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技术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科技传播/科技意识/科教兴国
【正文】
科学技术传播(The Transmiss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简称科技传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分享的过程或行为。它是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哲学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它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科学技术是否被传播,传播的结果怎样,不仅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而且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本文拟就科学技术传播的社会价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讨论,以此就教于学界同仁。
科技传播的社会价值是科技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技术的一种文化形式。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既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智慧结晶,又是人类认识客观存在的武器。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科学技术是“对于事物存在价值的确认。……事实上不可能找到一种科学知识,它不是对事物存在价值的断定。因为那样的知识没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没有揭示宇宙联系和规定的丰富性,没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因而也没有任何指导人的社会实践的能力。”科学技术正是由于其本身的价值所在,才有了传播的可能与必要,才有了其社会价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自然科学被资本家用作致富手段,从而科学本身也成了那些发展科学的人的致富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展,科学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识地和广泛地加以发展、应用,并体现在生活中,其规模是以往的时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发达国家工业生产的增长大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国家的强弱及其国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对社会进步起决定性影响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来,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如美国的“星球大战”,欧洲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等,即是科学技术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表现。科学技术的传播过程,无论这种传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只有经过传播过程或传播活动,科学技术才能内化为生产者的技能,进而作用于劳动对象,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各领域的变化。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就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播。换句话说,科技传播是使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必要环节,其社会价值意义即在于此。
一、社会成员科技意识的提高及整个社会科技氛围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规认为,一个国家的技术向来是该国文化的产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战后获得飞速发展,就在于它使来至欧美的技术,适应了日本的环境,即取决于日本“技术性格”与“技术风土”的相适应。我国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崇尚道德人伦,轻视工艺技巧的社会民众心理不能不说是近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历史上不乏将西洋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给国人的贤仁志士,但终因没有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而未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果。我国发展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发展史都表明,社会及其所属成员对科技的认识、态度和评价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因素能转化为制约或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观精神和客观社会条件。科技意识就是以这些认识、态度和评价为基本内容的。较高的社会科技意识,会使全社会自觉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价值,增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学技术劳动和科技劳动者,支持科技事业的社会环境,影响、吸引更多优秀的社会成员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通过科学技术传播工作,将科学技术普及,进而提高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形成全社会理想的科技氛围,如在英国的许多会议厅、甚至餐厅墙上悬挂的更多的是科学家的画像;我国特别行政区——香港仅科技传播的专门机构就有10几个;我国长春市图书馆也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院士厅”,厅内挂有许多院士的画像及生平介绍。各国政府都在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将科技意识、科技思想、科技态度传递给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影响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影响他们对科技的理解、重视、支持及内化为科技劳动的积极性。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觉的有意识活动才能实现,这种意识就是科技意识。科技意识的能动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对于某一具体实践而言)、科学性不可分的。在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的当今世界,对科技的传播会使科技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样,科技才能适应社会环境,取得社会的认可,为社会及社会成员所容纳,才能被劳动者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变成生产工具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武器。
社会成员的科技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心理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科技价值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民众心理的产生是特定文化传统和现实文化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正如著名社会心理学家David G.Myers 所说:“社会心理的变迁更多地是基于文化而不是过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张,并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来, 人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为人的社会态度,包括人的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等,这些社会态度作为一种价值判断会深深地影响甚至决定人的社会行为,于是,在人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内在的关联效应。如果人的社会态度以一种普遍的社会共识被民众所拥有,就会在人的社会行为中形成一种内聚力,表现为较为一致的社会行动;相反,社会态度的混乱或多样,也必然引致混乱的社会行为或多样化的社会行动,社会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认为, 人的社会行为与社会态度之间的关联性用右图表示。
附图
从这一图示可以看出,态度与行为的关联性具有内在的双向导引途径,态度可以决定行为,行为也可以决定态度。行为和态度的内在关联构造又存在于一个更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可以说,行为态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为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下进行,而通常我们对于态度的认识则主要是通过被表达出来的态度实现的。 Myers认为,态度和行为的这种关联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义, 它真实地反映了各种文化传统中的基本状况,是一种普遍的结构模式。
根据Myers的结构模式,人们不难作出如下分析, 即在一个社会中,如果其社会成员在信念、意愿、好恶、目的、相信等社会态度方面对科学技术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具有良好的判断,具有发展、推进、大力利用和规范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共识,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或关于科学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态度,那么,人们在行为上就会做出发展、推进和大力利用科学技术的活动,并通过这种活动,形成更好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社会氛围。如上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态度或科技意识在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中确实具有不可或缺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识的提高必然要得力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这是不言而喻的。
从传播的角度看,并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都能内化为人们的社会态度,都能存在于人们的科技意识之中。事实上,只有被社会所承认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员对它的重视、理解,才能真正变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够理解科学的好处的全部意义并加以接受的社会,才能得到科学的好处。”科技意识是理解科技的基础,科技意识的获得靠科技的传播。
