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德讲堂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德讲堂 是一种传播精神文明和传授职业技能的课堂,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和平台,在助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公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调查:“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信任陌生人。”可见当下社会中人们道德生活之迷茫、行为规则之混乱。
南车戚墅堰公司把道德讲堂作为一个平台,不断丰富其内涵,以唤起良知、激励斗志、启迪人生为目的,效果十分显著。道德讲堂通过员工现身说法,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员工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和谐企业氛围。在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有一个被称作活雷锋的人叫胡世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骑着自行车走遍全国各地,祭扫烈士陵园,慰问烈士家属,宣扬雷锋精神,身体力行做好事,帮助困难群众。他的事迹经媒体一报道,更是激发了社会上好心人的共鸣。公司道德讲堂第一课就把这一典型故事搬上讲堂,以真人真事,在员工中引起了共鸣,唤起了良知。公司还借助道德讲堂做了一节廉政教育课,组织新提拔的中层领导干部参加道德讲堂,邀请老同志现身说法、传道授业,并将正反两面的事例作为教材,从道德的高度引导启发新同志。
员工是企业的主力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员工职业素质的提升、职业操守的确立至关重要。道德讲堂平台的植入,对于国企文化建设来说无疑是多了一种载体,也多了一种手段。
道德讲堂可培植员工的敬业精神
道德讲堂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一件件事例,来激发员工的敬业、精业、勤业精神。随着道德讲堂活动的深化,为培育企业员工“三业”精神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是敬业。敬业是员工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社会定位的认同,这是树立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问题。敬业意识是广大员工热爱本职工作、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道德讲堂可通过企业中优秀员工事迹的宣讲,感染教育员工,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克服各种困难,知难而进,创造佳绩,实现自身价值。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在策划其下属公司道德讲堂时,把本公司农民工中的优秀代表请到台上,让他们讲述自己是如何在企业中锻炼和成长、成为央企中的先进一员、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的。他们的深情讲述,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自信与坚定,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农民工兄弟,引发了好多农民工纷纷发言谈感悟、谈梦想、谈理想。一场生动的道德讲堂,变成了一个相互勉励、相互激励的交心会。这也为日后开展员工教育找到了一个新的路径。
其次是精业。精业是员工职业生涯的首要准则,也是员工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精业,就意味着职工要学习业务、钻研技术、精益求精,掌握现代化的职业本领,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道德讲堂切合了这一需要,把讲堂变成了传授技能、释疑解惑的课堂。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道德讲堂开课时,选择了一个在全国职工技能大赛中获得大奖的员工到讲堂中献艺,讲述自己的学艺心路,还让徒弟上台“PK”,这引起了在场员工的共鸣,有人当场表态,要在一定时间内掌握某一技能,实现超越。道德讲堂强大的穿透力是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事来实现的。因为每一个员工在企业中都想找到自己的恰当定位,同时每一个员工又都会有实现超越自我的梦想,只想平庸渡过一生的员工毕竟只是少数。道德讲堂适时地提供了一个平台,采用一些激励、竞争的手段,让员工充分地展示自我,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
第三是勤业。勤业是职工道德素质最基本的要素,是职工履行职责、实现职业价值的前提,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为教育员工严格要求自己,遵章守纪,忠实履行岗位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主人翁的责任感,确立强烈的事业心,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把企业中的典型人和事作为教材,搬上了道德讲堂。他们中有技能型典型、有管理型典型、有克己奉公型典型、有吃苦耐劳型典型等各种典型,从多个侧面彰显先进、诠释内涵、树立标杆,以期达到提升员工素养、锻造队伍质量的目的。从实践来看,效果明显。
由敬业、精业而勤业,再由勤业、精业而敬业,这种循环不断地激励员工争做一名合格而又出类拔萃的好员工。这正是现代国企所需要的员工队伍。
道德讲堂可丰富企业文化建设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道德讲堂的实践 ,对企业文化是一种丰富和提升。
道德讲堂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道德讲堂以一种道德教育形式,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员工的原则,寻求员工与企业的最佳结合点,采用“融入”的方式,让道德讲堂“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通过企业中的真人真事,轻说教、重感受,轻理论、重体验,让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落地生根,让一般员工可学、可为、可行,在共鸣中得到感悟、受到启迪。道德讲堂不但充实了企业文化的内涵,而且丰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形态,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
道德讲堂有利于员工展示自我。 道德讲堂让员工自己现身说法、展示自我。这里包含着先进的理念、优良的技能、经典的管理,还有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品格,以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案例,勇于开拓、永不言败的精神。由于讲述的是身边人、身边事,讲起来原汁原味、听起来耳熟能详,内容更加可亲、可敬、可信。这些“无形”的企业财富以一种“有形”的鲜活实例说出来,告诉大家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引导员工以优秀典型为榜样,创先争优、诚信敬业。员工的自我展示是员工价值的一种体现,作为企业就必须为之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道德讲堂就是这么一个平台,适应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搭建了员工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还凸显出道德讲堂的正能量。
以全国、省、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试行)》和学校2007年度工作计划,适应两个转变,即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办学层次提高的转变,以规范和实效为抓手,以规范养成教育和“三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为主线,以加强德育常规管理和进行德育改革为重点,以完善德育网络、健全德育制度、建好德育队伍、创新德育形式和方法为保证,以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根本,大力加强和改进我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初步树立我校德育工作品牌。
二、工作目标
1、切实做好德育常规工作,狠抓学生文明行为特别是校园文明行为养成训练,为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工作行为,构建德育体系。
3、形成更加完善的德育二级管理体制。
4、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突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5、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改革班主任任用和考核办法,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
6、重启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7、按市教育局要求,推行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重点的“双制”(成长导师制、成长伙伴制)改革,在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管理格局上取得新的突破。
8、适应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办学层次升格为高职校的新情况,学习、探索德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
三、重点工作
(一)、切实做好德育常规,夯实德育工作基础
1、全面落实《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按照市教育局“三个规范”执行情况检查反馈,从组织管理、教育内容、制度建设、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健全德育管理机制,实现我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2、继续以“争做文明人”活动为抓手,抓实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将良好文明行为作为良好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之一,使注重日常文明语言、行为、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3、加强对广播操、服装、发型、仪容仪表、日常行为的检查,及时通报和处理,展示我校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进一步健全德育管理制度,规范德育工作行为
1、从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课堂常规管理、活动管理、生活管理、实习管理、安全管理、社团管理、奖惩管理、班集体考核、档案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德育制度建设,统一学校德育工作要求,规范德育工作行为。
2、建立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考核与奖励制度、学生单项奖励制度(对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技能实习、劳动卫生、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要求进步。
