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议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什么要细分分论点呢?首先,分论点的出现能使中心论点得到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充分论证,从而使得中心论点更为突出明确。其次,分论点的出现能有效防止文章跑题、偏题,即使在一个分论点里论述稍有偏题,下一个分论点也能迅速进行挽救。当然,细分分论点还有一个显见的好处,那就是充实文章内容,让考生不再为达不到高考作文800字的字数要求而发愁。
明白了分论点的重要性后,那么该如何细分分论点呢?
首先,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列提纲构思的时候,就要明确写作时使用什么结构,是并列结构、递进结构、对比结构,还是综合式结构。
设置并列式的分论点必须从同一个角度或同一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这几个并列的分论点不能重复,不能交叉,不能包含。并列式的分论点应追求句式一致、形式整齐。设置并列式分论点的好处在于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论述观点,使文章条理清晰、论述充分,避免了论述片面、空泛的问题。
层进式的分论点必须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设置三个分论点,思想内容上的层进式的分论点必须具有在内容上层层深入的特点。设置层进式分论点的好处在于能使说理透彻,逻辑思路清晰;能使文章分析层次清楚,更好地显示分析论证的条理性和深刻性。
对照式的分论点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两个对照的分论点必须针锋相对、截然相反,但也可以追求句式的一致,形式的整齐。设置对照式分论点的好处在于能使观点、做法的利弊善恶对比更加鲜明直观,论述更有力量,说理的穿透性更强。
设置综合式的分论点应该注意文章整体上采用哪种方式,每一部分内部又采用哪种方式,处理好文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做到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清晰而不混乱。综合式分论点的好处在于能把复杂的问题论述得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能体现高超的论辩技巧。
散文化议论文集散文与议论文两种文体优势于一身。散文重在语言的形象生动,议论文重在有思想见解,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这就是好文章。它不仅具有充足的论证力和说服力,而且更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
散文化议论文最大的成功在于它的散文化,有散文的特质,避免了传统议论文语言的枯燥乏味和空洞抽象。“语言就是力量!”雨果如是说。它最有利于展示语言的魅力,能把语言做好、做精和做美,使文章锦心绣口,文采飞扬。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也明确规定要富有文采。而且评卷时,同等内容的作文以语言的优劣评定分数的高低。
因此,散文化议论文也最能体现出文学性。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能展示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最能见出考生的文学功力和文化底蕴。而且语文阅卷老师也大都喜欢此类文章,因他们最钟爱于文学。
散文化议论文的本体是议论文,而议论文往往观点明确,便于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能迅速抓住全文观点和所写内容,不致于费时费力,阅卷既快捷又准确。很多学生包括语文老师都认为记叙文多年写作,十分熟悉,写记叙文最稳妥。殊不知,学生最难写好记叙文,一是语言平凡甚至平庸,二是难写出叙事的波澜曲折,所以学生不具备写好记叙文的能力。况且记叙文必须全文看完才知所写内容,而如此则会耽搁很多时间,不合考场阅卷习惯。因此记叙文难得高分,除了经典的小小说,但经典的小小说又是极难写成功的。而散文化议论文适宜于写任何内容,可谓以不变应万变。何况,散文化议论文还可做出具体模式,供学生借鉴运用,学生极易操作,精益求精,大多学生都能写好。
当然,练好散文化议论文必须首先练语言,而语言必须从高一开始慢慢训练,而且要用多种方法全方位训练:积累语词,尽量运用新鲜、新颖和新奇的词语,避免运用大众词、常见词,因汉词丰富多彩;多用典雅、纯正的书面语,少用或不用乏表现力的口语,可增强文章的书卷气;练句练段,不在乎句段的长短,重在其有意蕴,耐人寻味,力争练经典句段;练各类仿写和扩写,强化整句意识,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练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排比,这是散文的重要特征;练各种描写,描写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最具文学色彩;提炼诗语,诗歌语言是语言矿藏中的铀,能提炼或运用诗语,更增文章的含金量。不仅如此,老师还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名言警句、经典语段、新诗精品、古典诗词名句名作,学生多加领悟、背记和运用。通过种种举措,学生可提高语言水平,写好散文化议论文。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 __作文题目. But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opinion concerning this hot topic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 A majority of people think that _ 观点一________. In their views there are 2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attitud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___原因一_______.Furthermore, in the second place, ___原因二_____. So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___观点一_____.