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科技知识的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学技术总是最先被少数的科技工作者所拥有、掌握,而科技的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必须借助于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变少数人掌握为多数人掌握。而要达到这一转变,必须通过科技传播。通过科技传播,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相结合,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这一生产力中最活跃要素的结合。通过科技的传播,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从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学技术与生产工具相结合,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通过生产工具“物化”出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使得新的劳动对象不断被开拓出来。运用科学技术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先没有的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无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著名论断,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本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应用,使生产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国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传播、交流与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们能够很便捷的获得最新的科技、经贸信息,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能通过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个单位。这样,科学技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又促进了它自身的发展和其它学术的传播。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才能引起欧洲技术的变革、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们思想与行为选择的变化。哥伦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说是指南针传播的结果之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和科学的应用》中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时曾提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时代,由于各种仪器的标准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识的获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发生了变化,我们有理由认为,信息机器的增多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知识的传播,就象早先人类交通方式(运输)的发展和后来音像流通方式(传媒)的发展曾经做的一样,今天的科学技术传播对于知识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拥有及拥有质量来讲起着“瓶颈”的作用。正如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尔所提出的那样,知识只有被转译为信息量才能进入新的渠道,成为可操作的。因此,我们可以预科,一切构成知识的东西,如果不能这样转译,就会遭到遗弃;新的研究方向将服从潜在成果变为机器语言所需的可译性条件。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都必须具备把他们试图发明或试图学习的东西转译到这些语言中去的手段。这也就是说,在科技高速发展及物化的时代,无论是科学技术的创造者还是科学技术的接受者,都必须掌握科学技术传播的知识或工具。
三、科学技术传播有助于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的重要保证,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扩大和深化的结晶。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广泛深刻地引起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甚至从根本上影响到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塑。由于科学技术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响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所以,科技传播必须在有效的和正确的社会控制之下进行。
转贴于 新科技传播对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来说,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 科技传播会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 正如美国哲学家Lowrance所说,“科学已经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秘,清除了许多谜信,使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质转化成毒气、体液、香味、惩具和生命力,重铸了身体和心灵、自然和教养以及古典的技术和手艺,展现了人类的那个大写的手。科学揭示了死亡、遗传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类的起源,指明了人类的趋向,使我们有能力理解我们所见所说的意义。科学不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帮助我们精心制作不断变化的文化和社会观念。”
其次,科技传播能够创造全新的公众认识,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在科技传播过程中,当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对最新科技成果宣传报道和分析时,往往会在公众中造成强烈的震撼,创造出全新的大众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对某些科技成果的关注,形成新的社会透视热点,从而动摇、修正或重铸出新的道德的、伦理的、审美的、行为的或实践的、甚至宗教的规则,这些规则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变迁,对于科技自身的发展和人类整体的演进,都会产生推进或阻碍的作用。
第三,技术的社会传播能够强有力地改变竞争社会选择的注意力,改造人们的价值观念。例如,在Lowrance看来,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和储存方法的不断跃进,意味着大范围内对太阳能电池的梦幻般的进步,不是基于更有效的制造业,而是基于科学的发现。太阳能的技术应用所具有的这种促进人们价值观念的状况,并不是人为的,而是技术传播的结果。
第四,科学的社会传播能够澄清和帮助分析人们的社会选择,帮助提高公众的注意力。科学描述因果现象,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态度是基于知识而改变的。因此,基于科学的认识和知识,有助于改变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对此,前文已作了较深入讨论。
第五,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传播同样具有改变人的现实价值体系的功能。
从如上几点讨论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尤其是对于改变人的现实社会存在的观念或社会价值体系,是影响甚大的,之所以会如此,是由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社会功能决定的。
我们知道,科学技术知识是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导,科学技术对人的智力、思维方式都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的综合渗透,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科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事务的必要成份,贯穿于社会及社会事务管理始终。科学技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与变化条件。任何一种科技的发明与传播都会不同程度的引起人们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现,不仅丰富、发展了物理学理论,而且导致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改变了人们考虑问题的角度。资产阶级用科技这一物质手段,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反对宗教神学的封建的世俗权威。“在技术方面,蒸汽机的产生及其广泛使用,极大地刺激了整个社会生产领域,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动力业、冶金和化学工业等生产部门的迅速壮大,一个席卷欧洲大陆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普遍展开,导致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这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的狂飙时代。”可见,正是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广泛传播,才有了人的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从而使人充分发挥其潜能,摆脱自然的束缚,使人的认识及其实践逐渐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领域又走向宇观领域。科技价值观、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传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会成员的脑力,提高了社会成员的智力,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说:“在二十世纪里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欢不喜欢——没有一个能够不受哈维、牛顿、达尔文、以至普朗克的学说所影响”。
四、科技传播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及其物化形式——技术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科学技术是为解决某个或某些方面的问题产生的,所以科学技术只有变成现实的武器,才能实现它的社会目的。由于社会的系统性,某一问题的解决,仅靠一门科学或一种技术的运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参与人对科学技术的掌握运用。如果离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这一客观行为,科学技术知识就不能成为社会的力量。所以,就科学技术产生的直接目的的解决来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传播,而每一次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播结果都是以后科学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前提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科学家牛顿讲,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可传播性及其被传播,人类知识、人类文化才能得以继承和完善。事实上,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本身都是继承的结果。拿内燃机的设计原理来说,它是从汽缸内部产生热汽,这明显地区别于从汽缸外输入蒸汽的蒸汽机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机一样,都是靠热汽推动活寒在汽缸内运动而产生动力的,这是它对蒸汽机原理的继承和改进。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个由传播到吸收、继承,再到发展完善,然后再传播的过程,科学技术本身也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得到补充和修正从而获得发展。
