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微观经济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事业单位是指以公共社会利益的发展为目标,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产资源举办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活动等非营利性社会服务组织。由于相关领导及财务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薄弱,造成事业单位财务上的铺张浪费、单位项目建设不合理。因此,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进行、降低单位运行成本、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等式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人员需结合实际、针对薄弱环节,综合治理经管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事业单位在保证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服务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事业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单位运行经费,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事业单位经费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现状被打破,经费来源趋于多元化。新形势下,强化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可以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减轻事业单位经济对国家财政拨款的依赖性,从而使其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事业单位只有强化经济管理力度,增强经济管理意识才能更好地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规范,提升成本目标收益,优化企业管理机构进而提高经济管理效能。
二、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正如前文所述,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很长一段时间靠国家财务机关的拨款,非盈利性的特征十分明显,极易助长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许多事业单位对经济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引入专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工作不到位,经济管理水平不能得到发展。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是做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前提,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长期以来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问题极大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指导缺失导致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许多事业单位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使权利腐败现象有机可乘。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不严格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中之重,但其受行政管理的影响较大,部分单位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严格的管理程序,没有真正做到合理管理和使用。这表现在固定资产使用率过低,许多固定资产往往因不能发挥作用,没有创造出应有的社会价值而成为固定资产管理失责的牺牲品;固定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对固定资产不够重视,没有做到资源的有效节约和利用;对固定资源的监督、监察力度不够,对于固定资产的缺失、损耗现象不够重视,使相关责任人不必承担相应责任。
(三)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灵魂是财务管理,但财务管理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大,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也随之由“行政管理”转向“市场管理与行政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要面临新的外部市场环境所带来的挑战,财务状况也将面临新的风险。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灵魂是财务管理,但财务管理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大,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也随之由“行政管理”转向“市场管理与行政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要面临新的外部市场环境所带来的挑战,财务状况也将面临新的风险。
三、新环境下的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策略
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关乎事业单位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结合事业单位实际管理情况,对当前管理作出正确分析,制定良好的管理计划,为实现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高效做好准备。
(一)加大对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制度,满足社会效益是大前提,在经济活动中实现最大利益的成本最低化。把优化资源配置当做经济效益提升的突破口,为社会大众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高度重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素质的培养,提升员工工作技能,主动引入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加大单位对经济管理的的宣传制度,使科学经济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将经济管理制度完善化
为了使经济管理工作正常正规、有效地进行,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只有做到“有法可依”才能明确各部门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所在,明确规章制度,保证经济管理工作按规定正常进行;建立可靠的监督体系,对经济管理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避免重大经济损失。
(三)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化
财务管理作为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及主体,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研究方向。事业单位参与市场经济的活跃度随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增高,为适应新的新的经济形势,要对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经济管理人员要重视对财务风险的规避,加大参与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防风险意识。
(四)预算核算加强化
财务的预算及核算工作是指经济管理的开始与收尾时段。为达到控制成本、节约资金以及提高收益的目的,深入研究管理方案,制定科学预算方案是极为重要的。预算方案生成以后,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对日常支出进行详细记录。对于重大投资项目,要谨慎作出选择,集思广益多进行讨论,以保证事业单位经济收支的平衡,为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打下坚实基础,促使事业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
(五)分配管理目标的确立
分配管理是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事业单位分配管理是对事业单位内部各级部门和单位成员的收入分配。分配工作进行,要制定公平、可靠的绩效考核方案,通过对单位人员的考核进行分配。只有公平、公正兼顾到每一个工作人员,才会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为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供帮助。
【关键词】液位报警器 液位控制 计量罐
1 液位报警器的结构原理
计量罐在工作中易发生液位超高或超低、冒罐、烧损打油泵等事故,不仅造成设备损坏,而且使油品大量跑损,污染环境,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为避免计量罐液位超高或超低、冒罐等事故发生,在计量罐上安装超高、超低液位报警器,当罐内液位达到报警高度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垣平1井作为大庆油田公司一口重点井,试采公司购进2台密闭式计量罐以满足试油工作的顺利开展。UQK-01-dⅡCT4型液位报警器作为计量罐上的报警仪器在液位监控过程中起到了预期效果。
UQK-01-dⅡCT4型浮球液位报警器(如图1)由互为隔离的浮球和动触头两部分组成。(如图2)
图2 液位报警器原理图
浮球液位报警器是应用了阿基米德定律及磁力学原理。当被测液位升高或降低时,浮球1随之升降,浮球使其摆杆以轴为摆动中心而上下摆动,致使其端部的磁钢2上、下移动,通过磁力作用,排斥安装在外壳3内相同磁极的磁钢板上、下移动,另一端的动触点便在触头1-1及2-2间连通或断开。使外接的控制线路发出报警信号或驱动(停止)电动泵(执行器)等工作,从而达到液位控制目的。报警器的浮球由1Cr18Ni9Ti不锈钢制成,外壳及盖采用铜材或玻璃纤维填充的增强塑料制成,其余部分则由铜质等材料制成。报警器的动作部分与继电器的触点组是互为隔离的,因此避免一般液位报警器容易渗漏的缺陷。UQK-01-dⅡCT4型液位报警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UQK-01-dⅡCT4型液位报警器主要技术参数
