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作为文化现象,是以人作为载体世代沿袭下来,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同时又反馈于社会生活中。它渗透到人们的意识深处,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也不同程度地起着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心态的作用,跟法律和道德相比,在性质上,它更近于一般道德规范,但它在对人们生活和心理的普及与深入上,比起一般的道德来实在更进一步。
1 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是学好历史的前提和内因,也是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而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民俗教育是学生增强对历史学科兴趣的手段之一,是学生了解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的桥梁,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良好途径。
民俗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例如“分餐制”,它不是外国人的专利。中国在古代就实行“分餐制”。只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才开始向“聚餐制”转化,到了唐朝时,“同盘而食”、“同桌而食”之风基本形成。为什么饮食习惯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政治的动荡使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变化无常,一些士人在变化得失中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便以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向传统的儒学礼俗发出挑战,以示不满。“同盘而食”便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次,此时期在政治上形成了门阀土族制度,家族观念得到强化。出于维系家族特权地位的需要,加强家族成员凝聚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同盘而食”、“同桌而食”在此时就成为家庭和睦,兄弟和睦的标志。
最后,此时期餐桌的形制发生了改变,出现了八仙桌、圆桌等,为聚餐制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这种聚餐制一直延续至今。
2 增进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让高中生了解民俗是了解我国的民族风情、理解中央的民族政策、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的需要,也是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前提。
了解民族文化是了解一个民族的前提,了解民俗是了解一个民族的途径。因为民俗是一个民族悠久文化最鲜明生动的外在表现。源远流长的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文明的重要贡献。它来源于中国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又回馈到社会生活中,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渗透到人们的意识深处,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历史与地理结合意识。
古人在解释“宇宙”一词时说“天地四方日宇,古往今来为宙”。也就是说,“宇”为空间,“宙”为时间,历史与地理是分不开的。历史事件的发生离不开时间与空间因素。指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一个方法。利用教材中的民俗内容是增强学生历史与地理知识结合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民俗从其产生、演变、表现等方面来看都体现出了与地理因素不可分割的特点。
比如中国古代史教材谈到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例如东汉的匈奴、两晋南北朝时的“五胡内迁”和北魏孝文帝的迁都、南宋时期的蒙古族南下等等。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带来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同时也促进了北方汉族民俗与少数民族民俗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北方民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规模的南迁呢?从地理角度看,是由于这些时期处于我国历史气候相对寒冷期,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区界限南移,游牧业生产受到影响,形成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
4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中国民俗是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走出来的,形成的审美意识自然也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其中包含许多优秀的意识,如实用意识、集体意识、天人合一意识、家园意识、忧患意识、谦逊礼让意识等等。
民俗是一个共性极强的产物,民俗的审美意识有一种“群体体验的特质”。所以个体的审美必须符合群体的审美观,个体获得的美感“是在一种群体共同体验前提下获得的”,个体必须首先服从于集体审美意识、消融于集体中去感受美、创造美。利用这一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5 培养学生的革新精神。
民俗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民俗经历了太多的社会动荡、朝代更迭。在动荡与更迭中,民俗的内容和形式默默地发生了变化,或革新,或扬弃,或融合,或创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民俗必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步而革新、充实,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变化。所以,民俗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不断变化的。
民俗的这种渐变性,有时则会发生“突变”(陈华文《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第6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当一种民俗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革新时,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是一个社会的进步,是一个民族的进步,是人类思想文化不断丰富、完善的反映。
6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华民族能否昂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传统道德形成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许多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工程都是很有益处的。我国的淳风美俗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民俗作为生活方式的传承,其教育功能是通过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进行的,是一种与所有的人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切近的特殊行为规范方式。所以历史教师要自觉利用好教材中的民俗内容,使学生把教师的这种“他律”行为转化为“自律”行为,让他们在学习中国历史的过程中,把了解中国民俗优秀思想道德这种行为内化为自身需要,成为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内动力。
7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功能和任务。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精神就会迷失,民族就会异化。一个社会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人没有人文精神,就是一个残缺的人。
以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为例,人教版中国古代史教材全一册解释为“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主要表现为: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的严格限制,闭关政策。由此可见,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清时代是自上而下都在自觉不自觉的抵制,为什么呢?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角度去挖掘深层原因。这种抵制与中国农业民俗养成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
