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的管理学范文

大学的管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的管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的管理学

第1篇:大学的管理学范文

大学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适应社会多样性要求的人才的活动。按现代社会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至少应具备对抗现代社会压力素质;拥有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知识与能力。要在有限的时间跨度内完成培养人才大业,必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尽可能的指导和帮助是大学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管理学属于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利用了经济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行为科学等研究成果,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普遍指导作用。从管理发展角度、社会对其需求角度可知,管理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核心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将现行管理学三个模块中的管理职能、管理创新理论知识同大学生心理周期各阶段特点相结合,与大学生现实情况进行适当衔接,就能恰到好处地满足处在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干预、指导、帮助,不仅让学生在每个期都有收获和提升,还能有效缩短迷茫期、问题期的期限和避免迷茫期、问题期给学生造成的心理负面影响。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性,重新将管理学分成四个教学模块,按64学时分配在不同学期进行教学。可独立行课,也可穿插在与此有关联的其他课程中的合适时段。每个阶段学习结束则进行考评,重点考评学生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收效。

(1)通过对基础模块管理知识的教学,达到缓解学生从高中到大学过渡中的紧张心理;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熟悉校园环境,顺利融入大学学习和生活;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理想和追求,从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步开始,做出有效的大学学习生活计划,确定人生目标;学会沟通、学会借助他人力量,提高适应能力,减少失望和心理落差,少一些徘徊和彷徨,以一个好的开端启动自己大学学习生活的序幕。

(2)应用模块(一)是采用两只脚走路,一是通过外在的纪律约束,二是刺激内在的动机,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运用决策中必须对环境、现实情况进行认识、分析的理性,借助冲突管理工具,形成正确判断能力和正视现实的能力,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从自我颓废、消沉中及时抽身,回归到正常学习生活轨迹。

(3)应用模块(二)是根据该阶段的反省特点,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将来会面对的角色转变与不同角色对应的技能等客观问题,并依据自我定位进行SWOT分析;从现代人角度思考责任、权益、利益关系;学会有意识用管理方法进行自我调整和变通。

(4)发展模块是为大学生现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服务。对学生就业压力释放给予指导,促成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竞争能力提升,为形成职业能力做一些必要准备。

二、基于大学生心理变化周期的管理学课程教改特色

(1)有效完成管理学教学目标。以学生心理变化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为主线,对宽泛性的管理内容按照有用才是合理的原则进行选择和整合,让学生从自己的问题和身边存在的问题入手,逐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管理思维。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是教学对象又是管理对象还是解决问题的对象更是学习主体,多种角色共存一体——要求学生能学以实用、身体力行将管理知识进行应用、实践,获取直接管理经验而增进感性认识;学生的这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边学边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也易于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提升兴趣,产生共鸣,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从被动、消极学习变为主动、积极学习,形成良性学习互动氛围;同时也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诸多难题。

(2)有助于逐步提升学生的能力。一门课程几乎贯穿一个学生整个大学学习周期,一方面四个教学模块中的内容能与学生成长、心智成熟程度相匹配,解决了常规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完管理学课程,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理论如读天书的困难,还能让学生不时体会一些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另一方面符合现代大学生因身处环境和其成长过程所决定的心理素质偏低的实情,有必要从课程教学角度、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角度施加适当的、正确干预,不仅可以全程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成长变化,还能为学生将来在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方面的发展提前奠定基础。

(3)符合课程改革发展一定从实际情况出发的要求。在课程目标上,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从学生需求出发,关注学生成长和对学生能力培养;在课程内容上,考虑了社会发展的变化因素及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管理素质要求;在课程结构上,拓宽部分管理学课程的内容,以灵活性来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在课程模式上,是“活模块”教育模式的具体应用。

(4)从四个方面体现大学课改。“教改”即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学改”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实创新、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考改”即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相结合的考核体系;“管改”即建立适应课改需要的管理体系等内容。假以时日定能形成管理学课程的特色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目的,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校本课程。

(5)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管理学课程知识的组织和教学的实施充分考虑了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了科学性、应用性、创新性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原则,能将课堂教学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相互联系的纽带,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促成良好师生关系,为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赢奠定基础。

三、基于大学生心理变化周期的管理学课程教改要求

(1)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知识;随时需与学生管理部门的领导与辅导员沟通和合作,对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学生的变化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结合不同阶段的学生特性,采用相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等,这些都增加了管理学课程教师的工作负荷。

(2)以模块内容组成的管理学课程,不再按照固有的管理职能的顺序,且内容上还有交叉,需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教学经验与技巧,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整合达到融会贯通。

(3)将一门管理学课程内容化整为几个模块分不同时段进行教学,是对传统教学安排的一种挑战,所以具体实施有一定的难度,需学校教务部门和其他教师大力支持。

四、结论

第2篇:大学的管理学范文

整个课程非常紧凑,课程涵盖全球化经营策略、领导与决策管理、企业创新与创业家精神、跨国企业文化冲突之管理、策略联盟与并购、企业创业投资管理。Keynote Speech,每一堂课都是以个案讨论之方式进行,每天晚上都有2~3篇个案必须研读。

我们这个班总共有71人,来自9个国家,二十几个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自韩国KAIST大学的MBA班学生就占了一半以上,日本也有将近20人,其余就是来自中国台湾、美国、新加坡、荷兰、印度尼西亚、印度、尼日利亚。来自尼日利亚的还是该国的王子及两位陪读的官员,据说回国之后就准备登基当国王了。

在西雅图东北角山坡上之华盛顿大学,设立于1861年,现有学生约40000人,教职员24000人。华盛顿大学管理学院以Executive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著名于世,除了为波音公司、微软公司、星巴克公司训练高级经理人外,也与亚洲许多MBA School合作,韩国三星、LG、Korea Telecom以及日本伊藤忠、住友公司等也长期送高级经理人到这里做深度训练,为期6~12个月。从这方面可以感受到韩日公司发展国际化之企图心与野心。

两周紧凑的课程,除了重温当学生幸福的感觉外,也学习到有关全球化经营策略、企业创新管理、企业并购、企业联盟及领导统驭之知识与实务,更与来自AAC、AfP、ABN、ASG高级主管建立工作默契与进一步互相认识,了解他们在全球各地推动业务遭遇之困难,也是另一项收获。也利用周末时间,参观波音飞机制造工厂,游览了Washington Lake美丽的湖水风光与印地安保护区。这真是一次难忘、有价值的学术、文化之旅。

