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您好!
随着岁月的流逝,您的容颜遭到了人类的破坏,原本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的美丽场景到如今变成了,唉!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原来一片茂密的森林,已经变成了一座座楼房,原本生活在森林里的小动物,有的已经被人们端上了餐桌,有的被关进了笼子,还有的被卖进了马戏团……
现在人类大量捕杀野生保护动物,东北虎,白鹿,熊猫,金丝猴等.为了建工厂,为了个人利益,江河水受到了污染,工厂排放废气,汽车排放尾气,使臭氧层破了个大洞,植被大量被破坏……。
当然,您也给人类了一些警告,近年来接二连三的自然灾害,如:特大级地震,水灾,旱灾,泥石流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人们才如梦初醒,逐渐意识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现在人类正在弥补当初所犯下的愚蠢行为。瞧!绿色植被越来越多了,河水都能照出人影来,都可以当镜子了,环保产品越来越丰富了,一些野生动物也相继列入了保护动物的名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节日规定使您旧貌换新颜。
亲爱的大自然,您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相信人类也一定能在您的启示下将您变得越来越美丽!
人类从自然界受到的启发属于仿生学的范畴,而发生学又可以进行以下分类:力学仿生、分子仿生、能量仿生、信息与控制仿生等。
力学仿生,是研究并模仿生物体大体结构与精细结构的静力学性质,以及生物体各组成部分在体内相对运动和生物体在环境中运动的动力学性质。例如,建筑上模仿贝壳修造的大跨度薄壳建筑,模仿股骨结构建造的立柱,既消除应力特别集中的区域,又可用最少的建材承受最大的载荷。军事上模仿海豚皮肤的沟槽结构,把人工海豚皮包敷在船舰外壳上,可减少航行揣流,提高航速;
分子仿生,是研究与仿真生物体中酶的催化作用、生物膜的选择性、通透性、生物大分子或其类似物的分析和合成等。例如,在搞清森林害虫舞毒蛾性引诱激素的化学结构后,合成了一种类似有机化合物,在田间捕虫笼中用千万分之一微克,便可诱杀雄虫;
能量仿生,是研究与模仿生物电器官生物发光、肌肉直接把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等生物体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根据苍蝇的复眼发明了照相机。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发是多种多样的。大自然的巢穴,天然浑成,质朴无华,然而正是受此启发,人类才发展起了建设科学,建立起了现代化大城市。大自然的河流,看起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日夜奔腾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导人们如何理解地球的重力、运动的惯性力等许多道理,教会人们如何开发利用大自然的潜能吗?金属,给人类的灵感就更多了,这类看起来很坚硬的东西,被火融化后竟能按照人类的需要变成为人类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明白了各种物质都有熔点,都能进行形态和能态转化。
人类根据鲨鱼做出了飞机,根据蝙蝠做出了雷达.人类根据蜻蜓的翅膀发明了飞机,根据蝙蝠的嘴和耳朵发明雷达,根据鲸鱼的外形发明了轮船,根据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电鱼与伏特电池;
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
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关键词]《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自然;生命;美
劳伦斯的作品以前瞻性的眼光探讨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具有深刻的生态哲学意蕴。虽然生态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但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早已体现了这些思想。尽管该作品曾因惊世骇俗的描写遭到禁止出版长达三十余年,寓意却是严肃的,表现了“死亡与再生”,是“温情的反异化神话”。今天我们从生态主义的视角来看,它谴责资本主义工业化和机器文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美好天性的摧残,指出了自然是人的精神源泉,只有与自然接触,回归自然,人类才能获得新生,生命与美存在于大自然之中。
一般来说,表现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所有作品都属于生态文学研究的对象。生态文学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考察和表现主要包括:自然对人的影响(物质的和精神的),自然整体以及自然万物与人类的关系,人对自然的征服、掠夺和摧残,人类重返和重建与自然的和谐等。中国学者鲁枢元明确地把生态批评的要旨分成三个层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自然生态指的是作为物质存在的大自然生态,而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属于人类内部生态。自然生态危机的出现,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生存竞争,继而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这就涉及人类的“社会生态”问题。而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失衡,也必然会影响人类的内心世界,引发人类的“精神生态”问题。《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正是一部反映人类和自然密切关系的小说,它通过描述康妮与克里福德及看林人梅勒斯之间的感情纠葛,向读者揭示人类破坏自然,进而引发出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失谐的一系列问题。
在小说开篇,劳伦斯就向我们描述了战争对自然的破坏。克里福德家院子后面的树林里已经没有猎物,也没有野鸡。“它们在战争期间被人杀光了。”空地里只有枯槁的蕨草,夹杂着几棵倾斜的细树苗,锯断了的大树桩“毫无生气地着它们的顶和盘错的根。”这里就是杰弗里男爵(克里福德的父亲)砍伐树木给前线修战壕的一个地方。路右侧缓缓隆起的圆丘上“光秃秃的”“一片荒芜”。
工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破坏却是持久的。劳伦斯出生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物质财富和文明,但也带来了未曾预料的生态灾难:资源过度开采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如主人公居住的拉格比大宅,整日能看到煤矿浓烟滚滚的烟囱,昕到筛煤机、卷扬机、载重机等各种嘈杂声,闻到“充满了大地秽物燃烧后恶臭的硫黄味。”而远处的工业区特弗沙尔就更不用说了:“目之所见尽是些变黑了的砖房子、锐角发着亮光的黑石板屋顶、夹杂着煤屑的黑泥、又湿又黑的人行道。”在十五章中,作者更是借梅勒斯的口来表达他对工业的控诉:“这肮脏、残忍、令人讨厌的地球,人类已经把它弄得一塌糊涂。”
自然生态危机的出现导致的是生存竞争及竞争所带来的社会关系紧张。劳伦斯生活的后期(20世纪初),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它们对世界的殖民瓜分已基本结束。而作为迟到者的德国,为了获得利益,不惜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使英国遭到了重创,国家由盛转衰,社会呈现出不和谐状态,人与人之间关系恶化紧张。在小说的第二章,康妮和克里福德回到拉格比老家,代表“贵族阶级”的拉格比和代表“农民与矿工阶级”的特弗沙尔村是隔阂与冷漠的,相互之间是“无法逾越的深渊,深渊两边的人都怀有一种默默的仇恨。”这种不和谐在第五章又有更具体的描写:“特弗沙尔的矿工又在谈论罢工,康妮觉得,这不是显示力量,而是战争的暗伤,暗伤太深了,……需要许多许多年,需要几代人的活血,才能化解他们身心深处淤结的巨大血块。”
社会和谐的破坏还具体反映在个人身上。在小说里我们看到这样的家庭关系:丈夫和妻子关系要么不和谐(如梅勒斯和其妻子),要么过早结束(博尔顿太太年轻时就守寡),要么分离(康妮的姐姐和丈夫也离婚了),要么异化(如克里福德和康妮)。克里福德就是这场灾难的牺牲品,战争使其胯以下的身体永远瘫痪了,散失了温情和生命的本能,而他的妻子康妮只能守着活寡。战后社会的不和谐还体现在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加深。如爱尔兰人米凯利斯,因为写了些关于伦敦时髦社会的剧本而成名,但他却痛苦地感觉到跟英国人在一起,什么都无法使他摆脱永受排挤的命运。
