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万卷书曾读过范文

万卷书曾读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万卷书曾读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万卷书曾读过范文

我读故我在

洪烛

⑴关于读书的格言太多了。较著名的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及“书到用时方恨少”呀什么的。强调的都是读书的数量。

⑵其实质量也是很重要的。

⑶我个人以为,书不在多而在精,会读书的首要条件即是会选书。选书就跟选美似的,既令人目不暇接、心旌摇荡,又必须理智地掌握好标准与尺度。这是需要经验的。总有些书会冲你回眸一笑,令三千粉黛无颜色。你和你选中的书、读过的书,肯定是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而它们会对你的性格、情感、修养乃至生活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

⑷人生有限,书海茫茫,你不得不变得苛刻一些。

⑸书是人类文明的压缩饼干,是你精神生活的干粮,当然要选择高营养高蛋白的,若口感也不错就锦上添花了。至于是否精包装,则是次要的。我反对单纯靠炒作出来的快餐文化,它所提供的,仅是瞬间的热量而已。我读书是为了补血补钙,为了清心明目,为了修身养性,所以不爱嚼“口香糖”。

⑹书不在多而在精,并且还要读透了,才有助于消化与吸收。从这个角度来说,再好的书也是半成品,需要读者付出另一半的劳动,才能够产生“化学反应”而不能只是“物理反应”,才能够溶化在血液里,成为灵魂的燃料与动力。否则它不过是一大堆印有铅字的纸张而已。说得玄妙点:你在读书,书也在读你;人在挑书,书也在挑人……读书的过程是一次深呼吸。你在给书进行“人工呼吸”,在你温情的抚慰下,书果然就活了过来――至少,那里面的情节、人物乃至哲理,栩栩如生。读死书与死读书,都是不可取的,是笨拙的方式。有心人才能点铁成金。

⑺哲学家说过:我思故我在。对于我辈来说,要稍为简单一些:我读故我在。书是一面镜子,使我照得见自己。每逢读书时,我无比快乐,无比充实。我是因为充实而快乐,也是因为快乐而充实。我因此而感谢生活:做人真好,识字真好,有思想真好!人与兽的区别有许多,其中包括是否识字与读书。而读书甚至能帮助人向神的境界靠拢,至少在意识上是提升了。

⑻好书与美食最大的差别,是不存在“保质期”。真正的好书,是不会变质变味及过期的。甚至可以说,是永恒的,是精神领域的常绿植物。歌德有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好书的生命力是强大的。好书经得住岁月的考验,是不会成为腐朽的落叶的。

⑼大浪淘沙,总有些读物不会过时,那就是经典;总有些作者不会衰老,那就是大师。大师是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巨人,经典则构成圣殿里的基石,为那一个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作证。说到底,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无限开阔的视野。读书,其实是在读人,读人类的灵魂,读集体的梦境与命运。

⑽袁枚品尝天下美味,胸有成竹地写了一本《随园食单》。不要简单地以为此乃程式化的菜谱,那里面弥漫着真性情、高境界。我想他读书饮食两不误,才写有一份《随园食单》的。可惜我没找到。我也很喜欢以美食家的态度来读书:既挑剔,又敏感,既冷静,又狂热,既如饥似渴,又精益求精。

⑾所谓大师,在我眼中,是人类精神会餐的大厨师,而色香味俱全的经典,正是他们的妙手烹饪出来的。不读不知道,不尝太遗憾。

(原载《检察日报》)

[导读]

冰心老人曾写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阅读对我们到底有什么益处?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喜欢读书呢?读书的好处自不必说: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知识……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读书?是字斟句酌还是一目十行?《我读故我在》会给你明确的答案:读书要重质量,要精读,要把书读透,要通过阅读感悟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答题]

1.文章开篇说“关于读书的格言太多了”,请你再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格言。

2.你怎样理解第(4)段所说的“人生有限,书海茫茫,你不得不变得苛刻一些”这句话?

3.第(8)段中说“真正的好书,是不会变质变味及过期的”,请你列举你心目中真正的“好书”,并说明好在哪里?

4.请你仿照第(9)段中“总有些读物不会过时,那就是经典;总有些作者不会衰老,那就是大师”这句话,写一个句子:

总有些_____________不会_____________,那就是_____________;总有些_____________不会_____________,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作者看来,“美食家”的读书态度是怎样的?

6.这篇文章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7.对于读书,作者在文中表现了怎样的观点?

