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范文

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

第1篇: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如何;复习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又或“温故而知新”等等,都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那么,我们的课程如何进行复习呢?其中,高中数学的复习又该如何进行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复习,要扎扎实实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 高中数学的复习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回归课本,自已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个例题、习题再做一遍,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 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而预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 重要途径。没有预习,听老师讲课,会感到老师讲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而预习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二、加强复习策略的研究,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细悟“一纲一标一说明”,狠抓“双基”,强化知识主干,彰显高中数学章节结构,构建高中数学知识树图。

对照近几年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以课本章节为单位,以高三教辅资料和高中数学课本为载体,以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为研究对象,逐章逐节全面系统的复习高中数学的全部内容,细悟“一纲一标一说明”,真正做到考点明确,内容全面,知识点不遗漏,在同学们大脑中真正建立起课本章节知识树图,形成高中数学章节目录结构,构筑知识网络,整理学生认知结构。

2、加强数学概念的复习,展示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注重知识的交汇与整合,锻炼学生的解题策略与答题技巧。

概念是实施数学教学和创造的源泉,没有概念,教学就无法入手,无法深入研究,解题也就失去依据,同时,创造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高中数学总复习中,必须牢牢把握高中数学概念的复习,使每个考生对高中数学考点中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根据高中数学概念推导出相应的公式、定理。

实际上,高中数学公式很多都是根据概念推导出来的,这样不仅熟悉了数学概念,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公式的来龙去脉,展示了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公式的发现过程,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再说,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等差数列的概念:在一列数中,从第二项开始,它的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常数的数列叫等差数列过程。当然,还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整合,加强数学知识网络交汇点处试题命制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和答题技巧。

三、在平时做题中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1、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高中的数学题,特别是解析几何的一些习题,运算量比较大。许多学生碰到这种状况总是不太重视,认为反正现在有可以用计算器可以进行运算了,自己只要掌握方法,而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计算上面了。因此碰到化简,计算就马虎对待,甚至是空在那里,等待老师的答案。但是一旦进了考场,遇到计算繁琐的题,它们就会因为计算不熟练而慌了手脚。这中间,因此而没能做出题目的大有人在。因此要勤动手。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去做。当然也要掌握算理,注重简便方法。

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题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解题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 学的基础知识和解题的基本技能,更需要通过解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 使数学思想的传授由简单的、抽象的、理性的说教,转化成具体的、感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客观存在。通过数学学习,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一题多解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准确性,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掌握解题技巧

大部分同学进入高中以后,学习方法、思维和生活学习习惯有所固定,成绩也趋于稳定,但很多同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却越来越淡,直至无任何起色,于是就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无药可救,孰不知,只要讲究应试技巧与策略,就能把分数提高一个档次。

(1)、整体上安排要坚持“两先两后”

先览后做,平时训练和大型考试中,有的同学便急急忙忙“偷偷”做题,加重了自己的心理紧张程度,就有可能影响发挥,而正确的做法就是应是先统览试卷,摸清“题情”。对练习和测试作总体了解,寻找解决这部分题的知识内容。

先易后难,部分学生善“钻研”,先做难题,无功后返,以致该得的分没得到,造成总分较低。

(2)、解题中要坚持“两快两慢”

审题要慢,答题要快。“成在审题,败在审题”,要咬文嚼字,抓“题眼”,观察分析抓“特征”,深刻挖掘其隐含的内在联系;

计算要慢,书写要快,平时练习就要养成这种习惯,否则计算失误,后面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3)、不同题型,区别对待

选择题灵活做,选择题一定坚持“小题小做”原则,采用间接、直接、特殊值代入法、排除法等;

填空题仔细做,一类是定性的概念判断填空,一类是定量的推理计算填空,但解题过程要确保“百分之百”;

第2篇: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范文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看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对于知识构架难以准确把握,需要教师进行适时地引导,从而逐步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改进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采用教具、多媒体等手段,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勤于思考、踊跃发言,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层层剖析,理清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进而牢固掌握知识。

例如,学习“等差数列前n项之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泰姬陵,以立体、动态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画面中的泰姬陵有多少颗珍珠?教师可以慢放画面,引导学生从第一层开始,逐层计算,再让学生按照规律对1+2+3+4+…+(n-2)+(n-1)+n进行计算,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提升高中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在自主学习时,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数学题,才能逐步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层提问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巧设问题,针对教学内容提前设计问题,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问题意识。