People, however, differ in their opinions on this matter. Some peoplehold the idea that_观二_____. In their point of view, on the one hand, ___原因一_______. On the other hand, ____原因二_____. Therefor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___观点二______.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firmly support the view that __观点一或二_. Itis not only because ________, but also because _________. The more _______, the more ________.
(2)利弊型的议论文
Nowadays,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___作文题目______. In fact, there ar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__题目议题_____.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widely believed there are several positive aspects as follows. Firstly, ___优点一______. And secondly ___优点二_____.
Just As a popular saying goes,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讨论议题is no exception, and in another word, it still has negative aspects. To begin with,缺 点 一 .
In addition, 缺 点 二 .
To sum up, we should try to bring the advantages of 讨论议题into full play, and reduce the disadvantages to the minimum at the same time. In that case, we will definitely make a better use of the ____讨论议题___.
( 3 ) 答题性议论文
Currently, there is a widespread concern over (the issue that)作文题目_______ .It is really an important concern to every one of us. As a result, we must spare no efforts to take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problem.
As we know that there are many steps which can be taken to undo this problem. First of all, __途径一______. In addition, another way contributing to success of the solving problem is ___途径二_____.
Above al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___作文题目______, we should find a number of various ways. Bu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 would pref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is way, that is to say, ____方法_____.
( 4 ) 谚语警句性议论文
It is well know to us that the proverb: " ___谚语 has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and value not only in our job but also in our study. It means ____谚语的含义______. The saying can be illustrated through a series of examples as follows. ( also theoretically )
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
译文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为自己打算,争着收养人才。那些谋士、说客和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的等等,往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会学鸡鸣狗盗的等等,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品,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不能数得清有多少。越王勾践有君子军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等,都有宾客三千人;田文并且还在薛地招聚了侠客和犯罪的人有六万家;齐国稷下地方聚谈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等,也都招致了宾客无数。以后到了秦汉更替的时候,张耳陈余的部下,号称人才很盛,宾客和供他们役使的人等,都是天下的俊杰;田横也有五百士人。这是些见于传记的,估计不见传记的养士应当是官员的一倍,农夫的一半。这些都是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人,人民怎能吃得消,国家又怎能受得了呢?
苏子(苏轼)说:这是古先帝王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坏人,像鸟兽中有猛鸷,昆虫中有毒螫一样。把他们分别加于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这些人便都有用了;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这种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知道六国的所以久存,和秦朝的所以速亡,原因都在这里,不可不注意。
要知道有知、有勇、有辩才、有气力的这种人,都是人民中的优秀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去奉养人的,都是要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这种人不失业,人民便安定了。四种人虽然性质不同,可是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都从同一途径中出身。三代以上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的选拔中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的铨授中出身,隋唐以至现在,是由科举考试中出身:虽不完全这样,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