8.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我读故我在”的?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第2篇:万卷书曾读过范文

伟大的文学作家茨威格曾经说过:“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让我们仔细认真的每一本书,为我们的学习打好坚固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书心得体会及启示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读书心得体会及启示范文1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唯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改变自己的命运,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就是这么一个爱读书的小学五年级学生。

众所皆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也很多,以前,我最讨厌的就是写作文了,每次跟挤牙膏一样,随着时间的迁移,我的阅读量也增加了,现在写作文,好词佳句就像潮水一样奔腾而来,令我文泉思涌,真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还是一位好老师,它教会了我们做阅读时举一反三,令我速度大增;它能丰富我的课外知识,就算是素未谋面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我对他们的习性了如指掌;它教会了我明辨是非,做事前多思考一会。书籍是我的好朋友,它告诉我许多道理,它让我勇敢,待人要真诚、善良!

作为新一代的少年,我们应当多读书,读好书。可是,真的是什么书都适合我们阅读吗?不,并不是这样的,比如科学家们读的书就太过于深奥,不适宜我们读,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就是国内外知名和老师推荐的青少年读物。

我推荐大家读天文类的书,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在这茫茫宇宙之外是否有生命的存在;植物类的书可以让我们近距离去接触大自然,也可以让我们对有毒的植物敬而远之;科普类的书,可以增加我们的见闻,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户外类的书可以让我们在户外游玩时面对突况毫不慌乱,有条不紊地采取措施;文学类的书可以让我们积累好词佳句,在考试时去正确运用。仅此以外,我们也可以在闲暇之余读一些小漫画、绘本……

看过的书就好似一位老友,应当时常见面,随时可以将它取下来翻一翻,正所谓“遇故而知新”。让我们对它会有新的见解和认识。我们还可以邀请三五好友与自己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赛,每一个人的脑子里的思想在空中碰撞,擦出绚烂的火花,最终融合在一起,又回到我们的脑海中。

书,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当“好读书,读好书”。我们应当活到老学到老。小时候,我们是学知识,当我们老了,就会多了一份宽容和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讨热爱读书!

读书心得体会及启示范文2对于书,我不敢轻率得出结论,因为有了书,人类才会有更多的智慧,更多的知识,它就像一个圣人,一个老师,我不敢对圣人、老师轻易地下任何的结论,只能抱着一种崇敬的心境去看待书这种奇妙的东西。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需要任何的诠释。

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银行家和一个学者打赌,如果学者能在没有任何电子产品的情况下生活15年,就给他200万。之后学者就靠读书度过了这漫长的15年,真的很长,学者依然还在那儿。银行家很吃惊,他要给学者200万,可是这时候这个银行家已经破产了,他已没有能力付给学者曾答应的钱,所以他想要杀掉那个学者逃掉200万的债务,学者说:“不要了,这15年我并不觉得孤独、无聊,而觉得很是充实,我什么也不要了,我还要感谢你呢!”

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更加坚定了对书的那种尊敬,我要改变对那个15年的看法了,一点也不长吧?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宇宙的主人,是因为书,是因为这种奇妙的东西存在了,使我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一本书是一扇门,打开一扇门,这种门不需要任何的钥匙、或者是类似于“芝麻开门”之类的咒语,唯一打开这一扇门的方法就是我们的兴趣,我们对书的那种热情,只要我们有热情、兴趣,世界就会离我们更近,我们知道的、懂得的就会更多,给予我这些的就是书。

其实,我对书也深有体会,以前并不喜欢读书,觉得书很枯燥,作文也写不好,老师总是说我的作文“像炮仗一截”。为此我很苦恼。一次在杂志里发现了一个作家的演讲稿,就是讲书的,我开始接近书了,之后我的作文就进步得很快了,老师总是说我的作文可以和高年级的同学媲美了。

有的时候,我觉得为什么当今社会,类似于卡拉OK、歌舞厅、酒吧之类的娱乐场所那么热闹,而书店图书馆里的人影却如此萧条。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真正智慧不明白,觉得网络可以代替一切。

其实,多去去图书馆,就会发现,总有一本书会让你着迷,总有一本书会让你产生对书的热情,总有一本书会是网络所代替不了的。让书页折成小船,引领我们共同起航吧!

