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制造业 服务化 信息化
一、引言
迄今,制造业经营模式大致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三个阶段,每一次模式变革都显著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现在,制造业领域又出现了新的模式变革——制造业服务。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企业由物品供应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尽管这种转变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但它所带来的收益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服务化战略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服务化战略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环保效益。充分认识这一点,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制造业服务化(Servitization)的概念由Vandermerwe和Rada(1988)首先提出,特指许多制造企业由物品提供者向“物品—服务包”提供者转变,成为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完整的“包”(bundles)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是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White(1999)认为制造业服务化(servicizing)的定义,就是制造商的角色由物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它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Szalavetz(2003)认为制造业服务化(sertiarization)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内部服务的效率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来说日益重要,竞争力不仅来源于传统制造活动的效率,也来源于内部服务的有效组织和提供,并且其重要性和复杂性逐渐提高。二是与物品相关的外部服务对顾客来说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物品—服务包”不仅包括维护和修理,还包括购买、融资、运输、安装、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
对于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及内涵,我国学者也较早开展相关研究。赵一婷,刘继国(2008)较早关注了国外的研究与实践进展,提出了“投入服务化”的观点,拓展了制造业服务化的领域。李刚、孙林岩、李健(2009)认为制造与服务的融合,使传统概念的产品向具有丰富服务内涵的“产品系统”连续谱演变,以及“新制造业”的涌现, 提出了服务型制造的概念。指出服务型制造引入顾客成为“合作生产者”,通过多企业主体相互提供生产和服务性生产活动,延伸和扩展传统制造价值链,自发实现资源的整合、业务流程的协作和“产品系统”的创新,实现“合作生产者”的价值增值。胥军(2010)认为制造服务业是向产品产生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服务业的总称,服务的主体或客体之一是制造企业。可以看出,“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两个概念在本质和目标上是一致的。
二、制造业服务化的优势分析
相关研究表明,企业选择制造业服务化能够在诸多方面增强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企业经营业绩。
首先,制造业实施服务化改造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服务化很大程度上受多样化顾客需求的驱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顾客不再满足于消费物品本身,而是需要更多的与物品相伴随的服务。把提供物重新界定为“物品——服务包”,符合顾客的期望,有助于满足顾客的需求。如IBM由计算机硬件设备供应商向软件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富士施乐由办公设备提供商向文件管理服务提供商的转变等都体现了企业对客户需求的迎合。
Robinson(2002)等以化学品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传统的成本取向的行业中,服务化战略是创造差异化优势的重要手段。Oliva和Kalenberg (2003)等指出,服务抽象度高、可见度低、劳动依赖度高、很难被模仿,是竞争优势的持续来源。奎因等(1988)认为,技术服务可以提高企业市场响应能力,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实施服务化改造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Oliva和Kalenberg则指出,企业很多的收益来自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顾客群;服务通常比物品有更高的附加值;服务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收益来源,研发与管理作为一种投入还可以改造产品设计及工艺流程,显著降低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现实情况来看,服务确实为一些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传统制造业的代表——通用电气公司GE现在“技术+管理+服务”的业务模式所创造的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70%,服务业为GE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
第三,企业实施服务化改造能够缓解环保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制造业首当其冲成为应对挑战的第一战场。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White(1999)等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服务化战略在许多情况下都能带来环境收益:服务化可以促进企业采用耐用的原材料和设计,延伸物品的寿命,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可以促使企业改进物品的维护和操作,或者进行更有效的设计,优化物品的利用;可以通过回收活动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制造业服务化可支持国际化经营。服务技术对制造业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国际化经营。通信、航空、物联网等技术创新使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考虑采购、营销与竞争。跨国企业所实现的规模化经营,不是基于行业的规模经济,而是归功于它们的技术、营销、金融及物流等服务的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分析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指出制造业的各类生产活动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在基本生产活动中,研发设计处于价值链上游,生产制造处于中游,营销与售后服务处于价值链下游。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制造业价值链上的业务活动对绩效的贡献发生了明显改变。借用台湾宏基集团前董事长施振荣(1992)提出的“微笑曲线”可清晰地描绘这种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企业的高增值业务明显向价值链两端偏移,而两端的业务主要由非物质化的生产构成。这种变化反映出制造业服务化的两大方向: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所谓投入服务化就是企业的核心投入以实物要素为主向以服务要素为主转变。服务要素主要包括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与设计、可行性研究等。产出服务化是指企业的提供的服务项目占全部产出的比重不断增加,地位日益突出的现象。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使企业的核心业务构成发生了显著改变,这种改变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供应链。传统的以制造型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如图2所示:
投入服务化对传统供应链的影响体现在采购与生产领域,企业业务重心向研发与采购管理的转变会使企业产生生产外包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需求。一方面核心企业加强了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保证了采购的效率与质量,降低了采购成本;另一方面,研发能力的提升与业务比重的扩大,在控制原材料采购的前提下,企业将甩掉物品加工业务,从而将企业的影响向上游扩散。
产出服务化将影响原来的分销与售后服务模式,情况之一是下游供应链会显著缩短,企业有可能直接面向终端客户提供服务,成为基于产品的“服务直销商”;另一种情况是下游分销商与零售商将逐步被基于产品的服务合作伙伴所替代,即“下游服务商替代”。
实证研究发现,行业优秀企业始终重视价值链上游的服务环节,积极实施投入服务化改造。产出服务化对产品竞争优势不明显的企业更具吸引力,它们往往把产出服务化当作实施差异化竞争、提高经营业绩的主要手段。当然,投入服务化与产出服务化并不矛盾,很多企业不同程度同时采用这两种服务化改造,投入服务化重点体现在研发投入比重增加方面,产出服务化多体现为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配以增值服务,或者将产品内嵌于服务方案中一体化出售。如耐克公司,在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的同时,始终不放弃产出服务化战略。
如上分析,在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共同作用下,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供应链发生图3所示的变化:
四、面向制造业服务化的企业信息化路径选择
传统的制造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采购、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仓储、物流、资金、营销等所有业务环节,建设难度大,成功率不高,投资收益难以保障。一般来说,制造业信息化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对内部经营管理系统和外部经营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内部经营管理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生产计划管理、财务管理、车间管理、人事管理等)、研发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生产作业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柔性制造系统FMS)。外部经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进销存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商管理SMS、物流协作管理LMS)、协同设计与协同制造系统、融资服务系统以及企业门户网站。
实践表明,制造业信息化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研发设计、生产作业、资金管理、进销存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以及这些系统的集成。难点在于研发设计系统和生产作业管理系统及其集成。孟宝刚(2007)年指出制造业信息化的三大难点:基础数据准备、计划管理实施和PDM与ERP系统的集成充分支持了这一论断。在这些重点领域中,企业投入巨大,但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与不确定性、产品结构与工艺流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导致系统难于开发,并且软件很难满足企业生产管理的需要,信息化有时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噩梦”。因此在信息化实践中,很多企业从ERP、产品设计和供应链管理入手实施信息化改造,而在生产作业管理环节,仍然采用以传统的手工管理为主,计算机管理为辅的方式。
制造业服务化通过调整企业的核心业务环节与供应链结构,将企业的工作重点由生产制造向上游研发管理与下游渠道管理转移,从而避开了上述信息化难题。在新的经营管理软件体系中,难以实现与运营的生产作业管理及其与产品数据的集成将不再是重点,甚至被取消,而产品研发与设计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物流协作管理、销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财务与融资管理将成为核心模块,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与路径选择亦随之发生改变。详述如下:
企业要树立以信息化带动服务化的战略效益观。对于什么是“有效益”的“信息化”和“服务化”以及推行“以信息化带动服务化”战略的实践意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宣传。在战略规划方面,要紧密配合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的战略选择,以提高研发能力与服务市场能力为首要目标,确定重点建设领域。
在投入服务化方面,要重点进行研发与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重视制造外包管理。
(1)在产品研发阶段的信息化制造服务技术主要包括:协同研发服务(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协同研发服务平台,吸引合作伙伴乃至用户共同开展产品的协同研发)和协作研发工具服务(远程租用那些价格昂贵,不适合购买的工具服务,如在线有限元分析服务等);
(2)产品设计阶段的信息化制造服务技术主要包括:协同设计服务(利用信息技术为合作伙伴提供协同产品设计服务平台)和用户自主设计服务(企业提供设计平台,让用户自行设计所需要产品,增强用户体验,化解需求多样化设计难题);
(3)远程生产监控是投入服务化催生的新生事物。外包并不等于“甩包袱”,生产外包虽然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负担,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对外包企业加工质量与进度的监控与管理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在这一领域已经有成熟的商业化产品,如InfinityQS推出的eSPC工具就能够为用户提供对生产过程跨地域的远程实时监控服务。
在产出服务化方面,要重点进行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协同管理、融资服务管理系统的建设。
(1)项目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服务项目的计划、实施管理。基于产品的服务一般是以项目形式体现的,其实施过程往往涉及时间、资金、物料、人员等多种资源的约束、组织与协调,与单纯的产品销售与使用业务在管理上迥然不同。企业需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应用项目管理工具对服务实施过程进行管理,以确保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满足客户要求。