标准的美式MBA教学法

每一堂课一开始,教授会先简短地讲授提纲内容,之后,就开始个案讨论。大部分个案都是由Harford BusinessReview编写的HP、IBM、3N、Intel等公司的真实个案,研究相当有趣。可能是语言上的问题,东方国家的学生参与较少,整个课堂几乎就是研华科技几位主管在撑场面。如果我们没有参加这次课程,课程进行可能会很尴尬。在谈到企业并购之规划与管理个案时,研华科技几个成功的并购个案,如PCS、ABN并购案,应教授要求,还提出与大家分享,也算为研华科技Trusted ePlatform品牌做了一次国际营销。

国际合资谈判

企业国际化的经营过程中,一定会有并购、合资或策略联盟之机会,要如何进行?这个课程教我们必须有一个逻辑之步骤,再根据这个步骤有效地评估、谈判、执行、定期检讨。在合资谈判十一定会谈及的主题,必须先有腹案,然后才上谈判桌,才不会全盘皆输。

第3篇:大学的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大学生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脚步的加快,国家不仅要求高校要不断提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质量,还要求高校在大学生管理中要实施人性化管理。高校想要切实加快改革的步伐,不断增强自身的教育实效性,大学生管理工作是核心问题之一。当下,高校必须树立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科学的生活方式得以快速发展。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基本内涵

人性化管理是指高校在管理大学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遵从学生的个人意愿,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及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想要学的东西,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来说,大学生教育管理人性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情感要素

情感要素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重视学生的情感、情绪。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教育环境,构建和谐的非正式师生沟通途径,让大学生在被管理的过程中时刻保持着愉悦的心情。第二,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当下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规模及培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2],所以大学生在面临各种竞争时肯定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在各种压力面前,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与解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学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环境。

(二)民主要素

人性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的核心内容是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个人责任感,让他们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所以高校在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在需要做出重要决策时,应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建议,培养每一位大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个人责任感,以此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及科学性。此外,大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要基于高校发展的基础之上,制定与此一致的计划及实施细节,逐渐将参与管理视为自觉管理的过程。

(三)文化要素

文化要素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内化过程,需要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认可。相应的,优良的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对于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可以科学地引导他们如何更好地待人接物,如何更好地发展健康的身心。

二、目前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管理水平较落后

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结合所有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整体性、层次性地开展,这就要求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有更加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与管理实战经验。虽然很多高校对于从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有很多切实的奖励机制,但是这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还是不高。而且,许多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与教学人员有重叠现象,即工作人员有兼职的形式存在,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与学生进行细致的沟通,导致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二)规章制度过于传统

高校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历史,所以高校中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都习惯研习传统的管理模式。当下,大部分高校中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都将大学生定为监管对象,导致其个人特性往往无法充分发挥;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处于主导地位,管理模式比较片面。而且,由于中国具有多年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大学生都有惯性思维,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其实,对大学生具有实效性的管理应该以服务为主,但较多高校都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如此情况之下,大学生很难发展成创造性思维强、具有较高主观能动性的优秀人才。

(三)管理重形式轻成效

在高校中倡导人性化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已有一段时日,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开展人性化管理的工作还仅仅停留于表面,并没有真切地领会人性化管理的实质。由于高校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日常工作比较繁琐,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又比较容易出现各种状况,再加上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现象,一个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要面对几百个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就变成了学生的后勤工作者,忙于处理各种琐碎的事务,没有足够的时间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谈不上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出分析与研究。

三、人性化管理在大学生管理中实施的对策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当下,社会经济、文化都发展较快,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已经被全球各地的教育学理论所广泛接受。高校管理工作中到底如何将对学生的管理转变为对学生的服务,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是当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人性化管理实施要求高校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精神。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服务性质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创造、实践能力。高校在组织与开展各项校园活动时,其宗旨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制定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办法,始终将学生的切实利益置于管理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中。当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管理工作者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引导,使学生的困难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对于自己的关心,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快地投入到正常的学习中去。

(二)人性化理念和大学生管理制度充分融合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快速发展成熟的阶段,高校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他们的行为举止进行一定的约束。但是,管理制度的建立必须与人性化理念充分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人情感、个人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本着越严厉越好的原则。由于大学生处于“准社会人”的特殊阶段,高校中的制度不仅要对学生的行为有所约束,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制度对于他们个人人格的尊重。高校平时还应该在学生群体中做好调研工作,不断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不断根据调研结果修改与完善制度,这样才能修订出真正科学、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三)将民主参与和法制融入管理中

高校管理工作的人性化实施需要将民主参与和法制管理融入其中。虽然大学生人性化管理的概念已经出现了较多时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没有将民主参与和法制融入其中,所以实施过程并不顺利,甚至没有任何成效。高校在实施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还要坚持“依法治校”“依德治校”。若偏重于“依德治校”,就会使管理过于民主化而没有纪律可言;若偏重于“依法治校”,就会使管理工作缺少人性化的理念。由于人的特性使然,人们都喜欢追求有利于个人利益的事务,但是这种追求也需要有个“度”,即通过“依法治校”可以量化这个“度”,可以在公平、公正的校园环境中开展人性化的管理工作[3]。

(四)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师团队

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涉及面比较广,需要高校按照自下而上原则分层次地开展工作。从高校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工作的开展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所以,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师队伍是开展人性化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高校领导不仅要有宽阔的胸怀,还要有为人师表的风度。高校领导不仅要坚持服务理念,还要培养教师的服务促进发展理念,让教师能够虚心为学生服务并愿意接受学生的意见及建议;第二,高校中的规章制度、组织建设等内容的确定需要高校各个层次人员的共同商榷,其中包括高校领导、教师、学生等,在综合参与人员所有意见之后再确定最终的方案;第三,高校要积极考虑教师的利益及发展,使教师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由于当下社会发展较快,高校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对教师的要求提高的同时,也要关注高校给教师带来的发展机遇;不仅要培养教师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还要为教师创造提升其实践能力的机会。基于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水平较落后、规章制度过于传统、管理重形式轻成效的现状,应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人性化理念和大学生管理制度充分融合,将民主参与和法制融入管理中,建立一支人性化的教师团队,提高大学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薇,王征兵,姜羽.农村籍女大学生教育个人直接成本实证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2).