读书心得体会及启示范文3丹青泼墨,遨游书海,我们在书的世界里长大。我们可以在古书里一窥盛世朝代里的繁华与昌盛;在科幻小说里一览未来世界科技的发达;或是驶着一艘名为近代文学的小舟,回溯历史的潮流;再或是走过一道名为童话的彩虹桥,感受虚拟人物身上的精神与力量。是书丰盈了我们的生活,是书丰盈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自小,我就爱读书,四大名著、《千字文》、《增广贤文》、《论语》,我都粗略翻过。但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只有一本,就是《西游记》。这是我四、五岁时最喜欢的睡前故事集,爷爷在我睡觉前总会讲上一个章节,然后我就带着对神话的遐思与幻想进入甜甜的梦乡。

每当听到三打白骨精,孙悟空被冤枉的情节,我会很生气,为他打抱不平。每当听到火焰山铁扇公主被孙悟空戏弄这一章时,我就会哈哈大笑,赞扬孙行者聪明。听到神龟把他们师徒四人甩下龟背,我既觉得可惜,又觉得他们被惩罚是应该的。

我的心绪随着故事情节发展进入一个个时空,感受主人公们情感的跌宕起伏。这时,爷爷总会慈爱地摸摸我的头,眯着眼睛和我一起感慨。爷爷也是我最知心的书友,那些各地的小说大都是他给我搜罗来的。因此放假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爷爷家,和他一起阅读就是我最大的享受。

现在虽然长大了一些,但《西游记》中的情节仍然历历在目,我仍旧对阅读情有独钟,不过我的阅读面更广了。不只看明清小说,经典文学,我也开始读《山海经》、《搜神传》一类的神话志异,还有外国的文学名著,像小仲马的《茶花女》、爱丽丝·门罗的《岛》、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这些书,我都仔细读过。

闲暇时分,捧一本书,细细阅读,你会发现书里蕴含着一个奇妙的世界,形形的各式人物,各具特色的景物描写,书里的一切都那么令人神往。“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快乐,更加美好!

读书心得体会及启示范文4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知识;读书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的生活。读书让生活更美好!

我喜欢读书,周六周日,都会去图书馆借几本书看看。每当我走进图书馆,看到读者津津有味地读书,有一种温馨甜蜜之感,正如诗中所说:“书香,美的极致!”

读书给我们以启迪,只有认真阅读,我们才会享受到其中的乐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去感悟书中蕴含的真谛,而我的读书方法是”煮书”

“煮书”不是指把书给煮熟了,而是拿起书反复地读,直至把书读通读懂为止。我见到了书中的大千世界,书提醒我灵魂有不可见的形态;书赋予我的发现以生命;书唤醒我悟性,澄清思维;书照亮了我内心的思想;书涤尽了我有生以来的蒙昧与无知。

唐代的大诗人杜甫,他从小酷爱读书,而且反复诵读,细细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就是因为他用”煮书”的读书方法,做起诗来才如此得心应手。悟出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哲理。我们学习知识,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那么“煮”,否则就很难把知识学得既扎实又牢固。

读书为我们营造了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阶梯;读书让我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区举行的学历史、知海防、秀才艺竞赛中获三等奖;在校举行的语文知识竞赛中获二等奖;在成绩面前我会更加发奋读书,以更优异的成绩报答我的父母。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让我们一起读书吧!让它熏陶我们的人生,熏陶我们的道德修养吧!让生活更美好,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读书心得体会及启示范文5读书的感觉是什么?是惊鸿,掠过诗意的流年;是翩然,划过碧落的雨燕;是纯美,散满墨香的书笺;是一群人,邂逅在青春的花田。

那个下午,暖阳斜照,我抱着书,等在图书室雕花木门的旁边,低垂眉眼,心中思绪万千。何为风雅来斯?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图书室里,芸香漫漫,木质温润。我缓步走进门里,那一册册的书脊,一本本卷帙,温柔地释放着明媚的光亮。

遽然间,浅浅淡淡的嗓音传来,我转头望去,李老师已经站在书架旁——一身绣着花蝶缠绵的旗袍,外罩一件简单的月白色上衣。那一眼,我的脑海中有几个词跳了出来——干净、典雅、温婉。她眼中有星,身上有光。没有香衣秀影,脂粉满面,却有一种动人的气质,好像灵魂都浸润在了书香里。

没有冗词赘句的开场,没有乱坠天花的介绍,李老师便带领我们走进了书中。老师的话语中,有渔舟唱晚,晓风残月,明月疏雨,青苔阑珊。严厉而不失温情的傅雷,娴静内敛的梅馥,严谨条理的傅聪。使味同嚼蜡的《傅雷家书》也字字含情、点点蘸意,让我慨叹且流连。时光痴缠,隙间白驹,那一刻,仿佛临风陌上,有夕阳醉翠柳,遍地泼茶香;那一刻,浸在书中的我感觉到,我在绽放,在和那一个个词句合二为一,融化在书里。

