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冬瓜的管理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冬瓜;一代杂种;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冬瓜原产我国南部和印度一带,适应性强,栽培容易,高产稳产,耐贮运,供应期长。冬瓜嫩瓜和成熟瓜除可供鲜食外,还可腌渍成蜜饯,制成冬瓜片,糖果,或脱水制干等。另外,冬瓜种子和果皮可作药用,有消暑解热功能,特别是夏秋季节,食之能利尿止渴,为南方各城乡夏秋淡季蔬菜供应最多的瓜菜,年播种面积80万亩以上。当前,我省黑皮冬瓜的主栽品种仍以农家种为主,由于市场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日趋提高,加之菜区病虫害发生严重,农家种已难以满足生产需要,迫切需要抗病、优质的品种更新换代。为此,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根据我省生产与市场的需要,于2006年培育出了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为充分发挥其优良种性,现将其品种特性及其高产稳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特性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是以选自东莞地方品种的自交系GD024与选自南海地方品种的自交系GN-157杂交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经2年试验示范种植,表现为植株生长旺盛,整齐一致,坐果能力强,瓜形整齐,果实炮弹形,瓜长55~65cm,横径25cm,单瓜重15~20kg,皮墨绿色,光滑,肉厚5.5~6.5cm,肉质致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商品性高,品质优良,且丰产,每亩平均产量可超过7000kg,比农家种增产15%左右。春播生育期约100~120天,夏播生育期约90~100天,抗枯萎病、疫病,适应性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春秋均可种植。
2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
在广东地区,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春植适播期为1~3月,秋植播种宜在6月~小暑前。春植采用育苗移植方式,有利防寒,可提早种植;秋植用营养杯育苗移植或经浸种催芽后直接点播到大田。育苗移栽时,在3~5片真叶展开后选晴暖天气移至大田种植。
2.2选地定植
选择前茬为水稻或甜玉米的地块为宜,土壤宜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起宽畦,畦宽2~2.5m包沟,畦高0.5m左右,采用高畦阔坜水坑栽培。行距1.8m,春植株距0.8~1m,秋植株距0.5~0.7m,亩植500株左右。
2.3肥水管理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吸肥能力强,整个生育期要求有充足的肥水条件。基肥以鸡牛粪等农家肥为主,要求亩施1000~1500kg农家肥。促苗肥以复合肥为主,花谢后及时追肥,以补充植株对养分的需要,一般每7~10天追1次肥,每次复合肥40~50kg,另外可追加适当的腐熟人畜粪尿。在追肥时,要注意“四不”:⑴不要在大雨前追肥;⑵不要在大雨后即施;⑶不要偏施氮肥,注意N、P、K结合;⑷不要每次追肥均淋于植株头部,以免导致根部吸肥力减弱,或浪费肥料及引发病害。在坐果前中期,可喷施1~2次叶面肥,补充营养,促进开花坐果。在植株生长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干旱时要淋足水或进行沟灌。采收前10~15天减少用水量,以提高冬瓜贮运性能。
2.4植株管理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的植株生长旺盛,对植株的管理是能否取得高产稳产的关键之一。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2.4.1压蔓冬瓜容易产生不定根吸收养分,故应重视压蔓。压蔓时,将每株瓜滕在本植株周围畦面打个圈,每隔3~4天选晴天用泥块压住节间,只压3~4处,使节间增生不定根,待瓜滕在畦面压15个节后,才引蔓上棚。
2.4.2插竹引蔓用3~4支竹竿搭成鼓架,上面横架一条较粗的竹竿,连贯各鼓架作龙根,以求稳固。当瓜蔓长有16~18个节时便可引蔓上架,引蔓时根据畦的方向进行,围绕鼓架反时针打圈引蔓上棚,有计划地把瓜蔓引向西面,利用本身的蔓叶遮挡果实,以减少冬瓜日灼病。
2.4.3及时打岔及留瓜摘除全部侧蔓,定瓜位置控制在23~35节,28节最佳。坐定瓜后,留10~15片健全叶打顶。
2.4.4护瓜冬瓜个体大,重量大。为确保冬瓜免被风吹而落瓜,当果重有5kg左右时,便要用绳套住瓜柄,然后再缚在篱竹顶部龙根上。
2.5病虫害防治
2.5.1枯萎病以预防为主,选择水旱轮作地块种植,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定植时灌800倍敌克松。发病前期可采用灌根防治,可选用枯萎立克600倍液、95%绿亨一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特效枯萎净200倍等。
2.5.2疫病进行轮作换茬,苗床用25%甲霜灵粉剂(8g/m2)消毒。种植田块增施底肥,适当控制水。结瓜后,垫草或搭架吊瓜或垫高,雨季适当提前采收。药剂防治可使用安克1500倍液、77%可杀得粉剂400倍液、金雷多米尔1500倍液,喷洒和灌根同时进行效果更好。
2.5.3缺锌用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个5~7天喷1次,连续喷施3~4次。
2.5.4蓟马使用高效大功臣1500倍液、海正灭虫灵1000倍液、好年冬600~800倍液、菜喜1000倍液、或杀灭威1000倍液喷雾。
2.5.5白粉虱选用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对粉虱特效;或喷施25%甲基克杀蜗1000倍液,对成虫、卵、若虫均有效。
2.6采收与贮藏
食用老熟冬瓜,不宜雨后马上采收,自采收至贮存过程中,须小心搬动;贮藏地方要阴凉,通风,干燥,贮藏期间应及时检查,挑出病、烂瓜,避免传染。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介绍了冬瓜-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冬瓜、优质稻的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永定县地处福建省西部,位于东经115°51′~117°45′,北纬24°23′~26°02′,靠近北回归线,年平均气温14.2~20.7℃,年平均气温最低月份为1月,最高月份为7月;年平均气温≥20℃,年积温>7400℃,无霜期317~320d;年降雨量1450~1800mm,3~4月为春雨季节,5~6月为梅雨季节;2~5月日照时数较少,7~8月日照时间最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岐岭乡围绕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把发展大田蔬菜生产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结合该乡农业生产实际、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经过3年的探索和实践,示范推广冬瓜—优质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年种植面积达133.33~200.00hm2,一般产冬瓜60t/hm2,优质稻7500kg/hm2,年收入可达7.5万元/hm2以上,比烤烟—稻栽培模式增收1.95万元/hm2左右,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复种指数,有效地制止耕地抛荒,加快了土地扭转的步伐,值得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高密度冬瓜栽培技术
