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引言
1997年,为了支持中国高校进行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大型主机技术知识在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IBM向包括我校在内的四所中国重点高校捐赠了四台IBM大型主机,用以支持大型主机课程的开设及大型主机技术的研发。虽然大型主机已在全球金融、大型制造、航空等领域占据绝对重要地位长达四十余年,世界上也有约150所高校开设了大型主机的相关课程,但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却仍是一片空白。
作为首批参加IBM大型主机合作项目的高校,我校一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不断探索和研究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2 大型主机课程的主要特点
大型主机自1964年问世以来,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始终以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著称。然而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稳定性及可靠性的背后正是软、硬件系统的复杂性。如何将大型主机庞杂的软、硬件技术梳理清晰,并以此为基础建设符合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现状的课程体系,成为大型主机教育开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大型主机主要软、硬件技术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型主机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1) 基础理论相通
大型主机技术的基础理论在目前高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中基本都有讲授,如“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原理”及“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中,大型主机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许多基础理论和技术都是由它奠定并发展而来的。
(2) 应用背景复杂
大型主机主要面向企业级用户,应用规模通常都非常庞大,如全球化的银行金融系统。如何让学生理解如此庞大、复杂的应用背景,对于大型主机技术教育而言是一个难点。
(3) 应用技术独特
虽然大型主机课程在基础理论方面没有任何特殊性,但其应用技术却是非常独特的,与许多目前“流行”的计算机系统大相径庭。例如:大型主机常用的操作系统并不是常见的Windows或UNIX,而是专用的Z/OS;相应的文件系统、操作方式等都有别于我们常见的计算机系统,这样的“陌生感”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4) 实践要求较高
大型主机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大型主机技术的技能,所以在实践方面要求较高。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金项目:(1)国家级教改项目“大型主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教高司函[2006]239号)。(2)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60037)。
(5) 课程门类众多
大型主机的软、硬件环境复杂,相应的技术课程也是门类众多,学生要具备基本的应用或管理能力,必须同时学习多门课程。理清这些课程与学生培养方向的问题,是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3.1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做好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必须明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总结我校十余年的经验,我们认为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软件开发能力、软件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经验,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从事大型主机软件开发、适应软件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应用型国际化高级复合型IT人才”[1]。
3.2 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要结合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所以在制定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时,我校积极与国内及国际的大型主机开发及应用企业合作,例如IBM、花旗软件、武汉钢铁集团、中国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及目标方面充分征求这些用人企业的意见,并结合高校现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如图1所示。
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主要培养基于大型主机的应用软件开发人才,而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则主要培养与大型主机系统相关的管理人才。
3.3 大型主机课程的分类
根据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可以将大型主机课程分为三类:
(1) 理论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相关的软、硬件理论基础,如:大型主机系统导论。
(2) 应用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基本操作、使用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大型主机应用技能,如: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
(3) 专业技术课程
面向大型主机人才培养方向,主要介绍各方向所需的专业技术内容。例如:应用开发方向的“COBOL语言程序设计”及系统管理方向的“作业管理子系统JES2”。
(4) 业务基础课程
要培养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还需要使学生对相关的大型主机应用的业务基础有所了解,例如面向金融信息化的“金融基础知识”。
其中,理论基础与应用基础课程对人才培养的各方向是相同的,而专业技术及业务基础课程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来进行设置。
3.4 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
为了达到大型主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时,必须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需要:① 满足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②达到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③切合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④符合大学教学规律;⑤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以上原则,并参考国外先进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我们提出了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所谓主线式,就是指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实现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技术及创新能力为主线。而模块化则是指将不同培养方向的课程系列化,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基本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由于现行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上覆盖了大型主机方向所需的基础理论,所以我们并没有专门增设基础理论课程,而是将本科生进入大型主机方向课程学习的时间定在了二年级阶段。这样,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后,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型主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
对于两个主要培养方向而言,应用基础课程是相同的,如表1所示。“大型主机系统导论”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大型主机软硬件系统的主要概况、应用背景及基本操作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课程前对大型主机系统有一个概况性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对大型主机系统的整体认识。而“大型主机操作系统基础”则主要介绍大型主机的操作系统基本功能、操作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大型主机操作系统的使用、数据集的管理以及批处理作业的编写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从专业技术课程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应用开发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集中在程序开发语言以及应用开发常用系统方面,具体的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由于大型主机系统管理方向还可划分为多个子方向,为了便于学生选择,又将该方向的专业技术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两类。表3列出了这些课程的具体设置,其中前两门为专业基础课,是系统管理方向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其余课程则可以由学生根据各子方向灵活选择。
转贴于
对于大型主机应用开发人员而言,不单单要掌握大型主机应用程序开发的技能,还必须对相关业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根据目前大型主机应用多集中在金融行业的特点,我校在大型主机应用开发方向增设了一些与金融业务相关的业务基础课程,如表4所示。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巩固和提高在大型主机系列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两个培养方向均设置了3个学分48个学时的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全部为实践学时,内容来自于真实应用案例,如小型银行交易系统、税务系统等。
主线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当前大型主机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其课程体系结构灵活,可根据技术更新及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从课程设置来看,突出了“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方针。在学时分配上,实践占总学时的50%以上,并有两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充裕的课时保障。
4 实践效果及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自1997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培养,最初只是简单照搬美国北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向也只有大型主机应用开发。1997至2002年的六年时间里,经过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国内大型主机行业需求,我校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相关课程,并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新的课程体系。6年来,共培养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本科生222人,除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的94人外,86人进入IBM、花旗、EDS等世界五百强企业,直接从事大型主机相关开发及管理工作,42人进入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等国内金融企业及软件开发企业。