作为一个痴迷诗词的爱好者,我读书更侧重于偏古风的类型。但,凡是墨迹,是纸质的书,都能打动我的心,使我澄澈,使我珍惜。

苏轼说过:“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爱读书的人,就算低落到了尘埃里,也能在尘埃中不染纤尘,开出最美的花。

你可曾听闻散发弄扁舟的李白;静坐竹林深处奏琴的王维;抱着诗书涕泗横流的杜甫;漫步书画间的弘历;行走在灵隐中的张祜?你可曾听闻大漠孤烟,小桥流水,亭台飞瀑,红莲接天?你可曾见过杨万里的小泉,欧阳修的灯市,韩翃的轻烟,杜牧的杏花村?拾一阙清浅词句;读一首平仄诗行;挥一片沉香虎墨。最美的芳华,就是蓦然相遇在书的转角,披着满身夕阳,戴着一肩星光。

韶华易逝,烟雨人生。但只要有书,一个人就会干净通透,善解人意,心藏锦绣,口吐莲花。所调风雅,就是在最美的年华里,读到风流儒雅的书,遇到志趣相投的人。

牵一缕轻风,捻一指红尘,徜徉在文字中。既然人生如萍,聚散潋滟,那就去读一本本书吧,往后余生,让我们一起感受书的风雅。

第3篇:万卷书曾读过范文

古时候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远游,但是从古到今人们对于远方的想象与渴望从来没有改变过。现在尽管交通与科技发达便利到登上月球都成为可能,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停留在到此一游。这个陌生的地方与你没有发生关系,你来过,走过,留下二氧化碳。带走几帧照片,证明的不过是你有这份消费能力。

当我经过35个小时的跨洋飞行,再加上38个小时的海峡横渡,终于踏上南极半岛那片白色大陆之时,一个问题就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那就是,我为何要来这里?“人,为什么需要旅行?”这个问题和"人,为什么需要读诗?"一样,似乎成为我们思考人生的终极命题了。

人生很长,很容易将日子过得莫名空白。但是总有一些时刻,会让人从心中燃起某种冲动,很想将真真实实、可以触碰到的有生之日掌握在自己的手心里。踏上漫长的旅途似乎能够帮助自己做到这一点。

在我心目中,旅行就与诗歌一样,是自己的一种梦想的形式,在自己的精神花园里潜滋暗长,散发芬芳,让人愉悦。也许这个社会已经不需要诗人,也不需要远方。有时间写诗旅行,还不如谈几个客户签两个合同拿回一沓人民币的好。

曾经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就是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我们赚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但活着肯定不是为了钱。当我们读诗远行的时候,活着才是有意义的。

现在社会物质的确是进步了,但我们的精神却越加颓废,开口便是钱、车、房,陈丹青曾一针见血地说过:“这个社会有自己的信仰,就是去他妈的活下去最要紧。”活着与生活本质的区别就是在于前者永远是把事物都用有限的消费主义价值观来衡量,包括时间。

在这个社会,没有钱你就没办法实现理想,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金钱来支撑,所以实际一些也是理所当然。为了弄明白活着的意义,卡夫卡也曾努力从时间裂缝中钻出,他希望可以找到自己的意义,纵然前往世界的边缘、时间的尽头,他也毫无畏惧,他就是乌鸦口中所说的最顽强的十五岁的少年,但在最终,他发现自己恐怕逃不出时间,和宿命为他笼罩的空间。他从家出发到四国的这段旅途,并没能让他前往世界的边缘,也无法让他真正理解活着的意义,他只是一个被牵引而行的灵魂,仿佛在梦中看到了一丝渴求的光亮,但最终清醒之后,一切还是原来的样子。大部分人旅行也是如此,只不过是出去换了一口气。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教会我们从无字处读书,教会我们谦卑,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教会我们成长。一个人的远游和诗歌一样,在物质层面上也许是无用的,而在精神层面上是有用的。而这种“无用之用”或“无用之大用”,却是我们活着并成为有用之人的根基之所在。

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与金钱来一个陌生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的心底还是存在着对远方的未知的想象,相比大地山川,人类用有限的智商来想象这个世界是多么可笑。当你在书本上读过无数遍,熟悉每一条肌理的走向,但是直面时还是有泪流满面或会心一笑的时刻,而这一时刻就是你出走的最好理由。这些看起来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对三餐与温饱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少了这些活着的意义在哪?