战争和工业文明不但给人类社会的和谐带来了破坏,而且还扼杀了人性。根据当代西方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现代人表现出的精神症状可以概述为几方面:精神的“真空化”,行为的“无能化”,生活风格的“齐一化”,存在的“疏离化”和心灵的“拜物化”等。。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里,我们都能看到这些精神症状。克里弗德是没有生命力的异形人,他埋头写作,但写出的东西空洞无物;为求家业传承,妻子可以借腹生子。“他的瘫痪象征着他那个阶级的人在情感和激情深处的瘫痪”。。克里福德的朋友如查尔斯・梅、哈蒙德、汤米・杜克,他们都是上流社会的文明人,却终日无所事事,夸夸其谈地大谈所谓“精神生活”。机械文明下的其他人们也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如设菲尔德钢铁厂的工人,是“一些怪异、变形、模样像人似的不大点儿的东西”,而矿工们则是从“煤缝里钻出的怪异动物”。
劳伦斯不惜笔墨地描写受污染的环境,要显示的是自然与人类生存是密不可分的一种生命共同体。根据20世纪70年代英国生态学家拉夫洛克(J.E.Lovelock)和美国生态学家马古里斯(L_Margulis)提出的“盖娅假说”,地球系统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每一个事物都与其他一切事物勾连在一起,没有任何部分能够被单独抽出来而又不改变其特征和自然整体的特征,都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却因贪婪和自私背叛了这个生命体,不断地对地球进行改造、掠夺和摧残,大大损耗了地球上的有限的资源,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污染了人类及其他生命物质的生存环境,也给自己的生存带来了多方面的危害。
南此可见,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已经向人类的精神世界蔓延,给人造成了精神污染,我们已明显地感受到人类精神的失落和衰微。这就是劳伦斯眼中的人类的“大灾大难”。
大自然是人类能够诗意地栖居的环境,也是人类情感能够依托的港湾。生命与美往往是存在于大自然中,这就是劳伦斯在他的作品里要表达的生态意蕴。
在小说前6章,没和大自然接触的康妮,精神状态是空洞、缺乏活力和生机的。直到无意撞见看林人梅勒斯冲 洗身子时的,她对美的意识才开始恢复了。她留意到镜前的自己:身体平板、生硬,“仿佛没得到足够的阳光和热量,有点发灰,有点枯萎”。而生活在纯朴清新的大自然中的梅勒斯身上却充满着生气和活力。康妮居住在拉格比大宅,黑暗、丑陋,被臭气所笼罩,使人无法呼吸,她只能逃到森林里。森林,就是作者设计的尚未受到污染的、人类理想的栖居地。康妮生活和情感的转折就是从步入森林开始。康妮一次次地到森林去散步,就是因为她生活的世界令她压抑和难以呼吸,而森林古老的树木却“具有一种非常强大的沉默力量,同时又体现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存在”。在这里,阳光明媚,“早生的蒲公英开着太阳似的花,新吐蕊的雏菊洁白如雪。榛树丛中,半张开着的叶簇上悬垂着尘灰色的最后的柔荑花,好似一幅花边。黄色的燕子草现在已满地簇拥,相互拥挤,黄光闪烁……灌木丛下面,蓝鸫的蛋壳偶尔可见。处处是蓓蕾,处处是生命的突跃!”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生态平衡的原始自然的世界。在动物之中,生命也是令人感动的。如在森林中的养鸡场,当康妮看到母鸡紧伏在蛋上,那种温存和雌性的急切,让她感受到了生命的温暖和意义。当她看到一只小鸡迈着小小的步子走来走去:“此时此刻,它是天底下最为活泼的小生命……它这样的纤小,这样的无所畏惧!”康妮为这小生命的活泼所感动,并为生命的勇气流下了眼泪。
在不断与自然和梅勒斯的接触中,康妮身体和心灵得到了养分,像植物般康复生长起来。“她像一座森林,像一个盘根错节、枝叶交织的幽暗的橡树林,神秘的蓓蕾在展开。”最后她融入了自然,和梅勒斯一样,也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在小说15章,有一段人物与景物水融的描写,她和梅勒斯在雨中裸奔与舞蹈,展现最纯真、最真切的自我。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精神与肉体合二为一,就是劳伦斯心中要表现的希望。自然是人的精神源泉。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就必须不断地与自然接触,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才能得到拯救和新生。
劳伦斯在“道德与小说”一文中说到“人与其周围世界之间的完美关系就是生命本身”,人要“拯救”自己的灵魂,就要“完善与另一个人、别人、一个民族、一个种族、动物、盛开鲜花的树、土地、天空、太阳、星星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在小说里展示如此完美而富有诗意的人与自然、与动物、与植物的关系,让我们看到生命与美存在于大自然之中。
此外小说中的描写也使人感到爱的美好。因为劳伦斯认为,性是人与生俱有的自然本性,是一切美、爱与生命的基础。“性与美是不可分的,正如同生命与意识。”康妮和克里福德的婚姻没有了性,因此也没有了爱和生命;梅勒斯和妻子有性,但没有尊重和爱,也没有美。康妮和梅勒斯的达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和谐,因此是美好的,富有生命力的。正如劳伦斯在为该小说辩护时所说:“尽管人们敌视这本书,可我却要说这是一部今天人们必需的真诚而健康的小说。”
关键词:生态危机 物质变换 人化自然 生态文明观念
上个世纪中期,全球性生态危机在西方国家被发现,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临的是更为严重的,更为突出的危机。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注意,人类也在开始反省危机背后的原因。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在自然观的指导下进行这种哲学的思考,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对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改造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危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局限在一国的范围,而是成为全球的问题。然而生态环境问题已不是近几十年才形成,自从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环境的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类的文明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同大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既然是相互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类破坏自然的活动,这种破坏自然活动的历史同人类自身的文明史一样悠久。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神力,到开始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利用环境,再到大规模的占有自然,尤其是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人类本可以沉浸在这种征服的喜悦之中,然而人类却尝到了恶果。
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并不是纯粹的自然,而是与人类发生作用的自然,环境问题的产生,乃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处在正常的轨道中,人类的自然观念出现了问题。美国学者麦茜特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前工业社会阶段;第二,现代性阶段”,【1】481而恰恰是在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
二、关于自然生态的理论及给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启示
