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第1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正确指导下,创造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狠抓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党建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注重发展产业,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低保兜底保障贫困人群,扶贫工作有序推

进,现将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紧紧围绕脱贫这一主题,认真开展了以下工作:

1.做好产业扶贫:认真制定了产业扶贫实施方案,认真实施好春季产业扶贫

工作,做好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统计、资金兑付等工作,推动三变改革、

推动贫困户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有1-2项长效产业。

2.做好就业扶贫,认真组织参加了全县的春风行动---就业招募会、宣传动员、支持鼓励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自主创业;认真摸清全村贫困户劳动力、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转移情况,进行登记造册。

3.认真做好低保户、五保户、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的核查、重新申报审批工作。

4.做好健康扶贫:全村贫困户28户全部参合、帮扶干部、签约医生开展了健康扶贫政策宣传。

5.充分发挥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和扶贫互助合作社的作用,推动贫困户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动员贫困户积极入社、入会;同时,摸清贫困户贷款需求,动员贫困户积极到银行贷款,确保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资金需求。

8.围绕贫困户脱贫和整村脱贫,认真实施了水、电、路、环境绿化、卫生室等基础项目工程。结合实际认真筛查上报了2018-2020年三年滚动项目。

9.认真开展了内生动力培养工作。积极开展乡贤促进会、红白理事会。

10.对照要求,认真进行整改工作。按照中、省交叉检查反馈的所有问题,制定了本村整改台账和整改措施。对所有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研判,进行了五核实两完善,重新核对、核实了贫困户的所有信息资料,完善了贫困户新的“八个一批”资料和帮扶措施台账,确保了贫困户的信息真实、准确、致贫原因与帮扶措施相对应。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部分贫困户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意识弱精准扶贫以来,出台不少针对贫困户的优惠政策,个别贫困户不想通过自身发展而是想通过政府扶贫政策来增加收入,“等靠要”思想蔓延,而精神扶贫跟不上,导致脱贫工作存在一些困难。

(二)产业发展困难重重,村集体经济收入微乎其微

村内青壮年及有能力的人均外出务工,家中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加之农产品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价格不稳、销路窄,产业风险高,产业举步维艰。

三、2019年工作计划

(一)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

充分利用“产业扶持资金、及财政资金带贫”政策,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通过产业实现增收,除丧失劳动能力或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外,在家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的产业或加入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和企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

第2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810723”为你整理了这篇某乡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脱贫攻坚基本情况

龙王乡位于阜南县城南9公里,谷河南岸,西与公桥乡交界;东与于集乡、王化镇比邻;北连鹿城镇,南接地城镇,G220国道、S202省道穿境而过。全乡国土面积47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08个自然庄,138个村民组,8848户34830人。龙王乡共有3个贫困村,已退出3个。龙王乡贫困人口从2014年建档立卡的1239户4166人,减少到38户121人,累计减贫1201户4045人,贫困发生率由11.9%降至0.35%,2020脱贫38户121人。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因残。主要难题是未脱贫户中存在多数老弱病残户、全家无劳动力户及少数内生动力发展不足的贫困户。

二、政策落实情况

1、产业扶贫:(1)2020年申报到户产业623户;申请三个贫困村特色农业集体项目资金共计150万元;(2)我乡共有14个光伏电站,其中集中式户用光伏电站10座(户用3KW光伏电站6座,户用5KW光伏电站4座),村级电站4座(每座60KW),享受光伏扶贫684户,户均光伏月收入250元;2、智力扶贫:我乡在校生908人,县域内享受教育资助300余人次,补助资金35万余元;3、健康扶贫:认真贯彻落实健康扶贫“351.180”扶贫措施,通过宣传单、明白卡和入户宣传等措施,使所有贫困户熟悉351.180政策内容。持续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截至目前龙王乡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签约医生服务人口1502人,慢性病卡办理1034人;4、生态扶贫:我乡聘用护林员5名,年工资约8000元。5、就业扶贫:就业扶贫基地3个,共带动贫困户17人,每人每月增收1500-2000元不等;6、社保兜底扶贫:目前全乡贫困人口中有464人享受农村低保和五保保障政策,享受兜底政策人口占比11.4%,其中396人享受低保保障政策;有68人享受五保保障政策。

三、存在问题

我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层基础资料较为薄弱,资料的分类整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户上人居环境仍存在胀乱差现象,村庄环境整治有待加强。

四、2020年工作计划

第3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在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中,紧密结合我村实际,按照上级对脱贫攻坚的工作要求,全力抓好落实。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柳河村村位于石门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5公里,辖南柳(南柳屯,香花屯)、舞鹤(1队、2队、3队)、北柳(北柳屯,北柳六队)、大盘8个自然屯。全村耕地面积520公顷,林地面积7393公顷。在册农户318户、1190人,其中朝鲜族占83%,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93人,已脱贫27户、47人,2020年可实现整村脱贫。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为主。村“两委”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干部9名,后备干部4名,在册党员60名,积极分子3名。党支部书记金松男,朝鲜族,55岁。村委会主任金益德,男,朝鲜族,52岁。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5万元。