根据如上讨论可知,科学技术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所引起的积极社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也带来了一定范围的反功能、负价值。马克思讲:“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渡的疲劳。新……的财富的源泉……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和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毋庸争辩的事实。”事实上,科学技术每将人类带向文明一步,人类都要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却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动力,但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子核裂变在为人类开辟了一种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危机,1945年8月6日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就是铁的例证;电视使人们信息灵通,生活丰富;但却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学习及儿童的社会教育。克隆技术的发明、运用,克隆人的出现既能避免减少人类工作的负荷、损伤,却也可能带来更多的混乱、犯罪。科学技术越发展,科技传播越迅速,科技消极的社会功能暴露得就越明显。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科学技术传播亦是如此。我们应在积极推进科技传播的同时,有意识地将科技传播的负面效益限制在最小范围,并利用其它科技知识加以彻底解决。只有科学技术才能最终解决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问题。对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学的猛攻下,一个又一个部队放下了武器,一个又一个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后,自然界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没有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
总之,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现,增加了人类活动的半径;电视机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可能;航天技术的发展,开始了人类“太空旅游”的年代;电子计算机使人类信息共享。科技传播以其巨大的力量无孔不入地进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今天随着知识越来越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科技传播的功能及其价值必将日益明显。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将成为一个民族知识拥有与操作的基础环节。所以,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1〕〔2〕〔3〕〔11〕、乔瑞金《科学进步论》,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第186页、第19页。
〔4〕〔5〕David G.Myers"Social Psychology"McGraw-Hill Bookcompany,1993,第16页第38页。
〔6〕《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页。
〔7〕〔8〕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一关于知识报告》,三联书店第4页。
〔9〕〔10〕W.H.Lowrance"The Re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Human Values".quoted Hickman"Technology as a humanaffair".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90,第429页,第430页。
〔12〕〔U.S〕亨利·哈里斯《科学与人》商务印书馆,前言。
〔13〕张斌《技术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9页。
【关键词】科学技术;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有时还指生产知识的活动和过程”[1]。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空想。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又可以说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指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边界日益模糊,因此科学和技术经常被统称为“科技”。
科技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的作用。科技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法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让・拉特利尔认为:“在科学和技术中,我们都发现了一种活动,它是社会化地组织起来的、有计划的、追求自觉选择的目标并且基本上是实践性的活动”。由此可见,科技发展的方向,完全是由人决定的,而人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能生物,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受到理性思想支配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理性分为两种,即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所谓“价值理性”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价值理性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所谓“工具理性”,是指“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工具理性强调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行动仅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
一、科学技术对工具理性和对价值理性影响的表现
爱因斯坦认为:“科技对于人类的影响有两种方式:一是科技直接地、并且更大程度上在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工具;二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2]。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科技对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均具有影响。科技在引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促进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不断发展,但是二者的发展速度却有着天壤之别。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本应当是共生共存、平衡和谐的,然而科技对于工具理性的巨大促进作用,使工具理性发展的速度远远大于价值理性,进而打破了这种平衡关系。工具理性的飞速发展和价值理性的滞后所产生的问题已经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来:
首先是生态自然,科技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物质作为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自然。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自英国工业革命后,人类和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工具理性的泛滥和价值理性的缺失促使人类对自然进行了无节制的掠夺性开发,导致了诸如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酸雨等多方面的自然灾害,生态系统早到严重破坏。这些灾害并不是自然自身的规律,而是人类种下的“苦果”。
其次是社会生产和消费领域。生产本应是人类的一种自觉、自由的,能够体现其主体价值和创造精神的活动。科技使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工具不断更新,也使生产活动越来越显露出一种非人化的特点。人由在生产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沦落为可资利用和算计的客体,由生产活动中的目的性存在物沦落为生产工具,沦落为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体制中的附属品,成为与机器零件同质的东西 [3]。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取代了大脑的思维,成为了唯一的心理活动方式,物质的享受主导着生活,精神却越来越空虚。
再次是文化领域,尤其是人文科学领域。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本应是统一共存的,但现在却越发显得格格不入。科技的发展使得工具理性的方式得到大力推广,成为人衡量事物的普遍方法,从纯工具理性的角度来看,人文科学完全不符合工具理性所架构的范式,被工具理性征服的现代人越来越轻视人文科学。殊不知,具有生命性和丰富性的人文科学是难以用数学的方法量化计算的。
二、科学技术对工具理性和对价值理性影响的原因
首先,科学强调实证性,技术强调实用性,与工具理性不谋而合。科技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工具理性的载体。科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的工具,其作用是从对物质资料与自然界改造开始的。在这一点上,工具理性要远远优于价值理性。科学技术的研究手段更强调客观性,更关注客观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得有效的物质资料。在科学技术投射于物质世界,特别是生产资料中得到重大积极作用的时候,工具理性瞬间完成对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重大支配,形成了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主导地位,也导致了价值理性的衰退。
其次,科技在不断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极大地膨胀了人类的欲望。环境经济学有一个著名论题叫“杰文斯悖论”,即“某种特定资源的消耗和枯竭速度,会随着利用这种资源之技术的改进而加快,因为技术改进会使以这种资源为原料的产品第价格大幅度降低,而价格降低会进一步刺激人们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和使用”。驾驭了科技的工具理性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却在无形中增加了人对资源的需求,更进一步削弱了价值理性的影响。需求和欲望使人把科技仅仅作为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只看到短期利益而不考虑长远的生存利益。而价值理性的缺失也反作用于科技,造成了科技的不合理和无限制的应用,进而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再次,“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现代思维在科技推动工具理性全面“压制”价值理性的过程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类中心主义自古希腊以来,一直存在于西方文明之中,并随着西方文明的崛起,逐渐蔓延全球。人类中心主义以征服自然为核心,与工具理性形成了同谋关系。在二者合力下,科学技术获得空前的解放,日益成为以人为中心的主体去撬起世界的杠杆。而以技术理性为代表的工具理性更是在这个温床中得以长足发展,取代了人们心中一切神圣的、崇高的评判,理性作为人类启蒙的核心价值反倒违背了另行的初衷,正如霍克海姆所言:理性已经堕落为工具理性。
结 语
爱因斯坦在二战后指出:“我们认为今天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恐惧的地步,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技术思想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找到科学技术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科技与人类、自然和谐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2.
