前的很多工作仍停留在阐释理念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在实践层面上,所取得的成果并不如理论层面的丰富和有效。针对高中化学教学,微课程毫无疑问是非常适合的。高中化学的知识点繁多而零碎,有时由于某几个重难点知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导致学生对整块知识结构不能熟练运用。而这些知识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一旦无法正确掌握,学生的成绩必然不会理想,长此以往,便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应该将微课程和化学学科紧密结合,既可以检验微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丰富其内涵,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一些重难点知识,是理论和实践的巧妙结合,同时也为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思路及借鉴。
二、微课程的制作
戴维・彭罗斯不仅提出关于微课程的概念,还对建设微课程的五个步骤做了系统的阐述:(1)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这些核心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核心;(2)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为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3)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1~3分钟;(4)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5)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李玉平的微课程制作“两步法”:(1)素材的选择与加工;(2)PPT制作与可视化处理,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素材的选择与加工。我们根据上述“两步法”的思路,选择高中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为素材进微课程制作。
1.素材的选择与加工――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重难点剖析。“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一大重难点。因此,我们以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切入点,简要阐述微课程在高中化学重难点知识教学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安排在高一化学《必修1》。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不仅能够轻松解决配平和计算的问题,同时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建立信心,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该部分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重难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区分;(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不同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针对上述三个问题,不同程度的学生又有不同的实际学情。和以上重难点知识相对应的有三种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第一类学生,我们也称之为“A类学生”,他们连最基本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都不能正确区分,可见基础很薄弱,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存在较大问题。这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很差,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必须以生活经验为支撑,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进程十分缓慢,因此必须要经常列举生活化的例子加深他们对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理解。第二类学生,我们也称之为“B类学生”,他们能够正确区分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基本概念,但是对于不同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尚不能熟练地掌握。要解决这类学生的困扰,首先还是要根据反应方程式,加强训练他们对于氧化剂和氧化产物、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的判断,其次帮助他们归纳总结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第三类学生,我们也称之为“C类学生”,他们的问题是最难解决的。由于缺乏对相应的原子轨道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等知识的系统认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问题便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加以巩固。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一个具体的方程式,逐步地配平方程式。为什么这块知识的难度如此之大呢?我们认为可以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原因。作为高一学生,在还没有系统学习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并且要求学生攻克上述三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难题。对于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尚未成熟,很多知识的理解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学生尚未建立起从微观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就是电子转移的观点,他们更倾向于从宏观的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都决定掌握这部分知识对高一学生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从教师方面考虑目前关于这块内容的教学模式,教师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即教师根据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采取单向地不断向学生灌输概念,并加以海量练习而达到巩固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具有主观能动性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一事实,忽视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让学生主动起来是目前教学中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资源与手段是教师面临的新问题。努力尝试一些随着时代进步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微课程就是其中很好的一种手段。针对上文中提出的几个关于不同层次学生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我采取如下的解决问题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制作微课程,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思路及视频制作脚本。针对“A类学生”,教师要经常列举生活化的例子加深他们对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理解。制作脚本如下:目标:通过该微课程,帮助“A类学生”解决不能正确区分氧化剂、还原剂的问题;思路:以生活中的借钱问题类比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现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台词:以Fe和稀盐酸反应为例: 。我们以铁和稀盐酸反应为例,来学习怎么判断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在这个反应中:Fe失去电子,变成Fe2+,化合价升高,它是还原剂,对应的FeCl2是氧化产物;H+得到电子,变成H2,化合价降低,它是氧化剂,对应的H2是还原产物。我们可以类比生活中的借钱问题,反应中的电子就是钱。Fe把2块钱,也就是2个电子借给H+,Fe作为提供钱,也就是提供电子的那一方,它是还原剂,它被H+氧化,所以对应的FeCl2是氧化产物;H+得到Fe借给它的钱,也就是Fe提供的电子,H+作为接受钱,也就是接受电子的那一方,它是氧化剂,它被Fe还原,所以对应的H2是还原产物。这就是怎么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方法。针对“B类学生”,教师要依据反应方程式准确阐释判断方法和规律,辅以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制作脚本如下:目标:通过这个微课程,帮助“B类学生”解决不能正确比较不同物质氧化性强弱的问题;思路:以一个具体的反应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根据反应方程式比较不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台词:以Cl2和KI反应为例: 。我们以Cl2和KI反应为例,来学习怎么判断不同物质之间的氧化性强弱。在这个反应中,首先我们要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