在确立了大型主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课程大纲、教材、实验手册及多媒体课件的编写和制作工作,目前已经有4门课程获批为教育部“IBM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通过企业交流、毕业生跟踪等途径,我们对本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从IBM、花旗等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我校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毕业生具有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上手快以及所掌握的实用技能水平较高等特点。而毕业生也均反映,在校学习的大型主机课程方向明确,设置得当,贴近实际,兼顾了理论性与实用性,为他们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总结
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型主机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性问题。我校根据多年相关教学经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主线式、模块化”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结构灵活、方向明确,符合大型主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下一步,我们还将从“文理交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丰富大型主机专业培养方向等方面入手,继续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及实践,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大型主机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跨学科 水产英语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背景及发展状况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教育领域是跨学科研究的基地,跨学科研究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已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外语跨学科研究是近年来外语教育领域里讨论的热点。首先我们要清楚跨学科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超越学科门类的研究方式,加强对问题的整合性探讨和研究。目前,先进国家一些有前景的新兴学科都基本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就其深刻性和广阔性而言,跨学科研究本身充分体现了现代科学探索的一种新范式研究类型。英语+专业跨学科外语人才是一种新范式的研究人才,既精通外语又具备专业知识,证明了不同学科1+1>2的跨学科威力。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较多成功的研究和经验,特别是外语+其它专业的复合研究,出现了跨学科、跨专业和复合型等,比较注重外语能力训练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以英语+水产+贸易复合人才培养为例,国内水产品出口贸易人才一般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类和和外语类专业人才,缺乏既熟悉水产贸易规则,又精通外语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外语跨学科研究是针对跨学科外语人才培养的机构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手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形成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专业,进一步促进外语跨学科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2 构建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设定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至关重要。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校为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而制定的,有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应有相对应的培养模式,也就是说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方法,因此培养目标的设定和修改是由社会需求与教育理念共同完成的。社会需求是直接的、朴素的目标型要求,人才培养质量是体现在其能力结构的合理性。教育理念是受教育条件和教育规律制约的。只有在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才能科学地规划出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定位准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互相有效性主要包含时间和程度的影响是同步的、是双向的。一方面,培养目标被确定以后,就有相应的培养模式被实施,这在相应时间上和程度上都是合理的、理想的。另一方面,培养模式实施后就会得到培养结果,再经过社会实践和检验反馈到培养基地——学校,从而影响并形成新一轮培养目标,这是目前人才培养的普遍做法。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之间的同步关系,对加速培养高级人才起重要作用。
水产贸易英语专业一直致力于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力图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方面有所突破。通过结合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状况和专业人才核心技能对本省、市区的辽阔海域资源的了解和企事业单位及外资企业的调研,形成了科学合理,符合社会要求,具有高校教育特色,充分反映我校水产贸易英语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使水产贸易英语专业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方面走在改革的前列,为高校外语跨学科类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借鉴。
2.1 技术路线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外语跨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强水产贸易英语人才培养,我们与大连大、中型企业进行深入的沟通和协商,建立实习基地,签订双向培养协议,协议内容包括:明确学校和合作方共同开展合作教育和所负责任及义务;双方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共同开展产学合作教育研究,互派教师;合作方提供学校相应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习基地;学校优先推荐订单班学生到合作方单位就业。同时,我们还组建以合作方的性质和项目内容命名班级,成立有合作方代表和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组不断进行适时论证和研究,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模块。培养方案中要体现产业文化及企业文化培育、市场与营销、对外贸易与管理以及行业英语等。
2.2 创新思路,加强实践技能培养
从学生一入学起就对他们进行双重身份的意识灌输:既是学生(student),又是模拟企事业单位的员工(staff),教给学生岗位指向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角色转换,从而突出岗前培训、毕业即能就业的总目标。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五个重点:教学目标(target)、教学任务(task)、示范教学(teaching)、实训实操(training)、技能测试达标(test)。
创新目标研究将对水产贸易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理论探索和支持,5T模式运用于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水产贸易英语专业“英语+水产+贸易”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英语语言为载体,重点强化与英语相复合的专业知识和区域经济特色的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规格、学生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模块化课程体系;CDIO
作者简介:冯勇(1975-),男,吉林延吉人,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杰(1952-),男,陕西汉中人,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江苏 南京 21006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880133)、南京工程学院教改重大资助课题(课题编号:JG201001)、南京工程学院教改一般资助课题(课题编号:JG201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54-03
“卓越工程师”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一、国内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1.国外培养模式现状
较多欧美高校的工程教育比较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及其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这对我国工程类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美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实行的是注册工程师制度。该制度可有效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水准和道德水平,实现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管理。只有具备相应的资格才能去相应专业的工程师岗位独立执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注册工程师,要经过三个阶段:首先,需要接受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然后,参加由美国工程与测量考试委员会组织的工程基础考试;最后,需要在实习工作中积累四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再通过相应组织安排的工程实际和原理考试就可以成为正式的职业工程师。
德国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则采用一边在企业接受培训、一边在学校接受专业的职业教育。这种形式的教育模式被称为“双元制”教育。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订。学校的任务是在服从企业培训要求的前提下实施普通和专业教育,深化企业培训中的专业理论。经过这样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宽而深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整体联想的思维结构、综合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2.国内培养模式现状
