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营销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训的第一天我们确定了以南部市场为我们的主力市场,然而却发现很多小组也是将南部市场作为自己的主力市场,竞争力很大,更何况,我们还不熟悉操作,随之,我们将目光投向了东部市场,通过对东部市场的整体和分项调研后发现,宏观上,我们的市场几乎进入饱和期以至于顺应潮流的发展,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发生了变化,虽然只是一个初步的发展,但是在市场上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对我们的企业而言,无疑会带来无限的商机,微观上,我们的产品也是带有一定的诱惑力的,这不仅是在符合新时代人类的心理需要,也是在技术上和价格上的革新。经过上个学期的沙盘实训的经验,学会并寻到到了想要的资料。这也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以及对信息收集筛选的能力。
在经过了整整两天的摸索、解剖、清理之后,比对着电脑所蕴含的内容,逐一将内容分类、规划。从市场环境、市场或产品分析、营销目标设定、营销策略再到具体实施方案,每一步都有我们小组成员一起讨论,从市场调查中更新自己的理念,揣摩市场的潮流走向,到发掘现有和潜在的顾客群体。将那些唯独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见解一起融入在计划之中。
在产品策略中,我们对产品的生命周期作了测算,以此对品牌的打造期限、促销、定价都做了一定的规划。在市场导入期策略;为使产品尽快进入市场,产品的营销沟通除以提升知名度的品牌广告或公关活动外,开展针对消费者或通路的促销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此期间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买一送一、第二件半价、买二送一等等。在市场成长期的促销策略:当产品进入成长期,品牌广告和公关活动担负着提升品牌形象的任务,此时销售促进应该以建立品牌偏好为主。在产品成熟期的策略:产品步入成熟期,企业经营策略重心应努力使产品生命周期出现再循环的局面。此时的营销沟通应以销售促进和人员推广为主,使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同质性高的产品促销策略:同质性高的产品应注重品牌的形象建设,营造品牌差异化。同时采用适当的销售促进增加消费者的购买量、频次,培养消费习性,使消费者成为产品的忠诚爱用者。在市场份额低的产品策略:市场份额低的产品使用销售促进工具往往更加有利可图。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项目教学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不会“营销”的普遍现象,要求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既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又要使学生在牢牢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综合应用的能力,从而具备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成为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必须以学校本身的资源条件为基础,根据营销课程本身实践性强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维教学,真正将市场营销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体现出来,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下面就阜阳师范学院本身的教学资源现状,结合笔者市场营销教学实践,谈一下多维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1通过合适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把握“与学生相关”的原则,即案例的选择要合适,既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觉得案例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寻找答案的创新意识,不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也从语言的表达和组织能力上,对学生进行培养。
由于案例教学对学校的软硬件资源和配套设施要求不高,结合普通本科院校的特点,在市场营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在案例的选择上,避开照本宣读,选择学生较为熟悉,而且可以实际操作的案例。例如,在讲解“几种营销观念的区别与联系”时,为了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独立的问题分析、思考和解决能力,笔者将全班同学按每组8人分组,让各组到学校周边开设的一些店面去进行实际调查,然后把调查的资料再拿到班上进行讨论,分析各组所调查的店面分别是属于哪种营销观念,以及其合理性;如果不合理,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营销观念等;讨论结束之后,再分别请各组的代表作陈述,最后再由老师对理解有偏差的小组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
通过这种案例教学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不同营销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比以前活跃了,部分以前上课心不在焉的学生也踊跃地参加到了讨论之中,使学生的学习由“让我学”变为了“我要学”,学生不再只是一味的接受者,而成为了积极的参与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课程实践,课堂效果良好。
2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整体经营的思想和理念
由于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知识只有通过营销活动实践才能理解掌握,但营销专业的学生,大都没有营销的实践经验,许多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思想,对他们来说很遥远,因此在教学中,可使用模拟营销教学法,构建某种商业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以当事人的角色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不同营销主体角色的行为特征,掌握促销技巧和沟通方法,从而在营销模拟实践中掌握营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实习基本情况
1.实习时间xx年3月22日—xx年5月9日,共七周。
2.实习地点实习地点32个。在自治区内25个实习点,区外7个实习点。具体实习地点详见附件一,**届本科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表。
3.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本专业范围内的工作,另外也有个别
4.实习人数
(1)实习学生。xx届三个毕业班的131名学生全部参加了实习。
(2)实习指导教师。共17人。由于实习点多,地点分散,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本学期任课教师及相关行政人员全部参加了实习指导工作。
5.实习形式
根据学院教务处的要求,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都出具了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集中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由系里联系。所有实习单位都有专业教师指导。实习类型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种,毕业实习学生107人(31个实习点),毕业设计24人(1个实习点)。根据学生个人意愿和特点选拔毕业设计学生,其他学生参加毕业设计。
6.实习成果数据统计
(1)收到32个实习点每个点一份实习鉴定(实习单位盖章有效)。鉴定对每个实习学生做出了评价,131名学生单位实习鉴定成绩全部合格。
(2)收到学生实习报告112份。其中毕业实习学生每人一份,共107份;毕业设计每组1份,共5份。实习报告全部合格。
(3)收到实习教师每人一份实结报告,共17份。报告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能力、纪律情况和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二是结合实习单位的意见,对自己指导的每个学生给出综合实习成绩。三是就毕业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全体学生综合实习成绩全部合格。
