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詹天佑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詹天佑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詹天佑教学反思

第1篇: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新的观念、新的角色,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教材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针对传统班级教学存在的弊端,从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角度出发,笔者对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且将"合作"观念引进课堂教学,开始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对于合作教学的理解是:

一、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有的放矢。如笔者引导学生学习《詹天佑》一文时,牢牢把握了本节课合作学习的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感叹詹天佑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才能,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画出有关的语句在小组里合作交流。"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结合文中叙述的有关语句,理清詹天佑是怎样克服种种困难勘测线路的,同时也了解了詹天佑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明确目标的提出,使学生紧紧抓住要解决的问题,合理分工,开动脑筋,畅所欲言,发挥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有效的时间内成功地完成了读书质疑、合作释疑、自主获取知识的任务。

二、合理分组,明确个人责任

为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有效性,教师应事先帮助学生建立一套合作常规:

1.合理分组。编组力求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保持各小组总体水平一致,营造合作而有竞争的小组学习氛围。

2.明确个人责任。每个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角色轮流担当。讨论前,先各自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讨论时,大家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成员不断补充、整合,然后形成集体的意见;讨论后,由汇报员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文章后,根据要求,进行合作性学习。小组各成员围绕内容,利用自己的资源,搜集有关材料。学生汇报成果时,笔者发现每一个小组不但达到了合作目标.而且充分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和相互协作精神。其中有个小组收集了古今中外不少说明动物的文章,以谈话的方式来交流内容,使同学们对动物世界有了全面的认识。学生通过这种合作学习,信息量倍增,对问题的认识超越了课本。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能,集体主义观念也得到加强。另外在对动物世界了解的过程中也从感性方面教育他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可谓在小组活动中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情感。

三、教师参与,理性调控教学流程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探索。决不意味着不要教师指导,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自由讨论。忽略教师的引导,把教师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学生就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这种偏离了价值和目标的合作必然使大多数学生渐渐丧失了合作兴趣。可见,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调控是必不可少,表现在许多方面:科学设置合作小组;创设合作情境;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及时点拔与深化;学习方法指导;补充材料,开阔视野;适时适当地鼓励;有针对性地点评和总结等。尤其是学生课堂分组合作讨论时,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讨论中出现新颖观点,必须展示出来;讨论中偏离主题,需要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与变通性。

四、明确合作学习的预设效果

在当前的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之后,一般要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反思:我预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吗?效果如何?如果目标达成不理想,教师可以及时地引导学生再补充、再交流;如果已经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可以适时地结束此环节,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五、强化培养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

1.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要教育学生成功的合作学习既要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又要心中有他人,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多为他人、集体着想;要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不自卑,要主动参与学习。这些思想品德教育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很重要保证,也是合作学习的目标之一。

2.通过生生互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看谁表现得更好,孩子们不但学会了合作,还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评价、学会了尊重别人、正视自己等等。

3.建立合理奖罚制度,如合作好的小组给他们发合作奖进行奖励,合作不好的小组进行惩罚如扣分减去一面合作小旗,表演一个节目等。

第2篇: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启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但从平时的校际公开课上来看,笔者发现仍有很多老师对教学中的相关提问没有潜心地研究,疲于应付,形式化严重。表面上看,有问有答;从实际上分析发现,缺乏检查和思考,形同虚设;而有些教师只顾及授课的速度,而忽视提问的存在,导致课堂提问骤减,形成了“忽多忽少”的现象……所有这些导致了我们的语文课堂高耗低效、无效。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到底怎么做才能提升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提问需有启发性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个求学者,如果不学会思考、不善于思考,是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益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设计好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就是课堂提问必须有启发性。设问,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生活的层面,要抓住文本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捏准学生的“兴奋点”,给学生增添思维的动力和活力,让他们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其次,问题要能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求知的状态,思维达到一种最近的境界。如教《普罗米修斯盗火》时,课始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个“盗”字,你是怎么理解的?课中提问:是谁去偷取火种?他为什么这样做?没有火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他们产生强烈要求读书的欲望。

二、问题难易要适中,坚持因人提问原则

课堂提问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台阶。问题的难易程度确定得不适当,是收不到提问的预期效果的。太深,学生绝对茫然,无法回答,他们往往是愁眉苦脸,百思不得其解,日久天长,他们的学习热情会剧降,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他们的思维也逐步被钝化。如,有些老师在新课开篇就问“你知道这篇文章的主题与当时的背景有什么关系?”“与上一课比较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等,学生们虽然对课了预习,但还没有完全地认识,实属为难。太浅,学生随口可答,泯灭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像有的老师喜欢问:“春风杨柳怎么样啊?”学生答:“万千条。”这样两者都达不到启迪思维的目标,同时也失去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机。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提问应当从基础问起,逐层推进,由浅入深,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基础。另外,我们要承认并尊重学习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顾及到每位学生,要依人设问,因问找人,使得每位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或学习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各自的学习目标,使他们都有所进步,都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和“摘取”的快乐。这也就要求我们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现有的水平,同时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作准确的评估,以此为基础把握问题的难易度,恰到好处地设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把握提问时机,让提问出现在最需要的时候