和还原产物。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在这个反应中,氧化性:Cl2>I2;还原性:I->Cl-。这是最基本的判断方法,等以后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便可以利用其他规律加以辅助判断,提高准确性。针对“C类学生”,教师要依据一个具体的方程式,逐步配平方程式,其中要抓住一个关键、掌握三个原则。一个关键是指:准确判断并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求得化合价升降数及其最小公倍数,进而求得氧化剂、还原剂的基准计量数。三个原则是指:(1)质量守恒;(2)得失电子守恒;(3)电荷守恒。帮助学生解决配平问题以后,还要让他们明确实际参与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并不一定就是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例如在“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盐酸是4mol,但是其中只有2mol是还原剂,余下2mol参加了反应,但并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这是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制作脚本如下:目标:通过这个微课程,帮助“C类学生”解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问题;思路:以一个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例,帮助学生掌握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台词:以“实验室制取氯
气”的反应为例:
我们以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来学习怎么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以及计算问题。在这个反应中:锰(Mn)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降低了2价,生成物中的MnCl2中只有1个Mn原子,共降低了2价;氯(Cl)元素的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升高了1价,生成物中的Cl2由2个Cl原子构成,共升高了2价。2和2的最小公倍数是2,所以这个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基准计量数是2,也就是说,该反应共转移了2个电子,这是得失电子守恒。MnO2、MnCl2、Cl2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根据质量守恒,生成物中有4个Cl原子,那么反应物中也应该有4个Cl原子,全部来自于HCl,HCl的化学计量数为4,又因为H原子守恒,H2O的化学计量数为2。至此,该方程式已经配平:
特别要注意的是:实际参与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并不一定就是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在这个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盐酸是4mol,但是其中只有2mol是还原剂,余下2mol盐酸虽参加了反应,但并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只有那2mol当作还原剂的HCl才参与了氧化还原反应过程,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而不是表面上的1∶4,这是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这是个很常见的错误,学生要十分重视它。由此,我们完成了微课程的脚本制作。
3.脚本的可视化处理媒介。根据上述典型问题分析及脚本制作,可视化处理是制作微课程至关重要的步骤。可视化处理主要是视频制作,可以是摄像录制,也可以是录屏软件录制。
Showme是一款快捷有效的录屏软件,又被大家称为网络平台上的交互式白板,画面简洁,非常适合手写,操作简单,可全程记录边画边说的过程,是一款快捷有效的录屏软件。过程中不会出现和教学内容无关的事物,可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制作完成的课程可上传至网站实现全网共享。之外,目前比较常见的可视化处理方式还有以下几种:(1)录制屏幕工具Camtasia Studio。这款软件的优点在于视频录制后可自动生成视频格式,还可以进行屏幕局部录制。完成后的视频可进行后期字幕添加,可自动追踪鼠标进行局部放大。难得的是,这款软件很小,安装方便。(2)PPT自带功能。用PPT自带录制功能也可以录制微课程视频。由于画面是未经转换的,画面清晰度非常高,可以使用演示时的荧光笔进行书写。根据PPT的功能,不仅可以添加图片资源,还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3)手写板。手写板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使用各种笔画并记录大量的书写过程。(4)智能手机。具有摄像头的智能手机是录制微课程非常方便的工具,不仅可以录制书写的内容,还可以拍摄各种实验、实践操作以及运动技能等。在用手机录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手机的固定以及正确选择录制方向,以确保视频的画面质量以及可视化效果。上述几种方法各有特色,可根据微课程的不同要求以及实际条件来选择。我们采用ipad中的showme软件来制作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共享。
三、微课程应用的教学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通过微课程学习,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不仅加强学习效果,更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过程中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对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微课程理念的诞生、发展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手段的重要变革。为了微课程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对学生实际学情分类疏理,在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制作微课程。因此,教师在讲解同一个知识点时可以根据不同学情制作多个微课程,不仅可以有效实现因材施教,更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为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思路。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化。不仅能更有效地巩固知识,更是为其自主学习意识的逐步树立与能力提高提供载体,为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3,(9):55-57.
[2]刘运华,衷克定,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98-101.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5-73.
[4]梁乐明,梁锦明.从资源建设到应用:微课程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3,(8):71-76.
[5]张静然.信息技术课程新理论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Z1):19-21.
[6]Morris L V.Innov. High. Educ.2009,34(2):67-68.