二、实习表现与效果
达到了毕业实习的预期目的。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同学们对自己、对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本次实习采取分散形式。原则上以就业实习为主,同时与毕业论文选题相结合。本届实习的单位覆盖面很广,企业总体水平也比较高。实习收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工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积极肯干,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主动参与企业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外贸谈判、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认真完成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成绩良好。实习单位的反馈情况表明,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受到实习单位的好评。大多数学生能胜任单位所交给的工作。在毕业设计单位和有些企业,实习学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为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实习方式。实习单位指定指导人员师傅带徒弟式的带学生,指导学生的日常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双重身份完成了学习与工作两重任务。他们向单位员工一样上下班,完成单位工作;又以学生身份虚心学习,努力汲取实践知识。同学们认真的工作态度、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受到了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的一致好评。
3.实习收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直接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学到了实践知识,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理论与实践知识都有所提高,圆满地完成了本科教学的实践任务。二是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一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受到认可并促成就业。四是为毕业论文积累了素材和资料。
4.组织管理。实习领导小组成员亲自到实习单位,检查和指导实习工作,协调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
指导老师们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尽职尽责,对保证实习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实习开始时,老师们深入学生和实习单位,阐明实纲及实习计划内容,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实习过程中,结合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具体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深化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做好具体工作;在业务不多的实习点,引导学生“找事做”,挖掘他们的实践经验;检查学生实习工作日记,掌握实习情况,指导工作及时有效;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老师们认真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工作,参加实习交流会,完成实结报告。指导老师平均每周与每个学生交流一次。指导方式有电话、电子邮件、下点、面谈等。基本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认真负责。不仅指导具体工作,还无私的介绍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经验。
5.校企关系。实习前后系领导带领实习老师专门拜访、答谢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系里向实习单位发出统一格式的感谢信。实习学生积极配合企业工作,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实际工作绩效对企业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校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6.总结交流。返校后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谈感想,论题丰富,论据翔实。实习指导老师亲临交流会,既肯定了同学们的成绩,又指出了实习中的不足,并对同学们的观点或体会进行了点评。对就业应聘以及将来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实习改进建议
1.增加实践环节。学生们共同的体会之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从销售终端的商品管理、价格确定,到渠道控制、广告投放、新品开发及至市场调研,都需要宽泛的理论知识支撑。有的单位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生下班回来找书找老师求教,其他实习点的同学也主动参与出谋划策。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同学遗憾学习时不够努力刻苦。一个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同学们希望都能参加一次实际营销策划活动,以系统地了解企业运作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虽然有二年级的社会调查实习,但专业性不强,投入不足。如果三年级设一次短期专业性社会实践,会促进学生学习,进一步增加实践知识。如果增加实际营销策划内容,会加大教师工作量。但是,增加社会实践环节,确实是实现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有助于学生就业。我们初步计划增加营销策划实践工作项目,使目前学生的参与人数从5%增加到10%。建议学校把专业性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经营管理
体育场馆作为全民健身活动及体育事业发展重要的物质保证,是大众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吉林省高校绝大部分体育场馆是不对外开放的,学校场馆部分对外开放的比例较少,体育场馆实现全面开放的几乎没有。近年来,国家及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率,但从我省高校体育场馆整体对外开放情况看,各学校对相关法规贯彻落实不够,不少场地器材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大部分运动项目场馆不同程度地存在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从社会体育需要角度来讲高校场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社会功能和经济价值发挥不够的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是吉林西部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对于白城体育场馆的开放经营模式研究可以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对吉林全省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参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分析报告,借鉴前人的丰富经验。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与本研究有关的教育类、体育类、经济类和管理类期刊进行检索,进行必要的筛选,查阅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1.2.2 调查法
对吉林省各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开放形式、经营项目、运营方式,服务和收费的内容和标准、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情况。通过这些调查活动,获取了相关我省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及管理状况的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体育场馆利用与开发现状