马克思曾指出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第一源泉”【2】298这就是说人的生存是依赖自然的,人通过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才能生存与发展。生态危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的。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177人类一方面借助自身的力量从自然中获取自然资源,并将所获取的自然资源转化成自己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的这种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必然会向自然界排出各种“废弃物”。而这些废弃物最终也会回到大自然中,参与到大自然循环中。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以劳动为中介的,劳动使人在自然界中得以获取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劳动体现出人的类本质,但是当劳动不是那种自由和自主的活动时,也就出现异化的现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人的异化”带来的是“自然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中国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存在着破坏的现象。我们通过学习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理论,在人与自然双向作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合理地调节我们的实践活动,做到“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6–927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建设生态文明应有的观念
今天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以为指导,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我们观念。
(1) 要有整体的观念。自然并不是独立于我们人类之外被动的存在,相反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脱离了自然界人类就无法生存。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
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要有整体的观念,同样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也要有整体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文明系统。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的问题,既然是发展,就不能单单注重经济的发展,同时要注重经济发展与其他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我们进行各项建设的基础,只有在保持人与自然生态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我们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
(2)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马克思早就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进行的是“物质变换”,由于“物质变换”的存在,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保证这种“物质变换”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使这种“物质变换”持续健康的进行下去,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要实现这种良性循环,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做的也很多,但是我们首先要树立这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只有这种观念才可能像马克思所说的,“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传给后代”。
(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个“人”指的是人类,并不是个体的人或某个集团。这和人类中心主义有质的区别,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往往是以具体个人或集团的利益出发。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人们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不能为了某个人、某个集团的利益而着眼于局部利益、眼前的利益。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尤其是在观念的树立过程中,要以自然观为指导,分辨出各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学说的真伪,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以正确的理论观念指导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 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阿凡达》;潘多拉星球;影射分析
《阿凡达》电影里的潘多拉星球美得不得了,简直是一场唯美的视觉盛宴。就像当初亚当和夏娃创造了人类一样,伊娃创造了潘多拉星球上万事万物。万物息息相关,生命则由万物所生成。《阿凡达》就像一面镜子,潘多拉星球在镜子里反射出地球的原始状态和理想状态,还反射出人类的丑陋本性和理想本性。但究竟潘多拉星球到底影射了什么,每个人的理解也不同,这一点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知。
一、《阿凡达》的内容介绍
杰克是下肢瘫痪的退伍军人,他因为战争失去双腿,拿到的抚恤金却微薄得无法将脊椎修复。他不想要任何人的同情,虽然瘫痪却还是会打抱不平。他会为了应该奋斗的事情而奋斗,即使双腿站不起来,精神却屹立不倒。他以为去潘多拉星球的采矿公司,顶替哥哥的科学家位置,是自己这辈子都会后悔的事情,但他却找到了能够为之奋斗的目标。潘多拉星球上有一种超导矿石,一块小小的灰色石头,每公斤的价值高达两千万美金。这一经济价值丰厚的资源引起地球人的贪婪欲望,他们千方百计想要把矿产占为己有。可是潘多拉星球的环境十分危险,而且这里土生土长的纳威人是身手敏捷的高级生物。
采矿公司将人类和纳威人的基因结合而制造出了一个由人类远程精神控制的纳威人身体,希望能够打入纳威族内部,获得他们的信任,以利于开采超导矿石。采矿公司帮助纳威人建立学校,教他们说英语,同时却用推土机破坏着纳威人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纳威人的反抗引起采矿公司的不满,派部队举着机关枪攻击纳威人,暴露了丑陋的本来面目。人类和纳威人的战争从此便开始了。
二、《阿凡达》里的潘多拉星球
潘多拉星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居住着名叫纳威族的蓝色类生物。潘多拉星球上的空气对人体有害,人类不能毫无保护措施地在星球上奔走。在这个星球上,有高达几百英尺的巨型树木,漂浮半空而形态各异的群山,千奇百怪而色彩斑斓的植物,各种各样的生物,不仅有温和的动植物,也有凶猛的动植物。夜幕降临,所有的植物都发着五光十色的光芒,俨然一个美丽无比的夜光星球。
三、潘多拉星球里的伊娃
潘多拉星球上有一棵名叫伊娃的灵魂之树。在树和树根之间有某种类似电流的信息传递,如同神经细胞组织,每棵树之间有无数个联结点。伊娃把所有的生命连接起来,像一个巨大的网络,纳威人登录网络,与潘多拉星球的万物形成心灵感应。伊娃是万物的母亲,纳威人极其敬重她,视她为不可侵犯,誓死保护的神圣之灵。伊娃不像上帝一样只是人类精神上的守卫者,她是真实存在的。整个星球就像一个复杂的大脑,树木就是头上头发,生物就是神经细胞。它们连接成强大的网络,共同生存和进化。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身手敏捷,智慧超群,人与人之间充满爱意。他们对万物充满感恩之情,捕猎食物之前会做一番心灵的祷告,他们不会肆意杀戮,也没有仇恨欺诈。总之,整个纳威族既和谐又美满,每个纳威人既幸福又善良。
四、潘多拉星球与侵略现象的影射分析
(一)从潘多拉星球看早期殖民侵略现象