(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企业提升营销业绩的利器。应用客户管理系统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更能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商务智能工具,还可以加深对客户消费偏好的理解,挖掘更多的商务规则,发现更多的销售机会。
(3)物流协同管理可以协助企业加强与第三方物流机构的合作,支持基于生产包外的产品配送与原材料采购,以更经济、更高效的方式完成产品供应。服务项目的实施涉及到很多第三方辅助物料、设备的采购、安装,成功的物流协同管理可以更好的支持服务项目的实施。
(4)融资服务是产出服务化不可或缺的服务。就产品销售而言,支付过程一般是短期的,甚至一次性的,但是服务项目的支付往往是分期的、长期的,期间客户会产生融资需求。企业向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会减轻客户的资金压力,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应用融资服务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融资服务的管理水平,降低融资风险。
参考文献:
[1]刘继国,李江帆.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家[J],2007(3):119-126.
[2]Vandermerwe,S., Rada, J. 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88,( 4) : 314 - 324.
[3]White,A.L.,Stoughton,M.,& Feng,L.Servicizing:The Quiet Transition to Extended Product Responsibility[R].Boston:Tellus Institute,1999.
[4]Szalavetz,A.Tertiariz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new economy: experiences in Hungarian companies[D].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 Working Papers,2003(134).
[5]赵一婷,刘继国.制造业服务化:概念、趋势及其启示[J]. 当代经济管理, 2008,30(7 ):45-48.
[6]李刚,孙林岩,李健.服务型制造的起源、概念和价值创造机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7):68-72.
[7]胥军,杨超.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0(12):81-84.
[8]郑杏果.富士施乐借全球服务优化文件管理流程[J].中国计算机报A38版,2007年1月8日.
[9]Robinson T. , Clarke-Hill C.M., larkson C R..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service: a perspective from the commodity chemicals sector [J].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2, 3(22):149-166.
[10]Oliva, R., Kallenberg, R.. Managing the transition from products to serv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2003, 14(2):160-172.
[11]Quinn, J. B., Baruch J.J., Paquette P.C.. Exploiting the manufacturing-services interface[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8, 29(4):45-56.
[12]孔婷,孙林岩,梁冬寒. 中国服务型制造企业案例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01.
[13]Fishbein,B.,McGarry,L.S.,Dillon,P.S.Leasing. A Step towar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M]. NY:INFORM, 2000.
[14]刘继国著.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5月.
[15]孟宝刚.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的重点与难点[J].微型机与应用,2007(9):70-71.
[16]张文涛.以信息化带动服务化的战略趋势解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59-62.
关键词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对策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尤其在促进制造企业发展方面,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1-4]。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促进和提升了制造业技术水平,给制造业技术带来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为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制造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企业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制造企业经济效益和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为分析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2010年7月对以皖南机床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多家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分析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对提高制造企业信息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1.1硬件方面有一定提高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调查资料显示:几乎所有制造企业都配备了电脑,其中拥有10台以上电脑的制造企业占47.9%,甚至有6.2%的制造企业已经拥有100台以上的规模;网络平台建设方面,被调查制造企业中,82.7%的企业拥有局域网,其中50.6%的企业局域网已覆盖了全单位的所有部门;71.9%的制造企业配备有专用的服务器,而且有21.5%的制造企业拥有3台以上的服务器,26.2%的企业拥有5台以上网络设备;34.8%的中小企业计算机联网率超过90%,42.5%的企业内部计算机联网率低于70%。
1.2投资额逐年上涨
根据《e制造》的调查,2009年我国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良好,信息化建设共投资521亿元。根据调查数据测算,在制造企业快速增长的信息化投入的推动下,未来几年内,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预计2010年全年的信息化建设投资为653.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21.4%。
1.3加强内部员工的信息素质,注重信息化人员培养
在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许多企业已意识到员工信息素质的重要性。因此,部分资源充沛的大型制造企业利用高等院校和社会资源建立“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切实有效的企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和企业管理人员的企业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使企业信息化具体组织实施的团队具有全新的信息化理念和新型的知识结构。同时,部分企业还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与开发,利用其技术优势开发和市中小型企业自身特点和需求的信息产品,甚至与相关大学签订用人合同,制造企业负责资金投入和提供特别奖学金,大学负责对制造企业的信息人才培养,以此吸引和培养信息人才。
2存在的问题
2.1系统应用程度不高,管理不完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制造企业中全部实现CAD、OA、MIS系统的企业不足10%,目前已实现ERP系统的企业仅占2.9%。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上实施了ERP和CRM方案的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SCM方案的制造企业仅占6%左右,绝大多数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仅仅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初级阶段,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导致信息化建设系统应用程度不高。同时,重硬轻软、重建轻管、重购买轻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导致资源浪费;造成耗费巨资构建的系统成为没有信息运行的“裸网”;引起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率低下。
2.2资金投入较低,产出不明显
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投入增长较快,但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据有关部门统计,70%的企业用于信息技术及其设备的投资总额,仅占总资产的0.3%左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8%~10%的水平。相比之下,信息化产出更是低下,投资上千万的MRPII/ERP软件实施成功率一般只有10%~20%。部分制造业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却没能收到预期效果,不仅造成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打消了其信息化动力,制造企业因此深受困扰,甚至在制造企业内部出现了“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的悲观论调。
2.3人员缺乏,素质低
由于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严重匮乏,导致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参与、指导,信息化系统运行效率低下。调查显示,制造企业内部信息技术人员仅占企业员工总数的0.72%,其中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骨干人才更加稀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同时,制造企业高层管理者信息化意识薄弱,影响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发展对策
3.1实现专业化咨询,提高信息化建设系统应用程度
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是健康、有序地推进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于多数制造企业而言,由于缺乏专业化人才,导致信息化硬件设施齐备,运行管理体制不良。因此,必须管理和规范企业与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商业行为,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咨询服务。前期可由政府组织相关咨询机构向制造企业提供免费服务,保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充分应用,一旦咨询服务业走上正规,则应根据市场运行机制进行商业化运作。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有完善的监理服务做支撑,确保供需双方良好的合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系统的切实应用。
3.2增加资金投入,合理使用有限资金
实现制造企业信息化,必须以制造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筹措和用好信息化建设资金。首先,要根据投资效益、市场需求和投资性质,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以市场筹资、银行间接融资、引进外资、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大制造企业信息化资金的投入,重点建设制造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支持,在税收、信贷、市场等政策方面给予大力的扶持;对重大公益型、中长远工程给予政策导向性投入。在资金筹措上,一定要走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路子,放开搞活,开展资本经营,努力争取资金良好循环。其次,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资金,即企业信息化优先考虑有较大把握实施成功,能取得明显实施效果的信息化应用项目。对刚刚开始信息化实施进程的制造企业来说,突破口选择是否恰当,对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能否有效实施,以及员工对信息化能否支持和接受都有重要的影响。
3.3加强信息化人员培养,提高管理者信息意识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者的信息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培养信息化人员,提高管理者信息化意识十分有必要。首先,加强企业信息化人员素质培养的过程就是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由于信息设施靠人操作,信息的组织、管理靠人进行,系统建设、维护、升级、改造都要靠企业自己的人员去干,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及以后的运营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下大功夫培养和造就一支力量雄厚、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应用知识的、有战斗力的信息化人员队伍,彻底改变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低、专业技术力量匮乏的状况。其次,目前导致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层次的信息化知识宣传、培训和推广,特别是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制造企业或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息化意识。
4参考文献
[1] 付睿臣,毕克新.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建设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9(9):378-379,387.