[2]卢黎歌,王福益,周辉.遵循大学生思想成长规律推进高校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第4篇:大学的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人本管理;大学教育;管理创新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石大学教育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大学教育管理中必须加强人本管理的研讨,并努力提高管理的创新水平,为大学教育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本理念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无论是计划和任务的确定,还是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源于对学生的认识和把握,源于对学生发展中各种矛盾的深刻洞察。实际上,每一个个体都有其自身具体、独特、不可替代的需求。不同个体的需求在整个群体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大学生活中,学生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感受,对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对学习、恋爱、人际关系、就业等个人发展需要得以满足的程度,都是影响大学生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缺乏对这些因素的认识、了解和把握,高校学生管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只有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体情况,重视个体需求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把它们看作是运动的、变化的,高校学生管理才能有的放矢,提高管理效率,收到预期的效果。

人本理念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就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利益、需要、知识兴趣和爱好,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并能走入社会后持续发展。这意味着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必须要从那种把对人的投资视为“经济性投资”的观念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性投资”的观念。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模式在处理人与组织(即学生与高校)的关系时,并不否定和排斥组织(即学校)的目标,而是应把人(即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作为组织(学校)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对学生的发展和成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从教学到行政管理,从学生学习到后勤服务,都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转变管理观念,转变过去那种以学校为主体,以教育者为核心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变管理为服务,树立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高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信任学生,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在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中,管理目标的抽象化和格式化也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大弊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是以情服人来提高管理效率的,人性化管理风格的实质就在于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自由和创造才能,从而才使得被管理者愿意或者满意以满足的心态或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去,进而直接提高管理效率。人性的管理是情、理、法并重的管理,而绝对不是放任管理,也就是我们提倡的教育人性化。对高校学生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抓住了学生管理中最核心的因素,因为学生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需求、人的属性、人的心理、人的情绪、人的信念、人的素质、人的价值等一系列与人有关的问题均成为管理者悉心关注的重要问题,这才应该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学生管理就必须走人性化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生数量的增加,个性培养和创新教育日益被高校所重视等,这些因素都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必须抓住“学生”这一根本,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进行人本化管理,其实是对教师尤其是学生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和谐发展是时代的发展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特点等使得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

三、目前大学管理理念下存在的问题

大学管理,最根本的对象是“人”。所以,大学管理过程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理念。然而,目前的大学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单纯注重量化管理

传统的大学管理推崇的是量化管理,数字化管理和控制性管理,主要依据靠组织职权、规章制度对教师实行强有力地控制。具体表现为:借助章法制度与量化指标,强调对教师的监督和控制,强调“服从性”、“计划性”、“统一性”,强调定量评价,管理过于“理性化”,缺乏“人情味”,不适应大学教育有的人文情境。

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艰苦的脑力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工作的社会效果不能“立竿见影”,容易使教师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负重,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来缓解和梳理。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和工作特点呼唤学校的人性化管理。

2、现代大学中人本理念的缺失

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与“人治”相比,是很大的进步,这本应是依法治校的很好体现,但近年来,大学的各种制度层出不穷,存在的问题是:制度太多、太杂;制度缺少人情味,对人的需求的反映较少,制度体现反映出的是冷冰冰的面孔;重制定,轻落实,许多制度形同虚设;对制度的执行情况,也极少专项检查落实,流于形式③。这些情况说明了制度、组织设计、落实方面仍有许多缺陷,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本理念在大学管理中的缺失。

3、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并未实施以“以学生为本”的战略

新世纪教育管理理念要求以“以学生为本”,人性化教学管理,使学生个体差异最终实现个性化素质教育。但显然这种高要求的教育管理理念并未在高校实施。目前高校教育管理理念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个性化最终为“成绩一刀切”。高校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管理的时候,不是以学生的具体能力为标准,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依据,这种管理理念显然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对学生来说,不同的基础,不同的个性,需要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由于高校管理体制的限制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高校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情况下只能一视同仁的进行教学,无法对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

4、资源分散,共享困难

多校区办学的高校由于地域、学科、归属关系等原因,使

得校区之间无论是人力资源还是物力资源,难以有效共享。对于物力资源来说,即使某一校区的仪器设备闲置或使用不足,但由于地域、学科、归属关系等,其他校区利用这些尚有余力资源的机会却很少。对于人力资源而言,增加了管理层次,容易产生职务重叠、职权不清、冗员过多等,形成非专业教学人员在教职工总数中所占比例较高,引起资源浪费。

四、人本管理的大学教育管理创新

1、坚持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

实现创新管理的根本途径是管理理念的转变。为了实现“全面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教务管理人员首先要与师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将最新教务信息快速传达至教师,并且自动了解教学、科研以及生活中的情况等。在教学环节中,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准备。也就是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将通知工作做到位,全面做好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维持教学的良好秩序。教务管理部门应该全面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不断完善工作规范和流程,比如健全《课程教学工作流程》《专业教学指导》《教学活动指南》等。教师应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从政治素养、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科学知识、创新教学能力等更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务工作的管理发展水平。

2、从重命令向重激励转变

激励机制以人本理论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体现了管理活动的人性化。推动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所以建立激励机制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高校师资队伍的管理建立激励机制,构建一个开放、竞争、协作的管理体制,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国家教育事的健康发展。

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并重,但激励方式中最基本的手段是经济利益激励,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因此,高校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应当充分、科学地运用物质激励途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性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合格证书制度,加强教师聘任后的管理和考核,实行定期聘任,择优上岗;同时,要多渠道筹集师资培养培训经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加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设,用这些措施去激励师资队伍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从管理学的激励手段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目标激励、成就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保持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和员工工作的满足感。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在高校整体的师资队伍中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全过程规划中每位教师的成长阶段,制定出相应的引导性培训,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例如,青年教师需求在于生活质量的保证和事业发展的前景,学校可在福利政策上给予青年教师一定的优惠条件,尽力满足他们在生活的需求;对于青年教师事业发展的前景,高校管理者应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对外交流,进行学术研究,适当增加他们学业进修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动机。

3、从“重规制”向“重合作”转变

在教务管理体制改革中需要融合人本管理理念,改造之前的“重规制”的片面管理体制,转化为“合作式”的教务管理体制。我们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实行职、权、利相结合,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纵横协调,制度配套,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多劳多得。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要不断探索完善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相结合,形成优秀人才既能吸引进来、又能留得住的人才吸纳机制。不讲究学历、职称、资历和身份,形成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主要标准的人才任用机制。最重要的就是监督制约体制的完善。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形成一整套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可行性强操作的办公室管理方案。我们遵循人本理论,形成学校的纪委、审计等部门的专业监督与师生员工的个体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服务体系。从服务师生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合作作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发挥榜样的作用,为学校管理奠定基础