教学中,教师如果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与节奏,将非常有益于提升教与学的效益。譬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收拢学生课间活动散落的“心”,在课始的导入阶段提问;可以在学生走神的时候提问,让其明白教师的暗示作用;可以在过渡处提问,引起学生注意;可以在讲授重难点时提问,考查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情况;可以在总结新课时提问,起到画龙点睛、查漏补缺的作用。如《詹天佑》这课的中心句是“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紧抓这句话是学习本课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紧扣它来设计系列问题:通过预习,你读出了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杰出”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只有这样的提问,立足于整体,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引领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感悟文本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四、课堂提问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注重激励

在平时和学生的谈心中,常常听到孩子们抱怨“老师上课几乎不提问我”或“老师上课总是提问那几个”,可见,部分教师总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学生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事实上,每位学生都有答问的愿望和热情,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也想在教师和同伴面前回答正确的答案,得到老师和同伴的尊重,体验成功的喜悦。他们认为提问是老师信任的表现,对老师忽视他们总选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表示强烈不满。在教师的心中,基础差的学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若不改变这样的现状,这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越来越差。因此,提问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提倡“提问面前人人平等”。在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多给他们时间,问的起点要低,以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为前提。如课前可对他们适当“泄露”一些问答题,让他们自己做好预习,再在课中给他们提供答问的机会。这样可给这些学生提供收获成功的喜悦。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学生实在答不出,教师只要说一句“没关系,坐下再想想”就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也不会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五、课堂提问形式要多样化

第3篇: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 2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之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詹天佑》)根据文字叙述,发挥自己的想象,分别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山势及开凿隧道的简明示意图。

细细比较、口味上面两道题,有三个显著特点值得借鉴。

其一,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导向性。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得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的发展”。两道题正是基于上述目的,以新大纲和课本所确定的要求为内容,做到教什么考什么,怎么教就怎么考。《爬山虎的脚》课题点出了重点,“预习”“思考 . 练习”都要求仔细研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詹天佑》一课着重讲了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开凿隧道”等几处关键工程的施工情况,表现詹天佑的智慧和才干,突出了他“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新大纲重新审定的人教版教材,不约而同地新增了“画爬山虎的脚”和“画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示意图”的练习题。编者的意图达成度如何,教学中如何改进和完善,考查一下学生画得怎样便一目了然了。

其二,重视语言感悟,注意思考性。

“阅读分析”的考点是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包括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上述两道题虽然是笔试题,但是一改以往机械记忆式的文字叙述和猜谜式的选填 ABC ,要求学生“画”出答案来,不过,若不认真默读,用心思考,就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也就不能把答案“画”正确。

题( 1 )所引的 4 句话,依次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形状——“枝状”“六七根”“细丝”,颜色——“嫩红”。忽略哪一个细节都会出错。题( 2 )所引的 4 句话采用对比的方法介绍了两个隧道不同的施工方法,因为居庸关“高”,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因为八达岭“长”,所以采用的方法是“中部凿井法”。山势的不同特点和开凿的不同方向都要正确地“画”出来,如果不能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也是不行的。

其三,体现学科沟通,注意综合性。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求“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两道试题不失为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有益尝试。“画”答案的方式,既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使学生意识到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提高给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共同涉及的美术学科以外,题( 1 )还沟通了“语文”与“自然”的联系,通过画爬山虎这种植物加深了对“茎”“叶”“叶柄”这些植物学名词和知识的理解;题( 2 )则把“语文”和“地理”,乃至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联系在了一起,“山势”“隧道”“凿井”这些不容易的词读读、想想、画画就明白了。 【案例】

课件展示“池塘里的荷花”,让学生初步感受满池的荷花千姿百态,生机蓬勃,在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形态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

生:我看到荷花很美丽,真想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飞到荷花池中。

生:荷花太美了,看着看着,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

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地写出了荷花的美?

(生答第2自然段)

(出示段,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抓住“挨挨挤挤”读懂了荷叶很多。

生:明明是写荷花,为什么还要写荷叶呢?