冬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短日照作物,蔓生性及分枝性强,主蔓叶腋间发生第1侧枝,形成子蔓,子蔓叶腋间发生第2侧枝而形成孙蔓;冬瓜怕涝耐旱,栽培上要求搭架、整枝、摘心等调整植株措施,以控制营养生长,使光合作用积累的养分能够输送到果实之中。冬瓜老果、嫩果均可食用;其果肉厚而洁白,疏松多浆味淡,有特殊香味,煮汤清炖、炒吃均宜,可加工制成各种蜜饯;冬瓜还是很好的食疗保健蔬菜。
1.1品种选择
一般应选生长健壮、果大肉厚、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耐贮的品种,如青杂一号、粉杂一号等栽培为宜。
1.2育苗
1.2.1播种时间。冬瓜定植需气温稳定通过15℃,发芽气温30~33℃,≤20℃发芽极慢且不整齐,春播宜在2月上中旬,采用小拱棚保温育苗,3月中旬移栽。
1.2.2湿润浸种与保温催芽。选成熟一致饱满的种子,倒入55℃温水中,不断轻轻地搅拌,温度降至30℃时,再浸种6~8h,捞起冲洗,去除种子粘着物,用湿纱布包好,保持种子松散状态,置于26~30℃温度下催芽,每隔8~10h用30℃温水冲洗种子,并翻包1次,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1.2.3播种。将苗床耙平,整齐排放营养钵,钵与钵之间用细土填满,四周加土埂保护,每钵播露白种子1~2粒,深0.5cm,浇水后再盖1层细土或草木灰。
1.2.4苗期管理。播种后搭小拱棚保温,膜内温度不能超过35℃,根据气温变化和前期需变温的要求,控制膜内温度和湿度,进行灵活通风揭膜或盖膜,有利于花芽分化,提高雌雄花比,降低第1雌花节位,促进早熟;定植前5~7d,白天膜内温度保持25~30℃,夜间20℃左右,苗床温度过高应及时揭膜,苗床温度过低应及时盖膜,定植前5d日夜通风,定植前3d揭膜炼苗,确保苗壮而不瘦弱、不徒长。冬瓜根系木栓化较早,如根已木栓化则难以发侧根,断根移栽则缓苗期长,幼苗出土前15d,每隔7d施稀人粪尿1次,3叶1心至4叶时需移栽定植。
1.3移栽定植
冬瓜适应性较强,但不宜连作,应选3年以上未种葫芦科作物、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微酸性的砂壤土为好,低洼地不宜。早翻耕晒白,施石灰750kg/hm2后,细碎土壤,做成畦带沟1.6m大畦,畦高40~50cm。每畦种2行,栽0.90~1.05万株/hm2,穴施有机肥2kg、硫酸钾复合肥50g、过磷酸钙30g,肥土充分混合后覆土,定植后浇1次定植水,并在畦两边喷洒选择性除草剂,然后盖黑膜,定植后20d左右破膜引苗。
1.4大田管理
1.4.1追肥。定植至抽蔓前,宜勤施薄施,用碳铵加磷肥掺入人粪尿浇施。抽蔓至开花,应控枝蔓徒长,观叶色施肥,叶色偏淡可施氮肥,叶色浓绿不施氮肥,只施钾肥。坐果至果实膨大期,坐果后应重施1次肥料,后每隔7~10d施肥1次,连续施2~3次,每次施尿素120kg/hm2,氯化钾120~135kg/hm2,掺入人粪尿浇施。
1.4.2搭架。畦边适当距离搭上1.5~2.0m高“Y”式木桩,Y处放上横档搭好平棚,每穴边插一木棍以便引蔓上棚。
1.4.3调整植株。冬瓜分枝性强,又靠主枝结果,因此引蔓上架前应将所有侧枝剪除,培育健壮主枝,上架后引蔓向适当空间伸展,使蔓叶在架上均匀分布。留果应在叶片最大的第2、第3雌花处留果;根据长势每株留1~2个果。中型瓜10~15片叶进行打顶,并留1个健壮的侧蔓,其他侧蔓全部剪除,所留侧蔓应在5叶左右打顶摘心;第1雌花果处小叶处难于成大果,应及早摘除,以促进第2、第3雌花坐果成大果,方能提高产量。
1.4.4提高坐果率。着果季节遇阴雨天多,影响昆虫活动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蔓叶生长过旺,可在坐果节前一节用小刀刻伤其蔓,同时打顶去侧枝。
1.4.5水分管理。冬瓜对水分要求高,结瓜前,除移栽时浇水外,一般应中耕控水蹲苗;挂果后应一直保持畦面湿润,表土见黑不见白,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1.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上要重抓农业防治,如实行科学轮作,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焚烧或深埋,发病株周围喷药保护等。冬瓜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瘟病、黄守瓜、蚜虫、瓜实蝇等。应选用对症药剂及时防治。
1.6适时收获
冬瓜开花至成熟需35~45d,达食用标准至老熟时均可采收。
2优质稻栽培技术
2.1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高抗、优质品种,如Ⅱ优2186、Ⅱ优明86、特优898等。
2.2采用旱育稀播,培育足龄带蘖矮壮秧
在5月中旬进行播种,用种量11.25kg/hm2,播种前种子用300~500倍强氯精进行消毒,1叶1心时喷施250~300mg/kg多效唑液,并薄施人粪尿,3叶1心时撒施尿素30kg/hm2,5叶1心时撒施复合肥30kg/hm2,秧龄35d以内。
2.3田间管理
施足基肥,用碳铵750kg/hm2、氯化钾300kg/hm2、过钙225kg/hm2;插2.7万丛/hm2左右,插秧后5~7d结合第1次追肥进行化学除草,一般追肥用碳铵600kg/hm2、过钙300kg/hm2,丁草胺除草剂15kg/hm2,促进禾苗早生快发,提高分蘖率;中后期适施穗粒肥,施尿素75kg/hm2加氯化钾75kg/hm2,达到壮大穗,提高粒重。水分管理做到早控苗早搁烤田,及时搁烤田有利于“中群体,壮个体”,为穗大、粒多、青秆黄熟打好基础。
2.4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测报适期防治,注意掌握前期稻纵卷叶螟、稻瘿蚊,中期稻螟虫、纹枯病,后期根据稻飞虱、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做到测准、狠控,确保稻苗生长健壮、活熟高产。
参考文献
冬瓜原产中国南方,性清凉,味清淡,具有消暑解热、利尿、养颜等保健功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保健理念及生活消费心态的改变,对冬瓜表现出日益旺盛的需求。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种植冬瓜历史悠久,产品远销新疆、青海、、宁夏、陕西等省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挖掘增产增效潜力,肃州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积极引进优良冬瓜品种,连续三年进行三模覆盖栽培选择良种,培育壮苗
选择良种
选择植株生长势强,肉厚色白,肉质细密,品质优良,抗病、高产、耐贮运的优质品种。肃州区以广州黑皮冬瓜为主栽品种。
培育壮苗