二、建档立卡户情况

1、2017年末建档立卡户情况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59户,87人;其中,低保户43户(73%),66人(71%); 残疾户35户(59%) ,58人(62%)(其中残疾人43人--46%),。

朝鲜族37户(63%),51人(59%);汉族20户(34%)。32人(37%);满族户2户(3%),4人(4%)。

男38人(44),女49人(56%)。

2、2018年建档立卡户变动情况

按照建档立卡户有关程序,根据我村居民实际情况,至2018年年末新识别1户(一般贫困户),2人;补录建档立卡人口8人,6户(户内);死亡3人,其中整户1户,1人,户内2户,2人。

至目前,现有建档立卡户59户,94人。其中,低保户43户(73%),67人(71%); 残疾户35户(59%) 43人(46%)。

朝鲜族38户(65%),59人(63%);汉族19户(32%)。31人(33%);满族户2户(3%),4人(4%)。

男40人(43),女54人(57%)。

三、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进一步完善贫困户档案,先后整理完善了59户建档立卡户信息资料,撰写59户份贫困户综合分析报告;中国扶贫网注册59户;“一张网”登记59人。

设立河道保洁员4名,护林员9名,建档立卡户设岗定责54人。开展自主脱贫53户,获得镇政府自主脱贫奖励6.4万元。

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基础设施共投入535多万元:

1、新建村部215㎡,资金51万元。

2、亮化工程114盏路灯,投入资金69万元。

3、修建村路和桥梁投入285万元。

4、自来水改造升级110万元。

5、机耕路维护投入20多万元。

6、水毁房建设3户年末入住。

五、帮扶单位帮扶情况

1、工信局局班子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共入村11次,先后与镇、村领导班子研究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入户走访调查;协调解决驻村工作队在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困难等问题。特别是对贫困户退出7项标准和贫困村退出15项标准逐条分析,与村、镇干部认证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

2、严格按照规定认真落实“五天四夜”工作制度,驻村工作队驻村达200天以上。并协助村支部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落实“”各项制度,提高村党建水平。

3、进一步完善贫困户档案,先后整理完善了59户建档立卡户信息资料,撰写59户份贫困户综合分析报告;中国扶贫网注册59户;6次帮扶责任人培训会。

4、积极开展贫困户走访活动,帮扶责任人坚持每月走访一次,共入户520余人次,先后开展两次节日慰问,送豆油、白面、月饼、助听器,拐杖等价值6千余元。韩胜芳局长为贫困户孟成极联系医院治疗腿骨病,节省医疗费万余元。更新制作帮扶联系卡59张,政策宣传册上墙59册。韩局长还自费为柳河村老年节活动捐赠1000元。开展“助秋收”活动,组织17名机关干部抽出一天时间,为贫困户割、扒玉米0.3公顷。

5、先后4次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开展环境整治,清扫路面6900㎡,清理边沟3200延长米,清运垃圾点15个,清运垃圾210m3。

6、加大对包保村的投入。在局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累计筹措资金3.29万元,其中村部建设2万元,值班室维修0.5万元,打印机0.14万元,其他扶持项目0.65万元。  7.

7、大力宣传扶贫攻坚工作。先后有5篇信息在不同媒体上登载。

8、代表我县非贫困村迎接国家脱贫攻坚督巡组的督查,督查结果良好,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国检组的充分肯定。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扶贫政策知晓率难于提高

在柳河村建档立卡户中,从民族比例来看:朝鲜族37户,占建档立卡户的63%,人口57人,占建档立卡人口的62%;从年龄结构来看:70岁以上30人,占建档立卡人口的32%;60--70岁52人,占建档立卡人口的56%,60岁以上人口占建档立卡人口的88%;而60岁以下只占11人,占建档立卡人口的12%)。

由于高龄人口居多,再加上普遍文化程度偏低,年老多病,语言沟通困难,记忆力、理解能力差等原因,导致扶贫政策宣讲效果差,大多处在听完就忘,一问三不知的问题。

2、自主脱贫能力差

由于高龄人口偏多,大都丧失了劳动能力,无耕地,无收入来源,因身体、年龄等原因,也无法从事自主增收脱贫项目。

第4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一、结合实际,指导制定完善规划。

八庙镇辖13个村1个社区,95个组,2882户,11241人。2018年县下达八庙镇脱贫任务为:贫困村退出1个(王家口村),非贫困村(和平村);贫困户退出62户223人,其中贫困村减贫41户156人,和平13户36人,举台8户31人。2019年计划减贫52户190人。围绕脱贫目标,我多次深入各村开展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充分了解情况,指导八庙精准制定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的年度规划、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精准制定年度计划和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实施方案。亲自审定了《2018年度八庙镇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王家口村、和平村脱贫规划,9个已脱贫的贫困村(2个)和非贫困村(7个)巩固提升规划,2019年脱贫村的年度工作计划。特别是对今年计划脱贫的建卡贫困村王家口村现场踏勘,组织县委宣传部、帮扶部门以及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逐项规划,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规划发展种植脆红李项目,流转土地60亩,建设脆红李产业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规划硬化村级联网路4.9公里,新建卫生室,文化室、文化广场,并对村委会外围结合乡村旅游进行打造。

