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间文化的产生是以传统民间社会生活为基石的。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大环境练就了民间文化的造物理念、生活方式、生产形式、信仰、价值观以及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如:在农耕时代下,人们的思想上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多子多福的期盼、对风调雨顺的期待、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对“佛”“神”的尊崇等,并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蕴含在生活中,产生了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功能的剪纸、年画、皮影、民间玩具等等艺术形式,结出了丰硕的民间艺术果实,这些艺术形式具有“自给自足”“纯手工”“朴素”的特点,与生活紧密相关,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体现了在农耕文明历史条件下的传统民间文化特质。并且,民间文化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对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存在产生着重要影响。正因如此,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平衡对民间艺术的繁荣具有决定性作用,民间文化生态平衡性可以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反之,民间文化系统的生态失衡将直接导致民间艺术的落寞,甚至会使其退出艺术舞台。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精神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用上了科学技术带来的高效农具、住上了宽敞的高楼大厦、贴上了时尚的装饰画、玩上了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电子玩具等。从民间文化自身来看,其所处的“自然—文化—社会”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社会要素都发生了改变,这使得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下的农耕时代背景逐步消失,因此,民间文化的生态平衡性受到冲击。民间文化的失衡,使得生长于民间社会生活之上并承载民间文化内容的民间艺术也丧失了其生存的土壤,导致了许多民间艺术作品粗制滥造、庸俗、肤浅并且种类在日益衰落、流失。民间艺术失去了广泛的民众基础,不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要么被认为是“落后”的东西退出市场,要么被认为是“古董”束之高阁,失去了原有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那么,该如何去拯救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呢?如何让民族文化中的瑰宝重新散发出光芒呢?
二、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的发展
1.处理好文化发展,把握文化主流
民间文化根植于广大民众的生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等诸多因素发生改变时,人们更快、更方便地接触到各种现代的、外来的文化形式,并快速地被感染和铺开,这使得传统的民间文化受到冲击。因此,处理好文化的发展,建立健康、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是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形式发展的根本。民间文化应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发展,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提炼,即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将封建的、愚昧的、不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部分进行舍弃处理,将现代文化中的内容融合在传统文化中,实现既有民族传统文化根基,又具时代性和生命力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主体,形成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其次是融合外来文化元素,正确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文化形式和内容,壮大文化队伍,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使多种文化形式融合在文化队伍中,才能形成完善的、适合时代需求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给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使民间艺术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
在构建现代的、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文化基础上,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是对民间艺术的延伸与发展。张道一提出“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民间艺术的“母性”特点就在于:它以文化根基为养料、具有繁衍发展的能力。这就我们需要抓住繁衍的内在动力,去发展更多的艺术形式。就传统的民间艺术造型形式和内容来看,不管是剪纸、年画、泥塑玩具,还是皮影戏,它们都具有共同之处:是以民间固有的美学理念为审美尺度进行的造物活动,具有艺术性、民俗性,是生活和审美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人民大众的理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真正‘为生活造福的艺术’”。也就是说,民间艺术之所以具有魅力,是因为其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盼。那么,就造物物质本身而言,其造型形式、风格、内容、表现的手法、新的视觉形态就可以根据现时代的审美、时尚、甚至是新型材料等等方面去挖掘更多的素材和元素,提升和扩展已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美感、丰富素材及主题,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内容,更贴近人们的现代生活。这样的民间艺术就再不会是古董和文化遗产,而是民间艺术的再生和繁荣。
3.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
论文摘要:首先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其次着重分析我国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助政策,在此基础上针对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补偿政策提出了制度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1引言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我国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6329.47万hm2,森林面积15894.09万hm2,活立木总蓄积量124.88亿m3,森林蓄积量112.67亿m3,森林覆盖率为16.55%,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8个百分点;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28hm2,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1/5;人均蓄积量为9.048m3,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72m3的1/8,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虽然从1998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在“九五”《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提出:①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19%,达到遏制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②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4%以上,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③2050年全国宜林地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但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面临着现实的困难:森林建设和保护缺乏资金。因此,资金问题也就成为解决森林问题的关键。为此,急需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造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
