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发展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概况。从国土而积上说,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但人均仅占世界人均土地的三分之一;耕地总而积是世界第四,林地而积是世界第七,且人均仅是世界的七分之一。
第二,我国的地貌山地较多,土地利用的地区差异较大,耕地资源紧缺。我国的平原、盆地等可开发的后备资源仅有7600万公顷,可开垦而积只有1388万公顷。耕地多分布在东南部。而由于我国的耕地土地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开发历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第三,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各种用地均不能满足需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而积还在不断缩减。尤其是目前我国的耕地主要是以中低产为主,许多地方的农作物种植不合理,生产潜力发挥较低。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我国城镇土地资源指的是在城镇建设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土地。从其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土地资源即指己经用于建设的土地,同样也包括了己经列入到城镇规划范围之内但尚未开发的土地。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第一,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的矛盾尖锐。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就是发展小城镇。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无论是新城镇的出现还是原有城镇的用地扩张,都意味着城镇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来开发建设。
第二,由于小城镇建设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城镇地位与作用。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仍然以粗放型发展为主,这种发展方式和我国人多而地少的国情不相符。在许多发展较好的地区,城镇之间距离小,仅有少量耕地可耕种,尤其是耕地的质量更是受到了城镇发展的影响而不断下降。人均耕地的减少,则导致了土地产值下降。
第三,目前由于我国的城镇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的管理失去控制,土地利用率较低,存在着很严重的浪费现象。小城镇建设的膨胀式发展,导致了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城镇为了追求规模而对一些土地在使用而积上失去了控制,集中体现在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进而导致建设用地闲置等浪费现象频出。
第四,城镇的集约效应过低。基于目前我国城镇自身特点,土地的使用强度比较低,效益也较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迅猛而城镇缺乏微观市场调控,导致了城镇发展过程当中用地规模超标的问题较严重:有些城镇过度扩大规模,盲目征用耕地。
第五,管理不科学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城镇发展的脚步和城镇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能相协调,导致了城镇建设往往疏于对环境建设的投入。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不经处理肆意排放,导致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土地的质量也不断降低。
第六,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并不能适应我国的城镇发展现状。多数城镇的新批用地管理混乱,出现了许多非法占地、先占后批等违规现象。尤其是一些土地被征之后闲置,导致了农民耕地连年减少,引发大量矛盾。在征地过程中,对于农民的补偿不足侵害了农民合法权益。
城镇土地资源利用发展的原则指的是在选定土地资源利用方案、对土地资源配置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必要准则,具体句括以下几点:
优先原则。耕地是必不可少的土地资源,是农业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及发展是国家经济、政治以及整个社会稳定及发展的基础。而农业以耕地为生产对象,对土地的肥沃程度、形貌状态等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宜农土地应该优先作为耕地应用在农业生产中。
整体原则。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资料具有多重用途,不同行业领域的生产者对其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因此,在任何地区就土地资源利用配置过程中结构布局,应实行统筹兼顾的原则。只有这样,在协调各产业、各部门对其需求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地”尽其用,以避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可继承原则。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与布局是人类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是有其合理性的。在对城镇土地资源进行配置时,应当考虑其土地利用发展时序,即现在与将来的土地资源利用配置。
动态原则。土地资源是自然经济的集合体。作为第一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时,与生产力的结合构成了最基本的生态经济系统;同时,作为其他产业的生产要素时,在某一特定时空中又是一特殊的社会经济系统。
可持续原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提出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以及原则也相继确立,城镇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也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质上是指在达到现在和将来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同时,要保证土地生产力的持续性。在建立可行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路线并保证城镇经济实体的同时,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对我国城镇土地资源发展规划的建议
首先,要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按照效益最优原则,确定有级差的地价,调节土地供给,尽量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将“占地多、效益低”的工厂逐步迁出城镇中心位置。其次,在城镇中建立起分布合理、类型多样的生态绿地系统,充分满足城镇居民的审美、心理、生活要求,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再次,合理地开发城镇土地资源。城镇空间的扩展往往意味着对城镇生态系统的破坏,一部分生产者对于资源的不合理占用就意味着侵害了他人的利益,所以要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土地资源。
合理规划城镇绿地,促进城镇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由于城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周围生态平衡,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在满足城镇居民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品质,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城镇生态及优美景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保护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制定保护措施,防比过度以及不当开发;第二,完善景观结构,使得城镇绿地分布合理,建立起可以自我供给的动态城镇生态结构;第三,保护生态多样性,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景观实现生态发展;第四,采用低能战略,鼓励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节约用水、控制径流等方式节约能源,控制自然灾害;第五,重视建立城镇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生态环境与绿化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对小城镇的土地投资制度进行创新,发挥投资的作用推动城镇建设。曾经,单一的政府投资政策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脚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城镇土地政策极大地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近郊型城镇 规划方法 九峰镇
在我国实施加快城市化战略的过程中,在全国或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心凝聚力逐步得到增强的同时,中心城市对近郊城镇的城市化进程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①房地产开发向郊外扩散;②交通道路(高速环线等)等基础设施建设向郊外扩散;③大型城市公共设施(娱乐中心、超市等)建设向郊外扩散;④建设范围突破了行政界限的限制等。
面对大城市向郊外扩展的影响,近郊型城镇如何保持自身的魅力,既实现城镇经济、环境等协同发展的目标,又满足大城市拓展对其空间规划上的要求是近郊型城镇在城镇发展规划中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按照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或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以往主要根据城镇(村庄)本身的发展历史编制的规划显然在空间覆盖面和规划深度上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城市近郊型城镇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
虽然,近几年有关城市郊区、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已有了较大进展,有些规划工作者提出了“以环境容量定规模”“编制全镇范围的综合规划”等建议,但由于近郊型城镇规划的特殊性,对其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乐山市近郊城镇九峰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为例,探讨近郊型城镇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一 九峰镇空间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一)现状
九峰镇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南部。镇域内以浅丘为主,兼有少量平坝,南与五通桥区牛华镇接壤,西靠岷江,北邻通江镇,全镇幅员面积23.4平方公里。
镇域地势为东高西低,坡度适宜,地质良好。镇域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良好。岷江由镇域西部流过。镇域内有大型水泥企业嘉化水泥厂、乐山岷江化工厂等,镇域西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乌尤风景旅游及生态保护区。