高校体育场馆使用率低的原因是体育场馆资源的开发程度低,形式单一, 只局限于简单的场地出租和训练。在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和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开发上远远够。目前已开发的场馆无形资产类型主要有场馆冠名权、场馆广告权、场馆品牌开发以及场馆特许经营权(如各子场馆设施的经营权、体育用品经营权、体育健身相关配套服务经营权)等。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以及体育场馆在开发和经营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2.2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方式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分以下几种方式:(1)租赁和经营。(2)个人与私企联合经营。(3)学校体育部门全权负责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和使用。吉林省高校的体育场馆由学校体育部门(院、系)主管,管理方法都是各校自己研究决定,除了一些简单的体育场馆使用外,基本上没有系统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方法。人才是制约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专门性的场馆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导致体育场馆资源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管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可行性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参与体育锻炼也越来越普遍。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的社会背景下,由于社会上体育场馆设施的严重不足,社会人群的体育需求得不到满足,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情感失衡,精神紧张,压抑等不良情绪需要释放和宣泄,而参与体育运动是他们最佳的选择。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有偿开放,可极大地满足人们健身娱乐的需求,这也将成为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对象。
2.4 高校与社会之间资源共享和资源开发
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可以实现与周边社区、企业、单位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和资源开发。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不但满足了这种需求,还可以为自己创造经济效益,为高校的体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5 高校具有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充足的场馆和体育器材
体育锻炼要有科学的锻炼方法,体育锻炼需要专业的训练场地。高校里有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具有完善的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这些资源在完成了教学任务之后就被闲置起来,没有发挥更多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高校提供了机遇,利用高校先进的体育设施和师资力量为社会群众提供健服务,这样不仅充分的利用了学校资源,为学校创造收入,也无形中促进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
2.6 探索建立校园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和组织管理模式
2.6.1 高校校园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一件长期的工作,目的是通过有序、有度、有法、可持续的开放,真正方便群众健身,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将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矛盾。应通过试点,努力探索和建立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开放补偿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从而促进开放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应通过试点,研究制定开放工作的具体办法,适时总结经验,并且加以推广。
2.6.2 高校校园体育场馆社会开放的组织管理模式
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目前国内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组织和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学校自主开放的模式,即学校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开放、管理、协调。这种模式又可分为免费开放和适当收费两种形式。二是依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的模式。天津的大多数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就是采取这种模式。三是依托社区体育俱乐部开放模式。四是委托经营单位的开放模式。广州的许多学校就是将学校的体育场馆委托给企业来经营,双方签订相关的协定,明确责任。受委托企业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训练的前提下,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管理。这几种模式都是各地在开展开放工作中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程度和利用率,以及体育场馆在开发和经营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远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日益增长的需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一件长期的工作,目的是通过有序、有度、有法、可持续的开放,真正方便群众健身,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将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矛盾。应通过试点,努力探索和建立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开放补偿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社会舆论监督机制,从而促进开放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3.2 建议
发挥高校体育场馆优势,建立专业化的场馆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协调好教学训练和对外经营的关系,同时加强监督,提高管理水平。吉林省高校应该以学校体育场馆为基础,组建体育俱乐部,为会员提供一个健身交友娱乐的平台,提供会员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和健康咨询等配套的服务;不仅要重视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而且要给其提供更多所需的相关服务;不仅让顾客满意,而且更希望使顾客达到愉悦,觉得物有所值。在有限对外开放的经营时间内提高利用率,取得最大化的经营收益。
【参考文献】
[1]李志实,梁林.学校体育设施[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施教改和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是加强教师备课程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那么,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怎样体现她成功的一面呢?