图3 液位报警器安装图
2.2 液位自动报警分析
计量罐的两个计量仓室均设置有超高液位和超低液位UQK-01-dⅡCT4型液位报警器,如图4.高低液位报警器与原油传输泵的操作控制柜上(如图5)的高低液位指示灯相连,实现了计量罐高低液位报警指示和低液位连锁停泵。 2.2.1 超高液位报警
计量过程中当密闭仓内液位升至上切换位置时,UQK-01-dⅡCT4型浮球液位报警器便会发出报警讯号,提示人们将油打入另一个储油仓或者将计量罐进口阀门关闭。从而实现了高液位报警指示,避免了计量罐的冒罐及事故的发生。
2.2.2 超低液位报警
再将储油仓内液体打出的过程中,如果仓内液位达到下切换位置时,液位报警器的延时时间继电器开始延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液位持续下降,报警器触发出通断开关式信号来实现低液位报警指示以及低液位连锁停泵功能,以防止打油泵由于液位过低而烧损。
3 垣平1井现场的应用
根据多年现场的试油工作发现,对于老式计量罐为避免冒罐、罐被抽扁、输油泵空转等事故,当班工人每隔15分钟就要到计量罐观察液位,但还是时常遇到紧急情况。尤其是在气候恶劣的条件下,给工人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 还存在着液位突然移动跟踪不及时,冬季重油罐易出现冻凝等问题。为此,垣平1井的现场生产中,在密闭计量罐上安装使用了防爆液位自动监控报警器,实现了罐内液位的自动监控,不仅提高了环保施工和资料录取水平,准确地反映了每个储油仓液位动态、仓内储油情况,满足了原油动态计量、数据录取的要求;方便管理和操作运行,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同时垣平1井的试油工作达到甲方满意,得到上级领导肯定。
4 结论
(1)该液位报警器结构合理,性能良好,报警精确,稳定性好,实现了对计量罐液位的全天候监测。
关键词: 非关税壁垒;企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88-01
当前,面对依然严峻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国际商界要求促进自由贸易的呼声,各国政府逐步摈弃了传统的关税政策,转而采用非关税壁垒措施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因此,认真研究非关税壁垒,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当前我国外贸企业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非关税壁垒的定义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措施外,由政府设置的所有以保护本国产业为目的,对进口商品施加直接或间接限制的各种措施。换而言之,它是相对国为调节、管理和控制本国外贸活动而实施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目前,常见的非关税壁垒有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反倾销壁垒和知识壁垒。
二、非关税壁垒的特征:
1.灵活性和针对性
相对于必须经法定程序设立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执行的关税制度而言,非关税壁垒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隐蔽性和欺骗性
与以公开形式设立的关税制度相比,非关税壁垒往往以国家政策或行业标准等形式存在,且不需要一定对外公开,因而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一般很难被外国企业所识别。
3.难以监管性
由于非关税壁垒存在形式的多样化和不易识别性,目前不存在也不可能有任何的国际机构能够对其进行全面定义并加以有效监管。
三、常见的非关税壁垒及对策
考虑到非关税壁垒设立形式的灵活多变,我国企业在应对过程中,应力求主动,通过积极采纳可行的风险防范和运营管理策略,而非消极防御,来最大限度地回避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技术性壁垒
1.完善企业产品质量监管体制
针对当前消费者青睐安全环保型产品的市场趋势,我国企业可以参照国外相关技术法规和先进实践经验,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质量管理体制,并着力提高自身的战略管理以及运营管理水平,从而在制度支持下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生存。
2.申请国际产品质量认证
申请国际产品质量认证或获得相对贸易国的认证,可以帮助我国产品从内部攻破相对贸易国设立的非关税壁垒,成功过关入市。因此,我国企业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去申请获得国际性的产品质量认证,如欧洲标准委员会的CEN认证标准和美国UL电器产品认证等等。
3.把握最新动态信息
我国企业应当加强对国外现行产品技术标准与认证的研究了解,做到知己知彼,有备而战。同时,我国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当积极行动,搭建可靠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最新的世界贸易政策动态和相关技术壁垒的分类信息及前景预测,帮助企业及时把握最新贸易形势,并依之制定可行的对策,未雨绸缪。
(二)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以环保和维护国民健康为由制定的,旨在保护本国市场和企业的各种带有明显歧视性和针对性的技术规范和安全卫生标准,涉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和循环再利用等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绿色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开始逐渐盛行,并演变出了包括环境许可证制度、禁止进口与环境贸易制裁、繁杂的环保技术标准和苛刻的绿色检验检疫措施等多种存在形式。因此,如果不能攻克绿色贸易壁垒,我国产品就可能被逐渐清出海外市场,而我国企业也会被相应地淘汰出局。
(三)反倾销壁垒
反倾销措施最初是为了抵制国际贸易中以非正常低价出口商品的不公平行为,消除价格歧视而设立的。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日益加剧,它逐渐被贸易保护主义所滥用,成为后者限制或拒绝特定产品进口的利器。我国一直是反倾销壁垒的最大受害者,而且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对我国实施反倾销制裁。因此,如何在扩大产品出口的同时摆脱倾销嫌疑,是当前我国企业应当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四)知识产权壁垒
知识产权壁垒是指知识产权的拥有企业以保护其产权为名,通过滥用法律授予的对知识产权的独占权或有限垄断权独霸市场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自20世纪末被引入以来,因其在垄断产业和保护市场方面的显著成效,知识产权壁垒已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之一。它的主要存在形式有:第一,设立以专利权和标识权利为基础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第二,滥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三,实施贸易的“内部化”和投资的有选择性; 第四,严格限制平行进口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跨国公司开始青睐使用知识产权进行海外投资,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因而知识产权壁垒正日益成为我国以引进国外技术为主的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严峻挑战。2002年的“温州打火机事件”,以及其后出现的我国地板行业应对美国337调查案等教训都明确地警示我们,由于知识产权壁垒的存在,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能会陷入尴尬的两难局面,即要么因为使用高价专利,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失去现有的价格优势,要么因为进行耗时的自主技术开发,丧失市场开发的先机。为避免上述局面的出现,我们应尽快研究确定对抗知识产权壁垒的可行措施。
参考文献:
[1]冯宗宪,柯大钢.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壁垒-变动效应・影响分析・政策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实现危机传播管理制度化的必要方式,是建立适合各个主体的危机传播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管理机构、责任人,覆盖全面、运行流畅的一整套程序,可供选择的管理预案等内容。
理论总结与制度化选择
“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几率或者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①在人们朝着这一总体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对这一领域的介入和拓展,都是从多个方向先后汇聚进来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做简单的考察:
一是在危机管理的对象上,先是集中在军事、国防等一些专门的领域,而后逐步拓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危机管理的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逐渐从政治、军事、经济、自然灾害领域扩展到社会事件、社会心理、环境、气候、医疗卫生、文化等领域。危机管理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大,对此,伦斯曾形象地把危机传播研究称为“多样的、正在进化的领域”。②
二是在研究的侧重点方面,先是做各种局部的、断片化的研究,再逐步上升到总体的、系统性的思考。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重视对危机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而且,这一时期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一些比较大的问题上,如在危机中如何保护危机主体的安危,讨论危机组织自身的自主性、专业性、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传播沟通策略的有效性等问题。
