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媒体设计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P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The Research of Experiences and Method of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f Digital Media Designing
Jiang Mingxing
(Anhu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Hefei231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industry,the major of digital media has flourished in a number of college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But,at the same time,it exposes a range of issues.The author summed up a number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sures from his own teaching and practical work combining featur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Digital media;Multimedia;Arts;Case
一、引言
数字媒体,从一开始就是艺术创作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结合日趋紧密,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能充分展示个人艺术才能的新天地。如今,摆在艺术创作人员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些艺术概念,而是现代的网络、计算、电子等与艺术毫不相干的技术术语也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所以,只追求艺术,不重视技术,是创作不出精品来的。作为新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势头非常迅速,已经在很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近些年来,社会对数字媒体设计类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一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类院校纷纷开设这类的专业或课程,而该领域最缺就是具备一定设计能力的软件使用人员,我们在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技术和艺术能够完美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和数字媒体设计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该领域的综合技能。
二、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特点
数字媒体产业包括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具有高增值、强辐射、低消耗、广就业、软渗透的属性。数字媒体设计类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数码视频编辑和数字化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属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课程,特点是信息量大,实践性和艺术性强。在高职高专院校,该课程的教学形式主要分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两个部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该课程表现形式上,主要使用一些媒体设计软件,比如音频编辑软件、动画创作软件、视频处理软件等,进行多媒体作品的创作。课程目的很明确,主要包括动画、图像、影视作品等媒体设计类课程,课程联系密切,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艺术设计和编辑软件的综合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三、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教学体会
数字媒体是视觉艺术与电脑制作技术的综合表现,设计者用数字媒体作为自己创作或设计手段的一种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更为注重和强调受众的感官刺激和行为感受,同时,在设计领域和信息传播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数字媒体人员大都是从相关专业转行而来,对数字媒体专业缺乏深程度的理解,大部分教师注重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而忽视了数字媒体产品背后所支撑的美学素养的提高,所以对学生的要求也就自然如此了。现在所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学校大多数都是从技术的掌握程度来作为专业衡量的标准,这样从教师到学生普遍对数字媒体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技术的熟练程度,对美学素养关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类似的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比较多,但富有特色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课和实训技术课较少,同时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加上教学资源不足,现有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行业要求。在这类课程教学中,学生也往往会重视对软件操作方法的掌握,而轻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设计理念的培养。在设计实践中常常学生也忽视设计文化、设计理念在技术上的应用,造成过分重技术、轻设计的局面,这样设计或处理的作品也是缺少美感和创作性。在多媒体作品创作之前,先是有创意,而电脑技术只是完成设计的工具。
四、在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具体措施
在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中主要采用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措施如下: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传统的计算机课程中,主要侧重在对学生理论理解的培养,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性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学科的交叉性,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才是数字媒体的显著特点。所以,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从中外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和本土民族文化中汲取设计营养,充分发挥独立思考和善于动手的能力,并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发展求异思维。因此,在实践环节上,可以布置一些多媒体创作的,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策划和设计来完成该作品,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和创作意识。例如,动画制作中常需要插入一些声音,比如人物的配音或背景音乐,可以要求学生结合动画短片自己录制声音,通过音效处理,最后加入到动画作品中。
(二)提高CAI课件质量,注重课程教学的互动性。现有的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虽然丰富多样,但其应用的目的还是服务于教学活动,所以在设计和制作中应该考虑课程教学特点,表现形式要简洁明了,包含的信息量要适中。同时,在课件的编辑合成过程中,将艺术性、教育性、科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突出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将较好的创意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课件的画面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应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设计观念的语言表达,使师生在互动式教学中更加强化所学知识。
(三)建立课程的教学网站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网站不仅可以为老师提供教学文件和网络课件的平台,还可以上传多媒体作品创作的素材,而相应的论坛也会为师生提供更多讨论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网站中,可以考虑开辟优秀作品区,用于展示师生自己优秀的做多媒体作品,供大家相互学习和欣赏。
(四)突破课程教材要求,注意行业应用。目前数字媒体类教材存在着软件版本滞后和专业性不强的缺点,难以达到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所以老师在教学中根据数字媒体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市场发展趋势,对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可以做出一定的调整。在进行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的内容讲解时,注意由浅入深,层次分明,使得知识的讲解变得深入浅出,容易掌握,主要分成三个阶段的教学。第一阶段,电脑美术素养的培养,以及常用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的介绍和练习;第二阶段是高级阶段,围绕行业应用和就业需要选择教学和实验内容,选取了一定的来演示操作和评议设计理念,来强化对软件功能和特点的体会,了解相关领域的行业规范,逐步培养学生的电脑艺术设计的表现能力;第三阶段是更高一级的课程训练,结合经典的多媒体,使学生进入专业的动态设计中,比如三维动画、影视作品特效,其中包括一些设计软件的联合使用,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创意能通过电脑技术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五)在课程考核上,应突破传统的理论考试方式。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实践性强,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不太适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必须采用创新的考试方式。一般院校都是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合成来给出学生某门课的成绩。平时成绩可以结合平时教学和实践形式,进行相应的检查评价,评价的方法一般有:实验小组自评、教师评价。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实践考试与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给出成绩,实践考试一般要求包含课程要求的重难点,可以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相关背景或主题完成相关的。
五、以就业为导向,做到课程教学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目前,数字媒体应用已经相当广泛,涉及很多的行业领域,教师应该依据行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和人才素养,在教学中应不断挖掘该类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的能力,为该领域相关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广告设计、动画设计、影视作品编辑等工作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和实训中注重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学到真正实用的东西,就业时能够胜任企业或单位的岗位要求。
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关于数字媒体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我认为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的就是,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生动得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而行业也使学生的设计制作得以“规范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需要专业教师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及时了解行业规范和行业应用,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R].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2005,12
