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范文

课程体系建设情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体系建设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体系建设情况

第1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范文

关键词:培训 课程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培训开展的基础性工作。课程体系能否实现预设目标,需要通过对课程体系的评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比较,方能得出结论,而课程体系及建设的改进、调整和不断完善也必须依据评价的结果来进行。因此,为更好的规范全国工商系统培训工作,统一培训标准,全面提升教育培训的工作质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有关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成为当前培训工作中有必要研究的一个前沿性课题。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系统构成

(一)设计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用以系统地、客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全貌。评估的意义在于对工作的指导和质量检查,因此研究评估体系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方向性原则

评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评估的结果往往反作用于工作实践,并按照评估的标准指导实际工作,在确定评估要素和评估标准时,应本着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素质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能力水平的提高的这一建设宗旨来构建。

2、全局性原则

培训活动广泛开展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工商总局及以下各级培训机构主要担负着处以下等各级干部的培训工作,这其中既有综合素质培训,也有专项业务培训。按照公务员培训的分类,还包括初任、任职、更新知识、专门业务和后备干部培训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培训,因其具体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培训的课程体系也不同。在进行评价体系设计时,应考虑系统实际,从全局出发,在充分分析各级各类培训特点的基础上,从中提炼出具有共性特征的一般要素,选择能够广泛适用的表达形式,以适应系统主要培训类型对课程体系建设评估的要求。

3、完整性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全面地、系统地再现课程体系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指标设计时,应考虑到整个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主要因素,使评估者能够多角度、多侧面地考察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的全貌。

4、实用性原则

根据操作的实际,指标体系在设计时注意以下几点:1/对末级指标的评价标准,尽可能地使用量化标准或一些可操作化的语言来概括表达;2/在计算上要尽可能少的使用数学表达式,使计算通俗化;3/尽可能地避免指标的繁复设计;4/注意挑选主要因素作为评估指标。

5、科学性原则

(1)广泛征询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意见,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方法,仔细斟酌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确立的每一项指标和指标权重都言之有据。

(2)对评估工作的各个方面给出操作规范,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结果失真。

(二)系统构成

评估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由评估的指标和指标的评价标准两项构成。前者是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及其工作成果的真实再现,后者是工作及其成果质量的衡量尺度。因此,该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是:在工商行政管理培训的总体目标指导下,以能力研究为基础,适应各级各类培训课程体系评估的要求,从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和课程体系两个方面分别建构指标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涉及课程体系及其建设两个层面,其中,课程体系评估是对课程体系的状况进行考察,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是对课程体系形成过程状况进行考察。

(一)关于一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有两个主要环节,即课程体系建立与课程体系调整,分别设计为两个一级指标。课程体系本身评估是对课程体系本身的检测,表现为内容和使用说明两个方面,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构成问题,使用说明是课程体系的使用方法问题,本指标体系分别将课程体系组成和课程体系说明作为课程体系评估的两个一级指标。

(二)关于二级指标

1、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建立在课程体系建设整个过程中具有前端性和基础性,是影响课程体系质量的首要因素,其不仅体现了课程体系开发的指导思想,还引导着课程体系的发展方向,最终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和结构。为更好地做好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分解工作,研究了如下问题:a)培训有哪些类型,确定开发哪些类型培训的课程体系,它们之间有否相同;b)根据前述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需要了解学员的需求,需要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能力分析和研究;c)什么样的开发人员具有研发能力;d)课程体系建立应有怎样的科学保障。在此基础上,课程体系建立的二级指标设计为:培训类型分析、培训需求调研、能力标准研究、开发人员组成、评估五项。

2、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分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培训也必然随之调整。因此,为干部培训建立的课程体系也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工商行政管理监管内容、监管方式方法手段以及监管对象等监管体系和模式的变化,课程体系必然适时做出调整,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实践,辅助因素是来自培训环节的反馈意见。为此,把课程体系调整的二级指标设计为:监管体系研究、教学意见收集、方案调整三项指标。

3、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分解

课程体系组成指课程体系包括什么具体内容和怎样构成,即课程体系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把二者设计为课程体系组成的二级指标。

4、课程体系说明的二级指标分解

对课程体系说明的考核,一是应当克服课程体系研发的随意性,避免课程体系研而无果的现象,或草率应付,简单列一张课程体系表敷衍了事的做法;二是应当考虑是否为培训中的具体使用提供了便利,对课程体系的内容是否作出了必要的解释,对课程体系的一些使用方法和建议是否作了明确的规定。说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说明,二是使用说明。本分课题研究把这两个方面作为课程体系说明分解后的两个二级指标。

(三)关于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建设的三级指标来自对二级指标的进一步分解。三级指标从内容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总体来说是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层面或不同角度确定的,在确定三级指标时,更多考虑的是可测量性和是否为主要检测项目等技术因素。

转贴于

1、课程体系组成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组成是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它是课程体系考核的核心内容,在研究中主要考虑了三个问题:

(1)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与能力标准相适应(注:①能力标准包括内容、等级与能力组合;②能力标准应按照不同岗位、不同职级来建构);

(2)课程体系的组成是否突出了行业特色;

(3)有助于能力培养的互动式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是否占有足够的比例。

2、课程体系说明项下的三级指标

课程体系说明是课程体系得以使用的文献依据,因此,它应对课程体系中每一单一课程的教学要素都应说明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在课程计划编制中的参考价值,这是其一;其二,任何课程体系的设计都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的,也都有其局限性,为了正确的使用,必须就其使用范围做出说明,以增强课程体系的适应性和它的服务性功能,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可留有自由调整的余地,并在使用说明中加以叙述,使课程体系更为完善。综合这两点,课程体系说明的三级指标共设计了六项,详见课程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表。

