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教育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民俗 第四势力 双向互动效应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Education Folklore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ZHAO Ka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The current ongoing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is also actively involved,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ducation did not attract due attention to folk. This paper considers education as a civi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folklore is rich, excellent educational wisdom, for the conduct of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should be actively drawn, to be by analyzing folklore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 carrier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n the core values services meaning of education, inquiry carried out to enhance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for folk, and then clear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the two, in order to fully underst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novation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folklore; the fourth force; two-way interaction effect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的 ‘制度化的思想体系’和‘观念形态的国家机器’,是国家的重要的‘软权力’”,①发挥着“凝神聚气、强基固本”②之重大功效。自党的十后发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动员令,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响应号召、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其中,整个国民教育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到成人教育各个领域,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到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到社会实践各个渠道,积极开展价值观教育活动,无可厚非地扛起了价值观教育的大旗,充当了这场活动的主导力量;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也积极主动地配合着学校价值观教育的工作,以期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强大合力。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突出一点表现为人们对教育民俗所具有的服务价值观教育之重大作用的忽视。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存在的教育性力量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智慧,其重要价值理应得到积极的关注、取用。
1.1 何谓教育民俗?
关于“何谓教育民俗?”我们不妨依循学术常例先从了解“何谓民俗?”着手。民俗即常言的“民间风俗”之简称,相对于官方、上层或统治阶级文化、规章、制度、典仪、作风而言,专指广大中、下层民众日常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习俗。关于“民俗”概念的含义存在“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等诸多解释,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这类解释本质上是一种传统的、狭义的民俗观点,无法满足人们对民俗日益广阔、深入的理解,应对“民俗”持一种广义的理解观,即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③这一解释当属“民俗”的经典解释,受到学界普遍认可。至于“何谓教育民俗?”无论是包括钟敬文先生在内的众多民俗学家、民俗学辞书、还是教育文献都没有直接的论述,只是民俗学家巴斯科姆曾提到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许多地区均可找到”④而已。既然我们已知“何谓民俗”,而“教育民俗”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那么我们理所当然可认为教育民俗也就是民俗的一个亚类或子系统。基于这种认识,石中英教授给出了一种尝试性的解释,即教育民俗 “指由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符号、习惯、笑话、建筑等等的复杂的集合体,是民间的教育文化,表现着绵延不绝的民间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⑤后进研究多对这一解释表示认可。
作为“民俗”的下位概念与“民俗”实体事象的子系统,教育民俗天然地分沾民俗全部的共性特征(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与服务性)与共(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⑥当然这主要是基于其“家族相似”性的逻辑判断。不过,教育学界有研究者对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专门研究。
尽管已有研究未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与功能方面达成一致见解,但却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视角。
1.2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教育民俗在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优势
传统的依据施教环境将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做法非常热销、在理论与实践中占据着主流意识地位,似乎恰如其分、合理圆满,但这种做法或认知观点是逻辑不周密的,它并没有穷尽教育系统内全部要素,存在疏漏,如教育民俗完全被忽视了,而教育民俗作为文化形态存在的民间教育性知识与智慧,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当代生活的场景,是教育系统内重要的教育形态,堪称“教育系统的第四势力”,其重要价值应得到充分珍视。如果将教育民俗在过去时代长期被遮蔽视为一种自然的无知无觉,那么在主体意识高度自觉化的今天仍然忽视其价值,则是一种故作的愚昧肤浅。
相比传统教育形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民俗在施教场景、施教人员、学习课程、教育效果、教育媒介、教育周期等诸多方面必然是有所不及的。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仅靠传统的教育形式是不可能做到如此周全的,需要借助教育民俗的力量。俗话说“深山坞里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反映了民俗的教育影响力。教育民俗以其多样的艺术形式,包罗浩瀚的教育智慧;它贴民大众,接地气,是平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具有艺术吸引力、感染力与表达力。它的传播无主体但却泛主体,“所有的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都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既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对象。所有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中相互教育着和被教育着”,“所有社会成员互相交往中教育”⑧着。它的创新、开发不拘一格、灵活多样。依托教育民俗所具备的独特优势,联结多元教育形态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为其注入新活力,有利于价值观理念的全面普及、培育与践行。
至此可知,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有别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育形态,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重视并积极利用教育民俗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这种“服务作用”又该如何进行理解呢?
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载体与文化环境
2.1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诚如所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⑨而教育民俗即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人民大众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囊括谚语、俗话、神话、传说、典故、笑话、诗歌、说唱、信仰、典仪、民服、民食、民居建筑、岁时、节令以及民间文艺娱乐等丰富多样艺术形式在内的集合体,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知识、价值、观念、信仰、理想与智慧,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籍可取用的重要资源。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精选内含或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的优秀教育民俗,用以开展价值观教育。诸如“闻鸡起舞、岳母刺字-尽忠报国”表达的爱国;“八级工学技术――精益求精”反映的敬业;“一诺千金、小信诚则大信立”反映的诚信等,面对如此丰富而优秀的教育民俗资源,一方面,我们可借助学校教育和教学课程,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或课程体系,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社团活动中,利用学校平台来传播。有研究者还提出“学校教育可以请乡村民间的教育民俗传承者来校讲课或做讲座,讲解自己的教育智慧,培养学生们的教育民俗兴趣;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性学习”。⑩另一方面,可借助广大社会媒体诸如城市宽屏、展板、标识标语、宣传手册、广播电视、公益广告、影视、门户网站、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此外,还可以引导、鼓励民间力量挖掘民俗资源,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优秀教育民俗典仪、文艺、文娱活动。近年来,许多地区开展的“成人礼、加冠礼”仪式等活动,反映了民间力量对教育民俗的珍视。
2.2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诚如“价值观不是以抽象的概念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而是以文化素养的形式蕴含与文化知识背景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知识和社会观念,如……社会舆论、社会思潮、社会风俗习惯等文化的形式作用于人的价值活动和行为” 的。正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创新、开发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多样的新民俗服务价值观教育。这样的话,教育民俗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知无觉地弥漫社会、融入民众观念当中、民众心理意识当中,影响民众的“知、情、意、行”。
2.3 教育民俗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
“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到,教育民俗也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处在当前互联网兴盛、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一切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每天必将接受各类文化洪流的冲刷,包括民间教育文化;而文化于无形之中,发挥熏陶滋养的氛围效应,润物细无声,堪称“一支隐形的暗精神力量”。
而这也为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教育民俗天然的地域、时域差异与复杂性,导致“漫水灌”、“一刀切”式的教育形式往往效力减半,如民俗在东部沿海与在西部内陆,在汉族与在少数民族,在城市与在乡村,在农忙与在农闲都是截然不同的,这需要结合当地、当时的民俗现状探索适合的方式,“因材、因时施教”方可事半功倍。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教育民俗品质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代最先进、最优秀价值目标、取向与准则的理论创新成果;而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就是要把理论探索最新成果及时普及,就是要把这种理论层面的价值自信转化为主体认知与意识层面、实践层面的价值自觉。随着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势必将把教育民俗的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种提升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引导性提升。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时代价值观群的基本导向,支配并影响着从属价值观、文化的走向,先进、优秀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势必引领社会主义文化走向先进,而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的亚类必将协同其它文化亚类一同起头并进,或者在整个文化势潮或其它文化亚类激进者的裹夹下获得超越。
二是规范性提升。价值观是文化的导向器,也是文化的调节器与制动器。一种新价值观就是一把文化或社会规范的价值新尺度、新网筛。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开展,其规范作用也将逐渐生效,一些优秀文化民俗被筛选、“捂热”,一些劣质的则被筛除、“冰封”,尽管无法将其从传统文化中彻底剔除,但隔绝的产生已经使其失去生存的空间、市场。
三是变革性提升。价值观历来是时代文化变革的排头兵,统摄一局之变迁。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的东西代替落后的东西,用比较理性的、合理明确的东西代替那些感觉性的、非理性的东西,用健康的、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东西抑制批判那些不健康的、低级趣味的东西”。 随着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旧的不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消逝,新的好的教育民俗生态逐渐培育起来,正如历史是“层累地造成”一般,教育民俗也将发生这种运动,大量涌现的先进、优秀教育民俗埋覆落后、低劣者,进而促进教育民俗发生生态变迁。
总之,教育民俗在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化开展也将反过来促成新一代优秀教育民俗的形成,正是这样,双向互动效应良性循环机制的联结与运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普及与根植人心、国民价值与道德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来自教育系统的资源与动力,当代教育民俗自身也获得质变性升级。
注释
① 季明.核心价值观概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201.
