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士其的故事范文

高士其的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士其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士其的故事

第1篇:高士其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古代高等教育 官学 私学 修身

高等教育系教育体制中的最高层次,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的场所,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措施传授高深文化知识,研究高深学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经沧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影响着现代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本文拟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概况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

高等教育位于学制结构金字塔的尖端,它的产生时间晚于一般学校教育,而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据古籍记载,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应该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要求生产力必须显著发展,文化教育方面要求有可提供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以及有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官吏的专门教育人员。而处在奴隶社会初中期的虞商时期还难以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只有到了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官吏,加之文字的成熟,才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周代金文中关于周天子带领群臣及学生在“学宫”习射和作乐舞,这里的“学宫”即大学,已基本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所以,虞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可视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二)官学中的高等教育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事业起于朝廷,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统治走向崩溃的时候,“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失至民间,私人办学成为这个时期的一大景观。从此以后,整个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一直存在着官学和私学两种类型。在官学类型中,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汉代太学,即由“大学”一词衍生出来,是古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此后历代都有设立,而名称不尽一致:晋武帝咸宁二年创办国子学;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明清国子监兼具备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两重性质,后逐渐衰败,成了科举的附庸。除此之外,东汉末出现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艺术大学──鸿都门学,它是“近代世界文学艺术大学的嚆矢”;三国时曹魏建立的五经课试法,其中由“门人”升入“弟子”的制度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南朝刘宋政权设立的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个学馆的分馆授业制度是分科教育的开端;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专科学校与专业训练,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科学校。

(三)私学中的高等教育

私学是中国历代私人办理的学校,是封建社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程度分,私学有蒙养教学和经师讲学,后者相当于大学。故私学中也有部分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很多思想家借助私学这种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学说,扩大本学派思想的影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最早开办私学的人之一,他招收生徒,传授学问,以教学为主,并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后学身上。汉代以后,私学分为蒙馆之学和专家之学两个层次,基础教育通常在十五六岁以前完成,之后就必须进入私家经师的学馆去深造,私家经师多为当世的著名学者。汉以后的私家经馆,培养了大批不求功名的学术人才,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宋时期,私家经馆发展为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学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宋朝有了较大发展,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嵩阳书院等;明朝的东林书院也办得颇有特色;到清朝时期,出现了书馆官学化,绝大部分书院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场所。不管怎样,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书院为历朝学术的繁荣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通过回顾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较之近现代高等教育,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德育,强调修身养性

儒家教育以经史为基本,以“明人伦”为中心,注重修已治人之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也以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为中心,汉代的五经、唐代的九经、十二经、宋代的十三经,再加上《史记》、《汉书》、《昭明文选》等等,形成古代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讲究文、行、忠、信,以三纲五常为行为规范,严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明父子、长幼、亲疏之别,其共同特点就是泛道德主义。孔子眼中的“士”,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首先是道德的典范。教育内容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普遍要求。

尤其是宋明理学家把封建的伦理道德视为“天理”,强调修身养性,格物致知。书院就是一些学者为达到修身养性求得真学问的目的而产生的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理”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伦理纲常名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采取“修身治国”、“改过迁善”、“致知践行”的原则和“自省自察”“存养”“陶治”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主张静以养心,修心以德,修已安人,在读书治学中思考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培养真正的“君子”品格。因此,以德育为先,注重道德学问,注重修身养性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原则。

(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也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官学中太学的教学以相互问难、讨论经义为重要形式。博士既是太学的专职教师,又是朝廷的学术顾问,参加朝廷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活动。西汉的石渠阁会议和东汉的白虎观会议,都有博士参与讨论,这种学术争论,影响到太学的教学和学术风气。博士平素讲经,注重互相诘难,并以善辩而受人称誉。辩难精神是太学的优良传统,这是研究和繁荣学术所必需的。

私学中的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不仅仅是教育场所,也是当时的学术中心。它们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以繁荣学术为已任,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是古代学者进行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基地,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因此,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打破了官学关门教学的做法,听讲者可以不受学派和地域的限制,有利于学术交流。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王守仁除在濂溪书院讲学外,还和湛若水等人还历时数十载奔波于全国各地讲学,形成了我国书院史上著名的“讲会制度”,使书院成为学术争鸣和交流的舞台。

(三)官学与私学相结合

前面提到,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龚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落到民间,从此,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形成官学和私学平行发展的局面。由于官学招生名额太少且有入学资格限制,不能满足许多人的求学要求,加之私学的讲授课程与官学都是儒经,不妨碍读私学的人以后做官,致使私学得以迅速发展,弥补了官学在数量和其它方面的不足。因此,私学成为官学的必要补充,并促进了官学的发展。

书院与私学相比,不仅有相对固定的教育经费作后盾,而且有严格完整的管理体系做保障,这些是私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书院又不同于官学,其经费来源于民间的自发集资,而非官府拨款,办学不受官方的直接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教育对象主要是下层社会的贫寒子弟,带有浓厚的平民色彩,而非纨绔子弟。因此,书院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传统官学和私学的有益经验,并对其进行了积极改造和系统综合。正因为书院是对传统官学和私学的扬弃,它才能在批判继承中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制度,并贯穿在它存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四)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特质,表现在古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以人为本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倍受冷落。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儒家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高等教育中强调教人予“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因此教学内容多为讲究修齐治平的儒家经典以及文史辞章等古典人文学科。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并且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尚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了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大体上属于社会、伦理、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进入封建社会,又有了充实和发展,出现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增加了哲学、政治、伦理、文学、历史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经验性、积累性、直观性、强调人文、强调道德的教育内容,使得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高度发达,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人才迭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古代高等教育中也涉及生产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但只是作为统治艺术的辅助知识进行研习的。而且,数学、医学、天文学在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还是由于与“人事”有一定的关系,才受到统治者一定程度的扶植。其它如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纯自然科学则完全为社会所忽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这种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特点,与欧洲古代、中世纪大学重视数学、天文、医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教育形成明显的对照。

(五)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官学具有明显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特点, “学在官府”即学校皆由官府所设,教育机构与政府机构合而为一,并且“以吏为师”,官学中的教师都是朝廷命官,办学地点在官府之中,统治者的政治化人格被作为社会楷模; “政教合一”即以政治教、以教治国,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以“政”,即治国之道为内容。在“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教育体系下,政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官吏,虽然学校也有教化百姓的任务,但这种教化任务更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的,即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官吏来完成的。因此,教学仅为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的职能之一,它与政府行政职能有机结合,不仅是封建官僚的培养场所,同时也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宣传工具和推行其统治政策的实施机关,起着统一思想和统一政治的作用,这种高教管理体制在世界上是独具特色的,在中国高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正是由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与政治的这样一种密切关系,使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即很关心时政。中央高校学生和朝中士大夫本着学术上的承袭关系,政治上也经常持相同立场并互相倚助,因此,古代高校历来是开展政治活动的场所,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议论朝政成为中国古代高校的一个传统。而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官学中,私学中也不例外,如东林书院就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著名对联。

(六)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上,为学不离从政,学与仕始终是不可分离的。古代高等教育预设了“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汉代开始分科目察举人才以后,尤其是隋唐设立进士科举以后,高等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储才以应科目”。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率,也就是追求更高的录官率,高等学校成为培养官员的预备机构,成为追逐功名利禄的阶梯。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与科举考试这种世界上独特的选拔人才方式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科举考试成为教育有力的指挥棒,考试的内容成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心。