三、指标解释和应用说明

(一)课程体系建设主要评估指标解释

1、“通用能力”:指由国家人事部门和组织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公务员制定的一般能力标准。

2、“专业能力”: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决定的依法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能力,它包括依法行政的学习理解能力、依法监管的运用执行能力、执法办案的技术技巧等。

3、“岗位能力”:指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具体业务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一般根据岗位职责和行政职务级别的要求来确定。

4、“开发人员”:指直接参加课程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工作人员。

5、“一线任课教师”:指正在教学岗位上执教,所任课程与拟开发课程体系有关的教学人员。

6、“教务教研管理人员”:指正在从事教务管理和教学研究的工作人员。

7、“专业课程”:指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业务课程。

8、“实践课程”:指以师生互动为特征,以培养学员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课程,它通常包括现场考察、讨论、辩论、案例分析与研讨、情景模拟、执法课堂等教学模式的课程。

(二)指标体系应用说明

本评估体系针对不同培训类别建立,相对比较宏观,一般不针对一期或一次培训班来使用,否则评估结论会有偏颇。如果某一类型的培训只做过一次,可直接应用本体系;若其培训周期较长,分别几个阶段完成,应对整个周期开设的全部课程进行评估。

(三)指标评价标准与权重的设定

1、评价标准

在评价标准中凡是涉及到以数字比例确定标准的,均采用了访谈法或座谈会法或实证法或三者结合的方法来确定。下面以课程体系组成指标为例,叙述数字标准的研究。

课程体系组成评估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构成方面,都需要以一定比例数据作为评估标准。在实际确定其数据比例时,它主要有这样三个来源:(1)源自一定数量的有经验的教务、教研、教学人员座谈会取得的经验数据,具体做法是课题组成员先拟定初始数据,然后组织人员,召开座谈会,通过讨论加以确定;(2)源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培训中心和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构建课程体系模式的调研文献资料。(3)源自2001-2005年五个单位(国家工商总局、新疆工商干校、河北工商干校、内蒙古工商干校、江西工商干校)各类培训班的课程计划。

根据三个来源的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1)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比例在综合培训中最低为26%,最高为71%,多数在40-50%,而在专业培训中一般为100%;(2)实践课程。在综合培训中为10-17%之间,专业培训中基本为0;(3)创新类的特色课程4%左右;(4)综合素质培训中,与能力对应的课程类别的覆盖率最低为50%,最高为87.5%。

第2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范文

一、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有益经验

为了保证经验案例的代表性,本文选取三类高校———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以及理科类院校———为经验分析对象,其中的综合类高校为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财经类院校为上海财经大学,理科类高校为华中科技大学。①这些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各有特点,并且在国内公共管理专业教育方面均有所建树,具有建设成就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包括:三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情况,有关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优化的办学思路、合作办学实践以及教育交流活动等其他信息。所有信息均来自上述学校的招生简章、官方网站以及有关专业建设的新闻报道。通过对三类不同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分析,发现各类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取得了下列成果:

(一)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日趋完善

国内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课程分类日趋合理,课程设置专业性增强。从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课程分类看,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环节三大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实现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优化,国内高校对现存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筛选,对课时、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比例等进行了调整,增加了专业方向课程,强化了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特征增强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教材选用、课程结构以及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国际化特征日益增强。在专业课程教材选用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材绝大多数是借鉴国外教材的产物,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以国外教材作为本专业教材。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上,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之初较为注重引进国外相关理论课程,近年来则日益注重实证技术类和社会实践类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比重调整趋势也正在与国际接轨。在专业课程体系运行环境方面,增强了国际合作办学、学术和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我国高校与国际合作办学可以从中学习国外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而互派本科生和访问学者、邀请国外学者讲学、聘请外籍客座教授则在专业建设、教学方式及方法等方面博采众长,既开拓了学生视野,也培养了教学骨干,为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应用技术性课程有所增加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国内公共管理专业建设偏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的引进,近十年来的突出特点则是注重专业课程中实用方法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国内高校在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中强化了案例教学等手段,加强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课程,体现了注重分析方法与技术教学和课程建设的特点。其次,为加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建立电子政务等实验室,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建设实验教学基地,开始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公共问题的能力。同时,各类高校还以未来就业趋势为导向,积极开设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国内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发现国内三类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各有特点,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三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差异性

综合类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完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课程建设成果斐然,在专业设置及其课程安排上国际化程度较高,这是其优势所在。不过,综合类院校的问题是:追求全面的和有理论深度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在凝练课程体系特色方面则略显单薄,实践环节安排相对偏重学术能力,操作环节较弱,所培养的学生多为理论研究型人才。理科类院校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底蕴,在管理定量分析、决策理论与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建设方面独具优势,这是理科类院校的长处。理科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有能力增设有关公共项目、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化课程,课程质量较高,实用性强。但与综合类院校相比,理科类院校在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上存在着理论课程相对薄弱,重实用性课程而轻理论性教学的问题。财经类院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具备综合类院校基础理论优势和理科类院校的科学技术专长,课程体系安排多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如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公共部门审计、公共财政学、管理学原理等方面的课程。目前,国内财经类院校还未能把自身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与公共管理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因而也就难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财经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前述两类院校的同质性远大于异质性,这既是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使然,也与自身探索力度不足有着一定的关联。

