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元素符号:表示这种元素,又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而言,其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
2.化学式: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得出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而判断物质的类别、物质的分子构成;由化学式和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可以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未知化合价;可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和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粒子中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的个数。
4.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除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外,还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接照“一写,二配,三注明”的步骤进行书写。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一般步骤为:设未知量;写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列出比例式,求解;简单地写出答案。
二、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 构成物质的粒子性质: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在不断地运动,粒子之间有间隔。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电子围饶原子核作高速运动;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十中子数。
3.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带电,分子和原子不带电。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只是构成物质的微粒间隔发生改变;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十B十…C,特点是多变一,化合价可能变。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十C十…。特点是一变多。化合价可能变。
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十BCB十AC。化合价一定变。置换反应是否发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果是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如果是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对应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元素化合价不变。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要看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三大物质的性质、制备、用途:氧气、二氧化碳、铁
1.制取原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利用加热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主要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夺取出来的过程。
2.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的发生装置。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都是利用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接触反应制取气体,因此可选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应用“固固加热型”装置。
3.收集气体装置的选择:根据生成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相对大小比较,气体在水中溶解性以及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气体的方法。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可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利用排水法收集,如氧气,氢气等
4,气体的检验和验满:检验气体应根据气体的特性选择正确的方法。检验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验满氧气,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验满二氧化碳,是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熄灭。
5.炼铁的操作:一氧化碳“早来晚走”,即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防止发生爆炸);反应完成后先停止加热,待铁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防止铁被进入的氧气重新氧化;处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含杂质物质的计算问题。
五、定律、规律:质量守恒定律、灭火原理
1.质量守恒定律:是在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此定律可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化学变化中表面不守恒的现象,可以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简单计算等。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定量解释某些现象时,关键要弄清楚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由哪些物质决定的,反应前的物质必须是“参加反应”的所有物质,反应后的物质是“生成”的所有新物质。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要把气体的质量计入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中,不能遗漏。
2.灭火原理: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任意一个条件,或撤离可燃物,或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或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六、酸、碱、盐的性质
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酸能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氢前】,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3.碱的物理性质: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无色酚酞试液红色。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发生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碱可以与某些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4.盐的化学性质:盐与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必须排在盐中金属前】,盐分别与酸、碱、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七、溶液和溶液的浓度
1.溶液的定义: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分为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概念 化学变化 溶解度
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有许多精炼的化学概念,这些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有待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 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辨析概念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意识。例如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腐败和瓷碗破碎等变化究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呢?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食物腐败之前可以供食用,腐败之后不能食用。为什么食物腐败之后不能食用呢,引导学生得出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所以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之前是陶瓷,瓷碗破碎之后还是陶瓷,只不过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从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有无新物质生成。
