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范文

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8日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城市和乡村等。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争论由来已久,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加快增长与环境保护矛盾尖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拥有13亿人口,是一个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大国。目前,中国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变,事实上也正在改变。中国目前应当如何对待和处理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呢?本文认为发展经济和环保之间的关系,是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片面经济利益和全面综合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平衡问题。实施绿色战略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不行的,否则就要落后挨打,没有GDP却是不行的,关键是要给它涂点“绿颜色”,让它变成一个呼之欲出的“幸福指数”。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保护我们人类的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GDP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

从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国民收入显著增加,在总体上基本实现小康水平。但遗憾的是,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导致环境保护工作的边缘化,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是以资源破坏、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随着全球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陆地、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时至今日,我们发现,忽略环境因素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甚至是自杀性的。这些后果包括:

(一)影响人的生存环境。人对自然的绝对依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水、土地、气候。水是生命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而气候则决定了一个地区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从这三方面考察中国,就会发现,中国的“三北”地区,即东北、西北、华北三地区约331.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4.6%),被地质学家称之为“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其间80%(即262.2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实际上早已成了一片荒漠,占了中国国土的27.2%,也就是说,18个省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处于荒漠化威胁之中。同时,水土流失严重,一些地方的地力下降,产量下降,形成“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很多美丽的河流消失,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造成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目前全国农村贫困人口90%以上都生活在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水土流失地区。水土流失的结果正是植被消失、土地荒漠化、众多河流死亡的原因。

当今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日益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环境遭受破坏意味着生产资料的日渐稀缺和劳动者幸福感的日渐枯竭,这就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指标没有完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对社会稳定也造成重大影响。

当前,经济加快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尖锐。2012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7.6%,但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上升。据对17个省(区、市)有关数据的综合分析,上半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5.8%。

(三)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人民和经济建设实体以及公共部门的关系,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当某个地方的某个或某些经济实体因发展经济而给周边自然环境带来巨大污染,造成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恶化,势必导致居民和该经济实体之间的冲突,产生民众对公共部门的不信任,影响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因此,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

二、只顾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的原因

经济发展是“鱼”,我们无法舍弃这条“鱼”,因为祖国的强大、民众的富裕都有赖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环境保护是“熊掌”,我们同样无法舍弃这只“熊掌”,因为人的生存、和谐社会的构建乃至经济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保护。古人云:鱼和熊掌不能皆得。今天我们说:鱼和熊掌必须皆得。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是能否皆得,而是如何皆得。对策的提出依赖于原因的分析,只有弄清环境破坏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到环境保护的应对之策。细观之,经济大发展背景下的环境大破坏,其原因是:

(一)缺乏科学的发展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一对“两难”矛盾,是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环境经济学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到达某个临界点(拐点)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环境得到改善和恢复。但是,要特别防止这样一种误区:似乎只要等到拐点来了人均收入或财富的增长就自然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因而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采取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显然,这种错误认识将使我们不得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

(二)政绩考核体系的不科学。唯GDP的政绩考核体系主导了广大地方官员的政绩观。官员们片面追求GDP,以求通过经济总量的增长实现个人仕途的进步,其结果是环境保护被经济发展边缘化。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过度开发自然资源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企业以临时停产代替达标,一过关照样超标排污;二是建设项目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没有完全落实,有的不按法规先环评后建设,造成选址不当;三是国家明令禁止的“15小”企业出现死灰复燃,且还为数不少。

(三)经济发展规划的盲目性和非统一性。生活区和工业区本应分而治之,在空间分布的考量上应该把居民的生活放在第一位,发展经济的前提是对人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而某些地方的市政规划却忽略了这一点,导致生产影响生活,激化各种矛盾。比如,很多重工业城市,尤其是钢铁城市,工业布局严重不合理,一些钢城工厂遍布整个城市,虽然这几年对排污进行了大力治理,但其生产用的煤炭、矿石等的粉尘,产生的废水废气对城市的污染依然非常大,使整个城市环境都受到污染,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搬离或者是把生产厂集中在一个地方,这样主要是好治理,比如唐钢就是集中一个地方,唐山市的环境受唐钢的影响就很小。

(四)环保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环保执法力度不够。环境质量标准、环保执法权力、破坏环境的处罚措施等都需细化和完善。环保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不法者将环保置于脑后,一味追求利润增长。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监管不力,有的地方不执行环境标准,违法违规批准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没有形成群众、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内部以及新闻媒体等多渠道的、多层次的监管机制,使监督机制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五)制度设计不合理。环境问题涉及到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研究治污防污的有效技术、环境质量的标准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管理层面,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制度层面:设计制度,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产权与利益关系,如排污企业、受污染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就会抑制高效率的环保技术的产生,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由于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企业治理污染缺乏激励及监管不力。

三、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对于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决策者决不应该产生这样一种错误观念,即他们必须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这是个错误的命题。其实可以同时选择二者——从未来的角度看,它们并行不悖。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增长是可以兼得”。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样经济和环保是能够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

(一)强化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强调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保优先政策,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银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保护好“绿水青山”,在生态建设方面为国家做贡献。

1、改变现有的GDP核算体系,变现存的GDP为“绿色GDP”。将生产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引进到GDP的核算中,如果环境污染,则予以扣除,从而纠正现存GDP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误导。生产过程污染少了,治污费用就少了,这样的生产对GDP的作用才是实在的。

绿色GDP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谁拥有好的生态,谁就拥有未来,就有经济持续的发展。未来的竞争是生命科学的竞争,生物多样性是我们的基因库,是经济增长的法宝,科学发展观涉及的就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2、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正确处理环境与建设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环境保护,教育为本”,要大力普及环保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同中华民族关爱自然、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普及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以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摒弃盲目追求过度消费,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3、强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念。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要在统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人口数量、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实施区域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实践中,强化“环境是资源、资本”、“环境是生产力”的意识,提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营造环境就是创造生产力”的认识,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平衡推进社会和谐,使整个社会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4、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能够互相促进的。英国在1990~2002年间的排放量减少了15%,而经济增长了30%。在丹麦安徒生童话的故乡,风电产业创造出30亿欧元的出口工业,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独占鳌头,制造了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商业化成功的故事。利用风力这一可再生能源发电,每生产100万千瓦小时的电量,减排600吨二氧化碳,可再生能源的环境科技化提供了可观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二)将环保指标引入政绩考核体系。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从源头落实环保基本国策。环保从源头抓起,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用绿色GDP核算体系代替传统的GDP核算体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树立长远的、可持续的政绩观。

1、加强领导,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制。要转变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转变既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规律,干部政绩考核不仅要考核GDP是否增长,还应该考核环境质量变化的指标和环保法规执行的情况。