三、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实际要求,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应当坚持和发扬,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与这种泛道德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当代的高等教育中,仅实施这种泛道德的教育还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环境,学生因思想冲击、利益驱动和社会的压力等所产生的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这种“泛道德”教育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人生及其挫折、如何去适应社会等等,使他们在学习中思考、探索并真正明了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

对于高等学校如何进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古代高等教育中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如“改过迁善”、“致知践行”、“存养”、“自省自察”、“陶治”等,主张静以养心,以德修身,这些经验总结都值得我们借鉴。除此之外,高等学校还有结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多的途径“践行”,德育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所以要在大学生的行上下工夫,“助省助察”、“动以养心”等也应该成为“修心”的有益方式。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同时它也是人的精神的训练场。因此,高等学校工作也应以德为先,做到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二)教学相长、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

教学相长是教学过程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条原则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如何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相互长进,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中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辩难。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最不理想或说最欠缺的是师生间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探讨,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辩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依然是当今大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学生很少有与教师“辩难”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它不利于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也不利于各种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说到底,它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推行这种师生间的“辩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和途径,让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相互诘难、推理和启发,从而共同进步和提高。

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必须适应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想潮流的交融与冲刷,高等教育在学术思想上更应该如此,因为多元化不仅意味着“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繁荣景象,而且表面很多学术内部的潜在的东西将被激活,因此在高校应该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大学应该给各学术流派提供展示的舞台,正如古代“讲会制度”那样,容许有各种学术的声音存在,这些对大学学术的真正繁荣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三)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相结合

我国古代私学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是相当有益的,书院等私学的存在对古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更是不言自明的。以史为鉴,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和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说是相当的迅猛,特别是公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发展速度达是建国以来最快的,但是这种速度还满足不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的师资、设备、校舍、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的短缺是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减轻国家经费投入上的压力,同时满足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需求。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必须在发展公办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并使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繁荣。

(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前文提到,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是“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从历史来看,这种观念和做法也造成了惨痛的结果和教训,我国辉煌的古代文化到后期长期停滞不前,就是由于这种观念长期统治的结果。随着自然科学的崛起,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使得现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现象。无论是古代的“重文轻理”还是现代的“重理轻文”,都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类的长远利益来看,这种“重此轻彼”的现象应该加以批判。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日益走向融合是现代社会的要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现代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和一批知识英才,他们将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将依靠这些人的聪明才智。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等学校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知识;自然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数理化、生物、天文、地理等知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外,学校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其他学科的通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学以致用,注重素质教育

“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而导致了科举考试的选拔人才方式,“八股文”成为了天下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经书”,古代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大都“千人一面”,无个性和创新精神,为“仕”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这一单纯的目标的追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的是“学以致用”,有学必有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之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实施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鲍风,《儒家智谋》,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蒋方,《中国文化史九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 单远慕,《中原古代教育》,《天中学刊》,1996年第4期;

4、 郭洪纪,《儒学的教育伦理与官师治教的承传》,《山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5、 朱永新,《书院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江苏高教》,1994年第2期;

6、 胡青,《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教育》,《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7、 江应中,《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和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摭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第4期;

8、 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第4期;

第2篇:高士其的故事范文

女儿要住校,原来内有玄机

小如放学回来后,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还警告我们说,进她房间时,记得先敲门,不敲门就进来,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

我们知道,小如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但在欣慰的同时,却还是感到了深深的失落。倩儿在一天天长大,但成长的同时,却与我们越来越不贴心了。曾几何时,她还是那个整天黏着我,要我抱要我亲的小屁孩儿,怎么一转眼长成了大姑娘后,就排斥我们,不跟我们亲近了呢?

读高中后,小如所在的中学离家不远,完全可以走读,可小如却倔犟地坚持要住校,为的就是避开我们的视线。周末的时候,也会找种种借口不回家。看到女儿对我们父母关心越来越少,对自己的服饰和化妆品越来越注重,我们的心里就充满了担忧,充满了猜测,她是不是恋爱了?若是恋爱了,会不会影响学业?

之后的一天,我在为小如整理书包的时候,在她的书包发现了一盒避孕药,打开一看,已经用了几粒。看到这种不该出现的东西出现在女儿的书包里,我的心一下子乱了。于是,在内心的担忧驱使下,我不顾小如对我的排斥,在周末的时候,打电话将她约了出来,与她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在咖啡厅,我对小如说:“我知道,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和小心事,所以,今天我是抱着与你做朋友的想法来与你沟通的。你现在不要将我当做妈妈,只当做你一个要好的朋友就好。我希望你能将心里话说出来。我保证,今天只做一个倾听者,不再像以前那样以家长的身份来指责你。当然,你有什么困惑要我帮助你解决,也可以提出来,我会尽量帮你。”

听了我的话,小如舒了口气。然后,她毫不掩饰地告诉我,她恋爱了。这几个月一直在暗恋着班上一个既酷又帅的男同学,但那个男同学却早已与另外一个女孩儿谈起了恋爱,所以,她的恋爱没有对象,这让她很是郁闷。

“那他知道你对他的爱吗?”小如摇摇头,然后用恳求的眼神望着我说:“妈妈,帮我想想办法吧,我真的很爱他。”

面对女儿忧郁的目光,我沉默了。小如的手,从桌子那边伸过来,握住了我的手,小如说:“妈妈,从小到大,我从没像喜欢他那样喜欢过一个男孩子,可是他有女朋友了。我是真的喜欢他,并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陷入爱河,要分清真心相爱还是单方面吸引

小如的话,在我的心里掀起了波澜。我的女儿这么听话,这么优秀,怎么会为了一个男孩儿而置学业于不顾沉浸在那虚幻的暗恋中呢?这不行,我得想办法帮她走出来,不然,任她这么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我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尽量用心平气和的语气问她:“也许你说的爱只是喜欢,你只是喜欢他的帅?”“不是的妈妈,我是真的爱他。刚开始,真的是他的帅吸引了我,但后来,随着交往的加深,我是真的爱上了他。他挺另类,与众不同,个子高高的,酷酷的,帅帅的,会唱歌,会弹吉他,像某位明星。在校园里独来独往,像个行走江湖的大侠。”

听了女儿的话,我暗暗松了一口气。我确信,女儿对这个男孩儿的感情,不是爱,充其量只是好奇。

沉默了一会儿,小如说:“妈妈,我再问一个问题,你要真诚地回答。”我点点头。

于是,小如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我,目光中满是信赖。她说:“妈妈,现在无论做什么,都讲究公平竞争。所以,我打算将他从那个女孩儿手中抢过来,如果她不服气,那我就跟她来场PK。其实我看过她的照片,她长得没我漂亮,就是特会打扮,打扮得挺性感。从她照片上的表情判断,她是那种放得开的女孩儿。与她相比,我的优势和劣势显而易见。我想我今后为了他得做些调整了。”小如说完,顿了顿然后有点儿迟疑地说:“我想我跟他表白后,如果他接受我,可能会要求跟我同居,为了爱,我可能会答应他的要求。妈妈你会支持我为爱不顾一切吗?”