二、严格程序,深入推进精准识别。

指导八庙镇充分利用好今年一次的贫困户对象动态管理机制,严格按照“两评议两公示一比对一公示”程序,层层召开镇、村、组干部群众会,广泛宣传精准识别政策,深入动员和部署,纠偏精准识别遗留问题。一是重点解决了乱拆户、未整户纳入等精准识别问题;二是对欺骗组织和群众,隐瞒家庭收入购车购房情况的贫困户坚决清退;三是对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确实困难又未能纳入系统的贫困群众,认真甄别,稳妥纳入;四是确因政策原因不能纳入的,综合其它救助手段进行解决。2014年精准识别建卡贫困村4个,贫困户536户1621人,经过几次精准识别“回头看”,截至目前,全镇现有建卡贫困户466户1545人。

三、着力发展扶贫产业。

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的主要抓手,进村入户调查产业发展基础,了解群众愿望,帮助规划脱贫产业。指导全镇流转土地3000多亩,以发展葛根、青花椒、猕猴桃、脆红李、西瓜、黄精、瓜蒌等特色产业;同时,发动农户与温氏集团合作,新启动建设500头以上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场6家,扩建1家,发展特色肉牛养殖场2家,家禽养殖场1家。建大型水产养殖场5家,特别是对今年的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产业落实落地,其中当年计划脱贫的王家口村,40户贫困户建了规范化的养圈舍,1户建了大型家庭养猪场,41户建了脆红李小果园,8户建了猕猴桃小果园。二是落实投入保障。产业扶持周转金已到位、扶贫小额信贷达80%。三是强化巩固提升。对2014-2015年脱贫户,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已经发展种植850亩,养殖生猪2300头。四是加快推动2018年脱贫户产业发展。按照年度实施计划,各项产业有序推进。

四、督促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今年脱贫的王家口村在县专项扶贫资金621.1万元之外,我亲自协调争取老区建设资金20余万元,协调帮扶单位县卫计局出资10万元为村委会购买办公桌椅;新建村文化室、文化广场、卫生室;对村委会进行风貌打造。争取县水务局解决全村安全饮水项目资金51.3万元。增取农网改造资金100多万元。二是协调八庙镇对接市工商局、市县以工代赈办落实100万元资金对珑玲、七树、举台三个村的基础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四是指导开展新玲、珑玲、七树、青春、举台5个非贫困村的文化室、卫生室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了非贫困村的活动阵地建设。

五、着力强化安居保障。

针对八庙镇部分贫困群众住房危旧、住房困难等情况,采取C级危房维修加固一批、D级危房改造一批、易地扶贫搬迁一批的方式,确保困难群众住有所居。一是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求八庙镇实行打桩作业,责任到人,搬迁到户,户户落实。全镇40户异地搬迁户已全部完工入住。二是推动C、D级危房改造工作。今年八庙镇271户D级危房改造,C级危房改造420户,已全面完工;全面改善了贫困户的住房条件。

六、指导发展集体经济。

针对村级集体收入空壳问题,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指导八庙镇进行实地考察,在王家口村投入19.2万元建成脆红李集体经济园一个,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年收入1.7万元,并在非贫困村和平村也投入了20万元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七树、举台、青春三个村也通过“一事一议”入股分红的方式将10万元的集体基金投入到水产养殖、猕猴桃种植基地。

七、强化帮扶力量管理。

我带头每月至少深入八庙镇一次以上,召开脱贫攻坚工作协调会,深入村组和贫困户家中实地调查了解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强联挂帮扶部门、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农技员联系管理,督查帮扶单位履职尽责。每季度至少与第一书记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全镇14个村均有一个帮扶单位,全镇466户贫困户均有一名财政供养干部帮扶。督促指导各帮扶单位加大帮扶力度,今年市工商局联系八庙镇珑玲、举台、七树三个村脱贫攻坚工作后,主要负责人三次亲临八庙指导工作,并协调市以工代赈办承诺为三个村解决帮扶资金100万元,帮扶工作队吃住在农户,调研了解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县红十字会联系今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村王家口村,落实帮扶资金25.7万元,用于村级活动阵地建设以及户产业发展,其中为57户建卡贫困户每户提供1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县居保局为帮扶村每户贫困户预算1000元产业发展奖励资金,形成一定规模后给予扶持。县委宣传部为非贫困村提供帮扶资金2万元用于桥梁建设。

八、意见建议

(一)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扶贫开发基础。乡镇要以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为主要内容,按照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思路高起点做好贫困村扶贫开发整体规划,全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运输难问题;要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着力解决农村供电质量不高和农村电力配送不正常的问题;要加快推进病险水库和塘堰整治,畅通灌溉渠系,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问题;积极引导群众择善而居、集中建房或连片建房,着力改善贫困家庭生产、生活条件。