榜样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性格特征是每个人人格品质的外在表现。学校的领导班子如果具备高尚的人格品质,必然会形成强大的气场,来吸引学校教职工的模仿和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的管理工作。对于那些教师必须遵守的规范制度,领导更应该率先遵守,决不能享受特权或破坏制度,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教师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管理中,领导层要时刻坚持公正无私的工作理念,决不能将个人的情感带到工作中,不对某位教师存在特殊照顾或偏见,在制定新的行为规范之前,要先与全校领导和教师商议,尽量达到一致的意见后再推行,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和审核每位教师的工作,让全体教职工之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5、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师队伍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创办一所成功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知识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积极的为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让教师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调动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教职工之间和睦的相处,在相互竞争中前进,在相互监督中改善自己。作为学校的管理人员,应该发挥自己的领导作用,促进这种宽松教学环境的形成,时刻尊重教师的权利和需求,认真听取职工的建议和意见。采用民主集中的原则进行管理,对于学校比较重要的决策,都要通过全面的思考和讨论,在多数人支持的情况下开展,使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发挥。在决策实施阶段,每个人都能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另外,将教师视为学校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双重身份,在教师队伍中成立组织,该组织可随时对学校的办学提出建议,让教师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实现“自管”的模式。学校的教务和财务信息应该在内部透明化,让教师可以时刻了解和掌握学校的事务,特别是经费开支,让教师能够用自己心里的尺来度量。对于教学工作,要鼓励教师开展创新个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案,要善于倾听教师的看法,重视教师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意见。

6、结合教师个人的意见,合理安排岗位任职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的价值观也在变化。学校的管理层首先要学会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尽量理解教师的思想情感,教师也要理解管理层的辛苦,双方共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校领导班子要主动的关心教师职工团体,积极与他们展开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并针对每个教师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教学水平来进行科学的岗位配置,以促进教师们积极投身于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潜能,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改善学校的管理。对于教师的岗位设置问题,要尽可能地尊重教师的个人意见,让教师意愿内化为动力,转化为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7、尊重教师劳动成果,给予精神上的鼓励

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是需要灵活化发挥才能的教学过程[1]。因此,学校最科学的管理方法就是人本管理,对教师的人格给予充分的尊重,对他们的劳动成果给予充分的赞赏。领导与教师之间有效的情感沟通,不仅在校园内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充分满足了教师的心理诉求,使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产生正面积极评价,进而获得成就感。这些对教师劳动的充分尊重实质上要比物质的奖励意义更大,是教师个人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是精神上不可缺少的鼓励。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人本管理的剖析,能够对风大学教育管理的创新进行把握,进而能够提出一些好的管理的对策,如此方可在实践的管理中对人本管理进行掌控,提高大学教育管理的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平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0.3.

[2]黄斐.柔性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0.6.

[3]陈小军.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必要性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2.

[4]万金强,李红春.浅谈做好学生工作的“三要诀”[J].教育论坛.2012

[5]杨敏.论从团体辅导视角创新开展高校学生工作[J].出国与就业,2010.4.

[6]陈炳灿.基于人本理念的大学管理研究[J].兰州学刊,2010(3):25-26.

第5篇:大学的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5-0273-01

一、背景

强调自主精神的大学教育过程中,大学生需要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为了在有限时间里获得更多发展,使自己的时间效用最大化,时间管理的意识、倾向油然而生。

二、内涵界定以及分析方法

时间即从过去通过现在直到将来,连续发生的各种各样时间的过程所形成的轨道。所谓时间管理,即为了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对时间进行合理计划和控制,有效安排与运用的管理过程(Lee J W,1989)。时间管理可划分为时间管理计划阶段,实施阶段,绩效评价阶段这三个阶段。

本文针对大学生时间管理问题,针对西南交通大学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以期获得大学生时间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图运用管理学相关知识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大学生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划习惯不普及

时间管理的重要工具就是提前计划,这是时间有序高效利用的前提。然而,本次问卷调查结果中,尚未建立计划习惯的比例有68.42%,可见高校学生中,这种计划的习惯尚未普及,大多数学生不善计划。

(二)时间分配不合理

大学生一般将时间用于:学习、社团、兼职、休闲娱乐等几个主要方面。本次关于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结果显示, 61.05%学生选择呆在宿舍睡觉、打游戏。可以看出,在休闲娱乐方面的选择比重偏大。

(三)实施阶段低效率

时间管理实施阶段的时间利用效率直接决定了时间管理的最终成果。然而在这关键阶段中,大学生们往往很难达到其预期的效果。

(四)对时间的焦虑感较强

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上,大学生的态度偏向于积极地利用,即有时间的紧迫感。但本次调查显示,有90.5%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会在做一件事的同时担心着下一件事,有时间焦虑感,其中24.2%是经常性存在这一症状。

四、原因分析

(一)教育管理方式在衔接问题

由于大学生在入大学前长期处于被管理的环境中。他们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家长、老师计划安排好的,这导致了很多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差。大学与中小学两种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在衔接上缺乏合理的过渡准备期,使得大学生们在一个自主化的环境中,却不善于为自己的时间拟定一个计划,也不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化时间安排使生活更加平衡。

(二)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的业已形成的行为习惯、主观态度、对外界干扰的屏蔽能力等都直接决定了一个学生在时间管理实施阶段的效率。很多大学生屏蔽干扰能力欠佳,易受到外界干扰;自我理性不足,容易受情绪化影响;时间利用上的不良品质如拖拉的习惯等。

(三)高成就动机与低效率的矛盾影响

高校学生在大学这个较高的平台上,大多数都会产生较高得成就动机,对未来的期望值较高。然而由于时间管理的低效率导致了现实与期望的巨大落差。这就导致了学生普遍感到的焦虑与不安,以及较低的自我时间管理评价。

五、对策分析

(一)合理计划,目标激励

计划是管理的五项职能之首,它在任何管理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计划要以目标的设立而不是固定的时间点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的计划具有弹性,更符合实际要求。目标具有激励功能,能够不断激励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实现目标所需完成的任务。这种计划远比紧密严格的日程安排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教育管理方式应合理过渡

长时间由老师、家长代管的大学生个体,会被培养出一种自我管理的惰性。也妨碍了其完整个体成长成熟的要求。

(三)大学应加强时间管理方面的教育

大学应该要起到宣传积极得时间观念意识的作用,创造出良好的时间管理氛围,使得大学生同辈群体间的相互影响不至于形成消极无为的思想,保证学生之间的同化作用向积极方向发展。并且适当开设介绍科学时间管理方法的课程,使得学生更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第6篇:大学的管理学范文

近年来,大学治理越来越引起高等教育学术界和管理界的重视,任何一种大学治理理念与结构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本文拟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透过其要求大学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本质,寻找到治理类型的最佳形式和状态———“善治”,并提出“善治”理念的效率性、民主性、法制性特征。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 世纪80 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公司治理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企业竞争的加剧,公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经济学将股东作为公司的一切利益指向,企业全部的活动旨在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即企业只是股东实现利益的工具。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却主张:参加企业决策的权利是所有受企业影响的利益相关者都具有的,管理者负有的信托责任是服务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企业的目标应该是促进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1]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多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所以企业的所有者不能仅仅局限于股东,还包括所有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雇员、供应商和债权人等”[2]。企业的风险是由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是独立、平等的。集体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经济学家们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和认识不尽一致,他们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不同的形式。例如按照相关利益群体与企业是不是存在交易性合同关系,查克汉姆将利益相关者分为契约型利益相关者以及公众型利益相关者。根据与企业联系的紧密程度,克拉克逊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次要的利益相关者等。虽然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初是由企业治理问题发展而来的理论,但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与核心便是追求“利润”,企业中股东的利益是企业的核心利益,企业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仅是维持自己公司正常运转的手段,即达到“共赢”,且企业中股东的战略思维与决策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全局、导向性的作用。“在公司治理实践中,彻底改变公司的权利和责任基本框架不能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某种合理性作为理由。”[3]可见,企业并不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在企业内外追求相关利益者权利的平等、责任的绝对分担都是不现实的。