生:荷花在绿叶衬托下会显得更美。

生:我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而且荷花的形态很多很美。

师:荷花那么美,你能读出它的美来吗?

生:我还会加上动作呢。(生一边读一边加动作,非常生动、形象)

生:老师,“冒”可以换成“伸”吗?

师:你真会读书。你们说说“冒” 换成“伸”,好不好?

生:“伸”的意思是舒展开;“冒”是向外透,往上升。我觉得在这里用“伸”不够恰当。

生:我觉得用“冒”字好。因为“冒”写出荷花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荷花奋发向上的精神美。

师:荷花如此娇艳动人,你想用什么方法再次感受荷花的美呢?

生:我想用笔把它画下来。

生:我想配着音乐美美地朗读。

……

第4篇: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一、利用好奇心,加强教育感染

在学生初次接触课文阅读时,他们出于新奇,注意力很集中。这时教师如能合理引导,文本中的丰富的语言材料就能引起学生过去感知形象的复活,再通过想象,就出现了人、事、物、景种种生动的画面,学生就在课文所展现的英雄模范业绩、祖国伟大成就、自然界美好的景物及生活哲理、科学道理等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这一学习环节显然是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的时刻。如何加强感知阶段的教育感染?

1.合理开发利用课内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是课程改革一大亮点。《新课标》要求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一是利用历史遗迹、遗址组织学生参观,增强学生直观的语文感受。二是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感悟大有裨益。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强化教学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土,热爱家乡人的感情。如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时,我让学生分别从丰富的物产、壮丽的山河、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等方面去收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学生在互动中倾听、分享、互助、反思,情感不断丰富、提升。从而,让学生受到浓郁的爱国情感的熏陶。

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启发谈话。阅读感知前老师的启发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草原的天空比别处的天更蓝,草原的空气比别处的空气更新鲜。那里有一碧千里的草地,洁白如云的羊群……然后播放草原风光录像片断,和学生齐唱草原歌曲,引导学生说说对蒙古大草原的印象。学生感到自然界的恬美、舒畅,增强了学生形象思维的活动,提高思想感情教育形象感染的效果。

二、充分阅读,交流独特感受

默读是常用的、灵活的、快速的阅读方式,也最容易展开联想,促进理解。技术处理的关键是根据读物的性质、学生的知识水平、对读前的任务、默读的速度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默读后的效果就较明显。

表情范读作用较大。朗读过程中,学生不仅有所知,还能有所感。如读《船长》中船长英勇献身的那一节,我指导学生用缓慢的语速、庄重的语调来诵读,有时进入声泪俱下的情态。学生从凝重悲痛的课堂气氛中感受到了船长视死如归、如铁铸一般的高大形象。由此可见,学生的交流,可以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增强形象感染,激发美好的愿望,使思想情感教育收到更好地效果。

三、在阅读质疑中,激活情感思维

当阅读教学进入理解课文阶段,思想教育的意义就更重大、强烈。感知只及于事物的现象,理解才能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如果说感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理解课文就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它揭示了人的种种高尚精神品质及因之产生的美好的心灵,启迪人们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真谛等等。通过钻研语言文字,发掘文字的含义、韵味等自然渗透了思想情感教育。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和教育,所以阅读理解中的提问、质疑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感情的最重要的环节。

1.提问。提问是导向,它决定学习的内容,决定情感教育的性质。提问力求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内容理解的统一。如《鸟的天堂》中,学生问:“既然画眉鸟被我们的掌声一吓,为什么还兴奋的叫着呢?”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让学生知道真正兴奋的是作者自己,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读想议相结合。读读想想是带着问题再次感知,并进行思索。这过程就是学生体验和评价人、事、物的过程。也是发展他们思想道德认识的过程。议议就是学生讨论发言,各抒已见,使知识面、思想内容更丰富、更深入。

3.鼓励质疑。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对文本、对老师进行大胆质疑,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独特感受。在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有学生就质疑:既然扫天游峰那么辛苦,老人又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何不退休回家安享晚年呢?我顺势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老人为什么会不愿离开天游峰?学生自然会想到是因为他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热爱生活。他们会更加敬佩老人自强不息精神、自信豁达生活态度。

四、在语文实践中,碰撞情感火花

第5篇: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一、教材类作业设计

1. 课前预习性作业设计。比如学习《詹天佑》,课文讲的是清朝末年的事情,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所以我课前布置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背景有较多的了解。这样的探究性作业设计会让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与文化、历史、道德相交接,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利于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2. 课堂深化性作业设计。抓住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写话。在教学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穷人》等,用课内几分钟完成写话作业。无论是讲读文中设计的作业还是阅读理解文章后留的作业,只要是当堂完成的,学生都乐于去做,而且完成质量高。