2.1基础研究薄弱生态价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难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而且补偿对象有时很难准确界定。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生态补偿标准和对象,成为制约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实施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2.2补偿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建立良性投融资机制资金渠道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补偿的重点为西部地区,而且以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及其配套措施为主要形式;投入主要以国家为主,地方投入较少;有限的资金主要以毛毛雨的形式,分散用于各个地区,造成资金的低效使用和浪费。
2.3现行的财税政策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例如,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政策,计税依据是销售量或自用量,而不是开采量,客观上鼓励了企业对资源的滥采滥用,造成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4征收和使用方式不合理目前,基本上是采取“搭车收费”的方式,收费和使用主要以部门或行业为界,如水利部门收取水资源费、环保部门收取排污费、国土资源部门收取资源费,部门间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合力,也没有真正实现收支两条线。其他相关行业和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得不到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单位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2.5全国还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督,资金的收取和利用都存在很大的漏洞。目前许多证据已经证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的生态建设项目和补偿广泛存在着地方和部门渔利行为,高额的管理成本已经危及到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2.6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的《防沙治沙法》、《土地承包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对植树造林、草地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约束力不强,法律条款之间存在着矛盾,影响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如在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承包人多年投资造林,好不容易等到成材,但法律不允许种树人随意采伐、挖掘具有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的植被,受益艰难,挫伤了当事人投资种树的积极性。这类事例成了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的典型案例。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3.1建立健全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益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改进转移支付办法,突出对生态地区的转移支付;设立对重点生态区的专项资金支持模式,将中央因改革所得税收入分享办法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引导省级政府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如东部沿海省份向对口支援的西部省份予以各种形式的实物转移支付(如技术、设备、资产转移等)和价值转移支付,东部地区开征生态环境费(税)设立“西部生态补偿与生态建设基金”。
3.2强化生态补偿的税收调节机制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增收水资源税,以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的开发要逐步提高税率;扩大土地征税范围,并适当提高税率;发挥消费税在环境保护方面“寓禁于征”的调节作用。
3.3拓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筹措渠道今后可以继续利用国债这一有利的筹资手段,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同时可以考虑发行中长期特种生态建设债券或彩票,筹集一定的资金。提供各种优惠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到环保产业,争取在股票市场中形成绿色板块。提高金融开放度、资信度和透明度及加强投资制度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引进海外资金,积极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于生态项目的建设。
3.4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研究工作开展生态保护立法研究,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依据。根据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的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补偿对象;在财政支付能力有限、政府控制力不足的条件下,加强产权改革制度的研究,调动民间参与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将政府主导型生态治理模式逐步转变为民间主导型治理模式。
3.5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的收费制度逐步扩大排污收费的范围,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加大收缴力度,加强对有关部门行政不作为的监督。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收费的实践,制定严格的征收标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征收的生态补偿费应该专款专用,用于生态恢复和补偿。积极探索建立生态破坏保证金(或抵押金制度),实施费改税的政策改革,建立基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4资金筹措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可考虑以下筹集途径:
4.1国家财政拨款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显示,财政是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物质基础。生态公益林的受益者是全社会,应由财政支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费用。因此,财政投入应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主要资金来源。国家可通过财政专项补助、事业拨款及免税的形式,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资金扶持。
4.2征收生态安全保险金建议增设生态安全保险金,对每一从事砍伐、经营木材产业的组织和个人在获准砍伐资格时,缴纳一定比例的保险金,以维护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并且在森林资源生态安全出现危机时,可以用此项费用保护管理森林资源。
4.3向受益人收取森林资源生态补偿费征收项目可包括: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木材加工、贩运、征用、占用林地,狩猎,野生动物养殖、经营,森林旅游,风景区的商业活动等。可考虑从电厂电费、生活和工业用水、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生态补偿费。
4.4生态法人公开募集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基金生态法人可以向社会筹集资金,其来源渠道可以是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国内单位、个人的捐款或援助。
4.5林业部门补偿林业部门从育林基金或造林更新费中提取部分公益林补偿基金,主要用于公益林的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科学研究等。