在大约四百年前,一百多名殖民者坐着船来到北美大陆,寻找黄金宝地。当地的印第安人热情相待,倾囊相授,教他们如何在陌生而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一百多名异国客人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度过了异常寒冷的冬天,活了下来。可是当他们适应了新大陆的环境之后,他们不再满足于做这里的客人,而想翻身做主人,并且掠夺当地的资源。于是,发动了一场残酷的掠夺战争,印第安人最后只剩下百分之五。直到今天的美国,只有三百万印第安人存活下来。对于这场历史灾难来说,《阿凡达》是一场主人与客人、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重演。
潘多拉星球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比喻,它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吸引着许多地球上的贪婪者把邪恶的爪子伸向潘多拉。就像四百年前的殖民者来到印第安人的土地,觊觎着当地的丰厚资源,最终掀起了掠夺战争。对于纳威人来说,他们真诚热心而善良,无任何戒备地接受了外来者,却没想到换来的是忘恩负义,给本族带来无尽的灾难。地球人用高科技武器对当地人进行无情的轰炸,英国人也用火枪大炮打开新大陆的大门。
(二)从潘多拉星球看现代资本主义掠夺现象
在工业文明革命的进程当中,资本主义依赖科学技术无情地对资源和环境进行压榨和开发。杰克在掠夺战争中变成瘫痪,表明了人类在掠夺过程中,从身体到心灵都逐渐脱离原始状态,不止变得身体残疾,而且心理也缺陷。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性在工业发展中慢慢被忽视,在物质欲望中渐渐被埋没。然而对于本土资源的无情挥霍还不够,资本主义国家对其他国家的资源虎视眈眈,利用战争掠夺想要的一切。就像地球人向纳威人所做的一样,地球人想要超导矿石,于是便给他们医疗、教育和道路。
地球人可以给他们任何东西,只要纳威人配合矿石的开采。可是纳威人什么都不需要,他们不要名牌包包服饰,不要山珍海味,也不要什么所谓的先进技术。因为他们在精神上已经进化得比人类高出一等。地球人想方设法夺潘多拉星球的矿石,当对方不给地球人想要的东西,那么地球人就把他们视为敌人,然后理所当然地抢过来。就像资本主义国家习惯用的手法一样,他们觊觎别国的资源,于是用推土机铲别人的领土,惹毛别人,再编造借口,发动战争,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源。但是被侵略的国家和人民并不能任由资本主义侵略者为所欲为,他们像纳威人一样,奋起反抗,誓死保卫自己的家园。
五、潘多拉星球与地球的影射分析
(一) 从潘多拉星球看满目疮痍的地球
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代价就是环境的破坏和自然的失衡。人类在无尽掠夺大自然的财富的同时,填满了自己的腰包,经济水平提高了,大自然却没救了。地球曾经海洋环绕,森林密布,环境怡人,但如今却被高楼大厦覆盖,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充斥着,海洋湖泊污染了,地球已经不再是人类美好的家园了。人类在毁坏大自然的过程中,也给人类带来毁灭的危险。没有大自然的庇佑,人类是无法生存下去的。人类在面临毁灭时,需要对自身进行救赎。就像杰克在潘多拉星球上放弃自己人类的身体,成为真正的纳威人,融入潘多拉森林之中。不管是潘多拉星球还是纳威人,他们都是美好的象征。潘多拉星球就像最初的地球,都是一片蓝色的星球,最原始的大自然,没有受到人类的破坏。而纳威人其实是理想的人类,没有破坏环境,掠夺资源,而是和平相处,互相友爱,对大自然有原则的索取,而不是无止境的掠夺。人类应该跟纳威人一样,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和大自然共同生存,共同进步。
(二)从潘多拉星球看全新理想的地球
与满目疮痍的地球相比,潘多拉星球是一片未开发的净土,每个生命体都和谐地共同生存在星球上。杰克被伊娃选中,带领纳威人战胜了太空人的侵略战争。其实,杰克就是整个人类的象征,他们在掠夺过程中逐渐失去自我,濒临灭亡。人类只有像杰克一样回归自然,崇敬自然,重新学会用心去感受万事万物,与地球和平相处,人类才能最终获得新生。女主角说杰克就像个婴儿,只会乱叫,不知所措,虽然愚蠢却有一颗无所畏惧的坚强内心。人类在地球母亲面前也像是个婴儿,贪婪地吮吸着她的乳汁,接近干涸,但人类仍然有机会去挽回这一切。只要人类能够像杰克一样,认识到地球的本真,意识到原生态的重要性,体会到尊重自然的必要性,那么人类依然能够被地球母亲接受。人类可以睁开眼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六、潘多拉星球与人类本性的影射分析
(一)从潘多拉星球看丑恶的人类本性
潘多拉星球与星球上各个生命体的关系非常和谐友爱,可是现实的人类和地球相处得并不是很愉快。人类抽取地球的血液,拔出地球的脊骨,推倒地球的毛发,只是为了眼前利益和物质财富。人类打着文明进步和进化发展的旗号,在地球上大肆破坏,无所不为,最后却自食恶果。地震、海啸、空气污染、资源匮乏,地球把之前所受的一切痛苦又原封不动地还给了人类。地球人不相信灵魂之树伊娃的存在,人类也不相信灵魂之说。虽然他们有基督教、佛教等信仰,但由于信仰的冲突,导致矛盾、争吵和战争也不在少数。人类的信仰似乎不是为了每个人和平相处,而是为了自己是否能够安心,或者有个心灵的寄托,抑或实现入天堂的美梦。人类不相信灵魂,只会为了利益而争夺,有再多的金钱和权力,却不知道真正的快乐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人类为了欲望,发动战争;为了利益,进行掠夺;其丑陋的本性与纳威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从潘多拉星球看理想的人类本性
在潘多拉星球上,纳威人作为星球上的主导者,却与其他生命体友好相处,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没有谁尊谁卑之分。每个生命体与星球的关系都是和谐的,互相保护,互相尊重,用无尽的爱意和善意为彼此付出。这是地球和人类相处的一个理想境界。纳威人为了生存只会猎取必要的动物,而不会为了美味和美丽而巧取豪夺。在潘多拉星球上不需要货币,没有投机倒把和金融危机。纳威族有几千人,却只有一男一女两个领导者,人人互相信任,具有强大的集体意识。纳威人不仅不会对资源产生占有的欲望和掠夺的思想,还会对万事万物都抱有爱意和善心。他们与其他生命体进行连接,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合为一体。
在潘多拉星球上,每个生命体都不需要语言的交流,只用心灵的连接,彼此之间没有欺骗和诡计,只有信任和友爱。纳威人是理想的人类,他们所具有的美好本性是人类缺乏的。其实最初的人类也像纳威人一样,那么纯真和善良,可是随着金钱的产生,利益的出现,一切就变了。再高的科技,再多的道路,再高的建筑,什么才是衡量一个社会和国家真正先进的标准?不是经济的高度发达,而是精神的高度净化。只有精神文化程度高的国家才是真正先进的国家,只有具有美好本性的人类才是真正意义的人。
七、结语
《阿凡达》就像一面镜子,观影者在镜子里看到的是环境优美、物产富饶的潘多拉星球,还是满目疮痍、开发过度的地球;是团结友爱、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纳威人,还是居心不良、肆意掠夺的太空人,这取决于你的内心相信什么。潘多拉星球虽然只是电影里的一个虚幻的星球,却能够给全球各国人民无尽的遐想和深刻的启示。在潘多拉星球中影射出来的东西,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探知,
[参考文献]
[1] 陈雪,宋健.论电影《阿凡达》所影射的真实世界 [J].东南传播,2011(10).
[2] 谢东篱.潘多拉的诱惑――对电影《阿凡达》的消费文化解读[J].大众文艺,2010 (17).
关键词:风水;误区;启示;保护环境意识
风水也叫堪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理论是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是以“自然、平衡、和谐”的原理来考察环境对人的影响。近年来房地产热潮,建筑风水学的应用逐渐兴起,通过研究卦象与方位的关系更多了解人与自然合一的基本易学思想,正确把握人与自然基本运动规律。
一、历史上对风水学认识的误区
历代的民间与江湖对风水的应用中,所谓的风水已经完全背离了其自然科学的本义和实用价值,而是蜕变成为了一种江湖术士们用于谋生的手段。并且为了谋生的需要,民间与江湖的风水术士们往往借助神鬼和毫无依据的玄空学说来包装其骗术,继而制造出一整套毫无逻辑、没有根据,只是渲染危言耸听的结果,却根本无法进行风水生成原因和作用过程解释与验证的虚幻、玄空的理论,并以这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让世间对风水的认识跌入迷信的窠臼。