(二)发展优势分析
九峰镇位于乐山市中区与五通桥区的交界处,是乐山市市中区的南大门。在乐山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中被纳入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范围,是市中区二级组团九峰片区的中心,作为对主城区的拓展,和主城区在空间上存在有一定距离,其功能和主城区联系十分紧密,区位优势明显,受到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发展条件优越。
(1)市委、市政府“旅游精品路线,打造第一山”工程的实施将使九峰镇迎来“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九峰地处乐山大佛、乌尤景区边缘,是“旅游精品路线”的功能补充,伴随大佛、乌尤景区拆迁还房点在九峰的建设,将有助于扩大内需,提高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加快九峰城市化进程。
(2)结合乐山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战略以及市中区产业调整,部分工业企业的搬迁以及现有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转移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带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拓宽城乡市场,发展小城镇。
(3)依托市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省道305线的建设,将极大地加强九峰镇在整个乐山市域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改善九峰的投资经营环境。市污水处理厂和市人民医院三分院等重大工程项目在九峰选址建设,有利于改变九峰镇的形象,使九峰镇步入快速、健全的发展轨道。
(二)发展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不够。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64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281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1.8%,第二产业实现3972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5%,第三产业实现1147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7%。在农业结构内部,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一些经济效益突出的特色农业(如苗圃、花卉等)发展不够。第三产业项目过分单一,几乎全是“农家乐”,与市委、市政府打造“环城旅游渡假带”的设想有相当大的差距。
(2)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企业规模小,产品的科学、技术、知识含量低。工业结构内部,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如:建材业、化工业等)占较大的比重。传统的粗放性经营各现代化的集约型模式转变力度有待加强。
(3)道路等级低、里程短、面积小,基本为村道。道路系统不能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制约经济的发展。
(4)九峰镇场镇建设杂乱无章,沿公路随意建设,造成联系不便,用地松散,机构布局混乱,市政基础设施无法实施,服务半径达不到要求,制约九峰经济社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 近郊型城镇规划的基本思路
近郊型城镇规划必须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价值取向的超前性。价值取向是确保城镇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问题。近郊型新型生活空间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高级空间形态,其基本特点是环境价值取向较高和居民群体素质较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优化和谐的自然—人文环境是新型生活空间形成并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以长远的眼光、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水平的管理来营造城镇的空间结构。
(2)空间发展布局的整体性和适度性。考虑到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发展要求,以及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邻近大城市的空间发展要求,建设用地的分布既要具有分散性,又要具有整体性。城镇的发展及其布局需要从内、外两方面进行综合、整体的考虑。同时,郊区化的价值取向在于自然的环境空间,在于乡村化的本土特色。确定适度的区域开发规模,防止过密开发,建立适度的区域空间尺度,防止特色退化,是维持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确定城镇未来空间发展的最终容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3)空间发展时序的阶段性。近郊型城镇的空间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鉴于近郊型城镇空间发展的特征,近郊型城镇的空间发展必须坚持面向未来、面对现实、统筹安排、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镇的各项开发和建设行为同步进行。
三 九峰镇规划发展特点
九峰镇镇区的职能以居住、工业和仓储为主。九峰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
(1)农业发展方向:以稳粮增收为目标,保护好现有的高产良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在“结构调整、规模调大、经济调适、农民调富”的思路下,调出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建立高新农业示范基 地,以适应城镇的要求。
(2)工业发展方向
九峰镇位于乐山中心城区下风向,对不适应在中心城区发展的,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产业,可采取有序外围扩散的形式,引导到中心城区南部九峰镇,因此,今后20年中,在九峰镇落户的工业企业为九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便带动全镇经济振兴。
(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九峰镇域北部紧邻大佛、乌尤风景区,紧紧抓住“旅游精品线,打造第一山”的良好契机,利用紧邻风景区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现光休闲旅游业,并向纵深推进,与大佛景区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网络,从根本改善九峰的面貌,实现社会、经济的腾飞。
四 九峰镇空间规划结构
根据乐山市经济发展战略和九峰镇的自然条件以及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确定其产业总体布局为以九峰镇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形成九峰工业区,推动观光农业及旅游服务和工业区建设,从而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以超前性、整体性和与中心城市衔接性为原则,综合制定规划方案。
规划形成“一核、一区、二片、三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核:片区中心沿九峰镇主入口24米路的沿线区域设置公共服务中心及行政中心,形成片区中心、公共服务设施中心。
一区:由九峰片区南部和东部形成九峰工业区。
二片:由乐五快速路将片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片,其中东区为整个片区中心,西区为居住小区。
三组团:由城市道路分割,分别为九峰东区北居住组团,九峰东区南居住组团,九峰西区居住组团。
考虑本地居民和居住区新居民的实际需求,各片区内统一配置能满足内部基本生活功能需要的设施,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而较高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则主要布置在镇域中心区块内,以强化中心区块的集聚辐射功能,实现镇域服务功能的自我完善。此外,充分考虑九峰镇域空间和域外道路网空间结构上的特征,在处理好各片区之间交通联系通道的基础上,强化各片区与中心区的联系通道,以充分发挥城镇中心高层次服务设施的辐射作用。
在完成镇域各区块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满足公共设施的配置需求,使之与城镇性质、城镇规模相适应,并与城镇形态、结构相协调,形成完善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和城镇公共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并逐步加以改造和完善,以期提高其远期服务水平;适应市场经济特点,重点关注城市公益性、福利性设施的建设等。本次规划的城镇公共设施采用镇域中心和社区中心两级配置,建立系统的镇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满足公共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
镇域中心区的公建设施主要包括镇行政中心,社区中心,小学、中学、幼儿园等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院,中心商业设施,综合性市场等。社区中心的公建设施主要包括片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幼托、文化室、综合商店、卫生所、邮政所、储蓄所等。除对一般的城镇用地进行分类外,对未来可能发展的产业,应在用地布局上加以引导。
对涉及交通、电力、电信、给排水、防洪、消防、环保等专项规划的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编制要求严格执行。
此外,为使规划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对各区块的布局要点、各区块主要公共设施的配置、各类建设用地的建设原则及指标均加以规定和说明,绘制建设用地评价因素综合图、景观功能分区图、建设用地编号图、重点区块控制指标一览表等。用地块指标来指导实际开发建设,可较好地实现城镇空间布局的整体性和适度性,解决空间发展时序阶段性的矛盾,使规划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2004版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2 吴志刚,“外向型城市化”模式下的城镇总体规划方法探讨—以东莞市长安镇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0,(4)。
3 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 崔功豪,武 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J].地理学报,1990,(4)。
5 武 进,马清亮,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析[J]. 城市规划,1990,(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分析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一词由来已有10余年,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本原则,探讨新型城镇化主要策略,为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分析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必须遵循训相应的基本原则,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城镇经济以及产业的叠加或者排斥。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最关键因素,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人的需求而开展的。为此,以人为本成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首要原则。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应该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因素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为了建设城镇而将农业以及田地消除,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最重要目的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2、绿色低碳原则