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一贯采用以教师、课程、课堂为中心。学校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材内容、统一的上课形式和统一的考试办法,教师满堂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此外,学生在校期间实习时间少,一般是一学期一至两周的实习时间,学生动手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这样严重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的工程教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高校尝试对专业课程进行大量的教学改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朝多样性及目标性转变,课程教学逐渐开始尝试注重学生的技术素质和非技术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如清华大学“SRT”计划、上海交通大学的“团队合作性教学”、教育部主导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等。
从国内工程类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来看,影响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培养的主要问题如下:
(1)工程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学生素质结构难以适合企业需要。企业十分注重的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未能通过高校教育得到有效培养和形成。
(2)高校与企业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现有工程教育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工程训练,工科学生实践和设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解决途径及方法
(1)具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资质的工科高校应明确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并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课程体系为基础,从整个专业建设的高度进行课程体系的全面建设。
(2)应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基础蓝本,按照“现场工程师”需要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强调教学内容“体现专业方向、强化工程实践”、课程设置便于理论和实践教学“独立开课、同步推进、相互支持”的原则构建分层次进阶式实践教学结构体系。
(3)在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满足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向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一刀切教学形式向因材施教、发展个性转变以及智育教育为主向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转变。
二、CDIO项目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
南京工程学院是由原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本科院校,是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首批入选高校、教育部CDIO教育模式首批试点高校。近年来,学校为适应新形势下工程人才的培养趋势,确定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根本的办学方针,科学规划、分类发展、打造学科品牌,促进了学校更加科学地发展,更具特色地发展。
其中,机械工程学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机械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按照“降低重心、适宽口径、突出应用、强化实践”的思路,引进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借助模块化设计方法,构建出了由“一条主线、两根支柱、三个模块、四块基石、五种素质”支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强化工程能力为特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 软件 设计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是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在技术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软件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导致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而大批IT企事业单位却难以招收到适用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并能够直接使用的实用型软件人才,调整与革新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首要问题。下面结合我院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专业特色,提出对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若干看法。
1 软件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1.1 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使学生了解软件开发流程,了解现今软件企业的最新开发方向,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关键在于软件技术专业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建立实训平台,全面发挥校内外实训平台的作用。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共同开发课程项目为原则,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聘请有多年项目开发经验的软件工程师现场讲授开发经验,让学生尽快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技能,适应软件企业的要求。
1.2 根据软件技术专业岗位群建立课程体系
通过对各类型软件企业的调研,了解软件行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软件专业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软件设计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大致分为:软件界面设计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Java平台开发工程师,.NET后台开发工程师,WEB网站开发与维护,软件实施与维护工,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设计师,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师。工作岗位对工作能力在理论上要求掌握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等相关设计软件,熟悉DIV、CSS、javascript语言,熟练掌握数据库原理,熟练掌握SQL SERVER,熟悉MySQL,熟练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Java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熟悉软件工程、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软件设计的方法和技术,熟悉.NET架构和J2EE架构等。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来建立课程体系思路。
2 软件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2.1 跟踪主流技术,按照技术方向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软件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面向的对象是三年制的专科学生,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采用5+1的教学模式,即五个学期的校内教学,1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训。又将五个学期的校内教学设置成4个学期的基础教学,1个学期综合项目实践。在4个学期的基础教学过程中,除了公共基础课学习之外,主要学习Java和.NET两门编程语言,应用这两门主流语言开发基于Windows、Linux等平台的应用程序。在1个学期综合项目实践中,根据学生四个学期的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将软件设计专业化分为JAVA和C#两个方向,模拟企业软件开发流程和项目管理,选择实际应用项目分组进行软件开发。在1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训,组织学生到企业典型工作岗位参与实际工作,巩固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
2.2 按照能力递进规律确定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成长规律,按照职业能力逐步递进培养的原则,将主要课程体系划分为3个递进式阶段。第一阶段开设Java、C#主流编程语言的课程为技能积累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编程技能,使学生熟悉软件的开发流程及工作环境,能满足工作岗位上的一些简单要求。第二阶段开设JSP、ASP基于B/S、C/S架构开发程序的课程,此阶段为能力发展阶段,该阶段把第一阶段的基本技能融入到新的技能中,实现了能力的整合,形成了更高一级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基本上达到了岗位能力要求。第三阶段开设基于企业级开发技术的SSH、N层架构等程序开发的课程为综合实践阶段,该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开发实际项目,实现广泛的能力整合和迁移,形成关键能力。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保障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课程体系建设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我院软件技术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欠缺企业实践能力,因此在师资队伍与提高方面,要制订一系列的目标和规划,具体涉及到:鼓励教师进行学历水平提升,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外出进修学习获取相应资格证书;推荐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加强企业实践经验。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been clear: about 50% of universities in the country are gradually changing to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emphasize "appli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located in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with hands-on ability and high-quality, and the main way of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is to improve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modules through setting the project-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following aspects should be done: locating the goal of personnel training, setting the project-oriented curriculum system and constructing double-certificated teachers.