小如的话,像一记响雷,差点儿将我劈成两半儿。掩饰着内心的慌乱,我尽量调整着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失控。我想对小如说:“女儿啊,我和你爸都是洁身自好的人,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教育你要洁身自好,你怎么会有这种荒唐的想法?”但看了看她期待的眼神,我还是生生将这些话咽了下去。

小如没有看出我情绪的变化,继续向我倾诉:“妈妈我觉得喜欢一个人,就得为了那份爱去争取一下,如果一直将爱藏在心里,今生与他擦肩而过,我想,我会后悔的。所以,即使我为爱付出了一切,还没有换来他的心,我也无怨无悔,因为爱就意味着奉献。我不知道妈妈你对性是怎么看的,我认为是先有了爱才有性,而不是先有了婚姻才有性。我知道你一定要跟我讲对女孩儿的重要性,但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年代,就应该让位给爱,只要有爱,就给所爱的人奉献性,哪怕这个人将来成不了你的另一半,我也不会后悔。”说到这里,小如看着我越来越难看的脸色,打住了话题,然后用那羊羔般纯洁坚定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告诉我,为了捍卫她的爱,将随时迎接我的当头棒喝,甚至随之而来的疾风暴雨。

我努力压抑着自己将要爆发的情绪,和风细雨地对小如说:“亲爱的女儿,虽然我不是太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说过,我今天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跟你沟通,所以你不用怕,即使你的观点与我的观点冲突,我也不会发火。今天这场谈话,就算我们两代人之间的相互探讨吧。但是女儿,我不得不告诉你,你的话,深深地刺伤了我,让我觉得,作为一个母亲,我是多么的失败。我和你爸,将你带到这个世界上,希望你健康,希望你快乐,更希望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你却告诉我,除了爱,你什么都不想要。我知道爱情是一个很私人的东西,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个中的酸甜苦辣。我不想在你的爱情问题上指手画脚,但我愿意凭着我的人生经验,告诉你一些道理,比如与爱和性有关的道理,希望给你一些参考。”

女儿,性不是用来保全爱的牺牲品

看着小如没有流露出抵触的情绪,忽闪着大眼睛认真地听,我继续说:“你说得对,爱一个人就意味着奉献,而不是索取。但奉献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相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但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你的爱,对于他来说,就是负担;被一个人爱,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如果你爱的人不是对方,那这种爱,就像兑了水的蜂蜜,失去了原本应有的甜蜜。被你爱的人所爱,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你爱的人不爱你,那么你对他的奉献就应该是远离他,给他一个舒畅的空间;如果爱你的人你不爱,那就远离他,不要给他希望,免得他日后更加绝望。

“你说你可以为了你爱的人,选择同居,试图用性去吸引他,这种想法不但幼稚,而且大错特错。如果那人不爱你,如果不幸他又恰巧是个好色之徒,那你等于是给他一个占有你然后轻视你的机会;如果有幸他是个正人君子,那么你的大胆奉献会让他误以为你是个轻薄之人,他会对你退避三舍。虽然现在人们的性观念开放了,有的男性对女性的那层处女膜不太在乎了,但女孩儿的婚前,对于自己,不但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还是一种伤害。因为,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他们还是倾向于女孩儿婚前的纯洁的。”

“那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婚前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小如问。“如果一个男孩儿真的爱你,那他会尊重你,呵护你,肯定不会做伤害你的事。因为爱的最高境界不是占有,而是尊重和爱护。在爱情的天平上,性不应该成为保全爱情的牺牲品,而应该是爱情的果实和结晶。”我说。

听了我的话,小如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说:“妈妈我需要好好想想。谢谢你今天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平等和平和地与我探讨爱与性,因为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做到这一点的。”

之后的日子,我发现,小如在悄悄地改变着。她似乎将我当成了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有了心事,便向我倾诉,征求我的意见。而我,也很乐意做她忠实的倾听者和同盟者。我们母女间的交流渠道,终于能畅通无阻了,这让我很欣慰。

今年8月的一天,小如告诉我说:“妈妈,我现在已经不爱那个男同学了。我想通了,用自己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去守候一份无果的爱情,我觉得自己太傻了。老妈你放心,现在我会集中所有精力,向明年的高考冲刺,争取考一个好的大学,以回报你的这份爱。”

第3篇:高士其的故事范文

2011年某日下午2点30分,在松北区某施工工地,某建筑分包公司的工人已经完成办公楼外立面护板的安装工作,接下来拆卸高空作业吊篮进行收尾工作,其中三名工人负责在楼顶上往吊篮内搬运配重,一名工人在吊篮内负责吊篮上下运行的控制操作,在装完配重下行的过程中,离地大约12m时吊篮忽然急速下滑,下滑一端距离后作业吊篮一端安全锁动作,而另一端继续下滑,导致吊篮发生倾覆事故,吊篮内的一名工人连同重物一起被甩了出去,造成该名工人(吴某,男,38岁)当场死亡。

二、现场勘察

事故发生后,会同松北区安监局及高新区质量安全监督站对事故的现场进行了仔细勘查,到达事故现场后,发现高空作业吊篮由一端的钢丝绳悬挂半空中斜靠在楼体上(A端),另一端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B端),整幢楼共有5层,事故吊篮A端在四层楼的高度,吊篮B端在三层楼的高度。事故发生时所承载的配重水泥块散落一地,安装好的墙体装饰板一部分也被倾覆的作业吊篮撕裂,发生坠落摔在一旁地上的被害人吴某已被挪走。该事故吊篮是由无锡市龙升建筑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TDL630,额定载重量为630KG。现场发现吊篮起升钢丝绳下端的重锤并未安装,处于松弛状态。配重块散落一地,有28块,其中破碎的及坠落砸入土中的配重块共有10块。

事故发生时在吊篮中未洒落的配重块有14块,挂在钢丝绳上有一块。事故吊篮发生端B端安装有安全锁的上横梁结构发生部分扭曲,说明事故发生时安全锁确实动作过,但由于冲击过大超出承受范围而继续下滑。

而A端安装有安全锁的护栏结构由于巨大的拉力发生了严重的塑性变形,安装提升机部分的护栏未见扭曲,说明此端安全锁在事故发生时及时动作,可靠地制停住了下滑的吊篮。

楼上悬吊机构中悬挂A端的一组前臂折弯,弯折点在悬吊机构支腿处,悬吊机构后端配重水泥块共有18块,整齐的牢固的压放在悬吊机构压重处,未见散落,该悬吊机构下端通过钢丝绳悬挂着倾覆的高空作业吊篮。而另一端悬挂B端的悬吊机构完好,未见结构性弯折,各个绳端机构固定牢固,钢丝绳没有破断痕迹,悬吊机构后端配重水泥块共10块,也未见散落。

接着对发生事故端的提升机和安全锁分别进行了拆解,通过拆解发现,各个部件动作灵活,未发现有破损以及失效的情况,同时每个部件及提升钢丝绳磨损也未超出报废的标准。

三、事故原因分析

针对现场查勘的情况,统计事故发生时吊篮所承载的具体载荷,其中吊篮中15块压重块加上地上破碎及坠落而砸入地面的10块共25块,说明当时吊篮中至少承载了25块压重块,通过现场称重得其每块压重的重量为25KG,加上事故受害者的体重75KG:25*25+75=700KG,超出了该吊篮正常工作所允许的最大载重量630KG,属于超载运行。

同时由于现场吊篮钢丝绳下端未安装重锤,未给钢丝绳一个适当的拉力,使得钢丝绳与提升机轮槽的摩擦力达不到正常工作状态的要求,势必造成钢丝绳在提升机轮槽内打滑,一旦打滑,就破坏了吊篮两端的平衡,失去平衡的吊篮内部的压重块将会滑向打滑的一侧,使大部分载重施加在倾翻的这一侧,加重了吊篮的倾覆。

