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范文

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第1篇: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育改革 学科素养

一、学科素质培养对数学改革的意义

在近些年的教学改革中,广大数学教师都共同面临着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基于两方面的因素产生,一方面,迫于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引领着教学改革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受某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许多教学改革仅仅流于形式,教师在改革上始终并未坚定立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教师在个人角色定位和教学目标定位中并未找准路径,很难将教学改革的形式真切地融入到课堂中来。这导致素质教育改革一直迫于形势而荒于过程。

要把握好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用现代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在理论研修上刻苦努力,通过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将改革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来。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实际上是人的改革,改革的目标和改革的主体都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在对学生的要求上,由以往的分数要求更多地向素质要求倾斜,因此,提高小学的数学素质,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改革要求。

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培养他们探究、创造习惯的基本能力。要立足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教学中正确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潜在的对数学知识探究、钻研、思考的热情。因此可以简单地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质不但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

二、小学生学科素养形成的条件及因素

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经过一个内在和外在的变化,要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我认为,必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对数学的认识,通过对数学的认识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了解;其次是兴趣的产生,兴趣是学生对事物专研和探究的保障,学生要与数学学科建立良好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就必须促进他们与数学学科之间的兴趣;最后是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数学作为一门逻辑学科,要学习好它,一是需要长期不懈地坚持,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善于思考,敢于猜测质疑和探索。只有经过这些必要的过程,学生才会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三、小学生数学学科素质培养途径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注重小学生心理变化过程、情感需求、认知能力等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我认为,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形成,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数学对数学的感知能力。

学习语文、英语有语感的说法,同样,相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善于运用感知去对数学知识猜测也是建立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良好方法。小学生性格单纯,他们的感知能力往往来源于直觉思维,他们直觉思维的产生不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对事物本质特征的直接感知。感知能力也是数学素养的一部分。教师通过对数学知识本质现象的阐述,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在脑海中经过简单的思维分析,对数学知识作出分析与猜测,这就是他们感知能力的必要过程。相对于计算而言,感知不通过其他辅助手段,仅凭学生对客观知识的认识而产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和猜测意识的培养。

感知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元素,也是他们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第一前提,良好的感知能力可以使得学生对数学问题分析中产生的直觉更加灵敏,对他们思维的活跃促进和良好的洞察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思维迁移,举一反三。

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对学生讲学习数学应当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是因为数学知识点具有特殊性。数学是一门连贯性很强的学科,认识数学知识的来源,定理的来源都是具有根据的。在同等的情况下,任何数学知识之间都具有共同性,不可能矛盾存在。因此,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共同性就为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养成提供了条件。教师应当贯穿知识点,针对知识点的具体情况,融会贯通,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这个知识点隐射到另外的知识中去,这样能够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小学生思维较为活跃,这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要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就必须结合所学的内容,对他们思维能力进行激活,培养他们善于积极思考,获取多种问题解答的办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让学生学会变通思维,掌握灵活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第2篇: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范文

一、抓好课堂教学,结合数学教学进行科学教育。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各学段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这些学习领域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等方式把科技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之中。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启发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一课,教师用“神舟七号”发射升空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火箭升空是什么现象”,把他们带进科学研究的氛围中。在练习巩固环节时,自己设计“我的神州号”的发射图等一系列的科学尝试活动,体验到要想进行科学研究,就必须有良好的数学知识作基础。学生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会产生创造的“火花”,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实践证明,结合学科教学,以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能很好地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大大增强科技教育的效果。

二、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生学习数学,不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自行探究科学,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并在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1.抓住学生特点,激发科学探究欲望。

华罗庚说:“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他自然现象的新奇性吸引,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探究的欲望,就相当于给学生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这就需要教师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数学教学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2.营造和谐环境和科学探究氛围。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发自肺腑的赞美都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注入不竭的动力,从而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权威。

三、重视实践,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基本的科学方法。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有潜能的学生。”在数学课中很多知识都为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低年级学段图形的拼组、测量长度、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等;中年级学段测量物体体积、表面积,图形的变换等。这些数学概念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四、课外延伸,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

