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鲁迅的小故事范文

鲁迅的小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鲁迅的小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鲁迅的小故事

第1篇:鲁迅的小故事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启发式教学;教学质量

自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孔子时期就对“启发”有所研究,《论语・述而》中表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则言“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他认为教师应该懂得启发学生进行教学传授,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以及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等各方面结合,实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以及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以下将对启发式教学实施进行具体分析,以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用恰当的形象比喻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学会利用简单、好理解的故事引入,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故事往往能够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无疑不是学生的学习享受过程。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这篇课文时,文章描述的社会背景、社会现状等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又如,李白的《送友人》创作的背后也有一段亲密友谊的佳话,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另外,对于那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诗歌、散文等作品都可以直接转换成故事展示给学生。比如,叙事诗歌直接转化为小故事、长篇小说压缩成小故事等,不断启发学生创作型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二、用恰当的比较启发学生思维

比较可以是同一文章中不同人物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形象比较。例如,在《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与“智叟”,在名字上、行为上、观点上的鲜明对比,集中地表达了“智叟不智,愚公不愚”的思想。又如,在鲁迅的《故乡》中,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笔下少年时期的闰土无忧无虑、活泼开朗、聪明伶俐,而成年后的闰土形容憔悴、神情呆滞、言语拘谨,运用这些对比的写法意在表明作者想抨击的社会现状。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优化教学质量,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第2篇:鲁迅的小故事范文

细细看来,那些道学家在今日仍是未绝的,而是换了个马甲,摇身一变,化成了所谓的“教育家”,继续来残害民族的未来了。

它日日叫学生们去读鲁迅的文章,却只是些不痛不痒的小故事,不曾有鲁迅先生的精华。就好像沫若先生所言:“他们只知道译读我的糟糠,不知道率循我的大道。”其目的亦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是要告诉世人:“我是和鲁迅先生们一边的啊,我们要一起打到封建教育哩。”可实际不过是贼喊捉贼罢了。

过去的道学家竟是连图都不给孩子看的,偶有了,竟还是《二十四孝图》一类的,实可谓是残忍了;可如今之教育家们,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它们在孩子面前摆上无数的孩童的挚爱,却不叫他们接触,只得眼巴巴地望着。如同是你历经千辛万苦,从地狱爬上了天堂,却发现天堂的门是锁着的,这种痛苦可想而知。这分明是虐待奴隶的法子,可它们竟用这种方法对待同胞,对待无辜的孩童!五国城里的老皇帝哀伤了犹是可以在壁上题几首诗词的。它们是恶魔!

它们还把孩子们每日地囚着,一囚便是八、九个中途,晚时虽放了,犹要掷下无尽的作业,叫孩子觉也睡不足;旧时的塾师虽也囚人,但也不似这般长久,更不会放那么重的担子压垮孩子们。至少孩子下了学,还是可以去“折腊梅花、寻蝉蜕。”的。

不知鲁迅先生见了如今之教育,又会做何感想呐!

第3篇:鲁迅的小故事范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22分)

1.

(5分)读句子,写字词。

星期天,我跟着妈妈来到超市,想买一hé________好看的yán

liào________。在货架前,我看到那些pái

liè________整齐又漂亮的包装袋时,禁不住拿起来wén________了一下。等我们买好了,售货员阿姨还zèng

sòng________给我一个小礼物。

2.

(6分)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燥(zào

zhào)

________

灼(zuó

zhuó)

________

雅(yá

yǎ)

________

吻(wěn

wén

)

________

组(zǔ

zhǔ)

________

内(nèn

nèi)

________

3.

(6分)选择句中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①自从开展了________(保卫

保护)环境的活动后,同学们更加________(

爱护)花草树木了。

②经过三个多月的________(艰苦

艰难)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个________(艰苦

艰巨)的任务。

③明明他们________(继续

连续)三个周末都没休息,大家都在________(紧张

紧急)地准备英语考级。

4.

(6分)按要求写词语。

①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笨拙——________

浑浊——________

朦胧——________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遮掩——________

潇洒——________

忽然——________

5.

(9分)标出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

追悼________

吊唁________

________

逝去________

咳嗽________

吞枣________

镊子________

女佣________

殡仪馆________

6.

(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②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________

7.

(2分)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车夫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8.

(5分)看图写话。

小熊去小河边钓鱼,却不料下起了大雨。小熊该怎么办呢?观察图片,编一个小故事。

9.

(3分)按照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内容,选择词语填空。

①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________(纪念

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②“哦!”我________(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③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________(愁容满面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10.