利用二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于3月中旬采用营养钵进行育苗。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用5 年内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园土与腐熟农家肥按6:4至7:3的比例混配,过筛,每立方营养土中加入50%多菌灵20 g消毒灭菌,装入8 cmx10 cm的营养钵中,紧密摆放于日光温室建好的苗床内。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55~60 ℃的温水中搅拌至30 ℃后捞出,再用3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 min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 min,冲洗干净,置清水中浸泡4~6 h,洗去种子表皮粘液,沥干水分后用纱布包好,放在温度28~32 ℃、湿度90%以上的环境条件下催芽。在催芽过程中,由于种皮通透性差,容易引起缺氧烂种,未发芽前,每天用清水漂洗种子1 次,并及时将水分滤干,持续催芽至7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及管理
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浇透水,按2~3 cm深度播种,每个营养钵播发芽种子1 粒,种子要平放,播后注意保温保湿,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 15 ℃以上,一周时间即可出苗,出苗60%左右时,适量浇水一次,齐苗后白天棚内温度超过30 ℃时适当通风,三叶一心开始加大通风量,约35~40 天即可移栽。移栽前控制水分炼苗7~10 天, 移栽时用0.3%磷酸二氢钾和80%代森锌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淋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栽。
精细整地,适时移栽
整地施肥
起垄覆膜
适时定植
4月上中旬地温稳定在15 ℃以上,幼苗具有3~5 片真叶时,按株距40 cm“丁”字型打穴,大小分级定植,保苗数21750 株/hm2。随定植随灌移栽灵,并将开口处用细土封严。定植完后浇透水,5~7 天后再浇一次缓苗水。此后注意不能使膜内湿度过大,以免造成沤根,一般缓苗水后20 天内不需再浇水。
搭小拱棚
田间管理
冬瓜果大叶茂,生长季节耗水量和需肥量都较大,要求肥水和阳光充足。
开花前管理
开花后管理
及时撤棚
5月1日左右撤去大棚内的小拱棚,5月20日左右外界气温稳定在10 ℃时撤去大棚。
整枝、留瓜
冬瓜一般只留主蔓结瓜,但其根系强大,茎蔓生长旺盛,中下部每节均可抽出侧枝,5~6 节后开始着生卷须,应及时去掉侧枝及卷须,第一雌花应及时摘除,选留16~20 片叶间的第二个瓜。冬瓜容易产生不定根,故应适时压蔓。如果植株疯长而出现座瓜困难时,用双手握住主蔓中部,反向旋转,使该段纵裂,来调节植株生长中心转移,促其座瓜。留瓜后上部瓜蔓继续生长,至上部15节位处打顶,以使养分集中供应果实生长 。
水肥管理
人工辅助授粉
开花期,用当天盛开的雄花及时人工辅助授粉,以利座瓜。及时防治影响座瓜的瓜实蝇(针蜂)和蓟马。
病虫害综合防治
主要病害
危害冬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白粉病等。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可通过放风、水肥管理和药剂防治等措施进行预防。如若发病,应对症施药。分别选用70%的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或70%恶霉灵1500倍液或25%的甲霜灵500倍液,或36%霜霉威水剂300倍液灌根,每株250 mL;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40%灭病威悬剂4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 天喷1 次,连续喷3 次,药剂要交替使用。
主要虫害
危害冬瓜的主要虫害有黄蓟马、蚜虫、黄守瓜等,发现虫害及时用药防治。黄蓟马用25%杀虫双水剂400倍液或98%巴丹原粉2000倍液喷施;蚜虫用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克蚜星800倍液交替喷雾;黄守瓜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
适时采收
关键词:无公害;青皮冬瓜;栽培技术
发展冬季瓜菜生产是当前市场的需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文昌市冬季瓜菜生产开展得红红火火,特别是青皮冬瓜因高产、稳产、市场销路好、收益丰厚而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文昌地区的主栽品种有:广东三水黑皮冬瓜、粤科黑皮冬瓜、特选黑皮冬瓜等。这些品种植株蔓长450~500 cm,主蔓第11~18节着生第一雌花,果实长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13~15 kg,本地品种生长期为140~150 d。
2 播种期
冬瓜喜温、耐热,开花期的气候条件对坐果率影响最大,为获得丰产,必须确保开花坐果期和果实发育期处于适宜的气候条件中。文昌地区处在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终年无霜雪,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全年日平均温度在23 ℃以上,日照时数为1 875~1 920 h,植物四季常青。青皮冬瓜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中下旬移栽定植,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采收上市。
3 整地起畦
3.1 地块选择
为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选择上年未种植过葫芦科瓜类作物的地块栽培。冬瓜根系发达,且生长期长,必须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田块种植。
3.2 精细整地
于秋冬时节选好瓜地,尽早深翻晒白,犁耙深度在35 cm以上。两犁一耙后,每667 m2撒施生石灰60~80 kg进行土壤消毒,调节土壤pH值,随后整畦起垄,整成高30~35 cm、宽290 cm、沟宽30 cm的畦。畦面耙平整细后,按70 cm的株距在畦两边开穴种植,每畦种两行。
3.3 施足基肥
青皮冬瓜生长期长,根系吸收能力强,为了取得优质高产,必须施足基肥,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1 500~2 000 kg、过磷酸钙50 kg、豆饼50~60 kg、三元复合肥40~50 kg,堆沤后拌匀,沟施或穴施,与土壤充分混匀后再进行播种或定植。
3.4 覆盖地膜
施足基肥后,在种植畦上覆盖地膜或黑色薄膜,有利于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湿度,为移栽后瓜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防止杂草的生长。覆盖地膜时要铺平、紧贴畦面,特别是种植穴周边,以免定植后外界气温高时,穴内热气灼伤幼苗。
3.5 移栽定植
苗龄13~15 d,幼苗具有3~4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到大田。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可用45%恶霉灵SPX 3 000~4 000倍液作定根水,预防枯萎病。
4 培育壮苗
4.1 苗床选择
选择避风向阳、水源方便的地块作苗床,苗床宽120~140 cm,喷施40%辛硫磷EC 1 300倍液杀灭地下害虫。不能用重茬地块作苗床。
4.2 营养土配制