例如,学习“二次方程求根”时,先讲解二次方程实根存在的限制条件及分布情况。按照问题思路直接从方程的根入手,且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或求根公式求解。教师通过提问方程求根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探究,同时可以利用数形结合,联系二次函数图象和等价转化的两条曲线之间的关系进行求解,不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中掌握与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方面的亲切感,使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逐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师通过联系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学习“排列与组合”时,可以联系生活中熟悉的彩票,让学生仔细思考彩票中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四、总结

第3篇: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范文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教法 学法 分析 衔接 策略

高一新生都是带着希望,带着梦想,带着追求,兴高采烈地跨入高中大门;都有十足的信心,都有着学好高中课程的美好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易学,而是枯燥、泛味、抽象和晦涩,在做习题、课外练习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不少学生都感到听得懂课但做不来题,渐渐地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解决对策。

一、高一学生数学入门难的原因分析

(一)教材的原因。

1、初中教材“浅、少、易”。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初中教材主要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

2、高中教材“深、难、多”。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符号多,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且概念密集。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而影响了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教法的原因。

进入高中以来,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另一方面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刚人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1、心理原因。高一学生正处在青春时期,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多数高中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也不爱讨论,甚至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心理上的封闭自锁,与老师和家长都很难交心。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加上在家长的高期望下,学生产生的高度判逆,从而不断产生厌学情绪。

2、学法原因。在初中,教师讲得细,反复练习多。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刚入学的高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内化的过程,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影响数学的学习。

二、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提高学生适应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初高中教材衔接,温故才能知新。

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在高一第一章节内就大量涉及初中的“因式分解、方程、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等知识。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为此在高一数学入门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一周的时间,针对上述知识做一次检测,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自然过度。

(二)加强初高中教学方法的衔接、不高估学生。

学生适应高中教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作为老师千万不能心急,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有科学的认识,让学生自然转变学习方法;有的老师由于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教材,不研究教法,总认为内容简单,于是课上得过快、拓展过深、练习过难,一下子就把学生搞“死”了。具体教学可由浅入深地安排,精心安排每节中的练习,层次可以为:“了解性练习一理解性练习一巩固性练习一变式性练习。这样抚平了高初中数学的“台阶”,发展和深化了初中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也为今后的三角、立几、解几的衔接教学树立了模式,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

(三)克服心理障碍,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兴趣,发展能力。

1、搞好入学教育。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反复和学生讨论“我来学校做什么?我能做好什么?走出学校后怎么办?”,让学生逐步树立“为自己学习”的理念;要帮助学生消除中考后的松懈情绪,增强紧迫感;还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分析初高中教学方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感受学习的压力和享受学习的快乐。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习、专心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舻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生动的语言、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美,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第4篇: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范文

关键词:适应;新课标;巧衔

一、初高中数学存在的差异

1.内容方面的差异

初中数学大多以通俗、形象的语言来表述,直观性和趣味性都较强。而高中数学一下子转化成了抽象的逻辑运算、函数、集合等表述。高中数学知识难度加大,空间想象能力明显提高,且需要更灵活的去解题,计算也相应复杂,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很快接受和消化。

2.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以几何为例,初中所学都是平面几何,而高中几何是立体几何,要在三维立体空间去解析一些立体空间的表面积或体积等。因此,初中数学是基础,本身具备形象化、浅显化、知识容量小等特点。高中数学的特点则是多元化、广泛性,能让学生更全面、深刻严密的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以及思维递进性。

二、高中生学不好数学的原因

1.被动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里,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无预习,没听到没记到,没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上课不专心,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堆后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一知半解,机械模仿。结果是事半功倍,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轻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训练,经常不去认真演算,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考试中错误百出。

三、促进高中教学的有效途径

1.恰当铺垫,降低难度

任课老师在前几节课时,应侧重初高中数学的衔接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哪些方面掌握得好,哪些方面相对薄弱。针对掌握薄弱的知识点,可以进行详细讲解,或在教授新知识时将这些知识点融入习题中讲解,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师教学要把握好初高中内容的断层,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学生温习旧知识。