3. 课后延伸性作业设计。学习了《秋天的怀念》后,我这样设计作业:(1)请你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亲人听;(2)给亲爱的爸爸制作一张贺卡或写一封信来表达你深深的爱意。

二、单元专题类作业设计

新教材的编写很有特点,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以“温暖的回忆”为主题,让学生了解作者感受爱、奉献爱的经历。学习结束后,我布置学生继续搜集表达爱的诗词、散文、歌曲、绘画等。这样的作业设计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三、课外积累型作业设计

让学生准备几个本子,摘抄名句、古诗、成语、名家名篇等,以课本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优秀作业展览、名句接龙、说成语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我做好指导和定期讲评工作,发现好文章及时推荐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或推荐给有关刊物,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有时也结合重大事件或节日来设计作业,如小报型的作业“走进大自然”和“永远的记忆――5.12”“永远的记忆――2008奥运”都很有特色,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诵读古诗文”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课外积累型作业。每个学期每个学生都要背会15―20首古诗,在我的引读讲解中,学生由易到难,不断积累,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语文综合实践型作业设计

1. 课内外联系。如学了《蟋蟀的住宅》后,教师可推荐学生课外读《昆虫记》;学了一个单元的童话故事后,布置学生编写童话,办“童话天地”手抄报;了解汉字的发展,办一份“遨游汉字王国”的手抄报。

2. 学科间融合。学了《藏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戏曲,把自己搜集到的戏曲知识办成小报,在同学中传阅交流。

3. 校内外沟通。如让学生组成“错别字纠察队”,争当“啄木鸟医生”,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规范语言文字;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对比赏析;组织学生为商家草拟广告;就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评论;还可以结合我国的重大节日设计实践性的作业。

五、创新型作业设计

第6篇: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39-02

1.引言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绝不可能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也不应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该开拓小学生的视野、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的阵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接下来将结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希望真正让小学生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2.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跃性和教学质量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至于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呈现生硬化,比较死板,缺少灵活度。课前,不少教师都是非常认真地备课,用心设计教案。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很多教案以外的问题,无法按照业已设计好的教案来上课。这个时候教师则显得手足无措,于是不管课堂的实际情况,只会赶进度,把教案在课堂一读就完事了。这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有点照本宣科的意味,不以小学生为本,不以实际情况为依归,脱离实际,自然不受小学生欢迎,小学生的活跃度自然不够,教学效率必然低下。

第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小学生的角色定位含糊,教学质量不高。有一些教师为了改变沉闷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尝试把封闭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走向开放式,简单地认为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由学习。这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仿佛由“满堂灌”变成“满堂学”,由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从教师的步步为营的教学模式,变成任由小学生自由放羊的教学无纪律状态。这种现象说明了,教师和小学生的角色定位还是缺少明确性,有点含糊不清,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地位是什么?小学生又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呢?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的导向作用如何发挥呢?

面对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单方面地责怪小学生,而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驾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3.1 进行自主阅读教学,让小学生在阅读中自主选择沟通方式

小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形式的阅读体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特别急切地希望和他人进行交流,来分享他们自身的阅读感悟。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小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就应该尽量不要仅仅进行单一的师生之间的沟通,而应该让小学生自己自主决定沟通的对象以及方式,让他们既能够自由地和教师进行沟通,又能够自由地和同学进行沟通,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画图等各种方式进行沟通。

例如,在进行《詹天佑》一课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且选择他们最喜爱的一段来细细地品读,同时,采用一种他们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来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给教师以及全班同学。一些小学生对“克服自然困难”这一段非常感兴趣,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一些小学生喜爱“中部凿井和两端同时凿进”这一段,可以选择画示意图的方法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一些小学生则非常欣赏“詹天佑勇于接受任务”这段内容,可以通过介绍资料的方式来表现他对课文的领悟。

3.2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审美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优、感情丰沛的美文,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具有非常强的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引导小学生阅读这些课文以及讲授这些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借助音乐伴奏、美术图片、音像视频等直观的形式带动学生细细品味,感受文章当中蕴藏的优美意境。这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简单的文本阅读,而是一种人生体悟、生活情感的阅读,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感受美,长此下去,小学生必然会提高语文阅读兴趣。

3.3打造课外阅读文化,开展课外读书活动

课外阅读的广阔视野能够让小学生对各学科中所获得的新知识,在课外书中得到印证和补充,使小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和吸收知识。因此,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非常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可以利用教室的墙面进行设计和创意,把古今中外一些名人贤人爱书、迷书、痴书的事迹和感想择要张贴其上,用以标示和激励所有小学生想读、乐读、常读,也可把身边耳闻目睹的“读书”的事迹和感言贴上墙感召小学生。

为使小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相关阅读方法指导,如教会小学生使用字典等工具书;在平时的阅读课堂上注意对小学生进行泛读、精读、速读等常用阅读方法的训练与指导;注意让小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提高小学生的感悟能力与联想想象能力等。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索了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希望能够通过高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激发起小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树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3).