第4篇:万卷书曾读过范文

阅读疗愈心灵填充智慧

《朗读者》片中的女主角,于二战期间曾担任纳粹集中营的警卫职务,在集中营时,以换取美食的方式,要求犹太俘虏为她朗读文学著作。战后,她当了电车收票员,与十六岁少年发展一段短暂的恋情,其间女主角要求男孩不断朗读文学作品给她听。电影中可以听到少男为女主角大声诵读荷马的《奥德赛》、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契诃夫的《牵狗的女人》等作品朗朗的词句,充满文学韵味。在观赏电影中,可以感觉到女主角被阅读声包围着的幸福,连我都不自觉沉浸其中。女主角日后被判终身监禁,那后来成为律师的男孩,在女主角坐牢的二十年间,不断寄朗读文学作品的录音带给她,带给她狱中心灵的平静,她也借着听录音带与对照向狱所借来的书本,学会了阅读和书写。可能很多人忽略了最后的电影情节,最终这位律师以女主角留下的微薄遗产投入了推动阅读基金会的成立,希望藉此让更多人因阅读而受惠。

这里我们看到了朗读,或是阅读具有普遍疗愈心灵的效果,透过了解文字的力量,人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梳理自己,让自己得到一种沉静。阅读,是一种复杂又简单的心智活动。都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读可以很功利,也可以追求形而上的心灵升华;就一个简单的阅读行为,却可以为人类带来心灵与智慧的作用,而且从经济的成本投入来评估,阅读也是一项投入最少,回报最高的文化活动。不论你是从获取知识、打发娱乐、学习技能、解决问题,以及满足心灵等方面去评估,阅读应该是绝大多数人会想去做,甚至是一种生活习惯才对,而事实似乎不是如此。

两岸阅读情况不好不坏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9年公布针对中国大陆实施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民阅读率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已经连续两年呈现回升趋势。2008年中国大陆图书阅读率为49.3%,人均年阅读图书4.72本,比2007年多了0.14本。是大陆阅读率连续四年下滑后,终于开始回升。该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6个,覆盖中国大陆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调查有效样本量为25500个。调查单位称:经过加权,调查结果可推及全国总人口11.88亿人。阅读率49.3%可是一个很高的数据,表示有一半的大陆人口都有阅读习惯。经过细细推敲,中国大陆各城镇的人口、教育程度、阅读水平并不平均,与生活经济水平同样有较大的城乡落差,如何以此作为抽样母群推算,加权系数也很难让人信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以大陆13.28亿的人口数计算,2007年出版数量扣除课本为19.29万种,总计29.41亿册,每人可分配到的图书0.15种(万人)、2.2本。有绝大部分的图书销售集中在都市,以及重要的阅读消费人口上,比如9~13岁没有升学压力的小学生、大专以上学生、25~40岁以上的中产阶级。或许用巴雷特原则(二八法则)可以用来解释大陆消费者对于图书市场的贡献率。

台湾阅读的情况是如何呢?同样以市场来说,2007年台湾出版图书种数约为42,000多种,以大众图书所占的比例最高,约有八成以上,而儿童读物、考试用书以及教科书分别都占约6%左右。目前台湾人口约为2300万人,以此做估算,台湾平均每万人可分配到18本图书,属于开发地区的出版产业水平。2006年台湾阅读率调查,台湾平均每人每年只读书2.8本。从上面的数据来看,两岸阅读率的数据的准确度着实让人质疑,而更使人要去揣度真实的阅读率究竟是多少?更低,绝对不会更高。

阅读,最有利的竞争投资

这几年台湾图书市场持续低迷,2009年大陆图书市场的成长率也趋缓,很多人认为跟民众的阅读率下滑有关。在出版界忧心于民众阅读兴趣不高,影响图书市场的销售驱动力,更多的教育学者则是担心阅读兴趣低落,也导致许多人对世界视野的读写与认识狭窄,间接拖住个人与国家竞争力的前进。台湾远见杂志2007年8月号杂志特别报导了有关阅读对世界带来的影响,其中的一个标题:阅读,让欧美亚站在知识经济浪头,同时提到“国家的最大投资,应该放在国民阅读能力的建立”。国际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在学生评量计划(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2006年“科学、阅读与数学能力评量”报告中指出,芬兰、加拿大、英国学生的全球阅读能力名列前茅,而这些国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强权。所以,阅读活动的推广不论从个人所需,或是社会与国家的富足强盛的角度出发,都是一个至关重要,并且要大力倡导的文化活动。