同样,当安全绳下端未安装重锤时,因为没有足够的张力使其自身顺直,吊笼从下往上提升时,由于安全锁孔较细,上端的安全绳不会顺畅通过安全锁孔从而引起卡阻,使安全锁上端余留过多安全绳,一旦发生倾覆事故,安全锁因为上端因卡阻产生的过多的余留绳就不能够起到应有的安全保护作用。如上图所示:

四、 事故结论

导致该高空作业吊篮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未按吊篮作业规程在钢丝绳下端安装重锤,使得钢丝绳与提升机轮槽摩擦力不足,在吊装超过吊篮正常工作所允许的最大载重量504KG的状态下(实际吊重至少700KG),造成钢丝绳与提升机轮槽之间打滑。同时,由于安全锁上端余留过多安全绳,使得吊篮发生倾覆时安全锁起不到应有的安全保护作用,最终造成了该事故的发生。

该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一、作业人员违规装载货物。

2.作业人员在未取得该设备的作业上岗资格,无证上岗。

3.未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必须两人同时操作,该事故中仅有被害人一人操作高空作业吊篮。

4.作业人员未按照作业人员安全规程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

五、 事故预防

1.严禁超载运行,作业中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参数中给定的额定载荷数装载货物,决不能为提高效率或省工序而超载使用。

2.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作业时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等安全保护用品及措施,装载货物时均匀分布载重,禁止偏载运行。

3.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相应相应的特种设备知识培训,学习特种设备法规及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了解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及紧急事故预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严格按照特种设备的安装使用说明进行设备的组装,安装完毕后应在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申请特种设备检验,未经检验以及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禁止使用。

第4篇:高士其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蒙古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中国

一、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发展的新纪元。在这个时代人类互相光速地交换信息并有了同样速度的自动化工业,信息新技术推动了科学研究、生产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为了跟这个时代同步,为了得到这个时代的知识,为了跟这个时代的人沟通与交流,人类需要信息技术。世界各国政府在制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时,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支持力度,以培养出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建设人才。在现今发展的这个情况下,蒙古拥有为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决定任何问题、掌握把知识自己学到的能力把信息通讯技术在教学方面广大使用的要求。因此,2000年蒙古教育部制定“截至2010年在蒙古国教育领域贯彻信息通迅技术基本方针”实行了。把信息通迅技术在教育有效地推广是不仅政策、基本趋势范围内实行,而且基础教管理、教师合作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是非常重要。让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和个人的要求有总体能力的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是选这个题目的原因。

二、蒙古国高等教育体系

建立多层次高等教育结构的基本依据是蒙古国国内和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以及蒙古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文件,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和社会对文化与教育多样化的需求,根据变化着的经济和劳动市场需求提高对人才基本文化、科学和职业培养的灵活性。

目前, 蒙古国正积极地创造条件来制定更具有个性化的课程计划, 这种课程更多地要求学生独立学习、独立研究, 而不是简单地依赖老师的讲授和照搬照抄式的笔记记录。这也要求教师的素质要有所提高, 教师要具备胜任本学科的综合性的知识基础, 并具备独立地、创造性地工作的能力。

三、蒙古高等教育信息化起源、内涵

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信息化浪潮波及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类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方式。蒙古国政府一直很重视信息通信技术在我国社会和财政的所有部门的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在蒙古国教育领域的使用比其他国家晚一些。在1988年中学教学规章中提到计算机信息教育,在1982年大学规章中提到了计算机信息教育。1965年最初实施了为了蒙古国立大学边上建立工程技术院校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1, 5万美元投资的项目,该高等学校1968年拥有6个办公室、1000名学生允冀行教育业务,培养蒙古工程专家。该项范围内让教师和专业人员派到国外学习,提供需要的设备和师资队伍方面给了很大的援助。然后,19%年建立了第一个私立信息科技大学,并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和联合国的发展项目合作提高蒙古师范院校的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的项目范围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提供教学与信息设备、教材,教室和实验室修新了1999年建立了教育、科学机构的知识网(ERDEMNET),2001年在蒙古国立大学建立了科学和技术n培训中心,2002年第一家引进外资的IT机构(KHUREE),2007年首个国际特许营权机构。由于国家地区的经济向市场经济转移,人才和专家的需求越来越高了。因此建立了信息技术、计算机工程的“Tsahim”、“Altai”和韩国百分之再投资的“Huree”院校,以扎雅班迪名义的食品技术院校等私立工程技术院校开始进行信息化教育。

四、高等育信息化的特征

蒙古国不仅使高等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生动逼真,更使知识的存储、传播速度极大地加快,使用效益有惊人的提高。教育技术智能化:教育技术主要是指为实现教育的功能和目标所采用的技能、手段和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是加速其信息化、提高其智能化水平的直接动力。教育资源共享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全球教育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打破了过去教育资源种种形式的封闭和垄断,使全球教育资源的共享化程度大大提高,从而大有利于全球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大有利于缩小国家和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接受学习个性化: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大大增强。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教材和教师,自己安排课程和课时,可以虚拟教室和实验室自主地学习、实验或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探索,可以从自己的实际兴趣、爱好、专长出发,结合社会需求,进行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掘、开发。总之,学生英正成为教学的中心,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将更具有个性和创造性。教育对象的全民化: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同时也是其教育对象逐步大众化、全民化的历史进程。它既依赖于信息技术、教育思想观念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又对教育和社会进步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它本身也成为教育和社会进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从教育系统自身来说,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保障体系等的俏息化建设,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教育信息化决不仅仅是硬件建设,更主要的是要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效率,以便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教育的信息化也决不仅仅是一般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更重要的是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教育从技术和教育两方面综合起来看。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我国教R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专题研究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标准及规范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5篇:高士其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古代师生关系 高校 和谐 启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1.026

1 关于中国古代师生关系的理论思想

1.1 尊师爱生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代教育家把师视为父,师就是师父,孟子也曾说:“师者,父兄也。”①教师不仅担负着教给学生知识的重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②正是由于教师担负着“开我之蒙蔽”,“化我之私狭”③的重任,所以在我国古代,也把师与君并尊,《学记》就明确提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因此,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从君到民全体“尊师”的传统。但是,古代的教育家并没有因为自己地位尊贵而显得高高在上,他们从仁爱的原则出发,主张“仁者爱人”、“大爱无私”的教育智慧,孔子就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④意思就是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古代师生之间表现出来的这种互尊互爱之情正如《吕氏春秋・诬徒》所言:“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

1.2 师友之情

古代教育家认为,交友即是择师,师即友,友即师。李贽曾说:“学道人脚根未稳,当离不得朋友;脚根既稳,当尤离不得朋友。何者?友者,有也。故日道德由师友有之,此可见朋之不可离矣。”⑤这里的“友”就是教师,可见,古代教育家早就意识到在教学中教师作为朋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重要性,正所谓,“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⑥教师愿作学生的良师益友,一方面表明古代教育家承认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⑦只要谁掌握了“道”就能够成为“师”;另外一方面认为学生学有所成之后还有可能超过教师,正所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⑧教师不必以自己先“闻道”而凌驾于学生之上。师生间以朋友相待,自然就会消除原本心理上的顾虑,彼此之间交流学习就会更加顺利,交往就会更加亲密无间。所以,古代的师生关系就是处在这样一种自由、平等、融洽的气氛之中。