[2]逯宝和,汤.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小学电教(下),2011,(09).

第7篇: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表现性学习;理念;学习方式;教学改革

倡导“学以致表”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焦点之一。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performance)来主动获取知识。它强调由内而外,以内养外,通过表现达到善待自我与欣赏别人、个体多样表现与群体共同发展的统一。[1]表现性学习所信奉的基本理念主要是: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

一、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每当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孩子都特别高兴,而且爱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以获得客人的称赞。对此,大人们总是说,小孩子“人来疯”。其实,这是儿童的一种心理特征,心理学称之为表现欲。我们之所以经常说儿童是天生的发明创造家,这不是指大家都会有小发明小创造,而是说儿童都有表现欲。儿童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儿童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为了使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并注意保护儿童的表现欲,切不可无视或压抑儿童的表现欲。让儿童在不断的自我表现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儿童的表现欲,蕴含着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的无限好奇,对自身力量的一种尝试检验。正是通过表现,例如探究、质疑、摸索、尝试、构造、拼接、涂画、弹奏、儿童口头与书面沟通、操作或摆弄、身体运动等,儿童的天性得以充分展露。唯有充分展露儿童的天性,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例如,有位教师在上《詹天佑》一课时,通过“小小模拟招标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学生的表现欲望无限舒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在“招标会”上,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与险恶用心昭然若揭,他们那黔驴技穷、虚张声势、寸步不让“狗咬狗”的种种丑态被同学们“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当时修筑京张铁路的各种“人为”和“客观”上的重重阻力便也自然而然地“显山露水”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爱国工程师的形象也呼之欲出![2]

(一)相信学生有精彩的表现

教师要相信学生潜藏有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是可以健康成长的,都是有培养前途的,是有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的,而且有丰富的奇特的想象力,有精彩的表现。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当教师的都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不少后进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时表现得沉闷不语,无动于衷,而在某些活动中却生龙活虎,聪明伶俐;不少顽皮生,在课堂纪律约束时没有学习的兴趣,而一到课外却判若两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学生有否精彩的表现,关键在于教师。

假若教师在教学中能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设计生动有趣的表现活动,让学生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精彩的表现。在上述《詹天佑》课例中,教师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表现活动:假如你是詹天佑的小助手,你能帮他画一张设计图纸,并给大家汇报一下设计意图吗?课堂成了学生们精彩表现的天堂。在冠以“工程师小助手”头衔的“诱惑”下,同学们来劲了:他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画的画,演的演,讲的讲,还真是煞有介事的!从中折射出学生身上蕴涵着的巨大潜力,每个学生的心里都充盈着创造的激情、蓄积着表现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想法!每位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设计图纸是最佳的,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课堂成了他们彼此交流、合作、享受成功的乐园![2]

(二)尊重学生独特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的不同,他们所具有的“内心世界”就有差异。也正因为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因而在学习中,每个人的认知、情感、体验、价值观也会各不相同。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性、差异性,不能用教师自身的领悟或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表现。否则,将扼杀学生的个性,湮没学生独特的意想不到的精彩表现。

例如,有位教师教《暮江吟》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诗的字词及大意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诗美。学生的表现方式精彩纷呈:选择读的、选择画的、选择说的。教师问了一句:“还有别的方法吗?”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正在这时:

一个学生犹豫了一下举起手,兴奋地说:“老师,我可以唱吗?”“啊?”全场一片惊讶,包括听课的老师,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这位学生的身上,看得他有点不好意思了。我连忙鼓励道:“好呀,为什么不可以呢?”他想马上就唱,我笑着说:“慢着,先把话筒给他,再给点掌声。”学生的情绪上来了,清了清嗓子,就唱了起来。旋律是音乐教材第二册的补充教材《闪烁的星星》,他把“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改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更妙的是他把古诗的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反复了一遍。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脸上的笑容很灿烂。[3]

二、学生是表现的中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具有学习潜能并具有“自我实现”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不是要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资源、学习手段、营造学习环境,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在教学中,教师只是顾问,而非教导者,更非操纵者。表现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活动、学习、探究,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让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在表现性学习中,学生自己要引发学习动机、提出学习问题、设计表现任务、决定学习内容、规划学习进程、判断表现结果并能自觉反思完善。