(5分)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一桶水倒在干沙滩上,立刻水无影无踪。沙子表面上湿鹿鹿的,吸满了水,抓一把却挤不出一点水来。所以沙子并没有把水吸进去,却是让水顺着无数个缝隙流走了。这只能算“过水”。这样的沙子在经过风吹日晒,就会立刻干燥如故了。

11.

(5分)想一想,练一练

你能将“我们都喜欢这些孩子”这句话,不加字、不减字、只调换词序,变出几句话(意思不必相同)吗?

12.

(12分)形近字组词

饱________

嗽________

枯________

抱________

喇________

估________

搞________

挽________

槐________

稿________

逸________

愧________

13.

(5分)改为“被”字句

伯父把剩下的药和绷带给了车夫。

14.

(6分)照样子,写句子。

亮晶晶

________

________

叽叽喳喳

________

________

跳来跳去

________

________

15.

(11分)读懂句子,按要求填空。

(1)“这位李英杰便是日后驰骋画坛的大画家李苦禅。”句中“骋”读________;“日后”的意思是________;“便”的意思是________;“驰骋”原来的意思是________,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缩句:________。

(2)“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惭,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句中看出我以前读书是________,伯父虽然没打没骂我,但他的________,给了我很大的教育,不但使我又________又________,而且从此________。

16.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在救护、资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脸上“变得那么严肃”,而且“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请展开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当时鲁迅先生的心里在想什么?

17.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理解句子的含义:

①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②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18.

(5分)扩句

①挽联挂满了墙壁,花圈堆满了屋子。

②青山是归宿。

19.

(5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接成一句话。

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②有的人死了。他的精神还活着。

20.

(5分)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

改为:我现在记不清伯父的回答了。

①周先生写的东西我看不清楚。

②自己的病情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21.

(6分)多音字组词

号:háo________

hào________

更:gēng________

gèng________

传:chuán________

zhuàn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3题;共24分)

22.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思想品质,文中哪些内容能与这两句诗相印证?各自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3.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将这一阅读段分为四个部分,请用概括的语言为一,二,三,四部分的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

24.

(14分)课外阅读。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含苞欲放:________

(2)文中作者用什么山和黄山作比较,说明黄山“云奇山异”。

(3)这篇短文写出了黄山的三个特点,你能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你喜欢的好词好句。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5-2、

16-1、

16-2、

17-1、

18-1、

19-1、

20-1、

21-1、

二、阅读题

(共3题;共24分)

22-1、

23-1、

24-1、

24-2、

第4篇:鲁迅的小故事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故事法;方法

简而言之,故事法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讲故事。故事法在儿童教学中应用非常普遍,虽然近年来也被各教育家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却很少有人用这种方法,有的即使用了,却没有对这个方法的实践进行总结归纳,把实践上升为理论。

一、讲故事的原因

其实本人发现这个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有帮助,是非常偶然的。开学不久,一次上语文课,当时天气比较闷热,加上中午午睡时间短,有些学生就感觉疲乏,趴在桌子上,提不起精神。我的课讲了没几分钟,就发现很多学生睡着了。提醒他们后,虽然有几个勉强挣扎着起来听讲,但课后做练习的效果很不好。

下一次下午的语文课,还没上,我就有些担心了。正好一个学生到办公室问我问题,说的是“鸡犬升天”这个成语是如何来的。我给他讲了以后,觉得讲成语故事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成语,于是便在上课时把故事又讲了一遍。在讲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当我说到“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很多原来趴在桌上的学生抬起了头;当我说到“刘安修炼成仙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好奇地看着我,迫切希望我讲下去;当我说到“这个成语也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时,学生露出满足的笑容。

课下,我对故事法教学也进行了反思,对它的得失也进行了总结,我想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对这个方法的应用会更加得心应手。在这里,就把自己用故事法教学的经验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二、讲故事的目的

1.为提高学习兴趣而讲。这在前面讲原因的时候已经提到,讲故事主要起一个“警示”和连接的作用。为了这个目的,我主要在下午上语文课和一段时间的课本教学后讲故事。尤其是夏天下午的课,自己也是昏昏沉沉,不要说让学生提起精神来了。这时候,我往往会选择讲一个故事开始一堂课,学生也往往会跟着我的故事而从梦中“惊醒”。

2.为提高教学效率而讲。上课文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课外的文学文化常识是书上找不到的,学生一时也无法自己弄清楚的。这时候我就会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告诉他们。比如我在上《过秦论》《鸿门宴》时,就把秦统一六国和楚汉战争的前因后果讲了个透彻,再把地理老师春秋战国和秦统一的地图借来。学生就能很直观地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信息,并且很容易就能接受知识,消化知识。