1.3 教学相长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彼此交往后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然后再继续学习,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古代教育家十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认为这也是促进师生关系的一种方式。被誉为“圣人”的孔子就说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⑨可见其谦虚好学的态度。并认为“当仁不让于师”,肯定了“后生可畏”, 韩愈进一步提出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⑩这充分证明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不仅能增加彼此的知识,更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1.4 为师之道

中国古代教育家“师者,人之楷模也”。 要想成为“人之楷模”,首先他必须得通晓真理、知识渊博,这样才能使学生敬仰;其次,古代教育家 主要是道德教育家,《周礼》说:“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师的使命就是“传道”,师就是道的化身,所以,为人师者必须还要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再次,《学记》上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说明为人师者还应该知道该教给学生什么,这是作教师的最起码的责任。只有先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称其为师。但仅仅是具备了这些条件还不足以成为一名好教师,古代教育学家还特别强调教学的艺术。比如老师在讲解时要做到“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另外,老师还应该要懂得教学规律,在教给学生知识时,不能用灌输,压抑的方法,而是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正如“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的变化,以防止“学者四失”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使得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 古代师生关系的理论思想对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完成育人使命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促进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高校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1 民主、平等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双向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中的主体,尽管他们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大学生应该尊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高校教师也应该承认大学生有其独立的人格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民主与平等不仅表现在师生之间的关系上,还体现在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民主且平等的。民主要求教师尊重个体的多样性,使他们的需要、利益、价值、意见得到充分的保障,并保证个体民主的多样性不受外界的侵犯。而平等并不等于平均,更多的是对弱势群体提供的一种补偿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待弱势群体时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不因以自己的私人情感来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应该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这样的教师也值得学生爱戴,高校和谐师生关系也就有了建设的前提。

2.2 交往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

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表现在教学上的交流和情感上的沟通。但无论是哪一种的交往首先都必须建立在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只有在此基础上,交往才能无拘无束,师生之间才能畅所欲言。师生之间的互相交往不仅可以使彼此更加了解,更加亲密,更重要的是可以互相学习,促进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如今,大学生的思维都十分活跃,师生应该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一方面通过交流可以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汲取更多的智慧,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一些新的思想。除了教学上的交流外,教师和学生之间还需要情感上的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上的沟通属于一种非正式关系,据研究,“师生之间这种非正式关系可以消除在正式关系中由规章制度等所形成的压力”。 所以,师生之间也可以因相同兴趣或爱好加强彼此在感情上的沟通,使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更加亲近。

2.3 互相关爱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高校师生关系也应该遵循这种互爱的原则。前苏联著名的教育评论家索洛维依契克认为,师爱是维系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他认为好的教育应该遵循如下公式:“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学生取得成绩―学生更信任、尊重老师―老师更热爱学生”。 教育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爱的基础之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首先就应该要尊重他,这点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学生,只有先了解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教师真诚地、全身心地为学生投入之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而信任是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受到教育后,再以感恩的心态回报教师,而爱永远是相互的,受到学生的爱戴,教师也会备感欣慰然后更加热爱学生。爱的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真诚付出,彼此为对方多投入一点,师生关系自然就会好起来。

2.4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高校教师无论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经验阅历方面,总体上还是优于学生,所以,在构建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因此,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反之,就会造成师生之间的信任危机,导致师生之间的不和谐。同时,高校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一个道德崇高的教师,不仅自己可以做到恪尽职守、真诚守信、认真负责,而且他这种崇高的道德情操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形成也是十分有帮助的,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另外,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还应懂得教学的艺术和充分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既不违背教育规律,又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因此,高校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借鉴我国古代师生关系以“和谐”为主旋律,构建民主与平等的交往关系,同时,在交往过程中彼此尊重、相互关爱、共同成长,当然,高校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和谐师生关系也是有重要影响的。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高校师生关系。

注释

① 孟子・离娄上[Z].

②⑦⑩韩愈・师说[Z].

③ 习斋言行录(卷上)[Z].

④ 论语・宪问[Z].

⑤ 李贽・续焚书(卷二)[Z].

⑥ 论语・颜渊[Z].

⑧ 荀子・劝学[Z].

⑨ 论语・述而[Z].

杨雄.法言・学行[Z].

札记・学记[Z].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

第6篇:高士其的故事范文

1案例描述

2009年4月16日中午1点左右,广州某高校内,王某与几名同学一起行走在校道上,行至校园斜坡路段的时候,一辆面包车从后面开上来,车速不快,但车像失控一样一直向右边靠过来,把同学们挤到了路边,最终还是撞到了王某。王某的手机被碾碎,身上多处擦伤,盆骨撞伤,不能站立。

面包车的“司机”房某将王某送到了校医室,在场的同学都惊慌失措,全部都跟着跑到了校医室,没有发现肇事车辆被开走,事故现场被破坏。随即,学校保卫处、学生处负责人及辅导员等人赶到了现场,并向交警部门报案,同时扣留了房某的身份证,要求其同事将肇事车辆开回学校。随后,学校派车将王某送到了医院,并通知了学生家长,交警部门也到校进行调查备案。

经医生检查,王某并无大碍,大家冷静下来后发现,交警部门所登记的肇事者,并不是当时开车的“司机”房某。房某是该公司的部门经理,还没有取得驾驶证,而交警部门登记的肇事者是该公司真正的司机。

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肇事者拒不承认已经换人的事实,在支付了第一天的医疗费之后,采取了回避政策。4月20日,辅导员接到了家长的电话,希望学校能够出面协调,让肇事方先支付医药费,校方本着保护学生的原则,将学生家长和肇事方一起约到了学校,希望肇事方能够负相应的责任。在校方的压力下,肇事方答应了家长的要求,然而并没有履行。4月24日,辅导员陪同家长来到交警中队,与肇事方进行调解,由于事故现场被破坏,没有有力的证据指证肇事者实际为无驾驶证的房某,所以事故只认定为一般交通事故,调解结果为公司赔偿所有医药费,赔一部手机,外加五千元赔偿费。

在整个事故的处理过程中,辅导员都全程陪同,校方也处处为学生利益着想,为学生争取合法、合理权益,学生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满意。

2案例分析

此案例最后成功解决,让学生得到了应有的赔偿,学生家长也对校方的处理态度非常满意,主要遵循了以下几条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

2.1坚守岗位原则

高校发生突发事件,辅导员必须及时到场,了解情况,为妥善处理事故赢得时间。本案例中,出事的时间是中午,本不是上班时间,但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辅导员就到达了现场,了解情况,安慰受伤学生。

2.2及时上报原则

在辅导员能力不能解决的事故中,在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同时,要及时地上报领导、公安部门,寻求支持和帮助。本案例中,辅导员在到达现场后立即向保卫处、学生处、系部领导进行了汇报,学生处、保卫处领导也在第一时间到达了事故现场,同时向交警部门报案。在之后肇事方回避家长,不愿意进行赔偿,家长要求学校出面调解的情况下,辅导员也及时向领导汇报,得到学校的支持,使得事情能更顺利地推进。

2.3及时与家长联系原则

遇到学生伤亡等重大情况的发生,辅导员一定要及时通知家长,给家长一个信息,希望家长能够与校方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也可以减少学校的责任。同时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腰多与家长沟通,取得信任,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取得谅解,共同商议如何帮助学生。在案例中,辅导员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做的比较到位,事故发生后就立即与家长取得联系,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都与家长密切配合,满足家长的要求。

