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控技术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控技术专业

第1篇:数控技术专业范文

数控技术能够在许多行业得到应用,对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都具有明显的帮助,在一些大型企业的车间,数控技术一直是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依仗,例如数控机床就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装备。为了增强我国的数控技术能力,我国开始大力开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校教师要加强对这方面的重视,让学生能够适应企业的需求。

1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职业能力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能力是每个学生应当具备的,同时也是当前制造业所需要的,因此,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学校和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服务宗旨,把就业当做是教育的导向,让学生在走出校门时就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独立解决问题,并评价其结果的能力,该能力主要包括工作的方法、数控设备的认识和使用等。学生要熟练掌握数控技术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操作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设备,还要熟练使用各种测量工具,能够看图识图、掌握数控程序编制等技能。专业能力也是最基本的职业能力,如果专业能力不足,就不能称作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法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应当具备从事生产工作等活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的具体步骤、解决问题时的方法思路、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评价数控工作的结果等。例如,要想制作一个机械零件,就要确定使用的工具、制作的步骤、需要的相关参数等,如果不具备这些能力,就很难达成预期的目标,这个机械零件也就不能够完成。方法能力也是一种职业发展能力,通过这种能力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方法能力的培养重点要让学生具备正确的思维模式,采取的方法的一定要符合逻辑[1]。社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数控工作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例如,在进行数控作业时,要与其他的同事或者部门进行沟通协商,如果沟通不畅,就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进展。社会能力是职业生存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结合体,是每个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社会能力的要求是让学生具备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

2如何增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2.1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四个方面的职责,分别是加工准备、数控编程、零件加工、数控机床维护与精度检验。其中,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数控编程与操作加工,该项能力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在理论、实训、综合实习等教学过程中都应当占据比较大的比重,教师要通过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数控车床加工与编程操作进行结合也能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学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别是数控车削加工基础、外圆与端面加工、锥面加工、圆弧面加工、槽加工、孔加工、螺纹加工、数控车床的维护与检修等,这些内容可以包含大多数的数控操作,是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还可以进行扩展,分成许多小的教学项目。教学的过程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基础打牢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的结合起来[2]。

2.2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

方法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项目教学法来实现,具体的操作就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当教师布置完任务之后,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探索,他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制定好解决问题的计划,对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学生们充分的融入到小组氛围之中,小组成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共同、协调、合作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解决问题的速度就会变快。当任务完成之后,组员还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进行评价,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出自己处理不当的地方,并且记录下来,以此作为教训,为以后的小组学习打好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就变为课堂的主动者,被动学习的方式转变为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会减轻,教学的效率却不会因此下降。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的方法能力。

2.3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分配课堂任务时,要增加一些激励竞争的要素,使小组的组员之间既是合作的关系,又是竞争的关系,让他们体验社会的复杂性。小组的组长要将制订好的计划报告给老师,老师在审核之后才可以进行操作,如果审核不通过,则要重新制订,然后再把具体任务分配给组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组长的权力是最高的,他要指导任务的进行,并负责组员之间、小组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学生之间要进行积极的沟通,不能因为怕丢面子或者其他原因就放弃对问题的探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时刻激励自己,直到完成任务,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够让学生产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3]。

3总结

第2篇:数控技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 改革 数控技术

1、学院提出“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的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我院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依据,在办学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既不同于本科院校、又不同于中职学校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开发和构建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体系。

对该专业的培养模式我们经过了以下阶段:2004-2005年采用的是模仿教学。2005-2007年采用“模块+特长”的培养模式。对部分学生进行“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培养模式改革。2007年至今实行“模块+专业+专长,2+1”培养模式改革。将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有机结合,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普通高等教育“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教学顺序,改变为“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并将工学结合分为“走岗”、“贴岗”、“顶岗”三个阶段。采用模块化渐进式教学方式,注意每个实践教学模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我们根据市场对数控人员的需求,得出数控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

(1)数控加工工艺――基础;

(2)CAD/CAM――手段;

(3)编程技术――纽带;

(4)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的标志;

(5)数控设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

(6)设备维修――人才的塔尖;

(7)现代制造企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战场。

2、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数控技术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确定培养规格:

“蓝领层”: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目前需求最大。

“灰领层”: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

“金领层”: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性人员。

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形成从认识实践到专业操作技能训练实践,最后再到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体现如下:

2.1 根据岗位确定课程

数控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岗位为数控编程工艺人员,其核心能力为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编制能力、数控加工操作与调整能力。这就要求首先掌握机床操作技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才能获得岗位所需的实际工艺知识。

按照支撑岗位核心能力的知识,确定主干课程:数控机床与编程、机械制造工艺。

确定主干课后,再逆向构建支撑主干课的专业基础课,理论课部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实践课部分:金工实习、AutoCAD、生产实习、数控机床与手工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