②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③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
④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⑤ 石中英.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5):19.
⑥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26.
⑦ 该表基于石中英的《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龙承建的《论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民俗的传承》(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刘胡权的《教育民俗论纲》(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等相关研究文献而制。
⑧ 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293-294.
⑨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⑩ 刘胡权.教育民俗与学校教育[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13.
马俊峰.价值论的视野[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24.
关键词:课堂评价;激励;适度;真情;差异;幽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285-01
新课改后的课堂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这里,如何“导”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话题。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每个学生都非常关心、非常在意的价值判断。评价的优劣往往影响着学生一段时间的情绪、兴趣,久而久之,会形成对该科目的喜欢或厌恶。因此,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评价不仅体现该教师的专业功底,也反映出该教师的教学智慧,作为一位语文老师,我们应力求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展现自己的智慧,向学生传递老师的温度,让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自己语文教学的助推器。
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呢?
首先,课堂教学评价以激励和欣赏为主。常用的鼓励性评价语言有“你回答得真好”,“太棒了”,“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老师分明看到了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你不仅会读,还很会思考”……这些语言,往往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活其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甚至不经意间的表情动作或简单的三言两语能触发学生学生的转化和成长。当然,强调以激励和欣赏为主,并不意味着对激励语的滥用。
记得一位老师在教授《宇宙里有些什么》时,班上有一位女同学提问“课文中的‘这些恒星系大约有一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句话中的‘万万’是什么意思?”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问问题的同学脸红了,似乎后悔自己问了这么一个愚蠢的问题。此时这位老师说“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大家都知道答案了。但是,既然‘万万’是‘亿’,作者为什么不用一个‘亿’字而用两个字‘万万’呢?”此时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同学们开始积极思考,发表着不同的意见。最后这位老师说:“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大家想想,我们今天这个认识是如何获得的呢?”全班同学将目光不约而同地转向刚才问问题的那位女同学,那位同学刚才的后悔与羞愧一扫而光,觉得自己一下子聪明多了。
这里的课堂评价,不仅对提问题的同学是一种肯定与鼓励,更是对其他同学的一种积极暗示,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
其次,课堂评价要科学合理,恰到好处。课堂评价要从学生的起点出发,实事求是。严厉的训斥和一味的指责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过度的表扬也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冲动和竞争热情,让老师的表扬变得廉价,从而失去课堂评价应有的导向作用。如果说关心、鼓励、欣赏是激励和柔性教育,那么批评惩罚则属于硬性教育。但不论是柔性教育还是硬性教育,都要适度适量。两者也要兼顾用才能刚柔相济,相得益彰。课堂评价往往具有很强的教师的主观性,它体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的是非感和育人观,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及时抓住学生认识上的误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在执教《窦娥冤》时,老师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口头续写。有一位同学想象窦娥被一恩人搭救,并在恩人的帮组下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老师让其他几个同学起来点评后总结,老师先给与一定的肯定:“想象丰富、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但紧接着老师又转变了态度:“续写使文章主题不突出,没有把握原著主题。”显然这位教师的教学评价并未一味迁就学生,而是客观公正又不乏真情,让学生在受到鼓励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积极进取之心。
第三,课堂评价不能缺少真情。课堂上,老师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无论用何种表达方式,都必须从内心出发表达真情实感,情真意切。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充满感情,发自内心的教学评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课堂评价时,教师一般不要简单的对学生的问题或答案进行简单的正确与否的判断,教师应该表现为或赞赏、或质疑、或问询,让整个评价过程在师生情感的交流中完成。如某老师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时,要求全班同学谈谈对主题的理解。某学生认为作者写的这些都是家常琐事,没意思。这位老师当即批评了这位同学的学习态度,“罚”他回家做家务,并观察感受父母的态度,再记下全过程。后来在这位同学的周记中发现了他的后悔。
第四,课堂评价要体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评价时“以生为本”,从多角度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一味求同求高。老师在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时,标准不应一样,要从有利于学生智商、情商发展的角度,从有利于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去评价学生。对于基础好、层次高的学生,老师的评价应让他看到自己优势的同时能正视自己、完善自我;对于基础差、层次低的学生,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关键词:环境创设 环境材料 教育价值 幼儿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纲要》的这一精神,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积极地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力求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发挥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在我们这个孩子的乐园里,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最重要的,为此,我们努力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吸引孩子的主动参与,让孩子在宽松、和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实现幼儿和材料的互动
我们打破“环境布置”的旧观念,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注重了幼儿和材料之间的互动。例如“我型我秀”里的道具大部分都是孩子们参与制作完成的,“有滋有味”里的绿色食品也是幼儿在生活中搜集而来的,瞧,“食品店”里的小师傅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制作的小点心真是色香味俱全。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参与环创的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更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才是环境的小主人,有利于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周围环境的积极情感。另外,结合我们的教育目标,设计制作了“主题墙”,其内容随着主题目标和实际需要随时进行调整、更换,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能为实际的教育教学提供辅助和便利。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各个区域孤立的作用,不能充分地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于是我们将整合的思想运用到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上,注重环境中各个区域的有机联系。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例如建议建构区的幼儿为表演区的幼儿搭建舞台,请建构区的幼儿到语言区来介绍作品等等,不仅扩展了他们的游戏思路及内容,更能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遇事能替他人考虑,主动帮助别人,有助于他们的“去自我中心”化。
二、充分认识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目前,在布置环境和准备投放材料时,有些教师没有真正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考虑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臆测,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对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实现什么教育目标也很少考虑,缺乏针对性,因而也就无法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环境的教育价值也无从体现。
要想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我们必须对每一个活动、每一种材料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有所了解。如积木是幼儿园里最常见的材料,在结构游戏区幼儿能接触到。幼儿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运用积木进行操作活动,幼儿可以发展他们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认识各种几何形体,培养初步的艺术造型能力,并能实际地了解重心、平衡等物理概念。再如自然角的花盆里的泥土,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感知活动,使他们知道土壤里有水、空气、腐殖质等成份,初步懂得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培养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我们还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土壤对人类的作用,萌发幼儿珍惜土地的感情。
要充分发挥环境材料的作用,我们还必须明确每一个墙饰的教育价值。如某中班的墙饰“地球妈妈,我爱你”就是幼儿为配合环保宣传而设计制作的一幅宣传画。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地球妈妈生病了,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和为地球妈妈治病的方法。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幼儿也参与了许多环保活动,自觉、主动地保护身边的环境。在墙饰设计制作过程中,由于墙饰的内容和材料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幼儿关注的话题,所以幼儿很感兴趣也易于接受。教师在幼儿的兴趣点上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把环保教育引向深入,并与幼儿的日常行为联系起来。这些做法为幼儿真正理解环保的意义、形成自觉的环保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墙饰制作好了,但教育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收集、整理材料,丰富墙饰内容。在此过程中幼儿彼此交流和分享收集到的环保信息,他们开始学会关注周围环境,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周围环境。