2、加强对资源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管理。对一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才能立项的政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指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大力发展旅游业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特色产业。

3、推进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实践。发展与保护相结合,在经济发展中同步实施环境规划,同步增加环保投入,同步强化环境监管,将有利于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经济模式、社会行为、科技支撑和文化纳入到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框架,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在保护中优化经济增长。

(三)经济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统一性,尽量减少生活和生产在环境层面上的冲突。做好经济发展规划和环保的前瞻性和统一性,体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是一种新的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最佳结合。

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摆在首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河流湖泊资源。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继续整治煤烟污染;加强汽车尾气达标排放检查;控制交通和建筑施工噪声;创建绿色环保文明社区。在农村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确保农产品基地环境安全。

调整工业布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工业经济布局,把目前城市内存在的工业分散布局、重复布局、与居民点穿插布局等不合理布局现象造成的工业污染通过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的办法加以改善。

(四)进行环境保护制度本身的创新,形成新的环保理念。环境问题的解决在依赖技术进步的同时,更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创新,通过对现存部分环境制度进行改革,并进行环境制度创新,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共生。

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五)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力度,构建科学、完备的环保法律法规规章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我们不断加强环境保护。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家要制定有利于增长方式变化的经济政策,包括各种资源能源节约的政策、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的鼓励政策、排污收费制度等。

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六)不断增加环保投入,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环境。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整合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科技能力,集中力量研究当前环境与发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加快先进环保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环境保护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动环保产业化进程,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自主制造。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环保企业。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依赖技术进步,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组织对污水深度处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洁净煤、汽车尾气净化等重点、难点技术的攻关,加快高新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积极开展技术示范和成果推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七)把环境保护作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经过工业革命以来近300年的消耗之后,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日近枯竭,因此人类必须寻求“新”的资源起点,“废物”正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

1、用循环经济力促GDP增长。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绿色核算体系”来重新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中国人均资源少,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以沿长江城市企业为例,加大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其实就是减少了对水的污染,企业不能因为企业紧临长江就可以无节制的用水。

2、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引导企业、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农业,促进产业生态化。研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机制,特别是研究如何利用经济激励手段和制定在土地使用、贷款和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全社会共同开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并提出开展循环经济工作的具体操作措施,探索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和评估机制。要从企业内部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从企业之间的循环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园区;从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最近成立的皖江循环经济园区就是发展循环经济,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循环经济不仅是对企业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要求。人们首先要改变消费观念。循环经济要求消费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不对环境造成危害;既要消耗物品,又要回收利用生产生活物品。“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企业在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中产生利润,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比如,安徽马钢集团以电能、燃油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利用除尘灰作为烧结原料,利用高炉煤气余热进行发电,将高炉水渣、钢渣销售到相关企业作为生产原料,仅此4项每年就增加效益近7,000万元。该公司还对工业废水进行回用,循环回收率达到94%,每年又可节约水费近900万元,同时减排有机污染物4,500多吨,大大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同样,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从节约每一吨水、每一吨煤、每一度电做起,大力节约资源。

总之,发展、环保,一个都不能少。“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目前已进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不但需要保持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而且需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而搞好生态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证。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张凯主编.当代环境保护知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1.

第2篇: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要素禀赋结构;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9-0004-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利用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等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1981―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额年均增长24.84%,加工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比重从1981年的6%上升到1998年的53.36%,2008年虽下降为40.67%,但加工贸易增值率却从-24.8%上升到2008年的78.42%;加工贸易增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1.71%上升到2008年的6.85%。

在加工贸易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经济也维持了30年近10%年均增长率。勿庸置疑,加工贸易的资源配置效应、技术进步效应、竞争效应和诱导性制度变迁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但是,关于经济增长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影响,国内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比较薄弱。经济增长影响加工贸易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经济增长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进而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推动加工贸易的增长;二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要素禀赋结构不断升级,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租金等要素价格不断上升,将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及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和内在压力,促进了加工贸易的发展。

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在理论上是相互影响的,存在一种长期互动的关系。无论是政界还是学界都早已注意到我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关于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经济增长又如何影响加工贸易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利用中国1981~2008年数据,对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理论解释,进而尝试勾勒出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的机理。

一、文献回顾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加工贸易是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迅速的地区也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因而,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热点。张冰、金戈(2009)开展的理论研究表明,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可以归纳为三个传导机制:扩大就业与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弥补储蓄与外汇缺口机制、技术扩散与后向关联机制。

对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利用国民收入恒等式和计量方法两个视角展开。如刘志忠、王耀中(2003)在凯恩斯模型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得到1992~2002年我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度为7.04%,年均拉动度为0.5%。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只是解释了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数字关系,难以反映二者的内部联系,同时,在加工贸易发展初期,当加工贸易进口大于出口时,加工贸易增加值为负数,因而该方法不能反映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真实贡献,尤其是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动态贡献。

针对利用国民收入恒等式来估算加工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的缺陷,后来更多的学者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检验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孙楚仁等(2006)使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1981~199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为-0.654%和1.363%,而1992~2004年则分别为-0.256%和2.849%。黄菁、赖明勇(2005)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加工贸易的发展显著地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加工贸易的产出弹性为0.29%。闫国庆等(2009)的实证研究发现加工贸易与中周经济增长、产业竞争力、就业和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了这种长期关系具有较强的稳健性。胡兵、乔晶(2009)的研究表明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他们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得到加工贸易进出口均促进了GDP和TFP的增长,而且在短期内,进口的作用大于出口。

从已有文献看,对我国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现有研究大量关注与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单向关系,而忽略了我国经济增长作为一种经济基础因素在加工贸易发展中可能产生的影响;二是多数研究局限于静态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未能对二者在理论上存在的动态相关性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建立我国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刻画系统的动态特征,即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通过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来进一步考察我国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在解释对方变动时的相对重要性。

二、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使用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的前提是模型中每个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都是平稳的。因此,必须首先对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以我国的加工贸易总额(PT)和国内生产总值(GDP)为研究变量,分析它们之间的总量关系。样本区间为1981~2008年(见表1)。利用各年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将加工贸易总额转换为以人民币为单位表示的数额。考虑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对数化后易得到平稳的时间序列且不会改变数据原来的特征,笔者将对模型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分别将加工贸易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记为InPT和InGDP,它们的一阶差分分别记为dlnPT和dlnGDP。

(二)平稳性检验

为了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直接回归可能出现的“伪回归”现象,必须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这里采用ADF(Augmented Diekey-Fuller)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本文检验结果均由Eviews5.0计算得到。