关键字:初高中化学衔接 学习障碍 解决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学生反映他们在初中化学成绩很理想,可是步入高中,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出现了相当大的学习困难,而且近几年的学情调查也反映出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畏难情绪。目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研究有很多,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及文献调查发现,学生主要的学习障碍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初中掌握的知识不牢固,只是应付考试。为了在一年以内(实际时间更少)让学生认识化学,掌握基础,应对中考,大部分初中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都会或多或少的省略一些知识,甚至是很重要但中考要求较低的内容,比如实验,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内容,课本所安排的典型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思维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但中考大纲中对实验的要求很低,甚至规定了考试范围,致使很多初中老师都是在临近中考时采取恶补的方式进行"灌输",完全违背了课本的本意。另外,学生掌握的知识很分散,还没有建立起来化学学习的基本框架,对于掌握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模棱两可的,只能说出来个大概,这就成为学习新知识中的障碍。
其次是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不同,学生一时还难以改变。初中化学学习主要以记忆为主,一个概念只要记住基本上就能解决相关题目,理解部分相对较少。大部分的初中生认为"听"、"记"、"练"是化学学习的"三部曲",只是将简单的知识一再重复,但学生在这种简单、死板的方法学习下,逐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会死记硬背,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对化学的兴趣逐渐减弱甚至失去。而到了高中,由于高中化学内容多、难度大、理论性强,简简单单的死记硬背已经难以适应本学科的特点,比如电解质的概念就不是靠耍耍小聪明或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
再次是化学用语的抽象程度突然增加。一方面是高中化学中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化学平衡等概念不容易理解,学生觉得离生活太远,与初中的化学用语也存在很显著的差异,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初中化学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并且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也有较多的感性认识作为基础。而高中化学一下子就接触到物质的量、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抽象性语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下子还不能达到要求。另一方面还与初中的化学老师的教学习惯有关系,大部分老师都不太强调平时的化学用语的规范性,所以,一到高中学生就特别不能适应规范的化学用语,他们甚至区别不了化学式、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等基本的化学用语。
最后是高中化学的课容量大,知识点多,课时安排紧。一方面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但初高中教材部分知识点却未对接,致使初中老师认为没用,高中老师认为学生已经会了,但真正的学习主体却根本没有这样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是课程难度徒然上升,学生理性思维的程度跟不上。在单位时间内要求接受的知识量增加了许多,相对而言辅导练习消化的课时较少,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比如必修一(人教版)第三、四单元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有近两百个,按照课时安排需要学生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全掌握,而整个初三一年学生接触的化学方程式才四十个左右,如此之大的变化确实是给学生和高中老师出了个不小的难题。
针对这几点学习障碍,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
第一、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在授课时,不要总想着将课本上知识点赶紧教给学生,而应多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授课方式,教会学生自主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知识的总结可以在开始阶段大胆地让学生自己进行。高中化学的知识相对于初中,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一切知识更加系统富有深度。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归纳能力。像各种官能团的典型反应:双键的加成反应,醛基的银镜反应,羧基的酯化反应等等。总之要指导学生利用各种线索构建网络,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不是越俎代庖的给学生什么都弄好,尽管这样做在短期内会见成绩,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没有什么好处。
第二、适时复习旧知识。紧扣高中化学教学大纲,采用"集中复习"、"穿插复习"和"专题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做好知识的查漏补缺工作,如化学用语、物质分类、金属活动顺序、元素化合价、酸碱盐相关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等进行系统复习。其他内容穿插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补充,使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融入到新知识框架之中,将旧知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结合高一的化学内容,以专题形式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使初高中化学中相关的知识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
第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信息密切相关。1..运用化学史比如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运用化学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摈弃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允许学生犯错;4.加大情感投入,培养学生质疑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比语言更为形象直接的图画或动画来帮助学生认知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6.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平易近人、博学多才、教法灵活、语言幽默风趣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在课本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中多找实例,比如盐类水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就很有乐趣,多用这样的实例肯定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点拙见,如有不同见解敬请指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一化学教学;高一化学学习困难成因;化学预习策略指导
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成效,直接影响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学科选择。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由于化学学习准备状态不佳的因素影响,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化学学习准备状态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因素:(1)学习者个体的成熟;(2)学习者个体的化学知识和经验;(3)学习者个体的化学学习动机。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策略上较快适应,容易造成学习成绩的较大分化,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经过多年对高一新生化学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高一学生多数进入高中后对化学学习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
一、高一学生对化学学习不适应的原因
(一)学生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准备不
初中教材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容量少但是知识面广,内容浅显,类似常识介绍;知识点零散,缺乏系统性,并且基本不涉及化学原理。如:“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但是教材将它们全部编排在必修一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没有给学生一个从心理到方法的适应的时间,也没有帮助他们做好消化和理解这些知识的背景准备。
(二)学生的化学学习动机不强烈
高一学生刚结束紧张的中考,并且在没有任何学习压力的情况下度过了两个多月的非常放松的假期,因此不少学生思想松懈,缺乏学习紧迫感。有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暂时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学习没有原动力。学生对初高中化学学习差别认识不足、思想准备不充分,进入高中化学学习后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困难,出现畏难情绪,继而对化学学习产生厌学情绪等;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表象,不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造成较大知识缺陷,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产生困难。
二、针对原因提出:把握入学初三个月,培养预习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任何学科的学习和理解都不像在白纸上画画,学要涉及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即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主义者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依据建构注意学习理论,结合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状态准备不足的实际情况,要改变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状况,为滞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策略之一就是把握高一入学前期,培养高一新生化学学习的预习习惯和能力。
课前预习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活动的重要环节。通常来说,预习的作用有三: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核心知识点;二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为新课程的展开提供必要的支持;三是让学生发现新教材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学习者的化学学习动机,增强求知欲望。但在目前普通高中教学实践中预习并未落实,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大多数学生未能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二是学生未能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三是目前广东地区广泛使用的人教版必修教材《化学一》《化学二》在“教材内容主线”和“章节核心知识点”的呈现不是很明晰,学生对阅读教材产生了较高的认知负荷。①笔者在近几年使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的教学活动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指导学生预习的一套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表明,培养高一新生的预习习惯关键在于把握初入学的三个月,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一)第一个月
高一新生入学第一个月是学生们“手忙脚乱”的一个月,由于心理、知识、技能上的准备不足,大多数高一新生被纷至沓来的学习、生活上的变化弄得手足无措,而这一时期高一化学正是必修一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学习阶段,所涉及的基本实验操作、混合物分离方法、物质的量及其计算、离子反应、氧化还原等内容,都是对高中化学学习起至关重要的核心基础知识点。如前所述,此时大多数学生不会预习,没有预习习惯,没有预习时间等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这一阶段指导学生预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预习放在课堂上进行
这是针对“没有预习时间”而设的。这个时期每节课我都会给学生留出5~7分钟的预习时间,将要预习的问题通过投影或板书
呈现给学生。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从时间上予以保证,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先预习后听课是一个程序,课前预习不是可有可无的事。
2.预习提纲设问尽量简短、明晰,解答明确易得
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所限,这一时期的预习设问要简短,指向要明晰,通过阅读教材,简单思考即可得到答案。降低预习“门槛”,让学生觉得预习“卓有成效”,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进一步强化他们的预习意识。例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一节第一课时我给出的预习问题是:
(1)物质的量是什么?其主要单位是什么?