三、提供机会,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关键词:影视通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影视通识教育是指相对于专业影视教育而言的,旨在培养学生影视审美艺术素养和能力的公共选修课亦即影视通识课。作为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课程,能够通过鲜活的人物、感人的故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栩栩如生地呈现给大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之中,能够发挥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现实基础
(一)域外国家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成功实践
借助影视通识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本国核心价值观培育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早在1973年,美国电影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已经在613所大学开设影视通识教育课程,而今已经发展到一千多所高等学府。苏联也从1980年制定《电影艺术教育十年大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对青少年进行电影艺术教育。在日本,甚至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教授学生制作包含“有纯正爱国心”的电影。韩国在1998年全民上下掀起一场抵制《泰坦尼克号》放映的运动,将观看《泰坦尼克号》视为“背叛祖国”行为。瑞典甚至明确规定从小学阶段就要将电影作为“第三语言”来必修,等等。事实上,各国对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和发展的高度重视,其意义不止在于繁荣电影产业,实质在于通过电影教育培育、传播、渗透本国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以美国为例,美国电影对世界观众影响巨大,2016年,IMDB网民评出“全球100部最佳影片”中,排名前100影片中的62%来自美国[2]。美国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体现为:充分展示和肯定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大肆宣扬和强调美国的国家实力及“美国主导”意识;极力打造和编织“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奋斗主义”的美国神话[3]。
(二)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协会成立标志着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开始受到关注。1984年,梁国治的《影视文学进入大学课堂应当受到重视》一文将高校开设影视通识教育预想推到了学术探讨的前沿。1985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的通知》,强调:“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中文系,应把影视教育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4]。2002年,教育部又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程”[5]。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调,“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6]中国高等院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由点到面、由专到全,截至2015年,“全国已经有四分之一的高校将影视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计划”[7],影视通识教育获得普遍重视和推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重要功能
(一)改变学习态度,提高主动性
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和接受程度不仅取决于学习自觉性,而且受教育媒介的影响。教育媒介的选择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教育媒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而当前许多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外讲座、宣传海报等僵化、固化、老化的形式,严重脱离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个性特征、兴趣偏好,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制约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据调查,高达57.8%以上的学生表示:参加类似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讲座是“被迫的、被要求的”[8]。当代大学生多属于90后,具有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追求现实体验,而厌恶道德说教;他们喜欢感性接收代替理性思考;他们被誉为“视听一代”,对现代图像媒介高度依赖。据调查,有53%的大学生在一个月内看了1-5部电影,29.1%的大学生看了6-10部电影,11.3%的学生看了10部以上电影[9]。观看电影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影视通识教育以其鲜明的艺术特征能够转变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态度,化“被动”接收为“主动”接受。“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法更容易为少年儿童所接受和理解。”[10]从电影本身来看,优秀的电影不仅包含着人类智慧的精华,渗透着具有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而且能够以现实生活为内容题材,借助声、光、形、色等元素,向大学生传递主流思想,潜移默化地在变化的情境中感染、熏陶观众,提高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度,以影视通识教育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转换学习内容,增强生动性
教育学家布鲁纳有句名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意愿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党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凝练,具有鲜明的概括性、抽象性、理论性。如果教育者不能结合大学生生活现实加以解释和运用,只是生搬硬套的强制灌输,必然导致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枯燥无味,学生酿成厌烦、排斥心理,失去学习兴趣。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活”教材,能够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鲜活性,化“枯燥”理论为“生动”故事。影视通识教育的无穷魅力在于通过鲜明的人物性格、细微的生活内容、感人的情感氛围、曲折的发展情节深入观众的内心深处,循循善诱的引导大学生走进故事的思想田野和价值世界。以影视通识教育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直触大学生的内心世界、震撼心灵,将枯燥理论演绎成鲜活故事烙在大学生脑海。例如,一部优秀的抗战电影是最好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它能够以撕心裂肺、声泪俱下的故事情节诠释出“保卫祖国、保卫家乡”“和平与正义”的深刻真谛。而且,影视通识教育能够保持与时下社会发展、文化语境、主流情感的同步,容易将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要义蕴涵在折射现实生活的电影文本中,引起大学生的心理共鸣与情感期待。
(三)调整教育方式,突出隐蔽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手段,它倡导开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比较隐蔽的方式使大学生无意识地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影视通识教育可以实现教育方式的转换,克服了传统政治课价值观教育的直白表述和政治图解,能够以其隐喻性特征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形式。因此,影视通识教育是一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影视通识教育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体现在化“显性”晓理为“隐性”动情。鲁迅曾经提及:“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会变成这样的。”[11]之所以如此在于教员的讲授是一种显性的教育,教育效果停留在学生“懂”或“知晓”层面,能否深植内心、外化于行尚无定数。正如《爱迪生传》中所述:“大部分的教科书,只有30%的效率。”[12]只有从生活中着手,才能使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影视通识教育借助人物、情节、场景实现了对现实生活、思想、情感的表达,化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念性,使其具体内涵被隐藏、消解在学生审美体验之下。又恰如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所说,电影可以超越一般感觉,直接触及我们的情感,深入我们的灵魂。优秀的电影可以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口号式、宣传式、动员式手段的局限,将核心价值观内容隐藏于故事中,隐藏于艺术表现、人物对话、情景感染中,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起到隐性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制约因素
虽然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其鲜明的功能和优越性,但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转型期,发挥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还受到教育观念、教师队伍、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一)重视程度不足,教育观念固化
目前,以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受到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尚未充分发掘。一方面,从开设影视通识教育的高校数量来看,我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以美国为例,1977年,美国约有1000所高校开设影视课程,占总高校数量的1/3。而我国在截至2008年,开设影视课程的高校仅350余所,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影视通识教育的地位没有收到足够重视,面临定位虚化的境地。另一方面,我国的影视通识教育主要作为一门艺术欣赏课,在高校课程设置中作为选修课开设,而且形式单一,甚至部分高校与声乐课合开。而在美国高校中,影视通识教育不仅主要作为必修课或公共课来开设,而且大力开设电影专业教育,1967年,美国开设的影视通识教育程种类就高达3000多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教育工作者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也制约了影视通识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传媒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日益深远,新的影视通识教育教育观念亟须更新,影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教育形式、价值观输入的隐性手段、新的思维形态教育,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将其作为通识教育遍及高校,这一趋势也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兼职教师较多,思想引领淡化
