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节好课的标准范文

一节好课的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节好课的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节好课的标准

第1篇:一节好课的标准范文

关键词:数学;公开课;标准

上好一堂公开课,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那怎么才能上好一节数学公开课呢?下面是我在探索和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粗浅的体会,即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

一、新

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学观念是教学工作者在头脑中形成的关于小学数学过程及其规律,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主观反映。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不同的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

2.思路新――即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40分钟,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大不相同。

3.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近年来,多媒体慢慢进入课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动态感的优势,创设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二、趣

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激励学习的巨大潜在力量。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学科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地、愉快地去学习,不会感到是一种负担。

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故事演讲、猜谜语、表演、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将教材内容生活化,数学知识趣味化,静态知识动态化,生动活泼地呈现教学内容,充分以境激情,以情激趣。

2.新授时保持学习兴趣。学习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还要特别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低年级可常采用一些游戏活动。为使游戏更具趣味性,教师可制作一些小动物头饰,让学生做游戏时戴在头上,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高年级主要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创设一种情境。

三、活

活――即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

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应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一法为主,多法结合”,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教学效果最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都要坚持启发式教学,都要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动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都要坚持做到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2.把教材用活。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学会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适当增补,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向现实、有趣和富有挑战性转变。

3.把学生教活。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把学生教活很重要的三个方面,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让学生有思维活动,有数学思考;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四、实

实――就是教学中要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努力做到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

1.教学内容充实。主要指以下几方面:(1)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2)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3)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2.课堂训练扎实。即一节课下来,看看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其直接表现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效。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衡量,即预定的教学目标达成程度如何;教学目标的临时调整是否有价值;每一位学生是否获得了应有的全面发展。

五、美

1.风格美――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可以说,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上成熟的标志,没有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就很难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愉悦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它对其他因素起着积极作用,能提高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教师丰富的学科知识,严谨的治学精神,高超的教学艺术及其人格魅力。

2.感受美――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是关注知识的接受、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课堂教学的感受。当代的课堂教学应是一种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品质的“我行”教育。因此注重利用成功带来的积极体验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成为当代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发展的场所。”当然,我们也要记住:“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光明,王合义.运用建构主义观点探讨一堂好课的标准.中国教育学刊,2006(2):59-60.

[2]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三).人民教育,2007(7):8-10.

第2篇:一节好课的标准范文

一、课可不可以赛?

赛就是要分个高下优劣,并且可以分个高下优劣,竞技体育可以赛一赛,唱歌跳舞、画画写字,甚至写文章都可以赛一赛,一则它们有时有必要分出高下优劣,二则它们可以一赛分出高下优劣,别无异议,是比较可靠的评价。

课可不可以一赛分高下、定输赢呢?

课的高下优劣标准何在,实质是什么,这尚是个正在探讨的问题。笼统地说,课效果好、效率高,属好课,反之则属差课。但效果和效率却是难以衡量和测定的东西,一下子是不好下结论的。赛课一般都煞有介事地拟有评分标准,但评分标准是否“标准”姑且不论,单就操作而言,最后往往都自觉不自觉地落实在可视性和观赏性上,诸如普通话好不好、板书美不美观、课件制作得如何、教态大不大方、课堂热不热烈、体现新课程理念充不充分等外在成份上。可以说,赛课的评价往往是表面的或片面的,并不及实质。

从另一角度来说,课堂教学是个系统的过程,一节课往往前呼后应,只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环节,不能孤立、也无法孤立地评价一节课,只有把一节课置于整个教学系统中,才能对它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一节课好与坏,我们一则没有多大必要作出评价,二则以一节课给赛课定输赢,也太简单化、太武断了。

二、赛课的结果如何?