关键词: 应用型;项目化;课程体系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project-oriented;curriculum system
中D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208-02
0 引言
高等学校的改革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与行业发展需求需求相适应,与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相适应。因此,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要进行改革创新,部分院校的研究性培养模式由原来的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型。在以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同时要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课程体系的设置。所谓课程体系,就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不同的课程类别进行排列,课程门类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么样的知识结构。
1 应用型本科院校政治学与行政学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学分的比例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最早开设在研究型大学里,而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科学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所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倾向于偏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专业课学时的设置中,基本都是纯理论教学,没有课内实践;而在集中实践环节,多数高校的实践学分站总学分的10%左右,表1是中山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①,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7.8%。应用型本科院校里面,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加强实践性,技能型课程体系建设。同时相应的增加实践课教学的学分的比例,表2是齐鲁理工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15版)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22.22%(不包括课内实践学分)。但是由于目前高校“双师型”师资缺乏和部分高校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虽然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基本还是倾向研究型大学课程体系的设置。
2 政治学与行政学项目化课程体系设置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就要加强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训练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化,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每个项目下设有项目目标、项目引入、具体学习任务、模拟实训、拓展阅读、案例分析和思考练习等环节。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国内有些高校在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上设置基层治理和行政管理实务两个方向的课程,而每个课程的具体项目设置如表3所示课程。
3 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项目化课程体系顺利实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加强以下措施:
3.1 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时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受到教育思想观念的选择和指引。应用型本科应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紧密联系行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应的职业能力要和行业需求能力对应,要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建设,通过项目化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技能的训练,来实现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3.2 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师资建设
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在项目化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中,同样也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是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就要大力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大力提倡专职教师利用寒暑假去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
3.3 加强项目化课程体系教学基地的建设
为了保障项目化课程体系顺利开展,必须要加强项目化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类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中,要考虑实习基地的建设的全面性和发展性,还要考虑实践基地与当地的政策经济发展密切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中,加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建课程,共派教师,共同开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为项目化课程体系顺利实施提供更好的实习平台。
注释:
①http:///zh-hans/node/2839。
参考文献:
[1]王静茹.构建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集中实践环节教学体系[J].教育现代化,2012年2月(上半月):168-169.
[2]丁瑞雪.浅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J].理论观察,2015(10):112-113.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体系;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17-02
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是知识体系的快速淘汰与更新。连接社会与个人的知识传递的桥梁――大学,越来越无法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接轨。一方面,社会缺少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方面,大学培养出的人才却无法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明显无法追赶知识更新的步伐。电子商务这一新兴行业的知识更新速度较传统行业更快,如何改变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构建规则,让学生所学即社会所需,就显得更为急迫。
一、传统课程体系的构建规则
传统的知识沉积与传递的方式,是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一个不断循环递进的过程。由社会实践总结出有体系的知识模型,并进入大学课堂,往往需要3~5年,或是更长的时间。
在符合教育部对专业建设基本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实践的长期观察,综合考虑本学校的基础条件和特色,结合专业团队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来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是大部分院校的常规做法。
专业教学计划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专业课程群。在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的过程中,基础课程群由国家教育部规定要求的司政、外语和本学科所需要的通用基础课程构成,知识结构稳定,内容更新度低,会基本保持不变;专业基础课程群由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理论课程构成,知识构成相对稳定,内容会随行业发展有所变化,受专业发展和专业方向的设定,会做适当的调整;专业课程群与社会当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对接,内容更新度高,调整力度最大。
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调整,既需要有前瞻性,也需要有稳定性。通常,一版新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会稳定一个教学实施周期(通常为四年),再根据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更新状况,做新的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是影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从才两个不同的方向上,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会有很大的差异。另外,教育部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专业团队中教师的来源及其知识结构体系,本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学校的整体特色定位,以及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和能够获取的外部资源,也都是影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因素。受上述因素的制约,又缺乏必要的内部变革动因,大多数高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多年不变或变化很少,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较为严重。
二、应用型与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区别
