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训练;学困生;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性、基础性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对于学困生只有通过多读,才能增强记忆,发展思维,思维活跃了,思考得越多,他们对知识的感受性才会越敏锐,学到的知识就会有所增多,自然就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抓实朗读训练,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呢?
在阅读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句段作为落点,展开训练指导,尤其对于学困生朗读的训练要有层次性、指向性,要针对学困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安排一些他们易于把握,易于抒感的段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困生入情入境从文中深受感染,以此调动朗读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这对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①、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象力,调动学困生朗读兴趣。
在文本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不仅是激发学困生朗读兴趣的有效方法,而且也是学困生感受到阅读乐趣的有效途径。如:《童年的水墨画》一课,我这样启发学生:课文是由三首小诗组成,并不是图画,同学们,我相信大家精读、细读课文以后,一定能把美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脑海,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状态极佳,马上投入到阅读中去,用心地去思考,尽情地去想象。在相互交流时,有个同学动情地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读书的小孩,坐在喧闹的街头,全神贯注地读着名著《水浒传》,汽车鸣笛,喇叭声响,一点儿没有影响到他。”学生通过想象,在回课文中体会动静皆有的画面,有感情朗读就很容易把握了。有“前人”的引导,我点了2个学困生来分享他们从字里行间中想象到的画面,一生兴致勃勃地回答:“我看到溪水清澈,垂柳倒映在溪水里。溪边一个钓鱼的小孩钓上来一条大鱼,高兴得笑了起来。”一生微笑着告诉大家:“我好像看到了一群小孩在河里嬉戏,全身都湿透了,凉爽又快活。”两人的朗读中都充满了快乐,尤其袁小平把嬉戏孩子们的顽皮展现得活灵活现……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描述着自己想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他们把课文读活了!
这样的朗读教学,我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前人”的示范让学困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入情入境地读,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展开丰富的想象,放飞创造的思维。他们体验到了童年的快乐,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在想象的过程中,他们感受了朗读的趣味,有了收获,有了成功。
②、感情强烈的句子可以运用回声式和层叠式两种朗读方法,激发学困生的朗读兴趣。
回声式朗读相当与合唱时的二声或三声部唱法,可把课文读出余音袅袅的效果。就一段课文而言,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第一组开始后第二组紧接着读,第三组紧接着第二组读…都是从起句读起,但组与组之间相隔两个字,造成后一组的朗读是前一组的回音,一层一层传播开去。
层叠式朗读是把学生分组,把课文按分句一句一句地读出来,前面的句子读的人少,越到后面参与朗读的学生越多,造成一种气氛磅礴的氛围。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戏院散场,人们乘着小艇散开,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段文字我请了一个朗读较好的学生和三个学困生配合读,指导学困生读后三句,越读声音越轻,越读速度越慢,轻柔的语调把学困生带入威尼斯的夜晚,当小艇一停,整个城市就沉寂,安静入睡了的情境之中。在朗读中真切感悟到艇动城闹,艇停城静的意境。
③运用引导式的朗读,激发学困生的朗读兴趣
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作为“引语”能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使充满主观意识的课堂教学活动得到发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我巧妙地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推进中强化感受,促使感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
④巧抓文中的数字,也能激发学困生朗读的兴趣。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文中有这么几个数字7、8、12、24、36、38、14、50,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情节,把一串数字连起来,看看你了解到了什么?这样巧妙的设置学困生很感兴趣,立马进入课文的朗读中。开始学困生只能说到数字在文中所代表的含义,渐渐地,在我的引导下,他们的思路拓宽了,由数字既想到了文中的人物,又联想到数字背后的故事情节,有的思维较活跃的学生还展开想象,看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学生的想象力也得以培养。
以上是个人对阅读教学中,激发学困生朗读兴趣的几种方法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在课题的研究中,我感受到学困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使朗读训练扎实有效,教师要用心创设情境,激发学困生朗读兴趣,使学生想读。因文而异,精心设计指导方法,使学困生会读。制定长期可行的计划进行训练,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困生朗读能力一定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熊梅,王显才.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课程教材研究所.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学;兴趣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所有从教者最为关心的。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亟待解决。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略谈几点陋见。
一、合理整合利用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不是简单地传递、灌输书本知识,而是结合具体教育情境批判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过程,其间涉及教材内容的调整和加工、教材资源的整合和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加强教材的二度开发,合理“利用”教材,而不仅仅只是“教”教材。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却很少在教材的处理上下工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主体参与,课堂会显得沉闷、严肃、过于死板。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此文要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父母之爱,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的。我首先结合实际,营造气氛。先给学生放“5·12地震”中的视频材料,把大家带到地震现场,然后给大家讲地震中发生的感人事迹,把学生身体里感性的神经调动起来,然后让学生在反复吟诵中领悟本文所表达的情感。以现实的情感影射书本的情感,将书本的情感变成学生自己的情感。