在加拿大全国排名前十名之内的优秀中学圣·米尔德里德莱特伯恩高级女子中学,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成为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而学生的这种“表现自己”的愿望和能力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针对计划广泛收集、整理从书刊以及网络上获得的科学资料;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进一步了解科学事实,并获取证据;在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出自己的结论;用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等等。全过程都是以学生的学习、探究、表现活动为中心。

在一间宽敞并配有大屏幕电脑投影设施的教室里,我们观看了学生们利用两周时间,以小组形式外出调查、探究,然后所撰写的有关科学、历史题材论文的课堂展示会。三十多名女学生面对大屏幕,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坐在地毯上,还有的学生索性趴在地毯上,姿态虽然不一,但神情却都很专注。当老师让一个学生读出随机抽到的某个题目时,承担研究该题目小组的四名同学就一起走上讲台,面带微笑,从容地开始了演讲。她们通过操纵投影电脑,每个人依次分别介绍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探究过程和最终结论,并不时与台下同学通过互相提问进行交流。

主讲的四名学生充满自信,说话条理清晰,又不乏幽默感;下面听众提出的问题颇有深度,且针锋相对;双方辩论时思维敏捷,相互点评生动活泼……[4]

(一)学生是信息的加工者

表现性学习的结构或者说表现性学习活动的操作程序是以问题(任务)为中心,获取、释义、生成、表现、评价五个基本阶段构成一个表现性学习圈。[5]表现性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会搜集、获取、整理和吸收相关信息;在学生撰写有关科学、历史题材论文的表现性任务中,学生要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能自己选择与判断信息,并有较强的能力获取信息和资源,比如通过调查、收集、观察、阅读、交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学生自己还要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哪些信息应该保存,哪些信息可以删除或可以忽视;对精选出来的信息作进一步的解释与分析,明确其内涵,分辨其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某种方式对它们进行组织,并反复地进行思维加工,逐步达到对所获信息详细、深入的理解。在释义、理解、组织的基础上,学生自己要根据撰写有关科学、历史题材论文的表现任务需要,通过构想、立意等高级心理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生成外化展示的论文,同时,还要自己考虑演讲的对象、方式、效果等。

(二)学生是表现的合作者

在表现性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地位,或者说是倡导的一种基本组织方式,因为即使个人的表现也离不开团体的支持和关注。为此,在表现性学习的过程中,要重点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责任到人、协同互助、利益一致,分享经验,争取“合作共赢”。在撰写有关科学、历史题材论文的表现性任务中,学生不是个别来完成的,而是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来做的。他们一起外出调查、探究,然后合作撰写论文;最后小组的四名同学一起走上讲台演讲,每个人依次分别介绍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探究过程和最终结论。整个表现性学习的过程、表现性任务完成的过程都离不开四个人的有效合作,没有大家的分工合作,就没有高质量的探究过程与结果,也不能高质量地完成表现性任务。

(三)学生是表现的分享者

在表现性学习中,一方面,学生要有自身的责任感,把表现的过程看成锻炼、检验自身内化、习得、仿效的舞台。没有自身责任感的人,没有自我调节能力,表现时总差强人意,相形见绌。这种表现,除了偶尔能出出风头,矫揉造作之外,实际上并不会给表现者带来多少成功感。我们所倡导的表现,是要求每一个人都扬长避短,自我加力,拿出真才实学展示自己。同时,在表现的过程中,权衡利弊得失,选择最佳方式、吸取经验教训和提高充实自我。另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品格的,所以,每一个人在表现中给别人带来了愉悦和启迪,同时也从别人的反应态度中得到收益。在群体环境下的表现,不只是表现者的输出过程,同样是从观察者(欣赏者、效仿者乃至评论者)中汲取养分回馈自身的过程。更何况,自我的表现和他人的表现会产生彼此分享、相互激励、共同提高的效果。在上述加拿大圣·米尔德里德莱特伯恩高级女子中学科学课的表现展示过程中,学生彼此共享探究的结果。主讲的学生不是例行公事、讲完算数,而是要把自己的成果条理清晰、生动活泼地报告给大家;作为下面听众或观众的学生不是你讲你的、不关我事,而是积极参与、分享他人的经验与成果。所以,他们提出的问题才有深度、才会针锋相对,双方辩论时才会思维敏捷,相互点评时才会生动活泼。