(二)三类院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共同点

当然,三类高校公共管理课程体系也有相同点,显示了国内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第一,各高校公共管理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等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基本相近,差异性小。这种共性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学科内容和教学规律的产物,其次与教育部对各类学科及其专业的制度规定有关。不同类别高校公共管理在专业建设上缺乏对自身特点或者专长的充分考量,体现了同质化的专业发展和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第二,各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广义上还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所占学分偏高,挤占了专业课程的空间。以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为例②(如图1所示),通识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学分比例达到了36.2%,而学科基础课程占了37%;专业课程课时量占26.8%,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占比19.9%,专业方面课程占比6.9%,合计26.8%。当然,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占总学分偏高是各类高校的共同问题,因为这类课程由教育主管部门设定,高校无权对此进行删减或调整。第三,实践教学环节的内部结构安排不尽合理,毕业论文及科研训练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量上占比偏高。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见图2),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公益活动、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论文。在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和科研训练本应由专业课程承担,尤其毕业论文撰写的学术性高于其社会实践功能,毕业论文占学分数过高挤占了其他类型课程的课时,弱化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功能。

三、结论与启示

第3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范文

关键词:职业标准;涉外商务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行业、企业培养出能够保证生产、稳定运营、提供服务的综合型人才。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目标也需要跟随者时代的进步发展,以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在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优化中职业标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导向,其对于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涉外商务类专业课程体系职业标准化的作用

1.践行职业教育理念

就目前国家各个行业对人才需求量都较大的现状来看,职业院校要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都能够拥有坚定而积极的信念、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水平。基于此,职业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开发应该始终围绕着社会需求来开展,在基于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主体,树立起终身学生的伟大目标。国家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中多次提到,要把行业职业的国际通用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中,把职业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计划融合在一起。因此,可以看出在涉外商务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职业标准是十分关键的依据之一。

2.有利于建立课程体系

职业标准是在对职业进行分类的情况下针对职业的工作内容,对从业工作人员技能与水平的要求,其主要包括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与工作能力。职业标准不单单涵盖了知识与技能要求,同时还涉及到教育水平、职业道德等内容。现文章所提到的职业标准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在解决国内外同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标准下的职业标准。职业标准是工作岗位技能、态度、知识等各种要素的重要展现,直接展现了行业和企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基本要求。职业院校在设定教学目标、建设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职业标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职业标准的导向作用,以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满足行业、企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普遍存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岗位要求相脱节现象,这与当前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不满足职业标准有着密切的联想。将职业标准作为课程体系建立的基础,相对于将职业能力、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作为课程体系建立基础来说,更加符合职业需求,操作性更强。

3.有助于涉外商务专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职业院校课程开发者长时间受到传统课程思维影响,严重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对于行业、企业岗位的职业标准、职业需求以及技术标准有所生疏,对于岗位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与流程也不甚熟悉,因此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往往都没有按照产业、行业结构以及岗位规律的方式来进行设计。而职业标准与行业、企业一线岗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真实完整体现了职业岗位的工作逻辑与流程。但是就当前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现状来看,由于受到学科化的影响,课程体系建设中几乎没有涉及到职业标准,从而导致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出现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的情况。当前,涉外商业类专业课程普遍存在调研过于形式化、课程定位不清晰、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理论化、课程评价单一化等问题,导致课程体系开发不科学、不合理,严重缺乏岗位理论与实践支持。要改善当前涉外商务类专业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就需要职业院校课程开发者将涉外商务岗位职业标准作为基础,对外贸从业人员所需要的外语能力、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等进行分析,基于涉外商务岗位的特征来进行合理的创新与整合,针对职业标准来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从而完成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无缝衔接。

二、职业标准下的涉外商务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职业标准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商务英语专业是要培养出拥有较强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可以在外贸、新闻出版、文化、教育等行业从事管理、教学、翻译工作的综合型人才。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就业量最大的职业包括行政人员、展销人员、经济业务人员等。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外贸行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然而当前职业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课程内容落后、课程教学目标模糊、课程评价标准不科学等问题。职业院校要通过对外贸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工作内容、流程进行调查分析,以得知商务英语专业下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标准,在基于职业标准的基础上来对商务英语职业技能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挑战,让英语语言教学部分能够与商务实践能力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

2.优化课程内容

第一,针对商务英语专业下不同的岗位群、岗位任务与职业标准来明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及专业能力需求。例如,外经贸经营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内容包括商务谈判、合同签订、中英文单证处理、报关、报检、Y算、结汇等,职业标准为能够使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处理中英来往信函、草拟或翻译合同,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中各种各类型单证的填写、报关、报检工作的法规与具体操作以及国际贸易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银行结算、结汇工作。职业院校在明确了商务英语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规律与专业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则可以开展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调整。将传统职业院校商业英语专业教学中更多传统泛读英语、精读英语、听力课程改为具有针对性的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等,以实现商务英语的基础化教学。针对外贸行业与商务现场翻译的需求开设职业技能课程,适当增加工学结合特征明显的中英文单证处理操作、中英文速录、国家结算、汇兑、国际贸易合同拟定等一系列课程,紧密结合英语课程与商务实践技能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3.践行理实一体化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标准开展模拟工作过程,贯彻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职业院校课程的开展与实施就是将预先编制好的课程标准进行实践的系列过程,以期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教学目的。基于职业标准下的商务英语课程实施应该紧扣职业内容。贯彻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实施模式。职业院校是培养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着重关注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综合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职业标准中有涵盖的知识、能力、技能要求只有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才能够实现。在职业院校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应该始终围绕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职业任务为载体、突出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需要最大程度的模拟工作流程,转变以往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分析、活动讨论、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外事翻译等一系列活动作为载体,模拟商务英语的工作流程,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模拟性。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所处的指导者位置,在课堂上创建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外事翻译等情境,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进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商务事物。通过这种模拟实战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的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第4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范文