第3篇: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范文

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不是一条条的定理和结论。所以说小学科学课程就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应为学生尽可能提供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获取科学知识、科学体验、科学乐趣的同时,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又应如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意识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少数民族小学生缺失科学探究意识的原因以及在教学中应采取哪些应对策略。

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师资力量及硬件设备不足是导致学生探究意识缺乏的客观原因,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不足的客观原因是小学科学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及实验室等硬件设备的配置不足,不能给学生主动探究搭建有效的平台。据了解,如今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总体师资偏紧,许多学校没有更多、更好的教师安排到科学学科上来。加上有大多数人对科学学科的不重视,认为科学课是随便哪个教师都能上,造成一个学校有十几个教师在上常识与科学课,有的学校一个数学教师兼一个班的常识,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无法进行。另外许多学校由于校舍紧张,把实验室挪作它用,导致实验开课率非常低,直接影响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科学课时间被语、数、外占用,有的学校安排科学教师去“打杂”,没有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仪器或配套材料,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教材”。作为科学教师要“引领孩子们去亲历科学”,没有相关的实验仪器和探究的有结构的材料,那是不可能的,更说不上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科学探究和深入推进科学课程改革。而事实上,与科学课配套的实验仪器还不是很多,甚至有的学校这方面的材料还什么都没有,只有以前的自然教学仪器。去年有一个学期,我要上一堂公开课,内容是《美丽的彩虹》,要准备手电筒、三棱镜等,这些实验器材都是需要去购买的,每个小组一件,就要好几百元,如果不是为了开公开课,我会花这么多的精力准备实验器材吗?事实上,许多的实验内容,往往是教师说的多,学生真正动手的少。

二、自主探究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情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地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或电教媒体等来展示情境,以唤起学生注意,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2.教师“搭台”,营造自探共研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搭台”,积极营造自探共研环境,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让学生与小组合作

在科学教学中,假如我们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协作,那么“科学探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意味着“无为”和“失败”。

第4篇: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范文

1.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数学意识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要义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数学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对每位学生负责,在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要求”,并且尽可能地提高。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发展的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树立自信心,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当今世界数学教育改革热点是“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不仅要注重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应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数学品质。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它是基本数学能力之一,也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因此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大根本任务。

教学时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现过程。数学本身是一门演绎性很强的学科,然而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本着学生可接受的原则,教材的编排不可能十分系统完整,在教材中许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发现过程,往往没有详细完整给出,只是完美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研教材、精心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让启发式教学进入数学教学活动,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选择自觉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背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给学生发现、创造的方法,启发引导他们思考、创造,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在发现中获取,在成功中升华。具体地说,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创造性;利用知识应用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连续性和广阔性;利用典型例、练习题的多解和延伸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学习中经验的积累和存在问题的矫正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3.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比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和抽象概括性。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能终身受益。中学数学涉及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技巧型(如特殊、一般、消元、换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数法等),逻辑型(如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反证法等),宏观型(如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归纳猜想、整体化归、数学模型等)。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指出:教育要把实践中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一步指导实践,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高考改革内容也强调: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考察与高中水平相适应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猜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科学上突破、技术上创新等发明创造往往是从猜想开始的。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忽视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趣、难学。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猜想;通过对特例分析,归纳出一般(共性)的规律,作出猜想;通过比较、概括,得到猜想;通过从宏观作出估算,先有猜想,再有严密数学证明。这样“既教猜想,又教证明”,激励学生猜想欲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生动、活泼的,充满激情,并富有哲理的一门学科。只有敢于猜想、大胆假设,才能促进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促使思维打破常规,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理论,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4.强化语言训练,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

数学语言的水平是反映一个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三种形式,文字语言是数学逻辑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日常语言,图形语言则直观、形象、生动,符号语言简捷、抽象、精确、概括。“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是解决问题的工具”,离开了语言是无法学习并交流的。学生能否流畅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理解互译各种语言。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数学素质起到重大作用。

5.重视数学应用,积极开展数学建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5篇: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范文

高中数学课程作为新课改对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对高中数学教学增加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部分,并且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逻辑思维以及数学高级思维为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解题体系,以便能够突破学生固有思维的限制。