3.为引导阅读方向而讲。对语文老师来说,课外书当然是提倡看的,不过要分时间。我发现,学生们看的课外书太“杂”、太“滥”,非常有必要进行引导。于是我就用讲故事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看优秀的课外读物。比如我讲了鲁迅与许广平的故事以后,学生以往对鲁迅厌烦的态度就大为改观,反而借了鲁迅的小说、杂文、日记、家书、传记和评论来看。

4.为扩充课外知识而讲。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所能接触的东西实在太少了。我总会用讲故事的方法把课外的常识告诉给他们。比如,中国民间四大传说故事,《世说新语》中名人雅士的故事等等。

5.为结合情感教育而讲。一直认为,语文教学和其他科目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语文教学要和情感教育相联系。

以上谈的是我用故事法教学的一些个人所得,也许只是自己教学的一个经验总结,可能对其他老师的教学也没有什么用处。但就个人而言,帮助还是非常大的,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也总有一些启示。至于说得不好或不对的地方,只能让今后的实践来证明。

第5篇:鲁迅的小故事范文

我拿起手中的笔,在那纸上倾诉我的心声,就像当年,鲁迅先生拿起手中的笔与恶势力作战一样,我莫名的感到视死如归。

E·B·怀特写了《夏洛的网》,描述了一只叫威尔伯的小猪,认识了蜘蛛夏洛,从开始对夏洛的误解到通过接触,两个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当威尔伯走向他人生的终点时,就在他不得不接受他最终要变成熏肉火腿时,夏洛挺身而出,通过织网字解救了威尔伯,而他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夏洛的一声“再见”,伴随着曾经的蛛丝随风飘散。他已经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一张夏洛的网。这张网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爱,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友情。

农场的四季,犹如纷杂人生,繁华和喧嚣终于落幕,只留下平淡的现实。对于夏洛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个可悲的结束,在这样的死亡中,夏洛得到了永生。善良的一生,有意义的一生,便是永恒。

或许,在很多人的眼里,这只不过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小故事,无非是一只蜘蛛舍己救了只小猪罢了,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种珍贵的友谊,他是那么的大爱,那么无私,夏洛为了威尔伯直到生命尽头都不祈求任何的回报,可想而知这种友情是多么的真挚,多么的深沉!这样的友情是多么让人不为之动容啊!

连动物有友情,何况是作为世界的主宰人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珍惜身边的朋友,珍惜这份珍贵而难得的友谊呢?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有两个朋友患难与共,形同亲兄弟。上帝不相信,就考验他们。有一天,他们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临死亡。这时,上帝出现了:“我的孩子,前面一棵树上有两个苹果,吃下大的那个,就能抗拒死亡,走出沙漠,小的那个,只能令你苟延残喘,最终还会极痛苦的死去。”两个朋友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发现了一棵树,也发现了树上的两个苹果。可是,他们谁也不会碰那个会给一个人带来生命之光的果子。

夜深了,两个好朋友深情的凝望着对方,他们都相信,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晚。

第6篇:鲁迅的小故事范文

[关键词]影视动画;叙事方式;主题表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动漫受众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A760066)。

影视动画形式感的独创性和极致化,形式感的求新求变,不仅限于材料、制作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更重要的是叙事思维方式的突破。构成画面的形式感、画面审美、故事情节和创意等元素紧密相连的。从观赏心理来看,新鲜的形式感,更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影视动画短剧在故事内容上的表现可以说是无限制的,随创作者的想象和思维广度而变。其故事结构相对简化,其一表现在单纯的中心情节,基于一个单纯但有力的矛盾展开;其二表现在故事悬念的突转变化。影视动画典型结构方式是在故事的开端营造悬念,在故事的揭开悬念,情节出现突转,抛出令人意外的一个包袱作为故事的结局。因为影视动画的某些形态或形式的叙事特征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有待进一步观察。具体地说,影视动画的叙事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线性叙事

动画片的线性叙事的主要采取通过一条主线完成叙事功能,这条主线一般是情节主线,通过情节进行线索的架设。大多动画片,特别是主流商业动画片通过一条主线贯穿于动画叙事之中,这种动画片主要考虑到大众的观赏水平,符合大众化,情节主线太多太复杂会影响观众的欣赏。美国诸多商业动画片就是通过一条主线,从头到尾,娓娓道来,把故事讲得干干净净,把情节理得清清顺顺。如《海底总动员》就是通过小丑鱼的孩子尼莫无意中在大海被人类抓走,深爱他的父亲寻子的过程进行了完整的叙事,所发生的事情,像遇到健忘的多利,闹了很多闹剧……一路上碰到海蜇、乌龟、鲸鱼等事情都是顺着这条主线进行下来的。从主线的另一端,尼莫被放进了牙医的鱼缸,在七哥、大嘴鹄等的帮助下逃出鱼缸,以迎合这条故事主线,最终成就了一个圆满结局。可见,这条叙事主线主要是通过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情节串连,就好比写作中的顺叙一样,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结局的线索,观众易懂,容易接受。