关键词:高职;光伏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5-0040-02

近年来,随着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区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由于光伏应用技术专业是一门新专业,而且各地区光伏产业结构不尽相同,因此课程体系也存在差异。高职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通过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一直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笔者拟从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区域产业特色、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探讨我院光伏应用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突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产教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坚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原则 要深入行业或企业一线,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充分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关注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充分分析和预测,准确把握专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并据此作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起点,使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既具有特色,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原则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校企合作共同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企业(行业)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推行“双证书”制度,使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坚持能力与素质并重,知识、技能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以素能并重为原则,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素质、知识、能力整体设计协调发展。要从岗位工作任务或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进行整体设计,梳理工作逻辑,理顺课程之间的关系,确定课程结构,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等职业素质与关键能力教育,并将之渗透到所有课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做”一体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则 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做”一体的原则,单项技能实训回归课程,将仿真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教学方法融入课程中,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岗位认识实习、情境式仿真实训、综合性生产实训、就业式顶岗实习等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

区域产业特色与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浙江省现有光伏企业200余家,是全国光伏电池生产大省,产量约占全国的35%。衢州市作为浙江省第一个省级光伏产业基地,现有光伏企业60余家,是国内光伏产业链最为完善的地区之一。从市场调研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2011年下半年,硅材料加工、光伏电池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产量及价格受到巨大冲击。但从光伏应用市场来看,由于光伏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及国家光伏发电标杆电价的出台,给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前景。从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上看,2009年装机不到300MW,2010年装机约500MW,2011年装机约2.8GW。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消耗和国家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每年装机容量将急剧增加,人才需求将非常短缺。

根据以上调研情况,我院对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即重点培养具备光伏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能力,能适应光伏电站建设和光伏产品生产等光伏企业生产运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主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引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以生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与企业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定位,我们对处于光伏产业下游的光伏电站建设与光伏应用产品企业展开了调研。

光伏电站建设工作岗位能力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光伏电站建设的主要工作岗位有电站建设前期调研、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申报、工程施工、入网调试、电站运行维护与检修等,具体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

光伏应用产品生产工作岗位能力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光伏应用产品生产的主要工作岗位有单体电池检测、特种组件生产、组件检测、控制器制作、系统集成与检测、系统维护与技术服务等,具体能力要求如图2所示。

专业拓展能力调研分析 结合专业定位及企业调研,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光伏电池生产、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等相关企业从事硅太阳电池方阵组合工、光伏系统集成工程师等相关岗位工作,经过1~3年后,可升为技术员,或转岗至管理岗位,如车间班长、车间主任等。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如图3所示。

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抓住区域产业、企业、学生三个要素,要保证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大学生应具有的素质。因此,课程体系的建立不能仅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而是更应该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与提高。

文化素质课程平台构建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对原属于文化素质课的公共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比如,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应改变以往课程模式,设置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在计算机文化课程中,应按照专业定位及要求,设置Word高级应用、Excel高级应用、PowerPoint高级应用等课程模板,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交叉学科能力培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应基于文化素质课平台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艺术鉴赏等四大类素质拓展课程。

专业课程平台构建 专业课程平台主要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基础理论课程是为专业核心技术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的课程,主要有《电工基础》、《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工艺》、《光伏电子产品制作》、《电子线路制图与制板》、《工程制图与CAD》、《电力系统基础》等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应占50%以上,平时的课程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由于学生在学科系统理论学习上存在一定的缺失,所以在课程体系中,很有必要增设一门回顾总结性课程——《光伏发电技术》,使学生在“做”的基础上掌握学科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核心课程是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关键课程,必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设置。本专业开设了《光伏电池制造工艺》、《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设计》、《光伏逆变技术》、《光伏发电系统施工与入网调试》、《光伏电气设备检修与电站维修》、《智能光伏产品制作》等6门职业核心课程。

独立综合实训平台构建 独立综合实训课程是针对多门专业课程的综合实训,不是对一门课程的实训。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上除了军事课、毕业论文、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外,还开设了《光伏认识实习》、《光伏电子产品生产综合实训》和《光伏电站安装与维护综合实训》等课程。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质量评价管理体系建设等内容都是决定专业服务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由于光伏应用技术专业是近两年刚兴起的新专业,专业建设需要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程忠国.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2]张继媛.依托地方特色产业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12).

[3]徐少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3).