(二)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

与企业不同,抛开大学由职能的扩展所带来的所谓的“学术资本主义”,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大学(本文主要指公立大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没有股东。“在一个合理的社会里,权力是由权利派生出来的,是人的权利派生出来的社会组织(如政府)权力。权利是自生的,权力是外赋的,是人们的权利所赋予的或让渡的。”[4]大学里的人员以学生为本,大学里的活动以学术为本,因而大学里的行政性权利便是师生让渡出来,是由学术赋予的,行政性权力的有效性也需要从学术那里得到检验。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的特殊性便在于此,其存在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不是对立存在的,行政权力需要在以维护学术权力的纯学术意义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效用。“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学术价值,应当是相关行政权力自身的核心价值。”[5]可见,能对大学行使独立控制权并没有专属的哪一类人或者个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大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青岛大学的李福华教授根据利益相关者与大学的密切程度不同,将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第二个层次是重要利益相关者,包括校友和财政拨款者;第三个层次是间接利益相关者,如科研经费提供者、产学研合作者等;第四个层次是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社区和社会公众等[6]。既然涉及如此复杂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大学的决策绝不能顾此失彼,需要在诸多利益者之间寻求共同决策与相互制衡机制,实行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模式。

相关利益者共同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大学管理体制创新的一个方向,需要大学的各利益相关者根据他们参与大学治理的意愿、责任感和能力等,在大学治理结构中各得其所,各行其力,并创设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外部环境给予支持,实现共同“治理”。然而,对大学自身而言,大学的治理不善一方面归咎于政府的过度行政化,此外也应从自身老化及低效的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在大学寻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过程中,“善治”理念作为对治理概念的理性认识与理想追求而形成的一种治理结构的理想状态,是一种既有理性驾驭又注重效率的共同治理体系。虽然文中笔者多以“善治理念”著称,但“善治”并不单单指形而上的理想的抽象理念,亦是一种具体的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是治理的目的所在与理性诉求。

二大学的善治理念:突出治理结构的具体化与理想状态

(一)“治理”与“善治”的概念界定及其关系

治理作为一个管理概念的出现远早于20 世纪。作为管理学界的一个专业术语,“治理”是个舶来词Governance,原意主要指操纵、指导或控制,与Government(统治)的含义是交叉使用的,主要指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政治和管理活动。20 世纪90 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和政治家赋予了Governance 区别于Government 的新的含义。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罗西瑙把治理定义为:“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然未得到正式授权,但却能发挥有效作用。与统治不同,治理指的是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一种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因此也无需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7]。这种新的管理机制既包括政府机制,也包括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 年发表的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进行了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8]该报告也突出了治理的四个特征:不是控制而是协调、不是规则而是过程、既涉及公共部门又包括私人部门、不是正式制度而是持续互动。从以上可以看出,虽然学者对治理的概念莫衷一是,但都反映了治理概念中要求共治的思想,要求政府的“无边界”管理方式,强调管理主体的多样性,同时也符合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9]笔者在这里更倾向将“善治”的治理理念视为组织内部治理的概念,因为“善治”理念更贴近组织内部的实际要求以及组织集体利益最大化。

何谓“善治”?此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个世纪90 年代,世界银行将其作为治理的一类形式而产生。善治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10]。俞可平先生在对各家之说梳理的基础上也归纳了善治的六个基本要素构成:合法、透明、责任、法治、有效。“善治”理念的出现并非华而不实的时尚管理新词,而是面对现代管理的复杂、多变、不确定性的现实需要的产物。“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善治的价值理性在于追求管理效率,善治的工具理性立足于民主管理。”[11]可见,“善治”兼具民主与效率内涵,并将相关利益主体的不同方向的利益取向协调、消解与中和,使之朝向共同的目标,以互动合作的方式走到一起旨在追求效率的管理模式。大学又何以追求“善治”并将“善治”理念作为最理想的治理体系?无疑,“善治”它满足大学自身对己以及社会对大学治理体系构建的理性诉求和呼应。首先,大学作为一个典型的相关利益者的组织,它本身就不是一个“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组织,它是一个以学科和专业为支点发展起来的集劳动分工、信念坚守、权责统一的、庞大的、多权威共存的学术组织。在这个学术共同体的聚集之地,学术权威理应占据最高话语权,这是大学本质———研究高深学问之地所决定的。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学术、道德、理想、信念等),它体现与蔓延在大学各个组织与角落,伴随着大学具生而来,具有自我生长性。“善治”的艺术便是将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融合起来,创造一种相关利益者共享治理的系统。其次,大学日渐面临着管理的诸多挑战。“大学的学科学术属性决定了大学的职能多样、目标模糊、结构松散、人员独立及机构自主的组织特征,而大学这些组织特征又决定了大学之活动复杂、目标复杂、组织复杂、关系复杂和权力复杂的多重复杂性。”[12]大学本身的复杂性外加和外部相关利益者“打交道”,这使得大学需要注入“善治”理念,实行善治治理。最后,大学也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效率高的管理模式。“善治”以公共目标为依据展开管理,其大学内部“公共目标”是以专业知识论证为前提的并经过相关利益群体互相博弈后的被大家所接受与认同的结果,保证了学术、学生等非权力性权利参与讨论并与大学管理高层共同协商的权利,从而规避了决策制定与实施时来自不同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掣肘与摩擦。综上所述,善治是大学的治理目的之一,它保证了大学内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是真正的建立在“人性哲学”(凸显人的价值)之上的治理结构。

(二)大学善治理念的特点

“善治”是大学内部治理的一种明智选择,同时它又需作为一种理念深刻地烙印在大学相关利益者的意识里,内化为行为主体自觉的行动。“善治”理念具有以下特点。

1 效率性。“善治”作为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模式,是以“绩效”为切入点及绩效改善作为管理的目标。“对大学而言,善治的目的并不同于政府旨在削减公共开支而更在于提高办学治校育人的效率。”[1“3] 善治”理念中的“效率”不单单指数量上的提高,更是注重质量内涵式的发展。大学有它自身需要保护与守卫的东西,这是它的稳定性。它在精神上高贵,可却摆脱不了对外界物质资源的依赖。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给大学这样的组织提供资源的人有能力对这些组织行使很大的权力。而“善治”理念便是极大可能摆脱外在资源提供者的不合理的干预,最大化地实现大学自身内部在科学配置、管理等效率的提高,在有限的资源内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发挥大学在办学治校育人中的最大价值。