播种前3~4 d配制好营养土,选用无病虫源且过筛的肥沃红壤土和田园沙土+腐熟猪牛栏粪+稻谷灰(或椰糠)按6∶2∶2的比例配制,每1 000 kg营养土再拌入50%多菌灵WP 250 g进行消毒,然后将营养土装入营养袋中,整齐排放在苗床上。切勿采用重茬地的土壤作营养土。
4.3 种子处理
购买的种子晾晒1 h后,放入50~55 ℃的温水中浸泡15 min(不断搅拌),然后捞起,稍微搓洗,再放入常温清水中浸种12~24 h,捞起沥干后用干净湿纱布包好,置于25~30 ℃的条件中催芽,当8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4.4 播种方法
采用塑料育苗盘或塑料营养袋育苗,播种前1 d先将育苗盘或营养袋中的营养土浇透水,有利于营养土蒸发少许水分后变得疏松,便于胚根下扎。每个育苗盘或营养袋播入露白种子1粒,种子平放,露白芽尖朝下,播后撒一层细土盖种。用竹片在苗床上搭起小拱棚,盖上薄膜保温、保湿,确保出苗整齐。由于播前营养土已浇透水,为防止泥土黏住种壳,不利于子叶展开和出苗,播后5 d内可不用浇水。
4.5 苗期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切勿浇水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当70%幼苗展开第1片真叶后,及时揭除薄膜,通风炼苗,或昼揭夜盖(早春易遇低温,夜晚仍以覆盖为宜),并适当控制水分,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促进根系发育,使瓜苗稳健生长。苗龄13~15 d时即可移植到大田,移栽前2~3 d,浇施1次10%稀薄人粪尿液,并喷洒80%代森锌WP 8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600倍药液,做到带肥带药移植。
5 肥水管理
5.1 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5~10 d是确保幼苗成活的关键时期,必须保持土壤湿润。如果天气持续晴朗,空气干燥,需3~5 d浇1次水。
5.2 定植后至开花期
定植后植株开始抽蔓,根系虽不断扩展,但仍然较弱小,吸肥、吸水能力差。为了加快抽蔓速度及壮大根系,需要薄肥勤施,并保持土壤湿润,一般每隔7~10 d追施1次腐熟人粪尿液,开始时浓度为10%,随着瓜蔓伸长,浓度可增加至30%~50%。
5.3 坐瓜期
当幼瓜长至拳头大小时,及时重施坐果肥,每667 m2追施15-15-15硫酸钾复合肥40~45 kg,分两次施用,间隔7~10 d,两次的施肥位置要分开。冬瓜迅速膨大期,需水量大,要保持土壤湿润,若遇干旱即灌“跑马水”。
6 整蔓与留瓜
6.1 搭棚架
采用平架棚栽培,棚架高1.7~2.0 m。
6.2 盘蔓
冬瓜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瓜蔓易发生不定根,为了扩大营养吸收面积,可将植株根茎部10节左右的瓜蔓在畦面盘成一个直径1 m的圆圈,然后再让其延伸上架。
6.3 绑蔓上架
在植株旁插一树(竹)杆,或在棚架上瓜蔓上架的对应位置绑一塑料绳悬垂至畦面,将瓜蔓绑扎于杆上或塑料绳上,使瓜蔓顺着支柱杆或塑料绳上架。
6.4 整蔓
一是指抹除架下各节位长出的侧蔓及卷须,减少养分消耗;二是引蔓,瓜蔓上架后,继续摘除侧蔓,并经常整理主蔓的生长方向,固定瓜蔓走向,使其茎叶在棚架上均匀分布;三是待坐瓜后,在瓜位以上留8~10片叶后摘心,并抹除其余侧蔓。
6.5 留瓜、定瓜
大型冬瓜坐果节位以30~35节为宜,这个范围内坐的果瓜形大,且产量高;其次为23~28节位坐的瓜。这些节位开花坐果后,视瓜型情况每株选留1~2个,待瓜长至拳头大小,质量约2.5 kg时,在瓜柄上系上布条或麻绳,捆绑在棚架横杆上,以防掉落。
7 辅助授粉
开花期如遇低温阴雨或炎热天气,传粉昆虫会减少,必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结瓜率,达到丰产的目的。授粉在早上7-9 时进行,将雄花花粉涂在相应节位当天开放的雌花柱头上。
8 防止落花落果
冬瓜坐果期如遇不良天气条件,易出现落花落果,为了提高坐果率,可在授粉后喷1次坐果灵(1 mg对水1 kg),或用15~20 mg/kg的2,4-D药液涂抹瓜柄。
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害防治
9.1.1 枯萎病
移栽定植后用2.5%适乐时WP 2 000倍液或45%恶霉灵SPX 3 000~4 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量为250~500 g。
9.1.2 白粉病
发病初期用10%世高WG 1 500倍液或15%粉锈宁WP 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
9.1.3 疫病、霜霉病
用60%安克锰锌WG 1 000倍液喷雾防治。
9.2 主要虫害防治
9.2.1 蚜虫
用10%吡虫啉WP 1 000倍液或3%啶虫脒WP 2 000~3 000倍液、或20%好年冬EC 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视虫情每隔7~8 d喷1次,注意要喷洒到叶背面的害虫体上,以确保防治效果。
9.2.2 美洲斑潜蝇
可选用1.8%阿维菌素EC 2 000倍、或20%好年冬EC 1 000~1 500倍液、或48%毒死蜱EC 1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早上8-10时是喷药防治的最佳时间,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9.2.3 蓟马
用10%吡虫啉WP 3 000倍液、或10%大功臣WP 1 500~2 000倍液加万灵WP 1 000倍液、或5%锐劲特SC 2 500倍液喷雾防治。
9.2.4 甜菜夜蛾
用10%虫螨腈SC 2 000倍液或2.5%高效氟氯氰菊酯EC 2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关键词:青皮冬瓜;特征特性;高产栽培
青皮冬瓜在龙南县生产历史悠久,小有名气。它具有耐贮运、质地清凉可口、水分多、味清淡的特点,是美味菜肴,在医药上具有清暑解热、利尿消肿的功效。
1 品种特性
喜温,耐热,适应性强,丰产,植株蔓生,生长势强。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16~20节,每隔4~5节着生1雌花。瓜长筒形,顶部钝圆,瓜型较大,长约80 cm,直径30 cm,外皮青绿色,肉厚6 cm,白色,组织充实,含水分较多,味清淡,质软滑。产量高,每667 m2单产可达8 000~10 000 kg。一般单瓜质量20~30 kg,最大单瓜质量可获50 kg以上。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栽培方式
采用单扛式:植株抽蔓后用竹木搭棚引蔓,架高150~200 cm,行宽1 m,支架“一条龙”有利于光合作用,省架材,降低成本。
2.2 栽培季节与瓜地选择
青皮冬瓜于3月中旬(春分前后)播种, 4月上旬移栽,6月上中旬至7月采收。冬瓜根群发达,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要想冬瓜高产,宜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好。土壤宜选择pH 6~6.5,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水稻田,排灌方便,注意轮作。
2.3 整地施基肥
土层深耕30 cm,做成100 cm宽的畦,按行距175 cm,株距170 cm,挖穴35 cm左右深,每667 m2穴施30担猪粪或鸡粪肥(有机肥1 000 kg),过磷酸钙50 kg(穴施),做成高于地面7~10 cm的瓜墩。
2.4 播种育苗及定植