摘要:随着有线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延伸,手机正为传统动漫游戏转型发展洞开一扇新窗。手机游戏设计人才已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紧缺人才之一,本文论述了职业学校应该从文化创意产业、手机游戏设计人才需求结构及中职学生的特点分析入手,明确手机游戏设计人才培养方向,有效地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培养有较强专业技能和良好团队精神的手机游戏设计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专业建设;无线娱乐;手机游戏;J2ME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随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和一系列地方性实战策略的提出和制定,无论从中央还是到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均被提升到战略的发展高度。在各级地方政府和市场力量的共同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正构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动漫与游戏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已批准建设了二十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同时还有更多的省、市政府在全力打造自己的动漫游戏产业园区。
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有着良好的势头,但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困难与问题。从根本上说,限制发展的瓶颈就是人才的极端匮乏,中等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在培养市场紧缺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健康高速发展。
2无线娱乐市场分析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透露,截至08年7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6.08亿。特别是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产业继续呈现持续高速发展态势。手机上网成为用户上网的重要途径,2008年底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达1.17亿。中国版协游戏工委(GPC)与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的《2008年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中显示,2008年,我国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4936万,比2007年增加了22.9%。预计到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将达到9453万,2008年到2013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9%。数据显示,在此期间网络游戏用户增长速度将高于互联网用户增长速度。随着3G牌照的发放,大规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即将来临,对网络宽带要求较高的手机网络游戏、音乐下载等无线娱乐业务的发展步伐将明显加快,无线娱乐业务将成为移动增值业务中的最大亮点。特别是在解决了网络带宽的瓶颈之后,手机网络游戏业务有望真正进入一个较快的增长期。同时,手机即时通信、手机邮箱、无线搜索等从互联网移植而来的业务应用也将会获得较快的发展。
由专业调研机构计世资讯所做的《2005―2006年中国手机游戏业务发展趋势及市场机会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手机游戏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8.5亿元,3G的启动将成为手机游戏市场的催化剂,预计2008年,手机游戏市场的规模将超过31亿元。
3手机游戏人才需求分析
据国际市场调查公司 IDC 预测,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已由2003年的200万人民币增长到2005年的3亿元人民币。调查同时显示,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强劲的人才需求,包括手机游戏在内的中国游戏人才缺口高达60万,主要集中在游戏策划人员、游戏开发人员、美术工程师、市场拓展人员等。
依靠庞大的用户基数与增长潜力,加上国内电信重组以及3G牌照的发放等利好因素,国内的移动通信行业整体发展态势依然风头正劲。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除了可以进入移动、联通和电信这三大运营商的营销和客服部门之外,还可以进入到数以万计的服务提供商(SP)和内容提供商(CP)中,也可自主创业,建立工作室,向内容提供商或手机厂家提供包括彩信、彩铃、手机游戏、手机杂志等。
4生源情况分析
手机游戏门户网站掌控网()所做的2008年手机网络用户调查显示,目前的手机网游用户中,学生占38.4%、公司职员占21.3%,占比合计达59.7%,他们是时下手机网游的主体消费者。在性别上,以男性用户为主,占到整体的74.6%,但女性用户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预计在五年内能实现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在年龄上,80后、90后群体成为手机网游的主体用户,占手机网民总数的70.8%。
在对中职入学新生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90%以上的学生到网吧上过网,其中有30%的学生经常到网吧上网,上网的主要内容是聊天和玩游戏。在对手机使用的调查中,凡拥有手机的学生100%使用过彩铃、彩信及手机游戏,甚至是手机小说。充分利用好学生喜欢玩游戏这一特点,加以正确引导,可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5手机课程体系设计
5.1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技术(无线娱乐方向)将动漫游戏与手机应用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相结合,涉及手机游戏设计与网络动漫设计相关课程,不但可以专门针对手机平台开发手机游戏、手机动漫、彩铃、彩信等产品,还涵盖了包括了移动搜索、手机阅读、手机电视、移动商务等。
毕业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 热爱游戏开发,对各种类型的游戏有一定的了解;
2) 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 有扎实的JAVA基础,理解面向对象编程;
4) 有较好的J2ME开发经验者,具有基本的手机游戏设计能力。
5.2文化基础课设置
文化基础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
5.3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如图2所示。
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课和项目实训课,其中项目实训课程JAVA项目实训、J2ME项目综合实训为自编教程,自编教程中的实训项目通过搜集网上开放源代码、开发模仿当前流行的程序和教师原创作品三个途径获得,自编教程以行动体系理论为指导,严格遵照实际项目开发流程及项目设计规范,围绕项目实际需要和开发过程,选择知识点和实用工具,传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将理论融入在项目实训中,不求一次学会某个知识点或掌握某项技能,而是通过不断地项目模仿和项目实训,引导学生从陌生到了解再到掌握最终达到熟练,乃至创新的程度。
5.4课程实施经验介绍
5.4.1工作室制度下的准校企模式
职业教育要真正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关键在于实训基地的建设。由于在石家庄当地,具有一定规模的游戏动漫或计算机软件公司几乎没有,而我们的主要就业对象―北京、天津相关公司也无法承接大量的学生实践任务,为此我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工作室制度,组建了软件工作室(对外称为“绿蕾工作组”),由工作室负责所有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训任务,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所属专业的招生、实习、就业推荐等相关工作,并对外承接专业技术服务等项目。
工作室配备了一个专用项目开发和对外服务的实训基地,在工作室开展对外服务过程中,不但提高了教师的项目研发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项目实训机会。
5.4.2创新型专业师资团队
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学科带头人负责制
工作室采用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工作室负责人具有人事调配权。
(2) 合理配比师范类和工科类专业教师
根据专业特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按一定的比例选配师范类教师和工科类教师。目前工作室共有八名教师,其中三名工科类院校毕业、四名师范类院校毕业,还有一名为艺术类院校毕业。由于教师指标有限,工作室的教师既是专业课教师,又是实习指导教师。师范类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等手段积极帮助工科类教师,工科类教师在项目实践活动中帮带师范类老师,使所有教师都成为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实践技能的一体化教师,基本形成了具备教、科、产、学、研功能的职教师资团队。
(3) 在荣誉上和经济上给予特殊的政策
工作室教师在年终评定、各类评优活动、职称晋升、课贴工资、公派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待遇。配合这些优惠政策,工作室教师每年进行一次动态优化调整,及时调离不能胜任工作的教师,并在学校内部建立竞岗机制,以积极调动工作室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4) 承担项目开发任务
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本专业师生建立了多个项目小组,由专业教师担任项目组长,对外承接项目。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加强师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我们充分调动校内外人员,多方位地开拓对外项目开发业务。
(5) 专业知识培养继续教育
我们认为在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的今天,唯有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过Internet汲取信息,才是我们专业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最佳方式。掌控网、新浪游戏、手机之家、J2ME之家、J2ME手机游戏开发站、移动开发网等网站和论坛是我们常去的地方。还有订阅网上各类邮件列表也是提升教师了解新技术新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
派遣教师参加大型IT企业举办的用户大会和信息行业的各类活动。例如动漫节、JAVA大会、微软大会、游戏开发者大会、赛迪网组织的讲座、UML组织举办的活动等,这些讲座和活动不但能够在第一时间里零距离接触到国际上最新的IT资讯,还能与IT资深专家及各地同行进行面对面的技术交流。
(6) 参与出版社的教材编写
积极参与出版社的教材编写工作。通过教材编写,我们造就了一批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熟练、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专业师资队伍。至2008年底,我们工作室教师主编、参编的书籍达10多册。
5.4.3职业素质培养
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工作室还注重专业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经常性的开展“沟通与职业素质”活动,设立了“团队之星”流动红旗。
5.5结束语
今年我校第一届游戏专业学生进入实习期,目前已有11名学生分别进入新浪、华益天信、仙掌科技等公司顶岗实习。以上是我们在对中职数字媒体技术(无线娱乐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与广大同行分享。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石家庄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软件工作室资料库.