[2] 胡元岭,刘华峰.浅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2):110-112.
关键词:制造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微电子等先进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正实现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我国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之后,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信息化已逐步成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而这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当属制造业。信息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化,它贯穿于一个制造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各项活动。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从设计和生产的角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落后的传统技术,实现设计和生产过程的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管理决策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市场销售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企业内外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市场销售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1-2]。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实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
1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历程开始起步,企业计算机从单项应用向综合应用发展;80年代初,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开始发展。自十五大以来,中央对信息化及制造企业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项目。十六大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跟随信息化的浪潮发展至今,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现今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85%,占全国GDP的36%左右。
2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制造企业信息建设投资不足,信息化人才匮乏
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据调查,2008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总额达到了437亿元,2009年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投资总额已达到514亿元,较2008年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提高17.6%。与此同时,我国制造型企业对信息化人才引进有所提高,2009年企业对信息人才的引进较2008年提高23.7%。但从国家重点制造企业来看,70.5%的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大多数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外部资金来源不足,难以为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后期发展提供后续资金,导致信息化不完全。制造企业缺少信息化人才仍然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调查表明,80.6%的制造企业缺少信息化人员,即使是国家重点制造企业,仍有62.3%缺少信息人才。
2.2制造企业信息意识薄弱,认知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意识和认知程度逐渐提高。调查显示,我国制造企业每100人计算机拥有量由2008年的28.8台提高到2009年的32.3台,增长12.2%;此外设立CIO的制造企业也有所提高,由2008的39.9%提高到2009年的43.1%,增长8.0%。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意识的薄弱依然是制约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素。调查显示,制造企业自发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超过29%,50.1%的制造企业对信息科学技术知识表现为短缺。较多数制造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观,未认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部分制造企业对信息化持观望态度,怀疑信息化的效益和可实施性,担心会破坏原有的系统体系,导致企业无法继续运营;少数制造企业把信息化理解为简单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远工程。
2.3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广泛深入,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提高,管理体系也有了一定的完善。从内部局域网的使用来看,建立内部局域网的制造企业由2008年的48.6%增加到2009年的52.1%,增长7.2%;从ERP管理软件的使用来看,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10.5%。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深入。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网上查询(73.2%)、信息(71.4%)等一些基本计算机操作上。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深(下转第36页)
(上接第34页)
度还相当有限,如CAD,相当一部分企业停留在图上,三维CAD、仿真设计等应用很少。部分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重视远高于管理。就整个制造业来说,ERP管理软件普及率仅为10.4%。一个企业的管理系统涉及财务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等信息系统,但是大多数制造企业只能拥有1~2个层面的管理系统,或者不能将其中的每个分项管理系统融合到一起,造成了信息孤岛。
3发展对策
3.1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培养信息化人才
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制造企业自身应该利用各种渠道融资,包括市场筹资、银行间接融资、引进外资等,同时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政府要加大财政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入,还应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对制造企业给予大力的扶持。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效率,制造企业还应重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制造企业可设立专门的信息化部门,用于引进信息化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大培训企业员工[3],根据不同层次员工对信息化的需要,制订不同的培训方式及内容,分开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3.2加强宣传,提升企业信息化重视程度
政府要把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核心和基础加以规划,确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目标、重点、技术规范等,培育一批典型并推广其经验。多数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准确全面,政府有义务帮助这些企业重新认识信息化。企业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更应提升企业信息化重视程度。制造企业信息化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如果没有全员信息意识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彻底解放,实施信息化只能是虎头蛇尾,难免夭折。作为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更应该提升制造企业信息化意识以及信息技术对改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 管理信息化 不足 实施 应用
中图分类号:T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0-0093-02
1.汽车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
1.1 思想认识较为肤浅
管理信息化是近年来才逐渐兴起的,很多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较为肤浅,并未从战略层面进行考虑。在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管理流程、明确了信息网络架构等,但是这些东西大多是为了彰显实力,并没有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一些企业认为信息化管理就是手工的升级,并没有将其看作一个长效机制。在实际的操作上,一些企业将管理信息化等同于管理系统。它们认为要实现管理信息化,只需要购买这些系统即可。这种功利的、外部依托型的管理信息化形式,难以满足企业深层次的发展要求,会使企业的发展陷入被动。此外,管理信息化,需要软件系统的支撑,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这个系统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但有信息资源规划、业务流程改善,还包括数据标准构建、系统建模等。
1.2 电子商务发展不善
在供应链管理中,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作用,并且加以利用,但是思想、观念却没有一同升华,致使企业的业务、信息运转等没有和电子商务真正融合在一起。这种似是而非的电子商务不但难以保证供应链的信息准确度、信息流转速度,也无法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此外,电子商务应用的过程中,既没有完善的咨询体系的支撑,也没有严格标准的规范,使得供应链绩效评估机制难以有效地建立起来。
1.3 信息化管理不到位
信息化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其中也涉及到了诸多的核心业务,如果不能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企业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信息化管理并不是单个或是几个部分的事情,要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就要调动全体的企业成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不到位主要体现为两点:其一,资金投入加大,系统问题频增,这不但增加了管理信息化的成本,也使得信息化的效益难以在短期展现出来。其二,复合人才缺乏。信息化管理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业务技能,还需要具有精湛的信息化水平。然而当前企业明显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1.4 信息资源共享欠缺
企业业态的多样性、工艺的复杂性、信息的多变性,决定了要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资源贡献存在很大的难度。虽然很多企业都曾在这方面尝试,但是对资源的共享,却并没有有效地的途径。
1.5 信息化建设两极化
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汽车制造企业不在少数,然而这些企业分化明显,体现出两极化趋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合资企业优于内地独资企业。国外企业在管理、技术等方面占据优势,其不但具有丰富的IT运营经验,而且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也较为成熟,在中国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不过是系统的移植,难度并不是很大,诸如宝马、丰田等。其二,整车企业优于零部件企业。一般来说,整车企业具有更强大的综合实力,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但时间早,而且各方面的条件更为充足,建设效果较好;而零部件生产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都处于弱势,信息化建设步履维艰。其三,子企业优于母企业。子企业一般采取的是精细化管理,而母公司注重的则是宏观管理和调控,故而子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比较完善,而母公司则存在很大不足。
2.汽车制造业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对策
如上所述,对汽车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不足,我们已经有了清晰地了解。而要实现管理信息化,需要系统的实施对策,才能完善这些缺陷。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2.1 宏观规划
企业要将管理信息化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并将其和企业的战略业务、关键业务结合在一起,制定中长期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企业要注重信息化的时效性,要用信息化对业务流程予以改善,并构建一个基于信息化的集成架构。该架构不但应该包括关键业务的架构、数据架构,还应该包括技术架构。
2.2 推广应用
根据宏观规划的要求,企业要在其产业链中应用具体的计划。结合实际的进度计划,企业还需要进行二次开发,继续挖掘应用的价值,以此来优化和改善信息化流程、模式、组织等。应用的重点要放在对原系统的优化上,着力提高ERP系统的时效性。对系统的优化包括诸多的关键环节,其中不但包括集团调控、生产制造、营销管理,还包括采购、质量管理、财务控制等。