当然不是所有的动画都是一条主线贯穿始终的,有两条线索,一条明线,一条暗线,从而把故事讲述清楚,明线属于故事情节方面的,暗线属于主题或思想层面的,两相辉映,并行交叉,共同完成作品叙事。好比鲁迅先生的小说《药》,里外两条线索,使得故事层面生动妥帖,主题方面深邃洞见。采取这种叙事方式有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主线是千寻救出变成猪的父母,副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千寻救父母的过程中,不时贯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宫崎骏导演采取了抽象事物脸谱化,把大自然使用角色进行表现,生动而意味深长。当两条线索相遇时,就是情节的高点和问题解决的时候,在《千与千寻》中,两条线索交会于千寻从钱婆婆家出来之时,两线交汇时,所有的一切包袱都被抖开了,她的父母也被救。还有美国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这部第一部全三维的电脑动画片,也采用了两条线索的处理方式,当然这两条线索不是明与暗的关系,是主线与副线的关系。主要是叙事的需要,一条是玩具的活动线索,另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主线固然是玩具的活动线索,副线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这两条线索是平行进行的,如果交汇了就出现了穿帮现象。因为人物活动是符合现实生活的,没有虚拟成分,是实实在在的,而玩具活动是由于虚拟的拟人手法进行表现的,突出了动画的本色。但是玩具活动的线索在人物活动的线索出现时,就自行消失了。但是在关键的时刻,关键情节点出现时,两线交叉了,并成功地建构了新的情节故事。当玩具巴斯光年遇到危险被炸的危急关头,玩具活动线索出现了,当那个坏的小朋友看到活动的玩具时,顿时吓傻了,这是由于副线是贯穿于现实空间之中的,当与非现实时空的玩具活动线索相遇时,就让位于非现实时空的主线,解决了所有的包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章节式叙事

章节式叙事方式是将故事使用同一个角色贯穿始终,分成若干部分,或若干集,把故事分成若干个“小故事”,连起来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大故事”。《大闹西游》是以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蓝本进行改编的一部无厘头风格的爆笑动画,一共120集。《大闹西游》采用了“真人发声”,制作方邀请了国内多位当红明星为该剧配音。该剧从头至尾的故事框架是一条与原《西游记》中相似的起伏跌宕的人物命运线索,偶尔在两集的进展中,故事中的所有元素会发生变化,这种结构也是电视连续剧和网络动画惯用的叙事方法。在章节式叙事中,人物性格、人物之间关系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发生一些变化,如主人公的成长和成熟,人物关系的聚散离合的设置变化。还有人物在剧情进展中逐步展现自己不同的性格侧面,观众对人物的认识也就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善于伪装的坏人一步步地暴露本性。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变化都不会影响到主要人物的基本定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正面和反面人物的对立关系等一般不会改变。

一般情况下,章节式叙事方式的叙事人物应在首集全部出场。一部影视动画连续剧的主要人物,大都是从始至终的贯穿人物,主要角色在第一集中就要全部出场。并且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变化,主要人物的“主基调”轻易不改变,人物造型、性格等主要特征一般不能随着剧情进行较大的变化,最好是从一开始出场,人物的性格和造型就被固定下来。由于影视动画的欣赏时间是“零散化”“碎片化”的,欣赏过程极易被其他情况打断。如果人物性格多变,不利于受众的形象记忆,便会影响后面的情节欣赏的连贯性。所以,创作影视动画时,对主要人物角色的塑造应当摆在重要位置,让观众很容易记住这些角色。在叙事设计过程中,为主人公设定带有典型性格特征的习惯性动作或口头禅是有必要的,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是影视动画塑造人物常用的技巧之一。