绿色低碳原则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需要注意的另一重要原则,绿色低碳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注意低碳环保,建设环境优美的人文环境,进而提升城镇的软实力。同时,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节能减排,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生态环境保护,早已成为衡量新型城镇化规划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遵循低碳环保基本原则,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开展清洁工程,加强对于乡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同时,着重的解决工业企业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镇。
3、基础设施完善原则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应该加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只有这样才可以打造出利居、乐居以及宜居的环境,这就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完善原则。基础设施是城镇空间互动的桥梁,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活设施以及生产设施建设并重,才可以缩短城乡间设施落差以及空间距离,才可以促进人们生活安康。
4、城乡经济一体化原则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关部门应该注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城镇带动乡下,工业促进农业的新局面,进而促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实现。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着力发展服务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城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创新策略研究
1、实现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产业化的发展,这是城镇人口聚集的前提和基础。在实现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合理布局,要始终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既要做到合理规避大城市中心病,同时还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以及周边城镇的同步发展,通过统一规划布局,实现发展小城镇,做好大城镇的目标。第二,实现产业配套。城镇化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产业的支持,建立城镇化互动以及三次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提升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合理调节第一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过于落后,是目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垃圾处理不及时,管网设置不合理,排水以及排污管道不分,这些问题都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例子。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尽量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逐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进而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2、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除了要进行产业化发展之外还需要不断的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全面性以及灵活性。例如,建立完善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机制,将城乡用地市场进行统一管理,探索农业组织化体制建设,实现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组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水平。实行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五规合一”,将城乡规划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实现规划从传统的城乡割裂、局域分离、单一平面规划向城乡协同、局域联动、立体多元规划转变。重点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统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镇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内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布局等;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
3、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策略
在环境、人口、资源、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比较适宜的地方实施相应的镇群战略,通过不断的优化原有的镇群,提高镇群发展质量,在优化镇群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同时,更多的强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社会以及生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集中以及引入优惠政策。对于那些生态承受能力较弱的地区,除了要限制该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之外,还需要限制人口规模已经工业化发展。对于生态保护区以及地质灾害较多的地方,尽量避免出现城市建设活动,而应该将更大的精力放在生态保护方面,结合国家出台的就业培训、转移指导、对口支援移民、生态移民等相关政策,以多种方式大力进行人口外迁。
总结:
新型城镇化着眼农民,涵盖农村,体现了人本化、集约化、多元化、低碳化,
强调协调性、融合性及多样性,有利于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建设宜居家园,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尽管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为此,深入研究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策略,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的重要方向以及课题。
参考文献:
[1]胡际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0(06)
[2]张占斌.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3]邵宇,王鹏,陈刚. 重塑中国:新型城镇化、深度城市化和新四化[J]. 金融发展评论,2013(01)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参考书目: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镇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镇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镇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因此在城镇规划中,研究城镇的区域带动作用、注重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1.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而且都是单个行政单元(通常是以一个镇为单位)独自进行。注重本辖区的发展,但对区域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区域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镇的性质和规模。即是建“场”还是建“镇”,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部门,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着中国的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外流动的企图。
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多元化发展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区域协调的多重发展机会。
但是,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3.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3.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各行政单元的互补和协调发展,来确定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和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 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功能互补,基础设施共享,最大限度地减少无序竟争,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促进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条块”分割的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规划者的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规划者的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协调“条块”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要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镇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简单地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最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镇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协调的重点是区域与城镇发展的协调和城镇与城市(镇)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是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由于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和手段不尽相同,因此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走产城一体化之路。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3.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要有大局观念,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就区域而论区域。