从表2可以看到,我国加工贸易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序列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但其一阶差分序列分别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是平稳序列,称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为I(1)。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三)协整检验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考察我国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lnPT和lnGDP的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拒绝原假设,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变量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通过各协整方程残差的ADF检验结果显示残差为平稳序列,证明了我国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三、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互动影响的路径

协整检验的结果虽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但并未反映出每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或冲击对它自己及所有其他内生变量产生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在VAR函数基础上对lnPT和lnGDP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分析,并试图通过这一分析找出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对各变量脉冲扰动的长期反应,确定二者的长期动态关系。

(一)VAR模型的设定与估计

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变量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描述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最一般的VAR(p)模型如下:

Y1=A1Yt-1+…+ApYt-p+Bx1+ε1 (1)

其中,y1是k维内生变量向量,x1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p是滞后阶数。A1,…,Ap和B是要被估计的系数矩阵。ε1是K维扰动向量,它们相互之间可以同期相关,但不能有自相关,不能与模型右边的变量相关。这样就可以用0Ls方法估计每一个方程,得到的参数估计量都具有一致性。

仿照(1)式,我们以时间序列lnPT和lnGDP建立VAR模型,模型的内生变量有P阶滞后,准确建立VAR模型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地选择滞后阶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希望滞后期足够大,从而完整地反映所构造的模型的动态特征。但同时,滞后期越长,模型中待估计的参数就越多,自由度相对就越少。因此,应在滞后期和自由度之间寻求一种状态。本文根据sc和H0准则,将模型设定为VAR(5),采用OLS方法得到估计式为:

模型整体检验结果比较好,具有决定性残差协方差为2.61E-06,对数似然函数值为82.58,AlE信息值为-5.267,sc信息值为-4.181。

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得到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数都位于单位圆内,模型是稳定的。而且经检验各扰动项与其滞后值不相关,White异方差检验结果也显示不存在异方差,模型效果良好,因此可以对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基于所得到的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可以衡量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轨迹,即考虑每一个变量作为因变量时,来自其他变量包括因变量自身的滞后值的一个标准差的随机扰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影响的路径变化。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冲击动态响应路径。如图1所示,横坐标是脉冲响应函数的未来响应基数,纵坐标是因变量对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响应程度,实线表示响应函数曲线,两条虚线代表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

由图1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扰动具有明显的正效应,这种正效应从第1期就开始表现出来,总趋势是逐渐减小的。而对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冲击的反应在第1期表现为0,在前4期呈现正效应,在第5期与第9期之间的影响则表现为负效应。也就是说在第1期,只受到其自身标准差冲击的影响。在计算分析期内,对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冲击的累计反应为0.5375;对在前4期的累计正效应为0.0422,到第10期的累计反应为-0.1599。其经济含义是:我国加工贸易对其自身的有一个较强的正效应;经济增长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并且表现为前期的正效应以及后期的负效应,当期经济的良好表现会为随后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但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在对加工贸易的发展产生了负作用。

经济增长对来自其自身的一个标准差冲击的累计影响非常小,在前5期表现为正效应,后5期则呈现负效应,总体累计反应仅为0.0476。lnGDP对lnPT的一个标准差新息冲击的反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效应,从第1期开始逐步上升,在第5期达到最大值并开始下降,到第10期的累计反应为0.2765。其经济含义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贡献,且经济增长对其自身的影响并不明显。

(三)方差分解

下面在VAR(5)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方差分解方法来考察我国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程度,将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的波动按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相关联的m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每个随机扰动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分析结果见表4和表5。

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加工贸易的预测方差主要受其自身波动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呈现下降趋势,对加工贸易预测方差的影响在第1期为0,从第2期开始其影响逐渐增加,并在第7期开始稳定。第7期后,和的波动对我国加工贸易预测方差的影响基本稳定在77%和23%。加工贸易受其自身冲击影响的强度大于来自经济增长冲击的影响,但经济增长对我国加工贸易的贡献在稳定后也达到了23%的水平。

从表5可以看出,加工贸易的波动在初期对经济增长预测方差影响的重要性并不大,但从第4期后显著增强。从第6期开始,方差分解结果基本稳定,且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50%,大于经济增长自身产生的贡献,到后期来自加工贸易的影响占据了主导作用。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我国加工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在初期并不明显,但经历一定时期之后,加工贸易的贡献开始显现。我国经济增长对加工贸易规模扩大的作用不明显并表现有一定的时滞性,在后期表面上起了负作用。对此,我们的解释是后期加工贸易的增长更多的来源于自身转型升级,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前提是经济增长推动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对加工贸易起了间接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我国的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并通过示范、学习等效应使我国获得了技术外溢,推动了我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也为其自身吸引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创造了机会,从而形成了加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虽然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和产品附加值均有所提高,但经济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在其中发挥明显的作用,“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还是更多地靠收取廉价的工缴费维持自己的发展,而当我国的各种生产要素成本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上升的时候,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就面临着瓶颈。

第3篇: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探讨

1.引言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基础,在与工业相比,我国农业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农村金融发展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农业发展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之间的发展关系。

2.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内涵

在我国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由之前的包括农村信贷补贴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成为农村金融为一种新的信贷形式,且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机制。新的农村金融理论可以在利率波动情况下,避免金融环境的恶化,防止通货膨胀等市场危险。新的农村金融理论是立足市场,利用国家宏观调控,将通货膨胀合理控制以达到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目的。

3.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3.1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随着经济发展及我国金融业发展,国家在推动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虽然取得了定成效,但是还存在一定问题。一些主导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出台后,虽然对农村金融发展有推动作用,但是只停留在表面层面。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因为在农村无法取得利益,逐渐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导致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限制农村金融的发展。

3.2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

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村金融对资金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小企业在农村是主要发展力量,他们需要生产用的资金,而农民对资金的需求主要是生产及子女教育,这部分资金相对较少。而实际上目前农村信贷还不是特别规范,大部分金融机构对农村企业有投资却忽略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开发。信贷分配的不合理导致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3.3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问题

农村金融市场与城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在发展中,但是还是无法达到资本融入农民生活的。很多时候人们对于金融的概念还是不完全了解的,对金融工具的利用更是谈不上。长期以来,现代的金融利益在农村农民那是享受不到的,融资单一,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4.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4.1金融规模的影响

农村的供给与需求平衡是农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农村金融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更加合理,反之农业经济增长使得农村金融的用处增多。目前的农村金融还达不到供给与需求平衡的状态,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及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规模小不能满足农业经济增长的信贷要求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4.2金融结构的影响

合理的金融结构可以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农业经济增长,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投资者以在投资时以较低的费用获得更多的利益资金,以生产提升生产。优化金融结构后,就可以满足更多的农民的需求,再之后可以找更多的融资渠道,促进资金流转,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3金融效率的影响