参与民俗文化保护,意味着综合档案馆在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生态位置和活动空间的调整与延展。相对而言,民俗文化具有分布范围广、群众基础深等特点,开展民俗文化调研与保护工作,将综合档案馆的活动延伸至民众生活地区,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民俗文化及民族地区群众档案需求的了解,也将密切综合档案馆与广大公众的社会联系,拓展其活动空间和业务范围。同时,在民俗文化保护过程中,文化、科研、政府、企业等机构离不开综合档案馆强有力的支持与合作,这也十分有利于综合档案馆在这些部门的业务触角的延伸和生态空间的成长。有利于功能生态位的丰化。档案馆功能生态位表征的是档案馆在特定生态系统中职能承担和作用发挥的情况。在社会文化服务系统扮演的角色越多,发挥的作用越大,档案馆的功能生态位就越大。如前所述,在以政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家范式”主导下,综合档案馆服务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制约,严重限制了其社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在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中,综合档案馆或可为其提供文献、人才、经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或可直接参与对民俗文化的记录、收集、转化、管理、开发与创造,为民俗文化传承及民间文化生态的维护作出具体贡献,从而成为民众生活记忆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这将促使综合档案馆树立民本化的服务倾向,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促成其服务功能的丰化与拓展。
加强合作,提供指导与帮助。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形态多样,具有群体共享性、多态性、变化性等性质。因而,民俗文化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文化、旅游、社区管理、科研、媒体以及当地民众等多重主体。各主体之间司职恰当、协调统一,民俗文化保护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综合档案馆要在民俗文化保护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强化与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以及民族地群众等机构或个人的合作,充分利用自身在档案资源及其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多种支持。其一,利用馆藏的历史文化档案或民俗文化记载,为已经或即将消失而具有传承价值的民俗文化的修复、再现提供原始参考;有条件的综合档案馆还可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承担民俗文化保护的课题研究,为民俗文化保护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其二,提供民俗文化档案构建、征集和管理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在民俗文化的调查、确认、登记、研究、保护与宣传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大量的记录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及后续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综合档案馆作为保管党和国家档案的科学文化服务机构,在档案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储备,这些正是相应的职能部门所欠缺与亟需的,综合档案馆应在方法、技术和方案等角度主动为这些记录的建立及后续的立档、保管辅以指导与帮助。
参与调研,构建民俗文化档案。2011年,国家档案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列入其的《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第一批)》,明确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各专业主管部门、省级专业主管部门应根据《目录》要求编制本地区的相应种类的专业档案归档范围和管理办法,这标志着建立、管理民俗文化档案不仅是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了档案部门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因为大部分民俗文化即为通过口头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综合档案馆要安排专门人员,独立或合作参与政府、文化保护等部门组织的民间文化调研活动,有序、深入地进行民俗文化的普查、鉴定和确认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职能辖区内民俗文化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文化生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加强对民俗文化历史档案的收集,通过多种途径使其进入档案馆得到科学保管;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进行档案化转换,建立“活态”档案。根据民俗文化的具体特征和差别进行记录,形成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各种资料,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处理,构建起特色突出、涵盖各种内容的民俗文化档案目录与数据库。从国内外民俗文化保护的经验和要求来看,其内容除了上述提及的民俗文化历史档案外,还应包括:⑴有关民俗文化调研及其保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原始资料;⑵对民族地区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社会组织、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手工艺术、民间观念、宗教巫术、婚丧嫁娶及房屋建筑等民俗物象及其演化的各种记录;⑶民俗文化空间即民俗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及其变迁的记录;⑷针对非物质民俗文化无形、易流失,且一旦文化传承人死亡就难以挽回的现实,应着重加强对非物质民俗文化传承人档案的构建与管理。
促进开发,营造文化保护氛围。按照“集体记忆理论”奠基人莫里斯•哈布瓦赫的观点“,无论是历史记忆还是自传记忆,记忆都必须依赖某种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才能得以保存”。在因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冲击而急速走向衰亡、消失的背景下,作为特定时空内民众集体记忆的民俗文化要想得到很好的保存,就离不开以档案馆这类集体处所和公众论坛为媒介而搭建起来的文化交流、接触与审美活动,以帮助人们寻找“文字记载的历史”,唤醒“事件与感觉的记忆”。因而,综合档案馆还需积极促进对民俗文化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为民俗文化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宣传效应。首先,考虑到民俗文化的生成、传承主体多分布在边远落后地区,经济、技术欠发达,获取民俗文化档案的途径相当有限。因此,在民俗文化档案库的建设中,应照顾本地民众的语言特色和使用习惯,引入双语字典,使用民族语言,建立便于检索和浏览的档案数据库界面,方便本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对档案的查询与使用。其次,开展对民俗文化档案的编研与阐释。为保障民俗文化情境化,一些已经固定下来的民族(历史)文献,可能已经失去当时的情境,零散而不能提供内在联系,需要注释和分析。再者,很多民俗文化档案来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传统及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与隔阂,在利用过程中需进行研究、诠释和翻译。再次,要定期举办各种民俗文化主题活动、展览、论坛和专业性讨论,组织专家开展讲座等,以激发民众兴趣,加深民众对民俗文化及其保护事业的认识,自觉加入到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中来。最后,要努力利用档案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宣传,使民俗文化得到深入广泛传播,帮助扭转其在传播上的颓势与边缘化的地位。
作者:康蠡 周铭 单位: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首先是一种立足于儿童需求的课程资源,它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儿童生活的环境当中,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学前教育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和内涵。首先,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应当是具有选择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民俗文化内容并不是完全都适合用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筛选,选取一些适合儿童的民俗文化对其进行重点传授和培养。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还应当具有适应性。即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应当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优化儿童生命质量应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学前教育民俗文化内容应当注重协调性,即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文化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具体的体现。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应当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民俗有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培养中应当注重这一原则的体现。民俗文化课程的核心目的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民俗文化本身即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它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传递给下一代,儿童正处于启蒙阶段,心理成熟和情感培育亟须大量的文化养分滋养,这一阶段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他们今后的个性成长和文化意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探析