2 民主性。“治善”理念本身即强调利益相关者共享共治的,权利制衡与互动也是其治理结构和程序上的必然选择。大学治理的民主性存在的合理性可以说是由大学的遗传基因———以学术为向心力所决定的,民主意识与气息也一直是大学学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例如“教授治校所蕴含的旨趣是对大学民主管理的诉求,它要求给予普通教师群体参与学校重大事物的决策和管理权力与机会,但不企图独霸权力,也不追求对具体事物的直接管理”[14]。“高等学校除了学术文化的内部冲突外,还有学生文化、管理文化(以管理者为代表)和学术文化(以教师为代表)等三种文化的冲突。”[15]大学的“善治”理念强调相关利益者代表有机会参与决策,它是一个由共同目标支撑的活动,共同目标自身就是一个协商的结果而非仅仅是管理高层左右的决策,同时它通过不同利益主体的协商与沟通降低大学组织内部的复杂性。詹·库伊曼甚至认为:“如果复杂性不受约束,那么这个系统就将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16]大学“善治”理念的特点也要求相关利益者多考虑彼此需要和互相尊重,通过稳定的互动关系的建立,降低大学内部的诸多复杂性,提高效用、团结一致驶向统一目标。

3 法制性。在发达国家里,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大学治理,都有一个共同点:依法治理。“德国的大学甚至是奉行“法律主义”的,政府依法律治理大学,大学依法律自治,德国政治生活中传统的“法律主义也渗透到大学的行政组织之中。”总之,法大于权,法律在行政之上。事实上,在法治国家,大体上也如此,而不只是德国。”[17]在当下,我们不仅需要给经济“松绑”,也需要迫切给大学“松绑”,还大学独立自主的权利。不论是依靠何种力量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制衡与示威,最根本的就要落实到法。中国的立法机构应该对教育法治的实现起到切实的作用,形成立法机构对行政机构依法行事的有效制衡。“善治并不只是依靠理念支配和组织及其个体自觉自律行为过程,还是法规制度建构完善并对组织的运行及其成员的行为具有规制作用的效果,即善治是具有合法性及权威性的结构性规范,善治的组织需要法规制度提供制度环境和保障机制。”[18]大学是个系统庞杂的组织,其法治建构、制度安排需要穷尽相关利益者各方要素并将其统筹在一个系统框架内,这才是“大学善治”的目的,也是大学善治理念的意义所在。

三大学善治理念的实践意义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根据相关利益者理论,大学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它需要相关利益者共享共治,治理的最终目的与理性诉求是要达到“善治”。“善治”理念的特征符合大学的属性、特征与规律需要,大学需将效率、民主与法制纳入其中实现更好的治理,将自身带入更宽阔的发展轨道。可见大学的“善治”与大学的“统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管理模式,我们需秉持“善治”理念通过一系列的“善治”治理将大学带入大学的理想———至善。同时,我们也需要清楚的是,大学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治理结构的建立受大学存在形式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需要建立大学治理结构进而达到“善治”。大学治理是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前相应的改革还没有到位之前,在相应的制度与法律保障还没有成熟之前,每个大学、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不能盲目跟风,不切实际地跳跃发展,否则会事倍功半。

参考文献

[1][2][3][6]李福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大学管理体制创新[J].教育研究,2007(7):36—37.

[4][5][17]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63.365.418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

[8][9][10][11][12][13][16][18]眭依凡.论大学的善治[J].江苏高教,2014(6):15—21

[14]赵蒙成.教授治校的实质与边界[J].江苏高教,2013(2).

[15]李福华.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属性和评价[J].现代大学教育,2003(2).

打破“铁饭碗”倒逼高校办学创新

改革事业编制,由高校决定自身编制,决定各级各类人员的数量和结构比例,是高校真正走上自主办学的第一步。

据报载,日前北京市下发《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提出对现有高等学校、公立医院等,逐步创造条件,保留其事业单位性质,探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对现有编内人员进行实名统计,随自然减员逐步收回编制。与此同时,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可以想象,这些改革必将对公立高校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喜是忧,尚难预计。

第7篇:大学的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就业 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13-02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校依据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按新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民办性质、本科层次的学校,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种探索与创新。独立学院作为一类新型教育机构应运而生,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几年,扩招后的就业大军正在涌入市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政府、学校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与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处于尴尬的境地,上有一、二本高校培养高端的研究开发人才,下有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一线操作人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的专长与过人之处何以显现。独立学院若能适应时代要求,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发挥自身优势,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对增强独立学院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实现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

创业教育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球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创业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拓展。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是缓解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手段。[2]

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自我创业的方法与途径。

一、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时代背景

1.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解决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问题。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激增,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由于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要得到社会认可,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帮助独立学院毕业生扩大就业途径的工作就更为迫切。在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出一批创业型人才,不仅能实现自身就业而且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路径。

(2)开展创业教育有利于独立学院形成自己的特色。独立学院若要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就要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把培养应用型、创业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通过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是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形成鲜明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而开展创业教育既为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诸多新课题,又为其改革注入了新动力,开拓了新路径。开展创业教育将有力打破“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与创新”、“重教师为主导,轻学生为主体”、“重校内教学,轻社会课堂”、“重共性教育,轻个性发展”等传统和陈旧的教育观念与教学理念,有效地促进教学体系的改革。

2.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

(1)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意识强、创业条件优越。独立学院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意愿相比普通公办高校学生而言更强。独立学院学生尽管学习基础稍差,但他们一般具有兴趣爱好广泛、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参与活动积极性高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就业压力驱动力。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创业氛围较浓厚,很多学生的父母或亲属往往就是成功的创业者,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们不仅可以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而且传授创业的实践经验,这都为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独立学院办学具备一定灵活性。由于独立学院实施的是全新的办学体制,在运作机制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规格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具有一定的差异,具有更大的调整空间和实施平台。开展创业教育,在制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灵活性更大,同时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更有机会利用合作方各种资源,这样更有利于开展创业教育。

二、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1.创业教育功能定位局限,创业理念教育缺乏深入。

目前独立学院在创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上,大多将创业教育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热衷于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设计活动”,设立“创业中心”等轰轰烈烈的创业“实务”教育,并未上升到创业理念指导层面,对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认识。创业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具备创业的知识和基本素质,创业精神的培育是这一教育的核心所在。