一、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
1.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破了“黑板+粉笔”的原有教学模式,化难为易,化烦为简。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成为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一节课有多个兴奋点;还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多媒体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还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体现多媒体的综合效果,能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
2、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学生们不仅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课件中的跟读、模仿、问答练习、角色扮演等交互式训练,也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训练。
3、多媒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优势可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能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更多了,有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堂容量的大大扩充,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英语教学要求突出口语交际功能,让学生多学多练。但课堂时间有限,容易出现课堂教学容量不大的缺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辅助教学则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因此就能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压缩出时间来进行大量的口语练习,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
现代教育技术的确让我们的课堂得到了最优化,但纵观目前多数学校媒体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本人以为仍有几个问题需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 多媒体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要认识到推行教育技术是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事情。实施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育的整体改革,只有实现了教育的整体改革,教育技术才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否则便会束缚教育技术的手脚,使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发挥不出潜在的作用。实施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也在于促进教育的整体改革,所以,我们要从战略高度考虑,只有形成高屋建瓴之势,才能全面推广。这就需要得到整个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与关注。我国的教育技术部门工作人员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支力量,但毕竟只占教育界的小部分,长期以来只扮演教辅的角色,其中存在一定的历史原因,势单力薄是现实情况。将推行教育技术的责任完全落在教育技术部门的身上是不合情理的。
2.其次是观念认识上的偏差,信息化条件下,不少教育工作者仍在用旧的观念看待教育问题,不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技术观念的具体内容。因此,不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的整体变革,不知道如何发挥信息的优势来培养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3.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计算机存在恐惧感,认为计算机太复杂了,学起来太麻烦,加之目前仍存在“高考”、“中考”的压力,多数人忙于应付日常教学,突击性工作等,或各类文化进修,对计算机这种“可有可无”的教学媒体置之不理,导致一些教师不努力探索,举办的计算机培训班热了一阵,参与人数逐期减少。
4.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对繁琐,要耗费大量时间,现存的课件使用又不能得心应手。(出售课件的制作部门往往考虑市场商业因素,真正适合教学的课件数量不多),以至使一部分教师心存反感,故相当一部分教师拒绝使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手段,并认为这些“新玩意儿”没给他们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改进,也造成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较少涉足多媒体教学。这样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仅没有解放教师,反而使教师感到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只能敬而远之了。而对于多媒体教学已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则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相当部分的教师仅仅是在公开课或评优课时, 为达到“使用先进教学设备”的要求,才使用或临时请人帮助做上课时使用的教学软件,匆匆学一点有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有的本人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了解甚少,操作环境又不熟悉,课件设计、制作均由他人代其完成,上课出现些失误,甚至造成干扰。多媒体技能的掌握滞后于多媒体的运用。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将多媒体权当作单一媒体来使用,放一段录像、一段音乐,出现一些文字内容,课堂整体效果可想而知。
5.也有的只为体现本节课“教学手段的先进与时尚”用多媒体取代教师的教学,忽略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勿庸置疑,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一部分作用将由它的一些功能代替。但其作用仍只是媒介,无法代替教师成为主导。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是有目的的,它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组织需要。反之,仅将它当作一种摆设和装饰,也将毫无意义。所以这些问题未澄清,将制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健康发展。
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清醒认识到教育要快速发展,必须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计算机应用于教育,使教育技术信息化,将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陈至立部长提到:“我们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怎样使这些真正落到实处呢?
三、多媒体英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学习一些理论,课件制作应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理论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领悟。可以肯定,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制作出真正成功的课件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课件制作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笔者从实践出发,认为有几种理论是课件制作者(设计者)所必须掌握的,如“信息传播论”、“系统论”、“最优化理论”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一定“情境”中,通过“协作”与“会话”实现“意义建构”的“建构主义理论”等。教育信息化、关键在教师。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门新的教学技术,不仅要求教师懂得计算机的使用,而且要求教师在理论指导下学会自己设计和制作教学软件,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项工作除要求教师自学外,最好形式就是组织教师集中进行培训,边进行理论辅导边上机操作,这样即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学习效果。
2.确定一个原则,课件制作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电教”方式,它姓“教”不姓“电”。课件制作时,我们要给计算机正确定位。计算机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媒体在教学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呢?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认知思维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我们不要“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教学设施再高档,也只有适用于具体的教学目的时才具有效力。不能把英语课上成一堂“图片展示课”或“音乐欣赏课”,毫无交际性和交互性可言。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仔细体味编者意图,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制作课件。教学需要多媒体,但用了多媒体未必就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为了搞好教学,但教学不是为了多媒体。
3.掌握一个趋向,课件制作应该向积件方向发展。
