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范文

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1篇: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 通信项目 存在的问题 解决措施 管理风险

引言

人是管理主体,物和人为管理客体。但是管理过程中,可能因为管理不及时、管理方法不当等因素影响管理进程。企业需要发挥人的最大主观能动性,挖掘人的潜力加上管理得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工程项目损失。因此,在目前的通信项目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通信项目管理的内涵

通信项目管理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信技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促进整个通信项目,带动社会经济实现利益最大化至关重要。通信项目管理能够合理安排项目进度,充分利用项目以保证资源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达到减小项目成本,实现企业利益化的目标。[1]制定一套管理方法能够尽早完成项目内容。合理有效进行资源利用,能够充分发挥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给企业实现利益增值。优秀的通信项目管理方法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社会带来无尽利益,但是管理不当带来的麻烦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通信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通信技术,这也促进通信项目的发展正在不断扩大,但是随着项目扩大在管理上的弊端也日益呈现。

2.1通信项目管理结构不当

与以往的通信项目不同的是,以前的通信项目是靠业务来支撑。当前中国通信行业内,实力较强的三大运营商在攻克集团客户的市场业务难关时无不目殚精竭虑。不仅如此,传统市场已经不适合运营商的发展,运营商的投资正在逐渐减小,通信项目的业务收入也逐渐递减难以生存。[2]

2.2成本增加,利润下降

现在社会,通货膨胀现象严重。物价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呈现日益上升趋势。人、车、机、仪及员工差旅成本的不断提高,都加大了企业的财务支出,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盈利。在通信管理项目中,常常会出现管理责任不明确,又加上员工没有成本节约的意识,材料把关不严格造成许多浪费,这些都加大了企业成本。所以企业应该对员工思想和行为进行教育管理,通过制定规章制度进行企业管理,培养员工的节约意识。

2.3调整员工队伍结构,提升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企业员工队伍的执行力是否高效,决定着企业的成败。一个优秀的员工队伍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利益,企业应该在市场营销类经营、技术专业、综合管理人员、项目经营管理方面着重选择人才。培训员工的团队精神,学会团队合作,在合作中一起进步、一起发展。企业还应多举行一些活动给员工参加,促进员工感情交流,带动企业健康发展。

2.4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许多企业虽然有先进的管理技术,但是因为对技术了解不透彻,的制度不完善,以致于工作执行时效率低下。由于现行的大多数施工管理计划缺乏严谨性和可操作性,所以通信项目依然不能按照指定的计划循序渐进地完成。企业要想经营管理好企业,需要制定企业项目计划,并且严格遵从计划内容。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企业应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创新激情,不断培养员工的综合创新能力。只有员工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企业才能在新的技术下得以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如果只重视字面的管理理论,而不进行技术创新,这种没有活力的企业最终也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3]

三、针对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3.1规范企业管理结构

要想保证企业能够在健康稳定的环境下生存发展,首要问题就是规范企业通信项目管理结构。企业明确项目管理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一环后,应规定企业经营的形式。优秀的通信企业应该做到成本和价格优势双收。产品在价格优惠的情况下,才会吸引消费者眼球,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企业在做好产品的同时,更应该树立属于自己特有的品牌形象,多多宣传公司的特色。良好的企业形象也会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同时也会成为更多的人的就业目标。

3.2善待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

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不断上涨,企业的经营成本也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而不断提高。企业在节约成本方式上不是通过克扣员工工资方式达到目的,而是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节约成本意识达到成本节约。企业应该通过不断增强员工综合素质,利用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管理,通过员工管理,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人是第一生产力。当然,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培养出一支能打胜仗、敢于担当的员工队伍,便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核心工作。作为企业高管,不但要关注员工的日常工作,更要关心公司员工的日常生活。针对生活有困难的员工,公司应该在其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精神、物质上的援助。只有这样,才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自豪感,进而促使员工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3.3提高企业执行力

大多数通信类企业虽然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但是依旧无法快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这是因为企业的执行能力比较差,导致先进的技术失去了它的特有功效。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更应该强化企业的执行能力,以强有效的执行力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企业加强执行能力的同时,不应一直停留在同一种管理模式上,而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四、工程实施的风险规避

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开始更加多元化,这也导致通信工程项目中有了越来越多的风险。[4]为此,要加强通信工程的风险管理,保障通信工程项目顺利进展。

4.1风险存在原因

由于管理意识的淡薄、风险管理人才的欠缺,不能对通信管理行业进行统一管理,面对已出现或者未出现的风险,没有周全的补救方法。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导致通信工程项目因为任务分配不明确、管理方向不明,不能对通信工程项目进行系统化风险管理。所以,在实际中很难及时预测风险。

4.2通信工程项目风险规避方法

1.风险预防

可以利用程序法预防风险,降低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利用书面形式制定合理有效的项目形式。采取项目措施前,工作人员也应该考虑到项目带来的成本增长,为了降低成本,制定出两全其美的预防策略。