3、根据《省中职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修订《违纪学生处分条例》,明确学工处和专业系(部)的处理权限,按照教育优先、严格程序、严肃校纪、兼顾发展、维护权益的原则,做好对违纪学生的教育、转化和处理工作,并在对重点帮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取得新进展。
(三)、合理划分德育管理职责,完善德育二级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学工处和专业系(部)的德育管理职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点。
(四)、探索德育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改革,构建德育体系,初步树立我校德育品牌
1、围绕构建“文明、爱岗、敬业”德育新体系总体目标,构建德育体系,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管理格局,实现我校德育工作的序列化、科学化和校本化。
2、推行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重点的“双制”改革,同时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每一名任课教师都要担任学生的“导师”,结合职业学校特点,导师的工作除了进行个性化、亲情化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以外,还要进行专业指导、学法指导、“三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3、完善我校《德育课改革方案》,合理设置课程,明确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德育课德育主渠道作用。
4、适应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探索有效的德育方法、途径;适应我校升格为高职校的转变,学习、探索高职校德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分层德育管理的尝试。
5、学工处、教务处、实习就业处、专业系(部)等部门要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增强教育合力,注重把教学和专业实践实习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渠道和重要载体。
(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一支责任心强、乐于奉献、讲求方法、管理高效的班主任工作队伍
1、继续开展以“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宿舍、走进学生家庭”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工作“三走进”活动,加强对班主任落实活动方案的检查。
2、加强班主任常规工作检查,督促班主任落实学校要求;改革班主任任用和考核办法,适当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
3、启用《班主任工作手册》,指导班主任认真记录,规范班主任工作行为。
(六)、抓好重点德育活动,渗透德育要求
1、组织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进行活动内容的拓展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将广播操比赛及一些小型体育比赛纳入,成为校园文化节。
2、协助学校开展“校园大讲堂”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3、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组织以“三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评比活动。
四、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
1、召开教育干事、班主任工作例会,布置报到及开学工作;
2、组织开学典礼,进行常规教育;
3、开展学雷锋活动;
4、启动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
5、协助学校做好高职校迎验工作。
四月:
1、组织清明祭扫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做好省教育厅“三个规范”检查准备工作;
3、拟订校园文化节活动方案,举行文化节开幕式;
4、组织广播操训练与比赛活动;
5、协助学校组织开展“校园大讲堂”活动。
五月:
1、协调团委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竞赛;
2、按文化节活动方案开展活动;
3、制定有关德育管理制度。
六月:
1、举行文化节闭幕式;
2、评选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3、总结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情况,进行表彰;
4、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或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5、召开县区学生会议,动员学生进行招生宣传。
七月:
1、做好学期结束工作,收缴各种材料;
2、积极参与学校的招生工作;
3、组织结业典礼,布置暑期活动意见;
4、筹备建军80周年慰问共建部队活动,落实2007级新生军训事宜。
一、突出一条主线,确保思路准确到位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以党支部建设为主线,持续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做到支部建设与班组建设相结合,为此作业区党支部精心制定《党员干部责任区工作制度》,确保思路准确到位。
1、党员干部做先锋,执行做到模范在先
一是设立党员示范井、党小组示范站。从自身做起,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测。党小组为此编制了“党员承包井列表”,罗列出承包责任人、承包内容及要求、承包考核标准等项目。党员的示范作用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在群众中做出表率,以此为契机,我班组及时推动班员制定各自的岗位工作计划,结合岗位标准进行检查评比,大大提高了班组的工作效率。二是把管理与“党员责任区”融为一体,把“标准化班组”创建和“创先争优”紧密结合,以作业区前线班组党小组为基础,划分作业区党员干部责任区,把所有机关党员干部分配到六个党小组,做支部建设与班组建设“无缝对接”,深入基层班组,加强与班组员工的沟通联系,增进与班组员工的友谊感情,融进到班组实际生产经营工作中,指导帮助班组建设,为班组建设达标做实实在在的事,取得班组建设达标的实际成效。
2、制度做保障,执行做到标准规范
明确机关党员干部下责任区的工作职责,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定期参加所在责任区召开的班组及党小组会议,积极协调解决所在责任区存在的生产、生活、人员等问题和困难,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并作记录反馈工作;要求机关党员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每月定期到所在责任区报到并开展相关工作,每两周至少联点一次,每月两次到班组与班组员工同劳动,按时参加责任区每月的基础工作检查,并对责任区内所有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及协调整改落实负责。通过精心制定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党员干部责任,有效加强班组建设,积极推进班组建设达标工作,为实现班组建设达标率100%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精细化管理,夯实班组建设达标根基
作业区党支部充分认识到:开展班组建设达标工作,要结合作业区的实际情况,作业一区生产任务重,油井大部分开发时间均达到20年以上,稳产难度加大,而作业一区827口井51座计量站面临人员缺少和工作量及管理难度加大的困难,实现班组建设达标,必须加强班组精细管理。在加强班组精细管理中,作业区党支部指导帮助班组抓好三方面工作:
1、基础工作精细化,健全完善班组管理制度
协助班组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使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有序进行,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鼓励班组员工根据自身岗位实际和工作情况,对促进基础工作精细化提合理化建议,通过全班组员工的共同努力,使基础工作更加精细化,促进班组生产发展。组织班员共同交流探讨班务工作,并制订出《岗位分工》、《岗位标准》、《岗位职责》、《班组奖金发放暂行规定》等制度,由于这些制度是大家共同探讨的结晶,因此得到全体班员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2、制度执行精细化,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组文化
倡导“立即行动,不折不扣”的执行文化,使每个职工养成良好心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与水准,抛弃攀比、图享受等不良习气,自觉规范工作行为,形成良好的执行环境,推动工作不断从优秀走向卓越。运用精神激励、事业激励、物质激励等手段,调动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热爱自己的班组,热爱自己的岗位,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工作,全面完成生产工作任务,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班组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创新班组建设方式,推进班组建设达标工作
作业区党支部认真总结班组建设工作,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班组建设先进经验,创新班组建设方式,扎实展开各项工作,持续推进班组建设达标工作发展,抓好抓实第一批“标准化班组”的创建工作,做到“以点带面”提升班组建设水平。
1、开辟“三个讲堂”,让员工在岗位中成才
开辟理论讲堂——传授学:党员技师认真备课,认真讲授,让员工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切实做到以理论指导实践。开辟操作讲堂——直观学:以“标准化操作”为基准,制定培训“自助餐”,针对员工特点,将“室内课堂”搬到现场,让员工直观学,增强学习效果。开辟安全讲堂—互动学:以“两书一卡”为重点,以预案演练为突破口,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让员工互动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开辟“三个讲堂”取得良好成绩。
2、从“四强”入手,让班组成为受控细胞
一是强化一个“细”字:每日对当天工作任务进行“三交”,即:“交任务、交技术、交安全”,使员工明明白白工作,认认真真学习,安安全全操作。二是强化清洁生产:以清洁生产创建“绿色站区”为理念,制定“岗位分工”、“岗位职责”、“检查细则”,使员工自觉做到清洁生产,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要求。三是强化风险源辨识活动:深化“人人都是安全员”理念,开展全员参与的隐患排查和HSE风险源辨识活动,使员工由“属地操作者”向“属地管理者”转变,提高了安全生产效能,确保作业区平安发展。四是强化隐患治理:坚持把“抓安全、反违章、除隐患”的工作重心放在生产现场,查找不安全的人、不安全的物,使现场安全时刻在监控之中,确保生产安全,不发生安全事故,维护国家财产和员工生命的安全。
3、从“二招”入手,切实挖潜增效益