2.2 数控课程的改革――“再现工程环境”

再现工程环境,是指在教学中模拟一个实际生产加工的环境,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数控知识。采用在金工实习、操作实训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从开始的机床结构原理分析、CAD建模、加工工艺编制、刀具的选择、三坐标测量、到整个实践加工过程,让学生来完成,指导老师按要求辅导,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3 强化数控加工龙头作用,取得数控机床操作职业资格证书

开设《综合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第三学期在学完《数控机床编程》一体化课程及《机械制造工艺与数控加工工艺》课程后,实训3周,要求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面板并对数控机床进行操作。第四学期在学完高级工的理论课并经过校外上岗实习训练后进行三周的提高训练,注重复杂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完成学生的高级工考试训练,最后考取证书。

2.4 完善校内专业实训场

学院为满足教学要求,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购买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数控设备与操作软件,充实并完善了数控加工实训中心;建起了CAD/CAM中心,可进行自动编程和模拟仿真实训;之后建起了数控系统综合实验室,可进行数控原理和数控系统的各种实验。

3、加强产学研结合,确保“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

为保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建立毕业实习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与企业共同建立校外教学点,落实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加强校外实习指导,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

几年来,本专业与潍坊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学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践主要在这些企业完成,并聘请这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和专业顾问。企业优先可录用优秀的毕业生,并及时向学院反馈毕业生的质量和对人才培养的意见。

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实践教学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落实实践教学在高职人才培养全局中的主导地位,并按“三个阶段”形成系列,形成“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重点”为主线,以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教学新体系。将工学结合分为“走”、“贴”、“顶”三个阶段:走岗实习阶段,学生在实习工厂熟悉生产环境和工艺流程;贴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工艺操作;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将传统的毕业设计改为毕业设计与制作,让学生选择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从使用到加工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后以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答辩的形式考核学生,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程序和产品作为评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主要依据。

4、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第3篇:数控技术专业范文

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思路如图1所示。①分析企业中与数控技术专业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全部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学习领域,即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②根据职业资格标准,将学习领域的内容细化为若干教学单元,即设计模拟企业生产过程的学习情境。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反馈“六步法”独立实施或团队协作完成学习任务,体验整个“工作过程”,最终获得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④展示工作成果,分享学习经验,评估教学双边活动的效益,反馈问题与不足。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改革措施

1.课程体系重构

课程体系重构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应以充分调研相关职业岗位(群)为基础,收集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并获得行动领域,进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1)职业岗位(群)调研。通过对本地内燃机、机床工具、汽车零部件、泵阀和模具等规模制造企业进行调研,了解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明确数控技术相关工作岗位(群)有数控机床操作、装配、机械产品质检等初始岗位和数控工艺制订、零件编程、高档(多轴)数控机床操作、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机械产品生产调度和数控设备管理等发展岗位。(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由专业团队联合企业工程师或技术能手进行实地考察职业岗位,收集与数控技术专业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确保所选任务具有综合性及其工作过程具有完整性与代表性。(3)行动领域归纳。邀请企业及职教界专家召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参照国家职业分类,对典型工作任务和相关职业能力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出数控技术专业的行动领域。(4)学习领域转换。学习领域是一种根据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而设计教学主题单元并组织教学的课程模式。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从与数控技术相关的职业工作过程中的行动领域集合推导出一系列教学课程单元,并根据职业成长和学生认知规律,按照由浅及深的逻辑顺序递进排序,其总和就构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2.学习情境设计

(1)目标及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设计是以形成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将学习领域(课程)的内容具体化。学习情境的目标及内容之间呈现相关性、递进性和包容性关系。以“数控编程与加工技术”课程学习领域为例,学习情境的目标及内容的设计要紧抓两个重点:一是选择典型数控加工任务为载体;二是通过强化训练,形成工艺编制、数控编程与加工等技能。由此,设计系列学习情境,并对每个情境的能力目标、子任务内容及预期成果、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等进行详细描述。(2)教学资源设计。包括开发体现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和学材(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导学任务单、网络课程和试题库等),制作配套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和加工案例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利用校园网络作为支撑平台和校内教学资源库作为管理平台,满足师生个性化的使用。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能够进行案例导学、难点解析和作业布置,学生通过开放式学习平台可以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完成交互式学习任务和拓展性学习项目。