2.风险转移

所谓风险转移,就是利用合伙人共同分担风险。借助风险转移措施,虽然不能彻底消除项目风险,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节约项目成本。风险一旦发生势必带来成本损失,风险承担者要善于将项目内的一部分风险转移到项目外,及时减小损失。这也对风险管理者管理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风险承担者不仅反应灵敏,还要有优秀的管理能力挽回企业的成本。

五、结语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通信行业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通信工程技术为21世纪的人类带来了便利,项目人员如果能够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快速地找到解决方案,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通信工程项目的发展,学习他人的长处,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用安全、健康的管理策略带动企业长远发展,避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因为管理不当而被淘汰。同时,要具备风险预见能力,减小风险导致的损失,促进项目顺利进行,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参 考 文 献

[1]叶顺云.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3,20:51-52.

[2]何金悟,马毅.浅谈通信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5,08:42.

第2篇: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范文

我区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任务共建设农村户用沼气4435户,其中:年度项目2035户,年项目是2400户,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4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试点项目1个,联户沼气工程试点项目2个。(具体任务见附表)

二、实施步骤

项目建设期限为年1月—年12月。

年12月前,建成年农村户用沼气项目2035户,乡村服务网点7个,养殖小区沼气工程试点项目1个;

年12月前,建成年农村户用沼气项目2400户,乡村服务网点7个,联户沼气工程试点项目2个。

个1月全区自验;2月,报请省、市项目验收。

三、实施措施

1、广泛宣传,形成共识

通过各及会议以及电视、简报、报纸等各种形式加大对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进行宣传,在村务公开栏对建设任务、补助标准、建设条件、自愿建设户名单及物质采购、分配等情况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充分调动全区广大干群参与的主动性。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乡镇(街道)要成立专门组织,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确定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此项目工作。区政府与乡镇(街道)签订责任书,充实部门职责,确保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

3、狠抓质量,严格要求

一要严把建池技工资质关,确保项目建设质量。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实行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确保建成一口、成一口、使用一口。二要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技术标准。按照国家农业部沼气池施工安装等级标准要求,做到沼气池与圈、厕、厨都合符标准,布局合理。三要统一物质采购,严格资金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实行建池、服务、管理“三同步”。

4、强化服务,发挥效益

在抓项目建设的同时,制订一套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确保当局气工程成为群众订一套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确保沼气工程成为群众满意工程、放心工程、无后顾之忧的工程。加强农民培训,让他们基本掌握沼气池使用和维修管理的一般常识,沼气不仅能做饭、点灯,还能贮藏、保鲜、发电,同时还要提高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能力,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全区现有78名持证技工,实行竞争择优上岗,各乡镇(街道)与技工签订施工合同,按照“五统一”(统一培训、统一安排施工、统一施工图纸、统一建池模具、统一验收标准)要求,严格执行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的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严格技术规范。同时管道布局合理,体现横平竖直、简洁美观、安全适用等要求。另外每建一口沼气池,都必须刻上永久性国债项目标志。

项目建池材料及设备的购置,灶具、管材管件、净化器、等由省能源办统一招标配送,区能源办统一印制沼气运行使用明白纸、沼气建设申请表、沼气用户档案卡、沼气建设竣工报告单。

5、加强项目组织实施与管理

各乡镇(街道)是项目实施主体,具体负责项目实施与管理,区农村能源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检查、监督与.验收,并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

各乡镇(街道)承担的建设任务是年和年农业部农计函〔〕497号和〔〕253号文件批复的农村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各乡镇(街道)已上交区农委的建池资金按对应的农户名单,由区农委完善处理,并列入各乡镇(街道)建设任务。农户填写农村户用沼气自愿建设申请表,逐级审核并上报区农村能源办,建立项目用户档案卡,档案卡一式四份,分别由建池户、施工队、乡镇(街道)和区农村能源办保存。项目建成后,施工队提供项目实施竣工报告单,分别由农户、村、乡镇(街道)签字盖章,上报区农村能源办验收。各乡镇(街道)要建立沼气建设档案、按项目村逐户进行沼气池编号登记造册,便于沼气池建后服务。同时建立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各乡镇(街道)实行旬报制,定期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和档案材料,区能源办验收后在生态家园网上报省市能源办。项目建成后要及时在项目村成立沼气村级协会,在乡镇(街道)及部分重点村设立沼气配件服务部,有固定场所及配件专柜,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协会会员跟踪服务,做好项目户的技术指导和日常维护工作,加强后期正常使用的管理。

第3篇: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范文

为学习腾冲市土地整治工作的成功经验,2020年4月9日杨建馨副总带领我公司一行4人,赴腾冲市越州水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水司)进行有关土地整治相关方面的业务知识学习。学习以座谈会及查阅相关档案资料的方式进行,期间听取了水司关目前项目开展的相关工作情况的介绍。现将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