2 注重实验,用实验引出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对现象分析,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推理,来形成化学基本概念。例如,在讲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两个概念时,教师可以用剪刀将纸剪碎和将纸点燃的两个小实验来证明。教师可以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充分思考:在两个对比实验中变与不变的是什么?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看起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实验,学生在观察变与不变的现象时能回答出以下两点:剪纸的过程中纸的形状变了,但纸还是纸,没有变;纸燃烧过程中,纸由白色变成灰黑色灰,灰不是纸。引导学生讨论这两种变化又有什么不同,然后指出第一种变化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第二种变化纸燃烧生成了不同于纸的灰是化学变化,这样从这两个对比实验中引出了两种不同“变化”的概念。通过总结、举例练习,明确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意义,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在应用实验引出概念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实验的直接体验。
3 抓住关键字词,讲清概念含义
化学概念有着极强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化学概念的特点,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4 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另外如“催化剂”概念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概念之一。在讲解时要阐明催化剂是相对于特定的化学反应才有意义,它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也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5 加强引导,注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紧扣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又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如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P48关于“盐”定义为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学生根据定义可能无法判断NH4NO3、NH4Cl等物质是否为盐。对此,教师可以将盐的定义延伸拓展一下,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以后学生再遇到这类问题就不会困惑了。另外,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在介绍侯氏制碱法时,学生无法理解:NaCl+NH4HCO3=NaHCO3+NH4Cl的反应类型。如果教师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延伸为: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溶解度更小的物质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了。
6 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
物质分类一直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题型背景层出不穷,混合物和纯净物辨析区分更是许多省市命题考查的热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辨析,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如“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性质,有固定的化学式。“混合物”至少有两种成分,每种成分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而且每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据此学生结合自己的化学认知结构便可以正确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了。
7 系统分类,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
化学概念虽多,也是一个个地形成的,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概念逐步系统归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例如,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这几个概念后,总结这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突出元素在这几个概念中的主导地位,揭示这几个概念的从属关系、组成与构成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初探,其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但笔者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更多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之余将教学心得、经验撰稿成文,以飨读者,以达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不分地域的教学研讨氛围。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版
第一周 复习:化学符号
1、复习常见的元素符号;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合价能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会表示课本提及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周 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的颜色变化。
2、酸和碱的定义,溶液呈酸性和碱性的原因。
3、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第三周 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及盐的定义。
2、酸与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3、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第四周 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1、酸碱的腐蚀性(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3、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五周 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节海水中的化学
1、海水中的化学物质,海水制镁。
2、"可燃冰"和"锰结核"。
3、海水淡化技术。
第六周 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
1、海水"晒盐"过程--蒸发结晶。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和转化。
3、固体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降温结晶。
4、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
第七周 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与主要流程。
2、纯碱的性质及用途。
3、盐的水溶性规律。
第八周 总结假期学习情况
整理假期学习内容,落实记忆基础知识,整理好预习笔记。
要求: 1、按计划完成复习预习任务,并整理好复习、预习笔记(每周笔记不少于200字),开学检查。
2、预习时注意阅读课本,并完成"在线测试""挑战自我"涉及的习题,开学检测重点。
二、社会调查及科技论文(任选一题,500字左右,写在稿纸上,开学后评选等级,级部奖励)
关键词:化学教学;有效激发;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1. 向学生展示和呈现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有价值的,这样学生才会对学习化学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化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 在学习硫酸时,先让学生认识硫酸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用途。学生一旦意识到硫酸是有价值的,就会以很高的热情学习,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也会积极思考; 这样,当学习到硫酸的腐蚀性时,他们并不会因为硫酸有危险而立刻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如果先让学生认识硫酸的腐蚀性,他们就会对硫酸望而生畏,做相关实验时缩手缩脚,对硫酸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也就不会太重视,在这种心境下的学习很难产生有效的思考活动。
2. 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 》在原《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基础上修改后指出:“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新增27 个学习情境素材和三个有关科学探究学习的实例。由此可见,《课标》给我们阐明了思考、认识、理解、能力、素养之间的关系。在化学教学中,开展丰富的活动,目的就是用不同的方式和从不同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 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思考出有用的东西,从而感受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价值,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把活动设计和安排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问题,并能思考出相应结果,让所有学生对化学产生学习欲望和兴趣。
二、与学生的思维接轨