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二世,然而当时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这是因为所有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其职分。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是六国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宾客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说人民可以靠法律来统治,说官吏不必有才,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便够了。所以才毁坏了名城,杀戮了豪杰。人民中的优秀而有特殊才干的份子,把他们遣散还乡。这样一来,从前就食于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不知道他们能带着瘦长的脖子,黄黄的面孔,忍饥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所以,秦代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知道这四种人的可怕,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的快。把百万只虎狼放到山林里去,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知道它们将来要吃人。世上以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信的。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翟銮,字仲鸣,举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中,累迁礼部右侍郎。六年春,廷推阁臣,帝意在张孚敬,弗与。命再推,乃及銮。中贵人多誉銮者,帝遂逾次用之。杨一清以銮望轻,请用吴一鹏、罗钦顺。帝不许,命銮入直文渊阁。銮初入阁,一清辅政,既而孚敬与桂萼入,銮皆谨事之。孚敬、萼皆以所赐银章密封言事,銮独无所言。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注]之有。”帝心爱之。一清、萼、孚敬先后罢,銮留独秉政者两月。其后李时入,位居銮上,銮亦无所怫。帝数召时、銮入见,尝问:“都察院拟籍谷大用资产,当乎?”时曰:“所拟不中律。”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帝曰:“大用乱政先朝,正奸党也。”銮曰:“陛下,即天也。春生秋杀,何所不可。”帝卒从重拟。丁生母忧归。服阕,久不召。夏言居政府,銮与谋召己。会帝将南巡,虑塞上有警,议遣重臣巡视,言等因荐銮充行边使。二十一年,言罢,銮为首辅,进少傅、谨身殿。严嵩初入,銮以资地居其上,权远出嵩下,而嵩终恶銮,不能容。会銮子汝俭、汝孝同举二十三年进士,嵩遂属给事中劾其有弊。帝怒,下吏部、都察院。銮疏辨,引西苑入直自解。帝益怒,勒銮父子为民,而下主考及乡试主考诏狱,并杖六十,褫其官。銮初辅政,有修洁声,中持服家居,至困顿不能自给。其用行边起也,诸边文武大吏俱郊迎,恒恐不得当銮意,馈遗不赀。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又为其子所累,讫不复振。逾三年卒,年七十。(选自《明史·翟銮传》)
注:献替:献可替否,给君主提出建议,劝善规过。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B.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C.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D.銮曰/按律/籍没止三条/谋反叛逆及奸党耳/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累迁”,也可说是迁累,都指多次升迁,在古代多指变动官职,一般不涉及贬职、降职等官位变化情况。
B.“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丁”,遭逢,遇到。“丁生母忧”遇到生母丧事。
C.“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在秋八月举行。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正、副榜,正榜所取的称贡士,第一名叫解元。
D.《明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至明崇祯二百多年的历史。它虽有曲笔,但仍得到后世史家的好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翟銮深受赏识,得到皇帝的重用。廷推阁臣时,皇帝意在张孚敬,但群臣不赞成,皇帝要求再次推荐,翟銮得以被任用,后入直文渊阁。
B.翟銮为人谦抑,对皇帝多有顺从。李时后入阁,地位却高过他,他没有不满;查抄谷大用资产一事,他始终赞同皇帝看法,认为可以重惩。
C.翟銮地位虽高,仍遭到严嵩打击。他作首辅大臣时,两个儿子一同考中进士,严嵩指使别人借此弹劾他营私舞弊,以致他们父子被勒为民。
D.翟銮有修洁声,但未能始终如一。他在居家守丧时,贫困到了不能自给的地步;被起用为行边使后,接受文武官员的馈赠多得无法计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诘之,则顿首谢曰:“陛下明圣,臣将顺不暇,何献替之有。”
译文:
(2)事竣,归装千辆,用以遗贵近,得再柄政,声誉顿衰。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南 征[注]
杜 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点题”、“扣题”是高考作文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获取高分的妙招,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那么,怎样使我们的作文不跑题,并成为合乎要求的作文呢?笔者根据自己的作文指导课教学体会仅就最基本的一点――写好扣题之笔谈谈自己的看法。
想一想:这篇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09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的开头)
总结扣题的方式1:首段扣题法
想一想:下面是《变幻生命之光》的中间一段,划出扣题的句子。
诸葛亮在南阳则躬耕,在朝野则尽瘁:坡被用则竭尽心力,被贬则放情山水:鲁迅学医则图救人,执笔则念天下……他们不正是在不同的位置上绽放不同的生命之光么?
总结扣题的方式2:内容扣题法
想一想:在文中划出这位考生想握住李白的手的原因。(09年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
当品读完《行路难》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为你的思想破碎伤痛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抑郁悲苦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不羁,你是怎样摆正天平的呢?是那颗不畏权贵敢让高力士脱靴的直率的心,还有那壶清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孤独却又幸福着。你的双手给予了我力量――乐观洒脱。你教会了我化苦药为甘霖,不论是非荣誉,“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李太白,我想握住你的手!
总结扣题的方式3:点化扣题法(事实论据后的分析议论)
想一想:《心有天使,诗意人生》点题扣题的句子。(09年作文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是谁本着一颗报恩的心,是谁守望着偏僻的山村?徐本禹,是什么驱动着你奔向贫瘠的大山?是爱的天使,是一种对社会报恩的责任感吧!
是谁奔走在田垄间行医,是谁一心拯救人民?是什么驱动着你奔走在田垄间?你无怨无悔地为人民医治,你是一个如花一般美丽,如水一样灵动的天使。江艳!
是谁在舞台上用心灵独舞,是谁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邰丽华,你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你的“开花衽”绽放出的花儿是那么骄艳,那么动人,你心中一定有自己雕琢的天使,一个让当今中国人民感动得流泪的天使,是吗?