4.6发行生态彩票由中央政府授权并下达发行额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发行生态彩票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基金。
5设想
5.1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依据森林资源除了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生态环境效益,森林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有一定的费用投入。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外部性,把这种外部性内化,就需要对森林生态进行经济补偿,这样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
5.2明确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筹集的途径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除了国家出资以外,应当根据“谁收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其他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的应缴份额,从而体现了生态效益的社会共享共担原则。
5.3明确森林生态补偿的对象和范围重点防护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其他重要的森林生态资源区,应当作为森林生态补偿资金重点补助的对象和范围。
(一)何为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不同于其他设计的首要表现在于对象的不同,比如说服装设计以服装为对象,家具设计以家居用品为对象,每种设计种类都有其特定的目标群体。环境艺术设计的目标是一定的空间或者说是环境,在这种设计中要把环境中的所有因素考虑进去,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在环境的承受能力的范围内力求舒适度和美感达到最高水平。
(二)从本质上理解生态理念从本质上说生态理念区别于以往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更加强调生态的重要性,相关行业的开发设计人员必须要把人的活动和自然的规律统筹起来进行考虑。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学理念的基本价值取向
(一)把生态纳入考虑范围的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一种崭新发展观念,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们不再狭隘的只以自我的利益为中心,不再肆无忌惮的为了达到经济目标随意破坏环境。人们开始意识到征服自然是一个多么愚蠢的想法,还认识到人类只有把自身的行为和活动范围控制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创造力。
(二)把生态纳入考虑范围的伦理观。一提到伦理观,大多数人的思想都会局限在人类社会范围内,然而现在的伦理观在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时开始把生态作为一个衡量标准。这种新型的伦理观念在评价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时不仅考虑他的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中其他人的生存发展,还考虑到这个个体的行为是否会对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造成危害。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领域,不仅包括除去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还包括非生命体。生态伦理观把其他成员放在与人类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强调人类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地球上生存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的负向影响。
(三)把生态纳入考虑范围的美学观。这个美学新理念产生在生态学和美学的交叉领域,这个观念的研究范围是:什么是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究竟用何种形式展现自己;生态美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等。这个新观念认为基于生态平衡的生机盎然的环境,比人为创造的环境更具有吸引力。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原则
(一)要敬畏自然。虽然我们一直在探索自然的奥秘,但不得不承认有很多领域我们人类尚未能发现和解释。唯一有一点我们已经逐渐达成共识:自然界伟大而神秘,尤为值得人们敬畏的是它对自身的维持和修复功能,我们要尽量少干预,以便为实现生态的白我恢复留出足够的空间。
(二)少干预多促进的原则。前面已经说过自然界自身具有强大的恢复和维持功能,这种功能是我们人类无法比拟的,为了最大限度的在环境设计中保护生态,我们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场地的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要为自然界最大程度地发挥发挥自我恢复功能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以科技的力量做辅助。在全球人类的共同努力下,当今的科技发展以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这种高水平的科技发展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为更加生态性的环境开发和创造提供了可能性。
(四)使艺术参与其中。设计既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艺术。为了实现人们对美感的追求,设计师在开发和设计环境时要使艺术参与到设计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新环境在展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展现艺术的美感,使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接受艺术的熏陶。
四、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结合上述的论述来说,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影响和作用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生态设计与保护的影响。接受生态理念的设计师与排斥这种理念的设计师相比,前者在进行创作时,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去对自然环境做一定程度的更改和变动。
(二)在恢复与促进生态中的作用。与过去相比,现在的设计师开始以废弃地作为设计对象,而且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普遍。用生态的方式修复场地肌肤和创造条件促进场地的自我恢复,将成为设计师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在补偿与适应生态方面发挥的作用。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开始着手恢复被自己损坏的环境,补偿性环境艺术领域的工作者目前的主要工作集中在运用科学技术的辅助力量,寻求对环境干扰最小的设计方式和元素。
古往今来,社会都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创造的,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和奉献,都不可能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飞速发展。“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人类文化的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和无性中的所谓‘女性’。”“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一中国家庭的普遍观点,不也正说明了男性和女性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孰重孰轻之分吗?如果男性和女性不能和谐共存,如何推动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生态女性主义者普鲁姆德(ValPlumood)看来,“对二元论的划分既不是中性的,也不是随性的,而是由具有鲜明对比的两组概念构成的————统治的概念和屈从的概念,即相互之间形成了相互对立和排斥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立足于对文学研究的多角度结合,着眼于女性的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统一,不仅把女性和大自然的联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对男权思想的“二元制”社会给予了批判,同时为女性争取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要求而尝试探寻新的文学批评理论构建。