(二)着力扶志扶能扶勤,增强脱贫致富“内力”。一要坚持分类扶持。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直接解决其生活困难。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需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经教育不改的,采取缓扶或不扶的措施,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让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成活力,使其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和收入水平等方面有一系列的变化。二要抓好能力培训。要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引导贫困初、高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工作,提高脱贫致富本领,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三要加强扶智宣传。要大力宣传玉树村残疾人牛小兵自立自强的先进典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的先进事迹,鼓励群众创业致富、勤劳致富,充分调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把脱贫致富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提升贫困村自身“造血”功能。

第5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责任落实”,筑牢组织保障。一是完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帮扶责任人及联络员的具体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2020年,局党组召开会议研究脱贫攻坚工作4次以上,并按要求完成年度帮扶任务。二是制定石鼓村定点帮扶工作年度计划,同时认真落实干部包户措施,局安排帮扶责任人12名,结对30户贫困户,至少7次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调研,落实“一户一策”帮扶举措;持续派驻2名第一书记、7名驻村工作队员,确保驻村帮扶力量不减。三是加强驻村帮扶力量的日常管理,每周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汇报,每月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3次,及时沟通交流,协调处理困难问题,切实做到日常管理精细化、常态化,筑牢驻村帮扶坚实保障。

(二)立足“职能特点”,精准实施帮扶。一是认真履行单位包村职责,局主要领导按要求全年赴帮扶村开展调研、走访指导6次,局分管领导全年到定点帮扶村开展帮扶8次,帮扶责任人每月开展入户走访2次以上,建立全覆盖走访台账。协助基层司法所,加强帮扶村矛盾纠纷排查与调处力度,解决矛盾纠纷、困难诉求12件,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积极帮助贫困村实施产业脱贫,协助自贡律师团打造石鼓“法治漫画村”,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准备,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宣传动员、入户排查、感恩教育,切实将司法行政队伍、驻村队伍、村组干部的政治思想统一到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决策部署上。三是积极整合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资源,建立精准法律援助台账,加大对建卡贫困户的援助力度,不断满足贫困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与石鼓村村委会免费签订免费法律顾问合同,共提供法律咨询60余人次,发放法治宣传挂历100余份。

(三)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服务质效。一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疫期间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与联系户保持联系,讲解疫情防控知识、防控政策措施等,积极推送“两法一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宣传,全面增强群众疫情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二是深化“走基层”活动,持续开展“不忘初心、干群连心”、“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工作,走访群众1200余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2条,发放慰问金1600元,发放福袋1560个,发放不忘初心、干群连心”新春纪念品100余份;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3次,查看地质灾害隐患点2次。三是充分发挥“法治”在扶贫攻坚战工作中的推动作用,结合“送法进乡村”、“法律政策七进”等载体,深入帮扶村开展《民法典》、《婚姻法》、《治安处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党四中全会、省委、州委、县委相关会议精神及医疗、教育、住房等法律政策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50余人次,全面提升村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一)持续抓好扶贫帮扶重点工作。继续协助石鼓村抓好产业发展、阵地建设、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打好扶贫“组合拳”,形成脱贫攻坚“合围势”。严格实施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制度,督促帮扶责任人逐项逐季准确如实地记录帮扶过程,规范填写两本手册,确保一户一策、一户一帮扶要求等各项责任落到实处。

(二)持续提升扶贫帮扶工作实效。继续加强同上级部门的联系,为石鼓村争取更多的扶贫脱困资金,全县司法行政干部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州、县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上来,继续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结合部门职能优势,强化扶贫队伍建设,依照帮扶计划,为打好脱贫攻坚提供持久动力,稳步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第6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喀什地委宣传部的安排,由各县市30人组成的小组自2020年给5月2日到达莎车县以来,在市委的热情支持和协调下村干部们的大力配合下,有效地开展了此次喀什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专题宣讲。在展开工作期间:

一、由五人组成的第二组成员相互让步,相互学习,相互支持,自觉遵守制度。这次专项宣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小组成员中没有违反制度的情况,群众的响应和领导建议证实了这一点。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这次专题宣讲团组建以来,从筹备阶段到现在,各个要同志们的协调配合,互相团结,一起学习进步很好,但是,在初级阶段,也就是在材料学习阶段,一些宣传存在着材料不能融会贯通的问题,但随着宣讲场数量的增加,这些问题也不断得到改善。

三、在宣传能力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好。突出了宣讲时的重难点,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宣传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宣传内容与实际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生活,但实际事例也就是人民群众能理解、能接受,但是自己身边的实例不够。

五、宣传结束后在进行家访的过程中广大农民群众的对当前实施的政策措施认识十分深刻、思路十分清晰与基层党支部保持高度一致。有些家庭说了心里话,给出了很好的意见,这样我们的宣讲水平也有所提高了,在这次的宣讲和宣讲后的入户座谈过程中走进脱贫人民群众的家庭,我们感觉生活条件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整齐干净的厨房、养殖区和生活区宿舍区划分的非常清楚、整齐,干净宽敞的房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新天地。