一个国家的强盛,?x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文化的滋养。今天,在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怎样的价值观来引领思潮、凝聚共识、团结带领广大职工开展生产经营,创造企业更美好的未来,是国有企业经营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党的“十”把“三个倡导”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的公民价值准则,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为发展国民经济,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精神引领。国有企业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结合本身的企业文化,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它当做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的精神旗帜,提升员工队伍的抓手,增强企业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广泛宣传,认真学习,深入员工,内化于心
价值观是人们评价认识客观世界的标准,是人类大脑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人的灵魂。宣传、倡导一种价值观,必须得到人们内心的认可,而不是强制灌输。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标准,形成大众的价值观自信,因此,企业对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宣传不是简单地文字宣扬,标语口号,而是要树立员工的价值观自信,有自信才会有自觉,有自信才会有定力。我们的价值观自信,根源于科学理论指导下凝聚的“胆气”;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伟大成就奠定的“底气”;根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滋养的“志气”。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着力宣传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大力宣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大力宣传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和传统文化。使员工从根本上确立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基石,以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落实到“三个倡导”,“二十四字”标准。
在宣传方式上要多种形式并举,积极创新。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优势,如报纸、板报、内刊、内网、电子屏幕、手机、互联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类新媒体资源,突出主题,持续刊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作品,形成规模声势。其次,可通过专文阅读、学习讨论、专家辅导等方式,组织员工深入学习,让员工真正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内涵。第三组织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征文、演讲、学习沙龙”、“专家讲座”、“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帮助干部员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员工,内化于心。
二、落实载体,精心培育,深入生活,外化于行
结合员工工作和生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活动载体,深入员工生活,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如开展“四德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开办道德讲堂,从培育员工良好道德品质入手,培养员工诚信友善品德;开展为邯钢争光,岗位明星评比活动,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精神;开展“讲邯钢故事,讲邯钢品牌”活动,将邯钢企业发展、邯钢品牌形象化、故事化,培养员工爱厂、爱国情怀;利用节假日开展爱国主义红色游,祭奠革命烈士,继承光荣传统,培养员工爱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传统。结合邯钢创建文明岗活动,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学习活动,挖掘劳动模范身上的闪光点和高尚的价值观和无私奉献精神,评比岗位明星、金牌员工、销售能手、创效状元等生产经营中的先进典型,组织员工学习,弘扬正能量。结合员工生活,评比道德员工,如好丈夫、孝贤模范,诚信典型等,开展“做事先做人,做好六种人(做一个谦卑的人,做一个礼让的人,做一个宽厚的人。一个合作的人,做一个道义的人,做一个感恩的人。)”评比活动等。选树生活中的好人好事人,使员工感到亲切可学。通过以上活动载体的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员工生活,外化成员工的自觉行动。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互补教育;教育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章勤芳(1963-),女,江西南昌人,海宁技师学院(筹)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德育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度嘉兴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重点课题“中职学校职业化进程‘四纬递进’改革研究”(编号:JB14016),主持人:章勤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6-0034-04
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很大程度体现在科技水平上,而科技的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其关键点在于教育[1]。教育不仅应重视个人学业的发展,更应将德育作为当代教育的关注重点,注重“立德树人”,以培养符合当前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多方位素质人才[2]。
技工院校应为社会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操作技能精湛、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高素质职业人才,然而,目前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仍存在组织纪律性不强、社会道德认知感与约束能力缺失等现象,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也还存在“教育滞后性”、“教学灌输性”、“管理单向性”等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3]。为使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更加完善和合理,给学生全方位的思想道德引领与培育,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道德观、劳动观和职业观,健康的心理品质,能积极抵御落后与腐朽的思潮影响,笔者尝试进行“学校―企业―社区”三位一体互补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研究,以期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
一、“学校-企业-社区”互补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办学社会化、社区化的导向要求
职业教育办学社会化、社区化是世界为数众多的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日前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应秉承职业教育社会化、社区化的理念。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社区化要求社会和社区通过多种形式,采用各种方式,使受教育者学习并掌握知识、技能和规范,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社会所需的职业人和社会人。构建“学校-企业-社区”互补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平台,符合职业教育社会化、社区化的导向要求。
(二)学生更好地服务社会的现实需要
技工院校面向的教育对象多为初中毕业生,虽然他们当中的多数是因为成绩不够理想而未能考上高中的学生,且具有弱势群体家庭背景的学生也不少,但同时他们还处在生长期、青春期,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与职业观的形成期,可塑性大,因此,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操作技能,能够满足实际岗位所要求的工作能力的同时,整合并有效利用一切教育资源,采用全方位的教育模式至始至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人所需的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作为社会人必备的政治态度、社会公德、法律意识、公民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其自我价值,贡献和服务于职业岗位和社会的现实需要。
(三)技工院校特色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需要
技工教育由于其教育主体、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同,其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与普通学校相比,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具有独特性。技工院校的教育主体是准职业人,教育内容应符合职业人员发展,教育方式必须与社会环境相结合,以实现学生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社会公民意识。技工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完整,直接反映技工院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状况,其不论是对学生是否能以更加职业化的态度步入岗位胜任工作,勇于承担社会和家庭责任起着重要作用,也对我国社会从业人员及公民整体道德水准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此,构建以“学校-企业-社区”三位一体的互补思想道德教育模式,能够很好地整合学校、企业、社区等多种资源,使学生置身于良好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并得以熏陶,促进学生与社会融合及全面发展,同时也使学校形成独具特色和品牌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二、“学校-企业-社区”互补思想道德教育平台