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点首先体现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一点从其名称上可以明显地感到。其中:数字是指计算机信息技术,如编程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编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交互技术等都属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内容媒体是指设计及设计物的载体,包括材料学、数字存取技术等;艺术设计是具有创造性和符合审美要求的创造性活动,其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的专业,广告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艺术设计、玩具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影视设计、动画设计、游戏设计等专业或专业方向都属于艺术设计。
从应用和就业的角度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应用和就业面广泛。像广告、动画、创意、音视频节目、模拟现实、网络内容、游戏等领域中,数字媒体艺术设计都是不可缺少的,其应用主要包括策划、创意、设计与制作等。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员的就业面,必然是广泛的。
因此,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具有很强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总结和归纳能力、表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能力、管理能力、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软件编程能力等能力。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定位的现状
通过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学科定位分析,可以看出:有关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定位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目前,我国已有几百所高校建立起了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命名的专业,归纳起来其被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把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定位在计算机应用学科中,培养目标比较明确,所培养出的学生在网络公司、游戏创作公司、动画制作公司;另一类,也是极少数或极个别的学校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归为艺术类,归为这类所培养出的学生应该说基本上不适合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职业。由于这是极个别的情况,在此不进行分析了;第三类。是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归为艺术设计学科中,这种归类占绝大多数,就目前情况看,以艺术设计为主导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1)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认识的问题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开设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但从整体的教学效果上来看都不尽如人意,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存在很大偏差。特别是很多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师大都是以美术或工业美术等相关专业教师,以及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的教师和极少数的影视方面的理论研究人员为主,教师之间对数字媒体设计的认识分歧严重,如:有强调编程等技术的,有强调新媒体观念的,有强调影片制作的,也有强调创意和编剧的。这也就直接就导致了整个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混乱,没有一条主线。另外,由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综合性及其基础性,使得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学科其他各专业的关系及其密切,加之教师之间在认识上的不一致,致使专业建设无所适从,课程计划就像一个大杂烩,脱离实际,而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框架,教学计划没有主线。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之间脱节,各门课程的教师各讲各的,每个教师都从自己的角度来强调自己的观点。
(2)师资构建问题
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的师资构建存在很大问题。具体来说,在构建师资队伍时由于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会直接导致出现两种偏差,一种是认为艺术设计以艺术为主,忽略技术,所组建的师资队伍以美术或工业美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师为主,强调艺术设计的表面效果,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只会在表面做功夫,缺乏实际动手的能力,无法让市场接受;另一种则注重技术,一味只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在能直接投入市场的“工人”。无论强调哪一方面的师资构建都违背了数字艺术设计的本质。而对师资构建准确的定位是整个学科体系构建的基础,在构建师资队伍时是考虑艺术与技术分离开,还是对教师的要求是既有技术又要有艺术设计的能力,真正能够实现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3)教学体系构建问题 基于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在构建教学体系时就会出现偏差。一方面,以现有教师的能力、学术水平以及特长为基础建立的教学体系,这些教师能上什么可课就设立什么课,即便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存在,也不去重视,去解决;另一方面,课程体系中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框架,没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之间无法做到环环相扣,各门课程的教师各展所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什么都知道一点,什么都不精。从以上的分析上来说,数字艺术虽然涉及面非常广,但对于培养来说还是有明确目标的。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定位需要考虑的因素
(1)定位要与学生实际能力相匹配
任何学科和专业,在设定培养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例如:让数学和物理都非常差的学生学习电子、通信、机械或工程等专业;安排对音乐或艺术一窍不通的人学习表演、音乐、绘画等专业,即使上述所涉及到的人对所安排的专业感兴趣,由于基础和性格、生理等原因还是不适合为他们安排这些专业。
(2)要注重策划与创意能力的培养
策划和创意是一种选择。虽然,所有属于艺术设计的专业都要求学生具有策划和创意能力,在课程设置中也都包括了对策划和创意能力的培养,但策划和创意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在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和修养的基础上,在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他们的策划和创意能力,培养他们用艺术的视角,结合数字技术进行策划和创意能力是一种比较恰当的定位。
(3)要注重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学生具有能够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进行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进行后期制作的能力。这个目标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策划和创意能力:要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修养要熟练掌握处理素材所需的各种应用软件及其处理技巧要掌握和比较深入地理解相关理论。 (4)要注重提高人文和科学素养 计算机毕竟是一个高效、便捷的使用工具,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实现手段,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基础应是设计者具有深厚的美术功底、艺术修养和完备的设计思想。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既要强调数字媒体技术软件的熟练操作,又要加强对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5)要注重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数字艺术设计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创意是一个成功作品的先决条件。但任何创意过程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在理性的前提下,多接受外部信息,扩展眼界,结合实际进行创作。
(6)要注重与市场相结合
就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本身来说,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与行业相关,与市场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数字媒体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科的特点,不但要注重对艺术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加强与数字媒体行业的联系,扩大视野,拓展思路。培养创新能力。因此采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定位
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来说,由于其综合性强,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多,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源情况、师资情况和学校的特点来定位。学科定位如下表所示。
五、在艺术设计学科中构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思考
