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

第1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数学 教学探索

高中课程的改革向原有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过于关注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发展,而忽略了学生其他领域的发展,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宗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强调为了每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这就意味着课程实施在教学层面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一、注重把握《课标》的特点和要求

《课标》是由国家制定并公布试行的指令性文件,是教材编写和学校教学的依据。高中数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明确任务,自觉实践,尽快明确《课标》的特点,准确把握《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师和数学教学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是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以人的发展为本,突出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和发展的愿望。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承认并且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力、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过程。

二是教师要实现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要注重过程教学,要依据《课标》“用教材教”,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科学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尽量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化”、“再创造”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是高中数学新课程在课程目标、基本理念、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学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模块、专题和学分管理制上;教学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分步到位”和“螺旋上升”的教学原则上;教学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通过增、删、升、降,削枝强干,重新整合,突出数学本质上。这些变化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期待,广大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应对挑战。

二、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系统来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其实质依次是目标、策略、评价三方面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教学设计时,建议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应具有如下程序:

(1)要做好教学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一定要依据《课标》,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分析。

(2)要做好课堂教学策略的设计。包括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等,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针对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等不同的课型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3)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的描述。分记述式的课堂教学设计(文字教案)和流程图式的课堂教学设计(图解)等。把课堂教学设计文字化、图表化,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最基本的呈现形式。

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可能各有不同,课堂教学设计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但一定要基于《课标》,紧扣教材,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进行构思和设计。只要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试验中敢于探索实践,教学设计必然是一线教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广阔天地。

三、注重改善教与学的方式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选修专题的学习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可以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阅读自学、写专题总结报告等。尤其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网络学习等,应是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的有效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机械训练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

四、注重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具体来说:

(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应注意避免过于繁杂和技巧性过强的训练。

(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算法等内容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对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例如,口头、书面的数学表达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在教学中也应予以关注。同时,应删减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五、注重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

第2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有效性

有效教学是每个教师追求的重要目标,同时有效教学也是推动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教学方式。高中数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提高高中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在我国,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更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探索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就要使数学教学有效率、有效果及有效益地进行,改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下教学的低效。那么,如何实现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呢?下面我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看法。

一、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

所谓“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时,先给学生提出实际问题:“老师给你一杯糖水,你却觉得不甜,怎么办?”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加糖啊。”接着问:“为什么加糖就变甜了,有何道理?请用数学关系说明。”此问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深思,抽象出不等式,a、b、n都属于实数,并且aa/b。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让学生形成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如何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开展高中新课程实验,是当前高中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的主渠道,高中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理念,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在已有的经验、方法的平台下展开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追求课堂创新,这取决于教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实施。

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问题牵引、启发探究”的教学。

首先,我出示了两个函数y=x和y=|x|的图像,让学生观察思考以下问题:

(1)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自变量的函数值有何规律?

(3)规律是否对定义域内任意的自变量都成立?

此环节我将问题解决作为学习的原动力,在引起了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使其学习目的性更强,即自然引出偶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也向学生渗透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然后让学生利用偶函数的学习方法自己通过模仿迁移,探究奇函数的定义及性质。此环节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这一节课的重、难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环境中被巧妙化解。只有好的设计才有可能使课堂变得生气勃勃、充满智慧、探究和创新,使数学课堂教学高效。

三、有效的运用多媒体

现代化技术手段已广泛运用到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并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特别是那些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内容及教学的重难点,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

比如在《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既具有形象,又直观易懂,还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再配上那悦耳的音乐和美丽的动画,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非最终的目的。在制作课件时应全面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用在该用的地方,最好是能够将多媒体的运用与平时扎实的教学相结合,该让学生体会感知的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体会感知,帮助学生更地学习数学。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真正为“学生更好地学数学,教师更好地教数学”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的功能,使学生学习有动力,学习有方向,学习有方法;使教师教得有成效。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为高考做好准备。数学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课堂评价好比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切实改进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密切注意教改动向,不断改变传统观念,把改进教学评价落实到教学的点滴行动中,就一定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使学生信心十足地投入学习中。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高中数学教师的责任与教学任务,应该不断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挖掘一些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低效”乃至“无效”等有悖于教育追求和教学规律的行为和做法,从而大大提高高中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一、引言