如图1所示,为“学校―企业―社区”三位一体互补思想道德教育平台,图中A,B,C分别代表了思想教育的人格品行、人生目标与人际交往等思想素质,平面ABC代表了当前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CM、S、CO分别表示参与思想教育的社区、学习主体和企业。A,B,C在CM,S,CO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下维系着思想教育的培养和建设过程,构建出一个三位一体互补的涵盖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教育平台。
在此“学校―企业―社区”三位一体互补思想道德教育平台中,其以学校教育为基石,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企业教育为支撑,使学生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在职业生涯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我,提高自我;以社区教育为延伸,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乐于奉献社会。由此,学校、企业、社区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培养,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
三、基于“学校―企业―社区”互补教育平台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一)以学校教育为基石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如图2所示,显示了以学校教育为基石的思想道德培养模式。技工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应确保课堂教学理念及模式的专业化,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重心,使学生通过课堂理论学习获得思想教育、人格品行、职业心理等相关知识和信息,通过课内外实践活动建构思想道德心境,实现行为自我净化;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全过程渗透思想教育内容,构建符合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适合每一个学生个体健康成才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
1.以教学为主渠道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以开放式教育的理念对不同的职业教育观与目的性进行剖析,技工院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相结合,注重课程教学与时事政治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加之以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及校园文化活动,完善思想教育内容;以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个人未来发展为导向,将狭隘的针对职业岗位就业扩展到着眼于职业生涯发展,单纯的职业技能训练升华到综合素质提升,按照职业活动导向教学理念,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建立融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审美、文化、道德、心理、劳动和社会等素质的提高。
2.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从职业活动的角度审视,技工院校在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岗位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及就业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应将思想素质培养融入职业技能训练,对学生进行劳动纪律、职业习惯、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与考核;要从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终身从业和持续发展的机会出发,创设着力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等核心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心,提高革新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3.学生品行“三维对接”考核评价理念的确立。技工院校应以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目标,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革新传统的学生品行评价理念,依据学生所拥有的三种不同身份―学习者、职业人、社会人所一一对应的三种评价维度―学业成绩、道德品质、身心素质;生产研发技能、职业素养;社会公德、政治态度、法律意识、公民能力,构建起“三维对接”的多元新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现代企业培养契合实际生产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社会培养遵德守法的优良公民。
(二)以企业教育为支撑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如图3所示,显示了以企业教育为支撑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在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其企业文化、企业素质和道德水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深刻影响;企业员工的道德行为、敬业奉献精神等职业化素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起潜移默化的辐射作用;企业先进集体及典型人物可以引领学生融入到企业的学习与工作氛围之中,积极投身于企业的生产、建设与发展。
1.企业文化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根据所开设的专业,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对其企业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加以提炼,在各专业中构建具有企业特点的“专业文化”,在校园中创设富有职教特色的“品牌文化”;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时,聘请或邀请企业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到校承担教学工作或开设讲座,将企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质量观、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和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等寓于教学之中;学生在企业调研、企业见习、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让学生充分感受富有个性的企业精神,认知企业的营销伦理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人际交往方式,由此提高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确立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的行为标准,培养学生优秀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2.企业素质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作用。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素质状况、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装备素质、企业道德行为对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重要的辐射影响作用,良好企业素质所创设出的优质思想道德教育氛围和工作环境,使企业员工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等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参与到企业实践和生产的技工院校学生,能在环境的熏陶下、在员工的带动下、在亲身的体验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待工作,成为一名更具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力与奉献精神的技能人才。
3.校企联动学生思想道德考核评价机制的革新。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根据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协作能力、出勤率等方面定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专业水平进行评价,学校则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实结、技能掌握程度给予考核,两者各占据一定比例计入,最终形成学生顶岗实成绩;企业让实习生参与内部组织的先进评比活动并给予表彰,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个人和集体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予以引导和规范,使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整体思想道德素质得以提升。
(三)以社区教育为延伸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
如图4所示,显示了以社区教育为延伸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小集合体,对置身于该环境中的技工院校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力补充。社区以正确的公众舆论导向、合理的组织行为规范对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理念的确立及道德行为的规范施以影响;通过科技实验基地及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提升,安全、环境意识得以增强;通过法制教育活动、正面榜样示范、反面人物警示等,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提高未成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社区文化交往活动,使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以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准则融入社会环境中,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
1.社区德育教育网络的构建。学校与社区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共同研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构建社区德育教育网络,成立由学校、社区相关人员及家长组成的教育委员会、家长学校,组建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社区德育队伍,建立一批德育活动、传统教育、公益劳动、技能服务等社会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