基于不同的应用目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也是不尽相同的。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的研究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和技能型应用人才。由于我国近十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将大学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很多原有的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在全民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仅培养精英式的研究型人才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教育发展的要求,必然有一些学校要向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转化,以满足社会对相应人才缺口的需求。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与之相对,研究型人才是指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法、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领域事研究工作和创新工作的人才。显而易见,二种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全不同,培养的路径必然要有差异,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应该具有针对性。
三、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
近十年,电子商务行业飞速发展,领域知识快速更新,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概念和理念日新月异。行业的发展冲击着传统的教学体系,面对社会上极大的专业人才缺口,大学培养的人才却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固有的课程体系建设周期,以及教师知识的更新速度,都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兴的理念和模式,还处于不断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体系。从业者通过实际的业务处理,构建着个体化的认知结构,这些知识散乱且存在不确定性,无法传承。学习者获取这类知识最适合的方式,不是从课堂的教学中得到,而是由参与项目来感知和体验,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
新的应用技术快速更迭,行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跟随技术的变化而不断自我调整,并经由企业内部的业务调整和培训而快速转换。这种方式不适合于大学的教学过程,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更新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教师的培训和自我知识更新速度也无法与企业技术人员相比,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无法匹配的矛盾十分突出。
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影响显而易见,行业发展的快速与知识沉积的缓慢形成巨大的反差,课程体系建设的滞后,使得课程传授的目标不是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而是专业基础知识,这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的达成。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分析
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衡量的标准,就需要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建设与行业发展现状相匹配。电子商务专业是新兴专业,是商务管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即可以培养面向电子商务业务策划和运营的人才,也可以培养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和开发的人才。培养路径的差异,决定了课程的设置和培养方式的选取。
构建基础课程群时,课程主要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教学的要求选取。考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适、够用”的原则,内容以满足后期学习为目标,可考虑适当降低课程内容难度,通过增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场景来提高学习的兴趣,着重强调知识与应用的有机结合。
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构建,既要考虑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与方向,也要考虑课程内容的选取,以及前后续课程之间的连续性。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和进入专业的大门,着重强调专业内容的认知和专业思维的建立。电子商务专业面对的行业应用领域宽泛,这就要求专业基础课程群不仅要有专业性,还要有一定的宽度,以适应后期学习的需要。合理选择电子商务专业所需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和业务基础课程,并注意两类课程内容的融合,是建设基础课程群的难点,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所学大多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因此可以在课堂中增加实际产品的使用和分析,通过加强学习体验,来解决这一问题。
最关键的问题是专业课程群的构建,其课程内容既要能够与前修课程相关联,又要与社会新兴的知识相一致,还要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面向某一特定方向,培养具备特定技能的合格的行业从业人员。目前很多院校尝试通过加强课程实践和增加实训环节,来解决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问题,但由于学校设施和教师能力的局限性,所传授的知识与真实的行业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通过动态调整专业课程群,加上校企合作、项目运营、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可以有效提高专业课程阶段的教学效果,达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根据培养的方向,设置成多个群组,例如面向安卓应用开发的方向,主要学习java和页面的处理技术,而面向网店运营方向,则主要学习运维和网络营销的相关工具与方法。理论讲解、案例教学和课堂上的虚拟项目,虽然有助于学生理解,却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这些知识。可以通过与企业共建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分为校内和企业两个部分完成,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会到企业从事某一方向的实际工作,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也可以在校园内组织学生建立创业团队,实际开发或运营特定的项目,通过实际运营来发现知识的短板,并在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对于一些行业内新兴、急需的技术,也可以引入具备良好课程训练体系的专业培训机构,来弥补学校课程建设上的不足。
五、总结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对专业展方向有良好的认知,对学生学习兴趣有正确的引导,对校内外各类资源有高效的整合,才能够实现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课程建设的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实施者,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够跟上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实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传承。
参考文献:
摘 要:根据快递人才供需情况,本文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快递物流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快递行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在综合分析快
>> 应用型本科快递物流管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地方财经院校应用型本科税收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新建民办语言类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构建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应用型本科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军事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办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定位与课程体系研究 财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工程应用型汽车电子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嵌入式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课程体系构建探讨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下的力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网易财经.快递行业人才需求量大增月薪涨至5000元起.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出台、2015年快递年业务量将达到61亿件上
作者简介:肖玉徽:海口经济学院、海南物流快递研究中心,讲师、硕士。(1984);梁维意:海口经济学院、海南物流快递研究中心,讲师、硕士。(1971);汤炎非:海口经济学院、海南物流快递研究中心,教授、博士。(1963)
关键词: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6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改革的深入,经济与金融行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增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金融是经济学研究领域应用性强的分支,融合经济学与金融学的学科理论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在行业人才需求和学科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的增设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试点开办经济与金融专业。至2015年,我国已有18所高等院校正式开设了经济与金融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相关研究还很少。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发展历程
2006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批试点招收经济与金融专业本科生,2007年正式_始招收第一批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这标志着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建立并进入试点招生阶段。在建立之初,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代码为020120S(S表示少数高校试点目录外专业),归属于经济学科(02)经济学类(0201)[1]。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第一届学生毕业。据统计,2011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就业率达到了100%[2]。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试点的成功,加之国内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创新经济学与金融学本科教学,教育部开始在各高校逐步推开设置经济与金融本科专业。与此同时,教育部对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位置也进行了调整。在2012年的新目录中,经济与金融专业进行了细微的调整,虽然还是属于经济学科门类,所授予学位还是经济学学士,但是从经济学类调整到了金融学类。这一调整,表明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培养应偏重于应用型更强的金融学。