与交流课、研讨课不同,赛课的立足点其实不在于探讨一节好课好在哪里,课应该怎么上,效果如何,其着眼点往往在于对执教者加以评价和区分,是对教师进行检测和评价的方式。这就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如何上课能得到听课者尤其是评课者的认同、欣赏,就怎么上。这样一来,教师们首先不是准备“课”本身,而是千方百计了解和研究评委,研究评分标准,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再投其所好,有的放矢地表现自己,结果课上得五彩缤纷,却往往华而不实。

赛课的这种现实,直接诱使教师们在所谓的“教学基本功”上下大力气,练就全套花拳锈腿却颇为实惠的工夫。然后看准一节课,精雕细刻,反复打磨,在赛课时一显身手。凭着这样的一节课,可以不断参加赛课,层次不断攀升。犹如一名歌手,凭着一首歌唱遍天下。自此谁还去踏踏实实上一节朴实无华的“课”?谁还实实在在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干些出力不讨好的实事?谁还愿在教学底蕴这种“内功”上费力气?

纵观千姿百态的赛课,但凡赛课优胜者,多半形象青春靓丽、普通话好、更加热衷多媒体手段,在教学内涵上,却未必具有优势。仅此视之,赛课的肤浅与谬误,可见一斑。

三、赛课盛行的根源何在?

当然,赛课的弊端及赛课暴露出的问题,并非不为人所见,赛课之所以盛行,是有着它深刻的根源的。赛课因其在教师评价上具有直观性、简易性及可操作性,而受到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学术团体的格外亲睐。有时这种评价还有着非常实用的目的,比如用以评选优秀教师、教坛新星,或者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进行所谓的业务考核等等。

对于教师来说,教书育人一向默默无闻,赛课则是显露“才华”崭露头角的绝佳机会和最好捷径。只要赛课优胜,往往能够“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这比日常一节课一节课老老实实地耕耘,实在要“经济”得多。于是许多教师对赛课异乎寻常地热衷,以至趋之若鹜。

第3篇:一节好课的标准范文

关键词:音乐;好课;评价标准;学生;持续发展;参与;兴趣;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74-01

什么样的音乐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一直是所有音乐教师在思考和探究的。因为它帮助我们反省自己的音乐课堂教学,直接引导我们朝预定的方向前进。但就这个问题,就笔者的观察,答案并不统一:有的标准更多的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有的标准更多的考察教学目标的确立,甚至有的关注教师表演的精彩程度……

新《音乐课程标准》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丰富了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音乐教育与生俱来便具有人文学科的属性,这是毫无疑问的。可见,新课程的实施需要音乐教学更大程度地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迈进。因此,我认为音乐课的标准就是它是否真正做到了关注学生,以人为本,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放在了首位,我们不妨套用一句俗语,那就是“学生好才是真的好”,是啊,相信所有的同仁都能体会关注学生才是根本。

一、关注“参与”,让学生都“动”起来

首先,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文化教育,是为了使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因些我们的音乐课必须面向全体,而不是仅仅培养少数音乐特长学生,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学习时间、空间和条件。有的教师在借班上课参加比赛时,提出削减学生数,让那些“音乐能力差、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别参加音乐课。试问:这样连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基本权力都不能尊重的教师能上出什么“好课”?

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艺术只能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如果学生没有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是不可能获得这样一种体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音乐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管教师讲述得如何细致、课件演示得如何精彩,离开了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哪怕是音乐知识、音乐技能技巧,学生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不用说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创作了。因此,音乐教学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与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不可能有“好课”出现。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从做中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关注“兴趣”,让学生都“乐”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教育界普遍认同的观点,音乐兴趣爱好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兴趣产生于需要,只有当学生有学习音乐的需要时,才会对音乐学习引起兴趣并产生欲求,进而形成光趣。一节音乐课中,音乐教师能否用美而丰富的魅力吸引学生,产生稳定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这也应是评价一节音乐课好坏的重要标准。

三、关注“审美”,让学生都“美”起来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放在十大理念之首,足以证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我们音乐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音乐课程中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在音乐教学中才是第一位的。在音乐课中,教师能否运用能够调动学生情感的教学方法,能否用感情支配自己和学生,试把情感寓于音乐教学之中,用真实、诚挚的情感去启发学生、感染学生,做到以鲜明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感染力为学生示范(朗读、演唱、演奏、指挥、表演、创作等);能否用丰富的情感和语言,描述、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内涵和情感发展,引导学生感受、领悟音乐情感艺术的真谛;能否有效地组织学生投入、参与音乐实践,在丰富多彩的音乐中体验、感受音乐的情感的魅力;能否做到以“美”促“情”、以“情”入“课”,通过自身情感的充分投入,紧紧地抓住每一位学生,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之中,并获得情感上的共鸣。