3.5要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3.6要特别重视城镇规划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规划实施得到保障。
4.结语
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现状、问题、完善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开展的时代意义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超越国界的世界经济活动,通过一些对外的贸易、流动资本、转移技术、提供的服务以及互相联系依存所形成的一种覆盖全球的有机的经济整体。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们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对于自身的产业升级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城镇化的发展创造了很大的空间。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世界正迈向信息化的时代,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信息已成为其得要的剂,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改善,信息产业也是一个走成全球的产业。一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一些新的行业诞生,例如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等,二是发展了服务业,使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得到改变。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城镇化的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例如数字城市概念以及智能城市的出现,对城镇化的空间布局以及网络交通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开展城镇化进程的必然因素分析
首先,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少,我国共有十四亿人口,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如今也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多,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这也是一个优势。然而,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所以,要把人均的意识增强起来,对各种资源都要大力节约。与此同时,还要对人中实行一定的调节与控制,所以,这对城镇化的环境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工业化的进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情况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进程的推进,这对于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较为发达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会经历3个时期,一是工业化的初期,主导的是轻工业,二是工业化中期,主导的是重工业,三是工业化后期,主导的是服务业。国情的特殊性以及世界形势的因素,我们国家的工业化首个阶段是为了对国防的巩固,对西方世界的威胁以及封锁的解除,所以,重工业成了我们国家的工业化的起点,第二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的轻工业,第三个时期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重工业的开始,最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点是服务业。尽管重工业的基础比较好,但是,导致出现重工业较重,轻工业较轻的局面,产业结构发生畸形。
三、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问题所在分析
首先,缺乏规划管理的实施手段,一方面城市规划没有全面的审批管理,按国务院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的规划,应该经政府进行审批,如果审批不及时的话,城市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就会面对严重的挑战。没有充分的规划实施管理依据,就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因此,有个别房地产企业对规划会进行随意更改。另一方面是城市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不健全。目前,许多城市的规划执法主体管理职能都不是太健全,还没有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模式,导致城市规划无法达到统一。最后,城市规划与管理没有足够的费用投入,现在城市规划执法职能需要的经费,还没归入财政的预算费用中,经济来源非常不稳定。规划工作的经费不足,在规划的编制以及新技术应用方面都没有足够的资金。除此之外,城市规划人员也没有太高的素质,很多城市在管理执法方面出现力量不足的局面,在处罚标准方面也较轻,规划执法水平与城市规划工作不适应,城市规划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其次,缺乏规划管理公众参与机制。现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的规划管理还是以政府一方事务为主,没有把社会各界的聪明才智充分的发挥出来。对社会效益的规划,经济效益的评价,还未形成规范的表达机制。这也使得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有些政府部门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是非常突出的表现,对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在社会效益中的实现较为忽略,这对整个城市持续性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新型城镇化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完善性策略分析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关键是规划。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划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从我们所看的四个城市和国内外经验特别国际上优秀城市来看,抓好发展规划有以下几点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是抓好城市发展目标定位的规划。每个城市都要有发展目标定位,纽约是国际大都市,法兰克福是国际交通枢纽城市。我们江西要建设什么样城市?我认为要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我们的目标定位应该是生态城、园林城、现代文明城。从这几天所看的四个城市的特点,苏书记亲自倡导的“一大四小”等一系列城市建设思想,在实践中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变化,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营造“美的空间、人的乐园”。
二是抓好城市发展规模的规划。城市不仅要做大,关键是要做优。我们要以营造最适宜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为目标,根据基础条件、能源资源、环境容量等,科学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 区域规模,使城市有足够的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城市成为最佳最优城市。
三是抓好城市发展形态的规划。城市形态应提倡功能明确、生态连接、多核组团式的发展。荷兰的商业中心在阿姆斯特丹,行政中心在海牙,港口城市在鹿特丹。世界上比较优美的城市,除新加坡之外,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很好的,由14个岛屿互相联系,组团之间以森林、河流、海岸线为连接,交通快捷,城市在绿树丛中,人们生活高度方便,文化素质、文化程度比较高。我们要防止简单“摊大饼”式发展,倡导组团式形态。
四是把城市发展特色的规划做好。把城市的特色创造出来,就要对江河、山林以及湿地等这些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产业,通过历史文化以及旅游资源的利用,把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上去,把城市个性的魅力彰显出来。
五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城市规划离不开精心的论证,历史的积累与沉淀对城市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进行规划与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与历史负责。不但要把建设的规划工作做好,还要为人们创造休闲娱乐的空间,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是把规划科学决策的机制完善起来。要以政府为主导,通过专家的指导,部门间的合作,公众的参与,科学的决策,对规划进行严格的编制,并进行审批。
五、结束语
总之,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城市的建设对整体规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也面临着很难得的机遇,所以,对于中内以及省委对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要认真落实,相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一定能为我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田光进.中国城镇化过程时空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杨焕彩.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改革研究,2010(7):4 - 9.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我国,小城镇的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虽然对小城镇概念的理解有多种[1],但如果将小城镇看作县城以下的建制镇,其数量仍多达5万个[2]。如此众多的小城镇,由于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各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水平差别较大,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镇相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更高一些是毋庸置疑的。发展离不开规划,小城镇的规划应结合当地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条件而定;但仅有规划,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规划也只是一纸空文,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小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小城镇规划中的特点、发展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小城镇规划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1 小城镇的特点和发展模式