(2)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什么?其近似值是多少?
(3)什么是微观粒子?1023是个很大的数,能说“1023个苹果”吗?
(4)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什么?
这样的预习问题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在阅读过程中解决问题,同时也对本课时的核心内容起到提示作用。
(二)第二个月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学生对课前预习的作用、操作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高中学习生活整体上逐渐适应。此时必修一的学习也逐渐转入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知识信息量大,实验探究多,课堂容量显著增加,而经过前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已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预习时间和内容也应该相应调整。预习时间逐渐移向课外,一般我会提前发给学生预习提纲(一个自然节发一次),同时预习提纲中问题的思维深度与广度逐渐加大。如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预习提纲是这样设计的。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②Na2CO3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③NaH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④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⑤Fe(OH)3有溶于稀盐酸
2.本节共涉及哪几种化合物?涉及哪几种金属元素?
3.铝元素的化合物的突出性质是什么?铁元素化合物的突出性质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
设计这几个问题的目的是:①唤醒相关旧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准备;②通过预习对核心知识、技能进行强化,如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书写等;③培养学生整理能力。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突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归纳整理相关物质性质并形成规律的能力。
(三)第三个月
经过前两个月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已明确了预习的目的要求,掌握了预习的方法。此时我的指导策略也逐渐转向放手让学生自己预习,预习的范围也由一个课时、一个小节逐渐放大到某一知识主题或一个章节。这一阶段我通常是在新章节开始前给出整章预习提纲,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脉络,各小节与课时前的预习则交由学生自主完成,要求学生写出预习笔记,由科代表组织检查落实。
如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预习提纲:
1.硅、氯、硫、氮在周期表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特点
2.硅
(1)书中介绍了哪些含硅元素的物质?
(2)二氧化硅能溶于哪些溶液?写出反应方程式。
(3)硅酸的状态和酸性如何?
(4)硅酸盐产品主要有哪些?
3.氯
(1)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表现为强氧化性,具体有哪些表现?
(2)氯气与次氯酸哪种物质有漂白作用?如何证明?
4.硫和氮的氧化物
(1)二氧化硫有哪些性质?怎样转化为三氧化硫?
(2)氮的常见氧化物有哪些?它们如何相互转化?
(3)硫和氮的氧化物对大气有何影响?生活中的来源有哪些?
5.氨、硝酸和硫酸
(1)氨的突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
(2)实验室如何制氨气?
(3)哪些反应能典型地体现出硝酸和硫酸的强氧化性?
通过这种提纲式的预习指导,一方面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对应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元素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基本学习方法。
注释:①吴先强,王泽敏,祝炎。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调查研究.化学教学,2010(7):31。
参考文献:
[1]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原理.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虽然我首先要求自己从观念上转变,“怀旧”情结不能太浓厚,要理解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及内容处理的特点,改变传统的习题教学和训练模式,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是遇到一些困惑。
困惑一:从目前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就是“探究活动乐了,课堂气氛活了,学生积极性高了,但考试成绩砸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课程理念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本身的问题?还是教师在开展探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困惑二:化学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的内容从覆盖面上看,几乎涵盖了原来高中化学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但是相关物质的知识内容的深度与难度下降了,而且细节性的知识不要求,即要求降低了,这样的安排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化学必修1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但市场上的教辅习题往往偏难、偏繁、偏旧,学生一做题就容易错,从而慢慢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但高考难度并没有降低,教师担心学生适应不了高考难度,把高考考砸。为了适应高考这根指挥棒,教师又不得不像原来一样将某个知识内容挖掘得很细致,这势必使得课堂内容多与课时少产生矛盾,无法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广度。
困惑三:新的课程结构没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分为两个阶段,都位于元素周期律之前,不再分“律前元素”和“律后元素”。因此,关于物质性质的学习不能从结构出发推断物质的性质,而主要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现象,总结物质的性质。如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要求学生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等),认识钠和水、氧气等的化学反应并会书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重要性质(与强酸、强碱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知道它们性质的差异及其转化。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粉末。能利用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而对钠与酸、盐溶液的反应则视学校的情况而定,钠与氧气的反应需要知道条件不同氧化的产物也不一样,而对Na2O2的性质,教材以资料卡的形式出现。笔者建议依托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至于反应原理则不必要作更深的探讨。原来需要两星期左右的碱金属元素的教学,现在在两课时里学完。忽略了各物质具体的性质及其运用,会削弱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削弱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学生学过的知识短时间内很容易遗忘,更谈不上对知识的运用了,碰到题目就显得不知所措,怎能战胜高考?