而在生态学中,环境主义者认为人类奴役自然、破坏环境,自然环境成为被男权社会统治的人类社会压迫的对象;而在人类社会内部,女性主义者则持女性思想被男权奴役,女性生活被男性世界操纵掌控,成为“失语者”,也成为男权社会的牺牲奉献者的观点。由此可看出,“环境”和“女性”两者之间的确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同为男权社会被统治和被奴役的对象,这样就使得“同病相怜”的两者惺惺相惜,仿佛两个亲密无间的“闺蜜”。而大自然往往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比喻成母亲,也常常被用第三人称“她”来指代,这更使得生态女性主义者情不自禁地把两者纳入到共性范围内进行研究,把女性争取自由的权利和自然获取救赎的渴望作为研究的最终目标。生态女性主义是站在女性的立场来分析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刻不容缓的环境问题,因此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相对于生态主义学说而言,更具有女性敏感、细腻的独特研究角度和审视点。如果说生态主义理论者们是主张以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环境的种种危机进行展开研究,那么生态女性主义者则主张从两性和谐的前提下,从女性细腻、敏感的眼光透视男权社会解构“二元式思维模式”的人类中心主义,指出生态社会的种种自然危机后的罪魁祸首就是男权思想的独霸地位。“生态女权主义把道德观建立在关心、爱护和信任上,把人(包括男人和女性)在私人、家庭和政治上的关系视为平等,也把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视为平等伙伴,而不是控制和统治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并不是主张用女权思想代替男权,而是用一种更理性的方式,反对男权思想的压迫和束缚,争取妇女话语权和地位的平等,不再以二元式的思想模式和世界观来统治世界,让男性和女性之间形成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为这一点也正是体现了对和女性有着密切相似性的自然世界的解放和拯救,众生本应平等,让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合作共赢。可以看出,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立足于男权社会里男性与女性的相互关系,但却从另一个角度洞察了深深藏于人类统治主义理论中的人与环境之间也存在隐形的相似关系。以此为着眼点,生态女性主义可以说有了在生态环境学理论上的合理性。
二、沐浴在清洁理论思想下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春天不应该是寂静无声的,死气沉沉的;她的春天应该是万物复苏的,生机盎然的。美国海洋女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早在其《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1963)一书中,通过描写一个绿色美丽的小镇由于生态环境遭受人类社会严重污染而沦为一个黑色死亡之镇的生态事件,揭示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正在被人类的生产和生存活动而破坏的现象,因为杀虫剂DDT等农药的滥用使得地球环境受到了长期的危害,使得人类生存也受到了相应的威胁,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春天不再像春天了。“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处可逃的有毒废弃物、酸雨和各种导致内分泌紊乱的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世界了,这些物质影响了生态界性激素的正常机能,使雄性的鱼和鸟逐渐变性。城市的空气里混合着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苯、二氧化碳等许多污染物。在高效率的农业经济的背后,是地表土的天然功能已被彻底破坏,谷物的生长完全需要依赖化肥。用死家禽制成的饲料喂养牲畜,造成了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崩溃的疯牛病,而后又再次传播给人类。”英国生态批评理论的代表性人物乔纳森贝特(JonathanBate)教授对生态社会的这段描述恰恰反映了一个健康绿色和谐的生态社会不仅是一个无污染的清新干净的世界,更是一个没有等级压迫和奴役的绿色春天般的新世界。女性和自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女性与自然本身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人类社会对妇女统治和对自然统治的关系。生态主义者只能孤军奋战,为反抗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遭遇了各种艰难险阻,为争取人与自然的平等之路变得十分艰辛。而“女性主义在运动初期,平等问题是女性思想关注的中心。当时的中产阶级女性,受当时社会革命潮流的冲击,她们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对束缚女性造成男女不平等的各种现象进行抨击,鲜明地树立起女性摆脱束缚的旗帜。”同样,女性主义运动也由于“势单力薄”,在反抗男权,争取解放的道路上,会遇到纷繁复杂的斗争形式,这样,反抗之路就会变得更加漫长,胜利的希望就会愈发渺茫。虽然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几个世纪,确实发展和壮大了,但如果能找到“同盟军”,建立统一战线,一定能更快地更有效地获取最终的胜利。可以说“自然环境”就是“女性”在反抗男权社会运动中最好的“闺蜜”,生态女性主义者正是从绿色生态思想角度,思考女性在男权社会里不平等和被压迫的现状,用全新的双重视角和战略的眼光,审视自然和女性的相似之处,将这对盟友共同的遭遇和使命相结合,开辟出了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解放女性之路。生态女性主义批评文学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清洁”文学批评,是生态主义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女性主义文学的新角度的阐释。如果说生态主义运动是生态主义者保护自然的绿色运动,那么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之路就是女性主义者用绿色理论捍卫自己合法权益和地位的春天之路。
三、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存在问题分析
(1)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有待于提高
生态教育在中国高校起步相对比较晚,高校人才的培养一直被认为是对生态或环境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全部大学生普及性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因此,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纲要缺乏,造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由于培养生态学生专业人才所限制,使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发生偏差。同时,高校缺乏省教育资源。高校进行全校性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缺乏,专职生态文明教师队伍不足,造成了高校中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整合欠缺。生态文明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对于大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生态价值观或者道德原则的宣传与讲解,生态文明整体情感认知与价值体验缺乏,学生不能实现感同身受,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不显著。
(2)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面,家庭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通常情况认为子女生态价值观与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有关,事实上,大学生生态文明直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但是当前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到先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父母在对子女教育问题中存在着功利化的思想,使得子女綜合素质的培养受到影响。同时,父母自身没有从我做起,未能给子女提供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
(3)社会公众生态文明素养有待于提高