(一)演示型教学模式
对于演示型教学模式而言,其是基于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来演示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的一种模式,其可以实现教学实验演示、教学活动展示、教学内容展示等,其具体使用的软硬件要求不高,实现较为容易。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教材上很多涉及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内容,而中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部分内容,无法在思维里形成具体的图像来进行思考,在传统的书本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由老师的观点来代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不利于学生的对知识进行自我探究。因此,结合信息技术的利用,运用演示型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把时间和空间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展示在多媒体平台上,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对知识进行了解,通过强烈的视觉感官能够刺激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和演示型教学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演示型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运用多媒体平台来演示教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等,是以教师教学为主,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心人物也是以教师为主。而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学习为主,无论是信息技术的运用还是对教材的学习都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学习的正确引导工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二是可以让学生通过长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实践,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使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面积能够得到拓展。
二、信息技术在中专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上述文段对信息技术在中专教学中的应用特点、优势和模式都有了一定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教学手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但是具体的应用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如下分析所示:
(一)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
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但凡是学科或者科学,都具有逻辑性和应用性,而这两种性质较为抽象概括,教师在传统的教学工作展开中,只能靠言语来进行描述,那么学生不一定能通过老师的描述对教学内容产生足够、正确的认知,这是学生个体成绩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那么,换言之,如果能够把学生自我理解困难的教学知识通过图像、声音或是视频等方式做具体展示,那么就简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思考,即使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出的教学内容无法全部掌握,但是学生也能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框架性的认知,能避免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出现“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因此,具体化的知识展现,是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能力一种方式,能够加固学生的学习基础,使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方法的价值体现得到扩展。
(二)在师生中的应用价值体现
在教师整个队伍中,信息技术深入教学工作,无疑也给教学带来一种巨大的变革。以往教师在教学前要写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各种教学资料多不胜举,教师在办公或是授课的时候有很多教师将携带大量的书本资料,在授课中常常要在黑板上书写大量文字。而以往学生的课本、作业、计算器、字词典等学习工具也给学生造成很多学习负担,而信息技术的深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得到了减轻,学习的学习同样得到了减轻,目前很多学生查阅资料、书写作业、完成答卷等都由计算机完成,教师的教学方案制定、办公等工作也都由计算机完成。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模式终将变为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运用信息技术的产物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和教学任务,其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将得到空前高涨。
(三)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信息技术可以将图片、文本、影视、声音等各种人类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成分组织运用,这种方式的应用能打破物理理论教学中的抽象性,也可以把教学中的宗旨和目的融会贯通到信息技术制作出来的资料中,通过营造一个拥有视听的立体化环境,把教学中无法通过教师讲解和分析表现出来的东西展示出立体可见画面。传统的教学工具以书本为主,书本的局限性在于其表现知识的形式是由图文组成,缺乏动态、立体的表现。而作为中专教学而言,大多学校采用书本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书本的形式过于僵化、单一,使得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在工作的开展中也具有的相应的难度。比如建筑专业的课堂讲解,其书本讲解的方式是要对对力学的公式运用和理论分析,而这种力学的作用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形成的,再加之力学的作用对象过于宽广,在书本这种概括、抽象的描述上,学生无法有效掌握运用知识。因此相较于书本这种形式,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补缺书本无法完成的动态描述,可以让学生直接明了地观察理解力学现象产生的整个过程,通过有具体事物的描述,能进一步增进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对物理产生探究的心理,只有通过探究和进一步的学习分析,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在社会的生活中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分析科学性现象。
(四)互补价值
就目前而言,在常规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那么可以使信息教学和常规教学两者得到互补,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方式发现信息教学中的不足,也可以更多发现常规教学中的问题。例如在信息教学的课堂上,很多中专学校设有师生全部运用计算机的课程,在课堂的进行中,教师的监督作用由以往对学生神态的观察改变到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内容进行观察监督,这样的监督工作明显给教师带来了困难,教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操作都有良好的监督,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做课程之外的无关事情,而且学生切换页面、关闭页面的时间很快,教师无法察觉的情况也大有存在。因此,由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及时发现信息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常规教学和信息教学的互补价值。
(五)利于学生的参与
关键词:价值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3;G434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学生语文学习的入门和初级阶段,对学生之后语文学习和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并合理应用,是教学方式的发展与创新,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方式。然而,当今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显露出诸多问题,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并未被充分挖掘,本文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分析,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小学课堂中多媒体应用的重要性
1、营造活跃、快乐的课堂气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进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图像、音频以及视频应用在课堂中,丰富了教学。教师们可以通过多谋体,结合自己授课的具体内容,使语文教学得到更加生动形象的呈现。相比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仅只是讲述的局限,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缤纷色彩,让学生的视听感受得到关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学生也可以完全融入课堂中,从而促使了教学质量提高。
2、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w教学是教学方法的一次革新,不仅仅可以活跃课堂,营造活跃的氛围,还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扩充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可以通过多媒体应用来实现,从而为小学语文课堂增添了多元因素,使语文课堂更赋有多元性,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开阔学生视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应用存在的弊端