1.民俗文化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的成熟。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古人调节心理、宣泄情绪、缓解疲劳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娱乐属性,它满足了人们的游戏本性。例如民间歌曲、舞蹈、游戏杂耍等民俗类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们以这些民俗活动为载体,追求身心愉悦的一种重要尝试和努力,同时这些民俗活动还具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群体性。群体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表现在肢体和活动形式上的默契感,同时又更加注重心灵沟通和互动中带来的交往成就感。因此互动性是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根本属性,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民族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都是民族心理和互动特点的体现。例如侗族地区过新年的时候与汉族有所不同,通常族长或者有声望的长辈会组织一支声势浩荡的舞龙队,队员们要腰束红布,舞着龙灯访村串巷,而且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都要出来给舞龙人员敬水。舞龙队休息中或者舞龙完毕之后,老人则会带着孩子向舞龙队员要一截红布,给孩子扎在腰间,因为龙代表吉祥和福气,这些红布能够给孩子祛邪避凶,保佑孩子平安无事。
2.民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维果茨基曾提出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通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旁观者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和学习,二是作为体验着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践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过程。其中作为旁观者的初级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基础所在。民俗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包含着既有社会的种种文化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规范、时代精神等内容。儿童在观察和了解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也接触到这些规范,例如一些民歌民谣,谚语俗语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包容、礼貌等等。儿童在接触这些民俗文化的活动中首先会对这些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长期的感性认知过程必然也会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理性思考阶段。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的道德传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珍贵的资源。是儿童在今后行为的借鉴和榜样,例如尊老爱幼、与同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甘于奉献等等。我国朝鲜族、哈尼族等民俗文化活动中都包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朝鲜族儿童在路上遇到老人都要弯腰致意,而且需要等到老人通过之后才能离开。这种孝道文化目前在韩国朝鲜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来。同时这种民俗文化内容在我国也正在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并且已经成为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美德,民俗文化中包含的这些孝道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作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民俗文化有助于学前儿童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积累的智慧成果,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从发生学理论来看,民俗文化发生的最初根源是生存的压力与生命的永存两种矛盾不断斗争和协调产生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慰藉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依托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这种力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民俗活动的丰富性和审美性才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股神秘力量一直支撑着整个民俗文化延绵不绝的流传至今。因此参与和了解民俗文化活动对于学前儿童更好感受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它会逐渐内化为儿童的潜意识,对他们今后更好的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古代家庭的添丁之喜,以及产生的各种庆祝活动,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婚礼中对未来生命期盼,为老人祝寿时对生命延长的喜悦和羡慕等民俗文化活动都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所选择的开展和实施有助于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民俗文化当中蕴含着先民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磨炼而成的强大生命力。这些饱含生命意识的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意识影响将是无形的。同时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最根本的还是艺术的生命力,它们有自身能够吸引观众和参与者的优秀成分,它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历久弥新的娱乐体验、审美体验等等,这些都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挖掘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价值的路径
1.在民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性和艺术性。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应当与儿童的生活过程紧密结合。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对于课程和生活没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因此教育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但是课程与生活的结合不能仅仅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结合,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这种结合应当是组织与非组织的结合,有一定的规范但不能强加给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儿童的兴奋点和感兴趣的项目,对这些项目注入民俗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艺术性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秉承的重要原则,这是就民俗文化本身的性质而言的,同时艺术性与生活性之间也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知识,具有情感教化的功能。同时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民俗文化的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教具选择、环境色彩等。
2.营造和谐的民俗游戏氛围。