缺乏环境知识、欠缺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等是当前公众综合生态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态文明意识已经有所提高,然而还不能与经济发展相匹配。比如政府对GDP的过分追求,对环境重视不够;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产生了拜金主义、奢侈消费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起到消极的影响。
(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识别能力不够,自我判断能力不足,外界思想容易对大学生造成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我国社会步入转型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短时期物质生活的富足和精神生活提高缓慢存在较大差距。社会中占据上游的是基于物质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策略
(1)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入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一方面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另外一方面能够使得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深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需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构建稳定的生态文明教师队伍,对生态文明教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整合生态文明理论教学资源,基于公共基础课程强制作用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主渠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多学科渗透教学的方式,对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开发。
(2)推动家庭生态文明教育的作用
父母为子女生态文明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得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通过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为子女勤俭节约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带来子女经常参与保护生态的公益活动,与大自然接近,实现了子女真正与大自然的融合,使得子女的生态环境责任感得到培养;父母以身作则,保护生态环境,为子女树立保护生态的榜样。父母通过各种方式对子女进行引导,使得子女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
(3)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加的丰富深刻。社会舆论导向机制要充分发挥,从而为社会生态氛围的构建创造条件。通过传统媒体,在公益广告、电视节目等加入生态文明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平台,传播生态文明知识;政府对生态文明给予足够重视,使得政府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自我教育的提高
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价值感与情感体验进行引导。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给予丰富与深入,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进行激发。同时,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给予重视,使得大学生能够确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1] 孙正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4(1).
在讲座时,老师结合学生实际对各种行为规范做细致生动地讲解,在会场和学生们积极互动,会场气氛轻松和谐,使学生在中学生活之始就对各种行为规范有了清晰具体的认识。其次,以班级为主阵地,班主任按照学校要求结合班级特点,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对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逐条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体验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良好行为习惯重要性的小故事。第三,班级组建评比小组,开展组内成员和小组间常规形成速度比赛。根据不同阶段要求,分别引导学生争做“行为规范人”、“文明礼貌人”、“课堂行为标兵”、“课间行为标兵”、“学习勤奋标兵”等。第四,以检查促养成。每天,学生会、团委深入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加强个别指导。讲座使学生对行为规范有了清晰认识,班级活动强化了学生规范行为习惯,评比与督促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入学伊始学生就受到了系列教育,奠定了自我教育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坚实基础。
创建活动平台,教育形式生活化
孩子的心灵是丰富的,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如果脱离了活动这块沃土,行为习惯的塑造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我校为锻炼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积极组织了各种适合学生特点、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国旗下的演讲、读书汇报会、经典剧场进校园、我也追星故事会、阳光锻炼一小时、快乐出游、校级运动会、迎春联欢会等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增强了习惯教育的趣味性,化抽象的约束为生动的感悟,让学生获得了更鲜活的实践经验。同时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纪律和规矩的魅力、团结与互助的收获、成功与挑战的快乐,促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悟和领会教育的意义与真谛,真正实现了教育的生活化。
加强自我管理,行为体验自主化
教的最高境界是为了不教!教的最佳效果是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为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机制,是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怎样才能使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现在学生的常规管理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给学生提供自我锻炼、自我教育的机会。把职务的选聘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生活在自己的班级中,对学校、班级和同伴等事务管理最有发言权。因此,我校大到学生会、团委的组建,小到班委的组建,再细到科代表、小组长等等职务的选举,均采用“学生报名—竞聘演讲—师生民主选举—就职演说”的形式,这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管理的愿望,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次次竞选中挑战了自我,锤炼了自我,提升了自我,也唤醒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把规章的制定权交给学生。为了保证纪律的约束能真正唤起学生们的认同,我校各班在坚持《十三中学生行为规范》准则的前提下,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学年的增长,由班委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并制定本班班规条令,学生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订,参与班级管理,既表现自己的意愿和才干,锻炼自己的能力,唤起对学校、班级的责任感。同时,又使学生由对班规的漠视抵触到认同接受,能有意识地按自己制订的目标、规章要求愉快地执行,从而很好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把纪律的监督权交给学生。老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自始至终地“盯”着学生,只有当学生能积极自主地管理自己,纪律才会充满灵性。为了更充分地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愿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在各项活动中积极倡导把监督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监督和管理下规范自己与同伴的行为习惯。如学校的“文明监督岗”、“卫生检查岗”、“间操活动检查小组”、“运动会文明班级检查小组”等均由各班轮流选派学生担任;班级里设置的“班级日志”有学生对同学一日课堂常规、课间行为进行监督记录,周末定期在班上做点评、总结……通过活动,将大量的学生吸引到学校、班级管理监督队伍中来,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