金融效率主要表现在是否能提高储蓄能力、提高投资转化率和提高投资投向率。科学的利用金融手段,可以使资金利用更合理。在供给与需求关系影响下,投资是会先选择收效较高成本较低的项目的,这符合资金合理调配的原则,为资金向更好的渠道流动创造了条件。

5.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探究

5.1建立模型

通过建立VAR模型,可以探讨模型系数的经济分析。模型是以数据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可以将系统中的每一个变量都作为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建立出模型,相对于传统的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经济计量方法更可靠。

5.2指标挑选

我们挑选人均GDP总值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是因为它更精确。由于农村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缓慢,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农村金融工具就是存款和贷款,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作为农村金融的总资产,是相对准确的。农村金融投资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经济的开放程度取决于国际间农产品的流动量,我国加入世贸后对外开放程度在扩大,农产品在国际间的流动对农业经济增长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5.3数据确定

第4篇: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范文

本文以赤峰市1994~2014年经济和金融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具体分析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描述分析;建议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人口465万,辖12个旗县区,其中有8个国家贫困旗县,2个省级贫困旗县区。人口460万,贫困人口74.2万。在内蒙古101个旗县区中,国家确定的特困和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共有31个(占23%),而赤峰市就有8个(占赤峰市旗县区67%)。本文在借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经典理论和实证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历年《赤峰市统计年鉴》《统计年鉴》和赤峰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等反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采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描述统计分析法,分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民族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提供了相对微观的研究案例。

1赤峰市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统计描述分析

1.1赤峰市GDP增长情况分析从图1看出,赤峰市GDP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反映经济总量的指标GDP在1994年分别为84亿元,到2014年为1778亿元,增长到21倍左右。如果以1993年GDP增长(按可比价)为基数,2014年GDP增长率是1994年的101.61倍。1994~2005年GDP增速缓慢,自2006年增速加快,这与“十一五”以来,赤峰市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增加有关。从表1看出,以2014年为例横向比较,赤峰市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都比全国和的平均水平低,说明了赤峰市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表2是另一项调查显示:在2006年以来,赤峰市耗能企业增加值不断上升,2006年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56%,到2010年占94%“,十二五”期间有所下降,但2014年也达到89%。(数据来源于赤峰市环境保护局的调研和《赤峰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环境影响报告书》调研)赤峰市单位GDP耗能2010年为1.58吨标准/万元(国家为1.08吨标准/万元),到2014年降到1.35吨标准/万元(国家为0.67吨标准/万元),三年来赤峰市单位GDP耗能仅降低0.23吨标准/万元(国家为0.41吨标准/万元)。从耗能的角度看,目前赤峰市GDP的耗能较高,是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多,同时也高于全国22个省的数值,降耗的步伐也较慢。说明赤峰市的地区经济仍以粗放型、高耗能行业为主体,说明赤峰市GDP质量不高,经济结构较差。

1.2赤峰市金融运行情况分析分析表3和表4得到以下七个结论。第一,赤峰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6年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86.34亿元,2014年达1366.47亿元,增长到3.53倍,贷款为86.35亿元,2014年为1048.67亿元,增长到4.66倍。从而反映出赤峰市金融机构吸储和放贷能力的快速增长。第二,增长率。赤峰市从2006~2014年:GDP(现价)从466.4亿元增长到1778.4亿元,增长了1312亿元;存款从386.34亿元增长到1366.5亿元,增长了980.16亿元;贷款从225.3亿元增长到1048.67亿元,增长了823.37亿元。从2011~2014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1.5%,存款年均增长率为11.6%,贷款年均增长率为22.9%,可见赤峰市“十二五”期间金融机构吸储和放贷能力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贷款增长率明显高于GDP和存款增长率,反映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在快速增强。第三,存贷差(D-L,是反映金融结构的资金充裕程度)。存贷差增长过快,则表明储蓄向投资转化出现梗阻,资金使用效率不高。2002年之后可以看出赤峰市存贷差逐年拉大,特别是“十一五”“、十二五”以来,赤峰市的存款资源有很大一部分并没有用到本市的经济发展之中,存款资源流出市域,形成“资金漏斗”,这种现象是赤峰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第四,存贷比(L/D,衡量金融发展效率的指标)。以存款和贷款近似地代替储蓄和投资,用存贷比体现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出金融运行的效率。赤峰市存贷比2006~2014年年均59.2%“,十一五”期间年均为54.83%“,十二五”期间年平均为66.11%,可见“十二五”以来提高了11.28%。说明赤峰市“十二五”以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深化金融改革,激发了金融发展的活力。自“十二五”以来,赤峰市存贷差年均下降1.07%,但存贷比年均提升6.01%,说明储蓄向投资转化出现好转,资金使用效率在逐渐提高,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但从表3看,赤峰市存贷比与其他盟市比还处于较低水平。第五,贷款余额与GDP的比(L/GDP,反映信贷对经济支持力度,即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2006~2010年年平均为43.47%,2011~2014年年平均为50.16%“,十二五”以来提高了6.69%,即贷款对GDP的贡献提高了6.69%,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信贷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在加强。第六,存贷款余额之和(D+L,代表金融资产规模的指标)。用其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之和可以在相对较窄的水映出金融资产规模。赤峰市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之和在2006年以来呈现快速增长,到2014年增长了2.9倍,这期间GDP也增长了2.8倍,两者同步增长,从形式上看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与国家和金融机构这期间存贷款之和增长的倍数(国家3.5,内蒙古为4.3)(数据来源:国家数据网,/;内蒙古统计局网)进行比较,赤峰市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还有较大的差距,说明了赤峰市金融深化的水平相对较低。第七,金融相关率(FIR,本文定义为(D+L)/GDP,用于反映金融发展的指标)。即金融增长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相对于国民财富的扩展。这里没用照搬戈氏和麦氏的指标因子,而用了存贷款之和与GDP之比代表赤峰市金融相关率,更切合赤峰市金融机构的实际。赤峰市2006年以来FIR基本在120%以上,结合诸多文献的分析,说明赤峰市处于金融快速扩张的阶段。

2结论

(1)经济快速增长与GDP质量不高并存。GDP虽然增长较快,但耗能较高,GDP质量不高。(2)金融规模和效率的提高,支持了经济建设,但也存在“资金漏斗”。存贷款的增长率高于GDP,较高的金融相关率,说明金融发展的速率快于经济增长。贷款增长率明显高于GDP和存款增长率、存贷差降低、存贷比和贷款与GDP比的提高,反映出储蓄向投资转化率和金融资金的使用效率快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在快速增大。存贷差有逐年拉大的趋势,反映存款外流趋势明显。(3)赤峰市的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纵向比较有了进步;但横向比较相对落后。无论从人均GDP和单位GDP耗能,还是从金融规模和效率等方面看,赤峰市与全国和以及其他盟市比较,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3建议

要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工业经济粗放型、耗能较高、GDP质量差的状态,发展可持续的绿色产业项目承接信贷投入;要培育金融多元化主体,形成有序竞争的格局,培育适合本土实际的融资平台,打造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金融产品;要鼓励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贷款,提升金融机构支援本地经济建设的效能;要加强支付体系建设,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展P2P小贷等业务,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要建设诚信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营造一个优良的外部金融环境。

参考文献

[1]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变和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J].经济评论,2005(3).