1. 在学生现有的经验基础上设置问题。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 》明确指出:“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学生的思考要建立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才能有效。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无论是举例还是阐述某个问题,都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生活经验,确保他们的思维和认识有起点和切入点。例如在探讨“自然界中的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这一问题时,以前我提问: “请同学们思考,海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如果是混合物,里面含有哪些物质?”学生思考很长一段时间后,只有几个学生能判断海水是混合物、里面含有盐。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后,我改成这样提问: “请同学们思考,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如果是混合物,里面含有哪些物质?”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大多数都能判断河水是混合物,里面含有人、畜弄在里面的一些可溶性物质。这是因为我校学生熟悉河水而不熟悉海水。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接起来,这样的提问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
2. 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创设问题。
在新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分析学生的思考活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理解教师的叙述和讲解以及他们在认知的道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很多教师常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把问题讲得准确而易懂,结果学生中只有几个成绩较好的似懂非懂,而绝大多数学生却一头雾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的问题,所讲内容没有触动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学生对教师讲的知识根本就无法理解、内化。学生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或所得结论,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有价值的,才能用之解决问题。下面是我用不同方式执教“软水与硬水”产生的效果
教法一:
教法二:
教法一主要体现了教师的思维特点,由于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有差异,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理解不透; 并且没有设置有效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混淆不清,又不会应用。教法二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设置明确、有针对性和逻辑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积极地思考,学生以思考促行动、让思考有结果、让行动有成就,学生虽然感到学习紧张,但很有兴趣,对知识掌握得也很透彻。因此,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思维接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情境设置明确、有针对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思考。
三、提炼思考素材
1. 让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得出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信息和结论都讲给学生,让他们没有思考和创新的余地。教师可以把信息呈现给学生,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收集信息,但结论必须由学生自主思考得出。如在化学实验中让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就是收集信息,如果学生收集得不全面,教师可协助或补充,但实验结论一定要由学生自己经过思考得出或在教师引导和点拨下思考得出。这种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结论,源于学生的思考,是学生的思考结果。对于自己的思考结果,学生不仅容易记住,而且很容易运用和变通。
2. 适时将学生思考引向深层次。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几点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66-01
1.创建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刚接触化学,颇感有趣,尤其是对化学实验。所以在堂课教学中,结合化学学科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特点,创设与生活结合的教学情境。例如"清水变牛奶""白纸显字""魔棒点灯""水火相容"等。一连串有趣的现象令学生感到它浓厚的趣味性和神秘性,一个个"为什么"油然而生,使学生们想学、爱学。
再例如,从酸雨对建筑物造成的危害中,还能引申出建筑被腐蚀的原理。建筑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那么硫酸是如何腐蚀到这些建筑的呢?通过一些提示和引导,试着让学生自己推导出这个化学方程式,增加他们的印象。通过同学们明白酸雨一系列的危害后,教师由此引导学生的环保意识,向学生提出如何减少酸雨危害的措施?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采用原煤脱硫技术、降低燃煤的含硫量;还有的学生回答:发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如煤的气化和液化)等。就这样采取一问多答的形式,通过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参与思,并根据一些已有的概念来认识到了知识点所应掌握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对化学的兴趣。
2.形象比喻和联想展开
初中化学计算教学中,涉及到原子、分子、微观粒子和离子计算,由于其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不容易观察与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形象比喻,积极展开联想,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例如:同质量Fe2O3和Fe3O4,计算铁元素质量比,通过形象比喻,将二种物质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前者为160,后者为232,比喻成为相似比例生活中物体,可以是篮球、排球,排球个数(Fe2O3的分子数目)为1/160;篮球个数(Fe3O4的分子数目)为1/232。前者铁元素质量是:1/160*2*56;后者铁元素质量是:1/232*3*56;这两种化合物铁元素质量比可化简得知。在化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亲自指导学生,在解决微观粒子问题中,应该借用生活中事物展开想象,生动比喻,有机联系微观和宏观,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观察。
3.概念理解――重在未知事例
我们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概念的理解,尤其是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去记忆概念的定义,因为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思维的对象就不再是先前做过的实验,而是某个概念具体的定义了。因此,让学生理解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对概念的理解不是表现在对已知事例的解释上,而是表现在对未知事例的解释上。因此,化学概念的理解重在给学生提供与概念建立过程中相似或相反的事例,以让学生去进行判断。如果学生判断无误,那我们认为其对概念的掌握是有效的,如果有误,则说明对于他们而言,概念仍然需要加强。
例如,对于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我们可以结合物理变化中的液化与汽化等,让学生判断水的汽化与铁的熔化等过程中参与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又如对于溶解度这一概念,其本指"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让学生举出不同的例子,如氯化钠、硝酸钾等,结合不同的溶解度让学生去描述、去想像、去构思,以便在自己的思维中似乎真的出现了不同的物质在100克的水(或其它溶剂)中慢慢溶解的情形。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孔子曾经说过,问题是"思之始,学之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听课以记概念、背方程式以及做习题为主,完全没有问题意识,更不要说体现探究的精神。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地影响了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效果。因此,进行探究式教学,关键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首先,教师要能够提出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例如,在讲授"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时,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酒精灯不能像蜡烛一样吹灭?为什么酒精灯的酒精不能够填满?在学生为这些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就能够将酒精灯的使用牢牢记在心里了,与让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在讲台上讲,下课再去背诵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其次,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否则就会打击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化学失去信心。由学生提出问题,要比教师提出来更自然,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意识。教师要及时找好时机为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