水司成立于2015年,是腾冲市人民政府全资平台公司。公司领导层架构为:董事长、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副总经理3人,财务总监1人,总工程师1人。公司下设7个部门,分别是财务审计部、综合事务部、融资经营部、工程建设部、项目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和法务风险部。公司主要负责全市范围内土地整治项目及相关融资工作。目前水司腾冲县北海乡双海等4个村农村居民点与工矿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并已通过验收,受到保山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的充分肯定。

二、项目实施方法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了解到,水司的主要做法为:

1、主体资格确认的方式

项目的承担单位为腾冲市自然资源局,在水司作为实施主体进入项目之前,腾冲市自然资源局上报关于立项实施项目的请示,经市相关领导及主要领导批示后建议由水司作为承建主体负责项目筹资建设。

2、收益回报方式

1)、固定单价回购

关于回报方式,水司向腾冲市人民政府上报关于项目新增指标进行回购的请示,请示说明项目基本情况及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的面积。为提高利润盘活优质资源扩大经营,提请5万元每亩进行回购。请示上报后经自然资源局和财政局商议建议以每亩3.5万元作为回购单价,回购资金有腾冲市土储中心纳入土地成本核算。

2)、总包的形式

目前只有个别项目以此模式进行。

3、项目实施方式

项目实施主要以乡镇为主体,乡镇组织村干部及部分有权威的当地人员组成项目指挥部,负责项目的日常推进工作。自然资源局提供指导和帮助,以及相关的报件批复。水司作为项目的承建主体派相关的工程人员进行项目检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水司工程部经理提出也可以公司自己组织成立指挥部,并聘请相关村组干部参与项目的日常管理,负责土地权属及各种纠纷调解。

三、资金使用及管理

1、项目业主管理费的控制和使用

业主管理费主要用于项目现场指挥部临时人员务工补助、日常运行费用等开支,项目指挥部设在项目实施地各乡、村,由当地相关乡村级部门负责日常管理。项目指挥部所需费用由项目公司(水司)按照项目预算书中的业主管理费实行限额内管理,以备用金形式借支给项目指挥部,开支后报账冲销,滚动使用。

费用开支主要有:① 项目所在地临时安排的当地村民务工补助,该费用开支由当地乡镇财政部门负责审核并出具意见,再由乡镇相关部门领导审核后提交项目公司,同时开具务工补助发票并附经审核的务工人员补助发放清册,经项目公司同意后报销;

② 指挥部人员日常伙食及办公用品等其他开支,伙食费用等开支由专人进行日常登记管理,汇总费用开支后开具相关发票经项目公司审核后进行报销。

2、项目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及项目融资成本处理

由于腾冲水司主营业务多样化,因此,公司负责增减挂项目人员费用均纳入公司期间费用核算,不计入项目成本核算。同时,由于项目可研及预算中资金来源设定为政府性资金,未考虑融资成本,因此,项目资金融资成本也未纳入项目成本核算。

四、经验借鉴

1、主体确认及投资回报方式

我公司相比水司其公司性质有差异,主体确认的方式应通过正规招投标程序完成。而其固定回购方式操作较简单,指标收入只与土地等级和数量有关,而与投资成本无直接关系,鉴于我公司同昌宁县政府已经敲定投资及汇报方式,之后开展的项目可借鉴次模式。

2、组织实施与管理

为更高效便捷的解决因土地权属等问题产生的各种矛盾,建议下一步我公司项目指挥部以乡镇为实施主体,有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指挥部指挥长,县自然资源局和我公司相关领导为副指挥长。指挥部成立专门的纠纷调解小组,由乡镇相关领导作为组长,各村组长及有威望的村民作为成员。在解决纠纷的同时负责宣传有关项目建设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4篇: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范文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产业扶贫资产;资产管理;四权分置

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是指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运用产业帮扶方式逐步形成并积累起来的经营性资产。该资产具有一定的帮扶赠与性质,但与纯公益性、非经营性资产完全不同,其具有较强的经营性。由于该资产的投入主体与产权主体不对称,极易产生产权模糊、管理缺位、绩效低下、价值流失等问题。目前,精准扶贫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全国有若干贫困县陆续脱贫摘帽,逐年形成并积累的农村产业扶贫资产规模庞大,如何进行有效管理、较多地借助市场化经营方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截至目前,政府部门仍然没有针对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管理出台具有权威指导性的实践操作意见或规范,笔者在此根据实际调研情况做一些学术探讨。

1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形成

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形成主要有几个方面,即政府直接投资形成、政府产业奖补形成、社会及市场力量进行政策性帮扶形成与其它创新渠道。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形成并非直接来自某种市场资产的自我滚动积累,而是具有重要的外部扶、政策驱动性特点。农村产业扶贫是在所有精准扶贫措施中直接培育贫困地区农村自我“造血”功能的重大扶贫工程,其经常针对农村特色产业来系统实施,如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贸易、乡村旅游等,并与各类贫困户、边缘户、其他农户形成非常直接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带动就业、促进增收脱贫、培育农村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1政府直接投资形成