1、多媒体使用过于泛滥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老师也意识到多媒体引入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应用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多媒体教学与授课内容相联系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然而有些教师却过度使用多媒体,为了使用多媒体而引进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泛滥背离了原本引进多媒体教学的初衷,没能提高教学质量;更严重的是,有少数教师在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案上耗费过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忽略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多媒体虽然得以应用,但并没有达到原本预期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多度泛滥没有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反而南辕北辙,与原本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
2、妨碍师生关系
根据传统的教学历练,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教师更多的起引导作用,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师生间和睦、良好的关系是良好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而自从多媒体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成为了学生沟通的对象,而老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就被削弱,致使教学“机械化”,然而这并未提高教学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减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妨碍了师生良好关系的形成,没有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与原本引进多媒体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应用建议
1、传统教学和现代科技相结合
教育方式随时代变迁,但传统教学存在时间之久,必然有其合理之处,有着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对待传统教学,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跟随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现代科技成果,传统与现代的相结合,促进教学相长。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做好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的剖析,明晰自己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小学生汉字识记能力与朗读。听说能力比较重视,所以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入相应的音频与图像,利用其多方面的呈现,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并且在呈现过程中加上传统的口述与板书,让传统教学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提高教师意识,充分利用多媒体
教师与学生与教学的两大主导者,多媒体在小学课堂中的引用丰富了教学。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对多媒体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其发挥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要使学生深刻体验学习过程,身临其境地感受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利用多媒体的自身优点为学生设置一个学习情境,使学生几种注意力,身临其境地体验知识,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考与想象,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头脑,使他们在体验学习中有所感悟,进而明确怎样学习,为什么要学习。
3、利用多媒体增强师生互动
师生是教学都主要参与者,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而正确使用多媒体是可以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和睦关系的,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呈现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问题,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最后将教师自己准备的答案与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多媒体对比展示,既增强了视觉效果,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可谓一举两得之措施。
四、结语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时代所向,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势所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观念,与时俱进,引进多媒体,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自身有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在多媒体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能过于泛滥的引进多媒体教学,不能妨碍师生间的正常交流,这样的话才到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至于与引进多媒体教学的良好初衷背道而驰,从而发挥多媒体的建设性作用,使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谭跃萍.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运用探讨[J]. 才智,2012,34:84.
[2]黄曙光,郑彩娟.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浅谈[J]. 学周刊,2014,10:198-199.
关键词:机械;数控加工;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7-0050-01自新课改颁布和实施以来,本着“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原则,编写的机械数控加工教材,为新课程结构模式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这一课程作为数控加工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促使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值得深入研究。
一、机械数控加工的基本内容
比起普通机床加工,机械数控加工技术使用自动化的管理技术,是一种具备高效率、高精度等优点的机械加工手段,是现代加工制造业的主要技术手段。现代机械数控加工技术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联结自动化系统和通信传感技术,提升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和精度。与传统机械加工手段比较,实现加工制造的智能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使用的减少和操作人员的操作方式的简化和高效,迎合了现代加工制造业的社会生产需要。
二、提高机械数控加工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1)机械数控加工集中时间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了解,才能实现对机械数控加工技术的学习和初步应用。对于刚刚入门的学生,大部分只是对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有浅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而对于实际应用到机械加工当中的能力却相当匮乏,导致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因此,为了在理论知识学习阶段初步掌握机械数控加工编程语言和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采用集中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学时间集中的教学方式。教学时间集中方式,即知识传授时将整个课程集中在限定的时间内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机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教学中,安排4个学时的连续教学,其中1个学时用于内容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加工工艺和编程知识,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精讲,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1个学时用于机械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教学,另外2个学时用于对学生仿写的编程语言和计算机仿真操作进行实时指导。这4个学时集中教学的方式,从时间上保证了一个机械数控加工程序的完整教学,实现学习、编写、讲解和指导的教学过程。