目前,我国虽然已有高校12所高校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各高校正处于经济与金融专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尚未在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方案等方面形成共识。因此,有必要参考清华大学试点办学的经验和国外经济与金融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的成果,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构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清华大学是我国第一所设置经济与金融专业的高校,2007―2011年间,教育部未批设经济与金融专业。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上处于先试先行的地位。因此,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探索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经济与金融专业招生是文理科兼招,学制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在培养目标上,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与金融学理论和方法,具有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国情,能够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实际问题,有较高的中英文沟通能力,未来能够从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金融机构、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经济分析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采用“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通识教育学习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在课程体系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分为三大课程模块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相关课程。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均需修读。第三学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专业课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原理(1)、经济学原理(2)、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金融学原理、信息管理导论;专业必修课一共8门,为中级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1)、公司财务、公共财政学、投资学和货币银行学。专业选修课需修够27学分,学生可以在经济统计学、国际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博弈论、金融数据库、计量经济学(2)、发展经济学、经济控制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学专题研究、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金融学专题研究等课程,或在经济学院其他专业、甚至其他学院的课程中选修。
2007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本科培养总学分不低于170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不低于140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在学分的分配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40学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1学分,专业相关课程6分,其中专业相关课程又可以分为专业基础课(1分),专业必修课(23学分),专业选修课(27学分)。从学分的配比上,可以看出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强调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均衡,专业基础课、必须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占比也相差不大,这体现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经济与金融专业学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培养原则。
总体而言,清华大学2007级经济与金融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出在宽广的知识面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理念。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中包括了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的核心课程,在选修课中,不仅开设了众多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学生还可以跨专业和跨学院选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其他高校进一步结合学校特色建设经济与金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提供了借鉴样本。
三、国外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一)曼彻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曼彻斯特大学是英国会计与金融学研究和教学最好的大学之一。该校的社会科学学院和商学院联合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学制为三年。课程教学采用讲座、教程和研讨会相结合的形式。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包括考试、完成课题项目以及论文报告。第一年的课程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通识性教育,同时开设会计和金融学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开展第二、三年的学习和研究做准备。通过第一年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方向,金融经济或会计金融。第二年的课程主要是金融学与经济学的专业课程,难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主要课程包括金融学基础、中级管理会计、金融市场与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概论等。第三年开设公共部门会计、审计、公司财务、信息系统案例研究等。从曼彻斯特大学经济与金融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在突出培养学生国际化的商业思维和视角下,该专业更偏向于金融学理论知识,尤其注重会计学相关理论与实务能力的培养。
(二)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布里斯托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培养期为三年。该校经济与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注重数理统计分析在经济和金融学中的运用。该专业要求学生在第一、二学年修读至少一门经济学课程,第三学年至少修两门经济学的课程。从该校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该校在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来解决经济和金融实务中的问}。
(三)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南安普顿大学经济与金融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掌握经济学的原理与分析方法,强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南安普顿大学的经济与金融学专业学制为三年。在第一、二学年开设课程,每学期四个课程模块,一年共八个模块。第一学年的课程均为必修专业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分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第二学年的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程构成。必修课程为微观应用经济学、投资组合理论与金融市场,选修课包括计量经济学概论、统计学理论等。第三年,学生自选课题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相当于两个课程模块。从该校的专业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在第一学年注重教授学生经济学基本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手段的训练,第二学年则促使学生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深入学习,掌握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数学分析工具。在此基础上再开设投资组合与金融市场,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工具来认识和解决金融学问题的能力。
(四)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
兰卡斯特大学开设有金融与经济专业(Finance and Economics),学制为三年。兰卡斯特大学该专业的学生可以从第二学年开始,转入会计与金融专业学习。课程教授采用讲座、团队合作、个别指导、讨论等多种方式。该校在专业课程开设上,第一年必修课包括会计和金融学概论、经济学原理、经济定量方法,注重为学生打下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的学科基础。第二年的课程以金融学和会计学的课程为核心,必修课包括金融学原理、高级金融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估值、管理经济学、商业和国际宏观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学概论,学生还需在会计审计信息系统、金融会计原理、商业决策管理会计三门选修课中选修一门。