另一方面,风水和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等各项工作本来是紧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是风水实现为人类服务的一项最重要手段,而风水是规划设计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重要准则。但是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在不同的目的和需求下,风水和规划设计被人为的割裂成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民间的江湖术士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以否定科学的规划设计为能事,而在现代规划设计中,人们却又总在试图绕过风水,以免沾染所谓的封建迷信。结果,在现代建筑领域,规划设计与风水各执一词下的偏颇性除了不断的制造形体扭曲、变异,色彩刺目、布局诡秘的低俗建筑垃圾以外,忽视人类与自然关系——也就是人类与风水关系——的建筑也比比皆是,这些建筑不仅破坏了环境的自然平衡,还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危害隐患。
二、风水学对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的启示
1、“天人合一”古代朴素的环境工程学
人类生活环境中,与自然关系密切的是气圈、土圈、水圈和生物图。气圈给人以阳光、空气和风;土圈给人以生存的基址、土地、矿藏;水圈给人以生活和生产用水;生物圈给人以食用的动植物,这些统称为人类的生活环境。人类一产生就非常注意对生活环境的选择。“趋吉避凶”的观念产生了一整套认识环境的理论,风水学便在满足人们生存欲望的前提下应运而生了。
2、生态学思想
2.1人与自然协和
近代,人对自然的控制、征服、对峙、斗争是社会和文化的主题之一,它历史地反映了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不像农业社会那样依从于自然,而是用科技工业变革自然、征服自然、破损自然、毁坏生态,表现出“人地对抗”和“冲突”的关系。时至今日,在发达国家或后工业社会及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还存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是几千年来中国堪舆学家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一贯主张。风水学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急功近利,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在住宅建设中,因山水而建筑,用建筑美化山水,借助自然景观来保护山的美,同时也衬托建筑物的美,通过建筑物,将人、地(即自然)高度协和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的关系。
2.2保护环境意识
风水是一门有关人和周围环境关系的学问体系和信仰体系。作为学问体系,风水学通过风水先生及其活动教导世人应该怎么办;作为信仰体系,风水学通过民俗禁忌的形式教导人们不应该怎么办。作为学问体系,风水除了教导人们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如何植树,以培生气;作为信仰体系,风水除了教导人们不该如何进行建筑;还教导人们不该如何开挖采掘,以护形势。“培生气”和“护形势”的直接目的出于保护山水,然而客观实际却是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生态,保护了自然。风水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要求人们,“顾其自然”,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纳入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之中。尽管古人改造大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然而先哲们依然悟出了其中的哲理。在人类通过大规模建设活动使得地表性态改变的能力极强的今天,更应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2.3风水有机观
建筑和规划设计要建立在把自然生态视为一个具有其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的基础之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生态建筑学研究的对象。所以,生态建筑学的基本取向是,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简单地说,要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具有结构和功能的系统来看待。风水世界观是与天地宇宙相关的,其间还包含着深奥的精神感应。它与大自然相和谐,以求居住者及其子孙能在聚居地获得平安的生活。风水要求房屋建筑、园林及墓地,要与地形、风和水的运作相联系。生态设计学很欣赏中国风水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相和谐的态度,并能深入领悟其中的奥秘。所以,生态学设计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风水的整体有机自然观。
关键词:森林文化 森林旅游 可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所特有的环境、奇丽的景观和美学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类提供享受,同时为林业部门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为,因追求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并引导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森林文化
1.1我国传统的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森林哺育了人类,千百年来,人类在与森林的接触中,产生了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进行的实践,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祟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
森林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先民们在草莽未开的森林中采“树木之实”或捕猎森林中的动物为食,或“构木为巢”以栖息,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并未忘记自己的发祥地之一——森林,而把森林美景、山水名胜作为游览赏视的对象。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旅游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来到森林跋山涉水、游览名胜,进行各种性质的森林旅游活动,其中有的专门以赏心悦目、探胜寻幽为目的,欣赏森林之美、追求山水之乐;有的在旅游途中路经森林,抒发所见所闻;有的遭受贬斥,不满现实,寄情于山水林木。他们陶醉于风景名胜,游山玩水、歌咏自然,或修身养性、著书立说,乐此不疲。他们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留下无数描绘美好自然风光的游记、山水诗词和音乐绘画,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以森林和自然山水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我国传统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
1.2现代森林文化
自现代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文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进一步打破,人类掠夺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了近300年。工业文明这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自然也因此以其独特的方式警戒人类,如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在悲剧性地淡化。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越来越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普遍的心理追求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绿色的宁静中寻求心理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在现代人看来,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林产品。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所重视,森林的生态意义决定了它的文化意义,而森林的文化意义是森林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的质量