(2)以培训工程能力为基点安排三步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机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这一课程的实践内容要结合专业教育的实践内容,实现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和爱岗敬业专业精神的形成两大目标。然而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能力不单单指动手操作的能力,具体来说,工程实践能力指的是从工程认识、工程实践直到工程验收整个过程的综合能力。对此要妥善安排组织,避免对学生采取二加一或三加一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过早步入企业环境中实现就业,而无法实现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的目标,阻碍学生机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这一课程的继续学习和认识的提高,严重地还造成学生自由散漫行为的产生。为实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快速养成和提高,在实践教学阶段分三步进行。一是在学校的工程实训基地,结合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初步掌握设备的实际操作方法。该阶段要具有较多的教学辅导人员,以“师带徒”的形式参与教学,使学生在工程实训基地接受正规化的实训内容,这些是教学过程中强调的重点教学内容。所说的正规也就是说学生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掌握使用设备的方法,实训中的加工材料应为实际生产活动中的材料,所加工的工件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体会整个工程实训的工艺和要求。二是组织到实地工厂参观和实践,参观的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机械数控加工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及其所处的阶段和已具备的水平。该环节可以实现对所学专业发展方向的预测和对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评价,为实现自身的正确定位提供依据,更是教学实践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最后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后,安排学生到生产单位实践,这种实践过程是广义上的教学过程,并非真正的教学,而是在工作实际中获得能力的教学阶段。同时也不完全等同于就业,二者界限的合理划分是促进这一过程学习效果改善和提升的有效前提。该阶段不能使学生过多地承担体力劳动,应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为主。于是,该阶段最好能将学生按组或班进行划分,选择对口的企业安排学生到实地进行生产实践,实现对企业机械数控加工的生产全过程初步了解和认识。最佳实践周期为两个月,这期间引导学生选取工程实践中的典型工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真正投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加大对机械制造业的需求。机械数控加工技术是实现较复杂零部件的加工制造的一种技术,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整个制造业的核心。在学生进行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要有效利用学校的工程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实现学生对设备的操作章程和使用方法的快速掌握。加强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到实地参观和实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师资和教学设备,以实现工程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提高机械数控加工课堂教学水平,还需要业内人士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一、创建阶段(20世纪50年代):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45次会议通过并了《政务院关于奖励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批准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暂行条例》;1954年8月了《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时条例》;1955年8月5日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时条例》。上述3个条例,标志着中国科技奖励制度具备了比较完整的雏形。
二、停滞和倒退阶段(“”期间):1963年国务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改进奖励条例》被迫中断执行,科技奖励制度受到极大冲击。
三、恢复和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1978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标志着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1978年12月,国务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条例》。1979年12月,国务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励条例》。1982年3月,国务院重新修订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1984年9月,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条例》,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基本构架已经建立。198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1993年,《科技进步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科技奖励工作进一步迈上了法制化轨道。1994年,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育人资源
在这一节课的设计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数据,由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问题。开始可以设计现场调查:对全班同学最爱吃的水果进行人数统计。电脑出示:柑、香蕉、梨、菠萝、苹果五种水果,学生点击选择。效果非常理想。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的关系。再联系生活实际对统计结果应用的需要,通过对比、交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势。在练习中可以从多方面考虑,练习素材的涉及面应尽量广一些,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可以告诉学生由于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的视力状况,需要知道各班级的视力合格人数,布置学生可以任选一个年级去统计该年级里每个班的视力合格人数,并清楚、规范地表示出统计的结果。
二、以学生的切身体验作为育人资源
本节课的设计上,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凸显关于统计的内容的育人价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分析,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本节课前就让学生进行了预习。再如,在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前,加上这样的问题:“如何在统计图里描述你们所说的这些信息?”问题提出以后,再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寻找描述方法,最后再独立完成统计图。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突出体现了“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整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体会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深了新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建立了自信。
三、以开放问题下的多种资源作为育人资源
有些课堂教师虽然用一连串的小问题引导着学生向预先确定的方向前进,虽然感觉很整齐,课堂气氛也很不错,但是学生缺乏主动的、有序的整体思考,只是在做一道道简单的填空题。我觉得在课前的布置上或者是在新课的教学上,需要有大问题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结构明显,也能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完整清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大问题的引领下就会产生多种资源,有的是课前预设到的,也有的是预料之外的。如,我在本节课设计了学生上网查询有关条形统计图的资料,二人小组互相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如,本节课的实践环节设计了让学生到学校主页查找我校植树节各年级植树情况,根据这些数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出条形统计图。这些资源正是课堂的精华也是学生学习的好素材,课上要用好这些素材。
1.把新知融入学生的资源。由于课前要求的开放性,学生对统计结果的呈现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的呈现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预计的资源有:罗列、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根据实际情况会有一部分学生画出条形统计图,若没有学生这么做,则由教师巧妙地作为资源引出条形统计图,把新课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资源里,使学生学起来更有亲切感、认同感。课堂上,进行有层次的交流,凸显资源都是源自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生活性,感受到数学离自己很近,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在运用数学知识。
2.多种资源中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本节课学习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时让学生利用电脑来进行学习,效果较好。如,学生二人小组利用电脑互相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以及画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然后汇报,讲解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和要注意的地方。最后,看书质疑。开放性的要求下,学生在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资源:完全正确、丢日期、丢数据、直条的长短有错误或者不精确……除了这些资源之外,我觉得这样一份资源不可少:统计图的其他要素都正确,但是统计项目的顺序被打乱了(如果没有,教师则可以预设),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学习时的相互交流和补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条形统计图中各统计项目的顺序无关紧要,它们只是并列关系,和以后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形成鲜明对比,折线统计图主要体现统计数据的变化情况,不能打乱顺序,从而沟通联系,为日后突出两者之间的区别打下基础,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区别联系。
任何数学课堂的教学中都蕴含着具有丰富育人价值的宝贵教学资源。统计知识教学也不例外,我们可以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切身感受、课堂上多种资源的运用等方面,充分挖掘其育人价值。
【关键词】现场教学 高职课程 果蔬加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85-02