2.3 整合系统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应该以全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切实提高系统的集成性和共享性。为了更好地进行核心掌控,企业要对信息化管理体制进行优化。一方面要提高系统的管控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系统的信息分享能力。企业应该对已存在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整合,并建立ESB总线,将各个信息系统结合在一起,将相关的数据资源同步。
2.4 开发电子商务、云服务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企业应该采用私有云架构,力争实现软硬件服务的定制化,提高企业的掌控效率,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企业需要建设信息共享中心,在云平台上设置高效的信息系统服务。为了加快信息的流转速度,企业需要建立车联网大数据平台,并且将信息化终端作为一项重要的业务来开展。此外,企业还要建设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将其和供应链紧密整合在一起,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还可以拉近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系,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汽车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方案
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坚持“顶层设计”原则。先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的战略来确定具体的应用方案。具体来说,应用方案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3.1 制定信息化战略
企业需要综合各方面的要素制定信息化战略,其中不但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信息化条件,还包括企业远景、基础设施等。在宏观把握这些资源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明确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并确定实现目标的思想、进度计划、方法等,以此确保信息化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总的来说,信息化战略制定是企业自我梳理和升华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企业的各个层次的成员,一方面能够加深对信息化的了解,另一方面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在职位应该履行的职责,充分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3.2 规划整个信息系统
有了明确的信息化战略,就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规划。企业需要以业务目标、职能为参考,对整个系统进行深层次地计划。这包括诸多内容,其中不但包括业务的流程、技术路线、实施计划,还包括功能目标、组织目标等。在规划的过程中,企业要实事求是,确保规划与企业的业务战略保持一致。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规划除了要满足业务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外,还需要将业务的规模、范围加以控制。
3.3 设计企业的架构
企业架构是为了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管理,使管理有条不紊,从而实现信息化战略目标。其本身是为了优化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这种优化不但体现在流程、网络的优化上,还体现在技术、项目管理的优化上。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项目启动以及问题剖析。项目启动涉及到项目目标、组织、培训等内容;问题剖析涉及到业务模型、业务运作、流程定义等内容。其二,战略分析以及架构规划。战略分析包括技术分析与行业分析,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企业要制定远景目标、路线。架构规划涉及到管理、应用系统、数据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三,计划执行。在规划的基础上,再次进行行动计划的改进。改进优化之后,执行规划。执行不但包括组织的确定、职责的明确、流程的规范,还包括负责人的任用、制度的完善、保障措施的制定等。
4.总结
本文分析了汽车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以及应用方案,以期更好地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万贵.企业信息化战略的系统组合规划法[J].企业管理,2012(10).
[2] 苏玲,张英博.浅谈汽车企业标准文献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01).
[3] 黄林军.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05).
[4] 陈明,王保玉,王龙江.敏捷制造下汽车企业信息化初探[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23).
[5] 吴蒙.我国汽车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J].汽车工程师,2010(06).
[6] 黄继峰.基于ERP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5.
[7] 刁俊先.基于EIMM的汽车配件企业管理信息化策略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2014.
论文关键词:CAD技术 信息安全系统 维修服务 虚拟现实的工程设计制造技术
论文摘要:适合中国机械企业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已逐步成熟,企业和行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已呈加速发展之势,信息化工作已受到全行业的广泛重视。文章从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对中国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信息化发展所处阶段以及信息化的安全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信息化的创新模式进行了展望。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最早应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行业之一。CAD技术已在行业内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一大批机械产品因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而显著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已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但是,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如火如荼,慎重和理智仍是企业应用信息化发展的大前提。在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1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围绕着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的,因此其价值链是通过市场调研、需求分析、研发、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客户服务的全过程来实现。企业信息化,是支持企业业务价值实现、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开放、标准化、具有可扩展性的体系,它涉及业务功能、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网络和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和信息化组织等。
中国机床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宗舜认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应用深度上看不够理想。虽然CAD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ERP,但CAE的应用较薄弱,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上尤为薄弱;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进入深化阶段,CIMS示范企业也没有实现全面集成的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仍处于较低水平;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具体表现在:
①机械制造业的投资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投资增长高峰期。机械制造业的投资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投资增长高峰期,始终以非常平稳的态势稳步增长。而这种状况与中国信息化由机械制造企业始开先河的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对比,造成这种信息化投资应用落差的主要原因,与机械行业复杂的行业特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制造企业多属于传统产业,对IT技术较为陌生,因此早期的信息化工程基本上是被技术主导的。企业信息化选型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CIMS和ERP应用示范工程的失败。信息化规划和选型应当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要选择最能满足业务需求的产品。有些产品尽管技术水平领先、功能完备,但如果它不能很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就不能作为首选的对象。
②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依然处于较低的阶段。截至2008年,大约有26.2%的机械企业没有应用任何信息化产品。这部分企业主要集中在产业内末端的小型企业,其业务主要是围绕核心企业的需求而产生,自我控制和调节的需求较小。此外,大约有12.7%的机械企业仍处在单机应用阶段。这类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与没有任何应用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动性不够。截止到2008年初,有13.2%的机械企业进入系统和业务整合阶段。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还处于比较低端的发展阶段。企业的信息化还主要是以部门级应用为主。信息系统的处理还比较表象,与业务的结合程度较低。
③机械制造行业的信息安全系统还处于简单应用阶段。超过80%的企业没有独立的信息安全系统,甚至单机版产品的应用非常普遍。随着企业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查杀毒软件的基础上,信息系统的完善将会促进信息安全软件的增长。应用软件的增长速度超过20.1%。信息化投资逐步转向系统投资,硬件的完善带动软件的应用,而软件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中间件的增长为16.9%。由于中间件是一个后台软件,企业对中间件的直接需求不会很明显,但随着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规划不足、信息孤岛等问题的暴露,一些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迫切需要对信息及资源进行整合,中间件市场在一定范围内会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服务的增长来自于系统应用的快速提升。与其他制造企业有所不同的是,机械制造企业的维修服务比率仍然比专业服务高出10%左右。机械制造行业还处于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硬件产品主导对维修服务的需求将比较突出。
2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分析
关键词:企业情境;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制造业企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与企业实际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脱节。以企业信息化培养为主线的基础理论教学决定了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以知识应用为主的实验教学开设的相关实验项目,并通过零散的实践环节来实施,导致能力培养的实践性和系统性较弱。通过“企业情境”的创设来试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是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
1 结合制造业行业发展制定专业方向
深入了解市场发展需求,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是本科教育的依据,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从事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需要根据行业经济发展的走向和行业发展的趋势设置专业,并不断调整专业结构,这样学生所学专业才能更对口,更好的服务制造业企业,实现企业需要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为此,学院建立由学校、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需求设置专业。专业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通过调研目前的岗位和专业需求,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与短长期规划对专业进行设置与调整,结合省级软件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等政策和目标,设置并培养专业。