综上所述,如果在艺术设计学科中建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应从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定位,及学科定位需要考虑的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笔者认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要找到准确的定位就需要从整个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入手,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必须做到一环紧扣一环。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需要从一开始就要打下良好的根基。例如,“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课程体系的起点。“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大部分高校当中都是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来开设,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基础软件的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做到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很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把“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课程体系的起点课程就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整个教学体系服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重点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生学会怎样用简单的软件作出好的作品。以PowerPoint为例,首先这是比较简单的软件,以目前学生对计算机的掌控能力,要学会使用这样一个简单的软件是很容易的,有了这个前提,那么课程中重点介绍的不再是Power Point各个菜单、各项功能是什么,,而是要告诉学生Power Point可以用来做什么,通过什么样的色彩、版式、动画效果、字体字号等元素的运用才能做出好的演示文稿作品,而软件使用上的问题只是一带而过,更多的让学生通过项目的设计制作,自己摸索软件的使用。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真正学以致用,也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字媒体专业设置在理工科院校、艺术类院校或传媒类院校等不同院校时往往还会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会有不同的偏重。本文的讨论将结合山东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特点予以展开。
1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面向新时期的人才需求,明确数字媒体专业的定位,借鉴学习国内外知名院校相似、相近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并加以整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科学、系统地制定教学计划出发,组织本专业课程内容,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必须体现知识结构的综合性,使得学生通过该专业的学习,可以充分理解数字媒体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特定应用领域的软硬件环境与工具;并适应快速发展的数字媒体技术。
2课程体系设计方法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首先做到“强化基础,突出特色”,实施2+2模式。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设置的课程重在打实基础,包括数字媒体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的技术技能与艺术修养;在三四年级所开设的课程强化个人的专业方向特色,避免不恰当地期望学生面面俱到,否则学生在将来就业时可能无所适从。应当在课程安排上尽可能给予学生足够的选择,能够使学生在具备计算机技术与艺术两方面的基础的同时,塑造自身的专长。
实现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是应对上述需求的有效手段。山东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采取课程群的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组织优化。相关相近课程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可以组成课程群,建立大梯队,按课程群进行课程建设,就本课程群课程的设置、知识点、学分安排、相互之间的内容衔接等问题开展研究探讨,并形成课程设置的调研报告,进而加强课程间的衔接与协调,获得整体优化。
课程群的设置以群内课程内容相关性较强、群间课程内容相对独立为原则,同时考虑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设置的要求进行划分。原则上每个课程群内的课程数目在5~10门。课程群设置相对固定。如果某课程群课程数目过多或过少,或根据设置新的专业课程模块的要求,可以进行必要的课程群课程调整。
3课程体系设计案例
按照初步的规划,主要课程群可以包括:公共(数学)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人文艺术基础、数字媒体专业基础、游戏开发、动漫技术以及数字内容管理等。
主干课程可以包括: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开发技术、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素描基础、彩画基础、速写基础、色彩构成、平面/立体设计、脚本策划、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高级渲染理论与技术、动画造型、动画渲染、角色与场景动画、计算机游戏引擎技术、PC/视频游戏编程、游戏项目管理、Web搜索技术、Web设计技术、内容管理与版权保护等。
课程群与具体课程的对应关系请参考图1。课程群的设置规划还需要结合各自院校的特点以及本专业的规范化建设经过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
另外,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一定要强调知识点的优化与授课方式相结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并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突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自身特点,包括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及艺术类课程在内。例如,操作系统课程在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理论之外,还要讲操作系统与数字媒体技术的关系、当前主流操作系统的进步如何适应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等等结合数字媒体技术特点的内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中许多课程涉及很多的数学理论,如计算机图形学与图像处理,但在知识点的选择与课程讲授中,这一类的课程也要深入浅出,不强调过多的理论问题,而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应用来讲。在此基础上,针对部分学生将来可能进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阶段进行深造的要求,再增设部分高级研讨课程,进一步深入讲述背后的理论知识。
我们还规划将部分知名公司或培训结构的认证课程适当纳入课程体系,学生通过相应的认证课程后,给予一定的学分,同时限制每名学生的总的认证学分。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介绍详见本刊同期另文)。相应地,在课程设置方面,计划增设部分跨课程、跨年度的综合实验课程,允许学生按年级、兴趣与特长分别参与相应的项目中不同模块的研发工作。
针对数字媒体专业的特点,还需要不断丰富课程学习评价手段,将作业、课程设计、文献综述报告、考试等各种评价手段综合考虑,加强课程设计与文献综述报告等形式的开放式考核手段的运用,加大分数比重,允许学生有选择余地,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既不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避免完全以练代学的职业化教学模式。
在教材的选用上,由于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很多课程一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有时也难免以教材定知识点与授课内容,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强调尽可能选用最新教材,并向国内外知名高校看齐,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选取相同教材或相近教材;另一方面,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不拘泥于教材,给学生传授完整、最新的知识,并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建设工作,建立共享的课程资料库。
关键字:数字媒体设计;教学;应用与实现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265-02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广泛地被应用,多媒体设计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是越来越不可替代,同时也为我国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数字媒体设计的含义
1.分类。所有能够被计算机进行处理和通过网络传输的一些数字化的信息,均被定义为数字化信息。数字媒体设计,这个课程的内容将传播、设计、艺术、信息技术等一些学科集为一体,因此,由于学科的不同,学者就会被划分成不同的学科分类里。目前为止,就只有两类。一类是艺术设计范畴,采用一些不同的媒体手段对艺术形式进行表现。在过去,造型、绘画、摄影等一系列的传统工具载体被作为设计手段进行使用,而现在是在其中加入了计算机的应用。以不改变理论体系和表达艺术理念的总体框架为目的,将新的载体和新的工具换成数字媒体。另外一类就是从传统的信息技术里分离出来的,将表达手段作为传授和学习的对象,而不是经过数字媒体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因此,这一学派认为,一些从传统的艺术教育出来的学生,很难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缺乏与现代数字媒体挂钩的理论技术。相反,虽然第二类的学生具备数字媒体的操作与理论知识,但是对数字媒体要表达的内容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与艺术类的相比,缺少对新媒体的理解和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因此,就要求信息类的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要对数字媒体的内容进行理解与实际操作,将数字媒体所表现的内容植入信息技术当中。以理解信息技术总的结构为基础,去拓展并且应用到有关的数字媒体当中去,还要认为数字媒体设计是对该方向的研究与应用有帮助的。相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习来说,这种方法是确实有效的。
2.数字媒体设计的内涵。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电视、移动通信、3G等新型科技成为信息行业的最有价值应用领域。数字媒体技术所涵盖的数字媒体的存储、管理、检索、编码等以及交互和播放等各种环节的一系列技术方面的问题,都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存储空间,然后利用安全的管理策略,将数字媒体传送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信息的及时,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且能与很多系统应用的接口,例如检索结果匹配、存储设备调度、内容索引管理等一系列的重要功能。
二、数字媒体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
所谓数字媒体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将课程所关注的一些知识领域与数字媒体技术进行合体,之后能够为用户带来独特的体验,并且能够借此了解这个体验的数字媒体设计流程。除此之外,它还是一种关注给用户所带来的体验的技术手段。数字媒体设计这门课程具有综合性,因此,帮助用户去实现自身的体验技术不一定要作为数字媒体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而此篇文章是侧重于把学习和掌握用户体验的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