2.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独立思维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较重视学生自己学。这使得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不太适应,因而数学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法指导。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布置思考题和预习作业,保证听课的针对性:引导学生学会听课,做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等等,可根据情况具体操作。

3.结合身心发展,培养学习兴趣

第5篇: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新课标 理念

一、 高中数学课程框架

(一)学校必须开设的内容:共10个模块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包括以上10个模块和16个专题,分别包含在必修的5个模块和选修的4个系列中、其中必修的5个模块是基础知识,选修系列1是为文科学生开设的,选修系列2是为理科学生开设的,选修系列3和选修系列4是为那些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进一步提高的学生开设的。

二、在高中阶段首次采取学分制新课标规定在高中阶段,每个学生修完一个模块,获得2学分;修完一个专题,获得1学分。

(一)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 修完必修的基础知识的5个模块,获得10学分。

(二)可以报考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高中毕业生的标准: 最低要求修满16学分如: 修完必修5个模块和选修系列1的2个模块,再选修系列3中的2个专题。较高要求: 修满20学分如: 修完最低要求的上述内容,再选修系列4中的4个专题。

(三)可以报考理工科专业的高中毕业生的标准: 最低要求修满20学分如: 修完必修5个模块和选修系列2的3个模块,再选修系列3中的2个专题,系列4中的2个专题。较高要求: 修满24学分如: 修完最低要求的上述内容,再选修系列4中的另4个专题。

三、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一)注重高中数学的基础性

1、发扬我国高中数学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及能力培养的好传统。在新课标的课程框架中,所设5个模块的必修内容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选修系列1和选修系列2又是选修系列课程中的基础内容。

2、对"双基"的认识,与时俱进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数学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被人称颂的高科技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这句话精辟地揭示了信息时代的本质特点。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必须重新审视原高中数学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新课标删减了原高中数学中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了"双基异化"的倾向。

(二)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学不仅是研究其它学科,以及人们参加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还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三)提供多样课程,适应学生的个性选择"以学生为本"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原则,也应该成为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安排的指导思想。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过程,既具有一般的共同的规律,又总是带有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之间的个性心理差异具体表现在能力,气质,思维取向,性格以及爱好等方面。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要特别指出:这是一种"个体"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必然带有个性特征。

第6篇: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范文

【关键词】高职数学;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课程内容

一、我国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情况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找原因。学生在开学初期,数学成绩还是能够跟得上的。但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学生们学习成绩的距离就拉大了,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同学还采用高中学习方法来学习高职数学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导致了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第二,部分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大家都知道,学生在高中时的学习状态非常紧张和严谨,学校的管理很严,教师的要求更高,紧张的学习环境也让学生有积极学习的心态。而高职学习是自主管理,学生自己分配的时间较多,这让自律性差的同学难以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这就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第三,最重要的一点是,数学教学是个长期的过程,分不同的教学阶段,而教学阶段上的脱节给下一阶段的教学带来了难题和挑战。有效的完善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工作是我们高职教学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只有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方法得当了,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也就上去了。

二、分析高中数学和高职数学的不同

(一)课程内容不同

高中数学是高考中的重点学科,高中把数学分为高中代数、高中几何、概率统计等科目进行教学,教师讲解的内容都是高考大纲中要求的内容,那些考试不考的教学内容,教师根本就不会讲解。而且,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会把三年的数学课程缩减到两年,剩下一年时间就是复习和巩固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就是针对高考而采取的,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为了应付高考,其教学方法根本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而到了大学时,大学数学学习内容涉及到了高中数学里的没有学习过的章节知识,这些高中知识是学生学学数学的基础知识,这种教学内容上的脱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困难和压力。所以,高职教学就要补充讲解这部分基础知识内容,这样才能保证高职数学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教学方法不同

教学方法不合理也是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传授为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时间思考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过程,这就减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降低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高职教师在教学中多讲解概念和理论,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概念的具体内容,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见,二者间的教学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差距,而是教育观念也是有本质的不同。