冬瓜喜温,龙南县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 ℃以上,春分前后播种育苗,地膜覆盖,床土播种,1叶1心移植营养钵,3叶1心至4叶移栽大田,膜内温度20 ℃以上。667 m2栽350~400株。
2.4.1 床土选择肥沃沙质壤土稻田,施腐熟猪粪渣,另可加入少量复合肥,一般以0.2%~0.3%为宜,做苗床。
2.4.2 种子消毒。冬瓜种子因种皮较厚,不易吸水,播种前应进行浸种催芽和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 h或50~55 ℃温水先浸泡10~15 min(边浸边搅拌),预防苗期枯萎病、猝倒病等。可加入100~150 mg/kg赤霉素浸种,以使发芽迅速且整齐。在常温下继续浸10~12 h,然后再捞起进行催芽,催芽温度以30 ℃为宜。
2.4.3 配制营养土。烤晒过筛的水稻土或塘泥,腐熟猪牛粪渣,谷壳或草木灰,配比为6∶2∶2,然后加入0.2%~0.3%复合肥混合拌匀装钵。
2.4.4 冬瓜1叶1心时植入营养钵,温度20 ℃以上,保持干湿度,约15~20 d达到4叶1心即可移植到大田,种植前2~3 d用10%稀液肥配80%代森锌800倍药液淋苗,带肥、带药移植。
2.5 大田管理
2.5.1 前期管理
移栽至开花,主要是疏松土壤、除草;晴天施肥,苗小稀施,每50 kg水掺尿素0.5 kg浇淋;整枝,引蔓。
2.5.2 中期管理
结瓜至成熟,是耗肥、耗水的高峰期,每隔3~4 d浇肥水1次,每50 kg水掺枯饼液肥0.5 kg、复合肥0.5 kg、尿素0.25 kg浇淋。看苗施肥,重施速效肥,补施磷钾肥。同时,及时进行绑蔓,定瓜(1株1瓜),摘心,注意病虫害防治。
2.5.3 后期管理
成熟期看瓜施肥,苗好色浓以浇水为主,苗差适当施肥防止基叶衰老,采取吊瓜、托瓜等措施,并注意病虫害防治。
2.6 主要病虫害防治
2.6.1 青皮冬瓜主要病害
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日灼病等。防治病害主要以前期为主。
苗期猝倒病:用瓜克宁1 000倍液 + 云大素-120( 0.01~0.05 mg/kg)1 200~1 500倍液喷施。枯萎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0%杀菌宝300~500倍液喷雾。霜霉病:96%天达恶霉灵粉剂3 000倍液,25%甲霜灵1 0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白粉病:初期用10%世高1 500倍液或粉锈宁1 000~1 500倍液喷雾。日灼病:用瓜叶或其他材料覆盖冬瓜,减少阳光直射。
2.6.2 青皮冬瓜主要虫害
1 中耕培土浇过定植水后。进行中耕。中耕深度以不松动幼苗根部为原则,近苗根部宜浅,划破表土即可;距苗根部远的地方宜深。可达5~10厘米。行间还可达到10厘米以上。中耕时适当在幼苗的基部培成半圆形土堆。以增强防倒苗、抗风折的能力。发挥保墒、升温、缓苗的作用。如果土壤墒情好,可进行2~3次中耕后再浇水。
2 盘条压蔓 当茎蔓伸长到60-70厘米长时。要进行有规则的盘条、压蔓。方法是:沿着每棵秧根部北侧开1条半圆形的浅沟。沟深6-7厘米。将蔓向北盘入沟内。同时埋上土并压实。压蔓时注意使茎先端的2~3片小叶露出地面。千万不要把生长点埋人土内。盘条的半圆形沟的大小。应根据植株茎的长度来确定,茎蔓长的,盘条沟的弧度可大些;茎蔓短的则可小些。
当茎蔓再向前伸长60~70厘米时。用同样的方法在南侧开浅沟。进行第二次盘条、压蔓。一般每棵植株每隔4-5叶节压蔓1次。在整个生长期可压3~4次。盘条压蔓。最好选在晴天的中午以后进行。因为上午特别是早晨。茎叶脆嫩,容易折断或碰伤。每次盘条压蔓时。都要注意将多余的侧蔓、卷须、雄花摘除干净。生长势旺的植株,压蔓可以深些。压蔓的间隔距离可近些。也可将茎拧劈后压入土中:长势弱的植株可以浅些。节位距离应远些。压蔓的位置。应与果实着生的位置间隔1-2个节位。不宜接近果实。更不宜将雌花的节位压人土中。对发出的侧枝,生产上采取有空间则保留、无空间则掐掉的原则。
3 选瓜定瓜冬瓜的产量高低与果实着生的节位有关。一般以第二至第五朵雌花坐的瓜为好。同时应选留品种特征好、形状正常、发育快、果型大、茸毛多的幼瓜。当幼瓜坐住后进入“弯脖”。单瓜重在0.3-0.5千克时。即可定瓜。选留1个或2个发育最快、个最大、最壮实的果实。其余果实全部摘除,以集中养分供给选留的果实,使其充分发育。
关键词:荒山造林;树种选择;造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2028
寻甸县天保工程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森林面积增加0.78万hm2,森林蓄积增加124.06万m3,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43.72%提高到46.42%。期间主要任务是森林管护19.076万hm2,建设公益林1.2万hm2,其中封山育林0.73万hm2,人工造林0.47万hm2。人工造林地块均为宜林荒山荒地,所以人工造林常被称为荒山造林(包括荒漠化造林)。下面结合寻甸县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和造林树种的综合效益,对荒山造林中树种的选择及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作如下阐述。
1 造林树种的选择与造林方式的确定
1.1 造林树种选择原则
1.1.1 适地适树的原则
在立地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各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进行造林树种的筛选,并结合当地造林经验,选择生长迅速、造林成活率高、种源丰富、抗病虫害能力强、当地群众喜爱的优良乡土树种、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作为主要造林树种。
1.1.2 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
造林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流失状况严重,地表植被盖度较低,在选择造林树种时选择其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生长迅速能尽快改善生态环境的树种作为造林树种。
1.1.3 效仿自然,营造混交林的原则
在上述两个原则的基础上,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发掘自然潜力,效仿天然混交林。
1.1.4 稳定性原则
选择树种形成的林分生长稳定,经受得住极端气候灾害因子考验与毁灭性虫害的侵袭。
1.2 造林树种的选择
根据造林树种选择原则和公益林建设要求,结合寻甸县“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一期的实施经验,兼顾苗木准备情况,寻甸县荒山造林主要造林树种为华山松、旱冬瓜、核桃、藏柏、车桑子。荒漠化造林树种还有滇青冈、四照花、云南松等。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如下:
1.2.1 华山松
拉丁名,Pinus armandi。常绿乔木,喜光、深根性树种,有发达的主根,抗寒性强,喜温凉、湿润的生境。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11~16℃,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上,水热系数1.5以上的地方均可生长。滇东北1400~2900m的山地最适宜。土壤适应性较广,常见棕壤、黄棕壤、红壤等。
1.2.2 旱东瓜