[2]陶君道.甘肃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GANSUFINANCE,2005(12).

第5篇: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范文

(一)牧户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甚至出现负增长

从整个经济增长趋势看,内蒙古牧户经济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之后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并且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进入90年代,牧户经济曾两次出现徘徊,2000年达到最高点,2000年之后则连续下降。以内蒙古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内蒙古牧户经济的增长情况作了具体分析,分析如下:1986年至1990年间,牧户户均纯收入由3855.06元上升到5198.72元,增长了0.35倍,年平均递增速度为7.8%;1990年至1995年间,牧户户均纯收入上升到10084.69元,增长了0.94倍,年平均递增速度为14.2%;1995年至2000年间,牧户户均纯收入上升到14794.27元,增长了0.47倍,年平均递增速度为8.0%;2000年牧户户均纯收入则达到了最高点为14794.27元,此后两年连续下降。2001年为14386.56元,较2000年下降了2.8%;2002年为13122.83元,较2000年下降11.3%。

(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牧户经济赖以生存的草原环境不断恶化

牧户经济是建立在草原资源基础之上的,草原资源决定了牧户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草原是一种生产力,又是一种可再生资源,科学地利用草原资源,可增加资源总产量,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如果利用不当或长期超负荷利用,则会造成草原资源破坏,草地质量和生产力下降,可食牧草不断减少,有毒有害植物大量增加。最终使草原成为阻碍牧户经济发展的瓶颈,更为严重的是威胁牧户的生存。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伴随着牧户经济的增长,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逆向演化,草原大面积沙化、退化、荒漠化。牧户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比例已经达到73%,而且草地质量和生产力也在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在40%-60%之间。过去一些牧户草场13-20亩可以养一个羊单位,现在50-70亩才可以养一个羊单位,草场载畜能力大大降低。

(三)由于饲草料消费的压力,牧户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投入

牧户经济的消费具有双重性,其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结合在一起。牧户一方面通过各种生活资料的消耗保证其人口生产,一方面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消耗保证其生产性生产,在牧户内部,有些物资、生产资料是可以通用的,即可用于生活消费,也可用于生产消费,牧户的两种消费职能是统一的。近几年来,由于草场的退化加上连续自然灾害,草畜矛盾非常突出,牧户的收入除去用于基本生活需要外,很大部分收入都用于购买饲草料,在牧户的生产经营费用中,支出最多的是饲草料费用,一般占总费用的50%以上,有的牧户高达85%以上。牧户这种消费现状使得其很难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投入,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二、内蒙古牧户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

借鉴国内外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原有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来实现。另一类则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经济增长主要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推动。内蒙古牧户的经济增长与其所依赖的增长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增长方式是影响牧户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本文将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牧户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探求牧户经济增长的方式,并说明产生牧户经济增长特征的原因。

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中各因素特征序列的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系统中各因素的联系是否相关和密切。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关联度就越大,即影响越大,反之就越小。

本文以1990-2002年内蒙古农调队牧区住户调查资料以及内蒙古统计年鉴资料为依据,设牧户户均家庭经营总收入、牧草地面积、饲养牲畜头数,投入的物资资本、劳动用工、人力资本以及生产性固定资产相关指标,并且分别用X0,X1,X2,X3,X4,X5,X6表示。其中:家庭经营总收入(X0)表示牧户经济水平,它的发展变化规律反映了牧户经济增长变动状况,其序列为母序列;其余指标(X1,X2,X3,X4,X5,X6)则表示了影响牧户经济增长的因素,其序列为子序列。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原理,在分辨系数ρ为0.5的取值下,计算结果表明:影响牧户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牧户饲养的牲畜头数,其次是牧户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力,第三是生产经营中转化为产品的物质投入,第四是牧户拥有的牧草地面积,最后两个是代表劳动手段先进性和劳动力素质的指标生产性固定资本的投入和人力资本。由此可知内蒙古牧户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生产要素量的扩张,来源于牧户饲养牲畜头数的大量增加和在生产过程中对劳动的大量投入,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甚微,牧户经济增长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我们认为牧户经济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饲草比较丰富的情况下选择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发展自己是可行的,而且也是一种经济、实际的发展路子。这是因为在发展的初期,牧户的劳动者素质较低、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牲畜的优良品种较少,这些状况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而牧户经济又要发展。因此,牧户只能发挥其比较资源优势,大量地投入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大量的饲养牲畜,通过量的扩张来增加经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畜草矛盾的突出,特别是草原严重超载,沙化、退化、荒漠化较严重状态下,牧户经济还选择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则是一条有增长无发展的路子。这是因为:第一,牧户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质量及结合方式变动幅度较小,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在原来技术水平基础上的重复或迭加。第二,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率比较低,资源耗费大。第三,也是最不利的方面,就是牧户经济的增长是建立在对资源的超承载能力的利用之上的,是以牺牲环境和损耗资源为代价的,这种代价的结果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自然资源的枯竭,人类生存空间的缩小。现实中这种影响已显现出来。因此,寻求新的增长方式是牧户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内蒙古牧户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的可行选择和应解决的问题

(一)资本形成与资本投入的问题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增长时指出,资本是“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资本是“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心问题”。诺克斯“贫困的恶性循环论”也强调,资本积累是克服“瓶颈”约束,打破恶性循环,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由此可见,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牧户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积累一直不足,资本向来都是稀缺程度最高的资源,而草原建设、牲畜改良、先进技术的引进又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目前牧户的资本形成主要来自于牧户储蓄,就牧户家庭储蓄来讲,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家庭收入的高低,家庭收入水平高,用于消费后的收入剩余就多,从而储蓄就多。近几年,内蒙古牧户经济收入水平不高,除去消费后,大部分牧户所剩无几,甚至有些牧户还要借贷。因此,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单靠牧户进行有效资本投入是不现实的,还要依靠国家的扶持和帮助,依靠金融机构和社会团体的支持,只有在全社会建立起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元投资主体的融资局面,才能够加快牧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科技进步与牧户经济增长问题