2.社区思想教育讲堂的开设。社区通过定期开设思想教育讲堂,依靠社区德育队伍成员,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远大理想、法制纪律、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热爱劳动、奉献社会等教育,并对参与讲堂学习的学生信息进行登记,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将结果反馈给学校,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优化和改进的信息,并由此创建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管理模式[4]。
3.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与社区积极营造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氛围,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拥军优属、公益劳动、慰问孤老、法制宣传、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珍爱生命、文艺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环境适应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等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能力和境界,完善学生人格,使学生最终得以健全发展。
四、结语
个体道德态度养成后,既可以促进个体自身的道德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个体对道德生活的社会适应,道德态度养成是个体道德养成的重要环节,对个体道德发展和道德实践的顺利开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5]。近期,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对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要求。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德育工作者,应深刻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动态,创新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有效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作积极的尝试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蒋晓凤.做人与信念-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层次和重心[J].当代青年研究,2010(5):112-118.
[2]张翠玲,张连绪.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素质教育的实证研究[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7.
[3]张立华.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J].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7-120.
一、基层水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水管单位主要职责是管理好水利工程管理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水利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生态等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利工程依水而建,依山傍水,这就决定着基层水管单位一般地处偏远的地区,条件相对落后,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少,信息相对闭塞;水管单位性质很少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人力资源方面,高素质的人才留不住,现有人员流动性不大,重复性的工作多,易造成员工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局面。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相比,水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的人事管理突出表现在坚持以事为中心,要求人去适应事,体现个人意愿少,主观意志多,这种管理理念不利于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限制了水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人才优势的发挥。
2、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规划。
一方面受外界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难以规划;另一方面由于支配权有限,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发展即使规划了也没能实施。缺乏中长期人才引用、培养、选拔、晋升规划,让职工看不到前景,职工个人也很难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只能消极应对。
3、激励机制缺乏。
水管单位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体制,经费开支主要来源于部门预算,职工工资来源于财政统发,单位领导自由支配的资金少,奖罚不分明,干多干少一样。绩效管理欠缺,目前基层水管单位都在尝试开展劳动竞赛考核,但考核标准统一,没有体现差异性,考核机制无法全面反映部门及职工的工作状态和成效。
4、人力资源培训管理制度和培训体系还有待完善。
水管单位在培训工作安排上追求任务的多,追求效果的少;培训内容缺乏前瞻性和实效性,对新知识新理念的培训安排少,与其本职工作的关联性和针对性不强,忽视了职工长远发展;培训形式单一,主要依托内部办班,老师与学生的单纯灌输,缺乏互动性。
5、岗位设置随意性较大。
水管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一般来说都有规定的职务要求,部门设置也有规定,但部门内部的人员缺乏定岗定编,工作量分配不平衡,造成一些部门人满为患,人浮于事;而另外一些技术要求高、相对累的工作部门人手不够,难以应对工作需要。
6、缺乏共同愿景,文化生活相对单调枯燥。
很多职工长期在三班倒工作岗位上,身心健康问题需要组织的重视。如果长期得不到组织的关怀,势必会影响他们积极性的发挥。
二、基层水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水管单位的管理重点应该从管理事务向管理人才转变,并落实到单位决策和日常管理中。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数据库,注重激励开发,盘活人力资源,在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方面下功夫,发挥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岗位调整时尽量做到双向选择,充分尊重个人的意愿,实现组织的需要与个人的意愿相结合,尽量满足个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个人特长,用人所长,做到人尽其才。
2、制定基层水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长期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它的总目标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确保水管单位各个部门、各个工作岗位的员工都有合适的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基层水管单位自身力量不够,最好是依托社会机构邀请专业公司对单位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估、拟定中长期战略管理规划。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要突出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创造价值为根本出发点,遵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规律,谋划好人才成长方向,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总目标、各岗位人员的配置、培训培养、绩效管理、实施步骤、预算安排等。管理规划制定之后,要抓好宣传与实施,同时还需要建立一整套相关制度,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让职工了解规划、支持规划的实施,使职工能通过规划看到单位的发展前景和个人的发展方向,营造各层次人力资源成长的良好环境,使职工工作起来更有目标和动力。
3、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单位的活力。
人才竞争机制,就是鼓励人才脱颖而出的内在机制及其工作体系和运行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是激发人才工作潜力的需要。通过竞争机制的实施努力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基层水管单位要解决前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定要建立持之有效的竞争机制,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克服主观主义。一是要建立健全以竞聘上岗为主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竞争择优原则选拔人才,克服求全责备、论资排辈和“照顾人情”的思想,职务上由传统的任命制向竞聘制转变,职称上实行评聘分开按岗位需要择优聘用,由传统的“能上不能下”的静态考核机制向“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考核机制转变,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二是要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对一些重要岗位要进行经常性的轮岗,一方面提升职工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不同岗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理解宽容的氛围,同时争取向上级单位输送人才,形成人才流动循环机制,对一些不合格的职工建立清理机制,解决“能进不能出”的问题,优化干部队伍;三是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责任体系。赋予各层次的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利,如让中层干部有相应的自,在部门中形成威摄效力,加大管理的力度;四是要建立健全绩效管理考评制度。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工作任务明确考核内容,加大对考核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增加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保证员工考核结果的准确性与公平性,并与组织的目标一致,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各类人才岗位差异,探索建立符合水管单位自身特点的薪酬管理分配制度。