拉丁名,Alnus nepalensis。速生树种,萌生力强,根具根瘤菌。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抗寒力强。喜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稍耐干旱、瘠薄。分布地区年平均气温12~18℃,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上,云南省垂直分布于海拔1000~2800m,以1500~2400m山地最适宜。适应的土壤为棕壤、黄棕壤、红壤等。
1.2.3 核桃
拉丁名,Juglans regia。落叶乔木,为阳性树种,喜光、喜生长于土壤深厚、肥沃、湿润的地方,以及村宅周围的农耕地中。分布地区年平均气温12~15℃,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以上,垂直分布于海拔1500~2500m。适应的土壤为黄棕壤、红壤等。
1.2.4 i柏
拉丁名,Cupressus torulosa。喜钙树种,能适应中性、微酸性土壤、钙质土等多种土壤,以红壤、红色石灰土常见。以土层深厚肥沃棕色土生长良好,在石灰岩地区生长更快。分布地区海拔1800~2800m。喜温凉湿润气候,能在石灰岩岩缝地生长,可以保持水土。适应的土壤为棕壤、黄棕壤、红壤、红色石灰土等。
1.2.5 车桑子
拉丁名,Dodonaea Viscosa(L.) Jacg。喜光、耐旱、耐瘠薄,萌生性强,能在石灰岩的荒山生长,可以保持水土。分布地区年平均气温14.7~22.1℃,垂直分布于海拔900~2300m。适应的土壤为红壤、黄红壤等。
1.2.6 云南松
拉丁名,Pinus Yunnanensis Faranch。耐干旱瘠薄土壤,适应性强,在其他树种不能生长的贫瘠石砾地冲刷严重的荒山也能生长,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分布于海拔100O~3200m的广大地区。适宜在酸性红、黄土壤中生长。
1.3 造林方式的确定
为保证造林成效,依据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和造林树种综合效益来考虑造林方式。寻甸县荒山造林造林方式:除个别树种采用播种外,其余采用植苗方式。
2 造林技术措施
2.1 造林方法
造林方法全部采用植苗造林。为了林木生长整齐,造林时同一地块Ⅰ、Ⅱ级苗木不要混栽,为保证造林的成效和质量,植苗用明穴植树法。营造核桃的造林小班在定植时,先在植穴底部填上一层熟土,施入适当的腐熟底肥,肥料上再填一层细土,将苗放入栽植穴中,先填表土、湿土,分层踏实,最后覆一层虚土,其它造林树种,植苗时不施底肥,其它技术措施相同。
荒漠化造林实行针阔混交。在树种混交方面,高中山区宜考虑营造以华山松、云南松为主的针叶树,在低中山宜考虑营造以旱冬瓜、栎类为主的阔叶树。在石漠化造林地区用旱冬瓜、藏柏、圣诞树、滇青冈、四照花五种不同的苗木进行混交,设计出分层次多级利用物质的工艺系统,以达到调控造林树种针阔比例,充分地利用水、热、光、土等自然资源,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2.2 初植密度、株行距
初植密度对林木的干形、材质、成林后的稳定性及其防护效能、观赏性能、以及今后的经济效益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初植密度大小与造林的劳动力、资金和种苗的投入量等有直接影响。人工造林初植密度:华山松纯林、华山松与旱冬瓜混交林、藏柏与旱冬瓜混交林规划设计株行距2m×2m,造林密度为167株/667m2;核桃纯林株行距5m×6m,造林密度为23株/667m2。
2.3 种植点配置
种植点配置,即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方式和间距,也是决定林分结构的要素之一。根据培育目的,为有利于生长发育,把相邻行植株错开排列,设计为三角形配置。
2.4 整地
细致整地是保证造林成活和幼树生长的关键性技术措施,根据外业调查结果,整地方式采用块状整地,整地时间在造林前一个月,整地时整地方向顺等高线与种植行一致。整地时应注意保护原有植被,以防止引起新的水土流失,整地规格核桃为80cm×80cm×80cm。华山松纯林、华山松与旱冬瓜混交林、藏柏与旱冬瓜混交林为40cm×40cm×30cm。
荒漠化造林整地时要尽量保留现有植被,可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充分利用造林地的现有植被覆盖来减少土壤水分丧失,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整地方式以水平带状整地为主,不全面垦地。整地规格不要求一致,见土整地、株行距2m×2m或2m×3m,有些地方只能见缝插针。整地时间以造林前3个月为宜。在破坏严重、土壤极少的地段,进行客土造林,有利于保墒。
2.5 造林时间
根据寻甸县气候特点和实施单位的造林经验,结合造林树种生物学特性确定造林时间,华山松纯林、华山松与旱冬瓜混交林、藏柏与旱冬瓜混交林的造林时间为6月,核桃纯林的造林时间为1月。
2.6 追肥、施肥
营造核桃纯林定植时,先在塘底填上一层熟土,施入腐熟底肥5kg/穴,肥料上再填一层细土。造林后第2年,结合幼林抚育在雨季开始时追肥1次,肥料以普钙为主,追肥距苗木根茎5~10cm(0.05kg/株)。
2.7 造林地抚育
造林地造林后至未达到郁闭前,幼苗尚处于缓苗期,要经过缓苗、扎根、地上部分加速生长、树冠扩展的过程,这一阶段幼树对周围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差,通过对新造林地的抚育管理,能改善环境条件,促进幼树生长,加快新造林地的成林速度,形成生长稳定的林分。抚育措施可分为:林地水肥管理、幼林管理及幼林保护几个方面,具体措施是:松土、除草、除萌、修枝、补植等。造林后第2年开始连续抚育3次,抚育时间一般在冬、春季节进行。
2.8 造林地管护
管护是对造林地实施有效管理保护,造林后须设专人对造林地进行管护,其方法采用巡山管护,主要是防止人畜践踏、预防和减少森林火灾,定期观察幼树生长状况和存活情况及病虫害危害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1999年,寻甸县有林地面积14.57万hm2,2010年有林地面积增加至15.31万hm2,森林面积净增0.75万hm2,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9.04%增至43.72%,森林蓄积年净增量23.7250万m3。森林资源总量显著增加,林分质量得到提高,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得到遏制,珍稀、濒危等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些都得益于荒山造林,也证明了上述荒山造林树种的选择和造林技术措施可行。截止2015年,寻甸还有宜林地面积1.0927万hm2,工程造林任务还有很大空间,本文所述造林技术措施及树中的选择将为寻甸县以后的工程造林提供经验借鉴和技术支持。通过荒山造林的不断实施,寻甸必将实现森林资源从恢复性增长向提高森林质量转变,生态状况从逐步好转向明显改善转变,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森林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稳步复苏向和谐发展转变,林区多资源开发利用达到一定规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产值、利润、税收及人均收入明显提高。林区社会稳定发展,职工安居乐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时轩主编.造林学(总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2]沈国舫主编.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南方本)编写委员会编.树木学(南方本)[M].成人高等教育选用教材.