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存在不少类型的教学设计模式,大多教学设计模式是基于系统方法进行相关理论及实践开发的,但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适用的范围并不一样。本文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程,分析与探讨其具体的教学设计模式,以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教学设计模式的剖析

(一)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是教师能够按照学生的需要,合理选择某一个元素作为教学起点,并将其他元素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涉及到的要素有:学生、方法、目标以及评价。该教学设计模式的具体步骤如下描述:

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归纳出学生的能力以及需求;其次,根据教学目标提炼出学生将要学习的概念以及原理知识点,并组织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在此活动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一些教学资源;接着,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合理化评定,并对教学设计模式进行适度调整以及修改。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到了组织以及指导的作用。其中以“情景教学法”使用最为普遍,该教学法就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情景的充分创设,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事件探索以及解决的良好氛围中,从而培养自主理解以及构建知识的能力。

“情景教学法”设计模式具体的组成环节有:情景的创设;问题的引出;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价。其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一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意义建构的过程。

(三)新课改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模式。

新课改注重的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模式应该充分利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问题的分析、解决、检验以及评价。本文提出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式主要由五大阶段所组成,分别是:前期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与选择、教学结果的评价。

1.前期分析。

前期阶段主要是对教学活动要素进行分析,认识到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需求,从而明确教学问题的性质,保证教学设计更能具备针对性。其中,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主要有五大步骤:明确并分析现状,掌握高中生的能力素质以及数学水平;预测学生通过教学可能达到的能力水平,并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数据;根据数据,获取目标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并提供相关的分析结果描述文档。

2.教学目标的编制。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目标的编制步骤涉及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分析,教学知识点的明确;学生现有能力及知识水平的了解;具体教学单元目标的分解;根据内容及水平形成教学目标并加以调整。

3.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以及学生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后,对知识点的选择以及组织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体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成败。其中,高中数学教学的难重点是许多老师需特别关注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中占有核心地位。通常情况下,数学的重点在于一些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剖析讲解方面,而数学的难点在于如何应用理论及概念解决一些有难度及综合性的题目。

4.教学结果的评价。

在经历了教学设计的分析以及策略选择等主要步骤之后,就是最终教学结果的评价阶段。教学结果的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的,是指教师通过技术手段对教学结果进行测定以及价值判断。

(四)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式的案例。

本小节针对高中数学知识点“函数的概念”进行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

1.教学内容及地位。

函数的本质是现实对关系的抽象表示,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其中,函数的定义域是理解函数以及应用函数的前提,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定义域优先”的必要性。而函数法则是核心,用以描述实现方法以及途径。根据定义域以及法则得出值域就是函数应用的过程。

2.教学重点及难点。

函数知识点的重点是概念形成过程以及函数本质的掌握;而难点就是y=f(x)的意义理解,以及借助于函数描述克服对抽象符号理解的困难。

3.教学目标的明确。

教学目标涉及到认知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其中,认知目标主要体现在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能力目标体现在应用函数解决相关问题,并会灵活使用符号;情感目标是能让学生领会运动变化与普遍联系之间可以通过函数加以表示的思想。

4.教学课程的设计。

教师可以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发现函数对应的一些例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从而引入“函数”知识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加以引导。

第4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关键词】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课程整体理念;缺失与重建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不仅是一种科学的教学设计方式,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其提倡将教学内容置于单元整体内容中去把握,更加重视教学内容本质的教学,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数学教学质量、开阔数学教学视野.当前,在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课程整体理念缺失的问题.现针对此问题,就其中课程整体理念的缺失与重建进行研究.

一、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与特征

(一)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内涵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即在整体思维指导下,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通过教学团队的合作,对相关教材内容进行统筹重组和优化,并将优化后的教学内容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以突出数学教学内容的主线以及知识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单元整体进行循环改进的动态教学设计.优化后的相对独立的数学整体教学内容就是数学单元.数学单元通常由数学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来决定,它可以以重要的数学概念或核心知识为主线组织,也可以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组织,还可以以数学核心素养、基本能力为主线组织[1].