第7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以党的建设统领各项工作落实,紧扣市委脱贫攻坚“133”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村出列、户脱贫目标,上下齐心、压实责任、打牢基础、细化措施、强化保障、全面发动,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狠下功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镇情

豆沙位于盐津县境西南部、关河南北两岸,辖6村1社区,16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46.74平方公里;有户籍人口7598户24218人,2019年农村常住人口4683户20961人,有汉、回、苗、白等民族。境内山峦起伏,山高坡陡,河谷纵横,因关河的深切,形成南北向的条状侵蚀山地,多呈"V"字地形。最高海拔万古黎山1984米,最低海拔黑眼溪沟口460米。昆水公路、内昆铁路和水麻高速公路东西沿江横穿而过。自秦开五尺道以来,豆沙关就是中原与边疆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枢纽、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素有“咽喉巴蜀,锁钥南滇”之称,并享有云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小集镇、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镇”六大殊荣。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4.51亿元,同比增长6%,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343.31万元,同比增长38.01%。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560元、32636元。目前,全部自然村已通水、通电,有村级卫生室7个,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小组活动室19个,达到需求全覆盖。有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省、县6个挂包单位共派驻6个驻村扶贫工作队20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

(二)贫情

全镇有贫困村6个(深度贫困村1个),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21户7946人,贫困发生率为37.9%。致贫原因方面:交通条件落后3280人,占比41.3%;缺技术2811人,占比35.3%;自身发展动力不足643人,占比8%;因病、因残588人,占比7.4%;因学致贫212人,占比2.6%;缺劳力352人,占比4.4,缺资金、因灾60人,占比1%。通过近年来的脱贫攻坚,累计脱贫1758户7740人,剩余未脱贫人口63户20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

二、主要做法

紧紧围绕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要求,紧扣“571”脱贫标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实践干部“一竿子插到底”解决责任落实问题,问题“一篓子带出来”解决政策落实问题,工作“一揽子向前推”解决工作落实问题的“三个一”工作法,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措施,全力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出列“百日攻坚大会战”,全力以赴把初心使命镌刻在决战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推动豆沙农村大发展。

(一)压实三级责任。坚持指挥靠前、力量下沉、层层压实责任要求。一是镇设领导组。成立由挂钩县处级领导任组长,其他县处级领导和镇党政主要领导任专职副组长,镇党政班子成员和各村指挥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站所负责人和各村支书、主任、第一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研判、项目资金、住房安全、教育扶贫、饮水安全、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劳动就业等11个工作组。镇党委政府先后制定《关于调整充实豆沙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的通知》《豆沙镇2019年脱贫攻坚总体工作方案》《豆沙镇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工作方案》《豆沙镇脱贫攻坚“夏季攻势”作战令》《豆沙镇脱贫出列“百日攻坚大会战”工作方案》等文件,强化工作统筹,担起主体责任。二是村设指挥部。各村对脱贫攻坚指挥部进行改组重建,指挥长由挂包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全面统筹工作力量,结合实际成立专项工作组,合理确定和安排各专项组组长和组员,确保县、镇、村三级干部全部参与、不漏一人。三是组有小助理。由挂联干部担任社长助理,建立“733”责任清单,即挂联干部对所挂联的农户实行“7包3帮3清”(“7包”:一包人口精准无误,二包收入稳定达标,三包义务教育无辍学失学,四包健康扶贫政策知晓,五包家居环境卫生整洁,六包信息资料完整,七包进退时序群众认可。“3帮”:一帮解决住房安全,二帮解决饮水安全,三帮解决实际困难。“3清”:一是挂联农户一口清,二是挂联家庭户户清,三是挂联变化及时清),落实“523”工作机制(所有干部每月下乡不少于5天,其中2天入户走访、3天集中攻坚),进一步压实挂联干部工作责任,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