另外,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绩效工资和奖惩兑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4、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培训是职工继续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更新职工知识结构增强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水管单位要高度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从内容、形式、制度、经费保障等方面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培训体系。一是要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根据不同工种不同岗位需求如特殊作业人员、水工、机电、后勤管理等设定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加大堤防养护、白蚁防治、穿堤涵闸管理、水工安全监测、水资源信息管理等操作技能的培训,要努力让他们成为水利工程管理的行家里手。在确保岗位技能和专业技术需求培训内容之外,还要注重员工职业道德的强化,如开设道德讲堂,适当的时候对员工进行品德教育,使其具备适应水管单位发展的较高思想道德水平;二是要创新培训形式,克服一言堂满堂灌。可通过举办沙龙、讨论、讲座、拓展、演讲及请进来走出来的形式进行交流学习,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在职学习、院校培训、自学考试、函授、电大等多种形式学习培训,尽快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重要的培训要控制好人数,一对一地进行交流,增强互动效果;三要重视水管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为管理人员制定培训项目,更新管理理念,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自身管理技能和素质;四要加强培训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参训人员考勤管理,要求参训人员提交学习心得感想等,进一步巩固和保障培训效果。
5、实行定岗定编,明确职责定位,实行岗位管理。
水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由因人设岗向以岗用人转变,避免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无序性和不均衡性。要根据工作量、难度、部门职责等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内部岗位职数及其岗位职责,因岗位需要严格配置人员,并明确岗位目标管理职责。只有明确职责定位,实行岗位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组合,才能最终克服人员过多或人手不够的现象,切实提高水管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效力。
6、加强水管单位组织文化建设,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对人才来说,事业就是生命,事业就是感召力。每个人都希望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能干点事,成就一番事业,但需要有组织的关怀和成长的环境。水管单位要着重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形成单位的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一整套的管理制度,鼓励员工积极向上,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和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工作环境、生存环境,让人才在轻松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地成长。要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多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要用先进的文化思想武装员工头脑,激发起内在的工作动力;要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重点关注三班倒和急难险重工作岗位上的职工,及时化解矛盾,引导疏通,把职工的全部精力引导到水管单位中心工作上来;要把爱惜人才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如在职工的生日之际,单位为其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对一些生活有特殊困难的职工,单位的领导亲问,对一些个人事业感觉不顺的职工,组织部门主动了解情况帮其解决,通过这些举措,让基层水管单位成为水利干部职工圆梦的地方,出彩的地方,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结语
关键词:班级管理 精细化 德育 实效性
十报告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贯穿于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全过程,而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则是在青少年阶段逐渐形成的。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班主任要以常规教育为突破口,通过精细化的管理使德育融入学生生活细节中,努力改变班级教育管理的方法,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树立科学的班级教育管理思想,大力推行班级精细化管理
科学的班级教育管理来源于科学的思想理念的指导,班级教育管理者必须按照时代的需要,树立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和系统整体观等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坚持“规范、精细、特色”的班级管理原则,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改革和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促进班级管理向高层次发展。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精细化管理强调的就是一个“精”字,一个“细”字。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班主任要根据精细化管理要求,做到“三个”一:对待每一项工作要精心,只有每一个环节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要做成精品。只有逐步凸显在制度上的精细化和情感上的精细化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管理的高境界。
二、明确常规管理精细化标准,细化班级常规管理精细化内容
对于未成年人来讲,思想道德建设应从生活的日常小事抓起,从生活的行为细节抓起。班主任要明确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每学期常规的具体要求标准,从学生早上起床内务整理、早读、三餐、卫生、大课间活动到上课、课间活动、午休、课外活动、晚自习、就寝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细化要求,将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如住校生管理细化:要求学生遵守宿舍生活管理制度,坚持每天做好三次寝室、楼道卫生,做到地面干净,垃圾及时清倒;每天内务整理要达到被褥、生活用具摆放整齐,一条线;要求学生文明就餐,按秩序排队打饭,就餐时要保持餐桌的清洁卫生,菜渣剩饭先放在餐盘上,吃完后倒入泔水桶,把饭碗放入指定位置,及时清理干净餐桌;学生要遵守就寝规定,不走动,不吵闹,按时睡觉,确保就寝质量;各宿舍要积极争创文明寝室,建设学习型宿舍。通过具体细化常规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明确班级常规管理精细化的方向。
三、落实常规管理精细化措施,不断提升班级精细化管理水平
首先,班主任要完善科学合理的班纪班规,做到制度上的精细化。制定可行的班规,内容应涵盖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表现和班级常规考评,并建立有效的、能操作的、可量化的班级日常管理考核机制,这是确立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班规要制定好,更要落实好。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细节文明素养,要在细节上去规范学生的行为。如以班级卫生精细化管理为例,采取“包干到组、责任到人”的做法,将所有的卫生、班级内务承包到每一个小组、同学身上,做到“定标准、定区域、定时间、定人员”,并设立班级卫生监督员,及时检查反馈,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解决学生打扫卫生不及时、效率不高等令许多班主任头疼的问题。其次,坚持以“生”为本,做到情感管理的精细化。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班主任要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心理细节和学习细节,贴近学生,与学生交流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永远保持生活、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因此,一名班主任要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用爱心、细心、耐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
四、改变班级教育管理的方法,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中,是否给予有效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因此,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采取激励策略,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班主任可以实行责任激励,扩展班委会作用平台,细化分工职责,为班级精细化管理营造开放、自主的管理环境;可以实行合作小组竞争激励,根据《年级合作小组建设实施方案》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要求,把班级学生的学习表现、行为习惯、社会实践等内容,具体地量化为可以操作的考核细则,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表现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好格局。除此之外,还可以实行目标激励、评价激励、榜样激励等,形成多方位的激励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搭建学生自我教育舞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一是要多设舞台,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自己的机会。如开展学生“道德讲堂”和课外活动,让每个学生通过主题班会、校园电视台,讲模范的事、讲同学的事、讲自己的事等身边的道德故事,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让学生亲身实践、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二是要多设岗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实行班级岗位设置管理,除了常设的班、团委组织外,还要设置纪律检查、仪容仪表、宣传出版、环境保护、宿舍管理等多个创新岗位,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承包一项工作,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实现人人当班级的主人,人人当班级的管理者,开创“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新局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廉洁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27-02