困惑四:课程需求与资源短缺。我们刚实施新课改时,手上只有一本必修1的新教材,不熟悉知识点的分布情况,不知道同一知识点还会出现在哪些模块,“超前”“超标”“一竿子插到底”地进行教学,致使课时紧张,增加了学生负担。
二、在新课程实施中的思考
对于碰到的困惑要及时反思、及时解决。我觉得今后要从这几个地方着手解决。
1.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订好初高中衔接计划,按步实施 。明确哪些知识是初中、高中之间需做好衔接的,哪些知识是渗透在新课教学之中的,要注意循序渐进。学生要主动适应体验学习过程及方法,教师平时要多注重培养学生的习惯,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多给他们机会去锻炼,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2.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广度。课堂上不必把知识拓展太多,有些重要知识点可以以思考题的形式留给学生课后讨论,一方面可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将知识在无形中得到升华,还可以解决课时少的矛盾。
3.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将相关方法与策略应用于其中。我们认为基本思路是从通性和氧化性、还原性来研究物质的性质;从金属、非金属、酸、碱、盐等物质类别所有的通性预测某个具体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从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角度预测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关键词:高一学生 化学学习 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在学完初中课程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阶段后都会出现成绩下降的现象.因为初中到高中的化学学习,不管是知识结构和概念,还是学习规律及其研究方法等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出现了质的飞跃.
了解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现状和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主要因素,会对高一教师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一,学生普遍认为高中化学难度大,心理压力较大.新课改以来,高一阶段必须学完两本化学课本(必修I和II),几乎是让学生在一年的时间内接受以前三年高中学习的全部化学内容,知识难度明显增加,化学成绩与初中相比有明显的退步,这使得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加上初中升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同学之间竞争会更加激烈,必然给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第二,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初中化学知识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化学关系复杂,特别是高一,知识涉及面广,常常要用对立统一思想、矛盾主次思想解决,如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运用等.大多数高一的学生学习化学是通过课堂上教师讲的一点有限的课本知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探索,为做题而做题,思维惰性较大.
第三,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大部分都很自信,希望自己能在高中阶段有所收获,对未来充满期望.其中优秀的学生肯定是希望能一直优秀成为教师的重点培养对象,而成绩稍差的也希望能在自己的努力下,在新环境中有所突破,而考试的分数由于各种原因大都没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自信心与成绩的落差会让他们学习时感到迷茫和无助,甚至对学习化学丧失兴趣和信心.
针对以上因素,教师应怎样利用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使学生学习化学顺利从初中学习过渡到高一,又为高二、高三学习化学打好扎实的基础?现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第一,教师要充分认识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深化的阶段性原则,尽量分散知识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高中化学课程与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一样容易接受和理解.高一化学教材是依照物质分类的思想进行编排的,教材通过提供实验事实、科学史话等感性材料,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让学生获取一些最简单的化学知识和了解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因此,对于一样的教学内容在可能会出现高一与高二、高三不同的教学阶段因其地位、作用和要求会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这个阶段性原则,不要任意扩充知识点,深化教学难点,以免学生难以接受出现厌学情绪.
例如,高一阶段的“胶体”这部分知识,仅限于让学生知道会判断胶体、溶液、浊液和了解它们的本质区别,从丁达尔效应、过滤等角度认识这三种分散系的不同,而对于胶体的其他性质对学生不作过高要求.还有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只要求从定义理解和简单的计算,在高二有章节深入再学习.
第二,古云“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良好习惯的形成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高一的大部分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不管是完成作业还是思考问题,过于懒惰,往往题目都没有看清楚就跑来问怎么做,而且不善于归纳总结.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预习听课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动手的能力,课后要求学生对每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纳,从这些中归纳总结中找到关联,学会建立知识网络.