3.教学组织实施

(1)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同一学习情境中实施。坚持以“做”为中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使职业教育紧扣职业岗位的要求,实现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动手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例如,实施“车削螺纹”学习情境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任务要求,获取相关信息,制订并实施计划。学生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边做边学,自主完成工作任务,及时总结成果与经验,最终掌握螺纹类零件的工艺制订、数控编程与操作加工等知识与技能。由此,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三位一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2)实施“三阶段岗位”、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学习期间,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岗位学习。一是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项目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与工作技能,体验工作过程的一般流程;二是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课程综合实训,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校外实训基地参加顶岗实习,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强化质量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是实施工学交替的关键。一方面,将企业产品加工引入到校内实训基地,既满足企业降低设备成本投入和追求盈利的目标,又实现了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学生既是完成综合实践训练,也是在承担生产任务,所完成的合格实习作品就是企业产品。通过工学交替,学生提前适应了工作岗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全面的检验和提升,质量意识和责任感由此增强,还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4.教学评价反馈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教学评价提供了展示工作成果和分享学习经验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反馈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还检验了教师教学的效果,为教学决策服务。教学评价的形式是多样的,可通过成果展示、表格反馈、网络平台测试、职业技能鉴定和参加技能大赛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内容要全面,一方面,要将专业成绩与综合能力评价相结合,既要检验专业技能水平,又要反馈职业素养高低;另一方面,要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既要重视工作成果的完成,又要关注工作过程的实施。教学评价主体要多元化,即实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和组员互评)与企业专家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措施

第4篇:数控技术专业范文

您好!

我是重庆市轻工业学校XX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在上得知贵单位招聘,我相信我扎实的专业知识、开拓创新的热情和踏实进取的作风能得到您的赏识,以下是我的个人简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对这种先苦后甜的感知和对人生的不断追求,促使我不懈地努力奋斗。我力求自己成为有技术、有思想和有纪律的优秀毕业生。目前我已完成了对《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cad/cam》等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并参加了车床、铣床与钳工的实训。我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思想指导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曾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学金等荣誉称号,并在努力下取得了数车中级证书。现在的我已具备了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

我深深认识到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地从各方面锻炼自己,让自己综合发展。我认真、积极、负责的做事态度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电脑方面,我已填补了过去的空白,从入学前的一无所识,到现在已能对windows系统进行熟练的操作和基本维护。同时,在学习各类知识的过程中,我更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培养,这将有助于我以后更容易地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从而能使我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更好地与四海同仁一道,共创贵公司辉煌的明天!

三年专业知识的所学,增长了我的见识,锻炼了我的才能,升华了我的思想,磨砺了我的意志。在中专三年的学习生活,是我思索人生,超越自我,走向成熟的三年。在校期间我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友善,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学习上,攻攻不倦,勤奋刻苦,成绩良好,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是为了能胜任贵公司的工作而准备。我在为挤身成为贵公司的一员而努力,希望得到贵公司同样热情的回应!

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为了补充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我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期刊,尽量使自身更快成长为一专多能型人才。三载匆匆,现在的我深懂得:昨天的成绩已成为历史,未来的辉煌要今天自己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现。

尽管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很自信,我相信我有能力在贵院干得出色。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心尽责,让您满意。在此,我期待您的慧眼垂青,静侯佳音。相信您的信任与我的实力将会为我们带来共同地成功!祝:贵单位事业兴旺发达,您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第5篇:数控技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 数控技术 项目教学法 项目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CN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Project-based Teaching Model

WANG Can, QIN Xuedong, XU Bensheng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 the project type teaching mode has introduced into NC technology specialty's teaching. NC technology specialty's teaching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 has analysed, and the principles and points of project teaching has expounded.Teaching established close contact with project,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integrated ability is trained. AS a new teaching concept, the practice has shown that the project type teaching mode's application can help the teaching and reformation.

Key words NC; project teaching; project type teaching mode

目前,大多工科高等院校都开设有数控技术专业,其培养目标大多是针对从事一线数控加工的工人,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人员, 或者是从事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的人员。这些人员都要求能在生产现场进行相应的设计、制造、工艺、 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传统的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使学生缺乏自主获取知识信息的主动性、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致当前许多高校开设的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上岗后,有相当一部分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后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这表明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制造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也不能顺应数控技能人才的发展,因而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我国国情,国内有关教育专家和学者在德国课程教学实践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项目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教学活动,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模式体现了职教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是我国职教和应用型本科教育教改的发展方向。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本文将项目教学模式引入到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具体对数控技术专业的项目式教学模式进行详细探讨。

1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及特点

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理论内容主要有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专业方面主要有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床加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与教学内容对应,数控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通用平台课和专业平台课。从课程所属模块方面看,通用平台课与基本素质、能力模块相对应,专业平台课主要针对学生基础岗位能力的培养,包括手工编程、普通车削和普通铣削等技能。专业方向课主要培养学生的核心岗位能力和拓展岗位能力,包括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车间管理等技能。数控技术专业中基础岗位能力、核心岗位能力和拓展岗位能力和相关教学课程如图1所示。