三是经过了一个多角度、多学科背景的合力探索过程,然后有了整合诠释的理论体系。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这一阶段,多数学者在研究危机传播策略时都注意到了形象修复的重要性,于是产生了整体的“形象战略理论”。20世纪末期以来,危机传播研究在微观上研究的内容更加细致。同时更注重从宏观上增加危机传播中的内容建设,建立信息传播的应急预案。
在西方危机传播研究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斯蒂文・芬克的阶段分析理论,将危机划分为四个阶段;班尼特的形象修复理论,关注“组织在危机发生时说了些什么”,同时提出了否认、逃避责任、减少敌意、亡羊补牢和自责等五大战略方法;海瑞特的辩解策略,目的在使被指控的错误举动能获得较为正面或是中立的看法;托马斯・伯克兰的焦点事件理论,认为突然发生的和不可预知的事件(焦点事件)在促进公共政策讨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格鲁尼格和亨特的卓越理论(也被称为“优化理论”)。
近年来,库姆斯的“情景式危机传播理论”受到研究者的较多关注。这一理论的突破,在于重视和注意到不同危机之间的异质性,以及危机发生时特有的情境背景,从而使得危机决策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库姆斯将所有的危机总结归类为受害者型、意外型、可预防型三大类共13种具体类型,将反应策略分为否认型、弱化型和重建型三大类10种具体类型,两者相互对应,即可确定每次危机的具体反应策略。
以上的这些理论源头,最终都汇集到了危机传播中来,并经过整合逐步向较为完整的危机传播管理理论体系发展。这些理论准备,在思想认识层面为危机传播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也促使各国政府将之应用到实践当中,逐步在各个行业、各个层级建立起了制度化的危机传播管理方案。
实践发展与体系建立
与理论探索相对应,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将更多的危机带到人们面前。这更从现实需求的角度,迫使人们充分重视并以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应对危机。
各类危机的高频次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无论是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还是安东尼・吉登斯的“现代社会的风险思想”,都为我们揭示出了其中的规律。
相对于传统危机而言,现代危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体现在危机主客体的不确定性及影响范围的深度和广度上。现代危机具有对大规模人群的巨大冲击作用,如金融危机,几乎影响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现代危机会对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造成心理上的巨大影响。现代危机具有动态及跨界效果,危机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借助现代传播工具进行跨界传播。同时,长时间可重复的威胁会不停地出现,比如,气候异常、恐怖袭击等问题。现代危机还会对组织的运行系统造成巨大的冲击,有时会导致组织迅速而长期地改变其运行体系。
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危机本身的复杂化,另一方面,也为危机传播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更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危机传播这一具有高度实践性特点的领域来说,更需要紧密结合时代环境和实践工作,及时予以推进和发展。危机传播研究在西方20多年来的发展脉络,已经证明这一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的不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
比如,在各类危机频频爆发的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不断完善国家危机管理,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危机管理体系,从国家安全、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不同的方面,建立了以内阁首相为危机管理最高指挥官的危机管理体系,负责全国的危机管理。健全的危机管理法制,顺畅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提高了日本全国的危机应对能力。
再比如,为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许多发达国家都有足够的物质储备,如美国还建立了一个全国性的资源目录,一旦危机爆发,可以清楚地知道从什么地方调配什么资源,动用哪些设施。而美、日、韩等国都建立了应对危机基金,将危机管理经费纳入国家预算体系,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③
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基础, 以突发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突发事件”(与危机高度重合的一个概念)信息传播法律制度体系。在法律制度层面,我国的突发事件应急法规包括三方面内容:1.《突发事件应对法》,这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法;2.应对特定突发事件的单行立法,包括《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3.部门管理法中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条款,如《安全生产法》、《食品卫生法》等关于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的应对条款。④
体系建立中的问题
从本质上讲,危机管理制度的确立,是在整个社会的层面形成一种共识和行为规范。而制度本身的内容,只是从法律规章的角度建立起了危机应对的框架,许多具体问题、操作问题,还需要更细致完备的管理体系的建设才能得以完成。
建立危机管理体系,是在日常的管理制度中,将危机管理纳入进去。其建设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过程方面来说,应该涵盖危机的监测、预警、应对、恢复等环节,形成闭合的循环过程;从机构方面来说,要成立危机管理委员会或者危机管理小组,明确日常的工作机构和危机应对期间的工作机构,明确各个机构的权责;从运行机制方面来说,要形成流畅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敏锐适用的反应机制;从体系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讲,要制定危机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分析确定潜在危机的主题和监测范围,制定各种不同的危机应对预案;同时,还要注意日常的培训演练,在组织成员中树立危机意识,建立组织的危机文化。一般而言,在危机传播管理体系的建设中,机构建设、岗位设置、责任明确等问题容易解决,而要将危机意识、危机观念深植进每个人心中,以及建立相应的文化氛围,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完善的危机传播管理体系,最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点,即在于建立组织的危机预警体系,包括危机信息的监测、研判和预警信息的等环节。网络媒体的发展,为全方位24小时监测组织的危机信息提供了便利,有效提高了危机预警的效率,使组织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有可能引发自身危机的各种信息,迅速作出研判和进一步的反应,及时预警。当然,对危机信息的准确研判,目前还是整个危机传播管理体系中的难点之一,需要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有大量经验性认识的基础上完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对各种行为的预测分析能力会进一步提升,这一问题也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还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在不同的主体建立危机传播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各自所处的传播环境的特殊性,注意到宏观的危机管理制度的制约。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危机传播管理制度的特殊性,在危机传播体系的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地看,多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稳定,所以,专门的危机传播制度方面的建设较少。随着近年来危机发生频率的增加,对危机传播管理机制的要求逐步提高。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与欧美许多国家相比, 我国的危机传播制度还不够完备。以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和控制为例, 我国尚未形成反应灵敏、运转协调、信息完备的完整体系。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信息制度缺失,可以说只是我国当前危机信息传播制度不健全的一个缩影,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存在着类似的缺失。⑤同时,在今天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传播环境下,以往的传统危机管理策略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⑥即使这些理论的研究者们,自己也在不断进行相关理论的扬弃和深化。相应的实践,也在不断得到完善,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也都应该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注释:
①廖为建 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及其借鉴意义》,《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卷,第8期,第18页