二、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去研究、去学习,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结合小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在意外界评价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两点。
首先,小学生的好奇心决定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疑问,想探知究竟,针对这个特点,语文教师在授课伊始,要有意识地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迫切想知道结果的冲动,然后集中精力听下文。
其次,小学生非常在意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他人的鼓励和赞扬能使他们更加积极努力地证明自己。针对这一特点,语文教师要多在课堂上正面地鼓励和肯定学生。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经常受到表扬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并且成绩提升得较快,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持久地付出努力。所以,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度,表扬与否以及用什么样的语言评价,都要斟酌好。
三、教学目标具体化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说:“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语文课文之前和备课之前,必须得弄明白最重要的一项:教授本节课,我要让学生学会什么,我要达到的结果是什么?或者更细致一些的教学目标都有哪些?教学目标主要可以概括为: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范围时,教师一定要考虑这三个方面,不可缺少。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要有不同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大纲认真分析,对教材认真研究,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列出这些教学目标后,针对每一项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的教”为“主动的学”
魏书生老师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动力,并能持久学习。比如,利用现代化手段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课件,使课本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语文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可在预习及课后复习作业中,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材料,或者通过细心观察总结,然后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自己动手搜集或亲身经历的,又会印象深刻,不容易遗忘。真正做到变“被动的教”为“主动的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职业生涯中需要不断思索总结的核心问题,它是教学的生命。我们必须以新课改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创新,科学熟练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以有效提问激活思维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活动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思考的平台,引发智慧的碰撞,激发求知欲,使思维能力得以灵动飞扬。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重视其思考价值,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能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能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才视之为有效提问。
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为促进学生思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教师要认真挖掘文本中的思维因素,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坚决摒弃那些学生不用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随口能答的提问。要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这样的提问即为有效。如一位老师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故意把课题中的“游”写成“画”字,一些细心的孩子看了,就急于提醒老师写错。于是老师提问:“鱼儿可离不得水,应该是在水里游呀!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正是本课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开始认真地研读起了课文。这一问巧妙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促成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特别要提醒老师注意的是,在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对重点需要进行巩固,重复提问容易引起学生疲劳与反感,成为无效提问。此时,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提问,让学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广,使提问依然有效,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积极性。
二、以有效提问激发学习情趣
利用课堂提问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感情波澜,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只有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打开感情的闸门,点燃灵感的火花,开拓思维的空间。这种积极的情感、情绪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对于学生来说,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相对有限,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千万不可忽略。
如一位老师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教学中,根据课文中的语句“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大家的以为这位父亲因为伤心过度而有些精神失常了”,提问学生:“这位父亲是否精神失常?”这个问题就很有思考价值,能激起学生探寻人物的情感热情。学生经过认真读书,激烈辩论后,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失常就是失去了一般人的常态举动,竟然在地震后的废墟中连续挖38小时;不失常是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才促使他做出惊人的举动——连续奋战38小时!这就是一种人间的崇高父爱!这一提问,不仅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积极的情感带动下,主动地阅读思考文本并能作出较为深刻评判。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努力寻求教学活动的最佳切入点,使提问能使学生产生好奇之心,疑惑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给学生留下可以再发展的空间。