转型期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开设没有摆脱急于求成的冒进路线,造成高校影视课教师严重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能力、素质挑战。由于20世纪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起点晚,基础薄弱,师资队伍十分紧张。而2002年的《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规定:“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均在2005年前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程”[13],加剧了这一供不应求的矛盾。很多高校出现了中文系、美术系教师开设电影选修课的混乱现象,他们不仅缺少专业知识培训,而且没有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方向,根本不懂得怎样去教授学生欣赏电影,挖掘影视通识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虽然有些学校聘请一些影视教师和摄影编导兼职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一方面,由于兼职身份的束缚,他们无法将经历集中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这些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少理论传授和分析能力,仍然无法高质量地完成基本的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任务;结果是,懂电影的只讲电影知识,忽视价值引领;不懂电影的,既无法传授知识,也缺少价值引领。
(三)教育标准滞后,课程内容老化
教育工作者重视不足和专职教师短缺导致教育内容较为混乱,缺少基本的课程标准和统一的培养规划。很多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处于“三无”状态即无教学大纲、无师生教材、无考核标准。影视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根据授课教师自行安排,各色各类的电影都被搬上课堂,甚至有些电影根本无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背离了影视通识教育的宗旨。在个人访谈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要有娱乐性,更要有教育意义。[8]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内容面临两个极端,一端是教学内容纯属搞笑娱乐,毫无教育意义而言;一端是教学内容虽有教育意义,但电影题材内容沉闷、老旧,与90后大学生兴趣偏好脱节。这些乱象不仅无法发挥影视通识教育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甚至扼杀了学生对影视通识教育的兴趣,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也就背离了初衷,流于形式。
(四)教学视野狭窄,教育模式僵化
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育方式僵化也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功能的重要原因。在对安徽合肥地区的4所高校影视通识教育课堂观察发现,当前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主要体现为三种方式,一种是单纯观赏型,二是“讲解—观赏”型,三是“观赏—交流”型。对于第一种方式,学生普遍感到影视通识教育和待在宿舍看电影毫无区别,上课的积极性降低。第二种方式虽然有利于让学生事前了解一定的影视知识,然后运用到观赏中,对于提高大学生影视鉴赏能力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无法有效地进行价值观引导。第三种方式主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无目的讨论的局面。此外,很多学校都设有影视爱好者协会、学生团体,但大部分高校都缺少影视通识教育实践基地,教学视野仅限于课堂教学。鉴于此,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电影欣赏的趣味性和价值观教育意义,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导自创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微电影,借助影视通识教育进行欣赏和点评,创新教育方式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影视通识教育的提升路径
我国影视通识教育之父雷祯孝认为,人类正在进入一个行动课程、书本课程和影视通识教育程交相辉映的新时代。面对世界各国纷纷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培育本国核心价值观和向外输入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和战略规划,我国推进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必要而紧迫,需要在立足全球化视野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思考。
(一)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
西方国家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发展起点较早,以影视通识教育培育国民核心价值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尤以号称“世界电影工厂”的美国最为瞩目,美国不仅借助电影等社会教育方式有效培育了国民的价值观,而且以电影的形式对外进行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其中,在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建设方面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在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战略定位上,美国已经将影视通识教育视为通识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五大类核心课程的第一类,可见其地位颇高。不仅如此,美国还实行必修课和专业课“双推进”政策,不仅将影视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生必修课来开设,而且积极培育电影专业人才,将电影素养作为合格大学毕业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于电影一窍不通的大学生,不配获得大学毕业生称号。在教学方式上,美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主张学生相互交流、碰撞,教师给予点评,为学生提供相关参考资料和网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且指导学生自创影视作品,培养其操作实践等综合能力。美国政府也对美国大学影视通识教育教育投入大量经费,实行严格的产权保护,这些都促进了美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除美国外,英国、法国、瑞典等国也在政策扶持、课程设置、资金投入等方面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进行保障。
(二)加大教育部门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扶持
我国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大力扶持。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宏观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推进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发展,但在具体实践层面仍然面临一些困境,需要加大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育的扶持。一是高校教务管理者观念的更新。应从政策和指导意见层面深化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的意义,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认识和观念,破除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二是确立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学科地位,不能简单地将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定位在附属于艺术课、表演课范畴。影视通识教育可以尝试作为高校公共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尽快改变学科定位不明确的状况。三是完善影视通识教育教育体系。组织教材编写、课程论研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考试考核等具体操作的规划。其中,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评、成果认定等问题应尽快解决,否则,将会引发“马太效应”,造成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流失。四是加大对高校影视通识教育开设的资金投入,确保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硬软件都要跟进现代高科技快速发展的步伐,尝试扶持一批重点院校和重点专业,巩固和丰富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的人才资源。
(三)完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程实施的微观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作为影视通识教育开设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实施者,应以多元化视角、多维度视野挖掘影视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完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落实的微观机制。首先,领导师资队伍建设机制。领导队伍和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建设强有力的领导师资队伍需要成立专门的高校影视通识教育组织机构和行政后勤人员,与高校计算机教学、大学英语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同等地位;严格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师招聘,不断进行影视通识教育教师职业培训和经验交流。其次,影视通识教育内容遴选和审查机制。教学内容关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向和实效。在影视通识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坚持经典性与教育性,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的指导下,选取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兴趣偏好的教育内容,杜绝媚俗、庸俗、低俗的影视作品进课堂。高校应尽快建立电影作品遴选标准和经典影视资源库,为高校影视通识教育教学内容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欧美电影,应有目的地选择那些艺术水平高,思想主题健康向上的影片,充分发挥教师对外国影片的审查和价值观引导作用。再次,教师教学监督和考评机制。发挥影视通识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用必须发挥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克服以往存在的随意、敷衍了事的教学态度,强化影视通识教育教师的责任意识;以领导督课、同行听课、学生评课等形式完善影视通识教育教师监督考评机制。最后,学生学习成果考试考核反馈机制。一堂优秀的影视通识教育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生的配合,实现教学行为的主客体互动。当前,由于高校影视通识教育作为选修课而且缺乏考试考核机制,造成大学生不够重视,教师娓娓动听讲课,学生各忙各事,严重影响了影视通识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发挥。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不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综合成绩、奖学金评定等挂钩,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作者:李祥祥 李万银 单位:1.安徽建筑大学 2.安徽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01).
[2]苏兴莎.影像的力量:20世纪以来好莱坞电影与美国价值观的塑造和传播[D].吉林大学,2016:13-195.
[3]周卫红.美国好莱坞电影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状况及经验启示[J].电影文学,2013(14):4-6.
[4]张云波.普通高校影视鉴赏课教学改革初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134-135.
[5][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DB/OL].教育部网站,2002-05-13,[2017-01-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2015-09-28,[2017-01-28]./zhengce/content/2015-09/28/content_10196.htm.
[7]冯秀娥,陈彦坤,孙玉秀.本科院校影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85-86.
[8]李祥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基于福州某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4):10-14.
[9]厉国刚,杨云.关于大学生观看电影的心理、行为和态度的调查分析[J].东南传播,2008(9):133-135.