三、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

表现性学习注重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人人参与活动,在实践中、娱乐中主动体验、合作、探究、获取、表现、分享。与之相适应,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表现为本”的趋向:帮助学生设计表现主题;帮助学生组建优质学习小组;点拨学生学习和表现中遇到的确实需要帮助的困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想要学习什么和表现什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表现内容和恰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挖掘有利于表现的课程资源;营造和维持学习和表现过程中的良好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并促进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并时常展示自我;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并在合作中分享快乐;等等。

(一)教师是表现的组织者

表现性学习是在教师精心组织下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表现性学习的信息与资源、表现任务与活动、表现展示与评价等,都需要教师的积极筹划、精心组织与准备。

例如,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组织学生的表现性学习活动。一位教师在教《三顾茅庐》时,在学生充分阅读之后,让学生扮演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以及文中的其他角色。使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角色在特定情境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角色的情感。学生表演时,教室里气氛热烈,扮演角色的、作为观众的,个个都兴奋不已,如身临其境。在此情此境中,学生对角色的情感,很自然移入所扮演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了,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3]

1.组织表现性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了各种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教材成为课堂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的学习从课本到课本。表现性学习首先要组织丰富的信息与资源,尽量让学生多吸收、多掌握,多积累,丰富内蕴,为外化表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组织信息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尽力挖掘教材中蕴藏的可表现因素;同时要注重拓展教材,增加信息量,打破学科界限,体现信息组织的综合性、实践性。

2.组织表现性学习活动

虽然说学生是表现性学习的中心,但也不是一切唯学生是从、教师围着学生转。学生由于受自身经验与知识水平的限制,在表现性学习中,诸如表现主题与任务的设计、评价标准的制订、学习气氛的营造、学习环境的创设、小组讨论的开展、表现平台的提供,等等,都需要教师的积极筹划、精心组织。

3.组织表现性学习评价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表现性学习的功能。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行为表现,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要关注思维的策略、水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整体发展。表现性学习要实施多元、多方法、多途径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与激励作用,使评价的结果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与表现的动力。

(二)教师是表现的引导者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头脑与思想基础、知识基础、行动的标准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能按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己的习惯、自己的喜好开展学习,这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知、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自己获得亲身体验、获取知识与感悟。当然,这并不是说就可以忽略教师地位,并不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跟着学生转,无所事事。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想让学生放开手脚,张扬个性,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现、善于表现,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的引导包括指导仍然是关键。可以说学生是不是能学得很有趣,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教师有极大的关系。表现性学习强调既充分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又努力凸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使二者有机地统一在表现性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在深入吃透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细心、耐心、诚心研究学生的前提下,通过表现任务的设计、资源的组织、任务的履行、结果的展示、评价与反思等,积极引导甚至是指导学生的表现性学习。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清平乐·村居》一课时,就是这样引导学生展示学习结果的:

师:刚才,大家通过阅读、看图、讨论等方法读懂了词句的意义,你还想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整首词了?

生:我想有感情地朗读。

师:好啊!

师:除了读,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了?

生:老师,我们同桌两个能表演吗?

师:这种学习方式好!演好了,就说明你读懂了!

生: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生: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画下来。

生:这首词应该有歌谱吧!我想把它唱出来……

教师把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作为课外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题。下一节课,让学生汇报各自探究学习的成果。[6]

1.学生的表现意愿需要教师的调动和激发

虽然我们说儿童是天生的表现家,但如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过于神圣和威严,那么,即使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有时也难免会战战兢兢,会在教师并不欣赏他们的神态表情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收敛和克制自己的表现,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与学生心理、行为表现的积极与否息息相关。我们认为,只有教师具有强烈的“学会表现”意识,注意自身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成为点燃学生表现欲望的星星之火,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表现的氛围与环境,才能维护与激励学生爱表现的天性。

2.学生的表现能力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培养

学生仅有表现的欲望和热情只是学会表现的前提。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意愿,还要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而表现能力与心理品质、知识底蕴、表现方法、表现技能等有关,这种相关因素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在学生主体的表现过程中得到渐进发展,同时需要得到教师有意识的引导、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盛群力,肖龙海,等.论倡导学会表现[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9):24—27.

[2]孙惠芳.让学生的表现欲望无限舒张──我教《詹天佑》[N].中国教师报,2003-08-05

[3]牟锡钊.给学生表现的机会[J].素质教育,2004,(3):47—48.

[4]翟立原.学生要有表现自己的欲望[N].中国妇女报,2003-04-09.

