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阅读教学的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的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教学的重点

第1篇: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一、 学生自主读悟,质疑讨论,探究焦“点”

导入新课后,要让学生充分地自主读书,充分接触文本,然后围绕自主读书中感兴趣的话题和不懂的问题,展开或组或班的学习讨论,创设解决问题的良好情境,教师要按照本课探究的重点问题,善于在讨论中启发和引导。如三年级《李广射虎》一文,重在让学生感悟李广的神勇无比和力大无穷。我让学生说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当发现异常时,李广的“警惕”;当将士们去寻找白羽箭时,箭深深地“扎进”石头里。由这两点切入,学生能比较轻松地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诗所讲的意思。

二、 梯度分明,由“点”解“面”

2011年版《课标》在阶段目标中明确提出文体阅读的要求,且梯度分明。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该教的没教”,大部分老师都是一个模式地解析课文,面面俱到。阅读的主体是学生,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课文中有些内容只是给文章起一个过渡作用,内容浅显易懂,不需要多做讲解。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教师应分清主次,抓住文章的重点,让学生说出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如在教学《少年王勃》一课时,学生读文后,教师提问:王勃是个什么样的人?从而引出“才气”。由“此点”引导学生,“从文本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勃的才气”?学生自由读文,交流,汇报:(1)当都督让在座的人写庆贺文章时,他们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2)当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竟忍不住拍案叫绝……教师追问:“为何听到此句时,都督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这句究竟写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描写,对整篇课文、对王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需去引导学生,并不需过多讲解,将课堂交给学生,由“点”解“面”,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 抓住对话“点”,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面”

第2篇: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11-01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针对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笔者谈几点感受。

一、师生互动是关键

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诉学生标准答案,那就难以把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也很难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意识的接受,更何况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思想也会一如既往,因此,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不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永远是臣服于知识的“奴隶”,是知识的“记事本”。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尝试着让学生参与教学,体现真正的学。如主动与老师与学生比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提高。

二、激发兴趣是重点

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产生了兴趣,学生只要产生了兴趣,就会为追求知识而积极主动地学习。阅读也不例外,要想在阅读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促进积极思维的前奏。阅读兴趣的激活,关键在于施教的艺术。教师要竭力探求新颖的教学艺术,摒弃呆板的教法,创设宽松乐学的氛围,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如在《口技》一文中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阅读,模仿各种声音,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同时设疑:你认为贯穿本文的一个最重要的字是什么?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自然会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同时也会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泛、精、研读是提高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认知方面来说,是个由“感知”到“理解”, 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 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

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达到“由此及彼”运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四、强化想象是拓展

在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想象式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立足于“想象”一词。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或摇头晃脑、或念念有词、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鹜八极的吟咏状态,进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细嚼慢咽的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的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

第3篇: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支点特性;实施路径

常规的阅读教学最大困惑在于可讲的东西那么芜杂,教师因为疲于取舍,以致于不经意中掉进了满堂讲满堂灌的尴尬境地。我们的学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无法理清作者的思路,以致W得漫不经心,昏昏欲睡。怎么办?这就需要一个支点――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和突破口。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同样,对语文阅读教学也会产生精妙无比的效果。寻找阅读教学的支点,可以撬动起整个语文课堂的精彩。

一、阅读教学支点的特性

教学中不难发现,好的支点常有以下特性:

1.好的支点具有灵动性。小切口,常有大精彩的妙处。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微处觅精彩。欣赏过有老师抓住《孔乙己》、《变色龙》等文本标题中的人名为切入点,大做文章,由点切面,拓展开去,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由一个人透视一个群体,乃至一个社会,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曲径通幽”的玄妙。

2.好的支点具有联动性。“点一睛而活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切入时,问题环环相扣,理解环环相生。抓住这个支点一拎,整篇文章就被拎起来了。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学生心中明了,接下来的学习活动犹如按图索骥,课堂学习紧凑高效。所以,我们要寻找的这一支点,应该是真正能够上关下联,贯穿我们整个课堂的。比如《我的叔叔于勒》,抓住“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心理活动,引出别人对于勒的称呼,引出于勒的人生轨迹,引出菲利普夫妇对其态度,就能理解文中小人物的不易与悲酸,倡导将善良传播下去。