关键词:道德经;青年教师;修己;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249-02
《道德经》文约义丰,博大精深,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特别是对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做了很好诠释。老子认为,道德在生活中随处都见,不管做什么,都有可以遵循的道德标准。高校青年教师在这方面更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以自身的言行、品德、人格、形象的精神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影响学生。
一、道家智慧集聚“师道”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道家智慧中对“道德”做了很全面的阐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是每个人都有的,并且每个人对道德的阐释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表现在言行上,有些人的道德已经深入内心,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不仅需要丰富的学识,还要求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言传身教于学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作为青年教师首先得修自然最柔之物――水。水在非常喜悦地永不停歇地冲刷着大地上和人世间的污渍而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水处静地,平整如镜,学习水的准确定位、以柔克刚、污己而洁人的高尚品德。从老子《道德经》并结合思想道德教学工作后悟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天赋和个性,用心灵与学生交流,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青年教师自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素养,而且要将提高道德水平的具体方法教授给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成为传统美德的自觉。正如卢梭所言:“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因为新时代的学生对认识世界的渴求是不能低估的,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师简单的照本宣科;他们有自身的特点,不再满足于教师对道德理论口号式的宣传。他们更希望的是在教师身上看到人性的优点、道德的闪光,从他们的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自己的性格,从他们的教师的品行中形成自己的品德,从他们的教师的威望中完善自己人格的全部含义。
二、对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修己
作为当代青年教师,在教育学生之前,必须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给学生做一个道德模范。
(一)慈“三心”,爱心,耐心,细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是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因此,青年教师要对每位学生慈有爱心,慈爱之心好比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有慈爱之心,就会像父母对孩子一样,把爱平等地分给每位学生,并且学会“报怨以德”,假使有人误会教师,对教师产生愤恨的心理,教师还能以德报怨,对其仍有慈爱之心。能做到“报怨以德”才是真正有慈爱心的人。
耐心,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凡事要耐心。部分青年教师由于刚走上工作岗位,工作经验也不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然会碰到所谓“不听话”的学生,反复强调很多遍的问题,他们还是会再犯,这就需要教师要耐心地教育学生,因为这阶段他们的身心都还有待发展。只要是人,就会犯错误,要给他们机会改正错误,认识错误,切记烦心,大声呵斥,否则对人对己都无益。因此,青年教师应该具备耐心教育这种修养,达到诲人不倦这种境界。
细心,教师的工作可谓纷繁复杂,尤其是对学生的日常琐事,现在的学生性格多变,平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留心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比如:家庭困难学生、性格孤僻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等。
(二)保持戒骄戒躁心态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人一旦发福发贵,往往会骄傲自大,这样反而会种下祸根。总所周知,教师的工资待遇处于中层,富也富不了,饿也饿不了。因此,青年教师对学生对教育事业要具有奉献精神,认清自己的人生方向,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要被利益所驱使,要有一颗无私奉献的精神,力戒浮躁心态,保持健康心理,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积极人格发展。
(三)加强自身德育修养
常言道: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尽心扮好人民教师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对学生的责任,就是“有作为”。反观课堂和校园中的道德生活,需要唤起教师德育热情、激发德育意识、培养育德能力、提升教育智慧。只有教师对学生充满激情,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具有较强认同感,从而培养习德兴趣,在课堂中的道德教育才更有效。教师的人格修养的层次为:首先,守住职业道德的底线,如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有损教师的形象和威信的事:其次,从高处着眼,从严要求,教师必须在道德品质和情操上高于一般人,才有资格任教;再次,寓善于美,美善一体,才能够给学生带来温馨舒适、奋发向上的心灵抚慰和奋发作为的精神鼓励。
三、对青年教师行为方式的要求――育人
(一)“乐教乐学”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古时强调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重视师者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依然尊师重教,但也强调师生平等,相互尊重。这当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消除学生的恐惧感,让学生敢说“我不懂”,敢于问问题,在充分讨论之中学会学习,真正感到求知是一件快乐的事。有时候教师与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学习,从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不仅仅只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是生搬硬套地灌输,要根据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要有个人风格,注重引导,融会贯通,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变通学习。学生是否是有用人才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低来衡量,主要是要引导他们向正确的人生方向迈进。
自2012年5月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2011计划”以来,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想的培养,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习的促进者,淡化权威意识,以自身的品德引导学生自主自愿地去观察、践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才是当代青年教师的重要选择。
(二)“循序渐进”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过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实施教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学生的特点是有发展规律的,学生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青年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一点一滴地耐心传授,学生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否则,“欲速则不达”。在教学过程中应贯穿启发式和创造式教育,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自己去体察,教师从旁引导,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启迪人生”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业上的导师,也要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导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正确的为人处事态度,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奋斗。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也不要仅仅只限于知识传授,同时也要注重实践,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可塑性,都有具备不同的潜能,在平时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善学的品质,最终成为“善学之人”,具备“善学之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志向、发散思维,多方面思考问题是有很大帮助的,努力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导航灯。
参考文献:
〔1〕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孙享林.老子道德经新译[M].武汉:湖北省人民出版社,2003.
〔3〕尹霞.论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7(32).
【关键词】高职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保障机制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25-03
目前,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不少的问题,既有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失当问题,亦有教育内容错位之失,以及学生价值追求消极、功利之误区。因此,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需要教育者与学生这对“双主体”共同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多种教育机制齐头并进,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建构和发展作用提供科学保障。
一、教育合力凝聚机制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与践行教育中,教育者“以往对教育实践的整体性把握不够,缺乏系统思维和整体育人观念,教育行为中的自发性、经验性和理论性较多”,因此,需要不断增强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管理者、教学者与学工服务人员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实现无缝衔接。三方都应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时段育人的整体育人观。在高校内部,工作职能差异并不影响教育职责的共同承担。
管理者要认识到,高职学生成才的先决要素必定是健康的人格心理与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因此,办学定位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成才教育并重看待,使两者发挥对学生身心与技能的共同促进作用。
专业课教师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教学行为不仅承载着对学生知识的传输功效,也蕴涵着学生以何种信念、意志应用专业知识,服务他人和社会,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问题。由是观之,专业课专兼职教师也应该将理想信仰、道德信念、价值坚守等思想理论融合于知识讲解与实训中,因为知识传授与情感和价值观的养成教育本来就是教学活动不可分离的两面。必须摆脱偏隘的单一的教育思维,也不宜为了获得某种所谓“心理共鸣”,在学生面前随意讽刺政治、讽刺社会,这样反而会弱化甚至消解学生认知中初步形成的社会思想价值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不要妄自菲薄,应该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也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思想获得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在思想教育理论知识的获得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应力求做到“三化”:化理论为方法、化知识为智慧、化规范为德性。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关系,作为综合性、系统性的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涵括思想信仰、社会理想、群体精神和伦理道德在内的观念集合,其中社会理想是核心,思想信仰、群体精神和道德规范是社会理想实现的牢靠依托,进而通过深刻理性的认知,达致理性共识,并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功能来尝试剖析当前社会中因种种事件引发的思想困惑,以此来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价值取向、价值奋斗和价值实践。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尽可能做到情理交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入情入理,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把握学生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诸环节,从各个环节寻求对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从教材体系、课堂体系转化为学生的心灵体悟与触动,使大学生真正实现对这一理论体系的了解、认可、体验、赞同和支持。
从事学生工作的群体也要有效承担工作育人、形象育人的责任。较之管理者和专任课教师,学工群体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常态感知更深一些,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也稍小些,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状态、工作方式、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甚大,因此,除去从语言、理论方面在合适的场合对大学生进行适度教化外,更应努力以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关键词: 和谐发展;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1-0034-06[HT〗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以来,“和谐”二字便成为学界和政界共同探讨和深究的论题。可以说,和谐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1],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和谐人才,当前这已成为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2]。其实,中西方世界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深邃而丰富的思想体系。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升级、变轨和转型,在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产生而旧条条、旧框框依然存在之际,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体系方面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和适应的矛盾与冲突。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体系路在何方?应当做出并坚守什么样的价值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理应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不应回避或置若罔闻,而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的人的和谐发展思想将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考视角和思想启迪。
一、 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梳理
(一) 国内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分析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老而仁厚的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经久不衰和生生不息,源于其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尚仁主和的民族意念以及其超强的自我传承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说,“刚健、尚德、重义、合和、礼仁和中庸”构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和谐精神与和谐价值,中华民族的这种和谐理念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的存在状态和未来趋向的向往和期盼。《周易》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本身就蕴涵了丰富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变化以及对立统一的和谐理念。儒家思想里的和谐韵味更是味浓意深和无处不在,处处彰显其独特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如《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和”,集中反映了宇宙万物的存在状况和发展趋势,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精神[3]10。另外,“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25。孔子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是个人和谐发展的精典总结,说明人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会是自然而然的正确,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以及实现人和谐发展的一种价值趋向[4]40。因此,追求和谐应该是儒家关于社会和人发展的理想和信念。道家著作《老子》四十二章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47,五十五章中“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60表明宇宙万物只有保持常态的和谐,遵循自然之道,才能实现理想的发展状态和景象。佛学讲求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其所谓的“涅”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4]202。儒、佛、道作为中华文化思想的渊源和民族精神的灵魂,在中华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特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规范性的导向作用,可以肯定地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必将对未来人类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起重大而深刻性的影响,其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贵和、进取的这种和谐精神――即和谐哲学,这也必将对今天人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价值取向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 国外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考查
西方世界也有丰富而系统的人的和谐发展理念,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关于人和谐发展的精典范式,其个人在哲学、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的独到发现恰恰证明了人的和谐发展的存在和可能。例如,他在其《政治学》中关于人的“灵魂”的分类即把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形而上学”中关于“物质”与“形式”共生;“物理学”中关于运动的“可能性实现”[6]90。亚里士多德的经历和发现正好说明了西方世界具有人的和谐发展的底蕴和基础。后来,他的思想通过他的学生及其后来学者的传播得以保存并进而影响到东西方世界。同为哲学家和教育家的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中对人类的真、善、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归整,提出人的灵魂是由智力、道德和美感三者构成。他从理性角度出发,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论述至善、德性和幸福的关系问题,说明有德性和幸福是最高的善,也就是说,“他是全善的,他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以便把德性和幸福联系起来,或者他是全能的”[6]465。康德对人的真善美的探索毋庸置疑,即便康德最后把全智、全善和全能归结为上帝,但也不能否认他对人的和谐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在分析劳动在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完整而客观地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并科学地归结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即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与智力、德智体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人的最后解放”。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对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播到中国和苏联。苏霍姆林斯基从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体系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把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至此,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完全正式形成并进而影响到中国,其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应合及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已然顺势应需,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二、 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目的关于人和谐发展的弊病与冲突