科技进步对牧户经济增长的转变主要从生产过程的投入产出关系及这一过程中资源配置关系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即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牧户资源的产出效率;可以拓宽资源的配置空间;可以使生产者根据资源的不同稀缺程度更好地配置资源,从而获得更大的资源配置效率。科技进步是牧户经济增长的内在源泉。目前在畜草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牧户必须压缩牲畜头数,积极选择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良牲畜品种,同时强化饲养管理,开拓饲料资源,通过科学技术来更好地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促进牧户经济增长。

第6篇: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旅游效益 可持续 理念

一、从旅游的视角看经济发展

(一)传统旅游经济增长

传统旅游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旅游流流量的增加,旅游流量从经济学角度讲,既是动态的旅游者的产出和接待的规模和相关的构成。我们一般可以认为是在一定时期内,进入某旅游地的旅游者数目和规模,传统的经济流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旅游的经济活动:由于旅游业脱离旅游者单独存在就是空架子,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更需要旅游者的大力支持,所以旅游服务中对旅游的资源的开发、设施的布局、产品的设计、信息的传递等,都是围绕着旅游者展开的;旅游者相对于景点来说一般都是外地的,旅游者的饮食住行都要在当地消费;旅游的经济效益高低都是用旅游流量来衡量的,旅游的国内外收入增长率虽然是分开计算的,但他们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由于一个地方在一段时间内,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空余时间变化不大,所以旅游经济总收入用旅游流量来算是比较合适的。

(二)一般增长要素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我国现代的旅游业兴起年数不多,也就是30年左右,其它领域虽然也在快速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也较落后,旅游业更是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国政府对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出于摸索时期,相对政策也不够完善,所以这也对旅游经济实践有多方面的影响。

1、旅游资源要素大量的投入

我国对旅游资源要素的投入对旅游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我国旅游业开发较早的地区就是云南省,云南省最早旅游业开发的是西双版纳(差不多在80年代),90年代后,旅游业就进入了大力发展的时代,从大理到丽江、到香格里拉,新的旅游资源不断的被发掘出来,旅游线路初成之后一批批的游客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而新的旅游资源又产生,形成了旅游资源带动旅游业,旅游业牵动新的旅游资源产生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被印证了成功性,但是是在不断的投入优质的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造成了一种特有的依赖性。

2、资本投入的大力推动

我国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是在资金的大量投入拉动下成长起来的。这些投资主要用来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设施的,这些投资为创造更多的旅游经济提供了基础和保证。同时我国政府的强力推动,也是旅游业能更好的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在投资方面站到了主要地位,设置设置了管理旅游业的专门部门,出台了很多利于旅游经济发展有效的旅游政策,并且引进国外的管理方案和购置旅游设施,制定强有力的旅游发展规划,所以有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旅游业在蒸蒸日上的发展之中。

(三)一般经济增长理论与传统旅游经济增长的生态约束

一般的经济增长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主流经济学的概念就是把经济过程比作为动荡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封闭循环模式最终他们提出依靠技术进步、创新和人力等资本,那么经济就能长期的发展下去。实际上,旅游经济能否在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持续发展,就要看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程度。从世界各国来看,他们的旅游业在持续高速发展了大半个世纪之后,他们仍然对本国的旅游业持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信心。不过经济增长决不能靠不断扩大旅游景点的规模来完成,这样会对人类越来越严峻的生存问题提出挑战。因为经济的发展要以自然资源的开发为约束,没有自然资源经济将无从谈起,在不影响自然环境同时又能获得高额的回报前提下,这需要我们以满足经济活动的需求低量的投入,以对自然小影响低废弃的再次进入自然,由于好多地球物质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利用了就减少了,所以只有这种形式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

二、旅游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流

(一)隐形与旅游经济系统中的物质流

第一旅游是一种无形的产品,通过旅游者花费精力、时间、金钱等获得的一种感受。第二,旅游业本身就是一项服务业,也具有无形的特点。第三,旅游消费产生在异地,但旅游产品不会因此而发生位移。从这三方面人们一般不会把旅游业和物质流联系起来,但是隐藏在旅游业背后的是物质流,只有投入人力和物力才能为游客提供当地的特色物品,才能满足游客的综合需求。我们通常经旅游中的旅游流看做是“显性”流,而把物质流看做是旅游经济系统中的“隐性”流。可以将物质流从构成和来源分为两方面:一是进入旅游经济系统的生态环境部分,二是进入旅游经济系统的国民经济其他的产业。前者影响严重是人为因素,如人们把很多能够很快产生经济回报的产业经过规划后,直接融入景区中,如旅游中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经济过程,而后者如旅游车辆、汽车、飞机等,受经济效益的影响发展而发展,同时回归自然的物质和能量因为污染,也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二)旅游经济的发展需要物质视角下的发展

物质流改变了旅游经济对旅游者的依赖模式,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认知度的改变,旅游者的需求不单单只停留在观赏之上,所以单一的以旅游者和服务需求为目标已经不能达到要求了,那样的模式对大自然的缔造和文化遗产太过于依赖,如果对物质流认识不足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稀缺性方面眼光过于浅短,那么大多数的微观企业都会采用掠夺式的经营,这就造成了资源在开发和使用中的短视行为和短期化现象,最终旅游者和企业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失。世界旅游组织很早就曾预测过: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必将同那些综合型产业一样不可限量。同时”旅游业带动整个服务消费需求产业”的观点我国研究旅游经济学的学者非常认同,并且认为旅游业并不只是一项简单的服务业。旅游业为经济增长提供确切的数字收入,是比较难计算的,因为旅游业牵动着经济系统中的方方面面,要想准确的估计旅游业为国民经济的做出的贡献,只能通过通过跟踪决策行为使这些物质流人经济系统的微观经济主体来对旅游业所拉动经济的相关产业。这样有助于对旅游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三)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能够为旅游资源增长提供的自然资源更是稀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压力,这就为旅游经济的发展道路作出了硬性规定。即使使用优化的发展旅游方式,也不可能支持旅游经济规模的无限膨胀,所以只能是挖掘这个最优规模,一定存在一个既不影响人类生活环境又不限制经济发展的最优规模,这个规模最大的区别点就是,一种提高经济利益的手法是基于旅游流,另一种是基于物质流。我想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满足游客和更大的经济效益。使旅游经济的增长成为数量和质量共同增进的结果。

三、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在飞速发展,当然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为我国经济增长确实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旅游业对于我们人类环境的影响和对有限自然资源的需求让我们有着极大的压力,我们因本着持续发展的理念低量的投入高额的回报同时零污染,发展旅游业,我们应该对这种新型的综合性的产业报有很大的信心,使之发展壮大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最终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第7篇: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范文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分析