3.好的支点具有互动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构筑了一个个对话的平台,以支点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其自觉地去质疑、探究、发现,并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取知识、经验。使阅读的信息、阅读的心理、阅读的主体状态这三个因素互相作用,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恰如其分地引领下,始终处于阅读活动的主体控制状态,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孔乙己》教学中,抓住《孔乙己》中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为支点,来揣测孔乙已必死无疑的悲惨结局以及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学生在这样支点的引领下,不仅领悟了作品的内涵,同时也饶有趣味地彰显了阅读的个性。

二、寻找支点的实施路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

1.阅读教学,“读”为本。“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任何形式的朗读,都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中。南宋朱熹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奇强暗记”、“逐句玩味”、“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记向学生讲什么叫有感情地朗读。用什么语气,带什么感情。特别在许多课文的后边要求学生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或抄写下来。这些作业,不是让学生去盲目抄写记忆,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妙词佳句。要 达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阅读教学,“讲”为导。“阅读教学的讲读,实在是阅读课中一系列教学工作的综合”。换句话说,讲读教学,不是单纯的读一读,讲一讲,逐句地读,逐句地讲,而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引导学生自觉阅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理解课文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应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既然世界是多元的,教学是多彩的,农村学生是多数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推行新课改的普遍意义,就应该重视讲读教学。

例如,《故乡》一课开头的环境描写,奠定了这篇小说的灰色基调。如果仅仅是让学生一读了事或形式上的合作探究,教师不进行讲解,那么学生的感悟只能局限在浅层面上,文中的艺术意蕴是难以揣摩出来的。因为,在“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这一语段中,一个“横”字,用得最好,写活了画面,学生却浑然不觉。指明出来,好在哪里?学生思考议论再三,仍不得要领。教师在引导学生美读感悟不及的情况下,必须讲解:①视觉上的感受,船在河流中缓缓前进,河流两岸有村落人家,从蓬隙向外望去,看到的村庄自然是一字排开的“横”着的样子。②地理方向上的实写。作者这次由北京回故乡,是由北往南,这是直行,沿途两岸是东西方向,自然是“横”着的模样。③心理上的感受,这是“横”字一词运用的精魂所在,它形象地写出了故乡的萧条、冷落,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

第4篇: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一、设计兴趣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其不感兴趣,认为英语不好掌握,太难学,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项重要保证。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之前,我尝试着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与之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题,让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引导,教师以轻松明快的节奏创设出快速度通读课文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这其间选择重点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利于获得更好的学习英语课文的信息,对下一步的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做好铺垫。教学中使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片,多媒体计算机等,充分发挥了它们拥有的效能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

记得我在英语周报上发现这样一则事例,中国的一位留学生在美国参加一个朋友的舞会时,他与一位女性跳舞时,女士说了一句:Are

you

pulling

my

legs?(你在开玩笑吗)。这位男性非常惊奇,并说,没有呀,我没有拉你的腿。这说明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造成了尴尬的局面,影响了交际。那么怎样解决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的遗憾呢?这就需要中学生从阅读中进行积累,也要求英语教师进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语言积累多了交际能力也就提高了。在阅读中,我引导学生以前面的练习题为教学语境去理解词语的意思,由原来的逐词阅读变为句子阅读,近而抓住课文的主要语句,串讲课文并要求学生复述,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本领。

三、注重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培养

认识事物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因而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深入理解,准确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表情达意的规律。我在阅读教学内容的关键出提出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实践表明:对学生注重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培养这种教学设想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学生对课文由简单的词句理解变为理性的情感理解,学生对这种知识掌握越深刻,教学难度越低,阅读理解能力越强。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英语阅读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播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仅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心情愉快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了学生能否学好英语阅读知识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以平等、同志式的关系与学生相处,从各个角度上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心与信任,使同学们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融入集体和谐的氛围中,同学们对英语阅读的学习更加积极,理解能力得到逐渐的提高。

其次,通过师生合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科学性的教学活动。英语课堂上要经常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教学中,我时常鼓励学生之间围绕本课的阅读内容进行互相提问,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因为和蔼可亲的教师释放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所以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

最后,每天的英语课我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我的良好情绪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任务。