指中央、省、地市、县4级财政资金,对贫困县(具体到镇、乡、村级)的产业项目投资而形成农村产业扶贫资产。具体形成过程:将中央、省、地市、县4级财政资金中的扶贫资金、涉农资金进行合规性统筹整合,建立庞大的“涉农资金池”;建立县级产业项目库,对各种具体项目进行轻重缓急排序并选择实施,该项目库的具体项目一般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政府常务会或县委常委会研究、审核并最终确定;县财政局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具体负责按进度拨付产业项目建设资金,实施项目的主管部门与财政局进行业务对接,财政局及时将项目资金指标分解落实到项目主管部门;通过“一卡通”管理、绩效评价、资金监管、动态监控和追责问责等程序对产项目进行跟踪监管。因此,该渠道形成的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是中央、省、地市、县4级财政资金共同投资发力的结果。

1.2政府产业奖补形成

一般是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县级政府为了调动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基层产业合作社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产业发展补助政策及其标准,该补助资金作为生产奖励资金仍需要投入到农户的产业项目生产及再生产过程中,或者入股到基层产业合作社,再由基层产业合作社统一生产支配或者整合入股到其它企业。由政府产业奖补形成的产业扶贫资产,具有高度帮扶奖励性质,县级政府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实施动态奖补,建立跟踪问效工作机制,要求该奖补资金只能用于发展生产而不能直接作为消费基金消耗使用。

1.3社会及市场力量进行政策性帮扶形成

指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各种社会力量、市场主体实施政策性帮扶,如能人带动、企业家建生产基地、社会捐资等,激励农村产业发展,形成规模不小但在形式上非常分散的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有些具有赠与性质(纯粹赠送),有些仅具有扶质(不赠送)。主要渠道包括:社会力量捐助,如“一日捐”、节日慰问走访等活动,社会爱心力量对接帮扶,事业单位对口帮扶;企业家建生产加工基地、种养殖基地,或者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等,一般联合当地村级基层生产合作社合股,并组织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进行生产经营,形成利益共同体;金融帮扶,一般是为了降低风险,经常采取政府贴息小额信贷方式(10万元以内比较多见),对吸纳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或致富带头人,可申请50万元以内的担保贷款,贷款额度由银行具体灵活决定。

1.4其它创新渠道

通过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吸收贫困人口的资源资本(主要是耕地、林地)作为股份,激发贫困县、贫困村的内生发展潜力。这些渠道形成的产业扶贫资产具有较大分散性、自主灵活性与契约依赖性等特征,但是通过整合与规模化使用,可以发挥较高生产效率。

2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经营运作现状与管理难点

2.1经营运作现状

各地贫困县基层一般都推行专门的产业合作社运营机制,具体实现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经营运作。采用“支部引领、干部带头、能人参与、贫困户全覆盖”方式,贫困户以劳动力、现金(含政府奖补)、土地经营权(含耕地、林地、水塘等在内)多种形式入股产业合作社。产业合作社将各种对口的产业项目资金转投龙头企业,实现滚动发展。由政府引导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工业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务工”、“家庭农场+合作社+贫困户+劳务用工”等多种共同体模式,实现“分红+土地流转、劳务就业、产业带动、产品代销”等多项利益联结关系。县级政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产业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种养殖大户、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致富能人入股扶贫专业合作社,提高合作社经营能力、收益能力,带动贫困户、边缘户增收脱贫。上述专门的产业合作社作为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一种具体形式,组织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进行生产经营,实现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经营运作,为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方式。但是,产业合作社全权负责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管理,仍然缺乏足够的现实可能性。产业合作社是一种比较松散的产业联合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实体,不是完整的市场主体,需要进一步规范其组织形式与具体运作方式;产业合作社将项目资金转投企业,一般按股或按协议分红,实际上是一种资金再委托的运作方式。此时,产业合作社没有直接监督或者参与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该分红经常采取固定分红方式,分红率的确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保值增值。此外,许多地方实行“户贷企用”办法,即政府贴息、农户贷款、企业使用,让产业合作社牵头统一实施,埋有较大的市场风险隐患,一旦合作企业经营不善或者破产,负债主体仍然是产业合作社,后续遗留问题较多。在笔者调研中还发现,在产业扶贫资产管理过程中经营运作,部分地区存在“一股了之”、“一发了之”、“一分了之”的现象,过于简单化,没有充分调动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就村级范围而言,从长远来看,重点是把有特色的优质农业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同时要研究科学的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管理机制,既要保证农村产业扶贫资金的增值保值,又要发挥扶贫济困的社会功能;更需要进一步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户出工、出力,更好地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2.2管理难点