阅读率高低与阅读市场的开拓,可以从几项社会现况与要素来判断,并从这些项目着手实施:1.社会经济的内需情况;2.中产阶级在人口中的比例以及近年的成长预期;3.教育程度与成果预期;4.民众GDP消费分配统计。一个地区的环境塑造也是很重要的,比方社会阅读活动的推动、阅读硬件环境的建设、相关部门对于活动经费的支持和人力的投入。看起来好像都是一些硬指标,然,阅读习惯却要从家庭做起、从小开始、长久经营、持续深耕。可以微小,可以巨大,重点是在执行。虽然阅读是个永远开始不嫌晚的活动,但此时不做,一样怅晚。在后续的文章里,笔者将与读者分享阅读活动的施行与推广方式。

国民阅读能力成了建构下一波国家软实力的关键,从欧洲、北美到亚洲各国莫不倾全国之力,掀起全民阅读运动浪潮。阅读就是竞争力,是国家的竞争力,也是自己个人的竞争力。希望有兴趣阅读的你、我,一起投入阅读的推广活动,培养个人也成全大众。

第5篇:万卷书曾读过范文

小学校园广播稿

甲:书是一扇沉重的大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

乙: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掏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

甲:伴随着淡淡的书香,“书香校园”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

乙:敬爱的老师们。

甲:亲爱的同学们。

乙:大家好!

甲:我是六年二班主持人XXX。

乙:我是六年二班主持人郑好好,愿我们的广播节目能带给大家温馨快乐的感受。本期书香校园广播站的主题是《以书为友  快乐成长》

乙: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第一个板块:美文欣赏。

甲:《秋的声音》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了秋天。我喜欢阅览秋天的景色。更喜欢倾听秋天的声音。

听,麦田上,拖拉机的隆隆声,一捆捆麦子随着这隆隆声送向远方;一捆捆希望随着这隆隆声送向远方;一捆捆理想随着这隆隆声送向远方。农民们在田地说笑着。

听,果园里,一车又一车的苹果运出了村庄,一车又一车的葡萄运出了村庄。农妇们一边打着水果,一边说说笑笑。

听,天空中,小鸟在嬉戏,大雁在南飞,老鹰时隐时现,还不时发出叫声。

听,树林里,熊在沙沙吃着东西,以便冬眠时不被饿死;松鼠也在忙碌着,它们在准备过冬的食物,还不时发出“叽、叽”的叫声来。树上树下,树叶沙沙落地,好像在说:“树妈妈,谢谢您把我养大,明年春天再见。”

听,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天上,地下,水里,以及人们居住的村庄里。

秋天的声音是美妙的,是高亢的,但是,同时又有低沉的音乐衬托着。一首首动听的小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秋天的赞歌。

啊,秋天的声音,我喜欢,我赞美!它使这个金黄的、忙碌的、丰收的世界显得更富有生机。

啊,我喜欢秋天,我更喜欢秋天的声音!

乙:秋天的声音真美好!作者生动的描写令我也爱上了秋天的声音!秋天,是个金色的季节,是个灿烂的季节,是个美好的季节。不只在秋天,一年四季之中都有美好的声音,下面请听我班同学的文章:《倾听雨的声音》 天空中乌云密布,“呜呜”的西北风吹得人直哆嗦——要下雨了。

伴随着雷公公震耳欲聋的鼓声,雨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滴答……滴答……”小雨滴好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打在池塘的水面上,“叮咚”“叮咚”,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波纹;落在瓦片上,“噼啪”“噼啪”,好似一首欢快的歌谣,滴在皮肤上,还冰凉冰凉的。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突然,“咔嚓”一个大雷,带来一阵“呼呼”的狂风,好像在提醒我们:“暴风雨就要来了!”