1.1 小城镇的特点
小城镇既非典型意义上的城市,也非传统含义上的农村,是兼具城市和农村一些特点的城镇,形象地概括即“城市之尾,农村之首[3]”。作为城市之尾,小城镇要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影响;作为农村之首,小城镇要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小城镇地处城乡接合部,是城乡联系的纽带和城乡一体化的实验地,具有城市或农村都不具备的独特优势,理由如下:
⒈具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先天优势。如果小城镇发展建设良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就近寻求就业或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远赴他乡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再是第一选择,所以小城镇完全有条件成为流动人口的汇集地以及乡镇企业和大中城市分离型企业的聚居地,从而起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作用。
⒉可以弥补建设用地的不足。农民迁入小城镇,退出原耕地后可弥补由于大规模建设减少了的土地。
⒊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小城镇增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扩大了工业和消费品的市场,拉动了内需;对城乡两级间的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⒋改善乡镇工业的布局。我国乡镇企业中的80%分布在自然村,剩下20%的分散在城镇。小城镇可以吸引乡镇企业集中设厂,这样有助于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更利于集中整治环境污染,减轻对广大乡村环境的污染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1.2 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外小城镇的发展来看,小城镇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美国在工业兴起之前,城市人口只有5.6%,1970年城市化率达到70%。日本1908年城市化率为18%,1970年达到71%。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才得到较快的发展。在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比较典型的模式[2]:⑴苏南模式是在乡镇企业发展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现该模式以规模企业为主,集外资、民资、股份制为特点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城镇化水平较高。⑵温州模式是以民营资本流动、家族企业区际化和城镇建设来发展经济,原来农村的商品集散地逐步演化为配套设施完善的城镇。但小城镇数量太多,城市体系结构不甚合理,城镇建设水平较低。⑶珠三角模式是以深圳-东莞-广州-佛山为核心的城镇连绵区,小城镇人文特色、地域专业分工、产业聚集特征较为明显,但区域化空间较为分散,专业化优势和地区优势受到削弱。
2 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层次、深度不符合小城镇发展的需求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3,4]:⑴规划编制方法陈旧,深度不够,不适应新形势小城镇发展的需要;⑵现状统计不准,预测缺乏科学性;⑶发展定位不明确,盲目建设,例如片面提出“一百年不落后”、“拉大架子,膨胀规模”等不切实际的口号;盲目照搬,大建形象工程等。
2.2 土地规划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
主要表现在[3,5]:⑴土地利用规划滞后,与建设规划衔接不好;⑵粗放用地,土地利用率低;⑶用地结构不合理,大量占用耕地。
2.3 忽略地域特色,割裂地区文脉
许多小城镇,因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因而呈现出千姿百态、各具风貌的特点。但是现实中由于盲目建设,各小城镇风格特点趋同,造成“千镇一面”、“不城不乡”的结果。另一方面,盲目引入外来开发商建设,又不重视本地居民的参与,导致本地区文脉断裂和消失。
2.4 忽视生态建设,环境遭到破坏
不重视生态规划,排水工程建设滞后,雨污合流,造成雨季路面积水、路基受损,阻塞交通,污染环境。为图建设便利,夷平高地、填平湿地、河道截弯取直。为扩大建筑场地面积,沟塘坑渠、树林绿地随意破坏。绿化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3 小城镇发展策略与规划管理
3.1 重视区位优势、周边资源,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所有小城镇都是基于区域而存在和发展的,它所有的经济活动也都与社会环境有关,因而小城镇规划离不开区域功能和区域定位。纵览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那些发展的又快又好的小城镇,无一不具有鲜明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乡土民情、经济发展、区位特征等元素,充分挖掘区位优势。虽然不少小城镇在区域中的作用比较普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似乎微不足道,但只要对区域进行全面分析,总能找出有利的因素和不利的因素,通过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有利的因素,避开区域同质化和个体之间的竞争,进行错位发展就可以发现新的发展机遇。实际上,我国地势辽阔,各地风物人情千差万别,每个小城镇都有自身特点和优势,只要因势利导,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以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三角模式而言,经济发展特点、模式各不相同。苏南模式是以集体资本起步,最后形成多元化的模式。温州模式的小城镇利用温州地区良好区位、资源互补而得到发展。珠三角模式利用良好的区域条件、地域分工发展小城镇。其他地区可以借鉴这些成功的发展模式,但不应采取照猫画虎的方式,而是要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例如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浓厚的地区可发展服务主导型的小城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小城镇可发展区域商贸中心。盛产经济作物可发展以农业主导的小城镇,在出产经济作物的同时发展农业旅游业。
3.2 立足长远、统筹兼顾,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
小城镇选定适合的发展模式后,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规划指导建设。根据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产业布局、人口规模等因素,确定小城镇建设布局并编制、完善建设规划。在编制规划时,应立足长远、统筹兼顾,既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还必须利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对资源条件等进行充分论证。制定总体规划后,还要制定和完善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小城镇建设时必须严格执行规划,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认真执行设计标准,可以根据发展条件,分步实施,逐步发展,但要避免重复规划、重复建设而造成资源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3.3 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为保证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良好衔接,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关键。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严格控制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和建设用地总规模规划指标,防止多占乱占耕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对违反土地使用规定的行为应坚决制止,并采取相应处罚措施。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就需要合理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一是要治理“空心镇”,通过改造旧镇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二是坚持农业用地优先的原则,建设用地尽量利用山坡地、贫瘠地、劣质地;三是建立土地开发与复垦制度,保护耕地。另外,还可通过增加建筑物容积率、开展土地整理等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
3.4 传承地域文化传统,彰显小城镇特色
我国许多小城镇蕴含着丰富的地域传统文化或民俗文化,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够较完整地展现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阵地,应在充分尊重地域文化并考虑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应保护好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寨、小镇、建筑群和街区等,再综合开发商业、餐饮、娱乐、居住、教育和办公等公共空间,这样既延续了地域文化传统,也满足了不同人员的各种需求。另外,应鼓励和引导当地居民参与规划建设,尊重群众的意见,避免盲目引入外来开发商进行大规模建设,以致破坏了地域文化传统。
3.5 坚持科学发展观念,构建生态文明城镇
小城镇规划时,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解决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应用绿色文明城镇构建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推动和谐共赢式的发展;应用乡镇可持续发展理论,突出规划的科学性、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资源利用的集约性以及人文环境、建筑风格的协同性。通过坚持科学发展的观念,从生态和整体角度寻求发展空间,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城镇。
4 结语
城镇化是工业文明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逆转的过程。在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城镇实际,科学合理地组织规划方案并以此指导小城镇健康、可持续地发展。目前我国仍处在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规划管理者应承担起提升宜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为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魏建军.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J]. 中国电子商务,2012.