[4]马中宝.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

第5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范文

1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从当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招生情况来看,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原因一是该专业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二是该专业符合当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特点。从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情况来看,国内的工业设计专业是进入21世纪之后从国外引进,随之形成的一种理性国际主义风格的工业社会产物的教学体系,忽视具象造型的特征愈加明显,设计产品不够灵活、过于机械,创新意识较差。长期采用这种教学体系,必然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逐渐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工业设计就是画黑白格子。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开放,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也不断涌入,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的沟通与交流也在增多,但是工业设计专业由于在我国的历史较短,整个学科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状况依然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如若长期保持这种课程体系模式,将会造成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下降等不良后果。因此,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做到适应社会发展及人才就业市场的需要。究竟采用怎样的课程体系设置才能切实可行地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是工业设计专业面临的难题。

2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理解的不够透彻,各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普遍存在问题:一是在教学实践中过分重视理论课程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单纯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在实际落实中或者走形式,或者是不落实;二是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内容不符合当前市场对该方面人才的要求,课本内容过于落后,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三是工业设计专业各课程安排不合理,比如集中进行理论课程教学与实习,不能让学生将其所学知识与其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随着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兴起与成长,各院校已经将本专业的发展重点转向提高教学质量上,师资建设是本专业未来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水平教师不足,青年教师居多,不合理的教师结构及缺乏“双师”素质教师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再加上很多教师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不足,在实训教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劣势。而如果从相关企业聘请有设计经验的一线人员,虽然具备了较高的实践能力,但是又缺少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样不利于学生的教育与成才。

(二)教育模式落后

目前,各院校工业设计教育方式依然运用的是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其教育思路相对狭隘,甚至存在偏见,认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缺少艺术细胞,无从教起。实际上,任何学生,只要教师能够以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去教育,以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为引导,完全可以挖掘学生的形象思维潜质。比如在工业设计课程中的素描多数是以“结构素描”为主的,强调对结构的分析与表现,而摒弃了原来的纯艺术绘画素描。实际上,绘画专业的素描也要求表现和理解结构,它与绘画专业素描训练的要求是一致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工业设计专业的结构素描除人物外,还包含一些器物、工具等。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由于美术基础较差,如果教师不能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就很可能让学生在面对较难的动手绘制课程时失去信心。

3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以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工业设计专业应注重各课程建设在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在课程设置上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职业基础课、理论课、产品设计课三大课程群,构成从基础知识、思维方法、造型能力到操作技能的几方面学科基础训练体系。职业基础课是专业课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以专业方向的差异对教学思路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让学生更快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情况;理论课专业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工业设计的各种理论知识,为其真正进行产品设计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产品设计课主要是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考查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一)以设计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

近年来,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讲,不少设计院系在教学思想、教学管理、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调整,提出全新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在各种教学改革与尝试中,都体现了一种共识,就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应以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来展开,建立综合性的设计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设计”的核心地位,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将各种设计课题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将传统教学理念下被割裂开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组合,创新教学模式。

(二)校企联合优化教材

依据工业设计专业技术要求与职位能力要求,结合本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工业设计专业与企业专家可以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本专业课程教材与实训教材,实现深入的校企合作。专业专家参与教学设计可以提升教材的理论专业性,而企业专家的参与则可以为教材增加更多切实可行的实践案例,把学校的学历教育与企业的市场培训相结合,有利于优化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校企合作的理念深入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为本专业人才走向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奠定扎实基础。

4结论

第6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范文

论文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模式

公选课课程体系是为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而将公选课加以排列组合,使其有机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的动态系统。公选课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按照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全校公选课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将公选课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来构建,将有利于全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非中央部委所属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包括省属、市属和民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主力军,普遍属于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相比较于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而言,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规模较小,学科门类不够齐全,办学资源较为紧张,办学基础较为薄弱。此外,地方本科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民办院校或刚刚“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实力更显薄弱。我们可从办学层次上,大致将地方本科院校划分为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来进行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研究。

一、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一般模式

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资源和办学水平等千差万别,我们不可能设计出适应于所有高校的通用模式。各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适合本校的模式,并视情况进行变通或改造。

1.学校推动型、院(系)推动型与教研室推动型

从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推动力量来看,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为学校推动型、院(系)推动型与教研室推动型。

所谓学校推动型即由学校(主要是教务管理部门)发起,整合全校的人、财、物等教学资源,制定全面系统的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由各学院(系)遵照执行的自上而下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迅速整合有限的资源,全面统筹全校各部门工作,高效构建课程体系;缺点在于由于采用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的方式,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而且缺乏基层的科学论证和实施,导致课程体系可能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该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小、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的院校。

所谓院(系)推动型即由学校下设的二级学院(系)发起,首先构建院系公选课课程体系,再由学校整合全校课程资源,从而完成全校范围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赋予了二级单位较大的自主权,院(系)成为“上传下达”的中间部门,能够比较顺利地开展工作;缺点在于各学院(系)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利于建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该模式适合于规模中等、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的院校。

所谓教研室推动型即由学校各教研室通过调动本教研室教师的开课积极性,认真研究本学科领域的课程体系,由学院进行统筹规划,构建院(系)的公选课课程体系,再由学校整合全校课程资源,从而形成全校课程体系的自下而上式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教师的工作热情较高,课程体系在正式确立之前经过了比较科学的论证和检验;缺点在于学校不易进行统筹和协调,且课程体系的建立耗时较长。该模式适合于规模较大、教学资源充足的院校。

2.内涵型与外延型

从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来看,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分为内涵型与外延型。

所谓内涵型模式是指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特别注重课程质量、结构合理性和深度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就业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的理念而构建的,适合于创建时间较长,课程体系建设有一定基础的老牌本科院校。

所谓外延型模式是指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特别注重课程数量、覆盖面和广度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基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迅速扩大课程体系的规模,满足学校快速发展需要的理念而构建的,适合于创建时间较短,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公选课数量不足的新建本科院校。

3.拓展融合型与深化特色型

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学科成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当代科学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和趋势之一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由于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促使学科不断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因此,根据高校课程设置时对于学科的整合形式不同,可将地方本科院校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划分为拓展融合型与深化特色型。