人的和谐发展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和教育思想体系在古今东西方世界已然证明其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但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转型而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和冲突已成为制约中国向前发展的桎梏,并最终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
(一) 应试教育盛行,评价模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法宝”已经证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任何具有民主思维和公平视野的人都不会否认的,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肯定。但是,当社会在肯定考试的意义和价值时是不是也应当对考试的方式方法和适用范围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呢?抑或对“人的发展”这个教育上永恒求索的论题进行过详细的探讨呢?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他有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也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领域的完善,任何强调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而忽视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行为都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损害,也一定会破坏人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和个性化发展水平,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然而,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方式过于狭隘和单一,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什么科目都必须考试,只有上了60分才能过关;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上课堂,也把所谓的平时成绩纳入总分,美其名曰“综合评定”。老师有老师的标准,而学生也有学生的办法,有的学生总结出了一条过关的秘诀,即“平时上课请人替代(因为老师要点名而又不认识学生,所以只有请同学答应),学期考试复习两天”,只要把考试范围背好,60分万岁。这种简单的学生成绩评价模式,造成了学生对待考试存有蒙混过关的心理,但是到大学毕业时却又对高等教育产生了疑惑,甚至于否认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实际上这仍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应试”现象的结果,即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分析不到位,存在应付差事的状况,并未真正地具备事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未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对自身的发展未作充分地思考,存在“应付”学习任务的现象,其结果是学生知识不全面且不精深,思维未得到较好的训练,能力未得到更大的提高,情感发展不充分,动手能力不强,独立生活生存能力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得到较好的锻炼,如此等等,人的全面发展尚未得到较好的实现,和谐发展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二) 教师素质不高,培养机制落后,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社会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对这一命题的认识应该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对这一论题的落实社会却是力行不足,或者说是认识不够精准和全面,表现之关键因素即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校教师素质问题。众所周知,本世纪初,在高等教育连续扩招的推动下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3%[7],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真正步入到大众化国家的行列。这原本应该是值得全国人民庆贺的事,然而,高校教师素质下滑的问题却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如有的教师过度关注经济利益和名望,一切以科研为中心而无视课堂教学,置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发展于不顾;有的教师赶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时髦,整个学期都让学生上课堂代替自己“讲授”,名曰“新课改”,实为教学上的“偷工减料”和“懒惰行为”;个别教师授课“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而无一点高雅的思想内容,为了取悦学生,甚至讲一些的笑话以博得学生的喝彩。或许有如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腐败现象一样,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师素质下降已为大多数人所习以为常,但是,稍有一点良知和正义感的人会对诸如此类的现象横眉冷对和义愤填膺,值得高兴的是当前我们的政府和高校管理者对此问题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关注。
如此的教师素质和教师育人策略,又怎能用“大学非有大楼而有大师之谓”去称呼呢?又怎能去相信他所教授和培养的学生呢?或许这已为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社会所应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必将继续证明:“只有一流的老师,才会教育出一流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加强,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也必将是低效和毫无建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也将会变得不可能。即便是当前高校在招聘新教师时对教师学历已有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只要是对教育有过关注和思考的人都知道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如果用简单的招聘教师时提高学历来解决此问题犹如医生给病人治病时的“治标不治本”,这根本不可能使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路在何方?前途在哪里?这或许需要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验证。
(三) 关注知识的学习,轻视知识的发现,学生和谐发展只能成为梦想
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承本无可厚非,这原本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第一要务,这也为教育界所肯定和认可,但是,如果高等教育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承和学生对既定知识的掌握,那么社会将难以有所作为,也很难向更高的文明社会前进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即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代社会,没有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的人,但是,也应该要知道,在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上,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目的[8]。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和大变革的时期,我国要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可以说,我们一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高等教育也同样如此,显然,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的呈现,忽视知识的发现;重视知识的记忆,忽略知识的思维;强调学生的动脑,轻视学生的实践;关注学生的学习,漠视学生的生活。如此这些,造成了高等教育重视知识教学,把知识的获得作为高等教育唯一的目的,教师只会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会记住教材上的每一句话,只要考试能考高分,这就是目的,这是其一。其二,人的知识结构上的和谐从本义上说,并不排斥矛盾和冲突,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有对立和斗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但是事实上,在学习过程中,个别的人对新思想和新观念是很担心的,认为新思想新观念会动摇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会造成他们的“无知”。其实,中西方世界的哲学告诉我们,凡事都有对立面和多样性,和谐是一种合理的差异性,和谐的统一不是整齐划一,它尊重差异[8]。可以进一步说,任何的创新都是在矛盾和差异中产生的,因为新事物的产生总是要打破原有事物的空间和结构,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总是在一种矛盾和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因而,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忽略知识的对立差异也是不和谐,也不可能对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有多大帮助,最终人的和谐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三、 人的和谐发展理应是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又一诉求
(一) 人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科学地回答了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等社会广为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最新产物。从本质上说,科学发展观弘扬的是一种和谐发展的伦理精神[9],是对和谐发展的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状态描述,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机构,人的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出则是高等教育对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理论应合。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即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倡导了一种关于人发展的理念情怀,即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手段,人的发展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其次,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之一,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还追求人的发展的和谐和协调,即人的发展有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又有知、情、意、行的全面进步;还要关注人的语言能力、身体运动、空间感知、艺术美感和自我认知的提高。第三,科学发展观从不排斥人的各方面发展的矛盾和斗争,相反则认为人的发展都是在对立和冲突中实现均衡和协调,最终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二) 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内容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转型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蕴涵了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内容,同时也对人的和谐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规范,体现了人的知情意行和德智体美的统合和调适。众所周知,当我国经济社会在进行全面发展和革新的同时,与之伴随的则是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和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情景的出现显然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不采取应对措施则必将会危及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发展同步而至人的经济利益的调整加剧了人在社会之中的差异性、多变性和对抗性,其实,这时的社会最需要的是人的理性和谐;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则会增加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无可置疑,社会和谐与否定会影响人的心态。可以这样说,社会和谐和人的和谐二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二者犹如一个事物的正反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但是,在认识二者关系的同时,应当毫不含糊地承认和肯定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中心和关键,社会不能离开人的和谐发展。
(三) 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当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和深入推进,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正在向纵深发展,我国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升级、变化和转轨,社会的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正处于全方位的调整和组合,新事物正在形成,而旧事物却依然强大,新旧更替导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如生活的奔波让人疲于奔走,城市房价的上扬让人眉头紧锁,工作的压力让人精疲力竭,竞争的激烈使人急于充电,社会的变幻莫测让人无暇应对,如此等等的社会危机,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谈和谐发展又是多么的不易和困难,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和发展,不得不承认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最终的目的而非手段,人应当是社会的“中心”,即一切应以人的幸福作为标准。当然,在这样的社会冲突中,摸清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应为第一要务,而这也必须从“人”本身出发,如果缺少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不能科学客观地把握和评价自己,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已属正常现象。然而,不论社会如何转型和变换,人作为社会的中心不会变更,社会的和谐应首先是人的和谐发展必将会成为永久的普适真理。因此,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 人的和谐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中国文化崇尚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位,以“和”为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宇宙的变化发展是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和合”文化应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主要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主要是指在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把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事物统合于一个完整的事物中,使事物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和协调,从而达到最佳的组合,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进新事物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可以说是最早的和谐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中国文化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和衷共济、兼容并包、和天人合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和谐教育,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内在和谐发展和外在和谐发展及其统一,内在和谐主要是处理自我的关系,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外在和谐主要是指处理与外在的关系,是个体与外在环境和条件的和谐。从总体上说,人的外在和谐和内在和谐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一方的紊乱必将影响个体整体的和谐发展。实际上今天高等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本质上和中国古代修身养性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实质上目的是为了达到人的内在和谐,今天强调尊重社会多元和个体差异就是对中国古代强调的“君子和而不同”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人的和谐发展是对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五) 人的和谐发展是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人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关于人的发展理念的合理界定,其本质在于强调以人为本,即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的和谐发展理念继承了过去素质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并且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的教育理论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创造性地解决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冲突和问题,是马克思的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和谐应为当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人的和谐发展则更是当前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最佳价值选择。和谐发展的人应是通才与专才有机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兼顾、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兼备、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兼优、内在和谐和外在和谐兼具、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妥协、不抱怨,具有破旧立新和敢想敢干的精神和勇气。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和使命,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模仿,唯有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因此,归根到底必须回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上,人的和谐发展当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目的最理想的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1]吴世彩.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教育[J].人民教育,2006(21):13-14.