第8篇: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一、从人物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也有许多名人名篇。能让学生认识如巴金、冰心、老舍等许多作家,也能让学生认识许多名人,如、鲁迅等等。要想深入了解一位人物,仅仅看教材中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查找人物的生平、作品等自己感兴趣的资料,阅读该人物的其他作品,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介绍学生看一些人物的传记,让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这个人物,让学生对他的作品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主题单元之前,通过单元导学,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要认识的作家——林海音。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了解作者生平、重要著作等内容,便于更好地感受和体会课文《窃读记》中主人公小林海音对书籍的热爱和窃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学习作者细致地描写及独特的写作手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从背景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文章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内容,对现阶段小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难度。例如,《七律·》、《圆明园的毁灭》等文章,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久远,历史背景复杂,理解和感悟上都有一定的障碍。课前,师生对历史背景的搜集和探究策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的“四周黑洞洞的”、“碰壁”等含义深刻的词语,只要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对鲁迅当时从事的事业的了解则不难理解。课上,有了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的时代背景,查找与课文相关联的鲁迅的资料,以及教师的有效拓展资料的补充,难点不攻自破,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激发,课堂教学也显得别出心裁。

三、从题目拓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喜欢扣住文章的题目,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果在出示题目时,能引导学生抓住题目进行拓展性阅读会更加“锦上添花”。例如:《詹天佑》、《少年闰土》等写人的文章,师生共同进行拓展性阅读,搜集相关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在课文导入环节,交流这些资料,既减轻难度,又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的信息分析人物,还原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个性化地理解和感悟。

四、从重点拓展

许多文章,往往可以找到可以统领全文的一个中心句,或关键词。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紧紧围绕一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的“不可估量”展开教学。她通过出示图片、文献资料等拓展材料,充分激发了作为一位中国公民的骄傲之情,用巧妙地引导朗读,把学生的情绪推向了一个个。但再到老师用一个个真实的史料记载,揭开列强们的可恶行径时,随着老师一次一次地边擦去黑板上那些值得国人骄傲的国宝名称,一边沉痛地重复着“……没有了”时,学生内心的愤慨之火被立刻点燃。但这还不够。更为经典的,窦老师在这似乎整节课戛然而止之时,反问学生:“什么都没有了,但你心中留下的是什么?”绝妙的拓展想象,再一次点燃了学生们的思绪,再一次激起了那份爱国情感。

第9篇:詹天佑教学反思范文

一、融入情感,让读书绽放个性之花

语文课堂离不开读书,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及的:让学生在充满个性的、反复的自主朗读中理解文本,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以读代讲已普遍成为广大教师的理想选择,既然教师把朗读的权力交给了学生,就应当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空间,将自身对文本的不同体验与感受尽情地流露于朗读之中。这种情感的流露可以是一种语调,可以是一种表情,可以是一个动作,甚至可以是一声呐喊。每个学生对文本有不同的解读与认识,教师应当尊重并予以保护,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长江之歌》是一首现代诗,鉴于诗歌内容的抽象性与形式的特殊性,我选择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情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朗读。训练的重点不在于声音的响亮准确,而在于表达的逼真传神,这种表达在朗读的同时鼓励辅以各种方式,以追求读书的最佳效果。实践证明,融入情感的个性化朗读不但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好课文的主题思想,而且能让教师以逸待劳,事半功倍。

二、学会思考,让读书成为一种收获

读书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固然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思考,缺乏思考的朗读训练是有形无神,毫无价值的。如果语文课上的朗读训练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的整齐与热闹,而忽视了学生思考意识的培养与思考能力的发展,那对于学生的语文终身学习是极为不利的。课上,学生除了应当思考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之外,更多地应学会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教师应鼓励学生读书时像爱因斯坦那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此一定会从中得到新的收获。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同时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共同商讨解决。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问题,如:什么是两端凿进法和竖井开凿法、什么是“人”字形线路、帝国主义国家有哪些、居庸关和八达岭在哪里、华北和西北包括哪些地区,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尽管与本文关系不大,却是学生今后必然涉及的重要知识,在语文课堂的朗读思考中获得,无疑是一笔意外财富。

三、追求共鸣,让读书产生心灵共振

读书除了自己应当置身于文本境界,还应当将他人带入这种境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当以自己的情感渲染一种氛围,影响周围世界,让他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能与自己产生共鸣。这就好比观众观看了演员的表演后感动得潸然泪下一般,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像演员一样如此强烈地震撼着他人的心,那么学生的朗读训练必然会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记得上《花瓣飘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感受人物的心灵,在学习6-9自然段时我特地安排了一名军属学生朗读课文,这名学生由于有着同样的真实经历,读得相当投入,情感的流露可谓淋漓尽致,湿润的双眼代表了她的内心,令我和全班同学震惊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动,不约而同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这样的境界里,学生们的心灵能不产生情感共鸣吗?

四、尝试配乐,让读书给予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