通过不断的调研、论证及探索,制造业信息化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团队精神、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掌握计算机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熟悉机械设计制造知识,初步养成工程意识,能适应制造业产品设计制造信息化需求,具备从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软件实施、维护、客户化定制和基于三维产品设计软件平台二次开发工作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2 具有“企业情景”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究
2.1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
学院专业培养方向为面向制造业信息化方向,培养的学生要能够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制造知识、实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软件系统开发能力,具备从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软件实施、维护、客户化定制和基于三维产品设计软件平台的二次开发工作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较快适应企业岗位要求。“企业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引入企业项目案例、资深专家入校指导、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顶岗实习等方式,将机械专业课程、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深入融合,并能熟练掌握行业应用软件。
2.2 依托国家教育发展方略与政策
“企业情境”的创设需要紧紧围绕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略进行,并依托国家给予高校的扶持政策和办学方针进行。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江苏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特色,把人才培养与工程教育作为重点建设内容,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教育质量,探索信息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初步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2012年制造业信息化专业成功申报江苏省软件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继续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机制,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在学校和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学院党总支和行政的组织领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6年的教学教改实践,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顺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2.3 细化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江苏省软件类“卓越计划”的总体设计要求,学院把人才培养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2个培养阶段,校内阶段学习3年,企业阶段学习1年。
校内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企业的先进技术,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此时的培养方式按照“企业情境”来完成,课程教学、实践案例、教师团队均按照企业模型进行,模拟企业实际的生产环境。
企业阶段学习一年即预就业毕业实践,是学生经过在校三年的学习后,在四年级经过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一年。在企业工程师指导下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同时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3 制造业信息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具有“企业情境”的教学改革,可以确定专业所需的知识领域和知识点,从而制定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等模块。学生在校除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外,为了达到能力需求培养的目标和情境教学,在专业必修以及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上进行改革,主要完成的工作是与企业积极合作,在培养方案中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专业为强化机械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知识和能力所设置的校内选修课;合作企业所增设的针对性的培养;顶岗实践所要完成的企业实训任务;“真刀真枪”的企业毕业设计。图1所示为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
4 具有实战项目的实践课程及企业体验环节
4.1 “企业情境”的实践课程
信息化技术本身要求的专业综合性、实践操作性非常强,专业课程对引导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不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则不仅所学基本知识难以得到深入理解和巩固,更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系统讲述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认真完成实践项目的教学。
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实践培养体系。具有“企业情境”的实践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实践、综合实践教学和企业毕业设计三个层次。基础课程实践主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通过操作项目案例,根据具体问题要求分析并解决问题。综合实践教学是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多门课程的综合理解与应用,完成较大项目的实训。综合实训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也锻炼学生融合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企业毕业设计,学生基于参与信息化项目,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并自主学习实践岗位所需的新知识,观察、思考,发现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撰写开题报告,在学校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图2总结了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体系。
4.2 企业体验环节的创设
学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始终体现校企共建的特点,在企业提供相对完备的实践条件的基础上,学院根据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院在教学领域的特长,与企业共同对实践场所的软硬件环境进行建设,共同开发既符合企业需求又适应教学规律的企业实训体验项目,使之充分适应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学院目前开设主要的体验环节包括:
企业体验环节:由企业介绍企业的发展策略、市场定位、营销服务体系、研发体系、质量体系、生产制造体系、平台战略思路等;到企业学习1年的学生必须与企业签订知识产权保密协议。指导教师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指导,使学生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体验环节:由企业领导、有关部门主管人员作为主讲人,向预备工程师宣讲企业文化、价值观、社会责任;
轮岗环节:学生在企业各主要岗位的体验式学习,包括:在企业的各部门,即项目策划部、市场营销部、技术研发部、生产管理部、生产部、质检部、行政管理部之间进行轮岗体验与学习,了解各部门的职能和运行机制,熟悉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定岗环节:根据轮岗学习的情况,结合学生意愿、企业需求与评价,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学习。学习的岗位将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管理等部门。
5 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具有“企业情景”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之后,教师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调动教师参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校企人员双向岗位置换机制,联系并吸引企业专业工程师和领域专家来校开展实践讲座,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设计、制造实践项目,同时制定并鼓励企业专业人员担任校内教学任务,提升企业人员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分批安排专任老师下企业锻炼,采取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岗位置换,教师到企业顶岗,以“一师双岗”模式,使得专任教师持续达到双师素质。积极倡导教师在高质量完成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到企业兼职,采取项目咨询、技术支持、作为骨干参与项目开发,使教师保持与生产过程的紧密接触,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院与企业在“双师型”教师团队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为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1)学院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活跃在工程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企业情境”模式的相关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程实践与科研的融合。
(2)企业实践教师的培养。对参与实践教学的工程技术人员定期进行培训,进行继续教育和校内教学法的培训工作,由我院资深教授为其专门开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及时掌握国内外最近教育理念的动向及教育基本理论,不断提高工程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另外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各种高级别教学研讨会,通过外出学习和培训,开阔教师的视野。
(3)组织实践教学观摩活动。不定期组织实践教学观摩活动,通过现场实践教学观摩活动激发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热情。实行互相听课,集体备课等制度,坚持长期相互听课。学院骨干教师长期坚持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并定期听课,负责对青年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提升工作,通过工程实践及互相听课,达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目的。
(4)基地内部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实践教师共享其丰富的岗位工作技能和有益的教学经验,探讨解决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断更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6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保障措施
创设具有“企业情境”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知识的学习与工作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也要反思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如安全、报酬、奖惩等权益问题。首先,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和企业都应该遵守劳动法的规定,避免出现劳动纠纷等事件。其次,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明确学校、企业的职责与权力。主要包括:学校、企业各方的职责与权力;学生在企业的理论学习与毕设设计环节;企业为学生提供的企业文化教育及思想教育工作;企业技术的保密要求;学生安全保障;企业导师的激励政策;学生生活的后勤保障;生活补贴等。第三,对在企业的实习教学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以及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实践学生的评价,设立校企共同评价制度,企业应定期向学院反馈实习生的实习工作信息,及时与学院商讨人才培养方面的措施。
7 总结
6年来,学院在江苏省软件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和精神指导下,以“企业情境”模式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训练体系,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设了围绕学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对面向制造业企业信息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技能、知识结构、工程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
参考文献:
[1]颜敏,贺金社,周会娟.普通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4):114-119.