“教无定法”,固定化的多媒体课件不能鼓励学生的思维多元化,也难以发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现在课件制作开始向积件方向发展。积件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组合开发的教学资源库、教学策略库和教学软件平台。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还能利用国际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初具雏形的积件,它们虽然还不完善,但已受到普遍欢迎,这也是课件制作向积件制作发展的趋势的有力证明。
4.做好一个定位,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技术起着补充和辅助作用,能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涩为通俗的效果。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给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这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还因怎样做、怎样学取决于教师,即使有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不当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如何用好多媒体关键在教师。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教学。可见,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学生仍起主体作用,媒体仍起中介作用。
但愿每位教师能不断超越自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完成观念的转变,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真正达到最优化,使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徐丹
2002-3-31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及其对策
曹金鑫 李小君
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
黄凯艳
2002-3-29一名英语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思考
彭常青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势和弊端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市场营销教学法
市场营销学科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具有非常鲜明的应用性和实战性。但目前许多院校在市场营销学科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授—受教学,偏离了市场营销学科的特性,也与市场营销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差甚远。近二十多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营销观念的增强,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非常旺盛,但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却和社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人才规格不符合企业要求,这无疑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因此深刻反省目前的教学现状,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矛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解决上述矛盾、实现市场营销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的涵义
“体验”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体验是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是一种亲身经历。从心理学角度看,体验是在与一定经验的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与态度生成,它是包含认知在内的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体验不仅包括认知,更包含情感和态度。通过体验,认知可以不断进步,情感得到渐次升华,态度得以不断发展。体验所获得的深度认知,尤其是情感的产生和态度的生成,在传统的授—受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在授—受教学中,师生的投入尤其是情感的投入是浅度的,因而教师的教是机械的,学生的学也是被动的、机械的简单重复,教学没有生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而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全身心的积极投入,学习成了一种主动性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全部参与,身心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学习的效果大大提高。因此,对于市场营销这样的应用性学科,传统的授—受教学是不能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只有采用体验式教学,才能符合市场营销学科性质,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市场营销学科中实施体验式教学,就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设营销教学情景,将学生置身于各种真实的或模拟的营销环境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强化学生的营销体验,使学生在各种营销情景中去领悟知识、获得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从而实现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对营销人才的广泛需求促进了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迅猛发展。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市场营销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这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巨大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基于市场对营销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绝大多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本专科的培养目标都是应用性人才,而非理论研究人才,这就要求营销专业的教学要紧紧围绕营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在掌握营销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处理各种现实的营销问题,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无缝接轨。而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就是为学生创设各种营销情景和氛围,让学生在亲身体会和操作中领悟营销的真谛,掌握营销的技能,培养营销的情感,成为能将知识灵活应用的营销专门人才。
(二)符合学科性质
市场营销学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作为世界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有新的科学能够研究并指导市场,于是,以市场营销学为核心的营销学科群诞生并迅速发展。无论是市场营销学,还是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品牌策划等等,都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形成的,它们来源于实践同时也指导着实践。这些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都是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市场营销学科的教学必须要遵循学科特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将知识真正运用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实践,同时也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新的认识和体会,形成活的技能而非死的书本知识。
(三)符合学生认知的需要
最早提出注意力经济的MichaelH.Goldhaber曾说,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甚至泛滥的社会,而互联网的出现,加快了这一进程,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资源,相反是过剩的。而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一种资源是稀缺的,那就是人们的注意力。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注意力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信息的极大丰富甚至是泛滥,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获取知识成了极为容易的事。人们面对不知道但想要知道的任何知识,都可以迅速地从互联网上获得。而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互联网使用者的主流群体,可以说把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对学生来说,他们缺的不是知识,而是深入思考,是集认识、情感、行为于一体的体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体验就是个体运用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运用单一的感官认识事物,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调动多种感官尤其是情感的投入,则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知识的引路人、技能的培训师、情感的调动者。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的不是营销知识,而是对营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师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创设情景,引导他们去体会和验证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