(二)做实“六个精准”。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检验。一是精准锁定对象。在常规动态管理的基础上,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识别标准,按照“三评四定”“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相继开展了“大遍访”“回头看”行动,2017年5月至7月开展了一轮全镇总动员、农户全覆盖的精准识别,选派80名干部深入166个村民小组用一个月时间户户上门、直接调查所有5140户农户,全面筛查农户、甄别卡户,评议、审核和公示率100%。2018年通过村村清、户户清行动,持续开展不精准对象清理、档外对象普查等重点工作,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综合研判,有力确保了对象精准。2019年新识别6户23人,补录1户5人,正常退出158户617人。二是精准规划项目。全面开展“村村清、户户清”行动,采取自下而上的精准和自上而下的统筹相结合,层层规划、级级把关,建立了镇级路线图和村级施工图。2018年至2020年规划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交通扶贫、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生态扶贫、公共服务、转移就业、产业扶贫11大类358个项目,规划总投资23842万元,其中:2018年15805万元,2019年5364万元,2020年2673万元。三是精准安排资金。2014年以来,共计投入资金46970.75万元。其中:易地搬迁13769.36万元、交通扶贫9959.96万元、产业扶贫4330.19万元、生态扶贫4044.83万元、教育扶贫3668.91万元、兜底保障3457.38万元、危房改造3296万元、电力基础设施2532.89万元、健康扶贫853万元、饮水安全468.4万元、文化公共服务275.5万元、金融扶贫221.22万元、劳动力就业159.29万元。同时,全面加强了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安全运行、精准高效。四是精准因村派人。全面建立“领导联乡、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挂钩帮扶长效机制,统筹各级干部职工252名(其中县级176名),因村因户与贫困户结成“一帮一、一帮多”精准帮扶对子,实现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各级挂包单位选派20名干部组建6支驻村扶贫工作队,下派队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严格执行驻村队员每月22天工作制度,加强驻村工作督查考核,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优先评优提干,工作散漫、责任履行不到位的,一律召回并严肃问责。五是措施到户精准。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因贫施策,细化完善镇级路线图、村级施工图,为脱贫攻坚构建了系统、完整、健全的政策措施体系。六是脱贫成效精准。严格按照户脱贫、村出列标准,建立健全贫困村、贫困户有序退出机制,达标一个出列一个,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实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制定巩固提升实施方案,贫困村出列后需要培育和巩固自我发展能力,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摘帽不摘政策,确保真脱贫、不返贫。全镇6个贫困村1821户7946人贫困人口中,2014年脱贫291户1464人,2015年脱贫127户632人,2017年脱贫956户4317人、黑喜村出列,2018年脱贫222户691人、长胜村出列,2019年脱贫158户617人、其余4个村出列,2020年脱贫63户200人,实现所有贫困人口全部动态清零。

(三)落实“10项”政策。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制定帮扶措施,一户一策,对症下药,全面落实饮水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金融扶贫、综合保障脱贫10个方面的项目政策。

1. 饮水安全:近年来,累计实施人饮工程39件,水窖30个,投入资金468.4万元,覆盖2251户1.2万余人,水质检测合格率100%,实现全镇人口饮水问题全部“销号”清零。

2. 教育扶贫:一是落实政策保障。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2346名学生“两免一补一计划”、普通高中“一助一免一补”、职业教育资助“一免一助一计划”、大专及以上“一助二奖一贷”等教育补助政策。目前卡户中本科92人(在读60人)、大专91人(在读42人)、高中250人(在读146人)、中职在校69人。二是实施薄改计划。中学,中心校,长胜、万古、石门小学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三是全力控辍保学。坚持“查户籍对学籍、查学籍对学生、以实际对系统、以系统对责任”“两查四对”要求,按照“摸清家底、依法处置、规范责任、动态管理”的“四步走”模式,认真组织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全覆盖大排查,经摸排,全镇共有6-16周岁适龄儿童2386人,辍失学1名已上诉法院劝返(唐贵兵),1人无法联系(银厂邵海珍),有效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有保障。

3. 健康扶贫:全面落实“四重保障”“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等健康扶贫30条措施,定额补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80元/人·年。镇卫生院面积达标,床位30张,人员配备、医疗设备基本满足临床需要,配套建设中医馆,6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全部达标。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享受基本医疗保险政策2197人次报账451.69万元;享受大病保险政策354人次报账53.58万元;落实医疗救助政策1735人次支付资金58.12万元,落实兜底保障政策1269人次支付资金46.54万元。完成32种大病筛查137人、25种慢特病筛查755人、4种慢病筛查47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人群(四类慢病)患者已签约履约3035人,实现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签约全覆盖人;因病致贫91户344人。

4. 农村危房改造:近年来,按照“以房找人、以户找房,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因地制宜、应改尽改”要求,全镇累计实施农危改1729户(四类对象1106户,非四类623户),投入资金3296万元,实现危房清零;同步推进拆旧拆危,坚持“一户一宅”,全面排查拆除整治农村危房829户,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5. 易地扶贫搬迁:建成汇同溪和柏果坪两个易地扶贫安置点。累计完成易地搬迁585户2696人(卡户511户2374人),其中搬迁汇同溪安置点144户651人(卡户109户501人),柏果坪安置点79户389人(卡户73户362人),水田新区327户1500人,进城安置2户11人,搬迁至昭通33户145人(靖安29户126人,卯家湾4户19人)。有易迁劳动力1336人,现已就业1179人,就业率达98%。易迁户“三块地” 14679.91亩,其中林地 10226.7亩(流转342.2亩,用于发展林下养鸡342.2 亩),耕地 4395.21亩(退耕还林还草4053亩。流转 2441.09.亩,用于种竹子1832亩、养鸡6.89 亩、养牛33.6 亩、种草568.6亩),宅基地 58亩。建成村民小组活动场所19个,6个村行政村公共服务建设全达标。