②Reinsch,J.W.Some assessments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scholarship from social science citation.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1996.
③刘萍萍 韩文秀 裴葆春:《发达国家危机管理机制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设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62页
④王万华:《略论我国社会预警和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现状及其完善》,《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⑤梅琼林 连水兴:《公共危机中的信息传播“失衡”现象及其应对策略――从“非典”危机到汶川大地震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11页
一、央行票据成为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主要工具
由于具有灵活性和市场化强等特点,公开市场操作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一开始就选择的对冲工具。不过,传统的正回购与现券卖断很快受到了央行持有债券资产规模的约束。2003年以后随着流动性过剩压力增大,大规模对冲与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矛盾突显。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创新,从2003年4月起发行央行票据,为顺利完成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任务提供了可能。几年来,央行票据已成为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年发行量从2003年的7200亿元增长到近年的4万亿元左右,在回收流动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发行央行票据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央行票据的期限品种和发行方式。2004年12月,为缓解短期央行票据滚动到期的压力,在原有3个月、6个月和1年3个品种的基础上增加了3年期央行票据品种,有效提高了流动性冻结深度。2006年和2007年,根据调控需要,在保持市场化发行力度的同时多次向贷款增长偏快、资金相对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以强化对冲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警示。
实践证明,在流动性持续较多的情况下,央行票据这一操作工具的推出为货币调控赢得了一定的主动权。同时,央行票据的发行对促进中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央行票据具有无风险、期限短、流动性高等特点,弥补了中国债券市场短期工具不足的缺陷,为金融机构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和投资、交易工具。定期发行央行票据还有助于形成连续的无风险收益率曲线,从而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二、充分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性的作用
在一般教科书中,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被视为货币调控的“利器”,并不轻易使用。但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基础货币供应过剩的特殊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发展为常规的、与公开市场操作相互搭配的流动性管理工具。之所以要搭配使用这两种对冲工具,主要是随着对冲规模不断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商业银行购买意愿、流动性冻结深度等因素的制约;而存款准备金工具具有主动性较强的特点,收缩流动性比较及时、快捷,能够长期、“深度”冻结流动性,更适合应对中长期和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局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锁定部分基础货币并降低货币乘数,进而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扩张能力,对于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着更大的效力。
自2003年9月至2011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2次,其中上调28次,下调4次,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9.5%。期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下半年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回升及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重新启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一工具。应该说,存款准备金工具对于成功进行流动性对冲功不可没,目前其对冲作用甚至超过了公开市场操作。
三、建立差别准备金制度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差别准备金制度。当时建立这一制度,是考虑到不同银行正处于改革和财务重组的不同阶段,且各自对审慎度把握不一。它把总量调控和个体风险差异结合起来,有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加强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盲目扩张,是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补充。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针对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要求的金融机构以及某些贷款扩张过快的金融机构,将其存款准备金率在一般标准的基础上提高0.5个百分点。差别准备金制度在加强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的同时也降低了金融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普遍强化了资本约束理念,到2008年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全部达到8%的最低资本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建立并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成为总结金融危机教训、完善金融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也明确要求“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经过一年多研究准备,中国人民银行结合宏观审慎理念和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对差别准备金制度作了进一步的规则化、明晰化,于2010年底明确对金融机构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并作为一种支持、激励性工具加以运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基于社会融资总量、银行信贷投放与社会经济主要发展目标的偏离程度及具体金融机构对整个偏离的影响,考虑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和各机构的稳健状况及执行国家信贷政策情况等,以更有针对性地回收过多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合理、适度、平稳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并为金融机构提供主动按宏观审慎政策要求,从提高资本水平和改善资产质量两个方面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弹性机制,达到防范顺周期系统性风险积累的目的。
四、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
再贷款及再贴现的运作曾是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但近年来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使基础货币供应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再贷款及再贴现占基础货币的比重逐年下降。由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已经过剩,再贷款、再贴现在总量上增加的余地不大,再贷款甚至是以回收为主,再贴现的规模也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主要是发挥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和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一是加强地区间再贷款调剂,扩大对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地震灾区等的再贷款限额。其中,2010年末全国支农再贷款限额1505亿元,自此项业务开办以来,累计对全国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超过1.4万亿元。二是改进和完善再贴现管理方式,通过票据选择明确再贴现支持的重点,优先为涉农票据、县域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办理再贴现。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帮助灾后恢复重建、扩大涉农行业和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再贷款等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支持金融机构改革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在投资拉动和流动性供给过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冲动往往比较强。为此,中国人民银行有针对性地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提示金融机构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因过度追求利润而盲目进行信贷扩张,应合理、均衡放款;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本约束,树立持续稳健经营理念,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产业政策的要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加强对房地产信贷的管理;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体制、机制和工具创新,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就业、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的信贷支持;引导商业银行通过拓展中间业务调整盈利结构,增强持续盈利能力。中国仍处于体制转轨中的特点使得中央银行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增加了政策透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货币政策的效力。