作者:穆旭甲 石芳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反观现在煤矿生产中的生态破坏问题,不仅盲目开采,没有考虑自然规律,将地下资源乱挖一气,而且将废弃物抛向自然,使得水资源、大气资源、植被资源遭到破坏,数以万计的煤矸石山在矿区随处可见,引发了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考虑后代的利益。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倡的“天人合一”、“畏天命”、树立君子品格、维护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那份良苦用心。“仁民爱物”的生态观念孔子的“仁学”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主要是关于人际道德理论。虽然“仁学”是关于爱人的理论,但是儒家学者在谈到“仁”时,也常常把道德扩散到生命和自然界,这就是从“仁民”而“爱物”。孟子主张天人相同,人性即天行,强调敬爱亲友而泛爱他人,由泛爱他人而仁爱万物,《孟子》中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告诉人们要爱护自然之物。荀子也说过:“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这里的“以类度类”就是行为活动要估计“他类”,如动物、植物等,仁于万物。在此基础之上,宋代的张载《西铭》中讲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也就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人类不能把自己看做自然界的主宰,人应该是自然界的儿女,自然是人类的父母,人与自然虽然各自有“道”,但确实同根同源的,应给予自然界充分的尊重和珍惜。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人们没有怀着一颗感激自然的心,没有庆幸大自然给了我们这种能源恩赐,反而以主宰者的身份大肆开采煤炭自然资源,没有把仁爱之心扩展到万物,全然不顾对动物、植物,以及是其他资源的保护。利益至上的错误指导观念充斥着煤矿开采的整个环节,一切以经济效益为衡量标准,生态效益完全屈服于对金钱的崇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取之有度”的生态理念“取之有度”是儒家生态理念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论语•学而》中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也就是说,节省开支,不奢侈浪费,正确地使用官吏,役使老百姓应该在农闲时间;又《论语•述而》:“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即只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着的鸟,不射夜宿的鸟。这可以看出孔子希望统治阶级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正确开发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这正表现出了孔子“取之有度”的生态观念。孟子在涉及到“取之有度”的观念时特别强调了对过度开发资源的否定,“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在此基础上,孟子形成了其心中的理想儒家生态社会,即“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荀子则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观念,主张把天当做自然物来畜养、控制而加以利用,既要顺应季节变化使之为人类生产服务,更重要的是施展人类的才能保证期不断繁殖再生,既要合理利用万物,又不造成浪费,让其永续下去,这很符合当今的可持续发展概念,这样才不会“失万物之情”,建立起天下“尊贤而王”或者“爱民而霸”的良好社会秩序,避免人们走入“尽亡”的泥坑。煤矿过渡开采问题也是生态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需要我们要正视煤矿过度开采问题。煤炭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今天的大量开采意味着子孙后代享用其权利的减少,而且过渡开采带来的地表塌陷问题也不容忽视,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牛冲槐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候说过:“煤矿地下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会导致相应范围内建筑物、铁路变形,土地与水利工程破坏,农业减产等,据估算,矿井每采万吨煤塌陷土地0.3公顷。”举例来讲,美国堪萨斯州小镇特莱塞(Treece)曾经是一个矿业重镇,多年的过度开采给当地造成巨大污染,地面也不断塌陷。1981年,美国环境保护局将特莱塞列为美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截至2010年,特莱塞只剩下170名居民。随着政府批准一项“买断计划”,出资买下居民产权,让他们搬离特莱塞,这个镇子成为一座“鬼城”,目前只剩下一对夫妇仍选择坚守。实例再一次让人们意识到在我国煤矿提倡“取之有度”的生态观念的重要性,避免走“尽亡”的老路。
尊重自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天人合一”的观念是中国古代文化理念的核心,是统筹儒家文化的纽带,需要各个方面的和谐来实现,从本质上讲,“天人合一”就是和谐,并且是和谐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煤炭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恪守“天人合一”的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煤矿发展理念、是煤矿开采的前提条件,也是每一个煤矿生产参与者不可推卸的义务。“十二五”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中提出,所有新建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首先对生态影响进行评估,将生态评估融入可行性报告中,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生产模式,同时煤矿企业必须履行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的义务,对废水、废气、废物等进行综合治理或者回收利用。总之,树立和谐发展的矿山生产环境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仁民爱物”、“取之有度”,强化环境保护自觉性煤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应该是一个具有长远规划的问题,开采规划应该遵循“在开采中保护,在保护中开采”的方针,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利益。盲目大量开采,使得人们充分享有了物质化的成果,特别是是在市场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人们对物质的贪欲和对利益的追求左右了社会的演进,这样不仅加重了环境的负担,而且由于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必然损害了后代利益,这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过度地开发资源导致水资源枯竭、温室效应加重、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所以,儒家生态伦理中的“仁民而爱物”、“取之有度”应该被推崇,儒家思想没有把人当做自然的主宰,而是把对天下万物的义务和对家庭的伦理义务同等对待,将“仁”的观念放大。希望儒家的生态观念能够为处在生态危机困扰中的人们敲响生态保护的警钟。合理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尊重自然,杜绝过度开发的基础上,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还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就曾经预言:如果人类没有找到合适的新的能源,而一直固守着现有的资源利用方式,那么在21世纪中后期的某一天,最后一块煤炭将会被用尽,最后一滴石油会流干,经济增长随即停止,人类社会将会全面衰退。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但是科技的发展不仅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而且应该为保护我们的环境作出贡献,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能源面前,要利用科技力量,提高煤矿资源的利用率,开发煤炭能源副产品,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用,积极开发煤层气等其他资源,将煤炭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减少浪费,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为后代留下蓝天白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古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更是为今天的人们所受用。保护我们赖以生活的地球,人人有责,认真思考其生态理念对当今的指导意义,相信可以给现代和谐社会的发展、可持续理念的推广带来巨大的启示。