1.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1.1 正确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与创造意识的形成。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形式,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场所,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内容的复杂工程。因此,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创新,从而有目的的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来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逐步使学生形成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彻底改革,并且积极借鉴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尝试,通过创建教学情境来激发学习兴趣,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其次是注重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创造精神的发挥,并且在教学内容基础上发挥出自身的发散思维,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的使得学生形成创造意识;最后教师还应当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入矛盾的概念,从而使得能够在学习当中发现矛盾,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造能力去解决这一矛盾,,并且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对矛盾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多个形式的解决方法,进而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2 因地制宜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固有思维的转换。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具有固有的数学思维模式。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这种固有的数学思维进行突破和转换,通过根据学生个体的状况实施因地制宜的教学在理论教学以及创造思维创建上,逐步引导学生对固有思维的转换。同时,教师还应当合理的设计一些题目来让学生进行推断和讨论,从而逐渐的引导学生发挥出自身的创新精神,并且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进行概括和总结,以此来提出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运用创造思维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开放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从而得出多个形式的解决方法,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数学思维有初步的认知和概念的理解,进而使得学生开始转变自身固有的数学思维。由于高中数学概念都是基于初中数学而建立的,所以学生通常都会在初中数学概念上形成固有的数学思维,这些对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以及高级数学思维拓展上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时也就要求教师应当对高中数学的概念以及相关原理进行详细的讲授以及与初中数学概念进行对比,在学生理解以后,在进行及时的拓展,从而使得学生对新旧概念有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进而突破自身的固有数学思维,这也就正确引导了学生对高中数学概念有了系统认知和理解,最终使学生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数学高级思维系统。

2.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2.1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的一门课程,而逻辑思维则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所形成和提升的。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当中,应当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究问题。同时教师要应当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运用逻辑思维来对数学概念以及相关原理进行探究,以此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准确性,并且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运用验证的方式来对问题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在自由的讨论氛围当中培养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此来使得学生形成新的数学思维系统,发挥出自身的创造能力。思维的培养与形成的过程是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的过程,逻辑思维是学生长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思考所形成的数学思维,从而对固有思维不断地革新的过程。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当中,通常需要运用现有数学知识来理解和记忆新知识,所以现有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制约了新知识的逻辑思维的拓展,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要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固有思维转换进行引导,必须要通过创新数学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转换和拓展,从而培养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当中形成新型的逻辑思维能力。

2.2 增强学生的反思思维的练习。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后对新知识的总结和反思,以及对新知识中的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理解,尽量对传统题海战术的运用,同时教师还应当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进行相应的指导,通过例题分析、讨论重点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归纳,从而能够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和综合。

第6篇: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激发 鼓励 培养 创新

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课程计划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在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探讨“面向全体,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我们本着求新、求活、求实、求精的原则,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动手实践,动脑思维,不断激发创新意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兴趣呢?要科学地处理教材、善于发现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灵活地变换角度,把学生引入情境,使学生进入一个豁然开朗、其乐融融的境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无限广阔的天地。丰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创新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思维

通过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求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冲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学生强烈的认知兴趣和需求是课堂教学的原动力,为此,在教学前教师要深入研究“学情”,制定“学案”,使学生真正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应当承认,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基础知识的水平不同,对问题的分析和看法也千差万别。因此,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找出满足学生认知需求的共鸣点(即思维媒质)。共鸣点一旦确立,学生就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课堂氛围也就会因此而变得富有生气。当然,通过学生的认知需求创设情境,并不是要一味地迁就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而是要适时适度地引进思维的催化剂——新知识、新角度、新技巧,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设计教学环节,训练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具有创造性潜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我们教师就是要在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借鉴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出自己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的”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只有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其积极的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其有所发现和创新。教师还应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更加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创新思维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学习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五让”:(1)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阅读书本,进行自学;(2)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主动提出问题;(3)让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4)让学生积极发言;(5)让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评价学生的标准重点放在是否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上,坚持以积极评价为主,培养学生独特个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不越俎代庖,而是和学生平等对话交流,双向沟通,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五、引导质疑、解疑,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质疑求异是思维活跃的明显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不断创新。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如比较求异法、简捷证明法、步步迫问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要求学生以新的方式,或换个角度来看待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要设法创设一个新颖的、特征鲜明的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对新颖、生动、有趣的事物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显现出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7篇: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7-0049-02