六、在市场化进程中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项目的锻炼,对体育项目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是在体育项目中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也会随之增多,并且直接关系着人们的人身安全,因此,一定要重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管理。本文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高危险性体育项目 经营管理 必要性 路径
我国全民健身的现象正在不断发展,比如滑雪、漂流、攀岩以及潜水等体育项目已经逐渐的渗入到人们的体育运动范围内。这些项目虽然集娱乐、刺激等性质于一体,能够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影响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本文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管理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其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和管理路径,使人们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
一、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的必要性
(一)能够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
在我国,因为体育设施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完善而造成体育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一定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因此,一定要加强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管理。在相关的法律条例中提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就是总结长期以来相关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在法律法规中也要求要加快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相关设施的建设,从而保障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实施,保证人们的健身安全,这是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
(二)符合人们对体育项目的需求
目前,我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们越来越多,对其体育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全面健身计划》实施之后,公共场所的体育设施已经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随着公共设施对外开放的模式,对设施的质量要求也逐渐增强,因此,建设安全的体育设施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设施,更要提高重视。对于最早的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来说,最受欢迎的就是潜水和攀岩,在学校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体育项目的设施的功能、安全以及卫生等条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人身安全,还会存在法律上的风险,从而影响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加强体育设施的经营管理。以人们安全健身的角度考虑体育设施的建设,并且要明确体育设施的使用权力,加强人们对体育设施的信心。所以,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时,不仅要最大程度建设体育设施,更要注重体育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特别是一些高危险性的体育项目,一定要加强经营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以及使用效率,因此,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管理能够满足人们对体育项目的需求。
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的路径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
在我国,要想使人们在进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时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首先,要将安全教育作为入手点。因此,要不断建设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安全教育课,并在小学、中学、大学以及社会上进行专业的讲座,这样不仅能提升人们对生命安全的意识,还能使人们掌握一些面对危险的自救技能。其次,要多多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平台,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讲座通过公益广告、宣传片以及新闻等形式传播出去,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带来的危害。最后,要长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讲座,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包括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还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危险,而且体育运动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因此,只有通过生命安全教育的延续性才能促进人们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加强建设安全保障系统,保护运动者的安全
要想使运动者的安全得到保障,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要加强市场内的巡查,提升从事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事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其经营管理的能力进行考核。一些没有合格的从业证书人员或者是没有经营资格证的高危险性体育活动场所,不仅要严格惩罚从业人员,还要限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场所的运行。第二,制定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相关的安全标准。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安全保障设施和器材的参数一定要非常了解,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标准的安全措施。另外,还要规定在进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时,一定要准备好氧气瓶、急救箱等急救的器材,增强自身的防护能力和救护能力。第三,开发出属于我国自己的、专门的应急救援系统。在建设系统时,要将预警、指挥、引导以及救援等工作结合起来,在全面的情况下实现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良好的防护和经营管理,确保在发生危险时能够及时对人们进行救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是一定要注意体育运动的安全性。在人们进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运动时,一定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使其明确危险的严重性,并且要加强安全体制的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使人们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锻炼,这样不仅能够促进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发展,还能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使人们的安全得到切实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黄希发,冯连世,张彦群,张建文.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准入国家标准的研制[J].标准科学.2014.01:34-37.