体验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学生通过体验,调动了全身心的力量,思考、关注某一事物或经历某一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心理活动交融、撞击,激活已有经验,产生新的体会,形成新的认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将之内化为个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个体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在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互动交往、亲身经历,不仅能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还能有助于形成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人格,有助于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终极目标的实现。另外,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教学的灵活性大大增强,教师对教学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是一次智慧的旅程,这无疑也能极大地促进教师的成长。因此体验式教学也是一个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的过程。
三、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常用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本身源于工商管理教学,市场营销作为工商管理的一个分支学科,自然而然离不开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产生来源于教学的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典型的或有价值的企业营销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读、讨论,领悟营销的真谛。因为案例是具体的、真实的、生动的,学生尤如身临其境,可以获得近似于真实营销活动的效果。
(二)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就是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创设情景,并引导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模拟或虚拟再现出来。通过情景模拟和再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营销知识和理论,并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同时也能对这些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充当营销活动中的某个角色,用该角色应有的思想、态度、情感、行为、语言等来处理营销问题,使学生理解不同角色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态度立场等,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会。
(四)陶冶法
陶冶法就是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情景,让学生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在营销教学中,可以安排一定的学时带领学生去企业参观,了解企业营销的运做情况,和营销人员接触,获得感性认识,培养专业情感;也可以邀请营销界大师或精英来校讲座,让学生感受营销的奥妙。同时营销大师们成功带来的自豪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学生,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决心。
(五)游戏法
游戏法就是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激烈的竞赛和无比的兴奋中,甚至是在刺激和上瘾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某些知识。游戏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因此,在营销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营销类游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体验式教学方式。
四、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也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的启发式提问,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去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探索。因此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为便捷的体验教学方式。另外,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小案例、小游戏,既避免了课堂教学枯燥单一的说教式局面,又能够让学生在思考中、讨论中、游戏中获得新的认识、产生新的感受。
(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市场营销体验式教学实施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实验设备,通过动脑动手实际操作,体会知识运用的乐趣,完成营销技能的训练。营销实验可以通过借助于一定的仪器和设备来完成,比如ERP沙盘模拟和各类营销实验软件;也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灵活多样的实验,比如客户投诉的处理、公共关系活动模拟、沟通技巧等等。
(三)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就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增进学生的体验、感悟,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方式。市场营销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市场营销教学也是为实践服务的。学生营销能力和营销技能的培养不是在单一传授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而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接触实践、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学生只有亲自去体验,才能获得经验,从而形成并发展为专业技能。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可以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实践方式来完成上述目标。
关键字:市场营销;课程改革;1381教学模式
H193
当前高职教育对于文秘专业的定位是培养能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具有社交接待、公关策划、谈判促销和公文写作、公文处理及档案管理能力,既懂商务知识又具备文案策划能力的复合型文秘人才。由此市场营销是文秘专业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现状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文秘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文秘专业《市场营销》课程重视程度低
文秘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培养计划认识不够,普遍认为市场营销课程不是文秘专业应该学习的课程,他们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核心课就行,今后自己不会从事销售行业,也不需要市场营销的相关技能,市场营销课可有可无。
(二)缺乏适合文秘专业学生学习市场营销课程的资源
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性强,很多知识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并掌握,然而很多院校实践教学条件有限,不能支撑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践学时[1]。
另外,目前致力于课程教学改革的专家越来越多,也涌现出很多新颖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例如以就业为导向、任务驱动以及工学结合等方法,但是专门研究适合文秘专业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却很少。虽然很多教学方法都可以相互借鉴,但是每个专业学生有不同的特点,适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应用技巧都有不同,因此需要一套专门适合文秘专业学生的市场营销教学方法。
(三)教学内容的岗位特征不明显[2]
文秘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不是以岗位工作为基础儿设置,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没有认真分析市场营销岗位的能力要求,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市场营销实际脱节,并且现在营销理论日新月异,教师若不时刻跟进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变化,都会使讲授知识与实际脱节,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也很难用这些知识去满足就业的需求。
(四)课程考核缺乏科学性[1][3]
目前课程考核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课程考核考试成绩比重过大、过程性考核中考核指标不明确,指标可量化性较差、考核重点与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要求存在偏差等。课程考核具有导向作用,如果考核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匹配,会使得学生学习的重点偏离,所学知识与以后就业所需知识不匹配。