果不其然,“哗啦啦——哗啦啦——”雨渐渐地大了起来,大滴大滴的雨水缀成一条长鞭,打在玻璃上,抽在大树上,甩在树叶上。雨水把玻璃冲刷的模模糊糊,外面的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哗——哗——”,雨水猛击着大地,植物已经被清洗干净了。雨越下越猛,风趁机凑个热闹,树弯着腰,不停地摇曳着,好像在挣扎;小草,被雨击得不得不低着头;小花,被雨打得花瓣都飘落下来。

雨还是没有停下来,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又像翻滚的江河一样向下倾泼;还像千针万线把天和地紧密地缝合起来。就这样,雨一连下了大半天。

到了傍晚,雨停了,云散了,空中映出一道彩虹,暴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天空格外明朗。这就是雨的声音,我爱雨的声音,如果你用心去感受它,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很棒的享受。

甲:这世上的万物,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只要我们认真地用眼睛去发现,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感受,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享受。

乙:写作文必然离不开读书,我读过一些好书,就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让我们来到书的世界探寻一番。

甲:沈石溪的《雪豹悲歌》这本书主要讲了“我”和强巴收养了一只雪豹,取名叫雪妖。我们计划将它放回森林,由于它还不会捕猎,所以我们对它进行训练,在训练当中遇到了雪妖的母亲。雪妖的母亲有其它的孩子,雪妖为了得到更多的母爱,把其它的孩子给杀了,最后雪妖的母亲永远离开了雪妖。

乙:《狼王梦》这本书主要讲了母狼紫岚有五只狼崽,四只公狼崽,一只母狼崽,但有一只早早的夭折了。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狼王。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一次一次失败,三只小公狼也相继死去,自己也已步入老年。最后,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女儿所产的狼孙身上。为了狼孙的安全,她与一只想吃掉狼孙的金雕同归于尽。

甲:除文章外,诗歌也是我国文学的一大珍宝。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伟大的诗人。

乙: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都有伟大的诗人:拜伦、海涅、普希金等等,他们的优秀诗篇,为各国人民传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诗歌的海洋里遨游。

甲:《神奇的书》(配乐:致爱丽丝)  艾米莉·狄金森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乙: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能像一首诗,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甲: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乙: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装载了  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甲: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伴我们一生!

乙: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短短的十分钟时间就要过去,今天的“书香校园”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同学们的收听,让我们下期再见!

小学校园广播稿

合:亲爱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荆溪小学“书香校园”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

甲:我是主持人XXX。

乙:我是主持人XXX。

甲:我很激动,我们再次在书香校园广播时间相遇。

乙:我很高兴,我们又一次相聚在这美好的时刻。

甲: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过得充实富有、多姿多彩?

乙:怎样才能让有限的生命飘溢着浓郁的清香,闪耀出无限的光辉?

甲:怎样才能提高生命的质量,让生命增值呢?

乙:那就是读书,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

甲: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最大东西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你能说读书不快乐吗?下面请听《我与名著共成长》——

说起名著与我的成长那可得追溯到我两岁的时候,那时的我每晚躺在妈妈温暖的臂弯时,都会来一番软磨硬泡让妈妈讲故事,什么《一千零一夜》、《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我早已烂熟于心,但还是忍不住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掉泪,为小红帽被救而欢欣鼓舞。

渐渐地,我从童话的乐园里爬了出来,来到唐诗这座万卷书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每读到思乡诗,我都不由与诗人同样地伤感起来,思诗人所思,忧诗人所忧。“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让我浮想联翩;“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我又看到了孩童学种瓜的样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喜讯又把我从田园的恬静生活中拉了出来。在这唐诗的高山上我越爬越有劲。

没走几步,又到了散文果园,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躺在树阴下,随手摘下熟透的果实,咬一口,果香四溢。散文的余韵三日不绝,值得你去细细品味。偶尔吃到一两个略带青涩的果实,不要丢掉,细细感受你就会发现,这青涩之中蕴含的是满腔热血、满怀激情。

小说海洋一望无际,我畅游在其中,乐此不疲。从《三国演义》的斗智斗勇中我领略了连环计、苦肉计、草船借箭的精妙之处,佩服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的智慧与神机妙算。《水浒》中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雄豪情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外国的《哈姆莱特》让我婉惜;《海底两万里》的“鹦鹉螺”号让我心驰神往,不得不佩服被人称之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深厚文学功底。小说海洋就是这样新奇,充满了文学知识的波涛此起彼伏。

从这些栩栩如生的故事里,我看到时间老人慢慢诉说着历史的变迁,名著像一座灯塔,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充实了我的人生阅历。感谢你,我成长中最真挚的朋友,是你让我博览群书,知道了许多道理,我和你永远在一起。