[2]李欧梵.重构人文学科和人文素养[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7.
[3]孔丘.四书五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4]冯有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刘永生.老子[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0.
[6]梯利,伍德.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7]李硕豪,魏昌廷.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分析――基于1998―2009年的数据[J].教育发展研究,2011(3):8-13.
关键词:美国新品格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158-02
目前,美国社会主流的道德教育模式是新品格教育,这种教育具有很多优势,对培养美国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做出了巨大贡献。探讨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及其培养方式,对突破我国目前价值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困境”、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需要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美国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
价值教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作为古代德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品格教育思想,认为人的品格不是先天形成的,主要依靠后天教育和训练来养成。这一强调后天“实践智慧”的思想为西方品格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20年代后,工业社会逐步取代城邦社会,美国传统品格教育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社区环境,渐渐走向衰弱,适应时展的进步主义道德教育兴起。但该教育所倡导的道德相对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给美国带来许多不良影响,美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失去对“何谓有价值”问题的道德共识,陷入道德虚无主义,并产生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这种恶劣情形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促使品格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回归,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美国现代道德教育的主流思潮,即为新品格教育。
新品格教育一方面批判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标准的模糊界定模式,为公民提供主流的价值评判理念,另一方面继承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强调对价值观进行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这一价值判断标准的突出特点是不再局限于过去的传统美德,而要求根据时代的特殊要求和现实的情境需要采取符合理性的价值观。这表明新品格教育的价值观其关键不在于美德的内容,而在于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相应的行为。
二、美国新品格教育价值观的实现途径
1.采取显性与隐性互动的价值观培养模式,而且隐性模式的约束力更强
一方面,针对美国青少年没有标准价值观的缺陷,美国一些州实行具有代表性的品格教育课程计划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加深对关心、责任等价值理念的理解和体验。
另一方面,美国也有许多学校不开设正式课程,而采取非正式课程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种隐性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其他非道德课程中进行价值传播,其核心观念是让学生在具体学科学习过程中进行道德实践,培育价值观学习社群。二是在学校和社会上营造能促进价值观发展的环境。在学校内部,通过可视性或非可视性事物来反复提醒和强调核心价值,为形成潜在的价值观影响力提供环境支持。在社会上,通过舆论宣传和公益机构的构建,与学校形成一致性的教育环境,强化品格教育的核心价值教育功能。三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来体验和养成核心价值观。这些隐性教育策略无疑是成功的,墨菲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对这种方式给予较高肯定[1] 。
2.实行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模式,让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掌握核心价值和美德
家长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养成起到直接作用,因此,美国的家、校联系十分紧密。在家校协作中,学校扮演着推动者角色,采用许多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在具体操作上,许多学校设立学生顾问职务,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解决心理、情感以及学业等问题的专业意见,或开设提高家长教育技能的课程,为家长和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10个小学联合开展家长培训计划,每周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教授家长教育学生的技能,这种“家长工作坊”的方式让参与者能更好地承担培养下一代的责 任[1]。此外,学校还采取建立家长咨询委员会、邀请家长成为家校合作的志愿者等各种方式促进家校协作一体化。
社区亦成为学校实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美国学校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与社区合作。一种是推行社区组织模式的教育,其特点是构成成员众多,包括商业界、地方政府和宗教组织等,影响力较大。在这种组织模式中,社区家长服务机构的作用非常突出。该机构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家长教育课程,在课余不断提升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质量。另一种是社区服务计划,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让学生直接成为服务计划的主体,学生通常能愉快轻松地掌握核心价值观,因此该方式在美国备受欢迎,该计划参与学生的数量和学生参加服务活动的百分比已成为目前衡量学生价值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
3.实行“交互式主体”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价值选择的自,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任何教育的起点和终点。传统品格教育偏重家校的作用,学生在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受到压制。新品格教育打破这种局面,把学生看作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能动性的个体,尊重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既引导他们掌握核心价值观,也丰富他们的生活实践,让他们在与社会的互动中真正理解和应用核心价值观。
在实践模式上,美国并不局限于学校系统,而是在家、校和社会一体化中进行。这种“整体”模式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一方面,学校为学生提供品格发展的主场所。课堂上,师生处于平等地位,自由讨论各自的见解;课外,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协会、学会或俱乐部,在活动中学会公平竞争、尊重他人等价值观。另一方面,家庭和社会为青少年价值观培养提供更丰富的内容。青少年可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包括维护社会安全、保护生态平衡以及在图书馆、医院等地方做义工等。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协作,学生个体锻炼了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体验到自身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三、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起来体系宏大,但其内容很具体,隐含在我们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实践中。要更好地让这些目标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就需要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实现。美国新品格教育的成功范式无疑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
1.加强隐性约束力,使人们能够自觉自愿地贯彻核心价值观
目前,我国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一般是在学校或单位直接宣传教育,或采取德育课程进行教育。这些模式过于直接,不易让人接受。借鉴美国新品格教育的隐性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针对现代陌生人社会生活碎片化的德育环境,我国可仿效美国构建学校道德社群,以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先在具体课程中渗透这些价值观,使这些核心理念成为一种群体意识。一旦确立了这种社群意识,它便存在于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强大效力,为构建社群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在学校和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特别是不应忽视社会环境的作用。我国学校在可视性环境的建设方面已初见成效,但非可视性环境的建设还十分薄弱。因此,应制定规则,开展活动,大力营造非可视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信任中接受核心价值观。
最后,社会德育环境是需要重点建设的部分。目前我国社会媒介盈利性特征太突出,德育宣传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加强对这些行业的控制和管理,为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确立正确导向。此外,要加强建设公益性的图书馆、文化馆等,让学生在节假日等闲暇时间能够得到更多有益环境的熏陶。
2.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作
目前,我国在建构价值体系时主要依赖学校进行,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却较少关注,导致出现“5+2=0”的不良效果。因此,要使核心价值观深植人心,必须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
一方面,应改变家庭在德育上的“亚群体”地位,使其与学校积极配合,成为架构道德社群的重要力量。其参与方式可以参照美国的做法,提高家长对学校相关活动的参与度。应注意,家长力量的整合其关键不在家长自身,而在于学校的积极准备和沟通。要真正使家长角色融入校园,仅靠平时的简单联系远远不够,可以仿照美国在校园设立家长工作坊,与家长充分沟通,并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对学生的监督能力。
另一方面,引入“社区”的全新理念,扩大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体系建设队伍,其具体实施途径可联系我国国情采取中式的社区组织模式或服务计划。具体而言,我国可采取“社区入学校”、“学校入社区”以及社区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纽带三种方式。“社区入学校”是让社会的不同群体加入校园德育行列,根据学校需要为青少年提供相应服务;“学校入社区”是指学校与社会的各种部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生活学习的实践场所,共同培养和训练学生;社区成为家庭和学校的纽带是指社区以各种方式主动为家庭和学校提供义务服务,成为加强家校联系的桥梁。
3.改变学生在价值观培育上的客体地位,使之拥有更多自
我国德育从2001年已有改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和“双主体”德育观,为学生在德育课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基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的德育方法有较大改进,抛弃过去教师单方灌输的呆板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我国的德育方法较局限于课堂教学,这显然不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潜力,让其主动掌握价值观体系,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比如在选修课上不应盲目追求考试科目的训练,应让学生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课程,在丰富的科技文化海洋中提高自身价值观素养等。