6. 就业扶贫:累计开展引导性培训1454人次,技能培训60人次,投入资金94.68万元,实现卡户中缺技术家庭培训全覆盖。全镇劳动力人口总数12569人(其中公益公服岗309个),通过培训引导外出就业、公共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集体公司开辟岗位等方式,已就业10549人,就业率为83%(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4313人,已就业3895人,就业率为90%);建立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报备制度,全镇外出务工劳动力由村民小组长进行报备,现累计完成劳动力报备12569人,报备率为100%;稳岗补贴现兑现458人65.1万元,交通补贴兑现19人0.58万元。

7.产业扶贫:全镇累计落实产业9.35万亩,其中笋用竹7.6万亩,有机果蔬基地0.65万亩,花卉苗木0.3万亩,石缸茶0.2万亩,中药材0.5万亩,花椒0.1万亩;竹银华山、远卓魔芋龙头企业2个,黑喜农副产品加工厂1个,石缸茶、竹笋加工厂2扶贫车间建成投产。投入资金4330.19万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2020年,围绕县委“乌鸡、竹笋、肉牛”三大富民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三大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一是肉牛养殖。2020年计划养牛2600头,建设养牛场13个(其中政府代建2个),目前,已完成草山种植4064亩,养牛场建设完成,存栏1277头,组建6个养牛专业合作社,覆盖农户176户,推荐农户贷款128户贷款金额1867万元,目前已放贷46户332万,其余正在审批中。二是竹笋产业。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按照“新植一批、改造一批、更换一批、选种一批”的“四个一批”要求,用三年时间,打造10万亩竹园,套种100万株槐花、养殖2万箱蜜蜂,实现竹槐蜜旅融合发展格局。目前,全镇已累计发展7.6万亩,共覆盖农户1904户7425人,其中卡户823户3209人,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规范化管理,逐步实现高产稳产、同股同价、高度组织化的目标。。三是乌鸡产业。计划发展乌鸡养殖120万羽,目前建有养殖场三个,圈舍51间,放养场地295亩,年出栏达4.5万羽。按照县委“抓两头、节中间”的发展思路,主要通过“建示范、强带动”抓养殖环节,2020年新建乌鸡示范场13个、乌鸡代养点133,年出栏达到18.4万只,覆盖农户218户816人,其中卡户86户342人。

8. 生态扶贫:实施退耕还林39534.4亩,低效林改造19548亩,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公益林107944亩,中央财政补贴造林2725.8亩,荒山造林(宜竹林地造林)6000亩,营林生产管护道建设19.1公里,累计聘用建档立卡户为生态护林员128人,发放太阳能794台、节柴灶695台、沼气池650口。

9. 金融扶贫:发放贴息小额贷款616户2552.9万元,养牛贷46户332万元,用于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累计贴息221.22万元。

10. 综合保障脱贫:近年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8329户16389人,发放低保金2919万元。2019年实施农村低保1026户2177人(兜底保障167户252人),其中卡户665户1660人;城镇低保411户625人,其中卡户56户156人;特困供养209户228人(五保户43人),其中卡户103户115人;残疾人两项补贴480人,其中卡户295人;孤儿补助41人,其中卡户25人。共发放临时救助103.24万元,切实解决残疾、孤寡、特困户等740户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困难。

三、主要成效

通过连续几年真金白银的投入、真心实意的帮扶,全镇农村发生了真真切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基础变好。道路交通极大改善,累计硬化通村公路、产业路133公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实现全覆盖,行政村、村民小组全部通动力电。电视广播信号全覆盖,宽带网络覆盖村委会、学校和卫生室,并延伸到部分村民小组。6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19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6个村行政村公共服务建设完成,公共服务极大提升。

2.村庄变美。几年前,破旧房屋随处可见,现如今,传统民居改造一新,楼房平房比比皆是,有的还贯通了入户路,行道树遍布村庄,文化广场设施齐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效改善,厕所改造成效明显,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村容村貌大幅提升。

3.产业变优。三大富民产业稳步推进,2019年新植竹笋3.1万亩,累计达7.6万亩,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规范化管理,竹笋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实现高产稳产、同股同价,达到高度组织化目标。乌鸡产业通过“建示范、强带动”,建设示范园,带动群众养殖,实现新增存栏13.3万只,年出栏达到18.4万只的目标。3973亩草山种植完成,24个养牛场逐步启动建设,肉牛产业平稳起步,彻底改变了群众只会种玉米的传统观念。

4.作风变实。广大群众真实感受到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干部,作风越来越实,已由走马观花式扶贫、蜻蜓点水式扶贫向精准式扶贫转变,干部下沉,深入群众,走村入户体民情、听民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基层几乎丧失生存土壤。

5.民心向党。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真帮实扶,经常召开群众会、家庭会等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惠民政策,积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热情周到服务群众,目前,群众的感恩意识明显提高,满意度和认可度大有提升,特别是疫情爆发以后,民心向党、人心归党,基层堡垒越来越牢。

四、存在的困难问题

1. 困在交通,道路通则一通百通。近年来,全镇累计投资9900余万元,完成片区公路硬化148公里,建成林家渡、红沙大桥,交通条件大为好转,但大部分村组聚居地山高坡陡,道路大多为泥土路,目前尚有100余公里村组道路未硬化,晴通雨阻,群众对村组道路项目建设充满期待,还需上级在村组道路建设上给予一定倾斜和考虑。