在森林旅游过程中,自然景观或雄伟壮观、或奇绝灵秀、或妩媚多姿、或浩渺迷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种自然美若和人类的文化历史融合在一起,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夺目,景观更能名扬四海、令人神往。这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或“山借人名”。纵观中国的名山大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熏染,已经十分紧密地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谁也无法将它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分离开。不用说中华五岳因帝王封禅而天下为尊、因文人墨客登临赋咏而神妙无比,也不用说四大佛山因精美的佛殿建筑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而灵光活现,即便是以景色奇绝著称的黄山、庐山、雁荡山、天目山、武夷山等天下名山也无不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景观中,有的因古老的历史遗迹而让人膜拜,有的因蕴含着文化精髓和民族魂魄而给人启迪,有的因飞扬着宗教气息而名声远扬。也许有些山并不高,水也不深,但因与名人贤士或一些文化史实紧密相关而蜚声于世。正是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然景
观的审美品位。
自然山水因人而名,因人而胜。古人早就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明代文学家尤侗在《天下名山记钞序》中说的这句话很符合辩证法,它不仅深刻地说明了山水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而且说明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虽然古人不是以发展旅游事业看问题,但他们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天开发旅游资源却很有启示。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断认识森林,调整人与森林、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是森林生态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旅游是人们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森林的欣赏、审视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休闲游憩、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及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交流的过程。正是由于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在森林旅游过程中,从而促使森林旅游成为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休闲活动。没有森林,就没有森林文化,也就没有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森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森林文化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在天然或人工森林环境中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因此,这旅游行为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森林旅游开发理念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经营战略,如将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留下进一步繁殖生长,使其新增加的部分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即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伸到旅游业,则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指平衡保护旅游环境、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它既是旅游的发展目标,又是指导旅游活动的工作准则,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和旅游的各环节、全过程。
森林旅游在为游客提供植物或生物资源特色外,还应当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传递与呈现森林生态的讯息与整体观念,展现森林与人类存在发展的关系,体现森林的价值。也就是说,森林旅游具有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即引导旅游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为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努力。笔者认为森林文化具有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即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摇篮与生命之源——森林的现在与未来,并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作最深层的关注,应当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性是森林文化的最高目标。
森林文化在理念上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诸多功能和作用。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森林文化的特征功能。它强调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转变人类自我中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环境教育功能是森林文化的另一重大功能。教育对象也不仅是游客,而是包括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走进森林参观、体验和享受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它们的价值,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从数量上讲,游客的人数恐怕比在深奥的学术殿堂攻读生态学著作的人要多得多。因此,森林旅游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好课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好老师。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生、成长于城镇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讲,森林旅游可以使他们获得关于植物、动物、生态、文化和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直观知识,特别是有助于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出路在于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参考文献
[1] 徐高福,钱小娟,胡奕锋.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63.
[2] 文红,戴美琪.论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文化特征[j].求索,2004(12):159-161.
[3] 赵树利.简议森林旅游与生态文化[j].华夏文化,2004(4):6.