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完整的资产收益扶贫良性循环并形成长效机制。为了保证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持续稳定地发展,应当使一切与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相关的后续资本筹资、投资运营、资本收益分配等形成一种动态的协调机制。其难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产业扶贫资产能否能成为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资本,显著地增强农村的内生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需要寄予厚望,需要能够长期滚动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合理引导。农村产业扶贫资产能否撬动农户、市场主体乃至全社会专门针对农村的后续产业投资?需要发挥产业合作社的产业组织功能,发挥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杠杆效应,政府通过产业奖补、贴息、减税等辅助手段刺激农户、企业、银行等进行持续投入。能否实现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的价值化管理?需要在内部产权清晰、会计账簿记账制度健全的基础上实现规范的股份化管理,或者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获得异地投资增效的机会。对农村产业扶贫资产能否有动态的跟踪问效措施、监督措施,及时追究非市场风险流失的责任?需要明确跟踪问效与监督的责任主体,赋予其相应的职权。

3农村产业扶贫资产管理对策探讨

3.1重在分权的“四权分置”管理模式设计

该模式实行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管权“四权分置”,可以确保资产安全保值增值。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所有权全部归项目涉及的村集体所有,强化村级监管,实现村级收益与监管责任对等,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营权归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公司。通过发包、出租、合作等方式,选择经济实力强、诚信度高、热心扶贫事业的经营主体进行经营管理,确保收益。收益权归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享有收益权,同时滚动受益分红。监管权归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局负责引导、规范与监督产业项目实施与运作。该管理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强调分权,有利于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主要缺点是资产统合程度不高,跨乡镇、村的协调管理能力略显不足。

3.2建立在“四权分置”基础上的统分结合管理模式设计

该模式实行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管权“四权分置”,但权利归属进行了调整,引入合作社统一分红与财政局驻乡镇经管站跟踪资产价值机制。农村产业扶贫资产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专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公司;收益权归专业合作社,由专业合作社对农户(含贫困户与边缘户)实行二次分红;监管权归农业农村局与财政局,并进行分工。其中,农业农村局负责引导、规范与监督具体产业项目的实施与运作。财政局对农村产业扶贫资产建立电子台账进行价值管理,随时跟踪产业扶贫资金使用、资产运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情况,进行财务合规性指导,但不实施具体的干涉介入。该管理模式相对于前述重在分权的“四权分置”管理模式而言,资产监管的专业性、有效性更高,优点得到进一步发挥而缺点相对有所规避。

第5篇: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范文

海口市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和行为,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合理开发利用农村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海口市管理的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开发投资及其项目的申请、安排、实施、服务保障体系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是指单体发酵装置容积50m3以上、1000m3以下的沼气工程项目。

第四条 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实行统一计划、集中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的管理体制。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的投资计划、项目资金、招标投标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监督检查及服务保障体系等管理工作;市发改部门负责项目计划的立项审批及监督检查工作;市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安排及资金使用监督检查工作;区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项目的规划布局、项目申报、前期工作、组织实施、配套资金、监督检查、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管理等工作。

第五条 农村畜禽养殖小区和种苗场兴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项目的投资原则以市政府投入为主,企业办的畜禽养殖场兴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以养殖企业投入为主,市财政适当扶持为辅。

第六条 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要严格遵守如下建设程序:提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书、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和后评价。

第七条 在本市行政辖区内从事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开发建设、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项目前期工作

第八条 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优先考虑安排的条件:出口养殖和加工基地;农村新建的畜禽养殖小区、新建的大中型养殖场;靠近村庄、水源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养猪场,尤其是被市政府列入重点治理的大中型养猪场;各建沼单位主动申请,养殖企业以企业自筹投入为主;能提供沼气沼液供附近村民使用、支持发展猪沼作物生态循环农业,能做好沼气沼肥物业管理的猪场或小区。

第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建设需要提出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准后,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必须根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审批意见,以及有关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进行编制。主要包括设计说明、图纸、主要设备材料用量表和投资概算等。

第十一条 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在审批前,先由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然后报送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中心审定。

第三章 项目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项目组织实施必须严格执行邀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竣工验收等制度。项目建设要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

第十三条 项目实施要依照有关规定,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建设进度等内容进行监督管理。监理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工程建设和监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独立履行监督职责。

第十四条 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规定,通过邀标确定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证书。项目建设单位不得将工程肢解发包、转包和违法分包,不得迫使承担施工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第十五条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执行审批文件,必须在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半个月内动工,并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确因客观原因需要延期动工或变更的项目,按程序向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或变更手续。

第十六条 市、区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履行职责,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控,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第十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项目财务管理的规定,设立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区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项目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提高投资效益。项目建设单位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项目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九条 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年度投资计划执行不力,不履行项目建设程序,擅自变更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投资规模,挤占、挪用、截留、滞留项目资金,以及有其他严重问题的项目建设单位,视情节轻重采取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停止安排新项目、收回建设投入资金等措施,并建议追究有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条 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集中供气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区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要定期报送有关项目信息。

第二十一条 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调研、筛选、评审和论证,汇总编制项目计划,送市发展和改革局审核,报市政府审批。项目调研、评审、论证、检查和验收经费可按项目安排经费总额3%的比例提取,由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使用。

第五章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管理

第二十二条 农村沼气服务保障体系必须与沼气工程建设同步规划、配套实施,逐步建立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市、区、镇、村四级服务体系。