作为学习数字媒体设计的学生,应当具备创造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信息检索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基本素养。虽然帮助用户完成体验数字媒体的设计是这门课程的核心,但因为设计自身对经验性的过程和批判、技术选择的要求,就必须要求在实现设计的工具选择上留有相对的自由度,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双慧眼,能够对工具进行辨别,选出更能帮助自己完成设计的工具。此外,还要说明一点,学生不能将单纯的学习一种技术作为核心任务,而是要以进一步了解为何这项技术会适合实现体验者所需要表达的作为目的。通过将学生分成无数个小组,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协同创作。依照老师出的命题,结合用户自身的需求,从对用户的调查一直到制作,都要选择现有的一些技术设备、理念以及表现手法等,进行数字媒体设计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小组之间的相互协同,对于创作流程也有更深的体验,因此,可以收到一个学以致用的效果。对于课程主题的选择要慎重,尽量选择一些学生能够普遍理解的主题,并将这个主题作为设计对象,整个课程要围绕这个设计对象展开,并且要一步一步解释课程对象的设计流程。这样一来,设计对象的选择范围就比较广,可以是较为单一的图片、媒体文字,也可以是广告、小说等。学生在设计时,要以设计者的身份对设计对象在数字媒体中的价值进行重新考虑,还要考虑传播的科技手段。老师在学生考虑的过程中,要对学生选择设计工具进行相应的引导与启发,使学生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引导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老师对工具应用的介绍,了解数字媒体技术是怎样被运用到生产和设计中的。2010年6月份,上海建桥学院以小说――《海鸥乔纳森》为设计对象,采用上述模式,要求每小组依据自己所找的用户群,制定符合自己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方案的制作工具。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毫无保留地展示自己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采用课堂演讲模式,让每个小组阐述在其创作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流程以及思路,透过老师与学生的一些互动,了解每个小组的设计进程。只有这样的一种课程体验,才能让学生在设计流程方面有积累丰富经验的机会。数字媒体设计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的落实,就是模拟项目、模拟课题、模拟场景,然后进行设计手段多层次的采取,对设计成功进行演练,通过实例模拟,达到教学目标。
三、数字媒体设计的应用与实现
课堂教学的确立是从夸美纽斯开始,至今已有三百多年。随着数字媒体设计的快速发展,就我国而言,现在仍然是使用黑板与粉笔相结合的传统方法,这与当今的优化教学是不相符的。放眼全世界,就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发达国家,日本、德国、美国等都已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经实践证明,比起传统模式要有效得多。所以,我国要顺应潮流,结合实际,克服当前教学的落后状况,逐渐让数字媒体设计教学替代黑板加粉笔教学,实现现代化教学。数字媒体设计教学的应用与实现就是将幻灯片、投影仪、计算机等科技设备运用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以及能力的培养。数字媒体设计教学的好处有以下四个方面:对物力、人力等方面的管理相对来说比较经济;老师可以将自己更多的经历放在研究教材和对录音、录像质量的提高上,彻底从课堂教学中走出来;可以对教师进行筛选,在规定的范围内,选出授课最佳的老师,对其的教课过程进行录像,这样一来,可以提高教学水平,方便老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挖掘学生的潜力,可以将因材施教与探索教学相结合。有些人会认为:一旦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每个老师都各自设计自己的计划,单独教学久而久之,课堂教学就会不复存在。其实不然,数字媒体设计教学将受教育的对象进行扩大,课堂的优越性得以提高,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教学内容所涵盖的范围更广。因此,数字媒体设计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演变,它能够将课堂教学继续延续,并加以补充,使其更好的发展。
数字媒体设计教学的运用,对于设计的要求颇高,因此,数字媒体设计教学可以充分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一个学富五车的教师,如果缺乏创造意识,那么他教出来的学生肯定也会和他一样,知识拥有多,但却不可能有任何发明与创新。因此,应当要加强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数字媒体设计教学中就有很多创新的机会。在一般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所创设的各种情境引导学生,激发他们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一些作品的创造,例如,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设计教学,对学生进行有关音乐方面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帮助学生深入地体验音乐意境,提高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创造性思维。兴趣是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动力,运用数字媒体设计,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属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动、活泼一类的,相比静态的东西而言,更愿意接受动态的。采用数字媒体设计教学,设计一些趣味性强、新颖的动画教学,化静为动,更容易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当然,老师在情境教学的内容选择上,要根据课本确定范围,这些画面可以是直接也可以是间接,在播放完毕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并且,也能帮助老师对学生进行了解。除此之外,数字媒体设计教学的自由性以及交互性,可以让教师自由地控制课程进度,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况,将抽象变化为具体,进行具有娱乐性质的分层测验,帮助每名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巩固知识,达到教学的预设目标。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进步,数字媒体设计教学日益广泛,也被人们所认同。此教学模式将传统模式取代,更有助于对学生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开发,对于老师而言,更是能够改进授课方式、吸取优秀授课模式的一种最佳途径,促进教师的授课水平的提高,为老师授课模式带来革新,为学生学习知识开辟新的途径,因此,我们应大力发展数字媒体设计教学。
参考文献:
[1]曾栋,张公明.从数字艺术内涵谈工业设计专业数字媒体教育[J].艺术探索,2008,(1):156-158.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首先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外的部分艺术院校和工科院校开始设立,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已成燎原之势。“新媒体”产生的“新思维”和“新艺术”已经成为艺术教育领域新的革命。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媒体传播方式的变革。产生了包括数字印刷、数字影像、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在内的多种数字传播媒介形式。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80%以上均设立了艺术类专业,而设置动画类专业的已经超过230所。可以说,与创意产业相关的媒体术类专业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为普及的专业之一。虽然办学规模扩大,但就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研究、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向等重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当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全国各大高校争相建立和发展数字媒体专业,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数字媒体艺术这一新兴专业发展迅速成为各高校艺术领域最热门的崭新发展方向,在国内高校中有“星火燎原”的态势。但在规模扩大的背后,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不可否认地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存在着以下不成熟现象:
2.1教学体系不完整
面对新的数字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存在不足之处。一些院校在吸取国外办学经验的同时,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目前尚没有深厚的理论积奠,国内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突出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集文理、艺术、技术综合型的学科,需要有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理论背景来进行艺术创作。而高校过分注重软件的学习,许多院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实际上贯穿了大量的软件操作课程,过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忽视了在艺术层面上的艺术创作。数字媒体艺术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几乎成了单纯的软件实践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是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但是在注重实践之外,指导实践的理论研究的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数字媒体艺术”这一概念刚刚从西方引人我国,相关学术理论的积累刚刚起步,导致我国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新媒体艺术实践活动中都存在相当大的盲目性。而且由于缺乏数字媒体艺术史、数字媒体艺术导论和新媒体研究等重要课程,使得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和软件实践课程缺乏必要的联系,因此就难以从更加深入的层次把握数字媒体的艺术语言和设计风格,没有深入从事数字艺术和设计本质的研究和学习。而教学者也是在本身对“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缺乏完整和清晰的认识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些都成为制约国内数字媒体设计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2专业师资缺乏严重
随着我国各大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开设,专业教师显得尤为缺乏。目前改专业的很多教师,一般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型到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在理念和技术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我国许多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的条件还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缺乏一定数量与质量的专业设计教师和专业设备,使得更多的教师被一人多用,甚至超出了自己擅长研究的艺术领域。这是目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2.3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有待完善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艺术性与技术叉很强的学科,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要打破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此外,还要有相应的新设备来作为强有力的保障。新思维、新创意以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软件的层出不穷,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直接引起了一场数字艺术教育领域的革命。而高校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及技术设备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很好的解答而很难贯彻到教学中。