[4] 文红.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j].民族论坛,2007(6):15-17.
[5] 胡坚强,张佩成,梅
艳.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2):194-197.
[6] 王柳云.森林旅游文化简论[j].林业经济问题,2001(5):99-101.
关键词:森林文化 森林旅游 可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是利用森林所特有的环境、奇丽的景观和美学价值为社会提供服务,为人类提供享受,同时为林业部门提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旅游行为,因追求健康、释放压力、缓解疲劳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发掘森林旅游中的森林文化,充实森林旅游的科普和文化内涵,进而提高森林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并引导其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1森林文化
1.1我国传统的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森林哺育了人类,千百年来,人类在与森林的接触中,产生了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森林文化诞生于人类在森林中进行的实践,是指人对森林(自然)的敬畏祟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中的文化现象。
森林与人类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先民们在草莽未开的森林中采“树木之实”或捕猎森林中的动物为食,或“构木为巢”以栖息,可以说森林是人类的摇篮。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并未忘记自己的发祥地之一——森林,而把森林美景、山水名胜作为游览赏视的对象。我国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旅游家、地理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来到森林跋山涉水、游览名胜,进行各种性质的森林旅游活动,其中有的专门以赏心悦目、探胜寻幽为目的,欣赏森林之美、追求山水之乐;有的在旅游途中路经森林,抒发所见所闻;有的遭受贬斥,不满现实,寄情于山水林木。他们陶醉于风景名胜,游山玩水、歌咏自然,或修身养性、著书立说,乐此不疲。他们在森林旅游过程中留下无数描绘美好自然风光的游记、山水诗词和音乐绘画,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中,以森林和自然山水为主要对象的旅游活动及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我国传统森林文化的基本内容。
1.2现代森林文化
自现代工业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文明得到迅猛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进一步打破,人类掠夺式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排放废弃物,在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背离的道路上走了近300年。工业文明这把双刃剑,既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也造就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大自然也因此以其独特的方式警戒人类,如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正在悲剧性地淡化。但同时,人类也开始越来越理解自然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学者们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不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更加强烈,这种普遍的心理追求必然带来文化上的影响,成为文化的追求,人们在绿色的宁静中寻求心理的和谐与身体的健康。在现代人看来,森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林产品。森林的生态作用,森林对于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为人类所重视,森林的生态意义决定了它的文化意义,而森林的文化意义是森林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2森林文化提升森林旅游的质量
在森林旅游过程中,自然景观或雄伟壮观、或奇绝灵秀、或妩媚多姿、或浩渺迷濛,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这种自然美若和人类的文化历史融合在一起,其内涵就更加丰富多姿、绚丽夺目,景观更能名扬四海、令人神往。这就是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或“山借人名”。纵观中国的名山大川,经过几千年文明的熏染,已经十分紧密地与人文积淀融为一体,谁也无法将它们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分离开。不用说中华五岳因帝王封禅而天下为尊、因文人墨客登临赋咏而神妙无比,也不用说四大佛山因精美的佛殿建筑和神秘的传说故事而灵光活现,即便是以景色奇绝著称的黄山、庐山、雁荡山、天目山、武夷山等天下名山也无不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景观中,有的因古老的历史遗迹而让人膜拜,有的因蕴含着文化精髓和民族魂魄而给人启迪,有的因飞扬着宗教气息而名声远扬。也许有些山并不高,水也不深,但因与名人贤士或一些文化史实紧密相关而蜚声于世。正是异彩缤纷的人文内涵提升了自
然景观的审美品位。
自然山水因人而名,因人而胜。古人早就窥见了其中的奥秘。“山水文章各有时运,山水藉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明代文学家尤侗在《天下名山记钞序》中说的这句话很符合辩证法,它不仅深刻地说明了山水与文章之间的关系,而且说明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虽然古人不是以发展旅游事业看问题,但他们精辟的见解,对于今天开发旅游资源却很有启示。
森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不断认识森林,调整人与森林、自然相互关系的必然产物,是森林人格化的真实体现,是森林生态建设、文明社会建设和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森林旅游是人们从文化与文明的角度对森林的欣赏、审视经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休闲游憩、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及可持续发展,森林旅游的过程也是森林文化交流的过程。正是由于森林文化始终贯穿在森林旅游过程中,从而促使森林旅游成为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休闲活动。没有森林,就没有森林文化,也就没有森林旅游。森林旅游与森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森林文化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森林旅游是旅游者在天然或人工森林环境中从事的,集知识性、参与性、观赏性及社会责任感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优化森林生态环境为目的。因此,这旅游行为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的灵魂。独特的森林文化是森林旅游资源最深层的内涵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森林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在森林旅游开发理念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可持续的概念源于生态学中森林等可再生资源的经营战略,如将森林资源的一部分收获,另一部分留下进一步繁殖生长,使其新增加的部分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即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理论引伸到旅游业,则提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或可持续旅游,其核心内容是指平衡保护旅游环境、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与经济增长需要之间的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重要的发展理念。它既是旅游的发展目标,又是指导旅游活动的工作准则,贯穿于旅游业的各个方面和旅游的各环节、全过程。
森林旅游在为游客提供植物或生物资源特色外,还应当作为一种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感受的带有责任的旅游,传递与呈现森林生态的讯息与整体观念,展现森林与人类存在发展的关系,体现森林的价值。也就是说,森林旅游具有这样一种文化责任,即引导旅游者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使之为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而努力。笔者认为森林文化具有这样一种人文关怀,即它关注的是人类生命摇篮与生命之源——森林的现在与未来,并为保护与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作最深层的关注,应当说对人类生存未来的关注的文化倾向性是森林文化的最高目标。
森林文化在理念上引导森林旅游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也发挥着诸多功能和作用。保护功能可以说是森林文化的特征功能。它强调人们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转变人类自我中心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环境教育功能是森林文化的另一重大功能。教育对象也不仅是游客,而是包括所有旅游受益者,如开发者、决策者、管理者等。对于广大旅游者来说,走进森林参观、体验和享受自然与文化资源,充分认识它们的价值,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种教育效果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且,从数量上讲,游客的人数恐怕比在深奥的学术殿堂攻读生态学著作的人要多得多。因此,森林旅游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的好课堂,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好老师。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地出生、成长于城镇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讲,森林旅游可以使他们获得关于植物、动物、生态、文化和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直观知识,特别是有助于使他们理解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的出路在于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4参考文献
[1] 徐高福,钱小娟,胡奕锋.浅议森林文化与森林公园建设[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61-163.