(1)拓展融合型。所谓拓展融合型模式是指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中以学科横向拓展的“综合课程”为主体的构建模式。显而易见,拓展融合型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按学科专业方向纵向分割的课程体系完全不同,它是一种横向的课程结构。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公选课和其他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整体,同时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的,没有明确的界线。

交融型课程体系的特点从课程形式上看,课程更多的表现为“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形式,“学科课程”不成为主要形式。比如围绕着“教育公平”这个主题,学校可以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以及其他学科等角度开设课程。从课程功能上看,公共选修课程和公共必修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界限比较淡化,即专业教育课程要兼顾公选课通识教育的功能,公选课可兼顾专业教育的功能。

这种模式的构建常常由全校所有的学术组织和专业教师来提供,促进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充实公选课的课程内容。该模式通常需要组建一个能代表全体教师意见的公选课管理组织以负责学校公选课的开展。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便于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的教学,比较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2)深化特色型。所谓深化特色型模式是指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中以学科纵向深化的学科课程以及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为主体的构建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追求知识的深度而非广度,强调各学科的前沿和校本特色。一般认为,现代化专门人才的最优化知识结构应当具有比较宽厚的基础知识,有一定深度的专门知识;掌握主要学科以及相邻学科的动态、趋势,也就是所谓“前沿”知识,以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知识。

深化特色型课程体系具有的特点是:从课程形式上看,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主要侧重于各门学科领域的最为重要和前沿的课程,并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综合课程”相对较少;从课程功能上看,公选课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公选课和专业课程分别承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功能。

深化特色型构建模式对师资、财力、物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回避了跨学科开设课程的技术问题和学术壁垒,主要是在院(系)的层面上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和调整,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和优势学科,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我国的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比较适合采用这一模式。

二、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模式的选择

从推动力量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规模中等,办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应当选择院(系)推动型模式,但最好能够设立独立的公选课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公选课的课程论证、评估与日常管理,沟通与协调各院系的关系,积极开设跨学科的综合课程等多元化的课程,增强开课的科学性。

从发展路径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办学历史较长,课程体系建设已有较好的基础,应当选择内涵型模式。首先,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应采取各种措施,如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增加课时津贴、为教师提供进修与培训机会等,鼓励教师开设高水平的公选课。其次,学校应考虑将选课方式调整为限选和自由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课程的稳定性和针对性。

从学科整合方式来看,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科门类比较单一,应当选择深化特色型模式。首先,这类高校应以开设学科课程为主,并可以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特色学科和所在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课程。在这方面,一些研究型大学己经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湖南大学利用岳麓书院来开设公选课,让学生学习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厦门大学利用靠近台湾的地理优势,开设民族精神方面的公选课。其次,地方教学研究型大学由于缺乏雄厚的资金、师资以及专门的本科生培养机构,故不宜采用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的方式。当条件成熟时,该类大学可以考虑围绕一些主题开设不同类别的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比如围绕着“教育公平”这个主题,学校可以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开设课程,并聘请多学科的教师共同授课,或者围绕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理论研讨等活动。

三、地方教学型大学公选课课程体系构建的模式选择

从推动力量来看,地方教学型大学由于规模较小,办学资源相对比较紧张,应当选择学校推动型。由于学校采用自上而下式的构建模式,容易产生整齐划一的局面,故应当尽可能多征询院(系)的意见,调动院(系)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考虑聘请各学院的领导和专家组成评估组,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科学论证。

第7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范文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课程体系

如何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这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的成效和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统筹考虑中外双方课程体系的特点和优势,既要有选择地继承,又要有选择地引进,形成自己的特色。本文以郑州轻工业学院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为例,对此进行探讨。

一、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性

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一般是指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水平和办学特色,具有一定领先优势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管理制度、师资队伍、管理团队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和项目。《纲要》对中外合作办学做出了长远规划和总体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资源引进的数量和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外合作办学效果的优劣。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依法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种形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和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

二、课程体系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

郑州轻工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中英合作办学本科学历项目开办于2002年。在办学过程中,中英双方通过学分互认,对郑州轻工业学院计划内招收的学生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该项目学生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四年完全在国内接受中外双方的联合培养;二是采用“2+2”或者“3+1”的培养模式。两种情况都涉及课程衔接及学分互认等问题。中英双方共同协商、共同探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体系,通过借鉴国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断改进和优化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目前,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模块、综合英语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

1.公共基础课模块

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将国外的学术培养标准同我国的教育政策、教育方向等要求结合起来,培养出既熟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又具备国际意识和诚实守信的国际化人才。要注重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课程体系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完全保留,学分设置及课堂教学完全体现中方要求。

2.综合英语模块

中外合作办学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英语学习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出国需要通过相应的英语考试;另一方面由于合作办学的教材大多是原版教材,并且很多纯英语授课。学校在原有课程大学英语、英语听力基础上,增设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口语、专业英语等课程,加强大学生对专业基础英语及专业英语的学习。