1.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生态社会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不但吸收了生态中心主义理论中的合理因素,即对环境、自然的尊重和保护。同时,在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时,又没有像生态中心主义那样完全抛弃“人的尺度”,而是主张以“人类尺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把“人放在物之上”,把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统一起来。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和自然都是生物性存在,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社会化的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才构分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需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
2.资本主义制度
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马克思曾说,“资本来到这个世间,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才能建立一个公平、绿色的社会,才能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决定了它过度扩大生产规模,为此就需要不断地掠夺自然资源,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枯竭与环境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资本主义恶化生产方式本身就决定了其环境、生态问题不可能真正解决。更严重的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移这种负担和压力,或者把这种生产方式带到其他国家,或者直接就把其他国家变成原料产地和垃圾填埋场,由此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者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行径形象的称之为“生态殖民主义”,深刻透视了资本主义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内在本质联系。
3.绿色社会是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个绿色社会。这个社会将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物质与社会的自由能够充分实现,社会能得以全面发展。他们强调,生态高于一切,人类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和自然法则。建设未来生态社会主义要符合“生态原则”,按照社会“生态重建”标准进行变革,利润最大化的经济标准要服从于社会生态标准。只有致力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行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统一,才是人类获得解放的唯一出路。社会主义的生态现代化将克服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生态的矛盾,继续坚持经济效率,但要尽可能使经济的理性服从于社会生态的合理性,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杜绝经济总体的浪费、劳动的异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保证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合理性的目标。
4.强调民主和平,反对暴力霸权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仅就近代历史而言,两次世界大战已经无论从自然环境上,还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上,都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这种灾难不仅是心灵上的,更重要的是对整个自然界的一种漠视。生态社会主义者极力反对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掀起各种反战运动,主张通过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各类国际争端,同时,生态社会主义怀着一种普世情怀,对第三世界、不发达国际与社会给予极大的关注,主张消除贫困与不平等,用全球生态平衡的观点来处理国际矛盾。此外,基层民主政治思想也是生态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他们反对精英政治,各种政府的决策必须充分表达民意,不能将政治决策集中在少数政治精英手中。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个“基层民主充分发展的社会,认为基层民主的充分发展源于生产者以联合的形式实现对社会生产资料的重新占有,只有基层民主才是符合社会和生态环境要求的合理的行政体制。”
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对社会思潮,突出的表现了西方国家民众意识的初步觉醒,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主张及在社会实践层面上的成果对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实践意义。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一个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运动过程。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哲学作为其政治哲学的基础,以人的解放、自然的解放为目标,确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会解放发展观,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1.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其他方面和谐发展的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大要义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了,生态系统保持在良性循环水平,生产的发展才能获得永续的空间。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已经相当严重,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对自然界滥用和破坏到什么程度,自然界对人的惩罚和报复就会达到什么程度。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如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使我国社会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道路。
2.大力发展公平正义及基层民主
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贫富差距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人民享有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些都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谐社会,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质,更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公平正义的贯彻和实现,有利于社会整体全面和谐的实现,也是在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维护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协调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人们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保障。其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题中应有之意。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基层民主,以此培养公民的民主生活习惯,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使基层人民群众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发挥,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执政党和参政党面关系的和谐,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近年来,我国实行了生态公益林的基础建设工程,这是对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也同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指标。生态公益林的最主要功能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降低了公益林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其持续稳定发展。