二、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探索
(一)其他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思路
目前其他高校对于市场营销课程的改革很多,王艳茹提出在课程改革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许冰镔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引入课堂,严莎提出市场营销课程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李海涛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市场营销课堂教学中,周雅琴提出基于能力目标的高职《市场营销》课程考核方法。以上各位学者的改革都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为本项目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二)文秘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创新教学模式-“1381教学模式”
1.“1381”教学模式介绍
“1381”教学模式即课程主要由一个平台、三大情景、项目和一套考核方案构成。一个平台指的是课程开始之前,学生竞聘到公司各层次的岗位中形成一个以营销业务为主的公司平台,教学内容将融入到每个公司的自主经营中。三大情景,项目指的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营销公司组建、营销公司培训、营销公司运营三个情景和自我营销、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营销实战八个项目。其中营销公司组建主要是通过面试组建营销团队。营销公司培训主要是为后续独立完成营销活动作知识储备,公司团队先进行市龅餮校选择本公司要营销的产品,再对产品进行市场定位,紧接着公司团队选择经营方式,是自行采购并营销产品还是选择加盟经营的方式,然后为其产品制定并实施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最后营销公司运营,此阶段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演练,将涉及培训阶段各个项目的综合运用。教师只负责简单指导和监督。一套考核方案指的是课程考核采用与公司类似的考核办法,从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三部分综合考核。具体根据绩效考核评定表,以上考核评定表构成平时成绩,占比70%,因为市场营销是考试课程,因此期末考试成绩占比30%。
2.本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1)公司岗位引入学习课堂
在课程开始之前,学生竞聘到公司各层次的岗位中形成一个以营销业务为主的公司平台,教学内容将融入到每个公司的自主经营中。课堂上没有学生,只有员工,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各自的岗位角色中,在履行各自岗位职责的过程中学习。
(2)业务过程决定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再以传统方式进行,而是通过分析每一个匹配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而分析工作业务流程来决定。按照工作业务难易程度安排教学顺序,符合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过程,同时实现所学与所需的零距离目标
(3)工作任务引领情景教学
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下发工作任务,营造工作情景,让学生融入公司的角色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时刻用职业人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
(4)职业技能决定考核方案
本项目采用的课程考核方案与公司考核方式类似,通过绩效考核表评定。绩效考核表主要由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三部分构成,其中工作业绩由定量指标利润率、利润增长率,定性指标报告提交质量、销售制度执行和团队协作构成,工作态度由专业知识、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能力构成,工作态度由员工出勤、日常工作规范、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构成。构建的考核指标与公司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匹配,从而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严莎.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关键词] 市场营销教学 情境创设 应用
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及解决实际营销问题能力。按理说,这样的课程应该是应是趣味盎然,极富感染力,但为什么传统教学模式下市场营销课呈现的是“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一另类情景呢?究其根源,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惹的祸。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更没有机会对知识加以运用,这样学生就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积极性就无法被激发出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作为市场营销专业课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认为在市场营销课中实施情境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情境教学的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具体场景,将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潜在智慧,从而有效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实,我们很多教师早已对情境教学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很多教师都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不过,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创设情境有其自身的一些原因。
二、情境教学的原因
1.中职学生的特点。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功底较差,学习成绩不理想他们往往对学习生活没有兴趣,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尤其是对枯燥的理论知识一点兴趣也没有。如果上课老师理论讲解过多的话,那很可能一大片就趴下了。但他们有个明显的长项,就是喜欢实际操作,喜欢动手。虽然他们厌学理论课,但对于实践课、实验课以及其他需要实际操作的课程,往往兴趣浓厚。所以在教学中,如能结合他们的兴趣点,创设贴近他们经验的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很好地激发出来,他们会积极地积极地想办法解决老师创设的各种问题,课堂地活跃度就会大大增加。
2.市场营销学科的特点。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概念、规律、方法、技巧都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营销理论知识体系的展开与应用主要依赖于主体的经验积累,甚至得益于直觉和悟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给学生一些尝试,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1.情境应具有真实性。因为真实的情境能让学生深切体会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然后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增加学习的乐趣。比如,在市场营销第七章第二节定价策略的复习课中,我给学生创设了如下的一个情境:
目前,“电影”这两个字对于我们却越来越生疏了。原因就是它的市场在逐渐缩小,它的观众在逐渐减少,观众离影院越来越远,电影正在与观众背道而驰。为什么?主要原因就是电影票价太高,远远超出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让大批的电影爱好者望而却步。调查发现,80%的观众认为几十元票价经济上难以接受。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如果电影票价低一些还是愿意经常进电影院看电影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看电影,请你们为电影院设计一个合理的定价方案。
这个情境一出来,学生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甲说:“持有学生证可以打折”(差别定价――因顾客而异)。
学生乙说:“周末看电影票价可以贵一点,平时看电影票价可以便宜一些”(差别定价――因时空而异)。
学生丙说:“可以根据座位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 (差别定价――因时空而异)。
学生丁说:“买电影票送爆米花”(这是促销策略)。
通过学生的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完全身临其境了,思维也被完全打开。通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2.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喜欢喝饮料,几乎每个人桌上都放着一瓶饮料。所以,在市场营销第九章第四节其他促销策略的教学中,我就用饮料创设了一个情境:
夏天是饮料销售的旺季,假设你们是某超市销售部员工,请选择一款你们喜欢的饮料,用你们刚刚学过的促销知识,为这款饮料设计一个营业推广方案,要求:方案内应包括营业推广的具体措施及措施如何落实,营业推广的规模,预算,推广时间,推广对象等内容。
通过这个情境,学生把之前刚刚学的几种针对消费者的营业推广方式很好地运用出来了,然后,通过对他们的营业推广方案的展示,让学生体验了成就感,同时通过对营业推广方案内容的分析,落实了营业推广方案内容这个知识点,可谓是一举两得。
3.情境应起到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比如,在讲解商品价格的构成时,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我创设了如下情境:
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吃食堂的饭菜,小米就联系了一家快餐店,让这家店每天中午12点向学校送50份快餐,这些快餐的进价是5元钱一份,运费是每份1元,你觉得这种快餐价格定多少比较合适呢?