哈罗德-多马模型即“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R.哈罗德和E.多马分别提出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经济增长模型。

(二)马科?帕加洛的AK模型分析

20世纪9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对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全面而规范的解释,其中1993年马科?帕加洛用一个最简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AK模型)解决了哈罗德――多马模型储蓄率(s)和资本边际产出率(σ)为外生,以及I=S的均衡条件问题,对金融发展作用于于经济增长的机制给出了更现实合理的解释。

首先考察最简单的内生增长模型,认为总产出与总资本之间呈现出一次线性函数关系,如:(2)

其中,Y为总产出,K为资本总额,A为资本的社会边际生产率。Pagano还假定人口是稳定的,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既可用于消费,也可用于投资(如果用于投资,每期的折旧率是δ)。则T+1时期的资本总额等于T时期的新增投资加上净资本存量,则有:

对(6)式的分析,简明地揭示出储蓄率、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比率Φ和资本的边际产出率A构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任何影响这三个变量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区域的经济增长,而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是通过影响这三个因素来实现的。无论是哈罗德―多马模型还是马科?帕加洛的AK模型,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影响都是通过作用这三个机制,以下依次介绍这三种机制。

二、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一)提高资本的配置效率

金融系统能够将资源配置到资本边际生产率最高的项目之中,从而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系统通过收集信息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进行比较、筛选和评估,对收益较高,风险较大的项目提供风险分担,诱导和鼓励个体投资者投资于这类项目,同时金融系统能够分担流动性风险,使更多的资金配置到非流动性资产和更具生产性的资产上,从而克服了个体家庭出于对流动性冲击的谨慎考虑,只将资本投资于能随时变现的流动性资产,从而放弃了具有较高回报、较大风险和流动性较差的投资项目。通过这样的方式,区域金融发展可以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二)提高储蓄向投资转换的效率

在储蓄转换为投资的过程中,家庭每一单位的储蓄只会产生少于一个单位的投资Φ,剩余部分(1-Φ)则以存贷差的形式流向银行,以佣金、手续费等形式流向证券经纪人和交易商,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报酬而被金融中介吸收即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随着金融部门经营效率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金融工具和产品的创新,使金融交易成本下降,投资者在利益驱动下积极主动的运用储蓄投向资本市场,储蓄―投资转化率将上升,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

第8篇: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经济政策;社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度被称为“经济奇迹”。然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的发展却呈现相对滞后的境况,医疗、住房、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却不断暴露出来,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失衡。人民群众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并没有获得更多的实惠,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和社会保障不足等社会问题正在成为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解决。中国经济要健康平稳地发展, 必须校正这种失衡。

一、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失衡的原因

(一) GDP压倒一切的经济增长观。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决定什么样的行动。我国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经济增长成为第一目的,而且这一目的一度被认为是压倒一切的目标。一个时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充斥着一切为了GDP的领导思想。自然,一切为了GDP就将经济增长凌驾于社会发展之上,甚至是牺牲社会发展部分利益来服务于经济增长。 GDP压倒一切的经济增长观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主要通过社会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形成。在这种发展观念下,经济增长是目的,经济增长的成果的初次分配难以形成公平分配,而是向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转移,以更好利用所得继续投资,继而再次促进增长,以生产更多的商品,而相比之下居民收入相应的增长有限,其内在的消费需求就相对收到制约。再次分配中,作为分配主体的国家财政,在一定情况下,支出结构偏向生产性投资,而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对投资格局收到限制,原因很简单,这样的投资格局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当然,生产性投资中有很多投资转入民生性基础产品的投资,以促进民生的发展。但是,事实却并未如此。众所周知,民生产品的消费才是民众受到实惠的体现。即使投资民生产品的生产,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和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的相对滞后,很难形成居民有效的消费。举例,在全国70大型城市,一个大学生不吃不喝不能生病不旅游不买衣服,也需要15-20年的时间才能买到一套住房,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这个年限还要延长。而大家都知道的是,一个人的有效工作时间也无非是20多年,这让广大民众情何以堪?

(二) 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混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经济政策是社会市场化的竞争向领域还给市场;而社会政策主要解决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这部分应该退出竞争领域,从市场收回。而我们的经济发展中,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混淆,把本该是收回市场的推向了竞争领域的市场,由市场来解决。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等基本上是由政府提供的, 即使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审视, 这样的格局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不对, 因为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 像医疗、社会保障、教育和房地产等具有高度社会性的领域, 政府不仅对私人投资具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而且这些领域也是政府投资最多的。解决社会服务问题应该有社会政策完成,我们一些地方却盲目追求市场经济,大范围的将民生性社会服务交由竞争领域的市场来解决。以教育领域为例,用市场化的政策推动教育改革, 是混淆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典型案例。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是不可能靠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教育本身虽不能赚钱,但教育投资却是政府投资中效率最高的。再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三种情况:一是学校忽视教学质量,盲目的扩张和招生,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二是,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出现了严重的就业问题;三是,学费偏高,导致一些农村学生上不起学。以房地产市场为例,房地产问题是社会问题简单地推向经济领域的又一生动案例。房地产市场交由市场化竞争性领域的结果就是今天的局面。在供给有限的情况下, 市场只能解决高收入人群的住房。至于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 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离不开政府的援助, 甚至本身就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然而, 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 地方政府显然不能让地价卖得过低, 于是我们看到, 一方面, 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明显缺乏兴趣, 另一方面, 如果房价跌落, 首先着急的是地方政府, 有的地方政府甚至不惜动用人民群众的纳税钱托市。

(三)市场与政府功能的错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市场是只无形的手,而政府是只有形的手。两只手都要抓都要硬,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导致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错位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与政府功能的错位。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市场错位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资源配置等方面。在经济调控中,政府过多的依赖宏观经济调控,主要通过行政审批,即通过行政力量进行资源配置,而不是致力于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 而是频繁地进行宏观调控。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太主动、太频繁, 并且频繁使用行政手段, 就会干扰经济秩序本身的内在规律, 形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消极后果。

二、校正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失衡的对策

(一)明确政府与市场“两只手”职能

政府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只能是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包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以及高效廉洁的政府服务。这些属于公共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的领域通常由政府提供。2.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公平和正义比经济增长更重要。3.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 提供有利于公平竞争, 有利于吸引人才, 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制度安排和环境。

( 二) 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

放慢速度提升和调整结构, 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就必须把民生放在首位, 把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王爱学. 社会事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分析[J]. 江淮论坛. 2010(06) .