四、关注“音乐”,让学生都“会一些”

(一)关注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吴斌先生说过:“音乐课的知识与技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少了知识和技能就不能称这为音乐学科”。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第4篇:一节好课的标准范文

一、做好备课

我们都知道,“高楼要有地基作准备”,教学也是如此,要上好一节课,也得有很好的“地基”才行,音乐课的“地基”就是“备好课”。谈到备课,有人说它不重要,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是上课思路的演习。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一节课要备的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行。只 有这样,上课才具备了前提的条件。一节课有了好的构思,剩下的就是如何实践,怎样上好课的问题了。

二、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动起来

当学生走进音乐教室就给以热情和欢迎,教师要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和学生的喜悦情绪融入一体。然后,教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学生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关爱。用亲切和蔼的语言,风趣、幽默地把学生带入快乐的音乐课堂气氛中。比如老师和可以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唱儿歌等。让学生舒展天性,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活泼快乐地成长。

三、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

“如果说音乐课是一艘船,那么老师可以说是这艘船的舵手。”得时刻掌握船航行的平衡及方向。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自己,在学生心目中良好的形象,掌握好教学中的“度”。把学生引导好,做到处理问题恰如其分才行。

老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必须得不断学习。把自己的业务搞好了,学生才会崇拜你,向心力才指向你的一边。老师也就自然培养了自己的魅力。另外,音乐老师不是专门从事某项专业的专业人员,得有综合的业务素质才行。因此,老师得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进步,才不至于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老土”,才会慢慢培养自身的魅力!

四、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在音乐课上,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比如《大鹿》一节,可以通过拍手等简单肢体练习,培养学生的乐感;再比如《瑶族舞曲》,我们在欣赏过程中就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拍手练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思考问题,还可以加入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

五、搞好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第5篇:一节好课的标准范文

很多的专家学者和从事数学教育的人士、老师甚至学生家长都经常谈及课堂教学问题.我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数学教师也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此前我曾尝试过上海推广的“变式教学”之后又做过“目标教学”到后来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等.上学期我校学习东庐中学,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在我校开始试用课堂教学导学稿教学模式,在这过程中收获很多,但喜忧参半.学生的总成绩有了提高,但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我每学期要听很多节的课,可是我心里始终有一个困惑有待与大家一起商讨解决.就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课才能算作一节好课呢?一节可以推广的好课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可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针对这一困惑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谈一下什么是课堂教学.

有人说这个问题学生都知道你怎么还说啊,是啊,学生都知道每天要上七节课,每节课45分钟,老师铃响上课,铃响下课.又有多少老师真正明确我们每一节课都要做什么呢?什么时间做什么呢?我想首先老师在进入课堂前就应该了解有哪些学生是基础较好的,接受能力较强的,还有哪些学生得通过个别指导才能完成的,还有哪些学生是学习有困难的,上一节课不同难度的内容,哪些学生应该已经接受了,哪些学生可能会一知半解,哪些学生还有可能没有听懂,或从作业和课代表反馈的信息中,还存在什么问题.针对以上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全组教师集体备课,由一位老师主备,合理地设计和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每位老师给出意见,再进行更改到符合学生的基础的堂上练习,这是应该做到的第一点吧.接下来要证实你的判断,首先通过提问或其他方式进行旧知识的回顾,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恰当的引入或教学情境的设计等,都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唤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由学生自学看课本新知识,填写导学稿上的知识梳理练习题,老师巡视学生情况,记录学生的疑难问题,大约用5分钟,这是应该做到的第二点吧.接下来就是应该考虑如何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了,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无论你采取什么教学方法,都要把握一个度,例如在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就要对学生的探究要达到什么目的,交流到什么程度,要心中有数合理的,自如地掌控课堂,如果放任学生探究、交流下去很可能达不到学习目的,甚至会经常完不成教学任务.还要根据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采取什么措施补救,甚至课堂中突发的问题怎么处理等等,教师尽量由学生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中引导完成新课内容大约用20分钟左右,剩下时间学生做导学稿上的练习,基础好的学生有能力完成拓展题,这是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的第三点吧.上完每一节课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每一节课都会有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有一点点的缺憾,所以我们要做课后的总结,不断改进,才能不断地提高和进步,这才能叫做一个比较完整的课堂教学吧. 转贴于