第三年的必修专业课程包括企业融资、投资学、国际金融管理、计量金融学,这些课程是是对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学生还需在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宏观货币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广告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工业组织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商业学中选修4门。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兰卡斯特大学对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以金融学的课程为核心,经济学的课程作为铺垫或拓展,始终贯穿了经济数学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训练。
国外开设经济与金融专业的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各有特色,但总体而言,又有共同之处。在这些学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都是以金融类和会计类的课程作为核心,辅之以经济学的课程,用经济数学或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将这些课程加以贯通。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经济学原理的基础上,注重教授金融学理论,强调提高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金融问题的能力。
四、我国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当前我国高校的经济与金融专业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亟需建立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学校经济与金融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广泛经济学知识和金融学理论,并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和金融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参考清华大学和国外高校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经验,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建议采用“经济为基,金融为核,计量为法”的基本思路来构建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
“经济为基”是指以经济学的核心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经济与金融专业属于经济学科,是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性学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是金融学发展的源泉。因此,培养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人才,首先应该使其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设立经济类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具体设置课程上,可以在不同学期开设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
“金融为核”是指在专业课程的体系中以金融类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金融问题的能力。经济与金融专业从开设之初归属于“经济学科(02)经济学类(0201)”到2012年调整到“经济学科(02)金融学类(0203)”的这一变化,也表明经济与金融专业应以金融学的课程为核心。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根据教育部规定的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金融类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
“计量为法”是通过开设计量经济类的课程,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经济与金融问题。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数学工具的运用。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能,才能更为科学的认识和分析经济与金融问题,在投资实践中发现规律,进行决策。同时,计量经济学也是将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融会贯通的重要途径。而计量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习,需要以高等数学为基础。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开设相应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如经济数学、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等。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下,依据“经济为基,金融为核,计量为法”的基本思路,可以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三大课程模块组成的经济与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是为通识教育服务,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素质,包括政治理论课、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专业课程模块是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组成。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类的基础课程,如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核心课以金融类课程为主,如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保险学等。专业技能课以经济计量类课程和金融实务训练为主,如计量经济学、经济数学、金融数学、商业银行实务、投资理财实务等。商业,专业方向课程是根据学生兴趣和结合社会需求,来细分的专业方向,如会计金融、金融经济、证券投资等,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理论和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2012.
[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D],2011.
[3]教育部.教高[2013]4号,教育部关于公布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附件:2012年度经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2013.
[4]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07级本科生培养方案.2007.
Study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Specialty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AN Guang-wan,ZHUANG Ping,YU Tao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3,China)
关键词 物流管理 应用型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17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gmatic Talents
LI Hu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demand of logistics talent continues to increase. Many training units set up logistics major. However, there's a gap betwe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actual needs of enterprise. Based on analysis of pragmatic talents training, a solution is proposed on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gmatic talents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Then safeguard measures are presented on the aspect of training mode selection to ensur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pragmatic talents.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gmatic talents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solution
2000年教育部批复北京物资学院开办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以来,我国已形成覆盖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全系列的教育体系,到目前为止,全国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有一千多所,每年物流专业毕业生达到几万人,但从近几年物流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的情况看,一方面用人单位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一方面物流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已经就业的学生由于实践能力不足无法较好地适应岗位工作,进而频繁跳槽。①究其原因,大部分人才培养单位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方面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但由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导致物流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的需求错位,因此系统构建及有效实施实践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是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
“应用型”主要指人才培养单位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能迅速适应社会需要。毕业生重点是面向生产一线,对应用知识要求较高的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②具体培养目标应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落脚点是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应以知识的应用为重点。