一、任务设计目标明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对于一节课而言,教学目标十分重要,它决定了一节课主攻的方向。而“任务驱动教学”就是符合这一实际要求的教学方法,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提前设定好的一个具体任务去进行的,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对于化学教学而言,本身具有实际操作性强的具体特点,所以教学中任务设计要注重以实验为主要形式,目标明确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节课,为了使教学任务目标明确,笔者的教学设计为:
1.首先在备课时确定要了解的金属化学性质,包括跟氧气的反应、跟水的反应、跟酸性溶液的反应以及跟金属的碱性溶液的反应,然后根据教学目标来设定教学任务;
2.选取活泼的金属钠,比较活泼的铝、铁,不活泼的铜分别为代表,设计钠、镁、铝在石棉网上点燃、钠放入水中、铁、铜和盐酸溶液的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3.用两个课时的时间学生动手完成实验内容,并根据反应所需的不同条件、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生成物的特点,得到金属活泼性的顺序为钠>铝>铁>铜,得出金属活泼性顺序表;
4.通过二氧化锰与浓盐酸的反应,学习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将性质学习与化学计算结合起来。
通过以上几个任务的设计,将教学内容都融合在任务中,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进行任务探索,研究了金属单质、金属的相关化合物及盐等之间的联系和性质递变规律,这样使知识的学习更系统且在操作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任务设计符合认知,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对于著名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的这句话,笔者非常赞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是来源于兴趣和内心对知识获取的需求,所以在教学实际中,对任务设计要注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只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能够根据学生真实诉求来设计来源于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的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激发其主动认知的自主学习热情。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中关于离子平衡内容有《盐类的水解》一课,因为“盐类水解”是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为了跟之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以降低学习难度,笔者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为:
1.以生活情境引入,课前准备一份“84消毒液”的说明书,了解该产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且“84消毒液”会使衣物褪色,这是生活中常用到的物品,对它的研究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84消毒液”经pH试纸检测后显示为碱性,明明是一种盐溶液却显碱性的原因是什么;
3.探究原因的过程笔者设计三个任务,一是用之前学过的平衡理论解释盐溶液显碱性的原因,并设计实验以证明自己的猜想;二是进一步探究盐溶液显碱性的实质,引出盐类水解的概念;三是广泛归纳盐类水解的规律,学会表述盐类水解的过程;
4.练习解释次氯酸钠溶液显碱性是由哪些离子引起的,用水解知识解释其他盐溶液显现酸碱性的原因。
有道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吸引下,以任务设定为“导航仪”,使其真正起到“驱动”学生学习的作用,引领整个课堂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设计与生活结合的任务还能培养学生化学知识的实用意识。
三、任务设计注重引导,提升学生创新精神
“任务驱动教学”其实是以具体任务为学习动机,那么完成任务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只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被动的接受进而在后续学习实践中进行模仿,然而,任务驱动把所有教学内容蕴含在任务中,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动手操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开动脑筋、主动探究,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一课,考虑到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的一节内容,笔者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为:
1.复习初中学习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给出CO还原氧化铁反应的方程式,请学生判断该反应属于哪个反应类型,该反应有氧化反应的特点,同时又有还原反应的特点,经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引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名词;
2.提示学生关注反应中两种物质得氧和失氧的情况,以得失氧情况表述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存在化合价的变化,以化合价变化为特征表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3.因为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所以引导学生探究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是电子得失,让学生总结以电子得失为特征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4.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实质,引导学生根据电子得失情况配平氧化还原反应。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一改传统课堂“照本宣科”的现象,也就解决了学生“囫囵吞枣”的弊病,长久之后形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一种模式,可以刺激他们进行积极思考,让思维充分活跃起来,增强课堂创新意识。
四、任务设计层次分明,解决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是中国几千年来对教育工作者亘古不变的道理,因为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学生由于智力和非智力等各方面原因,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差别很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求知要求。而“任务驱动教学”在任务设计上既包含基础任务,又有各任务的延伸和拓展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一课,化学反应速率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意义,所以笔者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为:
1.设计问题: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可以通过怎样的反应现象表现出来?
2.设计实验将锌粒放入5mol/L的盐酸溶液中,反应10s后,发现盐酸浓度变为1mol/L,据此列出反应速率的计算式,以及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等;
3.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速率,会受到反应条件、反应物状态等的影响,得出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溶液浓度、增大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等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4.如何利用反应限度知识,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以及指导学生完成高炉炼铁中如何提高煤的燃烧率等实用问题。
这样层次分明的任务设计,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给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成就感,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能体现出来,进而培养成独具特点的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高效课堂;化学;自主合作;学生主体
在目前的江苏高考模式下,高中化学这门学科面临着一些尴尬的问题:学校安排的课时少,而化学教学内容多;初高中基础知识衔接不够,学生普遍畏难,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对于化学这门选修学科的态度不够重视;班级化学成绩两级分化现象严重,给教师教学进度安排上增加了新的难度等。所以,如何合理安排教学从而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课堂兴,则教育兴”,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是发现高效课堂的打造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较高的课堂,具体体现在师生的状态佳,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度高,学习效果好。创设问题情境能使教学目标清晰化,引导学生达成课堂目标,促进课堂的高效化。陶行知先生说过:“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例如,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可设置以下的预习问题:1.电解质的概念2.根据电解质的概念,总结出电解质的物质类别?3.电离的概念4.根据对电离的理解,尝试写出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5.对离子反应的理解?这些问题的设计站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层层递进,基础问题学生自主掌握,难点问题学生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的有效引导可减少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的盲目无序。教师精心的设计的问题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新课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标准,课堂教学目标的明确需基于新课标。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学目标的设计都应能体现新课标制定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三维目标问题化,学生不仅能明确获取基本知识和能力,还能掌握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在问题情境下,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形成正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建立学习小组,引入评价机制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学。新型的课堂核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主观能动性,小组合作,积极探究。学习小组也就应运而生了。