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信息时代步伐

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近年来,信息技术知识的更新及发展随着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而呈日新月异的态势。根据情报学家的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知识的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进入90年代,每隔4年,就有75%的知识被更新。换句话说,一名大学生,进入大学第一年所学的知识,有75%到他毕业时已经过时。

因此,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中,特别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应用教学,不能仅按照教材编写的内容按部就班地教学,而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与新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最新的知识点(硬件及软件知识)拓展给学生。例如:在教授学生关于操作系统的知识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Windows xp,对此可增加Dos、Windows 2000、Windows vista、Windows 7等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不断升级的操作系统有新的了解,知道最新的操作系统在哪些地方有所变化。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前沿的软硬件知识以及新的操作方法,以适应新技术发展对“准人才”的要求。

二、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自开设《计算机课程》开始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弄清计算机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区别:从教育目标上看,计算机课程重在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而信息技术课则是培养信息素养;从教学内容来看,计算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结构、核心及基本操作,而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科学技术知识、信息技术、信息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及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有机结合等。显而易见,计算机课程是把计算机作为课程的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则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学习工具,强调的是使学生具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据此,《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能停留在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中。也就是说,不能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忽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应改变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的显著特点是: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围绕着一个目标和基于几项任务完成的,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学习。

举例来说,教学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时,按照教材顺序,须先讲计算机硬件组成、数码转换、操作系统。由于计算机硬件部分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且晦涩难懂,几个星期的理论课学习后,还不知道计算机到底能干什么?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变成了一种恐惧感,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好这门课程的信心。随着一个个任务的落实,一个个目标的完成,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回自信,激发了学习兴趣,教学不再让学生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而是始终让学生在光明和自信中前进。至于那些枯燥的理论,则教师可以在授课和实践中适时穿插着讲解。

2.“学科整合”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帮助他们学习数学、语文、自然、英语、物理、化学及生物和其它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既高效优质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举例来说,在讲解Internet知识时,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起来开展主题论坛。学生们可以通过论坛发贴子、QQ、聊天室,电子邮件等途径发表见解,各抒己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平台互相交流学习。语文学科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资料,并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整理,然后通过邮箱发给教师,教师可在互联网上在线修改,等等。通过以上这些应用,切实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阅读讨论归纳总结”,即一开始由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接着开展小组讨论,最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归纳总结。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通过长期训练,学生可逐渐形成看书读报、讨论、归纳总结的能力。特别要指出的是,通过使用学习软件“帮助”菜单的方法,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常见的应用软件,“帮助”菜单的使用非常关键,教师平时上课应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帮助”菜单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学生每遇到操作上的问题,教师应尽量要求学生先想一想“帮助”中的相关条目,鼓励他们自己调用“帮助”菜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善于寻求“帮助”菜单解决问题,提高了独立使用软件的水平。

参考文献

第8篇: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范文

现阶段,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没能从根本上摆脱中考、高考“指挥棒”的控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的是如何应付考试,这是与全面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教材中虽然增加了一系列数学活动环节,但是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往往就把这些内容跳过去,不加重视。为弥补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上述局限性,在有条件的学校,应提倡在课内、课外两个阵地积极开展数学活动。

二、数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课内数学活动是在课堂内完成的,它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这也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最闪亮的地方。它的开展不仅使课堂更丰富、更活跃,也使得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大的体现。课内数学活动主要包含三种形式:适时开展讨论研究;适时开展阅读;适时开展动手操作(以下所举的例子都来自于苏科版数学用书)。