1、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1.1补偿资金少,来源单一
国家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较低,范围也很小,致使很多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模和质量都没有达标,更是难以进行管理,这就必然会损害林权所有者的权益,阻碍生态公益林的发展[1]。
1.2监管机制不健全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办公室一般都设在市县级的林业主管部门中,主要是由资源与林政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管理工作不是由专职人员担任的,监管机构不独立,导致了监管机制不到位,管理执法力度不足,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质量。
1.3粗放式经营,管理不到位
在一些生态脆弱或者特殊的生态公益林区,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土地、矿产、林木等资源[2],生态公益林经常会受到非法破坏,导致生态功能遭到削弱,而且管护措施及行政执法不到位,往往使破坏的程度和范围愈演愈烈。
1.4管理技术落后,科技贡献低
在目前的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很少运用有效的科技管理手段,难以支撑工作的长久进行。当前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但是能够应用在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中的却很少,导致生态公益林管理的科技贡献不高。
2、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有效对策
2.1拓宽筹资渠道,完善补偿机制
生态公益林是一种社会共享的免费公共资源,长期以来政府主要承担着全部的维护建设与管理费用。但随着我国生态公益林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导致了政府巨大的财政压力,加大了实际建设资金需求与政府有限资金投入的矛盾,从而严重的制约了生态公益林的发展速度。为了有效的解决生态公益林资金短缺的问题,就需要增加投融资的渠道,同时补偿机制的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确保补偿机制的合理性。要增加资金筹措的渠道,合理提高补偿标准,建立以中央、地方财政为主,以生态受益者出资购买或采取PPP模式为补充的多渠道筹措方式[3],确保补偿资金能够满足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实际需要。
2.2加强专职管理组织建设
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专职管理机构建设,应该有固定的编制,这样能够使得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更加的规范,要确保管理工作经费的充足,同时还应该优化监管队伍,提高监管质量。在进行管理经费的预算时,财政部门应该将此机构工作人员费用列入其中,建立起一个专职管理资金的独立部分,避免临时人员进行工作经费的发放。生态公益林的护林队伍质量也需要进行提高,在选拔护林人的工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要加强人员的考核,应该定期林进行培训,加大对护林人员的监督力度,从而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质量。
2.3科学经营,充分利用非木质资源
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中,需要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明确管理措施、管理原则以及管理目标等。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措施应该按照年度进行有效的落实,确保每一个山头地块都能够落实到人;对于长期全面封禁的管理方针,主要应用在一些比较特殊的生态公益林上,并且不能够用于任何经营,禁止人为干扰;在进行实际管理时,生态公益林数目的增加应该建立在现有公益林持续发挥效益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够在管理期间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生态公益林区应该禁止乱砍乱伐,但是能够适当的建立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生态修复工作应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同时通过人工造林,提高生态公益林的功能;还应该对非木质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2.4完善法律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确保管理工作能够规范的进行,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法可依,根据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确保生态公益林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在实际的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法律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森林公安与林业司法部门需要加大普法宣传,并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严厉打击乱砍乱伐、毁林开荒以及非法开垦的违法行为,确保生态公益管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林地征占用管理也需要进行加强,任何单位都不能随意变更生态公益林的范围和性质,原则上重点公益林地是不能够被建设工程占用的,特殊情况下必须占用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规范化审批。
2.5依靠科技支撑,注重科学研究
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理过程中,为了满足当前林业的需求,还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合理利用与转化科技成果。由于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目的有所不同,就需要根据实际用途与类型进行管理技术的研究,并且对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加强。要对管理技术与防护效益的开展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如脆弱生态带改造、防风固沙以及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等[4];还需要建设与加强生态效益和公益林资源的监测体系,通过实时的动态监测,对公益林的资源数据库进行更新,科学准确地反映生态公益林的动态,要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对建设成果进行量化评价,进而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各环节的补偿措施。
结语
总之,生态公益林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在千秋的基础生态工程,对于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该深入剖析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资金、法律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扶持,同时各部门要注重监管,从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保障生态公益林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三,韩友志,孙绍鹏.辽宁省生态公益林现状及经营对策的思考[J].辽宁林业科技,2014(6):35-37.
[2]任彦刚,常趼凡.蛟河市林业局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4(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