游戏氛围是最能感染儿童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是抱枕民俗文化课程价值开发和影响力增强的重要途径。做到游戏氛围的和谐性首先教师应积极支持儿童游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游戏道具、尊重儿童意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这些游戏内容可以有意识的向民俗文化活动靠拢。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不乏大量的儿童游戏,例如滚铁环、捏泥塑、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已经在我国社会流传上百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保留了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满足了儿童的游戏欲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民俗文化活动的了解选取一些适合儿童操作和玩耍的游戏项目。并且注重在游戏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感悟这些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魅力。游戏氛围是决定整个游戏过程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营造游戏氛围的过程当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游戏是让学生扮演古代英雄人物的角色,并且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游戏当中人物的使命等具体细节规划详细。这样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才能有较强的代入感,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游戏当中来。
3.在儿童生活活动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
生活活动在儿童的在校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用餐、午休、洗漱等等。同时这些生活活动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了解这些生活活动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生活节技能,因此抓住这个重要环节,不失时机的引入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是开发该课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民俗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的部分也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这些饮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生活活动中的用餐部分相结合,例如儿童在用餐前喜欢用筷子敲击碗、盘等餐具发出声音,取悦于耳。但是这些嘈杂的声音破坏了安静的用餐环境。而且在古代民俗文化中对于用筷子敲碗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只有乞丐在乞讨的时候才这样引起施主的注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乞丐一样,因此也就非常忌讳孩子敲碗。用这种民俗文化来规范现代儿童的用餐习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而且还将民俗文化课程潜移默化的转移过来,其思路非常可取。
四、总结
关键词:民俗;艺术图形;符号;现代广告;设计
一、民俗艺术的审美价值
民俗并不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更改其叙事方向,现代性的总体叙事风格也无法将所有民俗包含在内。民俗文化不会随着现代化的脚步而失去本身的稳定结构,它总会保持着自身坚韧的文化、情感表达结构。现代人对民俗文化的审美追求通常趋向同质化和浅表化,追求民俗文化的形式、表层,忽略了对其最初本质的揭示。民俗文化审美不能只是流于表面的“走马观花”,而要用鲜活的审美血液使它焕发生机。事实上,在古件的审美中,民众对它们进行审美化、艺术化的创造和观赏,通过赋予它们特有的价值观念和内涵,创造出古件更高层次的艺术价值。正是在这种古玩民俗文化的构建和传承中,民众找到了联系人与人之间信仰的纽带。基于此,重塑古玩民俗文化的审美意象成为重建古玩外观表象的一种必然途径。民俗文化的审美功能是其社会功能之一,民俗文化有着历史积淀特质,可以带给人们超越古今的审美体验,并且对于民众的生活情趣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这也是人们对民俗文化进行审美的原因。探究民俗文化的功能,提升人们对民俗文化功能性的认知,是实现人们对民俗文化审美的必然要求。对于民俗文化的研究,重在提升民众的审美能力,调节民众对民俗文化的心理认知,实现民俗文化娱乐人们身心的文化价值。
二、民俗艺术图形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1.以吉祥符号为主题
我国古人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并不深刻,往往将命运的凶吉与自然还击联系起来,人们渴望平安就要向上天祈求,对美好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中国的民俗艺术之所以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因为民俗艺术和人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人们渴望通过民俗这种艺术形式获得心灵的慰藉。如,“龙”这个符号是古人心中神物的代名词,象征权威和力量。“龙”符号被广泛运用于当下的很多设计中,“龙”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且名扬海外。现代广告中积极利用龙的形象,表达吉祥、权利和荣耀。在历史长河中,龙不只是一个符号,还蕴含一种情感。除了龙,中国结同样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类广告设计中,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广告设计中运用中国结图形符号,可以传递平安、吉祥的思想,为人们营造一种祥和的气氛,也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愿望。中国结有效地阐释了中国的和文化,表现了与美好有关的含义。中国的福禄寿禧符号在广告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生活中,福禄寿禧的装饰也时常可见,大到家庭的装饰,小到服饰的装饰,这一主题被人们反复使用,表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心理。在当下的广告设计中运用福禄寿禧的符号,往往体现了吉祥如意的意境,表达人们心中的美好祝福,能够拉近人们与广告之间的距离,使广告获得人们的青睐。由此可见,民俗艺术图形符号已经成为广告设计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2.以寓意联想为主题
在当下的广告设计中,设计师通常通过某种特殊的事物表达一些美好的寓意,并不是以直观的文字告知人们这种祝福。人们在欣赏这样的广告作品时,往往会有一定的揣测心理,通过揣测,能够更好地理解民俗文化。在广告设计中使用寓意的手法,能够有效地展现设计师对具体事物的表现能力和设计作品的美学特色。在我国的民俗艺术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具有联想寓意的画面,人们可以对这类画面展开想象。如,石榴传递给人们多子的寓意,兰、竹则可以表现一个人清高的修养。这些事物并不是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寓意,而是人们通过反复揣摩和联想才赋予它们一定的寓意。所以,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积极利用这些元素,可以传递出诸多具有新意的民俗文化。福娃贝贝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是由水和鱼组成的,在中国民俗文化中,人们通常喜欢用鲤鱼跃龙门表示心想事成,鱼还有年年有余的含义。福娃贝贝符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丰富的内涵,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民俗艺术图形符号可以有效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容易激发人们的诉求,往往还能表达深刻的文化意境。
结语
民俗艺术图形符号既具有公共意义,又有个性化特点,既要借助人们普遍接受的象征意义进行传播,又要具有独特个性而彰显自身价值。虽然人们的审美能力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对于中国土地上孕育的民族特色的认知是具有共性的。现代广告设计离不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艺术图形符号,民俗艺术图形符号为现代广告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灵感和创意。民俗艺术图形符号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具有观赏性上,它还能够传承民族精神、文化。将更多的民俗文化融入广告设计,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深刻地了解民俗文化,这无论是对于广告设计的发展,还是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41号,项目题目:民俗符号在长白山旅游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马赫.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艺术科技,2015(6).