[2]王志明,刘化君.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江苏高教,2005(3):74-76.
[3]刘德仿,王旭华,阳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85-87.
MBD最早源于波音公司在研发波音777时提出的一种想法,而早在波音研发737机型时,波音就发现三维工具的应用虽然大大减少了实物样机的生产费用,但是还是必须将三维设计模型转变为二维工程图交给制造厂商进行生产,这其中依然存在着巨大的浪费以及数据转换的风险。因此波音公司从那时起就委托CAD的供应商达索展开有关MBD的研究,其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三维实体模型直接指导生产加工而不用再转变为二维图。波音的需求和达索的研究引起美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美国政府敏锐地意识到MBD很可能会改变制造业的格局和业务模式,于是联合SIEMENS、IBM、波音、雷神和洛克希德马丁等软件公司和大型制造企业共同进行有关MBD的研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
我们国家率先启动MBD相关研究和应用的也是在航空工业:中航工业从2006年开始着手进行MBD相关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在个别机型上也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随后,航天和兵器等军工集团也注意到MBD的价值,纷纷投入资金开始在本集团内部推进MBD。
波音提出MBD研究的初衷,只是希望改变从设计到制造过程依然需要通过二维图纸进行信息传递的现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MBD的内涵和外延以远远超出三维信息传递的范畴。当前MBD主要需要帮助制造企业实现以下两个转变。
①从传统的基于二维非结构化的图形信息的传递模式转变为基于三维模型的结构化数据信息的传递。
②从基于二维信息传递的标准和规范转变为基于三维的标准和规范(如图所示)。
【关键词】ERP系统;物资仓储管理;优化
一、案例简介
2007年前后伴随着永煤集团的快速发展,也是在机电制修厂划归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后,机电制修厂得到了发展的快速通道,物资采购和物资保管数量不断增大,采购入库、物资保管和物资出库都需要大量的单据支持,这些工作很是繁琐,但却是必须的,依照机电制修厂原有的仓储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公司经济的日益发展。2007年机电制修厂的年采购量已上亿元,品种多达几千种,大到备品备件小到螺丝螺帽,这些物资分布在厂各个仓库内,材料的采购单、入库单、领料单在各个相关部门之间流转,数据需要部门间通过单据、人工报表等进行传递。月末由保管员集中归集,进行库存帐核算后,再将各部门领料单传递到财务部门,据以进行分类、运算和费用分摊。各个仓库实物帐册少则十余本,多则几十本。
仓库保管员、供应部门的采购员、销售部门的业务员要疲于应付物资的出入库单据,财务部门每月要进行大量的收、发、存单据还的人工核算,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成本高、效率低、而且误差大。物资利在库费时、费力而且还要去库房核对实物,效率较低。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优化物资保管管理已成为物资管理系统的当务之急。
ERP作为当时一种相对先进的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它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软件于一体,优势非常突出,比较适合作为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工作平台,ERP的上马对物资仓储管理将会产生明显的优化功效。
2008年初机电制修厂在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领导的支持下,机电制修厂厂领导高度重视ERP上马,多次召开协调会和动员会,要求厂属各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完成机电制修厂ERP的基础数据录入和厂里相关部门的ERP知识培训工作。
2008年以来,机电制修厂实施ERP后,物资仓储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仓库保管员、供应部门的采购员、销售部门的业务员、车间材料员等在计算机里处理物资流,快捷方便,简单易行,使其不再为单据的繁琐困扰,数据保存长久,准确度提高。
二、案例评析
1.物资管理信息实现了实时共享,所有的库存材料信息都在系统中有所反映,能随时查询输出。
2.ERP项目的实施完善了机电制修厂辅助材料的业务处理流程,把采购业务、库存业务与会计核算有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由采购员编制采购单,输入发票及到货单信息,货到后由仓库保管人员验收并在系统中确认入库。
3.强化库存日常事物管理如验收入库管理、领料管理、库存更新管理、库存查询、材料明细核算等。
4.提高业务效率,单位编码、物料编码等进行了统一,订单输入、提交、审核、入库、出库、退货等以工作流方式自动传递,避免了重复抄写和录入的失误,保证了实物资产收、发、存的正确性、及时性,也为保证帐实相符奠定了基础。
5.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供应部门计划员不再为入库物资手续困扰,可以专注供应商管理;销售部门不再为物资出库困扰,可以专注客户管理;物料编码及物资分类管理提高材料利用率,优化库存。
三、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60(2010)01-0100-09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多数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从外国转移到中国的制造企业,大部分核心技术仍然被外国公司所控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更少。同时,也正因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近几年也频频出现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与跨国公司合资甚至被并购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基本都是装备制造业强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企业能否完全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是极其严峻的挑战。
目前,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正面临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一直以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都集中在经济全球化对新兴市场中企业生产率提高的影响方面,对全球化与本土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关注不多。然而,这种局面最近得到改观,Aghion等(2005)和Sutton(2007)开始关注到全球化对当地企业创新的影响。但是在中国,近年来虽然涌现出不少关于全球化背景下FDI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关系的研究,并且王红领等(2006)系统分析了FDI对自主创新的三种可能的影响效应,但是这些研究多数只是某种直观的判断,缺乏系统的分析和经验检验,特别是缺乏行业和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的系统分析。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如张海洋(2005)和范承泽(2008)也只是从FDI的方面,利用行业数据进行的研究。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已有的研究多从FDI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没有全面考察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影响机制与途径;所使用的基本都是行业数据,缺乏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偏差。
鉴于此,通过对中国1999-2003年装备制造业企业大样本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尝试性地回答如下问题: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怎样的影响?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第一,使用了微观企业的大样本数据,提高了检验的效率和可靠性。我们使用了1999-2003年全国规模以_LZE业企业统计数据中的装备制造业企业数据,共有3.89万家企业的超过50万个观测值。这是目前可获得的最大的企业层面的关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数据样本,因此提高了估计的效率。第二,解释变量包括了外资进入的程度、出口贸易、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本土市场竞争、企业规模、地方产业集聚和产权结构等因素,并且控制了行业特征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更好地避免了变量遗漏问题。第三,在方法上,使用Tobit模型对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而不是使用简单的OLS模型,有效处理了因变量非负的情况,能够刻画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二、理论分析与待检验假说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会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国际贸易具有提高出口部门自身创新能力的学习效应。企业通过国际接触,可以获得新的生产技术以及新的产品设计等,通过边出口边学习能够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在国外销售意味着需要更强的竞争力,竞争迫使单个企业减少管理上的懒散和提高运营效率,这些都意味着更高的生产率。同时出口还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出口也可能成为知识的溢出渠道,如出口部门与国内部门的前、后向产业联结效应,出口企业通过贸易所获得的技术知识和信息能被国内其他的生产厂家吸收,加速了国外技术的扩散与传递,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进口贸易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一种主要传导途径。在开放经济中,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进口贸易不仅可以购买高质量的外国最终制成品,而且还可以通过引入国外的先进中间产品来提高本国生产活动的技术含量。Coe等(1997)提出本国通过国际贸易往往能直接分享到贸易伙伴国研发投入的成果,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前沿内的国家会模仿前沿国家的产品,贸易能通过学习鼓励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刺激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
同时,一般文献还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可能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既包括有条件的技术扩散,也包括自动发生的其他外部效应。FDI通过技术扩散效应、演示模仿效应、竞争效应、产业链关联效应、人员培训效应等作用在东道国自主创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FDI常常能将知识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外的国家,使它成为国际技术扩散的潜在重要运输工具。除了通过技术扩散提高本地企业的生产率外,跨国公司还可以通过降低国内市场的垄断程度、减少垄断扭曲、促进竞争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途径来推动本地企业自主创新。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无论是国际贸易或是FDI都会促进本土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为本土企业创造更多的知识溢出、转移和吸收的机会,进而影响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假设和推论。