总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引起师生共鸣、学法和教法的共振、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第5篇: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1. 围绕重点,引领达标 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对于一些课文,没有必要在教学时面面俱到,只要抓住重点,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黛玉进贾府的见闻和行踪为线索,来展现贾府这个大家庭不同的人物形象,文中的人物出场细节描写极为精彩,我在教学中,就围绕人物的出场及表现人物的多种手段来设计问题,我出示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阅读:(1)本文是怎样来写王熙凤和贾宝玉出场的?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人物?(2)两位舅父为什么不出场?(3)本文是通过什么手段来描写黛玉展示其人物性格的?学生们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之后,便积极发言,发表看法。最后大家经过学习,更加鲜明地认识了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了本文围绕一个中心描写,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的写法,学会了多侧面、多角度、多手段表现人物的方法,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2. 提纲挈领,巧妙设问 《祝福 》这类文章篇幅较长,内容复杂,若按常规教学去教,往往会效果不佳。《祝福》一文,故事情节中的社会环境,学生不了解,情节又没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一般不会对文章产生很浓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就必须做好化繁为简、激励学生主动阅读的工作。我把教学重点定为能分析出人物形象和小说的主题思想,提高阅读鉴赏小说的能力,在写作上能理解和掌握描写人物的手法。我巧妙的设置了四个问题:(1)小说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小说用什么方法突出了故事的悲剧性?(3)祥林嫂之死谁有罪?(4)祥林嫂反抗了什么?学生一遍遍看书,一次次寻找补充答案,最终找出了把祥林嫂这个“手脚壮大,模样还周正”的一步步逼向死亡的一个个凶手,悟出了悲剧的总根源。两课时就达到了理解内容和主题的目的,学生阅读兴趣逐渐增加,还能品味出哪一处写得精彩。提纲契领这种方法,笔者认为对于较长的小说、戏剧是比较适合的,它可以缩短教学时间,同时又能使学生快速抓住文章脉络,只要找准文章的最佳 切入点,问题提得恰当,就能化繁为简,实现长文短教。

3. 对比片断,领悟琢磨

第6篇: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阅读教学重点策略一、兴趣是重点中的重点

想要上好阅读指导课,首先要想方设法地诱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从低到高的过程,需要教师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的大门。在阅读中,许多学生常常走神分心,不能坚持阅读,这样就大大影响了阅读的质量。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尽量减少或避免分心,我们可以运用“四到”的方法,即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也就是说,在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时遵循从出声读到无声读,这样一个不断内化的阅读能力发展规律,用出声的朗读克服“眼睛串行,心神涣散”的情况。具体方法是能读完一段或一页就暂时停下来,问这段说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等,这种阅读方法之初阅读速度相对较慢,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便可养成聚精会神、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并能通过问题问答锻炼其记忆能力。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采用逐段阅读或逐页阅读相结合的方法较适宜;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则可采用逐页阅读,这样让学生眼到、心到,从而保证无声阅读的效率。多数学生是喜欢读一些课外读物的,教师在没有培养出学生的阅读兴趣时,一定不能硬性规定必须读哪一类读物,这样做就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读物进行阅读,逐步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或是阅读能力提升了,再给学生推荐或规定一些对学生学习有益的读物,这样做更人性化一些,也有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开展。

二、要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应做到“手到”

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活动而言,有外在动作辅助效果会很好,教会学生用嘴,用手配合眼睛、大脑去读,也就是在阅读中注意边读边在材料上圈点勾画,从而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和记忆。运用这种方法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几种符号,如需要一般性注意可在行下划“~”,较为重要的可在行下划“”,非常重要的可用方框圈,有疑问的可在一旁画一个“?”。圈画时也可用彩笔,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但种类不宜过多,两种左右即可,否则满篇花绿,反而会影响阅读质量。但要提醒学生不要随意圈点勾画,要突出重点,以免失去阅读的意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阅读时动手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很多小学生在阅读时会用手或尺子之类的东西在阅读的文字下方指点标记自己读到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能力逐步提高了,这个阶段也就度过了。另外,符号或笔记都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要注意这些良好习惯的培养,长期坚持,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能力是学生时代甚至是整个人生来说,对其成长都是有所帮助的。“手到”除了“画圈”以外,还应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做好摘录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摘录笔记,可以帮助小学生积累大量词汇、句子等语言素材,于小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极为重要。为了实施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精美而便于携带的笔记本,把阅读材料中重要的话摘录下来,贯穿成一个简要提纲,便于今后重读;或摘抄文中优美精辟的词句或段落,便于以后反复欣赏体会。当学生面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就会对摘录产生极大的兴趣。