其次,我要谈一下课堂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我们老师都会说教学目的和任务我们每天写教案都会写的,不知写了多少年了,就不要在这里废话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要说一点儿我的看法.教师用书或现成的教案上的每一章,每一节甚至分得更细都写清了教学目的和要求,任务、重、难点等,我认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搬照抄,要想合理地确定教学目的、任务,重难点等,必须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而定,根据上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定.在充分掌握班级的学情的前提下,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预测达标情况,哪些学生在什么问题上可能有困难,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对不同的学生的重难点的要求也应不同,这一切都是我们每位老师应该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的.否则长期下来不会有什么好的教学效果的.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的标准下,把课本进行合理地整合,也当成参考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是更深一层的要求了,是最好不过的了.当然这需要理解课标要求,精通初中的数学的知识和体系,才能做到的.这里不多说了,能做到就更好.另外我对课堂教学目的还想提一点儿看法,那就是在一节课中学生应该真正学到些什么?是本节课的概念?还是解题方法?有一些经验的老师会说重在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这种说法当然不错,但我更深一层的考虑应该是通过本节课的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这对一个学生能否学好数学,将来能否在数学方面有所造诣和发展有所成就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我谈一下什么样的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

前面我说过了我也有些困惑,二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不同级别的课听过了几百节了,但也很难界定什么标准的课才能算做一节好课.关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的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齐全,真是一节好课;有的说这节课真活跃,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在动,真是一节好课;有的说本节课教师教学逻辑严谨语言简练精确,板书好,真是一节好课……在这里我也谈一下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我认为首先教学内容安排要合理,是针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来安排的,是建立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安排的.其次看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学后是否对本节课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学生智力的潜能有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和自由发挥,师生的信息交流是否畅通.很多年轻教师不注意这一点,我讲我的,你听你的,最后也不知道学生听懂没有.另外还要看你的授课方法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等.

第6篇:一节好课的标准范文

虽然听课评课是学校重要的教学活动, 是教师成长的途径,但很多年轻教师对听评课不是很重视,要想提高教学水平,理论学习只是一部分,听评课才真是提高的重要手段。评课的不只是评别人的,更重要的是听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听评课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的桥梁

听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既是一个验证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操作、升华为理论的过程。在听评课中可以学习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在执教中去运用,也可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概括形成理论。如此循环反复,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听评课可以交流经验,教学相长

通常就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来说,可能有两条路可走(从相对意义来说)。一条是磨道式的循环,是走一条自我封闭的教学发展道路;一条是螺旋式上升,采取的是对外开放、对内改造的策略,是教学能力发展的道路。听评课对开阔教师的视野、激励他们上进、发展他们的教学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引导教师走教学能力螺旋式上升的道路。另外,听评课也是教育同行进行教材分析、教法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的一种好形式。一位哲学家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以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听课者可以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招数,比如怎么上这节课、有什么独特的做法……这样能使听者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设计,达成对文本的深度理解,突出教研的性质;也能使大家各抒己见,让不同见解磨擦,让不同思想碰撞,争论辨别,继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所以,教师之间开展听评课活动,就能达到交流教学经验、切磋教艺的目的。

三、听评课可以诊断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水平

学校领导抓教师的教学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临床指导。所谓临床指导是指学校领导深入到教室中去,诊断教师教学中的毛病,评估教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一种具体技术。为了查清教师教学质量一直很差的原因,要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在评课时对课做出综合分析。分析过程中,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问题。要对教师钻研教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教学程序的设计诸方面做一透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具体改进的意见。这是一个“诊──断──治”的过程。

听评课对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教师在评课时,首先应该明确怎样才能算一节好课。我们经常遇到评课时很多老师不知说什么,更不知道如何评课,甚至有的老师知道教师的不足但不知怎样说,更重要的是听了老师们对自己的评课,不知道如何改进。因此,要想评好一节课,真正到达提高的目的,首先自己得明确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节好课主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适切、有针对性,教学内容的取舍与呈现合理。