3.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培养的新思维
3.1注重学科整合,完善学科体系,加强学科交流。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社会对数字媒体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应该走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交叉与整合之路。综合性的专业课程,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以及组织、交际和实际工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新媒体艺术教育,更应该突出它的整体观念和综合思维。依据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论,打破同一所学校中不同院系的界限,甚至学校间的界限,各院、各系都是可以相互协作、相互推动使学生成为综合型设计艺术人才。
3.2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数字媒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取决于课程结构与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作为新媒体艺术教育工作者来说,拓宽视野,更新认识、更新知识是关键。尤其是数字媒体艺术这样一门综合的新兴艺术学科,更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及时敏锐的意识到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动态,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捕捉到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新媒体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强而且发展迅速的艺术形式,因此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高校还应当健全现有教师的再培训机制,能给大批青年老师以更多的深造和学习的机会。
3.3数字媒体艺术教育需要强化实践环节
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实践性。高校应加强对社会实践的重视力度,以创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契机,强化“产、学、研”相结合。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2006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国家要重点发展9类文化产业,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说绝大多数都与文化产业有关。通过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项目,可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字技术和艺术构思,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活动。通过实际项目的研发和制作提高高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接轨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设计、制作能力,将会对整个产业体系良性循环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在我国现实的艺术设计教育中,缺乏足够的设计实践是影响我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其中有办学条件的限制,也有观念的问题。所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应该积极寻找和创造条件,将专业教学同设计实践结合起来,这才是解决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的桥梁作用,进一步把高校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动员起来,与企业和地方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探索实现社会实践基地与生产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实践基地一体化的道路。
今天的数字艺术进入了多样化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数字媒体艺术这样一门复合型新兴学科,我们所面临的绝不仅仅是扩大规模的问题,而是在这场信息革命来临之际,如何培养出能够横跨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复合型 艺术设计人才,这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中国当前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提出的重大课题。高校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以理性的目光来审视,不断探索出适合本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完成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最终使数字媒体艺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廖哗.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2]夏少琼. 独立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消费导刊, 2008,(23) .[3] 黄卓.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育转型初探――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艺术教育[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4] 任斌. 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设计[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有效策略
在当前高校教学不断发展的大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新兴专业开始出现,并且得到较快发展。在现代高校教育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是新兴的一门专业,是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主要专业,对当前社会数字媒体行业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加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从而专业课堂教学得到更好效果,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进行更好的培养。
1 当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内容缺乏合理性
对于当前高校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而言,其教学内容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并且实际教学内容相对而言比较肤浅,缺乏较强实用性。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学习知识大多都是理论原理,对于专业技能及影视课程很难准确进行把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及教师均未能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重视,另外由于当前学校内的相关教学设备比较老旧,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都是选择闭门造车教学模式,导致实际教学严重缺乏实用性,最终所造成结果就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主动性比较差,最终对教学创作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而言,其中关键环节就是整体教学评价,目前在实际教学中这一内容仍不够完善。具体而言,其表现就是,在整体教学过程中为能够及时评判学生成绩,也未能够考查学生创新能力,仅仅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判,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严重影响。
1.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不合理
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而言,其与其他传统专业课程相比较存在很大差异。首先,对于数字媒体相关设备而言,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学生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成绩评定及影视内容的科学设计等相关课程均对专业机械设备具有严格要求,包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相关软件内容与硬件内容,比如摄影摄像机,演播室室内外制作仪器等,因此高校影视制作时刻注意市场更新。相关教学设备及机械的更新虽然需要较高成本,然而若未能够对这一方面投入加强重视,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对平常卷面考试比较重视,对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往往忽略,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了解相关一些机器型号。在当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不合理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因素。[1,2]
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有效策略分析
2.1 依据市场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
在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对界面设计、网页设计以及三维动画与游戏制作方面人才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高校应当深入进行企业调研,对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就业方向进行充分了解,尤其应当了解企业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还应当了解不同岗位所提出的不同要求,这样一来才能够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制定出培养目标,从而可将学生应当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及软件技术确定,之后在实际教学及实践过程中对这些内容进行有效应用。所以,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对专业课程结构及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将企业以及市场实际需求作为导向,使艺术设计及其他学科之间能够形成融合及交叉,并且使其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向不断进行扩展,对专业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使所培养的人才具备牢固理论基础,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并且具备熟练软件操作技能,能够将具体设计项目完成,并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2.2 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运用。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工作室教学模式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视,可使学生对今后职业环境提前了解。对于工作室教学模式而言,其主要就是对公司化教学模式进行模拟,使学生直接进行实际项目操作。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使学生对行业规范流程及管理制度逐渐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进行分组合作,依据制定项目要求对方案进行设计,通过学生共同协作将整个项目完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将具体理论知识充分转变承诺成为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够对自己不断提高认识,并且及时对自身进行调整,使相关职业能力得到较好锻炼,为今后实际工作奠定理想基础。在模拟化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可对自身专业知识不断进行完善,并且能够不断进行创造,得到相关行业经验,使自身适应能力能够得以有效提升,另外,教师应当对学生积极鼓励,使其敢于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