通过这个情境,抽象的价格就变得很具体,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流通企业商品价格=(商品进价+流通费用+税金+利润)这个公式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只要我们能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并结合学生兴趣的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让他们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体会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嘉涛.市场营销专业互动式教学探讨:情景教学的观点.
摘要:探讨一下当中国经济发展跨进21世纪时,致力于市场营销教育的学者们如何能建构出一个能配合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市场营销教育蓝图。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中国的市场营销教育的发展作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市场营销 教育 知识
1 建立中国的市场营销知识
在中国,市场营销作为一个学术科目,历史仍然十分短暂。在这一、二十年中,中国的学者所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便是建立并发展中国本身的市场营销知识。在这个学术发展的初期,一个自然的做法,便是引进选拔国家的市场营销理论,从而使中国的学者及商界人士可以及早掌握一些外国的市场营销知识及技巧。然而,在这个引进的过程中,有一点不容忽略的,是现今主流的市场营销学,基本上是一个源自英、美等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社会科学学科,所针对的自然是该等地区的商业状况,在一些商业习惯,社会文化,甚至是基本价值观均迥异的地区里,这些源自北美的市场营销知识便未必能发挥作用(Thomas1994;JohanssonandNonaka1987)。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轨迹会否和英、美等国家一样?若市场营销除了是一个回应环境变迁从达到企业盈利目的的管理哲学和商业技巧外,还是一个可以引起社会变化的触媒(DholakiaandSherry1987),则一个更基本并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中国是否希望其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过程,完全跟随西方的方向,采纳一个英、美的模式?这两个问题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是市场营销本身是一个不能和其他所处的环境分离的社会建构。目前,主流的西方市场营销学的发展,主要环绕着如:管理策略、消费者行为、预先包装好的消费品推广活动等范围,而研究的取向亦较侧重建立计量化的模型。对于其他如宏观市场营销学、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公共机构的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伦理等研究,一般都未给予应有的重视(Bartels1983;Tedlow1993)。然而,对一个正在急剧转变,并由计划经济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而农业人口仍然占总人口一个相当高比重的中国经济体系,这些相对地未被重视的范围却正可能是中国市场营销学者所应加以研究的。
因此,在发展本身的市场营销理论时,中国的学者应采纳一个较为独立自主的方针。这里所谓的独立自主,是指学者们在进行研究时,应着眼于建立一个真正“本土化”的市场营销知识体系。“本土化”的真正含意,不在于在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中沾上一些中国的色彩,而在于建立一套植根于本地商业环境,以本地人的观点与角度来理解,分析当地市场情况的理论架构和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的学者们亦未必需要强求他们的研究成果及所发展的理论可以适用于其他国家。
2 市场营销知识的传播
市场营销学者的另一重要任务,便是传播市场营销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营销知识的传播对象,不仅局限于市场营销的学者和学生。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一个专题研究组指出,市场营销学的“目标顾客”,应包括:学术界(如研究人员、教师、学生等)、工商机构、制订公共政策的官员、消费者,以及一些特别的利益团体(如:消费者协会、保护环境的组织等)。审视中国目前的政治、经济状况,加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考虑,中国的市场营销学者应从一个较阔的层面来界定自己的目标顾客,因为这些不同的单位,对中国市场营销知识的累积和传播,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举个例说,有不少学者已曾指出,在一般发展中国家进行市场研究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政府官员及一般民众对市场营销的认识,对研究人员搜集,分析资料,有颇大的影响,这亦影响到市场营销学者如何去建立自己的学术以至专业地位。因此,如何促进市场营销学者与上述各类“目标顾客”的沟通,将是从事市场营销教育的学者一个重要课题,因这个课题所牵涉的层面可能相当广泛,在这里,我先就个人的一些体会,谈一谈自己对个别问题的一些看法。
要促进市场营销学者们中间的交流,以及有系统地累积中国的市场营销知识,长远来说,中国市场营销学者们应致力于出版一份专注于中国市场营销理论的学报。要建立这份学报的地位,并提高所发表文章的质素,一个严格的不记名审稿人制度是颇为重要的。然而,要注意的是,这个制度亦有其缺点。一方面,审稿人可以对收到的文稿加以评审,并向作者提供意见,以提高文章以至作者本身的学术水平。但另一方面,却可能因为审稿人本身的哲学观及研究取向,对一些观点不同,或采用方法有异的研究报告或文稿加以封杀。这样,对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和传播,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事实上,一个对不同观点和不同研究取向有较大包容性的态度,对鼓励进行多元化的市场营销研究,以及有关知识和理论的累积,会起一个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一个清晰明确,开明而有弹性的编辑方针,对这份学报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