对于章节式叙事来讲,故事情节上有着较高的要求,既要有一个从头到尾的大故事,又要有每集相对独立且完整的单元情节。《大话西游》整部是西天取经的大故事框架,但在每一集中又有一个完整的小故事,这个大故事框架一般都围绕主人公的命运线索搭建,往往是比较松散的,每一集的故事,无论是主题内涵的表达,还是情节悬念的设置都相对简单,但重要的一条就是把故事讲明白。重中之重是确定叙事的目的,更多的是从故事创意的角度,如何抓住故事的趣味重点。创作这样大故事,往往是预先设计好了结尾,再一步步倒推回来,就好像把一个秘密礼物重重叠叠地包好,再和观众一起津津有味地逐层拆开,当打开最后一层,给观众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惊喜。这种叙事方式的故事的核心情节有时只是很小的一点,但却起到了支撑整个故事的作用。故事的风格化问题,故事环境的开放性,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和集数均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把题材的特点和潜力挖掘到极致,正因为影片面对的观众很有针对性,根据观众的心理需求,把章节式叙事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作品能够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三、系列式叙事

实际上是章节式结构的变体,通常是一个或一组创作者以某一特定的主题创作的影视动画作品,合编为一组系列片或系列作品组合。系列叙事的故事基本上每集单独成篇(也有几集组成一个单元的),集与集之间一般没有不可分割、不能调换顺序的逻辑关系。主人公作为主要线索贯穿全篇,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很固定,几乎没有发展变化。与章节式叙事中的故事一样,人物成为叙事元素中最为突出的部分。作者把创作的重点放到了人物性格的鲜明与命运的曲折上,而故事情节则是作为呈现的空间而已。在系列叙事中,一般以“强调人物,淡化情节”的创作方式为主。如影视动画《冷眼》《毕业旅行》《三个夏天》等都属于此类叙事方法。

系列叙事的情节,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模式,相似的叙事几乎在每集中重复,这种反复出现的故事套路。《毕业旅行》改编自程雨的短篇小说《爱情,最幸福的信仰》,加入了现代时尚元素进行叙事,每集叙事套路都差不多,框架相似,联系起来作为整体的叙事框架运用的相呼应的循环方式,具有简便易记之功效。情节简化,故事淡化到了只有开头结尾,看不到传统情节剧中的起承转合。这种故事类型是系列动画片所特有的,与其由许多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容量都不大这个特点有关。还有与观众散漫的欣赏状态也不无关系,毕竟影视动画是散漫式的欣赏方式,惊扰和干扰因素较多,每集的故事框架有固定模式的话,可以轻松进行赏玩。

四、幽默搞笑类叙事

幽默搞笑影视动画常用的叙事手法。符合影视动画快乐化消费的特点,使人们在短时间内感受到愉悦,冲走工作、生活带来的压力,在紧张的社会中让受累的“心”滋润到一滴快乐的甘露,让奔跑不停的“心”停靠、舒缓一下,似一首急促的音乐中的一个休止符,用以调剂、装点人们紧张的生活。虽然幽默搞笑类叙事手法是线性的,但是动画内容中包含大量的笑料,通常是动作喜剧,创作者往往依靠快速的动作完成喜剧部分,因而会忽略故事中的一些细节。鲁迅曾说过:“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给人看。”影视动画《麻将瘾》通过对人们无所事事玩麻将的丑陋现象给予极大的讽刺,但这种讽刺方式也不是很辛辣,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愉悦,在快乐中进行思考。

五、主题类叙事

深入挖掘某一主题,忽略影片的情节进展及循环运动。哲理反思类影片是思想探索类的优秀例子,一些视频包装(如电视台标动画)也可以被视作为一种主题式动画,因为它只是描述某个单一形象。动画片的主题是绕不过的圈子,动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始终是传递文化的一种形式。所以,动画影片的主题思想始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它将动画片的情节、线索、角色和动作,乃至电影中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段都统率起来,使之服从于主题的传达和表现。一部动画片所反映的是创作者的心声和观念,创作者通过动画的形式用画面的内容和声音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每个短片的立意都是作者的内心反映,不管反映的题材大小,他们都是作者思想的倾注。动画短片的就像文学中的寓言故事,它虽然短小但所反映的则往往是社会的一个大问题,比如哲学问题、当前的时事等。

[参考文献]

[1]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297.

[2] 郑国恩.影视摄影艺术赏析[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38.