三、有效对高中和高职数学进行衔接的有效方法

(一)衔接教学内容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衔接好高中和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中的课程安排,只有教学内容安排合理了,前后的知识才连贯了,才符合教师 教学的规律,更容易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课程的学习是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是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打基础。对教学来讲,完成前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下一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学中前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为了后一个阶段的教学服务。所以,高中数学教学是为了大学数学教学服务,既然要做好服务工作,就要认识到教学内容安排的重要性,做好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工作是高中教学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要合理的安排高中教学内容,避免内容跨越幅度过大而提高高职数学的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还有,高中数学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要求合理的增减教学内容。例如,复杂的理论知识不需要教师一步步的带领大家进行计算,只要讲述公式的计算方法即可,至于繁琐的计算环节只需要使用计算机计算即可。总之,教学内容是固定的,教师才是教学中的主导者,教师只有灵活的进行教学,合理的分配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二)衔接教学方法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衔接好高中数学和高职数学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分三部分介绍做好衔接工作的具体做法:第一,转变应试教育思想。高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而让学生考入理想的高校。这就促使许多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以提问方式来尽量多的解答学生问题,用题海战术方法来提高解题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跟本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降低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为了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转变教学思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刚刚走出高中大门的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的改变往往会滋生贪玩心理。学习兴趣降低,自律性不强是普遍现象,再加上高职学校的管理较宽松,更给这些同学提供了逃学、翘课机会。所以,高职教师要认真负责,在教学中要讲方法、讲策略,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第三,多对学生进行指导。大学教师要认识到大学数学学习中的难点,从而多对学生进行指导,保证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例如:给学生讲解高中数学和高职数学知识点间的联系,学生从而找到了解题技巧。

参考文献:

[1]常娟,杜迎雪,刘林.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第7篇: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特点;方法;信心;素质

对喜爱数学的人来说,数学很有意思。但许多学生却认为,数学不好“玩”,因为数学难学,尤其是高中数学就更难学。为了帮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笔者结合多年来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谈谈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一、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

有些同学认为,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一样,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就一定能学好数学。其实不然,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

1、高中数学注重能力培养。初中数学,更多的是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高中数学知识多、内容难、结构紧凑,更加注重对知识形成、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的体验。高中数学的逻辑性更强,需要的能力更高。高中数学倡导的是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高中数学学习需要记忆。数学的学习虽然不是刻意去死记硬背,但也需要记忆,只不过这种记忆的方式,可以是通过一些练习来达到目的。高中数学的学习,对定义、公式、定理、公理等知识要记;对一些重要的结论也要记;常用的一些数据还要记;典型的题目更要记。只有多记、记住,解决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熟能生巧。尽管这些记忆不是去背,但至少要让它们在大脑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二、注重学习方法

1、要超前自学。超前自学,才知道教师上课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听课也才有主次之分。为此,笔者做过一次实验,故意将某一知识小点讲错,结果,学生的练习全都做错。因为他们没有课前自学,常常是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完全是被动接受,即使是教师讲错了,也不知道。对数学的自学,不应当作一种任务,敷衍了事,而应带着一种目的,细细阅读。通过课前自学,对定义、性质等新知识要尽可能记住;对公式、定理、结论等的推导,要尽可能知其所以然;对例题的解答要逐步细看,对课本后的练习和习题要认真地做一做,同时,对那些看不懂的知识和做不来的题目,应该作上记号,以便在上课的时候,能带着问题听课,做到有目的的听课。

2、要有学习记录。有些学生认为,上数学课只需听一听,看一看,然后做一做练习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数学的学习也需要作一些笔记,尤其是教师对知识的评注、强调或补充等,都应作好记录。对教师所列举的典型的题目,或求解方法独特的题目也应做好记录,以便于能做到及时地复习巩固。

准备一个纠错本,也就是将每一次考试或练习中的典型题目,或者是经常做错(包括做不对和方法性错误)的题目进行收集、整理,以便于及时纠错。

还要有一个学习心得本,也就是在数学的学习或解题过程中,将自己所发现的、较好的解题方法或经验记录下来,以体验成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正确对待做作业。有些同学做数学作业,完全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因而,马虎的、抄袭的现象都较为普遍。学生根本没有意识到,做作业是自身学习的需要,是以掌握知识和方法为目的。事实上,做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对掌握知识情况的检查。

4、解题要多进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解题之后应反思:①成功求解用了哪些知识,关键又是什么;②每个条件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有隐含条件;③是否还有别的求解方法,在这些方法中,谁优谁劣;④题目是否还可变化,包括对条件和结论的改编等。