3.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课模块

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基本方案与培养目标一致,力求突破传统的工学学士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是中英合作双方共同协商,在保留中方具有优势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上,引进外方优质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使项目的课程体系体现培养目标的国际性、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等特点,力求课程体系符合培养学生本科毕业直接就业、考取研究生再就业、出国留学再就业等的人才培养目标。各学期引进的课程和学时数根据中外合作办学资源引进、中外合作双方学分互认的要求以及学生是否出国的实际需求来设置。具体来说,针对大一新生对专业知识及专业的迷茫,结合外方课程体系的设置,引进了专业技能课程,由中外双方教师共同授课,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国际视野,为学生今后专业方向的选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该专业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和数据库类课程的重要性,我们设置了四年不断线的课程体系。传统培养方案通常一个学期学完一门甚至两门计算机语言或数据库类课程后就不再学习,一方面学生学不好,容易失去兴趣,知难而退;另一方面即使能学会也不能深入。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借鉴国外的课程体系设置,如从第二学期开设《C程序语言设计》,第三、四学期分别开设《JAVA程序设计》和《JAVA高级程序设计》,第五、七学期中外双方共同设立语言类课题,学生完成后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

三、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实践

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通过中英共同协商,兼顾中方培养基本要求及英方培养的主干课程要求,每年进行课程调整。课程体系建设首先注重本科教育的传统性、系统性及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技术基础理论;着重落实引进并融合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跟踪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形成动态链接式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学术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研究及跨文化的国际视野及实践能力。具体实践及举措有:

1.创新教学模式。郑州轻工业学院在创新教学模式上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小班授课、分组授课、外籍专家授课、双语授课、英语分类教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远程视频教学等多种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转变课程考核方式。郑州轻工业学院借鉴外方的考核模式,通过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及项目完成情况、团队合作情况等,重点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考评。在促进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升师资水平。课程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专业素养直接决定所授课程的教学质量。在聘请外方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的同时,每年选派8~10名中外合作办学优秀的博士、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到英国学校接受课程培训和交流访问,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教学理念带到国内,运用到教学中。

4.以教改及科研合作促进课程建设。科研合作,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是中外合作办学层次提升的重要标志。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一直与英方进行科研及教研方面的合作,合作申请了省级双语精品课程两门、校级重点教改项目一项,并在积极申报省级科研项目。教研科研项目的合作,极大推动了相关课程的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注重引进国外教学模式及外文原版教材,结合国内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国际视野及实践能力。郑州轻工业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课程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显现了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建设特色。郑州轻工业学院利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相对灵活性,把国外先进的思想和课程培养体系引进到国内,运用专业理念,改革现有模式。实践证明,这样的课程体系切实提升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符合郑州轻工业学院办学实际,是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第8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范文

关键词:化工装备;课程体系;工作任务;技能;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215-02

一、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思路

“高职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综合改革”是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化工装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综合改革的重要部分之一,本文介绍的课程体系已经在我院2010级开始试行。机械工程系邀请化工装备技术行业企业专家、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课题组通过市场调研,召开专业建设会议,并广泛征求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意见,指导化工装备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基于工作任务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案。通过对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提炼出适合教学的主要49个工作任务,对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组合,将岗位背景知识、工作过程的相同或相近知识点、技能点进行归纳分类,以化工装备为载体、化工装备维修为核心,将化工装备的构造、原理、基本故障诊断和维修等融为一体构建一门课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在这一课程体系中把工程力学相关理论融入到机械结构设计与装配中,化工原理、流体密封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流体机械结构与维护、化工设备结构与维护等课程中,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核心课程体系。

二、化工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1.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的确定。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专家、能工巧匠、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工作。通过对典型企业调研,确定本专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机械零件图阅读、机械零件测绘、加工、热处理,通用零部件的选择、装配与维修,液压系统维护、各种化工设备的运行、维护、安装修理,各种化工机器的运行、安装修理、设备管理等49个主要工作任务。罗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知识和能力,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组合,以典型化工装备为载体,将化工装备的构造、原理、基本故障诊断和维修等融为一体,构建一门课程。

2.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形成基于工作任务的核心课程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将实践进一步的具体到位,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法进行课程内容重组,按照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践的原则,融合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能力内容,将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内容转为学习领域的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的完善,使课程体系、教学的内容更加贴近科学化,实际现实化,使形成完整的可执行的课程体系方案。

3.化工装备技术主要核心课程的构建。第一,机械制图。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零件图阅读和零部件图的绘制;所需技能和背景知识为制图的基本知识、零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绘制与阅读。第二,互换性及技术测量。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零部件的加工,所需技能和背景知识为尺寸几何精度及测量。第三,工程材料及成型。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零部件的热处理,所需的技能和背景知识为材料的基本知识、热处理、热成型、普通机械加工方法及设备、数控加工技术及设备与特种加工技术及设备。第四,钳工操作训练。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钳工操作,按照钳工基本进行训练。第五,机械结构设计与装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通用零部件的选择、装配与维修。所需的技能和背景知识为常用构建、联接件、机械传动、周、轴承、弹簧等结构特点、工作原理、选型与安装。第六,液压传动。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液压系统维护,所需的技能和背景知识为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流体力学基础、液压元件、典型液压回路、传动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第七,化工生产基础。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化工生产实习,所需的技能和背景知识为常见化工生产工艺、工作过程知识,管道、阀门的标准、结构、安装维护等。第八,化工设备结构与维护。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化工设备的保温、隔热,换热器的故障判断与维护;塔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反应设备的运行、维护与检修。所需的技能和背景知识为传热学原理、换热器的结构、工作原理、运行、维护、检修知识;气体的吸收、精馏原理,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与检修等;反应设备工作原理,反应釜密封、搅拌类型,反应容器的结构、运行及维护检修等。第九,压力容器结构与制造。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压力容器设计与制造,所需的技能和背景知识为压力容器分类、结构、强度计算,主要零部件、压力试验和气密性实验的操作方法,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及无损检测。第十,流体机械结构与维护。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离心泵及其他类型泵的运行与维护、离心式压缩机及风机的运行与维护、活塞式压缩机运行与维护,所需的技能和背景知识为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工程热力学基础知识、流体密封与结构,泵、压缩机、风机的工作原理、结构、运行与维护、选型、检修与安装。第十一,分离机械结构与维护。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分离机械的运行、故障诊断、安装修理,所需要的技能和背景知识为介质特性、沉降、过滤、萃取、离心分离原理、分离机械原理、结构、运行、维护、检修与安装。第十二,化工机械状态监测。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为化工机器振动监测与处理,所需的技能和背景知识信号处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与处理。