图1 数控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与教学内容

然而,目前数控技术专业的相关课程基本上是单独开设的,各课程内容知识相对独立。在专业实践技能方面,很多院校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的简单操作技能,而对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如工艺路线安排、刀具选择、切削用量的设置等专业技术能力的训练不够。实际上,考虑到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现有教学条件,可以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培养。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制造业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必然趋势。数控技术作为一种重要手段已开始广泛普及于各大中小企业。因此数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在于在专业上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将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用于数控加工、编程以及对数控设备的维护管理上。

2 数控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模式

2.1 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打破了学科化的知识体系,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发,通过选取生产实践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若干“项目”作为载体或者借用生产实践中的“项目”概念,根据项目的基本特征和形式,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而设计出若干个与教学要求相一致的“教学项目”,并把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在这些项目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教师主要扮演咨询专家、仲裁者角色),学生通过自主完成这些项目中规定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知识、获取理论知识。

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的上位概念,是风格独特的教学样式,一般指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具风格的基本教学理论框架,它能掌控整个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使其具有可执行性,也能突出教学目标。在项目教学模式下,学生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其学习过程是以行动为主的自我构建过程。

2.2 项目教学设计

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侧重点将有所变化,不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要让学生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自主获取相关知识,并运用到项目实践中,即学生是教学中认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因此在进行项目教学的设计中,不能忽略以下两个原则:

(1)学生是项目教学的主体。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针对问题主动建构相关知识,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地选择、处理、加工信息从而来获取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在采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学习和归纳总结。(2)建立有效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由于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学的进行是以一个个任务的完成来开展的,每个任务涉及的知识点比较散而且有限,因此,需在项目完成后在各组成员间进行讨论总结,将知识系统化。同时,对学习的评价,不再采用传统的期末卷面考试评定,而是通过学生对项目的完成过程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核团结协作,也要考核知识的获取与运用过程。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意义和内涵,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有以下三个要点:(1)教学项目的合理选取。教师选择项目时,既要注意难度适中,还要体现教学内容,同时还需来源于现实生活,这样才能既调动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又能突出教学知识点,完成教学目标。(2)项目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要充分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与资源(如实习工厂、计算机仿真软件等)创建接近真实的项目实施环境。(3)注意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实际项目往往不能够只靠一个成员来完成,在实施项目教学时,要注意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让各成员充分交流,在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还要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共同解决各种困难,从而充分发挥整个团队的思维与智慧,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协作意义的建构。

2.3 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思路以及考虑到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和要点,结合笔者具体的教学,数控技术专业项目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选取项目。笔者整合了机械设计基础、数控加工与编程等课程内容,选取、编排了若干教学项目,如“垃圾焚烧炉炉排的设计与制作”,在项目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同学生进行设计和制作所得最终装置有所区别,而不同装置对应的组成部分大体相同,均包括传动机构和推料机构,具体组成零件有传动轴、连杆、推料爪等。炉排的设计、制作内容与专业课程知识间的联系如图2所示。

图2 炉排的设计、制作内容与专业课程知识间的联系

以上项目与人们实际生活关系紧密,涉及的专业课程知识较多,综合性强,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实现功能、各组成零件并不复杂,在现有设备和条件下学生完全可以制作出来,将其引入具体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在实际选择项目时,也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较低的项目,如针对数控加工与编程技能的培养,可以选取一些典型轴类、平面类零件加工,综合性强的如手机外壳、复杂锻模等作为学生的学习项目。

(2)学生分组。确定合适项目后,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由组长负责全面统筹安排。分组后各小组成员根据项目要求对项目进行方案分析设计,此时,各小组要多查阅国内外文献,并深入学校实习工厂,使设计的方案更贴切实际。确定方案后,制定时间、任务分配表,将项目根据设计方案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分配给各成员来完成,最后汇总达到完成整个项目的目的。

(3)项目实施,即各小组根据项目要求对项目完成过程的具体实施。各小组成员拿到任务后要经常碰头,对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进行通报讨论,有必要时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以保证项目的按时完成。同时,指导老师要尽可能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如在进行数控加工之前,可以通过实训室现有虚拟仿真加工软件进行模拟加工,这样可以在具体加工前发现工序安排和具体数控程序中的错误。另外,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需提供及时咨询和帮助。

(4)评价总结。项目教学以项目为核心,围绕着项目的完成、知识的构建而展开,教学的评价也应以项目的完成过程情况来评定。主要评价方面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同时,各小组要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总结报告进行提交,各小组还需集中向指导老师汇报各自项目设计制造过程,并相互讨论各自方案的优劣,指导老师进行最后的评议总结,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

(5)教学反馈。通过学生反馈,查找项目式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修正,有助于更好地实施项目教学,同时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3 结论

本文将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将学习与项目挂钩,通过具体的项目来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团队协作的能力等。笔者已经将项目式教学方法运用于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并在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广西赛区中多次获奖。实践教学表明,采用项目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意识,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达不到的效果。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项目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实施整体教学,推动教研教改及课程设置的改革。

基金项目: 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能力本位视角下数控技术专业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2JG281);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教改项目《CAD/CAM技术应用项目式教学改革》(编号:2011JA06)

参考文献

[1] 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7).