总结扣题的方式4:字面重复扣题法
即在行文过程中,在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字面相同的词句重复出现,醒目扣题,反复扣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对评卷者的视觉和心理都产生强大冲击。
想一想:划出《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结尾点题扣题的句子。(09年作文题:纪念)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总结扣题的方式5:结尾扣题法
想一想:《做真正的自己》开头、结尾及中间段的节选,划出点题扣题的句子。
枫叶上的露珠,红红的闪烁,多美丽啊!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烧红才得以闪烁,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叶洁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它只有附在别人的身上,才能折射出光彩。可我们呢?我们有我们的精彩,我们也有我们的色彩!折射的光彩是别人的,自我散发的光彩才是真正缤纷的。朋友,让我奉劝一句:
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
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
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
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
露珠只会折射别人的光芒,我们将它嘲笑:露珠只会依靠别人的颜色,我们将它否定。做真正的自己,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同。
原稿
我们在行进
流水匆匆,花开花落。踏着消逝的昨宵,世界在行进。
当一丝青绿泛起大地,当一眼新绿绽放枝头,当一声鸟鸣响彻天际,生命的辉煌开始了。然而生命的衰落也在同时开始了。也许没有人能辨清“衰落”与“辉煌”,衰弱中,我们不断产生新的风光;辉煌中,一路的风光又变得衰弱。昨天令我们回味无穷;昨天,促使我们学会珍惜。我们在变化中继续前行,我们在变化中走向成熟与理智。
天还是那个天,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所以我们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所以我们麻木。直到有一天,天已不是那个天,月亮已不再是那个月亮,山野失去了绿色,河水消逝了清澄,我们才明白了曾经的美好,才懂得了拥有的可贵。人生岁月匆匆,转眼从婴儿长成儿童,转眼从儿童成为少年,转眼成为青壮年,转眼又成为了两鬓斑白的老者……生命总是这样无情,所以我们学会了珍惜现在的分分秒秒。人类从此学会了珍惜。
总结扣题的方式6:反复扣题法
想一想:(1)(2009年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结尾部分)
等待,是一种信念;等待,是一种态度;等待,是一种追求;等待,也是一种选择。选择等待会让我们更成熟;选择等待会让我们更坚强;选择等待会让我们更富足。我愿执等待之手,共赏精彩美景!
(2)(2009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别让雨下进灵魂里》(中间段)
因为做自己,舒婷选择了橡树旁一株木棉式的爱情。
因为做自己,顾城选择了用自己黑色的瞳仁来寻找光明。
因为做自己,他们寻得了生命发芽的机会。
因为做自己,而没有让雨淋湿自己真正的灵魂。
总结扣题的方式7:浓墨重彩扣题法
避免前文扣题不足的缺失,在结尾一段或几段文字扣题,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以多方面反复强调的力度,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效果。
以“行进在消逝中”为话题作文,要求学生在卷子上修改,然后分小组讨论再完善。
修改稿
感谢消逝,我们在行进
流水匆匆,花开花落。踏着消逝的昨宵,世界在行进。
当一丝青绿泛起大地,当一眼新绿绽放枝头,当一声乌呜响彻天际,生命的辉煌开始了。然而生命的衰落与消逝也在同时开始了。也许没有人能辨清“消逝”与“行进”,消逝中,我们不断行进在新的风光中;行进中,一路的风光又离我们而逝。消逝的昨天,令我们回味无穷;消逝的昨天,促使我们学会珍惜。我们在消逝中继续前行,我们在消逝中走向成熟与理智。
天还是那个天,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所以我们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所
以我们麻木。直到有一天,天已不是那个天,月亮已不再是那个月亮,山野失去了绿色,河水消逝了清澄,我们才明白了曾经的美好,才懂得了拥有的可贵。人生岁月匆匆,转眼从婴儿长成儿童,转眼从儿童成为少年,转眼成为青壮年,转眼又成为了两鬓斑白的老者……生命总是这样无情地消逝着,所以我们学会了珍惜现在的分分秒秒。感谢消逝,人类从此学会了珍惜。