化工装备技术专业基于工作任务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已经在我院2010级开始试行,相应的校本教材已编写完成,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提高,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不断的完善校本教材,根据规范的校本教材来具体实施,用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平.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24-25.

[2]崔秀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00-101.

[3]魏胜宏.优化高职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J].镇江高专学报,2009,(4):70-73.

[4]唐树伶.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74-75.

第9篇: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范文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是开展创业教育的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创业教育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课程之中,通过创业教育课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和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的创新能力。因此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创业教育具有关键性意义。

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主要问题

根据相关文献,创业教育较为成功的美国截止到2005年初,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其系列课程通常涉及法律、融资、商业计划、领导艺术、创业管理、创业营销、企业战略等,在课程地位上,必修课的比例较高,其中斯坦福商学院必修课达17门。在我国,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全部开设了创业课程,其他高校也逐步开始引入创业相关课程,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创业精神、创业管理和相关市场、财务、管理及法律等知识方面,很多学校还开设了相关的实践环节。总体上看,各院校创业课程开设的差异性比较大,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高校的创业课程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缺乏系统指导思想,课程设计的随意性很强,创业教育无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学科内容,部分学校仅仅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入了创业教育的内容,部分学校零星地开设了选修课,一些高校仅仅停留在创业计划大赛上;其次,课程孤立不成体系,课程与专业课程不能融合、设置零散,创业教育自身的内容也不完善,仅仅为非常有限的创业入门知识,无法系统地进行创业精神与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的教育,更无法形成系统性的创业课程群;再次,创业课程数量偏低,结构不合理,大多数高校均只有一门课程,学生参与的创业课程教育或者创业大赛几乎是自发的,缺少对于创业行为和创业者进行深入教育的课程;最后,课程开设对象有限,创业课程地位不高,以选修课程为主,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比例很低,主要面向本科经济管理类学生,其他专业学生和研究生层次创业课程缺乏。此外,创业课程还普遍存在本土化程度低,缺乏特色,课程指导意义不强,实用性较差等问题。

二、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高校创业课程建设及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各个地区、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别,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专科生和职教学生的层次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认知结构差异也较大,对创业教育和课程设置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因此,想要追求统一的创业课程设置是不现实的,这也是创业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主要区别之一。通过对各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的总结,可以得到一些共性的原则以指导高校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第一是融合性原则,创业课程设计要与专业教育融合互补,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融合,创业课程突出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专业教育突出专业技能,两者要很好地结合才能共同形成创业所需要的智能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第二是差异化原则,差异化原则同时也是多样化、特色化原则,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区域、学校、专业的特色和学生的不同层次,设置相关的创业课程,形成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第三是模块化原则,模块化原则正是因为创业课程的适应性要求提出的,是系统化和个性化的统一,高校在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系统规划、整体布局、模块化构建,每个模块既可以单独教学,也可以与其他模块配合使用,不同的专业和层次学生根据自身的要求灵活地选择和组合,形成针对性强的课程群;第四是实践化原则,即创业课程的内容要突出实战知识、实践经验和实务操作,培养创业知识和能力。

三、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型探讨

从各高校创业课程建设实践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型,比较典型的有单一课程模型、层次模型、类别模型和结构模型,这些模型对于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较好的启发作用。

1.单一课程模型。这种模式最为简单便于实施,也被多数高校所采用,即仅设计单一的创业课程或实践环节,面向全校或者部分专业学生开设,多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对学生进行创业启蒙教育,进行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

2.层次模型。层次模式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将创业课程体系分为普及型课程、提升型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三个层次,并在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培养要求,既能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普及,也能使具有创业欲望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训练和发展,高层次的创业教学可以打破专业的限制在全校选拔。

3.类别模型。类别模型是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创业课程构建模型,基于类别模型,可以将创业课程进行系统化的整体设计,在执行时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课程组合。较为的典型的观点是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类型。其中学科课程是指创业学科相关的创业必备知识和技能课程;活动课程是指社团活动、创业实践、创业大赛或者创业模拟等活动和训练环节;环境课程是讲座、论坛等营造环境和氛围的课程。各类课程的开设使得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也大大地丰富了创业课程的内容。

4.结构模型。结构模型是按照创业教育的内容结构设计课程,这个模型将创业课程分为创业精神模块、创业知识模块、创业技能养模块,各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增加“特色模块”。结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系统地指导创业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进行良好的融合,同时也可以作为“创业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其课程体系建设尚处于探讨阶段,各个院校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对这些做法进行总结提升,有助于更加科学地规划创业教学的目标,系统地进行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将更加有效地推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永强,肖蕙蕙,徐刚.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青年科技,2008,(01).

[2]欧阳伦四,郭岚.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现存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09).

[3]郭雷振.我国高校创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09).

[4]郑颖,赵冬梅.本科院校创业课程设置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