[2] 姚正武.对项目化教学课改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09(6).

第6篇:数控技术专业范文

一、课程设置:实用、高效的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无论是理论教学体系还是实践教学体系都必须以实用、高效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基本要求,强化职业岗位特定能力的培养。

现今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数控专业都是由传统机械专业改变过来的,绝大部分沿用传统机械专业的课程和教材,再增加数控原理和编程、数控机床操作等课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如理论教学内容深而多、专业基础知识多而散、课程管理模式单一呆板等弊端,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1.优化、重组课程体系。

针对数控技术传统课程设置存在的弊端,对高职数控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优化、重组,建立实用、高效的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以专业实践活动为核心,组成三大主干科目,摆脱学科体系的约束,在此基础上分别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进行综合化。

CAD/CAM是数控技术发展的方向,对学生进行CAD/CAM的教学与技能培训是数控技术教学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所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我们应以CAD/CAM为主线,建立相应的实训中心。

新的课程体系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师通过课程优化、重组,将数控专业最前沿的成果和发展动向引入到课堂,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材的选择和编写。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传达知识的主要载体,教材质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目前,国内已陆续出版了一些高等职业教育数控专业的新教材,各个高职院校可根据本校特点从中挑选使用,扩大教材选择范围。与此同时,由于各校的教学设施、生源情况和教学模式不同,有条件的院校应尽量结合本校实际编写并采用本校教材。编写本校教材教学内容时应突出“应用性”,基本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二、改革教学模式:灵活多样为原则

现今,多数高职院校都面临着学生层次参差不齐,难以施教的问题。学生有的来自职高,有的来自中专,有的来自高中,基础不一样。如果继续沿用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教学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重视实际技能培养,以能力为本的理念建立起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1.数控技术实习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进度控制上遵循知识的连续性,学生学习有张有弛,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在实习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可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教师引导,第二步是学生实践,第三步是讨论,第四步是巩固提高,第五步是总结。通过这样一个引试做看创新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会经历不会会熟练巩固提高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是有益的。

2.不断更新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教学。

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展示,可以使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讲清,或难以讲清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的结构变得直观,使课堂教学获得最大的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借助相关软件和仿真加工技术在计算机上进行编程和模拟演示,让学生在仿真练习中熟练掌握数控生产技术,学生通过与仿真场景的交互来体验一种真实感觉,因此能进一步提高操作者的实际工作技能。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重大区别之一就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决定其整体质量。教师必须是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教师不但应是课程实施者,而且应是课程开发者。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将年轻老师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和见习,同时也可以直接从企业聘用数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承担教育相应的教学任务。

四、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开拓就业市场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与此要求相适应,我们在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上要注重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为提高整个专业的就业率,提高学院的知名度,我们也有意识地进行“精品”人才的培养,使部分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以他们为龙头去打开一些大公司的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张导成.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9).

第7篇:数控技术专业范文

“十一五”以来,随着江苏省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和精密加工技术的普及,企业对现代制造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在2010年和2011年公布的江苏省紧缺型职业(工种)参考目录中,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对应的主要就业工种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精密数控设备操作人员均在列。地方经济及行业企业对数控专业不断更新的用人需求,要求职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形成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专业课程链路与课程教学设计。

二、调研形式与内容

(一)调研思路

本次调研依托数控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协作组开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协作组于2011年7月成立,共有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盐城高级技工学校、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常熟中等专业学校、仪征工业学校、江都中等专业学校、丰县中等专业学校、淮安中等专业学校、江苏交通技校、无锡高级技工学校、徐州高级技工学校、南京高级技工学校、泰兴中等专业学校、常州高级技工学校19所学校参加,地域覆盖苏南、苏中、苏北,均为当地的骨干职业学校。本次调研覆盖了19所成员学校所在区域。

(二)调研内容、方式及对象

1.行业发展调研

方法:资料查阅为主,访谈交流为辅。

内容: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行业发展现状,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变化,人才结构现状及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供求状况,行业文化、职业素养状况。