2.4保护学生的原则

事故发生后,校方首先要保护好学生,在本案例中,肇事方蛮横无理,采取回避政策,企图不负责任,直接损害到了学生的利益。所以,在家长提出来要学校出面协调的时候,校方责无旁贷地进行了调解,并协助家长向交警部门反映清楚情况,监督交警部门秉公处理。

3案例启示与改进措施

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次事故,我们也看到了高校校园交通安全还存在着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对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及事故应急处理教育还不到位。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还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完善校园道路交通体系。在校园内道路多、道路复杂的地段,要加强标识,如案例中的出事地点是斜坡,这样的地段应该比其他路段有更明显的标识,提醒司机上坡慢行。同时要在复杂路段、容易出事故的路段安装摄像头,对司机有一定的警惕作用,同时,如果不幸发生事故,也容易取证。

(2)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对学生而言,总会觉得校园内是安全的,许多学生在校园内从来没有让车先行的习惯,总是有种“在校园内,车辆不敢撞我”的想法,这往往就会导致学生来不及躲避快速的车辆而被撞伤。在学生日常教育中,要特别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哪怕在校园里,都要时时保持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谨慎慢行。

(3)加强学生事故应急处理教育。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事故一发生,在场的同学都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最终导致事故现场被破坏,肇事者被调换。在日常安全教育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尤为必要。例如,在交通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应该保护事故现场,认清肇事者。在送伤者前往治疗时,要留人看守事故现场,等待交警的到来。或者在事发后,用相机、手机等工具拍下当时的场面,以便日后取证,维护自己的权益。

4结语

总而言之,校园交通事故的妥善处理,与日常的安全教育密不可分,与学校与家长的配合密不可分,与老师对事件的跟进和服务密不可分。要做到及早教育,有备无患,及早处理,保障利益,这样才能让高校校园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成.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辅导员成熟的标志[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18(6).

[2]钟淑源.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3]刘桂海,宋全征,孙辉.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第7篇:高士其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国际工程专业认证;高校德育;全方位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52-02

高校德育评估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制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高校德育各方面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比和评价,是检验德育系统各组成部分性能和状态优劣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如何改革和突破现行的高校德育评估模式,构建大学生全面德育评估体系,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当前在高校实施国际工程专业认证进行探析与比较,尝试对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评估体系提出改革和创新,期望对我国高校德育评估以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国际工程专业认证指标体系与德育评估体系的比较分析

全球化趋势带动了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标志着我国高校的工程专业教育如果通过国际工程专业认证,认可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就为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关职业领域提供准入资格,标志着我国高校的部分工程专业将逐渐与国际接轨。2013年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工程专业认证三年有效资质后,深刻感受到我们平时所做的德育工作为顺利获得专业认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紧接着又接受了学校的德育评估,在比较分析认证体系标准和德育评估体系后发现,两个体系指标所重叠的部分占到三分之二以上。为此,我们对两个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以下8项基本要求:具有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等专业知识与能力;文献与资料获取能力;懂得专业相关法律法规;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具有组织管理、交往能力以及团队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分析标准,除了第三条对本学科专业知识有要求,其余的七条几乎都是能力或素质教育。分析我校的德育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德育工作保障、基层学生组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资助工作、就业工作6个一级指标体系、27个二级指标体系,73个三级指标体系。该体系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道德,还涵盖了除专业教育以外几乎全部的教育内容,如政治立场、科学文化知识、身心健康、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方面。体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外在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两个体系仅在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基层学生组织建设两个方面有所差异;而相同之处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思想理论、科技文化、法律、经济、管理等知识;认识处理事物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应对社会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品德素养、人文科学素养、艺术修养、个性心理、生理健康、逻辑思维、开拓创新等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很难被分解,我们可以称为综合素质。两个体系指标所重叠的部分占到三分之二以上。标准中对学校的要求还有关于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发现,这些都与高校德育工作相关。也就是说德育工作在工程专业认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而且德育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是不可分割的。

二、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对我国高校德育评估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参加国际工程专业认证,我们深深感觉到,国际工程专业认证指标体系,植入了太多的德育要素,他们将这些要素分布于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实验技能学习、企业生产实践、文理交叉贯通、自主创新锻炼、社会状况调查、毕业论文撰写、职业规划引导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实施,表面上没有出现德育二字,暗地里时刻没有脱离德育内涵,使德育与智育密切结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专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保障专业教学质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高校德育作为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保证,理应也该有一个评判的体系,这有助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更有助于高校德育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各国都在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并建立起本国的德育体系,其本质就是为了自身的政治稳定和价值观的灌输。我国多年来也是如此,这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的确有其必要性。但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如果仍将其成为一种政治的教育和宣传手段就使得德育在高校内独立开展工作遇到困难。美国高校也有自己的德育评估标准。对学生而言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民主公民教育》中提出的公民课教学情况衡量标准学说,即“民主公民的学习评估”。对中美高校德育评估标准的比较与分析,为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德育评估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美国高校德育评估体系提出的公民品性,指行为的倾向或内心的习性,它是各种公民素质的综合表现。包括:做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成员;尊重个人的价值与人性尊严;承担公民在个人、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责任;有思想、有见识、有效地参与公民事务;促进美国民主的健康运作等。可见,美国主要是从探索性、创造性来判断公民教育中的教育者是否成功;从公民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决定力来分析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美国作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德育目的就是为了培育出认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所谓“民主公民”。它比较偏向从微观层面。而我国高校德育评估过于倚重宏观层面,不够精确。显现可操作性不足。我国高校德育评估体系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高校德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大学生自身的成才需求所决定的。它既要体现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也要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诉求。目前国内并不是每一所高校都开展德育评估活动。全国性的高校德育评估一直没有浮出水面,只是作为教育评估的一个项目、一个指标、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加以探讨和研究。

德育难以深入开展的原因有多方面:将思想、政治与道德的教育割裂开来、将德育工作与专业教育等相对立;德育评估的功能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缺少对德育的潜在状态、隐之形成性与发展性的深层次考察,从而丧失德育评估应有的激励与导向功能;有的院校没能正确把握德育评估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评估标准模糊,指标体系建构不科学等。从目前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来看,德育依然独立于专业学习以外,“三全育人”体现的不够深入。这也是高校德育得不到学校和院系高度重视的原因之一。

三、深入贯彻“三全育人”,优化我国高校德育评估

必须将专业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当然,要做好这项工作,仅靠专职辅导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全体专业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德育,因为这是学院整体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必须让全体教师意识到,每个老师及其每门课程都肩负着德育教育的任务,只有将专业与德育相结合才能真正保障和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将德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深化“三全育人”德育机制,在以系统和整体的角度解决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具有明显优势。专兼结合,深化“全员育人”。德育工作不仅是专职辅导员的职责,更是所有专业课教师,以及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还要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树立统一的育人目标,形成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全员监督的育人体系。将育人意识深扎在教育队伍与学生组织中,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整体作用。点面交叉,深化“全方位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途径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角度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拓展与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将思政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在细微之处发挥巨大作用。润物无声,深化“全过程育人”。发挥思政教育“润物无声”的功能,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结合各阶段成长重点,发挥引导、激励、监督、评价的作用,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对学生的素质提高及其将来的事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我校开展的“四年不断线”、结合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是德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互为联系的有力抓手,学生通过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预测,对自己进行整体分析,诊断自己在学习所过程中缺乏或应掌握的知识与能力,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和实践,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当然,德育评估不是德育的终点,还应坚持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毕业后,高校应及时收集用人单位对其德能勤绩各方面详细的评价,以便了解本校育人的效果与不足。

总之,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让每个教师、每个德育工作者、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德育必须与专业教育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不可分裂!这不仅符合将要认证的工程类专业,同样也符合其他所有专业的通识教育。

参考文献:

[1]郑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的现状与困境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晏辉.当代价值冲突的哲学批判[J].社会科学辑刊,2003,(2).