5."提炼要点"法记忆
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复杂,特别是一些概念,内容很长,我们要总结、归纳出一些方法。例如,这些概念: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不用死记硬背这些内容,为了同学们会应用,我用了常规方法,提要点: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置换反应:单站位置;复分解反应:相互交换伙伴。抓住特征要点就可以轻松解决问题了。
再如,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中的四要素:用要点"温度""百克剂""饱和""单位克"就可以应用了。这种方法化繁为简,使学生抓要点,有纲可循。学生易接受。教师教起来难度也小了很多。好的方法受益终生。
6.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实践证明,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开展合作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在占了绝对的主动,而学生却处于被动的位置,缺乏自主意识,阻碍学生思维的拓展,导致学生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实施。
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其中,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在小组内,学生没有心理负担,不必担心出错出丑,于是敢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碰撞,长短互补,不但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师要合理分配有限的课堂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同时,教师也要放低姿态,融入到学生之间,聆听学生的心声,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2020,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shipu/' target='_blank'>食谱鞣稚⒅?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2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构成有机物的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碳,硅是构成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2、SiO2是由Si和O按1:2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光纤的基本原料。
3、凡是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SiC、SiO2等)都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物理性质,且一般溶剂中都不溶解。
4、SiO2和强碱、氢氟酸都能反应。
前者解释碱溶液不能盛在玻璃塞试剂瓶中;后者解释雕刻玻璃的原因。
5、硅酸是用水玻璃加盐酸得到的凝胶,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
凝胶加热后的多孔状物质叫硅胶,能做干燥剂和催化剂载体。
6、正长石KAlSi3O8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K2O?Al2O3?6SiO27、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还可以制造光电池和芯片。
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这里MnO2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
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一定含有HCl和水蒸气,必须先通过饱和食盐水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就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
3、铁和Cl2反应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H2点燃后放入Cl2中,现象是: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这是工业制盐酸的主反应。
4、Cl2溶于水发生反应为Cl2+H2O=HCl+HClO,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含Cl2,具有漂白杀菌作用是因为含有次氯酸,久置的氯水会变成稀盐酸。
5、氯水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通入Ca(OH)2中可生成漂白粉或漂粉精。
6、检验溶液中的Cl-,需用到的试剂是,AgNO3溶液和稀HNO3。
三、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单质俗称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试管内壁上沾的单质硫。
2.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方程式为SO2+H2OH2SO3,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亚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3.鉴定SO2气体主要用品红溶液,现象是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4.SO2和CO2混合气必先通过品红溶液(褪色),再通过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最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同时证明二者都存在。
5.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为:2H2S+SO2=3S+2H2O,与Cl2、H2O反应失去漂白性的方程为Cl2+SO2+2H2O=2HCl+H2SO4。
6.SO3标况下为无色晶体,遇水放出大量热,生成硫酸。
7、久置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分解生成的NO2;
关键词: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课程教学 教学效果
一、引言
在新编高一化学课本中,《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仅有不到两页的篇幅,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重要性绝对不限于一节教材,其知识也不是一节教材所能包括的。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关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知识占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是中学化学的基本内容,是化学科学的基础。因而离子反应就成为中学化学中应掌握的最基本的反应之一。而离子方程式也就成为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应熟悉的基本化学用语之一。
随着学生以后在各个章节中所学知识的增加,陆续地要了解更多离子的性质(如HCO,CO,NH,NO,PO,HPO,HPO,Al,AlO,Fe,Fe等),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知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不断地扩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子反应的知识贯穿于中学化学无机化学部分的始终。这足以说明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金量达到什么程度,它对学生学好这门功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历届高考化学题来看,离子反应的知识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成为每年高考必考的热点问题之一。在选择题部分,多有判断离子组能否大量共存和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两种题型;在填空题中,多有填写几种溶液混合后其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的考题,也有让考生书写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的考题。这足见有关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考题在高考化学命题中所占份量之重。
通过对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关离子反应教学内容的分析,可发现除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外,其余都不是很难。但是许多学生往往对离子反应的知识掌握得并不好。概括起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不清楚哪些反应,属于离子反应哪些不属于离子反应;不熟悉离子反应的条件;不熟悉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二、关于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类型
离子反应看起来简单,但要真的回答哪些反应是离子反应,哪些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却是不容易的。因为离子反应不像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那样能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这种表面现象来划分,它涉及到反应的本质,但是由于中学化学中对反应的本质或机理一般是不予以讨论的,所以说学生很难从深处把握反应的本质。