(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特征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完成了静态到动态、个人到集体的过渡,其表现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体关联性.数学单元教学的整体关联性主要体现在知识内容、教学安排等方面.知识内容: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将碎散的数学知识通过单元式主题进行整合,有利于W生从整体上掌握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结构的整体性,明确每个单元的内容与学习目标在学期中的地位;教学安排: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是基于整体思维的教学设计方式,其纵览全局,把教学活动分解成为具体的环节,并且落实到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整体系统中.第二,动态发展性.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过程当中的.在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必然会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现状,来采取新的教学方案或涌现新的教学计划,对原有的教学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三,团队合作性.如果要求一位或两位数学教师来完成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则难度较大,因此,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学校通常会借助教研组或年级学科备课组,并且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一同参与.在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设计实施以及评价修改阶段,都需要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团队一同完成[1].

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课程整体理念的缺失及重建

(一)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课程整体理念的缺失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课程整体理念,即为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将数学内容作为整体来看待,能抓住课程的主线和基本脉络,抓住课程的内在联系,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在最后的评价体系建设中也需要体现出课程的整体性.课程整体理念要求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单单要在宏观的角度来对数学结构进行把握,同时还要从微观的角度重视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而,在当前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课程整体理念缺失的情况,主要是由高中数学教师对课程整体理念缺乏足够的认识、高中数学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安排较为分散、学校数学课程建设工作有所欠缺等原因导致.

(二)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课程整体理念的重建

要重建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中的课程整体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设计.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结合“三维目标”进行整体设计,三位一体,相互促进,让学生能够在完成学习任务、奠定数学基础与能力的情况下,再进一步提升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等基本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第二,教学内容结合单元教学设计.在数学单元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站在全局整体的角度来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在摸透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框架与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中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的特征、内在联系等进行研究,尤其是要关注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连贯性,以便在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紧贴教学内容,体现课程整体理念.

第三,教学方法结合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练习法、探究法、问题引领法、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等等.不论哪种教学方法,在运用过程中都不能孤立、机械地使用.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函数、几何、统计与概率、数学应用等主线内容都拥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体现单元教学设计中的课程整体理念.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重视课程整体理念的作用,正视当前课程整体理念缺失的问题,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单元教学设计相结合,以体现课程整体理念.

第5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210-02

1.概述

高中数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和科学处理问题的方法等方面是任何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它将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几百年延续至今的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大多是黑板+粉笔,有时附加一些挂图及模型, 对课本内容边讲解边板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科学在与其他科学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中日益壮大。人们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也日益递增。因此,仅依靠传统媒体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数学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过程,整个过程是由信息的拥有者、传递媒体和信息的接受者三方面组成,而接受信息则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获得。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除了能表现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一些生动的效果外,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密度。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上的有效时间利用率高,而且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量,内容充实,使思维活动量加大,这样学生也就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量,覆盖面也相应的变大。

2.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模式

就其目前形式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的教学设计。

2.1 由传统模式延伸的教学设计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基于课堂下采用老师讲解、计算机演示和提问的方法,以教为主,由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新内容,将它们和学生原有的知识整合起来,并通过练习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不能直接使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但通过教师利用媒体转化为信息显示给学生,将抽象化为形象,快速变为慢速。这样不仅加强了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还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知识传授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新课程的总目标指出:"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应用数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该模式主要有竞争、辩论、伙伴、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这种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景下学习,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这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所创设的情景需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景的应用实例和有关资料,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展,主动探究、协作。

2.3 学习型教学设计模式。高中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该种模式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理念,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教学科研能力,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为研究性学习方式。其过程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网络课件,列出自学思考题,在课堂上给各组学生分配好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查找资料。各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展开讨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最后把成果制作成演示文稿进行总结交流,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实现知识的内化。鉴于目前条件和水平有限,对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型教学设计模式不曾有过教学经历。同时该教学设计模式在使用论坛、搜索及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等网络和计算机操作技能方面对学生也有较高的要求。

3.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

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策略是使多媒体课件更加符合高中数学特点、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和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更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益。主要表现在针对性、交互性、简约性。

3.1 针对性。多媒体课件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不同授课类型、授课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通过恰当的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化难为易,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通俗化,使多媒体课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高中数学的授课类型主要分为新授课、讲评课、习题课等。