三、以有效提问引发质疑追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问往往是一系列积极思维的开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方式。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问,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也应贯穿于课堂提问之中。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形成生动活泼的互动局面。
当然,这种愿意质疑的习惯需要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培养。比如常指导学生如何紧扣课题或者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提问;如何对老师的讲授内容或同学的回答进行质疑追问;平常对同学的个性回答允许保留不同的观点等。久而久之,相信学生的质疑追问能力一定能得到发展,也能提出一些有效的问题来。
例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在“雪地捕鸟”一段学习时,解决了作者为什么盼望下雪的问题后,一学生马上追问:“为什么要大雪下了才好去捕鸟?”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展开思维,踊跃发言,阐明观点。也更深层次地领会了课文所要说明的中心——“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以有效提问培养学习能力
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师应通过各种渠道,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方法的指导,在课堂提问时应融入知识方法的迁移,渗透学法的指导,逐步引导学生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学习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学习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76-02
新课程改革召唤“合作学习”。它不仅仅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合作小组的环境里学会与他人互相交流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有效措施,也是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从根本上改善课堂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课题的提出,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一、具体研究方法及具体做法
1.研究的方法。
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教师备课、参与集体备课、推门听课、参与公开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当前小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为本课题实施提供依据。
公开演示讨论法:通过集体备课、开设公开课、主持教学讲座等交流的平台推介自己的教学环节设计理念,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问题的讨论,赢得他们的参与、支持,并听取合理化建议。
行动研究法: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创新,总结经验,在反思中提高。
经验总结法:通过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并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进行研究和总结,从实践中归纳和提升小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具体做法。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氛围。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注重利用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怎样使用字典、词典,训练查字典、词典时迅速,准确。教会学生抓住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和总结这五个学习环节,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拓宽学生视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学生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制度。
(4)科学分组。在试验中,我根据学生成绩、特长、性别、爱好等各方面的不相同,将学生分为几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前后排合作四人为小组效果最佳。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将两个四人小组进行合并八人小组合作最佳。
(5)合理分工:小组长主要针对合作小组各成员在课内进行调控,课外进行管理;记录员是对合作小组各成员的讨论结果或实践过程进行记录;检查员是检查合作小组各成员在活动中是否能够各尽其责;报告员是在反馈或交流时,对本合作小组的讨论结果或活动结果等进行汇报。
(6)培养合作意识。在学习生字、阅读、古诗、分角色朗读、口语交际等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布置任务――老师提出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调控下共同探究,完成任务;反馈交流;老师小结。经过课内外的合作,校内外的合作,学生有了合作意识,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有效合作能力得以提高。
(7)双向、多元评价。在试验期间,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评价,要从课内外的有效合作、组员成绩之和、组间互评、小组自评等方面去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对每个组员的评价,要从成绩、特长、综合能力、品质、与他人的合作、组长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方面去综合评价。
二、研究的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的合作技能初步养成:
1.合作中,学生已学会了根据教师及同学提出的问题,合理收集问题解决所需的各种数据,具备了运用这些数据,分析、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数据的收集中有了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2.学生能够用富有逻辑性、条理性的语言来阐述小组的基本观点,描述小组开展的相关活动,叙述小组讨论的结论。语言通俗、易懂,说理有层次。
3.在交流中,学生会主动发表自己对事物的观点,能结合同伴的观点,调整自己的思路,产生更为新颖的想法,合作的意识初步的养成,合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在合作中,学生能认真记住老师提出的操作要点、合作的要求;能认真按照小组的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思考老师的提问、倾听同学间的发言,合作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5.学生能客观地从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等。