第8篇:高士其的故事范文

摘要:目前古籍保护工作受到了政府和古籍保护单位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133-02

1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1馆舍条件差

目前虽然许多高校都建立了符合藏书标准与理念的现代化图书馆,但古籍书库的条件却普遍较差,缺乏古籍保护技术设备。在高校图书馆,除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少数图书馆外,大多数图书馆古籍书库的恒温恒湿基本要求没有实现,能配备普通空调机就算是条件好的。地方院校图书馆的古籍书库更是因为古籍数量少、读者少,而常常被置于一个空闲的角落。除去水火灾害外,虫灾和酸化成为新时期古籍遭受破损的两大主要原因。

1.2管理不到位

国家尚未出台有关古籍管理与保护的法规。许多高校图书馆内部也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没有专业的古籍整理与保护人员,对古籍的管理不到位。对自己的古籍家底不甚了解,只是知道大概的数量,没有具体的数字。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除已编书100余万册外,未编书到底有多少册,有什么书,没有确切的数据,只是粗估有50余万册[1]。其他小馆的情况更令人担忧。

1.3人为的不经意损坏

古籍文献的载体多为纸张,即使是早期的竹木简牍、丝绸缣帛,保存到今天大多也已不同程度的老化变质。古籍保护工作者在延缓古籍的老化、保护古籍的同时,对古籍的破损也是不可避免的。古籍在打包、搬运、提取、上架、阅读等过程中都可能会因人为的不经意而遭到撕裂、折叠、摩擦、挤压、冲撞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不慎污损,甚至在古籍上乱写乱画、眉批圈点,都对古籍保护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利用缩微技术对古籍进行复制及影印时,也极易对古籍带来损害。

1.4专业人才少

目前,高校图书馆凸显出严重的人才不足现象。就现有的古籍保护人员而言,也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专业背景多样,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偏大的问题。

首先,对于古籍的再生性保护后继乏人。按国家图书馆的统计,目前全国古籍修复人才不到100人,其中高校古籍修复人员仅10余人。除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少数图书馆外,多数高校图书馆没有配备专职修复人员。据统计,我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古籍需要修复[2],而某些高校图书馆需要实施抢救性修复的古籍高达80%。由此可以想象,即使配备了修复人员,修复人员的有限与巨量需要修复的文献相比,还是显得微不足道。

此外,一些图书馆缺乏编目人员,虽藏有一定数量的古籍,但至今未能整理编目,无法向读者提供可查询的馆藏目录。有些图书馆虽有编目人员,也对馆藏古籍做了编目,但因水平有限,致使馆藏目录错误百出,不能准确反映馆藏情况。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国古籍编目人员尚不足百人[3]。

1.5资金无保障

据调查,现在修补1册古籍的市场报价在300元左右。以馆藏10万册古籍的高校图书馆为例,按三分之一的破损率计算,修复所有的破损图书需要资金近千万,无疑短期内投入如此巨资的可能性极小。再加上古籍的读者群范围较窄,许多高校图书馆多年都不曾购买,古籍文献成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盲区。更有甚者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想要改善古籍存藏条件,订购书柜,更换函套,但因资金缺乏不得不搁置起来。

2加强古籍保护的应对策略

2.1加快标准化古籍书库建设

加强古籍的保护首先要改善馆藏古籍的保护条件,建设标准化古籍书库。古籍对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和紫外线含量极为敏感。根据《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图书保护最适宜的温度为16~22℃,相对湿度为45~60%,同时要求温湿度24小时恒定。古籍书库应配备性能优良的恒温恒湿空调机或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然而目前有此设备的也仅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等少数几家图书馆。为了防止虫灾和酸化,还可以装备现代的高科技设备,如检测古籍纸张纤维的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测试古籍纸张含酸度的测酸仪等仪器设备,但这在国内高校图书馆还极为少见。

郑玉娟: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古籍书库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改善古籍保管条件,完善安全措施,保障古籍安全。对古籍收藏量大、善本多、具备一定保护条件的单位,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作为财政投入和保护的重点。同时,文化部也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起草了相关的标准规范,其中包括《图书馆古籍特藏书库基本要求》,对古籍书库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标准。接着开始在全国相继开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和评选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应以此为契机,在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共同支持下,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尽快建成一批标准化古籍书库。

2.2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高校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应引起国家在法规层面上的重视。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了法规的约束,图书馆内部具体的管理制度才能有依据,才能落到实处。

其次要严格规范古籍书库的管理制度。古籍书库管理岗位规范是书库管理人员的工作程序,也是提高书库管理水平的基础。古籍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古籍载体的物质特征及温、光、尘环境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更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古籍图书出入库应有详尽的记录与签收制度。书库的温湿度应按时按规格记录“统计与分析”。

2.3探索古籍再生性保护新途径

对古籍的再生性保护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古籍进行再加工,在保护古籍原本的情况下,发挥古籍的资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主要有利用缩微技术复制古籍,影印出版及古籍数字化等。

目前,缩微技术以其存储量大、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被运用在古籍保护中。截止2008年年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共抢救各类珍稀濒危文献典籍和报刊100,183种,其中古籍善本31,871种。影印出版的优点是完整逼真地保留了古籍原貌,查阅起来极为便利。同时也实现了古籍文物价值与资料价值的分离,对保护古籍十分有益。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实施。中华再造善本是一套大型丛书,由国内知名专家遴选古籍善本,通过原版仿真影印技术再次印刷出版。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古籍影印出版成绩显著,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合作影印出版了《清代诗文集丛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影印出版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等。因此有条件的图书馆购买这些缩微古籍胶片和影印版古籍以供读者需用,不失为古籍保护的极佳途径。

古籍数字化则是利用电子扫描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将古籍内容转化为电子资源,并建成全文数据库,供人阅读浏览。古籍数字化实现了古籍文物价值与资料价值、艺术价值的分离,也很好地解决了古籍藏与用的矛盾。

2.4加快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

古籍的整理、编目和修复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古籍保护人才不仅需要专业的文献学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老同志的传、帮、带。近年来,国家图书馆定期在各地举办全国范围的修补培训班,有意识地培养古籍修补专业人才[4]。各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响应,从资金上大力支持并认真组织专门的古籍保护人员去参加培训学习。图书馆之间还应该加强关于古籍保护工作的交流。如定期地开展学术研讨,组织参观学习等。

2.5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不仅要发挥政府的职能,还要发掘多种渠道来解决资金难题。高校图书馆应结合社会广大公众的最大需求去开发古籍,使古籍的学术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等融入社会公众生活中,实现古籍信息的增值性开发。这才是保证古籍维护资金持续注入的最佳途径[5]。

参考文献:

[1]李雄飞,吴晓云.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之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4):66.

[2]程仁桃,杨健.高校图书馆古籍保护的现状与展望[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163.