高校承担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任务,肩负优化教书育人环境,培养德才兼备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对高职学生开展廉洁教育越来越重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开展学生廉洁教育重视不够。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改革时基本围绕培养能够“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来进行。近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发展的精力放在学校规模扩张和办学条件改善方面,以及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在党风廉政教育方面更多的是针对教职工党员干部的教育,较少涉及学生群体,对开展学生廉洁教育重视不够。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使学校开展学生廉洁教育难度增大。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特点是高考分数较低,文化基础较薄弱。在学习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较大,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在思想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较缺乏对未来发展道路的清晰规划,大多着眼于自身技能方面,对廉洁教育认识不够;在行动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自律性比较差。以上这些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的难度增大。
(三)对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的研究不够,未形成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廉洁教育势在必行,但是目前对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的研究不够。要有效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研究,应从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入手。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腐败现象在一些校园中出现,如学生干部竞选时拉选票、挪用班费会费;出现“学术腐败”,如论文抄袭作假;部分学生获得奖助学金后购买高档商品;部分学生中出现扭曲价值观等现象。在研究如何有效开展学生廉洁教育时,应重点分析学生的特点,找准教育重点,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形成制度长期贯彻执行。
二、对策
廉洁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应有内容,廉政文化是大学文明的基本体现,与高等教育目标相一致。培养一大批思想素质高、作风正派、专业技能扎实的合格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采取以下策略开展学生廉洁教育。
(一)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开展学生廉洁教育。主要的实施思路可从重视―融合―实施―反馈四个方面去完成。重视,就是从学校领导层面到专业系(二级学院)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开展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基础工程。应按照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将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学校统一工作规划中;融合,就是要与一直贯彻开展的校风学风班风教育、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党员培养、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并针对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采用不同的教育侧重点;实施,就是要通过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建立和完善学生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针对不同阶段的时代背景和要求,利用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积极推进学生廉洁教育实效、系统和规范地开展;反馈,即对学生廉洁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是否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和专业系(二级学院)党风廉政建设任务书中并进行短期和中长期的分析和评判,不断创新教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手段。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有效开展学生廉洁教育。高职院校不仅可以通过“两课”对学生进行廉政主题教育,同时还可以将廉洁教育纳入入学教育、安全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中,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一些“不廉政”现象进行分析和教育。同时,还可以利用业余党校、发展对象入党前培训、学生干部培训、社团活动等载体,有效开展廉洁教育。在开展学生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在对部分学生出现的不良现象加以归纳分析后,应因材施教,找准重点,进行廉洁教育。此外,在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可融入廉洁教育,组织相关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采取课内外案例分析、教师讲、毕业生谈、访用人单位相结合的形式,达到课堂效果和教育效果双目标的实现。
(三)在开展校园主题文化活动中融入学生廉洁教育。各类学生党团组织和社团在开展校园主题文化活动时,应重视融入廉洁教育,特别应注意在诚实守信、正直节俭、清廉守法等方面开展教育。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廉洁教育主题活动月、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月、文明修身勤俭节约主题活动等活动,通过整合校园资源,积极打造品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些活动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主题,比如在廉洁教育主题活动月中开展“廉政从古到今”漫画展、观影活动、名师讲堂、廉政文化图片展等活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静湖讲堂”这一校园活动品牌,通过校内外名师定期开讲时事、道德、感恩、职业发展等不同主题讲座,为学生廉洁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育途径;又如,在学生诚信教育活动月中,组织了诚信签名、诚信演讲比赛、诚信征文比赛、感恩回报社会和父母等活动;再如,在文明修身勤俭节约主题活动中,开展我的读书成本计算活动、宿舍文化节约活动、“光盘”行动;开展“节约之星”、“文明之星”、“守信之星”评比活动等。这些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需求、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积极营造学生廉洁教育的良好氛围。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当前信息网络发展的新趋势,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学生廉洁教育专栏或网站,在“两课”、“业余党校”或专门的廉洁教育网站上建设网上课堂,上传一些廉洁教育的真实案例、讲座以及国家机关制度和廉政理论体系知识,提高受教育人群的覆盖面。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群、班级飞信群、开设学生党团组织微博等信息平台,努力做好学生廉洁教育宣传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拓宽廉洁教育途径。
(五)建立长效教育机制,确保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施。长效机制是保证学生廉洁教育持续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应通过建立以学校主管领导为主导,整合纪检部门、宣传部门、就业部门、思政教育基础部门、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科研处、专业系(二级学院)、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参与的教育组织机构,形成合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长效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教育组织机构应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发挥上下联动的作用。此外,还应负责制定学校中长期学生廉洁教育实施方案,制定年度学生廉洁教育工作方案,深入研究学生廉洁教育实施保障的相关制度,比如建立和完善学生道德修养评分考核制度、奖助学金评选使用制度、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学生社团党团组织经费管理制度、监督申诉举报制度等,工作开展的成效应纳入相关部门负责人党风廉政考核中,与部门的年度工作考核挂钩。同时,还应重视学生廉洁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针对“两课”、就业指导、业余党校的相关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卢迪.试论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及其管理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3(7)
[2]邓振芳.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思考[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3]朱玉珍,秦植林,杨凯,等.高校廉政文化载体实效性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3(3)
[4]唐雪,梁远华.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内涵问题与策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2012ZJ018)