第7篇:鲁迅的小故事范文

幽默的艺术可以用多种修辞来表现,效果就比较奇特。

1、引用方言故事,可以达到幽默的效果。

学《鸿门宴》时,我讲到项羽赐予樊哙一个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这个情节;除了分析细节对人物性格刻画之外,我还给他们讲了:“啖”是吃的意思,关中人把吃说成die把额头颡说成sa.。于是我补充了一个小笑话。有一个老农去看病,大夫问:“你哪儿不舒服?”老农说:“(我)e(颡)sa疼。”大夫没明白继续问: “你到底啥疼?”“e就是sa疼嘛!”气的大夫以为他倒乱,老农急得直拍脑门。故事虽小,学生们觉得挺有意思,也丰富些生活常识,也调节了课堂气氛。

2、使用仿真,也可构成绝妙的幽默。

上课时,有的同学不思学业,一上课就睡觉。在讲《阿Q正传》,文中多次写到被打被欺辱都自欺欺人、麻木健忘的“睡着了”,其深意就是在刻画他已经麻木不仁,没思想了。我诙谐地说:“如果今后有同学也这么‘睡着了’,咱们就点菜‘麻仁鸡蛋’。”学生都笑了。后来一有学生要睡觉的我就开玩笑的说又有 “麻仁鸡蛋”吃了,适当提醒,也不那么恣肆地睡去了。今天上课,有一学生昏昏欲睡,我用东北话说了几句:我做了个总结,其实一节课可短暂了,有时候那么一想,跟睡觉是一样一样地,哼。眼睛就一闭啊再一睁,一堂课就过去了。啊哼…俩眼儿再一睁一闭,啊哈,一半天儿就过去了,啊哼…同学们知道人这一辈子最痛苦的事儿是啥吗?就是课拉倒了,但人儿还没醒;可你知道人这辈子最最痛苦的事是啥吗?就是人儿醒了,但课还拉倒;可你知道人生最最最痛苦的事是啥吗?就是上课了,但人儿睡不着…就这么幽默他一下,学生也精神了,睡觉者在笑声中也不好意思继续“神游”了。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幽默语言的艺术魅力,也起到了教育警醒的目的。

3、用上比喻,会使语言生动活泼。

坐在考场,望着眼前的偷偷摸摸想作弊的学生,我感到很滑稽可笑。自编了几则小故事,觉得颇有深意。于是,下来教育学生严肃考风考纪,读给学生听,学生笑后,深有感触说,老师您眼光真毒,语言真犀利,道理讲的真透彻,原来我们在考场耍心眼时那么可笑呀。如:

有一个人来到一条大河面前想过去,他看着岸边的人都是法力无边的菩萨,惟独觉得自己是个平庸的凡人。于是这个人逢人就烧香,期望“菩萨”能“摆渡”自己。可是事实上个个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不是告诉我们:在考场中,你自己就是个活菩萨,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摆渡自己,才能交 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有时我们老是看到别人的包鼓鼓的,不由得羡慕:哇塞,他咋有那么多钱?自己的包却瘪瘪的。于是偷偷地起了贼心,想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把它弄到自己的包里。结果摸出来一看,令人大失所望:原来是一卷卫生纸。这不是告诉我们:在考试时,别人的试卷看上去答得满满腾腾,未必都是有正确答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有一个“泥菩萨”要过江,走了几步,感觉力大无穷,动了悲天悯人之心,要帮岸上那些不想自己过河的懒人们,可是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是个悲惨的结局。这不是告诉我们:在考试时,首先个人要知道自己的实力,其次要知道不该出手时别出手。此时扶持懒汉那是“助懒为虐”。

古人有“掩耳盗铃”,今有现代版的“此地无银三百两”。某生,神色极为做作,假装冥思苦想,佯装抓耳挠腮。这就告诉我们:在考场中,诚实稳重的学生无暇顾及教师怎么看他,有时间还多看两眼题呢。君子坦荡荡,“小人”常窃窃。

例如谈到周氏三兄弟的做人的人品和做文章的文品时,我巧妙的运用幽默的语言既讽刺了失去操守的周作人又赞扬了鲁迅的民族精神。周作人名为作人,其实最不会做人。虽然他的散文文采斐然,自成一家,但他的品德功课不及格。他的祖父为人性格孤傲耿直,可惜遗传基因到他这里发生了变异。周作人后来落水为汉奸,成了标准的“软骨头”,他有点缺钙。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多吃些“壮骨丸”。好在他祖父的性格全传给了周树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是一个文学巨人,也是民族的脊梁。他以矮小的身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立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学生听了之后很受鼓舞,倍长志气。

第8篇:鲁迅的小故事范文

同学们,这和写作文是不是很相似?把心中的素材勾勒出来,还只是一个雏形,还不够精致。你还要用你的“剪刀手”把它修剪成一个作品。怎么修剪?剪去哪些?

想好了吗?

作文初稿写出来了,这个雏形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还是有条理有逻辑?如果是前者,那你就要反思了:下笔写作文的时候,你心中有大体的框架吗?你想好怎么写了吗?爱德华在做园艺活儿前,心中一定有了确定的图案,他知道他要把这棵树修剪成什么样子,你在写作文的时候,心中的想法清楚明白了吗?