假设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本土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会促进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
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直接的影响是技术市场竞争的加剧。熊彼特认为市场垄断力量的获得是创新的基本保证,而与熊彼特假说相反,Arrow(1962)认为竞争性市场更容易激励企业创新。Seherer(1967)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市场竞争和创新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所以,在经验检验中,我们首先加入反映市场竞争程度的指标。考虑变量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笔者还设计了市场竞争程度的平方项以检验之间的复杂关系。
假设2: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及其程度会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产生复杂的影响。
外资的进入及其程度是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还是抑制了自主创新存在较大的争论。比如:何洁(2000)、包群等(2003)曾证实,外资企业对内资工业部门存在现实的技术外溢效应,并由此认
为,外资企业的进入显著提高了中国的技术水平;同时,陈国宏等(2003)、张海洋等(2004)则认为,外资进入中国主要是为了占领国内市场,或者是仅仅为了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因此无助于中国工业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所以,在经验检验中,我们加人反映外资进入程度的指标,检验外资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推论1: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会对上述机制产生重要影响。
Gorodniehenko等(2008)认为,上述两个机制作用的发挥可能与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有着重要的关系。Aghion等(2005)提出技术差距与自主创新有着反向的作用。但是Gorodnichenko等(2008)认为技术差距的影响可能是复杂的。如果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较大,则外资企业的进入引发的溢出效应以及本土企业的吸收效应有限,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也将有限;如果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过小,则会引发外资企业刻意的技术保护,也不利于自主创新。所以我们设立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及其平方项这一变量来检验其中复杂的关系。
假设3: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行为也会影响其自主创新活动。
从实践层面来看,出口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存在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一种力量是为了满足国外消费者迅速提高的近乎苛刻的技术、质量、安全与环保标准要求,促使出口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正面促进作用;另一种力量是在现有国际贸易格局下,我国出口企业必须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国际大买家或跨国公司所掌控的销售终端通道,多以代工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当代工企业谋求产品多样化、产品质量持续提高、产品技术标准建立、自有品牌塑造、国际市场销售终端渠道构建等能提升价值链高端转移的自主创新能力获取时,会与发达国家作为发包者的国际大买家和跨国公司的既得利益发生竞争与冲突,此时会受到发达国家的国际大买家或跨国公司的“俘获型”限制与阻击,进而对出口企业的创新活动强度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获取与提升产生负面作用。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到底属于哪一种情况同样则需要通过计量检验予以确认。
推论2:不同规模企业的出口行为对自主创新的作用可能不同。
对出口依赖越强的企业(多依靠代工方式),由于受到发达国家的控制与限制程度大,出口带来的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所以表现出较弱的创新活动强度;相反,对出口依赖较少的企业(多不依靠代工方式),由于存在国外客户较高的技术、质量、安全与环保等要求,出口带来的正面作用大于其负面作用,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活动强度。具体来看可能存在如下规律:规模较小的企业,技术能力比较弱,一般从事为跨国企业或国际大买家贴牌的外向型加工贸易生产,出口的促进效应有限;规模中等的企业,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主要从事为国内买家贴牌的内向型加工贸易生产,出口对自主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效应;规模较大的企业,技术能力最强,一般是以自主品牌销售于国内市场,出口的促进效应最明显。
假设4:产业集聚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也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以产业集群形态存在(范剑勇,2004;路江涌等,2006)。众多研究表明,地理位置的临近、产业链的纵向与横向分工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的范围经济,会促进集聚企业的技术学习与技术追赶,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国地区间产业集聚发展是否也对自主创新差异产生影响?对于这个问题以往的文献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所以本项研究将加入制造业产业集聚这一因素。因此,笔者设置了产业集聚这个变量,以控制这种集聚效应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
除了上述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外,我们还引入了资本密度、国有产权、行业特征、地域特征等作为控制变量。理由如下:在中国,由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以及劳动要素禀赋所决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或企业往往技术含量及技术创新能力也高。笔者用资本密集度指标(资本总额/销售收入)作为相应控制变量。考虑到中国的特殊情况,从事研发的制造业或工业企业中有相当比例属于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制企业,因此不能忽略产权结构对创新的影响。根据产权理论,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不同的产权结构会导致经理人不同的努力水平和经营状况。创新活动是企业重要的人力和物质资本投资行为,因此理论上应该也会受产权结构的影响。行业特征包括技术机会、资源的可获得性(appropfiabiliy)、需求特征、分销渠道和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Scherer(1965)和symeoni-dis(1996)认为行业特征是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将行业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地域特征也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活动,地域的不同反映了企业所在地区在提供基础设施、经济支持和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水平。通常,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提供创新服务方面就做得越好。从而会对创新产生正面效应。我们将地域特征也作为控制变量。因此,我们计量检验的主要模型为:
(一)数据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1999m2003年间国家统计局全部国有和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万元)非国有企业的工业统计报表数据库。这些数据由中国国家统计局通过每年的制造企业调查收集而成。每个企业样本包括了100多个财务会计变量。之所以选择1999-2003年间的数据是基于以下两方面因素考虑:一是1999-2003年间,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出现一个显著的高速增长期;二是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WTO,我们的样本数据正好涵括了中国加入WTO的前后期间,这就为我们观察中国加入WTO后贸易壁垒的相对降低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对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效应,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观察期间。
我们所研究的行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35);专用设备制造业(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9);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1)。尽管所有国有企业以及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数据库包含了相当多的信息,但是其中的一些样本存在错漏和统计口径误差。依据谢千里等(2008)的处理方法,只要出现以下条件之一,我们就将该样本删除:(1)企业的员工数低于8人;(2)销售额的增长率高于100%或低于O%;(3)工业增加值为负。另外,2002年中国颁布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于2003年正式实施。为了使行业口径前后一致,根据新的行业标准对2003年以前的企业按照小类行业进行了相应调整。我们构建了一个1999-200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集,其观测值大约50万个,包括自主创新、市场竞争、出口贸易、外资企业、技术差距、企业规模、产业集聚、产权结构、行业特征和地域特征等基本信息。
(二)变量定义
自主创新(I):衡量经济主体创新活动的指标通常包括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方面,分别用研发支出和专利数量来衡量。由于本文的数据集没有提供专利数,所以本文将研发投入作为衡量创新投入
的变量,将新产品产值/工业总产值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变量。考虑到数据集中有大量企业研发投入与新产品产值为“O”,直接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可能会导致因变量的拟合值为负,因此本文使用Tobit模型对方程(1)进行估计。