第二十三条 坚持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管理物业化的原则,逐步建立以市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区镇服务站为支撑、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服务保障体系,为沼气农户提供优质、规范、高效、安全的服务,巩固沼气建设成果。

第二十四条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建立沼气服务站,与周边农村签订集中供气协议,并负责做好沼气池的日常维修管理;供应农户的沼气供气工程管理要有村沼气合作社负责,确保农户正常用气。沼气供应实行物业化管理。每个受益农户每月要缴纳1015元沼气维修管理服务费,确保技术指导到位,管理服务到户。

第二十五条 各级农村能源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引导农户推广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沼气使用效益。农村畜禽养殖小区的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由村沼气合作社负责管理,规模养殖场(加工厂)的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由场(厂)沼气服务站负责管理,实行沼液、沼渣的使用有偿服务,使沼液、沼渣都得到综合利用。

第六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六条 项目竣工后,先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初验。初验前由施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整理好有关文件及技术资料,向项目建设单位提出项目初验申请。

第二十七条 初验合格并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项目建设单位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向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第二十八条 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项目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会同市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工程、管理、财务等人员组成项目验收组,对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申请单位进行验收。

第二十九条 验收组通过对项目的全面检查和考核,对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合法性做出客观评价,形成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由如下主要内容组成:项目概况,资金使用及财务管理情况,土建及田间工程情况,仪器设备购置情况,制度建设、操作规程及档案管理情况,项目实施与运行情况,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验收结论与建议。

第三十条 形成的项目竣工验收报告由竣工验收组成员签字后,报送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三十一条 对不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验收,由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向项目建设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彻底,达不到竣工验收要求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二条 项目验收合格后,项目建设单位要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审批,并根据批复的竣工财务决算,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第三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健全项目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从项目提出到工程竣工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并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将全部档案移交给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农村户用型沼气物业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农村能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自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

沼气工程的意义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 生物能源,是一种优质、卫生、廉价的气体燃料,开展农村当 沼气建设,推广三沼综合利用,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沼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 能源.农村发展沼气很重要,不仅可以方便农民的生活,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以沼气为纽带开展综合利用,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人,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第6篇: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范文

农村沼气及可再生能源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确保省、市下达我县农村沼气及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任务如期圆满完成,保障农村可再生能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现按照省市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全县2008年农村沼气及可再生能源建设推进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完善推进结合,多能互补发展,建设服务配套,数量质量并重的原则,把农村沼气建设与节约能源、治理环境、生态建设、扶贫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管并重,扎实推进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多种可再生能源建设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开展与户用沼气配套的多能互补技术和项目开发,深入开展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强化规范大、中、小型沼气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建设标准及安全管理,不断提高我县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水平。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基本要求

根据各乡(镇)申报情况,2008年我县安排发展以沼气为主多能互补的项目农户总规模为9448户(个)。具体任务与要求是:

1、新建户用沼气2000户。建设模式为以粪便为发酵原料的“一池三改”或以秸秆为发酵原料的“一池两改”,10月底前完成装料、安装和启动工作,确保建池成功率和使用率达到100%。年底接受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的验收。

2、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从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严格按照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工程项目的可研、初设和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来承担,项目实施必须经省农业厅批准后方可动工,确保工程项目规范管理、安全运行,项目竣工后,接受省农业厅、财政厅的验收。

3、推广高效低排放生物质能炉1812户。因地制宜,分类推广快速炊事和炊暖两用高效低排放生物质能炉,项目所需产品必须选用中国农村能源协会炉具专业委员会推荐的产品,由省、市集中统一采购。

4、推广省柴节能吊炕或炕连灶238户,施工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火门、插板等主要物资实行统一供应。

5、发展太阳能热水器2700个、示范太阳灶2457个,新建太阳房113座,示范太阳能路灯100盏,新建太阳能浴池1个,以上项目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和专业队施工,并按照省农业厅有关规定标准执行,所需产品必须选用中国农村能源协会太阳能专业委员会推荐产品,由省、市集中统一采购。

6、巩固、完善2007年农村沼气建设成果,确保已建沼气池的成功率和正常使用率达到100%。同时要建设好乡级沼气服务中心,新建村级沼气服务网点26个。县级沼气服务中心要配备交通工具和物业服务设备,提高服务能力;村级沼气服务网点要达到“四有”和“六个一”的要求,即: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原料;一处服务场所、一个原料发酵贮存池、一套进出料设备、一套检测设备、一套维修工具、一批沼气配件。

7、2008年底前完成新培训农民技工297名,完成初级晋升中、高级技工培训鉴定20名。全年全县沼气持证上岗技工人数达到250人。培训技术管理干部10名,年内完成10000户项目农户的明白人培训。

三、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的具体推进措施与方法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对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领导。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农村可再生能源工作的重大意义,成立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领导组,统筹、协调和指挥本辖区内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要严格项目管理,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实行乡(镇)领导分片包村,加强督促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推进方案、工作检查和工作考评制度。