(2)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策略选择恰当;教学任务要求符合学生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过程

(1)师生双方能够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运行、和谐自然,能够凸显信息技术的优势。

(2)反映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探索,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数字教育资源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组织匹配协调,有效促进了重难点的突破。

(3)教学流程清晰,容量适当,环节高效;能够灵活、恰当地实施教学;对学生的表现和生成问题反馈及时、评价恰当,知识拓展合理。

(4)注重发挥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数字资源经过深度加工或者原创。

3.教学效果

(1)教师能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展示了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有效促进学生发展,高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重点难点。

第7篇:一节好课的标准范文

关键词:激发兴趣;幽默有趣;互动;多媒体;互相尊重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23

众所周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依据学生所喜欢的教学方式,想尽各种办法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以满足他们内心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那么,学生心目中的好课到底是什么呢?

一、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也是学生评价课堂好坏的基础要素。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能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的激情,还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就称不上一节好课。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达到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标。因此,教师要调动一切手段和方法,包括语言、技术和技巧,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解决问题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能够使学生在兴趣中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发现方法、发现过程、发现自己。使课堂兴趣蕴育着学生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生机,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课。

二、教师语言幽默、不死板、讲课生动有趣

幽默是一种机智,是压力和枯燥学习中的调味品,是人际关系的剂。幽默能给人们带来轻松和欢笑,减少矛盾和冲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善用幽默的教师不仅受人喜爱,还能让教育学变得轻松有趣。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往往一种滑稽的神态、一席有趣的妙语,就能消除学生的心理、生理疲劳,松驰紧张的神经,振奋学习精神,在和谐而欢快的场面中增长知识。可以说,如果将一堂课比作一碗方便面的话,那么幽默的语言就如方便面的“佐料”,给整堂课加入了无穷的滋味。

如果在课堂上融入幽默,制造活跃气氛,那就会调节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发学生的接受与反馈,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建构,而且这堂课也必将是满堂生辉、情趣盎然,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节好课。试想,如果一节课、两节课学生一直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那么学生的大脑就会由于承受不了过重负担而转为抑制,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而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调节,根据课堂的教学目标加强课堂语言的锤炼,时不时地灌入幽默,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和学生多互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绪有张有弛,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变成学生心中的一节好课。

三、有效互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课堂

孩子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心中一堂课的好坏,除了看教师的教学外,还要看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在课堂中他们是否每一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每个人在参与的过程中是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即学生是否积极有效地参与了各项学习活动,这也是影响学生评判一节课好坏的重要因素。

学生心目中好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而且这种参与是充分的参与而不是表面化的浅层次参与,不是学生被教师拽着走、领着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使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潜力得到开掘。这种课堂学生的参与是有价值的参与,学生是在积极主动地吸收、积极主动地思考、积极主动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这种有效参与表现在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得、有所悟,好的课堂应该是所有的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都收获了自己所希望得到的收获。

四、精心设计指导,备课充分、讲课认真的课堂

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策划者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在遵循《指南》《纲要》的基础上,应该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优势,以及学生的特点自主策划每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假如一个教师只是按照一套现成的教学设计去教学,就与以前的机械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对实践新课程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所以,一堂好课要能凸显教师个人鲜明的教学特色。同时,一堂好课也离不开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如教师预设的那样流畅,这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抓住时机,哪怕是三言两语的导言,一个小小的提问、一句轻轻的点拨、一张图片的展示都能使学生的思S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在困惑中得到解脱,在迷惘中找准方向。所以,一节好课绝对不能是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把学生引向现实生活中,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堂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这种直观教学增大了课堂容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果。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优生从被动等待中解放出来,差生从被动压抑中解放出来,使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主要特点是集光、声、色、像于一体,可以将课前输入的文字、图片等资料显示出来,既为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学生心理的不同要求。在高中课堂中,适当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手段,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高中教学如果能将现代教育手段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优化组合其各个要素,把它立体化、全方位地融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营造出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使课堂活起来,从而成为学生心目中不折不扣的一节好课。