在保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应开拓更多的领域为学生主体角色的培养提供舞台。比如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如体育馆、图书馆及各种协会等。但家庭和社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支持,一些偶尔进行的志愿者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成为衡量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标准。我们应参照美国的做法,让学生参加更多的公益活动,并提升这些活动在衡量学生品德方面的比重。只有真正在生活实践中贯彻价值观,学生才能从根本上接受并积极履行它们,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在阅读训练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要牢记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根基是将教育和教养因素紧密结合。本着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为现代化建设献身精神的目的,对课堂讲解内容进行归类总结。
1.把握学科特点,适度渗透。
对于语文教学兼具人文性与思想性的学科特点,新课标着重提出,语文学科不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人文性与思想性,二者紧密相联,密不可分。言为语,字为文,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就要在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慢慢生成情感体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解读教科书,找准契合点。
挖掘整理语文教科书中的教育材料,在阅读教学中把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思想内容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精神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高尚情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及时、巧妙地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在人物传记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把握人物事迹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精神风貌,深入探究其优秀品质,从而凝聚优秀人物身上体现出的核心价值。
在阅读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课文《新闻两则》《芦花荡》《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等,都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在理解中心思想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析,选择自己所欣赏、崇敬的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足以让学生在万千人物中选择到一个意志坚强、善良诚实、积极乐观的好榜样,进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起到示范作用,在追逐榜样的过程中与人物产生交流、沟通,让学生与榜样无限接近,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教学中还可以渗透平等的价值取向。语文教科书中处处都是关于平等的材料,《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等课文,体现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平等的……
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斑羚飞渡》《猫》《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课文的教学,可以教育学生关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价值目标。
其实,课文中还有许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材料,如孝悌、感恩、责任等,都需要我们用心挖掘、整理,让这样的材料去感染学生,用情打动学生,使其从内心去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教育注重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供学生欣赏,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物、景等形象,在思想教育的渗透中再次构建人、物、景的形象,更好地将文章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分迁移、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之中。
3.丰富形式,自然渗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情感可以是文字内容上的渗透,也可以是学习形式上的渗透。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自然就促进了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提高。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适时地共同完成一些小阅读任务,或是图文赏析,三五成群抒发一下情感,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认识,提升其阅读分析水平;利用周六周日进行地方文化的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小课题研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拓展视野,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分理解、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作为语文教师,应抓住学生成长的有利时机,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成为进行德育渗透、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
二、在写作训练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言可以表达人的想法,而文字更是一种有力的表达方式。写作是一种运用文字进行表达的方式,写作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渗透到写作教学中,特别是要注重情感态度和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指导和引领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价值观,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用心感知,映照生活。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有两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因为有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用这两句诗来说明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用心观察才能发现源头活水。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有利于教师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内心中消极的成分进行剔除,帮助其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底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目观世,积聚生活。
鲁迅先生说过:“学习作文,第一须观察。”由此看来,观察尤其重要。观察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生活中,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认识,故而凭空设想般地描写、生搬硬套式地叙述。“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此,教师应从正面充分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接触事物,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接受事物的同时,明确自己的价值所在,树立信心,努力奋斗。
3.倾注笔端,解放心智。
观察多了,感受有了,生活的积累丰富了,就会引发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会诉诸笔端,此时学生会有许多美丽的幻想,也会有荒诞无比的叙述,我们不要用成人的思维约束、打击他们,而应激励、肯定他们。写作本身就是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智和才智,尽情释放他们的各种能力。
语文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学习语文知识,还要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语文知识进行正确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要选准德育要求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从现实人手,以时代精神为切人点,尽力使学生成为教书育人的受益者。
三、在语文教学的实践环节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出真知,读书、写字、作文、讲话、听话、写信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语文的应用方式。
“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学不仅是在室内的课堂中进行,更可以在校园内、大自然中以及社会中进行。与社会对话,倾听自然,走出教室,感受校园生活等实践活动,既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切实有效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机会,教师应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飞扬起来。
1.经典诵读,激发爱国热情。
通过诵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文学世界里从不缺少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文赋,让学生课前对此类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反复的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爱国热情,由衷赞美为中华之崛起呕心沥血的英雄人物,用心品味那些仁人志士的崇高品德,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共鸣,使其能自然而然地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抒发出来。
2.汉字书写,提升文化品位。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式之一,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汉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是炎黄子孙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
经常开展汉字书法展示和比赛活动,发现美、欣赏美、鉴别美。用传统文化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其自然地体悟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投身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提升了个人的文化品位,日后必定会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拓展阅读,净化思想心灵。
对于个性化阅读,学生大都有较高的兴趣,也有不少学生喜欢网络小说、侦探小说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传统文化、党史国史等方面的文章。
为拓宽阅读领域,可以把经典名著纳入课外阅读活动中,也可以把跨学段语文教科书中的文本吸收汲取进来,让学生置身其中,欣赏品味,净化心灵。
4.关注时事,引进源头活水。
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尽管教科书在选文上大量增加了与社会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篇章,但是与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相比,还是很苍白。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关注时事,引进活水,用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的材料,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提供很好的切入点。
如,围绕“中国梦”这一核心,教师策划了传承民族文化、学习雷锋精神、生命教育、文明出行等主题。举办时事课堂展示活动,学生思维涌动,自主去畅谈,与伙伴们交流讨论,最后诉诸笔端,写成文章,绘制手抄报……用鲜活事例教育广大学生,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个人理想,自觉地将个人理想
与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个人幸福、社会进步、
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实践”的渠道,语文教师要致力于捕捉这样的资源,抓住教育实践活动的机遇,不断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最好呈现方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亲身体验,增加自信心和认同感。如,开展感恩教育,通过感恩父母、感恩教师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之情;开展社区调查活动,感悟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