(1)阅读: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概念的引入往往有它的历史背景,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这个时候带领学生阅读有关资料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七上44页阅读材料“漫长的历程”,介绍了人类对负数的认识历程;八下137页“欧几里得与《原本》”,介绍了几何发展的历程;有些阅读材料是对课堂内容的扩充,介绍了特殊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如七上53页阅读材料“分类”,七上83页阅读材料“归纳”,八下111页“位似变换”,九上100页“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2)操作:有些活动的设置,则是对所学新知变相的理解与巩固,如七上教材54页“算24”活动,八下57页“分式游戏”,八下120页“利用相似的知识测量物体的高度”,九上34页“折纸与证明”,九上100页“矩形绿地中的花圃设计”,九下90页“估计圆周率π的值”等。

应当指出,开办数学课外选修课,建立数学课外兴趣小组,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开展调查研究这四种课外活动形式,教师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选修课,以教师讲述为主;兴趣小组,以教师激发学生、引导学生为主;创办学生的数学刊物、开展调查研究,教师则主要是处于幕后策划的地位。

三、开展数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老师付出辛勤的劳动,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教育理念,认识到活动开展的必要性。

(2)各种活动都应有长计划、短安排,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要适合青少年心理上或知识水平上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

(3)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或选修课的内容应充实,有系统性,便于学生掌握,同时便于教师检查学习质量;还要有一定的针对数学竞赛的专项训练内容,不应当简单地把中学课本中以后将学的内容提前来讲,也不要讲成高等数学课。要在中学生的实际知识基础和实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能力这个总目标作为选材的依据。

第9篇: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学生信息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23-02

1.前言

进行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立足于教学课堂,实践出真知,学生们需要更多地接触社会,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训练与实际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能力,使学生们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其中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有几点:高效获取信息;运用媒体表达、传递信息;充分整合,提取有效信息;将获取的信息应用到现实生活,创造出该信息的最大价值。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者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是一个重点,还有一点也是教学中需要十分注意的――因材施教,每个学生本身的特长不同,教学者应当根据学生们的发展特征来制定对不同同学的教学计划和发展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行差异化教学,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效用。

2.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因素

相关数据表明,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有教师个人特征、教学准备行为、教学实施行为、学生因素、环境因素等几点,由此可见,教学者的表现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1 教师特征与行为

首先,就教师的个人特征而言,教师的个人知识水平、身体素质与道德素质、教学能力等自身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知识接受水平,一个教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并且有助于学生们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其次,教学者的教学行为更加重要,教师对于课堂的准备程度、教学内容的整合力度、教学方法的设计对于提升学生们的信息素养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2 学生因素

一个学生的对于知识的承受力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自身的,学生的学习力度、学习兴趣、学习方向等都是影响一个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因素。学生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往往都有超常的学习能力,找准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且不断进行学习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2.3 环境因素

“时势造英雄”,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学习环境的好坏对于一个学生而言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良好的群体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剂良药,使每个学生在集体的影响下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这一点特别是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同学至关重要。

3.如何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

3.1 课堂教学,巩固理论知识

课堂对于学生的教学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们通过课堂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教师们通过课堂教会学生们如何辨别信息的实质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们正确的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2因材施教,实现各有所长

要进行学生的持续性学习务必要摒弃“我教你学”的传统型教学观念,仅仅进行笼统的教学不能使学生们人尽其能,转变思想,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要求,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将教学水平提高一个层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层次。

3.3 团队合作,加强集体力量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任务驱动法”是把学习任务按难度划分,分别交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此来督促学生,开展自主化、合作化学习,激发学生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循序渐进,使得学生们的信息培养由被动化为主动。

3.4 适当留白 引发自主思考

教师们的教学倾向于倾囊相授,有多少就教给学生多少。其实这种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缺陷的,“教学留白”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它省略了一些内容的传授,让同学们可以进行自由的思考,通过不断的尝试、发现与感悟,学习到隐藏的信息技术知识,真正的掌握这一技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现信息素养的培养。

4.总结

目前来说,我们的教育还是以课堂教授为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被大大削弱,缺少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很低,往往只是听课,对老师讲授的知识进行传统性记忆,死记硬背,而不能真正的了解这一知识。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到信息化教学中去,进行教学素材的积累与课堂准备,利用多媒体进行技术交流,提高学生们的自主开发能力,变换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反转课堂”,进行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对换,使学生们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教师辅助,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对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