[4]沈国舫等编.北京市西山地区适地适树问题的研究[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0(1).
关键词: 绿色蔬菜园区;发展现状;展望;江苏海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蔬菜已成为海安县的一大主导产业。通过加大农资技术投入力度,实施生产基地规模化,栽培品种良种化,栽培技术规范化和生产产品标准化,农产品实现了从数量型到安全型的转变。通过园区的建设,抓科技,创品牌,办市场,促销售,形成显著的产业化效应,使品牌农业、信息农业、生态农业得到大力的推进,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绿色蔬菜园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园区发展的必然性
发展高效绿色蔬菜是改原来的单纯生产型为现在的经济、文化、生态型,使绿色蔬菜走向高产、优质、高效,从而实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以促进农民增收且推动园区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蔬菜不仅要销往国内各地还要走向世界,自从加入WTO,我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就面临着来自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发挥生态环境优势,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质量提高的高效生态农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仅各种资源消耗日益突出,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化肥、农业“三废”污染等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资源不足的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经济质量型的绿色园区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
2绿色园区发展现状
海安县的绿色食品蔬菜科技示范园区位于李堡镇,海防公路穿境而过,沟通长江水系的丁堡河和北凌河在此交汇,交通便利。李堡镇有较好的人文环境和经济基础,同时自然环境优越,常年太阳能总辐射为474.9KJ/cm2,年日照总时数为2 176.4h,年平均气温为15.4℃,年降水量为1 021.9mm。园区的大气、土壤、水等主要环境因素于2002、2003年经扬州市环保监测站检测均符合绿色蔬菜生产要求,为绿色蔬菜生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园区建设的规模化、特色化
历史上我镇蔬菜生产以常规露地栽培为主,这几年园区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快速的发展,常年的蔬菜种植面积达1 000hm2,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 333hm2以上,并强有力的带动了周边地区、园区内蔬菜的发展。园区主要生产的蔬菜有冬瓜、韭菜(黄)、大椒、番茄、丝瓜、大白菜、马铃薯等,品种达30多种,其中有85%以上用大、中、小棚反季节栽培,立足春提早,秋延后。目前,园区主要有4大特色:一是以光明、三里村为中心的小方柿立体种植区和“马铃薯—冬瓜—大白菜”高效栽培种植区;二是以红旗村为主体的“菜—青饲料玉米—菜”露地蔬菜种植区;三是以扬庄为主体的反季节高效设施栽培模式;四是以桑周村为中心的“菜—粮—菜”水旱轮作区,建成666.7hm2冬瓜、533.3hm2大白菜、800.0 hm2马铃薯、133.3hm2丝瓜、533.3hm2韭菜(黄)的生产基地。
2.2园区建设的企业化、信息化
园区迅速发展,带动相应的园区企业的建成,而企业化运作正是园区建成的最终模式,是园区建立的催化剂。海安县以现行承包形式,根据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经济菜、礼品菜和半成品菜的需求日益增长,建立了加工配送和销售网点,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了园区产、供、销一体化进程。如公司生产的麻虾酱、冬瓜酱油、果蔬饮料等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大中城市,还有刚刚起步发展较旺的李堡绿源农产品有限公司,公司主营蔬菜购销及初加工,年购销各类蔬菜约2万吨,购销额1 000万元左右,并与农户签订蔬菜购销合同。企业良好的运作,推动了园区的发展,真正使蔬菜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立足长远,选准切入点,打造品牌,摸索了多种运作方式:①“企业(公司)+基地+农户”,也就是农户生产的蔬菜由公司承包销售或加工。②“专业市场+农民经纪人+农户”,由农民经纪人预约种植,订单收购,组织农户生产;③“股份合作制”,由农户或其他社会自由人自主结合各自参股进行蔬菜生产;④“返租倒包”,鼓励有实力的大户及企业通过返租倒包的形式承包土地进行蔬菜生产。企业的建成是园区迅速发展的催化剂,而企业良好的运作要有强大的信息体系的支撑,依托现有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把电脑、电视、电话3种信息载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使产地与销售挂钩,农业与商业联合,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站。
3园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3.1李堡镇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力量雄厚
通过名、特、优新品种的引进示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强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的引进应用,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在江苏省农科院的支持帮助下,组建了新技术试验基地,重点研究绿色食品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立足设施瓜果菜栽培,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马铃薯种植规程》、《绿色食品冬瓜种植规程》、《绿色食品大白菜种植规程》、《绿色食品甜椒种植规程》等企业标准,使产品质量达农业部A级绿色食品的标准。
3.2我县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施肥技术能应用到实处
目前,我县氮肥用量下降,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不断上升,同时注重使用有机肥,积极推广腐殖酸类肥料和各种复合肥,做到无机氮与有机氮比不超过1∶1,禁用硝态氮肥。充分利用当地有利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在鸡粪中加入复合微生物肥料,经3个月以上堆闷腐熟后使用,真正做到了生态、环保、资源再利用。
3.3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绿色食品的病虫草害防治以农业措施为主:①重点推广抗病抗虫的品种;②采用温汤浸种等非化学药剂的种子处理;③清洁田园,断开寄主桥梁;④及时清除一些被害植株或果实;⑤套袋和防虫网的应用;⑥采用诱剂、灭虫灯诱杀;⑦土壤处理防治成虫,减少越冬虫源;⑧轮茬间接套种。
化学防治方面严格遵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加强对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管理。全面禁用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对硫磷、磷胺5种有机磷农药在农业上使用,优先选用矿物资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对选用的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要注意其施药量、施药次数、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最高残留限量以及施药注意事项,积极推广微生物降解残留技术及病虫害治理的平衡科学施肥技术,同时严格根据农业部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监测规定,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一、党内帮扶与开展党员救助工程相结合
实施党员救助工程,忠实实践三个代表。20*年初,我们组织全镇100多名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对照镇委制定的“生存、生活、生产困难标准”,对全镇12510户农民逐户调查摸底,分类归档。通过调查,我们摸清了全镇411户困难群众的贫困原因,并从“生存、生活、生产”困难三个类型进行了分类。按照“就近方便,不留空白,有机结合,对口救助”的原则,采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党员干部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整体联动的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救助。在救助对象中,大部分人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在提供“输血式”救助的同时,我们还传授他们一些生产技能,帮助发展力所能及的项目,提高他们的“造血”功能。镇属企业职工陶宝宝在工地施工时碾断了左腿,丈夫也出车祸将一只腿撞断,家里有一个16岁的儿子待业在家,一个女儿上初中。根据她家的情况,我们除每月给予30元的救助外,还帮其丈夫学会补鞋技术,在街上开个修鞋铺,提高她家的“造血”功能,此外,我们还将其儿子送到技校学习技术。20*年冬,在镇党委的直接关心下,陶宝宝年满18岁的儿子顺利通过体验、政审,成为一名军人。*社区原妇女主任彭元芝体弱多病,两个儿子均是残疾人,家庭特别困难。20*年底彭元芝被诊断为癌症。今年4月社区党员干部踊跃为其捐款,共捐2600多元。