[2]姚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难点与出路[J]. 江汉论坛. 2010(11)

[3]吴春垒. 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8) .

[4] 荆林波.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之我见[J]. 理论视野. 2011(06).

[5]徐佩华.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性[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8(03) .

[6] 张序. 试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J]. 西南金融. 2007(06) .

[7] 周群艳. 上海社会事业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0(03) .

[8] 王浩. 城市倾向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 农业经济. 2008(08) .

第9篇:经济增长的与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 银行业发展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迫切需要银行在资本调节和配置环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地方性商业银行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天津银行等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在改革开放的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均有差异,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省基于不同要素察赋采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从而形成了今天各个地区银行业不同的竞争格局。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银行业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匹配深刻影响了银行功能正常发挥,进而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与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其发展的原因需要进行探究,发展经验与模式对其他省份有借鉴作用。本文将基于我国改革开放31年来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对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得出可靠的结论。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本文综合了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的研究,选取了货币深度、金融相关率的对数作为衡量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指标,采用林毅夫和肖烨(2006)的计量模型,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特点,基本计量方程设定如下:

lnpergdpit=?琢+lnKit+lnLit+FIRit+Deepit+?姿i+?滋t+?着it (1)

其中,下标i表示省份,t表示时间,?姿i为不可观测的地区效应,目的在于控制省份的固定效应,?滋t为不可观测的时间效应,是一个不随省份的不同而变化的变量,它解释了所有没有被包括在回归模型中和时间有关的效应。?着it为随机挠动项,它服从独立同分布。具体而言,计量方程中的各变量分别的含义如下:lnpergdpit是i省t年的真实人均gdp的对数值;lnKit是i省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对数;lnLit是i省t年的就业人数的对数;FIRit是i省t年的金融相关率;Deepit是i省t年的货币深度值;

本文选取了清华大学中宏数据库1978—2008年中国各省的相关数据,运用stata11软件求出了各变量的描述统计值。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因果关系及其在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差异,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同时为了更加明显地看出两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本文也收集了全国各省的数据,并作出了处理,由于时间跨度为1978年至2008年,所以将重庆市并入四川省计算。

二、计量检验与回归分析

1、单位根检验

数据的非平稳性会导致伪回归现象的产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为了使结果更为可信,本文选用了LLC检验,breitung检验、IPS检验和ADF-Fisher检验四种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结果显示,lnpergdp、FIR、Deep、lnK以及lnL基本都在1%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所有变量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符合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可以更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

为了研究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需要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主要的协整检验方法有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的Fisher协整检验法和EG两步法。而EG两步法的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则包括Kao(1999)为代表的同质面板的协整检验法和Pedroni(1999)提出的异质面板的协整检验法。本文选取EG两步法进行检验,具体结果如下:两个面板的检验结果均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根据Pedroni的结论,当检验结果出现差异时,优先采用Panel ADF-Statistic和Group ADF-Statistic的结果,而两个面板这两个结果都在5%显著水平下都拒绝了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Kao检验在2%置信水平下也拒绝了原假设。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lnpergdp、FIR、Deep、lnK以及lnL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回归时不会出现伪回归现象。

3、模型回归

为了实证研究银行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本文依照公式(1)进行回归。对回归结果进行Hausman检验,两个面板检验结果均拒绝了原假设,故应使用固定效用模型。回归显示,R2分别为0.97以上,方程的拟合优度很高,说明自变量从总体上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考虑两个银行业发展水平指标的影响,两地区的货币深度和金融相关度都显著的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这说明两个地区的银行业发展水平高,银行在筹集资金,配置资金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所以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两个地区的相关方式却是有所区别的。对于环渤海地区来说,金融相关程度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环渤海地区有我国几家重要的国有垄断企业,这些企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由于企业的规模大,并且很多企业为重工业企业,故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量大,周转时间长,特别需要银行对其从资金上予以大力的支持。所以,对于环渤海地区来讲,金融相关率极大地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增长。而对于长三角地区来说,这一地区的金融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长三角地区的金融深化程度要远远领先全国其他地区。同时,各类金融衍生工具也都基本最早出现在这一地区,并且市场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二级市场交易量大,货币周转速度也快。银行业改革早,产权合理明晰,管理科学高效。同时应注意到的一点,该地区的民间集资活动广泛,已经构成了市场中不可忽视主要力量,所以货币深度水平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4、因果关系分析

对两个面板进行回归分析后,可以看出对于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来说,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二者的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明确。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数据进行因果检验。从基于环渤海地区数据的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货币深度与经济发展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金融相关率提高的Granger原因。而滞后两期的情况下,货币深度和金融相关率与经济发展均互为因果。这表明,短期内,经济发展需要银行充分发挥融资功能,并以此带动银行业的发展。但同时,该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并不自由,银行的贷款方向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更偏好国有大型企业,一些情况下,容易导致资本的非优化配置,所以银行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带动性不强。而长期情况下,金融改革不断深入,银行业能够对资本进行充分的优化配置,所以银行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也不断带动银行业的发展。从基于长三角地区数据的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滞后一期情况下,经济发展与银行业发展没有因果关系,而滞后二期的情况下,银行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由于长三角地区银行业高度发展,金融改革不断深入,银行业为经济发展筹措了大量资本,并且银行的行为是由市场主导的,所以能够使资金运用到最有效率的行业,从而拉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本文运用固定效用模型以及格兰杰检验的实证方法分析了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银行业对经济的影响方式在区域间存在差异

由于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银行业发展的程度与侧重点不同,所以,两个地区银行业对于经济的影响方式是有差异的。对于环渤海地区,主要是依靠传统银行业的功能,为重要企业解决资金的困难,金融相关度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而长三角地区,金融深化程度高,金融工具种类多,特别是近些年来民间资本流动广泛,市场活跃,货币流通速度快,是我国的金融中心,对周边地区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其金融深化水平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2、经济增长与银行业发展的因果关系存在区域性差异

对于环渤海地区来说,由于其在我国经济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其经济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政府导向性。短期内经济增长是银行业发展的原因,这是由于该区域经济增长迅速,对资金的需求量大,需求带动了银行业的发展。但同时,政府对于银行的干涉也较多,银行在资金配置上的只能受到了干预,所以资本无法配置到最有效率的部门,故银行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是长期情况下,银行能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周转,同时资本也可以在各行业间进行流转,所以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而长三角地区的银行业及金融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市场导向型特点,市场化水平高,市场引导资金流向最有效率的部门。各种符合市场需要的金融产品不断产生发展。银行业的管理方法先进,产权合理,资产组织结构合理,所以在资本的配置效率上高,所以银行业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显著的。

(注:本文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105010208)。)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姜烨:经济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