[2] 魏强. 中国西部小城镇建制规划管理与发展模式研究[J]. 世界农业,2012.
[3] 王慧. 浅谈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决定着城镇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也是提高城镇品位和形象的重要因素。过去,镇宁县城曾因独特的石头建筑风格被誉为“石城”、“银城”,但由于规划滞后,在一段时间内的城镇建设对古城镇破坏极大,使镇宁丧失了最宝贵的旅游景观资源。
对此,镇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高度重视规划管理工作,围绕恢复“石城”、“银城”建筑风格的定位,以发展“游、购、娱、吃、住、行”为重点,以建设安顺旅游次中心,城市为目标,按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预测城乡发展,合理确定城乡规模;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坚持合理利用土地,防止盲目圈地,促进城镇建设走内涵型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城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协调。
依托工业园区办工业、上项目/冉敏
针对目前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各种挑战,沿河县必须紧紧依靠丰富资源优势,抢抓国家政策环境机遇,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提高经济综合发展实力,促进全县经济跨越发展。
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工业率先突破,逐步实现工业化。当前,沿河县工业短腿现状十分突出,仅仅依靠农业发展不可能克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土地与人口之间的尖锐矛盾及财政困难、农民增收迟缓、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等各种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依靠工业的迅速发展来解决。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发展,实现工业率先突破,不仅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1引言
道路作为连接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媒介,承担着加速信息、技术、资金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迅速流动的功能,有助于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建立[1~3]。道路建设应与未来城镇发展和村庄整治的规划相结合,促进城乡空间布局和道路建设协调发展,充分发挥道路系统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和村庄建设的引导作用,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在道路设计当中,由于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控制着水文空间分异、土壤发育、植被类型及人类的活动情况,因此最优路线是受土地利用类型、地形或其他土地利用政策限制最低的路线,即在作为道路起始点和终点的源(Source)和汇(Sink)之间,利用成本表面(Costsurface)形成的成本加权距离表面(Costweighteddistancesur-face)计算出的最低累计成本路线。最低累计成本路线是建设成本最低、耗时最少或最符合土地利用政策以及设计者倾向的路线,因此广泛的应用于动物迁徙、路线选择和管线选址等研究和实践当中[4~7]。为丰富城乡统筹的道路规划模式及相关理论、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本文依据现有道路规划理论,结合现状土地利用类型、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现状道路对道路建设的影响,选取顺义区中干渠规划公路进行优化,并对优化道路和原规划路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的道路建设提供的理论参考与指导。
2研究区概况和数据
2.1研究区概况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部区域与河北省毗邻,其地理位置在北纬40°01′~40°18′,东经116°28′~116°59′之间,总面积为1019.53km2,约占北京市土地总面积的6.22%。顺义区除东北部有少量的低山丘陵外,大部地势平坦,城镇发展与道路建设受地形影响较低。2006年当地的地区生产总值293.8亿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6.2∶55.6∶38.2,为顺义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为加强城镇与农村区域的联系,道路建设中作为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共享和区域交通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顺义区城市规划(2005~2020)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研究结合顺义区的土地利用和社会发展情况,选取城市规划中的中干渠路进行优化。中干渠路中南起于顺平路、北止于顺密路,设计标准为三级公路,主要用于促进顺义区内部城镇与农村之间,以及顺义区与周边区县和北京中心城区之间农产品、资金、技术的流动(图1)。
2.2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本研究所用数据包括:1∶10000顺义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2006年顺义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阶段成果按照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中土地规划分类要求形成的规划基数;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来源于顺义区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道路数据来源于与顺义区城市规划(2005~2020)。从土地利用类型对道路影响程度和研究的需要,对顺义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合并,形成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建设用地、道路用地、其他土地等七个土地利用类型(表1和图1)。最后利用ArcGIS9.2对各空间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栅格化处理(10m×10m),并利用其空间配准模块把各空间数据统一在一个投影带和坐标系下。
3研究方法