几年来,我镇累积救助特困户、困难户720户次。这些户的精神面貌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上访的少了,一心扑下身子学技术、搞生产的多了。
二、党内帮扶与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相结合
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新时期如何抓好党建工作,这是*镇党委认真思考的事。经过调查论证后,*镇党委于2006年6月在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争先创优活动。在一年多的活动,全镇共有200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参与了“一个党员一面旗”争先创优活动,他们在农村经济、现代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在全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镇已形成村村有特色基地、有支柱产业、有效益的良好格局。“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开展以来,全镇出现了支书干、支委跟、党员行动带全村的动人场面。*镇毛岗村支部书记王小伙任职20多年来,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率先在全镇修建六公里长、四米宽的通村通组公路,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积极引导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使村民增产增收;办事讲民主、讲原则,从而赢得全村群众的支持、信任和爱戴。陶家村去年被定为全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全村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年初发展沼气,大多数群众对此不了解有抵触情绪。陶家村妇女主任王玲、支部委员陈德安、6组组长明虎成等30多名党员干部带头建沼气。沼气建好投入使用后,群众纷纷来参观,了解到沼气的好处后争先恐后报名建沼气。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村500多户农民用上了沼气,成为全市闻名的沼气村。镇机关休干总支的吴奎树虽已70多岁,但仍发挥余热,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在他的努力下,区老促会每年为*拨付资金近10万元,扶持种、养殖户达30多户,涌现出耿全合、陈文祥等一批种、养殖大户。在他的协调下,薛集村(革命烈士薛斌家乡)终于吃上干净的自来水。通过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活动,使干部关系更加密切。
三、党内帮扶与劳务输出相结合
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党员增多,对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是一个空档,为加强对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镇党委结合襄阳区“两建三推”活动,深入调查了全镇外出务工党员的分布情况,当了解到本镇彭梁村有近300人在海南省琼山区务工时,便大胆提出在海南海口市琼山区*镇和务工党员群众教育的地方先建立一个支部,该方案得到了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如今,流动支部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外出务工党员的管理,而且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海南琼山区流动党支部的努力下,*镇在该区打工的农民达到800多人。*利民职校校长杨桂兰是我镇病退的一名机关干部,她同淅江、江苏、广东等省的劳动部门签订用人合同,每年输送学员近1000人。杨桂兰每年为困难党员、特困农户子女免除学费2000多元。
四、党内帮扶与典型带动相结合
充分发挥农村无职党员作用。高小来是我镇彭王村率先致富的一名农村党员,他通过三次艰苦创业,迈出了三大步。从炕鸡到养鱼;从300亩鱼池发展到承包3500亩的樊庄水库;从水产养殖发展到水产加工,目前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年销鲜鱼40多万公斤,加工饲料30万公斤,每年纯收入在100万元以上。20*年春,高小来投资400万元兴建襄樊市农首红薯加工厂,并注册农首牌商标。他与周边十几个村的四百多名农户签定了2000亩的红薯种植合同。合同规定:由高小来提供红薯种苗,种植农户若秋收亩平达不到1000元的由高小来按每亩千元进行补偿,同时每亩另外补助100—200元不等。20*年冬,高小来尝试加工红薯粉条。加工厂生产的粉条质量非常好,而且不含任何添加剂。因此粉条一上市便深受欢迎。老高的粉条远销郑洲、宜昌、武汉等地,连韩国的客商也经常打求购电话,产品供不应求……。富而思源,高小来近年来为周围特困户捐款捐物达20多万元,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百余户农民发展水产养殖;关注公益事业:先后资助三个特困大学生,非典时期积极捐款,此次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近万元。王国震是三王村青年农民,他在外打工数十年,由于头脑灵活,顺利完成了原始积累,2008年返乡创业,拟投资500万元建万头养猪场,现正在筹建当中。段胜颖是*社区的一个党员,他通过艰苦创业创办了*镇最大的量贩店——飞跃量贩店。20*年8月开始筹建占地30亩的*双赢波尔山羊繁养基地,总投资达100多万元。共有波尔山羊种羊450只,今年已繁育种羊300只。在他的带动下附近村民纷纷发展养羊产业。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因此,村干部在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和带领群众致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本镇的8个经济实力强的村调查发现,这几个村里都是因为有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彭王村经管站长高中山就是一名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好干部。95年,高中山在镇委、政府的支持下,率先种植从浙江金华引进的金藤葡萄,经过细心管理,96年就开始受益,亩平收入达3000多元。富而思源,高中山把葡萄种苗送给本村村民,还无偿提供栽培和送给本村村民,还无偿提供栽培和管理。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彭王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林果村,林果面积由当初的50亩扩大到如今的800亩。为便于林果销售,高中山为林果订做了包装箱,专门成立了林果销售中心,使*的桃子、葡萄、梨等林果销往西安、甘肃、河南、长沙、武汉、深圳等全国10多个省市。毛岗村支部书记王小伙在出差途中了解到黑皮冬瓜很俏销,他组织村组干部率先试种,当年亩平收入1200元。该村群众在他的带动下,纷纷种植黑皮冬瓜,使冬瓜面积达到500亩,为使种冬瓜农户吃定心丸,王小伙与外地客商签订冬瓜收购合同,由村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程营村支部书记程志强是位头脑灵活的村干部,由于耕地较少,每年的收入也很有限。于是他便在农闲时在集镇上搞屠宰生意,年收入在3万元。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工资少的矛盾,而且带动本村5位村民共同发展屠宰加工。在*,象程志强这样率先带头致富的村干部还有很多。
五、党内帮扶与专业协会引导致富相结合
*镇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水稻生产,水稻产业逐步成为全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家一户的生产格局已经不能形成规模,加之品种落后、品质差,导致水稻销售不畅,效益不高,卖难现象制约着水稻产业的发展,影响稻农增收。2005年初,由*农技服务中心牵头,成立*农业新品种推广协会。水稻协会围绕“服务稻农”这个中心,利用冬闲时节进行技术培训;春耕前种植信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签订定单;夏季指导稻农进行田间管理、除草施肥;秋收时联系客商,组织收购,形成选种、种植、销售一条龙服务的经济合作组织,改变了过去稻农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做法,体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等”和“民有、民营、民管、民享”的原则和特色。水稻协会通过有效服务赢得了全镇稻农的信任,到20*年底,参加水稻协会的会员达到120人,与农民签订单1000余份,优质稻面积8000亩。协会组织的不断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水稻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