通过合作学习的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好局面,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提高了。在课题研究期间,我本人重在体现合作学习的论文获省第七届蓝天杯论文大赛三等奖,示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巨人的花园》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受到好评。靳晓宁多次代表“茉莉花开”工作室成员在全区上好“阅读教学”示范课,得到一致好评。我、靳晓宁、胡春玉、徐培华、冒伟五人分别获宿迁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宿迁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宿城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称号。所以,合作学习的运用使教师实现了有效教学,更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成长与历练。
三、总结
一、拒绝脱离言语情境的“语用”设计
遍观时下语文课堂中的“语用”设计,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的多,而体贴入微、如虎添翼的少。将文本内容与具体情境置之不理、抛之脑后,只抓住外在的某种“修辞手法”,挖空心思地引导学生做所谓的“语言训练”。结果是课堂教学成了七零八落、一地鸡毛式的句式练习或修辞方法训练。学生所得的是干巴巴的、毫无活力的概念化的所谓“句式特点”,很难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写作能力。
文本的内容和形式是难以截然分开的,揣摩言语的形式,在于引导学生品味某种形式结构是如何丰富地呈现与传达出内容情感的,而不是简单地抽离形式,做一些无谓的填字游戏。如果仅仅是绕着外在的形式训练打转,没有关注研究形式感的内在意蕴,便是有形无神、有形无质、有形无实。
《荷花》(三年级下册)一文中有这样的片段:“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位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来说说荷花开放的几种姿态并理解是用排比的方法来写。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家用排比的句式来形容同学们上下课的情形,并进行交流。学生们无非就是说“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睡觉;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追逐”之类的话,这样的教学就是无视文本的情境,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刻板的语用。
另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他引导学生品悟这个排比句如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荷花的美,如用动作的词,化静为动;如用颜色的词,色彩丰富而协调;兼用多种修辞手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看大屏幕的荷花千姿百态图,让他们加以想象,用上刚才领悟出来的方法来描写各种各样的荷花……交流之后,老师问:“荷花姿态万千,想也想不尽,写也写不完,那么文中的一个标点应改为什么?”学生们默读后,心领神会地指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中的最后一个句号,要改为省略号!因为,这样才能显出荷花无穷无尽的美。”
承接并紧扣言语情境进行“语用”设计,就是指向对文本内容、情境、思想的拓展与丰富,通过领悟形式结构的奥秘与真谛并运用形式结构进行实践训练,从而深化对内容及思想感情的感悟和理解,充分体现了文道交融,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二、拒绝脱离学生学情的“语用”设计
语用的设计是否有效,主要在于考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是否关注这种语言形式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是否关注学生的具体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水平达到什么层次,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训练。尤其是,在教学中,我们要秉守奥苏伯尔的教导,探明学生已知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探寻文本最富有特征的言语形式及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结合点,从而进行语用训练,才能对学生写作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所助益。
我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语用设计上跟着感觉走,随心所欲,无所依托。其根源在于,一方面是对于教材中言语知识及能力的结构系列不清楚,另一方面是对于学生习作中的问题与困难不甚了了、凭空设想。所以在具体语用教学中,没有根据学生已有的学情,不是拔苗助长就是没有思维难度,使语用设计无度可循。
比如五年级上册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的语段:“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归纳本段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方法来写的,然后就以为这是语用训练,是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细细品析这个语段的最大特征是在结构上同义重复,同一个意思不断地重复三次。那么,在语用训练上可以如此设计,让学生们想象一下,还有不同的人可能前去劝说和安慰。他们各自会怎么说,父亲又是如何回答的。请用上面的方法(同义重复的方法)来续写。然后,学生们进行交流……交流完后,追问,“对啊,那作者为什么不继续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往下写呢?”引导学生们理解这样的一种表达意识:一般来说,重复的结构是以三次为限,再重复,可能就会变成嗦了。
语用设计不能在低水平上徘徊,炒冷饭;也不能在人所共知的“概念”上打转,泛泛而教。我们需要突破形式上的所谓“方法”,深入把脉言语奥秘,基于学生的学情,抓住文本形式的内在结构,构建一种形神兼备的言语训练。
三、拒绝脱离言语特点的“语用”设计
不少所谓的语用设计显得不精不深,不关痛痒。深省之下,不过是浮皮潦草,浮于一些表面的概念,一些人所共知的、一眼望穿的所谓的方法。没有细致地揣摩语言形式背后的内在规律与深层结构;没有品味言语表达的节奏、韵律及内在的情感基调;没有用精益求精、细处求细的眼光去透视与发现言语表现张力之中潜藏着的奥秘所在,而是以非常轻率的姿态来面对非常美好、丰富的言语形态。如此就是粗枝大叶、粗疏简陋,很难培养精细、敏感的言语生命。
《桂林山水》(四年级下册)一文中有这样的语段:“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有位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排比的写法并让学生用这种句式来形容天上的云。那么,这样的语用训练其效果如何呢?显然是低效或无效的。应该引导学生去品味,这句中含有几个啊,是作者的感叹与赞叹,是对漓江水的一唱三叹。明白这其中用了感叹。其二是排比句中的每个单句中,后半句是对前半句的具体补充。其三是有些单句中兼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就意味着引导学生品悟这一言语形式不是简单的“排比句”一言以蔽之,而是让学生明白这一排比句与之前的排比句有何“独特之处”。这是真正的言语的奥秘与特点。当学生们领悟了这些写法之后,然后引导他们用这种言语形式来写家乡的溪水的特点时,整个表达就会显得更细致、更传神,学生们的语言品质就会在这样的语用设计训练中得以改善与提升。
宗白华先生说过:“文学是如何地经过艺术家的匠心而完成,借着如何微妙的形式而表现出来,这不是‘常人’所注意,也不是‘常人’所能了解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于细微中见精神,于细微处见精妙,于细微处见写法。
叶圣陶先生说得相当透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叶老提出的“合于法度”,就在于“言语结构的法度”。唯有我们深刻地领悟并引导学生领悟言语结构的内在法度,我们才能创生出活的言语教学,才能创生出有深度的语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