关键词:人力资源;教师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建地方综合性大学青年教师发展及对策研究”;2013年广西科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广西科技大学科学基金(校科党建:201312DJ112013)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31日
一、青年教师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校蓬勃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数量增多,办学规模扩张和师资队伍增长形成矛盾,大批不同层次的青年教师进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中,形成以中级职称为主体的青年教师结构队伍。
(一)青年教师自身层面。在青年教师自身层面影响教师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个人的成长背景、知识储备、能力状况、家庭情况等,这些因素对教师的发展途径、形式、效果等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年教师生活压力大,功利心强,把个人的利益看得太重,容易失去为学生服务的奉献精神,诸多青年教师比较关注赚钱项目,忙于教学、申报课题和写论文,在个人的发展规划方面不够重视,缺乏长远性和前瞻性,自主性欠缺,不能有效利用各项现有条件来发展、提升自我。
(二)高校层面。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发展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国内高校每年的招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导致任课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繁重的教学任务落到了青年教师身上。对新引进教师在经过短期的入职培训,就开始安排他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教师发展组织体系,人事处、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部门都有相关业务,但分工合作还不够畅通,责权不够明晰,多表现出形式大于内容,“传、帮、带”制度还只停留在文件层面,落实不够到位,教师发展体系系统化不够。
二、青年教师发展路径
笔者所在的高校一直以来重视青年教师发展,近年来,出台实施一系列积极的人才政策,大力改善学校软硬件环境,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调配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强化认识,重视教师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首先把“大学教师发展”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培训”进行了概念辨析。他认为,教师培训着重从外部的社会、组织的要求出发,要求大学教师接受某种规定的要求、规范;而教师发展着重于从教师主体性出发,自我要求达到某种目标。教师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激发自身主动发展的积极性是教师发展的核心。高校要鼓励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做好构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学校发展的教师管理体系,实现教师人生价值。
学校从顶层设计到各基层单位,都加强对教学中心地位的认识,认真贯彻落实教学中心地位,始终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通过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专门机构,建立健全教师发展服务体系。教师发展中心对教师发展问题有了较全面掌控,实行有效的培训与监督机制,让培训与发展落到实处。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大多数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学校科学规划,加大经费投入,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业务培训,切实加强教师自身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除积极组织以敬业爱岗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以提高教学科研能力训练的校本培训外,还积极选派青年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项目,切实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大力支持、资助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学位,改善学缘结构,提高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培育,每年选派几十名优秀青年教师出国留学,拓宽教师国际野,逐步提高具有留学经历教师比例。通过一系列的积极政策,教学发展通过教学条件改善、教师技能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等方式得以呈现。
(二)强化教师师德修养,培育教师文化。学校对师德建设高度重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评价内容;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是培养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学校通过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师德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宣传报道模范教师等方式,树立道德高尚、教书育人的教师典型,引导广大教师学习模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等研讨学习和实践活动。在学校层面开设“宗元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校开展人文讲座、专题报告会,组织青年教师开设人文课程,通过重点培训、专家引领、外出考察、交流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学科教育气质和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提升了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育德能力。
(三)改革人事管理制度。2015年学校以开展教学水平合格评估为契机,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研究整改,科学规划,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建章立制,加强民主建设,充分听取青年教师意见,增强青年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在制定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时,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贯彻“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充分发挥绩效奖的激励功能和导向作用,落实国家有关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管理精神,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较多的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就到学校工作,没有经过专业的实践,难以在课堂上深入浅出,难以达到学校想要的教学效果。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使得学校与企业实现双赢。学校积极响应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拓展人力资源发展空间,探索教师职务身份的转化、教师教学管理制度,提供有利于的保障,学校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岗位聘任,出台科研培育计划、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教学团队建设计划等相关管理规定,建立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培育模式,对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项目合作等活动进行了规范管理,除了对获得专利、教学成果奖等给予奖励外,对开展的社会服务活动亦给予经费支持,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为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工作环境。
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各二级学院遴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授、优秀中年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对新进青年教师一对一指导,为使活动达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预期效果,学院从场所、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学院每学年组织教师讲课比赛,对优秀教师给予极大的精神鼓舞和物质奖励,调动了教师的主动积极性。
三、结语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校重要的人力资源,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基础,是高校教学任务的主要力量。通过人事部门、教务部门以及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部门分工合作,对教师发展功能逐步完善,改革高校教师培养管理制度、提升传承文化能力、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服务社会的能力,建构教师发展平台,切实关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发展途径和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等研究工作。着力解决教师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及加快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中向.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新探索――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张建立,吕红征,邵琳.对新时期高校教师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2.2.
[3]肖笑飞,邓宇,熊思思,叶耀辉.高校教师发展必要性研究――以江西某高校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6.
[4]陈学敏.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4.11.
[5]刘鸿儒,李连梅.高校在教师发展中的应担之责、失责之处与履责之策[J].教育科学,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