3.2 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要求,课件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教学是双向的,是教师与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在多媒体课件的桥梁作用下,进行交互探索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要为教与学、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探索等过程服务,使他们就教学内容更好地沟通交流,而不是流水形式的灌输课件,更不是课本内容的简单再现或课本 "搬家",要体现多媒体课件的辅与服务性。因此,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教",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从"教"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课件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符合教学目标。是否能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从"学"的角度来说,应该注意课件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3.3 简约性。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简约而非简单,且不乏艺术性和美感。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时要突出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要突出教学效果,忌炫耀技巧,过于花哨。要突出重点信息,切记信息过多过杂。要多用图表,文字要精,以关键词、短语代替长句,切忌大段文字,忌课本搬家;颜色协调、搭配合理,忌颜色过多,眼花缭乱,分散注意力,掩盖重要信息。

文字大小合理,符合视觉习惯,背景对比鲜明,图表质量好,说明清楚,制作方便,风格统一,操作简单,简洁明了,防止制作复杂跳转过多,最大限度减少冗余信息。

参考文献

[1] 安玉荣.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学与管理技巧.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2] 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4.

第6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1.前 言

课堂教学是高中数学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的展开、教育思想的渗透基本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一个优秀的高中数学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好再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构建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应深思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2.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总体要求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特点及总体要求就在于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有效地落实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探究精神,进一步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为教学中心任务,使得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幅度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效课堂教学环节应体现教师及时点拨、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究,进行自我归纳小结、变式训练等.

3.如何在高中数学中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1)关注学生思想,消除课堂沉闷死角

由于高中数学内容有些较为枯燥,且难度较大,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相当的耐心,而且教起来不能太快,必要的时候,速度要适中,等他们过渡到一定程度,才能按照正常的速度来教,尤其对于后进生,更是要非常的耐心,而且绝不能轻言放弃,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按照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后进生依然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付出更多的鼓励和关爱,尽量地去满足他们的成功欲,多给他们具体的帮助指导和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把简单的话题和简单的题目都让这些后进生来回答,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老师的赞许和同学们的掌声会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信心倍增.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姿态、一句暖心的话语、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让学生心里暖洋洋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发挥,学出个性.要让学生的个性在个性化教学中显现、闪光.通过个性化教学方法的实施,能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最主要的是在每名学生身上发现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人发展源泉的''机灵点''做到使学生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展他的天赋素质,达到他的年龄可能达到的最卓越成绩”.

(2)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变得高效、优质,那么就务必需要整个课堂充满感染力,只有在充满感染力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情感.教学实践和科学实验均已证明: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并用,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究,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启智慧的大门,展开思维的翅膀.例如,在教学“导数”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应该转变过去那种简单的教学方法和简单求导训练.引入导数的概念时,通过研究切线斜率、速度、密度、效率、膨胀率、增长率等导数应用实例来进行,而不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几个求导公式.让学生体会到导数的内涵和思想,感受到导数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一个直观的理解.

(3)精心的教学设计

教师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学设计的时候,应把考虑的重点放在如何和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在教学习题和例题的选取上,也要注意选取的难度不要太大,要有新颖性、梯度性、典型性,解法也应该有多种,教学习题和例题数量不宜过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设计“函数单调性”内容时,可以用描写下降或上升变化规律的成语来引入教学情境,如波澜起伏、每况愈下、蒸蒸日上.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这些成语来绘制下降或上升的图像,指出图像变化的趋势.同时,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始终处于思考、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情绪之中.“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

4.结 语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这需要我们老师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组织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的能力,相信我们不懈的努力,肯定会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效.

【参考文献】

[1]梅龙友.解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11-13.

[2]李刚.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21-24.

[3]赵江涛.新形势下的计算机创新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9):33-35.

第7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数学;数学课堂;效率;策略

一、新课改与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1.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奠定理论依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为新课改.它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与“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新课改不否定教师的讲,变苦学为乐学,充分体现“师导生学”,充分利用活动课.新课改提出的这些教学理念,从根本上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奠定理论依据.

2.新课改提出的课程设置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出要求

与原有的高中数学课程比较,新课程增加了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以及几何证明选讲等内容.对于原有教学内容的要求相对降低,但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大幅度增加,例如,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学纲中要求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这些多目标的教学课程设置则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出要求.