关键词:经验现实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语言观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2)01-0011-04
1 引言
20世纪的哲学史总体上讲是一部语言哲学史。语言、思维和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近现代各哲学流派无法回避且必须作出正面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各哲学流派的语言观,尤其是语义观成为它们进行激烈思想争辩的重要场所之一。客观主义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即哲学,是对近现代人类思想历史进程和社会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哲学体系。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人们对语言的研究逐步深入到概念和思维领域,伴随着这一过程,以Lakoff,Johnson等为代表的大批语言学家和哲学家创立体验哲学,也称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这三种哲学对语言问题都有过阐述,但客观主义哲学和经验现实主义哲学对语言问题的阐述更加具体、更加系统,分别形成客观主义的外延论和内涵论语义观以及经验现实主义的认知语义观。相对来讲,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语言问题的阐述显得较为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语言理论,尤其是语义理论。本文拟对比研究以上各哲学流派认识论和语义观的核心――语言、思维和现实的关系问题,并侧重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和挖掘辩证唯物主义的语言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19世纪以来的人类思想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它的语言观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十分必要。
2 真理观比较
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客观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认为有绝对的、先验的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存在。虽然不能明确地回答真理来自哪里,存在于何处,但它们仍然坚持这一观点,所不同的只是获取真理的途径和手段。经验论者认为获取真理的唯一途径就是人类的感觉和经验。唯理论者认为感觉和经验是靠不住的,获取真理的唯一手段是人类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获取真理时要坚决摒弃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我们看到不管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它们都持有可知论,认为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辩证唯物主义同样坚持可知论,认为客观世界是物质的。既然是物质的世界,那就可以被人类认识。但与客观主义认识论不同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既反对经验论又反对唯理论。就曾明确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1991:29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没有上升到理性思维的感觉和经验不可能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停留在感觉和经验基础上的反映论只能是机械的反映论;单纯的理性思维缺乏与客观物质世界的联系,并且思维成果的正确与否无法得到最终的检验。据此,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出了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思维与现实的桥梁,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思维的最终成果是否是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真理性的认识。可见,获得真理的途径之不同是客观主义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大区别之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持有的也是可知论。
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理论体系目前正处于建设之中,关于认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还没有明确、正面的回答。我们认为经验现实主义哲学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上态度暧昧,我们从经验现实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的论述中可以分析出他们所持有的是一种相对的、有保留的可知论的观点。从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到Lakoff等人对范畴理论的重新思考以及Lakoff对数理逻辑和爱因斯坦物理理论的哲学解读,这一切都表明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思维世界和语言世界是基于人类的体验和经验的,它们与现实世界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既然是通过思维和语言来实现的,那么人类就永远无法达到对客观外界的绝对的真理性的认识。在他们看来,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一切认识都烙上了人的印记,永远都是隔着镜子在看事物。换句话说,真理永远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3 语言观比较
3.1 客观主义语言观
客观主义的语言理论建立在其认识论基础之上。客观主义的语言观重点体现在其语义观上。比较典型的客观主义语义理论包括指称论、观念论、证实论、真值论、真值条件论以及蒙塔古语义学等。我们认为从广义上来讲,所有这些语义理论都可视为外延论语义学,因为它们强调的都是语义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直接联系,不同之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其所追求的目标都是对客观世界进行如实的、精确的描写与再现。
维特根斯坦的名著《逻辑哲学论》所讨论的中心议题就是语言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人们把《逻辑哲学论》对语言本质的思考总结为“图象理论”。“图象理论”的基本构想是:语言与世界对应,语句构成命题,命题是事态的图象。(陈嘉映2003:143)可见,其图象理论是较为典型的外延论语义学理论。弗雷格在前者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区分了系统意义(sense)和外指意义(reference)。他认为在语词和现实世界之间还存在有“观念”这一心理表征层面,语词的意义是它所表达的思想或概念。可是在弗雷格的理论体系里,“观念”是如实地、镜像般地反映客观世界,所以虽然多了一个“观念”的层次,其实他的语义理论仍是一种外延论。维也纳学派基于逻辑实证主义发展出证实论语义理论。他们强调一个命题的意义在于其经验成分,它要得到经验的证实才有意义,它的意义就等同于证实它的方法。真值论认为研究语句的意义就是要研究其所表达的思想在哪种情况下为真,哪种情况下为假。真值条件论与蒙塔古语义学也都在很大程度上从外延的角度论述了语句和命题的意义,其理论追求也同样是语言表达与客观世界的同一性。
3.2 经验现实主义语言观
Lakoff和Johnson等人从研究范畴理论出发,对人类的概念结构和认知模式不断探索和总结,进而企图揭示整个人类认知系统的工作机制。Lakoff等人摒弃了客观主义哲学的形而上学的逻辑思辨方法,转而借助于Labov,Rosch,Kay以及Narayanan等人的心理学或神经生理学实验的成果(高远李福印2007:127-133),吸取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家族相似性理论,开始从认知的角度重新思考和研究人类的概念结构和语言意义的关系。从范畴和类典型理论出发,逐渐揭示了人类隐喻思维的工作机制和人类种种普遍的认知模式。随着研究的深入,Lakoff和Johnson等学者逐渐开始对传统的客观主
义哲学产生了怀疑,他们对语义问题的研究走了一条非客观主义的、基于人类体验和经验的路子,进而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即经验现实主义哲学。
紧随Lakoff和Johnson之后涌现出了一大批认知语义学家,包括Jackendoff,Langacker,Givon,Taylor,Geeraert,Fauconnier,Sweester等。所有这些学者都对认知语义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大大推动和促进了认知语义学的发展。他们的观点虽有一些差异,但都否定客观主义的研究方法,运用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语义研究中的经验观、百科观、概念观、原型观、意象图式观、隐喻观、寓比观、象似观、认知模型与激活理论等,这些都与客观主义语义学截然不同,也是客观主义语义理论所无法比拟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现在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越来越挤身于主流哲学之列。在语言研究领域里,它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的有力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工具,指导着人们对语言现象和规律作出更深刻和合理的解释。
4 辩证唯物主义语言观及其丰富和发展
4.1 实践与体验
从辩证唯物主义代表人物的理论著述中可以发现其语言观是较为宏观的,而经验现实主义哲学的诞生始于其对语言与概念思维的关系的研究。它集中论述的恰恰是较为系统的、具体的语言观和语义观。因此,它有可能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语言理论作出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这在理论上有其可能性和可行性。