六、师生关系融洽,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的课堂

好的课堂是师生和谐的、轻松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或许你感觉不到是谁在主导着课堂,但你却能感觉到学习过程的愉悦,共同创建的融洽与和谐。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也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教师“居高临下”的气势常常给学生带来一种内在的压抑和不自信,往往导致学生不敢接近教师。如果教师能够做到亲切、自然的态度,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享受到充分的尊重,才能主动探求知识,不时地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中好的课堂。

总体来讲,对于一节课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不同的r期,标准不尽相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文就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主体――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标准”,但“标准”绝不是一个框架模式,绝不是一刀切,绝不是各种“元素”的简单糅合和叠加,更不是面面俱到、结构完美。它应该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特点。总之,“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发展满意”的课,就是好课。

参考文献:

[1] 柳袁照.每个老师心中都有一个好课标准[J].红蕾・教育文摘旬刊,2015.

[2] 李开唐.学生喜欢的课是好课――一位教研员心中的好课标准[J].中国学校体育,2004(4).

[3] 潘卫星.我心目中的好课[J].才智,2011(31).

[4] 蔡文艺.“我心目中的好课堂”――来自孩子心灵的呼声[J].江苏教育研究,2011.

[5] 李小妮.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观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08.

[6] 王 龙.关于历史师范生“眼中好课”的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14.

[7] 宗 颖.“我心目中的好课”园本教研活动[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

第8篇:一节好课的标准范文

一、选好课题

1、选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很多人认为,政治课的内容大多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要想把课上好,所选的课的内容最好是比较有趣的,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公开课在学生的有效参与中顺利进行。

2、选老师能把握的课题。一个老师,特别是年轻的老师,他的知识储备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懂,上课的内容如果不熟悉,就很难发挥好。上公开课是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应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长处,这就要选自己熟悉的、容易把握的课,从而有利于发挥。

二、吃透教材

选好课题后,先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把课文内容认真读几遍,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整个内容框架,理清教材的思路。

三、选好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突破以往老师一味机械地灌输知识,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教师最好采用探究型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固然要求教师很好地掌握教材知识,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学生,精讲教学内容,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则重点把握。另一方面,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对于需要举例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在讲清教材知识后,可以适当的留一些问题给学生去思考、探索,或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这样杜绝了放羊式的自习方式,充分利用了课堂的45分钟,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又能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四、写好教案,做好课件

上好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有一个好的教案或课件。教案必须按照四个环节来写,有导入、正文、小结、教学后记等四部分。教学导入必须生动有趣,能吸引人,正文要思路清晰,小结要简明扼要、画龙点睛,教学后记要写真情实感。还应该注意这些环节或步骤问的自然衔接,力求做到水到渠成,不露痕迹。这样,一节课的思路就显得非常清晰,而学生的思维也不会因某个教学环节的突然中断或突兀转折而被打断,从而感到整节课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上公开课最好能用课件,多媒体的课件可通过优美而富有动感的设计,直观地把所讲授的内容、重点及思路跃然“幕”上,使学生及听众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五、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在课堂当中有时会有些突发的小事故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考虑得特别周详,尽量把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率控制为零,或事先做好思想准备。如:上课前先去检查要使用的电教设备是否已经安装或调试好,以免到上课时出差错;上课要用的图片、练习题或其他的教具是否准备就绪,并统一放好;万一时间充裕,完成了教学任务却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又万一时间紧,差不多下课又该删掉哪些环节和内容等。有了多方面的准备才能保证公开课如之前所设计的步骤,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布置学生预习,联系上课事宜

预习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如果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的时候往往会一头雾水,答非所问,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因此最好布置学生预习,恰当提一两个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公开课的顺利进行。

第9篇:一节好课的标准范文

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高效的课堂呢?什么样的体育课是好课?北京师范大学毛振明教授在他发表的文章中讲过《关于好课的11条标准》:1.教会了某个运动技能基本是好课;2.教会了“有用”的技能是好课;3.有效地锻炼了身体基本是好课;4.有针对性地锻炼了身体是好课;5.有知识点的课基本是好课;6.有与技术学习和锻炼身体道理的是好课;7.学生上完课很愉快的基本是好课;8.学生从此喜欢上这个项目的课是好课;9.对学生的优缺点指出来的基本是好课;10.纠正了学生普遍的行为和意识的问题;11.在此基础上清除了“脏东西”的课是完美的课。我们读了毛教授的这11条标准之后,定会有很大启发。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几乎没人注意到。看似合乎体育常规,但没有去注意或偶尔注意到了,但没有去反思。如果这样长期下去,教学永远不会提高。