[3]陈典平.数字化时代的古籍保护策略探析[J].河池学院学报,2010(2):111.

[4]来新夏.漫话古籍的保护与研究[J].文史知识,2009(3).

第9篇:高士其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故障录波器;准确率;重合闸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69

0 引言

电力故障录波器是应用于电力系统,用于记录电力系统中出现异常问题的特殊装置,电力故障录波器能够记录系统中出现的电压、电流的异常,通过分析这些记录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电力系统的错误运行,不过随着电力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使得电力故障录波器应用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疑难问题也随之而出,使得故障录波器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现场工作环境的情况,故障录波器的应用实效性遭到了质疑。

1 影响电力故障录波器准确率的问题

1.1 故障录波器录播时间过短

在某些特殊运行模式下,作为保护高压线路的重合闸整定时间一般设置为长延时,通常为7-10秒;但这种情况下的故障录波器的录波时间过短,不能完整的记录开关重合的整个过程,因而记录下来的波形也不完整。

1.2 录波器启动频繁

当前运行模型下,由于频繁的电力故障会导致录波器的频繁启动,这会加速录波器的老化,缩短使用年限;另外,受制于硬盘容量,新记录的录波数据会覆盖之前的录波数据,从而导致之前的重要故障波形消失。

1.3故障录波器存在死区

保证差动保护电流回路的可靠性,故障录波器只能取用主变电源侧套管CT的保护绕组。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如果在主变套管CT至高压侧开关CT之间发生短路,则录波器可能不启动录波。即故障录波器存在了录波死区。

1.4 非电量保护开关量启动与接入存在缺失

1.4.1 录波功能启动设置不完善

电力系统中,如果出现干扰或者故障触动了冷却器、压力释放、瓦斯保护等非电量保护时,主变跳闸,但是这时系统产生的不明显模拟量不能触及电力故障录波器里反应动作时,故障录波器也即无法启动对电力故障进行录波。因此,当前的电力故障录波器的录波功能的启动设置的阀点有待改动,以能更精确的跟踪和反应微弱的模拟量从而进行录波。

1.4.2 录波器缺乏开关量接线的接入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由于主变非电量保护设备原因或者主变外部环境干扰造成主变误动,亦或者当主变本体操作箱发生误动时,电力故障录波器这时记录下来的波形并不能正确的将跳闸的真实原因反映出来。而电力故障录波器出现这种失真情况主要是没有将开关量从根部引入到录波器,没有将开关量接线接入到系统中而造成的。

2 电力故障录波器准确率的重要性

电力故障录波器主要对电力系统中的重大故障如系统短路接地、系统扰动、系统震荡、系统崩溃等所导致的电压、电流以及各种频率的改变进行录波记录。电力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分析电力故障录波器记录的波形,即可对电力故障和事故进行分析,这大大缩减了对电力事故分析的时间和工作量。可见电力故障录波器的录波质量直接影响了现代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如何结合现场实际提高故障录波器在运行中的准确性已是故障录波的重中之重。

3 提高电力故障录波器准确率的方法

3.1 重合闸长延时

故障录波器的录波时间一般较短,而在一些高压电路中,为安全起见往往将重合闸长设置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如此一来录波器很难完整记录到重合闸长时间段的电压变化,为提高故障录波器的记录准确率,可以对高压线路重合闸的开关动作量进行设置,使其包含在录波器的录波范围内,使故障录波器能够分两次记录故障波形,这样便能够记录高压电路故障时的各项变化指标,得到准确的波形变化曲线。

3.2 防止录波器频繁启动

频繁开关录波器对录波器的消耗非常大,破坏其准确性并降低其寿命,同时由于录波器的硬盘容量限制,每次重启录波器后,旧的数据会被新的记录覆盖,这可能导致一些有价值的旧的录波数据图丢失。甚至造成严重的损失,避免录波器频繁重启的方法有:

(1)关闭开关量的启动功能;

(2)抬高重负荷和冲击负荷的启动录波门槛。

虽然如此,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冲击负荷和重负荷的量都非常大,录波器根本无法躲避,录波器频繁启动问题仍然存在。在这些特殊的环境下,故障录波器往往会丢失一些旧的有价值数据,通过统计录波器重启原因,发现超过90%的录波器重启由电压模拟量突变导致。将电压模拟量突变启动门槛抬高可减少频繁启动次数,但抬高电压模拟量突变启动门槛必然降低录波器对普通电路元件故障记录的敏感性,如何兼顾这一冲突十分重要。

3.3 主变电源侧电流量的取用

通常主变电源侧开关CT保护绕组用于差动保护电流回路,主变电源侧套管CT的保护绕组用于过流保护电流回路,两种保护机制足以保证主变电源的正常运作,而故障录波器只能记录到其中套管CT的保护绕组。这种录波方式产生的缺陷便是会产生录波盲区,通过把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开关量设为启动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调整录波器的启动量,能够保证在部分录波盲区故障状态下启动录波器,由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开关量来启动录波,从而更加完整的记录电路中出现的故障。

3.4 非电量保护开关量的启动设置与接入的改进

3.4.1 启动录波功能设置

正常状态下,录波器只具有模拟量启动录波功能,而其开关量启动录波功能是关闭的,这么做可以防止人为操作等产生的外部电磁干扰造成录波器频繁启动录波,当出现电压、电流的突变超过一定范围时,故障录波器则启动,但是也会存在模拟量变化不明显的故障状态,非电量保护动作便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种情况,在非电量保护动作发生时,电路系统已经出现了故障,但录波器并不能正常启动,调整非电量保护动作的开关量,将其纳入录波器的启动波范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为避免电力录波器频繁启动,对于其他动作产生的开关量并不进行调整。

3.4.2 开关量接线的接入

为避免录波器出现不准确的录波行为,错误的记录跳闸原因,需要对非电量保护开关的开关量接线的接入点进行调整,非电量保护开关中主要是可以引起开关跳闸的开关,通常状态下,本体操作箱的继电器在接点闭合后方能启动,启动的操作箱继电器通过另一接口将信息传递如录波器,产生录波动作。这样的接入方法容易产生上述问题,同时接在主变本体操作箱继电器上的录波器可能因为主变本体操作箱出现的问题而启动,或者主变本体操作箱误动时,故障录波器记录的波形不能准确地反映跳闸的真实原因。形成一次虚假的跳闸记录,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将非电量保护开关的开关量从根部连接到录波器,此时应将此类开关量从根部(例如瓦斯保护则从瓦斯继电器取接点)引人到录波器,并将其设为录波启动量。同时将这些非电量保护开关量纳入录波启动范围,若非电量保护设备没有多余的接点,可以通过接入一个光电祸合器的方法连接故障录波器。当主变因为主变非电量保护设备原因或外部干扰造成误动,若非电量保护设备没有多余的接点,可在引人本体操作箱的回路上并接一个光电祸合器来实现。

4 结论

本文针对故障录波器在应用过程中现有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这些措施并没有对故障录波器做很大的改动,只是在故障录波器的应用上做了改进,起到了很好的改进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自刚,赵春雷.国产录波器现状分析及新型录波器展望[J].电网技术,1999,23(03):44-50.

[2]孙淑东.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器装置使用中的几个问题[J].继电器,2000,28(08):59-61.

[3]邱革非等.基于 DSP 的故障录波测距装置的底层开发[J].继电器,2005,33(13):73-76.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