2.企业调研

方法:问卷调查法为主,交流访谈为辅。

企业类型为各类规模的国企、私企、外企;既有技术密集型也有劳动密集型。

内容:企业的人才结构类型及人才需求,企业劳动组织的变化(流水线还是岗位轮换等),企业技术变化(常用的设备、制造的工艺等),产品制造、销售和服务等运营方式的变化,企业的岗位设置,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岗位对职业素养的要求,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要求。

3.学校调研(近3年情况)

方法:问卷调查法为主,交流访谈为辅。

内容:现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现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比例、执行情况,现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企业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主要设备及台套数,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学生生源(来源、数量、录取分数),毕业生升学的比例。

4.毕业生调研

方法:问卷调查法为主,交流访谈为辅。

内容:毕业后的岗位,从事岗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所学课程的应用情况(如课程开设必要性),毕业生继续教育的需求,毕业生继续教育的难点。

三、调研分析

(一)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1.规模效益快速提升。“十一五”以来,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十一五”期间,全省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利税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6.8%和38%,远高于全省工业经济平均增速,占全省工业经济比重年均提高约1.3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通过组织实施国家、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全省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全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达5300亿元,增速超过40%,新型电力装备、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链规模超千亿元,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节能环保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智能自动化设备等一批新兴装备迅速崛起,产业链门类和体系逐步完善,上下游配套能力不断增强,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3.优势产品地位突出。“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装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大幅提升。起重机械、高空作业车等工程机械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排位第一;城轨和动车牵引制动系统、车辆和门系统、通信与信号控制系统、售检票系统、内装饰等轨道交通装备,交流电动机、变压器、电力电缆、光缆、光伏电池等新型电力设备的产量居全国首位;水处理等环保设备的研发制造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装备总量已占全国1/3。全省船舶制造完工量达到2300万载重吨,约占全国35%。超高压钢化玻璃绝缘子、精密模具、高档数控机床功能部件、高档核电阀门、大型风电铸件等一大批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领先。

4.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全行业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大技术进步投入力度,现已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9家,分别占全省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的50%和45.3%。通过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研制开发了一大批国内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大型自升式海洋钻井平台、±800千伏直流电子互感器、超高压数控万能水切割机、大吨位架桥机、高效柔性节能汽车装配物料输送系统、宽体大运量新型地铁列车、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低温余热汽轮发电机组、大型风电用硬齿面齿轮、新一代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等产品的质量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十一五”期间,大批装备制造企业向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提高了产业集聚度,形成了一批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先进装备集聚区,先后创建了徐州工程机械、南通船舶与海洋工程、宜兴环保装备3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张家港石化装备、扬中电力电器、江阴节能装备、建湖石油装备等17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占省级示范基地总数的1/2。同时,培育发展了常州农机制造、宜兴电线电缆、苏州精密仪器仪表制造、昆山模具制造、扬州压力机床制造等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二)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和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1.人才结构分析

数控机床等机电一体化设备在企业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如何提高这些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又成为当前企业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根据江苏省“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间,江苏省将实施高技能人才工程,培养高技能人才100万,以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目前高级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数控技术专业等技术含量高的岗位紧缺高技能人才,严重影响江苏省相关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成为制约江苏省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十二五”期间,我省制造业要按照“合理布局、放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规划,对高技能人才的数量、结构、规格、素质等要素提出新的要求。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将成为未来企业的基本特征,新产品的制造将会依赖于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运用。技能人才的技能适应性也必须从简单工种到复杂工种、从单一工种到交叉复合工种、从单一的机械化到机电一体化、从手工操作到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随着一流先进设备的引进,如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要求技能人才具有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如计算机操作技能、工艺设备能力、CAD/CAM操作技术、外语水平等。

2.人才需求分析

调查情况表明,数控技术人才今后还会有较大需求,高层次技术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根据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与缺口分析,数控技术人才培养任务基本依托各地区职业学校来实施完成。以下是调研显示的数控技术人才各类素质要求:

(1)职业素质方面:“重要性”在95%以上的有团队协作、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吃苦精神、工作条理性、奉献精神。

(2)能力结构方面

(3)专业知识结构方面

(4)专业技能结构方面

(三)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数控技术专业就业岗位主要为数控机床操作岗位、机械工艺岗位、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岗位、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岗位、通用机床操作岗位及其他等6个类别。

1.数控机床操作岗位。主要有数控钻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数控镗工、数控磨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电火花工、线切割工、数控冲工。

2.机械工艺岗位。面向机械加工的工艺设计、工艺实施、工艺管理等生产一线岗位。

3.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岗位。面向生产过程中的手工编程及实施、面向生产过程的CAD/CAM、逆向加工编程、编程的前期造型、面向数控机床购置用户的加工程序编制及调试的岗位。