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可将4~6人编排为一组,小组可推举小组长。教师应对小组长进行适当的培训,一个优秀的小组长会更好的组织和领导好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参与度最高的学习方式。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新授课中,最后一个活动安排的就是请小组合作讨论补充以下的思维导图(图1)。学习小组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都能完善硅的知识体系,不需要教师再进行重复的阐述。在学习小组中,组内的每位成员能取长补短,有效互补,不断提高。学习小组的建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图1)在学习小组中引入评价机制能催化高效课堂,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高中化学是基于实验的一门学科,脱离了实验的化学课堂学生必然感到枯燥无趣,而晦涩的知识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一些具有安全隐患的实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给学生提供感官刺激,避免学生空洞地去接受实验现象。同频器在习题讲评课中的使用能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预先将学生作业中的一些典型错误、不规范表达用手机拍摄下来。课堂上,手机经过同频器与白板连接后,拍摄的图片可直接投影到屏幕上,习题讲评的知识重点能一目了然的呈现,学生在听课时也更有针对性。对于篇幅较大的流程图或复杂的有机结构,同频器的使用更是能缩减教师的板书时间,课堂教学也更流畅。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校园内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是实现全体学生有效学习和高效课堂的基础。有效教学营造的平等、明主、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帮助教师更好的构建高效课堂。如果教师能多花一些时间跟学生交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也会越多。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师将面对学生时的批评、指责甚至惩罚换成宽容、启发、鼓励,那么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自然建立。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能尊重每一位学生,只有师生相互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才敢于发挥主体作用,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其次,教师能关爱每一位学生,主动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当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或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时,教师能“春风化雨”的与他们沟通,尽可能地从他们的角度去给他们提出解决办法,帮助他们获得自信。最后,教师要能欣赏每一位学生,特别需要欣赏班级中暂时落后的学生。对于他们学习上的问题,教师需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化难为简。教师一方面努力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多寻找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并适当放大,也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并予以及时鼓励,学生必然对学习产生期待。
五、反思教学,提升自我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中是核心。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需准确领会高效课堂的真谛,不断的反思,及时调整,寻求更适合的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效课堂。教师更需及时更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定期阅读专业文献,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观看优秀的教学视频来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袁茂勇.构建高效课堂,彰显课堂魅力[J].新课程导学,2016(09)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思路
一、高中化学的活动式教学方法
现如今,在我国的普通高中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学校和教师甚至是整个教学体系更多看重的是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而非是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单向的授课模式,使得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无味,老师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的思考方式,强制的灌输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这样的授课方式主要是注重对化学知识的理论和概念的讲解,而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单向的教学,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加的被动,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对学生的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非常不利,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课堂上缺失互动的环节,让学生被动的听老师授课,被动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教学安排,只能按部就班的学习课堂知识,没有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加压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老师的单向教学,缺少互动性,使得化学学习过程失去了趣味性,变得索然无味,平淡无奇。本文仅列举两方面的问题,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想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必须从教学的根本抓起,首要目的就是老师转变教学观念,不要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要积极地倡导学生们开展互动式的教学活动,并且以学生为教学的主要对象,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和高效率的掌握化学知识为主要目的。例如说,以高一化学苏教版为例,其中第一章节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介绍,通过氧化还原的化学方程式:6Na+2NaNO2=4Na2O+N2,让学生们主动提出问题,类似于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系数与化学反应有哪些联系,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哪个,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不但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的集中,也提高了老师授课的效率。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老师除了传授学生们化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启发学生们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高中化学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高中生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为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能力以及对学生们自主能动性培养,主动的学习和探究化学知识,通过采取现代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们自身潜在的创造性思维,最终提升每位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学习的的综合素质能力。高中化学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指让学生在化学的学科中主动的探究专业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化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以对学生的教学为中心点建立为学生的智力的启发和教学的启发工作做到坚实的基础。进行探究教学时,要让学生们在学习的氛围中,指引学生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社会现象和大自然不断变化的现象中,独立自主的为了解决某一个实际的问题而进行探究,让学生们亲自经历发现问题阶段、思考分析问题阶段和最终解决问题阶段,只有经历了整个阶段的时间,学生们才能逐步的养成对事物的观察、思考、研究和解决的好习惯,在面对未知的难题,也会勇敢的提出质疑,进行认真的思考,最终独立的解决问题,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探究,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掌握化学知识的精髓。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设计和制造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在授课的同时,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们对化学知识的探究,让其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而提出了学生们对知识掌握和培养了学生们更高的文化素养。在教课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更多的生动有趣、能够引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问题,例如说,教师为了引进电池的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以我国的国庆六十周年时彩车高能电池为切入点;通过简单的日常的生活现象吸引学生的好奇心,“铜片上产生泡沫”等反常的化学现象,引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让学生们带着疑问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经过大脑的认真分析思考,最终通过实践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通过实验,学生们了解和学习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换的原理,对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过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综上所诉,老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在满足课程大纲要求的前提下,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总结化学教学中经验和教训,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氛围,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艳荣,周荣兰.正确认识新课改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变化[J].学周刊.2011(16).