2. 难在产业,产业强则群众富。全镇产业发展起步晚、起点低,土地贫瘠、基础薄弱,已有产业规模小、分布散、效益差,只有竹笋产业较为稳定,但标准化、规模化和市场半径都有较大差距。

3. 缺在人才,人才兴则城镇兴。由于区域偏僻,发展滞后,教育落后,全镇高中学生447人,大专以上265人,呈现出无专业人才、难留住人才的局面,村社干部学历水平普遍较低,经营集体经济和助推产业发展的作用发挥有限。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三个落实”,做到四个不摘。脱贫退出后,始终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要求,严格目标标准,继续实施精准帮扶各项政策举措,压紧压实帮扶干部的责任,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四个不摘”铁律,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

第8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和部署,双辽市卫健系统认真执行脱贫不脱管的惠民政策,2021年上半年双辽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内贫困居民巩固贫困地区三年攻坚行动工作。

一、健康教育进乡村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督促乡村医师,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咨询,按期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等工作,使辖区群众及时享受到健康教育知识。

二、健康教育进家庭

各镇村级乡村医师利用活动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不定期深入到脱贫不脱管的贫困家庭中,为贫困家庭带去健康教育知识,促使贫困家庭成员进一步了解更多的健康教育理念。

通过脱贫不脱管政策,有效促进各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更好地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也使贫困地区三年攻坚行动得到巩固。

第9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一、抓好扶贫资金的整合使用

上半年,对罗溪乡宗溪中村广坪组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立项招投标,立项资金107万元,现已施工,预计年底完工,该项目可保护罗溪乡宗溪中村35个户185人生命财产安全。

二、做好脱贫攻坚服务保障工作

优先保障扶贫开发项目用地。上半年,对贫困村的卫生室建设、易地扶贫搬迁、D级危房改造等这些涉及到用地的项目,专人组织报批,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下,实行建设用地应保尽保,优先报批。共完成了6个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项目的用地报批,面积40.0859亩,还有38个正在报批用地手续;已批准558户异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面积46.14亩,还有500户正在审批。

三、做好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

上半年,共安排17名年富力强、责任担当性强的工作人员参与驻村帮扶,其中局牵头驻点的有三个村,分别是桐山乡大道村、文昌街道平梅村和石江镇三合村。其中派驻平梅村帮扶工作队争取村级文化场修建资金30万元,安装村道路灯70盏,争取村道改造资金3万元,争取环卫垃圾拖运斗3个;派驻大道村帮扶工作队争取村级文化场修建资金30万元,协助该村做好30亩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从局办公经费中斥资1.88万元和15万元分别用于该村废弃采砂场搬迁为油茶基地腾地及对灌排两用水渠进行改造,对该村6名贫困高考生进行集中走访慰问,发动干部职工开展爱心助学募捐活动,共募捐2万余元,对该村2019年5名高考本科上线考生进行慰问;派驻三合村帮扶工作队争取村级文化场修建资金18万元,从局办公经费解决5万元解决该集市场地路面硬化。全局共有163人在毓兰镇桥头村等29村参加结对帮扶工作。为加强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局党组专门成立了扶贫办,抽调专人负责扶贫工作,坚持每年组织扶贫业务培训,经常把扶贫工作列入党组议事日程,着重帮助驻点村解决困难。建立驻村和结对队员工作档案,其履职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

    四、按“三项”清单要求承担的行业脱贫攻艰工作及开展情况

(一)“空心房”整治。上级下达我县2019年的“空心房”整治拆除任务为85万平方米、复垦任务800亩170万平方米、复垦任务数为1600亩。上半年,实施拆除空心房151间,面积2.45万平方米,拆除废旧棚房5500平方米。

(二)“大棚房”整治。共查出“大棚房”问题3宗,分别为文昌街道高仓生态农庄、罗溪乡龙头休闲山庄、杨林镇白马山庄。目前,我县3宗“大棚房”已全部拆除到位。

五、下一步打算

一是继续发挥行业优势,助力全县脱贫攻艰。下半年,我将继续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艰的系列工作部署,发挥自然资源行业优势,持续发力,使扶贫整合资金重点向贫困村倾斜,加强扶贫整合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每一笔扶贫项目资金都能做出民心工程。同时,加大对贫困村的卫生室建设、易地扶贫搬迁、D级危房改造等涉项目的用地支持力度,专人组织报批,在不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下,实行建设用地应保尽保,优先报批。

二是继续加强驻村和结对帮扶管理。下半年,继续加强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管理,对联点驻村贫困村,从争资跑项和局本级资金拨付方面重点支持,拟对平梅村4千米村道加宽进行申请立项,对该村6千米水渠进行改造立项;对三合村,拟安排立项600米渠道硬化项目资金,不断完善联点所在村的村级公共基础设施。同时,局党组将从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等方面加大对派驻帮扶和结对帮扶的督查,不断促进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成效,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