4.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岗位。面向制造数控机床企业中的数控机床机械装调、电气装调、机电联调的岗位;面向数控机床使用企业中的数控机床机械维修、电气维修的岗位。

5.通用机床操作岗位。操作通用机床从事零件加工的岗位,包括钻工、车工、铣工、镗工、磨工、制齿工。

6.其他。有机械维修、机械产品销售、采购等。

大多数企业要求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数控车或数控铣应达到中级工或以上技能,随着从业时间延长,数控机床操作岗位占比明显下降,机械工艺岗位占比明显上升。

(四)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

四、调研建议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掌握数控加工现代制造技术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企业生产需要,面向数控设备操作、数控程序编制、加工质量检验、现场技术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为宗旨,以“够用为度,兼顾发展”为出发点安排文化基础课,以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为目标,调整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实验实习课的比例,加大技能培训的比例,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含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限选课(含专业课和实践课)、任选课(含公共任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三部分。

1.必修课:公共课有政治、体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物理。专业基础课程有机械制图及CAD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技术基础。

2.限选课:专业课有机床数控技术基础、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机床电气控制基础、质量管理等。实践课有钳工操作、车工实习、数控编程及操作、数控操作(中级/高级)、CAD/CAM综合应用技术、数控系统与原理等。

(三)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扩大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开设比例,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探索综合性教学评价方式,探索“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引进先进制造技术,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对专业师资配置及任职要求的建议

第8篇:数控技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学习领域 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TH2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为核心的专业建设问题。有别于德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的大多数企业没有参与职业教育的传统动机,国家也没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刚性的法律约束和保障机制,所以要进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实施一体化教学,还必须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随着国力的增强,国家已加大了数控专业的建设投入,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增加了资金投入,解决了长期困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改革和发展的大问题。专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教育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优化,为进一步广泛推行一体化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实施一体化教学,必须确定具体的数控专业课程,与构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结合起来,打破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和实训内容的构思、设置上强调一体化的概念、系统的概念,各个专业教学和实训从内容到实施方法都不再是独立的,而是整合在一个个实训模块中,它们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使学生学习时关注的焦点从原来各自独立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转化为更加注重每个功能模块在整个机床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方式及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上。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大致可以分为:

一、典型的切削加工模块

产品一:小榔头。产品二:简单的轴。产品三:含梯形螺纹轴、孔。产品四:含蜗杆轴、孔。产品五:含各种曲面的复合轴、孔。产品六:单级齿轮减速器。

二、典型的电子装配模块

产品一:稳压电源。产品二:机床电气控制电路。

三、典型的机床一体化控制模块

产品一:电梯。产品二:数控机床。产品三:工业机器人。

四、典型的机电产品装配、维修服务模块

装配、维修服务一:CA6140普通车床机械、电气的总装、调试、故障检测与维修。装配、维修服务二:X62普通铣床的机械、电气的总装、调试故障检测与维修。装配、维修服务三:T镗床的机械、电气的总装、调试、故障检测与维修。装配、维修服务四:数控设备故障检测与维修。

从一到四的不同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基本上是按照工作任务并列安排的;每一个模块中的不同产品或服务的逻辑关系,大多是按照工作的复杂程度递进安排的;每一个模块中相同产品或服务中的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全部体现在一体化教学流程中,外化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序和工步。对于模块之中大的典型产品包含若干个小的典型产品的,可以分解为一个个小模块。比如单级齿轮减速器这个大典型产品包含了箱体、轴、轴承、平键、销、齿轮、螺栓、螺母等小的典型产品,即一个个小模块。

由模块一可以构建以《金属加工与工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中的计算机辅助绘图》、《机械基础》、《数控加工与编程》等形成的一体化课程,作为第一个学习领域。由模块二可以构建《电工学》、《电子线路》、《电工与电子操作技能》等形成的一体化课程,作为第二个学习领域。模块三可以构建以《机械装配工艺与技能》、《机床电气控制》、《典型电气控制线路安装、调试、故障检测与维修技能》、《数控设备故障检测与维修技能》,作为第三个学习领域。模块四可以构建《微机控制技术与应用》、《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自控控制系统》、《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第四个学习领域。这些从一到四的学习领域,按照学制及认知的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一般到特殊展开一体化教学过程。一般第一二学习领域由第一学年完成;第三学习领域由第二学年完成;第四学习领域由第三学年完成(包含一定的企业实践)。

每一个学习领域中的一体化教学课程,都被细化和固化成这样的环节:课程的性质;参考课时、总学分、课程目标、设计思路;一体化训练的内容;技能考核要求;实施建议;教学条件;学习评价等。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而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本、教学资源的投入相对较高,因此,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一体化教学时,一体化产品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和实际产品或服务完全一致,可以采用“教学工厂”的理念,把产品、控制系统及服务模型化、模拟化、小型化,但是它们的加工、制作的工艺、模拟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工作的精度等要与真实的产品绝对一致。为了便于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的展开,达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习目标要求,还要把教室设计成理实一体化所要求的实际或模拟的企业环境。