昨天,一路走来,人类伤痕累累。太多的荆棘,太多的坎坷,让人类找不到成长的方向,使人类看不到未来的路。昨天,人类害怕,人类悲伤。但今天,阳光明媚,没有了昨日的坎坷,昨日的荆棘,昨日的悲伤。今天的人类重又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人类重又上路了。感谢过去,让人类学会了忘记,忘记昨天的忧伤与不快。
“吹尽黄沙始见金”,历史的长河滚滚而逝,它一路荡涤污浊:殉葬制度灭亡了,连坐的酷刑制度灭亡了,近亲婚配灭亡了,小脚习俗灭亡了……迷信、愚昧都渐渐灭亡了,科学、文明从而得以大显风采。所以我们要感谢这一切的变化,感谢它带走了一切落后,感谢它能让人类在更美好的土地上发展,感谢它让人类不断地走向新的文明。
是的,昔日也还有美好,有古丝绸文明的灿烂,有古巴比伦文明的辉煌,有唐王朝的繁盛,有古罗马的繁荣。但这些更可以激起人类创造新文明的斗志。
事物的变化是宇宙运行不变的规律。人类在事物的变化中发展,我们在事物的变化中成长。在事物的变化中学会珍惜,学会忘记,在事物的变化中去努力拼搏吧。
通过具体的作文例子,来指导学生作文点题扣题的技巧,使学生作文的点题扣题意识和技能得到显著增
昨天,一路走来,人类伤痕累累。太多的荆棘,太多的坎坷,让人类找不到成长的方向,使人类看不到未来的路。昨天,人类害怕,人类悲伤。但今天,阳光明媚,昨日的坎坷消逝了,昨日的荆棘消逝了,昨日的悲伤也消逝了。时光的消逝让人类忘记了昨天的悲伤,今天的人类重又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人类重又上路了。感谢消逝,让人类学会了忘记,忘记昨天的忧伤与不快。
“吹尽黄沙始见金”,历史的长河滚滚而逝,它一路荡涤污浊:殉葬制度灭亡了,连坐的酷刑制度灭亡了,近亲婚配消逝了,小脚习俗消逝了……迷信、愚昧都渐渐消亡了,科学、文明从而得以大显风采。所以我们要感谢消逝,感谢它带走了一切落后,感谢它能让人类在更美好的土地上发展,感谢它让人类不断地走向新的文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建设相对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的重要表现。"头痛感冒,一年挣得都花掉","小病拖,大病捱,重病才往医院抬",“得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这些顺口溜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看病难"问题的无奈。
(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问题迁延日久、问题严重,)医疗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究其原因:其一是"医疗市场化"的观念偏差,政府放弃了提供公共医疗服务的责任,把医疗推给市场;其二是医疗卫生行业在体制制度上存在问题,以药养医、管办不分、垄断经营、经营无序;其三是在医生培养使用和医德医风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疗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挖出病灶,扶正祛邪,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第一,必须要转变观念。政府要切实负起公共医疗服务的责任,要切实改变以前借"医疗市场化"的名义而摆包袱的行为。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提供给人民公共产品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不容推托,不容逃避。
第二,必须在体制制度上下功夫。要贯彻医药分开、医院分开、管办分开和打破垄断的原则,要实现人员的合理流动,要在严把医疗卫生行业准入关的同时打破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垄断,要通过充分竞争使患者得到实惠。
第三,要在医药卫生行业的管理上下功夫。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要治理药品回扣行为,从严查处,从严管理。各级医院要以人为本,要克服惟利是图而轻视人的生命的思想。政府要对药价进行控制,采取措施降低药品价格。
α=k,k∈R,α∈,则sin(π+α)=(
)
A.-
B.[来源:学科网ZXXK]
C.±
D.-k
【答案】A
【解析】由cos
α=k,α∈得sin
α=,
sin(π+α)=-sin
α=-.
2.已知α为锐角,且tan(π-α)+3=0,则sin
α的值是(
)
A.
B.
C.
D.[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B
3.已知tan
α=-,则sin
2α=(
)
A.
B.-
C.-
D.
【答案】B
【解析】sin2α====-.[来源:学科网ZXXK]
4.已知α和β的终边关于直线y=x对称,且β=-,则sin
α等于(
)
A.-
B.
C.-
D.
【答案】D[来源:Zxxk.Com]
【解析】因为α和β的终边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α+β=2kπ+(k∈Z).又β=-,所以α=2kπ+(k∈Z),即得sin
α=.
学#科网[来源:学科网]
5.已知sin(π-α)=log4,且α∈,则tan(2π-α)的值为(
)[来源:学科网]
A.-
B.
C.±
D.