2.创业教育落实步履维艰,创业教育未成体系。

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归为学校某个就业职能部门的职责,界定创业教育仅为毕业生“就业”服务,使得整个创业教育没有形成体系。创业教育没有有机融入学校专业培养方案之中,专业能力是就业竞争实力的体现,创业教育失去专业的依靠,大谈创业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水中捞月。目前独立学院创业教育多采取设置必修课或选修课的方法,以政治思想教育课教师或管理学教师为主单向灌输,谈经论道,在自己毫无感性认识和亲身经历的情况下奢谈创业,使讲台上的创业与实践中的创业相去甚远,将艰难的创业抽象为轻松的空谈,忽视了大学生学习与研究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

3.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亟待加强。

创业教育实践性很强,无论原先从事管理学教学的教师,还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老师,本身缺乏创业经历,开展创业教育时难免纯理论知识的程序套路讲授多于实战中的真知灼见、真情实感。然而创业教育注重实践和实务,若没有亲身感悟,简单的照本宣科根本无法把握创业的精髓和实质,使学生取得“真经”。

三、独立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两个密不可分的环节,创业理论是创业教育成功的知识基础,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必需条件,两者缺一不可。我们既不能只注重创业理论的灌输,而忽略了为学生创业教育的延展活动提供实践的平台;也不能将创业教育仅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而忽视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忽略创业学科、专业及实践环节的紧密结合。由此对于开展创业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1.转变学生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学院作为大学生成长的摇篮,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并选择合适的人生发展方向。创业意识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欲望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能动地掌握创业知识、丰富创业技能的前提。针对现在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的实际,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应把培育创业品质作为教育重点,培养创业“预备役”越挫越勇的进取精神。在进行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的同时,积极谋求新的发展,培养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创业精神。

2.建立三个平台

(1)课程平台:相较于中、小学,大学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作为一种能力培养的载体,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设置有效的第一课堂教学体系。[3]在课程结构中,除专业教育的必修、选修课程外,设置创业教育必修课、创业教育选修课、创业教育专题课。通过课程平台,重点使学生了解、掌握创业知识。

(2)第二课堂平台:在校内开展创业技能竞赛、创业教育论坛、职业资格认证、创业教育培训等活动。为了使学生能尽快掌握创业过程的实质,模拟社会创业的实际,增长创业经验,学校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将其导入创业教育。聘请一批知名企业的创始人或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定期举行企业家论坛,让在创业热潮中身经百战的“创业导师”与大学生们面对面沟通,“零距离”交流,为学生的创业答疑解惑。“创业导师”不但悉心传授创业真经,而且还鼓励大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业。通过第二课堂平台侧重提高学生创业基本能力。

(3)社会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创业、就业等技能竞赛、教学实习、创业园实践及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平台,侧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同时学院以一定的形式进入企业,在企业建立创业基地。其主要思路为:以拓宽知识为基础,以科技实践为主线,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走产、学、研相结合;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道路。结合实际科研课题,培训、指导学生开发研制新产品,分层次组织学生科研和生产,并通过科研和生产达到学习的目的。以此来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创业人才。

3.开展三个结合

(1)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平台,使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通过校内外的实践平台,培养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创业综合素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的知识升华为能力,使能力内化为素质。

(2)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既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又围绕提高学生创业素质,按专业培养目标,加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术和专业方向的课程教学,为学生的创业素质夯实基础,提供有力的专业支撑。

(3)学校教育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既能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创业教育中的主导、指导作用,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创业教育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4.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

独立学院要实现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创业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的教师不但要求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因此独立学院必须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够符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的要求,才能开展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独立学院可通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现场考察,提高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同时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具有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比例,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再次,独立学院应以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为契机,引导专业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有关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并及时把理论研究成果运用到创业教育的教学中,达到“教研相长”的效果。[4]

四、总结和启示

我们可以将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其次是创业教育的具体相关项目,包括课程教育及非课程教育,其中课程教育处于更为基础的地位,而生动活泼的非课程教育则是课程教育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多方位扩大创业教育的影响和受益面;再次是进一步加强学院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合作,搭建宽阔的创业平台,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5]总之,开展创业教育事关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事关独立学院学生的就业出路,事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创业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机制、组织、评价等方面不断探索并加以完善,并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吴玫.独立学院的兴起及前景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31

2 贾创雄、孟克、齐运锋.独立学院“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21)

3 赵建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概念、结构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9(7)

第8篇:大学的管理学范文

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已经成为70 年代末开始的世界行政改革主导潮流的名词,它的基础是将市场原则运用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中,当前,国外大多数高水平大学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使高等学校管理中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从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理论;大学

新公共管理是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它以现代经济学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的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公共行政的新管理途径开始在美国受到重视,与传统管理途径相类似,这一新途径也是以改革为取向,以期改善公共部门的绩效。在美国,新公共管理理论曾经被原副总统戈尔全国绩效评估中去。其执行要点包括:顾客导向、提升服务机关的执行力、创造动态市场机制、借由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分散决策权力与简化预算流程等。如今,其已在美国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管理途径。[1]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的界定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国家政府的兴起和发展,新公共管理在当代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中显现出其主导地位。其管理学的角度批判了,倡导私营化的管理技术,认为适度分权、信任、放松规则等是整治传统并过时了的管理模式的的组织原则。

同时,新公共管理把政府和公共部门看成是一种契约关系,是在契约的参与者共同同意的基础上的一系列具有约束力的互惠承诺,它倡导人们在那些运用于私人部门的制度结构中探索公共管理的新机制,重点就是为公共行政引入契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

二、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观点

新公共共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基本观点:

(一)专业化管理。专业化管理,就是"让管理者来管理",即由管理者对结果进行负责,而不仅仅是服从上级的命令。

(二)关注绩效。新公共管理的基本价值由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效能、和公平转为经济、效率、和效能,显示了其对绩效的关注和对经济价值优先性的强调。

(三)以市场为取向、以结果为导向。市场取向是新公共管理的一种方法取向,它一方面主张缩减政府和官僚制组织的作用范围,另一方面倡导新合同主义,通过签订合同,公开招标等方式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将市场原则运用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结果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实现某些结果不仅是组织的而且也是个人的主要目标。新公共管理首先关注的是结果,至于结果如何实现则没有一定之规。

(四)引进私营部门管理方法。在这方面,新公共管理的主张具体有:引入合同制度改革人事制度,通过解制建设弹性的组织和预算,引入绩效测评、战略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举措。

(五)顾客导向。新公共管理认为,“行政就是服务,公众就是顾客”,而且认为整个经济效率须依赖于公共部门在提供商品及服务时如何对顾客需求做出反应。

(六)政府应该放松管制。新公共管理更应该重视市场竞争、顾客需求及对机关的负责,从而有效的利用人才和财政资源。

(七)外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应尽可能朝弹性、创新、解决问题、具有企业精神的方向发展。公共部门的管理者现在其部门或机构的外部关系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趋向于和利益集团、政策团体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