果蔬加工技术是高职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是该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单项专业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要直接针对学生就业,指导学生掌握果蔬罐头加工、果蔬产品质量控制以及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等岗位的工作技能。对果蔬加工技术这门课程实行现场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认识果蔬结构、形状等加工原料的特点和实际加工操作过程,对果蔬加工工艺流程中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便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理论原理、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得到动手能力等实际操作的训练,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符合我国果蔬加工行业及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教学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具有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不具备的优势。
一 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现场教学的特点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原有的教学模式主要讲解果蔬原料的特性和各种加工品加工的基本原理以及加工工艺,对于具体的生产操作及质量检测内容却涉及较少,理论过多且抽象,难以理解,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脱节;又由于学生缺乏对果蔬加工基础知识的理解,面对较深奥的理论知识不知所措,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即便教学过程中安排有实践教学课时,但多是学生被动接受,最终以学生的一知半解而告终。因此,当务之急是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
现场教学是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在仿真或实际的生产现场实施教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它具有体验性、开放性、多元化、参与性的特点。
二 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
1.课程教学的思路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根据社会需求,主要针对果蔬加工企业的一线工人、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岗位的需求进行设置。绿色食品专业教师通过进行人才需求的调研和分析,邀请果蔬加工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以及技术员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和企业的要求,共同参与课程教学计划的制订和修改,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课程整合,使知识结构和实践内容相一致。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已在2013级、2014级两个年级进行了具体实践。根据理论适度、突出技能的原则,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具体工作岗位,选取常用的、有代表性的7个具体任务进行设计。分别是:果蔬罐藏加工、果蔬汁加工、果蔬糖制品加工、蔬菜腌制品加工、果蔬速冻制品加工、果蔬干制品加工、果酒酿造。
2.课程现场教学的实施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以每一个具体任务为导向,进行现场教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实物,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完成果酒的加工技术这一教学任务时,教师和学生一同到实训室,请学生观察和品尝摆放的杨梅酒、猕猴桃酒、葡萄酒等果酒及加工用的原料,引起学生的
好奇,请学生讲出各自的不同见解,进而引入果酒加工工艺的特点和工序,此后,请学生按照不同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教师在学生加工的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将理论关键点引入教学讨论中,使得学生认识到重视操作的同时还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才能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课后教师将果蔬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的产品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分组查找资料,一起讨论和设计可行的解决方案。教师邀请企业技术员对方案进行评判、指导学生进行方案实施。产品完成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分析自己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总结工艺流程,重申操作要点,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观察―操作―发现―分析―证实”加工工艺探究过程,从中获得相关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 课程现场教学的实施手段
1.课程内容的设置
果蔬加工技术课程内容设置前,对企业以及超市进行调研,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和社会对产品的需求程度。通过调研设置了以果蔬生物学特点和加工特点为主线的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果蔬罐藏、干制、腌制、糖制、速冻、果汁饮料类、果酒加工技术七个任务。在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将果蔬理化特性、果蔬加工基础知识、主料与辅料的处理等知识根据加工品形式的不同融合在各种加工工艺中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果蔬加工过程中原料、辅料的化学性质与加工的关系,掌握原料的预处理与产品品质的关系,使学生在操作中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2.现场教学实训室的建设
现场教学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切实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学、做、教结合的方式将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合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被学生逐渐接受。这样就需要建设配套的教学实训室,让实训室真正成为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凝聚力的模拟工作室。根据果蔬加工教学任务的需要,学校购置了相应的设备,例如:真空冷冻干燥机、罐头封口机、夹层锅等。学生2~3人一组,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分组进行,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践机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进取心和学习兴趣。学生与教师零距离接触,便于学生随时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请教,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弥补实践设备与实践教学场地的不足,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企业)进行现场教学,比如,将学生带到浙江丰岛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对柑橘罐头的生产过程、操作要点以及生产线的机械设备展开现场教学,加深学生的认知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建立完整的现场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综合训练
传统的评价主要是采取卷面考试来进行的,这种方法较为死板,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不够,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成为一种短期行为,学得快也忘得快,很难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现场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果蔬加工技术现场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重点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完成操作的规范性、团队合作的情况以及产品质量的综合性考核。同时教师还会关注每个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技术要领的掌握,因此是对学生在各个教学情境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全面考核,实现全面培养的目的。操作过程考核评价分为:(1)同组学生对学生个人操作过程规范性的相互评价,彼此间对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2)小组之间根据完成的产品外观品质和产品风味进行互相评价;(3)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了解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情况,及时提出指导性建议;(4)现场综合测评,学生(组)上交产品学生(组)自评学生(组)成果展示学生(组)互评教师与企业专家评价。通过现场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同时增强了组内成员团结协作的意识。
四 结束语
果蔬加工技术现场教学方法的实践表明,在实训室的现场教学中,通过教师手把手地指导实践,以及教师和学生零距离地交谈沟通,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场教学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缩短了学生适应工作环境、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朱丹凤、姚海滨.现场教学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3):71~7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整合
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水平较低,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认识还不到位,信息技术教育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方面还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那么,如何实现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以教育的现代化推进课堂教学的优质化呢?