土地利用类型是水文空间分异、土壤发育、植被类型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反映,决定道路建设的难易程度和成本问题。同时道路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方面,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发展布局和潜在发展空间,以及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道路的通达性和安全性设计。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1)首先,对在土地类型、现状道路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有条件建设区和规划保留村进行空间分析,并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形成道路建设的成本表面;(2)其次,选取中干渠路的起始点和终点作为道路规划的源和汇,闭关借助加权表面形成成本加权距离表面并计算出最优路线;(3)再次,对优化道路和原规划路进行比较分析;(4)最后,对有关基于城乡统筹道路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进一步的探讨。
4成本表面分析与构建
地表是一个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政治过程的多元化实体。这些过程形成的成本直接影响到人类活动、物种迁移、灾害蔓延情况。根据起源的不同,这些成本可以分为资源型和结构型两大类[8]。资源型成本取决于资源属性,如土地利用类型、现状道路等;而结构型成本取决于成本对水平经济、政治、社会或生态过程的影响,如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等政策。这两种成本综合作用于源和汇之间的直线距离,从而形成成本加权距离。结合顺义区的现状特征和规划要求,本研究选取顺义区土地利用类型、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现状道路三类成本进行道路优化分析,并构建权重表面。
4.1土地利用类型成本分析土地利用类型是水文、土壤和地质的综合反映,决定了道路建设成本的高低。从道路生态学的角度来看,道路分割周围景观、影响水文格局,对周边形成噪音、空气和重金属等多种形式的污染[9~13]。因此必须结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程度,以及抵抗道路影响的能力大小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对道路建设的影响分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主要载体,道路建设不仅分割耕地斑块,而且来往汽车形成的汽车尾气、噪音固体垃圾都会对作物生长和农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顺义区的园地除了能够提供水果以外,更重要的是随着旅游农业、采摘园等产业的兴起,其功能也呈现多元化发展,道路建设对于发展多元化农业的作用十分重要。林地对于汽车尾气、噪声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有利于生态型道路建设。在牧草地上进行道路建设的成本较低,是道路建设的理想地类。虽然道路主要是实现不同功能的建设用地之间的连接,但对于建设用地自身而言,拆除改建的成本较高,因此不是进行道路建设的理想地类。从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或对现有道路改建升级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有效手段,在道路设计时,尽量考虑现有道路。顺义的其他土地以水域、滩涂、自然保留地为主,它们的生态调节功能较强,且道路建设成本还是土地利用管制政策都不利于道路建设,在道路建设时应注意避让这些地类。由于成本最低的路线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累计成本值最低的路线,因此对于不利于道路建设的土地利用类型的成本设定应高于适于建设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据这个原则,结合顺义区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成本分值(表2)。
4.2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成本分析顺义区是北京市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是北京中心城区人口与压力疏解的主要载体,顺义区在第三轮土地利用规划中强调顺义区城区部分发展空间。通过规划有条件建设区,实现在用地指标控制的前提下调整城区和产业用地布局,保证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社会经济建设[14~18]。为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实现农村居民点集中管理、为城市和产业发展提供富余用地指标,顺义区政府在第三轮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城市规划中农村居民点规划,以及与当地镇政府和农户沟通,对发展潜力较弱、资源匮乏、区位优势不明显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搬迁(图2)。在此,选取规划城镇和产业用地、有条件建设区和保留农村居民点进行道路建设成本分析,并利用熵权法确定的权重对以上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并形成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对于道路建设的综合成本表面[19,20](表3)。从顺义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需求的关系出发,城镇用地和产业规划用地属于刚性需求,道路建设不宜在这些区域选址,道路建设成本最大,为100。但从这些土地周边进行规划可以提高城镇、产业、农村居民点之间资金、技术劳动力的转移和互动,因此道路建设成本随着距规划城镇和产业用地距离的增加不断增加,成本值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Gi为规划城镇和产业用地对于道路的成本作用在栅格i上的分值;ri为栅格i距离规划城镇和产业用地的空间距离;d为规划城镇和产业用地具有阻力作用最远距离,在此取距顺义行政界线最远距离。有条件建设区作为未来城镇和产业用地的调整区域,则可以在内部进行道路规划以提高道路对区内建设用地的通达程度。因此,有条件建设区内对于道路建设的成本最小,为0。以外区域道路建设成本随着距有条件建设区距离的增加不断增加,阻力值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Ki为有条件建设区对于道路的成本作用在栅格i上的分值;ni为栅格i距离有条件建设区的空间距离;l为有条件建设区具有成本作用最远距离,在此取有条件建设区距顺义行政界线最远距离。保留的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包括重点建设和内部整治两大发展类型,因此从土地集约利用和安全性的角度考虑,道路只有与农村居民点保持一定的距离可以兼顾安全、高效、宜居、低耗的特点[21]。研究中,设定保留农村居民点的100~250m缓冲区为道路建设成本最小区域,即赋值为0;100m缓冲区以内区域道路建设成本最大,赋值为100;250m以外区域道路建设成本采用式(3)进行量化(图3.式中,Zi为保留农村居民点对于道路的成本作用在栅格i上的分值;mi为栅格i距离保留农村居民点100m缓冲区以内土地的空间距离;q为保留农村居民点100m缓冲区以内土地具有成本作用最远距离,在此取距顺义行政界线最远距离。