就如叶圣陶爷爷所说,有人心中有好的想法,可是说不出来、写不出来,或者说了出来、写了出来,又变了样儿,完全不是那回事儿。其实他们心中所谓很好的思想还只是朦胧的思想,而不是清明的思想。想不好,怎么能写好呢?

剪掉“蛇足”

雏形出来了,我们的“剪刀手”就要出动啦。

先来看一首啰嗦诗吧。

宿山房即事

一个孤僧独自归,

关门闭户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时分,

杜鹃谢豹子规啼。

(注:谢豹、子规是杜鹃的别称。)

你看,瘦身后的《宿山房即事》是不是简洁有力了?如果说这首啰嗦诗是古人故意把重复的意象组合在一起的话,我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

好朋友妞妞要过生日了,小明和嘟嘟想买一个蛋糕送给她。这天一大早,两人一起去了蛋糕一条街。只见琳琅满目的蛋糕一排排摆在各家玻璃柜里,看得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不过,摸摸兜里存了好久的零花钱,两人细细看起口味和价格来。

画四个标示牌子分别插在蛋糕旁边,四个牌子文字如下:

本店草莓蛋糕售价50元一个

本店蓝莓蛋糕售价20元

巧克力蛋糕40元

抹茶蛋糕 60元一个

小明和嘟嘟看到那些指示牌,突然想起一个词来:画蛇添足。最后,他们选了口味、价格和描述都最合适的巧克力蛋糕。

同学们,这些指示牌文字所存在的问题,现在你有没有发现?你的作文里,有没有多余的字词句呢?就按鲁迅先生所说的做吧——“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爱惜”。

茶壶配好盖儿了吗

光修剪掉不必要的字词句还不够,我们还要读读看,自己的作文有没有词不达意、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字词选用得恰当吗?

词句的搭配合理吗?

平常说话时不好的语言习惯有没有带到作文中?(文字配下图,可压图)

(若排不开,可选两个)

如果有以上问题,那我们就要删删补补、调换位置、增减词句了。一个茶壶一个盖儿,每个茶壶都有适合自己的盖儿,要是盖乱了,调换过来,才是最合理的搭配。你说是吗?

我们再来读一个小故事吧。

唐代诗人李涉有一年春天到镇江效外爬山,途经鹤林寺,他跟寺中高僧谈禅悟道,心情豁然开朗,就做了一首诗:“终日昏昏睡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元代有位名士一次外出,也经过一个古寺,他以为也可以像李涉那样碰到一位高僧,没想到里面竟住了个庸僧,死缠烂打跟他要“布施”,还要他题诗留念。他推脱不过,于是挥笔写道:“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睡梦间。”

第9篇:鲁迅的小故事范文

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对文本材料的诠释和补充,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地运用插图能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图学论者哈拉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幅图。”学生在英语课上的一次提问,让笔者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案例描述】

“标识”是长在树上的吗?

在学习过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Cartoon time板块后,我照例对本课时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这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小波时不时抬头看看我,欲言又止。

看着平时一向自信的小波如此犹豫不决,我微笑着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小脑袋,柔声问:“小波,你是不是有什么知识点还不明白?”

“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不通,但是……”

“有问题是好事,你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小波的踌躇让我和其他同学对他的问题更感兴趣了。

好似下了相当大的决心,小波长舒一口气,握紧小拳头,问道:“老师,标识是长在树上的吗?”

问题一抛出,全班立刻鸦雀无声,三秒钟过后,这份寂静被最淘气的玮玮打破,“哈哈哈,这是什么问题啊!连三岁小孩都知道标识不可能长在树上啊!小波,你,哈哈,你真是太搞笑了!”

玮玮的大嗓门仿若一个开关,把“被定格住”的学生全部唤醒了,大家全都哈哈大笑起来。而小波的脸却越来越红,慢慢低下了头。

我对小波的问题也感到很困惑,但我相信,聪明的他,这样问肯定是有原因的。于是,赶忙用手势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小波,你能把问题再详细地说一遍吗?”

在我鼓励的眼神下,小波挺起胸膛,大声说道:“请大家把书翻到55页,看一下第三幅图:‘Bobby and Sam walk on. They find a sign on a tree.’我记得老师以前说过‘on the tree’通常指树本身长出东西,比如花朵、果实、枝叶等,可是这里却用来指sign(标识),难道‘标识’是长在树上的吗?”

是老师讲错了?还是课本印错了?

听了小波的话,我连忙打开课本仔细一看,的确是用了“on the tree”。

其他学生也议论纷纷,小乐说:“老师,标识是不可能长在树上的!会不会是您之前讲错啦?”被他这么一问,我也不禁怀疑起自己,是不是之前弄错了。

“我觉得说不定是课本印错了呢!”