(二)、坚持“巩固、提高、发展”的原则,将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乡(镇)、村两级都要层层签订建设任务责任状,把全县以沼气为主的多种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任务,落实到乡(镇)、村、户、人头上。对于2007年已建成但未投入使用或使用效果不好的沼气农户,要加大技术指导和巩固修复的力度,力求搞好投料发酵和管道安装,提高沼气用户的使用率和沼气综合利用效益。今年6月30日前,各乡(镇)必须保证完成2007年度剩余的半拉子工程。与此同时,强化沼气为主、多能互补的工作思路和规范建设的意识,加快发展、强力推进,让全县项目农户真正享受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成果。

(三)细化工作目标任务,确保以沼气为主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进度。

三月份:组织具备条件的农民参加省农业厅组织的沼气生产工、职业技能培训。认真做好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全县今年200名初级农民技工和20名初级工晋升中、高级技工的培训鉴定任务。在启动开展2008年农村沼气项目的建设的同时,对2007年农村沼气“半拉子”工程进行补建完善。

四月份:组织各乡镇对全县已建成的沼气池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同时完善好去年建成尚未使用的沼气池,通过排查、完善达到建一户、用一户。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宣传发动,加快建设进度。同时,组织搞好沼气服务网点建设。

五至六月份:全县要进入建设阶段。日上马持证技工要求达到100名,月进度达到350户。到六月底前,全部完成2007年农村沼气半拉子工程的巩固、完善工作。同时要求,2008年项目建设任务完成700户。

七月份: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推进会,总结、通报全县前半年建设情况,安排、部署后半年工作推进措施。

八月份:县领导组对全县2007年、2008年大中型沼气工程进行专项督查。8月底全县以沼气为主的多种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进度达到总任务量的80%以上。

九、十月份:全县项目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全面完成2008年以沼气为主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任务。

十一月份:完成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扫尾任务。以县组织自查自验。

十二月份:接收省、市检查验收,进行考核总结、表彰。

(四)积极筹措项目建设经费,足额落实项目的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

根据国家和省级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按比例积极筹措项目建设经费。按照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山西省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分别对户用沼气、大、中、小型沼气工程、以及高效低排放生物质能炉等多种新能源建设项目,足额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同时要积极争取省级对太阳能和节能吊炕项目的扶持。

(五)抓好沼气及农村可再生能源技工队伍的培养和管理,为项目建设夯实基础。

各乡(镇)要抓好技工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加强对已领证技工的培养和管理。乡(镇)要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实行标准化施工。对技工实行“六制”管理,即:职业准入制、考核评绩制、计件工资制、施工派单制、竣工验收制、终身服务制。同时,对于今年新培训的200名技工,可采用练兵和比武的形式,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尽快上岗作业。对于过去培训持证并有一定操作能力的技工,要积极组织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晋升中、高级技工的培训和鉴定,按照项目要求,做好“生物质能利用工、农村节能员、太阳能利用工、农业环境监察员”的选拔培训工作。

第7篇:村级项目实施与管理范文

1目前乡村公路的状况

“要想富,先修路”。这在乡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无数次的证实。在此,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使得吕河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的发展。吕河镇交通便利,水陆通行,过境东吕、316国道安旬段、十天高速吕河工业园区段沟通东西南北。旬吕江南路已全线通车,进一步拉近了与城区的距离,吕河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公路实现村村通。全年新修通村水泥路6条16.5km,新修公路4.2km,改造村级道路9km,全镇交通基础面貌不断改善。西康铁路、襄渝铁路对这些公路的修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2乡村公路对乡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一,交通运输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后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交通的发展。“农业收入仍占农户收入的主要部分,农户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的现实加剧了农户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尤其是对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就住房而言,乡村公路的成功修建就会促进农户建造房屋。首先,公路的修建可以方便快捷的运输建造房屋所需的钢筋水泥,这不仅节约了运输成本,还提高了建造房屋的效率。其次,公路的修建也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农户向公路两侧靠近,以依靠扩大的人流物流资源。

第二,公路建设推动了城镇化进程。梨河村以前是一片桔园,现已成为临近竣工的十天高速(湖北十堰到甘肃天水)、“安旬”二级公路以及“旬平”二级公路的交汇处。因为这些公路的修建,这里的桔园现在都被占来用作盖楼,把以前分散的居住点变成现代新居民点,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这是农村城镇化的开始。公路建设使沿线农户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增强,使城镇的城市功能、职业特色和人口吸纳能力不断加强,使区域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第三,公路建设促进了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冬青村的狮头柑、平定河流域的大棚蔬菜、江店村的烤烟都是吕河镇的特色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的发展依赖于交通设施的完善。交通的发展不仅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而且还便于引进外来资金对这些产业的支持。此外,交通的发展加强了乡村与外界的联系,通过公路交通运输功能的发挥实现乡村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促进乡村与外界之间物资、信息、人才、资金等的流动,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落后地区封闭的发展模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第四,公路建设创造了直接就业机会和更加广泛及长久的间接就业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吸纳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梨河村因“十天”公路等的修建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就业渠道。一来在这里就业离家近,可以照顾一家老小,而且住宿问题也不用发愁。也不至于因长期离家而造成家里没人管等现象。二来也可以利用闲时回家种地,定期回来照管,也不用因没粮食而买着吃。这里的工资也是相当不错,每人每天100元,而且管吃管住。这和在外地打工的工资差不多,但是较外地相比方便的多了。所以这对吸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很大的帮助。此外,公路的修建还为依附于公路而开设的零售、餐饮等相关行业提供了更大范围、更加广泛的间接就业机会。“通村公路还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速度,特别是把农民从小农经济中吸引出来;同时,同村公路还缩短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差距。”