[2]简佐磊.浅谈民俗艺术图形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2015(19).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特征趋同
众所周知,不同城市由于地域环境特征、民族历史和居民生活习俗的不同,其文化习俗与城市空间特征也不尽相同,每个城市由此也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城市特征。然而,在城市化建设高速推进的今天,一些城市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缺乏严谨而富有审美品位的明确设计思想的指导,缺乏整体的形象概念与更富美感的环境特征,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广场,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城市公共空间服务功能的需求,又无法作为有特色的城市名片展示形象。可以说,单调、缺乏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不利于提升城市居民对城市的满意度与强化其家园观念,不利于推动城市居民精神文化建设。城市公共空间地域特征趋同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对成本的严苛限制。现代工程强调模块化与功能化的设计,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建筑群区域性的结构趋向一致。由于城市公共艺术系统性设计的缺位与城市规划体系的不完善,目前国内的城市规划部门尚不能有效地进行兼顾艺术性的体系设计,致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规划与设计严重不足。于是,被大小地产项目环绕割裂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中处于从动地位,在进行整体设计时,不能与周边环境有效衔接。而且,出于个人利益和压缩成本的考虑,地产开发商往往只注重局部的建筑设计。很多地产项目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并未充分考虑如何表现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记忆,也未对城市居民教育水平、民族的区域结构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设计缺乏区域性的变化,在城市历史文化的表现上,生硬地采用大量的文字介绍,缺乏视觉与空间的体验,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设计既与中国传统设计的审美要求脱离,又不符合现代设计的概念。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不高
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现有空间资源,有机整合公共空间的各项服务功能,使视觉与空间体验设计更加完整、明确,有更强的感染力,从而发挥出城市现有公共空间的真正效能。然而,目前城市中散落的有限公共空间,面临着由于未能被有效利用而导致的功能性不强、审美体验效果不佳的现状。尽管一些城市大楼鳞次栉比,但它们大多都只注重自身的设计与外观,未对个体在城市整体环境中的影响进行评价,以至于一些原应属于公共服务区域的社会公共空间被地产项目割裂,导致功能缺失,空间浪费严重。以城市广场空间为例:城市广场空间本应具备城市区域形象名片、市民公共活动游玩、体育文娱活动、节庆集会、商业展览、公益宣传、审美引导教化等功能,与城市绿化、水体衔接,与城市园林共生。但实际上,大多数具备一定规模的城市广场空间未被有效利用,一些城市广场的设计与规划,不能有效地兼顾各个功能的需求,与城市园林结合生硬。
(三)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未能与公共艺术系统完美结合
城市公共空间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的,其包含的任一结构性元素都应受到整体性设计的制约。公共艺术系统的应用涉及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精神的表现水准,直接影响城市整体的空间视觉设计。公共艺术系统设计只有从整体设计理念出发,与城市公共空间充分结合,准确调整和把握各种可变因素,对特定的目标进行有效控制[1],方能产生好的空间视觉艺术效果。目前,有些城市的公共空间设计项目没有较好地结合高水准的、有针对性设计的公共艺术系统,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处于较为初级的‚置放状态,与公共设施的结合度不高,缺乏系统性和层次变化。
二、民俗文化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复兴
为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在当代城市中复兴传统文化的设想,即将民俗文化扎根城市空间的需要落实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这为医治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社会疾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其实,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在艺术形式上结合,在城市规划界早有尝试,也不乏精彩先例。但是,如何实现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中国城市精神完美结合,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课题。
(一)民俗文化活动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蜕变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2]108。民俗文化是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融合与积淀而形成的,并被深深地烙印在人民的文化血脉之中。在近些年的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生活,许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幅攀升。同时,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城市的影响力也逐步扩大。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关键是重内涵。在近年的民俗文化以及‚汉文化活动复兴的过程中,许多的活动组织方,打着复兴传统民俗文化的旗号,却无真正的民俗文化特质,将活动当成了炫富的舞台、表演的秀场。如果把‚诗乐教化称作是带有普遍性与公众性的美育活动的话,它就是对审美价值主体性的扭曲[3],并无更大的推广空间与教化作用。作为一个多民族充分融合的国家,我国的民俗文化源流复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在尊重民俗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将传统民俗文化内容充分整合,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中,使之成为真正长久的社区文化活动,成为社区居民精神交流的平台;在城市公共空间开展经济、环保、高参与度的公共文化活动,推广与传统节日如端午节、清明、中秋节等相关的民俗活动,突出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特色。这对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民俗文化生态系统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形成了人与自然稳固而和谐的生态文化关系。中国传统的生态民俗文化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与和谐共生。自然对于人类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生态民俗以人类生存需求的方式提醒人类自觉地形成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发展人与自然万物同宗同源、亲密共生的传统民俗文化,将其与现代城市环境妥善融合,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更容易被公众接受,更加深入人心。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居住区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环境资源矛盾突出的当下,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是城市环境发展研究的新命题。我们应借助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规划,使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融入生态环境的框架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亲近,让居民在生活环境中随时深刻体会民俗文化生态系统的传承,主动养成善待自然环境生命的文化观念,从而形成社会性的绿色环保生态观念。此外,城市公共空间的框架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突出广场空间与城市园林环境的结合,突出现代化设施与公共艺术的结合,塑造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保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多样化。
(三)民俗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整体性把握
1.民俗的教化功能;教育和潜移默化;
2.民俗的规范功能;
3.民俗的娱乐功能;起到快乐、愉悦的调剂作用
4.民俗的审美功能,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悦神悦意的作用;
5.民俗的维系功能。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与民俗文化是相近的。