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找重点,教师找重点更是关键所在

如果教师的指导缺少策略或是指导不当,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厌学或是成绩下降。教师找重点,是指要在阅读的教法与策略上要深入研究,不能只是布置阅读任务那么简单,要对学生阅读的方向、方法、兴趣、经验等全方位的了解掌握,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在导上下功夫,兴趣培养出来后,还要对每名学生的阅读进行跟踪,观察每名学生在阅读方面的不同特点及兴趣爱好,通过这些设计出适宜的阅读教学策略。在学生逐渐掌握以上基本阅读方法的同时,教师更应注重课内阅读的指导。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的基础和方法积累的重要途径,如果课内阅读缺乏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感到空洞乏味,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7篇: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二)发挥学生阅读的独立性。学生的阅读是教师永远不可代替的,教师只能从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阅读内容上加以指导或引导,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发现、辨别、理解到再认识的活动过程,从而让学生达到阅读的个性社会化,只有这样,才能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本到书库,从学校到社会,博览群书,通观社会,汲取丰富多彩的文化乳汁。

(三)指导学生质疑。阅读的重点不在读,而在用心思考。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还要不断地穷尽其所以然。完整的阅读过程是感知—感悟—理解—评价—再创造过程。阅读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作为精神的享受,作为对美的追求,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首先是要激发学生大胆思考,敢于质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其次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的思考方式或思维模式,充分发扬课堂民主,给学生思考的权利,创设和睦、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的思考独立化、个体化,充分调动已有知识和人生积累去思考,去理解,以获取更多的更高层次的知识以及人生感悟。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把握主流、激发思维的习惯。从认识的一般规律看,首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笼统认识,然后进入到对事物局部或细节的认识,进而发展到对事物结构的认识,最后进入到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在一气呵成读到底中整体把握阅读内容。

2、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作批注做记录的习惯。阅读是有方法的,把这些方法变成习惯,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高了。“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阅读时在哪些地方需要圈点勾画呢?关键性字、词;重点句、中心句、妙言警句;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等。

3、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小结整理的习惯。这一习惯往往被初中生忽视,阅读过后不会加以小结整理。语文教师,更要想方设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指导他们选准读物,教会他们课外如何广泛阅读,使其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4、培养初中生养成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多,滔滔不绝的讲授“冲”掉学生的各项语文训练,剥夺了学生自己阅读、感知、理解、消化课文的主动权,长此以往,学生在堂上就少了自己阅读实践。至于课外阅读,要么是被繁重的作业负担挤掉,要么放任自流,学生怎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提高阅读能力呢?要解决这个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顽症”,只有更新观念,优化语文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让学生扎扎实实开展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养成勤于阅读,不断积累知识、经验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等能力。

第8篇: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一、 增强了阅读教学的表现形式

1. 相对于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在操作上更加凸显出互动性和随意性。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自由绘制圆滑细腻的直线、曲线和图形,并进行流畅的书写,且识别过程中不会产生延时、断点的缺点。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随时对课文内容进行书写和涂擦,并且对重点句段进行标注、勾画,或者通过手指点击对教学课件进行拖拉、放大、缩小、移动等,这使得操作变得更加简单自如。屏幕遮挡、聚光灯、放大镜、无限克隆等功能更会让整节课富于变化,教学完全不拘泥于设计好的形式。