2.3 加强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
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而言,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尤其在当前社会数字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上对专业人才质量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仅仅实施日常课程训练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应当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适应专业岗位。为能够加强实践训练教学,学校可聘请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相关专业人才进入学校内进行教学,也可使学生融入企业中,从而对其进行现场授课及分析,使学生在整个项目设计均有所参与,在实践过程中对专业知识进行体会,从而使其实践能力提高。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选择创新型专业人才教学模式,使课程设计及企业项目设计两者之间能够实现有机结合。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高水平师资力量属于重要保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必须要对师资理想加强建设。在保证教师具备较高教学水平基础上,才能够保证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所以,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良好平台,从而使其能够接收继续教育及学习,同时还能够为教师创建良好工作环境,同时应当对教师进行积极技能培训,从而使教师教学水平及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另外,学校也可聘请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相关专家进入校园内担任客座教授,并且为日常教学工作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从而使整体教学效果得以提高,促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一步发展。[2,3]
3 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保证,应当对当前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作为专业教师,应当清楚认识当前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且应当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从而促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茹,蔡坤.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
[2] 金文h.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探索[J].艺术品鉴,2016(2).
关键词:游戏引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网络多媒体技术中游戏产业更是迅速的崛起,它作为老少皆宜的一种娱乐项目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注,而基于游戏引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建设也就成为各大院校的一门必修专业,其课程建设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们的就业。本文从游戏引擎的角度出发,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建设方案等各个模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基于游戏引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开发一款具有娱乐性、知识性和刺激性的游戏项目来满足大家工作之余的生活成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的方向,而游戏的创意、画面、故事以及3D效果的呈现,则需要后台技术的支持,而这个强大的后台支持技术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游戏开发核心技术即游戏引擎。因此,在具体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专业老师需要加强游戏引擎技术中3D效果、人机交互以及模型处理等等方面的技术内容,让学生们通过掌握游戏引擎的结构形式来达到对游戏引擎设计模式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体系的构成分析
要想使游戏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够符合大众的口味,在对于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必须要保证其全面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据结构、C语言等等专业理论,而且还要学习计算机图形学,诸如程序设计等等。为了增加游戏画面的3D效果,还有必要开设3DMAX,让学生们去学习场景的设计。如果把游戏引擎作为软件的技术部分的话,学习OpenGL渲染管线将会更有助于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吸引,更能为其后序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还能使学生们对程序设计的思想认识变得更加成熟。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因为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大形势下,游戏引擎技术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更是越来越多,更因为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及课程的安排毕竟十分的有限,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组合和选择,才能让大家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并且在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一些仿真技术,用虚拟现实的情景来进行案例教学。(一)对游戏引擎的选择。要想让学生学习到真正的编程技能,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引擎选择重要性的体现。因为不论什么样的游戏都需要若干能够起到控制作用的代码。当今的游戏引擎已经在不断的发展中变得更加精炼,它是由多个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可以说不论是从建模动画直到光影技术、粒子物效,还是从碰撞检测到网络特性,都由十分专业的编辑工具或者插件来完成。另外,引擎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游戏世界环境的营造。因此,只有选择适合的游戏引擎才能为数字媒体技术行业做好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进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架构理解为基础、算法讲解为辅助,并且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融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游戏引擎数字媒体技术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每一款游戏都会有自己的主体思想,而引擎也是一样,每一款引擎也必然有自己的设计思想和意图,只有让学生们明白了教学内容的架构,才能使课程的讲解变得更具有易懂性。在进行具体模块的讲解时,老师一定要引入例程,可以以例程为引子来绘制场景关系图,达到对各个对象关系及各类之间关系等等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字媒体的新技能。其次,只有不断的提高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游戏引擎学习及运用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计算机图形学的算法,比如说:环境纹理映射、四元数理论等等,这些算法非常的复杂,可以用来开发更为高级的程序。老师在具体的算法讲解中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源代码的剖析,实现与封装接口的设计,为实现底层图形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的环节也就是最近来可好的实践环节,因为游戏引擎本身就属于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学生也只有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也才能将游戏引擎技术与基础知识相结合,并达到进一步的升华。而具体的实践环节不但包括最基础的实践,要针对游戏引擎的各个模块去进行设计和理解,让学生能够通过核心代码去实现各种具体的渲染效果。而且还必须要进行实训项目的实践,只有进行了真正的实训,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老师必须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他们从项目的调研及开发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能够运用他们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也只有通过这样一个自主开发、自主探究的过程总结与分析之后,更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加深对游戏引擎设计的认识,达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质的飞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游戏引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是一门内容广泛、实践性强的课程,要想让学生们学到真正的专业技能,就必须要在加强专业教学的同时,将实践性环节渗透其中,并能跟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综合性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嘉,文武,李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J].计算机教育,2016,(12):103-105.
[2]蔡彪,吴静,柳丽召.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6,(07):78-81.
[3]刘罡,林姗,陈颉,肖亮.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14):9-12.
[4]魏宁.面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游戏引擎技术”课程建设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3):105-106.