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策略

1.高中数学教师转变理念

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未真正地贴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尤其是数学教师在从事了多年的实践教学之后,仍不能真正地认识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从而对教育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率需要逐渐地转变理念:第一,高中数学教师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即教师需要认识到高中数学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应在教学中选择科学的教学模式,需要形成教学形式与教学非形式方面的对立统一,实现高中数学科学性质和艺术性质的结合与统一.第二,高中数学教师树立完整的教学目标.即以发展的观点认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逐渐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多项基本能力;提高数学地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2.高中数学教师创设环境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创设环境.第一,在教学设计环节.具体做法: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特征逐渐地整合教材内容,实现知识点的优化;教师需要认真地区分直接教学效果好的知识与自主学习效果好的知识;教师需要找到教学精确的切入点;教师需要具有“差异教学”的理念.第二,在设置课堂情景环节.具体做法:通过问题加工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设置民主、平等、尊重、友爱和关怀的课堂环境与教学情境.第三,在师生交流环节.具体做法:设置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重视与认真回答高中数学课堂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进行高效的数学问题谈论.

3.高中数学教师关注学生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关注学生.第一,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具体做法:使用生活中的例子或者某些电影情节讲述抽象、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亲切感;通过重点化的详细讲解、典型例题分析、强化习题训练等方法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与刺激教学法进行学生易错的地方的教学.第二,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责任感.第三,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4.高中数学教师丰富活动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需要高中数学教师丰富活动.第一,开展新型的高中数学探究课程.第二,开展丰富的高中数学兴趣课程.第三,实现高中数学课程的建模.例如,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彩票中的排列组合.需要让学生首先了解的原则:在求排列组合时,经常要用到两条原则――加法原则和乘法原则.学生根据探究性的问题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收集资料与讨论中可以配置若干的兴趣话题等,诸如数字型彩票每次开奖共有特别号码个数等问题.

5.高中数学教师评价学生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评价学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多方面进行多元化的评价:第一,对学生掌握的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评价,以及对学生理解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评价.第二,对学生掌握的高中数学基本技能的评价.第三,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评价.第四,对学生学习高中数学过程的具体评价.第五,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还要注意评价的多元化.

第8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行为参与;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13-01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程度,它是学生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三个方面的有机组合。学生参与的三个方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对教学发生作用。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学生行为参与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行为参与的概念及内涵

行为参与是指学生在教学中的行为努力程度,具体包括听课的专心度、作业的完成情况等。行为参与是学生参与的基本表现形态,学生参与是以行为参与为载体的。行为参与相对于情感、认知参与有较强的外显性,我们往往通过对行为参与的观察来实现对学生参与情况的初步把握。行为参与是学生参与行为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调控教学过程、调整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自主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参与一般表现在:1、质疑――动脑。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我们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质疑,随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2、讨论――动口。讨论是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好形式,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讨论是要把握时机,于学生获得一些感性材料、尚未得出结论时组织进行讨论;讨论时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共同协作,自由争论。讨论作到围绕中心、判别正误、师生交流、合作解决。3、操作――动手。课堂教学中我们让学生作到动口动手,加强感性认识,使课本知识经念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行为参与的因素

学生行为参与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使得我们迫切希望找到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行为参与的有效策略,但这要求我们首先应该对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行为参与的因素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事实上,影响学生行为参与的因素十分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行为参与意识和行为参与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学生在教学中的行为参与水平。行为参与意识是行为参与的前提,没有行为参与意识就不可能有参与行为,参与意识越强,参与行为越主动。然而,学生较强的参与意识并不一定能导致教学中高水平的参与,因为参与能力也是影响学生行为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行为参与意识是相对独立的。学生只有同时具备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才有可能保证数学教学中有高水平的参与。

2、教学环境因素

课堂教学是一个课堂环境和学生个体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过程。牛顿认为,影响学生的因素来自于“学校人际关系”和“真实工作”两个方面。此外,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教师的教学风格等也对学生参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总之,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行为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通过改善教学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行为参与。

三、促进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行为参与的策略

由于影响学生行为参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非常复杂,尤其是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很难在短期之内得到解决,而且很多问题的解决也是我们高中学子力所难及的,所以下面我们仅对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思考和探讨,寻找促进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行为参与的有效策略。