2. 在阅读教学中,电子白板技术可以更好地为孩子创设理解、想象的情境,帮助孩子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和精妙。电子白板可用来模拟事物发生的真实情境或活动过程。苏教版语文三下《庐山的云雾》2、3自然段是教学重点,其中让孩子理解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是教学的难点。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让孩子通过朗读、看课文插图来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然后再在脑海中想象这云雾的形态。但大多数学生根本就没有真正欣赏过庐山的云雾,没有实际的体验,何来对庐山云雾的想象呢?因此大多数学生的情感、思维状态平平。现在笔者先通过电子白板创设情境,展现动态的真实生动的庐山云雾的片段,再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近一个真实的课文情境,让学生走近庐山的云雾,走近那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云雾,最后让学生们一起伴随动态的云雾,带着感情,带着想象品读语言,使其对庐山的云雾有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利用电子白板的动画演示,能让枯燥的课文变成生动、活泼的动画,使得课堂教学不再单调乏味。

二、 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对于丰富的素材资源教师必须善于整合,使之不着痕迹地融入课堂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中有丰富的适合教学的素材资源,这些资源种类繁多、类别多样,到底哪些素材资源才能为我所用,为课堂服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将这些素材资源与语文文本进行整合和优化,在了解文本、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根据电子白板的素材资源,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电子白板的交互技术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并能够将已有资源和自主设计的电子白板资源整合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在执教苏教版语文四下《沙漠中的绿洲》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呈现几张沙漠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完的感受,并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形容一下,指导看图说话。然后再出示课文中对沙漠的描写,让学生将自己的描述和课文中的描写进行对比,看看到底谁说得好,如果让你来写沙漠,你会怎么写,以此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让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并通过电子白板技术记录下孩子们描写的片段与课文的不同之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方法的引导,学生一直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绪高度飞扬的状态。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这一媒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让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本课这一片段的交互式白板的应用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发挥了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和参与性。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建构的整合和优化过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呈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2.新技术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手段。有人说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同时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也很重要,人们对信息的接受,有94%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而获得,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着他们的学习状态和效果。通过实际课堂教学,笔者发现,由于电子白板技术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广泛地应用于实际教学,只是在公开课上才会使用。因此相对于普通的多媒体课件,学生们会更加喜爱白板课,其原因在于白板课的互动性和可操作性。课上老师经常让学生上台演示和操作,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此外,电子白板特有的奇妙功能也特别吸引学生的眼球,一边阅读,一边动手,一边动脑,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如在教学《沙漠中的绿洲》一课时,文中有一句话:“霎时间,鲜花、小草变得更漂亮了。”我问学生“霎时间”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和“霎时间”意思相近的词语;这块调色板后面藏着8个词语,看谁知道的最多。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 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认知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活动只是一种旨在影响学习者内部心理活动过程的外部刺激。”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只是一种外部刺激,学生的学才是真正的认知过程。电子白板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交互式界面,其内容精彩,操作性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学理论也认为,既要重视认知领域教学方法的运用,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教学方法的运用,使两者结合,相辅相成,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电子白板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可以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电子白板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生交流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者。因此,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程发展的理念,也适应了教育改革的发展。

四、 让电子白板扎根在阅读教学中

第9篇: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性;措施;途径

G633.41

英语阅读是目前初中学生面临的一大学习任务,阅读在中考中占据较大比重,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就必须牢固把握好阅读这一大关,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主要侧重英语基础知识、语法知识等的教学,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语法知识的基础上,逐步迈向篇章,转向对阅读篇章的分析与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来说,主要呈现出教学现状:

1.淡化基础教学,忽视教学规律

阅读是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考验,因为一个阅读篇章是多个英语单词、词组,按照特定的语言语法规则逐步架构起的语篇,任何一个英语阅读篇章都势必要建立在语言基础知识之上,由此形成了较大的语言基础知识需求。

要想做好英语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把握好基础知识教育,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进而逐步过渡到英语语篇的架构。然而,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多数教师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忽视了语言基础知识的夯实教育,直接将目光转向对篇章的训练,学生在尚未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时就盲目去阅读,导致实际阅读过程中困难重重、阻力重重,阅读中出现了巨大的挑战。

2.缺少方法,效率低下

初中英语阅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阅读也是一门综合性语言系统,因此,英语阅读教学势必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应该善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从而减轻学生的阅读困难,提高学生阅读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然而,从目前来看, 英语阅读教学缺少方法的指导,多数教师采取放任自流、学生自行阅读的教学模式,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锐减,学生得不到积极的教学方法的指导,阅读学习效率低下。