三、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运用

新公共管理的基础是将市场原则运用到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中。在高等教育中,新公共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进而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第一,从教育实践方面来看,在20 世纪90 年代初的大学学费几乎是免费的,实际上政府一直支付相当高额的经费。随后阶段性地导入了个人承担费用制度,特别是从90 年代后期,学费上升极为显著。到2003 年,国立大学收入中,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负担的费用降低到5 成以下。从1998 年开始中国采取了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政策,其中,在接受国立大学监督的同时在运营上完全依靠学费收入的"独立学院"急剧增加,这些机构每年收取15000 元的高额学费。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加大对个人负担的依赖程度。

第二,从科学研究方面来看,中国政府从90 年代末开始,为迅速提高研究水准,开始对重点学科集中投资,进而也扩大了竞争性研究资金。相反一般大学的研究经费却限于较低的水准。而且中国的大学,由于实际上财政方面的独立性很强,不论是对政府资金还是民间资金,为获得研究资金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并且大学创办企业,其中发展为大型企业的也为数不少。由于大学教员的基本工资较低,研究资金的获得不仅与高额的附加工资挂钩,还允许研究资金的一部分变为研究者的个人收入,因此对研究者获得研究资金形成了强大的诱因。

如上所述,世界上的高等教育在不断地扩大规模,设施、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优化,而满足这种需要的大多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个意义上,高等教育展示了特有的市场化模式,这与高等教育在极短时期内迅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运用于发展使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成为必然。

所以,高等教育的市场化趋势充分表明,其只有与政府干预和私人资助相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化的效用,而新公共管理模式正顺应了这一趋势,大学管理者们积极吸取这一模式的优点,充分为自身的发展谋取相应的条件与利益。国内的大学管理者应该从中吸取经验,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第9篇:大学的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175-02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创新时代呼唤创业教育。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时展的迫切要求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使其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并具有相对独立功能和地位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旨在教育大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增强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应变能力。

大学生创业就是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即毕业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社会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大学接受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训练后,既可以培养创业或就业的能力,也可以树立起就业的自信心。即使毕业时不能创业,也可以为今后自主创业、岗位立业、业务拓展进行知识积累。因此,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自主创业的队伍,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新的就业工作岗位,不仅是高校落实党和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社会关注大学生创业,高校创业教育风起云涌。随着社会创业飓风的刮起,社会极为关注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从2002年起,国家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2004年4月2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响应这一号召,许多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际锻炼的平台,并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创造条件,促进他们成功创业。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表现在:

1.课程改革进程缓慢,难度大。创业教育要纳入教学,涉及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的调整、教学系统的改革、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等诸多问题。同时,创业教育课程目前尚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学科内容,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等,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对许多学校来讲,创业教育还是喊的多、做得少,要真正纳入教学尚需时日。

在教材建设方面,目前,试点院校选用的创业教材大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KAB、SYB项目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的教材。虽然这些教材本身质量比较高,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但终究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发展基础编写的,与我国的国情还有些不符。

2.创业实践教学开展难度大。创业实践教学的深刻意义在于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价值取向,增强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全面提升创业的综合素质。但从目前大学生创业实践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无法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问题,即使有,设立的门槛也很高,学生很难获得;在创业实践的场地问题上,大部分学校用于学生创业实践的场地都非常缺乏,要么是把牌子挂在某个办公室,要么是在一处简陋的地方摆上几张桌子,难于建设专门的场所。

3.创业师资力量匮乏。鉴于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教师不仅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而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目前还十分缺乏。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一般都是由三类人组成,一是经管类学科和法律学科的专业教师,但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并没有创业经历,因此其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往往与教授一般的专业课没有太大差别,对学生创业缺乏直接的指导意义。二是担当从国外引进的KAB、SYB等创业指导项目的实训课程讲师。这些人是经过统一培训认定的,但其中一部分人由学校教师兼任,存在着专业理论知识欠深厚和创业或企业工作经历欠缺的问题。三是高校邀请的企业家。他们通常给大学生开设一些创业讲座,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临时而不长效、分散而不系统的问题。

三、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业教育实效

(一)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快创业教育进程。课程内容和体系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载体。要改善高校创业教育的不良现状,必须在教育教学上作出及时的调整和革新。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时必须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同时通过课堂教学的作用,逐步构建、完善多元化的创业课程体系,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结构,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首先,构建“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实施途径”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形成以“培养目标+课程类型+实施途径”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其次,丰富创业教育理论,突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创业教育是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协作,学会学习的教育。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学科课程,编写相关教材。教材内容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创业技巧、企业经营管理、创业风险的防范等内容,并以创业需要为切合点,在原有的职业道德、法律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编写补充教材,挖掘、开发、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同时,注意专业学科中相关内容的更新,引导学生站在相关专业技术、材料、手段等最前沿,为今后创业奠定专业基础。

再次,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创业教育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创业教育课程无论是被列为公共类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学校都应该按教学计划要求,保证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一般来说,创业教育课程总学时以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为宜。

最后,改革课程教学评估模式,促进创业教育健康发展。一方面,应建立一套完整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社会实践活动、职业能力提升状况、接受培训情况、顶岗实习情况、个人创业实践情况等内容的电子档案,作为学生在校学习和实践情况的评估体系。另一方面,设立相应的考核体系,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合作竞争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与创业相结合的能力作为学生创业能力考核的重要指标。

(二)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创业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创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特定课程模式,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一方面,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纽带,组织学生考察企业创业的经历和经营状况,让他们亲身体验创业的艰辛。另一方面,构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活动搭建平台,如建立创业见习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孵化园等。同时,学校对建设创业实践基地应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扩大对创业实践基地的投入,从经费上给予保证,给予重点扶持,从场地上给予保证。同时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在人力上给予保证,使学生在具体的创业实践活动中提高创业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创业积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具有创新能力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团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基本保证。创业教育课程与经济学、管理学比较接近,高校应组建一支以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为核心的,既有创业理论知识,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创业教育团队。一方面,可以通过脱产培训、在职进修、对外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请进来―内部消化―走出去”的方式逐步改变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不足的状况。此外,还可以从社会上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或创业团队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尤其是创业实践教学活动,更应该由优秀企业家或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担任,这样即节省了培训现有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又提高了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开展创业教育,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我国大学校园创业热潮的呼唤,是高等教育为社会创业领域培养高素质创业人才的新的教育价值取向的要求,是我国高校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蔡克勇.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1)

[2]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2(10)

[3]石加友.“六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4)

[4]周怡倩.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有待改善[J].北京教育,2010(4)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立项课题(209C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