“老师,这是为什么啊?”

“对啊,是怎么一回事啊?为什么用on,不是应该用in吗?”

……

看着学生们一张张充满疑惑的小脸,一个个满含期待的眼神,我十分羞愧,“同学们,小波的问题提得太好了!首先要表扬他的勇气与细心;同时,老师也要向大家说声‘抱歉’,我备课时不够细心,没能发现这个问题。我现在不能给大家一个权威的答案,课后我会仔细研究一下,下节课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案。也请同学们回去查查资料,帮老师一起来解答这个问题,好吗?”

“好!”

插图也是好帮手

第二天,我刚走进教室,许多学生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想和我分享自己的所得。

“老师,我回家查了资料,您之前讲的on the tree和in the tree的用法并没有错。”急性子的小宇第一个站起来,“on the tree表示花果等东西长在树上。比如: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tree.(树上有一些苹果。)而in the tree则表示外来的东西在树上。例如:Look! There are many birds in the tree.(瞧!树上有许多鸟。)”

小宇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板书例句,并配上相应的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小宇说得很好,不过还不是很全面。on the tree还可以表示东西附着在树上,就像文中的标识一样,附着在树干上。”听完我的解释,有的学生还不太理解,看着他们紧皱的眉头,我随即把课本上的插图也出示在黑板上。

“大家来看看这张插图,‘禁止吃香蕉’的标识是贴在树干上的,也可以说这张标识是附着在树上的。因此,课文中的句子‘They find a sign on the tree’是完全正确的,课本没有印错。”

“哦,原来是这样啊!”

“原来老师没说错,课本也没有印错啊!”

……

“小波,老师现在能肯定地回答你:标识不是长在树上的!课本上用了介词on也是正确的。”

小波急忙站起来,兴奋地说:“老师,我不仅弄懂了这个问题,还明白了插图也是个好帮手,以后我要多多利用它来帮助我学习英语!”

【案例反思】

著名作家、美术家丰子恺先生在为鲁迅小说作插图时曾说:“这些插画就好比在鲁迅先生讲话时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可见,插图对文本的作用。译林版小学英语的课本中有着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精心设计的,是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色彩鲜明、形象直观,而且新颖有趣、极富吸引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学时若能巧用插图,不仅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巧用插图,突破语篇重难点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Cartoon time这一板块主要讲述Bobby和Sam到森林里去游玩,Bobby又累又饿,于是拿出带来的香蕉当午饭。接着,他们看到树上有一个“禁止吃香蕉”的标识。正当他们迷惑不解时,许多猴子突然围住了他们并盯着Bobby的香蕉,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小故事幽默有趣,难度适宜。除了再现的本单元重点句型以外,对于学生来说,正确理解并运用on the tree和in the tree也是一个难点。虽然是旧知,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仍频频出错。

小波提出的问题是在客观事实和原有知识的矛盾中产生的,标识不会自己长在树上,而on the tree常常代指原本长在树上的东西。学生对于其可以表示东西附着在树上这一用法不熟悉,且理解起来有难度。但是通过黑板上出示的三幅图:树枝上长着的苹果、站着的小鸟和树干上贴着的标识,学生能很清晰地判断出三者的区别,理解其用法。教师无须赘述,学生即可轻松习得知识。

二、借用插图,指导写作训练

英语新课标对语言技能提出的二级目标是能在图片的提示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或写出简短的语句。作为教师,常常为找不到合适的图片而苦恼。殊不知,课本插图就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教材Cartoon time中出现的小故事很多都是不完整的,为学生预留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因此,学习完本单元的小故事后,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Bobby和Sam被猴子们包围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学生纷纷展开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小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局。有的学生还仿照课文插图,为自己设计的故事结尾配上相应的插图,实在是妙不可言!

有生动的图片作为“支架”,自然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的灵感,使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写作变得轻松容易,新颖有趣。通过借用插图进行写作训练,不仅能寓枯燥的说教于多彩的画面中,而且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三、运用插图,整合语法知识点

语言是一个系统,需要靠语法来规范。很多人认为我们从未特意学习过语法,却一样把中文说得自如、流畅,所以学英语也不用专门学习语法。殊不知,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接触和使用的机会很多,可以自然形成语感和习得语言,不必专门学习语法。而英语却不一样,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终究会影响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说,掌握系统的语法知识,才能提高英语的学习效率。但单调地讲解枯燥的语法知识,既调动不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获得不了预期的教学成效。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境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的隐性语法教学更适用于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