4.3现状道路成本分析道路建设不仅要尽量充分利用现状道路,更重要的是规划道路的空间布局要与现有道路保持适当距离,以实现道路网的空间均衡分布。在此,对顺义区三级以上现状道路进行影响衰退分析。由于封闭式高速公路对道路两侧的农村居民点、产业用地功能外溢性差,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对于高速公路进行排除。现状道路所占据的区域道路建设成本最低,赋值为0。对于现状道路缓冲区域采用式(4)进行量化。式中,Hij为道路j对栅格i的成本分值;sij为栅格i距离道路j的空间距离;fi为道路j的影响距离,在此设定为现状道路距离顺义区最远行政界限的距离。4.4构建综合成本表面在分别土地利用类型、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现状道路这三类成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式(5)进行汇总形成综合成本表面(图4)。Ci=Max(Gi,Ki,Zi,Hij)(5)式中,Ci为特定栅格i的最高成本分值,利用Ar-cGIS中栅格最大值提取功能进行计算。
5道路优化道路优化的目的在于以规划路的两个端点作为源和汇,实现两点之间路径的最优化。
在此,选取中干渠路北部靠近顺密路的端点为规划道路的源,南部靠近顺平路的端点为汇,结合前面生成的综合成本表面,利用ArcGIS9.2的空间分析模块计算成本加权距离表面和最优路线(式6)。首先利用源和综合成本表面生成成本加权距离表面(图5)。成本加权距离表面每个栅格的分值表征该栅格到源的最低累计成本。然后利用空间分析模块的ShortestPath功能,对汇和成本加权距离表面进行空间运算,计算出连接源和汇之间累计成本最低路线(图5)。S=mini=nj=mΣ(Dij×Ri)(6)式中:S为最低累计成本路线的总成本值;Dij为第i个栅格距源地j的空间距离;Ri为第i个栅格的成本值;m为源地j至第i个单元经过的栅格数量;n为总栅格数。
6优化道路与原规划道路的对比分析
道路的功能的溢出效应对于道路两侧的商业、工业、居住等用地类型产生聚集作用,而道路通达性作为道路功能外溢的计量手段广泛的应用于土地评估、土地规划、景观格局分析等多个领域。Whittaker等学者发现道路通达性具有显著的空间特性,道路周边的景观随着距离道路的远近呈现出梯度变化,由人文景观逐渐向自然景观过渡。在此,利用ArcGIS9.2的缓冲功能以100m、300m、500m、700m为缓冲半径,对优化道路和原规划道路进行缓冲。然后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对比分析各缓冲带内土地利用类型、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有条件建设区、保留村庄的数量,以及它们随着缓冲距离的递增所呈现出来的变化趋势(图6)。优化道路两侧的林地随着距道路距离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图6-林地)。100~300m缓冲带内的林地面积最高,为177.16hm2,这有助于充分利用林地的生态功能对过往车辆排放的尾气、噪音进行吸附,减缓道路生态负效应的扩散,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维持起到积极的作用。相比之下,原规划路两侧的林地面积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临近道路区域内的林地由于规模较小,难以有效发展林地的规模生态效应,不利于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道路景观的营造。优化道路两侧建设用地面积随着距道路距离的增加整体呈现递增的趋势,与原规划路两侧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势相似(图6-建设用地)。但是建设用地在优化道路的100~300m缓冲带内的面积最高,为288.51hm2。从优化道路穿越和经过的建设用地类型看,以木林镇、杨镇地区、北务镇的镇区和农村居民点为主,既符合100~250m的安全距离,又符合统筹城乡的目的。园地在优化道路300~500m缓冲带内的面积较原规划路高18.62hm2,这种距离既能够提高道路的通达程度,也可以减少行驶车辆的排放物对水果质量和园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图6-园地)。原规划路和优化道路两侧的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优化道路两侧缓冲带内耕地面积均少于原规划路缓冲带内的耕地面积,平均每个缓冲带内耕地面积减少147.38hm2(图6-耕地)。优化道路两侧的其他土地除了0~100m缓冲带的面积低于原规划路的面积外,其余缓冲带都略高于对应的原规划路的缓冲带,有效降低了道路对于两侧自然保留地和水面滩涂的直接影响(图6-其他土地)。道路用地在原规划路和规划道路两侧的分布情况受到其他道路的影响而产生差异,因此仅对0~100m缓冲区内的道路用地面积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优化道路0~100m缓冲带内的道路用地面积较原规划路多52.56hm2,反映出优化道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规划。顺义区的牧草地面积较低,而且多数位于距离道路、居民点等人文景观较远的位置。即便建设道路的成本较低,但由于区位限制,道路选线也距牧草地的空间距离较远(图6-牧草地)。优化道路较原规划路两侧保留村的空间距离合理。从图6-保留村中可以看出,优化道路各缓冲带内保留村的面积都高于原规划路缓冲带内保留村的面积。尤其是100-300m缓冲带内的保留村面积比原规划路对应缓冲带内的保留村高出26.69hm2,在保证道路建设安全的前提下,有效促进了城镇发展与未来农村建设之间的互动性。优化道路从分利用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有条件建设区,使得道路建设能够与未来城镇发展和产业建设协同发展,体现了土地利用政策的综合性(图6-有条件建设区)。相比之下,原规划道路0~700m缓冲带内有条件建设区总面积仅为35.69hm2,难以体现道路建设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综合性。优化道路与原规划路缓冲带内的规划城镇和产业用地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反映了道路建设服务于城市化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思想(图6-规划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道路不仅综合考虑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与道路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兼顾安全、高效、生态等特征,更重要的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之间的差异,提高了道路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性,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与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了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