我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虽然在本体论上存有一定的差异,但从主客体互动的角度来看两者存有较大的相似性。哲学在其认识论部分特别突出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经验现实主义哲学的体验观与哲学的实践观基本上是相一致的。相关的著名哲学命题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实事求是”等。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1991:284)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即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1960:34)。
Sweester曾指出,“我坚决同意那些语义学家的观点,认为语义是根植于人类认知经验的,包括文化世界、社会世界、心智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经验”(Sweester 1990:12)。Gee也指出,“语言关系并不存在于特殊的社会实践之外,也不是在这种实践之外学得的,语言关系本身就是社会实践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Gee 1999:30)。经验现实主义认识论同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样认为“实践”,即“体验和经验”在人类认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2 语言与思维
斯大林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进行过较为具体的论述,他在《和语言学问题》中说,“无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词和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物质的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斯大林1979:527)。我们从斯大林的论述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已经认识到语言是思维的一种物质手段和体现形式,并将思维固定下来。这种观点和认知语义观基本吻合,但认知语义理论对这一观点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知语义学家们把语言和思维作进一步切分,认为语言不能完全等同于思维,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语言并不能完全描述思维和心理活动。皮亚杰认为形象思维和运算思维都不依赖于语言。Foconnier和Turner也认为内部认知运作独立于语言。Lakoff也指出理性思维可以超越文字符号,并且进一步指出,“有意识思维只是巨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无意识思维至少占整个思维的95%”(Lakoff 1999:13)。
经验现实主义不仅把思维和语言进行切分,同时还指出模糊性是语言尤其是语义的重要特征,不容忽视。正如王晓升指出的那样,“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虽然日常语言字词的意义可能是模糊的,但是只要它正常地发挥作用,达到目的,那么它就是合适的。虽然精确的语言是令人仰慕的,但是它们不仅是脱离生活的,在生活中无法使用,而且人们所追求的这种精确性是制定不来的”。
4.3 三个世界的划分与真理的相对性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即便是面对相同的外部世界,不同的民族甚至是不同的个人会产生和形成相同或不同的概念和思维内容。这种思维和概念上的普遍性和差异性促使人类的语言也同时具有了普遍性和差异性。人类的思维和概念结构具有相似性,是因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各民族的生活或生存环境虽然存在一些差异性,但与普遍性相比,差异性是次要的。生存环境的相似性导致了思维和概念结构的相似性。(王寅2011)世界各语言之间的差异性主要是由概念结构和思维的差异性所引起的,各民族甚至是不同的个人对相同或不同的外部环境会有不同理解,“人的因素在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引起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李洪儒2001,2002)德国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也表达过类似的语言世界观的观点:“每一种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每一种语言都在它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个圈子,人只有同时跨进另一种语言的圈子,才有可能从原先的圈子走出来。所以学会一种外语或许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世界观领域里赢得一个新的出发点”(洪堡特1836,1988:45-46)。
敌敌畏是田间常用杀虫农药,其中磷元素较高,具有强烈毒性,对人体危害极大[1]。误食敌敌畏会导致病人呼吸困难、器官衰竭、昏迷等一系列显著不良反应,其原因是人体胆碱酯酶活性降低。本文采用碳酸氢钠和血必净结合医治方法对敌敌畏重度重度病人进行急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78 例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病人,其于本院2014 年3 月-2016 年12 月接受治疗,利用抽签随机平分为2 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39 例病人。其中,对照组男26 例,女13 例,年龄19-55 岁,平均年龄(37.4±8.9)岁,服用敌敌畏剂量41-237mL,平均服用敌敌畏剂量(86.4±13.4)mL; 观察组男24 例, 女15 例, 年龄22-56 岁,平均年龄(39.1±9.6)岁,服用敌敌畏剂量46-226mL,平均服用敌敌畏剂量(88.4±11.9)mL,两组病人基本信息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洗胃。用清水多次清洗病人肠胃,直至中毒症状出现缓解。洗胃后对患者导泄、利尿等合理治疗,并使用阿托品等药物医治,适时给予患者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时刻注意病人生理体征,出现异常,需及时调整用药。
1.2.2 观察组
采取2.5% 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洗胃后,除药物使用外基本与上述操作无异。给予病人5% 碳酸氢钠溶液注射液,2mL/(kg?次),1 次/ 天;同时给予病人50mL 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L/ 支,批号:国药准字Z20040033)混合0.9% 氯化钠注射液100mL 注射液,2次/ 天。五天一个治疗阶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人总有效率。总有效率[2]:显效: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正常,病人身体康复;有效:胆碱酯酶活性有所恢复,病人身体明显好转;无效:胆碱酯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甚至降低,导致病人死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 和89.7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人体对敌敌畏吸收较快,发病快,且病情严重,如若不及时抢救,病人生命受到威胁[3]。临床抢救敌敌畏中毒病人大多采用清晰洗胃,然后采用阿托品类药物医治。此医疗效果一般,治愈率不理想。
关键词:欧债危机 货币供应量 股票市场流通市值 VECM模型
研究背景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欧洲各国普遍采取了货币与财政双宽松的刺激政策,这在一定时期内有效地抑制了经济的下滑,但与此同时,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酝酿之中。2009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希腊的债务评级标志着欧债危机的开端。危机的爆发给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欧洲股市乃至全球股市暴跌。为救助希腊、爱尔兰、意大利等债务国,欧洲央行通过向债务国发放短、长期贷款,购买债务国债券等方式,不断为市场增加货币流动性。
传统的货币政策股市传导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安全资产比例提高,为了积累财富,公众更乐于购买高收益率的风险资产,股票价格指数升高。这将导致企业的市场价值高于重置成本,继续发行股票进行新的投资,进而促使整个股票市场的流通市值上升。由此,欧洲央行频频为市场注资的举措表面上将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然而,在欧债危机这一特殊背景下,欧洲货币供应量与欧洲股票市场的关系短期内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长期更加难以预料。
研究方法
本文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M)模型的分析方法为主线展开研究。VECM模型是对诸变量施加了协整约束条件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该模型被国内外广泛用于衡量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动态关系,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并且易于操作。由于VECM模型只能用于具有协整关系的序列建模,本文遵循ADF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Johansen 协整关系检验、建立VECM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顺序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分析。
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广义货币量M2是货币当局调整货币政策的有效手段,故本文选取欧洲央行2009年1月-2011年10月M2的月度数据,记为M2。由于欧洲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种类繁多庞杂,样本股票选取标准和计算方法差异较大,难以全面均衡地反映欧债危机期间欧洲股票市场整体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故选取同期的欧洲股票市场流通市值的月度数据代表欧洲股市的实际价格水平,综合性更强,记为SZ。2个时间序列的观测值总数目为2×34个。数据均来源于欧盟统计局网站。