比如,开展第四个学习领域中的模块教学活动,针对模块――工业机器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形式工作,一个小组一般三到四人,进行合理搭配。模块的基本进程是模拟企业的生产及商务过程,其中模块被分成若干个小模块,教师把每个小模块,安排一两个或多个课时,每个教学模块基本上按照: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教学检查、教学评价等五个阶段实施。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只有在学生活动遇到困难或无法进行下去时,才适当指导。教师要在分析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各种校本教材,并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脑动画等多媒体课件、实体零部件或模型演示等,来说明一些比较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并要采用亲自手把手操作或模拟操作的形式来教授技能,从而贯穿工业机器人学习领域中的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

一体化教学的逐步实施,将大大促进学习者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它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反映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以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任务为基点,采取在“做中学”和在“学中做”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它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中,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在与老师、同伴的相互交流中,逐步从“新手”成长为“专家”,这与人类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是一致的。

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相当高的。教师除了要成为双师型教师之外,在备课时必须做大量的、复杂的、艰难的准备工作,以便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还要具备完成一个模块所涉及的学习领域中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挑战是巨大的。

一体化教学代表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核心的教学理念,在职业教育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客观上适应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的改革形势,并符合“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构建体现一体化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模式”的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满足数控技术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有助于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综合的职业素质,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从而满足“中国创造”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使我们能昂首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9篇:数控技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顶岗实习;数控技术;思考

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综合学习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全部课程后进入企业一线参与实际岗位工作,进行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综合强化训练,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形成较强的职业意识和独立胜任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虽然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组织管理学生,顶岗实习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不足

1.学生识图能力的欠缺

识图能力是数控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必备技能,职业院校机械类的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一年的机械制图学习时间,但是由于学校用来进行机械制图教学的实物教具并不多,加上当代学生学习不积极,空间想象能力差,导致大多数学生通过一年左右的机械制图学习之后,连最基本的、最简单的零件图都看不懂,就更别说进行零件的加工了。

2.学生运用量具使用能力的欠缺

量具的使用在机械行业是相当广泛的,虽然学生在学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时候学习过相关量具的使用,但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在加工实训过程中加工的零件过于单一,所以能够熟练使用的量具也就比较少,最常用的量具也就是游标卡尺,有些学生甚至连游标卡尺的读数都不会,所以碰到要使用其他量具进行测量的情况时,学生更无从下手。

3.学生使用刀具刃磨运用能力的欠缺

虽然学生在学校学习了《车工工艺》和《铣工工艺》这些专业基础课程,也进行了刀具刃磨的训练,但是大多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性,照着葫芦画瓢,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磨,而且学生在学校的加工实训基本都是零件轮廓的加工,没有生产任务的压力,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对加工出来的零件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事实证明,大多零件的粗糙度是与刀具的刃磨好坏有关系的,虽然现在很多高精度的加工都使用了标准刀片,但是刀具的刃磨是学生知道在什么条件下选用什么刀具的基础保障。

二、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对策

针对数控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实现在顶岗实习中,提高数控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我认为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通过现场研读图纸观摩实物零件,快速提高机械制图识图能力

职业院校数控类的学生在校期间一般都有至少一年左右的机械制图学习时间,也即是学生能进行最基本的识图。一般情况下,进入机械类加工厂或者模具制造厂的学生都有较多机会见到各种各样的实体零件,每个零件都配有图纸,那么只要学生拿着图纸对着实体零件认真观摩,认真思考,仔细查看,争取弄清楚图纸中的每一个小细节,每一条线,图纸上的一些线弄不明白的就直接到实体上去看,或者请教工厂的师傅,直到看明白为止。经过一段时间从简单到复杂、从图纸到实体的参照强化练习,不出一个月,受训的学生见到机械类的图纸都能想象出个大体形状来,这样就达到快速提高机械制图的识图能力了。

2.通过加工过程中运用各种尺寸的测量提高量具的使用能力

在工厂零件的加工过程会经常用到量具为游标卡尺,内、外径千分尺和百分表等。如何提高学生对这些常用量具的使用能力呢?一般来说,知道了该量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多次测量,然后把测量得到的数值和师傅的数值进行比较,如果经多次测量仍有较大偏差,则在师傅的帮助下找出偏差原因。新手测量出现偏差的原因一般有两个:要不就是测量位置不对,要不就是用力去挤压量具。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测量出和师傅一样正确的测量值。

3.通过不断的刀具刃磨练习提高刀具刃磨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