究竟什么是离子反应?教材中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按字面意思理解,离子反应应该是有离子参加的反应。但是含有离子的物质很多,反应的情况又很复杂。所以当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把离子反应限定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教材就是取这种意见的。据此,可以说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这样一来,在其他状态下进行的反应虽有离子参加,却不能把它们归属于离子反应。
细观中学化学中接触到的离子反应,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或叫离子互换反应。这一类反应中没有电子转移,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此类反应是离子反应的主体。另一类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置换反应(例如Fe+2H=Fe+H;2Na+2HO=2NaOH+H);也有不是置换反应而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把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反应(Cl+2OH=Cl+ClO+HO)。
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按教材内容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是指离子互换型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而不是所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如上述有些氧化―还原反应是离子反应,但能发生的条件不在这三条之列)。
学习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关键,是要搞清楚怎样才算发生了反应。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学生就不必死记条件的内容,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那么,离子之间怎样才算发生了反应呢?无论是生成气体,生成沉淀或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从离子发生的变化来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反应前自由移动的离子在发生反应后不再是自由移动的离子了,相关的离子浓度减小了,这正是发生了离子反应的标志。所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虽然有三条,其实可以归纳为一条,就是反应过程中原来的一些离子确确实实要发生变化,或转化为某种气体逸出,或转化为某种沉淀析出,或转化为某种弱电解质,或转化为别的离子(如MnOMn,FeFe)。抓住了这一特征,也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学生学起来也容易多了。
关于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教学,我体会的困难之处在于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缺乏强、弱电解质的概念。这一点也是关于离子反应整个教学过程中困难之所在。离子反应离不开电解质的概念。但在教材中,这个概念一直到高三化学《电解质溶液》一章学习了关于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时,才比较完善,这是教学中必须注意并设法克服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全局来考虑和处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教学。我认为在方法上应分三个阶段。
1.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在高一化学进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一节教材的教学时,要让学生掌握好有关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最基本的知识。这一阶段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书写简单离子方程式的基本方法。概念一句话(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叫离子反应,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属于离子反应),意义两句话,条件三句话,书写方程式四步走。教师必须尽力让学生搞清楚这个“一、二、三、四”,力求理解熟记,落到实处。
2.强化巩固阶段。在学生学完这一节教材后,在后边各个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都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加强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训练。凡是能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的化学反应,尽可能让学生学习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随着知识面的扩展,学生会认识和掌握越来越多的离子的性质,一次又一次地为学生增加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训练内容和强化巩固的机会,从而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方法的目的。
3.归纳提高阶段。在学生学习了《电解质溶液》一章,掌握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之后,学生接触到的离子反应类型也比较完全。在此,教师应安排适当的时间对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进行归纳总结,以达到深化提高的目的。这对于学生在以后书写较为复杂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很有好处的。
四、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由于一个离子反应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化学反应的本质,而且能表示出同一类化学反应的本质,因此和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离子方程式有着其特殊的优点。
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并不很困难。但从教学实际来看,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产生的原因,少数学生属于对离子反应的概念本身掌握得不好,而多数则是缺少必要的、相对集中的有效的训练所致。
此外,中学各册化学课本的书末均列出了物质的“溶解性”表,它对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地分层次分阶段引导学生熟悉这个“溶解性”表,学生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出现的错误也就较容易避免了。当然,引起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出现错误的原因很多,有许多错误是由于粗心大意、训练不严格要求造成的。这些错误一旦拖的时间较长,就很容易形成习惯性错误,以后很难纠正。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所以,在安排学生进行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训练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从离子反应方程式一开始,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二是在以后各个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安排适当足够数量的练习。实践证明,无论教师怎样归纳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甚至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述,不断要求,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训练相配合,仍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只有让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碰碰钉子,才能让学生在吸取教训中得到提高。
五、结语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是高一化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业、考试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各种适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课本知识、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新课标高中课本教材教科书•化学(3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认知同化论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1963年提出的.认知同化论的核心内容是:(1)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是取决于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2)意义学习就是通过新知识和他们的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相关概念的学习发生作用来进行的;(3)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在认知同化论中,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主要有两个先决条件:(1)学生认可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有一种相互的关系;(2)学习的内容要能够将学生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先决条件具备以后,就要在脑海中形成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组合关系这样的概念.