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这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好的传承,同时也教育了学生。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和舞蹈,而在盘县淤泥乡主要是山歌和达体舞两大类。走进淤泥乡到处可闻彝族人民劳作时即兴哼唱出来的山歌;傍晚时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彝家人民手拉手围在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达体舞。在我们淤泥乡,小到三五岁老倒六七十岁人人都会唱歌和跳舞。特别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更是热闹非凡,到处杀猪宰牛庆祝节日的到来,夜晚时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更是让人留连忘返。
基于此,基于响应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我和我们学校的几个老师共同做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课题研究。在我们几个的努力下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得到了顺利进行。于是,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等校园文化到处都显示出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学生和老师在民族民俗文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个个或多或少都学会了唱歌、学会了跳舞,学生和老师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美而充实的微笑。
由于文化进校园,许多学生爱上了唱歌,喜欢上了跳舞。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又从民间聘请了山歌手来校教学生唱山歌、敬酒歌等民间歌曲。学生不但学会了唱山歌,有的学生还学会了编写山歌。如:九年级(3)班的王刁同学编写的:
读书之人不用心,
不知书里有黄金;
若是知道黄金贵,
点起明灯下苦心。
根据学生的需要我们又组织了老师(大部分老师都会跳彝族达体舞)在课余时间(一般下午六点钟)教学生跳舞。在我们老师和领导的努力下,一大批喜好唱歌、跳舞的学生脱颖而出,在近几年的《多彩贵州》选拔赛中有荣获县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的柳媛、柳萍双胞胎组合,县级组织的活动中,只要有我们乡或我们学校选送的队伍都可以抱着奖牌回来。这些成绩与我们研究的课题《民族民俗文化进校园》是分不开的;这也不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所需要的结果吗?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到异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地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也有学者认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 开发的旅游产品”。通常情况下,民俗旅游可以是纯粹的动态或静态的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也可以是以民俗文化为重点观赏和体验对象的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民俗旅游文化,必须要通过本地旅游的本真性描述进行展演。
真实性在民俗旅游中具体可以分为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和民俗旅游产品的本真性。民俗文化追求的是文化传统的保存和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是旅游客体(具体的旅游资源)纯粹的真实。民俗旅游产品追求的是游客在旅游产品中获得的真实感受, 是旅游主体(通常情况下指旅游观光客)感受的真实。旅游主体感受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作为旅游产品的文化因素拥有不同的真实度, 只要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两者的保护都留下相对独立的空间,就有可能在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进行保护。例如锦里每年最隆重的“游喜神方”活动是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从宋代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在成都的武侯祠附近举行隆重的“接喜神”活动,而且至今仍然保留这样的习俗。以其民俗文化本身解释,“喜神方”活动沿袭至今,活动的内容、方式、参与者等都基本保持原型;从旅游主体,即旅游观光客的眼中看到的表演实际上也是最真实的表演。如民俗文化中的一些要素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再具有实用价值后, 有些就会逐步消失, 有些则会作为一种残留的文化因子以礼仪、装饰、信仰等文化要素保留下来,继续延续下去。旅游业充分赋予了这些文化因素新的社会功能, 确保了它们的稳定延续。由此可见,旅游业在维护民俗文化传统中有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正如锦里的“游喜神方”活动,如果没有开发成旅游产品,它的消亡可能会加速,但正是有了旅游,使得人们关注这种民俗事项,而且也给予了相应的保护。
二、民俗旅游中的“舞台真实”构建
锦里在进行旅游业的操作过程中,既要对游客观光客的旅游需求的迎合,又有对民族地区文化的认知和再造,可通过 “前台—帷幕—后台”功能分区来实现。
前台是为民俗旅游设计的专门旅游区,是目的地社区居民展示的空间。旅游观光客通过分享异域民俗文化的快餐,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对东道主文化基本了解和体验。社区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主人,是民俗旅游中真实性的创造者和表演者,强调居民的参与,能为舞台表演的真实性创造条件,为游客体验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搭建平台。笔者在锦里田野调查期间,对锦里6位民间艺人进行随机访谈,发现有5位艺人对其所展示的民俗技艺非常的认同,而且热衷于将该技艺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但是极少数的1民间艺人只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进行表演,认为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没有意义。所以,社区居民作为 “前台”的展示者要加强自信、 参与意识,树立该社区的认同感,而且要加强对所掌握的民俗技艺的文化自觉,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自觉保护者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
为使目的地社区文化形态能保留其原真性,需设置一道屏障,即帷幕,它是前台与后台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在这个过渡区里,文化的商业化逐渐减弱,文化的真实性逐渐增强。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分析,在 “帷幕” 这块领域要实行有控制性的开发,旅游者进入 “帷幕区” 不以损害目的地的生态容量、经济容量以及社区居民的心理容量为前提,使其文化形态和社区生活基本保持原貌。成都及周边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一直没有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致使这些艺术散落民间以至于失传,锦里古街的建设不仅保护了民间艺术而且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滞留1、 2天细细玩味的人文景点,带动旅游业及周边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大大推动了成都经济的发展。“锦里”的建设正好印证这一点,其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这道“帷幕”的实际功能可概括如下:再现成都风貌,传承老成都文化;打造成都文化旅游品牌,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后台是供游客审视民族文化的场域,即游客融入社区中,充分体验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在对后台的管理中,要重视研究者的指导作用,把握旅游产品能否体现真实性因素的具体舞台处理限度,做好民俗旅游文化发展的研究工作,为旅游开发方式提供建议。旅游开发商和决策者要充分考虑长远利益,旅游路线设计、项目设计要体现民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保留其核心和灵魂要素。行政单位的有效管理是保护后台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制定民俗旅游政策,建立指导监督机构,控制民俗旅游开发规模,对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进行抢救和传承,确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锦里在“后台”的建设和保护方面就做的相对比较成功,比如,旅游观光客在锦里民俗街不会看到重复的民俗旅游产品,像皮影、糖人、面人艺术,在锦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方式,而且这些手艺的表演者,大多数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这些方面,锦里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也是有别于周边其他民俗旅游景区的竞争优势之一。
三、民俗旅游中文化的“舞台真实”展演