1、创设一个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传统的数学课堂气氛紧张而沉闷,教师是教室里的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只能被动地紧跟教师的步伐而学习,把教师的话当成圣旨,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更不用说去质疑学习内容,和教师、同学就某些问题进行交流、协商了,这显然是与新课程的精神相对立的。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以教材为中介实现互动的交往过程。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师生敞开心扉,围绕教学内容畅所欲言,让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这必然能促进学生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积极参与。

2、讲究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讲究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创造性能大大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具体说就是:教学目标要尽可能的清晰、全面、合理;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过程要适度开放;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怎么样干,并提供机会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最后能评价他们干得怎么样。

3、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新的数学课程希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意义的,有用的,学习数学是有意思的事情,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这些都是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参与呢?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是最好的方法。学生获得了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兴趣越来越浓厚,必然会主动增加认知、行为方面的投人,从而形成情感、行为、认知三方面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4、设置讨论课,让学生积极行为参与、充分思考,自主地获取知识

数学教学是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相互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就是指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转换,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而数学学科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等特点,所以数学学习更需要积极思考,深入理解。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环节范文

【关键词】课前反思;课后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在做了大量研究后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因此,反思性教学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它可以促使教师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非常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指出:“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经历直观感知……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并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并改进学习方法”.高中数学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已成为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本人从反思性教学理论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探索.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在他的著作《反思性教学》中记述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由此我们可知高中数学进行反思性教学就是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回顾,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强化正确认识,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总结规律,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教学.数学反思性教学的本质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的形式概括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对于活动后的反思,这种反思是在行为完成之后对师生的表现、想法、做法所做的反思,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后反思.二是活动中的反思,这是在行为过程中对师生的表现、想法和做法所做的及时反思,其具体表现形式为课中反思.三是为活动前反思,这是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的一种反思,其具体形式为课前反思.下面笔者仅就课前课后反思举例谈谈.

1.高中数学教学课前反思

主要反思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或困惑,并针对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教学情境,设计引导探究活动,同时还应反思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精神实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对教材进行删减、增加、替换、拓展和整合.课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案例1:“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

课前教师通过反思预测到学生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概念时将有较大的困难,特别是如何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刻画函数单调性的数学本质,以及对单调性概念的正反应用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关键是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领会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基于上述反思对本节课教学设计为:

(1)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某天气温变化图),提出问题.

问题1:说出气温在哪些时段内是逐步升高或下降的.

问题2: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时段内气温变化特征?

(2)探究发现,建构概念.

为了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刻画单调性,提出:

问题3:对于任意t1,t2∈[4,16],当t1

在本环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尝试用符号语言表述函数的单调性,形成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3)尝试探究,运用概念.

本环节通过两个例题的探索求解加深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理解,并学会运用概念去解决简单的问题.

(4)回顾反思,归纳总结.

本环节教师给出一组题,让学生互相讨论,探求问题的解答和解决过程,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并作归纳总结.

2.高中数学教学课后反思

主要反思一节课后在教学理念、设计、方法、效果等方面的得与失,肯定自己的优点,发现并探索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方面,并加以调整改进,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起到更好的优化效果.

案例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的教学过程.

①复习上节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②通过方程研究得出几何性质(主要是老师边分析边得出结论);③学习两个例题并做两道巩固练习;④由例2归纳一般形式的方程如何转化为抛物线的标准方程;⑤小结本节课的知识方法,布置课后做作业.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典型的传统教法,优点是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结构完整,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但仔细反思各方面的得与失后发现:首先教师教的理念还没有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教学方法是传统与落后的,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教学设计不够科学并缺乏创新,如导入缺乏新意,没有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气氛与效果只达到中等水平.经过反思,本节课可以这样设计:

①提出一个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和运用抛物线方程去解决问题;②让学生回忆抛物线的四种标准方程;③所有学生分为四组从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四个方面去探究抛物线的性质;④让每组学生代表叙述性质,教师给予补充、纠正;⑤让学生尝试解决例题,教师板书示范并作归纳,接着让学生做巩固练习;⑥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知识、思想方法,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