一、抓住着力点,在提高教师素质上下工夫
1.转变思想观念
在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今天,一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使他受用终身,今天所学的知识可能明天就会过时,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充电以满足时代的要求。教师更应如此,现代的教师应该能够把握时展的脉搏,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应该使教师通过学习、讨论、听专家讲座等接触新的观点、看法,使之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2.激发内在情趣
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是被动的,这不利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要使教师积极主动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激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教师的兴趣,最主要的是创设一种计算机文化氛围,可以通过请专家来学校讲课,观看成功使用信息技术教师的录像等,使教师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从而扩大自己的眼界,充分认识到“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电脑备课比赛、课件制作大赛或网页制作大赛等,鼓励每位教师积极参加,让参加的教师有成就感,并通过成功作品展示来感染、熏陶其他教师,使广大教师从不会到愿意参与,从参与到积极主动学习,从积极主动学习到制作出实用的电脑作品,并在教学中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信息化学习的氛围。
3.改变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
据了解,现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收效并不明显。其原因主要在于培训模式已经陈旧,而且不适合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要。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培训质量。
(1)重视培训者的培训
培训教师必须既能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又能够将之融洽地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在教学中,培训教师应采用整合的方法和理念,为参加培训的教师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2)各学科教师分开培训
每个学科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对于不同的学科,需要教师使用的信息技术的内容也不同。如数学教师掌握几何画板尤为重要,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几何画板较文字处理的作用要小得多。此外,对于不同的学科,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方法也不可能相同,各学科的教师应该能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教学。因此,应在培训时将各科教师分别进行,这样才能针对这一学科的特点,为本学科的教师量身定做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使教师能够较快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3)将培训重点放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上
现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培训的内容完全是操作系统、文字处理、因特网基础、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课件制作等方面,并没有教学理论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参加了培训班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最大的问题是教师不知道自己所学会的信息技术操作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因此,培训的重点不应在“操作”,而应在“应用”。要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最好是以案例为主要内容,讲授不同的内容时选择恰当的案例,而且案例最好以相应学科教材为基础。例如,初中物理“电磁感应现象”这节课,物理老师告知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老师提供了磁铁、电流表和线圈等,将学生分小组活动,并在一旁回答学生的问题。实验结束后,由学生汇报本学习小组的探究结果,其他同学和老师分别对各小组的发现进行评述,通过学生自己的梳理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在计算机调用Flas,将“磁生电”的完整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从而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讲解,一方面能够使教师学到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使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产生更直观的认识。
(4)培训的过程应灵活、多样
为了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培训教师应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使培训组织得更加灵活。比如,在讲到某一问题时,如果有哪位学员在这方面有实践经验,可以让他来和大家共享资源。他所讲到的例子对于其他学员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生在身边的教学案例,这样会更有说服力。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讨论活动,为学员们提供相互传授经验的的机会。老教师可以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又可以把计算机技术教给老教师,这样也就解决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与教学经验参差不齐的矛盾。
二、立足根本点,在提高思想认识上求突破
1.提高领导认识
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目前国家教育部门虽然投入大量资金为学校配备了微机室和微机,但由于观念、技术人员等因素,学校购买的微机质量良莠不齐,许多微机现在根本无法正常使用;更有个别学校把微机当成摆设,或者用来装装门面:把微机室安到最显眼的位置,领导来检查就夸夸其谈,成为参观的“亮点”。检查结束后,微机马上被束之高阁,形成资源浪费;由于领导在信息教育观念上的缺失,信息技术课在课程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另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信息技术教育上没有刚性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加以保障,大部分学校领导不愿在信息技术课程上下工夫,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每周只开设1节/班;再就是小学微机教师大多兼课,受现在的考核制度影响,教师们人人都清楚孰重孰轻,自然而然地就把信息技术课忽视了,甚至利用信息技术课补自己所教学科。
当前,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教育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但观念的偏差和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加之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的过程,它应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变革的过程,是教育的一场革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传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只会使用计算机,或是用计算机和网络去装饰、粉饰我们的课堂。
2.提高教师认识
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应用最终要通过教师贯彻实施到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去。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首先要强调教师应具备信息技术素质。由于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晚,现担任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大部分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经过短期培训转行而来,或由兼任其他课程的教师代课。因此,他们普遍存在基础差、底子薄的缺点。近些年也有部分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充实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队伍中来,他们计算机知识结构扎实,专业水平高,但是由于晋升、待遇和地位等各种原因,转行的人也不少。另外,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而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少,原来应用信息技术还算合格的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知识结构逐渐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近年来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各科任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制约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提高学生认识
目前,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评价方式仍采取传统的书面考试方式,常常出现以纸和笔来考学生操作能力的怪现象。这种评价方式极不合理,更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且很容易因考试而将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种误导。例如,在近几年全省初中信息技术过级考试中,大多数学生临考前一段时间在微机教师或班主任的监督下突击练兵,根本没必要上机操作就能轻松过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找准结合点,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求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呢?我认为,应该用创新的思想,通过两种教学模式加以推进。
1.“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依据的是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做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根据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行确定教学的程序,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学生智力的开发。在条件准备上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计算机素养和使用软件和上网的能力,并具有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学科的备课、上课、训练学生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等综合的能力。教师能调用网上资源库相关课件,提供相关网站,并把信息技术糅合到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中。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发挥信息选择、加工处理、运用调节的功能,而让学生在有限时间里通过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的作用影响,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不是替代原学科教材和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在信息的选择、加工、运用上拓展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2.“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依据的是个别化教学理论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强调个人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个别化教学,着眼于人的潜能和人格发展。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提出“支架式教学方法”,也即按教材知识内容建立概念框架,然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在学校资源库或网上搜索、查询、归纳、整理信息源和理顺知识关系,再通过小组之间开展协作式学习、讨论,达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效果评价上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重在学习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某节课情境创设理解程度能列出急需查询的知识点和相关问题清单,上网查询以及归纳整理信息源,并能在小组协作学习,讨论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这种模式首先要求老师具有很好的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素养,对所教学科在资源库和网上的相关内容相当熟识,并在上课前把该节课需查询的内容的网址清单列出给学生,减少学生上网查询无效消耗的时间。除任教老师外,还必须配备有1~2名机房辅教人员,指导学生上网查询,并及时排除学生机的故障,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素养和上网能力。适当引入课堂反馈的软件,即统计学生对训练题目的准确率、错误率,为老师讲评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方法上也可以分为两 类:一类由老师提供网址或课件,让学生独立在网上搜索、查询,最后归纳、整理,然后开展协作式交互学习方法,共同获取知识。另一类也可以事先由老师布置相关问题给小组,由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询、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