关键词:中考试题;学生;高效课堂;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5-0044-03
题海无边,教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内容中选准切入点,使复习的重点突出、节奏合理、效果理想?学生已完成新知学习,做题无数、似会非会、身心疲惫,如何催生复习热情、明确复习方向?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调整复习策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中考成绩,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我们只有多研究河北中考化学试题、多研究学生,打造高效课堂,才能给复习以正能量。
一、研究河北中考化学试题
近几年河北中考化学试题“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表现在仍是以“知识、能力、思想和方法”交融为主旋律,但年年都有新思路。既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需要再学习、再研究,真正成为指导复习的明白人。
(一)深入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是河北版的《化学课程标准》,是河北中考化学命题的直接依据,每年都有所调整,研究《考试说明》首先要弄清《考试说明》的变化,对新增、删除和改动的内容要了如指掌,据此确定复习范围;其次吃透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
调研中发现,一部分教师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拔高了教学要求,但在中考复习时,一定要将有关内容及要求回归课程标准,引领学生把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用在对“双基”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广泛的应用上,用在对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感悟上。
(二)潜心研究河北中考试题
河北中考化学试题是《考试说明》的细化,也是检验我们初中化学教学效果的最终裁判。通过对中考试题的再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不同知识点的不同要求。
一是研究分值比例。这一比例与《考试说明》中的规定是相似的,据此可以确定复习过程中对每个知识点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分清主次轻重。
二是研究重点和热点。比较近五年来的河北中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重点和热点是年年考查且常考常新。对于这些重点和热点应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训练,实现重点的突破和热点的攻克。
三是研究训练的科学性、针对性。中考复习的目标是引领学生将教材中各部分的知识点按相互间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点系统化,对热点深入研究,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指导的实验、设计的作业、进行的检测应当与河北中考对路,并切合学生实际,难度适宜,旨在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研究学生
中考化学复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要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加大对学生的研究力度。面对新问题、新情境,大量的训练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多研究学生、指导学生,引领学生做复习的主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
(一)研究化学思维
首先,培养化学思维应当从学会质疑探究开始,教师应以多种方式引发学生主动质疑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培养化学思维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诸如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教给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战术,能收到化难为易、化疑为无的效果。根据河北中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可开设一些专题讨论,如“如何解答开放性试题”、“近五年实验探究题的思维解剖”等等。
再次,培养化学思维在拓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最终实现。教师可通过部分典型习题的评析,引领学生暴露自己思维的全过程,以总结和反思其合理性、严谨性、准确性,以及所蕴涵的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
(二)研究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1)勤于积累、善于梳理、及时总结。化学概念、原理较多,可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全面理解概念,在变化中掌握和灵活运用原理,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反复思考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书写认真、工整、规范。包括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序流畅,化学用语及元素符号规范无误。(3)认真审题、快捷解题、解答反思。
2.学法指导落实到每一节课,指导到每一个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联系、学会选择、学会综合、学会变化、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学会自评,去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提高能力。
(三)研究学生心理
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学生升学压力大,一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丧失信心。所以,只有懂得研究和疏导学生心理,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达到迎考练兵的目的。
1.营造一个和谐的复习气氛,在民主、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交流。
2.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多关爱,热情鼓励,帮助学生消除顾虑,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投入复习迎考,以自然的心态进入考试角色。
3.分析学生的学习障碍,做到准确把握复习的难度,酌情降低考试难度,适当降低复习的综合性,以增强学生复习的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
4.鼓励学生参与提问、反驳、补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体,成为复习的“主角”。
三、打造高效课堂
中考复习,不但要落实知识点,还要找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通过回忆、思考、阅读、讨论、回答、板演、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不断练就出来的,绝非教师讲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中考复习的课堂要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精选习题,精讲例题,且要注重实效。
(一)精选习题
精选习题是复习备课的重头戏,多积累河北各地中考模拟试题,还有各省市中考试题(往往难度偏大),根据实际需要精心选择和改编。
一轮复习多结合化学核心知识和学生前段学习中的典型错题,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二轮复习多关注近五年河北中考出现过的。不管一轮复习还是二轮复习,最好是一些思维价值高或者涵盖所学知识点的中档题,使课堂教学具有实战意义,实现中考复习中思维方式的转变。
一方面,可选用一些近五年的河北中考化学试题作例题;另一方面,还要紧扣考试说明,以教材为素材编制题目或加工改造、翻新旧题,借以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能力的提高。例如,针对第九单元的选题一是挑选2010年至2014年的中考有关题对学生的相关知识作一检测;二是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回归课本,以教材上的典型例题为模型自编一系列例题进行教学;三是结合教材中例题、习题和中考将部分试题设置学习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尝试、探索、猜想,寻求变化问题的某些规律来达到解题的目的。这样选题和操作对考查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精讲例题
中考复习中的例题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化学知识、形成网络,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削枝强干,删减、弱化课时教学“无关”内容,实现解题方法和化学学科思想的强化教学,让例题教学在“核心主线”上前行。
精讲就是讲重点、难点和疑点。切实抓好学生的信息反馈,把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难点、疑点以及薄弱环节讲精、讲透,切忌面面俱到。根据目标和学生完成情况,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规律小结和方法的再应用,指点迷津。点拨知识的关键点、迷误点、窍门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有序回顾和有效重组,还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合理再现和方法的融会贯通,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和价值的充分展示。
精讲要讲活,善于转变思维角度,通过变换题目类型(主观题与客观题的互换等)、变换题目条件、改变题目叙述方式等手段来活化思维,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引导学生多思,排除思维障碍。精讲也可由教师讲变为学生说,一是说出自己的想法,享受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愉悦,二是把错误的解答过程展示出来,把整个思维过程暴露给其他学生,以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