1、“舞台真实” 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MacCannell 认为东道地出于自我防卫或商业目的制造了一个“旅游空间”,它是旅游业舞台化的表现。在民俗旅游舞台真实现象中,“舞台”指旅游向游客呈现的一幕幕场景,并非狭义的舞台表演。而“真实” 的理解取决于游客在民族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因为不同的游客对真实的理解不同。民俗旅游“舞台真实”具体表现在:1、再现历史的表演。如锦里的诸葛连弩就是一种仿真游戏表演,还有现代人按照史料的记载发明的三国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在现有的条件下,再现已消失的三国历史文化。2、商品化的再造真实。如锦里戏台表演的川剧“变脸”,虽然以商业为目的,但能很好的将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很好的展示,这就是迎合商业化而形成的舞台真实。
2、民俗文化在“舞台真实”理论中的良性分析
民俗文化被加工搬上舞台,并非简单的商品化,而是被更好的艺术化(除非这种操作被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民俗文化本身就是艺术化了的生活,舞台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舞台艺术是民俗文化的精华部分,因为是表演,就必须展现最精彩、最富表现力的部分,这也是民俗文化主体凸显其自豪感的表现。比如锦里的丝绸商铺,除了摆设有商品柜台以外,还有大型的织锦机器和工人的织锦表演,而且恰恰这些人也是手艺的传承者。旅游观光客不仅仅可以买到称心的商品,还可以更直观的感受丝绸的加工过程,体验本土文化。搬上舞台的艺术不可能跟实际一模一样,因为它经过了人的创造,具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处理使文化更富内涵。但并不能由此就说它是不真实的 ,这不是一回事。
四、结语
在进行民俗旅游文化的展示过程中,我们清醒的应该认识到,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民俗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所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的作用下得到不断的延续。锦里民俗休闲街的开发模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得出锦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而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从锦里的实例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旅游区的整体内容。突出体现古街的文化内涵,锦里古街的定位是民俗文化休闲街,所以在街里随处可见川西民俗,以及休闲的现代都市民俗。从门口的锦官、衙役开始一直往里,如有隔世之感。尽量将生产生活等直接植入到旅游活动中,在锦里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几乎都着民俗服饰,针对其工作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异,但都是唐宋时期的是市井服饰,这不但便于规范管理而且增加了新的内容。民俗文化的开发还要做到“民俗不俗”,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锦里始终保持唯一性,即在锦里的每种民俗只允许出现一次。这样就避免了在商业利益面前的恶性竞争,降低了民俗文化的质量影响民俗艺术在锦里的发展与传承。最后,民俗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所有的文化都离不开相应的传承人,所以在民俗文化的展示过程中还要重视民间艺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梁福兴.民俗旅游学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p18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 .旅游学刊,1997 , (2) .
[3]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 .民族研究,2006 (2) :39.
[4] MA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 he Leis2ure Class[M] . London :Macmillan ,1976
[5]刘云.论民族文化旅游中的舞台真实[J] .民族论坛,2007(8) :20 - 22.
[6] 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7]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中华书局,1996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族学家和民族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论着,从而给人们提供了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与心理特点形成不同的视野和角度,也提供了认识不同民族心理及其独特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宝塔”中民俗文化处在低层,如同未提炼的矿石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生态意识团在人类文化意识的长河中,民俗以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为核心构成了人类文化意识与心理的意想原型。
民俗文化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都是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各种禁忌、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游艺竞技等,此外还有心理民俗是指民俗对某一民族心理素质的影响。
中国各民族在其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以及移民迁徙、地域变迁、民族融合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事象和民俗行为,以及独特的民俗艺术。例如,心意民俗中,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抱负,精卫衔石填东海的悲壮举动及夸父逐日的勇敢坚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我牺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畏权势金钱的生死恋情等等。中国民俗文化以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习俗、民间文艺等。内容非常庞杂丰富。
二、我国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一,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落后。
由于学术的偏见和学科自身研究的不足,不够深入,民俗文化被误解为没落文化遗留,是农民、陋民、落后人群的专利,认为民俗文化对现实和现代化进程没有意义。于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对民俗文化没有好的感觉。不会在认识方面给予其过多的探讨与关注,人们在对其的学术研究领域步入了死角,导致学识理念的落伍与滞后,遏制了民俗文化前进的步伐,于是便出现了对民俗文化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批判与否定,认为那是愚蠢之行。这些以神话构筑的民俗成为不少现代人攻击的对象。
事实上这种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和立场正是现实中学术偏见的结果,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相当多的民俗文化用今天的眼光看是落后的,腐朽的、倒退的,同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般而言,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文化生活现象,在社会现实中展现出来,就是民众生活里那些没有明文约定的规矩,或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是流传程序化的不成问的规定。任何民族中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而生活。在他们身上都打上这样或是那样的烙印,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难免看出某个民俗事象形成中的无知,愚昧和荒谬,可是它并不是个体的失误,也不是现代人全盘否定的依据。”又如由于民族融合而形成的典型的东北民俗文化--二人转也遭到了相当多的批判,对这种民俗文化的认知在学术界也是批判多于赞扬,骂声多于掌声,批判它“低级,庸俗,丑恶”,骂它“黄的不能再黄”强烈批判它的庸俗化和难登大雅之堂。
显然这种论断有失对民俗文化的全面性了解,这种思想意识领域对民俗文化的极端性的做法,首先将民俗文化置于遗弃的状态。因此在大众化的思想领域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被遗弃的考验。
第二,民俗文化的遗失与没落现象严重。
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比如在贵州有三万多个自然村寨,生活着苗、瑶、布依、侗、水、仡佬、土家、彝族等17种少数民族他们完好地保存下来的民俗文化只占30%,而70%的者湮没在历史的记忆里,其中包括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而黄河流域可谓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中河南省是中原文明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省份,据《河南民俗志》记载有近八成以上的有如各种历史上出现过的如神话故事,节日,歌舞,民俗礼仪风尚等没有流传到今天而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