【答案】B
6.若θ∈,sin
2θ=,则sin
θ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θ∈,知sin
θ+cos
θ>0,sin
θ-cos
θ>0.又(sin
θ+cos
θ)2=1+2sin
θcos
θ=,
(sin
θ-cos
θ)2=1-2sin
θcosθ=,
sin
θ+cos
θ=,且sin
θ-cos
θ=,
从而sin
θ=.
7.下列各数中与sin2019°的值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2019°=5×360°+180°+39°,
sin2019°=-sin39°和-sin30°接近.选C.
8.已知sin(π+θ)=-cos(2π-θ),|θ|<,则θ等于(
)
A.-
B.-
C.
D.
【答案】D
【解析】sin(π+θ)=-cos(2π-θ),-sinθ=-cosθ,tanθ=.|θ|<,θ=.
9.已知tan(α-π)=,且α∈,则sin=(
)
A.
B.-
C.
D.-
【答案】B
10.已知f(α)=,则f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C
11.已知sin=,则cos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cos=cos=-sin=-.选B.
学#科网
12.已知tanx=2,则sin2x+1的值为(
)
A.0
B.
C.
D.
【答案】B
【解析】sin2x+1===.故选B.[来源:Z。xx。k.Com]
13.已知=-,则的值是(
)[来源:Zxxk.Com]
A.
B.-
C.2
D.-2
【答案】A
【解析】因为1-sin2α=cos2α,cosα≠0,1-sinα≠0,所以(1+sinα)(1-sinα)=cosαcosα,所以=,所以=-,即=.故选A.
14.若A,B是锐角ABC的两个内角,则点P(cosB-sinA,sinB-cosA)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B
15.若θ∈,sinθcosθ=,则sinθ=(
)
A.
B.
C.
D.
【答案】D
【解析】sinθcosθ=,(sinθ+cosθ)2=1+2sinθcosθ=,(sinθ-cosθ)2=1-2sinθcosθ=,
θ∈,sinθ+cosθ= ①,sinθ-cosθ= ②,联立①②得,sinθ=.
16.已知cos(75°+α)=,α是第三象限角,则sin(195°-α)+cos(α-15°)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cos(75°+α)=>0,α是第三象限角,
所以75°+α是第四象限角,
sin(75°+α)=-=-.
所以sin(195°-α)+cos(α-15°)
=sin[180°+(15°-α)]+cos(15°-α)
=-sin(15°-α)+cos(15°-α)
=-sin[90°-(75°+α)]+cos[90°-(75°+α)]
=-cos(75°+α)+sin(75°+α)
=--=-.
17.已知角α的终边上一点P(3a,4a)(a
【答案】
【解析】cos(540°-α)=cos(180°-α)=-cosα.因为a
18.已知sinθ+cosθ=,θ∈(0,π),则tanθ=________.
【答案】-
19.
sin·cos·tan的值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原式=sin·cos·tan-π-=
··=××(-)=-.
20.直线2x-y+1=0的倾斜角为θ,则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学#科网
【解析】由题意可知,tan
θ=2,
则
===.
21.已知θ为锐角,且sin(θ-)=,则tan2θ=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已知sin=得sin
θ-cos
θ=,再由θ为锐角且sin2θ+cos2θ=1,得sinθ=,cos
θ=,所以tan
θ=,tan
2θ===-.
22.已知sin(3π+α)=2sin,求下列各式的值:
(1);(2)sin2
α+sin
2α.
[来源:学§科§网]
23.已知f(α)=.
(1)化简f(α);
(2)若α是第三象限角,且cos=,求f(α)的值.
解 (1)f(α)=
关键词: 议论文 理性思维 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议论文是作文的“大壁江山”。分量如此之重的文体,议论文本应成为学生反思生存困境,追问自由精神,针砭时弊,闪耀理性光芒的最爱最美。语文写作教育对学生的写作认知与终身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难怪有学者忧心忡忡疾声高呼:“作文教学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误尽苍生是作文。”
议论文伪写作如此盛行的原因林林总总,究根溯源,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儒释道三家都注重直觉思维。正如金元浦所言:“中国传统直觉思维对宇宙人生的思考,更多地表现为在直观基础上对宇宙人生的一种猜测、感悟和体验,因而必然表现出模糊性和非逻辑性的特点。”这种重直觉,重感知,重整体,不习惯分析、分类、量化的思维方式已经深入中国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之中。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不作为:无物、无序、无招,尤其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精神和思辨分析。“在我国中小学的语文课里,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上海师范大学博导王荣生如是说。张志公认为:“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为什么这么难呢?这也许与对待作文这件事有些不对头的看法有关系。不大对头的看法必将导致教学中不合适的做法。看法不对头,教学的做法不大合适,训练效果自然就不会很好,久而久之,成了‘老大难’”。
究竟如何对待作文这件事?如何拯救议论文写作?如何解决写作教学老大难的问题?关键是让议论文写作充满理性思维。如何让理性的光芒照彻写作殿堂呢?