三、树立信心,克服“怕”的心理

“怕”,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较为普遍。有些同学怕应用题,有些同学怕几何证明题,有些同学怕繁琐的计算题,有些同学怕教师,有些同学怕回答问题,有些同学怕考试,等等。有些学生即使在数学的学习上存在问题,也从不主动问别人,怕别人说自己笨,宁愿不懂装懂。怕,自然是影响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人缺乏必需的动力和信心。高中数学的学习,必须要克服“怕”的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首要的任务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因为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自信心则是学习成功的第一要诀”。克服学习中的“怕”,一方面要正确面对高中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另一方面要多做相应的练习,要多与教师沟通,多与同学交流,遇有不懂的问题,要主动请教,力求使自己真正弄懂。

四、要有良好的应试素质

第8篇: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范文

一、能力与基础并重,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生对基础的掌握不足,主要是由于教师不能认识和处理好新课程目标中的一对关系:基础与能力。这种现状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无法兼顾基础和能力,经常忽视其中某一方面,最终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种能力都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强调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不是要弱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新课标强调对基本概念与思想的掌握与理解,重视技能的训练,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其实是对高中数学教学和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也是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别容易忽视因而也是特别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

新课标在理念与目标上的一个重要进步就是在数学教学中,更加重视对数学基本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这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双基”教学是认识与理解数学的首要前提。例如,在培养计算能力时,要求学生熟记公式和法则,还要掌握运算的基本技巧;在培养推理论证能力时,要求学生牢记各种定义和定理,还要了解因果推理以及其他一些逻辑关系。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狠抓基础,尤其是对一些核心的思想和重要的概念,一定要让学生加深认识与理解。对教学中一些关键的算法与技巧,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争取熟练运用。可以说,在高中生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后,也会反过来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巩固数学的基础知识。

二、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转变过去课程管理太过集中的现状,施行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使各学科课程更加适应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三级课程中最富活力的是由各学校自主开发独立编写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独特优势,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弥补国家及地方课程中的不足。国家与地方课程的设置往往重视共性,而忽视了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也就不能满足各类型学校的需要和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校本课程可以通过开发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程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面对高中数学新课改及新的目标和理念的出现,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而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可以解决当前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矛盾。

学校应全面分析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考虑实际办学条件,充分了解师生的兴趣特长、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等情况,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开发出体现新课标理念、富有学校办学特色、适合师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三、贯通初高中数学课程,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延伸。因此必须考虑其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贯通。新课改中初高中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习惯都有很大差异。初中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是“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这一过程,这有利于学生经历探究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建构个体的认知结构。高中教材内容较初中剧增,知识的呈现注重抽象性与逻辑性,概念多且抽象,符号多,定义、定理严格,教材叙述比较严谨,抽象思维要求提高,知识难度加大,而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计算更加复杂,突出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这一特点。初高中课程的差异导致了高一新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能力都不能达到高中数学课程的要求。所以初高中课程衔接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和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其次,教师应结合高中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会数学思想,认识数学本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发展创新意识,从而掌握高中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

再次,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情感,促使学生养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9篇:高中数学的计算技巧范文

关键词:学习方法; 课堂效率; 系统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30-001

相比较初中数学,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和理论性比较强,很多学生升入高中后会感觉数学的学习比较抽象和枯燥。一部分学生从而会丧失对数学的兴趣,为后面放弃数学埋下伏笔。为了学生进入高中后能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以下谈几点学习高中数学的建议和方法。

一、首先要区分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的不同点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使你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而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逻辑严密,思维严谨,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强,这就需要学生在对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上下工夫,要多思考,多研究。其次由于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是凭借这样的方法取得了数学的成功,所以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仍然沿用这样的方法。经过一阶段后数学上的弱势就会显现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还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缺乏毅力与信心,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能力越得不到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中学习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

二、提高听课的效率

初中阶段很多学生认为多做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好办法,而且很多老师也是采取题海战术,每天让学生反复练习很多题目而忽略了课堂的教育。进入高中很多学生仍然沿用初中的方法,课间做,课堂也做,不去抓住课堂。高中数学主要在于理解,你要理解知识点,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而这些主要还是在课堂上所获得。所以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尽快融入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的科学

听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其次就是做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做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

3.知识的衔接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由于初中教材知识起点低,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亦低,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内容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学生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