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干扰对所有数据取对数,同时也降低了数据的数量级。本文将经过对数化处理的M2、SZ分别记为LNM2、LNSZ。
(二)平稳性检验
时间序列数据一般都是非平稳的,存在时间趋势,如果不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就直接进行回归,很可能出现“伪回归”。本文利用ADF方法对各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表1的上述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股票市场流通市值都是I(1)过程,而D(货币供应量)和D(股票市场流通市值)都是I(0)过程,即货币供应量、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两个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可以进一步进行协整分析。
(三)协整检验
如果单个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而它们的线性组合是平稳的,那么这些时间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 协整检验法,对序列LNDJ和LNSZ的协整检验。
表2的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存在0个协整向量”,即LNDJ和LNSZ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协整方程,两变量之间存在某种线性关系。根据Eviews6.0输出结果,协整方程可以写为: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欧洲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与货币供应量保持了反方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且关联度较大,LNM2的系数为-40.77835;趋势项的系数表明时间趋势对于欧洲股市的影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影响不显著。
(四)建立VECM模型
向量误差修正(VECM)模型是对诸变量施加了协整约束条件的变量自回归(VAR)模型。由于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可以通过建立VECM模型来研究它们之间短期动态关系。根据 AIC 和 SC 信息准则以及 LR统计量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是 1 阶。对Eviews6.0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只有以D(LNM2)为因变量的方程比较显著,如下:
通过观察上式可发现,除了D(LNM2(-1))的回归系数不能通过t检验之外,其他的估计值都很显著。其中变量D(LNSZ(-1))的短期弹性系数为0.022666,显示出短期内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与长期恰恰相反: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与M2存在同方向的短期均衡关系,但两者关联度较弱。另外,误差修正项的回归系数为-0.023165,说明了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之间长期的协整关系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根据Eviews6.0的输出结果,得出该模型的AIC和SC值分别为-11.33231和
-10.82846,都很小,说明VECM模型的整体效果较好,对分析欧洲货币供给量与股票市场流通市值的短期互动关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五)G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旨在说明:当两个变量在时间上存在先导―滞后关系时,主要是一个变量过去的行为在影响另一个变量的当前行为,还是双方的过去行为在相互影响着对方的当前行为。只有在变量序列的单整阶数相等的情况下,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确定才是准确和有效的。因此,基于上面的VECM模型,可以分别对货币供应量和股票市场流通市值执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表3结果表明,在10%的显著水平上,货币供应量不是导致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股票市场流通市值是导致货币供应量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在本文研究的系统内,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变动的解释能力并不显著,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们不具备解释能力,只能说明货币供应量在这种短期的互动关系中更容易处于被动地位。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对欧债危机期间,2009年起截止到当前时期内欧洲货币供应量M2与股票市场流通市值SZ进行了一系列的时间序列特性检验,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变量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一)长期均衡关系
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在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前提下,欧洲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流通市值有着一定的相互替代效应,即金融资本与货币资本存在显著的转化过程。货币市场中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没有出现传统的货币政策股市传导理论分析的那样推动股市价格的长期上升,反而对股票市场流通市值有一个反向作用。这可能是由于欧债危机期间,通货膨胀的加剧使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而上升的成本又无法完全通过销售商品转嫁出去,从而导致企业利润下降,股价下降,即通货膨胀的成本效应对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产生了抑制作用。此外,危机期间由于人们对经济的预期较差,央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并不会直接的流向股票市场,而是更多的以储蓄的形式存在以满足人们强烈的预防动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欧洲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流通市值的反方向的长期均衡关系。
(二)短期互动关系
互动关系分析。从短期的角度来看,欧洲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存在正向的关联性,但关联性微弱。一方面,这一结论表明变量之间的均衡关系在短期与长期的情况恰恰相反,符合传统经济学原理。这主要是由于危机期间短期经济波动频繁,经济形势难以预估,加之市场信息不透明,导致投资者手中掌握的信息不足,易受短期利好消息的影响。现实中投资者往往对欧洲央行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的第一反应都是正面的,欧洲央行出手救助债务国的次日,股市基本都以阳线报收,股票价格指数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联系到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开始,欧洲央行甚至全球各国政府普遍采用量化宽松的手段刺激经济,使得投资者倾向于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意味着经济形势的好转,从而增加股票投资,抬高了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另一方面,导致关联度微弱的原因在于,危机期间货币供应量不是影响股市变动的主要原因,股市更多地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等因素的不对称冲击。
因果关系分析。经过误差修正后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货币供应量变化对于股票市场流通市值的预测价值,而其相互之间是一种相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主要处在因方的地位,货币供应量则主要处在果方的地位,当各种因素促使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上升时,它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货币供应量增长。这个结论很好地解释了有效市场理论。作为成熟的有效性较高的股票市场,欧洲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与之有关的信息,包括公司和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进而为货币当局调整货币供应量提供一定的依据。欧债危机期间,欧洲央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股市复苏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Michael Ehrmann and Marcel Fratzscher .Taking stock:monetary policy trannsmission to equity markets[Z] .European Central Banking Paper Series,2004,No.354
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崔玉玲,蒋礼圣.基于 VAR 的我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0(1)
5.李海波,孙蓉,史本山.我国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6.谢尚才,代飞.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差异化研究―基于不同经济背景下的实证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