一、明确写作课程标准,培育科学理性公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要求:“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选拔人才的国家意志,利用高考促进人的成长。新课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注重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步发展。它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学会思辨分析。
议论文最能体现理性思维,承载更多的思想。思想是议论文的灵魂、精髓,议论文凭借思想而有生命。议论文的这种思想要有足够的冲击力,具有独特性、现实性和批判性。打开国门,放眼世界,西方国家对高中生理性精神、逻辑思维、批判意识的重视和培养,尤其值得反思与追赶。美国高考作文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评分标准中,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原则。既是对学生素质(从感性抒情上升到理性批判)的要求,又是议论文的根本准则的规定。这就要求对一切公认的说法,包括谚语、格言,都要反思,不管是,还是解构主义,其活的灵魂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幸,在肯定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对命题材料进行有理有据的质疑批判这点上,福建高考阅卷开始表现出了极大的主题包容和思想开放。如2014年高考作文,只要针对“空谷”的本义及引申义,自圆其说,就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基本没有离题卷,有的只是思想水平的高下和逻辑推理的深浅。
二、界清议论文概念,明确以理服人的本质特征
自二十世纪初期陈望道等人从西方引进“论说文”的说法,国人对议论文有了自己的种种解读。陈望道:使人信从作者的判断,基于确立判断的欲求;梁启超:发表或修正他人的主张,希望别人从我;夏尊、刘薰宇:以使人承认为目的,概假定有敌论者立在前面;叶圣陶:表示作者的见解,议论一件事物只能有一个判断。他们都阐明了议论文以理服人的本质特征。美国当代学者詹姆士・A・雷金和安德鲁・W・哈特,给议论文下的定义最为科学完整: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的确,议论文是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主张的文体。以理服人是它的写作目的,说理是它的本质,逻辑是它的思维形式,议论、阐述是它的主要语言表达方式。总之,议论文写作贵在:逻辑思维,以理服人。
三、注重逻辑思维训练,学会思辨分析说理
(一)开设形式逻辑课,培养理性推理能力。
议论文写作其实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推演过程。逻辑是议论文论证必须遵循的判断推理的规则,是议论文论点得以成立的坚实基础。当前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状况不尽如人意,除了名言加事例加观点的伪写作外,试图讲点道理的又有偏题跑题套题,概念混乱,以偏概全,强拉因果,强行推理,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混淆等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接受形式逻辑教育,缺乏逻辑思维训练。
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甚至必修写作课中开设形式逻辑课程。讲清楚: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外延;概念与概念之间有哪些关系;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包括“三段论”)和类比推理,等等。力争集理论与事例、知识与趣味、学习与运用于一体。
如在讲清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外延后;及时在写作课中指导学生审题时就要界定清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确定论题概念的范围和方向,使之清晰、稳定,一以贯之。如以2005年四川满分卷为例,让学生讨论它在逻辑思维上存在什么样的明显硬伤。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过河的人。’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行走在人生路上,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我们经历着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明确:此文用华美的言语掩盖逻辑概念的混乱,内涵不清,外延不明,使论证中形成不恰当的判断和不合理的推论,只在语言上绕圈圈,让人不知所云。“该铭记的”和“该忘记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有没有一个铭记与忘记的明确标准?“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具体指什么?是不是所有的“悲欢之事”都该忘记?