关键词:能力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 主线课程 过程性评价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建立在计算机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型专业,它涉及许多相关的专业内容,包括数字影视、特效、多媒体网页设计、电脑游戏与电脑动画、卡通漫画、数字插图、数字艺术设计等等。本文从培养学生的三项基本能力、课程设置、考核体系的改革和教学效果分析,以及在现有教学框架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等方面入手,对本专业的主线课程建设实践作了深入探讨。
一、根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三项基本能力
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急需人才的特点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及综合能力,重要的是具备创造性。本科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打好专业基础。然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都陷入了软件学习的误区,认为学习某个软件变得非常重要,而忽视了其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所以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最基本的能力应该成为本专业学习的核心。
相对于传统绘画和传统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有其特殊之处,一方面在虚拟环境中建造了一个与我们生活环境相当的三维虚拟环境,而在这个空间中制作动画需要制作者具备在空间中构造视觉艺术的能力,也就是三维抽象思维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制作者才能很好把握三维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另一方面,在三维虚拟的环境中自由度比现实生活中大很多,可以不必考虑现实生活中构造视觉艺术的限制,这就给了制作者和设计者更大的创造空间,同样,对于设计者的三维构造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多专业合作才能够完成的专业。因此,对于各个不同分工的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相当重要。
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有了想法、创意还只是第一步,只有当你学会了设计与制作能力,才能实现创意和设计的思想。因此,围绕上述三种能力为目标教育培养学生,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方向。
二、当前课程体系框架下课程设置的改革探索
根据培养学生具备三大能力的目标,在当前课程设置的框架下(因为考虑到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不便对课程体系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革),着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课程改革,鉴于三大能力的培养最终还是以学生实践制作三维的作品为实现目标和考量标准,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三维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中心建立主线课程。
根据三维课程主线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将三大能力的培养按照开设课程的时间分阶段设置课程。
第一阶段:在本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把专业基础课视觉构成原理、动画原理作为三维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动画基本规律的掌握为中心培养的第一阶段,并在这两门课中同时加入课内演讲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阶段: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必修课三维设计与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让学生在掌握三维设计制作能力的同时以一个学期为周期,自行组队完成三维动画短片的策划与制作。在这个周期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三维软件和其他相关软件工具,还要负责策划并完成他们独立制作三维动画短片的任务。
确定视觉构成原理、动画原理、三维设计与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影视艺术为三维设计与制作主线课程。其中,视觉构成原理、动画原理为专业基础课程,三维设计与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为专业必修课,影视艺术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帮助学生从影视创作角度训练学生包括掌握写作剧本、剪辑动画等方面的能力。
三、现有教学框架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
由于受到学校整体授课方式安排的限制,只能在现有教学框架下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改革尝试。在主线课程确定的基础上,围绕三项基本能力对主线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力争达到主线课程之间内容衔接、相互配合、循序渐进,按阶段加强对学生的三项基本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教学内容修订
根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三维设计与制作能力的需求,对相关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修订。其内容大致如下:
1.视觉构成原理课程。在传统艺术设计专业构成原理课程基础上,加入动态元素构成等;在新技术条件的要求下,对动态元素进行重构的基础训练;加强训练学生的三维抽象思维以及动态元素的把握能力,为今后的三维制作、动态视频制作打下良好基础。
2.动画原理课程。在传统动画专业课程基础上,根据本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绘画基础的特点,在动画基本原理理论讲授的同时,让学生提早进入三维动画制作的训练,尽早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三维技术条件下进行动画原理的实现以及训练。
3.三维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本主线课程的核心,全面从三维制作的各项流程对学生进行讲授及训练。课程内采用行业比较通用的软件进行具体实现,但并不对学生使用的软件作硬性规定。
4.数字合成与特效课程。对之前开设课程中制作的各项作品进行整合,并以三维特效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作品进行后期处理,从而达到最好的表现效果。
5.影视艺术课程。此门专业选修课能够从影视创作的角度训练学生掌握专业制作的能力,尤其是写作剧本、剪辑动画等方面的能力。本课程着重进行三维动画短片的基础创作,以鉴赏和作品制作分析为主要教学内容。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尝试
根据课程内容,改变相关的教学组织形式,把课堂变为师生讨论为主的场所,而不仅仅是教师单方向地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地方。进一步实践情景认知教学理论,在培养三个主要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动画原理课程。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兴趣加入演讲环节,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以及自己制作的动画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兴趣。
2.三维设计与制作课程。在课程中开展设计制作实践,以团队方式制作三维动画短片,并采取课堂讨论以及分别辅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组织三维动画短片项目的策划和制作。充分锻炼学生的项目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三维制作能力。
3.鼓励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及大学生科技能力训练计划。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进一步提高的平台。同时鼓励在课堂讨论时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指导接受能力较弱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考核体系的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三维设计主线专业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从多个方面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如以三大主要能力训练的过程性评价。因为三维设计制作主线课程主要是以动手能力来体现掌握的程度,如果还采用以往的结果评价方式,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上,忽略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问题的态度等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很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
对于构成原理这样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把学生带入视觉造型艺术的构成思维中,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维构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三维抽象思维的方式,让他们接受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原理。
以动画原理这门基础课程为例,引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最为重要。故在学习动画、动态元素构成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演讲以及分享。在这个阶段,过程性评价主要是给学生在方向上的指导。而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在过程中指导学生,教师以课堂讲评的方式让更多学生互相观摩各自的作品,每人作品的优缺点都成了大家加深对专业课程知识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借鉴。
三维和数字合成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主要围绕学生自主策划的三维动画短片展开,三维动画短片从策划、写剧本、画分镜到实际制作再到后期合成渲染部分,有很多流程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完成。按照每个流程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检查,不断推进学生的制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重要的流程阶段,让学生上台进行演讲分享不仅促进了学生团队之间的学习沟通,同样对他们的制作是一个促进,形成良性的竞争。而且在分享的过程中,一些技术的应用也对学生是一种启发。
在学期结束时采取答辩式考核,让团队小组成员上台,介绍并展示作品,教师随后进行提问和总结,这种方式与各大比赛的决赛形式接轨,大大促进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执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五、结语
当前,由于本科评估等硬指标的限制,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仍然相对较晚,很多低年级学生还处在跃跃欲试却迟迟未能接触专业课的状态,主线课程的建立对学生迫切需要的能力锻炼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提高他们能力的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能够以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创新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先进优势。
参考文献
[1] 饶简元.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定位的探讨[J].艺术评论,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