市场竞争(Competition):衡量市场竞争的变量通常是勒纳指数。由于数据中没有边际成本数据,我们无法计算每个企业的勒纳指数。我们参照聂辉华(2008)的处理方法,将企业的广告支出占销售额的比例作为衡量市场竞争的变量。其中的原理是,产品的差别越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就越激烈,从而市场势力就越小,因此企业就越会花钱做广告。同时,还在模型中加入了市场竞争的二次项,以检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
外资企业进入的程度(FDI):由于我们在计量检验中使用的是企业的微观数据,无法直接设立外资企业进入程度的变量,所以,根据三分位行业的分类,使用同地区同三位数分类行业中外资企业年销售产值在该地区该行业总销售产值的比重,计算出三分位行业的外资企业进入程度,作为外资企业进入本土市场程度的变量。
出口贸易(Export):我们将企业出货值与工业销售值之比作为衡量企业出口程度的变量,来衡量企业出口规模的大小。
技术差距(Gap):为了检验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技术差距对于自主创新的影响,本文构造了技术差距变量。目前,在构造技术差距变量时,主要采用三种指标:资本密度差距(Kokko,et al,1994;贺灿飞等,2006);专利费数量差距(Kokko,et al,1994);劳动生产率差距和全要素生产力差距(Kokko,et al,1994;平新乔,2007)。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下文计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本土企业的人均资本存量与该行业中外资企业的平均资本存量的比值表示技术差距。该指标有效反映了企业的资本密集程度。同时,还在模型中加入了技术差距的二次项,以检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
集聚效应(Agg):产业集聚水平的高低实质上就是产业分布的不均匀程度,集聚水平越高产业布局越不均匀,反之,则布局越均匀。常见的估算产业集聚的指标有行业集中度指标、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以及赫芬达尔指数。市场集中度则是从市场空间来衡量产业的集中程度,反映的则是市场的竞争和垄断关系。空间基尼系数没有考虑到具体的产业组织状况及区域差异,因此在表示产业的集聚程度时往往含有虚假的成分。为了解决基尼系数失真的问题,EUison等(1997)提出了新的集聚指数(Index ofIndustry Concentration)来测定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赫芬达尔指数(HHI)是行业内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HHI值越大表明产业集聚程度越强,反之则越弱。本文将采用该指数来测定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
企业规模(size):从研究方法来看,可用于度量企业规模的指标包括销售收入、总资产和员工人数三种规模指标,这三种指标各有利弊。根据Scherer(1965)的方法,销售额反映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中性的,并且能够反映短期需求的变动,因此被认为是最好的企业规模的变量,所以本文也使用销售额表示企业规模。
资本密集度(Tap):它是行业进入壁垒的衡量指标,反映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的。在中国,由于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以及劳动要素禀赋所决定的低成本竞争优势,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或企业往往技术含量及技术创新能力也高。笔者用资本密集度指标(资本总额/销售收入)作为相应控制变量。
国有股权(Soe):根据工业统计口径,企业登记的所有制类型包括国有、集体、私营、港澳台、外商、联营、股份有限、股份合作以及其他等九种。根据研究目的,我们将前面两种成分用虚拟变量“l”表示,后面七种类型合称“其他企业”类型,用虚拟变量“O”表示。
同时考虑到行业差异和省份差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影响,笔者也设置了不同行业(Indus)和省份(Province)的虚拟变量作为相应的控制变量。表1为主要变量的描述。
四、计量方法与检验结果
受限因变量(Limited Dependent Variable)是指因变量的观测值是连续的,但是受到某种限制,得到的观测值并不能完全反映因变量的实际状态,常见的受限因变量问题有删失和截尾。对于删失问题,因变量处于某一范围内的样本观测值都用一个相同的值代替,所以计量模型不能使用OLS法,应该使用Tobit模型来估计。本文使用Panel Tobit模型来研究经济全球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一)全部样本的回归分析
表2为经济全球化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回归结果,其中模型1-3和模型4―6分别对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为变量的自主创新进行考察,同时在模型2、5以及模型3、6中分别设置了市场竞争与技术差距的平方项,以考察可能存在的“u”型关系。
通过对表2中各模型回归结果的全面观察,我们发现:在有效控制了诸如技术差距、企业规模、集聚效应、资本密集度以及地区因素与行业因素后,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 以广告密度衡量的市场竞争程度对创新投入有递减的、显著的正效应,即市场竞争程度与创新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市场势力越小,企业的垄断程度越低,对创新就越有利。这一结论支持了Arrow(1962)的观点,并且与Aghion等(2005)的结论是一致的。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本土市场的竞争,进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过度的竞争会导致企业缺乏必要的利润积累,反而损害了创新的能力。
2 外资的进入程度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针对FDI进入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有“抑制论”与“促进论”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我们发现FDI的进入及其程度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无论是创新费用还是创新的成果,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当FDI与本土企业在同一市场相互竞争时,本土企业为了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必然增加研发经费,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在这里,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动力来自于国际资本参与当地市场的竞争效应。
3 技术差距的大小对创新投入也有递减的、显著的正效应,即技术差距与创新之间也存在倒u型关系。这个发现深刻揭示出一个重要结论:外资企业既希望利用中国本土企业的低成本优势来获取尽可能多的价值链分工利润,同时,又紧紧提防着中国本土企业发展出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能力,而成为其竞争对手。当两者之间的技术距离较大时,会获得外资企业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的有限的局部技术溢出和技术转移支持,此时,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出增长效应;当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逐步缩小时,外资企业利用种种手段来“封锁”和压制中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此时,中国的本土制造业企业很难构建种种提升价值链攀升的
自主创新能力。
4 出口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显著为正,说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学习机会的增加和知识的溢出促进了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而且这一效应不管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都是成立的。
5 产业集聚的影响显著为负,没有显示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促进自主创新的经验证据。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大多数产业集聚只是简单地追求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而非产业上的“集聚”,处于一种低层次“扎堆式”的“群生型”发展模式。从专业化分工类型看,以横向分工(同质产品+专业市场)与简单生产链纵向分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形式;从产业集聚网络体系竞争优势看,主要依赖于低成本生产要素、成本降低型技术选择、演化路径及其所体现的内外规模经济,而作为产业集聚核心竞争优势的创新协作网络、技术持续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市场细分、价值链专业化分工、品牌建设等并未得到充分体现。
6 在控制变量中,企业的规模对创新投入有显著的正效应,但是这种效应是递减的,即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与多数国外和国内的经验研究都是一致的,说明大企业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创新优势。同时资本密集型产业也比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更多的创新。
(二)按企业规模分类检验
在现实中,很多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都与企业的规模有关,因为企业的规模与企业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政策和商业机会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控制与规模有关的这些因素对创新的影响,我们将按照规模大小将原来的样本分成3个子样本:小规模企业(从业人员小于300人);中规模企业(从业人员在300到2000人之间);大规模企业(从业人员在2000人以上的)。子样本的检验结果见表3。
我们在表3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检验的结论与全样本数据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出口对自主创新的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变化而出现显著的差异。
就创新的产出而言,出口的作用没有显著的差异,表现为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创新投入而言,大规模企业样本的回归中,出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规模的企业中,虽然作用呈现正向,但是并不显著,而在小型企业中,出口对创新投入有负向影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规模越小的企业越有可能采用代工形式进行出口贸易。技术能力较低(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倾向于为跨国企业或国际大买家贴牌的外向型加工贸易生产;技术能力中等(企业规模中等)的企业倾向于从事为国内买家贴牌的内向型加工贸易生产;技术能力较强(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倾向于构建自主品牌且销售于国内市场。同时,我们的发现可以揭示以新产品表示的创新产出未必是自主创新的结果,而有可能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技术转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