[2] 文红,戴美琪.论中国森林旅游的历史文化特征[j].求索,2004(12):159-161.
[3] 赵树利.简议森林旅游与生态文化[j].华夏文化,2004(4):6.
[4] 文红.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文脉分析[j].民族论坛,2007(6):15-17.
[5] 胡坚强,张佩成,
梅艳.论我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2):194-197.
[6] 王柳云.森林旅游文化简论[j].林业经济问题,2001(5):99-101.
[7] 黎德化,刘娅群.论森林的社会价值及文化表达[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1):11-15.
关键词:语用修辞功能;意象;《诗经》
H131
《诗经》是我国较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强烈的抒情性,受当时以采摘和种植为主的生产方式的影响,人们对大自然产生了依赖、欣赏、崇拜、敬畏等驮拥那楦小V参铮作为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由于长期与植物亲密接触,人们对植物的价值认识和审美意识不断增强,物我交感,人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互相回还震荡,植物成为人们感情的寄托与象征,也是人们传递审美信息与审美感受的媒介。《诗经》中描述的桑树这一意象,通过对其外在形象描绘,为人们展现出生动的画面,给予读者心灵的碰撞和美的启迪。
一、《诗经》
要想明确掌握《诗经》中植物意象的语用修辞功能,首先要明确诗经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经中融合的是具有现实主义的诗歌,推动了我国诗歌向现展的进程。首先植物是较早存于大自然的一种生命形态,也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生存礼物,人类大部分时间都与植物相处,自然而然与植物之间有着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代的许多诗人利用植物来表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便是由此引发而来。诗经中大部分借助植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植物来传递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
二、《诗经》中的语用修辞功能
1.语用学与修辞学的结合
《诗经》中运用的语用修辞功能,大多数是将语用学与修辞学相结合,语用修辞简单来说就是将语用学和修辞学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学科。随着文学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许多研究学者将语用学和修辞学作为研究的关键,渐渐地将语用修辞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语用修辞功能阐微
在探究语用修辞功能时,必须要慎重选择学习的切入点和方向,语用修辞可以准确的将物体的形象描绘出来,此外还可以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最后还会对描写的事物进行适当的美化。形象描绘简单来说就是对所描述的事物进行精准的叙述,而意向描绘则是将诗歌中最基本的感情主调展现出来,通过犀利的语言表达基调,将诗歌中的内容进行准确的叙述。通过意象这一形象来将自己内心想要表达出的情感抒发出来,这样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就是感情描绘的主要功能。诗人在抒感之前,首先会找出一个载体,然后通过娴熟的运用语用修辞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三、植物意象的语用修辞功能分析
1.形象描绘功能
桑树在《诗经》中会经常地出现,似乎所有的诗人对于桑树都有这一种特殊的情感,桑树为人类提供着基础物质需要,同时它美丽的外表也寄托着人类的精神文明。在古代时期丝绸的原材料就是桑叶,在古代,长达五百多年间桑叶一直出现在人们的工作中,这一原因也就导致了桑叶在作者们的眼里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古代大多数的纺织工人都是以女性为主,这也就致使了诗经中大多数用桑树这一意象表达女性的情感。桑叶作为人物情感表达的一种植物意象,具有其独特的现地位和价值,加上诗人技艺高超的描绘技术,就为后人呈现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2.感情描绘功能
对于人们来说大千世界是一个较为客观的物质载体,诗人通常会用带有感彩的主观情感去看待这个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语我两忘的结果是物我同一,这句话就是说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首先要和借助的物体进行一定的情感交流。只有充分的掌握借助物体的各方面特点,才可以更有把握的借助这些特点表达自己的人物情感。诗人借助物像往往是用于渲染整首诗的气氛,有的时候生硬的语句并不能更好的展示诗人的内心活动,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柔和的意向,对内心的活动加以深刻的描写。《诗经》中运用植物意象,就是赋予一个植物具有人类的情感,结合该植物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物我合一的境界。桑树最早出现于女性的生活环境中,在纺织时代女性经常与桑树在一起工作,所以在诗经中商业酒成为寄托女性情感的主要物质载体。
3.美学功能
诗歌借助意想来表达,不仅仅可以传递直观的视觉信息,还可以表达作者细腻的人物情感心理。《诗经》中植物意象承载了人们过多的人物情感,一是因为古代人表达情感的语言较为含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意象的领悟来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诗经》中会美化桑叶从而表达出女性细腻的思想情感,这就是语用修辞中的美化功能,《诗经》中只不过是用静态的桑叶反映出了社会的动态形式。古代妇女在纺织时期长期和桑叶朝夕相处,所以桑叶可以更加形象的表达出妇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形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代的许多诗人利用植物来表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审美观念,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便是由此引发而来。通过意象这一形象来将自己内心想要表达出的情感抒发出来,这样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就是感情描绘的主要功能。诗人借助物像往往是用于渲染整首诗的气氛,有的时候生硬的语句并不能更好的展示诗人的内心活动,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柔和的意向,对内心的活动加以深刻的描写。
参考文献:
[1]曹德和,刘颖.修辞学和语用学关系的回眸与前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
[2]何自然.语用学对修辞研究的启示[J].暨南学报,2009
[3]刘芳.诗歌意象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