其中,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突出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要从过去以学科为中心,片面追求理论系统性、完整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二次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与行业、用人单位合作,共同设置课程体系,根据行业需求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上应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把以注重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专业设计能力、职业行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③教学内容设计上,必须保证学生既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又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分三步走:基本原理的课内讲授,校内实验、训练及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选择上应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可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法、研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或分组操作)、启发引导、模拟训练、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特别是要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和产品作为载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2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应强调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整体优化,将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及第二课堂通盘考虑,以素质教育为前提,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更新教学内容,建立课程模块,培养方案要课堂、课外统筹兼顾,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真正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在保障基础的前提下压缩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时数;将实验、实践教学单独组成一个模块,分解到各年级,强化实践,使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提高。
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抓起,以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和落脚点,以培养适应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兼顾学生长远的发展和就业的现实需要。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应以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充分调研行业发展情况、行业岗位及岗位成长目标的基础上,对岗位工作内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岗位能力需求,进而理顺课程内容与能力培养的关联,最后形成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④
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3.1 物流专业初次就业岗位及成长岗位定位
物流专业就业行业及岗位主要包括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仓储业务为主)、制造企业物流部门、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及其他企业及岗位。
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中:
初级岗位:物流市场开发、仓库管理、车辆调度、物流信息处理、客户关系管理、行政管理等;
成长岗位(2~3年):市场部主管、仓储主管(经理)、运输主管、分公司(办事处)经理等。
制造企业中:
物流部门初级岗位:物流计划员、统计员、仓库管理员、物资采购、运力采购、供应链专员等;
成长岗位:物流部主管、仓库主管、物流外协业务主管、供应链主管等。
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中:
初级岗位:仓储管理员、车辆调度员、物流信息员、客户管理员、供应链专员等;
成长岗位:物流中心仓库主管、运输主管、配送部主管、供应链主管等。其他企业岗位有货代业务员、货代公司操作员、快递业务员、快递公司仓储员、客服人员、信息处理员等。
3.2 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分析
通过对典型物流企业、物流岗位的调研,可以得出下列物流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
业务开发的工作过程:寻找、筛选目标客户客户及业务评估递交物流方案书客户确认会同运作部门进行实施确认签定物流服务合同资源准备(计划履行合同)。
运力采购的工作过程:明确需求分析需求和供应市场编制采购计划询价和报价分析认证确定供应商谈判签订合同关系维护评价采购工作。
仓储的工作过程:接收入库(出库)指令货物接运前的准备货物接运审核订单与进货单货物或商品检验接运信息的处理储位的规划管理货物或商品上架储存储存环境条件的管理控制盘点盘点结果的处理系统确认。
分拣的工作过程:接受订单商品订单资料分析确定拣货作业方式制作拣货作业单据安排拣货作业路径拣货作业人员安排货物拣取分货系统确认。
配送的工作过程:领取装车单与配送单据点验单据按单清点货物装车作业 按路线进行配送配送异常信息反馈领取并审理验收单据返回验收单据。
运输的工作过程:接收指令调度车辆提货在途跟踪收货安排费用审核。
合同维护与修改的工作过程:新客户合同登记合同归档按月对登记文件进行查询,看是否有需要续签合同通知客户续签如果客户提出新的需求,对需求进行处理完成续签或终止合同工作。
关务工作的工作过程:接到报关资料及报关指令根据运作的具体产品情况配合海关完成产品的清关流程反馈清关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海关临时要求协调海关处理相关问题。
商务工作的工作过程:接到客户业务信息录入订单根据业务需要生成不同合同根据合同拟制打印相关单据传递相关单据到关务部和物流配送部并发出相应操作指令搜集运作中的相关信息并反馈客户协调客户及公司处理异常问题配合财务完成与客户的对帐工作跟催账款的回收。
客户服务的工作过程:①接受客户需求订单录入信息系统订单实施的组织和监督对配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跟踪处理协调客户关系,进行投诉处理对问题处理的情况进行记录和反馈;②客户服务指令确认(仓储、运输、配送、综合)录入信息系统分单应收费用审核回单确认电话回访。
3.3 岗位能力分析
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分工,物流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差别主要体现在岗位工作内容上。物流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岗位工作知识储备、信息的搜集及处理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基础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具体能力要求如下:物流市场开发能力、仓储与配送运作能力、运输的组织与运输流程优化能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运作的能力、(国际、国内)货物运输业务运作能力、设计物流项目方案能力。
3.4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方案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充分调研物流工作岗位的基础上,以工作岗位任务及能力要求为基础设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得出如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方案设计。
工作岗位属于普通第三方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物流部门、连锁企业物流中心(物流部门)。
工作任务包括物流市场营销、项目客户开发、仓储作业管理、库存管理、商品养护管理、公路运输组织、运输调度、运输业务管理、运输流程优化、运输场站规划与布置、电子商务运作、物流信息处理、国际、国内货物运输及进出口业务报关、物流项目方案设计、物流业务流程优化。
职业能力涵盖岗位工作知识储备、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基础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物流市场开发能力、仓储与配送运作能力、运输的组织与运输流程优化能力、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运作的能力、(国际、国内)货物运输业务运作能力、设计物流项目方案能力。
课程体系中基础能力培养学习性任务包括物流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训、国际物流、生产运营管理、物流调查与统计课程;核心能力培养学习、模拟性任务包括电子商务、物流营销与物流法律、仓储与配送管理、仓储与配送实训、国际货运、国际货运实训、运输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训课程;拓展能力培养学习、模拟性任务包括物流函电写作、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英语、物流综合模拟实训、采购实务与实训、客户关系管理、生产性实训、定岗实训课程。
4 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保障
(1)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培养过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应遵循需求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动态发展等指标,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证应用型课程体系顺利落地。
(2)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需要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系统推进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3)深入开展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从外聘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联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多维度合作,加强与企业的互动,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企业调研等方式同合作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及信息互通机制,⑤及时跟踪企业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过程,以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具备自更新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① 周盛世,房庆军.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6):142-144.
② 丁立.探讨物流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J].教学研究,2009(4):363-364.
③ 张凯.“四阶段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J].电子制作,2011(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