又如在讲清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包括“三段论”)和类比推理后,让学生修改文段,看看是否符合逻辑推理。――“古人云: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确,只要肯付出努力,那你就一定能够收获丰厚的人生硕果。如果你在此时开始利用好每一分钟,做好每一个细节。那么,你就一定能够成就属于你的卓越人生。”――此论乍看很有道理,丝丝入扣,仔细分析,发现其违反推理原理。推论中大前提错误,结论就不合理。
如此这般与修改病文病句等相结合,让学生清楚理解各种论证方法的推理原理,力争集理论与事例、知识与趣味、学习与运用于一体。
(二)趣味视听读辩,提高理性思辨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指引他们写议论文。可以在微博里,在微信朋友圈、QQ群上随时将热点话题,思辨美文展示给学生;还可以就学生写的片段作文进行及时的点赞评价,及时有效地提升评价和修改的速度和品质,提高学生议论文理性写作的趣味性。
西方国家,从古希腊开始就十分看重演讲、辩论,其实这就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尤其是辩论,双方在相互质疑、追问、解惑、辩疑、阐述、论证等过程中,暴露出自己论点和论证的种种漏洞,并及时加以修补、改正、完善。老师应该极力营造宽松、理性地开展讨论、演讲、辩论与争鸣的文化氛围。不能在课堂教学中高高在上,掌控话语霸权,让学生听到的永远只有一种声音、一个腔调、一方观点,这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质疑意识、批判精神和逻辑思维。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让他们关注时政,选定热点话题,每天课前三分钟轮流演讲,评出分数并折算为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课余观看央视一套“开讲啦”“新闻1+1”和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锵锵三人行”“时事开讲”等节目。甚至在课堂上观赏大学生辩论赛决赛的精彩片段,思考辩论双方是怎样抓住辩题质疑、追问、解惑、辩疑、阐述、论证的。定期开展演讲、讨论、辩论等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理性思维的诱导与规训,教他们如何面对活生生的论敌,逼迫自己逐步做到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演讲、辩论让他们切身感受到逻辑的力量,感受流畅语言与睿智的思辨二者完美调和并相互促进的畅快淋漓。要求学生趁热打铁整理辩论过程,写成相关驳论文。
(三)引进思维导图,延展思维广度与深度。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像思考和笔记工具,它用“画”的方法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它可以把枯燥的文字信息变作富有逻辑的易于记忆的图像,被誉为“大脑的瑞士军刀”。在议论文写作中引进思维导图,进行由此及彼的发散思维,加大论证力度,让学生可能肤浅的思维在深度与广度上获得延展。
“千古文章意最高”,议论文的深广度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文章的高低。所谓的深度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使所阐述的观点具有现实性、启发性、预测性。我们可以利用放射性的思维导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一步一步启发学生由果溯因、追本溯源。
如对当前“外来文化”论题的探讨,其一,让学生画上中心图并写上“外来文化”。其二,让学生由中心图画四条分支,第一条分支上写关键词“以小见大”,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的大殿一角,星巴克咖啡店――一家美国咖啡店――开门营业了。你如何看待此事?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分析――故宫,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星巴克咖啡代表的则是美国消费文化。外国文化已大举进入我国。写上:文化入侵。其三,在第二条分支上写上关键词“横向联系”,并引导学生思考“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现象看到了本质。这则事例反映的是文化问题。但仅就此一个事件来谈文化问题显然是单薄而没有说服力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联系的事例呢?你是如何看待的呢?”――国人爱过洋节,爱看洋剧,爱穿洋服。其四,第三条分支上写关键词“纵向联系”,并引导学生思考:由果溯因,我们思考前二三十年外来文化在我国没有如此风行,为什么今天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全球化,文化大交融。其五,第四条分支上写关键词“预测未来”,并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汉文化会有怎样的结果?我们应该怎么做?――被强势文化同化?在全球大放光彩?我们应该固守民族文化的根,并大胆拿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兴起国学热,如办孔子学院等,让汉文化在全球发扬光大。如此这般引进放射性的思维导图,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可能肤浅的思维在深度与广度上获得延展。
“误尽苍生是作文”。高中议论文写作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也已经到了彻底悔悟、根治的时候。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潘新和主张:高中作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理性思辨能力,作文训练应以议论文训练为主;对学生议论能力与思辨表达的检测考量,应是高考作文的主要方向。培养高中生写议论文的能力,已经成为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反思现状,激活思辨,由果溯因,层层深入,表达独特新颖的感悟和思考,显示出理性的力量和思想的深度,让高中议论文写作真正发出理性的璀璨光芒。
参考文献:
[1]俞发亮.走进议论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7.
[2]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潘新和.高考“伪写作”导向可以休矣.中学语文教学,2012,9.
[4]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谢业昌.议论文写作的立意与论证.福建省教育学院高级教师专业培训讲座,2014,7.
[6]石修银.从抒情文体向议论文体的历史过渡――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纵横谈.
[7]百度文库.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