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走过的岁月,想想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经常会感慨那些难以忘却、印象极为深刻的事情。一个个小插曲会令我激动、令我感慨,然而,在这么多的教育故事中,却有这样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体育课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嘀咕”。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原因有很多,学生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嘀咕”,学生心怀不满的时候“嘀咕”,溜号的学生在“嘀咕”,等等。“嘀咕”也一直困扰着我,这种现象在体育理论课堂上最为常见。“健康教育课”是体育室内理论课的必讲内容,但是一味讲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听得很不耐烦,看学生的表现就知道,对这些内容没有兴趣,私下找学生了解情况才得知,大部分学生都会感觉枯燥乏味。根据对学生情况的调查,于是我就想能不能让学生做主角呢?那一次,我心血来潮,让学生自己做老师上了一节关于《运动损伤的保护与处理》的课,这节课让我感触颇深。

前一节下课时,我对学生说:“下节室内理论课,我们换一种上法好不好?”只听见下面议论道:“是把室内课改上室外课吗?”总之,学生一听见要换上法,学生们都来了精神。我说:“不是。”听到我说“不是”,学生们的兴趣和精神头立刻消失了。然后我继续说:“下节课让你们自己上!按我们平时上课的分组,每个小组主讲一个内容。”“啊!不会太难吧!那老师做什么呢?”学生很意外,大家提出来很多疑问。我说:“不难!你们任何人都可以胜任,可以用课件也可以不用,我这次就是给大家服务,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大家可以用我的电脑。”下课的时候,我把讲课的内容交给了体育委员和其他几个组长。

课后,真的有同学到我的办公室用电脑查阅资料,还很神秘地不让我看到。看到同学们在一起商量讨论得热火朝天,我心里就暗自高兴,学生能有这样的积极性真是难得。

上课前我很早就来到了班级,把多媒体准备好,学生们也都早早地准备好了。看着大家的脸上都是很期待的表情,像是要送我一份大礼似的。我看了看手表还有1分钟,就说:“今天同学们是主角,是老师,我是学生,看同学们准备的非常充分,大家就按照老师安排的主讲内容和顺序依次来讲。”

上课铃响了,首先第一组的H同学走上了讲台,他插上了自己的MP3,熟练地操作着电脑,随着大屏幕的切换,教室里面立刻响起了一阵惊呼,屏幕上播放的是一张刘翔在洛桑国际田径大奖赛110米栏,12秒88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的图片。H同学又点了一下鼠标,另外一张图片蹦出,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哀叹!大屏幕上出现的是2008北京奥运会刘翔在110米栏比赛时,退赛那一瞬间的照片。H同学说:“我知道同学们平时都非常喜欢和崇拜刘翔,那么大家比较这两幅图片,更喜欢哪一张呢?”“第一张!”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H同学接着问:“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讲一讲与这两张图片有关的课:《运动损伤的保护与处理》。”学生们讲得有条有理,站在讲台上也落落大方。真没有想到学生们的导入竟能如此的自然,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其他几组分别讲了运动损伤的概念、运动损伤的保护、运动损伤的处理,同学们讲得都非常好!每组都有自己的创新,都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讲到运动损伤处理的这个环节中,同学们还准备了纱布,现场对伤员进行包扎。

在课的最后阶段,同学们还有精彩的总结。我不经意地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下课2分钟了。”大家竟然都没有听到下课铃声,还沉浸在热烈的课堂气氛当中。

这节课是室内健康课时学习效果最好的一次,课堂上再也没人睡觉,再也没人做其他作业或看其他资料,再也听不见了“嘀咕”。相反,每个同学在各个环节中都是那么的投入、认真。因此,我更加坚信,在这种创新的课堂中,学生们可以收获和接纳更多的知识。可以掌握更多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