3.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少兴趣

兴趣的引导式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因为通过兴趣教学能够让学生摆脱学习困境,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目前来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常忽视了兴趣的引导,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缺乏交流,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厌烦情绪,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英语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

4.师生交流欠缺,教学得不到改进

常言道:教学相长才能最大程度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需要时刻聆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愿望来灵活地调整与转变教学方法,然而,现实中的初中英语教学却忽视师生交流,教师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困惑、疑虑等得不到及时反馈,教师只是机械地教学,采用统一化、固定化的套路式教学模式,教学思路得不到更新,教学也得不到改进,从而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性的探索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语言是一个文字系统,语言系统就好比一座建筑物,是由诸多的语言符号、词组符号等按照特定的语法规则、语法结构逐步架构而成,阅读就是一个系统性的语篇,要想能够驾熟就轻地深刻理解阅读篇章,就必须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技巧,教师需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1)初一阶段:夯实学生的词汇词组。初一阶段的英语主要为基础英语,为了能够在日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初一就要做好准备,强化基础知识训练,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例如:从音素发音到单词拼写以及短语搭配等,要步步为营,做到一节一练、一课一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夯实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学生牢固深入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后,才能为未来的高效阅读做好准备。

(2)初二、初三阶段。进入初二、初三学习阶段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懂得了一些英语语法知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对此,教师则要逐步引导学生走向阅读篇章,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经学习并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去积极地解决并解答阅读篇章中的问题,形成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探索阅读技巧,由浅入深地走向阅读篇章的学习。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缺少方法、缺少规划,教师盲目地教学,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有所认知,意识到当前教学方法的陈旧单一,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1)多元化阅读资料

传统的阅读资料多局限于教科书或习题册,这样较为拘泥的阅读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培养,学生会产生一种为了阅读而阅读的感受,学生带着抵触情绪去阅读达不到预期的阅读效果。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阅读资料,为学生创造更多不以单纯的阅读为目的的阅读机会,例如:瞄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在网上摘取一段英文的娱乐性新闻,或者让学生每周阅读一个英文小故事,再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来写出故事的主旨大意,或者向学生提供一个小玩具的英文说明书,让学生通过阅读该说明书来操作或安装一个玩具,一件电器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在不自觉间掌握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从此学生对于英语阅读不再感到枯燥,也能感受到英语阅读的益处,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阅读。

(2)灵活变换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仔细揣摩教学方法,要敢于积极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为英语阅读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同时,也能根据学生的诉求来调整教学模式。

例如:小组竞争式速读法。小组竞争的阅读教学形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分组学生,为各组学生提供相同的阅读材料,并在材料后配设若干问题,要求小组学生齐心协力来阅读此材料,并竞争比拼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最精准地回答问题,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从而更为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阅读中,也能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速度技巧。

例如:读写结合教学法。阅读和写作是两项密不可分的语言学习项目,写作是对阅读的深化与发展,阅读也能为写作提供素材和资料。为了达到二者之间的互动,教师就应该巧妙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根据学生所处的学年段,为其提供难度适宜、长短适中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该材料来写出主旨大意,展示出对此材料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就达到了读写结合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英语阅读的主旨与核心,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抓住要点,把握关键点,有步骤地培养并提高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

例如:阅读驱动语法教学。以阅读来逐步驱动学生,使他们通过于都来掌握相关英语单词、短语、语法等的性质、功能和用法,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境感受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精力和时间来理解、掌握与记忆相关的语法知识,也能更加高效地理解英语阅读篇章。

3.增进师生交流,了解学生需求

英语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也势必要围绕学生这一目标群体,要根据学生的愿望和需求来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同学生展开沟通与交流,针对英语阅读,明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困惑,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逐步解除学生的困惑。

例如:一些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不能准确地把握词句结构,则说明其语法不过关,应该重点加强语法的训练;一些学生阅读中则无法准确地认知生词,则说明他们的词汇量有限,对此,则应积极背单词,扩展自身的词汇量。

为了进一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应该为他们提供便利的交流性平台,例如:开通网络留言平台,设立师生交流群等,通过这种方式来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困难,教师根据学生的困难来因材施教,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地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做出思考、总结与反思,要求师生之间密切配合,能够主动投入精力来不断改革、创新、优化教学方法,为英语阅读教学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孙瑞梅.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