第五,公路建设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和旅游条件,直接推动了乡村旅游带、旅游圈的形成和拓展。随着人们对都市美景的审美疲劳,乡村特有的自然风光越来越受青睐,交通的发展则为成功的开拓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家庭,便捷的公路交通条件则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开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乡村公路存在的缺陷

第一,乡村公路在修建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征地的补偿问题。梨河村对于所占的农民房屋,政府按两个等级给予一定的补偿。一等房屋按450元/㎡进行拆迁、二等房屋按350元/㎡进行拆迁。所占土地按1800元/667㎡进行补偿。而对于所占土地有橘树的按每棵树50元进行赔偿。但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很多难题,比如,房屋等级的认证很难达到完全公正化、完全准确化,即便等级能得到准确认证,等级之间的补偿差距也并不能代表房屋之间的等级差距,这就产生了很多矛盾。

第二,农村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养护不到位,通达深度不够,增加了通行困难。吕河镇以山地为主的地形给乡村公路建设带来了难度,道路线性比较差,且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损严重,多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遇到夏秋季的雨水天气,山地公路的山体滑坡现象比较严重,致使许多乡村公路被破坏。加之养护不到位,道路不堪重负,不能经久耐用。而且许多道路建设标准不高,很多路面宽度仅3.5m,汽车会车困难。再者,农村公路之间、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之间尚未完全畅通,仍有许多乡村公路是“断头路、泥巴路”。

第三,乡村公路在修建过程中未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且存在安全隐患。吕河镇的乡村公路很多是盘山公路,公路的修建必须开山毁林,这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一定破坏,而且盘山公路特有的弯多弯急及坡陡等特点也增加了行车的危险性。在公路的修建过程中,残渣废弃物的随意堆砌破坏了原有植物的生长。此外,因开山而进行的爆破对当地居民的房屋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像险滩村一组就因公路的修建导致许多农户的房屋的墙面出现裂痕,更严重的是墙面出现错位。虽然政府对这些情况都进行了一定的补偿,但是乡村公路的安全性也是不容小觑。这种只注重效益提高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必将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4关于公路建设相关问题的建议

4.1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

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区划、土地总体利用、农业产业基地及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统筹规划,与农村山、水、田、林、渠治理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根据农村地理条件、经济水平、交通需求、资金供给和公路使用功能,恰当利用地形,合理选择路线方案、技术指标和路面结构型式。在项目实施安排中,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突出建设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做好示范带动,讲究重点突破,分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公路的各项工作。切忌急于求成和贪大求高,切不可因农村公路建设增加乡村债务负担。公路交通设施的规模、布局、等级标准及管理服务,充分体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兼顾今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和效益第一。公路设施建设应坚持可靠、耐用、适用、实用。#p#分页标题#e#

4.2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要把工程质量效益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科学制定规划,实现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4.2.1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公路建设的规划。规划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统一,与经济发展目标相统一,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既充分认识到公路工程迫切性,又要科学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的第一位的同时,不断利用公路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汉江大桥即将竣工,这将为连通吕河镇与旬阳县发挥着重要作用。吕河镇更应在此基础上打通出县境与外县的联接线,充分发展县域经济。其次,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各村应加快接通断头路,合理踩点,尽量避免弯道路线,降低成本,建立完善的交通网。

4.2.2在公路建设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乡村公路建设中要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旧路利用、占补平衡及借土回填造地,尽可能减少占地,减少拆迁,要尽可能利用旧路资源和工程设施,注意保护人文景观和文化传统,保持农村历史文脉和健康的民风民俗。公路修建要坚持文明施工,文明作业。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大力推广车辆节能技术,鼓励发展和使用经济、适用、节能、安全的运输车辆,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要使交通工程与生态环境,农村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农村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资源和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形成农村公路交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发展机制。增强农村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新农村的交通建设走上一条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4.3加强乡村公路的管理,完善乡村公路的养护体制

首先,应确保乡村公路的质量,建立可供量化的考核目标。规范农村公路建设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资源配置效果,实现公正、公开、透明化。其次,应合理保护乡村公路。乡村公路的修建本来就存在很大的难度,不仅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还占用了一定的土地,如果修好的公路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就会造成机会成本的增大。因此乡村公路应不断寻求有效地管理机制,把公路的养护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效降低公路建设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