甲:听完了读书体会,下面请听读书的成语典故——

我给大家说说“韦编三绝”的出处

孔子非常喜爱钻研《易》经,每读一次,都觉得能悟出一些新的东西来,所以他一遍一遍地反复研读。读得次数太多,竟把竹简串在一起的牛皮绳都磨断了多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韦编三绝。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游泳初学者必知的三个技巧

“乐此不疲”也有它的出处

东汉光武帝刘秀每天临朝处理政务,从早忙到晚,还经常将文武大臣们召来讲论经书义理,直到半夜才休息。皇太子劝他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精神,优游自宁。光武帝说:“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开卷有益”也是一个例子

宋太宗赵胤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曾召集文人学者编写了卷帙浩繁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该书编成后,尽管国事繁忙,宋太宗还是坚持每天阅览三卷。有时因事耽误了,他还要在闲暇时再补上。有人认为他实在太辛苦了,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后来,开卷有益就成为鼓励人们刻苦读书的至理名言。

乙:说到读书,想起一句话: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我校的书香校园工程为我们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的校园溢满书香。书是我们精神的支柱,最好的朋友。不读书,不知道窗外的精彩;不读书,不知道世界的宽广;不读书,不知道知识的力量。读书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读书使我们的思想更成熟。因此我们五(2)班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

(乙)读好自己手中的书

许多同学家中有很多书,那我们要做的是每天确保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古人曾说过:“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言语无味。”读书能使人充实。我们学校许多同学每天都带一本或者几本好书在身边,中午、课

后,只要是可以读书的时间和点滴的机会,我们就可以马上走进书的世界和海洋,与好书为伴。大家都应该行动起来,利用好每一分种的读书时间。

(甲)分享大家喜爱的书

我们各班每个同学可以都带上好书,相互交换着看,分享大家喜爱的书。

(乙)珍爱每一本书

第6篇:万卷书曾读过范文

摘要: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教师都必想探索的问题。我就我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课改 初中 生物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非中考科目,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很多学校都在压缩课时,且规定非中考科目不许占用课外的时间,所有任务都在课堂上完成。这使很多老师都感到教学课时紧,教学内容多,教学效果不理想。况且,当前生物教学中教师满堂讲,满堂问,学生机械记忆,被动接受学习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消解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自主性,由此造成教师的教学效果低迷,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是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

一、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达到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学生才会投入学习,达到有效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1、巧设悬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它可以驱使学生萌发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初中学生好奇心非常强,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求知欲。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而且,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问题的导入情况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有时在一节课的前面导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的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人的生殖》的授课过程中提出:“在男女生殖系统中有哪三组器官在功能上分别有共同点?和卵细胞在哪里结合形成受精卵?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从哪里来?……”既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和重点的解决,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接受较快,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2、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他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如果只像父母那样爱孩子,他是一个比那种虽然读过万卷书但既不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更好一些的教师;而如果教师把对事业和学生的爱兼备于一身,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在我国古时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反之,则“厌其师而弃其道”。爱是教育的根本,爱也是相互的,只有老师爱学生才能换得学生的爱戴。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更是一种能够触及学生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学生的灵魂,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不足以震撼学生的情感,那就是不成功的教育。师生间有了良好的感情,就形成了一股很强的动力,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随之增强。也就是说,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该学科教师的情感转变而形成的。因此,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是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重要途径。

二、充分利用生物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生活小窍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等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所以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实验是不行的。同时,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智力和动手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基本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完“探索生命的方法”和“植物的呼吸作用”之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一些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实验,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探究苹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保存时间最长”,先由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哪些条件可能会影响苹果的保存,应该怎样设计对照实验,设计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然后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同样大小的新鲜苹果在下列三种不同情况下的保鲜效果:(1)室温,低温;(2)隔绝空气,不隔绝空气;(3)干燥,湿润。同时要求学生把实验结果(现象)设计成表格,观察实验后再填写表格。最后通过比较各小组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苹果保鲜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

探究式实验设计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和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从而使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向更高层次升华。

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有效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对知识追求的重要条件”。在生物教学中要使学生有“亲身参与”的“体验”,也就是要上好实验课,教师如何才能使实验课教学更加有效呢?

1、搞好实验课前的预习。从预习中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驻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包括要观察到的现象,记录的数据等,整理出自己的思路,提出有疑问的地方。

2、抓好实验完成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先定好该实验可分几步,然后小组学生逐步轮流配合操作,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多媒体展示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中注意事项,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讲解效率。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切实转变观念,重视人的主体性和发展性,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全面而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国元.有效课堂的教学互动的实践探索.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11期.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