第三,现实的羁绊束缚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一是长期以来,民俗文化领域由于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思路以及运作方式,仍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导致文化单位较多的强调民俗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民俗文化事业属性忽视民俗文化的产业属性。对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
二是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办什么,老百姓就无偿地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文化消费的结构单一消费促生产的氛围始终没有形成,导致民俗文化发展缓慢。
三是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四是整个文化体制的不到位机制不顺畅﹒而作为文化子目的民俗文化必然受到影响。因而,缺乏强有力的发展民俗文化的驱动力。
五是资金投入不足,经营人才缺乏。在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民营资本投资民俗文化建设的数量仍显不足,特别是缺少大手笔的项目。另外,民俗文化的产生需要经济,文化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民俗文化领域的人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继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之后,近年来翻译界悄然兴起了一种比较新的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它是在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和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论为基础,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的理论范式,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所谓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人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整体性研究,它的特征之一是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同时以“生态学”和“翻译学”为理论基础,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交叉研究。他提出“翻译过程是一个适应选择的过程,译作需符合其所在的生态环境,即语言本身,语言的文化背景及交际的需要如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翻译任务发出者的要求”,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其原则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译评标准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生态翻译学是从全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进行研究,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其理论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
二、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
(一)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语言维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进行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的。翻译工作者在进行民俗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所以他们首先要做生态环境的适应者,在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后。再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从而对译文进行转换。例如:原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文化盛会。园区位于松花江北岸,是集冰雪动漫、冰雪演出、冰上杂技、冰雕展览等项目为一体,将科技、艺术和文化完美融合的大型冰雪乐园。从20O0年起,已逐渐形成了南有三亚、北有哈尔滨的中国旅游新格局。译文:HarbinIceandSnowWorldisauniqueicenadsnowtouristfestivalmce~ing.TheparkislocatedonthenorthshoreofSonghuaRiver,andisasetoficeandsnowanima-iton,iceandsnowperformance,iceacrobaitcs,nadcsulptuerexhibition,nadisaeprfectfusionofscience,artnadculture.Sinec2000,thenewtouristsituaitonhasbeengraduallyformedthatthereisSanyain8ouhter/lChinanadHarbininnorthernChlna.
(二)黑龙江民俗翻译的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行为,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转换模式。由于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思维、表达方式、民俗、美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差异,就使得在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传播到另一种文化时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侧重于关注黑龙江民俗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因此,译者在翻译黑龙江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原语中的文化传统和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文化,使读者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文化差异和异域特色,实现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原文:“大秧歌源于2OO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是汉族传统民间民俗舞蹈。9o年代成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译文:“Yan~oDanec,origiantingfromhteruralareainnorthernCihna200yearsago。VnagkoisatraditionalfolkdancepopulartllHnanaitonality.”。Y咄”是我们特有的文化娱乐运动,在我们境内游客的生态环境中耳熟能详,但对于一些外国游客和读者而言却深感晦涩难懂,为了避免他们对此产生歪曲和误解,我们使用了。YangkoDnace”使他们既了解了秧歌是一种民间民俗舞蹈,又可以突出黑龙江民俗文化的特殊性,丰富和发展目的语文化,扩大外国游客和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三)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黑龙江民俗翻译中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中,译者除了要考虑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即考虑原文、原语、译文、译语的不同语言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还要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关注原文定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实现了其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原文:“哈尔滨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生产啤酒,哈尔滨130啤酒厂已有百年历史。主要品牌是‘哈尔滨’和‘新三星’。”译文:“BeerDrinkignHarbinbegantoproduecbeerathtebeginnignofhte20century.Themainbeerbrandsare‘Harbin’nad‘ThreesttLr~8’.”啤酒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成为哈尔滨人们信息沟通、社会交往以及商品流通的桥梁。哈尔滨人喝啤酒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在这里当某人邀请别人去喝啤酒或被邀请去喝啤酒的时候,就意味着双方交际的开始。“Harbin”and“Three8tal~”是哈尔滨特有的啤酒品牌,这种译法巧妙地保留了原语的发音,简单直观但深人人心,保留了原句中的文化差异和异域特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表达尊重了原意,突出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和地域特色,并能够扩大游客对未知事物的文化视野,加深游客对该品牌的记忆,同时增加了哈尔滨啤酒的广告效应,起到一个宣传、呼吁的作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