二、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1.形成上位概念
初中化学教学是整个化学教学中最基础的阶段,而概念的教学又是其中很关键的一步,这里面就有很多上位概念.所谓的上位概念,就是学生认知中的涵盖范围比较广的概念.如物质、酸、碱、盐等,这样的概念就是上位概念.这一类概念的讲解往往比较抽象.对于上位概念的学习,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演示实验、视频等方式来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有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溶解度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采取实验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将等量的食盐、糖、氢氧化钙、硫酸钡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学生可以观察到食盐和糖完全溶解,氢氧化钙部分溶解,而硫酸钡则几乎不溶.在这样的一个直观的感受下,学生就可以理解物质在水中所谓溶解度的差异是具体怎样的一种差异.又如,在讲“碱的概念”时,教师不要急于去下碱的学术定义,而是要告诉学生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样的物质可以称之为碱,让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上位概念衍生出下位概念
在学习下位概念的时候,要让学生认可新学习的概念和以前学的概念是有联系的,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使得下位概念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在讲“酸性氧化物的概念”时,学生初次接触到这个概念可能比较困扰,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明白酸性氧化物是氧化物的一种,而氧化物又是化合物的一种,化合物又是纯净物的一种.这样的一种找上位概念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很快了解什么叫做酸性氧化物.在学习下位概念的时候,可以采用列图表或者关系图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强调概念之间的组合关系
化学概念的学习并不是单一的.化学世界本身探寻的就是物质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理清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例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有的学生就有疑问:化学中只有四种反应,为什么还会有氧化还原反应?教师要告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包含的只是四大反应中的一部分,是对化学反应的另外一种分法.在四大化学反应中,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则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把四大反应和氧化还原之间的关系这样梳理以后,学生对于此部分概念的理解就会更加印象深刻.又如,关于溶液的概念,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学生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这样的一种分法显然是错误的.这就像吃饭一样,吃饱并不代表吃得多,没有吃饱并不代表吃得少,这都是因人而异的.关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也是根据溶液的不同而不同的.当然对于同一种溶液,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三、结语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对策 化学概念 方法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当认知这一充满感性的科学世界时,需要认知者丰富而抽象的理性智慧。而化学概念是根据化学变化的现象、实质和事实高度概括出来的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概念的讲解过程常表现在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是新经验对已有经验的影响和改造,它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初中学生学习化学概念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一、造成学生化学概念学习困难的原因
1.学生个体之间经验的习得方式与认知能力存在着差异,九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关键发展阶段,个体之间的思维发展并不平衡,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科学学习的具体经验积累,难以直接接受抽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和高级的认知建构。
2.化学概念繁多,又相互关联,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记忆的困难。
3.化学概念抽象,难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比如分子、原子、元素这样一些概念非常抽象,往往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4.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造成学生认知的障碍,往往使学生感觉到难以接受。
5.从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看化学概念学习的困难。
此外还有教师的不合理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如何解决上述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困难,高效地进行化学概念教学?下面笔者谈谈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1.解剖概念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化学概念不仅用词严密,而且非常精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2.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
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可将概念分为以下层次进行理解:①“质量总和”是指反应物,且指完全反应的那部分物质;②生成物是指反应后生成的所有物质;③“质量守恒”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再如,剖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①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②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③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
3.注重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
比如说相对原子质量,1803年道尔顿首先提出,以氢原子质量为1作为原子量的标准,用比较方法测定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质量。后来鉴于氢的化合物不如氧的化合物多,为了测定原子量的方便起见,改用氧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质量为16作标准,来测定其他元素的原子量。后来发现自然界中的氧含有三种同位素,物理界改用氧16等于16作为标准,但化学界仍采用天然氧等于16作标准。物理学和化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原子量标准不同很容易引起混乱。1959年国际化学联合会、物理联合会一致同意,以碳12质量的1/12作为原子量的标准。
4.抓变式,巧变形
有些概念若死记硬背,是很难理解和应用的,但若结合概念的内容改写成公式或其它形式来表示,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可用下列形式表示:
a.化合反应:A+B=AB
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通过如此的变式或变形,则比文字叙述更简明、清晰,给学生一种深刻的印象。
5.新旧知识连缀成有机的整体
化学概念中,有些概念之间虽有本质的不同,但也有相互联系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讲解新概念时,可提出与已学过的有联系的概念作类比,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差异,避免概念混淆。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生成其它的物质;“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同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能否再分;“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同元。列表比较也是一种比较好的类比方法。
6.学生要充分理解概念之内涵,明确概念之外延
例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内涵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变,原子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没有变。即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和等于生成各物质质量和。外延是一切化学变化都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讲解燃烧时,内涵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外延是一切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例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概念的特点,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寻找其规律和技巧,概念教学的难点就一定会突破。
【参考文献】
[1]韦俊谋, 创新设计初中化学实验二则[J],民风(科学教育),2012(12).
[2]杨军峰.认知同化论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